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经验的体会和建议

关于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经验的体会和建议

关于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经验的体会和建议
关于浙江特色小镇发展经验的体会和建议

学习浙江经验打造文创小镇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经验的体会与建议

近日,市委宣传部派员参加了在杭州举办的“2017第七届中国特色小镇模式创新与项目实操高端总裁峰会”,业内一流专家、著名企业家深度分享全国特别是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经验。通过学习考察,我们对特色小镇建设有了更直观生动的认识,对xxx如何打造“中国·xxx5A级文创小镇”项目进一步理清了思路。

一、浙江打造特色小镇的基本经验

总体感受,浙江“特色小镇” 产业定位突出“特而强”、小镇功能力求“聚而合”、建设形态力求“小而美”、制度供给力求“活而新”。主要有以下特色:

(一)特色小镇搭建要素聚集平台。特色小镇既不同于建制镇、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旅游区,又不是四者的简单叠加。它是相对独立于市区,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质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聚集产业、人才、土

地、政策、资金、运营六大要素,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按照产业特色打造形式多样的“特色小镇”,其目的就是极大地吸引同类业态高端要素的集聚,从而形成做大产业、做强块状经济的新优势,打出抱团发展、拼船成舰的组合拳。

(二)特色小镇融入旅游功能特质。特色小镇都拥有一定的旅游功能作支撑,他们把山水风光、地形地貌、风俗风味、古村古居、人文历史等都拿出来作旅游题材。每个特色小镇都利用自身的旅游资源打造3A级景区,属于旅游特色的“小镇”需按照5A级景区标准打造。除了传统的景区旅游外,还积极赋予休闲旅游、工业旅游、体验旅游、健康旅游等更加多元化的旅游功能。

(三)特色小镇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始终聚焦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7大万亿产业和茶叶、丝绸、中药等历史经典产业打造产业生态圈,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通过“创建制”“期权激励制”以及“追惩制”等打造政务生态。强化社区功能打造社会生态。始终围绕高端人群和创业者的需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确保产业发展绿色、生态、可持续。

(四)特色小镇注重文化传承保护。每个特色小镇在创建过程中都特别注意挖掘文化功能,把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全

过程,培育创新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汇聚人文资源,形成“人无我有”的区域特色文化,把文化塑造成特色小镇的“灵魂”,把特色小镇打造成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生活空间。

(五)特色小镇强化管理考核和政策扶持。特色小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建设面积一般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避免盲目扩张和贪大求全。原则上要求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左右(不含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确保产业核心和项目载体。政府定期从投资建设进度、用地情况、新增税收、高端要素聚集、产业特色打造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级。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省里按实际土地使用指标的50%或者60%给予配套奖励,对3年内未达到规划目标任务的,加倍倒扣省奖励的用地指标。在创建期间及验收命名以后,其规划空间范围内的新增财政收入上交省财政部分,前3年全额返还、后2年返一半给当地财政(三免两减半)。

二、主要认识和体会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取得的成功,关键在于他们摒弃行政化的思维定势、路径依赖和体制束缚,用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规划、建设和运营,大胆探索出一条新路。主要有以下认识和体会:

(一)要更加注重整体谋划布局。不能用建新城的思路和模式来规划建设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关键不是规模大小、不是规划设计,重点在于项目的综合谋划。一定要从本地实际出发,

立足于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人文风情,因地制宜,找准定位,先策划、后规划,体现区域差异性,推动“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

(二)要更加注重组织机制创新。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运作模式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政府主导基础设施和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通过政府先期财政投入来推动小镇建设序幕;以市场运作方法,结合招商引资、PPP模式等建设经营性设施,重点引进有责任、有能力、能担当的龙头企业入驻开发,为特色小镇可持续建设和发展提供运营保障;加大营销宣传,广泛吸引国内外创业企业、创客集聚,共同推动特色小镇创意、创新、创造协同发展。

(三)要更加注重产业引擎打造。特色小镇打造是市场化下的新型城镇化,要以明确的产业定位和发展为支撑,努力将特色主导产业培育成行业中的“单打冠军”。特色主导产业是引擎,不但有产值,更重要是解决就业、聚集人流、聚集消费,最终实现城镇繁荣。小镇可以搞“从无到有”,但产业一定要“有弱补强”;可以搞“地产先行”,但不能以救房产地为目的。

(四)要更加注重文旅元素导入。特色小镇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聚居形式和生活模式而存在,同时还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贸易、休闲、度假的场所,如果没有文化底蕴,不能促进旅游消费,就有可能变成卫星城、死城,没有生命力。

文化、旅游、社区功能要紧贴产业定位融合发展,从当地特产业中延伸和挖掘出来,而不是简单相加,生搬硬拼。

三、打造“中国·xxx5A级文创小镇”的对策和建议

对照学习浙江的先进经验,就如何打造“中国?xxx5A级文创小镇”主要有以下对策建议:

(一)总体谋划,分步实施。我们打造特色小镇也要善于讲故事、造“文化”,抓好有针对性的产业配套发展。金点子比金子还金贵。目前要充分依托专家团队深入论证“打造以当代舞蹈为主题的特色小镇”的可行性,重点就小镇定位、总体布局、功能分区、产业项目等进行总体谋划,后期通过市场运作方式开展投融资工作,分区域、分项目、分时段完成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

(二)因地制宜,产城相融。从xxx近年来的发展基础和实际来看,特色小镇建设对“高端要素”的集聚功能还不够强,但在推进“全域旅游”和“阳光康养”上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结合xxx多民族性、开放性、融合性特点,建议将“5A级文创小镇”的定位调整为“歌舞小镇”,并按5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主要理由:一是“5A级文创小镇”这个名称定位不太准确,外人不知道主题是什么?“歌舞小镇”这个名称定位突出,容易识别传播,且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先例;二是我市有众多优秀民族音乐、舞蹈可以培育传播,有一定产业基础;三是可以通过市场运作方式投资建设艺术教育院校、艺术家工作室等,

以教育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四是通过xx团队等开发国际舞蹈艺术节品牌,强化对外营销宣传。这样的特色小镇有产业基础,有品牌项目,有人流聚集,再逐渐融合文化创意、康养旅游和社区生活要素,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同时,建议协调和处理好小镇建设与新区建设的空间关系、时间关系,促使其相互配合、协调同步、整体推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防止“空心化”和“孤岛化”。

(三)控制规模,集约打造。一是坚持“保护为先”的理念。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对一些不具备开发条件的,建议“留白”,给未来发展预留空间,以便后期调整产业策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二坚持“低密度”建设的理念。花城新区可开发用地较少,建议按照“经济、需求、集约”的原则,合理确定项目用地规模和范围,既不显得局促,也不浪费资源。

(四)政策保障,创新机制。特色小镇的建设投入大,周期长,人员配置、资金投入、要素保障等都需要由专门结构去统筹协调,为确保高效、有序开展,建议设立专门机构实施,在土地供应、财税减免、投资融资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同时,建议拓展投融资渠道,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的模式,鼓励引导国内外各类企业和个人,以多种方式参与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建设、配套工程建设,形成特色小镇建设合力和资金的有效保障机制。

2017年3月31日

特色小镇6大盈利模式分析

特色小镇6大盈利模式分析 特色小镇,作为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它是一个集合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之功能于一体的一个新型部落体,是以产业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相互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的一个特定区域。特色小镇的开发与建设绝不是单一的项目,它是综合产业链体系。在这条产业链体系之上,如何盈利一直是众人关心的问题。特色小镇能够作为创新平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信息、环保、健康、旅游、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加速产业升级;也能通过大型集团企业长期投资、吸引聚集特色产业、改造历史经典产业等方式推动产城融合、产城互利,改造、改进当前我国小城镇的面貌。 据统计,第一批特色小镇中部分小镇的平均投资额达65 亿元(浙江省规划每个特色小镇投资原则上不低于50亿元),按照住建部规划,到2020 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的小镇,那么到时候总投资将远超万亿。根据各地方政府出台的特色小镇建设规划,到2020年特色小镇总计建设1900 个左右,按照省份、经济条件等具体细拆,总投资至少4.8 万亿元。 六大盈利模式 一、工程收益-建造收益是开发的前提 这里主要是指土地整理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收益。公共基础设施包括公共道路、供电厂、供排水厂、供热网络、通讯设施等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公园、广场、文化体育设施、综合服务区、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 如华夏幸福受政府委托对小镇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统一的征地、拆迁、安置、补偿,并进行适当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变毛地为熟地后,通过政府回购,获得盈利。 二、土地升值-区域开发是小镇开发的基础和核心 这里主要指一级开发,也就是由政府主导的方式。

特色小镇的发展成熟必将带来周边土地的溢价,政府通过土地财政可以获得大量收入。 除了这些财政收益以外,特色小镇将为地方带来更多无形的收益,如城市环境的优化、民生的改善、城市影响力的提升、产业生态圈的形成、就业增加和更多高素质人才的聚集等等,这些难以用金钱衡量的社会经济环境改善,是政府大力推动特色小镇开发的重要动力。 以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为例,该小镇根据金融人才国际化、精英型的特点,坚持市场化运作、产业链招商、生态圈建设的模式,通过联合政府性行业组织、龙头企业和知名中介,开展海内外招商及合作业务,快速推动私募金融集聚发展,一批涵盖股权投资、商品期货、固定收益等方面的金融精英汇聚小镇。自2015年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正式揭牌之后,已经有1000多家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在小镇注册,资金管理规模达5800亿元(约合840亿美元)。由于一般的基金公司都可以得到30%的税费补贴,更增加了其吸引力,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现在已然成为上海、北京和深圳之外中国最大的对冲基金聚集地。2015年税收超过4亿元,而2016年第一季度税收就超过了3亿元,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其与杭州云栖小镇一样都是由政府主导开发和经营环境,通过特色产业(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以对冲基金为主导产业,云栖小镇以云计算为主导产业)培育、主导产业企业聚集、产业优惠政策和优质环境塑造,使小镇经济迅猛发展,税收猛增,并带动小镇及周边土地的溢价。 三、房产收益-房地产是产城,一体化中必需的蛋糕 这里主要指二级开发,即企业通过地产销售和自持物业经营获利。包括工业地产租售、居住地产租售、商业地产租售、休闲地产租售。 虽然在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中,以地产运作的理念去打造小镇是为人排斥的,从企业角度来看,这的确是一个快速实现投资回报的模式,且通过特色小镇政策可以获得土地,这也是不少房地产等开发商进入特色小镇开发的原动力,因此这也是一种较为重要和普遍的盈利模式,更多的是由地产商或地产主导的投资商操盘,在开发地产的同时,配套度假型项目实现盈利,由于休闲度假市场和传统商业地产之间存在利益博弈和磨合,所以这类小镇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阿那亚是此类型的典型代表,通过地产销售以及后期多元度假活动业态消

2018第三批国家级特色小镇申报材料(详细模版)

2018第三批国家级特色小镇申报材料 (详细模版) 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入选名单已经公布,通过对这些小镇的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出这批名单对产业、历史文化IP等要素更加看重。这对于要申报第三批以及今后申报全国特色小镇的地方政府有着极大的 参考和借鉴价值。 避免雷区,早做准备! 2017年8月22日,住建部公布了认定后的第二批276个全国特色小镇名单。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一并公布了《专家组对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的评审意见》。住建部强调,将督促检查第二批特色小镇按照专家评审意见予以整改。同时,还将联合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对已认定特色小镇(第一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检查。 通过分析解读名单,可以看出第二批名单愈发强调了特色小镇要有产业发展、独特历史文化IP等竞争加分项。 同时,今后申报工作中要想成功,过度房地产化、求洋求大等误区、雷区必须提早避免,早有警示,早做准备。 1 入选更注重产业是否完备 特色小镇,是否强劲,有后劲儿的特色产业是应有之义,无疑也是全国特色小镇认定、评定的命门。此前,浙江省级多家特色小镇遭警告、降级,甚至淘汰。均是由于在特色产业和产业链培育、招商上缺乏后劲。

因此,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入选名单中,对产业和产业链的重视可见一斑。以此次入选的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湖北咸宁市嘉鱼县官桥镇为例。在入选之前,上述小镇在羽绒产业、新材料产业方面已经有所发展和建树。 其中,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是全国重点镇和“中国羽绒之乡”。年加工羽绒产量占全国的28%,占全世界的18%,成为与浙江萧山、广东吴川齐名的全国三大羽绒基地之一。目前,该镇规模以上企业达31家,2016年工业总产值58.5亿元。未来该镇目标打造羽绒产业休闲旅游为主的“温暖”小镇。 相比发达地区特色小镇动辄上千亿元的工业规模,桥圩镇的这两大产业也许不是很突出,但对带动当地工业发展、帮助当地农民致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地政府甚至还提出了把桥圩镇建设成为贵港市副中心的远景设想。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力军,发展新材料特色小镇不仅战略意义重大,而且为特色小镇找到优质特色产业抢占了先机。 此次入选的湖北咸宁市嘉鱼县官桥镇便是一个新材料小镇。聚焦新材料,对新材料产业“情有独钟”。截至目前,官桥镇新材料生产企业已达14家。 2 小镇产业必须有历史积淀 除此之外,在此次名单中可以看出,比如:河北衡水市枣强县大营镇皮革产业、河北保定市曲阳县羊平镇石雕雕刻产业、内蒙古乌兰察布

住建部公布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

住建部公布首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后续还有金融扶持政策 10月14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进入这份名单的小镇共有127个,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复核,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共同认定得出。 今年7月20日,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总规划师、规划院院长沈迟在接受澎湃新闻(https://www.doczj.com/doc/8e5769186.html,)采访时指出,培育特色小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有条件的镇更好地发展。由于一些体制机制的限制,不利于一些小镇参与到市场化竞争中,因此挖掘一些有潜力、有特色的小镇,通过一些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吸纳小镇周边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就业。 沈迟表示,不单单是为了好听的名声简单地“戴帽子”,特色小镇的培育是带有实质性资源倾斜的,比如在专项建设基金等方面有关部门都会给予支持。 在住建部等三部委公布的这份名单中,浙江省的特色小镇最多,有8个;其次山东省、江苏省、四川省有7个;广东省6个;安徽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陕西省分别有5个;河北省、辽宁省、江西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有4个;北京市、上海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云南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3个;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有2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个。 在国家发改委发展改革试点处副处长郑明媚看来,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城镇化的发展相关联,同时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 郑明媚指出,目前一些超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出现了“城市病”,同时居住成本也非常高,因此小城镇的发展不仅可以吸纳周边人口,居住成本也相对低,当地发挥小城镇的资源优势将这些城镇发展起来,在功能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 根据《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培育特色小镇要坚持突出特色,防止千镇一面和一哄而上;坚持市场主导,政府重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防止大包大揽,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防止盲目造镇;坚持深化改革,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创业创新新平台,发展新经济。

市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市特色小镇发展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特色小镇,成为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我市特色小镇建设,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 (一)特色小镇的概念内涵 特色小镇顾名思义即为有特色的较小的城镇。从目前特色小镇发展现状来看,国家鼓励支持建设的“特色小镇”有两种类型: 一是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文)所指的特色小镇。这类特色小镇一般为县城关镇以外的建制镇,主要特点是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二是浙江省模式的特色小镇。根据浙江的经济结构、地域产业关系,浙江版的特色小镇具有独特的发展模式和定义:既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五大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综观全国各地的实践和国家三部委的文件精神,我们认为,特色小镇是一个具有包容性的概念,可以包括不同模式的探索。它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体系。它不是单一的旅游景区或产业园区,也不完全是建制镇,而是旅游景区、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功能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二)浙江特色小镇的特征和建设经验

典型案例:用特色小镇品牌托起“浙江制造”

用特色小镇品牌托起“浙江制造” 区域品牌是“浙江制造”品牌的基础,“十三五”时期,为实现高品质、高水平的浙江本土制造,必须要把特色小镇品牌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全力推进区域品牌建设。 一、打造区域品牌的重要作用 1、打造区域品牌是新常态下建设特色小镇的应有之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特色小镇建设,将其作为新常态下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目前,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力争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国际经验表明,打造“小而精”的特色小镇,区域品牌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打响特色小镇区域品牌,能够提升小镇国内外知名度,形成小镇特有认知符号,产生品牌效应和集聚效应,吸引小镇发展所需的人才、技术、资金等各类高端要素,形成富有吸引力的创业创新生态。 2、打造区域品牌是传统块状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载体。小企业、大集群是浙江经济成功的秘诀之一,区域品牌和块状经济相伴而生。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年

销售收入5O亿元以上的块状经济180多个,占据全省工业产值、吸纳就业的“半壁江山”。也正是在这一片“沃土”上,浙江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度和美誉度很高的区域品牌,如嵊州领带、海宁皮革等。但要看到,浙江块状经济仍存在“低小散弱”的低端化锁定、同质化竞争等问题,仍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低端,亟待转型升级。块状经济内,单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创牌较难,更难以与国际大牌相抗衡。而产业集群则是打造区域品牌的理想载体,通过打造集群区域国际品牌,让块状内相关企业搭上区域品牌的“便车”,共享公共品牌效应,共拓国内外市场,“五指合握成重拳”,真正形成“一个拳头”打天下的局面。 打造区域品牌是提升“浙江制造”品牌的重要依托。品牌有三个层次:一是微观层面,有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二是中观层面,有区域品牌;三是宏观层面,有国家和民族品牌。在全球化竞争中,成功的区域与成功的企业一样,往往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依托区域比较优势形成产品竞争力、品牌竞争力。打造“浙江制造”品牌,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提高浙江产品的定价话语权和附加值,除了需要一批企业自主品牌支撑外,更要依托于区域特色产业而形成的区域品牌。通过打造区域

经验材料:中国式教育特色小镇未来发展之路

中国式教育特色小镇未来发展之路 2018年特色小镇的发展方向已逐渐清晰,可以分为康养、生态、体育、教育、文化、科技等几大类型,依我国特色小镇的落地情况来看,教育小镇的落地最少,依旧处在探索阶段。 教育小镇是指多种教育机构在空间上集聚、整合,通过教学资源的共享、合理配置,有效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开放式教育园区。 教育小镇的发展往往作为城市的文化功能区,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形成一个集人口、信息的空间系统,推动服务、生活配套完善和城市扩展。在特色小(城)镇的大背景下,规划和发展教育小镇时,尽量最大限度地考虑与产业园区对接,依托教育小镇形成集教学、科研、实践的综合型城市功能区。 一、国内教育特色小镇案例 1、马安教育小镇

马安镇位于秦岭南麓余脉郧西中部,距县城35公里。其中的马安中学推出“自主教育”品牌、“小组合作+教学案”的全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独学”、“对学”、“群学”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创新班级管理,变教师管理为学生自主管理,增强学生的行为习惯、团队意识、责任意识等。同时,马安中学还组建了篮球、文学等社团组织,打造书香校园,把校园变成乐园。 马安中学独创的“自主教育”品牌闻名全国,吸引了省内外上百所中学8000余名教师前来考察;以“自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课改经验引起了《中国青年报》等数十家媒体和众多教育专家的关注。 马安中学依托“自主教育”金字招牌,发挥品牌效益,做大做强教育产业。建立自主教育实训基地,利用提前预留100亩的土地,建立马安自主教育实训基地,为外地学校和教师前来考察学习搞好服务,包括培训、交流、互动等;开设中小学生体验课堂,利用假期,开设中小学生体验课堂,通过优秀学生代表交流发言、个性化教育对接、户外拓展训练、亲子教育培训、农耕文化体验等形式,吸引更多城里的孩子到马安体验“自主教育”的魅力;走出去、请进来,支持本校优秀教师走出去,潜心

江浙十大文旅特色小镇

江浙十大文旅特色小镇 有重点、有特色发展是指导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原则,浙江省2015年全面启动特色小镇建设,截止目前共有79个特色小镇列入省级创建名单,51个特色小镇列入培训名单。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创新推动“产、城、人、文”融合,为破解空间资源瓶颈、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对探索新型小城镇之路有重要意义。现将浙江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工作实践、10个特色小镇建设情况,供学习参考。一、江南药镇2015年6月,浙江省第一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以中药材历史经典产业为主导的“磐安江南药镇”名列其中。 江南药镇位于磐安县新渥镇境内,距离磐安县城不到10公里。自古以来磐安便是浙江省中药材之乡,尤其盛产以“白术、元胡、玄参、白芍、玉竹”为代表的磐五味,被誉为“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中国药材城“磐安浙八味市场”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大型药材特产批发地。磐安以此为基础,以浙江省特色小镇为发展契机,打造融“秀丽山水、人文景观、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康体养生”于一体的江南药镇。近期建设用地面积393公顷,其中主要建设区用地面积132公顷。江南药镇定位为“药材天地、医疗高地、养生福地、旅游胜地”,通过培育中医药健康产业、旅游服务业和养生养老产业三大新

兴产业,融产业、旅游、社区、人文功能于一体,建设成为以中草药文化为主、集高端中药产业、旅游度假养生、区域联动发展的特色小镇;塑造一个尊重和传承中国中医药文化、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精致特色小镇。江南药镇总投资51.5亿元,主要用于非盈利性基础及服务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其中非盈利性基础及服务设施投入约11.5亿元,主要用于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中医药养生园、特色文化街区和中药产业园建设。分为三大功能区:一是结合浙八味市场,通过药文化园、养生博览馆、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中医院、康体养生园的建设打造江南药镇的核心区,作为药镇对外服务的主体部分;二是主题展示区,包括中医药主题公园、百草园,以中药材的种植和展示功能为主;三是以中医药产业园建设为代表的产业区。磐安县“江南药镇” 被列为省首批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由县委书记牵头专门成立了小镇建设指挥部。截至2015年底,已开发建设面积112 公顷,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商品住宅和商业综合体项目)10.05亿元,吸引120家企业、990家个体工商户、20多个创业团队入驻。江南药镇初见成效,中药材特色产业服务业营业收入已经突破五亿元,百草园、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中医院、康体养生园等项目也已经在规划建设中,逐步将药镇的功能从简单的种植、生产、销售延伸至旅游服务、医疗保健、养生研发等多个领域。江南药镇作为浙江省唯一

2019年浙江特色小镇典型案例研究报告

2019年浙江特色小镇典型案例研究报告

一 湖州市德清县地理信息小镇 (一)德清县地理信息小镇概况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地理信息小镇是信息服务类小镇三以发展地理信息产业为核心,入驻地理信息企业240家左右,完成特色产业投资42亿元,年缴纳税收8亿元,发明专利拥有量280项三小镇规划用地面积5500亩,其中建设用地2000亩;已建成区域用地面积4500亩三 (二)德清县地理信息小镇创建成效 1 运行模式 (1)政府搭建平台三小镇建设初期,政府邀请了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罗兰四贝格做战略咨询二新加坡CPG集团负责编制控制性详规二南方设计公司完善小镇规划三政府负责道路等公共设施建设,并采取政府垫资代建的方式,帮助企业建设产业用房,为企业搭好 凤巢 后,再由企业以综合成本价购房,为企业分担建房压力三 (2)企业积极参与三随着小镇基础设施及酒店二餐饮二娱乐等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地理信息行业龙头企业纷纷入镇,南方测绘和国遥等行业领军企业二中科院遥感所和武汉大学等科研院所陆续入驻,共同打造地理信息产业的集聚发展示范区二科技创新先行区二服务体验区二文化展示区和新镇区三2 特色产业发展 (1)集聚地理信息产业三重点引进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二地理信息软件研发二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大项目和高层次人才,优化对企业的各项服务,吸引了地理信息相关企业240多家,共同打造地理信息 达沃斯 小镇三(2)凝聚技术创新力量三建成地理信息科技成果交易市场,吸引了中航通飞研究院浙江分院二浙大遥感与GIS研究中心二中科院遥感所德清研究院等入驻,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微波目标特性测量与遥感实验室三

建立从苗圃二孵化器二加速器到产业平台 四维一体 的科技创业孵化链,建成国内首家国家级地理信息众创空间 地信梦工场 ,并在北京二杭州成立异地孵化分中心,承接孵化优质项目20多个三开展与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二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二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等的合作,多次举办地理信息产品技术发布展示会,推介产品示范应用三 3 宜居宜游水平 (1)生产空间三累计投资50多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使用了52幢产业大楼,提升核心区综合配套设施建设三 (2)文旅空间三建设了3 5万平方米的德清国际会议中心二3 5万平方米的展览馆二7000平方米的小镇客厅二330亩的凤栖湖,以及2000亩的树阵二花海等旅游景点,成功创建了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三 (3)生活空间三建设了2000套人才公寓,为入驻企业员工子女建设了幼儿园三引进诺富特酒店二亚朵酒店二机器人餐厅二电影院二酒吧二咖啡吧等商业项目,实现小镇首个商业综合体 德清海洋城投入使用三开通了小镇途经市中心二直通德清高铁站的公交车,方便企业员工日常出行三4 特色文化风貌 (1)举办联合国地理信息大会三举办了以 同绘空间蓝图二共建美好世界 为主题的首届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近百个国家和地区1000名左右的行业专家二企业代表参展参会三这是经联合国执行局决定二由联合国各成员国参加的国际盛会,是联合国主办的规模最大二级别最高二内容最丰富的地理信息大会,也是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在我国举办的层次最高二覆盖面最广的重大国际多边活动三 (2)挖掘地理信息文化三建成全国首个地理信息专业展馆(小镇客厅),在挖掘清代德清籍著名地理学家等中外地理信息历史文化的同时,深入挖掘其高科技特性,衍生出地理信息高科技体验游三由20多家园区企业全程参与升级改造的设计建设,并提供所有展品与体验设备,吸引近3万人次参观三5 机制政策创新 (1)政府扶持三出台‘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扶持地理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特色小镇案例 特色小镇是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首先,产业定位不能“大而全”,力求“特而强”。“产业选择决定小镇未来,必须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定位突出‘独特’。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产业特色是重中之重。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是小镇建设的关键所在。”每个特色小镇都紧扣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形成具有基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不能“百镇一面”、同质竞争。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要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错位发展,不能丧失独特性。 其次,功能叠加不能“散而弱”,力求“聚而合”。“功能叠加不是机械的‘功能相加’,关键是功能融合。要深挖、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避免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真正产生叠加效应、推进融合发展。” 再次,建设形态不能“大而广”,力求“精而美”。“美就是竞争力。无论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要‘一镇一风格’,多维展示地貌特色、建筑特色和生态特色。求精,不贪大。小,就是集约集成;小,就是精益求精。根据地形地貌,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确定小镇风格,建设‘高颜值’小镇。” 最后,制度供给不能“老而僵”,力求“活而新”。“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能沿用老思路、老办法,必须在探索中实践、在创新中完善。改革突出‘试验’。特色小镇的定位是综合改革试验区。凡是国家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上报;凡是国家和省里先行先试的改革试点,特色小镇优先实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许特色小镇先行突破。政策突出‘个性’。 如何进行农味突出的特色小城镇规划?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机遇,二是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业带来机遇,三是高铁、公路、桥梁、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和完善带来机遇,四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特色小城镇建设理当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

浙江省特色小镇总介绍

数亮科技特色小镇业务介绍 一、项目背景 在2015年的浙江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这样描绘特色小镇:“以新理念、新机制、新载体推进产业集聚、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在2015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出炉之后,特色小镇便吸引了各方关注,全省各地对打造特色小镇已蓄势待发。作为浙江省“2015年重点工作”之一,省长李强曾四次公开提及特色小镇。 二、基本模式 1、基本流程 申报创建(或培育类上升)——三年建设期——每年进行考核与排名——申请验收命名——完成验收命名——创建成功 2、考核等级 优秀(80分及以上,约20%) 良好(70-79分) 合格(60-69分) 警告(60分以下) 降格(警告的末尾若干名。创建类降格进入培育类,培育类降格直接淘汰) 3、考核与验收分数 考核:以2017年为例,总计五大模块,23个指标,满分100分 验收:2017年7月发布,共性指标+特色指标两部分,400+600=1000分 4、小镇分类 ①按照产业可分为八大类别:(代表小镇) 数字经济类(1双创类,2电商类):原信息经济类,余杭梦想小镇、西湖云栖小镇、上虞e游小镇、萧山信息港小镇 高端装备制造类:新昌智能装备小镇、黄岩智能模具小镇、宁海智能汽车小镇、余杭梦栖小镇、椒江智能马桶小镇 金融类:上城玉皇山南基金小镇、鄞州四明金融小镇 环保类:诸暨环保小镇、衢州循环经济小镇 时尚类:诸暨袜艺小镇、余杭艺尚小镇

健康类(1健康类、2服务类):定海远洋渔业小镇、椒江药都小镇 旅游类:朱家尖禅意小镇、青田千峡小镇 历史经典类:龙泉青瓷小镇、青田石雕小镇 ②按照建设模式:新建小镇、成熟区域规划小镇 三、创建批次、培育批次 创建: 浙江省第一批创建类特色小镇名单(37个)2015年5月 浙江省第二批创建类特色小镇名单(42个)2016年1月 浙江省第三批创建类特色小镇名单(35个)2017年8月 浙江省第四批创建类特色小镇名单(21个)2018年9月 培育: 浙江省第一批特色小镇培育名单(51个)2016年1月 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培育名单(18个)2017年8月 浙江省第三批特色小镇培育名单(10个)2018年9月 四、重要的考核与验收指标 1、固定投资(一票否决指标-合格/警告,验收门槛指标) 环保、健康、时尚、高端装备制造——50亿元,每年15亿元,第三年完成剩余部分 数字经济、金融、旅游、历史经典——30亿元,每年10亿元 加快发展地区:*60% 2、特色产业投资占比(考核一票否决指标,验收门槛指标) 特色产业占比高于70%(注意是总投资,而不是50亿或30亿) 3、亩均产出(亩产论英雄) 主营业务收入(2、3产)/已建成投产的建筑面积 4、3A/5A景区或资源评估(验收门槛指标) 非旅游类小镇3A 旅游类5A

特色小镇案例:体育小镇

特色小镇案例:体育小镇 看更多文化旅游、特色小镇、民宿客栈、养生养老等精彩内容,随时关注平台峰会和考察游学活动,100万文旅精英都在关注的平台!!! 体育特色小镇带来了体育产业2.0蓝海市场 据国际经验显示,当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时,体育健身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201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7500美元,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体育消费将迎来爆发。 接下来“体育+旅游”的消费趋势将会湮灭“专业式”体育和“观光式”旅游,“平民式”体育和“体验式”旅游渐成主流。未来,体育特色小镇将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一、体育特色小镇激发我国体育产业2.0蓝海市场 2015年我国体育旅游实际完成投资791亿元,同比增长71.9%。山地户外、冰雪运动、水上运动呈现井喷式发展,涌现一批健身休闲产业,“体育+休闲小镇”为热门趋势。可以预见,未来徒步、滑雪、潜水、滑翔、运动自行车、马拉松等新兴运动项目注入小镇,成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首要选择。 从数据来看,马拉松赛事数量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43%。目前国内运动自行车市场150亿元,尚存数倍增长潜力。伴随滑雪渗透率的逐年提升,国内滑雪装备市场有望达到162-270亿元。 政策密集出台吹起我国体育产业大发展的冲锋号。2014年10月国务院46号文件出台,体育产业展现出强大的内生动力,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速。国务院召开体育产业会议中提出,体育特色小镇是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载体之一,鼓励发展体育特色小镇对于体育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以健身休闲重点运动项目和产业示范基地等为依托,鼓励地方积极培育一批以健身休闲为特色的服务贸易示范区。同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到2020年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全国各地涌现一批体育特色小镇。2016年7月,浙江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将“建设环杭州湾、环舟山群岛、环太湖和环浙南等运动休闲发展带”,“培育创建一批体育特征突出、产业基础较好、产业融合潜力较大的特色小镇”,力争培育3—5个以体育产业为主要载体的特色小镇。 同年9月,江苏省体育局印发《省体育局关于开展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省体育局关于做好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共建推荐工作的通知》,启动江苏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在江苏体育产业大会上,江苏省体育局与仪征市枣林湾生态园、江阴市新桥镇、南京市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淮安市淮安区施河镇、溧阳市上兴镇、南京市高淳区桠溪镇、宿迁市湖滨新区晓店镇、昆山市锦溪镇等首批8个体育健康特色小镇所在县(市、区)政府签署了共建协议,以省地共建模式在全国率先启动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 二、体育特色小镇主要类型及发展特色

经验材料:江苏农业特色小镇建设路径及保障措施

江苏农业特色小镇建设路径及保障措施 1农业特色小镇发展路径 在小城镇经济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农业作为其物质基础为其提供基本动力,小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影响和促进,可以说小城镇的产业是促进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动力和灵魂,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为乡镇产业的成长成熟提供了最基本的支撑环境。梳理小城镇发展历史,其发展动力可概括为三大动力:城镇化+工业化+特色化,特色化包括了小城镇最具特色的产业,如旅游、专业市场、新农业及文化创意等。作为以农业产业为特色的小镇,其服务地方经济活动的作用和作为联系城乡纽带的地位更为突出,带动农村发展和拉动农民增收的目标也更为明确。促进现代农业与生态休闲、健康养老、创意农业、科普教育、观光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可实现农业从一产向一二三产联动发展,从物质基础向精神文化功能拓展。基于农业资源、产业特色、文化底蕴、生态环境、交通区位等基本元素,可依据农业特色小镇的发展路径总结为以下几大方面。

1.1依托农产品生产加工 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传统农业的发展基础,农业生产加工依然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环节。农业高新项目由于前期投入需求大、培育周期时间长,在特色农业引进项目中落后于农业休闲体验项目数,但从预期产值来看,农业高新项目的目标产值无疑将会高于休闲体验项目的产值。目前,江苏省农产品供给存在着品牌不突出、优质农产品较少等问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对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给予足够重视,这也是农业特色小镇应当思考和解决的主要目标。根据小镇的资源禀赋、产业现状及发展潜力的基础,重新合理有效配置地区农业生产要素,对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可以促进各类资源、产业和功能在小镇内部集聚优化、融合提升、协调互促,同时也是解决产城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如?直镇水八仙小镇就积极围绕苏州市农产品物流园以及“水八仙”原产地特色品牌,完成800hm2优质水稻、2000hm2高效园艺、667hm2水产、133hm2生态林地项目落地,建成投用500hm2以上高标准农田、市级蔬菜基地等农业项目,积极发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澄湖芡实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极地科考选用产品。

2018上半年浙江省级特色小镇发展综合指数排行榜正式出炉

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8e5769186.html, 2018上半年浙江省级特色小镇发展综合指数排行榜正式出炉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市场研究及运营战略一体化服务商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CHINA MACHINERY MARKETING ACADEMY 官方网站:产业规划https://www.doczj.com/doc/8e5769186.html,/ 版权声明:该报告知识产权归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所有,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篡改、挪用、从事盈利性宣传活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8e5769186.html, 日前,浙江省级特色小镇发展综合指数2018半年排行榜正式出炉。该榜单根据浙江“十三五”规划重点发展金融、健康、旅游、高端装备制造业等7大万亿级产业进行分类排行,南湖基金小镇凭借良好的发展态势,居该榜单金融产业类第二名。今后,小镇也将以更高要求,打造高质量产业集聚区。 作为国内首个私募股权投资类基金小镇,南湖基金小镇已成为全省资本密集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在招商引资、服务实体经济、人才招引等多方面下足了功夫。“我们拥有一支专业化的百人服务团队,为引进基金提供工商注册、变更、年检、开户、备案等‘一站式’服务。”南湖基金小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小镇新引进基金千余家,新增基金管理规模近4000亿元。

官网:https://www.doczj.com/doc/8e5769186.html, 前不久,某科技创新型企业在南湖基金小镇的帮助下,投融双方达成合作并签订了融资协议,该科技创新型企业也完成了数千万Pre-A轮融资。“为引导基金小镇发挥金融软实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我们积极响应‘凤凰行动’号召,打造‘上市公司+私募股权’的产融发展模式,已成功培育、扶持了联创电子、永泰能源等百余家企业上市。”该负责人说,南湖基金小镇已直接帮助浙江省内100多家企业获得了200多亿元投资,助力全市50多家企业获得超100亿元投资。 南湖基金小镇以私募股权基金为特色产业,金融安全可谓万分重要。据介绍,今年4月份,南湖基金小镇在监管方面再添新“利器”,重磅推出监管服务平台APP——企易安。同时,为保障金融安全,小镇主动构建“立体式”准入体系,通过“红黑名单”、“三级筛选”、“动态跟踪”等制度创新,实现对引进基金的“穿透式审查”,并探索建立了国内首个私募基金监管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小镇引进的基金从未发生一起由于涉及非法集资等问题而引起的金融风险。 一直以来,南湖基金小镇积极推进人才事业发展,不拘一格“引”人才。“今年,我们参与打造‘嘉人回嘉’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3场活动,获得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学生及海外的大批留学生及家长的认可,小镇还与清华、浙大、上海交大等全国50多家高等院校展开了持续对接,并已与嘉兴学院南湖学院、浙江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书。”该负责人说。 而在建设方面,目前小镇20栋亲水花园办公楼已初步建成,所有楼

最新【特色小镇案例】我国特色小镇15个经典案例汇总汇编

三部委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争取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想想看这么多特色小镇,凭什么你的小镇就能够被人记忆、被人传播、被人消费? 一、江南药镇 概况: 2015年6月,浙江省第一批37个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以中药材历史经典产业为主导的“磐安江南药镇”名列其中。江南药镇位于磐安县新渥镇境内,距离磐安县城不到10公里。自古以来磐安便是浙江省中药材之乡,尤其盛产以“白术、元胡、玄参、白芍、玉竹”为代表的磐五味,被誉为“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中国药材城“磐安浙八味市场”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大型药材特产批发地。磐安以此为基础,以浙江省特色小镇为发

展契机,打造融“秀丽山水、人文景观、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康体养生”于一体的江南药镇。 江南药镇定位为“药材天地、医疗高地、养生福地、旅游胜地”,通过培育中医药健康产业、旅游服务业和养生养老产业三大新兴产业,融产业、旅游、社区、人文功能于一体,建设成为以中草药文化为主、集高端中药产业、旅游度假养生、区域联动发展的特色小镇;塑造一个尊重和传承中国中医药文化、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精致特色小镇。江南药镇总投资51.5亿元,主要用于非盈利性基础及服务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其中非盈利性基础及服务设施投入约11.5亿元,主要用于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中医药养生园、特色文化街区和中药产业园建设。 分为三大功能区: 一是结合浙八味市场,通过药文化园、养生博览馆、中医药文化特色街区、中医院、康体养生园的建设打造江南药镇的核心区,作为药镇对外服务的主体部分; 二是主题展示区,包括中医药主题公园、百草园,以中药材的种植和展示功能为主; 三是以中医药产业园建设为代表的产业区。 二、丽江古城 概述:

建设特色小镇理论研究报告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特色小镇带来的效应逐渐增强,强劲的刺激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全国性特色小镇建设风暴。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出现在了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特色小镇。例如,有“云技术”、“PE”、智慧科技等高端产业类的科技金融类小镇;有温泉、禅休、养生等传统产业类的文化旅游类小镇,也有其他如“黄瓜”、“窩瓜”、“木雕”等地方特产类的文化经济小镇……可谓如雨后春笋,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态。如此大规模的发展建设,不得不令人担忧,甚至有些小镇只是刚起步就已显颓势。何以如此?其主要原因有五,一是盲目模仿;二是定位偏差;三是政绩行为;四是规划失误;五是既不知理论之意涵,更不知小镇建设之意义。特色小镇的形成是与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的,是一种社会现代化和后现代社会为背景的一种社会发展方式,也是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文明普及率”的一种结晶。在不同地区应该选择不同的特色小镇建设发展方式。中国人口纵多,需要走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多元并举的发展道路。但是,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在中国不是所有的地区都适合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而应该因地置宜、走分类指导、多元化、多类型、多层次发展的道路。 本文以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阐述特色小镇的概念、涵和外延,总结模式的特色小镇建设的特点、工作创新和启示,分析特色小镇建设热潮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思路、策略选择和文化支撑。 关键词:特色小镇;核心思路;策略选择;文化支撑 目录 1

1 1 2 2 5 5 6 6 6 7 8 9 9 10 11 11 13 13 14 14 16 16 18 21 23 24

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大如小城,小如街市,远离都市繁华,却不乏市井里弄的韵味,虽偏居一隅,却从不乏人气,这是世界各地特色小镇留给乐游者们的最深印象。由于特色小镇设施齐全、景色动人,又各自蕴涵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它作为一种人类居住形态和生活方式呈现的同时,它还被视为一种宝贵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形态,备受青睐,引得游人纷至沓来,乐而忘返。小镇强劲的旅游功能及由此带来的自身发展,极大地刺激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受此吸引,近年来,国内许多省市开始看好特色小镇带来的综合效应,纷纷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借助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东风,先后启动特色小镇工程:四川中法风情小镇白鹿镇,六月开始迎客;牡丹江市与房企合作,投资百亿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旅游小镇镜泊小镇,进展迅速;北京,在2011年,把特色小镇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纳入城乡统筹发展总体思路加以实施,等等。 值此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化生态岛”建设和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大好时机,打造一批具有崇明产业特点的生态型特色小镇,助推海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强海岛发展后劲,已成为当前摆在政府面前的一大课题。社会各界也予以广泛关注。为此,我们民进崇明县委专门组织力量,就此深入调研。在充分调查研究、外出考察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和崇明“十二五”规划纲要精神,形成了初步设想,以供政府决策参考。

一、特色小镇在崇明生态岛建设中的独特意义 当前,崇明生态岛建设的成效已逐步显现,社会经济发展稳健。但尚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例如:生态岛建设的长期性与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改善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解决缓慢,海岛经济产业发展空间狭小问题依然存在,产业支撑相对乏力,海岛经济发展缺乏持续后续力等。特色小镇的建设,对崇明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尤其是在现代化生态岛的打造中,将会起到缓解突出矛盾、增强发展后劲、丰富发展内涵的独特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 崇明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留存小镇众多,但这些小镇大多有着外貌破旧,功能配套不全,各类设施不完善,商业不发达,周边环境差等缺陷,与群众理想中的居住、生活状态相去较远。 特色小镇的建设,由于高标准规划,高起点打造,无论是环境设计、建筑外观、功能布局、能源利用,还是生活设施、现代服务,都从现代化、人性化的角度着手建设,这必将大大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品位,真正让群众感受到生态岛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壮大实业,提升地方经济实力 国内外许多成熟特色小镇的运作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与产业规划统筹考虑,小镇的繁荣,必须有产业去支撑。我县农、林、渔业等资源丰富,仪器、仪表、轻工机械等制造、加工、贸易产业链拓展空间广阔,药材的种植、研发、销售大有可为,养殖业、种植业、海洋捕捞业等发展潜力巨大,每一项产业的培育和功能的发挥,不只是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

浙江省第二批42个特色小镇情况

浙江省第二批42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宁波:鄞州四明金融小镇 鄞州区,浙江省宁波市市辖区。地处中国长江三角洲南翼, 浙江省东部沿海,东接北仑港、宁波保税区,西北与西部与余姚 接壤,南部紧邻奉化,东南临象山港与象山隔水相望。西临绍兴、杭州,北与上海隔海相望,是计划单列市宁波市最大的市辖区。 与其他金融小镇有所差异,鄞州四明金融小镇定位为“四区双千”。“四区”指的是特色金融产业集聚区、对接民间本钱实验区、宁波金融文化展示区、金融精英社交聚会区,引进重点是量 化投资、私募基金、产业办理和其他新型金融产业,定位打造为 国内一流的产业办理集聚区、长三角创新金融中央;“双千”是五年实现汇聚千家以上新型金融机构、资产办理范围超千亿元。 小镇希望成为特色金融产业集聚区,因此引进重点是量化投资、 私募基金、财富管理和其他新型金融产业,定位打造为国内一流

的财富管理集聚区、长三角创新金融中心。 目前,该小镇已引进浙江省唯一的商业保理试点运营机构大 道保理、全国领先的大数据量化资产配置机构宽谷奥立安、盛世鸿元等项目。最近又与华旗盛世、全国医药医疗行业顶尖投资公司中钰资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鄞州区成立总规模超过100亿的基金项目。今年前三季度鄞州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7.84%。 依托小镇内的鄞州公园、博物馆、商业广场、高教园区等诸 多社区资源,小镇管理部门还计划让小镇成为金融精英休闲聚会、高端沙龙以及开展财富教育、体验旅游的优先选择,打造成为金融精英的社交聚会区。 宁波:余姚模客小镇 余姚模客小镇以“工业 4.0”和“互联网+”为导向,延伸模具产业链和价值链,大力推广众包、众筹、众创、众服、众乐等 五众模式,推进模具制造技术装备全面升级,加快延伸发展模具关联装备,积极完善模具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联动发展模具商贸与文化旅游业态,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配套完善、服务优质、辐射带动力强的模客小镇,打造成为我国模具产业智造高地,采用O2O云电商的模式,打造成国内首个O2O的五金机电展销中心和五金机电大市场。同时模具小镇配套设立模具创客中心、 模客俱乐部、模客美食中心、模客健康中心、模客金融中心、模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经营模式研究

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经营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13T16:08:17.6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5期作者:赵明华1 杨建华2 冯志全3 [导读] 本文就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经营模式展开探讨。 1、2、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3沈阳高新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创建特色小镇成为破解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是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突破点。本文就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经营模式展开探讨。 关键词:特色小镇;经营模式引言 小城镇是城乡发展的重要纽带,建设发展好小城镇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而特色小镇建设正是关键着力点。 1特色小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城市是伴随人类文明的产物,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标尺,在城市化历史长河中,各种资源要素不断向城市、(特)大城市聚集,也带来了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污染严重等城市病的压力,以城镇导向为代表的“逆城市化”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瑞士的达沃斯小镇、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希腊的圣 多里尼小镇都是全貌精致独特,产业极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是特色小镇的标杆。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我国创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奇迹,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不到18%,城镇常住人口1.7亿人,目前我国城镇化率提高到57%,城镇常住人口接近8亿人,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成绩有目共睹。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多数是80%-85%,日本用了大约40年走到这个阶段,韩国用了将近30年完成跨越,我国正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在一定意义上讲,就近、就地城镇化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双向城镇化”的流动更加符合我国国情。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实施乡村振兴首先要跳出“就农业论农业”的局限,促进以农业为主线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创造更多的附加值,把附加值更多地藏富在乡村,由此带动乡村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实现新时代的乡村现代化。因此乡村振兴需要一个明确而又强有力的龙头拉动,把乡村的青山绿水、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特色资源等集聚在一个空间上,增强对资源要素的吸引力,对接城市两小时消费圈。 2梳理典型模式 2.1模式一:政府主导的内生型特色小镇经营模式 政府通过对独有的内生型资源进行挖掘和配置,主导特色小镇的经营平台。关于小镇的定位、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引入和培育,对外宣传,甚至是招商引资过程都由政府来经营。形成这种政府主导模式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政府较为强势,在小镇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主导力;二是,很多小镇在发展初期需要较大规模的投入,规划定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等收益薄、回报慢。 2.2模式二:政府主导的外生型特色小镇经营模式 一种典型的模式是:政府是重要参与者,主导其建设、经营和产业培育全过程。以政府搭建平台,再引入特色产业的经营模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政府直接参与投资,其行为对小镇建设、产业发展、投资者等产生直接影响的发展模式称之为政府主导模式。政府直接负责小镇的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行政审批服务,引进社会资本建设特色小镇。具体有三种方式:一是政府直接投资,撬动社会资本进入;二是政府通过产业等各种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帮助企业成长;三是政府搭建小镇产业发展和创新平台,为企业创造转型和创新的环境。 2.3模式三:政企合作的内生型特色小镇经营模式 由于“乡财县管”,镇级政府的财政实力有限,并且在管理经营上相关专业化企业更具优势。但小镇规划、建设、发展、运营一系列流程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所以另一种典型模式是相关专业化企业与政府合作,成立专门的机构(平台公司)经营特色小镇。在这个专门的机构中,企业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政府对于小镇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系列便利,在对外宣传、产业发展中都依靠这个平台公司来经营。 2.4模式四:企业主导的外生型特色小镇经营模式 特色小镇建设资金需求很大,普遍存在短缺或没有落实的问题。农民进入城镇,要住房,要配建水、电、气、道路、排污等基础设施,还要享受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和福利,完全依靠政府财政来推动不太现实。政府引导,充分调动、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由专业化企业搭建平台,待平台成形后再引入企业的经营模式逐渐形成,称之为企业主导的外生型特色小镇经营模式。具有代表性的是华夏幸福公司的产城融合模式。在该模式下,特色小镇与企业联合设立特色小镇的项目公司SPV,企业向项目公司注入注册资本金与项目开发资金。通过特许协议,项目公司作为投资及开发主体,主导特色小镇的设计、投资、建设、经营、维护一体化市场运作,着力打造小镇品牌;小镇政府履行政府职能,负责决策重大事项、制定规范标准、提供政策支持,以及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的监管等,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