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区停车位的供需矛盾及解决办法探讨

小区停车位的供需矛盾及解决办法探讨

小区停车位的供需矛盾及解决办法探讨
淮安曙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洪舜

"行车难、停车更难"、"人有房住、车无地停", "停车难"正在成为小区居住矛盾日益突出的大问题。
我们对淮安市多个小区调查后发现,淮海第一城小区、富春花园小区、浦东花园等小区,作为规划较好的小区,到了晚间,小区干道的两旁都停满了无车位的车辆。淮安市目前已经入住的小区,或多或少都存在停车难的问题,为满足需求,小区绿化、人行通道也常常挤满了'违停车辆'"。很多小区因合法停车泊位匮乏,造成小区停车秩序混乱,小区的绿化严重被破坏,乱停车、占用消防通道停车及停车纠纷时有发生。
一、私家车的大幅度增长是"停车难"产生的直接原因。
统计资料显示,至2011年上半年,我市私家车保有量达到九万多辆,根据2011年淮安市各大汽车卖场的销售量来看,民用汽车仍在维持高位增长态势,每月还以2000辆左右的速度增长。"一方面是售车数量高速增长,一方面是停车位本身就很紧张,由此看来,今后的停车难将越来越难"。
二、车位需求急剧扩大,住宅小区停车位供不应求。
对于小区停车位紧张的原因,除了家庭轿车增长迅速,小区泊车位频频告急外,"先天不足"是小区停车位客观存在的现实。有些小区的开发商在当初进行规划时,为了节约成本,对停车位的比例设置不足,也是造成纠纷增加的重要原因。住宅小区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导致许多私人汽车没有停车位,只能停放在路旁,或牺牲住宅楼前后的小块绿地,改作停车坪,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三、住宅小区建设管理不到位。
新建小区出现的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虽然小区配备的车位不少,但是地上和地下的比例反差较大,其出售与出租的价格悬殊,一些业主宁可高价去租,也不愿去买。但是,另一方面,从开发角度看,建地下停车位本身是为了应对市场竞争提高小区品质。如果地上车位增多,人车不分流,小区的升值、保值性差;地下车位减少,不适应未来小区车辆增多的需求,小区有可能因为地上车位不够而出现乱停车现象。小区车位权属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开发商自己投资建设的车位,另一种是业主分摊建设费用的车位,政府部门要介入行业管理,及时公开车位的权属及租售车位资金的使用情况,把租售行为规范化,避免开发商或物业不公平获利。
如何能解决小区停车难的问题,我认为:
1、在小区建设规划之初,就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对未来业主的停车位有充分的估计,争取车位配比达到1:1。市

民对于停车位的爆发性增长需求,使得楼盘之间的竞争加剧,充足的车位率也将成为竞争的一个重要砝码,对于购房者来说,规避停车难,最好的办法就是防患于未然,越来越多的购房者认识到,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停车位的充足与否和房产后期有多大的保值增值空间紧密相连。
2、每个新小区都必须建有地下停车场。地上停车位受小区地面面积所限,不能建设足够的停车位供业主使用,在地下建停车场,不占用地面面积,可以开辟空间,将土地利用率扩大,人车分流,全地下,冬暖夏凉,不怕日晒雨淋,阳光天井、通风系统等最新设计配置更提高了舒适程度。
3、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更大可能建设更多的停车位,譬如改造停车场为立体停车场、与周边楼盘联动动态发布剩余停车位数量以提高使用率。
4、交管部门在不影响交通的情况下沿小区周围路边多设置停车位,小区附近的社会单位可考虑开放单位停车场,民防设施在闲时也可改造用作停车。立足长远,政府应在宏观规划上配套足够的社会停车场。
5、应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停车设施建设领域,尽可能为市民多提供廉价、方便的停车方式。
6、加强小区停车管理,使之科学化、规范化。物业公司要结合实际,配合业主委员会制定小区停车管理制度,针对小区车多位少的实际情况,对小区道路进行合理划线,实行定时单侧停车、单向行驶的形式,确保行车路线畅通,提高小区车位利用率,切实做好小区车辆通行和停放秩序的管理。


2011年8月20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