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导与练】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2014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0讲 基因的表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导与练】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2014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0讲 基因的表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导与练】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2014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0讲 基因的表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导与练】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2014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20讲 基因的表达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导与练】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2014高考生物总复习第20讲基因的表达

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预习目标】

1.熟练掌握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弄清与DNA复制之间的关系

2.理解中心法则及其发展,弄清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基础知识回顾】

一、RNA的化学组成及分类

1.RNA的基本组成单位:碱基:

2.RNA的结构:一般是链,而且比DNA ,因此能够通过,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

[思考]RNA通过核孔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穿过层磷脂分子层

3.RNA的分布:主要分布在中,可以用进行染色观察。

4.RNA的种类:

(1)mRNA→将遗传信息从传递到细胞质中

(2)tRNA→,识别密码子

(3)rRNA→的组成成分

二、遗传信息的转录

1.转录的概念:在中,以为模板合成mRNA的过程

2.转录的过程:

(1)解旋:DNA双链解开,DNA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

(2)配对:细胞中游离的与DNA链上的碱基互补时,两者以结合。

(3)连接:在作用下,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连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上。

(4)脱离:合成的从DNA链上释放, DNA 恢复。

[思考]

①转录的时间是细胞分裂的期,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场所是。

②转录所需要的条件、、、。

③转录的特点是,转录完成后DNA恢复为双链结构。

④转录成的mRNA碱基序列与作为模板的DNA单链的碱基序列有哪些异同?

[练习1]对于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②一定需要逆转录酶

③共有5种碱基④共有6种核苷酸

⑤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⑥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⑥

D、③⑤⑥

[练习2]DNA分子复制与遗传信息转录的相同之处是()

A. 利用的模板都相同

B.利用的原料都相同

C.所利用的酶都相同

D.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三、遗传信息的翻译

1.翻译的概念:游离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为模板合成具有

一定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密码子:

(1)位置:在上

(2)实质: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

(3)种类:种,其中终止密码子个,起始密码子个,能决定氨基酸的是。

3.tRNA

(1)种类:种

(2)结构:三叶草形,一端是携带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碱基可以与mRNA上的密码子,叫。

(3) tRNA与氨基酸的关系:一个tRNA一次只能转运个氨基酸,一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种

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可以由种tRNA来转运。

[思考]

tRNA是否只有三个碱基? RNA是否没有氢键?

4.过程(看P66图4-6,回答问题)

(1)mRNA进入细胞质与结合。

(2)携带氨基酸的tRNA与mRNA的碱基,将氨基酸置于特定位置。

(3)2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写出结构简式),连接成肽链。

(4)沿着mRNA移动,读取下一个密码子,直至读取到合成终止。

(5)肽链合成后,从核糖体上脱离,经过一系列“加工”,盘曲折叠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功能

的。

[思考]

①翻译的时间在细胞分裂的期,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场所在。

②翻译所需要的条件、、、。

③翻译是一个快速的过程,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质,原因是

④肽链需要细胞器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练习3]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分别是指()

A、DNA→DNA,DNA→RNA

B、RNA→RNA,RNA→蛋白质

C、DNA→RNA,RNA→蛋白质

D、RNA→蛋白质,蛋白质→性状

[练习4]若某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为AUG,那么控制这个氨基酸的DNA模板链上相应的三个碱基的顺序应为()

A、UAC

B、AUG

C、ATG

D、TAC

四、中心法则的提出及其发展

1.提出者:

2.内容图解

3.发展

(1)存在RNA复制酶的病毒遗传信息的流向:

(2)存在逆转录酶的病毒遗传信息的流向:

(3)疯牛病病原体(朊病毒)的遗传信息的流向:

4.完善后的中心法则

五、基因、蛋白质、性状的关系

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有两条途径:

1、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的合成来控制过程,从而控制性状,

实例:白化病是由于控制的基因异常而引起的。

2、直接途径:基因通过控制来直接控制性状,

实例:囊性纤维病是由于编码的基因缺失3个碱基引起的。

3.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1)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关系。有些性状由多个基因决定,有些基因也可能影响决定多个性状

(2)基因与、基因与、基因与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精细地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练习5]已停止分裂的细胞,其遗传信息的传递情况可能是( )

A.DNA→DNA→RNA→蛋白质 B.RNA→RNA→蛋白质

C.DNA→RNA→蛋白质 D.蛋白质→RNA

[练习6]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基因都存在于染色体上

B.基因中的3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

C.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变化,必将导致密码子的改变,从而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D.有些性状是由多对基因控制的

[练习7]下图表示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传递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涉及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

(2)转录过程主要发生在________(填场所)。

(3)mRNA是以图中的③为模板,在[ ]________的催化作用下,以4种游离的________为原料,依次连接形成的。

(4)能特异性识别mRNA上密码子的分子是________,它所携带的小分子有机物可用于合成图中

[ ]________________。

(5)由于化学物质甲磺酸乙酯的作用,该生物体表现出新的性状,原因是:基因中一个G—C对被A—T对替换,导致由此转录形成的mRNA上________个密码子发生改变,经翻译形成的④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相应改变。

学案20 基因的表达

课内探究案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之间的区别、联系和应用

2.总结基因的表达过程中有关碱基的计算的规律

3.理解中心法则与生物种类的关系,明确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探究点一】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之间的区别、联系和应用

[例题1] 下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

(1)甲图表示的过程是,乙图表示的过程是(2)乙过程的模板是[ ]________中的________链,进行的场所是___ 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 ___。

(3)甲过程的场所是[ ]__ ____,需要的模板是[ ]__ ___,运载氨基酸的工具是[ ]_______,以③中已知序列为模板翻译后的产物是________肽,翻译过程中需要________个tRNA来运载。

(4)DNA分子复制需要酶,转录需要酶。

(5)甲、乙表示的过程的意义是。

[例题2](2013·海南生物)甲(ATG G)是一段单链 DNA 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

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 B.甲、乙共由 6 种核苷酸组成

C.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

[思维拓展]

(1)上题(3)中翻译的产物最多需要种tRNA、个密码子、种密码子;若翻译的产物由78个氨基酸构成,则需要个密码子、最多种密码子

(2)若图中的④所示的分子中有6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含有个碱基,合成的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个

[归纳总结]

(1

T

(2

一种氨基酸可以由种密码子决定,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种氨基酸;

一种氨基酸可以由种tRNA转运,一种tRNA只能转运种氨基酸。

(3)氨基酸与碱基的数量关系

DNA中的碱基个数: mRNA中的碱基个数:氨基酸的个数=

注意:因为DNA、mRNA上有一些碱基不编码氨基酸(如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等),所以实际上编码1个氨基酸,mRNA上所需的碱基数目大于3个,基因上的碱基数目大于6个,故一般求氨基酸数有“最多”,求碱基数有“至少”等字样。

[变式训练1] 大肠杆菌某生命活动中具有如图所示的碱基配对行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表示DNA复制过程②图中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③表示DNA转录过程④图示过程需要RNA聚合酶

⑤图中的A均代表同一种核苷酸

⑥若X链中的碱基改变,则密码子一定改变⑦若Y链中的碱基改变,则氨基酸一定改变

A.③④⑤⑦B.②③④⑥C.②③④⑦D.①③⑤⑥

[变式训练2] 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UAA、UGA、UAG为终止密码。某原核生物的一个信使RNA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C……(40个碱基)……C-U-C-U-A-G-A-U-C-U,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数最多为()

A.20个 B.15个 C.16个 D.18个

【探究点二】对中心法测的理解

[例题3] 1983年科学家证实,引起艾滋病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下列能正确表示HIV感染人体过程的“遗传信息流”的示意图是 ( )

[思维拓展]

大肠杆菌和禽流感病毒(含RNA复制酶)的遗传信息又是怎么传递的?请用图解表示

①大肠杆菌

②禽流感病毒

[归纳总结]完善后的中心法则的图解

[变式训练3] 中心法则包括下列遗传信息的转变过程,其中揭示生物遗传实质的是()

A.从DNA→DNA的复制过程 B.从DNA→RNA的转录过程

C.从RNA→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D.从RNA→DNA的逆转录过程

[思维拓展]

(1)中心法则体现了基因的两大功能是、。

(2)通过中心法则可以看出,基因能够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通过哪些途径得以实现?

①基因通过控制的合成来控制过程,从而间接控制性状。

②基因通过控制来直接控制性状。

(3)基因与性状之间数量关系怎样?性状只受基因控制吗?

[变式训练4] 下面关于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B.蛋白质的功能可以体现生物性状

C.蛋白质的结构可直接影响生物性状 D.基因与性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变式训练5]香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显性

基因决定花色的过程如图所示。

(1)从图可见,紫花植株必需同时具有和基因,方可产生紫色物质。

(2)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个体,其表现型分别是和。

(3)A aBb×AaBb的子代中,紫花植株与白花植株的比例分别为和。

(4)本图解说明,基因与其控制的性状之间的数量对应关系是

[课堂小结]

结合本节所学知识,完成图解,并领会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当堂检测]

1.下列有关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密码子可以决定多个氨基酸

B.DNA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程

C.一个mRNA只能结合一个核糖体

D.转录和翻译都可发生在线粒体内

2.一个转运RNA的3个碱基为CGA,此RNA运载的氨基酸是()

A.酪氨酸(UAC)

B.谷氨酸(GAG) C.精氨酸(CGA) D.丙氨酸(GCU)

3.某条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8,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如考虑终止密码子,则编码该多肽的基因长度至少是 ( )

A.75对碱基B.78对碱基 C.90对碱基D.93对碱基

4.在遗传学上,把遗传信息沿一定方向的流动叫做信息流。信息流的方向可以用下图表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过程都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B.能进行④或⑤过程的生物不含DNA

C.①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③过程不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5.如图为两个核糖体沿同一个mRNA分子移动翻译形成多肽链的过程。对此过程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主要是在细胞质中进行的

B.此过程表示多个核糖体参与形成一条肽链

C.此过程需要tRNA和ATP

D.此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学案20 基因的表达

课后拓展案

1. 以下有关R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RNA是某些生物遗传信息的载体和催化剂

B.mRNA根据密码子依次将氨基酸连接成多肽

C.mRNA的主要功能是把DNA的遗传信息传给蛋白质

D.HIV的RNA中插入某些核苷酸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

2.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 每种tRNA只运转一种氨基酸

C. 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D. 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

3.(2011·连云港检测)四环素、链霉素、氯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的生长,它们有的能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形成,有的能阻止tRNA和mRNA结合,这些抗生素均阻断了下列哪种过程( )

A.染色体活动 B.DNA复制过程 C.转录过程 D.翻译过程

4.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可以()

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5.某科学家用15N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32P标记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研究某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已知这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为20 h,两种核苷酸被利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32P和15N的利用峰值分别表示()

A.复制、转录B.转录、复制

C.复制、蛋白质合成 D.转录、蛋白质合成

6.下列有关如图所示的生理过程(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B.图中所示的过程可发生在原核细胞中

C.遗传信息由②传递到⑤需要RNA作中介

D.图中①在该过程中不起作用,

由此可确定①在遗传上不具功能

7.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A.TGU

B.UGA

C.ACU

D.UCU

8.如图表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相关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

A.丙的合成可能受到一个以上基因的控制

B.图示过程没有遗传信息的传递

C.过程a仅在核糖体上进行

D.甲、乙中均含有起始密码子

9. 下列对图表的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分别抑制细菌的①和④过程

B.青霉素和利福平都能用来杀灭病毒

C.结核杆菌的②和③过程都能发生在拟核中

D.①②③④可发生在人体健康细胞中

10.如图为某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可表达出多条多肽链

B.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翻译

C.图中表示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

D.该细胞可以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

11.在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情况分别是( )

A.①②⑤和③②④⑤

B.①②⑤和④⑤

C.②④⑤和③④⑤⑥

D.②⑥⑦和②④⑤⑥

12.在生物体内性状的表达一般遵循DNA→RNA→蛋白质的原则,下面是几种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细胞的一生中,DNA一般是不变的,RNA和蛋白质分子是变化的

B.DNA→RNA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RNA→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完成的

C.在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DNA相同,RNA和蛋白质不一定相同

D.在细胞的一生中,DNA、RNA和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变的

13.如图为面胞霉体内精氨酸的合成途径示意图。从图中不能得出()

A.精氨酸的合成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B.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

C.若基因②不表达,则基因③和④也不表达

D.若产生鸟氨酸依赖突变型面胞霉,则可能是基因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14.关于转录和翻译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转录时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DNA中特定碱基序列

C.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翻译出蛋白质

D.不同密码子编码同种氨基酸可增强密码的容错性

15.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

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16.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

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

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

17.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

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A.tRNA种类不同 B.mRNA碱基序列不同

C.核糖体成分不同 D.同一密码子所决定的氨基酸不同

18.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

B. 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

C. 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

D. 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

19.(2013·新课标全国理综Ⅰ)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

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

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

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0.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①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 __,模板是亲代DNA的_____条链。

(2)②过程表示_______,主要是在________中进行的。

(3)逆转录酶催化_______(填序号)过程,能进行该过程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_;需要解旋酶的过程包括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过程。

(4)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阶段为图中的______(填序号)过程,场所是_______。

(5)在实验室中,科学家用链霉素可使核糖体与单链DNA结合,来合成多肽。请用虚线在图中表示这一过程。

21.(2013·江苏生物)图中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

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2)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

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

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

基比例为。

(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

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

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

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

(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

(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

22.若基因M、R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M的b链中箭头所指的碱基C突变为A,其对应的密码子将由变为。正常情况下,基因R在细胞中最多有____个,其转录时的模板位于(填“a”或“b”)链中。

学案20 基因的表达

课前探究案

[基础知识回顾]

一、1、核糖核苷酸 A U G C 核糖

2、单小核孔

[思考] 0

3、细胞质吡罗红

4、(1)细胞核(2)运输氨基酸(3)核糖体

二、1.细胞核DNA双链中的一条链 2.(2)核糖核苷酸氢键(3)RNA聚合酶(4)mRNA 双螺旋

思考:

①间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②模板原料酶能量

③边解旋边转录

④互补,但模板上A与U配对

三、1.细胞质 mRNA 氨基酸

2.(1)mRNA (2)碱基 (3)64 3 2 61种

3.(1)61 (2)氨基酸配对反密码子 (3)1 1 多

[思考] 否否

4、(1)核糖体 (2)互补配对 (3)—CO—NH—(4)核糖体终止密码子(5)蛋白质

[思考]

①间核糖体②模板原料酶能量③一个mRNA上可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大量蛋白质④内质网、高尔基体等

四、1、克里克 2、3、4、略

五、1、酶代谢酪氨酸酶

2、蛋白质的结构跨膜蛋白

3、(1)线性(2)基因基因产物环境

[练习]

1.C

2.D

3.C

4.D

5.C

6.D解析:真核细胞的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构成一个密码子,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变化,不一定导致密码子的改变,因为兼并性。

7、解析:该生物体出现了新的性状,可以确定是蛋白质发生了改变,由此联想到其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发生变化,结合本题中提供的有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故应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或数目发生了改变。

答案:(1)DNA RNA蛋白质 (2)①细胞核 (3)②RNA聚合酶核糖核苷酸(4)tRNA ④多肽(肽链) (5)1 氨基酸的种类或数目

课内探究案

【探究点一】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之间的区别、联系和应用

[例题1]

(1)翻译转录

(2)④DNA A 细胞核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

(3)②核糖体③mRNA ①tRNA 四 4

(4)解旋酶和DNA聚合 RNA聚合(5)表达遗传信息 [例题2] D

【例题2】D

[思维拓展]

(1)4 4 4 78 61

(2)600 200

[

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2)

(3) 6:3:1

[变式训练]

1.B 解析:X链是DNA链,Y链是RNA链,表示DNA转录过程,图中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X中A 表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Y中A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若X链中的碱基改变,则密码子一定改变;由于密码子具有兼并性,若Y链中的碱基改变,则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2.C

【探究点二】对中心法则的理解

[例题3]D

考查的是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它的遗传信息先通过逆转录,把RNA的信息传到DNA(但RNA自身不复制),DNA可以复制,也可以通过转录把信息传到RNA,再通过翻译,把RNA 中的信息反应到蛋白质上,D正确,其它均错。

[思维拓展]①

[归纳总结]

[变式训练3]A

[思维拓展]

(1)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的表达(2)①酶代谢②蛋白质的合成

(3)不是,一个基因可以控制多种性状,一种性状可由多个基因控制性状还受环境影响

[变式训练4]A

[变式训练5](1)A B(2)紫色白色(3)9/16 7/16(4)一个性状可由多种基因控制

[课堂小结]略

[当堂检测]

D

D

D解析:设共有X个氨基酸构成这条肽链,则 2778=110X-18×(X-1),X=30。30个氨基酸对应信使RNA 的碱基数是90,加上无实际对应氨基酸的终止密码子3个碱基,共有93个碱基,那么,编码该链多肽的基因上至少有93对碱基。

B

B

课后拓展案

1.B

2.C

3.D解析:四环素的作用机制在于药物能特异性地与细菌核糖体结合,阻止氨基酰- tRNA在该位上的联结,从而抑制肽连的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红霉素可透过细菌细胞膜,与细菌核糖体可逆性结合,阻断了 tRNA结合至核糖体上,因而细菌蛋白质合成受抑制。红霉素仅对分裂活跃的细菌有效。链霉素主要与细菌核糖体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氯霉素为脂溶性,通过弥散进入细菌细胞内,并可逆性地结合在细菌核糖体上,使肽链增长受阻(可能由于抑制了转肽酶的作用),因此抑制肽链的形成,从而阻止蛋白质的合成。

4.C

5.B

6 .D

7.C解析: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称作1个密码子。

据表,mRNA的密码子和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可推知mRNA的密码子最后的碱基为U;DNA的一条链为TG,另一条链为AC,若DNA转录时的模板链为TG链,则mRNA的密码子为ACU,若DNA转录时的模板链为AC链,则mRNA的密码子为UGU。

8.B

9.C

10.A 解析:图示表明,在翻译过程中,一个mRNA分子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所以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肽链)。图中附有核糖体的4条链是转录后的mRNA,而不是4条肽链。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DNA,无法进行转录和翻译。

11.B

12.D

13.C解析:基因②不表达,不能合成精氨酸,是因为酶③和④没有作用的物质

14.C

15.D

16.C解析:图示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故为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故A、D错,转录是核糖体沿mRNA移动,故B错,选C。

17.B

18.A 解析:一种tRNA上只有一种反密码子,只能识别并携带一种氨基酸,A错误;DNA聚合酶是蛋白质,应该在细胞质中核糖体上合成,B错误;反密码子是由位于t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构成的,C错误;线粒体中有合成蛋白质所需的DNA、RNA以及相关的酶等,也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D正确。

19.D

20.解析:(1)①是DNA的复制,模板是亲代DNA的两条链,原料是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2)②是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在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可进行。

(3)逆转录酶可催化逆转录反应,即③,只发生于RNA病毒中,DNA的复制需要解旋酶。

(4)遗传信息表达的最后阶段是翻译,场所是核糖体。

(5)若单链DNA也可指导蛋白质合成,则遗传信息也可由DNA→蛋白质。

答案:(1)4种脱氧核苷酸两(2)转录细胞核

(3)③ RNA ①(4)⑤核糖体

(5)图中加一条虚线由DNA指向蛋白质

21. 解析:(1)图①②③表示的过程依次是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转录的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2)RNA中G+U=54%、C+A=46%,则其DNA模板链中C(29%)+A=54%、G(19%)+T=46%,计算得DNA一条链中A+T=52%,故双链中A+T=52%,A=T=26%。

(3)该基因突变是由于一个碱基对的改变引起的,故异亮氨酸的密码子中第2个碱基U变为了碱基C成为苏氨酸的密码子,相应的则是基因中T//A替换为了C//G(或A//T替换为了G // C)。

(4)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都不能发生,高度分化的细胞即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中能进行转录和翻译,但不能进行DNA的复制。(5)1个DNA分子中含许多个基因,不同组织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故进行转录过程时启用的起始点不完全相同。

答案:(1)细胞核 (2)26% (3)T//A替换为C//G(A//T替换为G//C)

(4)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 (5)不完全相同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

22. GUC UUC 4 a

2014年高考生物新课标全国卷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 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 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用黑藻叶片进行试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策略汇总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策略汇总 1老师讲的最有用。 很多同学把生物课堂自己改成了自习课或者是休息时间,上课不听。其实这是最浪费时间的方式。在课堂上,老师讲的每一分钟都是精心准备的,集体备课讨论出来的结果,是对后面的二轮复习及高考的铺垫。如果课堂不听,课下要花100倍的时间弥补。 2人教教材是根本。 非选择题答非所问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熟悉书上的核心过程和概念,不能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熟练的回答。2021高考北京生物的29题第一问,很多同学丢分,但是这恰恰是人教教材必修三第48页书上的原话。不妨反思一下,同学们是否能准确的回答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尤其是一些核心的词语?如果不能,静下心来多看书吧!只有会看书,才能得高分,这是硬道理。这里不仅是“看”书,而是要用智慧去思考,把你的心带上,再去读书。对于生物的复习,我们要看教材的具体黑字部分知识点、知识框架、联系、以及小字部分的科学小故事,如果能边看书,边做笔记是最好的。近几年北京高考,考察到教材小字部分的蛋白质变性以及水通道蛋白。去年一个高考成绩690分的学员,他的成功秘笈就是看书,同时把做题过程中遇到的不懂得知识点落实到教材上,并且记录总结起来,最后二轮复习及高考之前,非常有用。 3错题本子不能少。 高三,学习效率第一!很多同学迷信题海战术,效果虽然有,但大题量缺乏针对性的修补薄弱项,很浪费时间。到了高三卷子满天飞,遇到错的题,可以把它剪下来,贴到错题本上,当然要用特殊颜色笔改正。或者直接将卷子装订成册,定期整理和总结。错题本要简单易行,这样才容易坚持下来,这个本子大家如果用心做了,在考试之前绝对是你的秘密武器,而且是你的独家专享,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去年多名680分以上的学员证明,到了二轮复习,很多同学找不到重点,但是自己的错题本就告诉自己薄弱的地方在哪儿,让我们有的放矢。 4做题不做偏难怪。 一轮复习重点在知识点,不要让偏难怪的题影响你的信心和复习的方向,选择同步的习题,难度适中,要花20分钟以上才能做完的难题就干脆放弃,过于简单的题做多了也没有任何意义。很多同学都在做5年高考3年模拟,对于北京的学员来说,北京、全国的题适合一轮复习做,其他省市的题不适合一轮复习做,可以留到二轮复习时。 一轮复习最重要的其实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复习比初次学习要难得多,这就像打篮球,三步篮的要领人人都可以掌握,但是想玩儿的漂亮就需要我们付出你的耐心、智慧和汗水。尤其是11月的时候,各科基本上都复习到了高中最难的内容,你会发现好多内容似乎都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做题也很困难,大家一定要坚持住。在老师再现知识的过程,

【生物】2014年高考真题---生物部分(新课标卷I)解析版

2014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新课标全国卷I)解析版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答案】C 【KS5U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主要成份有脂质和蛋白质,还含有少量的糖类,A项正确。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物质的运输功能降低,B项正确。甘油等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透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C项错误。细胞膜的功能之一就是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比如通过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故D 项正确。 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 【答案】C 【KS5U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的过程这一知识点。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之后,没有光,植物不能进行光反应,就不能产生光反应的产生O2 ,没有光反应的ATP、[H],就不能进行暗反应将CO2的固定,故A、B项正确,ATP/ADP比值应该是升高,C项错误。光反应的[H]一般和NADP+结合成NADPH,光反应弱,NADPH减少,故NADPH/NADP+比值下降正确,D项正确。 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D 【KS5U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命活动调节这一知识点。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是正常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对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都是有利的,而且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就是Na+、K+的跨膜运软输形成的,故A、B、C 项都正确。丙酮酸氧化分解给供能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即是细胞内进行,而内环境为细胞外液,故D项不正确。 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答案】B 【KS5U解析】本题考查的质壁分离实验这一知识点,教材上这一实验用的材料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就是因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便于观察吸水或失水后液泡大小的变化。同理,用红色花瓣与白色花瓣相比,也是这一原因有利于实验现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攻略:复习方法总结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攻略:复习方法总结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攻略:复习方法总结 一、充分发挥《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的强大导向作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刚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就要认真研读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明确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便使自己的复习目标与老师要求合拍,与高考接轨。通过认真做前三年的本地所用的高考试题,体会考试大纲在试题中的体现方式,以及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程度。 二、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指导复习 贯穿于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 1.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2.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5.生物进化的观点; 6.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把知识点的归纳与整合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和认识应该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从历年来理综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三、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应试能力 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

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于高考必须具备的,对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1.将一个单元内的知识通过一条主线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 2.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有机综合,归纳成图解,全面系统复习和巩固。如:细胞与生殖发育;新陈代谢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发展与进化等。 3.以一幅图、一个图解、一张图表等材料为题,围绕该部分内容展开讨论,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整理,提高综合能力。 总复习备考阶段在强调基本知识(概念、原理、法则、定律、过程、事实)、基本能力(方法、技能、思路、记忆、理解、应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加工,把知识内化为能力素质。这是一种新的、科学的、有效的复习策略。 4.注重能力的培养。 ①审题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深刻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形成过程,对概念中的重点字词要划出、圈出、点出,明确运用范围,在做题时形成遇到相关问题时能迅速通过圈、点、划提取问题中的重要信息,解决审题关。

2014年高考(课标卷Ⅰ)理综生物部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普通咼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卷) (适用地区:湖南、湖北、河南、河北、江西、山西、陕西) 1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 O2的产生停止 B . CO?的固定加快 C . ATP/ADP比值下降 D . NADPH/NADP +比值下降 3.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 .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 .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 .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 .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5. 下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 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IV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 患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1/48,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

201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 必修1 第一节细胞中的原子和分子 一、组成细胞的原子和分子 1、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 2、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元素。(碳原子间以共价键构成的碳链,碳链是生物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称为有机物的碳骨架。) 3、缺乏必需元素可能导致疾病。如:克山病(缺硒) 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物界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自然界中含量相差很大。 二、细胞中的无机化合物:水和无机盐 1、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 (2)形式:自由水、结合水 ●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 ④维持细胞的形态;⑤体温调节 (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 ●结合水:是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作用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 2、无机盐 (1)存在形式:离子 (2)作用 ①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 (如Mg2+是构成叶绿素的成分、Fe2+是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I-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成分。 ②参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如钙离子浓度过低肌肉抽搐、过高肌肉乏力) 第二节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一、糖类 1、元素组成:由C、H、O 3种元素组成。 2、分类 蔗糖→1葡萄糖+1果糖麦芽糖→2葡萄糖乳糖→1葡萄糖+ 1半乳糖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w.糖原→葡萄糖

2014年高考真题精校精析纯word可编辑·2014高考真题解析 全国新课标卷Ⅰ生物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课标生物) 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1.C[解析] 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A项正确。衰老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B项正确。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依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甘油易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C项错误。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项正确。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NADPH/NADP+比值下降 2.B[解析] 用黑布将培养瓶罩住,光反应停止,氧气的产生停止,A 项正确。光反应停止,[H]和ATP 的产生停止,导致暗反应中C3的还原速度减慢,C3在叶绿体内积累导致CO2的固定减慢,B项错误。光反应停止,ATP 的生成减少,ATP/ADP 比值下降,C 项正确。光反应停止,NADPH([H])的产生减少,NADPH/NADP+比值下降,D项正确。 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3.D[解析]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为细胞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A 项正确。内环境稳态可使细胞生活在温度和pH 等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从而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项正确。静息电位的维持主要依赖于K+外流,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依赖于Na+内流,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C 项正确。丙酮酸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中,不彻底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发生在内环境中,D 项错误。 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4.B[解析] 红色花瓣细胞的液泡呈红色,比白色花瓣更便于观察质壁分离现象,A 项正确。黑藻叶片的叶肉细胞中液泡呈无色,叶绿体的存在使原生质层呈绿色,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项错误。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一定相同,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法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方法高三第一轮复习复习时间是9月至明年3月初,复习时间长,且复习工作量大,又是第二轮复习与第三轮复习的基础及先行者,所以一轮复习尤为重要。小编整理了生物的一轮复习策略,快来看看吧。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通过复习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利于知识的迁移,这是学科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前提。一轮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二轮复习的质量和高考成败。 一、充分发挥《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的强大导向作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刚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就要认真研读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明确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便使自己的复习目标与老师要求合拍,与高考接轨。通过认真做前三年的本地所用的高考试题,体会考试大纲在试题中的体现方式,以及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程度。 二、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指导复习 贯穿于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 1.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2.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5.生物进化的观点;

6.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把知识点的归纳与整合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和认识应该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从历年来理综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三、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应试能力 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于高考必须具备的,对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 1.将一个单元内的知识通过一条主线联系在一起进行复习。 2.将不同章节的内容进行有机综合,归纳成图解,全面系统复习和巩固。如:细胞与生殖发育;新陈代谢与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的延续、发展与进化等。 3.以一幅图、一个图解、一张图表等材料为题,围绕该部分内容展开讨论,对该部分知识进行整理,提高综合能力。 总复习备考阶段在强调基本知识(概念、原理、法则、定律、过程、事实)、基本能力(方法、技能、思路、记忆、理解、应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注意对知识的整理加工,把知识内化为能力素质。这是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大纲版含解析版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大纲版) 一、解答题 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2.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 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4.某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 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 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 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 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 )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5.为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之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所示)中,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6.小肠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产物,水和无机盐等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0.9%的NaCl溶液时与兔的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某同学处于麻醉状态下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肠结扎成甲,乙,丙,丁4个互不相通,长度相等的肠袋(血液循环正常),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如表. 甲乙丙丁 向肠袋内注入等量的溶液, 使其充盈0.7%NaCl 10mL 0.9%NaCl 10mL 1.1%NaCl 10mL 0.9%NaCl+微量Na+ 载体蛋白的抑 制剂共10mL 维持正常体温半小时后,测肠袋内NaCl溶液的量1mL3mL5mL9.9mL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实验开始时,水在肠腔和血液之间的移动方向是:甲组从 ;丙组从 .在这一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溶液浓度 处流向溶液浓度 处.本实验中水分子的这种移动过程称为 . (2)比较乙和丁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小肠在吸收Na+时,需要 的参与. 7.现有A,B两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其生物组成和光照条件见表.一段时间后,发现A瓶的生态系统较B瓶的稳定.

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 第1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知识梳理: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如: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运动、应激性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一 个池塘的全部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 所有的鱼,包含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知识梳理: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生物(教师版精品)

2014年高考大纲全国卷――理综生物试题解析 (适用地区:广西)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答案】C 【解析】细胞核中染色质是由DNA和组蛋白构成,A正确;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B正确;原则上分子直径较小的物质可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如酶或mRNA也能通过核孔,故C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消失和重建分别在前期和末期,D项正确。 2.A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TP来源于呼吸作用 【答案】B 【解析】细胞核无法进行细胞呼吸,细胞核需要的ATP主要由线粒体提供,A项正确;ATP是生命活动直接的能源物质,机体无时无刻不在消耗ATP,睡眠时生命活动并没停止,也需要消耗能量,故B项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有ATP形成,C项正确;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其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由细胞呼吸所提供的ATP,故D项正确。 3.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2014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七(附答案)

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七)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如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 2O 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 A .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B .若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 C .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 D .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 2. 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 0.5 mol/L 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 B .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 C .各组实验都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D .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 的影响 酶的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图2表示某生物体内酶的活性与外界环境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不

正确的是() A.图1中乙酶活性的改变可能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B.图1中甲酶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糖核苷酸 C.图2表示的酶可以是人体细胞内的呼吸酶 D.图2表示酶的活性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说明酶的活性不受温度影响 5.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磷酸腺苷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为ATP B.蓝藻内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以及叶绿体 C.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D.ATP水解失去2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是RNA的组成单位 6.在下图所示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⑤和⑥ 二、非选择题(共54分) 7.(10分)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自变量依次为、、。(2)根据图一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酶的催化作用具有。 (3)图二曲线bc段产生的最可能原因 (4)若图二实验过程中增加过氧化氢酶的含量,请在图二中利用虚线绘出曲线的变化情况。(5)能否以H2O2为材料来探究温度对H2O2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 8.(16分)萌发的禾谷类种子中淀粉酶的含量显著增高,主要有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min后失活。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的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cm)。试剂、仪器:略。 实验步骤:

2014年高考生物全国卷2新课标配答案解析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1.A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1.D [解析] 胞间连丝是植物细胞间的通讯连接,是由穿过细胞壁的质膜围成的细胞质通道,所以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A项正确。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使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可见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项正确。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C项正确。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哺乳动物的细胞不能合成,D项错误。 2.D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 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 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 2.B [解析] 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和肌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所以二者含有相同的基因组,C项错误。神经细胞与肌细胞都是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连续分裂的能力,所以不存在细胞周期,A项错误。核DNA的复制方式都是半保留复制,D项错误。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不一样,导致合成的特定蛋白不相同,B项正确。 3.H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3.A [解析] 组织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发生物质交换,氧气由组织液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参与氧化分解,所以回流的组织液氧气含量降低,A项错误。组织液与血浆之间是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并保持动态平衡的,B项正确。血浆中的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组织液中的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回到血浆,C、D项正确。 4.C2、C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方法总结

2019-2019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方法总结 通过对近年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试题并不是想 象中的高不可攀、遥不可及,虽然以能力考察为主,具有一 定的灵活性和综合性,但强调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且大多题 目是我们日常学习和考试中经常遇见的熟面孔。所以,在复 习中,夯实基础,把握知识脉络是需要重视的。下面就是为 大家整理的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方法总结,仅供大家参考! 一、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历年高考都很好的体现了大纲中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的考核。 因此,在充分理解、掌握 课标、考纲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学会读书,通读教材,包 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实验等;重要的生物学概念、生理作用、生理过程、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等要理解熟记。 对生物学中的一些名词性概念、结论性语句要经常理解性记 忆,以保证准确无误,才能够用准确的生物学术语答题。在 基础训练时,注重构建知识网络,同时注重创新方法,对典 型例题要精讲精练,提高学生答题的技巧、速度和准确度, 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整理。对于实验,尤其要注意实 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的标准写法,尤其是探究性实 验、验证实验等不同实验的实验结论的书写规范和特点需要 注意。 生物学中,尤其是选修课本中的黑体字,往往是高考中考察

基础知识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要理解性记忆,并能够准 确应用。基础训练不是只多做题就足够了,要做典型例题, 并且要善于在错误中总结经验,能够在经验中整合知识,最 终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二、研究课标、考纲,分析高考趋势,把握高考动态变化。 新课改下的高考方向,要通过研究课程标准、高考试题的命 题思路及走势、考试说明来准确把握。在复习备考中应以课 标为准,以考纲和考试说明为依据,集中精力重点突破核心 主干知识。准确把握《考试大纲》内容和要求的增减变化, 把握重点主干知识,适当照顾冷点,夯实基础,使复习目标 更具明确性、有序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加突出重点和主 次分明。 三、训练思维,提高应试能力 1.能够准确的理解图表分析题。关注新课程的高考、实验探究、研究性学习、图表数据信息、热点问题的试题,注重图 表曲线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的训练,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知 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做到有图必读,有图必识, 有图必析。 2.重视新课改中关于能力提升的要求。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重视研究性学习和实验探究典型题的训练。如胰液的分 泌调节、生态农业、生态环境的调查等;重视科学研究方法,如空白对照和自身对照实验、同位素示踪法、显微镜的使用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一卷)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1.(6分)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2.(6分)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 C.比值下降D.比值下降 3.(6分)内环境稳定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4.(6分)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5.(6分)如图为某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近亲结婚时该遗传病发病率较高,假定图中第Ⅳ代的两个个体婚配生出一个患有该遗传病子代的概率是,那么,得出此概率值需要的限定条件是()

2014年高考理综新课标全国卷2生物试题及答案[1]

2014高考全国卷卷2—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粘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2.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肉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两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两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两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D.两者核DNA复制的方式不同 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4.将某植物的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 (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假如蔗 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2008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12:生物的进化网络体系总览 知识梳理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 (1)生物进化的单位——种群 (2)生物进化的方向 (3)物种的形成

疑难突破 1、对重点、难点知识加深理解,有助于分析解答较难问题 (1)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 ①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 ②变异是不定向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通过遗传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类型,这是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因此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③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④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⑤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有利变异与不利变异 生物通过生殖发育产生的后代,具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即变异具有不定向性,生物的变异可分两类: 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在环境中生存。 不利变异:不利于生物在环境中生存。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取得有限生活条件的能力强,因而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适者生存);大部分的个体具有不利变异,它们取得有限生活条件的能力差,因而在生存斗争中,被环境淘汰(不适者被淘汰)。所以,生物具有的变异类型决定着它们在生存斗争中的命运。 不同环境中的不同生物,有利变异的表现形式不同。如在辽阔的草原,快速奔跑或挖洞穴居是与环境相适应的有利变异;而在森林中,树栖攀缘、伏击捕食则是与环境相适应的有利变异。同一种生物,其有利变异的表现形式不是绝对不变的,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如雷鸟的白色羽毛,在雪地环境中,是雷鸟的有利变异(保护色);但当降雪延迟时,雷鸟受其物种遗传性的控制,到了相应时节,仍要换上白色羽毛,这时,白色的羽毛是雷鸟的不利变异,因为,雷鸟具有这一特征,易被敌害发现。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全国二卷)

2014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 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 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2.(6分)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 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3.(6分)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4.(6分)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 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5.(6分)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 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 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6.(6分)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 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 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 二、解答题 7.(10分)某植物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2014年全国高考生物卷及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卷) 理科综合生物部分 (大纲卷)1.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 ..的是 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 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 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答案】C 【解析】细胞核中染色质是由DNA和组蛋白构成,A正确;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复制和转录的主要场所,B正确;原则上分子直径较小的物质可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如酶或mRNA 也能通过核孔,故C项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的消失和重建分别在前期和末期,D项正确。 (大纲卷)2.A TP是细胞中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线粒体合成的ATP可在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机体在运动时消耗ATP,睡眠时则不消耗A TP C.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形成A TP D.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所需的A TP来源于呼吸作用 【答案】B 【解析】细胞核无法进行细胞呼吸,细胞核需要的ATP主要由线粒体提供,A项正确;ATP是生命活动直接的能源物质,机体无时无刻不在消耗ATP,睡眠时生命活动并没停止,也需要消耗能量,故B项错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有ATP形成,C项正确;根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离子主要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其消耗的能量主要是由细胞呼吸所提供的ATP,故D项正确。 (大纲卷)3. 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答案】D 【解析】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后,可参与细胞免疫而形成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靶细胞可以为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故A项和B项正确;造血干细胞产生的淋巴细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