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网络流行语的价值

网络流行语的价值

网络流行语的价值
网络流行语的价值

网络流行语的价值

校园网络流行语的多样性、个性化、导向性的特点对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的转变产生了影响。挖掘校园网络流行语的教育价值,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成为高校面临的现实课题。

开阔视野,提高认知力。校园网络流行语涵盖丰富、不拘一格,它以别样的视角呈现并应对无限变化的周遭环境,使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具有了从不同视角看待同一问题的认知能力。另外,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使青年学生在信息发达的时代不再处于“隔绝”状态,而是可以在繁重的学习之余,通过新媒体在任何地方、时间获取知识和信息,并参与其中,发挥公民角色的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建设和评价。在不断交流和表达思想的过程中,人文精神得到了更好释放,使大学生更具有责任感和自律性。

创新理念,培育拓展力。新媒体促进了教育主客体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了教育由单项被动式向多向互动式的转变。博客、BBS、MSN、QQ、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信息传播更具实时交互性,尤其是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更增强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促进了学生对书本以外新知识的渴求。利用丰富的新媒体资源,学生可以学习专业知识,更可以根据自己所需和喜好学习其他知识,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更新了理念,培育了学习拓展力。

因势利导,培养创造力。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和使用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枯燥乏味能瞬间变得时尚活泼。在高速发达的信息时代,网络语言对大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影响力,但由于网络语言还处于不稳定、不规范阶段,因此,如果不加限制,势必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大学生能够创造出丰富的“语言文化”,虽然它还不能算是正统的文化,甚至可能更多的只是语言的一种“异化”,但存在的事物绝对不是空中楼阁。因势利导,着力引导大学生由语言创新向物质实践的转化,他们就能在学习中出新意,在工作中出创意,就有能力将大学生活转化为丰富多彩的人生阶段。因此,我们要引导良性的网络语言和流行语,营造健康、民主、宽松的网络氛围,让从中衍生出来的网络语言与流行语能为主流文化和教育教学服务。

丰富语言,提升感染力。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是网络发展的必然,是大众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一个展示。网络语言幽默诙谐、简洁鲜活、时尚个性,同时也承载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价值。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文章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此后该词以井喷的态势在各类新闻媒体中被使用。这是网络热词的一小步,却是中国语文的一大步。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对于大众、

尤其是大学生,更多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人性化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发挥网络语言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才能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

丰富内容,增强渗透力。校园网络语言与流行语是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态度体现,是传统校园文化的一种创新。传统校园文化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较大,而校园网络流行语文化则完全突破了地域和时空束缚。诙谐活跃的语言文化一改沉闷僵化的校园式沟通交流模式,更具亲和性、时效化,在打破原有障碍的同时拉近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身份与处境的差距,丰富了校园文化,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途径。

搭建载体,增强接受力。高校是校园网络流行语兴盛的主要集中地,更是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地方。学生具有敏锐的视角和超强的接受力,他们对网络词汇的选择当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这个平台上伴随着旧事物的消亡,每天都不断催生着新事物。人们把古老的汉字翻出来,通过想象与传播,在越来越多的人心中得到共鸣,从而让人看到古老和现代的巧妙对比。比如,网民迅速地接受了“囧”这个字的网络新含义,因为他们所接受的并非是某种新发明和新创造,而是看到了中国古老汉字在网络时代有了新的应用。尽管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的新媒体时代,很多古代文化几乎已经被人们遗忘,可是一旦重新出现,便可迅速地恢复其生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辉,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网络语言和流行语有助于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了解和传播社会热点问题,也有助于学生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网络流行语的盛行,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启迪。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以互联网为媒介的人际交流越来越普遍和频繁,网民创造使用者张扬他们个性和魅力的网络流行语,其主要分为四类:数字类、字母类、文字类、符号类。新奇求异性、不稳定性和交际省力原则是它们的主要特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网民群体的更新,新的网络流行语又将产生和被使用。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起源类型特征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人类传播已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传播时代。那些年轻而时尚的网民们思维灵活,喜欢新事物,冲上创新,不断创造出一些充满怪异情趣、生动活泼的新词,这些词在网络聊天中被网民们约定俗成后广泛流传,我们称其为网络流行语。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和网络相关的专业术语,如信息技术、浏览器等;二是和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吧、网民等;三是网民在网络上所用的常用词语,如神马等。狭义的网络语言就仅指第三类。①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网络语言也仅是针对狭义的网络用语(网络流行语)而言。 网络流行语是对传统语言词汇库的扩展,是那些在日常应用着的语汇库中不存在的,首先在网络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词语,或者是在日常应用词汇库中旧有的,但是在以网络为媒介的交流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的词。网络流行语有着很强的时效性,具有一定的风向标的作用。 一.产生群体 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超过台式电脑网民数3.8亿。 中国网民中40岁以上人群比重逐渐上升,截至2012年6月底,该群体比重为17.7%,比2011年底上升1.5个百分点。中国网民增长空间逐步向中年和老年人群转移,但主要还是以青壮年为主。 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拥有IPv6地址数量为12499块/32,相比上年底增速达到33.0%,排名迅速上升,仅次于美国、巴西。② 网民中青壮年比例较高,从用户职业上来看,学生所占比例最高,他们活跃在网络上,其年龄、学历和职业结构使其具备了其他社会群体不同的文化特征:年轻、有知识、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创新能力、个性、反叛精神。他们在网络上显示了其特有的智慧和才情。 二.网络流行语的分类 (一)数字部分,抽象的数字经过想象力的组合排列产生新的诙谐活泼充满情趣的意义,大多数是运用汉字外文的谐音,或者通过特别的数字组合表达某种意义。(二)字母部分,通过字母组合利用汉语拼音首字母或者英文单词的字母大写或读音的谐音来表达某种含义。 (三)文字部分,它们是由汉字构成的新词或原有的词汇附加了新的意义。(四)符号部分,陈原《社会语言学》:“表示现代社会生活的某些特殊情景,不能或不满足使用语言(有声语言或书面语言)来作为交际工具常常求助于能直接刺激人的感官的各种各样的符号,以代替语言,以便更直接,更有效,并能更迅速地做出反应。”③ 数字类、字母类、符号类范围相对文字类范围比较小,三者举例如下:9494=就是就是596=我走了(数字谐音) BS=鄙视GGMM=哥哥妹妹(汉字首字母缩写) :-D=笑O(∩_∩)O哈哈~=哈哈(通过组合符号、字母等形成新的表情)

网络语言

网络交际中的网络语言构成特点及交际功能刍议 徐玮 (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北京 100876)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正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语言方式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网络语言使用的环境具有特殊性,网络交际的参与者也有着独特的角色特征。网络语言在构成上主要有谐音、缩略、图符语和文符语并用等方式,在网络交际中具有直观快捷、省时高效和标识个性等交际功能。 关键词:网络语言;网络交际和网络语境;构词原则和特点;交际功能 在当今信息时代中,网络交际正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而逐步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崭新的强势传播媒介,网络不仅扮演着高效通信工具的角色,同时还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种特定文化现象和生活方式,并广泛影响和渗透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这种背景下,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在特定的网络交际体系中普遍使用并蓬勃发展。 “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上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行信息处理时采用的一套有别于现实生活用语的交际符号系统,一般被归类为非标准语言(non-standard language),它有着自己固定的使用环境﹑使用对象和语用功能。“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络时代出现的跟网络有关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自称网民﹑他称网虫的语言”。[1](P 244)现在研究学者提及网络语言时多指“网上通用的语言,是一种新的语体,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现在一般指后者”。[1](P 244) 一网络交际和网络语境分析 1网络语言交际和网络语境的特殊性: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会依据不同的交际目的采用不同的交际方式,将语言符号组成连贯的语篇,以完成某个或某几个交际功能。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的使用与交际环境密切相关,语篇的选择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即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作为一种崭新的语言交际方式,网络交际的社会功能和交际功能同样受着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网络交际利用网络作为传播媒介,交际参与者多采用在线聊天的方式进行实时交流,这比另一种在同一时段内多为单向的电子邮件交流方式更接近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面对面的言语交际,即一来一往、实时双向的对话方式。分析和研究这一网络交际过程的实质就必须考虑其交际内容、交际参与者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交际的媒介以及语篇内部的上下文(co-context)等环境因素。Halliday[2]提出:从语言的使用角度看,影响言语交际的情景语境中有三个因素最为重要,即语场(field)、基调(tenor)和方式(mode),又称三个语域变体(register variables)。语场指的是正在发生的交际活动的性质,语言谈及或描述的是什么;基调指的是交际的参与者,他们的基本情况、特点、地位、角色以及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如是正式、随便还是亲密等;方式是指语言信息的传播方式,比如是书面还是口头。语场、基调和方式,这三个语域决定了交际的内容、交际双方的关系和交际的方式。

网络语言的由来

网络的发达使得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这不可避免的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头脑,随之而来的是我们语言的不规范。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堵是堵不住的,“堵不如疏”,大禹治水和李冰治水的例子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既然是疏导,那当然就要正本清源,我们应该弄清楚这些网络语言到底是怎么来的,在现实的生活当中他们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弄清楚了这些,我们也就不必视这些网络语言如同洪水猛兽了。 一、谐音 去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让“神马都是浮云”红遍大江南北,是人不是人都会来上这么一句以显示自己的紧跟时代潮流,其实想想大可不必,“神马”一词就是“什么”的一个谐音,之所以会风靡一时,红遍大江南北只能说明大众的一个盲从心理,如果这样想想,其实就一目了然了,你说一句“什么都是浮云”,大家照样能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一种豁达和洒脱,“神马都是浮云”注定就像这个词说的那样不会长久的存在于我们的现代汉语词汇里。与之类似的还有像“稀饭”(喜欢)、“给力”(吉利)等等词语。 二、方言 一些方言语汇也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你比如“木有”(没有),其实就是我们的临沂方言,在聊天的过程当中使用起来,于是也成了网络语言,再比如“偶”(我),同样也属于方言区的方言读音,对于这一类网络语言,我们大可不必学习,因为他们只是方言,你不属于这个方言区却偏要去这样说无异于“邯郸学步”。 三、音译外来词 这一类词语也是比较多的。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对“吧”这一个词语做过解释,我的意见是“吧?”比如“酒吧”就是“喝酒吧?”既然喝酒就要找个喝酒的地方,同理“淘吧”“陶吧”等也是这个意思,后来看到“吧”原来是“bar”的谐音,感觉到自己确实有点神经。与之类似的还有“门”(mon,是一个词根)“粉丝”(fans)等等,这些词语都是音译外来词,这些词语显示了汉语与国际的接轨,是我们兼收并蓄的表现,现在这些词语都成为一些流行语,为广大民众接受。 四、拼音符号

解读网络流行语

解读网络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 --谐音与语义双关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语言、文化等传播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新奇的语言形式通过网络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语,如2010 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本文从谐音与语义双关的角度来分析它。关键词:神马浮云谐音双关语义双关 一.“神马”、“浮云”本义及出处 “神马”指马之特异美善,非凡马可比者。语本《庄子·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以精神为马,比喻委心随化,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浮云”的基本解释:漂浮在空中的云彩。但是在古代的一些典籍和文学作品中又出现了它的引申义,如《西京杂记》卷二:“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这里的“浮云”值得则是一匹骏马。又如“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楚辞·九辩》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周书·萧大圜传》二.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及广泛应用 来源:“神马都是浮云”这一网络词语的流行,源于红极一时的“小月月”事件。2010年国庆期间,天涯社区一则《感谢

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的帖子红遍网络,“小月月”以极其诡异的言行雷倒众生,一周内吸引了4000万次点击,9.8万余条跟帖。“小月月”的横空出世,让数万网民坐等更新,一句“看过小月月,神马都是浮云”的评论,被很多网友复制引用,在论坛里盖楼回帖。“神马都是浮云”也因此成为了网络热词。 2010 年12 月8 日《南方都市报》:“神马都是浮云最给力 …”等网络流行语投票中,“神马都是浮云”拥有超高的人气‘使用率’高达66.7%。 这一流行语也被许多娱乐节目引用,如快乐大本营2011年新节目的名称叫做“神马大来宾”。 人民日报2011 年1 月11 日14 版文章:《在信息碎片化 时代“创新知识”》吴佶、陈维一文介绍互联网上的新词锐词时提到“神马都是浮云”,这是该词第一次被中央党报所引用。 又在门户网站和广大媒体报刊中大量使用,如:《神马世界杯,那是浮云》(网易新闻,2010-10-19);《网络事件带出网络流行词:“神马都是浮云”》(新华网,2010-11-18);《公考遭私权绑架“神马”都成了“浮云”》(四川在线,2010-12-27);《神马都是浮云》(《新华每日电讯》2010-10-15);《“这是神马校服”?各国校服大比拼》(《羊城晚报》2010-11-13);《“瓷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价值

近年来,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从“俯卧撑”到“打酱油”,从“躲猫猫”到“70码”,从“被自杀”到“被就业”,从“裸油价”到“压力差”……可以说,每一个网络流行语背后都对应着一个新闻事件。 而反过来,网络流行语在新闻事件的传播中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这些流行语不仅加快了新闻事件的传播速度,还由于这些词汇往往不仅指向某一具体事件,并且高度浓缩某种社会心态或社会现象,从而具有更广泛的新闻学意义。此外,与网络流行语相关的事件往往是起源于网络,而通过传统媒体的积极介入扩大了传播范围,并在双方的共同作用下促成问题解决,因此,还促使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形成舆论监督的合力。从更深层次上来看,网络流行语在大范围中得以流行,还体现了社会宽容度的提高以及舆论监督空间的提升。 流行语助力新闻事件传播 从互联网使用开始,就存在着不少网络流行语,如“MM”代表美眉,“伊妹儿”代表E-MAIL,“恐龙”代表不好看的女孩,等等,但这些流行语没有太多的社会含义,只是一些简化或戏谑的网络用语而已。但近年来,伴随着网民队伍的扩大和素质的提高,很多热点新闻事件和新闻现象,都会催生一批网络流行语,而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又反过来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和对社会现象的探讨。这些与社会新闻事件相联系的网络流行语,较之“MM”代表“美眉”这类简单的谐音,有着丰富得多、深刻得多的社会学和新闻学涵义。 “俯卧撑”是最早大面积传播的网络流行语之一。 去年6月,贵州瓮安一名14岁的少女溺水身亡,然而,当地相关部门在就此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中称,在少女溺水之前,其同伴曾制止过其跳河行为,见其平静下来,同伴“便开始在桥上做俯卧撑,当做到第三个俯卧撑的时候,听到少女大声说‘我走了’,便跳下河”。这一匪夷所思的解释让舆论哗然,“俯卧撑”一词在网络上不胫而走。在随后的媒体报道中,“俯卧撑”一词无不成为焦点,事件的社会关注度也随之升级。此后,“俯卧撑”一词还成了网友对一些问题因某种原因引而不发、不在意、不理睬、冷淡漠然甚至不为所动、做立场中立状的代名词。 一个“甚至连感冒都没有”的年青人,却因一个游戏玩出一条人命,这是“躲猫猫”一词流行背后网民的追问。今年2月,24岁的男子李荞明因盗伐林木被关进云南晋宁县看守所,2月8日下午受伤住院,4天后在医院死亡。当地公安机关解释,当天李荞明受伤,是由于其与同监室的狱友在看守所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时撞墙所致。一时间“躲猫猫”传遍网络,也传遍大江南北。在对李荞明之死真相的关注当中,“躲猫猫”也成为社会质疑有关方面掩盖事件真相的尖锐讽刺。 今年5月7日,杭州闹市飙车案中,富家子胡斌驾驶跑车在人行道撞到大学生谭卓,造成谭当场死亡。次日,杭州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案发时肇事车辆速度为70码左右,这与目击者称“受害者被撞飞5米高、肇事车车速至少每小时120公里”的说法,形成强烈反差,“70码”由此成为讽刺官员袒护富人、权力与金钱“结亲”的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不仅加速了某一具体事件的传播速度,由于其具有的引申含义,还常常引发人们对于某一类社会现象的关注。2008年年末,从山寨手机开始,“山寨”一词红遍大江南北,关于这种起源于深圳沿海,以快速模仿、小作坊起步、简单复制为特征,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 也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论。起初引起社会热议的是山寨手机存在的合理性,争论山寨手机应被招安还是被围剿。随着“山寨”一词传导到数码相机、液晶电视、笔记本等领域,关于对山寨现象、山寨产业的讨论,也逐层深入。“山寨”是涉嫌抄袭,还是体现草根智慧,不断成为舆论焦点。随后,关于“善打擦边球,行走在行业政策的边缘”的事物,更被称为“山寨文化”,并成为一种现象的代名词。 这些与新闻事件相关的流行语,无不在加速新闻传播、提升社会关注度方面,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这些流行语因其背后具有的深刻含义,或幽默,或讽刺,或引申,产生新奇别致的效果,常常让人会心一笑之后又掩卷深思,因此颇能吸引眼球。 如“被自杀”、“被就业”这些词看似匪夷所思,实则意义深刻。“被自杀”一词来自一些案件报道,其中警方关于受害人“自杀”的结论不能令人信服,所以网民们创造了这个词来表达不满。“被就业”一词则是近年来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大学生们发明的——有高校毕业生网友称

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中必须明确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下是搜集整理的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论文(设计)题目:近十年来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分析 选题目的和意义; 目前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方兴未艾,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探讨。总体来看,研究者的定量研究多于定性分析;多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和审美学的角度进行评析;对其产生的原因的认识比较全面;对其后果和影响的分析比较客观;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比较理性和宽容。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对网络流行语的生成方式,使用情况等研究还不够深入和全面有的网络流行语研究中缺少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还需要我们本着科学的态度进行认真、深入和细致的整理和研究。 选题目的: 网络流行语作为流行语的一支,以独特的风格和迅猛地传播速度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它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力求运用语言学的理论,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归纳和总 结,使网络流行语在规范中发展。 选题意义: 希望通过研究,使我们对网络流行语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同时针对网络流行语中出现的不规范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网络流行语健康发展。逐步丰富和拓展网络流行语的研究领域,激发我们对网络流行语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文献和理论观点综述: 1、研究文献: [1]曹起.网络流行语的语音变异分析[J]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8;32. [2]陈建伟.网络流行语研究[D].广西:广西大学,2008. [3]陈一民.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解读[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11:96. [4]李润生.网络词汇的造词法探析[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

网络流行语总结

网络流行语大全 相互称呼类 偶:我的意思。似乎是演化自台湾论坛的用语,同类词语还有 MM :妹妹 GG :哥哥 JJ :姐姐 DD :弟弟 GF :女朋友 BF :男朋友 PLMM :漂亮美眉(PiaoLiangMeiMei) PPMM :漂亮美眉的演化版——漂漂美眉的拼音缩写(PiaoPiaoMeiMei) 美眉:妹妹 问候类 C U :SEE YOU CYA :SEE YOU R U O K :ARE YOU OK? 白白:再见 IOWAN2BWU :I only want to be with you M$ULKeCraZ:Miss you like crazy OIC :Oh, I see CUL8R :see you later RPWT :人品问题 OICQ :意思是oh ,I seek you 3166 :再见(日语) 886 :再见(英语) 3Q :THANK YOU PF :佩服 网民统称类 SL :色狼 犬科:追逐女生,尤其是坛子里的MM--味精,KISSYOU 等人! 狼族:与犬科不同,作风比较正派。经常独自出没于论坛,虽然爱美色,但不死缠硬磨MM。恐龙:长得不太好看的女生(带歧视性质,请不要多用) 老大:常被众人吹捧又常被众人暴打的人 楼主:发帖子的人 楼上的:前一个发帖子的人 斑竹:版主之意,有时写作板猪等 板斧:版副 BT :变态 马甲:已经注册的论坛成员以不同的ID注册的论坛成员.通常有多个 zt3 :猪头3 zt4 :猪头4 (借用流星花园杉菜语) 菜鸟:表示什么都不懂 MPJ :马屁精 ODBC :哦大白痴

XB :小白-》小白痴 SB :1.本论坛的简称,2.对某些人的蔑称.请大家不要混淆 lr :烂人 lj :垃圾 情感类 靠:粗鲁话 倒:?? 晕倒:不用解释的吧 9494 :就是!就是! me too :我吐 YY :意淫我所知道的出处应该是《红楼梦》,后又经网络上的演化 表:不要应该是因为将不要两字连读【bu yao】而成 酱紫:这样子出处同上 好康:好看 牛B :又作NB,不解释了,说起来挺难听的吧 ze :贼恶(真恶心吧),真恶 SE :少恶 BBS :波霸(BIG breast sister) PF :佩服 FT :faint的简称,也就是昏倒、厥倒地意思 粉:很应该和偶、好康一样,都是由闽南方言演变 寒:害怕? 7456 :气死我了 874 :不去死! 动作类 灌水:不用解释的吧 抛砖:跟贴 拍砖头:跟贴 闪:离开 踢一脚:也是跟贴的意思吧?? 路过:不用解释吧? 停车ML :有点不雅,从“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引申而来。 PP :批批,可能是批评指正的意思. ZT :转贴 pmp :拍马屁 pmpmp :拼命拍马屁! 其他类 纯净水:无任何内容的灌水 水蒸气:也是无任何内容的灌水吧 XXXX :(骂人之语,禁止使用) 弓虽:强这类词还有很多,反正左右边旁的都可以这样拆。只是强的用法比较多BTW :By the way th :土豪(游戏中的常用语) js :奸商(游戏中的常用语)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 摘要本文从网络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等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对各种网络语言现象的梳理和语言学分析,提出笔者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 关键词网络语言构成及形成原因态度 一、网络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 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种发明,它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当中。同时,网络还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而正是由于网络特殊的载体和它的现实虚拟性,使得网络语言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般语言所少有的特殊性和多元性。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除了使用那些规范的词语以外,还创造了许多只有经常上网的人才能理解的词语。许多人第一次进聊天室时,对网上流行的一些词语和对话,似懂非懂,搞不清楚什么意思。网络语言正在“异化”中国语言文字,对现行语文教学和研究都提出了挑战。 二、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其形成的原因 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它与一般日常生活的交际活动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从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看似

乎与“物竞天择”相对应,网络语言也有“语竞网择,适者生存”之道,存在便是合理。“网络语言”的产生,自有它的合理背景。它的构成方式更是多样化。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划分,现在流行的“网语”(Net-Speak)广义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宽带、登陆、在线、聊天室、局域网、防火墙、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触网、黑客、基准网民、电子商务、虚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早年的如恐龙、菜鸟、公鸡、东东、酱紫、瘟都死等,近年的如:潜水、踩地盘、躲猫猫、打酱油、叉腰肌、雷、人肉搜索、FB、HC、GJM等。 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尽管这类词语和符号在整个网络语言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争议较大,其中有的是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由英文字母组成,例如:IC(我明白了。全文是Igsee);IDK(我不知道。全文是I?don’t?know.);TKS(谢谢。Thanks),再例如BT意“变态”、GG意“哥哥”、KL意“恐龙”、NB意“牛逼”即奉承你在网上很酷、RMB意“人民币”、PFPF意“佩服佩服”、PMP意“拍马屁”、诸如GG/MM/DD/JJ这样利用汉语拼音头字母的简写来表示哥哥、妹妹、弟弟、姐姐这些亲昵的称谓;有的是谐音词语,如“美眉”,只是将原有词语“妹妹”的读音稍加改变而已;有的是数字的组合,例如:886是拜拜了、7456是气死我了、9494即就是就是、246是饿死了、520是我爱你等;有的是外来词语,如“调制解调器”俗称“猫”,而“猫”又是英文Modem 的音译。简约、随意、现代,缩略的语言,这也是网络的“专利”;还有的是出于对视觉感官的刺激而制作出来的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所形成的符号词语,如用键盘上的不同键可以组合出许多表情符号;心情不好时,

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语言的来源

从网络流行语看网络语言的来源 自1994年中国正式全面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在这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入了所谓的网络时代。网络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网络语言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网络语言的迅猛发展,对传统语言以及日常用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逐渐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和网络相关的专业术语,如信息技术、浏览器等;二是和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吧、网民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如青蛙、886等。狭义的网络语言就仅指第三类。①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网络语言也仅是针对狭义的网络用语而言。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是指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是网络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网络语言的最新趋向,从中我们可以窥视网络语言的来源。 一、由谐音转化而来 谐音是中国古代汉语的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但是在现在的网络世界里,谐音成了网络语言的重要来源。 在浏览网页和网上聊天的时候,总有些奇特的词语出现,虽然它们也是汉字,但是如果你不是经常上网的中国人,就很难知道它们的含义。在网络上,用“偶”代替“我”,用“银”代替“人”,不说“没钱了”而说“米钱了”,不说“非常”而说“灰常”,把“我喜欢”说成“偶稀饭”,把“同学们”说成“童鞋们”。此类例子不胜枚举,不得不提的是自去年来一直流行的“神马”。“神马”是“什么”的谐音,在网络中的使用频率十分高,如网上聊天时经常会说“你在干神马?”、“找偶有神马事啊?”,年轻人经常会用“神马都是浮云”来表现态度的淡定。此外,外语元素也被“谐音”成了流行的网络语言,如用“饭”代替“fans”,用“血拼”代替“shopping”。为了打字方便,用“U”代替“you”,用“CU”代替“see you”。 谐音的用法不仅用在词句上,还用在数字上。因为数字的便捷性,使数字表意的方式在年轻人中十分有人气。如,用“88”指代“拜拜”,“520”指代“我爱你”,“456”表示“是我啦”,“995”表示“救救我”,“5366”表示“我想聊聊”。网民的想象力是无限的,有时也会把字母、数字、汉语相互混在来创造网络语言,如“I 服了you”、“who 怕who”、“B4(before)”等,在网络语言中都有相当的人气。 谐音的方式不仅让语言表达更加简便,而且诙谐幽默,富有趣味,深受网民的喜爱。随着社会的变化,更多有趣的谐音化的网络语言会被创造出来,并流行语网络的世界。 二、由旧词派生而来 旧词新义,即一些旧词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同时这些旧词也被赋予了新的生①汤玫英:《网络语言新探》,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0年9月第1版,第11 页

网络语言的发展及演变

网络语言的发展及演变着名诗人北岛写过世界上最短的一首诗,诗名是《生活》,内容只有一个字:网。无论你是否承认,这首诗完全概括了你现在的生活状态,无处不处于一张张硕大的网中。而“网络”这一张无形的大网正以它无法抗拒的力量和速度覆盖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不可避免地处于网络文化的新时代中,人类交流的工具——语言,也正随着这种趋势而步入一个新颖另类的时空。在网上,每一个冲浪者的语言行为和能力,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为了更好地运用网络语言,驾驭网络,人们展开了一场场研究和讨论。目前,针对网络语言的研究比比皆是,形式各异的论着铺天盖地地向我们涌来。而今天,这种潮流的推动下,笔者也展开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对网络语言的特征、演变和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索,力求找出答案,为大家的网络生活开拓一片明朗。 一、什么是网络语言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什么是语言。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意义内容的,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 那么网络语言又是什么呢它和传统的语言又有什么不同呢 你只要在百度搜索上输入“网络语言”,在你面前出现的词条将不下一百种,比较严谨全面的解释还是不多,下面这条则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并在年轻群

体的推动下,神速发展。 二、网络语言的特征 前面我们对什么是网络语言稍微做了了解,那么网络语言的现状又是什么样的呢要研究这个问题,必须从表象和实质两方面入手。首先,我们小组对网络语言做了一番调查和总结,觉得网络语言可以分成下面几大类。 1、数字型:一般利用谐音来达到转化目的。 2、翻译型:其实这在语言学上很常见,就是外来语,一般也是根据原文的发音,找合适的汉字代替。 3、字母型:造词方法仍是谐音,以单纯字母的发音代替原有的汉字。 4、符号型:多以简单符号表示某种特定表情或文字,以表情居多。 (一)词汇特征 1.出现大量的谐音词:网络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数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易于输入和谐音的关系,一些数字的组合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另一方面,网络交际过程中为了加快交流的速度,在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进行汉字输入时,一般不进行选择,而是在当前输入法默认的情况下就按了回车键,于是导致了一些有趣的谐音怪词的诞生,在网络这个特定的环境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而广泛流传开来。 1)英语谐音:用同音字母代表一个单词或字母组合乃至句子。, 2)汉语谐音 3)数字谐音: 4)“网虫”们随机使用的但已被圈内公认的各种缩略词。这些缩略语的来源主要是公认的缩写词汇,电传、传真英语的缩略符号或用数字代替字母缩合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一)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一) 摘要本文从网络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等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对各种网络语言现象的梳理和语言学分析,提出笔者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 关键词网络语言构成及形成原因态度 一、网络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 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种发明,它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当中。同时,网络还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而正是由于网络特殊的载体和它的现实虚拟性,使得网络语言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般语言所少有的特殊性和多元性。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除了使用那些规范的词语以外,还创造了许多只有经常上网的人才能理解的词语。许多人第一次进聊天室时,对网上流行的一些词语和对话,似懂非懂,搞不清楚什么意思。网络语言正在“异化”中国语言文字,对现行语文教学和研究都提出了挑战。 二、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其形成的原因 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它与一般日常生活的交际活动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从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看似乎与“物竞天择”相对应,网络语言也有“语竞网择,适者生存”之道,存在便是合理。“网络语言”的产生,自有它的合理背景。它的构成方式更是多样化。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划分,现在流行的“网语”(Net-Speak)广义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宽带、登陆、在线、聊天室、局域网、防火墙、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触网、黑客、基准网民、电子商务、虚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 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早年的如恐龙、菜鸟、公鸡、东东、酱紫、瘟都死等,近年的如:潜水、踩地盘、躲猫猫、打酱油、叉腰肌、雷、人肉搜索、FB、HC、GJM等。 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尽管这类词语和符号在整个网络语言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争议较大,其中有的是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由英文字母组成,例如:IC(我明白了。全文是Igsee);IDK(我不知道。全文是I?don’t?know.);TKS(谢谢。Thanks),再例如BT 意“变态”、GG意“哥哥”、KL意“恐龙”、NB意“牛逼”即奉承你在网上很酷、RMB意“人民币”、PFPF意“佩服佩服”、PMP意“拍马屁”、诸如GG/MM/DD/JJ这样利用汉语拼音头字母的简写来表示哥哥、妹妹、弟弟、姐姐这些亲昵的称谓;有的是谐音词语,如“美眉”,只是将原有词语“妹妹”的读音稍加改变而已;有的是数字的组合,例如:886是拜拜了、7456是气死我了、9494即就是就是、246是饿死了、520是我爱你等;有的是外来词语,如“调制解调器”俗称“猫”,而“猫”又是英文Modem的音译。简约、随意、现代,缩略的语言,这也是网络的“专利”;还有的是出于对视觉感官的刺激而制作出来的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所形成的符号词语,如用键盘上的不同键可以组合出许多表情符号;心情不好时,可选出横眉竖目的脸谱发过去;心情好时,又可选择哈哈大笑的卡通形象。例如:“(-_-)”表示神秘笑容;“:?-?”表示平淡无味的笑;“^_^”表示咪着眼睛笑;“I-P,’表示捧腹大笑;“:?-?”表示咧着咀笑;“:?)?-?-”表示大笑;“:?-”(”表示扁脸,不高兴了;“:?-?(*)”表示恶心,想吐;“:?-?P”表示吐舌头:“;?-?)”表示使眼色,抛媚眼;“.o”表示哇塞,惊呆了;“*”表示醉了;“Zzzzz……”指睡觉的样子。从这种意义上说,符号词语是把有声语言中的体态语创造性地运用到了网络语言中,属于副语言的范畴。不难看出。狭义的网络语言具有生动风趣、简洁省事、人情味浓、个性化色彩强等特点。 笔者认为,网络语言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 首先,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普及使网络语言作为一种领域用语日益受到关注并影响到社会语言应用。人机对话主要是通过键盘输入来实现的,而键盘输入影响了信息输入速度。在初期人们往往由于找键位而耽误时间。这样对于一个初期上网聊天的人来说就需要找到一种快

网络流行语议论文

网络流行语议论文 导语: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网络语言版本是”浮云水版”。下面是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议论文,欢迎阅读! 篇一:网络流行语议论文 流行,是一股又一股的浪潮,或惊涛拍岸,或呼啸而过,或绵绵悠长。 我站在岸上,观潮。 时间逆转,让我再现昨天的景象。当网络植根于大众,流行词一炮打红。物价上涨,于是“蒜你狠”“豆你玩”等跃然于屏上。“鸭梨伤大”亦跟随其后。然后,这一系列的新词便在全世界蔓延。 “给力”,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词语,“给力青春”,太不“给力”了……我们将“给力”放在许多句子中。然后,广告商人,电视频道亦大肆给力。我想说,“给力”真给力,连我们的教辅资料上也写着“很给力”的字眼。 “正能量”又在再次闪亮登场,社会需要正能量,它的出现,带来了一场全中国的“正能量风景。而“屌丝”亦从网络中

钻了出来。我发现身边好多“屌丝”。 时间如潮,流行如潮。而在这潮起潮落的背后,掩藏着许多东西。 “蒜你狠”等词的出现是对物价上涨的不满,网友们在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向国家投诉。而“屌丝”的出现,也客观表现人们对身边人细微的观察和评价。“给力”、“正能量”无疑是一类有好的社会影响力的情绪都被带动,一切正义的事情都在发生。而“正能量”、“给力”便是对这些行为的赞同。反映出社会风气的改善。 在一拨又一拔网络新词中,许多人迷失了。他们在网络中、现实中追逐,企图将其霸占,以至于流行词的泛滥成灾。 低欲、恶俗倾向的词在人群中弥散开来。这是流行,网络中不可避免出现的情况。我们大可避免出现的情况。我们大可不必太过困挠。因为随时流逝,一切浪潮都将平息,一切流行都将成为过去。 然对于许多个人来说,却是极度危险的,一不小心被浪潮打翻,溺死在江中。 我们生活在网络里,现实中,网络流行元素让我的生活平添许多趣味和嚼头。 流行,流行词,那一股又一股的浪潮,拍打在江岸。后浪推着前浪前进,前浪终死在沙滩之上。 你我共驻潮头,傲立在江边,观这潮起……潮落……

浅谈网络流行语

浅谈网络流行语 摘要: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方言, 深受社会的影响。本文根据形式结构和表义形式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简单分类, 对其时尚简洁、幽默诙谐、联想丰富的特征进行社会学角度的探讨。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对语言产生了重大影响, 需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社会心理、发展趋势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它真实地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文化、群众心理和民俗风尚。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上的流行语日益丰富, 由于上网的多为20—30 岁的年轻人, 他们的网络语言体现出一种新奇、鲜活的特征。“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语, 是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词语。”[1]作为语言的载体之一, 网络使得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加自由随意, 方言、谐音词、转义词、生造词大量进入网络语言, 拼音简缩、英文简写、汉字拆分等方法也时常运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 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网络生活, 也使得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也许你有天打开电脑, 会在论坛上发现这样一个帖子: “7456, 儿子又被抓去断背了, 事物所真BT, 亲们一起BS 它, 就酱紫, 泪奔”这绝对不是胡言乱语, 而是一名“粉丝”(fans) 用网络流行语所表达的愤慨之情。这些鲜活生动的词汇通过网络, 丰富着我们的语言, 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网络流行语的分类 “新产品、新事物的出现常常使新词语大量涌现, 也诱发一些词语生出新义。”[2]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新词大量进入网络语言,并随着应用的广泛而成为流行语, 词义发展的例子也举不胜举。从网络流行语的形式结构来看,有汉语拼音简略、英语缩写、汉语短语简略等类型的网络流行语。从网络流行语的语义表现来看, 有谐音型流行语、旧词新义型流行语、隐喻型流行语等类型的流行语, 拟声、象形等手法也大量运用。上述流行语在划分上还存在一定的重合。 从形式结构上来看, 网络流行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汉语拼音简略型 “MM”( 妹妹)、“GG”( 哥哥)、“PL”( 漂亮)、“BT”( 变态) 想必已为大家所熟知。网络文学的流行又让“TJ”( 太监, 指没有完结却又停止更新的文章)、“YY”(意淫)、“RPWT”(人品问题) 等词广为传播。在论坛里, 语言更是丰富多彩。“ZT”是转帖的意思, 表示帖子并非自己原创, 发帖人叫“LZ”( 楼主), 相对来说也就有了“LS”( 楼上)和“LX”(楼下)的关系。对于论坛上的帖子, 各路英雄更是有自己的看法。“SF”是“撒花”的意思,表示对某观点的赞同。“PP”是“批评”的意思,“BS”( 鄙视) 表示的是轻蔑, “PF”却有着“佩服”和“喷饭”两个相去甚远的意思, 看到这个词的时候不免要根据情境猜测下它的褒贬。“MS”( 貌似) 是一个比较谦逊的词语, 表示发帖人对自己观点的不确定的态度。网络上的称呼也多种多名段也随着作品的普及而广为传播, 而这些台词片段通常无法直接理解, 仔细品味才能体会个中含义。“ZT4”意为“猪头4”, 来源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 电影《手机》的热映也让“做人要厚道”传遍了大江南北。“XX 很生气, 后果很严重”出自《天下无贼》, “出来混, 迟早都是要还的”来自《无间道》, 意为报应。“农妇山泉有点田”改编自农夫山泉的广告, 被喻为是一个大学生的最低奋斗目标。“黑旺财”出自晋江文学网, 旺财是《唐

常见网络语言的含义

常见网络语言的含义 一、论坛日常用语 1.BBS:指电子公告板系统,国内统称论坛。 2.斑竹:版主,也可写作板猪,班猪。副版主叫“板斧”。 3.沙发: 第一个回贴的人。 4.马甲:注册会员又注册了其他的名字,这些名字统称为马甲,与马甲相对的是主ID。 5.菜鸟:指电脑水平比较低的人。 6.大虾:“大侠”的通假,指网龄比较长的资深网虫,或者某一方面(如电脑技术,或者文章水平)特别高超的人,一般人缘声誉较好才会得到如此称呼。 7.灌水:现在习惯上会把绝大多数发帖、回帖统称为“灌水”。 8.水手:喜欢灌水的人。级别高的也称水桶、水鬼、水仙。 9.潜水:天天在论坛里呆着,但是不发帖,只看帖子、而且注意论坛日常事务的人。 10.打铁:写帖子,一般指有点儿重量的帖子。 11.拍砖:对某人某帖发表与其他人不同看法和理解的帖子。 12、楼主:发主题帖的人。 15.楼上的:比你先一步回复同一个主题帖的人,与之相对的是“楼下的”。

16.几楼的:除楼主外,所有回复帖子的人,依次可称为“2楼的”、“3楼的”…… 17.椅子:第二个回帖的人。 18.板凳:第三个回帖的人。 19.顶:一般论坛里的帖子一旦有人回复,就到主题列表的最上面去了。这个回复的动作叫做“顶”,与“顶”相对的是“沉”。 20.汗:表示惭愧、无可奈何之意。衍生词有:暴汗、大汗、汗死、瀑布汗、暴雨梨花汗等。 21.倒:晕倒,表示对某帖某人或某现实很惊异。 22.寒:对某帖某人或某现象感到浑身发冷。 23.踩一脚:也称踢一脚、留个爪子印等,都是跟帖之意。 24.路过:不想认真回帖,但又想拿回帖的分数或经验值。与之相对的字眼还有:顶、默、灌水、无语、飘过、路过等。 25.恐龙:长得不漂亮的女性网民,含贬义。与之相对的是“青蛙”,形容相貌抱歉的男性网民。 26.……ing:动词进行时的一种用法,来自英文语法。例句:侠友们如此支持《武侠版》和侠客社区,青眉感动ing。 27.雷人:意思是出人意料且令人格外震惊。 28.脑残:通常也缩写为NC,意思为脑袋残废了.泛指没脑子。 29.达人:指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 30.山寨:通俗得说就是盗版、克隆、仿制等 31.囧:郁闷、悲伤、无奈、无语等等

关于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析报告

关于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析 网络语言是网民们广泛使用于论坛和聊天室的一种基于规的语言变异形式。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是发展与网民群体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社会外部原因、群体部原因、语言心理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全面的看待网络语言的形成,为如何对待网络语言提供更深层次的认知角度。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愈来愈细致复杂,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不同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也必然会推进语言的发展。[1]网络语言作为一种言语现象,其形成及被广泛使用与时代、社会、均有着密切的联系。简言之,网络语言无论其“语言”的身份是否得以承认,但作为一定社会群体的一种言语现象,依然是语言和社会共变的结果。本文拟从社会外部原因、群体部原因、语言心理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做简要分析。 一、社会外部原因 对社会外部原因的分析,网络语言研究者们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依据大学吕明臣教授在《网络语言研究》一书中的概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国网络时代的到来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物质载体 网络语言是产生于网络并广泛使用于网络交际与网络表达的一种语言变异 形式,因此,网络的出现是网络语言产生的首要前提和物质基础。互联网最早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繁荣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互联网(Internet)被誉为是20世纪末最激动人心的事情。互联网1989年开始进入我国,从而揭开了中国网络时代到来的序幕。1994年4月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从此,中国网络用户经常坐在屏幕前进行沟通。起初,由于对这种“无声”的即时交流方式的不适应,加之“说话”的速度要求与文字输入较慢的矛盾,“词不达意”或“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的情景常常发生;为了消除这些矛盾,维护交际的顺利进行,经过网络用户的不断实践,网络上就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形式,这就是网络语言。网络为网络语言的形成提供了物质载体。 2.网络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最佳 “网络这种工具本身提供给人们很多创造语言的灵感。网络语言的创造是充分利用、又只是利用键盘提供的符号系统和拼音输入法的结果。”[2]当人们用汉字、数字、符号、字母来尽情组合、改造词语,甚至用谐音、怪词、错字、别字来玩语言游戏的时候,享受到的是一种创造的快乐和一种打破传统语言规的犯禁的快感。网络世界没有现实世界的复杂规则,人们可以而且也试图在网络中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忽视交际双方的年龄、性别、职业,不必担心自己因为说错话而导致人身伤害或遭致种种麻烦。在网上,人们很容易将本性表露出来,少了伪装,多了轻松和自然,这也正是网络语言使用的最佳环境“。可以这样说,除了现实性,网络给了网民最大限度的交际自由,使他们在网络世界里可以任意创造富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语言形式。”[3] 3.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社会背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