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实行相关计算。

3.懂得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的相关问题。

自主研学

1.你能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1)碳的充分燃烧:。

(2)高温下,二氧化碳与炽热的碳反应:。

(3)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金属铁和二氧化碳:。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之间的质量关系。

合作探究

一、金属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存有

1.欣赏自然界中的几种金属单质和一些矿石图片,并完成赤铁矿和磁铁矿的主要成分:

赤铁矿主要成分:,磁铁矿主要成分:。

2.请各小组同学思考:为什么金、银等少数金属在自然界中存有单质而绝绝大部分金属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有?

二、铁的冶炼

1.了解祖国的炼铁发展历程。

勤劳的中国人民早在时期就知道了炼铁的方法,开始使用铁器服务于农业和社会生活。

中国的现代钢铁工业的炼铁原理是什么?所用原料有哪些?

2.欣赏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的装置。

思考:

(1)该实验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什么?CO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装置最后要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还能够用什么方法代替酒精灯?

3.观看动画演示,了解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

思考:

(1)仔细观察,该实验的操作顺序是怎样的?

(2)该实验中玻璃管中的现象是什么?澄清石灰水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3)为什么先通CO才能加热氧化铁?

(4)为什么先停止加热氧化铁才能停止通CO?

三、相关杂质问题的化学计算

1.【例题】用1 000 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能够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2.冶炼2 000 t含杂质3%的生铁,理论上需要含Fe3O4 8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4CO+Fe3O43Fe+4CO2相对原子质量Fe—56 C—12 O—16)

学以致用

1.①生铁②赤铁矿③氧气④空气⑤石灰石⑥生石灰⑦稻草⑧焦炭。炼铁高炉中投放的基本原料是以上物质中的哪几种( )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④⑤⑧

D.①③⑥⑦

2.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1)该装置存有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你的改进方法是。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参考答案

自主研学

1.(1)C+O2CO2 (2)C+CO22CO (3)3CO+Fe2O33CO2+2Fe

2.化学反应中各种反应物和生成物

合作探究

一、1.Fe2O3 Fe3O4

2.金化学性质稳定,很不活泼。

二、1.春秋战国炼铁原理是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所用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

2.(1)反应原理是3CO+Fe2O33CO2+2Fe;CO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为还原剂。

(2)为了处理尾气,防止一氧化碳中毒;2CO+O22CO2;还能够用气球收集等方法。

3.(1)通入CO—加热—停止加热—冷却—停止通CO。

(2)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排尽空气,防止爆炸。

(4)防止空气进入,生成的铁再次被氧化。

三、1.【例题】答案见课本P17。

2.解:设理论上需要磁铁矿石的质量为x

4CO+Fe3O43Fe+4CO2

232 168

x×80% 2 000 t×97%

232 x×80%=168

2000t×97%

x=3 349 t

答:理论上需要磁铁矿石3 349 t。

学以致用

1.C

2.(1)尾气未处理在装置末端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并点燃

(2)先通入一氧化碳。

(3)黑色粉末变成红色CO+CuO CO2+Cu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常见金属矿物的照片以及资料“金属资源在地壳中的含量”引入,介绍地球上 及我国金属资源情况。 2、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炼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 3、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 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古代炼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活动成为有机整体,提高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铁的冶炼 难点: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材料、资料、准备演示实验8-3、课件制作 实验用品:具支试管20×15(3支)、铁架台(2)、酒精灯(2个)、防风罩一个、磁铁浓硫酸、甲酸、澄清的石灰水等。 学生准备:课前分小组查找金属资源的有关资料:金属矿石图片、我国金属资源的分布、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金属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 [教学过程] 一、铁的冶炼

分析实验现象,完成反应方程式。介绍炼铁的原理 课件展示—我国钢铁产量变化

二、涉及到杂质问题的计算 [板书设计]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 一.铁的冶炼 1. 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 设备:高炉 3. 原理:3CO+Fe 2O 3 高温 2Fe+3CO 2 现象:红色变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二.涉及到杂质问题的计算 例题: 解一:1000t 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 1000t×80%=800t 设:800t 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x 3CO+Fe 2O 3 高温 2Fe+3CO 2 160 2×56 800t x 562160 =x t 800

课题1 金属材料(一) 几种重要的金属

课题1 金属材料(一) 几种重要的金属 知识梳理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2.金属材料的发展史:商朝,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3.金属的物理性质: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导热性,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都是固体。 4.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 用途,当然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基础过关 知识点1 金属材料的发展和利用 1. (2020成都)下列成都出土的文物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 东汉说唱俑 B. “郫”字青铜戈 C. 龙纹铅饼币 D. 黄金面具 【答案】A 【解析】A、该物品的材料是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正确; B、青铜是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 C、铅是一种金属,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 D、黄金是一种金属,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故选A。2.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由早到晚的顺序正确的是(B) A.铁→铜→铝 B.铜→铝→铁 C.铜→铁→铝 D.铁→铝→铜知 知识点2 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2020河南)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下列金属的用途利用了金属导电性的是 A.铜制电线 B.铁质铁锅 C.金制项链 D.铝制饮料罐 【答案】 A 【解析】性质决定用途,金属能用于作导线,正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电性。故选A。4(2019·常州市)铜能被加工成7微米厚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C) A. 导电性 B. 导热性 C. 延展性 D. 耐酸性 5.通常状况下,颜色呈紫红色的金属是( C ) A.铁 B.银 C.铜 D.铝 6.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 A、钨的熔点高,可用作灯丝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只在炊具 C、银的导电性好,常用来做导线 D、金光泽好,耐磨,易加工,常用来做金饰品。 7下列有关“金属之最”描述中,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A.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铁是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 D.银是最好的导电导热金属 【解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

第八单元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说课稿

金属资源保护说课稿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前两节知识的延伸,与前两节课在内容上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对金属腐蚀条件的探究,使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提出问题、设计方案等多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再介绍废金属的遗弃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从而树立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的化学素养切实得到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本阶段学生的认知基础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对“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用微粒的观点看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等的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和探究问题的方法,小组内同学合作也较为默契,希望老师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才华的机会,满足他们的创造性愿望,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为进一步促使学生的探究习惯的养成,本课题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和验证性实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策略第一次对物质进行较系统的探究,掌握金属腐蚀的条件、影响生锈的外界因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钢铁锈蚀的条件,了解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和原理; 2、知道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1、课前进行素材收集、实验设计、交流讨论等探究活动以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2、学会课后查阅资料、上网搜索、实践调查等获取知识的方法; 3、初步学会小论文的撰写与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并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以及在小组探究实验及交流讨论中的合作学习态度; 2、通过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的阅读、调查实践等探究过程的体会,逐步树立合理利用资源,爱护环境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钢铁锈蚀的条件及金属防护的方法; 难点:铁生锈条件的探究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分析 本节课教学主要采用问题发现、实验探究、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实践应用的方式展开开放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营造一种学生思维激发、主动探究、勇于交流、善于表达的和谐教学氛围,在一步一步的情感升华中突破难点,最后在和谐而又充满爱的气氛中完成本课题的教学任务。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音乐、图片、动画、影片片段、铁钉生锈实验 2、学生准备:收集生锈的铁制品、分小组探究铁钉生锈条件并做好记录 (二)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前播放《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回放影片《泰坦尼克号》的沉船过程,展示“渡江轮”的生锈图片,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被激发,教师引导进入新课——《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2、实物呈现,提出问题 用实物投影展示各小组事先收集到的不同的生锈的铁制品,由各小组代表提出他们所发现的问题。 (此过程应在课前组织学生在同组内交流搜集到的事实材料,课堂上则尽量让基础较薄弱的学生进行展示,对他们的参与进行及时的鼓励,帮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求知欲,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

课题1-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课题1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和合金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为维护课标的严肃性,教学忌拔高知识难度,但在教学中,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考虑加强一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巨大使用价值。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这样做对知识学习而言,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对过程与方法而言,可以获得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训练;还可透过关于中国冶金发展史的学习对爱国情感的熏陶等等。同时,本课题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常识较多。为扩大学习成果,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力求安排一些学生活动,以激发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及升华科学情结。因此,本课题的教学,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及归宿而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2、通过调查考察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开发新材料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方面的重大意义和贡献。 【教学重点】 1、引导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在交流学习中认识常见的合金并了解其广泛的用途。 【教学方法】 引导实验探究;指导调查考察,收集资料整理归纳;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及分享等。 【仪器、药品及其它】 1、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 2、学生查阅有关金属材料发展前景资料。 3、酒精灯、火柴、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砂纸、铜丝、铁丝、铝丝、铁架台、黄铜、铜、焊锡、锡、铁片、铅、铝片、铝合金。 4、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初中九年级化学下册《课题1 金属材料》学案及练习题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3.知道合金的组成,了解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4.会区别纯金属和合金,认识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二、知识准备 请列举你知道的一些金属材料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金属铁、铜、铝的有关知识 铁: 铜: 铝: 人类历史上使用铁、铜和铝等金属材料的先后顺序是怎样的? 三、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 2、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哪些相似的物理性质? 3、通过课本第3页表8-1及生活经验完成第4页中的讨论。 4、说出你所知道的金属之最。

[交流学习] 小组内交流讨论: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精讲点拨]并不是所有含金属元素的物质都是金属材料,例如铁矿石中含有铁元素但不是金属材料,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不光要考虑其性质,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存量、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跟踪练习]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下列物质的性质都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①导电性②熔点低③延展性④导热性⑤有光泽 A.①②⑤B.①③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⑤ 3、铝通常用作电线、电缆是利用它的性;细铁丝、薄铁片用力就可弯成各种形状,这说明铁具有的性质;铁锅、铝壶可用来烧水是利用它们的性;金块可以轧成很薄的金箔,这是利用了金的性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4-5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合金?合金是纯净物吗? 2.铁常见的两种合金是什么?其组成如何? [观察思考] [交流学习] 1.通过观察[表8-2]你得出什么结论?

课题1金属和金属材料导学案

课题一金属材料 【目标导航】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2.了解合金及常见的几种合金的用途。【问题导学】(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相信你一定行!) 学习活动一: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看谁对金属知道的多!)。 1.列举所见金属使用的实例,这些金属用在哪些方面,都利用了这些金属的什么性质? 相信你能总结出 金属具有共同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具有独特的物理性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活动二:学以致用(尽可能多的展示你的答案) . 1. 你有哪些方法区分铝铁铜三种金属? 2.你知道吗? ①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铝制? ②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③为什么灯炮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会出现什么情况? ④为什么有的铁制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结论:物质的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等其他因素。 学习活动三:合金及常见的几种合金的用途(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 1.铁合金有哪些类型?生铁和钢的用途有何不同? 2.了解合金与它的纯金属的性质差异 ①分组完成实验8-1,并认真填写实验结果 ②阅读教材5页内容,并认真填写实验结果。 归纳:合金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硬度_______,熔点________等;所以合金比纯金属有着更广泛的用途。

【当堂检测】 1、“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 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参与 并回答下列问题。 燃烧灭火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____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 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 3、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是一种纯净物 B、合金的强度、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C、合金中只含有金属元素 D、氧化铁是一种合金 4、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下列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A、首先考虑物质的性质 B、废料的回收、对环境有无影响也要考虑 C、价格贵贱、资源贫富也要考虑 D、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无需考虑 5、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它们的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 B、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来制造炊具 C、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好,常用来制造医疗器械 D、铝锑合金的熔点较低,电阻率较大,常用来制造发热体 6.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祥云”,外体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优质有机材料加工而 成,内部使用的燃料是丙烷。下列有关“祥云”中使用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燃烧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体现了绿色奥运的理念 B.铝合金比纯铝的硬度小 C. 铝合金质轻且延展性好 D. 火炬外体的制作材料均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 7. 下列关于生铁和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都是混合物,其主要成份都是碳 B.生铁硬而有韧性,既可以铸又可煅C.生铁与钢的性能由很大的差别,主要是由于生铁和钢中的含碳量不同 D.钢比较脆,既不可以铸又不可以煅 8. 常温下,____________是液体,____________是熔点最高的金属,通常用____________做电缆线。白炽灯泡用的灯丝是用_________制备的;日光灯内则充入了低压_________蒸气,_________和_________可用作货币,古代用_________做镜子。 9. 常见金属的下列用途各利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 (1)用铁锅炒菜:___________________,(2)古代人将铜打磨成铜镜:_______________,(3)将铝拉成丝做电线:_________________,(4)油罐车尾有拖地铁链:________________,(5)用黄金做装饰品:________________,(6)手机用锂做电池:________________。 . .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金属材料习题-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练习

课题1 金属材料 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主要是因为( ) A.钨的导电性好 B.钨的熔点高 C.钨的硬度大 D.钨的密度大 2.在银行、金店等场所使用了新型“防盗玻璃”。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产生电信号,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 A.延展性 B.弹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 3.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下表对生铁和钢的成分、性能都做了比较。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与生铁相比较,钢有什么优良的性能? (答出一条即可)。 (2)写出钢的一种用途: 。 (3)比较生铁与钢的成分,说明生铁与钢在性能上有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是。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下表是部分纯金属和合金的性质及用途。

(1)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你能得到的启示是 。 (2)生活中,某同学家里的保险丝坏了,他找来铅丝代替保险丝,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填“是”或“否”)。 2.常温下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数据如下: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分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铅制?如果用铅制,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 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2016重庆巴蜀中学诊断,21,★★☆)金属及合金是重要的工业及建筑材料,下表是A 、B 、C 三种金属的部分物理性质。 (1)三种金属中最不适宜制作导线的是 (填字母),高压输电线不用金属A 而选用金属B,主要原因是 。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常见金属矿物的照片以及资料“金属资源在地壳中的含量”引入,介绍地球上及我国金属资源情况。2、通过实验,了解炼铁的原理,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导作用。3、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我国古代炼铁的介绍,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爱国热情。2、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使生活动成为有机整体,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前预习:阅读课本P15---P22,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少数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如、等,其余多数以形式存在。 2、写出下列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赤铁矿,黄铁矿 菱铁矿,铝土矿,黄铜矿,辉铜矿 3、炼铁用到的原料有、、,原理是 。精讲点拨: 一、铁的冶炼 1.(1)炼铁用的原料是和、。P17炼铁的原理是;在下,夺取铁矿石里的,将还原出来。(2)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___ 。(填Ⅰ或Ⅱ)Ⅰ.加热Ⅱ.通一氧化碳(3) 玻璃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 酒精灯的作用是 2.看课本P17图8-21写出炼铁高炉中发生的三个化学方程式: 巩固训练: 1.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是() A、铁 B、铝 C、镁 D、银 2. 常见的铁矿石主要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 2O 3 )、磁铁矿(主要成份Fe 3 O 4 )、 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 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 2 )。请你选出一种不适合用 来炼铁的矿石(填序号),理由是3.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 ,b 。(2)CO和Fe2O3均属于(填序号)。 ①单质②氧化物③酸④碱⑤盐 (3)澄清石灰水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4)点燃b的目的是 (5)高温条件下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有关生产实际中含杂质问题的计算 例题、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总结解答此题的关键) 交流讨论: 利用其它方法解答本题。 有效训练: 要炼出2000吨含杂质3%的生铁,需要含四氧化三铁9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课题1金属材料知识点+练习

知识点1: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1)青铜器时代:青铜是人类社会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商朝开始出现青铜器。 (2)铁器时代:铁器是继青铜器之后使用的又一种金属材料,在公元前8世纪的西晚期开始使用。 (3)铝:由于铝的密度小且具有抗腐蚀等优良性能,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 (4)新型金属材料:如高温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水磁合金等。 1、人类使用金属的历史,由早到晚的顺序是() A.铝铜铁B.铜铁铝 C.铁铜铝D.铜铝铁 1、人类很久以前就能够使用铜材料,而铝材料是近一百多年才使用,原因是() A.铝材料性能不好B.铝材料价格太贵 C.铝化学性质活泼,难冶炼D.铝的冶炼材料太少 知识点2: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金属用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刀、剪等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2)纯金属和合金都具有金属特性,我们可以利用金属材料的特性来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3)纯金属是纯净物,合金是混合物。 (4)有些物质虽然含有金属元素,但不是金属材料。如氧化铝、氢氧化铝等,它们不具有金属的物理特性,如不具有金属光泽、不导电、不导热、无延展性等。 1、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氧化铁B.金刚C.铝D.碳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O2和Fe2O3都是氧化物

B.青铜和铁都是合金 C.空气和海水都是混合物 D.金刚和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知识点3: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1)金属的物理通性:①具有金属光泽。②密度较大。③熔点、沸点较高。④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能力。⑤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2)某些金属的物理特性,如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固态,但汞呈液态。 注意:颜色和光泽一般指金属为块状时表现出来的外观特性,当金属为粉末状时,一般显黑色,纯净的铁片、银片都是银白色的,但铁粉、银粉是黑色的。 1、下列性质中属于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是() ①有光泽②导电性③熔点低④延展性⑤导热性⑥不易导电 A.①②③⑥B.①②④⑤ C.①③⑤D.②③⑥ 1、某新型“防盗玻璃”具有多层结构,每层的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 玻璃相连的警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弹性D导热性 知识点4: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延展性最好的金属——金; 硬度最高的金属——铬;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了解常见合金的成分性能和用途。 能力培养:通过情景设置,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科学品质: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 的解释。 科学方法:指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认识事物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 美育渗透:从生活中的金属制品,感受其丰富多彩的形状、颜色美。 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实行探究式讨论教学。 仪器、药品 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 一、物理性质 1、共性: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汞是液体),有金属光泽,大多为电和热的良导体, 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教高。 2、特性: 二、性质决定用途 三、合金 1、常见合金──生铁和钢。 2、常见合金的主要成份、性能和用途。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 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 (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 信息。 (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 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 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学难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金属材料同步练习-附答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金属材料 01知识管理 1.金属的物理性质 共性: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有金属光泽、有优良的________性、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特性: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但铜呈________色,金呈________色;常温下,绝大多数金属是固体,而汞却是________。 2.金属材料的用途 性质与用途的关系:(1)决定物质用途的主要因素:物质的________。 (2)决定物质用途的其他因素:________、资源、是否________、使用是否________,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________的影响等。 3.合金 概念:在________中加热熔合________________,就可制得具有________的合金。 性能: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________,多数合金的熔点________组成它的成分金属,抗腐蚀性能________等;________和________就是________的两种铁合金,生铁的含碳量为________,钢的含碳量为________。 钛合金:钛和钛合金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________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________、船舶、化工和通信设备等。 02基础题 1.人类历史上大量使用铝、钛、铁、铜四种金属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 A.铜、铁、铝、钛 B.铁、铝、铜、钛 C.铜、铁、钛、铝 D.铁、铜、铝、钛 2.(北京中考)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 ) 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不一致的是( ) A.铜导电性好作导线 B.铝的密度小作飞机材料 C.金的延展性好做成金箔 D.银的导热性好作装饰品 4.(玉林中考)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 A.玻璃钢 B.黄铜 C.生铁 D.硬铝 5.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①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②合金中各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④合金一定是混合物;⑤合金具有金属特性。其中正确的是( ) A.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③④⑤ 6.下列关于“金属之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课题3 《铁的冶炼》导学案 预 习 案 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的存在于 和 中,除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 、 等以 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 形式存在。 2用量最大、使用最广的金属为 ,铁的两种合金是 和 ,其区别在于 不同。 3、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 )、磁铁矿(主要成分是 )、蓌铁矿(主要成分是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 , 铜矿石有黄铜矿(主要成分是 ) ,辉铜矿(主要成分是 )。 4、工业上炼铁使用的设备叫做 ,使用的原料有 、 石灰 石和空气,石灰石的作用是 。它的原理是在 下,利用 把铁从铁矿石中 出来,其反应方程式为 。 探 究 案 探究点一:炼铁原料的选择 1、铁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假设你是炼铁厂厂长,你准备选择哪些铁矿石来炼铁?说说理由? 3、要实现铁的氧化物转变为铁,应选择说明性质的物质来夺取的氧化物中的氧?我们学过的有哪些物质? 写出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以CO 还原Fe 2O 3为例) 探究点二、设计实验装置 根据反应物状态、性质、反应条件等,以试管为反应容器,设计一套 探究点三:实验室炼铁

看实验视频思考下列问题: ⑴ 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⑵ 酒精灯、澄清石灰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交流讨论】 1.实验开始时,先通CO 还是先给试管加热?为什么? 2.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还是先停止通CO ?原因是什么? 3.尾气处理,你还有哪些方法? 探究点四:工业炼铁 看视频并回答下列问题: 炼铁设备: 产品: 2、炼铁过程中由下而上发生哪些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从高炉出来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应如何处理? 实验室炼铁与工业炼铁有何异同? ③ ② ①

课题1金属材料

课题1金属材料 一、教学目的要求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二、本课题分析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传热、导电,有延展性等重要物理性质,同时采用列表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如何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教材把重点放在“讨论”及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合金。教材用厨师在炒菜时常会在菜里加入各种调料以改善菜的色、香、味的事实作比喻,说明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与纯金属性质不同的合金,如生铁和钢等,这些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教材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不同,了解为什么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用途的原因。教材以列表的方式简略地介绍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教材还介绍了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连同在“化学技术社会”中介绍的高新科技的内容──形状记忆合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21世纪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 教学建议如下: 1.课前可以由学生收集一些常见的金属材料,由实物或事实入手,使学生认识金属材料与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并进而引入到对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教学。 2.重点组织好教材中的“讨论”,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对有些讨论题应说出不止一个理由。也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讨论题。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3.认真做好【实验8-1】和【实验8-2】,这是使学生认识物质组成的改变会使其性能发生改

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教案

课题8.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知识点: 1.了解冶铁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掌握由含一种杂质的反应物计算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方法。 3.掌握铁锈蚀的原理,了解铁制品防止锈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确立金属资源有限的观点,自觉养成节约金属资源、合理使用金属资源的意识。了解合理有效开采矿物、利用废旧金属、寻找金属代用品的重要性。 课文详解: 一、金属资源 环境中的金属资源广泛存有于地壳和海洋中,一般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有,只有金、铂、银等极少数金属以单质的形式存有。 自然界中以单质存有的金自然界中以单质存有的铂自然界中以单质存有的银 自然界中各种金属的含量是不同的,有的金属含量很高,如铝、铁等,有些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很低,如金、银等。

工业上把能用来提炼金属的矿物叫做矿石。常见用来冶铁的矿物叫铁矿石,能冶铝的矿物叫铝矿石等。 用何种矿石冶炼金属,不但看矿石中的有效金属元素含量,还要看矿石中的杂质含量的高低。 常用来冶铁的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菱铁矿(主要成分是FeCO3),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等。 这四种矿石中主要成分的含铁量分别为70%、72.4%、48.3%、46.7%。赤铁矿和磁铁矿中铁的含量很高,黄铁矿中不但含铁量低,而且含有有害元素硫,若用其冶铁,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污染环境。所以,黄铁矿最不适宜用于冶铁。 二、钢铁冶炼 我国冶铁的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了大量冶炼钢铁。 1.冶铁 ⑴冶铁原理 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矿石。 3CO+Fe2O3 2Fe+3CO2 【实验一】实验室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还原氧化铁。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导学案(2)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化学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一金属材料第一课时 导学知识目标点: 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通性和个性) 2、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课时:1课时 导学方法:创设情境—联系实际—得出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由金属材料制成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 2、金属材料包括和。 3、Al、Fe、Cu发现朝代有早到晚排列顺序是:、、。 二、课堂导学: 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仪器和药品(在家中寻找一些废弃的金属用品,如:易拉罐、废电池皮、回形针、铜导线、罐头瓶盖等。) ②步骤 a把它们打磨后,观察颜色状态,并试试能否被弯曲折断。b用小刀在表面刻划,比较它们的硬度的大小。c在火焰上方烧烤,试试它们能不能传热。d用铁锤锤击,看能否拉长压扁。e用电池、导线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 ③交流讨论 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②; ③;④。 个性:。 2、讨论:课本P3 3、金属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金属之最: ⑴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 ⑵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⑶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 ⑷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⑸硬度最高的金属——铬 ⑹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⑺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⑻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⑼密度最小的、最轻的金属——锂 课堂练习: 1、大多数金属都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一般有金属光泽,______ 和_ 较大,较高,具有良好和、性能。在室温下除外,金属都是,但不同的金属还具有各自的一些特性,而且各种金属的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 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水管,你认为选用下面哪一种既经济又耐用() A.普通钢管B.铜管C.不锈钢管D.塑料管 3、下列金属中导电性能最好的是() A.铜B.铝C.铁D.银 课外练习: 1、用金属的化学式填空: ①白铁皮表面镀上的一层金属是。 ②镀在保温瓶胆夹层的银白色的金属是_____。 ③包装糖果、香烟的银白色金属材料是______。 ④体温表中的液体金属是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习题(含答案)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基础闯关全练 拓展训练 1.(2017广西南宁二模)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在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的是( ) A.青铜器 B.铸铁宝剑 C.黄金首饰 D.铝制炊具 2.下列有关工业炼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炼铁用的设备是高炉 B.炼铁的原料是焦炭、石灰石、铁矿石 C.炼铁得到的生铁仍为混合物 D.炼铁是用空气中的氧气将铁矿石中的杂质氧化除去 能力提升全练 拓展训练 1.下图为实验室模拟炼铁的装置,现将a g Fe2O3在高温下与足量CO反应,实验结束后测得B 中产生6.00 g 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应该先打开弹簧夹① B.该实验过程中共消耗1.68 g CO C.氧化铁质量为3.2 g D.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棕色 2.下面是某学习小组关于Ag、Au、Cu、Fe、Al这几种金属的学习交流。请你参与交流并回答下列问题: (1)李明同学在对上述金属分类时,他根据金属的某种化学性质相同,将“Au、Cu、X”划分为一类,你认为X为。 (2)请你写出上述一种金属与AgN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3)王亮同学查阅到以上五种金属还能开采年限(根据储藏量和目前消耗速度确定)的统计数据(如图所示)。请你结合图示,提出一条金属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化建 议: 。 三年模拟全练 拓展训练 1.(2017河南郑州一模,18,★★☆)A~D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经略去),A、C常温下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D均为黑色粉末,且D为世界上年产量最大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 2.(2016河北二模,28,★★☆)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装置中右侧导管的液面升高,铁钉生锈,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物质。请你分析并回答: (1)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2)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该结论也得到了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 是。 (3)相信你一定在家中做过铁钉分别在水、食盐水中生锈的实验,你的结论之一是铁钉在(填“水”或“食盐水”)中生锈快。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1课时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实行相关计算。 3.懂得一氧化碳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的相关问题。 自主研学 1.你能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1)碳的充分燃烧:。 (2)高温下,二氧化碳与炽热的碳反应:。 (3)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金属铁和二氧化碳:。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之间的质量关系。 合作探究 一、金属元素在自然界里的存有 1.欣赏自然界中的几种金属单质和一些矿石图片,并完成赤铁矿和磁铁矿的主要成分: 赤铁矿主要成分:,磁铁矿主要成分:。 2.请各小组同学思考:为什么金、银等少数金属在自然界中存有单质而绝绝大部分金属只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有? 二、铁的冶炼 1.了解祖国的炼铁发展历程。 勤劳的中国人民早在时期就知道了炼铁的方法,开始使用铁器服务于农业和社会生活。 中国的现代钢铁工业的炼铁原理是什么?所用原料有哪些? 2.欣赏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铁的氧化物的装置。 思考: (1)该实验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是什么?CO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装置最后要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还能够用什么方法代替酒精灯? 3.观看动画演示,了解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 思考:

(1)仔细观察,该实验的操作顺序是怎样的? (2)该实验中玻璃管中的现象是什么?澄清石灰水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3)为什么先通CO才能加热氧化铁? (4)为什么先停止加热氧化铁才能停止通CO? 三、相关杂质问题的化学计算 1.【例题】用1 000 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能够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 2.冶炼2 000 t含杂质3%的生铁,理论上需要含Fe3O4 80%的磁铁矿石的质量是多少? (4CO+Fe3O43Fe+4CO2相对原子质量Fe—56 C—12 O—16) 学以致用 1.①生铁②赤铁矿③氧气④空气⑤石灰石⑥生石灰⑦稻草⑧焦炭。炼铁高炉中投放的基本原料是以上物质中的哪几种( )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④⑤⑧ D.①③⑥⑦ 2.某同学设计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回答: (1)该装置存有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你的改进方法是。 (2)实验开始时,是先给氧化铜加热,还是先通入一氧化碳? (3)实验过程中,图中A处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参考答案 自主研学 1.(1)C+O2CO2 (2)C+CO22CO (3)3CO+Fe2O33CO2+2Fe 2.化学反应中各种反应物和生成物 合作探究

部编九年级化学下教案第8单元课题1 金属材料(第2课时)

课题1 金属材料(两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情景](投影展示以下资料) 资料一 在结婚周年纪念日,小俊的爸爸送了一条金项链给妈妈,并温柔地说:“情比金坚。”妈妈高高兴兴地戴上金项链,问道:“真是情比金坚吗?” 给妈妈这样一问,爸爸霎时间不知如何回答,因为他知道金其实并不“坚”,而且十分柔软。反而,一些价钱比金便宜的K金,比金还要“坚硬”呢! K金是金(gold,Au)混合其他金属而成的合金(alloy)。加入了其他金属后,金便改变了本来的结构,以致不容易扭曲。 你知道18K金是什么意思吗? 金的纯度可以用百分比(percentage)来表示;譬如九九九金表示金的纯度达99.9%。此外,金的纯度也可用免拉(carat)来表示;纯金为24克拉(24-carat gold,24K),而一般K金金饰则是18K。换言之。这些比金还要“坚硬”的18K金里,只有75%是金,而其余25%则是银和铜。 虽然妈妈也知道真金不及K金坚硬,但并不介意。她认为爸爸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纪念品的坚硬程度。 思考1:商店里出售的为什么多是18K金而非纯金? 资料二 超轻雨伞——超越重量极限 夏天到了,除了暑假快要来临外,也是阴晴不定的季节。小丽为人十分谨慎,为了避免给雨淋病,她会经常放一把细小的钢骨雨伞在书包内,以备不时之需。 雨伞虽小,重量可不少啊!这把细小的钢骨雨伞,令小丽“背上加斤”。对于这样的天气,小丽感到既讨厌又无奈。 今天,妈妈到百货公司,为小丽买了一把“超轻雨伞”。这把细小的雨伞,外表和小丽的钢骨雨伞一模一样,可是却轻巧多了! 你知道小丽的新雨伞是用什么材料制造的吗?

妈妈新买的“超轻雨伞”是用铝(aluminium,Al)的合金(a11oy)制造的。由于铝合金的密度(density)远比钢为低,所以新买的合金雨伞较钢骨雨伞轻巧。也由于铝合金的坚韧度比铝强,所以铝合金较适合作为雨伞的骨架。 雨伞重量对照表 思考2:小丽用的铝合金雨伞与钢骨雨伞相比有何优点? 思考3:你觉得合金的性质与组成它们的金属相同吗?举例说明。 [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回答] 思考题答案: 1.若用纯金做装饰品,因其太软而易变形;若做项链,则接口处容易脱钩。 2.铝合金雨伞比钢骨雨伞轻,携带便利。 3.合金的性质与组成它们的金属不同。如金的合金比纯金硬度大,铝的合金比纯铝的坚 [新课引入]上述资料告诉我们,要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仅用纯金属是不够的。为此,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制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金属材料”——合金。 [板书]二、合金 [设疑]那么,什么是合金?合金的性质与其组分金属有何不同?合金的应用范围怎样? 我们常用的合金有哪些?哪些合金最有前途?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探讨的内容。 [设问]我们应该怎样定义合金?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发言]1.合金是不纯的金属。 2.合金是掺有其他金属的金属。 3.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融合在一起形成的金属材料。 …… [教师评价]大家善于思考,善于发言,体现了大家强烈的求知欲,希望大家继续发扬这种精神! [过渡]那么,合金究竟指的什么呢? [讲解并板书]1. 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介绍]如我们熟知的钢铁就是一种合金。它实际上是含有少量碳及其他金属的铁,与纯铁相比,钢有许多优良的性能、用处非常大。这就像厨师炒菜时那样,若他们在菜里加入各种调料,便可改善菜的色、香、味,并会使菜的营养价值更高。 [过渡]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探究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的差异。 [板书]2.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性质的差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