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珠海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珠海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珠海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珠海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2005年珠海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珠海市海洋与渔业局

二OO六年四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市政府赋予的职责,2005年,我局组织实施了珠海市海洋与渔业环境调查、监测和监视。根据监测结果和相关信息资料,对珠海市海洋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编制了《2005年珠海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现予以发布。

珠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

二00六年四月

目录

1 概述

2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2.1 海水质量

2.2 海洋沉积物质量

2.3 近岸海洋贝类质量

3 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

3.1石角咀水闸重点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

3.2 一般排污口环境质量

4 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

4.1 海水和淡水增养殖区环境与养殖生物质量

4.2 海水浴场环境状况

4.3 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

5 海洋灾害

6 海洋生态与渔业资源保护

6.1 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6.2 海洋渔业资源保护

7 海洋环境与资源的监督管理

7.1发布《2004年珠海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反映良好7.2 广泛开展海域使用测量和论证工作

7.3 强化水产品安全监督管理

7.4推进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工作

1 概况

2005年,在珠海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下,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开展了全市海域环境质量监测,新增了陆源入海排污口监测,对海水和淡水增养殖区、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水浴场等海洋功能区以及赤潮等海洋灾害加强了监视监测。

全年共出动监测人员196人次,监测船只和车辆53船(车)次,共获得监测数据3500个。

监测结果表明,2005年珠海海域环境质量状况和2004年基本一致。远岸海水水质总体良好,近岸海水水质较差,严重污染海域面积有减少趋势,主要海水污染物为无机氮,其次为石油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近岸海洋贝类污染物残留水平较低,但是部分重金属含量超标。重点增养殖区的养殖环境基本符合“农产品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标准(GB/T 18407.4-2001);养殖生物质量基本符合“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NY5073-2001)或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GB18421-2001)。主要海水浴场水质良好。

2005年,珠海海域没有遭受强风暴潮袭击,也没有发生较大规模溢油事故,共发生2次较小规模赤潮。

2 全海域环境质量状况

2.1 海水环境质量

2005年珠海海域海水质量整体状况与2004年基本一致,即远岸海域水质总体良好;受陆源污染影响较大的河口和近岸海域水质较差,但污染范围比上年有所减小。在地域上,北部海域污染较重,污染程度为中度以上,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群岛海域和西部海域污染较轻,多为清洁或较清洁海域。

无机氮污染依然严重无机氮含量未达到一类水质标准

的面积与2004年基本一致,但四类和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比2004年减小。北部海域水质处于三类至劣四类状态,多为中度以上污染海域;西部海域次之,高栏列岛海域和黄茅海水质处于二类状态,为较清洁海域;群岛海域无机氮污染较轻,佳蓬列岛和担杆列岛周围广大海域均为清洁海域(图1、2)。

图1. 2005年珠海海域海水无机氮含量分布状况

活性磷酸盐污染较轻多数海域为清洁、较清洁海域,北部内伶仃洋活性磷酸盐含量较高,为中度污染海域,全海域未出现严重污染区(图3)。

石油类污染有所加重多数海域为轻度至中度污染海域,与2004年相比,西部海域以及北部的九洲湾海域石油类污染有所加重(图4)。

重金属含量较低对铅、镉、铜、汞、砷等重金属的监测显示,珠海全海域海水重金属含量较低,绝大部分海域为清洁海域。

化学需氧量(COD)、溶解氧(DO)和酸碱度(pH值)全海域各站位COD和DO符合一类水质标准,pH值符合一、二类水质标准。

2.2 海洋沉积物质量

2005年,对近岸海洋沉积物质量基本站位的监测结果表明,珠海海域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重金属、六六六、多氯联苯、石油类、硫化物和有机碳等项目基本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GB 18668-2002)。但是淇澳岛南站位的铅、镉、铜和砷等重金属项目高于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限

值(表1)。

表1. 2005年海洋沉积物重金属含量

站位名称

监 测 结

果 (W ×10-6)

铜 镉 铅 砷 淇澳岛南 0.025 54.3 1.56 76.4 29.9 香洲湾 0.026 22.1 0.75 35.9 21.3 九洲湾 0.033 19.2 0.31 29.2 20.8 宽河口

0.012 12.9 0.56 28.8 15.9 第一类海

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限值

0.20

35

0.50

60.0

20.0

2.3 近岸海洋贝类质量

2005年,继续对淇澳岛、崖门口、鸡啼门口和三灶镇莲塘湾等海域的牡蛎和文蛤等贝类进行了多指标综合性的监测。监测项目包括总汞、砷、镉、铅、铜、滴滴涕、多氯联

苯和石油烃等。结果表明,多数项目符合“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NY5073-2001)或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GB18421-2001),但镉、铅和砷等偏高。

3 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

陆源污染物排海是造成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的主要原因。为全面掌握我市陆源入海排污对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损害情况,2005年,根据国家、省的监测方案,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们对全市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实施了多项目、高频率的监测。

3.1石角咀水闸重点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

石角咀水闸位于前山水道下游,是重点监测的入海排污口。2005年,监测结果表明,水闸及邻近5公里内水域水质处于劣四类状态,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COD、无机氮等(表2)。

3.2 一般入海排污口环境质量

2005年,对我市斗门五山工业排污口、南水沥排河口、木乃滩排河口、鸡啼门排河口、香洲区污水排放口等5个一般入海排污口进行水质监测,监测结果表明,5个入海排污口水质处于劣四类状态,主要污染物为氨氮、COD、悬浮物等(表3)。

表2.2005年陆源入海排污口主要污染物

排污口名称位置

(区)

入海主要污染物

水质类别五月七月九月

五山工业排污口

斗门区COD COD COD 劣四类南水沥排河口金湾区COD 悬浮物悬浮物劣四类木乃滩排河口金湾区COD COD 氨氮劣四类鸡啼门排河口金湾区COD 悬浮物悬浮物劣四类污水排放口香洲区COD 悬浮物悬浮物劣四类

石角咀水闸香洲区

粪大肠

菌群粪大肠

菌群

粪大肠

菌群

劣四类

4 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

4.1海水和淡水增养殖区环境与养殖生物质量

2005年,对桂山海水网箱养殖区的养殖环境与养殖生物质量进行了综合监测,同时对三灶镇贝类养殖区进行了养殖

生物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桂山网箱养殖区养殖环境基本符合“农产品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标准(GB/T 18407.4-2001),水质总体良好,但存在轻度至中度无机氮污染,沉积物质量较好,总汞、砷、铅、硫化物和粪大肠菌群等项目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该养殖区养殖生物质量总体良好,重金属、农药、石油烃、多氯联苯、贝类毒素等项目基本符合“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NY5073-2001)或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三灶镇贝类养殖区的牡蛎除镉、铅外,其它项目符合“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NY5073-2001)或第一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

2005年,开展了淡水增养殖区养殖环境监测。主要监测区域为斗门对虾养殖区和斗门海鲈养殖区,监测介质包括养殖水和沉积物,监测参数包括水质17项,沉积物质量8项,涵盖主要重金属和营养盐,以及石油类、粪大肠杆菌群等指标。监测结果表明,各养殖区养殖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但是沉积物中铜超标(GB/T 18407.4-2001)。

海水网箱养殖斗门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

4.2 海水浴场环境质量

2005年对飞沙滩、金海滩、菱角咀三处浴场的水质继续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飞沙滩、金海滩水质基本为优;菱角咀海滨浴场粪大肠菌群超过三类海水水质标准限值。

根据水质和水文气象要素进行的游泳健康指数和适宜度评价表明:飞沙滩、金海滩健康指数均达到优良水平,而适宜游泳的天数达到90%,不适宜天数仅为10%。造成不适宜游泳的主要原因是风浪较大。

金海滩海水浴场全景(公示牌)

4.3 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

2005年,对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环境进行了较全面的监测。监测介质包括水和沉积物,监测参数包括水质16项,沉积物质量8项,涵盖主要重金属和营养盐,以及石油类、叶绿素-a等项目。监测结果表明,保护区水质状况总

体较好,除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外,各水质参数基本符合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保护区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除淇澳岛附近站位镉、铅超标外,其它站位各沉积物参数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5 海洋灾害

2005年5月2日至3日和10月1日至3日分别在桂山海域和外伶仃海域发生了一次较小规模的赤潮,没有对我市渔业与旅游业造成危害。

2005年,珠海海域没有遭受强风暴潮袭击,也没有发生较大规模的溢油事故。

6 海洋生态与渔业资源保护

6.1 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该保护区积极开展中华白海豚巡航监测、保护宣传和科学研究等工作。全年完成陆地巡航监测26次。

中华白海豚家族亲密无间

珠海淇澳-担杆岛省级自然保护区2005年,该保护区继续加强淇澳红树林种植工程,在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营造银叶树、杨叶肖槿、海芒果、木榄、红海榄、海桑等乡土树种共400亩。

淇澳岛红树林

6.2海洋渔业资源保护

人工鱼礁建设截至2005年底,已完成东澳人工鱼礁区第一、第二期工程建设任务,并通过竣工验收。共完成礁体建造和投放2055个,船型礁10个,64732空方。第三期的礁体788个正在建设中,预计2006年2月底可完成。

伏季休渔经过七年的伏季休渔,渔业资源下滑的势头得到初步遏止。2005年休渔结束后,沿海渔业资源状况比上年同期有所好转,某些品种资源有所恢复。

7 海洋环境与资源的监督管理

7.1 发布《2004年珠海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反映良好

在2004年监测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发布了《2004年珠海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公报》对珠海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为合理开发利用我市海洋资源,促进珠海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7.2 广泛开展海域使用测量和论证工作

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积极开展海域使用测量和海域使用论证工作,为海域使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共完成单位和个人的海域使用测量项目和养殖范围定位测量项目12个。与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共同完成了珠海市3个大型用海项目的海域使用论证报告。

7.3强化水产品安全监督管理

2005年,继续加强水产品安全监测,对全市范围的兽(渔)药店、水产品进出口注册养殖场进行了违禁药物的监督检查和抽样检测,保障了水产品的安全。

7.4推进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工作

2005年,我局组织海源水产贸易有限公司申报南美白对虾、鲈鱼无公害养殖基地。目前,我市已有4个生产基地获得无公害认证,面积达4万多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