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朝鲜战争与抗美援朝是两个概念 后者不得不打

朝鲜战争与抗美援朝是两个概念 后者不得不打

朝鲜战争与抗美援朝是两个概念 后者不得不打
朝鲜战争与抗美援朝是两个概念 后者不得不打

朝鲜战争与抗美援朝是两个概念 后者不得不打韩国《中央日报》网站7月26日发表题为“60年来中国首次用‘朝鲜战争’的表述代替‘抗美援朝战争’”的文章,认为7月2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宣布“中国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将率中国代表团访问朝鲜并出席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活动”的话语中,中国当局正式

将“6·25”战争称为“朝鲜战争”。

这样的解读其实是错误的,朝鲜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在北南双方之间爆发,两天后美国却出兵干涉这一内战,同时还出兵控制中国领土台湾,使战争性质变成一场侵略中朝的战争。同年10月25日新中国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这两场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战争相隔4个月,国人如客观地评价,可以认为朝鲜战争不该打,抗美援朝战争却不能不打。

记得2000年纪念抗美援朝战争开始50周年时,笔者看到国内有家英文报刊用了纪念“朝鲜战争”(Korea War)一词,真为编者的概念糊涂而叹息。

中国人不应该纪念朝鲜战争爆发,因为这是违背自身利益和意愿的。俄罗斯解密的档案说明,1956年9月毛泽东会见参加中共八大的苏共代表米高扬时就曾批评斯大林等人战前的态度。

不过朝鲜战争的爆发起初毕竟是该国内政,外国不该干涉。朝鲜内战爆发两天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却宣布出兵朝鲜,还命令第七舰队进驻台湾以保护国民党政权。面对如此严重侵犯中国领土主权并造成国家分裂的侵略行为,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怎能忍气吞声而没有反应呢?毛泽东就此做出的抗美援朝决策体现了中华民族敢于迎战强敌的气概。

过去有人谈到新中国抗美援朝的决策,只谈朝鲜半岛局势而不谈台湾,这等于回避了一个催使毛泽东下决心出兵的关键因素,由此还得出了一些不正确的解释。

当时面对朝鲜、台湾、越南这三个可选择的战略反击方向,中共中央认为只有在朝鲜战场较量对新中国最有利。后来周恩来在志愿军干部大会上对此也分析说:“现在我们想一想三个战场,大家会懂,不论从哪条来说,如果在越南作战,更不要说是在沿海岛屿的作战了,那就比这里困难得多了。”

按当年的总结,选择出兵朝鲜反击美国侵略,对中国有三个最有利──最有利于发挥陆军优势、最有利于后勤动员、最有利于得到苏联支援。

果然,新中国入朝军队充分发挥了自身之长击敌之短,造成了美国官方和舆论也承认的“美国陆军史上最大的败绩”。中国在世界上军事强国的地位恰由这一仗奠定,鸦片战争后百年来丧失的民族自尊心就此得到恢复,从而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心理支撑点。

记得1992年我在美国军事院校和战略研究机构做访问学者和讲学时,所遇参加过朝鲜战争的美国老军人都赞叹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其史学界也承认自此美国政府才把中国看成一个平等的对手。

衡量一场战争的胜负得失,主要是看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三年一个月的朝鲜战争打成平局,从三八线开始又基本回到原起点停战。

中国进行的两年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对外战争最辉煌的胜利。抗美援朝战争是从鸭绿江边开始,最终取得了将世界头号强国击退500公里并挽救了邻邦的胜利。从军事上看,这一仗打出了几百公里的安全缓冲区,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局面。

今天我们回顾抗美援朝战争,还会深感当年毛泽东分析的正确,那就是──“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作者徐焰为国防大学教授、少将)

朝鲜战争,中国到底牺牲了多少志愿军

2009年10月5日,在朝鲜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前往朝鲜平安南道桧仓郡,凭吊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看到这则消息,我内心感慨万分,我的父亲是49年入伍的老军人,当年差点上了朝鲜战场,尽管当时父亲强烈要求“保家为国抗美援朝”,但还是因为有点文化而被上级安排进了黄埔军校…… 看到国家总理亲自到烈士陵园凭吊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战士,我油然生起一个我不完全知道的这段历史的一个疑问——中国到底牺牲了多少志愿军? 于是我百度了一下,搜到这篇文章,贴过来让不知情的我们了解下吧……先默哀3分钟—— 抗美援朝志愿军真的伤亡一百万吗? 作者: 老军士老战士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已经50多年了。近十几年来,中国政府已经通过不同渠道公布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的伤亡数字。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在网上对于志愿军的伤亡人数仍然存在争议。 一.中国官方数字: 迄今为止,中国政府通过传媒(如研究、回顾抗美援朝战争的书籍、战史)公布的志愿军伤亡数字如下: 志愿军作战伤亡人数: 1.阵亡:11.4万人 2.医院共接受伤员38.3万人次,由于入院伤员有些是第二次、第三次负伤,统计上有重复,伤员中又有一部分是非战斗负伤,所以最后确定战斗伤亡总数是36.6万人。 据此,志愿军战斗负伤人数为:25.2万人3.因伤致死:2.16万人 4.失踪:0.8万人(原先是0.4万人) 5.总计: 战死:14.36万人(阵亡、因伤致死、失踪) 战伤:25.2万人 作战伤亡:39.56万人 其它原因死亡人数:病死:1.3万人所以,志愿军总计伤亡人数:40.86万人(39.56 +1.3) 另外,志愿军还有2.1万人被俘,其中7100余人返回大陆(其中有440人是在中立国部队监管下,经我方解释工作后返回的),14000余人去了台湾或其它中立国。被俘人员数字不存在争议。 二.志愿军伤亡数字存在的争议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许多人不知道或不相信中国官方公布的志愿军伤亡数字,而相信来自美韩或其它渠道的数字。但来自美韩或其它渠道的数字不止一个,目前从网上看到的主要有三个: 1.死亡人数:90-100万人;伤亡总数:200-300万人 2.死亡人数:五六十万人;伤亡总数:140-150万人以上。 3.伤亡总数:92万人以上 三.对来自美韩或其它渠道的三个志愿军伤亡数字的分析: 1.最不值一驳的伤亡200-300万人 据中国政府近十几年来公布的数字,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以轮战方式先后入朝参战的各种部队共计190万,补充兵源近50万,共计240万。另外,还有东北军区60

2020《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三篇范文

2020《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三篇范文 《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心得有哪些?在整个抗美援朝中,志愿军先后有三十多万名英雄和近六千个功臣集体。很多烈士都没有留下照片。一起来看看2020《抗美援朝战争史》读后感三篇范文,欢迎查阅! 1927年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军队——中国工农革命军。1933年,“8月1日”正式确立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八一”这两个字成为了 ___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更名为“中国人民 ___建军节”,也就是八一建军节。“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从1927年到2020年,93年间 ___走出了一条披荆斩棘、劈波斩浪、攻坚克难、辉煌光明之路。 当民族危急存亡之秋, ___在党的领导下,从 ___一路艰难跋涉,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走过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抗美援朝,誓死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经过无数革命战士前仆后继、浴血激战,从此,“ ___在东方架起几门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而当新中国的建设史翻开崭新的一页, ___又以热血、激情、奉献、牺牲熔铸成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无论是边疆反击战、戍边卫国、抢险救灾、

疫情防控、撤侨护航、国际维和,危机时刻,一句“我是军人我先上”;困难当前,同样一句“我是军人我先上”。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用血肉之躯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这就是我们可以信赖的、最可爱的人——人民 ___。 从历史凝视当前,静心静思,作为一名党员,何为致敬军人的最好方式?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无论白天黑夜,为国为民戍边巡逻的海陆空天军人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枕戈待旦,因为每个军人都清楚,自己的身后是祖国、是亲人。“该保障的要保障好,该落实的政策必须落实”,“尊崇”既是抽象的概念,更是具体的行动。比如,在售票窗口、车站码头等公共场合,张贴有“军人优先”的标识,如果你是管理者,就该进一步细化落实具体流程、办法,确保军人正当权益的落实,而不能是简单将相关标语“一贴了之”;如果你是一名排队等待中的旅者,能够不抱怨不嘀咕,能够不说过分的话不做出格的事,协助军人落实优先政策。再比如,在驻军城市,能够不和军车抢行,不泄露军车调动讯息,这些小习惯、微表情的养成,才是对军人发自内心的尊崇,这才是致敬军人最好的方式。

一些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子书籍介绍

一些关于朝鲜战争的电子书籍 电子书, 朝鲜战争 都是传到51oK网络硬盘的(感谢"士大夫惹是非"筒子提供信息 ),偶把链接地址给出来, 需要的自己去下就可以了 先传些关于朝鲜战争的吧,另外加一个"中央集团军群"要的<注意!黑豹> PDF,EXE,DOC等各种格式的都有 抗美援朝战争史 PDF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咱们的官方版本,厚厚的三卷本 人民志愿军战史简编 PDF 国防大学《战史简编》编写组编著 抗美援朝战争画卷 PDF 徐焰吴少京编著图片集,不过PDF的压缩后,清晰度大打折扣了 朝鲜战争:俄国档案文件 DOC 沈志华编著 朝鲜战争揭密 PDF 沈志华著港版繁体竖排 毛泽东、斯大林和朝鲜战争 EXE 沈志华著 朝鲜战争研究文集 EXE 沈志华著 沈志华李丹慧个人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8e291682.html,/index.htm 朝鲜战争五十年祭 PDF 钱文军著 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 EXE [美]贝文·亚历山大著 长津湖血战实录 EXE [美]Russell A著 朝鲜战争中美军总结的中国军队特点 PDF [美]S· L· A· Marshall著出自《中共部队的攻击战斗》 朝鲜战争-李奇微回忆录 DOC 麦克阿瑟回忆录 PDF 韩国战争史 PDF [韩]金洋明著,韩国人自己编的战史教材 日本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上下) PDF 摊牌——争夺上甘岭纪实 EXE 张嵩山著记实文学 上甘岭战役 EXE

记实文学 错觉--180师朝鲜受挫记 CHM 徐一朋著记实文学 远东朝鲜战争 EXE 王树增著记实文学 朝鲜战争(上下) PDF 解力夫著记实文学 注意!黑豹 PDF 压缩的比较厉害,好多图不清晰了 说明一下,所有书籍均收集自网络,书籍版权属原所有者,发布的目的是研究电子书籍的制作,请下载后自觉在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去书店购买正版书籍. 有多个链接的书籍,请全部下完后再放到同一个目录下解压,单独的RAR文件无法解压的.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侵犯,保卫中国安全,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 朝进行的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继续在军事上援助蒋介石,同时扶持朝鲜、越南等国的反动势力,建立针对中国的包围圈。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即采取武装干涉政策。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声明,宣布出兵朝鲜,并命令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同日,联合国安理会在美、英等国的操纵下通过决议,联合国会员国要派兵随从美国军队入朝。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遣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并在14日发出《关于举行…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的通知》。抗美援朝运动开始播及全国,形成第一个高潮。 1950年9月15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75000人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港登陆。此后,朝鲜人民军腹背受敌,损失严重,转入战略退却。10月1日,美伪军越过三八线,随后侵占平壤,并继续 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进犯。 从8月27日起,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进行侦察和轰炸扫射。面对这种形势,中共中央根据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950年10月8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0月19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分别从安东(今丹东)、长甸河口、辑安等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参战。从10月25日至12月24日,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连续进行了两次战役,歼敌5万余人,于12月6日收复平壤,并把敌人赶回到三八 线附近,初步扭转了朝鲜的战局。

抗美援朝英雄事迹

中国曾经参加过抗美援朝的战争,曾组织了一队志愿军帮助朝鲜对抗美国,而出现在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更是数不胜数,而牺牲的革命烈士就有几百人。抗美援朝战争最后的胜利更是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正义与力 量,也让后人铭记曾在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驱们。 抗美援朝的英雄人物---彭德怀彭德怀简介彭德怀,原名得华,号石穿,湖南省湘潭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 大元帅之一。 彭德怀于1898年10月24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石潭镇乌石寨彭家围子,按族谱所排,彭德怀取名清宗, 字怀归,号得华。 彭德怀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0年10月,当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严重威胁中国边境安全时,他坚决拥护抗美援朝的决策,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一起,在七个月内连续进行五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到“三八”线,迫使其转入战略防御,接受停战谈判。 彭德怀抗美援朝的故事在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中,当战局形势逆转时,金日成为保存实力,不顾全局下令北朝鲜军队撤退,结果被美军所乘,致使不少志愿军陷入敌后。其中,战斗力较弱的六十军一八零师被俘 七、八千人,造成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最惨重损失。 彭德怀的战役企图是在西线主要突击,分割歼灭北汉江以西美军三个师,南韩两个师及英国、土耳其军三个旅。中朝联军掌握战役突然性,本来以第六十三、六十五两个军吃掉英军二十九旅,以六十四军穿插断敌退路,美军第二十四、二十五师就会被三个兵团包围。北韩第一军团则应乘虚而入,经开城、汶山、高阳直取汉城,几十公里的轻车熟路,原是彭德怀关照金日成的一番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而到了4月底,却出了意外,第六十三、六十四军未完成穿插任务,敌军迅速撤退,志愿军失去歼敌战机。受阻的六十四军在临津江南岸,火速增援的六十五军挤上来也没出路,二十平方公里的绝地成了敌机及长程炮火的极好目标,志愿军5个师6万多人被连续狂轰滥炸三天三夜,死伤无数。 后来得知原来是朝鲜第一军团顶不住敌军反击,为保存实力临阵逃脱,没有通知志愿军。后来彭德怀大骂 金日成不顾大局。

朝鲜战争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朝鲜战争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摘要:朝鲜战争是现代史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论题,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取得了很多成就。研究者们利用前苏联解密档案和中国档案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但是在研究中仍有值得深入探究的地方,有些方面还有待去进一步挖掘。 关键词:朝鲜战争;档案文献;中国现代史 关于朝鲜战争的研究是中国现代史和国际冷战史的热门话题,保持了持久的热度。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了又一次研究热,究其原因是苏联的解体使得大量的前苏联档案公之于众,学者们有了利用第一手文献做研究的前提,与此同时中国也开始大量公布与此有关的档案文献,一些战争亲历者的回忆录也不断问世。相比此前意识形态色彩较浓的研究,这一时期的研究由于有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故学者们可以在研究史料的基础上做出比较客观的研究。 国内学者中利用解密的前苏联档案资料和国内的文献,在这一领域研究成果比较多的是沈志华先生。他通过对大量的原始档案文献的解读,在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斯大林改变对朝政策、美国卷入朝鲜战争、台湾问题与朝鲜战争、中国被迫出兵朝鲜、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等方面均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其所著的《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就是利用档案文献所做出的典范之作,对年轻一代的历史研究者有很大的启示、指导意义;由其主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的三卷本《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则为广大的没有条件亲自前往阅读第一手档案的研究者提供了便利,可以轻松的寻找到几乎所有在苏联档案馆保存的与朝鲜战争有关的档案文献。杨奎松教授在这一方面也有比较独特的研究成果,军事史专家曲爱国、齐德学等也均是这一领域内的重要研究者,邓峰教授在停战谈判问题上也有重要成果。 从现在的研究状况看,取得的成果是显著的:关于朝鲜战争的爆发,学者们普遍都认为是斯大林和金日成密谋了战争,而斯大林何以会在1950年初改变对朝鲜的政策,支持金日成的军事计划,是目前研究所讨论的重要问题;关于中国出兵朝鲜也是关注度很高的论题,尤其是中共中央决策出兵的过程更是讨论的重点,而1950年10月2日的两份意思根本相反的电报则使研究者可以更深刻的体会中国出兵朝鲜的决策出台的艰难;关于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情况,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和《抗美援朝战争史》利用第一手文献资料,对战争中历次战役的策划、战斗进展情况、部队伤亡、后勤补给保障、中朝军队的联合作战等问题都作了详细的记述,是了解志愿军入朝作战情况的最全面、最权威的著作。 目前看来,关于朝鲜战争的研究虽然成果丰富,仍有一些值得探索的问题。相对而言,关于朝鲜停战谈判的研究显得比较缺乏,研究出来的成果也都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对这一重要历史事件的过程还有待做进一步详细的梳理。相较于对停战谈判的研究,战俘问题很少有人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战

朝鲜战争的概括及其影响

朝鲜战争的概括及其影响 电子科学与工程B10020208 施旭 战争起因: 1948年,南朝鲜率先成立了由李承晚领导的大韩民国政府,随后,一直期盼能够和平统一半岛的北朝鲜民众在统一无望的情况下,也成立了由金日成领导的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在当时这两个国家里面,都有美国和苏联援建的影子,只是在北朝鲜,人民的积极性更高,在经济、军事方面,北朝鲜的势力都远远大于南朝鲜政府。还有,在李承晚领导的南朝鲜政府,在美国人看来都是腐败到顶的垃圾政府,在美国的一位外交官的日记中曾经也出现过“我多想希望能让我去干掉李承晚”这样的话。故而,在美苏都退出朝鲜半岛的情况下,北朝鲜人要解放南朝鲜的军事行动也就增多了。 战争经过: 在一开始的行动中,北朝鲜出动了所有的精锐军事实力,基本上是一夜之间就横扫了装备极差的南朝鲜军队,就这样,在极大的消灭南朝鲜军队有生力量的同时,北朝鲜领导人也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认为一鼓气就可以彻底的解放南朝鲜,但是他们低估了美国的军事实力。美国人在南朝鲜遭受到攻击后,迅速做出了部署,并且先后派遣部队进入朝鲜半岛,直接参与战争。此后,美国人用联合国的名义,成立了由16国部队组成的联合国军直接参与作战。最成功的就是麦克尔瑟的仁川登陆。就这样,在登陆成功后,切断了北朝鲜的补给线,也

开始攻击后方虚弱的平壤,就这样,北朝鲜的精锐就这样陷入了两面夹击的状态下…最后完全的被消灭。 就这样,朝鲜战争基本结束了! 在随后的中国介入,我们习惯上称之为抗美援朝战争。 这一切也是源自于美国人无视新生中国的实力!志愿军在经过五次大的战役后,志愿军和联合国军的实际控制线基本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就这样,在双方零零碎碎的局部范围的战斗,都没有影响到大的战争格局。 抗美援朝的意义是巨大的: 首先,他让全世界人彻底的重新认识了中国。典型的代表是,他们称呼中国人不再是“支那人”了,而是中国人!他们需要坐下来和中国人谈论问题了! 其次,他让全世界的华人站直了腰。我们可以从前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话中得到佐证,“在朝鲜战争前,我去欧洲,就连欧洲机场的服务员都在用鄙视、不耐烦的眼光看我;但从抗美援朝爆发以后,我再去欧洲,处处得到的都是羡慕、尊重的目光”。 最主要的是让列强从此不敢再来任意的欺负中国人。用彭总的一句话“西方列强在东方海岸上架几门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朝鲜战争第四次战役的失败与对策

朝鲜战争第四次战役的失败与彭德怀的对策 2011/08/08 作者:明夷济 我不得不佩服李奇微,他算得上一个真正的军事指挥家。破解了志愿军的“礼拜攻势”和“月夜攻势”,发明了“磁性战术”。如果第四次战役和第五次战役是两盘棋的话,我想彭德怀元帅毫无悬念的输掉了两场比赛,尽管这两盘棋中间,彭德怀在某个环节也走了几步好棋。 横城反击战,砥平里战役和汉江南岸阻击战,这些战役里面充满着血腥,和众多伤亡的数字,给志愿军留下的是壮烈和耻辱。 李奇微,是在第三次战役期间,替代了那个在二次战役中撤退发生车祸的沃克中将的。他接手的是一个溃败的军队,一个丧失斗志的军队。然而李奇微一到,战场便发生了变化,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够在大溃败的时候,立刻组织反击。李奇微做到了,当志愿军礼拜攻势结束的时候,李奇微迅速组织了反击,这反击的速度让彭德怀着实吃惊不小。 横城反击战,是在我记忆中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最后一次成功的穿插伏击战。志愿军四个军和人民军两个军团集结在一起,准备围歼在横城一带的南朝鲜的第五和第八师。最后,韩国第八师3个团,韩第三师和第五师各一部,美2师一个营,美韩4个炮兵营被消灭。当然志愿军的伤亡也是巨大的。 横城反击战之前,美军并没有拉平战线,而是在横城和砥平里一带快速追击溃退的志愿军,这给志愿军一次绝好的穿插打伏击的机会。善于这种战术的彭德怀显然抓住了这个机会。一开始彭总想打砥平里,但是由于砥平里有美军驻守,战斗力较强,最后还是选择了攻击南朝鲜军队防区的横城。结果横城反击战,志愿军取得胜利,而砥平里战役,志愿军失败了。而如果彭总一开始就选择攻击砥平里,那么损失将会更加惨重。 横城战役的胜利,使得前进的美军必须撤退,而砥平里是阻击志愿军追击的必经之路。如果砥平里陷入志愿军之手,那么被包围的美军将无路可退,陷入被围歼的绝境。于是,美国人上演了惊心动魄的防御战,志愿军四个师,八个团,围攻美军一个团和一个法国营,居然没有拿下来,而且损失相当惨重。这是志愿军的耻辱,也给中国人敲响了警钟。那些认为美国人怕死的家伙统统该滚蛋了。美国步兵二师23团,做到了38军穿插三所里所创造的神话。 我想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都可以是英勇无畏的,只要你给他们创造这种机会。 参加阻击的美军23团团长弗里曼,后来官拜四星上将,成为驻欧洲的美国陆军总司令。 对砥平里攻击的停止是在中国基层军官的坚决要求下决定的。在中国军队的战史中,下级指挥员在战斗中向上级指挥员提出"不打"的要求,砥平里属罕见一例。

抗美援朝战争

抗美援朝 战争 朝鲜战争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鲜、韩国之间的民族内战,后中、美等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得到苏联默许不宣而战入侵韩国,历时三年的朝鲜战争爆发。7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84号决议,派遣联合国军支援韩国抵御朝鲜的进攻。8月中旬,朝鲜人民军将韩军驱至釜山一隅,攻占了韩国90%的土地。9月15日,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法国、土耳其、泰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南非、卢森堡)在仁川登陆,开始大规模反攻。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应朝鲜请求赴朝,与朝鲜并肩作战,战事陷入焦灼状态。1951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朝鲜方面与联合国军的美国代表开始停战谈判,经过多次谈判后,终于在1953年7月27日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名称: 抗美援朝战争 地点: 朝鲜半岛 时间: 1950-1953年 参战方: 中国、朝鲜、苏联;韩国、联合国军 结果: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参战方兵力: 中、朝、苏军队1,066,000 韩军、联合国军队1,205,605 伤亡情况: 中朝方面伤亡63万人 韩国、联合国军伤亡57万以上 主要指挥官: 彭德怀、金日成 主要指挥官: 麦克阿瑟、李奇微、李承晚 战争简介 1950年1月以来,在苏联和美国相继撤出在朝鲜和韩国的驻军后,朝鲜政府与苏联领导人密切协商,并使斯大林“同意朝鲜领导人对局势的分析和准备以军事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设想”。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秘密访问中国北京,他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向毛泽东通报了对韩战争的意图,而毛泽东持反对意见,认为此时发动战争时机不够成熟。斯大林随后给毛泽东电报,希望他调几个师的兵力到东北,布防于丹东-沈阳一线。毛泽东要求苏方提供几个师的武器,斯大林回复称装备问题可以帮助解决一些,但要求中方尽早布置兵力;而当6月25日战争爆发时,毛泽东并未事先得到消息,这点和美国一样。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开始南进,朝鲜战争爆发。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6月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向安理会提交了行动议案,授权组成联合国军队帮助韩国抵抗朝鲜军队的入侵。在苏联代表因抗议联合国拒绝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成员国而自1950年1月起缺席的情况下,决议以13对1(南斯拉夫投了反对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美国提案,要求各会员国在军事上给韩国以“必要的援助”。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导,其他15个国家也派小部分军队参战。英国、土耳其、加拿大、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南非与韩国国军均归驻日的美军远东军指挥,麦克·阿瑟上将为美军远东军司令。7月5日美军参加了第一场对朝鲜的战役。 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遣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1950年7月6日,周恩来再次发表声明,指出联合国安理会1950年6月27日关于朝鲜问题的决

关于抗美援朝的资料

关于抗美援朝的资料1950年1月以来,在苏联和美国相继撤出在朝鲜和韩国的驻军后,朝鲜政府与苏联领导人密切协商,并使斯大林“同意朝鲜领导人对局势的分析和准备以军事方式实现国家统一的设想”。1950年5月中旬,金日成秘密访问中国北京,他按照斯大林的要求,向毛泽东通报了对韩战争的意图,而毛泽东持反对意见,认为此时发动战争时机不够成熟。斯大林随后给毛泽东电报,希望他调几个师的兵力到东北,布防于丹东-沈阳一线。毛泽东要求苏方提供几个师的武器,斯大林回复称装备问题可以帮助解决一些,但要求中方尽早布置兵力;而当6月25日战争爆发时,毛泽东并未事先得到消息,这点和美国一样。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开始南进,朝鲜战争爆发。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6月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进攻台湾。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向安理会提交了行动议案,授权组成联合国军队帮助韩国抵抗朝鲜军队的入侵。在苏联代表因抗议联合国拒绝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成员国而自1950年1月起缺席的情况下,动议以13对1(南斯拉夫投了反对票)的表决结果通过了美国提案,要求各会员国在军事上给韩国以“必要的援助”。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导,其他15个国家也派小部分军队参战。英国、土耳其、加拿大、泰国、

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南非与韩国国军均归驻日的美军远东军指挥,麦克阿瑟上将为美军远东军司令。7月5日美军参加了第一场对朝鲜的战役。 1950年6月28日,毛泽东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同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强烈遣责美国侵略朝鲜、台湾及干涉亚洲事务的罪行,号召“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正义和自由的人类,尤其是东方各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一致奋起,制止美国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新侵略。” 1950年7月6日,周恩来再次发表声明,指出联合国安理会1950年6月27日关于朝鲜问题的决议为非法,中国人民坚决反对。1950年7月10日,中国人民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并在1950年7月14日发出《关于举行…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周”的通知》。抗美援朝运动开始播及全国,形成第一个高潮。中央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提议,于1950年7月13日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抽调第13兵团及其他部队共25.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后又调第9、第19兵团作为二线部队,分别集结于靠近津浦、陇海两铁路线的机动地区。 [1]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6月27日,美国政府宣布出兵朝鲜,实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进攻”,公然干涉中国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

抗美援朝五大战役中国共派出多少军队参战? 抗美援朝战争的几点基本情况: ①战争的起止时间,抗美援朝战争于1950年10月25日开始,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止,共打了两年零九个月。如果加上朝鲜人民军独立作战的时间,则为三年零三十三天。 ②作战地区:北起鸭绿江,南至“三七线”,以后转到“三八线”附近。 ③作战兵力:对方是以美国为首的打着联合国旗号的侵略军,共16个国家的军队。除了美国以外,还有它的15个仆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荷兰、菲律宾、泰国、土耳其、新西兰、澳大利亚、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希腊、南非联邦,通称16国,还没有把南朝鲜算为一个国家。如算在内,即为17个。另外,还有5个派有医疗队的国家,即丹麦、印度、意大利、挪威、瑞典。这些国家的军队,都有着现代化的技术装备,特别是美国,除了有现代化技术装备的陆、海、空军以外,手里还握有原子弹。对方在朝鲜战场上的最大兵力达111万余人,其中美军54万余人,南朝鲜军51万余人,仆从国军队4.8万余人;美国侵朝兵力占它全部陆军的1/3、空军的1/5、海军的近半数;我方参战为,中国、苏联(出动了一些空军)、北朝鲜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最大兵力180余万人,其中志愿军134万人,朝鲜人民军45万人。志愿军先后入朝的部队共有:步兵27个军、空军12个师、炮兵15个师、 铁道兵10个师、坦克3

个师、公安军2个师、工兵14个团。先后入朝部队占全军陆军的70%、空军的41%、炮兵的73%、防空军的60%、坦克兵的30%、工兵的57%、公安军的11%、铁道兵的100%。在战争期间敌我双方陆续投入到战场上的总兵力:敌我双方均已达300多万人。敌我总兵力对比为1∶1. 4,地面部队则为1∶1.7,我优于敌人。 ④作战的武器装备,我则远远劣于敌人,对方战争开始时(1950年10月),有飞机785架、舰艇106艘、坦克886辆、火炮10388门,对方最多坦克达1543辆,最多火炮达19530门,最多舰艇达310艘(其中美军210艘,南朝鲜军67艘,仆从国33艘),最多飞机达2082架(其中美军1823架,南朝鲜军146架,仆从国军113架)。战争中,对方共出动飞机104万架次,平均每天出动800架次,最多一天出动达2400架次。我方没有海军,战争开始时也没有坦克和空军,只有火炮3510门;后期我方第一线和二线飞机最多达1043架(其中志愿军366架,朝鲜人民军397架,苏军280架),火炮最多19702门(其中志愿军14986门,朝鲜人民军4716门),坦克最多达792辆(其中志愿军430辆,朝鲜人民军362辆)。美国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所有先进武器装备。16个国家的军队、现代化的技术装备,这样的作战对象,在人民解放军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抗美援朝战争基本战况。战争的进程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略反攻阶段(运动战);第二阶段,是战略相持阶段(阵地战)。

抗美援朝-论文

论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 潘思岑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20111151121 [摘要]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可以概括为:激起全国人民的护国之心,提高中国 国际地位,打击美国嚣张气焰,鼓励相同处境国家斗争,但也有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抗美援朝,美国,负面,影响 朝鲜战争的爆发不过是冷战的一种激烈对抗的方式,是冷战的合乎逻辑的发展结果。美苏支持的两个对立的政权都想以武力实现半岛的统一,双方在边界地带的冲突可以说从未间断。从本质上说,没有美苏冷战,也不可能有朝鲜战争的爆发。 一、抗美援朝战争激起了全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从民族安全立场出发, 巩固民族团结和正义。 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帝国主义逼出来的。早在志愿军入朝鲜之前,美国已经把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企图把台湾当作他们在太平洋前线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美国不仅妄想永久霸占我台湾海峡,而且不断扩大对我国的包围圈,把战火从东南沿海烧到鸭绿江边,对我国边境城镇和机场进行轰炸,我们危险极了。毛主席指出:美国"三把刀插在中国身上,朝鲜一把刀插在我们头上,台湾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腰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脚上,天下一变,从三方面向我们进攻,我们就被动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既是为了朝鲜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美国作家越翰托兰也认为:"中国人进入朝鲜冲突是被迫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使用核武器的强大敌人的入侵,中国不得不出兵朝鲜,这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的。周恩来总理更是代表中国政府阐明中国的严正立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这是一场保卫祖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为世界和平进行的正义战争。 二、抗美援朝战争,打击美国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狠狠地教训了美国人。朝鲜停战后,美国人不得不认真对待我国在亚洲和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人的地面部队在越南战争期间,也未敢越过17°线。另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但震动了美国,也震动了世界,各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对中国刮目相看了。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 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前夕,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甚至绝大多数国家都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包括西欧的主要国家。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第2758

论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

论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 [摘要]抗美援朝战争的深远影响,可以概括为:激起全国人民的护国之心,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打击美国嚣张气焰,鼓励相同处境国家斗争,但也有不可忽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抗美援朝,美国,负面,影响 朝鲜战争的爆发不过是冷战的一种激烈对抗的方式,是冷战的合乎逻辑的发展结果。美苏支持的两个对立的政权都想以武力实现半岛的统一,双方在边界地带的冲突可以说从未间断。从本质上说,没有美苏冷战,也不可能有朝鲜战争的爆发. 一、抗美援朝战争激起了全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决心,从民族安全立场出发, 巩固民族团结和正义。 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帝国主义逼出来的。早在志愿军入朝鲜之前,美国已经把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企图把台湾当作他们在太平洋前线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美国不仅妄想永久霸占我台湾海峡,而且不断扩大对我国的包围圈,把战火从东南沿海烧到鸭绿江边,对我国边境城镇和机场进行轰炸,我们危险极了。毛主席指出:美国"三把刀插在中国身上,朝鲜一把刀插在我们头上,台湾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腰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脚上,天下一变,从三方面向我们进攻,我们就被动了。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既是为了朝鲜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美国作家越翰托兰也认为:"中国人进入朝鲜冲突是被迫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使用核武器的强大敌人的入侵,中国不得不出兵朝鲜,这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的。周恩来总理更是代表中国政府阐明中国的严正立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这是一场保卫祖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为世界和平进行的正义战争。 二、抗美援朝战争,打击美国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狠狠地教训了美国人。朝鲜停战后,美国人不得不认真对待我国在亚洲和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美国人的地面部队在越南战争期间,也未敢越过17°线。另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因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不但震动了美国,也震动了世界,各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对中国刮目相看了。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1955 年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前夕,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甚至绝大多数国家都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包括西欧的主要国家。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第2758号决议,并且我国还担任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毛泽东曾面对当时情势说过,“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2-P356]“即使我们再弱,美国要把他们的意志强加在我们身上也是办不到的。”[3]这都充分印证了,当年我党我国政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英明决策以及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取得的辉煌战绩都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 三、我军在朝鲜战争期间创造了以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弱国打败强国, 穷国打败富国的壮举。 这是继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人民抵抗外来侵略的又一重大胜利。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捍卫了祖国的安全,援助了朝鲜人民,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打出了我们的国威军威,向全世界显示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受帝国主义列强凌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通过抗美援朝战争,我军经受了现代科技条件下作战的锻炼,先后有300多万人指战员直接参战,造就了一批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军事指挥人才。我军也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以劣胜优的宝贵经

抗美援朝的著名战役 抗美援朝战役

抗美援朝的著名战役抗美援朝战役 抗美援朝著名战役一、血战飞虎山 第二次战役根据彭德怀"诱敌深入"的计划,为了不让联合国军北进的速度太快,而影响中国军队的调动和威胁中国军队的侧后,彭德怀命令112师335团依据飞虎山之险阻击联合国军。11月4日335团经过血战占领飞虎山,到11月8日部队完成阻击任务安全撤离,经过五昼夜的血战,防守部队承受着韩国第七师和美军一部的立体攻击,最激烈的8日毫无防空力量的志愿军承受80余架美机及大炮地毯式轰炸,所有阵地均进入了肉搏战,守卫飞虎山主阵地的335团2营阵亡者十之六七,其中五连三排仅余3名战斗人员。本次血战共毙伤俘敌1800余人,飞虎山前共有美韩军遗失400多具,335团及团长范天恩由此威名天下。 抗美援朝著名战役二、血战长津湖 第二次战役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狈狂北犯,11月底进到长津湖一带,志愿军第九兵团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设置伏击圈,11月27日九兵团发起全线攻击,当时被包围的美国陆战一师约有四个团一万多人,超出预定一倍以下。到28日拂晓志愿军包围新兴里之敌,美国则凶猛地反扑,其中80师伤亡及冻饿减员十分严重,每团仅余数百人!故81师加入新兴里战斗,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美军突围一次比一次疯狂。当晚气温继续下降,美国全力向241团阵地发起冲击,其中241团3营8连战斗到仅剩最后一人,美军侥幸得以突围,志愿军只好分路截击,南逃美军在1221高地受至阻击分散而逃,至12月

2日只有200多美军逃入柳潭里,至此美军31团,32团1营及第57炮兵营被27军基本被歼灭,美31团曾参加1918-1920年对苏联的干涉作而获得"北极熊团"的绰号,二战中参加过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等战役,是美军陆军的佼佼者,而此战团长被击毙,团旗被缴,最终全军覆灭。27军80师和8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及非战斗减员高达10000人,全军冻伤高达22%! 抗美援朝著名战役三、血战三所里 第二次战役美军受到志愿军的迎头痛击后,迅速南撤,三所里及龙源里是美军主力的唯一退路,38军113师强行军14小时疾进72.5公里穿插到三所里,同时师长江潮命337团抢占龙源里,这样切断美第九军的退路。美军为打通退路,动用飞机坦克疯狂空围,坚守松骨峰的335团一营三连最后仅五人生还。美军在三所里连续冲锋十数次均为打退,美军第9军见从三所里、龙源里突围无望,被迫遗弃大量辎重装备转向安州方向突围,后经安州、肃川退向平壤。但此战打出了38军王牌军的硬骨头风采,战后彭德怀特嘉奖38军,"万岁军"由此名扬天下。 抗美援朝著名战役四、血战横城 第四次战役为遏制联合国军的猛烈攻势,彭总命在横城一带打击敌人,于是横城反击战于1951年2月11日晚展开,志愿集结四个军和人民军两个军团欲全歼韩国第五师和第八师。志愿军39军117师350团长途奔袭插到敌后方,12日美退下来的美2师一部和韩国第八师2个营进入伏击圈,战斗异常激烈,相当一部分志愿军弹药全部打

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各大战役简介及纪念章

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各大战役简介及纪念章 首取东北,大战告捷 辽沈战役我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以及地方部队共计103万人参战.而国民党军总兵力55万余人. 辽沈战役我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首先集中5主力纵队围歼锦州的国民党军范汉杰集团13万余人.逼迫敌60军曾泽生率部起义,继而使郑洞国率新七军投诚,解放长春.之后集中全部主力围歼由沈阳西援的廖耀湘兵团于辽西地区. 解放沈阳,营口.东北全境解放. 辽沈战役役历时52天,全歼国民党军精锐47万2千人。模范奖章-东北人民解放军吉林军区 1947年-铁合金制正面模范 奖章-东北人民解放军吉林军区 1947年-铁合金制背面 解放东北纪念章 铁合金制正面

决胜淮海,扭转乾坤. 淮海战役我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16个纵队,中原野战军7个纵队以及地方部队共计60万人参战.而国民党军总兵力80万人. 淮海战役分为三个阶段:一:战略包围,全歼黄百韬第七兵团,逼迫何基沣,张克侠二个军起义.二:全歼黄维兵团,包围杜聿明下辖邱清泉,李弥,孙元良的三个兵团。击退敌第六,八兵团的北援.三:全歼杜聿明下辖邱清泉,李弥,孙元良的三个兵团. 淮海战役历时65天,全歼国民党军精锐55万5千人。 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中原人民解放军 1948年11月5日-1949年1月10日-中原军区制-铜制正面 淮海战役胜利纪念章-中原人民解放军 1948年11月5日-1949年1月10日-中原军区制-铜制背面淮海战役纪念章-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赠

1949年-铜制正面淮海战役纪念章-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赠 1949年-铜制背面 特等功奖章-淮海军分区 1948年-铜制正面 特等功奖章-淮海军分区 1948年-铜制正面夺取平津,大局奠定 平津战役我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以及地方部队参战.而国民党军总兵力55万人. 平津战役首先歼灭新保安之傅作义主力第35军2个师.接着歼灭张家口突围之敌第11兵团所属7个师.之后围歼天津守敌陈长捷部13万人.天津解放,逼迫傅作义率守北平的国民党军25万人接受我军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全歼和改编国民党军精锐52万余人。 华北解放纪念

抗美援朝时期战争年表

抗美援朝时期战争年表 抗美援朝时期战争年表 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0月至11月5日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防空作战1950年11月云山战斗1950年11月至12月第二次战役1950年11月武陵里战斗1950年11月新兴里战斗1950年11月—12月三所里战斗1950年11月松骨峰战斗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第三次战役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新垡石湖以南地区战斗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高阳以南地区战斗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仙岩里战斗1950年12月至1951年1月道城岘石长里战斗1951年1月草鞋洞华岳里战斗1951年1月1日泽川车站战斗1951年1月1日至2日济宁里战斗1951年1月釜谷里南山战斗1950年至1953年空军作战1951年1月21日安州一·二一空战1951年1月25日—4月21日第四次战役1951年2月536.9高地防御战1951年2月京安里大桥战斗1951年4月22日—6月10日第五次战役1951年5月芝岩里以南地区战斗1951年5月加郎山战斗1951年8月至1952年6月反

绞杀战1951年8月至10月1951年夏秋防御战役1951年10月文登川之战1951年11月大小和岛空战1951年11月肃川一一·一八空战1951年11 清川江口一一·二三空战1951年12月至1952年8月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1951年12月泰川龟城一二·五空战1951年12月清川江一二·一四空战1951年12月平壤一二·一五空战1952年至1953年冷枪冷炮战1952年1月清川江口一·一一空战1952年1月黄州沙里院一·三一空战1952年2月军隅里二·一O空战1952年2月三登谷仓二·二二空战1952年5月镇南浦五·四空战1952年5月平壤五·八空战1952年6月官垈里西无名高地战斗1952年7月镇南浦7.27空战1952年8月沙院里八·五空战1952年9月沙院里海州九·一空战1952年9月至10月1952年秋战术反击战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1952年11月597.9高地之战1952年12月至1953年4月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1952年12月永山铁山龟城一二·二空战1953年1月205高地及以南无名高地战斗1953年3月龟城三·一三空战1953年4月883.7西北无名高地战斗1953年4月大堡四·七空战1953年5月至7月1953年夏季战役1953年5月方形山战斗1953年5月安州空战1953年6月883.7及973高地战斗1953年6月座首洞南山战斗1953年7月7月13

试析抗美援朝的军事斗争艺术

试析抗美援朝的军事斗争艺术 ●韩永要 卓爱平 抗美援朝是50年代初中美之间进行的一场全方位较量。在这场斗争中,中国共产党人以敏锐的政治智慧和高超的斗争艺术,打败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赢得了抗美援朝斗争的胜利,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树立了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的形象,谱写出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光辉篇章。 一、把美国出兵朝鲜,侵略台湾、轰炸东北和远 东问题连成一体来看待,决策抗美援朝 从朝鲜战争是重要的国际斗争问题这一判断出发,作出援助朝鲜,暂时搁置解放台湾计划。 二战结束后,美国一跃成为主宰远东命运的超级大国。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强国,美国的对外政策是欺侮别人的政策。在其称霸全球的战略中,朝鲜半岛被纳入远东战略的视野中,并在美国的一手操纵下,人为地分裂成南北两部分,南朝鲜成为美国在东亚实施反共的政治冷战、军事遏制和经济封锁的桥头堡。1950年6月25日,朝鲜南北围绕国家统一问题爆发内战,美国决策层从称霸全球战略和遏制苏联的全球眼光来分析朝鲜战争,认为战争直接触动了美国在远东的战略利益,南朝鲜在军事上的价值或许不重要,但作为美苏在远东冷战对峙的焦点,政治地位不容忽视。此外,美国还认为台湾、印度支那和菲律宾也是亚洲有可能出问题并危及其远东战略的地区。为此,27日,杜鲁门发表声明,作出了介入朝鲜战争、封锁台湾海峡的决策。7月7日,在以麦克阿瑟为总司令的联合国军陆续赴朝参战的同时,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美国空军也开始侵扰中国东北。 中共中央、毛泽东冷静地分析朝鲜局势,敏锐地觉察到,自1945年以来一直担心

的美国军事干涉终于发生了。显然,朝鲜战争和美国出兵台湾、轰炸东北是一种互动关系,揭开遮掩在美国这一举措上的帷幔,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在远东所要遏制的对象是中国。尽管出于种种考虑,美国拒绝了蒋介石提出派志愿军到南朝鲜参战的动议,反对蒋介石卷入朝鲜战争,但是,第七舰队北上台湾海峡的作法,无疑是在“利用日本的基地,继承日本军国主义的衣钵,沿袭着甲午战争以来的历史,走吞并中国必先占领东北,占领东北必先占领朝鲜的老路。”美国介入朝鲜战争、任意侵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错误决策和野蛮行径,不仅把朝鲜内战国际化,“连带的是台湾问题”。①美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预示着中美之间的较量不可避免。美国的侵略政策无疑激怒了中国共产党人,中国政府明确指出,美国的武装干涉使朝鲜战争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美国“企图在朝鲜打开一个缺口,准备作为世界大战的东方基地。因此,朝鲜战争确实成为目前世界斗争的焦点,至少是东方斗争的焦点。现在我们对于朝鲜不仅看作是兄弟国家的问题。”②唇亡齿寒,户破堂危。由对朝鲜战争性质和战争发展趋势的判断出发,中央迅速作出了反应。6月30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朝鲜打起来了,杜鲁门政府不仅宣布派兵入侵朝鲜,侵略台湾,而且对进一步侵略亚洲作了全面布署。他们把朝鲜问题同台湾问题和远东问题连结在一起。”③从朝鲜在东方的地位和朝鲜战局对中国影响的展望来说,出兵朝鲜无疑对中国和促进远东和平具有重要政治意义。 鉴于国内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新中国的财力、物力状况无力同时解放台湾和在东北开辟战场。为避免两线作战,党中央权衡利弊,从战略全局出发,在确保东南沿海无虞的情况下,将军事斗争准备的重心北移,全力以赴解决“新的课题———支援朝鲜人民,推迟解放台湾”④。8月4日,中共中央举行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如美帝得胜,就会得意,就会威胁我。对朝不能不帮,必须帮助,用志愿军形式,时机当然还要选择,我们不能不有所准备。”周恩来也强调说,朝鲜“要争取胜利,一定要加上中国的因素”⑤。 未雨绸缪,作出暂时搁置解放台湾的既定计划,组建东北边防军,是中国准备援助朝鲜的实质性措施。朝鲜战争之初,人民军在战场上胜利地向南挺进,金日成信心十足地宣布8月份完全解放朝鲜国土。但中共中央认为,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插足朝鲜战争,决不会轻易退出,战局前景不容乐观。中央强调“我们宁可把情况估计得复杂一点”⑥,作最坏的打算,做好应战准备,不要等局势完全紧张,措手不及。7月13日,中央军委下达成立东北边防军的命令,确定了“边防军所辖部队人数、指挥机构、人选、部署调整、车运计划、后勤保障、集结时间等。”鉴于第4野战军主力入关南下,决定调集作为战略预备队的第38、39、40军“共约二十五万五千人左右”,“限八月五日前到达指定地区”⑦,与留守东北的第42军,合并组建东北边防军。8月底,中央决定进一步加强东北边防军的力量,再抽调集结在华东地区包括原准备用于解放台湾的第9兵团的3个军,周恩来说,宁可“备而不用”⑧。 朝鲜战局的发展,证明了中央的决策是英明的。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后,朝鲜战局急转直下,出兵援朝成为当务之急。为了保卫中国大陆的安全和反抗美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