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重奏小提琴谱乐谱

二重奏小提琴谱乐谱

二重奏小提琴谱乐谱
二重奏小提琴谱乐谱

初学五线谱

首先,五线谱是由三个主要的部分组成的:音符、谱号、谱表。 第一节谱表 现在我们首先来介绍一下谱表: 用来记写音符高低的表格,就叫做“谱表”。 五线谱,顾名思义是由五条线组成的。的确,是由五条平行的“横线”和四条平行的“间”组成的。这就是五线谱的谱表。它们的顺序是由下往上数的。 最下面第一条线叫做“第一线”,往上数第二条线叫“第二线”,再往上数是“第三线”、“第四线”,最上面一条线是“第五线”。 由于音符非常多,所以“线”与线之间的缝隙也绝对不能浪费的,也就是“线”与“线”之间的地方叫做“间”。这些间也是自下往上数的。同“线”一样。最下面的一间叫做“第一间”。往上数是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下面请看谱例: 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间都代表着一个音的高度。 然而这五条“线”和四个“间”还不够表达我们的情感心声,如果还有更高的音或者更低的音出现怎么办呢?于是就产生了更多的“线”和“间”。 这些临时多出来的“线”和“间”叫做“上加线”和“下加线”。上面多出来的线叫做“上加线”,上面多出来的“间”叫做“上加间”。下面多出来的“线”和“间”叫做“下加线”和“下加间”。这些“线”和“间”向上下两边呈放射形。“上加线”和“上加间”是自下而上,往上数的,分别叫做“上加一间”、“上加一线”、“上加二间”、“上加二线”、“上加三间”、“上加三线”…………以此类推。 在五条线下面加出的线是从上面向下数的(与上加线相反)。分别称作“下加第一间”、“下加第一线”、“下加第二间”、“下加第二线”……也是以此类推。(如下图) 这里面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有两点: 1、“上加线”和“下加线”根据音符只需要画一条短线,不需要很长。够表示音符就可以了。(如下图) 2、在表示“上加间”和“下加间”的时候,不需要再把这个音符上面或下面的线画出来了。(如下图)

《大提琴》教案

《大提琴》教案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湘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5课 一、导入 播放大提琴独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使学生进入一个提琴音乐的氛围,欣赏两分钟。 提问:同学们听完这段大提琴演奏曲后,有什么感受?大提琴的音色特点有哪些? 同学们回答后实行总结:大提琴的音色悠扬,琴弦的音色含情,旋律动人。特别人性和自然,能较好地反映人的情感。 大提琴的四根琴弦,具有四种特点。第一根琴弦a弦,发音华丽,富于歌唱性;第二根弦d 弦,音色朦胧;第三、第四根弦,G弦C音色低沉响亮。所以,大提琴是近代管弦乐队不可少的次中音和低音乐器。 二、欣赏分析大提琴的构造和造型 利用电脑和大屏幕,欣赏大提琴的造型。让学生自由讨论后回答大提琴的特点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总结: (1)造型华丽高贵,大方适度,色彩漂亮雅致。 (2)具有优美的曲线和弧面,造型显得柔美。 (3)有粗细的直线,直线的琴杆和琴弦,使提琴的造型柔中有刚。 (4)大提琴的比例感很适当,点、线、面均衡,显得造型完美,素有乐器中的美男子之称。 三、解构艺术造型的特点 所谓的解构艺术造型,就是打破原有的形状和形体,然后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形状和形体。例如:1994年中国北京举行一个盛大的文艺晚会,中央电视台实况转播,其中一个国外的美术大师现场表演艺术创作R帐跫野鸦计淘诘厣希髦盅丈愕乖诨忌希缓竽闷鹨话哑恋拇筇崆伲吒呔俟范ィ芰ο虻孤筒实幕荚蚁氯ァG儆ι椋筒史山Γ疑约诱恚桓毕执囊帐踝髌范偈辈恕Lㄏ乱黄净逗簦饩褪抢梅纸夤钩傻囊帐踉煨驮斫写醋鞯摹?BR>解构艺术造型,其特点就是打破陈规,不受原有形象

的束缚,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形象。这种造型手法,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能够产生偶然性和新奇感。 实行解构艺术造型训练,能够启发智慧,激发人的潜能,使艺术的思维更加活跃,使受训练的学生思想解放和更加敏捷,会对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形式有更多的发现和创意。 四、利用电脑展示解构艺术造型的作品 1.利用大提琴的造型,实行分解构成。 图:《提琴时代》《花的旋律》 2.利用圆号的造型,实行分解构成。 图《圆号新形象》《提琴与圆号》 3.利用蝴蝶的造型,实行分解构成。 图:《蝴蝶新组合造型》 4.利用鱼的造型,实行分解构成。 图:《多条鱼组合构成》 5.利用大提琴、圆号、蝴蝶、鱼的造型实行综合分解构成。 图:《自然交响乐》《圆号梦想曲》《一起为鱼儿伴奏》《大提琴时代的士高》 课堂练习 利用大提琴、圆号、鱼、蝴蝶的图案,实行分解构成练习。 (每位学生发一份图案资料,学生利用资料剪贴、拼接实行造型练习) 要求 一、分割的形状不能太碎,要尽可能保持大提琴、圆号、鱼、蝴蝶造型的特点。 二、重新组合构成画面时,注意构图的均衡、大小、轻重感,点线面有机的结合。

大提琴独奏

大提琴独奏:Julian Lloyd Webber 钢琴伴奏:John Lenehan, Pam Chowhan, Richard Rodney Bennett 录音时间:1993.10 录音地点:伦敦亨利·伍德音乐厅 压缩比率:320 kbps (新增APE 无损压缩格式,分轨压制) 专辑介绍: 此专辑是朱利安·劳埃德·韦伯(Julian Lloyd Webber,即著名的音乐剧作曲家安德烈·劳埃德·韦伯的弟弟)为自己的儿子大卫出生(1992.4.25)而录制的一张大提琴摇篮曲专辑。其中包括朱利安自己创作的小品(第一轨),舒曼的《梦幻曲》、舒伯特、德沃夏克、斯科特、勃拉姆斯等作曲家的摇篮曲等。专辑充满了演奏家对于自己孩子的殷殷深情与博大父爱。专辑中的曲目不仅可以作为平时疏解心理压力的曲目,更可以作为孩子晚上入眠前的助眠功能音乐使用。本人作为大提琴专业出身,同时又是一个可爱孩子的父亲 专辑曲目: 01. Song for Baba 02. Kinderszenen, Op.15: No.7 Traumerei 03. Wiegenlied, D.498 04. Cancion de cuna para dormir a un negrito (Cradle Song) 05. Shepherd's Lullaby 06. Wiegenlied 07. Gipsy Melodies, Op.55 No.4: Songs My Mother Taught Me 08. Dream Sequence: a. Baby Let Me Take You Dreaming, b. Sleepyhead, c. Welcome To My Dream 09. Slumber Song 10. Lullaby, Op.57 No. 2 11. Slumber Song 12. Where Go The Boats 13. Chants d'Auvergne: Brezairola 14. A Little Song 15. Alice 16. Histoire de Babar le petit elephant: Lent at melancolique 17. Gentle Dreams 18. Mary's Lullaby 19. Dolly Suite: Berceuse 20. Wiegenlied, Op. 49 No. 4 21. Nursery Suite: Rock-a-bye, Baby/ Rocking Carol/ Golden Slumbers

大提琴独奏曲《天鹅》

小学音乐课教学设计 大提琴独奏曲《天鹅》教学设计 清新县第二小学郑少金 教学内容: 西南师范大学版六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欣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大提琴的形状,演奏姿势和方法,熟悉大提琴的音色和表现特点。初步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懂得大提琴独奏曲《天鹅》所表达的意境,以及曲中旋律、速度、力度、音色等表现特征,并能乐于创造性地用形象语言去表达音乐的感受。 教材分析: 《动物狂欢节》组曲共十四段,由十三首标题小曲和终曲组成。在《动物狂欢节》中,作者圣-桑以生动的手法,描写动物们在热闹的节日气氛行列中,各种滑稽有趣的情形。《天鹅》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乐曲,由大提琴家演奏,两架钢琴伴奏。展现了清澈明丽、波光粼粼的湖面。乐曲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乐曲为3/4拍,行板速度,采用三段体结构。作者以安娴、幽静略带忧伤的音调,形象地刻画了“天鹅”纯真的情感和高雅的姿态。 教学重难点: 运用已掌握的音乐知识(旋律、速度、力度、音色等)来感受乐曲的形象和意境,并创造性地用形象语言去表达音乐的感受。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森林舞会---聆听《天鹅》引子部分 1、师:今天的森林里特别热闹,一大早小动物们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哦,原来是要举行一场舞会。你听是在什么地方举行这场舞会呢? 2、教师用钢琴弹奏乐曲的引子部分。 3、指名回答:从音乐里你听出是哪个地方举行舞会?音乐形象地描绘了湖面怎样的景象? 4、师:你能用你的手臂来表示这波光粼粼的湖面吗?(请学生用左手手臂律动来表示湖

面的水波) 【设计意图:《天鹅》是一首非常短小却又优美的乐曲,作品描绘了一个特定的背景—--波光粼粼的湖面。抓住这一要点,我以一场森林舞会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乐曲的引子部分是用钢琴模仿波光粼粼的湖面,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注重给学生一个“画面感”:从波光粼粼的湖面切入,立足于感受音乐优雅的气质,令学生运用有创造性的形象语言去表达对音乐的理解。】 二、天鹅之舞----聆听《天鹅》第一部分 1、师:一位森林里公认的舞蹈家来湖面表演舞蹈,让我们一起静静地欣赏它的舞姿吧。(完整聆听全曲) 2、指名回答:这波光粼粼的湖面吸引了谁来跳舞? 3、师:原来,是森林的舞蹈家天鹅被吸引来了。 4、师: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只天鹅?你能学一学这高贵优雅的天鹅吗?(请学生学一学天鹅的姿态) 5、师:天鹅展开它优美的翅膀开始跳舞了,你觉得它是怎样舞蹈的?(聆听第一乐段) 6、师:让我们用右手手臂也来学一学天鹅的舞蹈。 7、随音乐用手指把天鹅的舞姿来画一画。(和学生一起画图形谱) 8、师:天鹅完全陶醉在自己的舞姿里了,让我们用“m”哼唱,一起为天鹅的舞姿伴奏。 9、师:湖面的伴奏音乐始终还在吗?请你用左手手臂表示波光粼粼的湖面,右手手臂表示这只跳着优雅舞姿的天鹅,随着音乐一起律动。 【设计意图:乐曲的第一段音乐细腻柔美,层次感教强。通过律动、图形谱、哼唱主题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把学生带入优美的意境。】 四、变化舞姿----聆听《天鹅》的第二部分 1、师:接下来,音乐发生了变化,天鹅的舞姿也发生了变化。你看,芭蕾舞演员也学着天鹅的舞姿跳起了舞蹈。(聆听《天鹅》的第二乐段,观看第二乐段的视频) 2、师:天鹅的舞姿起了哪些变化?(更舒展优美……) 3、师:舞蹈演员是怎样用手臂模仿天鹅的舞姿的?让我们一起学一学。(一起学一学天鹅的舞姿) 4、请女孩子扮演天鹅,男孩子扮演天鹅身边的湖水,随音乐律动。 【设计意图:乐曲的第二乐段运用了模仿手法,情绪显得比较活泼和激动,请男、女生

往事大提琴曲谱

往事大提琴曲谱 一起来看看为你带来的“往事大提琴曲谱,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往事》作者介绍王连三(1926~1986年),男,清流县城关人。 自幼酷爱音乐,民国30年(1941年)考入福建省国立音专,先攻理论和作曲,后在德国籍大提琴教授曼哲克的指导下,用3年时间修完5年课程,成为大提琴主修班优秀毕业生之一。 40年代,任国立福建音专助教、台湾师范大学讲师、台湾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奏、香港电影制片厂音乐师、香港电台大提琴独奏家,常在台、港、江、浙、闽等地巡回演出,博得好评。 1950年,他放弃优厚待遇,以赤子之心,毅然回到北京,先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演奏员,作曲并教学。 1954年调入中央音乐学院任教。 王连三30多年来潜心大提琴的教学和作曲,培养大批乐队演奏员和教师,编写大量教材和乐曲,是中国大提琴民族化最热诚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大提琴教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50年代初,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盛大的文艺晚会上,他担任大提琴独奏,与蒋凤之、郭兰英等艺术家同台演出。 目睹一些剧团演奏的都是外国名曲,他深感不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他终于创作出有福建鲜明地方色彩和浓郁生活气息的《采茶谣》,这是中国第一首以大提琴主奏、管弦乐队助奏的乐曲。

这首乐曲于1952年在北京剧场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评价。 日本丹羽正明先生在《读卖新闻》上评论:中国王连三先生的《采茶谣》的题材是以福建采茶歌为素材,在民谣的旋律反复出现之后,急速地出现华采乐段而结束,使人强烈地感受到使用亚洲的素材而以欧洲风格的曲式创作的这一倾向,是非常优秀的作品。 此曲随即传播到美国、德国、瑞士、日本、比利时等许多国家,被列为中国音乐院校的必习曲谱。 后来,他根据港台生活中的见闻,创作《风雨童年》组曲,写出终日奔波于街头的“卖报童、“擦皮鞋的孩子以及因工伤失明而被赶出工厂的“盲女和觉醒中的“童工行列等十分感人的形象。 他的15首大提琴练习曲在民族化表演技巧上作出新的探索。 在六七十年代,他下工厂、农村、部队,经过较长时间体验生活,写出反映祖国建设的乐曲《创业颂》、《风景就数祖国好》。 周恩来总理逝世时,他满含悲痛写下《永远的怀念》。 “文化大革命中,王连三身心受到严重摧残,艺术生命几乎被扼杀,但他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毫不动摇,1984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年,他身患绝症,仍然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坚持教学和改革,被评为优秀党员。 即使在病榻上,他也没有停止过工作,为全国大提琴比赛抱病写下《往事》和《相逢在北京》这最后两首乐曲,均获1985年全国应征

月半小夜曲小提琴简谱及歌词

月半小夜曲小提琴简谱及歌词 下面由为大家介绍《月半小夜曲》小提琴简谱,希望能帮到你。 《月半小夜曲》小提琴简谱【图片来源:中国曲谱网】《月半小夜曲》歌词仍然倚在失眠夜望天边星宿仍然听见小提琴如泣似诉再挑逗为何只剩一弯月留在我的天空这晚以后音讯隔绝人如天上的明月是不可拥有情如曲过只遗留无可挽救再分别为何只是失望填密我的空虚这晚夜没有吻别仍在说永久想不到是借口从未意会要分手但我的心每分每刻仍然被她占有她似这月儿仍然是不开口提琴独奏独奏着明月半倚深秋我的牵挂我的渴望直至以后仍然倚在失眠夜望天边星宿仍然听见小提琴如泣似诉再挑逗为何只剩一弯月留在我的天空这晚以后音讯隔绝人如天上的明月是不可拥有情如曲过只遗留无可挽救再分别为何只是失望填密我的空虚这晚夜没有吻别仍在说永久想不到是借口从未意会要分手但我的心每分每刻仍然被她占有她似这月儿仍然是不开口提琴独奏独奏着明月半倚深秋我的牵挂我的渴望直至以后仍在说永久想不到是借口从未意会要分手但我的心每分每刻仍然被她占有她似这月儿仍然是不开口提琴独奏独奏着明月半倚深秋我的牵挂我的渴望直至以后《月半小夜曲》创作背景在20世纪90年代初,李克勤刚进入宝丽金不久,有天听到《月半小夜曲》的日文原版河合奈保子的《ハーフムーン·セレナーデ》旋律后,被深深吸引,但被告知已被同公司的关正杰所用,让他很失望。 突然有一天,关正杰决定改编其他歌曲而放弃了这首歌,李克勤

赶紧把它拿过来重新改编,《月半小夜曲》也成为其代表作之一。 《月半小夜曲》歌曲鉴赏《月半小夜曲》用管弦乐的形式以及点缀上歌剧和声,有了一种“悲壮的形式意味,而不仅仅是小情小调的“哭诉,李克勤在音乐路上找到一些变化,更具力量感,至少给人不一样的听感。 猜你喜欢:1.let it go小提琴简谱2.爱的致意小提琴简谱3.蒲公英的约定小提琴演奏教学简谱4.See You Again小提琴演奏教学简谱5.一路向北小提琴演奏教学简谱

大提琴

大提琴 大提琴是近代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在管弦乐曲中大提琴声部经常演奏旋律性很强的乐句,也与低音提琴共同担负和声的低音声部。它是甚为人们喜爱的独奏乐器。作为独奏乐器来说,它的地位仅次于钢琴与小提琴。 大提琴是由古代的膝琴演变而来的,自16世纪以来即流行于世,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乐器的大小一直未能固定下来。经过许多年的实践与改革才算告一段落。现代大提琴高约48英寸,具有深厚动人的音色。 大提琴四根弦的音高比中提琴低八度(C—G—d—a),乐谱通常用低音谱表,在较高音区有时用中音谱表。它的奏法与中、小提琴不同,是夹在两腿之间演奏。大提琴的第一根a 弦发音华丽有力,富于歌唱性,第二根d弦,音色较朦胧,第三、四弦(G、C)低沉响亮,能够承受乐队的非常沉重的音响。它的发音原理虽然与中、小提琴相同,但其手指的把位在低音区与小提琴迥然不同,在高音区时能用姆指把位演奏。至于演奏技巧,由于它在琴身大小、琴弦排列与琴弦长短等方面与小提琴均不相同,因而各有难易。 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写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陆续有人为大提琴创作乐曲。18世纪时,维瓦尔第、塔尔蒂尼和莱奥等作曲家模仿小提琴协奏曲为大提琴写了不少协奏曲,后在英国、奥地利与法国等地相继出现意大利风格的大提琴协奏曲及其他乐曲。 至于18、19世纪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作曲大师们,如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舒曼、德沃夏克及柴科夫斯基等写了大量大提琴独奏曲、协奏曲与有大提琴声部的室内乐,使这一乐器的性能与技巧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发挥。其中最常演奏的有巴赫的六首大提琴组曲、博克尼尼协奏曲、海顿的D大调与C大调协奏曲、勃拉姆斯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谱写的a小调协奏曲、舒曼的协奏曲、德沃夏克的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罗可可主题变奏曲》、圣桑的协奏曲等。 其他如拉洛、埃尔加、柯达伊、兴德米特等近、现代作曲家亦写了许多优秀的大提琴乐曲,深受人们的喜爱。

大提琴

大提琴 一、导入 播放大提琴独奏曲《海顿主题变奏曲》,使学生进入一个提琴音乐的氛围,欣赏两分钟。 提问:同学们听完这段大提琴演奏曲后,有什么感受?大提琴的音色特点有哪些? 同学们回答后进行总结:大提琴的音色悠扬,琴弦的音色含情,旋律动人。特别人性和自然,能较好地反映人的情感。 大提琴的四根琴弦,具有四种特点。第一根琴弦a弦,发音华丽,富于歌唱性;第二根弦d弦,音色朦胧;第三、第四根弦,G弦C音色低沉响亮。因此,大提琴是近代管弦乐队不可少的次中音和低音乐器。 二、欣赏分析大提琴的构造和造型 利用电脑和大屏幕,欣赏大提琴的造型。让学生自由讨论后回答大提琴的特点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总结: (1)造型华丽高贵,大方适度,色彩漂亮雅致。 (2)具有优美的曲线和弧面,造型显得柔美。 (3)有粗细的直线,直线的琴杆和琴弦,使提琴的造型柔中有刚。 (4)大提琴的比例感很适当,点、线、面均衡,显得造型完美,素有乐器中 的美男子之称。 三、解构艺术造型的特点 所谓的解构艺术造型,就是打破原有的形状和形体,然后重新组合,构成新的形状和形体。例如:1994年中国北京举行一个盛大的文艺晚会,中央电

视台实况转播,其中一个国外的美术大师现场表演艺术创作,其特点就是打破陈规,不受原有形象的束缚,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形象。这种造型手法,具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可以产生偶然性和新奇感。 进行解构艺术造型训练,可以启发智慧,激发人的潜能,使艺术的思维更加活跃,使受训练的学生思想解放和更加敏捷,会对日常生活中的艺术形式有更多的发现和创意。 四、利用电脑展示解构艺术造型的作品 1.利用大提琴的造型,进行分解构成。 图:《提琴时代》《花的旋律》 2.利用圆号的造型,进行分解构成。 图《圆号新形象》《提琴与圆号》 3.利用蝴蝶的造型,进行分解构成。 图:《蝴蝶新组合造型》 4.利用鱼的造型,进行分解构成。 图:《多条鱼组合构成》 5.利用大提琴、圆号、蝴蝶、鱼的造型进行综合分解构成。 图:《自然交响乐》《圆号梦想曲》《一起为鱼儿伴奏》《大提琴时代的士高》 课堂练习

往事大提琴曲谱及作者个人介绍

往事大提琴曲谱及作者个人介绍 《往事》是由王连三创作的作品,王连三数十年如一日,为创作富有民族特色的大提琴曲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一起来看看为你带来的“往事大提琴曲谱”,这其中也许就有你需要的。 《往事》作者介绍王连三(1926~1986年),男,清流县城关人。自幼酷爱音乐,民国30年(1941年)考入福建省国立音专,先攻理论和作曲,后在德国籍大提琴教授曼哲克的指导下,用3年时间修完5年课程,成为大提琴主修班优秀毕业生之一。 40年代,任国立福建音专助教、台湾师范大学讲师、台湾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奏、香港电影制片厂音乐师、香港电台大提琴独奏家,常在台、港、江、浙、闽等地巡回演出,博得好评。1950年,他放弃优厚待遇,以赤子之心,毅然回到北京,先在中央戏剧学院任演奏员,作曲并教学。1954年调入中央音乐学院任教。王连三30多年来潜心大提琴的教学和作曲,培养大批乐队演奏员和教师,编写大量教材和乐曲,是中国大提琴民族化最热诚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大提琴教学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50年代初,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盛大的文艺晚会上,他担任大提琴独奏,与蒋凤之、郭兰英等艺术家同台演出。目睹一些剧团演奏的都是外国名曲,他深感不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使他终于创作出有福建鲜明地方色彩和浓郁生活气息的《采茶谣》,这是中国第一首以大

提琴主奏、管弦乐队助奏的乐曲。这首乐曲于1952年在北京剧场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得到周恩来的高度评价。日本丹羽正明先生在《读卖新闻》上评论:中国王连三先生的《采茶谣》的题材是以福建采茶歌为素材,在民谣的旋律反复出现之后,急速地出现华采乐段而结束,使人强烈地感受到使用亚洲的素材而以欧洲风格的曲式创作的这一倾向,是非常优秀的作品。此曲随即传播到美国、德国、瑞士、日本、比利时等许多国家,被列为中国音乐院校的必习曲谱。后来,他根据港台生活中的见闻,创作《风雨童年》组曲,写出终日奔波于街头的“卖报童”、“擦皮鞋的孩子”以及因工伤失明而被赶出工厂的“盲女”和觉醒中的“童工行列”等十分感人的形象。他的15首大提琴练习曲在民族化表演技巧上作出新的探索。在六七十年代,他下工厂、农村、部队,经过较长时间体验生活,写出反映祖国建设的乐曲《创业颂》、《风景就数祖国好》。周恩来逝世时,他满含悲痛写下《永远的怀念》。 “文化大革命”中,王连三身心受到严重摧残,艺术生命几乎被扼杀,但他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毫不动摇,1984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他身患绝症,仍然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坚持教学和改革,被评为优秀党员。即使在病榻上,他也没有停止过工作,为全国大提琴比赛抱病写下《往事》和《相逢在北京》这最后两首乐曲,均获1985年全国应征作品奖。 1986年4月,王连三病情恶化,在北京逝世。 王连三数十年如一日,为创作富有民族特色的大提琴曲进行卓有

大提琴演奏的一些基本知识

大提琴演奏的一些基本知识 大提琴演奏介绍:大提琴主要用低音谱号记谱,在演奏高音区时,亦可用中音谱号或高音谱号记谱。 大提琴演奏音域(独奏音域) 大提琴演奏常用音域(合奏音域) 大提琴演奏空弦与把位 大提琴演奏空弦排列同中提琴一样,但记谱与发音比中提琴低八度。例: 大提琴每一根弦,均可采用不同的把位而奏出完整的音列。 由于大提琴的琴弦较长,在演奏低音区 ,时,指距较宽,一个把位只包括三度音程(大三度或小三度)内的三个音。在演奏再高的音区时,演奏者可加用大拇指按弦。 4.大提琴演奏各种改变音色方法同小提琴(请参照小提琴)。

5.大提琴拨弦速度不宜超过一=104的连续十六分音符。拨弦的有效音域为: 演奏技巧 1、大提琴演奏可自如演奏音阶,在 的音域内,可自如地演奏半音阶,并能自如地演奏各种音程的跳动和装饰音,在一根弦上,可拉奏滑音。 2.在速度不太快时,大提琴可演奏双音。较容易演奏的双音有:八度、纯四度、增四度、纯五度。可以演奏的双音有:大、小六度。在速度较慢时可以奏出的双音有:大、小三度,但较困难。 其它音程的双音很少使用(或无法奏出)。 3.在速度不快(并尽量运用空弦)的情况下,大提琴可演奏三音和四音组成的和弦。下列为可演奏的和弦:

4、大提琴演奏各种改变音色方法同小提琴(请参照小提琴)。 5、大提琴拨弦速度不宜超过d=104的连续十六音符。拨弦的有效音域为:

6.大提琴演奏可运用大指按弦,四指触弦的方法,自如地奏出人工泛音。其记谱方法同小提琴。 7.大提琴演奏可单独使用某一根弦演奏。一般地讲,两根外弦(第一、四弦)的发音更响亮,演奏也更方便些。

月半小夜曲-声音注释

仍然倚在失眠夜望天边星宿 仍然听见小提琴如泣似诉再挑逗为何只剩一弯月留在我的天空 这晚以后音讯隔绝人如天上的明月是不可拥有 情如曲过只遗留无可挽救再分别为何只是失望 填密我的空虚 这晚夜没有吻别仍在说永久 想不到是借口 从未意会要分手但我的心每分每刻仍然被她占有 她似这月儿 仍然是不开口 提琴独奏独奏着明月半倚深秋 我的牵挂我的渴望直至以后ying yin yi zai sa min ye mang tin bin sing sou ying yin ting gan siu tai gan you ya ci sou zai tiu dou wei huo zi sheng ya wan yue lou zai o di tin hong ze man yi hou yan sun ga zue yan yu tin sang di ming yu si bu ho yong you cing yu ku guo zi wai lou mou ho wan lou zai fan bi wei huo zi si sa mong tin man o di hong hui ze man ye mu you man bi ying zai su wing gou sing ba dou si zie hou cong mei yi wei yiu fan sou dan o di san mui fan mui ha ying yin bei ta zin you ta ci ze yue yi ying yin si ba hoi hou tai kan dou zou dou zou ze ming yu bun yi san cou o di hin gua o di he mong zi zi yi hou

月半小夜曲 粤语发音详细歌词

仍然倚在失眠夜望天边星宿 ying yin yi zuai sa min ye muang tin bin sing sou 淫燃以在沙绵夜望天边声兽 仍然听见小提琴如泣似诉再挑逗 ying yin tiang gin siu tei ken yu ya cyi cou zuai tiu dou 淫燃听干小提肯如因是树灾挑豆 为何只剩一弯月留在我的天空 wai huo zyi sing ya wan yu lou zuai euo dei tin hong 妹何只省亚弯韵楼在鳄的听轰 这晚以后音讯隔绝 zie man yi hao yang sun ga zue 这满以后音讯嘎绝 人如天上的明月是不可拥有 yan yu tin sang dei miang yu syi ba huo yong you 盐如听上的民韵是罢和拥有 情如曲过只遗留无可挽救再分别 cing yu quo guo zyi wai lou mou huo wan gou zuai fen bi 情如苦过只围楼魔幻晚构在分列 为何只是失望填密我的空虚 wai huo zyi syi sa muang ti ma euo dei hong hui 为何机射社莫听蛮我的红黑 这晚夜没有吻别 zie man ye mu you men bi 这莫夜木有们的 仍在说永久想不到是借口 ying zuai siu wen gou sang ba dou syi zie hou 因在岁应够射博逗射这后 从未意会要分手 cong mei yi hui you fen sou 从唯一胃药分手 但我的心每分每刻仍然被她占有 dang euo dei seng muei fen muei ha ying yin bei ta zin you 但我的声微分为哈也因为她精油 她似这月儿仍然是不开口 ta syi zie yu yi ying yin syi ba huai hou 他亲这云笛也映射吧嗨侯 提琴独奏独奏着明月半倚深秋 tei ken dou zou dou zou ze miang yu bun yi sen cou 还轰动这东这渣名誉博医生抽 我的牵挂我的渴望直至以后 euo dei hin gua euo dei ha muang zyi za yi hao 莫gi看挂蓦地看莫扯扯以后

乐谱和简谱知识

乐谱 一.定义: 乐谱是一种以印刷或手写制作,用符号来记录音乐的方法。不同的文化和地区发展了不同的记谱方法。记谱法可以分为记录音高和记录指法的两大类。五线谱和简谱都属于记录音高的乐谱。吉他的六线谱和古琴的减字谱都属于记录指法的乐谱。传统的乐谱主要以纸张抄写,现在亦有电脑程式可以制作乐谱。 二.分类: 一分类方式一: 1、中国古代就有“宫,商,角(jue),徵(zhi),羽”五音,对应简谱中的1 2 3 5 6,是乐谱的基本音符,在谱曲时古曲用这五个音。在谱曲时是以它们其中的一音定调,只有在乐曲中才会体现音节,几分音符和音的长短。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就是这样谱曲的,整首歌里没47两音出现,是传统民歌。 2、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 3、 4、 5、 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0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17世纪时法国天主教方济名会教士J·J·苏艾蒂加以改进后用来教唱宗教歌曲。18世纪中叶,著名的法国思想家J·J·卢梭再加改进,大力倡导,并编入他的《音乐辞典》之中。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19世纪末叶,简谱传到日本,再传入中国。1904年沈心工编著出版的《学校唱歌集》是中国最早自编的一本简谱歌集;之后逐步普及到各地的学校,30年代随着救亡歌咏运动的开展,简谱得以在群众中广泛流传。 由于简谱的记法与中国的工尺谱(流行在中国民间的一种文字谱)相当接近,因此在中国简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是把简谱吸收得最好、最发扬光大的国家。而五线谱,通过以西方为中心的音乐教育体制,已基本通行于各个国家,在学校里已是必修项目之一,它为世界音乐统一于一谱提供了基础。 3、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在5根等距离的平行横线上,标以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他记号来记载音乐的—种方法。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和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加线及加间各分别称为上加第一线、上加第一间,下加第一线、下加第一间等,各代表一个音级。这些音级的固定高度根据所用的谱号来决定。谱号有三种:高音谱号,又称G谱号,低音谱号,又称F谱号,中音谱号,又称C 谱号。五线谱为适应不同音域的人声和乐器的需要,并避免过多的加线,有多种谱表,其中常用的有五种:即高音谱表(用G谱号):低音谱表(用F谱号)、女高音谱表、中音谱表、下中音谱表(后三种用C’谱号)。女高音谱表现已不常应用,中音谱表仅用于中提琴,次中音谱表常用于大提琴、大管、长号的较高音区。此外还有上低音谱表、女中音谱表等。 五线谱一般分类为:

大提琴如何认五线谱记忆法口诀(三篇)

大提琴认五线谱方法 一、音的高低、长短和标记节拍 用来记载音符的五条平行横线叫做五线谱。五线谱的五条线和由五条线所形成的间,都自下而上计算的。 在每行五线谱的开头都有一个符号__叫“高音谱号”,是最常用的。当然还有“低音谱号”和“中音谱号”。它们都是用来确定乐音的绝对物理高度的。 高音谱又叫G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g,记在五线谱的第二线上。 低音谱又叫F谱号表示小字组的f,记在五线谱的第四线上。 中音谱又叫C谱号表示小字一组的c,可记在五线谱的任何一线上。用得较少。 在五线谱表上用来记录音的符号叫“音符”。音符的形状有多种,但不外乎有三种组成成分符头,符干和符尾。符头有白符头和黑符头。符干写在符头的左下方或右上方。符尾写在黑符头符干的右边,许多音符的符尾可以相连。 音的高低 在五线谱上,音的高低是按音符在谱表上的位置而定的,位置高则音高,位置低则音低。比如这组音符 从上谱还可看出,音符是记在线上和线与线之间的。在谱表中,共有五条线和四个间,它们的名称如下 五线的上下都可以加短横线,这样就能记录较多的音。比如 在五线谱记录的音到底多高呢?五线谱上的音高是固定的。一般人们以钢琴键位和五线谱表加以对应。在这里你应当了解“小字一组”的A音,它是物体每秒钟振动0次的音高,叫做“标准音”,人们把它做成音叉——,用于乐队乐器的调音。有了标准音,我们才能准确找出乐曲的调高。 音的长短 在具体的乐曲中,音的长短不仅指发生的长短,还指停顿的长短。音的长短首先是由不同形态的音符来表示的,见下表 可见不同音符的长短,是按倍数增减的 其次,用符点表示音的长短,即音符的右边附有一个小点的音符叫做符点音附。附点表示延长原来音符时值的一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