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生态学复习重点讲义

基础生态学复习重点讲义

基础生态学复习重点讲义
基础生态学复习重点讲义

基础生态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绪论

1.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2.种群: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同种个体组成的复合体

3.群落:是栖息在同一地域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的复合体。

4.生态系统:是一定空间中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的复合体。

5.生物圈: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它包括岩石圈上层、全部水圈和大气圈的下层。

6.分子生态学: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生态学问题所产生的新的分支学科。

7.尺度: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的范围和发生的频率。

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

1、生物与环境

1.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2.大环境:是指地区环境、地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3.大气候:大环境中的气候称为大气候,是指离地面1.5米以上的气候,是由大范围因素决定的,如大气环流、地理纬度、据海洋距离、大面积地形等。

4.小环境:是指对生物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即指小范围内的特定栖息地。

5.小气候:是指近地面大气层中1.5米以内的气候。受局部地形、植被和土壤类型的调节。

6.生态因子:是指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如光温度、水、氧气、二氧化碳、食物和其他生物等。

7.生境:指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特定生物体或群体的栖息地的生态环境。

8.主导因子:对生物起作用的众多因子并非等价的,其中一个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它的改变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变化,这个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9.作用:环境的非生物因子对生物的影响,一般称为作用。

10.反作用: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一般称为反作用。

11.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也称短板理论。

12.限制因子: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其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13.限制因子定律:因子处于最小量时,可以成为生物的限制因子;但当因子过量时,同样可以成为限制因子。

14.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15.生态幅或生态价:指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下限和上限)之间的范围。

16.内稳态机制:生物通过控制体内环境(体温、糖、氧浓度、体液等),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即内稳态),减少对环境的依赖,从而扩大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能量环境

1.太阳高度角:以平行光束射向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与地面的交角,称为太阳高度角。

2.光合有效辐射:绿色植物依赖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将辐射能转换成具有丰富能量的糖类,然而光合作用系统只能够利用太阳光谱的一个有限带,即380-710波长的辐射能,称为光和有效辐射。

3.黄化现象:指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但能形成胡萝卜素,导致叶子发黄的现象。

4.光合能力:当传入的辐射能是饱和的、温度适宜、相对温度高、大气中2和O2的浓度正常时的光合作用速率,称为光合能力。

5.光周期现象:指植物开花结果、落叶及休眠,动物的繁殖、冬眠、迁徙和换羽毛等,是对日照长短的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6.长日照植物(短夜植物):日照超过某一数值或黑夜小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萝卜、小麦、凤仙花及牛蒡。

7.短日照植物(长夜植物):日照小于某一数值或黑夜长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如玉米、高粱、水稻、棉花、牵牛等。

8.中日照植物:昼夜长度接近相等时才开花的植物,如甘蔗

9.日中性植物:开花不受日照长度影响的植物,如蒲公英,四季豆、黄瓜、番茄及番薯等

10.上湖层:夏季湖泊上层的水受风的搅动,水温较一致,称为上湖层。

11.斜温层或温梯层:在上湖层以下,水温变化剧烈,每加深1m。水温至少下降1度,这层水称为斜温层或温梯层。

12.下湖层:斜温层以下的部分称为下湖层。

13.常温动物:维持大致恒定的体温的动物。

14.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的动物。

15.外温动物:依赖外部的热源,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动物。

16.内温动物:是通过自己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的动物,如鸟兽。

17.冻害:当温度低于-1度时,很多物种被冻死,这是由于细胞内冰晶形成的损伤效应,使原生质膜发生破裂,蛋白质失活或变性,这种损伤称为冻害。

18.冷害:指喜温生物在0度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害或死亡,这可能是通过降低了生物的生理活动及破坏生理平衡造成的,它是喜温生物向北方引种和扩张分布区的主要障碍。

19.发育温度阀:发育生长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阀温度,或称为生物学零度。

20.总积温或有效积温:发育的速率是随着发育阀温度以上的温度呈线性增加,它表明外温动物与植物的发育不仅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时间和温度的结合(称生理时间),即需要一定的总热量,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

21.春化:一些物种的种子只有经历了预寒冷后才能发育和开花,这种由低温诱导的开花称为春化。

22.驯化及气候驯化:内温动物经过低温的锻炼后,其代谢产热水平会比在温暖环境中高,这些变化过程是由实验诱导的,称为驯化,如果是在自然界中产生的则称为气候驯化。

23.贝格曼规律:来自寒冷气候的内温动物,往往比来自温暖气候的内温动物个体更大。

24.阿伦规律:冷地区内温动物身体的,如四肢、尾巴和外耳有变小的趋势。

25.异温动物:产生冬眠的内温动物又称异温动物。

26.适应性低体温:内温动物的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称为适应性低体温。

27.风:空气相对于地面的水平运动称为风。

3.物质环境

1.相对湿度:单位容积空气中实际水汽含量(e)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含量(E)之比。

2.田间水持量:对于陆地植物,水主要来自土壤,土壤孔隙抗重力所蓄积的水称土壤的田间持水量,是土壤储水能力的上限,为植物提供可利用的水。

3、土壤质地:组成土壤的各种大小颗粒按直径可分为粗砂、细砂、粉砂和黏砂。这些不同大小颗粒组合的百分比,称为土壤质地。根据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

4、土壤结构:土壤颗粒排列形孔隙度及团聚体的大小和数量称为土壤结构。土壤结构可以分为微团粒结构、团粒结构和比团粒结构更大的各种结构。

5、土壤的生物特性:是土壤中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活动所产生的一种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特性。

6、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碱化土的总称。

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

1、种群及其基本特性

1、种群:是同一时期内占有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系统更高组织层次——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

2、实验种群:指实验室内饲养或培养的一群生物。

3、无性系分株:构件生物各部分之间的连接可能会死亡和腐烂,这样就形成了许多分离的个体,这些个体来自于同一个受精卵并且基因型相同,这样的个体被称为无性系分株。

4、种群生态学:是研究种群的数量、分布以及种群与其栖息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他其他生物种群(如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5、种群大小:是一定区域内种群个体的数量,也可以是生物量或能量。

6、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单位体积或单位生境中个体的数目。

7、内分布型(简称分布):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种群的内分布型一

般可分为均匀的、随机的和成群的几种。

8、建筑学结构:指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它是决定植物个体与环境间相互关系和个体间相互作用的。

9、出生率:泛指任何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能力,不论这些个体的产生是通过分裂、出芽、卵生、胎生还是别的生产方式。

10、最大出生率:是理想条件(无任何生态因子的限制作用)下种群内后代个体的出生率。

11、实际出生率:就是一段时间内种群每个雌体实际的成功繁殖量。

12、特定年龄出生率:就是特定年龄组成内每个雌体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后代数量。

13、死亡率:是在一定时间段内死亡个体的数量除以该时间段内种群的平均大小,这是一个瞬时率。

14、最低死亡率:指种群在最适环境下由于生理寿命而死亡造成的死亡率。

15、生态死亡率:种群在特定环境下的实际死亡率。

16、特定年龄群的特定年龄死亡率:是死亡个体数除以在每一时间段开始时的个体数。

17、迁入:是个体由别的种群进入领地;迁出:是种群内个体离开种群的领地。

18、种群统计学:就是种群的出生、死亡、迁移、性比、年龄结构等的统计学研究。

19、年龄锥体:是以不同宽度的横柱从下到上配置而成的图,横柱从下而上的位置表示从幼年到老年的不同年龄组,宽度表示个年龄组的个体数或各年龄组在种群中所占数量的百分比。按锥体形状,年龄锥体一般有以下3类:典型的金字塔型锥体(基部宽、顶部狭,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代表增长型种群)、钟形锥体(出生率和死亡率大致平衡,年龄结构和种群大小都保持不变,代表稳定型种群)、壶型锥体(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说明种群正处于衰老阶段,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代表下降型种群)。

20、性比:指的是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

21、动态生命表:总结的是一组大约同时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这样的一组个体称做同生群,这样的研究叫做同生群分析。

22、静态生命表:是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做一年龄结构的调查资料而编制的。

23、特定年龄存活率():种群从出生到年龄成长到x期开始时存活个体所占的比率。

24、生命期望:是种群中某一特定年龄的个体在未来所能存活的平均年数。

25、净增殖率:将存活率与生殖率相乘并累加起来,即得净增殖率。

26、K—因子分析:根据观察连续几年的生命表系列,我们就能看出在哪一时期,死亡率对种群大小的影响最大,从而可判断哪一个关键因子对死亡率的影响最大,这一技术成为K—因子分析。

27、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

28、世代时间:是指种群中子代从母体出生到子代再产子的平均时间。

29、种群平衡:种群较长时期地维持在几乎同一水平上,称为种群平衡。

30、种群的衰落:指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人类过捕或栖息地被破坏),其数量会出现持久性下降。当一个地域种群死亡率超过出生率,迁出大于迁入,R0<1,r呈现负值后,如果这种趋势长期得不到恢复,种群就会衰落,进而消亡。

31、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渐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32、非密度制约因子:如果因子对种群出生率、死亡率等参数产生的影响在各水平种群密度下都是均一的,即其所产生的影响与种群本身的密度无关,则称为非密度制约因子。

33、密度制约因子:有些因素对种群初级参数产生的影响与种群本身的密度密切相关,当种群密度达到很高时,这些因素的不足会加剧种群内各个体之间的竞争作用,从而导致种群增长率的下降,这些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大小决定于种群密度的高低,称为密度制约因子。

34、集合种群:描述的是生境斑块中局域种群的集合。

35、局域种群指的是同一个种的,并且以很高的概率相互作用的个体的集合。

36、斑块:指的是局域种群所占据的空间区域。

37、集合种群动态:是指被占据生境斑块的比例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2、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

1、基因型:种群内每一个体的基因组合称为基因型。

2、物种:

3、基因库:种群内所有个体基因的总和构成种群的基因库。

4、哈代温伯格定律:是指在一个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如突变、选择、迁移、漂变等)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这种状态称为种群的遗传平衡状态。

5、多态现象:种群在许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一种群中一种以上的表型,这种现象称为多态现象。

6、地理变异:指广布种的形态、生理、行为和生态特征往往在不同地区有显著的差异,称为地理变异。

7、渐变群:如果环境选择压力在地理空间上连续变化,则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或表型的渐变,表型特征或等位基因频率逐渐改变的种群叫渐变群。

8、遗传漂变:是基因频率的随机变化,仅偶然出现。

9、瓶颈:如果一个种群在某一时期由于环境灾难或过捕等原因数量急剧下降,就称其经过了瓶颈。

10、建立者种群:遗传变异和特定基因在新种群中的呈现将完全依赖这少数几个移植者的基因型,从而产生的种群叫建立者种群。

11、建立者效应:由于取样误差,新隔离的移植种群的基因库不久便会和母种的差异越来越大。此种现象称为建立者效应。

12、稳定选择:当环境条件对处于种群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中间的个体是最适时,选择淘汰两侧极端个体,属于稳定选择。

13、定向选择:如果表型与适合度的关系是单向型的,选择对一侧极端个体有利,则选择属于定向型。

14、分裂选择:如果种群的数量的数量性状正态分布线两侧的表型具有高适合度,而他们中间的表型适合度低,则选择是分裂的或歧化的。

15、表型:直接观察所感受到的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16、配子选择:选择对基因频率的影响发生在配子上,称为配子选择。

17、亲属选择:如果个体的行为有利于其亲属的存活能力和生育能力的提高,并且亲属个体具有同样的基因,则可出现亲属选择。

18、群体选择:一个物种种群如果可以分割为彼此多少不相连续的小群,自然选择可在小群间发生,称为群体选择。

19、性选择:动物在繁殖期经常为获得交配权而通过某些表型形状或行为进行竞争。

20、物种形成:选择性进化的关键阶段是形成新的物种,即物种形成。

21、基因流:描述的是基因在种群内通过相互杂交、扩散和迁移进行的运动。

22、异域性物种形成:与原来种由于地理隔离而进化形成新种,为异域性物种形成。异域性物种形成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大范围地理分隔使两种群独立进化造成的物种形成;另一类是异域性物种形成方式发生在处于种分布区极端边缘的小种群中。

23、邻域性物种形成:发生在分布区相邻,仅有部分地理隔离的种群。

24、同域性物种形成:发生在分化种群没有地理隔离的情况下。

25、适应辐射:像这种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起源,在进化过程中分化成许多类型,适应于各种生活方式的现象,叫做适应辐射。

3、生活史对策

1、生物的生活史:指其从出生到死亡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2、生态对策: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称为生态对策,或生活史对策。

3、休眠:指生物因为当前环境苛刻,而未来预期会更好,就可能进入发育暂时延缓的状态。

4、滞育:昆虫的休眠称为滞育。

5、冬眠:响应冷环境的深度蛰伏叫做冬眠。

6、夏眠:一些种类的鸟和哺乳动物,可以通过类似于冬眠的夏季休眠来渡过沙漠长期的高温和类似的生境,这种休眠叫做夏眠。

7、变态:个体生活史中的形态学变化叫做变态。

7、种内与种间关系

1、拟寄生:是一种寄生的形式,也称作重寄生,发生在一些昆虫种类(主要是拟寄生蜂和蝇)拟寄生者在寄主体上或体内产卵,通常引起寄主死亡。

2、偏利共生:种间相互作用对一方没有影响,而对另一方或有益。

3、偏害共生:种间相互作用对一方没有影响,对另一方或有害。

4、种内关系: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种内关系。

5、种内竞争:同种个体间发生的竞争。

6、最后产量恒值法则:对于植物而言,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植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7、自疏: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种内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同样在年龄相等的固着性动物群体中,竞争个体不能逃避,竞争结果典型的也是使较少量的较大个体

存活下来,这一过程叫自疏。

8、雌雄同体:产生雌雄配子的动植物就是雌雄同体的,但雌雄同体的并不一定都是自体受精的。

9、闭花受精:某些植物有花,但从不开,仅能通过自体受精而生殖,这叫闭花受精。

10、性比:通常以种群中雄体对雌体的相对数来表示,如雌雄个体数相等,则性比为1:1,性比也可以用雄体占种群总数的比例来表示,如雌雄数相等,其比例为0.5.

11氏性比理论:大多数生物种群的性比倾向于1:1,这种倾向的进化原因叫做氏性比理论。

12.稀少型有利:如果母体偏向于生产性别较少的后代,则母体的适合度就比较高,这就是稀少型有利。

13.局域交配竞争:在同胞姐妹间存在交配竞争的情况下,母体如果产同样数量的雄仔和雌仔就会形成浪费,因而性比偏于雌,这叫做局域交配竞争。

14.婚配制度:是指种群内婚配的种种类型,包括配偶的数目,配偶持续时间,以及对后代的抚育等。

15.领域是指由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单位所占据的,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成员侵入的空间。

16、领域行为:指动物保卫领域的方式很多,如以鸣叫、气味标志或特异的姿势向入侵者宣告其领域范围;或威胁、直接进攻驱赶入侵者等,称为领域行为。

17、社会等级:是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

18.他感作用:也称异株克生,通常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9.阿利氏规律:种群过密或过疏都是不利的,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

20.种间竞争:是指两物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而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

21:利用性竞争:通过损耗有限的资源发生竞争。

22.干扰性竞争:个体不直接相互作用,或通过竞争个体间直接的相互作用。

23.似然竞争:相互影响与两种捕食者以共同的食物资源为中介产生的资源利用型竞争结果相似,称为似然竞争。

24.生态位: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

25.竞争释放:在缺乏竞争时,物种会扩张其实际生态位。

26.性状替换:偶然,竞争产生的生态位收缩会导致形态性状发生变化,叫做性状替换。

27.捕食:可定义为一种生物为摄取其他种生物个体的全部或部分为食,前者称为捕食者,后者称为猎物或被食者。

28.把协同进化定义为: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这一性状本身又是作为对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

29.捕(觅)食对策:就是动物为获得最大觅食效率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

30.寄生:是指一个种(寄生物)寄居于另一个种(寄主)的体内或体表,靠寄主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而生存。

寄生物可以分为两大类:微寄生物(在寄主体内或表面繁殖)、大寄生物(在寄主体内或表面生长,

但不繁殖。)拟寄生物(也称重寄生物,比如食尸动物)

31.互利共生:是不同种两个体间一种互惠关系,可增加双方的适合度。

32.专性互利共生:指永久性成对组合的生物,其中一方或双方不可能独立生活。

33.兼性互利共生:共生者可能不互相依赖着生存,仅是机会性互利共生。

第三部分群落生态学

1.生物群落:是在相同时间聚集在同一地段上的各物种种群的集合。

2.优势种:对群落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种。

3.建群种:优势层的优势种常称为建群种。

4.亚优势种:指个体数量与作用都次于优势种,但在决定群落性质和控制群落环境方面仍起着一定作用的植物种。

5.伴生种:它与优势种相伴生存,但对群落环境的影响不起主要作用。

6.偶见种:可能偶然地由人们带入或随着某种条件的改变而侵入群落中,也可能是衰退中的残遗种。

7.多度:是对植物群落中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中。

8.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空间上的一个实测数据。

9.相对密度:是指样地内某一种植物的个体数占全部植物种个体数的百分比。

10.密度比:某一物种的密度占群落中密度最高的物种密度的百分比。

11.盖度:是指植物体地上部分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又称投影盖度。

12.盖度比:某一物种的盖度占盖度最大物种的盖度的百分比。

13.基盖度:是指植物基部的覆盖面积。乔木的基盖度称为显著度。

14.频度:是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数占整个样方数的百分比。

15.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16.数目或丰富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物种数目的多寡。

17.均匀度: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

18.辛普森多样性指数:是基于在一个无限大小的群落中,随机抽取两个个体,他们属于同一物种的概率是多少这样的假设而推导出来的。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不同种的概率=1—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同种的概率。

19.香浓-威纳指数:是用来描述种的个体出现的紊乱和不确定性。不确定性越高,多样性也就越高。

20.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生物,不但体态相似,而且适应特点上也是相似的。

21.层片:是指由相同生活型或相似生态要求的种组成的机能群落。

22.群落交错区:又称生态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或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23.同资源种团:通常将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团成为同资源种团。

24.干扰: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是指平静的中断,对正常过程的打扰或妨碍。

25.波动:生物群落的年变化是指不同年度之间,生物群落常有明显变动。但这种变动只限于群落内部的变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通常将这种变动成为波动。波动可分为三种:不明显波动、摆动性波动、偏途性波动。

26.演替是指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演替分为快速演替、长期演替、世纪演替(按照演替发生的

; ;

时间进程分);群落发生演替(群落发生) 内因生态演替或内因动态演替、外因生态演替或外因动态 演替(按照引起演替的主导因素分) 自养性演替和异样性演替(按照群落代谢特征) 水生基质演替 系列(黏土生演替系列、砂生演替系列、石生演替系列、水生演替系列)、旱生基质演替系列(黏土 生演替系列、砂生演替系列、石生演替系列)(按照基质划分)。

27.定居:就是植物繁殖体到达新地点后,开始发芽、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第四部分 生态系统生态学

1.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物 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事物有规律地联合的集合体,是有序的整体。

3.非物质环境:包括参加物质循环的无机元素和化合物,联系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的有机物质和气候或 其他物理条件。

4.生产者:是能以简单的无机物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

5.消费者:是针对生产者而言,即它们不能从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生产 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因此属于异样生物。

6.食草动物:是直接以植物体为营养的动物。食草动物可以统称为一级消费者。

7.食肉动物:即以食草动物为食的食者,可以统称为二级消费者。

8.大型食肉动物或顶级食肉动物:即以食肉动物为食者,它们可以统一称为三级消费者。

9.分解者:是异样生物,它把动植物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的化合物,并释 放能量,其作用正与生产者相反。

10.初级生产:一般把自养生物的生产过程称为初级生产,其提供的生产力称为初级生产力。 11.次级生产:异样生物再生产过程称为次级生产,提供的生产力称为次级生产力。

12.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 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一般有两类食物链:捕食食物链、碎屑食 物链。

13.一级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14.二级营养级:所有以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为食的动物都属于第二级营养级。

15.第三级营养级:包括所有以植食物为食的食肉动物。

16.能量锥体或金字塔:能量通过营养级逐渐减少,如果把通过各营养级的能流量,由低到高画成图, 就成为一个金字塔形,成为能量锥体或金字塔。

17.传递效率:能流过程中各个不同点上能量之比值,可以称为传递效率。

18.摄食量:表示一个生物所摄取的能量。对于植物来说,它代表光合作用所吸收的日光能,对于动 物来说,它代表动物吃进的食物的能量。

19.同化量:是消化后吸收的能量。对分解者是指对细胞外的吸收能量;对于植物来说,它指在光合 作用中所固定的能量,常常以总初级生产量表示。

20.呼吸量:指生物在呼吸等新陈代谢和各种活动中消耗的全部能量。

21.生产量:指生物在呼吸消耗后净剩的同化能量值,它以有机物质的形式累计在生物体内或生态系 统中。对于植物来说,它是净初级生产量;对于动物来说,它是同化量扣除呼吸量以后的净剩的能量 值。

22.同化效率:指植物吸收的日光能中被光合作用所固定的能量比例,或被动物摄食的能量中被同化 了的能量比例。同化效率=被植物固定的能量/植物吸收的日光能=被植物消化吸收的能量/动物摄食的 能量

23.生产效率:指形成新生物量的生产能量占同化能量的百分比。生产效率营养级的净生产量营养级 的摄入能量

24.消费效率:指 1 营养级消费(即摄食)的能量占 n 营养级净生产能量的比例。消费效率 1 营养级 的消费能量营养级的净生产量

25.林德曼效率:指 1 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占 n 营养级所获得能量之比。

26.反馈:是指系统的输出变成了决定系统未来功能的输入。一个系统,如果其状态能够决定输入,

就说明它有反馈机制的存在。反馈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控制可使系统保持稳定,正反馈使系统偏离加剧。

27.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发育和调节所达到的一种稳定状态,它包括结构上的稳定、功能上的稳定和能量输入、输出上的稳定。

28.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盲目活动而导致局部地区甚至整个生物圈结构和功能的失衡,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29.生态阀值:生态系统受外界干扰后,自我调节的极限。

30.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生产量: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

31.净初级生产量: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生长和生殖,这部分生产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而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全部生产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

32.生产量: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有机物质生产量,而生物量是指在某一定时刻调查时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

33.潜蒸发蒸腾指数:是反映在特定辐射、温度、湿度和风速条件下蒸发到大气中水量的一个指标。

34.分解:是死有机物质的逐步降解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