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册-数学(奥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奥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奥数)
四年级下册-数学(奥数)

第一讲方阵问题(一)

学生排队,士兵列队,横着排叫做行,竖着排叫做列.如果行数与列数都相等,则正好排成一个正方形,这种图形就叫方队,也叫做方阵(亦叫乘方问题)。

方阵的基本特点是:

①方阵不论在哪一层,每边上的人(或物)数量都相同.每向里一层,每边上的人数就少2。

②每边人(或物)数和四周人(或物)数的关系:

四周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1]×4;

每边人(或物)数=四周人(或物)数÷4+1。

③中实方阵总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每边人(或物)数。

例1:有一条公路长900米,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10米栽一根电线杆,可栽多少根电线杆?

分析:要以两棵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作为分段标准.公路全长可分成若干段.由于公路的两端都要求栽杆,所以电线杆的根数比分成的段数多1。

解:以10米为一段,公路全长可以分成

900÷10=90(段)共需电线杆根数:90+1=91(根)

练习与作业

1.四年级同学参加广播体操比赛,要排列成每行11人,共11行的方阵。这个方阵里有多少同学?

2.用棋子排成一个6×6的正方形,共需用棋子多少枚?

3.有1764棵树苗,准备在一块正方形的苗圃(实心方阵)里栽培。这个正方形苗圃的每边要栽多少棵树苗?

4.576人排成一个实心方阵,这个方阵每边多少人?

5.棋子若干只,恰好可以排成每边6只的正方形,棋子的总数是多少?棋子最外层有多少?

6.在大楼的正方形平顶四周装彩灯,四个角都装一盏,每边装25盏,四周共装彩灯多少盏?

第二讲方阵问题(二)

例3:某校五年级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一层的人数为60人。问方阵外层每边有多少人?这个方阵共有五年级学生多少人?

分析:根据四周人数和每边人数的关系可以知:

每边人数=四周人数÷4+1,可以求出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那么整个方阵队列的总人数就可以求了。

解: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60÷4+1=16(人)

整个方阵共有学生人数:16×16=256(人)

答:方阵最外层每边有16人,此方阵中共有256人。

例4:晶晶用围棋子摆成一个三层空心方阵,最外一层每边有围棋子14个.晶晶摆这个方阵共用围棋子多少个?

分析:方阵每向里面一层,每边的个数就减少2个。知道最外面一层每边放14个,就可以求第二层及第三层每边个数。知道各层每边的个数,就可以求出各层总数。

解:最外边一层棋子个数:(14-1)×4=52(个)

第二层棋子个数:(14-2-1)×4=44(个)

第三层棋子个数:(14-2×2-1)×4=36(个)

摆这个方阵共用棋子:52+44+36=132(个)

练习与作业

1.有16个学生站在正方形场地的四周,四个角上都站1人,如果每边站的人数相等,那么每边站几个学生?

2.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四个角上都栽1棵树,如果每边栽6棵,四边一共栽多少棵树?

3.有100个少先队员参加广播操比赛,十人一行,排成了一个正方形队。这个正方形四周站了多少个少先队员?

4.在一块正方形场地的四周竖电线杆,四个角上都竖1根,一共竖28根,正方形场地每边竖多少根电线杆?

5.某会议室的天棚是正方形,准备在天棚四周每边安装8灯(包括四个角上都安装1盏),四周一共安装多少盏灯?

第三讲巧求周长(一)

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了,但对于一些不是长方形、正方形而是多边形的图形,怎样求它的周长呢?可以把求多边形的周长转化为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例1:如图13—1所示,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分析:要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也就是求线段AB+BC+CD+DE+EF+FA的和是多少,而在这六条线段中,只有AB和BC这两条线段的长度是已知的,其余四条线段的长度均是未知的.当然,这个多边形的周长还是可以求的.用一个大正方形把这个图形圈起来,如图13—2所示,这个大正方形是ABCG.把线段EF水平向上移动,移到CG边上,这样CD+EF的长度正好与AB的长度相等.同样把竖直方向上的DE边向左移动,移到AG边上,这样AF+DE的长度正好与BC边的长度相等.这样虽然CD、DE、EF、FA这四条线段的长度不知道,但这四条线段的长度和我们可以求出来,这样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就转化为求一个正方形的周长。

练习与作业

1.下图的周长与长__厘米,宽__厘米的长方形周长相同,所以它的周长为__厘米(单位:厘米)。

2.下图的周长可以看成一个长由__个1厘米的小线段组成,宽由__个1厘米的小线段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所以它的周长是___厘米。

3.求下列各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①周长为__厘米。

②周长为___厘米(围成图形的小线段长l厘米)。

第四讲巧求周长(二)

例2.把长2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一层、两层、三层地摆下去,摆完第十五层,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分析:先观察图13—3,第一层有一个长方形,第二层有两个长方形,第三层有三个长方形……找到规律,第十五层有十五个长方形.同样,用一个大长方形把这个图形圈起来.因此求这个多边形的周长就转化为求一个长为2×15=30(厘米)、宽为1×15=15(厘米)的长方形周长。

解:(2×15+1×15)×2

=45×2=90(厘米)

答:这个图形的周长为90厘米。

练习与作业

1.求下列各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

①周长为多少厘米。

②周长为多少厘米(每条小线段长度都是1厘米)?

2.用9个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下图形状,它的周长为多少厘米?

4.街心公园有一块草坪(如下图),图上所标数字是线段的米数。在草坪四周从某顶点开始每2米种一棵月季花,一共需种___棵。

第五讲逻辑推理初步

在有些问题中,条件和结论中不出现任何数和数字,也不出现任何图形,因而,它既不是一个算术问题,也不是一个几何问题。

也有这样的题目,表面看来是一个算术或几何问题,但在解决它们的过程中却很少用到算术或几何知识。

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深入地理解条件和结论,分析关键所在,找到突破口,由此入手,进行有根有据的推理,做出正确的判断,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类问题我们称它为逻辑推理。

例 1.一桩谋杀案中,两个嫌疑犯甲和乙。另有四个证人正在受到讯问。第一个证人说:“我只知道甲是无罪的。”第二个证人说:“我只知道乙是无罪的。”第三个证人说:“前面两个证词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第四个证人说:“我可以肯定第三个证人的证词是假的。”通过调查研究,已证实第四个证人说了实话,请你分析一下,凶手是谁?

分析与解:题目中条件较多,且四个人的证词有真有假,在这种情况下,要善于抓住关键,由此入手进行有根有据的逐步推理。本题的关键是:第四个人说了实话。

因为第四个人说了实话,所以第三个人的证词是伪证,也就是说“前两个证词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是句假话。由此可以断定,第一个和第二个证人都说了假话。从而判断出甲和乙都是凶手。

练习与作业

1.有甲、乙两同学,其中一个人有奇数根铅笔,一个人有偶数根铅笔。如果再给甲原有的铅笔数,再给乙原有铅笔数的2倍,他们俩共有铅笔数为偶数。那么,甲同学原有铅笔数是__。

2.有甲、乙、丙、丁、戊五位同学,其中丙同学比丁同学高,比戊同学矮;丁同学比乙同学高;戊同学比甲同学矮。则最高的同学是__,最矮的同学是__。

3.有四种树的照片,它们是桃树、杏树、李树、梨树,生物老师将照片从1到4编了号,让同学们区分四种树,每人说出两个,学生回答如下;第一个学生:2号是桃树,3号是李树;第二个学生:1号是梨树,2号是杏树;第三个学生:2号是桃树,4号是梨树;第四个学生:4号是梨树d号是李树。老师发现这四个同学都只说对了一半,那么,1号是__,2号是__,3号是__,4号是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