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9月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 . 活性炭除味

B . 干冰用于食品保鲜

C . 铜用于制造导线

D . 液氧用于发射火箭

2.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 . 在稀盐酸中:Ba2+、CO32-、Zn2+

B .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

C . 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

D . 在硝酸铵溶液中:Na+、Cu2+、OH-

3. 下列物质名称、俗称、化学式、物质类别完全正确的是()

A . 硫酸铜、胆矾、CuSO4·5H2O、混合物

B . 碳酸钠、纯碱、NaCO3、碱

C . 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碱

D . 氢氧化钠、苛性钠、NaOH、碱

4. 下列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 . 酸雨呈酸性的原因:CO2+H2O=H2CO3

B . 用稀硫酸除铁锈3H2SO4 + Fe2O3 = Fe23 + 3H2O

C . 除去NaOH 溶液中的少量Na2CO3:Na2CO3+2HCl=2NaCl+CO2↑+H2O

D .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

5. 在Ca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A . CO2

B . CaO

C . Cu(NO3)2

D . HCl

6. 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7. 逻辑推理是科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

B . 浓硫酸有脱水性,所以浓盐酸也有脱水性

C .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D . 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8. 物质王国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带回了“警察局”。上级派出下列四名“警察”分别去审问“他们”。无法完成任务的“警察”是()

A . 紫色石蕊试液警察

B . 稀盐酸警察

C . 无色酚酞试液警察

D . 纯碱溶液警察

9. 为了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放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夹持等

固定装置图略),针对该实验目的,下列评价或改进,错误的是()

A . 若观察到红墨水向右移,则说明该实验一定有放热现象

B . 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改用氢氧化钠固体

C . 在打开活塞a之前应先打开橡皮管上的止水夹

D . 为了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可用氢氧化钾溶液再次实验

10. 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A .

B .

C .

D .

11.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

所用试剂和方法

A

H2(HCl气体)

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NaOH溶液[Ca2溶液]

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

C

盐酸(硫酸)

先加入适量Ba2溶液,再过滤

D

CaO固体[Ca2固体]

加入过量水,再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12. 小科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然后再滴入适量经过稀释的硫酸溶液,该实验过程的操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

A . 甲中试剂瓶标签正对手心,是为了防止手被腐蚀

B . 乙中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是为了防止试剂滴落到试管外

C . 丙中将水缓缓倒入浓硫酸,是为了防止酸液局部过热引起飞溅

D . 丁中试剂瓶盖倒放在桌面上,主要是为了避免瓶中试剂受污染

13. M是一种金属元素,M2+与其它几种离子构成的化合物的溶解性见下表:

O2﹣OH﹣CO32﹣Cl﹣SO42﹣NO3﹣M 2+ 难溶

难溶

难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反应肯定不能发生的是

A . M+HCl

B . MSO4+Ba2

C . M2+NaCl

D . MO+H2SO4

14. 有一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下列关于该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推断正确的是()

A . 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B . 如果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 . 如果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该溶液中一定有Ag+

D . 该溶液中可能有Ag+、SO42- 或CO32-

15. 将一定质量的Ba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N 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 . 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

C . O 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D . 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2+2HCl=BaCl2+2H2O

二、填空题(本题有7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

16. 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实际的应用。

(1)人被蚊虫叮咬后会红肿痒痛,这是由于蚊虫在被叮咬的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的酸性物质所致。在被叮咬的皮肤上涂少许下列生活用品中的_______,痒痛便会减轻。

A . 醋

B . 肥皂水

C . NaOH溶液

D . 食盐水

(2)烧水的水壶有较多的水垢,你准备用________将其除去。

A . 醋

B . 洗洁精

C . 食盐水

(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可以用来生产消毒剂。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反应可表示为:2Cl2+ 2Ca2=CaCl2+ Ca2+2H2O,“84消毒液”中主要成分的制取是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的,反应原理与制取漂白粉的原理相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7. 为了加深记忆,小科同学用下图形象地总结了硫酸能与5类物质发生反应。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稀硫酸能够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将带锈迹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他首先看到锈迹溶解,溶液颜色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不一会,又看到溶液中有气泡冒出,这是因为部分铁钉溶解:________.

(2)为了验证反应⑤能够发生,应选择的物质是();

A . NaCl溶液

B . NaOH溶液

C . Ba2溶液

D . MgCl2溶液

18. 请根据表中物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序号

物质

醋酸

生石灰

熟石灰

纯碱

(1)上表中的物质属于碱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选用表中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制取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19.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铜、硝酸钾、硫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⑴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⑵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

根据以上实验可推断原固体粉末中不能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_;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_;一定不含的物质是________。

20. 从海水中结晶的食盐一般混有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了除去上述杂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溶液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蒸发结晶,即可得到较纯净的食盐.(1)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2)加入BaCl2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________杂质.

(3)以上方案不够完善,应在过滤后增加一个步骤,往滤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

21. 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对比分析a、b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________。

22. 向稀盐酸中滴加一定量的Ca2溶液如图甲;取甲反应后的溶液,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的变化如图乙.已知:CaCl2、NaCl的水溶液均呈中性.回答问题:

(1)由图乙可以推知:甲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c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欲将甲反应后的溶液调节至中性,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 CaO

B . Ca2

C . CaCO3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4小题15空,每空3分,共45分)

23. 某活动小组分别用蓝紫色牵牛花、大红色月季花、紫萝卜花、丝瓜花提取指示剂.

步骤1:分别在研钵中将上述物质倒烂,加乙醇溶液(乙醇和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10分钟.

(1)乙醇在其中起到的作用____________.

A . 催化剂

B . 参加化学反应

C . 溶质

D . 溶剂

(2)步骤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用纱布过滤;

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浸取液,分别滴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植物

植物

浸取液

在不同溶液中所呈现的颜色名称

颜色

颜色

澄清石灰水

食醋

牵牛花

月季花

萝卜花

丝瓜花

蓝紫

大红

黄绿

红棕色

玫瑰红

紫红

黄绿

黄绿

橙黄

黄绿

粉红

粉红

粉红

上述四种浸取液,最不适合用作酸碱指示剂的(填植物名称)________.

(3)将月季花的浸取液滴入稀盐酸中,溶液呈________色

(4)将牵牛花的浸取液滴入某溶液中呈现黄绿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

A.氢氧化钠溶液B.稀硫酸C.氨水D.食盐水

24. 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课外探究小组为测定市售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设计思路:用空气将装置B中生成的二氧化碳缓缓通入装置D中,利用装置D的质量变化测定食用碱中Na2CO3的含量。请结合实验装置和设计思路,回答下面问题:(1)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

(3)若撤除装置A,直接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________

25. 兴趣小组实验中,将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结果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的固体。于是,他们对该浅绿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NaOH与CuSO4反应会生成Cu2,也会生成Cu46SO4。

②Cu2在80℃会分解生成CuO

③Cu46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浅绿色固体为Cu2;

猜想二:浅绿色固体为Cu46SO4

猜想三:浅绿色固体为Cu2和Cu46SO4

【获取事实与证据】

(1)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100℃,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________

(2)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________

(3)【结论】整个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26. 氢氧化钠是常见的碱,为探究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

【资料】氯化镁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A中溶液呈红色,说明氢氧化钠显碱性,要测定它的酸碱度,可使用________ (2)B中没有明显现象,该反应真的发生了么?有同学提出,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某些物质,根据相应的现象来判断,下列分析正确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加入Na2CO3溶液,如果不产生气泡,能证明反应发生

②加入CuSO4溶液,如果不产生蓝色沉淀,能证明反应发生

③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溶液呈紫色,能证明反应发生

(3)C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将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一只洁净的烧杯中,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静止,上层清液无色。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呢?(指示剂除外)

【作出猜想】经过讨论,大家作出两种合理的猜想:

①NaCl②NaCl和MgCl2。

【实验验证】将猜想②补充完整并设计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滴加________

________

猜想②正确

四、解答题(本题共7小题,7+8+6+7+7+10+10)

27. 如图是两种化肥标签的一部分,请回答:

(1)从标签上看,两种化肥具有共同的物理性质之一是________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

(2)从含氮量角度,50kg这种碳酸氢铵相当于________kg这种尿素(精确到0.1)

28. 在科学拓展性课程学习中,小柯做了如下实验:先在水槽里的支架上放两个小烧杯,一个盛有较多正在萌发的种子,另一个装有适量的NaOH溶液,再往水槽内注入一定量的水,最后用一个大烧杯罩住两个小烧杯(如图),持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内的水面上升,水槽的水面下降,为什么杯外的水会进入杯内呢?请分析实验过程,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29. 用盐酸洗钢材会产生“酸洗废液”(主要成分为FeCl2).工业上用“酸洗废液”经高温氧化制取高纯氧化铁,同时产生的氯化氢气体可回收使用,主要反应原理为:4FeCl2+O2+4H2O 2Fe2O3+8HCl↑。某化工厂有5吨“酸洗废液”,经测定其中FeCl2的质量分数为25.4%.计算:

(1)这些“酸洗废液”中含FeCl2的质量为________吨.

(2)这些“酸洗废液”在高温氧化的反应中,最多可以得到多少吨氯化氢气体?(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

30. 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pH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

(1)图二从A到B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___。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1. 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Na2CO3,为测定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40g食用碱,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CaCl2 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食用碱的质量

10g

10g

10g

10g

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20g

40g

60g

80g

生成沉淀的质量

3g

8g

8g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1)m =________g

(2)40g该食用碱与足量CaCl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____g;该食用碱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

32. 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

(1)生成CO2的质量。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根据条件,此题还可求算出下列中的________(只填字母标号,不计算,可

多选)。

A.该纯碱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

B.反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D.反应生成水的质量。

33. 实验室有一瓶由氯化钾和硝酸钾组成的化肥,但标注的质量分数已模糊不清,小明想通过实验重新标注,以下是他进行的实验步骤:

①取10 克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溶解,配制成60 克溶液;

②在配制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③将上述混合液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14.35 克。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在过滤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和玻璃棒。

(2)样品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完全反应后,混合液中的硝酸钾质量是多少克?

(4)为了回收硝酸钾,小明对滤液进行蒸发、结晶、称量,发现所得的晶体质量小于计算得出的理论值。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选填编号)A.晶体没有干燥

B.蒸发时液体飞溅

C.硝酸钾残留在玻璃棒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