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训练题

第I卷(选择题,共30 分)

一、(共12分,每小题3分)

1.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019年12月2 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不忘初心”高居“ 2019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榜首,这句话出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___________ 宣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初心的种子,都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心、

初心、初心。我们要为实现自己的小目标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

A.庄重寻找保持牢记

B.庄严寻找牢记保持

C.庄重牢记保持寻找

D.庄严牢记寻找保持

2.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

B 随着因特网飞速发展,使网络媒体被公认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成为社会舆情的主要载

体。

C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如处理不当,极有可能诱发民众的不良情绪,引发民众的过激行为,进而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D作为一块正加速扩张的思想阵地,互联网以其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等特点,成为人们表达个人想法的新渠道。

3.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家长们“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这是无可非议的;但“人而无德,行之不远”,没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即使拥有丰富的知识,也是难成大器的。

B有人发出设立“中国手书日’的号召,呼吁人们在一年中的某一天,放弃手机、电子邮件,用手书方式写一封家信、一篇日记,或抄几首古诗。

C不管雨下得有多么大,也不管连续下多少天,你都要对天会放晴充满信心,因为天不会总是阴的,自然界是这样。我们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

D人生三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进一步说就是自己过得好时要助人为乐,过得一般时要知足常乐,处于逆境时则要学会自得其乐。

二、(共9 分, 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4?6题。

要人脉圈,更要书脉圈

夏生荷

①“人脉是风,人脉是雨,有了人脉我呼风唤雨;人脉是天,人脉是地,有了人脉我顶天立地!”这是一位游走

在生意场上的朋友的口头禅。在他看来,要想在这个社会上立足,成就辉煌的事业和人生,广博的人脉圈是最重要和最

不可缺少的。

②人是高等社交动物,多交朋友,让人脉广博一些,无可厚非。可如果一味地去追求人脉,将人脉“神化”,甚

至煞费苦心地去攀附名人、能人,并与之建立人脉圈,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种做法就值得商榷了。

③在我看来,在拓展人脉圈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去多读书,与书做朋友,扩展自己的书脉圈,因为书脉圈才是真

正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求的。

④所谓的书脉圈,就是指一个人结识和阅读过多少书。书脉圈广不广,直接说明一个人爱不爱读书。

⑤当然,我们不能为求读书的量多而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正如古人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要想拓展书脉圈,一方面要多读书,一方面还要爱阅读。两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更容易从书脉圈中收获诸

多益处,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养,

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⑥历史上流芳千古的人物,都是书脉圈特别广博的人,他们都喜欢和书做朋友,“结交”

本本好书。凿壁偷光的匡衡,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翰林学士、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西汉名相陈平等人,无一

不是具有广博书脉圈的人,他们所读之书可谓汗牛充栋。在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举成名的武亦姝、陈更也同样都

是满腹诗书,有着广博的古今中外书脉圈。古今中外的许多名人都是十分爱读书的,并从中受益匪浅,甚至是成就了一生。

⑦此外,与人脉圈相比,书脉圈更容易建立,因为它很廉价,即使你买不起书,也可以去图书馆里借。它还很平

易近人,不会瞧不起任何一个人。和它交往,不需讲排场,不需察言观色,不需刻意谋划,更不需有各种担心、顾忌和

猜疑,只需你安安静静地捧读就可以了。

⑧当然,这也不等于说让我们彻底不去交际,远离人脉圈,一门心思地宅在家里去建书脉圈,而是要我们放弃去

拓展一些无效的、无意义的和功利性、目的性太强的人脉圈,将空余出来的时间留给阅读和书籍,让书脉圈改变我们的

心境,陶冶我们的情操,塑造我们的灵魂,滋养我们的气质,将我们变成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正直高尚之人。

⑨同样,人脉圈里也有不少爱读书之人,结交这些人,也能帮我们拓展书脉圈,可谓是一举两得。

⑩多读书、爱阅读吧,不断拓展自己的书脉圈,坚持下去对我们的人生终将有所裨益。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4. 下列与“人脉圈”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广博的人脉圈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成就辉煌的事业的最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因

素。

B. 作为高等社交动物,人应该多交朋友,让自己的人脉广博一些,但不可一味追求人脉。

C. 煞费苦心攀附名人、能人,并与之建立人脉圈,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的做法不可取。

D.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既拓展自己的人脉圈,又扩展自己的书脉圈,后者比前者更重

要。

5. 下列与“书脉圈”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脉圈,指一个人结识和阅读过的书的量。一个人结识和阅读过的书多,也就意味着一个人的书脉圈广。

B —个人的书脉圈广,可以直接说明这个人爱读书;一个人的书脉圈窄,则可以直接说明这个人不爱读书。

C要想拓展书脉圈,就得多读书,还得爱阅读;博览群书比热爱阅读,让我们更容易从书脉圈中受益匪浅。

D因为书脉圈很廉价,还很平易近人,更容易交往,只需你安安静静捧读即可,所以

比人脉圈更容易建立。

6. 下列对如何处理好“人脉圈”与“书脉圈”之间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拓展人脉圈同时,更要扩展书脉圈。

B. 远离人脉圈,只专注于书脉圈的营建。

C. 凭借广博的书脉圈拓宽自己的人脉圈。

D. 结交人脉圈里的爱书人来拓展人脉圈。

三(共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题。

野步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注】①野步:郊野散步。②麦陇:麦田。③东风:春风。

7. 下列对诗歌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诗描绘了春天里碧绿的麦田,东风吹拂,一阵阵翠浪向远方荡开的画面。

B.

第二句诗中的“噪”字,刻画出新生的青蛙尽情欢叫的情景,洋溢着勃勃生机。 C.最

后两句诗写诗人边赏双蝶飞舞,边饮酒作乐,终烂醉如泥,栽倒野草花丛中。 D.诗人

描绘了春日中郊野散步所得之景,抒发了对淡然闲适生活的憧憬羡慕之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

晋灵公好狗,筑狗圈于曲沃①,衣之绣,嬖人②屠岸贾因公之好也,则夸狗以悦公,公益尚狗。一夕,狐入于绛宫,惊襄夫人,襄夫人怒。公使狗搏狐,弗胜。屠岸贾命虞人③取他狐以献,曰:“狗实获狐。”公大喜食狗以大夫之俎下令国人曰有犯吾狗者刖之于是国人皆畏狗。狗入市取羊、豕以食,饱则曳以归屠岸贾氏,屠岸贾大获。大夫有欲言事者,不因屠岸贾,则狗群噬之。

赵盾将谏,狗逆而拒诸门,弗入。他日,狗入苑食公羊,屠岸贾欺曰:“赵盾之狗也。”

公怒,使杀赵盾,国人救之,赵盾出奔秦。赵穿④因众怒攻屠岸贾,杀之,遂弑灵公于桃园。狗散走国中,国人悉擒而烹之。

君子曰:“甚矣,屠岸贾之真小人也,绳⑤狗以蛊君,卒亡其身以及其君,宠安足恃哉!

人之言曰‘蠹虫食木,木尽则虫死’,其如晋灵公之狗矣。

(选自刘基《郁离子》,有删改)

b i)人:受宠爱的人。③虞人:古掌山泽苑囿之官。④赵穿:

【注】①曲沃:古地名。②嬖(赵盾

的堂兄弟。⑤绳:夸赞。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衣.之绣衣:衣服

B.嬖人屠岸贾因.公之好也因:因为

C.不因.屠岸贾因:顺着

D.赵穿因.众怒攻屠岸贾因:趁着

9. 下列为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公大喜食狗以大夫之俎下令国人曰有犯吾狗者刖之

A. 公大喜食狗/以大夫之俎下令/国人曰有/犯吾狗/者刖之

B. 公大喜/食狗以大夫之俎/下令国人曰/有犯吾狗者/刖之

C. 公大喜/食狗以大夫之俎下令/国人曰/有犯吾狗者/刖之

D. 公大喜食狗/以大夫之俎/下令国人/曰有犯/吾狗者刖之

10. 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晋灵公玩物丧志,宠信小人,咎由自取。

B. 屠岸贾阿谀逢迎,歪曲事实,卒亡其身。

C. 赵盾,冒死直谏,大义凛然,死得其所。

D. 赵穿,相机而动,铲除奸邪,伸张正义。

第H卷(非选择题,共90分)

四、(6 分)

11. 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赵盾将谏,狗逆而拒诸门,弗入。

五、(26 分)阅读《傅雷家书》的节选部分,完成12 ?13 题。亲爱的孩子,你回来了,又走了;许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变化等着你,你是不会感到寂寞的;我们却是静下来,慢慢地恢复我们单调的生活,和才过去的欢乐与忙乱对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虚——昨儿整整一天若有所失。孩子,你一天天地在进步,在发展:这两年来你对人生和艺术的理解又跨了一大步。我愈来愈爱你了,除了因为你是我们身上的血肉所化出来的而爱你以外,还因为你有如此焕发的才华而爱你;正因为我爱一切的才华,爱一切的艺术品,所以我也把你当作一般的才华(离开骨肉关系),当作一件珍贵的艺术品而爱你。你得千万爱护自己,爱护我们所珍视的艺术品!遇到任何一件出入重大的事,你得想到我们——连你自己在内——对艺术的爱!不是说你应当时时刻刻想到自己了不起,而是说你应当从客观的角度重视自己:你的将来对中国音乐的前途有那么重大的关系,你走每一步,无形中都对整个民族艺术的发

展有影响,所以你更应当战战兢兢,郑重其事!随时随地要准备牺牲目前的感情,为了更大的感情——对艺术对祖国的感情。你用在理解乐曲方面的理智,希望能普遍地应用到一切方面,特别是用在个人的感情方面。我的园丁工作已经做了一大半,还有一大半要你自己来做的了。爸爸已经进入人生的秋季,许多地方都要逐渐落在你们年轻人的后面,能够帮你的忙将要越来越少;一切要靠自己的努力,靠你自己的警惕,自己鞭策。你说到技巧要理论与实践结合,但愿你能把这句话用在人生的实践上去;那么你这朵花一定能开得更美,更丰满,更有力,更长久!

谈了一个多月的话,好像只谈了一个开场白。我跟你是永远谈不完的,正如一个人对自己的独白是终身不会完的。你跟我两人的思想和感情,不正是我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吗?清清楚楚的,我跟你的讨论与争辩,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讨论与争辩。父子之间能有这.种.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除了外界的原因没有能使你把假期过得像个假期以外,连我也给你一些小小的不愉快,破坏了你回家前的对家庭的期望。我心中始终对你抱有歉意。但愿你这次给我的教育(就是说从和你相处而反映我的缺点)能对我今后发生作用,把我自己继续改造。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说来说去,我仍抱着“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心愿。我相信你也是这样的。

12. “这种境界”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请你用直白简洁的语言加以阐释。(要求:不超

过12 个字。)(3 分)

13. 从傅雷“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心愿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个的人。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7题。

别错过身边的风景

夏学军

①今年暑假,没和往年一样去远处旅行,却陪着朋友去了我的家乡开发已有三十年的水洞。我说这是我第一次去,朋友都惊讶至极。

②记得刚工作那两年,千辛万苦地攒了一点钱,我就踏上了去北京的列车。这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也因为那里有大伯父一家。我理所当然地住到了大伯父家,堂哥也自然成为我的向导。每天晚上和大伯一家研究旅游线路,听到堂哥说的最多的话是:我也没去过,不知道怎么走。甚至长城、故宫这样的景点都没去过,当时真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星期之后我要回家了,堂哥充满期待地对我说:明年春节我一定要去你们东北看冰雕、滑雪、吃粘豆包。我当时就给否了:冷飕飕的有啥意思!

③现在回想,我们都是站在这山望那山高的人。远处的风景,因为未知,因为遥远,而充满神秘感,引起我们无数美好的幻想。这次去家乡的水洞,开始我还担心风景不够美、朋友会失望而心里忐忑,结果却令我心花怒放,朋友一个劲儿地感叹:没想到你家乡小城有如此美丽的景致!我兴奋地追问:有西湖美吗?朋友很诚恳地说:不能比,味道不同。

④犹记那年去乌镇,被她的婀娜所打动。我问撑乌篷船的人:天天生活在如此美景里,真是神仙一样的日子,不枉此生啊!没想到人家不屑一顾:这里的潮湿我还得忍受呢,如果有机会,真想去北国看千里冰封。哎,我们习惯了眼前的一切,眼睛也开始麻木,把寻找的目光投向远方。

⑤大学是在陕西读的,四年中,我没去看过兵马俑,心想不急,它就在我身边,所以一直把它放在待游的行列。直到毕业回到家乡,才恍然发觉,我和它隔了20 多个小时的车程,我再也找不到“故地重游”的理由和心境了。也许很多人都和我的心理差不多吧,认为近在咫尺的人和事,跑不掉,抓得牢,像暗恋一个人,每天看着她从身边经过,想着等一段时间再表白也不迟,直到她眼里有了甜蜜,才发觉已错过。

⑥“故乡多少佳山水,不似西湖浪得名。”每天上下班拥挤的车厢沉闷不堪,无法有好心情。同事小郭却不同,每天都能滔滔不绝讲一路上的喜悦:春天的花,夏天的云,秋日的黄叶灿灿,冬季的白雪皑皑。于是我也学着小郭,不再低头摆弄手机,不再埋头看书,不再假装闭目养神,用一双发现和欣赏的眼睛,享受窗外每一寸景致。

⑦远处自然有风景,但是千万不要为了远方而忽略身边的美好,别因为匆忙赶路而忘记享受生命过程的可爱。

(选自2020 年3 月15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4. 请你结合第①段和第③段,简要回答朋友都惊讶至极的原因。(4分)

15. 文中的“我” “堂哥” “撑乌篷船的人”同属于哪一类人?请你用直白简洁的语言加以阐释。(6

分)

16. “我”一直把兵马俑放在待游的行列却始终没能去成,从中可以看出,“我”具有什么样的心理?请你简要概括。

(4 分)

17. 怎样才能不再错过身边的风景?请你阅读⑤?⑥段,简要回答。(6分)

六、(8 分)

根据要求完成18、19 题。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亲近母语,往小处说,有助于人们顺畅地交流和自由地表达;往大处说,则关系到民族认同和文化接续的大话题。崇文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亲近母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8. 正值紧张忙碌的毕业季,如何让“亲近母语”活动为中考助力呢?请你向同学们提出三条可

行的建议。(3 分)

19.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一则材料引起了同学们的广泛关注,在讨论会上,大家各抒己见。请你

结合材料,谈谈自己对亲近母语的认识。(要求:100?120 字。)(5 分)

【材料】2018 年5 月4 日,北京大学迎来建校120 周年校庆。北大校长林建华以“大学是通向未来的桥”为题发表演讲。在演讲中, 林建华将“立鸿鹄志”中的“鸿鹄”念成a h eng h ao”。5日,林建华通过北大未名BBS论坛发表《致同学们》的信,全信以“抱歉”开头,以“致以歉意”收尾,主动承认自己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读错了“鸿鹄”的发音。林建华在信中坦言自己不熟悉这个词的发音,文字功底的确不好,“这次应当是学会了,但成本的确是太高了一些” 。

七、作文(50 分)

20.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 分)

一匹小马被小河挡住了去路,小马为难了,心想:我能不能过去呢?小马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连忙跑过去,问道:“请您告诉我,我能趟过这条河吗?”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过小腿,能趟过去的。”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放心大胆地准备过河。

突然,一只松鼠,拦住了他:“千万别过河,你会淹死的!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进这条河里淹死的!”

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如何是好,只得跑回家去问妈妈。妈妈告诉小马:“孩子,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啊!”小马像妈妈教的那样去做了,才发现,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

说的那样深。

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获悉真相、获得真知?小马妈妈的话让我们很受启发。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

思考,或叙述生活经历,或论述其中道理,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自

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 字。文中如果需要出现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1. B (根据词义和语境分析B项最恰当。)

2. B (成分残缺,可将“随着”去掉,或将“使”去掉。)

3. C (“因为天不会总是阴的”“自然界是这样”后的标点使用不规范,可将“因为天不会总是阴

的”后面的逗号改成句号,将“自然界是这样”后的句号改成逗号。)

4. A (此观点只是游走在生意场上的朋友的观点,此观点神化了人脉圈,夸大了人脉圈的作用,

并不是人们对“人脉圈”的正确共识。)

5. C (由原文“要想拓展书脉圈,一方面要多读书,一方面还要爱阅读。两者相比,后者比前

者更容易从书脉圈中收获诸多益处”可知:“前者”指“多读书”,“后者”指“爱阅读”;应该是“爱阅读”“让我们更容易从书脉圈中收获诸多益处”,而不是“博览群书让我们更容易从书脉圈中受益匪浅”。)6. A (B.由第⑧段“这也不等于说让我们彻底不去交际,远离人脉圈,一门心思地宅在家里

去建书脉圈,而是要我们放弃去拓展一些无效的、无意义的和功利性、目的性太强的人脉圈,将空余出来的时间留给阅读和书籍……”可知,“远离人脉圈,只专注于书脉圈的营建”理解有误;C.无中生有;D.由第⑨段“人脉圈里也有不少爱读书之人,结交这些人,也能帮我们拓展书脉圈,可谓是一举两得”可知,“结交人脉圈里的爱书人来拓展人脉圈” 理解有误。)

7. C (望文生义。最后两句诗应理解为,诗人看到一对蝴蝶飞舞,它们忽高忽低,好像喝醉了

酒一样,在醇美的东风中留恋于野草香花,陶然自乐,安逸自得。)

8. A (衣:为……穿(衣)。)

9. B (公大喜,食狗以大夫之俎,下令国人曰:“有犯吾狗者,刖之。”)

10. C (由原文“公怒,使杀赵盾,国人救之,赵盾出奔秦”可知,“死得其所”理解有误。)

11. 共6 分,“将”“谏”“逆”“弗”各1 分,省略成分补全1 分,句意正确、句子通顺1分。

【答案示例1 】赵盾将要进谏,狗阻止他,把他拒之于门外,赵盾不能进入。

【答案示例2 】赵盾准备进谏,狗阻拦他,将他拒之于门外,赵盾无法进入。

12. 共3 分,用自己的语言对“这种境界”加以阐释。意近即可,酌情给分。

【答案示例1 】父子心心相印,有讲不完的话。

【答案示例2 】父子同心同德。

【答案示例3 】父子成为彼此最知心的人。

【答案示例4 】父子思想和感情完全相同。

【答案示例5 】父子心灵默契相通。

【答案示例6 】父子思想感情同频共振。

13. 共3 分,答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或“ 克己为人”“关爱他人”“善待他人”“为别人着想”“无

私”“利他”“为他人牺牲自己”“宽厚仁慈”等)得3 分,如答“善良”给

2 分,如答“伟大”“好人”等不得分。意近即可,酌情给分。

14. 共4 分,围绕“朋友都惊讶至极的原因”作答,答出“我第一次去”得1 分,答出“水

洞地处我的家乡”得1 分,答出“水洞开发已有三十年”得1 分,答出“水洞风景很美” 得1 分。意近即可,酌情给分。

【答案示例】朋友为“我”第一次去自己家乡30 年前就已开发的风景极美的水洞而惊讶至极。

15. 共6 分,用直白简洁的语言阐释“ ‘我'‘堂哥'‘撑乌篷船的人'同属的类型” ,学生答出

“对自己所处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处环境更好的人”或“忽略身边的美好,把寻找美好的目光投向远方的人”

得满分,学生如答“站在这山望那山高的人”不得分。

【答案示例1 】对自己所处环境不满意,老认为别处环境更好的人。

答案示例2 】忽略身边的美好,把寻找美好的目光投向远方的人。

【答案示例3 】对身边的美好视而不见,总认为美好只存在于远方的人。

【答案示例4 】不懂得发现和欣赏身边的美好,到远方去寻找美好的人。

16. 共4 分,围绕“我的心理”作答,意近即可,酌情给分。

【答案示例1】延迟心理。

【答案示例2】拖沓心理。

17. 共6 分,每点3 分。围绕“怎样才能不再错过身边的风景”作答,意近即可,酌情给分。

【答案示例】⑴及时享受身边的美好;⑵用一双发现和欣赏的眼睛享受身边的美好。18.

共3 分,每点建议1 分。三条建议针对“如何让‘亲近母语'活动为中考助力”提出,不交叉、不重复,且必须具有可行性。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答案示例】开展朝读经典诗文活动,亲近母语(或“陶冶情操”)的同时培养阅读古文的语感;开展范文摘抄的硬笔书法比赛活动,亲近母语(或“体会汉字书法之美”)的同时积累作文素材;开展名著经典人物推荐会的活动,亲近母语(或“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熟悉名著中的经典人物。

19. 共5 分。能结合材料,将自己对亲近母语的认识陈述清楚,得3 分;语言简明、连贯、

得体,得2 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答案示例】我认为亲近母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小处说,亲近母语,可以提高我们的考试分数;从大处说,能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境界,让我们树立起文化自信,重新认识和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北大校长因错识鸿鹄之志而贻笑大方,同学们应引以为鉴!让我们一起亲近母语,打牢汉语根基,能识文断字,更立鸿鹄之志!

20. 【作文题目解读】材料是“小马过河”的寓言故事。由提示语“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获悉真相、获得真知?小马妈妈的话让我们很受启发”可知,本题题意如下:

独立思考,敢于实践才能获得真知。(或“不轻信别人的话,敢于尝试才能获悉真相”

等。)

前提:面对别人的话(传言、道听途说、书中的结论等)不盲从(独立思考的意识、不轻信的态度、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过程:动脑思考,敢于尝试(亲身实践、体验探究、实地考察……)

结果:获悉真相(获得真知、获得真理、揭示真相……)逻辑关系:面对别人的话(传言、道听途说等)不可轻信、盲从,要善于思考勇于尝试,这样才会收获真知灼见。

50-38 分(表达决定上下档):前提明确,过程具体,结果明确。

37-30 分(表达决定上下档):前提缺失,过程具体,结果明确。

29-20 分(表达决定上下档):前提明确,过程不具体,结果模糊(只是空洞地贴上了

“真知” “真相”二字的标签)。

19-14 分(表达决定上下档):前提缺失,过程不具体、结果模糊(只是空洞地贴上了

“真知” “真相”二字的标签)。

14分以下:前提、过程、结果“三不沾”(如善于聆听、不怕犯错、善于思考等)。作文特殊情况评分说明:

⑴有以下情况之一者视作七类文:

①有大量错别字和病句,严重影响语意的表达。

②内容与题目(材料)毫无关系,或抄写试卷上现成的文字材料。

③只写了开头,字数严重不足(100字以内)。

⑵字数不足600 字的评分要求:

①在文意表达基本完整的前提下,每差一行扣1分。

②在文意表达不完整的前提下,每差一行扣2分。

⑶字数超过600字却没有完篇的评分要求:

①文意表达完整,在此文所属类别中给低档分数。

②文意表达不完整,在此文所属档次基础上降档给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晋灵公喜好养狗,在曲沃修筑了狗圈,给狗穿上绣花衣。颇受晋灵公宠爱的人屠岸贾因为看晋灵公喜欢狗,就用夸赞狗来博取灵公的欢心,灵公更加崇尚狗了。一天夜晚,狐狸进了绛宫,惊动了襄夫人,襄夫人非常生气。灵公让狗去同狐狸搏斗,狗没能获胜。屠岸贾命令掌山泽苑囿之官员把捕获的另外一只狐狸拿来献给灵公说:“狗确实捕获到了狐狸。”晋灵公很高兴,把给

大夫们吃的肉食拿来喂狗,对国人下令:“如有谁触犯了我的狗,就砍掉他的脚。”于是国人都害怕狗。狗进入市集叼走羊、猪吃,吃饱了就拖回到屠岸贾的家里,屠岸贾由此获得大利。大夫中有要说某件事的,不顺着屠岸贾说,那么狗就群起咬他。赵盾准备谏,狗阻止并把他拒之门外,

赵盾不能进入。过了几天,狗闯进御苑吃了灵公的羊,屠岸贾欺骗灵公说:“这是赵盾的狗偷吃的。”晋灵公龙颜大怒,派人诛杀赵盾,国人救了他,赵盾得以逃出晋国投奔秦国。赵穿趁着大家怒恨、指责屠岸贾,便杀了他,接着又在桃园杀了晋灵公。晋灵公的狗在国内四处逃散,国人把它们全部捕获并烹煮了。

君子说:“太坏了,屠岸贾真是小人啊,他别有用心地夸赞狗来蛊惑君心,最终丧命并祸及君王,荣宠怎么值得依仗呢!人们常说这样的话‘蠹虫啃食木,木头啃完了虫也就死了’,恐怕如同晋灵公的狗的下场一样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