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综述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综述

哈尔滨商业大学毕业论文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综述

学生姓名曹伟

指导教师李志楠

专业社会工作

学院法学院

2009年6月10日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Graduation Thesis Research on Family rearing styles and Childhood behavior problem

Student CaoWei

Supervisor LiZhinan

Specialty SocialWork

School School of Law

2008-06-10

毕业论文任务书

姓名:曹伟学院:法学院

班级:2005级1班专业:社会工作

毕业论文题目: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综述

立题目的和意义:

本文试图通过对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综述,引起家庭社会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关注,同时倡导健康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进而帮助家庭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以促进儿童的稳步发展。研究意义在于它可为现代家庭子女抚养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研究也有助于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全面了解,以及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更好地沟通与合作。

技术要求与工作计划:

技术要求:

1.结合学习兴趣及指导老师的研究方向做好选题工作。

2.论文内容充实,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英文摘要准确。

3.逻辑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字简练,术语规范。

4.论文应体现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工作计划:

1.在明确选题研究的现状前提下,围绕选题查找资料。

2.对掌握的资料进行初步梳理,明确论文要解决的问题。

3.组织与整理相关资料,形成论文的写作提纲。

4.按照写作提纲的要求,进行论文写作并形成初稿。

5.对论文进行认真地自行修改。

6.根据导师的提出的修改建议,不断进行论文修改。

7.论文定稿,打印装订,准备论文答辩。

时间安排:

2009年1月——3月收集资料,确定论文详细写作提纲

2009年5月15日前提交毕业论文初稿

2009年6月10日前毕业论文定稿

2009年6月中下旬毕业论文评阅、答辩

指导教师要求:

1.严格与导师沟通并按确定的论文选题及指导老师提出的技术要求,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完成写作任务。

2.论文写作内容紧扣提纲、题目,逻辑严谨,层次清晰。

3.按学院要求时间完成,4月28日~6月10日为面对面的指导时间,为保证写作质量指导次数不少于5次。

4.论文写作应严格执行《哈尔滨商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定》。

(签字)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意见:

(签字)年月日

院长意见:

(签字)年月日

毕业论文审阅评语

一、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毕业论文审阅评语

二、评阅人评语:

评阅人签字:

年月日

毕业论文答辩评语及成绩

三、答辩委员会评语:

四、毕业论文成绩:

专业答辩组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五、答辩委员会主任单位:(签章)

答辩委员会主任职称: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月日

摘要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培养。大量研究表明: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儿童早期,儿童期的某些问题行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态度和行为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儿童产生问题行为的重要的影响因素。孩子是家庭教养环境的参与者,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选择科学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新课题。

关键词:教养方式;问题行为;研究;相互作用

Abstract

With the growing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re is growing emphasis on the cultivation of good behavior for children. Substantial study shows that: the selection of children's behavioral problems can be traced back to early childhood, childhood conduct some of the issues have certain stability. Adverse family rearing pattern, attitude and behavior on children's problem behavior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ldren's problem behaviors are an important factor. Children are participants in the environment of family education, family rearing patterns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are important factors. How to choose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way of family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has become a new topic of social concern.

Keywords:rearing styles; behavior problem; research; interaction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1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 (1)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

1.2.1 研究目的 (1)

1.2.2 研究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 国内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现状 (2)

1.3.2 国外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现状 (2)

2 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 (3)

2.1 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 (3)

2.2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缘起 (3)

2.3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发展 (4)

2.3.1 家庭教养方式的早期研究 (4)

2.3.2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 (5)

2.4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前景展望 (6)

2.4.1 系统化的理论建构与实证 (6)

2.4.2 对教养方式与亲子互动的生态化研究 (7)

2.4.3 亲子互动的量化与心理机制研究 (7)

2.5 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存在的问题 (7)

3 关于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 (8)

3.1 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 (8)

3.2 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8)

3.3 儿童问题行为的表现 (9)

3.3.1 一般行为问题 (9)

3.3.2 攻击性行为 (10)

3.3.3 违法行为 (10)

3.4 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 (10)

3.4.1 生物学危险因素 (10)

3.4.2 社会心理因素 (11)

3.5 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现状及研究展望 (12)

4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 (14)

4.1 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14)

4.2 儿童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互作用 (15)

5 对研究的简评 (17)

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1)

附录 (22)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培养。而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儿童社会化和心理发展的第一课堂。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发展的重要因素。正确的教育观,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反之,则阻碍儿童的发展。与此同时,儿童自己也是家庭教养环境的参与者,并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们的特征和行为对引发和调整父母的家庭教养方式和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父母的教养态度以及对儿童发展的看法等家庭教养观念因素,对儿童的发展产生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儿童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解也会影响到父母对他们抚养态度和行为的选择。为此,如何在这种相互作用的模式下选择科学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以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综述,引起家庭以及社会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关注,同时倡导健康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进而帮助家庭树立科学合理的教养方式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理论上,对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可以了解在此主题领域内有关研究的新进展与困境,有助于实证研究的发展与系统化理论的建构,有利于进行更为客观、准确的量化,特别是深入探讨和进一步完善亲子互动的理论。同时,研究还有助于拓展家庭教养方式的内涵与外延,从更大系统层次来构建与实证教养方式的有关理论,从而为理论研究取得更新的进展寻找突破口。

1.2.2.2 实践意义

在实践上,通过对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可以引导父母树立健康、积极、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从而有利于减少由于不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整体

发展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同时本文提出的一些建议、理念和构想有利于父母树立正确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子女进行教育进而营造一个健康的、催人奋发的家庭教养环境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同时,研究也有助于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的全面了解,以及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更好地沟通与合作。通过对此领域的研究还可以使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采取更好的办法,更科学的措施对儿童的问题行为进行指导和干预。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心理与教育研究者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认知、社会性情感及各种人格质量的发展的作用以及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的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随着家庭互动理论的兴起,学者们认为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儿童和父母的相互作用模式被用于充分解释儿童问题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儿童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是对于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行为的影响,我们看到的实证研究成果还不多见。

1.3.2 国外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研究现状

欧美国家对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较为重视,并在此领域进行了深入的实际调查与探究,同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教养方式所设计对象的年龄阶段更加宽泛,从以婴幼儿为主,逐渐扩大到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第二,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关系的探讨从宏观、笼统走向微观、具体;第三,进一步研究家庭教养方式本身,深入探究教养方式内在的结构;第四,对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的探讨更广泛,尝试从多方面寻找影响因素。近期的研究多采用发展的、动态的方法考察儿童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态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在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影响机制。

2 关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

2.1 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

家庭教养方式,国内有些学者也称之为抚养方式、养育方式或教育方式。不同的学者对家庭教养的定义不同。Nancy Darling等认为家庭教养方式是父母传达给儿童的对儿童的态度以及由父母的行为所表达出的情感气氛的集合体。父母的教养行为既包括父母履行其职责的专门的目标定向的行为,又包括非目标定向的教养行为,诸如姿势、手势、语调的变化或是情绪的自然流露。鲍姆林德受社会学习理论生态学和家庭系统理论的影响,认为在家庭教养方式的定义中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父母对儿童所作要求的数量和种类;二是父母对儿童行为的反馈。

我国的心理学者对教养方式也有不同的见解。张文新把家庭教养方式定义为父母对子女抚养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陈陈认为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台湾心理学者吴新华认为,家庭教养方式本质上是指父母亲在教养子女时所表现的行为,以及隐藏在这些行为背后的父母亲人格特质及其对子女的教养态度。

2.2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缘起

家庭的教养活动自婚姻家庭在历史上产生以来就早已存在。但是科学的教养方式的研究却是在19世纪末才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人们教育观念以及儿童发展理论的进步,家庭教养方式逐渐成为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同时这也与心理学家对人的社会化研究有着密切关系。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在影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家庭教养方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9世纪以前,社会还不存在关注儿童需要的观念。儿童的存在是否有意义取决于他们是否能使成人快乐,当父母无力照顾孩子,他们就会被遗弃。19世纪的北美殖民地,儿童不仅需要承担无穷无尽的家务劳动,而且必须服从父亲这一家庭主要权威。不服从被认为是有罪的,要遭受惩罚。传统和宗教影响着儿童教养活动。随着社会向前发展,人们对待儿童的方式有了一些改善。这一方面归功于洛克、鲁索和裴斯泰洛齐作品的传播,另一方面归功于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的思想的影响。洛克的白板说鼓励父母和教师为儿童的心理发展提供最适宜的经验,他的观念仍对当代儿童教

养产生影响。鲁索认为儿童需要自由成长,受他思想影响的裴斯泰洛齐强调了母亲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重要性。心理学家霍尔坚信,天性良好的年幼儿童,如果不被过多指导,能够自然成长为有自控力的个体。虽然19世纪末人们赞成父母的爱和感情对形成儿童人格的作用,但期间,奖励和惩罚的原则被大力倡导。儿童的教养遵循着严格的时间表,母亲被告知要期望孩子的服从,不理会孩子发脾气,限制他们的身体活动等等。

进入20世纪20年代,华生的行为主义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出现,并对儿童社会化过程及家庭教养产生重大影响。两者都相信个体的早年生活对随后发展的重要性。华生从刺激反应的理论出发,认为良好的行为必须从一开始就形成条件反射;弗洛伊德则相信有害的早期经验会伤害儿童的发展,儿童的个性成长不能被抑制,需要让儿童表达而不是抑制情绪。20世纪40年代起,儿童的养育观念发生了变化,父母被鼓励要让儿童快乐,让他们感受到爱,鼓励儿童学会自制。

这些观念的变化及理论的产生对社会化领域的研究产生了长远而广泛的影响。学者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儿童的教养活动影响着儿童的行为。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点,研究者们通过对各种教养情境的大量观察,运用实证法构建起了关于教养方式的种种观点。1957年,Sears,Maccoby和Levin等人进行了一项涉及近400个家庭的研究,研究者向母亲提出诸多问题,涉及孩子在家中的行为表现,母亲对孩子哺乳、排便训练、纪律管教等方面。[1]通过与母亲的访谈,研究者们认为教养方式可以被描述为限制的和允许的,这些教养方式影响着儿童的行为。这以后,家庭教养方式如何影响和塑造儿童的行为便成为心理学家关注的重要问题。

2.3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发展

2.3.1 家庭教养方式的早期研究

在儿童社会化的早期研究中,父母对儿童的单向影响观渗透在学者们的研究思路中,他们努力寻求父母决定儿童的教养维度或模式。西方心理学家研究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时,采取了不同的研究取向。

一种取向是,从父母教养行为的维度入手,探讨某一行为维度或行为维度下具体的教养方法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如西蒙兹从接受-拒绝和支配-服从两个维度区分父母的教养行为,进而指出,如果父母随心所欲地支配孩子,孩子倾向于顺从、腼腆、被动、缺乏自信心;如果父母接受孩子,则孩子情绪稳定,兴趣广泛,行为更符合社会

[1]周宗奎.儿童社会化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研究,1996,(2)

的要求。[2]由于接受-拒绝实际上反映了父母与儿童的情感关系,支配-服从反映了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因此,众多心理学家开始研究父母对儿童的情感、父母对儿童具体的控制形式与儿童社会行为的关系。如霍夫曼和亚龙,劳顿,韦克斯勒等研究发现,温暖对儿童社会化进程所起的作用是十分积极的,它会促进儿童道德感、成就感、良好社会适应和利他行为的发展。再如,霍夫曼研究了惩罚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指出,父母使用强制方式,包括对儿童体罚、冷漠地拒绝、剥夺儿童的某些权利以及威胁等,会阻碍儿童对道德规范的内化,也会降低儿童良知的发展;父母使用心理惩罚形式“爱的收回”,对儿童表示失望,孤立、不理睬儿童等,会使儿童产生过重的内疚感,刻板而非灵活的遵守社会行为规则。[3]

另一种取向是将家庭教养方式类型化、模式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数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鲍姆林特的研究,她从控制、成熟的要求、父母与儿童交往的清晰度以及父母的教养四个方面来评定父母的教养行为,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三种。[4]与专制型、宽容型家庭相比,权威型家庭的孩子是成熟的、独立的,具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成就倾向。鲍姆林特的研究揭示,儿童的个性形成并非由父母的某个行为维度决定,而要受到父母整个行为模式的影响,可以根据不同父母的教养类型而对限制作不同区分。权威型父母和专制型父母都对儿童加以限制,但前者的限制是“严格而合理的”,后者的限制却是“无目的、不合理甚至惩罚性的”,因而限制对儿童社会化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不少心理学家的研究都支持鲍姆林特的结论,如韦克斯勒指出,在权威型家庭中使用“爱的收回”会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积极作用,而在专制型家庭中使用则起到相反作用,这与使用这种方法时是否适度有关。

2.3.2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出现了新的进展,学者们开始探求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将教养方式的研究从表层推进了一个更深的层面。这首先是基于实践和应用的需要。对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者而言,揭示了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指导父母学会运用恰当的方式促进儿童的发展。而探讨制约家庭教养方式的因素,为心理学家的指导和帮助提供了依据和策略。其次,推动研究进展的更直接的动力来自社会化进程双向模式的兴起和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的提出。它们促使学者们走出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单向研究的圈子,尝试将父母特征和儿童特征都纳入教养方式体系,并将教养方式放入更大的背景中加

[2]张丽华.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发展研究综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3)

[3]夏利民.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化研究综述[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5)

[4]李丹.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以考查。

这期间,国外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又从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儿童特征入手,较全面地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如,巴斯顿的研究发现,美国、法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的母亲对儿童注视他人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在集体价值取向的日本,母亲鼓励并引导孩子注视他人的行为;而在个人价值取向的美国和法国,母亲对儿童注视他人的行为没有明显反应。[5]又如,Cox(1987)发现,与非抑郁的母亲相比,抑郁的母亲与孩子的交往质量差,更多忽视孩子的要求,更多使用控制的手段。[6] Martin(1975)发现,父母和儿童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与孩子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孩子同性别的父母对孩子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孩子自由。还有研究指出,孩子的行为特征,如活动量影响父母的教养行为,活动过度的儿童的母亲比正常儿童的母亲有更多的指令和否定性。[7]

国内学者大多从80年代开始涉足家庭教养方式这一研究领域。起初的研究较为零散,取向较为单一。或从儿童性格入手,或从儿童心理卫生入手,探求有利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形式。但其中也不乏颇具远见的学者,他们探究家庭教养方式的类型,并从父母文化素养、职业等角度分析了家长教养态度的成因。[8]进入90年代,随着国际交流的快速发展,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一些新流派、新理论、新研究模式日渐为我国学者了解和接受。在考虑与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他们逐渐将新思路、新信息运用到家庭教养的研究中,使我们的研究既紧跟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又很快深入到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层面。

2.4 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前景展望

从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发展进程来看,未来的家庭教养研究将会注重以下取向:

2.4.1 系统化的理论建构与实证

家庭是一个有机系统,双亲与儿童之间存在复杂的亲子交互作用。随着家庭规模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家庭形态已从家庭树发展到家庭森林态,这必然造成相关理论构建的局限性。所以,以后的研究必须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拓展教养方式的内涵与外延,从更大系统层次来构建与实证教养方式的有关理论,使其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

[5]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侯静,陈会昌.亲子互动研究及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2,(2)

[7]陈陈.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6

[8]卢乐珍.父母教养态度的形成因素[J].江苏教育·幼儿版,1984,(7-8)

2.4.2 对教养方式与亲子互动的生态化研究

系指首先对儿童真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客观描述,然后进行编码量化,作出解释。它强调观察或描述的重要性,强调实地考察与面对面接触的研究方法,是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取得更新进展的突破口。

2.4.3 亲子互动的量化与心理机制研究

有关亲子互动的研究虽然越来越多,但主要是考察亲子交往行为特点与父母、儿童某一方面的特点之间的关系,还很少有人把亲子互动放在一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中去研究和考察,缺乏亲子间互动过程中人际效应的研究。另外,考察特定情境中的亲子互动过程多采用观察法,如何采取多种综合方法,对亲子互动过程中父母和儿童的交往行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更为客观、准确的量化,特别是深入探讨和进一步完善亲子互动的心理机制,以指导对不良教养方式与儿童不良社会化的干预,需要研究者进行更全面深入的研究。

2.5 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存在的问题

当然,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在不断向前推进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

(1)大多数研究家庭教养方式都是根据类型学角度出发,这种范式不能涵盖父母的所有教养行为,忽视了儿童与父母的具体交往情况。

(2)纵观现有的大多数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较少有学者是在真实环境中研究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生态化研究要求发展心理学家必须首先对儿童真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探讨、作出描述,然后进行更为客观准确的编码、使之量化,最终作出解释。因此,如果发展心理学家想揭示亲子互动过程的机制和实质,就不能忽视对真实情境中的父母与儿童的实地观察。

(3)家庭教养本身就是父母与子女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但多数研究仅仅从家庭教养方式出发研究对儿童有何影响,我们更多还应考虑到儿童的行为特征对家庭教养方式有何反作用。

3 关于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

3.1 儿童问题行为的界定

儿童行为问题通常是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美国教育界常用的定义是:学校学习存在问题;人际关系不良;不合适的行为和情感;泛化的抑郁和痛苦;与学习有关的躯体症状。行为问题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通常具有交往不良、抽象思维能力较弱、情感不稳定、抑郁不安、自律性差和紧张焦虑等特征。尽管许多研究者对儿童行为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关于行为问题的概念至今仍无统一的界定,其作为心理适应不良的表现,可以是儿童共有行为模式的夸大、缺陷或障碍性组合。

3.2 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与发展

近年来,发展心理病理学作为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正在逐步确立起来,它感兴趣的是已经表现出失调行为征兆的儿童临床样本。[9]实际上,在正常儿童的样本中,儿童期的问题行为也相当普遍。Mc Gee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十个儿童中至少有一个有明显的问题;Loeber等人的研究表明:在相当一部分儿童中,早期的问题行为,尤其是外显的问题行为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到青春期以后变化的可能性较小。[10]探明问题行为倾向产生与发展的研究有: Richman等人以伦敦郊外大约700名未就学儿童为对象进行的追踪研究证明了在62%的样本中,3-8岁间的问题行为是稳定的:3岁时显示出较强的攻击性、过度的活动性等问题行为的儿童中,8岁时显示了类似问题的达到62% ,只有14%的孩子不再有任何问题行为。[11]日本学者菅原等人进行了一项关于儿童外显的问题行为发展的长达11年的追踪研究,考察了儿童外显问题行为倾向在半岁、1岁半、5岁、8岁、10岁这5个时间点上的相关,探明儿童外显的问题行为从半岁时开始萌芽,自半岁到10岁都保持着一定程度的相关,说明儿童外显的问题行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12]Robins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成人期呈现

[9]曾琦,等.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的学校适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2)

[10]Loeber ,R. The stability of antisocial and delinquent behavior :A review. Child Development, 1982 ,

53 :1431-1446

[11]Richman ,N. ,Stevenson ,J . , &Graham , P. J . Pre-school to school :A behavior study. London :Ac-

ademic Press ,1982

[12]菅原ますみ·北村俊則·戶田まり·島悟·佐藤達哉·向井隆代子どもの問題行動の発達:

反社会行为问题的对象中有70%以上在儿童时期都有着强烈的反社会行为倾向。[13]有的学者认为攻击性是一种相当稳定的特性,儿童期攻击性的稳定性系数可以与IQ数相比。Huesman对600多名被试进行的历时22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8岁时的攻击性记录能够很好地预示他们成年以后的攻击性行为。[14] Magnusson在瑞典进行的追踪研究中发现,13岁时表现出较多的攻击性行为和过度的活动性的少年,成年以后出现犯罪行为或酗酒的人是控制组的5倍。[15] Serbin等人对853位妇女进行了两个预测性的追踪研究,在这两个研究中,女孩童年时期的攻击性行为或社会性退缩被作为预测她们成年后遇到问题如非正常的性行为、青春期早孕等的根据。第二个研究考察了原样本中部分成为少年母亲的女性所营造的家庭环境和对子女的抚养方式,结果发现:儿童时期的异常行为可以预测她们以后的早孕和不良的抚养方式,而这些又可能导致她们下一代的心理社会问题。[16]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发现:儿童问题行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儿童早期,它们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发展”,并且与以后发展阶段中的种种问题相关联。

3.3 儿童问题行为的表现

由于对问题行为的内涵理解有分歧,在问题行为的分类上也就存在着差异,研究者根据问题行为的种种表现,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分类看法。目前国内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分类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依据传统的分类方法,即根据问题行为的表现倾向,可分为外显型的攻击性问题行为和内隐性的退缩性问题行为;二是依据问题行为的内容,可分为一般行为问题、攻击性行为和违法行为,该分类方法认为儿童问题行为的表现形式多样,而且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行为问题,常见的症状表现如下:

3.3.1 一般行为问题

一般行为问题的症状主要为最初行为模式建立过程中的偏异和依赖与独立失去平衡方面。不同年龄阶段其症状表现不一,如:挑食、夜惊、担忧、易激惹、嫉妒、不

Externalizingな問題傾向に関する生後11年間の縦断研究から.発達心理学研究,1999,5:32-45 [13]Robins ,1. , & Price ,R. K. Adult disorders predicted by childhood conduct problems : Results from

NIMH Epidemiologic Catchment Area Project . Psychiatry ,1991 ,54 :116-132

[14]Huesman ,L . R. , Eron ,L . D. ,lef kowitz ,M. M. & Walder ,L .O. Stability of aggression over time

and generat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4 ,20 :1120-1134

[15]Magnusson , D. Individual development from an interactional perspective : A longitudinal study. Hil-

lsdale , NJ : Erlbaum ,1988

[16]Serbin ,L . A. , Peters , P. L . ,McAffer ,V. J . & Schwartzman ,A. E. , Childhood aggression and wit-

hdrawal as predictors of adolescent pregnancy , early parenthood , and environmental risk for the n- ext genera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ehavioural Science ,1991 ,23 (3) :318-33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