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甲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甲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甲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甲醛)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甲醛溶液;福尔马林

化学品英文名称:formaldehyde

技术说明书编码: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 混合物□化学品名称:甲醛溶液

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 甲醛 44 % 50-0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8.3类其他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肺水肿较少见。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

硼酸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1%碘化钾60ml洗胃。常规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作灭火剂。

灭火注意事项:防止吸入毒性烟雾。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危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

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性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和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安全储存条件和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避光保存。包装要求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暴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 3 mg/m3 前苏联 MAC 0.5 mg/m3

监测方法:酚试剂比色法;变色酸分光光度法;示波极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具)。眼睛防护:呼吸系统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彻底清洗。注意个人卫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液体 PH值:

熔点(℃):- 92 相对密度(水=1):0.82 沸点(℃):- 19.4 相

对蒸气密度(空气=1): 1.07 饱和蒸气压(kPa):13.33(- 57.3)燃烧热(kJ/mol):2345.0 临界温度(℃): 137.2 临界压力(MPa):6.81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闪点(℃):50(37%)爆炸上限%(V/V):7.0 引燃温度(℃):430 爆炸下限%(V/V):73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乙醇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也用作杀菌剂、消毒剂等。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酸、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无资料;

聚合危害:聚合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800mg/kg(大鼠经口);270mg/kg(兔经皮)

LC50:590mg/m3(大鼠经皮)。

刺激性:无资料致敏性: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50~70mg/m3,1小时/天,3天/周,35周,发现气管炎和支气管基底细胞增生和生化改变。

致突变性:微粒性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4mg/L。哺乳动物体细胞突变:人淋巴细胞130 u mol/L。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

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O):200mg/kg(1天,雄性),对精

子生存有影响。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O)12 u g/m3,24小时(孕1~22天),引起新生鼠生化和代谢改变。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动物阳性;人类不明确。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无资料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弃物

废弃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处置。

注意事项:废弃处置时,注意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相关法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做了相应的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类酸性腐蚀品。

危险货物编号:83012 UN编号:2209

包装标志:腐蚀品、易燃液体

包装类别:Ⅲ类包装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小开口塑料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安砙瓶外木板箱;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花格箱。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严格按照铁道部的《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

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和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相关法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做了相应的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1类酸性腐蚀品。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MSDS)

中华人民共和国要求的MSDS格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编写规定 General rules for preparation of chemical safety data sheet(CSD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CSDS)的内容和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化学品,包括化学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不适用于民用受控消费品、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少量样品和国家另有规定的特殊危险化学品。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3690-92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6944-86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T15098-94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 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简称UN RTDG)

《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铁道部颁布)1995年 3.内容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CSDS)包括以下十六部分内容。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 主要标明化学品名称、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电话、应急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地址等信息。 成分/组成信息(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标明该化学品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纯化学品,应给出其化学品名称或商品名和通用名。混合物,应给出危害性组分的浓度或浓度范围。 无论是纯化学品还是混合物,如果其中包含有害性组分,则应给出化学文摘索引登记号(CAS号)。 危险性概述(haxards summarizing) 简要概述本化学品最重要的危害和效应,主要包括: 危害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等信息。 急救措施(first-aid measures) 指作业人员意外的受到伤害时,所需采取的现场自救或互救的简要处理方法,包括: 眼睛接触、皮肤接触、吸入、食入的急救措施。 消防措施(fire-fighting measures) 主要表示化学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殊危险性,适合灭火介质,不合适的灭火介质以及消防人员个体防护等方

危险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危险化学品技术说 明书

危险化学品技术说明书 目的 对化学危险品进行管理,确保化学危险品在储存、使用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 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名称、健康危害、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理与储存、储存注意事项。 3 职责 3.1 采购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采购、运输。 3.2仓储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收发、日常检查。 3.3车间、质检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管理。 3.4安全技术部负责危险化学品的监督、检查。 4 内容和要求 1盐酸 1.1中文名称:盐酸 1.1.1危险性类别:无机腐蚀品 1.1.2危险性综述:本品具有强腐蚀性,有刺激气味,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对水体、空气和土壤均可造成污染。 1.1.3侵入途径:误食、吸入、皮肤接触 1.1.4毒性与防护:吸入后出现呛咳、流泪、胸闷、呼吸加快。发现后应立即脱离现场,除去被污染的衣物,注意保持呼吸道畅

通。 1.1.5盐酸应贮存在密封的容器中,容器周围应通风、干燥,不能与其它强碱类(如氢氧化钠)、硫化物、磷化物、氰化物、已酯化合物、氟化物、硅化物、碳化物、氧化剂(如过氧化合物)共贮混运,工作时应配戴手套、工作服和工作鞋,合适的材料是天然橡胶。 1.1.6急救措施 1.1.7吸入中毒:立即脱离现场,除去被污染的衣物,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给氧。 1.1.8误服中毒:严禁洗胃,也不可催吐,以免加重损伤或引起胃穿孔,可用 2.5%氧化酶溶液、牛奶、豆浆、蛋清、花生油等口服。 皮肤和眼的处理:脱去污染衣物,立即用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灼伤处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而后以2%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冲洗。创面较大时,须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1.9消防措施及泄漏的处理 本品不燃烧,用喷水来冷却容器有助于防止爆炸、爆裂和减少蒸气。本品具有强腐蚀性,一旦泄漏尽快地切断泄漏源,使用合适的盐酸吸着物来抑制溢汇,用苏打粉或石灰中和残余物质,处理废料可在指定地点深埋、遵守环境保护法规。 2硫酸

甲醛安全技术说明书

甲醛溶液 (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甲醛溶液 化学品英文名:formaldehyde solution;methanal solution 分子式:CH2O 相对分子量:30.03 (2)成分/组成信息 成分:混合物 CAS No:50-00-0 (3)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8.3类其他腐蚀品 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主要危险性为第8类腐蚀品(甲醛溶液,甲醛含量不低于25%);根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主要危险性为第3类易燃液体(甲醛溶液,易燃)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肺水肿较少见。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甲醛对人有致癌性。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4)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口服牛奶、醋酸铵溶液。催吐,用稀氨水溶液洗胃。就医。 (5)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 (6)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消除所有点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腐蚀、防毒服,戴橡胶手套。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限制性空间内的易燃性。用砂土、惰性物质或蛭石吸收大量液体。用亚硫酸氢钠中和。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 (7)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露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MSDS是什么?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即化学品安全说明书,亦可译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在欧洲国家,MSDS也被称为安全技术/数据说明书SDS(Safety Data sheet)。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1014采用SDS术语,然而美国、加拿大,澳洲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则采用MSDS 术语。 MSDS是化学品生产或销售企业按法律要求向客户提供的有关化学品特征的一份综合性法律文件。它提供化学品的理化参数、燃爆性能、对健康的危害、安全使用贮存、泄漏处置、急救措施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十六项。当前,由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小组(International Programme on Chemical Safety) 编制的一份类似MSDS的文件,即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 (ICSC)】。同MSDS类似,ICSC概述了化学品有关的健康和安全使用信息。如今,已有1,300种化学品据有ICSC。除英语以外,ICSC还被翻译为其他13种语言。然而,ICSC并无政府机构对化学品的管理条例,同时,某些警示性的标准词语(R-Phrases)在一些国家也并不适用。所以ICSC并非是一份法律性文件,它不能取代目前在国际上流通的MSDS。 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即化学品安全说明书,亦可译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在欧洲国家,MSDS也被称为安全技术/数据说明书SDS(Safety Data sheet)。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1014采用SDS术语,然而美国、加拿大,澳洲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则采用MSDS术语。 MSDS是化学品生产或销售企业按法律要求向客户提供的有关化学品特征的一份综合性法律文件。它提供化学品的理化参数、燃爆性能、对健康的危害、安全使用贮存、泄漏处置、急救措施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十六项。当前,由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小组(International Programme on Chemical Safety) 编制的一份类似MSDS的文件,即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 (ICSC)】。同MSDS类似,ICSC概述了化学品有关的健康和安全使用信息。如今,已有1,300种化学品据有ICSC。除英语以外,ICSC还被翻译为其他13种语言。然而,ICSC并无政府机构对化学品的管理条例,同时,某些警示性的标准词语(R-Phrases)在一些国家也并不适用。所以ICSC并非是一份法律性文件,它不能取代目前在国际上流通的MSDS。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MSDS,国际上称作化学品安全信息卡,是化学品生产商和经销商按法律要求必须提供的化学品理化特性(如PH值,闪点,易燃度,反应活性等)、毒性、环境危害、以及对使用者健康(如致癌,致畸等)可能产生危害的一份综合性文件。它包括危险化学品的燃、爆性能,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救护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 编制高水准的MSDS难点在于:一是除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外,化学品量化的毒理数据测试费用太高,数据获得成本太大,特别是化学品有的是复合品或搀有副产品,其对环境、生物、人类等毒理数据更为复杂,所以同一种化学品的MSDS不见得一样,但供应商提供的MSDS在企业使用中碰到对环境、健康等法律性的纠纷时,供应商如提供的MSDS不合格,必须要承担其相应的法律责任。二是编制的MSDS必须要按照买方所在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危险化学品的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编制,然而各国,甚至一个国家各州有关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通常也不一样,甚至这些法律法规每月都有变化,所以编制的MSDS必须符合当时的买方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要求 附诚通市场经验单: 电池类

最全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目录 甲基苯 (1) 2-丙醇 (2) 2-丁酮 (3) 乙酸乙酯 (4) 乙酸正丁酯 (5) 环氧树酯 (6) 醇酸树酯 (7) 二甲苯异体混合物 (8) 环己酮 (9) 不干性醇酸树脂 (10) 聚氨酯树脂 (11) 硝化纤维素 (12) 2-丁氧基乙醇 (13) 丙烯酸清漆 (14) 丙烯酸漆稀释剂 (15) 环氧漆固化剂 (16) 环氧漆稀释剂 (17) 硝基底漆 (18) 硝基清漆 (19) 硝基磁漆 (20) 硝基漆防潮剂 (21) 硝基漆稀释剂 (22) 聚酯树脂清漆 (23) 聚酯漆稀释剂 (24) 醇酸漆稀释剂 (25) 环氧磁漆 (26) 汽油 (27) 柴油 (28) 1,2,4,5-四甲苯 (29) 1,2,3-三甲苯 (30) 1,2,4-三甲基苯 (31) 1,3,5-三甲苯 (32) 1-丙醇 (33) 2-氨基乙醇 (34)

2-甲基-1-丙醇 (35) 4-甲基-2-戊酮 (36) 7110甲聚氨酯固化剂 (37) 氨溶液 (38) 苯酚 (39) 苯乙烯 (40) 环己烷 (41) 丙酮 (42) 石脑油 (43) 1,1-二氯乙烷 (44) 1,2-二氯乙烷 (45) 甲醇 (46) 乙醇[无水] (47) 4-羟基-4-甲基-2-戊酮 (48) 乙酸正丙酯 (49) 乙酸异丙酯 (50) 乙酸异丁酯 (51) 乙酸仲丁酯 (52) 乙酸乙烯酯[抑制了的] (53) 碳酸(二)甲酯 (54) 1,2-二甲苯 (55) 1,3-二甲苯 (56) 1,4-二甲苯 (57) 1,3,5-三甲基苯 (58) 正丁醇 (59) 乙二醇甲醚 (60) 乙二醇乙醚 (61) 丙烯酸正丁酯[抑制了的] (62) N,N-二甲基甲酰胺 (63) 3-氯-1,2-环氧丙烷 (64) 三氯甲烷 (65) 三氯乙烯 (66) 乙酸[含量>80%] (67) 丙烯酸[抑制了的] (68) 氢氧化钠溶液 (69)

甲醛安全使用说明书样本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 formaldehyde; methanal 中文名称2 : 福尔马林 分子式: CH2O 分子量: 30.03 推荐用途: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 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 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 用作树脂、塑料增塑剂, 硫化促进剂、杀虫剂等的中间体。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质或混合物的分类: 金属腐蚀剂第1类, 皮肤刺激第1类, 急性毒性-经口第1类, 眼眼睛刺激第1类,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性接触: 无资料。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2类 全球统一制度标签要素, 包括防范说明:

信号词: 危险 危险说明: 可能腐蚀金属。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造成严重眼损伤。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对水生生物有毒。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密闭包装, 切勿受潮, 防止破损。使用时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 淋浴更衣。应急响应: 如误食: 用水漱口, 饮牛奶或蛋清, 不可催吐。 如皮肤沾染: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身体接触部位。脱掉沾染的 衣服, 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发生皮肤刺激: 求医 如进入眼睛: 小心地用水冲洗眼睛数分钟。如有配戴隐型眼 镜, 而可简易拆除, 请拆下隐形眼镜并持续冲 洗眼睛。 火灾时: 用雾状水、砂土等灭火。 安全贮存: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理: 按照相关规定处理内装物和容器。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化学品名称: 甲醛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甲醛37% 50-00-0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衣着, 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 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如有不适感, 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吸入、心跳停止,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入: 口服牛奶、醋酸胺水溶液。催吐, 用稀氨水溶液洗胃。就医。 急性和迟发效应及主要症状: 头痛、头晕、乏力、恶心、呕吐、胸闷、眼痛、嗓子痛、胃纳差、心悸、失眠、体重减轻、记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 孕妇长期吸入可能导致胎儿畸形, 甚至死亡, 男子长期吸入可导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燃爆危险: 易燃, 其蒸气与空气混合, 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产物为一氧化碳。 灭火方法和灭火剂: 用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MSDS)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MSDS)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MSDS ) 目录 第一章 2K稀释 剂 (1) 第二章 2K3油 漆 (4) 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MSDS ) 编号:SC-019 第一章 2K稀释剂 1. 物理化学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 熔点(℃): 沸点(℃):78-19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比空气重 爆炸上限%(V/V):1.0(基于二甲苯) 爆炸下限%(V/V):7.0(基于二甲苯) 溶解性:微溶于水,可与酯、酮、醇醚类、芳香烃等溶剂混溶。 主要用途:用于溶剂型涂料稀释剂和冲淡剂,用来调节涂料产品粘度,以便于施工。 2. 危害性知识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本产品会刺激皮肤和眼睛并造成伤害。其蒸气会刺激眼睛和呼吸道,对神经系统有麻痹作用,长期处于高浓度环境中,会有害健康。长时间过度吸入高浓度蒸气会导致晕厥甚至死亡。 主要症状:过度吸入其蒸气或喷漆漆雾会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动作不协调;眼睛和皮肤接触会导致充血、骚痒、有灼痛感。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燃爆危险:易燃,遇明火、高温有燃烧危险,在密封的容器中遇高温会发生爆炸。

3. 应急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立即翻开 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吸呼 1 /6 困难时给输氧。如呼吸及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立即就医。 食入: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已失去意识或痉挛,不可经口喂食任何东西;若患者意 识清楚,让其用水彻底漱口,不可强制催吐,并给患者喝下足量温水;若患者自发性呕吐,让其身体向前倾以减轻吸入危险,并让其漱口及反复给水。立即就医。. 4.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本品易燃,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 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CO 、CO2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可用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扑救。不适宜灭火剂:水喷射。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应佩戴自供气呼吸器,消防衣及防护手套;喷水灭火无效; 喷雾状水可用来冷却密封的容器外壁,以防容器内压力过高而爆炸或因高温而自燃甚至燃爆。 5. 事故泄露 应急处理:切断火源,现场足量通风。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尽可 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消除方法:用砂土、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后,收集在加盖有标识容器内。 6. 处理和储存 操作处臵注意事项:远离热源、明火。避免眼睛、皮肤接触。保持容器密闭。现场采 用足够通风设备。采用经认可的接地装臵。使用后彻底清洗。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保持容器密封。储存区禁止吸烟,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2 /6

异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异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1.1 化学品中文名称:2-丙醇 1.2 化学品英文名称:2-propanol 1.3中文名称2: 异丙醇 1.4 分子式:C3H8O 1.5 分子量:60.10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1 主要成分:2-丙醇 2.2 含量: 2.3 CAS No. 67-63-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3.1 危险性类别: 3.2 侵入途径: 3.3 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5.1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5.3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6.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乳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7.2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

硝酸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修订稿

硝酸危险化学品安全使 用说明书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硝酸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中文名称:硝酸;漒水;硝漒水英文别名:nitricacid化学式:HNO3分子量:CAS号:7697-37-2 第二部分:成分及理化性质 有害物成分:硝酸含量≧% 外观与特性: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 主要用途:用途极广。主要用于化肥、染料、国防、炸药、冶金、医药等工业。熔点℃:-42(无水)沸点℃:86(无水) 溶解性:与水混溶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相对密度(水=1):(无水)饱和蒸汽压(kpa)(2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特性: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碱金属能发生剧烈反应。具有强腐蚀性。腐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料。腐蚀绝大多数金属,并释放出高度可燃的氢气。燃烧(分解)产物:氧化氮。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强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铜、胺类。

健康危害: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喉痉挛、肾损伤、休克以及窒息,皮肤接触引起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腐蚀。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造成污染。 灭火方法:砂土、二氧化碳、雾状水、火场周围可用的灭火介质。若不小心接触,立即撤离现场,隔离器具,对人员彻底清污。蒸气比空气重,易在低处聚集。封闭区域内的蒸气遇火能爆炸。储存容器及其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 硝酸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若有灼伤,就医治疗。

(完整版)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大全(MSDS)

1,1,1-三氯乙烷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1,1,1-三氯乙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1,1,1-trichloroethane 中文名称2:甲基氯仿 英文名称2: methyl chloroform 技术说明书编码: 612 CAS No.: 71-55-6 分子式: C2H3Cl3 分子量: 133.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1,1,1-三氯乙烷≥95.0% 71-55-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轻者表现为头痛、眩晕、步态蹒跚、共济失调、嗜睡等;重者可出现抽搐,甚至昏迷。可引起心律不齐。对皮肤有轻度脱脂和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能燃烧,并产生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烟雾。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能发生强烈反应。与活性金属粉末(如镁、铝等)能发生反应, 引起分解。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20 TLVTN: OSHA 350ppm,1910mg/m3; ACGIH 350ppm,1910mg/m3 TLVWN: ACGIH 450ppm,2460mg/m3 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一级≥95.0%; 二级≥91.0%; 三级≥90.0%。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 pH: 熔点(℃): -32.5 沸点(℃): 74.1

甲醛使用说明书

甲醛使用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甲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formaldehyde 中文名称2:福尔马林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944 CAS No.:50-00-0 分子式:CH2O 分子量:30.0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甲醛 含量 CAS No.50-0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肺水肿较少见。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1%碘化钾60mL灌胃。常规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甲醛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名称:甲醛 formaldehyde 产品代码: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电话: 传真: E-mail: 应急咨询电话:0 用途及限制用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用作树脂、塑料增塑剂,硫化促进剂、杀虫剂等的中间体。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吸收 健康危害:甲醛对人体皮肤和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使细胞中的蛋白质凝固变状,抑制一切细胞机能,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引起鼻咽癌、结肠癌、脑瘤,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细胞核的基因突变,DNA单链内交连和DNA与蛋白质交连及抑制DNA损伤的修复;妊娠综合症、引起新生儿染色体异常、白血病,引起青少年记忆力和智力下降。在所有接触者中,儿童和孕妇对甲醛尤为敏感,危害也就更大。 2.甲醛在体内生成甲醇对视丘及视网膜有较强损害作用。 3.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嗅觉异常、刺激、过敏,肺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 环境危害: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甲醛气体的着火温度(燃点)约为300℃,它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毒性物质类别2(经口)、皮肤腐蚀类别1、严重眼损伤类别1。 标签要素: 图形符号 名称危险危险 危险性说明 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 皮肤有强烈刺激性 1.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 损伤 2. 引起严重的眼睛损伤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PPO 日本旭化成 MSDS 物质安全说明书

First Issue : Oct. 01. 2003 Revised : Sep. 01. 2009 XYRON FR/non-Filler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1. CHEMICAL PRODUCT AND COMPANY IDENTIFICATION PRODUCT NAME : XYRON TM See Appendix for grades applicable to this data sheet. GENERAL USE : For producing molded or extruded articles or as a component of other industrial prod- ucts. PRODUCT DESCRIPTION : PPE (Poly(2,6-dimethyl-1,4-phenylene ether) / HIPS ( Poly(Butadiene-styrene) CHEMICAL NAMES : Poly(2,6-dimethyl-1,4-phenylene ether) ( PPE ) Poly(Butadiene-styrene) ( HIPS ) Aromatic phosphate as flame retardant MANUFACTURER : COMPANY NAME :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ADDRESS : 1-105 Kanda Jinbocho, Chiyoda-ku, Tokyo 101-8101 Japan EMERGENCY TELEPHONE NUMBER CHEMTREC Telephone United States : (800) 424 - 9300 24hours Everyday International : +1- (703) 527 – 3887 (collect) 24hours Everyday Asahi Kasei Plastics North America, Inc. 900 E. Van Riper Rd., Fowlerville, MI 48836 Telephone : ( 517 ) 223 – 2000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JAPAN) New Business Development & Marketing Dept. “XYRON” Telephone +81-44-271-2561, Fax. + 81-44-271-2166 2. COMPOSITION / 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COMPOSITION : Poly(2,6-dimethyl-1,4-phenylene ether) , Poly-styrene & Poly(Butadiene-styrene) > 45 wt% Hydrogenated Poly(Butadiene styrene) < 20 wt% Aromatic phosphate < 25 wt% Additives < 10 wt% Total 100 wt% CAS REGISTRY NO. : Poly(2,6-dimethyl-1,4-phenylene ether) 25134-01-4 Poly-styrene 9003-53-6 Poly(Butadiene-styrene) 9003-55-8 Aromatic phosphate 115-86-6,181028-79-5,5945-33-5 Hydrogenated Poly(Butadiene styrene) 66070-58-4 *These products don’t contain any new chemicals, toxic chemicals and observational substances. All of ingredients are listed on TSCA inventories.

MSDS-甲醛(福尔马林)

甲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甲醛化学品英文名称:formaldehyde 中文名称2:福尔马林 技术说明书编码:944 CAS No.:50-00-0 分子式:CH2O 分子量:30.0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甲醛50-00-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对粘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有强烈刺激性。接触其蒸气,引起结膜炎、角膜炎、鼻炎、支气管炎; 重者发生喉痉挛、声门水肿和肺炎等。肺水肿较少见。对皮肤有原发性刺激和致敏作用,可致皮炎;浓溶液 可引起皮肤凝固性坏死。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可发生胃肠道穿孔,休克,肾和肝脏损害。慢性影响:长 期接触低浓度甲醛可有轻度眼、鼻、咽喉刺激症状,皮肤干燥、皲裂、甲软化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1%碘化钾60mL灌胃。常规洗胃。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 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 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 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 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 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冻季应保持库温不低于1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3,前苏联MAC(mg/m3):0.5 TLVTN:OSHA 3ppm TLVWN:ACGIH 0.3ppm,0.37mg/m3 监测方法:酚试剂比色法;变色酸分光光度法;示波极谱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名称:甲缩醛编制标准:GB/T 16483、GB/T 17519 修订日期:2015年7月25日SDS编号:PX-SDS-001 编制日期:2010年8月15日版本:A/3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甲氧基甲烷;甲缩醛; 化学品英文名称:dimethoxymethane; Methylal 生产企业名称:XXX化工(深圳)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XXXXXXXXXXXXXXXXXXX 邮编:518122 联系电话:0传真:0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0755-XXXXXXXX 国家化学事故应急电话:0532- 产品推荐用途:广泛应用于化妆品、药品、家庭用品、工业汽车用品、皮革上光剂、清洁剂、橡胶工业、油漆、油墨等产品中,是降低对大气污染的环保产品。 产品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高度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及强氧化剂易引起燃烧爆炸。对粘膜有刺激性,有麻醉作用。 GHS危险类别: 易燃液体类别2 急性毒性-吸入类别5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严重眼晴损伤/眼晴刺激性类别2A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说明: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 气。 H333吸入可能有害。

H315造成皮肤刺激。 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 H402对水生生物有害。 防范说明: 【一般防范】P101如需就医:请随身携带产品容器或标签。 P102放在儿童无法触及之处。 P103使用前请阅读标签。 【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如果静电敏感材料准备用于再填装。 ---如果产品极易挥发,可造成周围空气危险。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使用本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镜/戴防毒面具。 【事故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 清洗皮肤/淋浴。 P304+P340如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并保持呼吸顺畅的 姿势休息。 P305+P351+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睛,继续冲洗。 P312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32+ 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P370+P378火灾时:使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安全贮存】P403+P233 存放于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 P403+P235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低温。

甲醛安全技术说明书

甲醛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甲醛; 福尔马林 化学品英文名称:formaldehyde 企业名称:××××有限公司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代码:26144501 产品推荐用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也是炸药、染料、医药、农药的原料,也作杀菌剂、消毒剂等,用作树脂、塑料增塑剂,硫化促进剂、杀虫剂等的中间体。 产品限制用途:严禁用于食品、饲料加工。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物理化学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健康危害:吞咽有害、吸入致死、皮肤接触会中毒;眼睛接触引起严重的眼睛损伤;皮肤接触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可致癌;

可能损害生育力或胎儿;可引起遗传性缺陷。环境危害:对水生物有害 GHS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第3类 急性毒性-经口第4类 急性毒性-吸入第2类 急性毒性-经皮第3类 严重眼睛损伤/刺激第1类 皮肤腐蚀/刺激第1类 致癌性第1A类 生殖毒性第1类 生殖细胞突变性第1类 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1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警告

危险信息: 1.易燃液体和蒸汽 2.吞咽有害、吸入致死、皮肤接触会中毒 3.引起严重的眼睛损伤 4.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5.可致癌 6.可能损害生育力或胎儿 7.可引起遗传性缺陷 8.对水生物毒性非常大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禁止冲入下水道,避免流入排水沟和下水道,立即清除干净泄露物。 事故响应: 如误食: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不可催吐。就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