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_研究西方世界近代兴_省略_清帝国相对停滞之历史原因的一个

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_研究西方世界近代兴_省略_清帝国相对停滞之历史原因的一个

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_研究西方世界近代兴_省略_清帝国相对停滞之历史原因的一个
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_研究西方世界近代兴_省略_清帝国相对停滞之历史原因的一个

27

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3

———研究西方世界近代兴起和晚清帝国相对停滞

之历史原因的一个可能的新视角

韦 森

内容提要 本文旨在从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的视角对近代西方世界兴起以及晚清帝国的衰落的原因

提供一些新的解释。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尽管经济史学界对清朝前期和中期与西欧诸社会的相对经济

发展水平高低有争议,但学界趋同于认为,随着工业革命在西方世界的兴起,晚清帝国的经济却在内

忧外患中衰落了。从经济增长的斯密动力和阻碍市场扩展的布罗代尔钟罩的研究视角来分析,西方世

界的兴起,是在欧洲中世纪以来制度变迁、分工深化、市场扩展和科技革命互动作用下完成的。相对

而言,晚清帝国经济发展的停滞,则是巨大人口压力下制度内卷,市场分工无力深化和扩展,科技发

展缓慢,以及社会腐败诸因素相互作用的一个必然结果。

关键词 斯密动力 布罗代尔钟罩 制度内卷 马尔萨斯陷阱 经济发展

一、引言

自1978年以来,中国已经走过四分之一多世纪的经济社会改革历程。这场以引入和培育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改革,不仅引致了当代中国经济连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而且也把我们这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古国,一步步带到了21世纪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面前。中国27年的改革,已经谱写了一段辉煌的历史,但历史反过来也向正在走向21世纪的当代中国,提出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和新的挑战。中国已经持续了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能否维持?当今中国内部潜存的社会收入分配不平均且有继续拉大的趋势,地区差异在不断扩大,政府官员腐败渎职现象大面积发生,社会不安定因素不断积聚等等问题将如何解决?市场经济初成的中国正在走向何方?这些问题,不仅不断敦促我们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审视我们的经济和政治体制的当下格局,也促使我们不断反思一些现存的、甚至难以理解和难以摆脱的社会安排及其运作方式是如何衍生、延存并且维系下来的历史轨迹。这就促使经济学界与其他社会科学界一起,去回顾并反思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所走过的历史,去侧身了解并认识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路径。

站在21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新机遇面前,回首返观近现代东西方社会历史演化的不同轨迹,人们现在一般相信,近代以来西方世界的兴起,晚清帝国中后期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停滞以至最后衰落,已成了一种人所共知的史实。然而,围绕着这些“史实”的一般“信念”和直观“印象”,现在依然存在着一些历史谜团。即使我们承认世界范围的一些历史定论,如到20世纪初,与

3本文是笔者所牵头承担的教育部211工程资助下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研究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笔者感谢黄有光、林毅夫、汪丁丁、陈志武、文贯中教授以及刘志铭博士的评论。这里特别感谢他们对本文个别数据和一些文字输入错误的纠正意见。尽管如此,笔者对文中所有可能存在的错误和纰漏负责。

西方的工业革命和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相比,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古国中华帝国在晚清内忧和外患的深重苦难中确实衰落了,但到现在,似乎仍然存在以下一些值得重新探究和思考问题:

———在19世纪初以前,与西欧各国相比,晚清帝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到底如何?

———西方世界到底是何时开始兴起的?其兴起的原因和动力机制又是什么?

———在与西方世界近现代以来的经济起飞和兴起对比的参照系中,如果说晚清帝国经由经济社会发展的停滞和衰退而最后殒落了,那么其原因到底是什么?

很显然,这是密切关联着的三个重大历史问题。从历史制度比较分析的视角重新研究和思考这三个问题,不仅对制度经济学的发展有着潜在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理解我们当下中国社会的运作,对确当把握我们的国家和社会的未来走向,也显然有某些可参考的现实意义。

二、19世纪之前的欧洲与中国:相对经济发展水平高低之谜

长期以来,人们一般认为,自15世纪以来,东西方社会在进入现代化的时间进程中出现了巨大差异,因而东西方学界也一般相信,在19世纪以前,在西方世界兴起的同时,中华帝国就相对停滞了。譬如,早在1766年,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 m S m ith,1930,p 173)就认为中国经济已处于停滞和静滞状态了:“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即是说,是一个土地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它似乎长久已经处于停滞状态了。……也许在马可波罗的时代以前,中国的财富就已经达到该国的法律和制度所允许的发展程度”。另据史料记载,在1793年,当英国特使马嘎尔尼(George Macartney )访问中国后,曾把中国比喻为“一艘摇摇晃晃的、老旧的

头等战舰”①。自此以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Friedrich Hegel )等西方学界的主流一直把中国看成是

一个停滞的“木乃伊式的国家”,而明清(特别是清代)则最能体现这种停滞的时代(转引自李伯重,见W ill,1980,中译本,第13—14页)。

从人类社会的现代进程来说,长期以来,东西方学界大部分人一直相信,近代之后,中国进入现代化社会,至少比西欧主要国家落后了二三百年。譬如,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诺思和托马斯(North &Thomas,1973,参中译本,第129页)写道:“1500年被历史学家普遍看作是中世纪社会和近代社会之间的分水岭。这一新时代的最初两个世纪,在历史上非常重要,发生了一系列不同的事件,如价格革命,商业革命,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新大陆殖民地,世界贸易的发展,以及作为欧洲政治组织的最高形式的民族国家的出现”。诺思和托马斯还认为,自16世纪之后,“新兴资本主义”或“商业资本主义”已经被发明出来,作为一个完全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动力学相一致的经济组织的型构阶段,16世纪为其扩张时期,17时期为其收缩时期,其结果便是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商业制度。如果像诺思和托马斯和其他西方学者那样把1500年作为欧洲中世纪和近代社会之间的分水岭的话,那么中国史学界则一般把发生鸦片战争的1840年视作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由此来推断,中国进入近(现)代社会的时间,至少要比欧洲晚300年。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西方世界兴起的同时,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华帝国却相对停滞了,这一点也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觉察到。譬如,早在1848年,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指出,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欧洲的资产阶级已经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迫使它们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阶级。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了一个世界。……正像它使乡村服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见马克思、恩格斯,1972,第255页)。在另一个地方,马克思写道:当时的大清“这个帝国是如此衰弱,如此摇摇欲坠,它甚至没有力量来度过人民革命的危机,因为连激烈爆发的起义也会在这个帝国内变成慢性而且显然是不治的病症;这个帝国是如此腐化,它已经既不能够驾驭自己的人民,也不能

37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

47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经济学反思与创新

够抵抗外国的侵略。”(马克思、恩格斯,1965,第662页)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与西方世界兴起前同时,大清帝国就已经停滞甚至开始衰落了,这种观点,直到最近几年,仍为国内和国际许多学者所相信。譬如,在其甚有影响的《国富国穷》一书中,美国学者兰德斯(David Landes,1998,p160-79)在列举了“工业革命”②前欧洲中世纪的许多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的事实后,曾明确指出:“这些事例说明,在地理大发现(15世纪始)和大对抗之前,其他社会已经落后于欧洲”。为什么会是这样?兰德斯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接着,他分析了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兰德斯发现,曾经在科学技术上是欧洲的先生的伊斯兰地区,科学曾被宗教狂热分子贬为异端邪说,从而长期限于宗教精神服从的压力之下,因而他认为,与宗教信仰密切关联的价值观,可能是伊斯兰文明落后的一个主要因素。至于为什么在一度领先了人类其他文明的中华文明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宋代后基本上停滞了这个“李约瑟之谜”,兰德斯和其他汉学家曾发现,其原因主要是在传统的中华帝国中,缺乏自由市场和法律的财产制度,加上中国人的社会价值观和极权主义政府超强控制社会,必然会带来这样一种结果。在1995年发表于《经济发展与文化变迁》英文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林毅夫(L in,1995)则更明确地提出,传统中国社会中的科举制度和文官晋升制度,可能导致知识分子一直不注重包括数学在内的科学推理,因而人们一般忽视了科学发明,从而导致宋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的长期停滞。

近些年来,国际国内史学界不断有学者对上述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历史信念表示怀疑。譬如,在《中国社会史》一书中,法国史学家谢和耐(Jacques Gernet)曾给出了一幅完全不同的历史图景。谢和耐(Gernet,1990,pp1420-424)认为,在康乾盛世时期,大清帝国曾是世界上财富增加和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在18世纪,中国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这应归功于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它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诸民族的首位”。谢和耐还同时指出:“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同时期的欧洲地区的农业,可能显得特别落后。雍正时代和乾隆时代前期的中国农民,普遍比路易十五执政时期的法国同行们,生活得更为舒适和更为安居乐业,他们的文化教育程度也普遍更高一些。”对于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内部的动态发展,谢和耐则评论道:“……对于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来说,这也同样真实。在18世纪,中国社会成功地且尽最大可能地运用了前工业时代的技术。此外,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这三个领域的巧妙结合,且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这一点也值得特别强调指出来。”由此,谢和耐得出以下结论,中国18世纪的经济增长,完全是在经历了万历年间(1573~1619)的经济发展和明末清初内乱、战乱之后的一次复兴,并且其规模和程度均超过中国历史上以往任何时候。当然,谢和耐本人也注意到这一时期中国人口的迅速增加。他(Gernet,1990,p1424)分析道:“内部的安定、政治风气的缓和,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和全面的繁荣,无疑是中国人口在18世纪增长的原因。”谢和耐发现,大清帝国这一时期人口增长速度,在当时世界上还是绝无仅有的。比如,尽管同一时期欧洲各国也摆脱了马尔萨斯陷阱,即有一个人口较快的增长时期,但从1750年到1800年,欧洲人口只是从1144亿增加到1193亿,而中国的人口却从1741年的1143亿增加到1762年的2亿;到了1812年,中国人口则增加到316亿。

实际上,比谢和耐更早一点,一位美国当代政治学家肯尼迪(Paul Kennedy,1987,见中译本,第186页)就曾估计到,在乾隆15年(1750年),中国的工业总产值是法国的812倍,英国的1713倍。在1830年的时候,中国的工业产值是法国的5.7倍,英国的3倍。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左右)时期,英国的工业总产值才刚刚赶上中国,而法国那时还只有中国的40%。近些年来,以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弗兰克(Andre G1Frank)、王国斌、李中清、王丰等为代表的“加州学派”(the Calif ornia School)的新一代历史学家们,以及李伯重等国内经济史学家,也对19世纪前中国经济大大落后欧洲世界的过去信念提出许多质疑。譬如,在《大分流》一书中,彭氏曾从许多方面对以前一些西方学者所持有的欧洲中心论和优越论,及其相对于中国的差异论的传统观点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在世界的近代史上,无论在生活水平、消费能力、农业与工业发展、要素市场等方面,

中国与西欧均有颇多相似之处,并且,直至1750年,欧洲至少并不比中国先进。彭慕兰甚至认为,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实际上还要更发达一些,且在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等方面,欧洲那时也并不比中

国更有效率。③在这部著作的“中文版序言”中,彭慕兰(Pomeranz,2000,参中译本,第5页)还

特别指出:“直到18世纪中后期,中国比较富裕的地区相对来说仍极具经济活力,且相当繁荣。那种认为中国或是由于人口压力,或是由于其社会产权关系的性质而相对‘闭塞’而极为贫穷的观点,在我看来现在完全处于守势地位。”在这方面,《重新定位:亚洲时代的全球经济》一书的作者弗兰

克(Andre G 1Frank )④走得更远。在这部著作的“中文版前言”中,弗兰克(Frank,1998,中译本,

第20页)自己解释到:“这本书的新颖之处在于,通过分析而证明,至少直到1800年,具体到中国是直到19世纪40年代的鸦片战争,东方才衰落,西方才上升到支配地位———而这显然也是暂时的,且从历史的角度看,这仅仅是很晚的事情”。在这部书的正文中,弗兰克(同上,第27页)也一再表明这样的观点:“如果说在1800年以前有些地区在世界经济中占支配地位的话,那么,这些地区都在亚洲。如果说有一个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及其‘中心’等级体系中占有‘中心’位置和角色的话,那么,这个经济体就是中国”。

在加州学派的历史学者中,王国斌也曾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经过对欧洲近代史的深入研究,王国斌(Wong,1997,中译本,参第33页)发现:“1800年前,工业生产从未在欧洲经济活动中占有很大比例;但在1800年以后,却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工业扩展的动力问题,才在欧洲经济史研究中占有一个特殊的地位”。根据西方另一位史学家Myr on Gut m ann 的一些洞见,王国斌主张把欧洲近代以来的工业化活动划分为三个时期:(1)15世纪后期至16世纪前期的城市手工业时期;(2)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的农村家庭工业时期;(3)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后期的城市工厂机械化时期。相对而言,王国斌发现,早自宋代以来,在中国一直都有各种促进商业交易的市场制度。这些制度在明清时期日益完善,并且扩散到了更广大的地区。结果,中国的手工业与商业贸易网络,在18世纪以前就十分发达:“最为著名的手工业中心,位于人口密集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与欧洲相仿,纺织业是主要的农村手工业,尤其是在江浙地区的许多农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在16世纪已开始大批转向纺纱织布或丝织业。至18世纪,经济作物与手工业已普及全国。富商大贾(其中许多来自山西或徽州)控制了长途贸易的大部分”。由此,王国斌得出了如下结论:在16至19世纪,像欧洲社会近代的经济动态增长情形一样,中国许多地区都存在着经济增长的斯密动力(the

S m ithian Dyna m ics )。

⑤近些年来,王国斌的这一观点也为国内学者李伯重对明清市场研究的理论发现所进一步佐证。李伯重(1999)的研究发现,早在明清时期,中国就形成了全国市场,它为全国经济中心江南所提供的广阔市场,连当时拥有广大殖民地的英国也不能与之媲美。李伯重认为,如果是这样的话,江南与英国的市场差异说也就不攻自破。因为,无论是英国的殖民地市场,还是江南所依托的外部市场,在本质上都没有任何区别。李伯重还发现,不仅就国内市场来说是如此,另外作为东亚经济中心的江南所拥有的海外市场,也相当广阔。

基于上述历史事实,龙登高(2004)等国内学者进一步认为,在公元后人类社会的第一个千年中,欧洲社会是停滞和衰退的。相比之下,直到13世纪末即宋朝末年,中国仍是全世界最领先的经济体。其后几经起伏,还出现过中国史书所称颂的所谓“康乾盛世”。尽管在康乾盛世时期中国经济曾有一段较快增长的时期,但这一时期“是欧洲产业革命发轫的时期,而中国却有相对衰落的趋势,19世纪中叶起甚至绝对衰落”。

加州学派的学者以及李伯重、龙登高等中国经济史学界的这些看法,近些年来也为荷兰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AngusMadds on )的历史统计估算所证实。前几年,通过运用实际购买力的计算方法,麦迪森对过去两千年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的G DP 做了估算,也得出了非常惊人的结论。根据他在《中国经济的长期绩效》一书中的估计,麦迪森(Maddisi on,1998,p 19)发现,在1700年,整个欧洲的

57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

67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经济学反思与创新

G DP和中国的G DP差不多相等。在1700~1820年的一个多世纪中,中国的年经济增长率则4倍于欧洲,以至于在鸦片战争(1840年)前,中国不仅从经济规模上说在当时的世界六大区域中最大,而且增长速度也是世界第一。在2001年出版的《世界经济千年史》中,麦迪森(Maddis on,2001)的研究又发现,尽管到1850年左右中国的人均G DP与1500年相比几乎没有增长,甚至有些下降,但中国的G DP总量还是很大的。麦迪森指出:“19世纪之前,中国比欧洲或亚洲的任何国家都强大。从5世纪到14世纪,它较早发展起来的技术和以精英为基础的统治所创造的收入都高于欧洲的水平。14世纪以后,虽然欧洲的人均收入慢慢超过了中国,但中国的人口增长更快。到1820年时,中国的G DP比欧洲和其衍生国的总收入还要高出30%。”当然,麦迪森本人也认识到了,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并不必然意味着经济发展,即人均G DP和社会福利的增加。譬如,根据麦迪逊的估算,自1500至1820年,以1990年美元为计算标准,西欧的人均G DP从670美元升至1269美元,增长了8914%。中国在1500年时,人均G DP约为600美元,但在而后的300多年里增长率近乎为零。西欧产业革命前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中国,1820年人均收入则是中国的2倍。麦迪森的研究还发现, 1500~1820年,中国的人均G DP为零增长,1820~1870年期间,以及1913~1950年期间甚至为负增长。麦迪森还认为,决定欧洲崛起的主要因素,是它在科学技术、商业金融组织、国际贸易、法律制度等方面较早的、不断加速的进步;当然,这一时期的资本积累也起了很大作用。

关于在近代历史上中国经济发展停滞以至衰落的深层原因,中外学者已有过许多研究,见解亦不尽一致。但是,现在看来,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不重视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作为清王朝统治基础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结构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革,加上封闭的对外政策,使社会陷于停滞僵化的境地。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更加速了大清帝国的经济衰败和社会崩溃的进程。就这些方面来说,在史学家和经济学家们内部,目前并无多大分歧。

通过对现有的有关理论文献的阅读和梳理,我们目前大致能得出这样一个初步的结论了:在19世纪前,在西方世界兴起的同时,传统中华帝国在清朝前期和中期确实也经历了一段经济和人口双增长的历史时期,且市场经济秩序也在满清政府的皇权政治下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仅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中华帝国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停止。但是,由于在这一时期经济增长的同时,人口也迅速增长了,因而,尽管自清代以来中国就突破了史学家们所常说的“马尔萨斯陷阱”(The Malthu2 sian Trap———我们下面马上就开始讨论这个概念),但整体上来说,自明末以来,中国经济基本上是有增长,而没有发展。⑥这恰恰是美国华人历史学家黄宗智(Huang,1985,1990)从其“内卷化增长”(involuti onal gr owth———一译“过密型增长”)的研究思路所得出的晚清传统中华帝国“只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结论,且与西方一位汉学家伊懋可(Mark Elvin,1973,pp1285-386)在其《中国过去的模式》一书中所描述的这一时期中国经济“量之增长和质之停滞”的判断相吻合。

反过来看,尽管西方诸社会在同一时期也经历了一个人口迅速增长时期,但由于分工深化、市场扩展、国际贸易迅速增长、科学发明以及技术创新大踏步进展所综合促动的工业革命的来临,欧洲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则大大高于人口增长速度。换句话说,19世纪前欧洲的科技创新和工业革命,不仅为欧洲各国带来经济增长,而且也确实为之带来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欧洲的制度演化、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的积累,已为19世纪将要发生的工业革命和经济起飞,营造了所需的一切前提条件。

三、19世纪之后的欧洲与中国:工业革命带来的

欧洲经济起飞与中华帝国的停滞和衰退

如果说在对19世纪之前欧洲与中国的相对经济发展水平高低问题上学术界目前还存有很大争议的话,那么,对19世纪之后由于欧洲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经济起飞和中华帝国在晚清时期的停滞甚

至相对衰落,则作为一种历史史实已为国内外大多数学者所一致认同了。

从整体上来看,经过13世纪到18世纪上半叶欧洲诸社会市场、制度与科学技术相互间的动态促进和发展,欧洲各国国内、国际贸易的增加和商业的扩展,已为西方世界的兴起构筑好了市场网络。从生产方法的转变和过渡来看,英国、法国和欧洲低地国家,也已经从庄园制的农业转变为个体所有制农业,从而极大地改善了欧洲的粮食供应,并确保了欧洲人口的快速增加。从政治制度变迁的层面来看,民族国家的形成,也为欧洲各国在18世纪的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保障。从英国1215年《大宪章》的签署,到英国1688年的光荣革命,再到法国革命,西方保护私有财产的宪政制度,也逐渐生成了。在此前提下,到18世纪中叶,西欧各国,尤其是英国、荷兰和法国,适应并能够确保国际国内市场贸易和金融信用体系运作的法律制度,也在宪政制度的基本框架中完善起来了。譬如,到18世纪后半期,伦敦的皇家法院就可以对保险、汇票、包租船只、销售合同、合伙协议、专利和其他商业和金融交易方面的纠纷进行裁决了,并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案例和经验。有些西方论者判断,只是到了这个时候,“英国的法院和法律,才似乎成了促进英国商业发展的一个积极因素”(Rosenberg &B irdzell,J r 11986,参中译本,第130—131页)。另外,到18世纪中叶,虽然在欧洲诸社会中现代工厂制度尚未真正形成,但从经济组织的基本架构上来看,欧洲各国这时已经在商业资本主义的坯胎中逐渐发展出接替欧洲封建社会的市场经济制度。加之,这一段时间欧洲的科学、医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动态发展,也为科技革命和组织创新,奠定了知识基础。结果,在工业革命发生的同时,一个马克斯?韦伯所见的“理性社会”的基本架构也逐渐成熟。这反过来又为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和西方的经济起飞拉开了序幕,或者说蕴生了时宜的环境条件。到这时,欧洲诸社会的形势,恰如诺思(North,1981,参中译本,第181页)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所言的那样:“正是这样一系列的变化,为联结科学与技术的真正的技术革命———即第二次经济革命———铺平了道路。”

18世纪中叶之后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也从麦迪森的估算数字中直观地反映出来。按照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一书中给出的数字,在1700年,西欧洲各国G DP 总量还不到834亿美元(即麦迪森本人所言的“1990年国际元”,下同)。到了1820年,西欧的G DP 总量差不多翻了一番,达到1637亿美元。随着西欧工业革命的来临,在19世纪,西欧各国的经济有一个加速度增长的时期。譬如,到1870年,西欧各国的G DP 总量翻了一番多,达到3702亿美元;到1913年,这一数字竟达到了9064亿美元。因此,尽管这一时期的西欧各国的人口保持了一个较快的增长速率,但由于随着工业革命而来的经济总量的迅速增加,西欧各国的人均G DP 在18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普遍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从1700年的1056美元,相继提高到1820年的1232美元,1870年的1974美元,1913年的3473美元(Maddis on,2001,Table B -18,B -21)。

在西欧工业革命之后的一两个世纪中,英国的表现尤为突出。在1700年,英国的G DP 总量还不过只有107亿美元,到1820年,则增加到362亿美元。从1820年到1870年的50年中,英国的G DP 总量几乎翻了三番,达到1008亿美元。到1913年,又翻了一番多,达到2246亿美元。在这200多年的时期中,英国的人均G DP 似乎增长更快。按照麦迪森的估计,在1700年,英国的人均G DP 只有1250美元,1820年增加到1707美元,1870年快速提高到3191美元,到1913年,则进一步增加到4921美元。由此麦迪森得出结论说:“在1820~1913年间,英国的人均收入增长比任何时候都快,大约为1700~1820年的3倍。这个时期是英国和其他西欧国家发展的一个新纪元”。究起原因,麦迪森(Maddis on,2001,中译本,第89页)认为,英国“经济表现突出的基本原因,是技术进步的加速,以及它所伴随着的实物资本存量的快速增长,劳动力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技能的改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得益于劳动力国际分工的改善。在此期间,英国的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了

319%,几乎是G DP 增长率的2倍”。

⑦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的迅速崛起,也从其棉纺、媒、铸铁和船舶运输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上表现

77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

87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经济学反思与创新

出来。先说棉纺。在1830年,英国的纺棉只有215亿磅,到1850年,就增加到5188亿磅,到1870年,则20年又翻了一番,达到11亿磅。在1800年,英国的煤炭产量只有1000万吨,到1850年,就增加到4900万吨;到1870年,英国的煤炭产量又翻了一番,达到111亿吨。英国的钢铁产量这一时期也有较快的增长。譬如,在1800年,英国的铸铁产量只有20万吨,到1840年,则增加到140万吨,到1860年,则达到380万吨(见Beaud,1983,中译本,第106页,表313)。这一时期英国的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也从其船舶运输上反映出来。按照麦迪森(Maddis on,2001,表2-25a)的数字,在1780年,英国的船舶综合运载能力,只有100万吨,到1820年,就提高到了24418万吨, 1850年达到了40619万吨,到1900年,则快速增加到309218万吨,到1913年,则进一步提高到459315万吨。到这时候,从其综合国力来说,大英帝国可谓已经雄霸天下了。

在世界近现代历史演变的格局中,非常不幸的是,就在西方世界兴起的同时,我们这个具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东方古国,却在经历了大清前期和中期“康乾盛世”的经济发展之后,停滞甚至衰退了。另外,按照我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吴承明先生的研究,即使在清代前期和中期的市场繁荣趋势中,中国经济也有过两次衰退,这就是史学界所常说的“康熙萧条”和“道光萧条”。吴承明先生发现,在17世纪下半叶,在大清社会的国家统一和生产恢复中,曾出现商业凋敝、市场萧条、物价剧跌、农民窘困的局面。进入18世纪,中国的市场转入繁荣,物价上升,交易活跃。但在18世纪,中国发生第二次市场萧条,并在18世纪三四十年代达到了低谷。这次萧条影响面甚广,较前次为严重(吴承明,2001,第238—241页)。吴承明先生还发现,“道光萧条”是在“清国势已衰,农业生产不景气,财政拮据的情况下发生的。”吴承明还进一步指出,“这两次市场萧条,考其基本原因,概属经济因素,与战乱、灾荒无关”(2001,第238页)。

如果说“康熙萧条”和“道光萧条”纯属经济原因,那么,进入19世纪后的大清帝国,却无法躲避开内部动乱和外敌入侵的厄运了。除了在18~19世纪之交屡屡发生白莲教起义外,这一时期几乎在中国所有省份都出现了不同规模的农民起义。而1851~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1853~1868年的捻军之乱等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则彻底动摇了大清帝国的根基,导致晚清时期中国的经济进一步衰退。除了内忧之外,1840~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和1856~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及后来的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则把大清帝国的经济和社会体制进一步推到彻底崩溃的边沿。《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又一步步把一个千孔百窗、内忧外患晚清帝国体制下的中华民族,逼进到了一个饱受外强欺凌和奴役的时代。按照法国社会学家谢和奈(Gernet,1990, p1471)的看法,英国等西方列强对19世纪上半叶的中华帝国造成的真正威胁,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在于军事方面,而是在于经济领域:“输入鸦片进一步摧毁了一个大帝国的经济,而这个帝国的财经政治和行政制度自1800左右起已经开始衰落。这确实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种衰落导致了令人担惊受怕的社会大爆炸以及受殖民统治的居民的起义,他们在1850年至1878年间震撼了整个帝国。”

为什么在西方世界快速兴起的同时中国这个东方古国却相对衰落了?谢和奈(Gernet,1990, p1460)分析道,在19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特征是社会风气的持续堕落,其多样性和复杂形实在值得进一步追溯和回顾:在乾隆执政末年由于各级政府疯狂开支而造成的国家财政收支的不平衡,自乾隆宠臣和珅开始的腐化行为在统治阶级内部和政府官员中的蔓延,19世纪持续人口增长所导致的人口压力,一个移民区数量很大但受到来自屯民越来越大压力的帝国的过分拓展,1820~1825年间对外贸易的巨额赤字,以及继繁荣时代之后的明显的经济衰退(道光萧条),等等。这些社会因素加起来,催发了不断的农民起义和社会动乱,而社会动乱又进一步破坏了正常的经济恢复机制和发展的机会。晚清时期的外国列强的入侵和蚕食,无疑又进一步雪上加霜。在这样内忧外患的内外格局和环境中,一度雄踞东方和世界的大清帝国,就不断走向其衰落之路了。

大清帝国晚期的经济衰落,自然也能从一些历史统计估算数字上反映出来。依照麦迪森(Maddis on,2001,表B-19)的数字,从15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 DP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

0141%;从1820年至1870年则为-0137%;从1870年到1913年恢复为0156%;从1913年到1950年又降低为-0102%。内乱、战争和饥荒,也使大清帝国晚清体制下的中华民族遭受了巨大的苦难,从而导致绝对人口数字一度下降。根据麦迪森的估算数字(Maddis on,2001,表A3-a ),1820年,中国的人口已达到3181亿,到1870年,则下降到3158亿。只是到了1913年,中国人口又上升到4137亿。这一时期的中国的人均G DP 也由1820年的600美元,分别下降到1870年的530美元和1913年的552美元。

到这里,我们已初步得出这样一个世界近代史上较为明晰的经济、社会以及体制的“比较图景”:不管如何评估18世纪之前的大清帝国经济,至少在18世纪中后期之后,就在西方世界进入工业革命的时代而迅速崛起的同时,中华帝国却在自身的内在种种制度和社会问题中发展停滞甚至衰落了。于是这就给我们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带来这样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西方世界是如何兴起的?其兴起的原因和动态演化机制是怎样的?中华帝国为什么会在西方社会进入现代化的过程时自己却停滞甚至衰落了?受篇幅所限,对于这样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本文这里显然无力给出较为深入的理解。在下一部分中,我们只是根据上两部分所汇集的历史资料,整体上描绘一下15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和中华帝国社会演化变迁的动态图景,而不做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历史资料论证,而把对这些猜测的详细理论解释和历史资料梳理,留作其他文章的任务。正因为本文受篇幅所限而不能展开理论分析和历史资料梳理,使得本文下面的阐释显得只是带有一种历史猜测的性质。

四、初步的理论猜测:西方世界和中华帝国

在近现代历史中的不同动态演化路径

通过对上两节历史资料和数据的梳理,我们可以大致对近代以来西方世界和清代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动态演化及其内在因果关联机制概略地用下图描绘出来

:

图 近现代世界历史上大清帝国与西欧各国的不同社会演化动态路径

97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

08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经济学反思与创新

为了对上述粗略的“基本印象图景”有一些基本认识,这里有必要先对几个相关的观念做一些初步的解释。要真正理解这些概念所涵指的社会现实对象性,并进一步把握它们在东西方社会近现代历史演化过程中的位置、产生原因及其相互作用,还有待其他文章来具体展开分析。

11马尔萨斯陷阱 就笔者管窥所见,“马尔萨斯陷阱”(the Malthusian Trap)这个经济史学家所常常喜欢用的词,似乎是为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较早使用的。当然,这个词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密切相关。在《资本主义的动力》的讲演中,布罗代尔(B raudel,1988,参中译本,页7;1997,参中译本,第68—69页)说:“在18世纪之前,人口体系被困在一个几乎不可捉摸的圈子里。当人口数量刚要触及到圈子的周边,几乎马上就出现退缩。恢复平衡的方式和时机并不缺乏:匮竭、灾荒、饥馑、生活困苦、战争、尤其是种种疾病。”⑧经济史学家之所以把布罗代尔这里所说的那种困锁着人口体系的圈子称作为“马尔萨斯陷阱”,是因为英国古典经济学家马尔萨斯(Thomas R1Malthus,1926)在《人口论》中最早提出了一国的人口增长往往要受到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制约的观点。在《人口论》中,马尔萨斯曾预计,一国的人口会不断地超过食物的供给。马尔萨斯的理论推理是,人口不受限制时将按照几何级数增长,而食物生产则按照数学级数增长。为了防止人口超过可获得的食物的供给,就会有周期性的战争,并常常伴随灾难、瘟疫和疾病发生。根据这一点,经济史学界一般把人类前现代社会的长期存在的人口数字增长达到一定界限就自动萎缩的社会安排,称作为“马尔萨斯陷阱”,而国内也有学者(华民,2005)把马尔萨斯所发现并提出的这种人口增长往往受到上述因素制约的现象,称作为“马尔萨斯制约”。

事实上,“马尔萨斯陷阱”的逻辑推理,也被当代一位著名经济学家、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得主卢卡斯(Robert E1Lucas J r1)用经济学模型表达出来。通过一些数学推理,卢卡斯指出:“首先考虑一种动物,其天然趋势是:当个体的平均消费超过维持生存的标准时,种群数量就会增加;当平均消费低于这一临界水平时,数量就会减少。因此,如果这种动物活动的区域内食物的数量是固定的,那么导致大量个体死亡的疾病将迫使平均消费增加,从而增加种群数量,并最终使该物种恢复到初始状态的消费水平和个体数量”(Lucas J r1,2002,参中译本,第131—132页)。卢卡斯还接着评价道,“这种马尔萨斯主义模型的突出优点是,它能够在人口和技术的冲击下预测到不变的生存消费水平的存在”(同上)。在其后的分析中,卢卡斯还指出,“以上描述的马尔萨斯动态的经验魄力在于它们抓住了生活水平几个世纪保持不变的特征,并将技术进步的发生同人均收入的停滞和加速人口增长协调起来”(Lucas,2002,参中译本,第138页)。当然,卢卡斯也注意到,其他证据证明,人类的行为并不完全与动物种群相同。在大多数人类社会中,一些个体和家庭积累了大量财富,其消费水平也远远超出了多数人的生存标准(Lucas,2002,第132页)。尽管如此,通过模型分析和现实史料观察,卢卡斯还是得出以下结论:“即使我们无法判断最富裕经济的生产率增长将会加速还是减速,相对生产率的演进方式却是非常明显的,而且在理论上也是易于理解的。在工业革命的初始阶段,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经济进入了持续增长阶段,其余都处于马尔萨斯均衡。到了19世纪中叶,由于一些国家持续增长而另一些则保持停滞,这导致欧洲和欧洲所统治的国家的生活水平可能是其他国家的117倍;到20世纪,这一差距则扩大到了312倍。在20世纪上半叶,这一差距继续扩大,导致1950年时欧洲社会和非欧洲社会之间的差异为517倍,而最富裕和最贫穷社会之间的收入差距更是达到了15—25倍。”(Lucas,2002,第184—185页)

21斯密动力 斯密动力(the S m ithian Dyna m ics)是一些经济史学家所常用的一个概念。在把握这个概念之前,首先有必要从词义上对英文“dynam ics”一词词义做一些考究。很显然,由于“dy2 na m ics”这个词含有中文的“动态”、“动力”、“动力学”、“力度”、“力度变化”等多重涵义,因而,“the S m ithian Dyna m ics”这个词可以译为“斯密动力”、“斯密动态”,“斯密动态机制”等涵义。严格来说,这个词所内含的精确中文涵义是“斯密式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或“经济增长的斯密式动态机制”。只不过是为了论述的方便,我们简单地把它译为“斯密动力”。但是,在下面的分析中,

我们在使用这个词时,均是在“斯密式经济增长动力机制”或“斯密式经济增长动态机制”的意义上来使用它的。什么是“斯密动力”呢?这里我们先给其一个基本界说,而把这个概念的详细探讨留在其他文章的分析中来展开。按照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Ada m S m ith )的见解,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动力有赖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换句话说,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说到底与市场的深化和扩展是一回事。从市场自发扩展的内在机制来说,市场交易是任何文明社会经济增长、人们收入增加,以及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初动因和达致路径。市场交易源自分工,并会反过来促进劳动分工,而劳动分工则受市场规模大小的限制。市场扩大会加速和深化劳动分工,从而经济增长与市场的深化和扩展,实际上构成了一枚硬币的两面。这种劳动分工和市场扩展的相互促进,就构成了任何社会经济成长的“斯密动力”。

31布罗代尔钟罩 布罗代尔钟罩(the B raudel Bell Jar )是秘鲁经济学家狄索托(Hernando de Sot o,2000)在其名著《资本之谜》中所提出的一个概念。按照哈耶克的见解,市场经济是一种不断自我生长和自发扩展的人类合作秩序(the extended order of hu man cooperati on )。在人类历史上,这一合作与扩展秩序常常被一些未知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机制所制约,致使这一扩展秩序不能自我扩张而占据整个社会,因而历史上的市场经济就好像被困在一种与世隔绝的“钟罩”内。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制约和阻碍了人类合作秩序的自发扩展?这一问题曾被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Fernand B raudel )视作一个一直没有解开历史之谜。布罗代尔(B raudel,1982,p 1248)的原话是:“关键问题是要弄清楚那种我毫不犹豫地将之称为资本主义的社会部门为什么好像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钟罩里?它为什么无法扩展而占领整个社会?……[为什么]资本快速形成只可能在某些部门中发生,而没能发生在当时的整个市场经济中?”根据布罗代尔的这段话,狄索托(de Sot o,2000)就把那种被哈耶克所称作的“人类合作的扩展秩序”的市场经济被种种社会因素和机制所阻断和隔膜的社会安排称作为“布罗代尔钟罩”。

41制度内卷 当代国际学界一般认为,较早辨识出来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内卷”(involu 2ti on )问题的,似乎是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格尔兹(Cliff ord Geertz,1968)。从笔者目前所阅读过的理论文献来看,事实上最早提出人类社会演化过程中的“内卷”问题的,并不是格尔兹,而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I m manuel Kant )。据笔者阅读到的理论文献来看,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康德(Kant,1790,p 1290;英译本,参p 1309,中译本,参第279—80页)就提出“内卷理论”(invo 2

luti onstheorie )⑨,他还非常明确地把这种“内卷理论”与“演化理论”(evoluti onstheorie ———即人们

所说的“进化论”)相对照,并把这种理论称之为“锁入理论”(die Theorie der Einschachtelung )⑩。

从当代人类学和经济史的有关文献来看,尽管格尔兹等人类学家和一些经济史学家如黄宗智、王国斌、彭慕兰等把“involuti on ”引入到社会变迁中的经济增长中,提出所谓的“内卷化(一译“内涵

化”或“过密化”)增长”,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国外经济学界还较少有人从制度变迁的理论视角

思考制度或社会体制的“内卷”问题。到目前为止,还只有张小军(1998)和笔者(韦森,2001,第2章,第4章)思考过“制度内卷”(instituti onal involuti on )及其发生机理问题。这里还有必要指出,笔者所理解的“制度内卷”,与格尔兹所理解的社会过程的内卷,以及与经济史学家们所理解的“内卷化增长”或“内涵式发展”,并不是一回事。

这里,为了理解制度或体制内卷问题,还是让我们先从语义上考究一下什么是“内卷”。从英语和英汉词典的解释来看,involuti on 是由inv olute 一词抽象化而来的名词。而involute 本身既是一个形容词,又是一个动词,还是一个名词。作为形容词,它含有错综复杂的、纠缠不清的、内旋的、卷起来的和内卷为螺旋形的等含义。作为动词,它又由(叶片)内卷、卷起、恢复原状、内旋、衰退和消散等含义。而一旦involute 抽象化为名词而成为involuti on,这个词就有了内卷、内缠、错综复杂、纠缠不清,纠缠不清的事物,复杂的事物,以及退化和复旧等涵义。由于把involuti on 这个词放在制度变迁的理论考察中来使用其含义本身就是这样“错综复杂”而令人难以把握,目前我们暂且用

18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

28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经济学反思与创新

“制度内卷”一词来对译它。

哲学家康德和人类学家格尔兹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内卷”这个词的?首先,要理解源自欧洲语言的这个概念,看来还要与西方文字中的另外两个相关的词放在一起,才能较准确地把握它的涵义。现在看来,在人类社会制度的变迁中,大致有三种“路径力量”在起作用:即revoluti on(革命)、ev oluti on(演进)和involuti on(内卷)。简单来说,革命(revoluti on)可以说是一种间断性的、突发式或者说剧烈的社会制度(regi m e)的改变与更替,即从一种社会制度跳跃式地改变为另一种社会制度。而演进(evoluti on)则是指一种连续的(往往是缓慢地)、增进性的(incre mental)、发散性的或沿革式的社会变迁。与前两者相对照,内卷(involuti on)则可以被理解为一个社会体系或一种制度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在同一个层面上内卷、内缠、自我维系和自我复制。

有了“马尔萨斯陷阱”、“斯密动力”、“布罗代尔钟罩”、“制度变迁”以及“制度内卷”几个基本概念,我们就可以较方便对西欧中世纪以来以及中华帝国清初以来的社会历史变迁动态过程做一些整体地把握性的描述了。简单说来,自中世纪以来,西欧一些主要国家(包括荷兰、英国、法国、德国、北欧一些国家以及意大利领土上的一些城邦国)在持续和路径多样化的制度变迁过程中蕴发了分工深化和市场扩展的过程,并导致后来的科技革命,而制度变迁、以市场分工深化和扩展为主要特征的斯密动力与科技革命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则最终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而极大地推动了这些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增长。结果,尽管自近代以来欧洲诸国的人口有一个较快的增长时期,但由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速率远远高于其人口增长速率,它们分别并先后经历了一个持续的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为人均G DP增加)时期。

就在西方世界兴起的同时,位于东方的清代中国社会却呈现出一幅不同的历史图景。由于清代中国在制度演化方面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变革,尽管这一时期中国市场经济———尤其是在江南地区———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由于一些促进分工深化和市场扩展的有效的财产法律制度以及支撑财产法律制度的宪政民主政治一直未能形成,在大清时期的中华帝国内部,市场扩展、分工深化、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诸方面一直没多大起色,作为前三个因素互动发展的一个连带后果(当然不是必然的)的科技革命,也没有在近代中国社会中发生。简言之,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各地市场经济,大致处在一个个无形的限制着市场扩展的布罗代尔钟罩之下。结果,尽管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在传统的市场分工和技术基础上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但由于同一时期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经济和社会在近代可以说是只有增长,而没有发展。

五、余论

在一篇短文中,美国著名学者兰德斯(Landes,19951p1661)曾指出:“不要以为那些给出估计数字的人最有资格解释它们(即使这些数字是出自他们自己);也不应该由于它们是数字就相信数字是明确无误的。对那些久远的时期来说,它们通常不是计量出来的,而只是些臆断(fig ments)。结果,这些数字屡屡变动。更糟糕的是,这些数字常常非常明显地互相矛盾。在此情况下,经济史学家长存疑问责无旁贷。”历史学家观察到了近现代历史上东西方社会中的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准的巨大差异,为了探寻这种种差异的社会和历史以及文化原因,他们不断搜索新的历史资料和理论证据,并试图从各种视角对历史谜团作出自己的解答。于是,在东西方的学界和社会各界中也产生了种种学术观点和种种解说。不同的答案和解说,一方面会帮助人们理解和认识历史,另一方面也常常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困惑。现在看来,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国际上,围绕着近代世界经济史上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现在学术界仍然未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譬如,支撑并保障市场经济运作的财产的法律制度为什么最先在西方成型?科技革命为什么会在近代西方社会发生?在近代初期,中国江南地区与欧洲一些国家(如英国)处在市场分工水平和程度差不多的起点上,但是什么原因导致西欧社

会演进出一种支撑大工业生产的现代市场交易体系,而中国江南社会却却停留在小农经济与手工工场交互作用并相互维系的市场分工水平上而没有走向现代市场经济?如果没有西方列强入侵并强行打开中国的国门,没有西方文化的传入,传统中国会自发地发展出现代市场经济秩序吗?这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历史问题,仍然困惑着人们,且呼唤着学术界投入更多的研究精力。反思历史,在于理解现在,并在于把握未来。唐太宗有言:“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经历了20余年经济社会改革的今天,以一种新的理论视角重新思考和探索西方世界近代兴起以及晚清帝国衰落的历史的、文化的和制度的原因,对认识和把握未来中国社会的走向,或许不无益处。

注释:

① 马噶尔尼的这一评论,是否与他访华后受到乾隆皇帝的

冷遇以及他的这次外交活动一无所获有关?我们今天已

不得而知了。但马噶尔尼这次访问中国后有关中国的言

论,在近代历史上对西方各国的政界、商界和学界产生

了很大影响,这却是事实。

②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B raudel,1988,见中译

本,第71页)考证,“革命”,在英文和法文中大致为

“revoluti on”,在词源上指的是一个旋转着的轮子、一

个旋转着的星球的运动,即一个快速的运动。它还意味

着,转动一开始,人们便知道它会相当快地结束。但

是,布罗代尔却发现,“Révoluti on industrielle”(工业

革命)这个词却非常特殊。它是指“一个缓慢的运动,

其开始阶段不易被人察觉”。布罗代尔还举例道,亚当

?斯密本人就生活在这场革命的最初迹象中,却对此丝

毫没有意识到。

③ 法国另一位历史学家魏丕信(W ill,1980)也持类似的

看法。在《18世纪的中国官僚制度与荒政》一书中,

魏丕信指出,与近代以前的欧洲相比,明清时期的中国

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拥有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以及

一个成熟稳定的官僚制度。这一点正是中国比欧洲诸国

具有更强大抗灾能力的关键之所在。魏丕信还发现,中

国历朝历代政府所组织的各种救灾活动,不但十分周密

和有效,而且已经制度化。

④ 这部题名为“Re-O rient:The Gl obal Economy in the A si2

an Age”的著作,被中文译者翻译为《白银资本:重视

全球化中的东方》。

⑤ “斯密动力”这个概念我们下面将马上专门探讨。

⑥ 按照发展经济学家们的一般共识,“经济增长”只是指

一国G DP数字绝对量的增加,而“经济发展”则一般

是指人均G DP的增加和其他综合社会福利的改进。由

于在大清帝国前期和中期中国的经济增长量被人口增长

“吃掉了”,因而,可以认为,黄宗智所持的中国这一

时期有经济增长但没有经济发展的判断,应该是对的。

⑦ 从在下面的分析中,我们将会知道,麦迪森这里所描述

的英国经济增长的动因,恰恰源于下面我们将要讲到的

一国经济增长的“斯密动力”。

⑧ 如果我们承认在人类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种“马尔萨

斯陷阱”,但这里布罗代尔似乎有些弄错了。因为,在15世纪之后,西欧和中华帝国显然都开始走出这一马尔萨斯陷阱,即同时出现的较快的人口增长。在人口指标上,从16世纪开始,中国和欧洲的人口都出现明显的长期增长趋势,双方的人口增长率也十分相近。譬如,从1500到1600年的100年间,中国人口增长了2819%,欧洲人口增长了2714%;1650至1700年的50年间,中国人口增长了2019%,欧洲人口增长了1817%。整个1500年到1800年的300年间,中国人口增长了约118倍,欧洲人口则增长了116倍。因此,严格来说,这里布罗代尔所说的“在18世纪之前”,应该改为“在16世纪之前”。

⑨ 在韦卓民先生的《判断力批判》的中译本中,这个复

合德文词被误译为“进化论”,见韦译本,第85页,而在邓晓芒教授的中译本中,这个复合词被译为“退行论”,见邓译本第280页。

⑩ 康德:《判断力批判》(上下卷),宗白华、韦卓民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邓晓芒译本,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在韦卓民先生和邓晓芒的中译本中,这个词组均被翻译为“套入理论”(分别见他们的中译本第85页,第280页)。在康德这部著作的W erner S1Pluhar 英译本中,这个词组被翻译为“[the theory]of encap2 sulati on”。应该说,Pluhar把德文的“Einschachtelung”

翻译为英文的“encap sulati on”,是非常到位的。因为英文“encap sulati on”有中文的“包装,包裹,包缠,卷进”等义,我觉得还是应该把这个词翻译为“锁入理论”比较切近康德的原意。很显然,康德这里所说的“内卷”和“锁入”,早就有了后来B rian A rthur和诺思等经济学家到20世纪70年代才提出的“锁入效应”

(l ock-in effect)的意思。这说明,康德比格尔兹和诺思早近二百年就提出了人类社会变迁中的“演化”(e2 voluti on)、“内卷”(involuti on)和“锁入效应”(en2 cap sulati on,l ock-in effect)等问题。

38

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

48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1期?经济学反思与创新

参考文献

Beaud,M ichel,A H istory of Capitalis m1500-1980,trans1by T om D ick man and Anny Lefebvre,Ne w York:Monthly Re2 view Press,19831中译本,博德:《资本主义史,1500-1980》,吴艾美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

B raudel,Fernand,

C ivilization and Capitalis m,15th-18th Century,V ol12:The W heels of Co mm erce,trans1fr om the French by Si n Reynolds,London:Collins,19821中译本,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二卷),“形形色色的交换”,顾良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年版。

B raudel,Fernand,L a D ynam ique du Capitalis m e,Paris:Flammari on,19881中译本,布罗代尔:《资本主义论丛》,顾良、张慧君译,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7年版。

B raudel,Fernand,Ecrits Sur L e Capitalis m e,Paris:Fla mmari on,19971中译本,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杨起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De Sot o,Fernando,The M ystery of Capital,W hy Capitalis m Trium phs in the W est and Fails Everyw here E lse,Ne w York: Basic Book,20001

Elvin,M ark,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Stanf ord:Stanf ord University Press,19731

Frank,Andre G1,R e O rient:The Global Econo m y in the A sian A ge,Berkeley,Cal1:The University of Calif ornia Press, 19981中译本,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全球化中的东方》,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0年版。

Genet,Jacques,D e M onde Chinois,Paris:A r mand Colin,19901中译本,谢和奈:《中国社会史》,耿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Geertz,Cliff ord,A gricultural Involution: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Burkeley,CA1:The University of Cal2 if ornia Press,19681

华民:《“马尔萨斯制约”与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新认识》,《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Huang,Phili p,The Peasant Econo m ic and Social Change in N orth China,Stanf ord:Stanf ord University Press,19851中译本,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Kant,I m manuel,1790,Kritik der U rteilskraf,H rsg1Von Karl Vorl nder,Felix Meiner Verlag,Ha mburg,1924, Nachdruck19741English Trans1I1Kant,1987,Critique of Judg ment,trans1by W erner S1Pluhar,Hackett1中译本,康德:《判断力批判》(上下卷),宗白华、韦卓民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邓晓芒译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Kennedy,Paul,The R 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 w ers:Econo m ic Change and M ilitary Conflict fro m1500to2000,Ne w York,NY:Random House,19871中译本,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500年到2000年的经济变化和军事冲突》,梁于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Landes,David S1,Revolution in Ti m e:C locks and the M aking of the M odern W orld,Ca mbridge,Mass1:Harvard Univer2 sity Press,19831

Landes,David S1,“Some further Thoughts on Accident in H ist ory:a Rep ly t o Pr ofess or Cratfs”,Econo m ic H istory Revie w, XLV III,No13,pp1599-601,19951

Landes,David,S1,The W ealth and Poverty of N ations:W hy So m e A re so R ich and So m e so Poor?Ne w York: W1W1Nort on,19981

李伯重:《中国全国市场的形成,1500-1840年》,《清华大学学报》1999年,Vol114,No14,第48—54页。

L in,Justin Yifu,“The Needha m Puzzle:W hy the I ndustrial Revoluti on D id Not O riginate in China?”Econo m ic D evelop2 m ent and Cultural Change,Vol141,No111,pp1269-92,19951

龙登高:《中西经济史比较的新探索———兼谈加州学派在研究范式上的创新》,《中国经济史论坛》2004年2月18日。

Lucas,J r1,Robert,E1,L ectures on Econo m ic Gro w th,Ca mbridge,M ass1: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31中译本,卢卡斯:《为何资本不从富国流向穷国》,罗汉、应洪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M addis on,Angus,Chinese Econo m ic Perfor m ance in the L ong Run,Paris:OECD,19981

M addis on,Angus,The W orld Econo m y:A M illennial Perspective,Paris:OEC D,20011

M althus,Thomas,R1,A 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6th ed1,London:M acm illan,1926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North,Douglass,S 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 m ic H istory ,Ne w York:Nort on,19811中译本,诺思:《经济史上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North,Douglass &Roberts P 1Thomas,The R ise of W estern W orld:a N e w Econo m ic H istory ,Ca mbridge:Ca mbridge Univer 2sity Press,19731中译本,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Pomeranz,Kenneth,The Great D ivergence:Europe,China,and theM aking of theM odern W orld ,Princet on,NJ:Princet on University Press,20001中译本,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建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Rosenberg,Nathan &L 1E 1B irdzell J r 1,Ho w the W est Gre w R ich:the Econo m ic T ransfor m ation of the Industrial W orld ,London :Tauris,19861中译本,罗森堡、小伯泽尔:《西方致富之路:工业化国家的经济转变》,刘赛力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S m ith,Ada m,A n Inquiry into the N ature and Causes of theW ealth of N ations ,Vol 11,London:M rthuen &Co 1L td,1776/19301

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W ill,Pierre -Etienne,B ureaucratic et Fam ine en Chine au 18e S i èele,Paris: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19801中译本,魏丕信:《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徐建青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Wong,R 1B in,China Transfor m ed:H istorical Change and the L i m its of European Experience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71中译本,王国斌:《转变中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张小军:《理解中国乡村的内卷化机制》,载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1998年2月号。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责任编辑:李 华5

8斯密动力与布罗代尔钟罩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精美教案

《阿拉伯帝国》 教材分析: 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促进了伊斯兰教文化的传播,也推动了帝国范围内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结合。它是在吸收、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既有鲜明的特点又有很强的包容性。和中国等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国的造纸、指南针、火药等是阿拉伯人传到西方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简单说出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能用主要史实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中的作用; 了解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伊斯兰教产生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历史背景的了解,学习从经济基础、社会环境认识历史现象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源起和由来,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教学难点】 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教学准备: 1、电脑、投影仪; 2、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3、相关的音像制品及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旧称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教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阿拉伯帝国。 【设计意图】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教师讲述:谈到阿拉伯,我们会想到很多与之相关的事情,如:世界文学名著《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中国古代历史上经常提到的大食国、伊斯兰教等(也可由学生自己列举,调动学生参与,激发其学习兴趣),而跟阿拉伯国家兴起关系密切的应是伊斯兰教的创立和

世界历史上十大最强军队

第十名:马其顿方阵部队 自BC333年的伊萨斯之战和BC332年的高伽米拉会战以来,马其顿方阵的威名传遍了古代地中海世界,马其顿的敌人提起方阵之名就会两股颤栗,因为亚历山大大帝使得方阵变成了一种传奇:他是不可战胜的。马其顿方阵,是一种早期步兵作战时的战术。在荷马时代以前,步兵打起仗来象一窝蜂似地杂乱无章,所以,具有严格阵法的马其顿方阵能轻易地打败数量上占优势但较混乱的敌人,这在当时可以说是战术上的创新。 方阵中的重装步兵左手持直径约1米的圆盾、右手持长约2米的长枪、肩并肩地排成密集而整齐的队形,如同巨大的刺猬一般向前挺进。一般的方阵一般由8名士兵排成1纵队,然后根据总人数的多少向左右两侧延伸。假设总兵力为1万时,方阵的正面就将由1200余名士兵构成,其长度大约为1公里。 方阵中士兵们手中的盾牌在保护自身左侧的同时也掩护了相邻战友身体的右侧,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后,原先位于第二排的士兵将迅速填上他留下的缺口。整个方阵战术的精髓就在于全部士兵同心协力、齐头并进,临阵脱逃者会受到最为严厉的惩罚。 但是,马其顿方阵也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只要设法不让它有个统一的战场,并且只攻其两翼或背面,而不攻其正面,就能置它于死地。如公元前371年,底比斯的战略家伊巴密农达在琉克特拉采用集中了纵深达16层的部队,从方阵的右侧打进去,结果就破了斯巴达的方阵。可是, 底比斯的胜利在公元前338年又被马其顿的新方阵所掩盖。

第九名:拜占庭甲胃骑兵 拜占庭甲胃骑兵兴盛于查士丁尼一世时期,在贝利撒留和纳尔塞斯的指挥下,他们曾取得过辉煌的胜利。甲胃骑兵的骑手们,身上披着铠甲,使用长矛和弓箭。实行这样一个突变,很明显,是想使每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军人,同时兼有机动的“射击力”和“冲击力”。西方军史学者将这种骑兵称为“双重功效骑兵”,即指那些能够在远距离杀伤敌人,也可以在近距离发起突击的骑兵。在拜占庭重骑之后,只有17世纪的重装火枪骑兵具有这种功能(包括以后的胸甲骑兵)。最能体现这种骑兵优势的我认为是553年的卡西林纳姆会战,在拜占庭甲胃骑兵双重打击下的法兰克人遭到了巨大的损失,最后败退。 11世纪前,拜占庭甲胃骑兵一直是近东最强大的军队,他们的防御力可能是中世纪骑兵中最强的。虽然数量不多,但他们都经过严格训练,并且有其他兵种的配合。而且拜占庭重视骑射,除了重骑兵会骑射术外,还有不少轻装骑射手,如早期的匈奴骑兵.

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

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108名)提名 1、美尼斯(约在公元前3100年)统一古埃及。 2、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前1750年在位)古巴比伦统一者,《汉谟拉比法典》。 3、姜尚(约公元前1128-约前1015)政治家、军事家。 4、梭伦(公元前638年—前559年)古希腊雅典改革家、政治家、诗人。民主政治的奠基人。 5、居鲁士大帝(公元前590—前529年)古代波斯帝国的缔造者。 6、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3年-前483年,)古印度佛教创始人。 7、老子(约公元前561~前471)道家学派创始人,辩证思想家。 8、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儒家学派创始人。 9、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前470年)著《孙子兵法》,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10、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年出生)古希腊悲剧之父。 11、希罗多德(约前484年─前425年)古希腊历史之父。 12、米隆(活动于约公元前480年-前440年)古希腊雕塑家。 13、阿里斯多芬(约前450年-前380年),古希腊喜剧之父。 14、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 15、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前322年)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 16、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前323年)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帝国皇帝。 17、屈原(公元前340年-前278年)古代第一位大诗人。 18、欧几里得(公元前330年-前275年)古希腊数学家,几何之父。 19、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2年在位)古代印度统一者,佛教护法名王。 20、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发现了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 21、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统一中国。 22、汉高祖(公元前256年—前195年)刘邦,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 23、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前90年)中国最伟大的史学家。 24、维吉尔(公元前70年-前19年)古罗马诗人。 25、屋大维(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 26、蔡伦(?-121年)中国造纸术纸的重大改进者。 27、张衡(公元78年-139年)发明地动仪、浑天仪。 28、张仲景(约公元152年--约217年)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 29、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书法家。 30、祖冲之(429年-500年)精确圆周率。 31、迦梨陀娑(约公元5世纪)印度诗人、剧作家。 32、贾思勰(公元六世纪)农学家。 33、隋文帝(541年-604年)统一中国,改革。 34、穆罕默德(约570年-632年)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创立者。 35、唐太宗(598年-649年)李世民,大唐帝国的主要开创者。 36、吴道子(约680年-759年)画圣。 37、李白(701年—762年)诗仙。 38、杜甫(712年-770年)诗圣。 39、查理曼(约742年-814年)查理曼帝国建立者。 40、花拉子密(约780年-约850年)阿拉伯代数之父。 41、鲁达基(850年~941年)波斯诗人。

历史上的大地震

历史上的大地震 华县大地震 公元1556年1月23日,今陕西华县发生8级地震。陕西关中地区,平原沃野,人口稠密,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这次发生在关中东部华县的地震,死亡人口之多,为古今中外地震历史的罕见。据史料记载:“压死官史军民奏报有名者83万有奇,其不知名未经奏报者复不可数计”。这次地震极震区烈度为12度,重灾区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省区,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有感范围远达福建、两广等地。 这次地震人员伤亡如此惨重,其重要因素是由地震引起一系列地表破坏而造成的。其中,黄土滑坡和黄土崩塌造成的震害特别突出,滑坡曾堵塞黄河,造成堰塞湖湖水上涨而使河水逆流。当地居民多住在黄土塬的窑洞内,因黄土崩塌造成巨大伤亡。地裂缝、砂土液化和地下水系的破坏,使灾情进一步扩大。这个地区的房屋抗震性能差,地震又发生在午夜,人们难有防备,大多压死在家中;震后水灾、火灾、疾病等次生灾害严重,加上当时陕西经常干旱,人民饥饿,没自救和恢复能力。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致灾原因。 邢台地震 1966年3月8日5时29分,在河北省邢台地区隆尧县东,发生了6.8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烈度为9度强。继这次地震后,3月22日在宁晋县东南分别发生了6.7级和7.2级地震各一次,3月26日在老震区以北的束鹿南发生了6.2级地震,3月29日在老震区以东的巨鹿北又发生了6级地震。从3月8日至29日这21天的时间里,邢台地区连续发生了5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是3月22日16时19分在宁晋县东南发生的7.2级地震。这次地震震源深度9公里,震中烈度为10度。这一地震群统称为邢台地震。 邢台地震的破坏范围很大,瞬间便袭击了河北省邢台、石家庄、衡水、邯郸、保定、沧州6个地区,80个县市,1639个乡镇,17633个村庄,使这一地区造成8064人死亡,38451人受伤,倒塌房屋508万余间。这次地震袭击了110多个工厂和矿山,袭击了52个县市邮局,破坏了京广和石太等5条铁路沿线的桥墩和路堑16处,震毁和损坏公路桥梁77座,地方铁路桥2座。毁坏农业生产用桥梁22座共540米。 极震区地形地貌变化显著,出现大量地裂缝、滑坡、崩塌、错动、涌泉、水位变化、地面沉陷等现象,喷水冒沙现象普遍,最大的喷沙孔直径达2米。地下水普遍上升2米多,许多水井向外冒水。低洼的田地和干涸的池塘充满了地下冒出的水,淹没了农田和水利设施。地面裂缝纵横交错,延绵数十米,有的达数公里,马兰一个村就有大小地裂缝150余条。有的地面上下错动几十厘米。冀县阎家寨附近石津渠的堤坝原高出地面2米,震后陷入地表以下2米,在长110米、宽11米的地段上,裂开有5米大缝,缝深4米。震区内滏阳河两岸造成严重坍塌。任村滏阳河故道被挤压成一条长48米、宽3米、高1米的土梁。 地震造成了山石崩塌。3月22日7.2级地震时,邢台、石家庄、邯郸、保定4个地区,发生山石崩塌361处,山崩飞石撞击引起火灾22处,烧山3000余亩. 震后次生火灾连续发生。根据邢台、衡水、石家庄、邯郸、保定5个地区统计,1966年3月中旬至4月初,就发生火灾422起,烧死39人,烧伤74人,烧毁防震棚470座。 在震后短短的时间里,地震谣言和地震误传事件迅速泛滥,仅谣言就涉及河北、河南、

中国清朝历史故事

中国清朝历史故事 阎敬铭于清朝光绪八年1882担任户部尚书一职,在任期内,他利用审计手段,清理 整顿当时极为混乱的财政收支,严厉查处了一批贪官污吏,政绩卓著,被时人交口称颂。 阎敬铭早年曾在户部担任过户部主事,深知户部弊端,尤其天下财赋总汇的北档房, 积弊更深。他决心革除积弊,实行改革。上任第一天他就亲自看账,并找来档房司官问账。结果无论是领办、会办、总办都不知道库里存银几何以及出纳情况和盈亏怎样,甚至连算账、看账都不会。眼看关系国家财政命脉的户部档房之账竟如此糊涂,为官员贪污提供了 极大方便,阎敬铭立即给皇帝上奏折说:“满员多不谙筹算,事权半委青吏,故吏权目张,而财政愈葬,欲为根本清厘之计,凡南北档房及三库等处非参用汉员不可。”由于当时清 政府库款困乏,也有整顿度支的迫切要求,所以同意了阎敬铭的奏请。 阎敬铭查了账目再查三库。所谓三库,是指户部管辖的银库、绸缎库和颜料库。其中 绸缎、颜料两库为天下实物贡品收藏处,库内堆积如山,毫无章法,颜料、绸缎、纸张混 在一起,月积年累,大都霉烂得无法使用,加上鼠咬虫蛀,毒蛇成群,进出账目更是二百 多年的流水账,无清无结。银库的问题比想象的大得多,管理银库的差役、官员没有不贪 污的,甚至连做苦力的库兵都利用搬银子的机会,把银子塞在肛门里面偷出来。职掌出纳 的掌库、书办以大秤进、小秤出,天平砝码异常不等,十个里面最多有一个是准的,真是 弊端累累。阎敬铭一反过去堂官所为,花了很大力量,亲自入库清点,认真查对出纳档案,并清查了二百余年的库藏和出纳账目。他的做法和态度震动了朝野。通过查账查库,阎敬 铭当场斥逐了一批书办和差役,并奏参了号称“四大金刚”,原在户部担任司官的姚觐元、董俊汉、杨仅典和满族人启某。姚、董等四人受到清廷“革职回籍”的严厉惩处。清查三库,是清末一次很重要的查账理财活动。通过这一次清查,朝廷才真正知道了自己的国库 到底存银几何,对自己的财政有了详细彻底的了解。 阎敬铭担任户部尚书之初,各地报交户部的银库存银都很少。例如山东省报交户部的 银库存银只有几千两,阎敬铭对此十分怀疑,因为他曾在山东担任巡抚一职,对山东的财 政收入比较清楚。于是他命令对山东的财政活动进行审计,那些有贪污行为的幕僚们极力 宣称审计不可行,并且订立了攻守同盟,百般阻挠。阎敬铭掌握这一情况后非常气愤,警 告说:“有敢阻挠者斩。”幕僚、差吏们都知道阎敬铭能够说到做到,再也不敢胡言乱语 阻挠此事。审计公务得以顺利进行,按照朝廷规定的各项财政、财务收支标准,核对审查 山东省各州县的财务收支,相应的贪污舞弊行为也都被揭露出来。随后,阎敬铭报奏朝廷 对贪污舞弊的幕僚、差吏予以严厉制裁:查抄了一百五十三人的家,斩杀差吏数人,辞退 幕僚十余人。他又对山东省的财政活动订立了一项制度,规定山东各级官府赋税的征收情况,每半年上报一次,逾期不报,即将负有主要责任的官员立刻革职。自此,幕僚、差吏 们不敢再复效前辙,侵冒贪污了。几年之后,山东省银库存银由数千两增至五百万两。 阎敬铭整顿户部积弊,掀开了户部的许多黑幕,最惹眼的是掀出了云南省军费报销案。在清朝,军费报销向来是报销者和户部司官、书办的贪污门路,报销者可以把并非军费的 款项纳入军费中去报销,而把大量报销所得的多余款项揣入私囊。户部明知有弊而给予报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元 古代世界的大帝国 选择题汇编

《中外历史纲要必修(下)》第一单元古代世界的大帝国选择题汇编 1.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我国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河流城很早就进入了文明时代 D.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1.D【解析】甲骨文是中华文明的成果、罗塞塔石碑碑文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反映了古巴比伦时期的社会状况,三幅图片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故选D项。 2.下面是一幅关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其中,制定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的国家位于

A.① B.② C.③ D.④ 2.A【解析】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的文明成就,故选A项。 3.《汉谟拉比法典》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该法典主要维护 A.外邦人的利益 B.奴隶的利益 C.奴隶主的利益 D.法老的利益 3.C【解析】《汉谟拉比法典》宣言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故选C项。 4.在古代印度有这样一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

户人家属于哪一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4.C【解析】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材料中这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是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吠舍的大多数是普通劳动者,少部分是富有的商人),故选C项。 5.阿育王在位时,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划分,阿育王属于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5.B【解析】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人被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刹帝利主要由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构成,负责统治和保卫国家,故选B项。 6.佛陀(释迦牟尼)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这句话表明佛陀主张

世界上最大的海啸发生在哪里

世界上最大的海啸发生在哪里 智利大海啸 智利大海啸应该是历史上的最大的海啸1960年5月23日,智利沿海地区发生一次接连不断的大地震,构成一系列骇人听闻的破坏性极大的地震群。这次地震最大震级为里氏8.4级,引起海啸最大波高为25米。这次地震引起的海啸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筑物成为瓦砾场,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坝被冲毁,2000余艘船只被毁,损失5.5亿美元,造成900多人丧生。同时,这次海啸产生的能量波及整个太平洋,海啸波以每小时700多公里的速度在太平洋传播,海啸经过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在美国夏威夷希洛湾内,海啸波把堤坝的10多吨重的玄武岩块抛出百米以外,一座钢质铁路桥被推离桥墩200多米,毁坏建筑物500多座,成61人死亡,伤282人,损失近亿美元。在地震22小时以后,海啸波传至日本造成巨大灾害。这次引起海啸的智利大地震是本世纪罕见的地壳变动,它将海底一块约5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地块一下子上升了将近10米,汹涌的海浪一个星期后才逐渐平息。 日本是多地震同家,也是世界上常遭受海啸袭击的国家之一。自有记载以来,日本太平洋沿岸受到猛烈海啸袭击达30多次,其中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896年6月15日的三陆,三陆位于日本本岛北部濒临太平洋东部,当地震发生后不久,三陆沿海出现海水

迅速倒退的异常现象,常年被海水淹没的岩礁滩地突然都显露出来,退走的海水顷刻重返,犹如一堵高耸的水墙冲向岸边,这次海啸引起的最大波高达25米,卷倒房屋1.4万多间,流失船只3万余条,死亡27000多人。这次海啸是距岸200多公里处的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还波及到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最大波高为10米,在太平洋的美国西岸旧金山也记录到20厘米的波高。 历史上其它主要海啸有 1498年9月20日日本北海道曾出现最大波高20米的地震海啸,并侵入内陆2公里,造成2万人丧生;1792年5月21日日本有明海附近的山崩引起的海啸,最大波高达50米以上,死亡15000人;1883年8月27日印尼冀他海峡因火山喷发引起海啸,最大波高35米,死亡36000多人;1933年3月3日日本三陆外海地震海啸,最大波高24米,死亡3000人,海啸横越太平洋直到南美的智利均受到影响;1964年3月28日阿拉斯加湾因大面积海底运动引起海啸,最大波高达30米,海啸波及加拿大和美国沿岸,死亡150人;1992年9月1日,在太平洋发生的一次地震,陆地上几乎没有震感,只有地震仪测量记录下来,可是十几小时以后,在远隔万里以外南美洲的尼加拉瓜沿海一个小镇,海湾里的海水突然下降,露出罕见的海滩,一会儿波高2米的海浪突然涌来,冲击了海滨毫无准备的休闲度假的人群,同时,在附近沿岸地段上,十几米高的浪头汹涌而至,使170人丧生,1.3万人流离失所。从以上海啸发生的地点看,太平洋沿岸是海啸灾害的多发区,据该区域1300多年来海啸记载,有14—20万人丧生于海啸灾害之中。 为防范灾害性海啸的突然袭击,目前在太平洋地区用于监测

清朝历代皇帝排序

清朝历代皇帝排序 导读:清朝历代皇帝排序频道整理了与清朝历代皇帝有关的资料703101篇,和关于明朝历代皇帝排序的相关视频570721集以及清朝君主相关图片204218张.1861年8月22日清朝咸丰皇帝死于热河行宫在152年前的今天,1861年8月22日(农历七月十七),清朝咸丰皇帝死于热河行宫。 1861年——咸丰皇帝死于热河行宫,皇位由他的儿子载淳继承,。 汉光武帝刘秀与皇后阴丽华的故事,算是历代开国皇帝中较为罕见的爱情佳话。 阴丽华娘家是当时南阳新野一带的大家族,田产七百多顷,其气派可以与诸侯王公相匹敌。 当然,刘秀看重的不是这个,而是阴丽华的美貌,他。 谁是历史上妃子最多的皇帝?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这句诗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指唐玄宗的后宫美女如云,但只专宠杨贵妃,比如赐浴华清池、春从春游夜专夜、飞马送荔枝等可惜红颜薄命,唐玄宗。 朱元璋为何始终爱大脚老婆?明太祖朱元璋不仅与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样好色,而且刻薄寡恩。 为何他又对原配大脚老婆马氏不离不弃,真诚相爱呢?个中原委值得深思。 称帝前的朱元璋私生活糜烂,动用公权力强占了美。

导读:从广义上说,凡是宫里的女子(皇帝本人的亲生母亲及女儿除外)都有可能是皇帝的妻子,但若是如此划分,则嫌太过宽泛,事实上皇宫里百分之九十的女子是不能得到皇帝垂青的,唐诗、宋词中有许多关于宫中怨女的描。 光绪做了12年的少年天子。 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哪几件大事?第一件是中法战争。 光绪八年(1882年),中法战争爆发,清军恐怕"失和"而"退让"。 光绪十年(1884年),法国舰队司令孤拔率领舰队驶。 导读:从广义上说,凡是宫里的女子(皇帝本人的亲生母亲及女儿除外)都有可能是皇帝的妻子,但若是如此划分,则嫌太过宽泛,事实上皇宫里百分之九十的女子是不能得到皇帝垂青的,唐诗、宋词中有许多关于宫中怨女的描。 导读:后宫佳丽三千,美女天下海选。 这只有皇帝才能享受这个至尊无上的待遇。 后宫里的妃子又是如何选拔的呢?据历史记载由宦官挑选,那他们是怎么个挑选法,下面就由本文为大家解密吧! 在中国古代,皇帝为天下。 导读:按正史,清朝皇帝的死都是正常病故,即使是突发性猝死,也记录的非常冠冕堂皇,例如清太宗皇太极之死,正史记载是"端坐而崩"。 然而,野史、传说就不同了,五花八门的死因,让史家至今争论不休。 其中,嘉庆皇。 导读:凡是皇帝,周围都少不了宠臣。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阿拉伯帝国》教学教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阿拉伯帝国》教学教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阿拉伯帝国》教学教案 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阿拉伯帝国》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半岛的古代历史,如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国家的统一、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及灿烂的伊斯兰文明。而阿拉伯地区是当今世界多极化政治格局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教的源起和由来,对理解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和传播;阿拉伯帝国。 教学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国家建立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本课讲述了伊斯兰教的创立,可以让学生比较世界三大宗教,以便加深记忆。此外,注意让学生总结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加深理解。 [教学方法] 绘制图示法;要点提炼法;活动与探究法。 [新课导入] 阿拉伯半岛位于西亚,是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地区之一,波斯湾沿岸地区号称“世界石油宝库”,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现今的阿拉伯半岛利用丰富的石油资源,购买先进的节水灌溉设备,使用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把瀚海的沙漠改造成了干旱的宝地,出现了美丽的城市和绿洲。 那么,你想了解古代阿拉伯半岛的情况吗?知道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吗?今天我们

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讲授新课]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 ◆教师展示《阿拉伯国家的建立》地图,引导学生读图,了解阿拉伯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重要城市及阿拉伯人的社会情况,以此来了解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 通过师生讨论,伊斯兰教产生背景如下: (1)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为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 (2)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3)多神和偶像崇拜是民族统一和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而伴随着国家统一的潮流,伊斯兰教便应运而生了。 2.伊斯兰教创立的过程(阿拉伯统一的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伊斯兰教是谁创立的? 学生回答:穆罕默德。 ◆教师给学生设计阅读问题,以时间顺序为线索梳理穆罕默德的活动,从而学习伊斯兰教的创立过程,进一步了解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穆罕默德的活动如下: 教师分组进行活动,引导学生总结世界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归纳后,用表格方式呈现。 三大宗教的相关知识点 过渡: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

史上十个最强帝国:中国统治世界三次

史上十个最强帝国:中国统治世界三次 这里的―帝国‖必须满足如下三个条件:领土广大,由多种族多民族构成,是区域内最高 政权。这个榜单将根据影响力、持续时间和帝国本身的强大程度进行选取,您或许会对榜单中的一两位有不同意见。 此外,这个榜单的一个条件上是所谓的―帝国‖必须被一位皇帝或国王统治过,因而如美 国和苏联这样的现代帝国将被排除在外。而进榜的帝国将大致按照影响力和国家体积进行排序。中国有两个朝代入选: 奥斯曼帝国 10 Ottoman Empire

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帝国在其全盛时期(十六到十七世纪)横跨三大洲,控制了南欧、西亚和北非的 大块领土。奥斯曼帝国有十九省,并不计其数的诸侯国,其中一些在后期被吞并进了帝国, 剩余的则在几个世纪间一直维持着不同程度的自治权。 奥斯曼帝国雄踞东西方交流中枢长达六个世纪。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在苏莱曼大帝时期控制着地中海东部大片土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堪称是东罗马帝 国的伊斯兰继承者。 9 Umayyad Caliphate 倭马亚哈里发王国 倭马亚哈里发王国是四个哈里发王国中的第二个,在默罕默德死后建立。王国由倭马亚王朝统治,这个名字来自王朝第一位哈里发的曾祖父倭马亚·伊本·阿拜德·夏姆斯。虽然倭马亚家族最早来自麦加,王朝却以大马士革为首都。 倭马亚哈里发王国 自建立以来,这个国家最后变成了一个占地500 万平方英里的巨大王国,这样的领土 面积不仅是前无来者,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五大疆土连贯的的帝国。

倭马亚是历史上最大的阿拉伯穆斯林国家。自穆罕默德起到1924 年,先后出现了数个哈里发王国,而最后一个就是上面说过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 8 Persian Empire or Achaemenid Empire 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帝国 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帝国 巴比伦尼亚在罗马之前,这些全都属于波斯帝国。波斯帝国当年基本统一了全中亚,帝国由不同的文化、王国、帝国和部落组成。 它也是古代历史上最大的帝国。波斯帝国在其全盛时期约有领土八百万平方千米。帝国由居鲁士大帝建立,横跨亚非欧三大洲。 7 Byzantine Empire 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是中世纪的罗马帝国。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帝统自古罗马一系承袭而来,因而拜占庭也可被称作罗马帝国,或是罗马尼亚。 拜占庭帝国存在了一千多年,虽然也遭遇过挫折,丢失过领土,但它当时仍是欧洲在经济文化和军事上最强大的国家,从罗马与波斯、拜占庭与阿拉伯的两场战争中就可见一斑。

世界各国地震数量排行(1964-1998)

世界各国地震数量排行(1964-1998) 环太平洋地震带,它就像一个巨大的环,围绕着太平洋分布,中国、日本、美国、智利、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多震国家都分布其中,全球大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在中国,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有网友声称,“发现”了三次大地震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打开谷歌地图,位置锁定成都,保持同一经度直接往北飞180度,你发现了什么?会路过海地,到达智利。智利震中与四川盆地震中几乎完全对穿。” 据资料显示,就全球8.5级以上巨大地震活动而言,上一次全球地震强活跃期出现在1950-1965年期间,那一时期全球发生9级以上地震3次,分别是1952年堪察加半岛9.0 级地震,1960年智利9.5级地震和1964年阿拉斯加9.2级地震;8.5级以上地震7次,除 1次发生在我国西藏察隅外,其余6次均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自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8级以上地震发生的频次较此前数十年明显增多,类似上世纪前半叶的强震活动特征,此即所谓全球强震活动的“百年周期”特征。如果这一“百年周期”确实存在的话,当前这种全球范围内强震较多的现象可能还会持续,其中大多数地震将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 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学家埃莱奥诺尔·斯塔茨曼女士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指出,海地和智利地震都是板块移动造成的,但两次地震没有任何关联。海地地震是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发生水平运动碰撞所致,而智利地震则是紧邻南美洲西海岸的纳斯卡板块俯冲到了南美板块之下。 她表示,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平均下来每天有1万多次,“一般来说,8级左右的地震平均每年发生一次,其中绝大多数都在海里,由于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因此很少有人关注。虽然今年年初连续发生两次强烈地震,但并不能就此判断全球地震的频率高于往年。” 也有地震学家指出,其实地震还是那些地震,它有规律又随机地发生着,从来不管降临的地方是人烟稠密还是人口稀少,只不过是近来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地区的大地震让人们对地震比以前更关注了,所以才有了“地震变得频繁了的感觉”。 据国际地震中心提供的地震目录对1964—1998年间中国大陆、日本、伊朗、土耳其、新西兰、中国台湾、希腊等国家和地区6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进行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发生地震最多的国家分别是印度尼西亚(668次)、美国(426次)和日本(245次),中国大陆排 第5(182次),即使包括台湾地区在内,中国的地震活动在全球也不是最多的。 1964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6级以上地震统计表(如下图:)

清朝历史人物故事

清朝历史人物故事 康熙帝名玄烨,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可是康熙为什么叫玄烨,或者“玄烨”二字有什么含义,似乎鲜有人问及。读高中时,历史 老师提到康熙皇帝名玄烨,当时就感觉这名字起得玄,多少年来一 直都这么觉得。最近读汤若望的传记,眼前陡然一亮,答案似乎有了。 400多年前的紫禁城里,有一个深目高鼻的西洋人,在此自由出 入达20余年之久。这位洋人,将西方最精密的西洋钟和千里镜带进 这皇宫禁苑,还在紫禁城开阔的空场上为崇祯皇帝铸造过20门大炮。顺治皇帝管他叫“玛法”,“玛法”在满语里是爷爷的意思。顺治 皇帝的母亲,即孝庄皇太后,尊其为义父。他为顺治皇帝亲政游说 过觊觎皇位的亲王,他是中国钦天监第一个洋监正;中国至今阴历阳 历并用,他是第一个将阳历引进中国的人,为此几乎被处凌迟,但 最终没有执行;他官居一品,三代荣受皇封,并且可以世袭;康熙6 岁继承皇位,也多亏他直言劝阻别的王位觊觎者。他一生未婚,笃 信天主,生于泰西,殁于中土,葬于北京。他的美名在中西交通史 上千秋永垂———这个人就是汤若望。 那么汤若望与“玄烨”之命名有什么关系呢?康熙是1654年也就是顺治十一年出生的。就在这年的前一年,顺治皇帝赐予汤若望 “通玄教师”之封号,加奉一级。3年后,也就是顺治十四年,顺 治皇帝又为汤若望御撰《天主堂碑记》一文,并赐“通玄佳境”堂额。可见,在康熙皇帝玄烨出生前后的三四年间,“玄”字在顺治 皇帝的心目中是十分重要的,儿子的名字里带着“玄”字,给洋 “玛法”的赐物里两次带有“玄”字,这个在重大场合频繁使用的“玄”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是老庄的“玄之又玄,重妙之门”的“玄”吗?不是。它是汤若望传授的包括天文、历法、机械以及天主 教信仰在内的、为顺治皇帝深深服膺的一套学说。顺治皇帝笃信天主,生命的最后一两年改信佛教,故有五台山出家之谜。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2课阿拉伯帝国-导学案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灿烂的阿拉伯文化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文化 难点:阿拉伯帝国 【自主探究】 知识点1 默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背景 ①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处于游牧时代,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 ②阿拉伯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2、创立: 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创立了伊斯兰教。 3、统一阿拉伯半岛 ①默罕默德最初在 传教,遭到传统势力反对,于 年率信徒迁居 , 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公社内外事务都要听从真主的使 者穆罕默德的决定。 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②630年,默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默罕默德 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知识点2 阿拉伯帝国 1、对外扩张 ①默罕默德去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条件:伊斯兰教强大的号召力;阿拉伯人空前 团结,士气高昂。 ②在亚洲:穆斯林军北进叙利亚,东灭波斯,进而征服阿富汗和印度西北部,兵锋直抵中国唐朝边境;751年击败唐朝大将高仙芝的军队,控制了中亚大部分地区。 ③在非洲:攻克埃及,横扫北非。 ④在欧洲:长驱直入,占领了西班牙,接着越过比利牛斯山,为法兰克王国军队所阻。 2、帝国形成 ① 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②伴随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广泛传播。 知识点3 阿拉伯文化 1、哈里发重视知识: ①哈里发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②830年,在巴格达设立“ ”,集科学院、 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③为延揽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 2、成就 ①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改造了 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②代数学:完整的代数学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③“西医”其中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

短篇历史故事

短篇历史故事 篇一:小故事短篇 猎虎 浓密的丛林里,时常传来虎啸猿鸣之声。在交叉纵横的枝桠之间。一个少年在静静的蹲伏着,他一动不动,像是与着山林融为一体。他的眼神如闪电般刚毅锐利,从这眼神中人们丝毫不会去怀疑他的沉着冷静和他的反应能力。他一动不动,眼神穿透了浓密的草木,死死的看着前方。 突然,一阵恶风平地而起,正所谓云生龙,风生虎。狂风响处,闪出一只吊睛白额猛虎。那猛虎身长一丈左右,高大雄壮,威风凛凛。狂啸如惊雷,动静起狂风。毫无疑问,这只猛虎是这片森林的霸主。 看着这只猛虎,少年的目光中逐渐露出一丝狂热。他舔舔嘴唇,喃喃的轻声道:终于等到你了。 只见这猛虎的嘴边沾满血迹,肚子圆鼓,显然是刚刚觅食回来,少年也是跟踪它三天才找到它的洞穴,并且掌握了它的生活规律。它在觅食之后一定会回到洞穴休息,而这个时候,就会是他最松懈的时候。少年的目光沉静如水,一张强弓逐渐被拉开。 随着噗的一声破风之声,一支长箭射到了猛虎的腹部。吃的饱饱的准备休息的猛虎受到这猛然间的剧痛,一时之间还没有反应过来,只是瞬间跳起,痛苦的咆哮开来。这给了少年一个机会。 少年双手如飞,猛然间第二箭,第三箭几乎发出,一支同样射到

猛虎的肚子之上,最后一只射到猛虎的前胸。 吼!猛虎怒吼了一声,显然是已将发现了藏在草丛之中的少年。它忍着剧痛,想向少年扑来。少年没有丝毫慌张,脚尖一点,在猛虎扑过来之前,飞速的掠开这片草木,但是猛虎的去势不减,带着暴怒,狠狠的向这片草木扑过来。 吼吼!一声声绝望的惨叫传来。只见猛虎颓然的趴在少年刚刚待过的草丛里。肚皮上插着几根竹签。整个肚皮都被撕裂开来,鲜血和刚刚吃下去的食物流淌满地,眼看是要活不成了。少年终于露出了一丝自信的笑容,似乎一切都是在他的掌握之中一样。 从最开始猛虎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作为森林霸主的它,虽然没有人类那样的智慧,但是也会有着一些骄傲自负的情绪。它不会想到,甚至是没有想过,在它的洞穴门口,居然有人敢袭击它。其次它刚刚吃饱会产生困倦,令它的反应能力下降。再次少年两箭都射在它的腹部,对于腹部满是食物的它,会减少它的速度。这样在猛虎扑向少年时候,少年就有了一个逃跑的时间。而竹签的机关当然是少年设置好的最后的杀手锏。 一切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看似简单,其中又有复杂的布局,和精准的把握。猛虎浑身抽搐,眼看就是要活不成了。只见它拼着最后的力气爬向自己的洞穴。也许这就是百兽之王的尊严吧,至死也不愿他人看到自己的惨状。 少年有一些动容,又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这么多年的心愿终于实

人类历史上的十大瘟疫

人类历史上的十大瘟疫 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别严重,对人类后代的影响特别大。 1.黑死病(1347 - 1351) 黑死病在人类历史上是最致命的瘟疫之一。普遍认为是由一种名为鼠疫的细菌造成的。但最近有人认为是由其它一些疾病引起的。关于鼠疫的起源在专家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黑死病开始于十四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或中亚。在随后的数年内由商人和士兵携带到俄罗斯南部克里米亚。在十四世纪四十年代,流行病从克里米亚传到西欧和北非。黑死病造成全世界死亡人数高达7500万,其中欧洲的死亡人数为2500万到5000万。 黑死病的一种症状,就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现许多黑斑,所以这种特殊瘟疫被人们叫做“黑死病”。对于那些感染上该病的患者来说,痛苦的死去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任何治愈的可能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内的蚤携带来的。在14世纪,黑鼠的数量很多。一旦该病发生,便会迅速扩散。在1348~1350年间,总共有2500万欧洲人死于黑死病。但是,这次流行并没有到此为止。以以后的40年中,它又一再发生。14世纪20年代当此瘟疫细菌再次爆发之前,它已经在亚洲戈壁沙漠中潜伏了数百年,之后迅速随老鼠身上的跳蚤中的血液四处传播,从中国沿着商队贸易路线传到中亚和土耳其,然后由船舶带到意大利,进入欧洲。欧洲密集的人口成了此疾病

的火药筒。3年里,黑死病蹂躏整个欧洲大陆,再传播到俄罗斯,导致俄罗斯近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人口死亡。 2.第三次鼠疫大流行(1885-1950s) 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是指1855年始于中国云南省的一场重大鼠疫。这次世界性大流行以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超过了前两次而出名。这场鼠疫蔓延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陆,先从云南传入贵州、广州、香港、福州、厦门等地后,这些地方死亡人数就达10万多人。中国南方的鼠疫还迅速蔓延到印度,1900年传到美国旧金山,也波及到欧洲和非洲,在10 年期间就传到77个港口的60多个国家。单在印度和中国,就有超过1200万人的人死于这场鼠疫。据世界卫生组织透露,这次大游行一直延延续到1959年,这时全世界因鼠疫而死亡的人数减少到了200个左右。这次流行的特点是疫区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家养动物中也有流行。 几乎所有的中外学者都一致认为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起源于云南,并认为云南是一个古老的家鼠鼠疫疫源地,但又都断言云南不存在鼠疫自然疫源地,并认为云南的鼠疫是输入性的。即从印度和缅甸直接或辗转传入的。然而,1974年,云南鼠疫工作者从云南剑川县的中华姬鼠中分离出鼠疫菌,证实了滇西存在着鼠疫自然疫源地,学者们称为滇西纵谷大绒鼠齐氏鼠疫源地,这为第三次鼠疫大流行提供了进一步的的科学根据。 现在,鼠疫已非常罕见,但并不没有完全消失,因为它仍然会在

世界历史上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六个大帝国

情境,提出新问题,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发掘信息、提炼信息、归纳信息和辨识处理信息的能力。 “材料处理”是获取信息的前提,只有读懂了材料,才可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分析、解答问题。在中国古代史材料题中要运用古汉语知识,世界史的要注意欧式长句等,来确定材料的中心、立场。以便最大限度地获得有效信息(与问题直接相关的信息),虽面对同一个信息源,但各人获取的信息在质和量上都会有差别的,这虽与阅读能力有关,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材料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整合,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最后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论证”,这是题目的落脚点,要以课本为依托,要把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融为一体,进行透彻的说明、论证。 3.问答题。这一传统题型以其知识容量大、综合 性强、能力要求层次高、命题弹性大的特点而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对于这类题应当先把历史事件放到历史现象的相互联系中去思考,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如英国长期奉行欧洲“势力均衡”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通过剖析就可以认清其政策的核心在于维护英国资产阶级利益,而“均衡”不过是精美的“包装”而已。 其次还应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去思考,把那个时代内内外外的各方面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如1996年第47题,就必须把盛唐时代政治、经济、对外交往等方面构成历史大环境,才能正确地抽象、概括出导致唐文化灿烂辉煌的历史条件。 最后应使用学科语言进行表述,这是此类题成败的又一关键。例如在回答:“如何评价反法西斯联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作用?” A.它是反法西斯的重要组织和重要力量。 B.它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肤色、不同意识形态的各种力量,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为二战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C.二战的过程说明,分散的反法西斯力量易被法西斯势力各个击破,反法西斯联盟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以上表述中,A抽象且政治味浓;B文学味太浓;只有C才是史论结合、逻辑严谨的历史学科语言表述;若展开论证,则为历史小论文了。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题型考查的能力要求、解答技巧后,会使学生产生“偶像一经打破,道理往往显得出奇得简单”的惊喜;再趁热打铁,让学生自行设计三大块题,这种设计主要是以历年高考题和《考试说明》为蓝本,本着“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篓”的原则,通过对“基本题型及其考查能力示例”的透彻思考,玩味出每一题目的命题意图和能力要求,然后参照1989年以来的全国卷及上海卷高考题,先分析出每道题的命题意图和能力要求,并玩味参考答案,然后以这些题为现成材料,另行设计题目,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模拟,最后使自己的设计具有一定的难度、准确性和科学性。 需要说明的是,必须在阐释教材的过程中培养能力,不可采用离开教材而漫天训练的“题海战术”,或抛开能力培养而一味囿于教材的“闭门造车”。阐释教材的过程就是培养能力的过程,前者的重点亦应当成为后者的重点,是重点就采用“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重点突破法,把三大题型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审视来提高阐释含量和解题技巧,使二者“相看两不厌”,从而显示出“一步到位”的效果 。 世界历史上地跨欧亚非 三洲的六个大帝国 ⊙韩长代 波斯帝国:公元前546年,波斯国王居鲁士率领军队侵入小亚细亚,一直打到爱琴海东岸,接着回师攻打两河流域,占领了巴比伦。经过多次战争,波斯的疆域扩充到东起伊朗高原,西到小亚细亚沿岸的广大地区。公元前529年,居鲁士又带兵出征中亚细亚。此后的波斯国王继续对外侵略。公元前525年,冈比西斯征服整个埃及。后来,大流士又征服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地方,并且将波斯势力扩张到巴尔干东南的色雷斯。这样,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波斯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 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5世纪,波斯远征希腊失败,迅速衰落下去。希腊北面的马其顿王国在公元前4世纪后半期势力日盛,公元前338年控制希腊。接着,国王亚历山大大举东侵,灭波斯,一直进军到印度河流域,建立起庞大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帝国。史称亚历山大帝国。 罗马帝国: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统一了意大利半岛,一跃而为地中海的一个强国。接着,罗马又在地中海沿岸进行侵略。到公元前2世纪,罗马已经占领了西西里、科西嘉、撒丁等岛屿、北部波河流域、大部分西班牙、巴尔干半岛南部和西北沿岸、小亚细亚西部、北非的一部分和地中海的许多其他岛屿,从而取得地中海的霸权。从公元前1世纪起,罗马又发动多次侵略战争。1~2世纪是罗马帝国的强盛时期。它东起幼发拉底河上游,南抵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西临大西洋,北达不列颠岛的中部和南部、莱茵河、多瑙河和它的下游以北地区,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奴隶制大帝国,地中海变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东罗马帝国: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存在。它的领域包括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两河流域上游、地中海东岸、北非东部等地,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帝国。 阿拉伯帝国:阿拉伯统治阶级利用伊斯兰教进行掠夺战争,他们号召信徒一致对外进行“圣战”。阿拉伯军队先征服地中海东部地区、波斯、埃及;然后继续扩张。向西,沿着非洲北部一直打到大西洋岸,又渡过海峡占领了西班牙;向东征服了外高加索和中亚细亚;南段扩张到印度河以东,北段和中国唐朝的边境接壤。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国史籍中的突厥人,又译为土耳其人。14世纪中后期,奥斯曼土耳其素丹占领了巴尔干半岛。1453年,灭掉东罗马以后继续扩张。到17世纪,它的版图已经从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黑海北岸延伸到两河流域、外高加索、地中海东岸、阿拉伯半岛西南沿海、非洲北部从埃及到阿尔及利亚的大片土地。奥斯曼土耳其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 1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