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电压治理措施

低电压治理措施

低电压治理措施
低电压治理措施

津公司“软硬兼施”消除低电压

xxxxxxxxxx

2010年,天津市电力公司充分发挥技术和管理优势,全面治理低电压。全年,天津公司累计投资

10.56亿元,

3.77万户农民告别了低电压。其中,宁河、静海两县低电压现象已全面消除。

“电子眼”助阵

在xx农村,低电压现象有两大特点:

一是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夏季、冬季,人口密集乡(镇)的低电压现象格外突出;二是在春耕时,电力灌溉导致用电负荷猛增。

天津公司明确提出“民生用电优先,密集地区优先,情况严重的优先”,坚持“管理措施优先,技术措施全面”的原则,根据轻重缓急开展治理。怎么保证低电压问题早发现、早解决?台区配电监测终端和台区及线路电压监测仪两只“电子眼”帮了大忙。“我在电脑上随便点击变台图标,就能立刻掌握电压、电流和功率情况。”静海供电有限公司生技科长魏立勇说,“我们投入专项资金,为全县1307台配电变压器安装了台区配电监测终端,通过客户用电信息管理系统,实时在线监控台区电压情况。此外,技术人员还能通过台区及线路电压监测仪掌握具体线路电压波动情况。”

“电子眼”让低电压无处藏身,农村台区点多面广、人工监测难的问题有效解决。同时,天津公司通过安装“电子眼”,全面建立预警机制,及时掌握各区域电压情况,建立涉及变电站、线路、台区和客户的低电压台账,并制作了示意图,大幅提高了治理效率。

闭环治理重视实效

天津公司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特色管理方法,按照“发现(挂号)—评估—治理—验收(销号)”的闭环管理原则,落实责任到人,把低电压问题作为“事

故隐患”进行处理,要求领导分片督导,将治理效果纳入绩效考核,并开展低电压治理“回头看”工作。另外,天津公司建立从市公司到班组的跨部门、跨专业协同联动机构,充分发挥区(县)、镇(乡)和村三级联动体系优势,为全程督导低电压治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12月中旬,我们跟随武清供电有限公司河西务供电所副所长王磊,到大孟庄镇前幼村开展低电压治理回访。村党支部书记赵克友说:

“多亏了低电压治理,村里原来的100千伏安变压器增容到200千伏安,村东头又装了一台80千伏安变压器,电线也粗了。现在,乡亲们敞开买电器,有的人一次买回两台电脑、两台电视。”赵克友还算了一笔账:

比起用煤气罐和烧煤球,做饭、取暖每家每月省100多块钱,而且方便、干净。

xx说:

“百姓满意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通过回访,我们不仅能及时了解低电压治理效果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理,更能借此机会进一步了解农村用电趋势、负荷特点,为将来农网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依据。”

抓好低压负荷错峰管理

xx春华xx健xx媛媛

由于受地理环境限制,客户居住分散,架线难度大,管理困难,安徽宁国供电公司在农村低电压综合治理中,将低压负荷错峰管理作为重点课题认真组织实施,选择山核桃主产区南极乡和茶叶主产区青龙乡进行试点;对暂不具备整改条件的低压台区,通过积极引导客户用电方式,改变客户的用电习惯,临时克服农产品加工季节时的高峰用电。2010年7月,宁国供电公司成立了南极山核桃低压用电需求侧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用电工作预案,协调指挥用电调度,确保有序用电。南极乡同期成立相应组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任组长,供电所所长、农机站站长等专业人员参加,具体负责山核桃加工期间用电协调工作。

龙川茶厂台区变压器型号为,为屋顶式架设,年均用电量

6.18万千瓦时,在每年

9、10月份山核桃加工季节,台区低电压问题突出。

7月份,供电所人员对龙川茶厂台区的6家动力用电客户进行季节性安全大检查和营业普查,主要检查客户的电能计量、低压线路、负荷运行等情况,查处私拉乱接、擅自超容等违约用电行为3起,查处私增容量48千瓦。

与此同时,供电所为6家低压动力客户统一安装了过电流负荷控制装置。用户负荷电流达到或超过设定值的

1.05倍,漏电断路器报警5分钟后跳闸,20秒后自动重合闸,重合闸后负荷电流超过设定值报警5分钟后再次跳闸。以龙川茶厂台区为例,负荷全部上的话,高达110多千瓦,而龙川村台变总容量为80千伏安,如果不实施错避峰管理,农户就没法正常用电。供电所将龙川台区69户用电客户,根据山核桃产量大小,分为7个组,在9月20号到30号执行错峰轮休计划。农户余传高告诉我们:

“往年我们加工山核桃的时候,电压不稳总是跳闸。现在好了,在供电所统一安排的时间加工,顺畅极了。”

将线路拉到山上,让果农就地集中脱壳,是宁国供电公司加强错峰管理的第三步。

2010年6月至9月,该公司组织技术骨干在山腰安装电表8只,向山上延伸架设线路20千米。

青龙乡有茶园10多万亩。每逢产茶季节,农户白天上山采茶,晚上在家用电动机炒茶,晚上的负荷是白天的3倍。经过调研,宁国供电公司选择离茶园较近的地段设置移动加工点,动员茶农上午采茶,下午制茶,避开晚上的制茶高峰期。为方便茶农取电,青龙移动加工便民取电点还安装了一表多卡式电能表。“这个取电点发挥了大作用,夜间加工负荷明显降低,往年西俞村台区夜间负荷最高达50千瓦,一个月发生跳闸10次。现在,夜间负荷仅25千瓦,过负荷跳闸很少发生了。”青龙供电所负责人介绍道。

该公司计划在2011年继续在南极、方塘、青龙等乡镇实施推广低压负荷错峰管理,完成2134户低电压客户的整改,并以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为契机,加大农村电网的改造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地区的用电质量。

□背景链接

宁国市综合经济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安徽县(市)首位,农业特色经济发展较好,低电压主要集中在青龙、方塘、南极等茶叶、笋干、山核桃加工基地。全市低电压台区182个,占农村总配电台区的

13.97%;低电压户9758户,占总用电客户数

8.85%。宁国供电公司2010年完成9项专项研究项目的研究工作,使7624户用电客户的低电压情况得到改善。

xx电源点提高电压质量

xx蕗xxxx

江西广丰县供电公司结合国家电网公司10项低电压专项研究任务,在进行农村低电压治理过程中,采取了电压联调、配变三项负荷不平衡治理、加强低压负荷需求侧管理、提高10千伏配变调压能力等一系列措施。

应用先进软件

实现低电压治理闭环管理

广丰县供电公司经理程振宇告诉我们,按照“全面普查、综合治理、验收评估”三步走的目标,该公司对所有台区的低电压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分析梳理,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

在治理过程中,广丰县供电公司使用了江西省电力公司开发的低电压综合治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这一软件整合了数据分析、报表集报等功能,在自动制图、分析、流程管理控制方面具有创新性。据广丰县供电公司副经理周光满介绍,通过使用该软件,209个台区、9258户的全部普查数据和治理数据能全部录入,还可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低电压整治决策分析提供了依据。同时,还可以跟踪低电压用户的用电情况,了解改造前后的情况。

xx变电站

提高电压质量

近年来,广丰县用电负荷增大,线路压加大,而配变调档能力有限,出口电压低。为此,广丰县供电公司积极开展35千伏变电站配电化应用研究,彻底解决因10千伏线路供电线路半径过长而导致的台区低电压问题。

xxxx村镇有

3.5万人,但只有一条10千伏吴村线供电,且这条线路属于从排山镇35千伏变电站输出的跨乡镇供电线路。由于供电半径过长且导线截面小,造成前村、仁湖等5个台区的输入电压偏低,低电压客户达185户。

广丰县供电公司根据当地电网现状,确定在10千伏吴村线与35千伏线路交叉跨越处新建35千伏普塘变电站。

2010年11月16日,35千伏普塘配电站建成投运,缩短了吴村线供电半径,前村等台区配电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提高。现在,这一区域由3条10千伏线路供电,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大幅度提高,电压质量明显改善。截至目前,广丰县供电公司已完成低电压治理户数50户,占总数的

54.5%。

加强变压器分接开关管理

xx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要求,陕西西安蓝田供电分局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将具有代表性且低电压问题较为严重的10千伏东川线、葛牌线作为治理重点。2010年9月,陕西省电力公司对东川线、葛牌线低电压治理工作进行批复,蓝田供电分局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展开。东川线上有88个供电台区,其中存在低电压现象的台区有29个,涉及客户3818户。每年夏冬两季负荷高峰时段,冰箱、空调等大功率家电及大棚蔬菜、温室育苗御寒取暖设备的大量投入使用,造成线路末端电压过低,一些客户的用电设备

无法正常使用。此前,蓝田分局对部分线路更换了导线,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10年10月10日,蓝田供电分局在东川线杨李支线出口安装了1台5000千伏安的自动调压器,并将调压器出口电压设置为

10.5千伏,同时加装监测装置。通过监测发现,安装了调压器后,东川线末端电压由原来的

9.3千伏提高到

10.2千伏,线路后段的9个xx末端

0.4千伏电压有了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工程技术人员又结合实际,从加强变压器分接开关管理入手,解决部分用户的低电压问题。经过调查发现,低电压台区

0.4千伏输出电压低是由于10千伏高压侧输入电压较低、变压器分接开关位置不正确以及变压器自身调压范围不足造成的。一般情况下,每台变压器的高压侧都设置了分接开关。在安装变压器时,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通过调节变压器开关档位来改变高压绕组的匝数,使变压器内高低压绕组的匝数比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低压侧电压的调整。

在此次低电压综合治理中,蓝田供电分局重新制定了配电变压器分接开关调整管理制度,并于

2010年11月5日冬季负荷高峰到来前,将供电半径超过15千米的30台变压器的分接开关由Ⅱ档调到Ⅲ档,使配变低压侧电压提高了5%,消除了476户客户电压偏低的问题。11月10日,该局又积极联系变压器生产厂家,将普通调压变压器更换为宽幅调压变压器,并在5个台区进行更换安装,使配变调压能力提升了60%,解决了394户客户的低电压问题。

调查发现,在管理层面,综合台区内小户动力负荷控制不到位,三相变压器单相配出负荷偏重,使之三相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压质量;居民客户错峰用电及高峰时段均衡用电方法研究不够,对较大负荷客户错峰用电宣

传和引导不得力,导致台区配电变压器满载或过载运行。在技术层面,供电半径过长是造成低电压的主要原因,个别变电站地域分布不合理,造成其配出的10千伏线路供电半径过长,有的供电半径达20多千米,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超标准的比例达

53.47%,致使线路损耗大、末端电压低;线路和配电变压器供电能力不足是产生低电压现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随着农村用电负荷的不断增长,线路不断延伸,由于没有及时进行改造,导线截面小、配变容量小、电能损失严重,出现供电瓶颈。低电压改造的手段及措施

xxxx

低电压产生的原因

1.在农村电网中,由于部分台区供电半径大,低压线路线径细、下户线设计标准低,且设计电压等级220伏偏多。随着家电下乡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生产生活用电负荷增加,致使用电高峰期变压器不堪重负,线路过流导致压降增大,形成末端用户的电压偏低。

2.城郊及农村地区,由于平时用电负荷较低,一旦到了冬、夏两季用电高峰期,人口密度大,用电负荷集中,用电量将比平时高2~3倍,直接导致了电压降低。

3.配变超载现象严重,导致电压质量下降、供电范围内的配变负载率大。

4.资金匮乏,大规模的电网建设与改造难度加大。

5.电压、无功监测管理相对较弱,对局部重载地区、偏远地区,电压监测装置安装、监测分析和“低电压”预控不力。

低电压改造xx

1.开展摸底排查,全面掌握电网信息情况。根据95598投诉记录,结合负荷实测对电压质量差的台区进行低电压普查,并利用电压监测装置,对各配电台区低电压数据记录和分析,查找原因。对客户投诉比较集中、情况特别严重的

台区及时进行整改解决落实,对当前各级电网运行情况进行认真分析,详细掌握低电压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2.科学制定、合理安排电网建设改造规划。通过电网运行分析、梳理电网薄弱环节,积极筹措资金,分轻重缓急统筹安排项目实施。

3.加强电网运行分析。在运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保障电压质量的常态机制,每个季度要对配网的用户电压质量问题进行专题分析,完善配网电压质量监测,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在夏季用电高峰来临之前,超前预控,确保不发生大面积停电。

4.加大对农网配电设备的巡检力度,开展配变负荷测量和电压测量,对重载的配电设备,故障率高的设备以及三相负荷不平衡的台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治。

5.加强电压、无功监测管理。对局部重载地区、偏远地区,安装电压监测装置,重点开展监测分析和“低电压”预控。对无功容量不足或补偿方式不合理的“低电压”用户,通过合理配置和优化无功装置,动态补偿予以改善。

6.完善重要时段的供电方案。针对迎峰度夏期间用电需求较大,或是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局部区域用电需求激增的现象。一方面要指导居民用户合理开展错峰、避峰

用电,另一方面要提前开展调查摸底,分析用电高峰时周期特点,对可能引发“低电压”的配变台区进行临时性增容改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