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教神仙思想汉画与汉人的人生追求

道教神仙思想汉画与汉人的人生追求

道教神仙思想汉画与汉人的人生追求
道教神仙思想汉画与汉人的人生追求

道教神仙卡

道教神谱系 [作者:剑门若郎网络阅读人次:7156 更新时间:2013-4-13 文章录 入:剑门若郎] 三清 三清是道教的最高神: 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 三清是大道的化身,三位一体。《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清居于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合称三清境。[33]三清是创世神。元始天尊造化天地,灵宝天尊度化万物,道德天尊教化世人。 玉帝 玉皇大帝是道教的众神之帝。总领三界、十方、四生、六道一切众生,统御儒、道、释三教和其他诸神仙圣佛,治理宇宙万物。 三清和玉帝的关系类似于大股东和总经理,三清是创世神,玉帝是治世神。玉皇大帝也是儒教的最高神——天帝。另外,玉皇大帝还是民间信仰的最高神。 玉帝的全称是“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历御万道无为通明大殿昊天金阙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儒教尊称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民间称天、上天、苍天、昊天、皇天、天公、老天爷等。[34] 玉皇殿前四大天师:张天师,葛天师,许天师,萨天师 四御 四御是玉皇大帝统治宇宙三界的助手,又称为四辅: 紫微大帝、长生大帝、勾陈大帝、后土娘娘

统御万天的玉皇大帝、统御万雷的勾陈大帝、统御万星的紫徽大帝、统御万类的青华大帝、统御万灵的长生大帝、统御万地的后土娘娘合称六合(上、下、东、南、西、北),代表宇宙无限的空间。 诸星曜神 斗姆元君(众星之母) 四方之神(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南斗六星君(司命星君,司禄星君,延寿星君,益算星君,度厄星君,上生星君) 北斗七星君(阳明贪狼星君,阴精巨门星君,真人禄存星君,玄冥文曲星君,丹元廉贞星君,北极武曲星君,天关破军星君) 九曜星君(计都星君、火德星君、木德星君、太阴星君、土德星君、罗睺星君、太阳星君、金德星君、水德星君) 二十八星宿(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三十六天罡星 七十二地煞星 琼台女神 王母娘娘(女仙之首),妈祖天后(航海女神),碧霞元君(泰山女神),送子娘娘(生育子嗣) 九天玄女(轩辕黄帝之师,术数之祖),花神,嫦娥仙子,无生老母,骊山老母,慈航真人,太姥娘娘七仙女,何仙姑(八仙之一),陈靖姑(救产保胎),麻姑,电母,狐仙,织女,娥皇,女英 文化之神 文昌帝君,文曲星,魁星,天聋地哑

道教诸神

道教诸神 三十六宫诸婆姐七十二苑众婆神三十六婆奶 婆奶又称婆姐、婆宫、婆官、婆神,北方人则称之为保姆、延女、乌母,她们配祀在供奉临水陈夫人的庙宇中,奉陈夫人旨意,执掌人间各行各业的女人生育,谁家要生孩子,生男生女,贤与不肖,皆由她们凭各家行善积德之厚薄而定。 三十六婆奶,原是闽王宫中为白蛇精所害的三十六宫娥,在临水陈夫人的法力帮助下起死回生,闽王为了报恩,将三十六宫娥赐予陈夫人为徒,至此,她们认真协助陈夫人除妖解厄、保赤护童,凡护婴佑童等一应琐事,陈夫人多交由三十六婆奶去办。她们分别是: 1. 福州府古田县陈大娘 2. 延平府顺昌县黄莺娘 3. 福宁府宁德县方四娘

4. 兴化府莆田县柳婵娘 5. 建宁府建瓯县陆娇娘 6. 福州府长乐县宋爱娘 7. 泉州府晋江县林珠娘 8. 漳州府漳浦县李枝娘 9. 汀州府连城县杨瑞娘 10. 邵武府泰宁县董仙娘 11. 福州府连江县何莺娘 12. 漳州府漳平县彭英娘 13. 建宁府建阳县罗玉娘 14. 泉州府南安县吴月娘

15. 福州府罗源县郑桂娘 16. 福宁府福鼎县张春娘 17. 建宁府浦城县王七娘 18. 福州府侯官县倪凤娘 19. 汀州府长汀县包云娘 20. 福州府闽县孙大娘 21. 福宁府宁德县赵娥娘 22. 兴化府仙游县周五娘 23. 福州府连江县程二娘 24. 福州府闽县叶柳娘 25. 永春府宁化县铁春娘

26. 福州府永福县云燕娘 27. 泉州府惠安县聂六娘 28. 邵武府光泽县刘娇娘 29. 福州府侯官县翁金娘 30. 建宁府政和县潘翠娘 31. 福州府闽清县凌艳娘 32. 泉州府同安县郑三娘 33. 福州府闽清县朱巧娘 34. 延平府延平县金秀娘 35. 泉州府安溪县蓝梅娘 36. 福宁府霞浦县胡大娘

中国道教神仙谱之三官大帝

中国道教神仙三官大帝是谁,职务是什么,什么是天官赐福? 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又称三元大帝、三元帝君、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宫九府、应感天尊,是指天官、地官和水官,是我国道教尊奉的三位天神。他们居所是玄都玉京山中云台山妙纬宫,诞辰分别为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下元节。他们掌管人间祸福罪罚、天神转迁、生死轮回诸事,阴阳救度。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释结。 "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得道神仙,皆从三官保举;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宝号,能除厄难。 三元帝君职任宰御,巡历考校,凡仙官真人天神地祇,水母三界万灵君臣人物善恶,悉主隶焉。上元天官隶玉清境,结青黄白三气置上元三宫,总主上真自然玉虚皇皇上帝、诸天帝王、上圣大神";"中元二品地官者,隶上清境,结元洞混灵之气,凝极黄之精而成,总主五帝五岳诸真人,及诸地神仙已得道者";"下元三品水官隶太清境,结风泽之气,凝晨浩之精而成,总主水帝汤谷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水中诸大神及仙箓簿籍"。 三官大帝是元始天尊从天地水处取三炁,合在三焦结成圣胎。结成圣胎后,于三元节而吐出三尊。春一月月望即正月十五上元节,天官紫微圣诞;秋一月月望即七月十五中元节地官清虚圣诞;冬一月月望即十月十五下元节水官洞阴圣诞。后三神下凡,即为尧、舜、禹三帝。 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三官之所统摄。十一月冬至一阳生,正月三阳生,三阳而成乾。乾者,天之用也。正月十五,天炁圆满。天官大帝考较大千世界之内,录籍十方国土之中。天炁主生,天官大帝校录天人,标提功过,届三阳而赐福,合九炁以流辉,所以正月十五上元校录赐福而泽被众生。 五月夏至一阴生,七月三阴生,三阴成坤。坤者,地之用也。七月十五,地炁圆满。地官大帝主管三界十方九地,地炁主成,五岳八纮之类,会校录於庆生;九幽三府之流,愿关宣而赦罪。削愆尤於动植,得遂生成;施善利於飞潜,咸臻宁晏。故而,七月十五中元校录赦罪而泽被众生。 十月建亥,亥属北方,北方属水,水炁主化,天一生水,水至纯而至清,凡迎真请圣,必先用水涤荡坛场,水有荡秽去凶之效。十月十五,水炁圆满。水官掌管江河水帝,万灵之事,水炁主化,水官大帝定川源之品汇,考江海之威灵。会五炁於建生,无幽不烛;遵群伦之解厄,有愿皆从。故而十月十五校录解厄而泽被众生。

谈对秦始皇的神仙信仰

谈对秦始皇的神仙信仰 *导读:(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秦始皇是个暴君,无人不知,谁人不晓,他却进入了中国道教的神谱,况且对秦始皇的奉祀没有间断。其间的原因……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秦始皇是个暴君,无人不知,谁人不晓,他却进入了中国道教的神谱,况且对秦始皇的奉祀没有间断。其间的原因大致有三:首先传统道教有个特点,往往将有功于民人的人封为神灵。不只百姓造神,统治阶级也在造神。秦始皇其人其政得到了后继者的欣赏,一统江山,守业谨慎,历代帝王需要秦始皇,所以他们也加入到造神的行列中。从汉武到清朝,没有一个中国皇帝不敢不敬他。没有他,中国不成其为国。即使他活到今天,当个全国政协副主席肯定没有问题。这样说虽然有点调侃的味道,但事实肯定如此。 其次是出于畏惧之心封其为神,免得在阴间里继续坑害生灵。嬴政他一生并天下、称皇帝、废分封、置郡县、征百越、逐匈奴、修长城、迁富豪、一法度、以法治国、焚书坑儒,害死不少人。听任后世咒骂,功罪千秋评说。百姓害怕秦始皇,生怕其阴魂不散,继续作恶人间,所以给他弄个北帝上相头衔,让他有事可做。 再次是他名声大、印象深,他对于中国之大一统、对于中国

政制之创建、对于中国民族之传承,其功绩可称。他所创建的帝国基业虽然比不上元明清,但对后世的中国产生的深远影响,没有一个人敢不承认。中国历史没有他,无中国之称。世界历史没有他,无世界之谓。无论你站在什么立场评价秦始皇,他的功就是过,他的过就是功,他开创的专制政权,骂也秦始皇,颂也秦始皇,他岿然不动。封秦始皇为神,让他以恶治恶,以邪治邪,以暴抑暴,维护人间太平。陶弘景的《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将神灵分为七个阶梯。第七阶梯正位是酆都北阴大帝,左右分别是北帝上相秦始皇和中厩直事四人。陶弘景所在的梁代,上下已经意识到秦始皇的价值,把他列入道教的神谱。称其为北帝上相。《道教仙话》是法国禄是遒(HenriDor6,18591931)神父的著作。他的《道教仙话》涉及受世界关注的天府各部的职能和管理,抓住了中国宗教的根本脉络,首次触及到整个中华民族所敬畏和崇拜的对象。书中提到的神祇,在海洋水府就有秦始皇,《松江府志》上收有几处秦王庙。近二百年来秦始皇只是海洋水府的一位神灵,可见他的地位在不断降低,他的影响正在淡薄,秦始皇的时期已经过去,但专权所谓影子还很长。 (威海始皇庙) 毛泽东曾做七律劝君少骂秦始皇,说明秦始皇确实有该骂的地方,连郭沫若都是骂秦始皇出名起家的。秦始皇可以骂,但少骂,即使天天骂,骂来骂去,也骂不倒,关键他是千古一帝。试

论道教神仙信仰的思想渊源

论道教神仙信仰的思想渊源 *导读:刘勰《灭惑论》云:案道家立法,厥有三品,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这里概括了道教的大致特…… 刘勰《灭惑论》云:案道家立法,厥有三品,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这里概括了道教的大致特点,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神仙信仰。神仙信仰是道教的核心思想,这一点早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如李养正先生说:不论道教的教义及道术多么庞杂,其教义的核心仍是神仙信仰。[1]卿希泰先生主编的《中国道教史》亦指出:道教以求长生不死、修道成仙为主要目标,神仙思想是道教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的神仙信仰有其固有的理论渊源,例如《山海经》里有关不死的传说、《老子》长生久视之道、《庄子》的神仙色彩以及秦汉时期盛行的方仙道等等,都为道教神仙信仰的形成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本文试图按历史顺序就这些思想资源做一简要梳理,以期对道教这一核心信仰的来历获得更加清楚的认识。 *一、《老子》长生久视之道 神仙信仰的根源可能与古人对于自然种种神秘的传说有关[3],因此,神仙思想的历史是十分久远的,早在《山海经》里已有不少的记载,如《海外北经》云: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海外南经》:交胫国在其东,其为大交胫。一曰在穿匈东。不死民在其

东,其为人黑色,寿,不死。《海内经》:流沙之东,黑水之间,有山名曰不死之山。这些传说反映了远古的人们对长生不死的渴盼。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养生长寿为目的的各种方术开始陆续出现,养生思想、养生之道受到重视,例如《老子》对长生久视之道的阐发,便是其突出的表现。 《老子》一书,以之求道则道得,以之治国则国治,以之修身则身修,[4]不仅哲理玄妙,而且具有丰富的养生思想。该书第五十九章云: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这一章反映了老子思想中把养生和治国结合起来的特点,同时突出了深根固蒂、长生久视的养生之道。尽管长生久视并不等于长生成仙,但老子的这种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便自然成为了神仙信仰。特别是那些追求神仙之术的方士们更乐于把它解释成长生不死,以作为他们修炼的理论基石:老子之道,恬淡无欲,养精爱气。夫人以精神为寿命,精神不伤,则寿命长而不死。成事,老子行之,逾百度世,为真人矣。[5]而河上公作《老子章句》时,亦重点发挥了这种长生的思想,例如他注解上章云:国身同也。母,道也。人能保身中之道,使精气不劳,五神不苦,则可以长久。人能以气为根,以精为蒂,如树根不深则拔,蒂不坚则落。言当深藏其气,固守其精,使无漏泄。深根固蒂者,乃长生久视之道。虽然《河上公章句》未必与道教直接接轨,但其中注

道教神系之三清道祖

道教神系之三清道祖 三清,又称为“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 道教最至高无上的神仙为三清道祖,以下简单购中国就为您来详细介绍下这三位三清至尊神…… 三清者玉清圣境,元始居之;上清圣境,道君居之;太清仙境,老君居之。在三清之境上分别住着三位尊神,洞神法神宝君住太清境,洞真法天宝君住玉清境,洞玄法灵宝君住上清境。 文自简单购中国,谢谢欣赏 天尊是指极道之尊和至尊至极。道家的老子是道教的祖师爷,位于三清境的太清,尊

为道德天尊。三清境中还居住着玉清元始天尊和上清灵宝天尊。三清尊神是道教神仙体系中的最尊,而三清之中,又以居住于玉清境的元始天尊为三清最高神。 通常来说,道教宫观都要供奉三清道祖的塑像,排列顺序为:正中央的元始天尊,象征人世间的元始状态;左边的灵宝天尊,象征人世初出混沌时的状态;右边道德天尊,象征人世创始之初的状态。 如果具象三清尊神的话,元始天尊的地位最高,相当于中国式的上帝;灵宝天尊主要是为了解决老百姓的需求,相当于民间的玉皇大帝;而道德天尊就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 元始天尊出现于晋朝的道教神仙体系之中。据说,元始天尊是由赤混洞天无元的青气化生而成的。每次到了天地初开、劫数终尽的时候,元始天尊就出来传授道教,并开劫度人。元始天尊手下共有十二大弟子,分别为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 灵宝天尊出现于道教神仙体系中的时间要晚于元始天尊,大概出现于南北朝时期。灵宝天尊是由混太无元玄黄之气所化生而成的,灵宝天尊又称为太上道君,劫运而出法度造人。 道德天尊就是道家的老子,又被称为太上老君。道德天尊是由冥寂玄通元玄白之气化生而成的。道教在创始之初,为了向世人推广道教,故奉道为至高无上,并尊老子为道教的教主。道教说老子上处五京,是神王之宗;下处紫薇,是飞仙之主,是道教的至尊天神。道德天尊经常分身降世,无世不存。太上老君——气化三清,使得殊途同归,万法归一。道无所不在,处处显化。

道教的神仙体系及神仙级别

道教的神仙体系及神仙级别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DQTY-KII

道教的神仙体系(原创) 2008-07-22 10:51:17| 分类: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道教的神仙体系(原创) 闲来无事喜欢看看神话,颇感道教神仙体系杂乱,职责不清,就算是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以及后来的《神仙谱系》也不清楚,因而试着理顺一番,作为茶余饭后之笑谈,苦于可参考的材料少之又少,不知道这样的仙事安排如果不妥当,是不是会给天庭带来混乱,如果引起某些仙灵不满,只能算其修为不足,先打下天庭了,哈哈。 一、道教中地位最尊的仙灵 1、玄玄上人——道教的祖爷爷辈 玄玄上人——道教第一仙,即封神演义中的鸿钧老祖。据说是在天表之外居住,动是流动金光,静是浩淼之气。此仙乃道教中的祖爷爷辈分。暂时把他算做一个企业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吧。 2、三清——道教的爷爷辈 懂得一点神话知识的人都会知道,三清为玉清原始天尊、上清太上玉晨大道君、太清太上老君。此三仙皆为大罗金仙,居住之处为天的最高处,而以原始为最尊。 原始天尊即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天尊,原始真王,原始天王,他应该是无极真王,一把手,主持工作。在封神演义中把他的地位有所降低,这是一种误区。估计原始的地位相当于一个企业集团中的董事长。 太上玉晨大道君在道教中总领仙籍,某种意义上讲在仙界是相当于负责管人事的,他也是古今自学成材的第一人。各种仙术据说都是他研究发明出来。这是一个企业集团中的副董事长。 太上老君,即西游记中的老君,也是周代的老子,仙界中负责管业务,抓培训工作,最大的工作任务是培训生灵成仙、撰写论文、炼丹。这也是一个企业集团中的副董事长。 3、五方五老——比照道教的爷爷辈 东方——扶桑大帝东王公,五行属木,据说居住在大五岳中的方诸山。 西方——西王母,五行属金,据说居住在大五岳中的昆仑山。 南方——赤精大帝即赤精子,五行属火,但非封神演义中的赤精子,居住在大五岳中的长离山。 北方——水精大帝,即孔子,五行属水,居住在广野山。 中央——黄老元君,五行属土,居住在须弥山。 此五老秉五行之气,处自王之位,相当于公司中的五个董事。 4、成名人物——比照道教的爷爷辈 1)玄妙玉女——太上老君(老子)的母亲。 2)道母——据说是天皇大帝的母亲 3)后土元君——据说是地皇的母亲

道教的神仙体系及神仙级别

道教的神仙体系及神仙 级别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道教的神仙体系(原创) 2008-07-22 10:51:17|?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道教的神仙体系(原创) 闲来无事喜欢看看神话,颇感道教神仙体系杂乱,职责不清,就算是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以及后来的《神仙谱系》也不清楚,因而试着理顺一番,作为茶余饭后之笑谈,苦于可参考的材料少之又少,不知道这样的仙事安排如果不妥当,是不是会给天庭带来混乱,如果引起某些仙灵不满,只能算其修为不足,先打下天庭了,哈哈。 一、道教中地位最尊的仙灵 1、玄玄上人——道教的祖爷爷辈 玄玄上人——道教第一仙,即封神演义中的鸿钧老祖。据说是在天表之外居住,动是流动金光,静是浩淼之气。此仙乃道教中的祖爷爷辈分。暂时把他算做一个企业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吧。 2、三清——道教的爷爷辈 懂得一点神话知识的人都会知道,三清为玉清原始天尊、上清太上玉晨大道君、太清太上老君。此三仙皆为大罗金仙,居住之处为天的最高处,而以原始为最尊。 原始天尊即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天尊,原始真王,原始天王,他应该是无极真王,一把手,主持工作。在封神演义中把他的地位有所降低,这是一种误区。估计原始的地位相当于一个企业集团中的董事长。 太上玉晨大道君在道教中总领仙籍,某种意义上讲在仙界是相当于负责管人事的,他也是古今自学成材的第一人。各种仙术据说都是他研究发明出来。这是一个企业集团中的副董事长。 太上老君,即西游记中的老君,也是周代的老子,仙界中负责管业务,抓培训工作,最大的工作任务是培训生灵成仙、撰写论文、炼丹。这也是一个企业集团中的副董事长。 3、五方五老——比照道教的爷爷辈 东方——扶桑大帝东王公,五行属木,据说居住在大五岳中的方诸山。 西方——西王母,五行属金,据说居住在大五岳中的昆仑山。 南方——赤精大帝即赤精子,五行属火,但非封神演义中的赤精子,居住在大五岳中的长离山。 北方——水精大帝,即孔子,五行属水,居住在广野山。 中央——黄老元君,五行属土,居住在须弥山。 此五老秉五行之气,处自王之位,相当于公司中的五个董事。 4、成名人物——比照道教的爷爷辈 1)玄妙玉女——太上老君(老子)的母亲。 2)道母——据说是天皇大帝的母亲 3)后土元君——据说是地皇的母亲

道教神仙之土地爷

道教神仙之土地爷 *导读:读过《西游记》,不会不记得那些随时被孙大圣呼来喝去的土地。这就是土地神,雅称福…… 读过《西游记》,不会不记得那些随时被孙大圣呼来喝去的土地。这就是土地神,雅称福德正神,俗称土地爷。土地神的出现,源于农业社会的人们对土地的崇拜。我国最早的土地神叫社,形成较早。汉代应劭的《风俗通义》说:社者,土地之主,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神而祀之,报功也。社也就是专门的土堆,代表土地神。由于全国土地辽阔,很难由一个土地神来管理,所以土地爷一般只管理一方土地,就如《西游记》写到的情形那样。由于统一王朝的出现以及宗教的影响,也出现了抽象化的大土地神,比如后土、地祇,道教称这种抽象化的大土地神为后土皇地祇,民间则称作总土地。 最初的土地神无异于灵物,只不过是一个代表性的土堆,后来则逐渐人格化,并附会历史、传说人物。比如,三国时钟山(今南京)的土地神为蒋子文,汉末的祢衡是杭州瓜山的土地神,南宋时岳飞为临安(今杭州)太学的土地爷。不过,民间所奉的土地爷也有统一形象的,一般是银须白发,长袍幞头,慈眉善目。而且像灶王爷一样,民众还给土地爷安排了配偶,就是土地奶奶,

也叫土地婆。不管是土地爷还是土地婆,他们的形象一概都是慈善的。 土地爷是我国民间普遍崇拜的神祇,其地位虽然卑微,香火则颇盛。一般来说,土地爷被供奉在土地庙里。由于土地爷的地方性,他所在的庙宇也就大有差别。有的俨然祠宇,如清代北京的都土地庙,殿堂有三重之多;穷乡僻壤无钱建庙,有的仅用四块石板搭个庙门充数,有的则用破缸覆地、豁口作门正所谓有钱住瓦房,没钱顶破缸。但不管庄严还是简陋,各地几乎是村村都有土地庙。 如前所述,对土地神的奉祀是初与农业生产有关,后来农耕丰歉更多被行雨的龙王联系起来,土地神的职司则扩大了,即保佑他所管领的一方土地的平安。这样看来,土地神地位不高,责任却蛮大的。

道教的神仙体系及神仙级别

道教的神仙体系(原创) 2008-07-22 10:51:17|??分类:默认分类|??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道教的神仙体系(原创) 闲来无事喜欢看看神话,颇感道教神仙体系杂乱,职责不清,就算是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以及后来的《神仙谱系》也不清楚,因而试着理顺一番,作为茶余饭后之笑谈,苦于可参考的材料少之又少,不知道这样的仙事安排如果不妥当,是不是会给天庭带来混乱,如果引起某些仙灵不满,只能算其修为不足,先打下天庭了,哈哈。 一、道教中地位最尊的仙灵 1、玄玄上人——道教的祖爷爷辈 ???? 玄玄上人——道教第一仙,即封神演义中的鸿钧老祖。据说是在天表之外居住,动是流动金光,静是浩淼之气。此仙乃道教中的祖爷爷辈分。暂时把他算做一个企业集团的董事局主席吧。 2、三清——道教的爷爷辈 ?? 懂得一点神话知识的人都会知道,三清为玉清原始天尊、上清太上玉晨大道君、太清太上老君。此三仙皆为大罗金仙,居住之处为天的最高处,而以原始为最尊。 ?? 原始天尊即神话传说中的盘古天尊,原始真王,原始天王,他应该是无极真王,一把手,主持工作。在封神演义中把他的地位有所降低,这是一种误区。估计原始的地位相当于一个企业集团中的董事长。 ?太上玉晨大道君在道教中总领仙籍,某种意义上讲在仙界是相当于负责管人事的,?他也是古今自学成材的第一人。各种仙术据说都是他研究发明出来。这是一个企业集团中的副董事长。 太上老君,即西游记中的老君,也是周代的老子,仙界中负责管业务,抓培训工作,最大的工作任务是培训生灵成仙、撰写论文、炼丹。这也是一个企业集团中的副董事长。 3、五方五老——比照道教的爷爷辈 东方——扶桑大帝东王公,五行属木,据说居住在大五岳中的方诸山。 西方——西王母,五行属金,据说居住在大五岳中的昆仑山。 南方——赤精大帝即赤精子,五行属火,但非封神演义中的赤精子,居住在大五岳中的长离山。 北方——水精大帝,即孔子,五行属水,居住在广野山。 中央——黄老元君,五行属土,居住在须弥山。 此五老秉五行之气,处自王之位,相当于公司中的五个董事。 4、成名人物——比照道教的爷爷辈 1)玄妙玉女——太上老君(老子)的母亲。 2)道母——据说是天皇大帝的母亲 3)后土元君——据说是地皇的母亲 4)斗姆元君——周天列宿的母亲

先秦两汉小说神仙境界的文化阐释

内容摘要:先秦两汉小说处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源头位置,伴随着神仙方术思想的蔓延而产生。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探讨神仙方术思想对先秦两汉小说的影响是多侧面的:一是作为文化根源影响着先秦两汉小说创作的题材选择、情节安排、主题表现等,二是为其提供了一支人数众多、实力雄厚的作家队伍,三是为其开拓了一个奇异的神仙境界。神仙方术思想的深刻影响使先秦两汉小说在哲学、宗教等不同层面昭示出其巨大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先秦两汉小说;神仙境界;文化阐释 先秦两汉时期,道家神仙方术盛行,这种现象深深影响着先秦两汉小说的萌芽和生成。道家产生后,在吸收古代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神仙境界学说。道家神仙境界学说大大缩短了仙凡之间的距离,并刺激了游仙故事的产生。 一、先秦两汉小说的文化之根 先秦两汉时期,道家的神仙方术思想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其与文学的关系而言,以神仙方术思想为核心的仙道故事对作家的生活方式、创作心态、审美情趣以及作品的题材、情节、主题、艺术风格审美特征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题材、情节、主题等方面。我们大致可以这样认为,神仙方术思想成为了先秦两汉小说的文化之根。 (一)仙道故事为先秦两汉小说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史书是保存仙道故事最多、对先秦两汉小说创作影响很大的一种典籍。我国古代典籍经、史、子、集中都载录了不少仙道故事,《诗经》、《尚书》、《易经》、《左传》中就有不少仙道故事。以史书为例,《史记》就保存了大量的神仙方士传说。我国其他“正史”也同样保存了大量的神仙道士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为先秦两汉小说创作、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史书上记载的仙道故事可以分为仙话故事、仙境传说、神仙道士传说三种。 仙话故事。《史记?封禅书》中记载的安其生仙话,是李少君对汉武帝讲述的。李少君说:“臣尝游海上,见安其生,安其生食巨枣,大如瓜。安其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安其生是秦汉时著名神仙,两汉及后来不少小说都写到他。《史记?封禅书》还讲述了一则黄帝铸鼎升仙的仙话,是汉武帝宠信的方士公孙卿讲述的。公孙卿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这一则仙话几乎不加改动地被托名刘向的《列仙传》采用了。 仙境传说。神山仙境是道士们喜爱谈论的理想化的宗教幻境,东海仙山与昆仑山神山,都是神仙聚集之地。《史记?封禅书》记载了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是神仙聚集的地方,《汉书?郊祀记》对三座仙山也有类似的描绘。海中仙山有众多的神仙,掌管着不死药,秦始皇、汉武帝都想得到这些不死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有秦始皇派遣方士徐?寻找不死药的传说:“齐人徐?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童女求之。於是遣徐?发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像这样的仙境传说成为了先秦两汉小说的创作素材,创造出奇异的神仙境界。 神仙道士传说。《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保留了很多关于神仙道士的传说。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神仙道士的神奇法术特别感兴趣,喜闻乐道、津津有味。秦汉许多帝王对道士法术也都十分喜爱,他们甚至召集大量有神术的神仙道士在皇宫侍奉。史官们把道士们以及他们的神奇法术都记录在史书中,成为了小说家的创作素材,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赤松子、黄帝、彭祖、王子乔、西王母、安其生、弄玉、萧史、徐?、东方朔等等,这些先秦两汉小说中的人物在史书中都有记载。

道教的神仙谱系

道教的神仙谱系 *导读:中国道教信奉的神仙谱系极为繁杂。《太平经》中神仙分为六等,陶弘景著《位业图》,分七个神仙分为六等,陶弘景著《位业图》,分七个神团,张君房《云笈七笺》等道书中更将神仙分为十个等级,最高为三清、四御,最低为城隍、土地。一般来说,道教神仙谱系是经过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长期演化才逐渐定型的。首先在南北朝时期确立了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的至尊地位,北宋时期则抬高了玉皇大帝的仙阶,使之成为天界最高神,四御之首,从而形成三清、四御并驾齐驱的神仙体系格局,并传承至今,其中三清是教门之尊,四御是三界之尊,他们共同统率着天上、地下、阴间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大小神仙们,共同组成了富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的神仙世界。 道教早期并不供奉神像,后来为了便于传播,才开始塑造神像供奉。最早的道教神像据说是北魏寇谦之主持塑造的,北宋真宗时道教造像才全面普及开。大型道教宫观中,天尊殿(或曰三清阁)以及四御殿必不可少,至于其他神仙,则根据道观之历史、地理特点而不尽相同。将三清合祀在一起,大概伊始于宋初。三清殿中,三个苍颜白发、和颜悦色的老人正襟危坐在神坛上,其中元始天尊(玉清大帝)居于中间,他左手虚捻,右手虚捧(有的造像则是手持混元宝珠),象征宇宙混沌、阴阳未判的洪元纪;灵宝天尊(上清大帝)居左,或执太极图,或持如意,象征混沌始判、阴阳分明的混元纪;道德天尊(太清大帝)居右,手执太

极扇,象征阴静阳动、万物生长的太初纪。有的地方还单独建有老君神像,一般是盘腿而坐,右手倚几、左手抚膝,两眼平视,双耳垂肩,长髯飘洒在前胸。 四御殿内供奉的四位神袛是昊天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后土皇地袛。四御殿中,四位神袛都是头戴冕旒,身穿朝服,雍容华贵,现人间帝王、皇后之相。其中玉皇大帝为万法之尊、众圣之王,地位最为尊贵,所以道观中常单独有玉皇阁之设,玉皇大帝的神像一般身穿九章法服,头戴十二行珠冠冕旒,两眼下视,神情端庄严肃,表现出一种宁静、飘逸的神态。四御中后土皇地袛是一位女性神,常被人们称为后土娘娘,与掌管天界的玉帝相配合,她主宰大地山川、阴阳生育之事,有的道观中也专门建有后土祠专门供奉。 在道教其他神袛中,较为普遍而富有特色的塑像有八仙、丘祖、张天师等人间神仙的塑像,他们的面貌特征还是很鲜明的。与民间生活息息相关的有文昌帝君、福禄寿三星、土地、城隍等塑像,其中文昌帝君是道教中主宰人间功名利禄、寿夭祸福的神袛,算是古代读书人的守护神,其形象雍容慧颜,常骑白骡,随身带着两个童子,一个天聋,一个地哑为避免他们泄漏考题等机密,所以有此名讳。福禄寿三星执掌着人间的幸福、吉祥和长寿,在民间也有着深厚的影响,他们的形象和蔼慈祥,可亲可近,西方圣诞老人形象与之相近。土地爷级别虽低,但在过去可是一方水土的守护神,所以从殷商到清代全国流行。明代土地庙极多,

道教神仙诞辰、降现日大全完整版

道教神仙诞辰、降现日大全完整版 本表根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冊·朝修吉辰》、《玉匣记》以及网上资料、以及地方神仙信仰而制作,有很多地方仍有不足,希望高道大德予以指正,以期进一步完善。 正月 初一:天腊之辰(五帝校定生人神气时限长短,五帝会于东方九炁青天)、太上老君降现、昊天上帝统天神地祇朝三清、东方七宿星君下降、徐来勒真人於会稽上虞山传经于葛玄真人。 初二:天曹下降、车公圣诞。 初三:孙真人(孙登)圣诞、全真华山派开宗祖师广宁真人郝祖圣诞、太白北斗星下降、拜车公。 初五:赵公元帅巡查接财神,全真清静派开宗祖师清静元君孙祖圣诞,邓白玉、王仲甫二真人同飞升 初七:三官大帝检校日举迁赏会、真武下降、四斗帝君下降、甘真人飞升、商丘宣明王火正火神阏伯圣诞。 初八:南斗下降、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五殿阎罗王圣诞、普天星斗下降 初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圣诞、太素三元君朝真 初十:长生保命天尊下降 十一:消灾解厄天尊下降 十三:虫王爷刘猛将军圣诞、关圣帝君飞升日 十四:三官下降 十五:上元天官赐福紫微大帝圣诞、祖天师张道陵圣诞、佑圣司命真君圣诞、正一静应真君圣诞、迎厕神紫姑、临水夫人陈靖姑圣诞、混元上德皇帝降现、西斗帝君下降、翊圣保德真君降、金精山张灵源真人飞升 十六:开台圣王郑成功圣诞、伏羲圣诞

十八:医圣张仲景圣诞、真大道教开派祖师刘仁德真人圣诞。 十九:全真龙门派开宗祖师邱处机圣诞、北阴圣母下降、五瘟神行病。 二十:招财童子圣诞、人皇圣诞、南斗星君下降。 廿一:天猷副元帅下降。 廿二:嗣天师张真人飞升、三尸神奏罪福。 廿四:雷都光耀大帝圣诞。 廿五:天蓬下降、北斗出游。 廿六:北斗出游、翊圣下降。 廿七:北极北斗下降。 廿八:忠孝神仙许旌阳天师圣诞。 廿九:北阴下降。 二月 初一:东方玉宝皇上天尊一殿秦广王圣诞、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圣诞、长春派开宗祖师刘渊然真人圣诞、翊圣保德真君下降、冲应太虚王真君、诚应妙远郭真君同飞升 初二:地公正神张福德圣诞、姜太公圣诞、孟夫子圣诞、蒙恬祖师圣诞、天曹下降、陆修静天师升仙、青龙节(龙抬头)、道济禅师圣诞。 初三:文昌帝君圣诞、北极北斗下降 初四:南斗星君下降、六司下降 初五:北极天蓬都元帅下降 初六:东华帝君圣诞 初七:西斗翊圣真君下降、北斗出游

佛教体系

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云南傣族等地区的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流传于中国,为北传佛教中的一支,主要以大乘佛教为主。自藏传佛教出现后,南传、北传佛教两支的划分渐渐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划分法。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同属大乘佛教,而汉传佛教还包含了小乘佛教的宗派。 中国最早的寺庙 河南洛阳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又称为喇嘛教,是指传入西藏的佛教分支。藏传佛教是以大乘佛教为主,其下又可分成密教与显教传承。 中国藏传佛教最早的寺庙 甘丹寺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首,而且是最早的一座。它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三大寺”,甘丹寺建于明永乐七年(1409年),位于拉萨以东40公里处,达孜县境内,黄教创始人宗喀巴15世纪在藏地推行宗教改革,甘丹寺便是他亲自建立的格鲁派第一座寺院。 南传佛教,又称上座部佛教。是指现在盛行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我国云南省傣族地区等的佛教。它是部派佛教中的一个派系。 中国南传佛教最大的寺庙 勐泐大佛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州府景洪市城郊,是中国最大南传佛教寺庙。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飘佛寺”的原址上恢复重建的,“景飘佛寺”是傣族历史上一位名叫拨龙的傣王为纪念病故的王妃南纱维扁而修建,据史料记载:“景飘佛寺”始建于明代,是南传佛教象征十二版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版纳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释迦牟尼常被称为“佛”或“佛陀”,意为“觉”、“智者”。汉语中没有相对应的词汇,古代的翻译家只好用音译,世俗将“佛”列为神,而它的本意却被淡忘。在汉地佛教(大乘佛教)、藏传佛教(密宗)和云南上座佛教(小乘佛教)三大流派中,对于佛的认识存在着差别: 上座佛教把释迦牟尼看成是人间的导师,是人不是神。而汉地佛教中把释迦牟尼神化。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中佛的种类繁多。 1. 释迦佛。也称“如来佛”。即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如来佛只是民间的一种俗称。历史真有其人,他的生活年代与孔子同时。佛教教义中,释迦佛右有文殊菩萨,左立普贤菩萨。 2. 七佛。大乘佛教认为在无限的时间空间里,每个世界,每段时间都有佛教化众生。按时间顺序,分别为1毗婆尸佛、2尸弃佛、3毗舍婆佛、4拘楼孙佛、5拘那舍佛、6迦叶佛、7释迦牟尼佛。事实上除了释迦牟尼外其余都只是佛教传说,所以其余六佛在民间影响并不大。这些名字虽然汉文上似乎不大吉祥,原因是梵文音译过来的,在梵文中都有对应的意思。 3. 竖三世佛。三世之说是佛教因果报应说的理论基础之一。以“一劫”为“一世”,三世佛即燃灯佛、释迦佛和弥勒佛。燃灯佛是过去佛,释迦佛是现在佛,而弥勒佛是未来佛。在

道教祖师神仙的诞辰与吉日

正月 初一:元始天尊万寿、 初三:孙正真人(孙天医)诞辰 初五:路头神诞辰、定光佛圣诞 初六:清水祖师诞辰、九天玄女圣诞 初八:白衣观音诞辰、江东神圣诞、五殿阎罗王诞辰 初九:玉皇大帝万寿、汉闽越王诞辰 十三:刘猛将军(虫王爷)诞辰 十五:上元天官大帝诞辰、张天师(张道陵)诞辰、门丞户尉诞辰、佑圣真君诞辰、临水夫人(陈靖姑)、金天娘娘诞辰、三一教主诞辰、盘古大王(盘古公)圣诞 十六:三王公(古公三王)诞辰、开台圣王诞辰 十九:长春邱真人(邱处机)诞辰 二十:招财童子诞辰 廿五:满族仓廪神诞辰 二月 初一:一殿秦广王 初二:福德正神(土地爷)诞辰 初三:文昌帝君(梓童神)诞辰 初八:三殿宋帝王圣诞 十五:太上老君(老子)圣诞、岳武穆(岳飞)诞辰、三山国王、九天玄女娘娘圣诞 十六:开漳圣王诞 廿六:真武大帝圣诞 三月 初一:二殿楚江王诞辰 初三:北帝圣诞 初七:何仙姑诞辰 初八:六殿卞城王诞辰 十五:保生大帝(吴真人)、赵公元帅(赵公明)诞辰、医灵诞辰 十六:准提菩萨圣诞 十九:太阳星君圣诞 二十:诠生娘娘诞辰 廿三:天后娘娘(妈祖)圣诞 廿六:鬼谷先师诞辰 廿七:七殿泰山王诞辰 廿八:东岳大帝圣诞、制字先师(仓颉)诞辰 廿九:土地公生日 四月 初一:八殿都市王 初四:文殊菩萨圣诞 初八:九殿平等王、壮族牛王诞辰 十四:吕纯阳祖师(吕洞宾)诞辰 十七:十殿轮回王、金花夫人(送子娘娘)诞辰 十八:北极紫微大帝圣诞、华佗神医先师 廿一:托塔李天王诞辰 廿五:武安尊王 廿八:神农先帝万寿、药王诞辰

初一:南极长生大帝圣诞 初七:巧圣先师(鲁班) 初八:龙母圣诞 十一:城隍诞辰 十三:关圣帝君(关羽)圣诞 十八:张天师(张道陵)诞辰 六月 十一:田都元帅诞辰 十四:文殊菩萨诞辰 十五:王灵官诞辰 廿三:火德星君(火神爷)诞辰 廿四:财神诞辰、雷祖大帝圣诞、南极大帝圣诞 廿六:二郎星君诞辰 七月 初一:七星娘娘 初七:魁星诞辰 十五:中元地官大帝圣诞 十八:王母娘娘圣诞 十九:值年太岁星君 廿四:城隍诞辰、草圣大王诞辰 三十:地藏王诞辰 八月 初三:北斗星君圣诞、九天司命灶君(灶王爷)诞辰 初五:雷声普化天尊(雷祖)圣诞 十五:太阴星君(月娘)诞辰 廿二:广泽王诞辰 九月 初一:南斗星君诞辰、飞天大圣诞辰 初九:临水夫人(李姑)诞辰、中坛元帅(太子爷)诞辰、火神爷诞辰、酆都大帝圣诞、斗姆大帝圣诞、九皇大帝圣诞 十三:孟婆神诞辰 十八:仓圣先师诞辰 廿六;五显灵官诞辰 廿八:华光大帝诞辰 十月 十五:下元水官大帝圣诞 廿三:周仓将军爷)诞辰 廿五:感天大帝(许真人)诞辰 十一月 廿三:张仙诞辰 廿七;董公真仙圣诞

中国道教神仙体系

中国道教神仙体系 一:至尊三清及诸尊神 三清 元始天尊(也称玉清大帝) 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 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五老君 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君(简称青灵始老苍帝君) 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君(简称丹灵真老赤帝君) 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君(简称元灵元老黄帝君) 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君(简称皓灵皇老白帝君) 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君(简称五灵玄老黑帝君) 二:天地日月星宸等诸大神 四御 玉皇大帝(又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 后土皇地只 五星七曜星君 五星为岁星(木星) 荧惑星(火星) 太白星(金星) 辰星(水星) 镇星(土星) 北斗七星君 第一天枢 第二天璇 第三天玑 第四天权 第五玉衡 第六闿阳 第七摇光 第一至第四为魁 第五至第七为标 合而为斗。

南斗六星君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四灵二十八宿 苍龙(东):角、亢、氐、房、心、尾、箕 白虎(西):奎、娄、胃、昴、毕、觜、参 朱雀(南):井、鬼、柳、星、张、翼、轸 玄武(北):斗、牛、女、虚、危、室、壁 十方诸天尊: 东方玉宝皇上天尊 南方玄真万福天尊 西方太妙至极天尊 北方玄上玉宸天尊 东北方度仙上圣天尊 东南方好生度命天尊 西南方太灵虚皇天尊 西北方无量太华天尊 上方玉虚明皇天尊 下方真皇洞神天尊 圆明道母天尊:斗姆,北极坎宫 三官大帝 天官:紫微大帝 地官:清虚大帝 水官:洞阴大帝 降魔护道天尊:亦称高明大帝.祖天师,即道教创立者张道陵 真武大帝:亦即佑圣灵应真君.翊圣保德真君.佑圣真君玄天上帝.荡魔天尊文昌帝君:文昌帝君:亦即梓潼帝君.保德宏仁大帝.更生永命天尊.元皇大帝太乙救苦天尊:亦称青玄上帝 太乙雷声普化天尊:亦称都天纠察大灵官.王善天君 南极长生司命真君:亦称南极真人.寿星.老人星 东岳大帝:全称为东岳天齐仁圣大帝,又称东岳天齐大帝,东岳泰山君,酆都大帝 三:灵官.太岁诸神及人身中之神

中国的神仙体系

中国的神仙体系 ? 中国的神仙体系大体上可以分成如下五类: ·先秦时期上古神仙体系 ·两汉时道家发展形成道教产生的道教神仙体系 ·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吸收中原文化形成的佛教神仙体系·明清时期形成的话本小说戏剧等演义神仙体系 ·官方信仰和各地的独特民间信仰 下面简单说一下各个体系: 1 先秦时期上古神仙体系 上古神话是记载华夏民族创世起源神话,这是中国独特的神话系统,产生时间极其漫长,从远古时期经历夏商周到至秦、西汉初年,但是由于时间过于久远,故事多半失散,并没有像西方一样有完整的神仙体系。 上古神话散见于《山海经》、《诗经》、《楚辞》、《庄子》、《淮南子》等书籍中,大体可以划分为创世起源神(盘古开天、女娲造人)、英雄类神(后羿射日)话、部落之间战争(炎黄战蚩尤)和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神农尝百草)等四类。

这是华夏民族观察自然、感知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是华夏先民初始蒙昧的世界观,这些神话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有些互相有一些联系,可以看成是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各个部落自己产生的神话传说,后来华夏大地慢慢一统,这些神话传说,不断汇集而成。 上古神话到了汉朝之后,很少被延续下去,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信仰。上古信仰中的一些被后来出现的道教和佛教吸收,形成新的信仰。 《山海经》中有许多神话记载,可以形成一些简单体系,下面试举一例: 黄帝系 现在还可以看见的上古神话信仰有炎黄信仰和女娲信仰。 2 两汉时道家发展形成道教产生的道教神仙体系 道家经过先秦的发展,到了汉朝,吸收了阴阳家、方士和各种民间信仰形成了道教。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不是一元神系,不同与西方的一神教,是多股信仰混合形成的,所以它的神仙体系也十分复杂。

著名道教神仙一览

道教的神灵系统非常庞杂,是种类及层次繁复的多神系统。它汇集了上古时代的传说诸神、民间巫术信仰的各种神灵、道教创世神话中的诸神、从佛教引进的神灵、由祖先崇拜和圣贤英雄演变而成的神、道教祖师修炼而成的神仙等等,现在为你简介一些道教常见及主要的神灵。 财神 道教所奉的财神是赵公明,也称“赵公元帅”,是由道教传说而形成。据说张陵修炼仙丹,奏请守护神,天帝授赵公明为“正一玄坛元帅”,派他守护。关于赵公明的传说甚多,《封神演义》中也有其传说,后来成为道教著名的财神。 门神 门神是古代用以守卫门户,驱邪避鬼的神。唐代盛传钟馗捉鬼的故事,钟馗一度成为常用的门神。宋明以后,民间多画武士门神以卫户驱邪,最常见的是将绘有秦叔宝、尉迟恭二将的画贴于门上。 土地 古称“社神”,是掌管一方地面的神。土地神的形象,多为头发花白的老者,民间称为“土地公公”。道教经书中,也称之为“土翁神”、“土母神”等。 八仙 八仙是经过宋、元、明三代的历史演变,逐渐定型的八位流传很广的神仙。他们包括了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及曹国舅。八仙之中,有些是道教修炼的历史人物,有些取自传说中的仙人。 八仙分别代表中国人的男女老少、富贵贫贱等各阶层,他们所持的板、扇、拐、剑、葫芦、拂尘和花篮等均属民间常用的对象,故八仙和民间的生活十分接近。加上八仙的故事经

文学的宣传逐渐深入人心,影响深广。 玉皇大帝 地位仅次于“三清”尊神的是四位天帝,又称“四御”。玉皇大帝是“四御”中最有名的,地上有皇帝,天上有玉帝,玉皇大帝是天界诸神的统治者,掌管各类大小神灵,如山神、雷神等。 三清 道教的最高尊神,即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尊神源于道家的创世学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由混元一气化生玄、元、始三气,由三气化生“三清天”,与“三清天”对应的神就是“三清”尊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