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降水井表格

降水井表格

降水井表格
降水井表格

降水井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编号:001

工程名称威望名苑三期住宅项目土方

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

子单位工程名称降水井

分部工程名称地基基础与土石方验收部位2、3、4、5、10、15号井

施工单位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

(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员杨明威项目经理张广亮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B《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验收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B《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质量检验标准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意见

一般项目

1 滤料原材料、粒径

符合

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2

(m m)

井管间距

(与设计相比)

≤150 143 145 146 144 141 139

井管插入深度

(与设计相比)

≤200 181 184 183 189 188 187

3

过滤沙砾料填灌

(与计算值相比)

5 3 4 4 3 3 3

4 井管垂直度1% 1% 1% 1% 1% 1% 1%

施工单位检查

评定结果

项目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降水井检验批质量检验记录

编号:002

工程名称威望名苑三期住宅项目土方

开挖、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

子单位工程名称降水井

分部工程名称地基基础与土石方验收部位20、22、24、29、12、06号井

施工单位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

(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员杨明威项目经理张广亮

施工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B《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验收执行标准

名称及编号

B《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质量检验标准规定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意见

一般项目

1 滤料原材料、粒径

符合

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2

(m m)

井管间距

(与设计相比)

≤150 145 144 144 144 140 139

井管插入深度

(与设计相比)

≤200 180 185 183 189 188 187

3

过滤沙砾料填灌

(与计算值相比)

5 5 4 4 4 4 3

4 井管垂直度1% 1% 1% 1% 1% 1% 1%

施工单位检查

评定结果

项目质量检查员: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降水井施工记录

编号:001

工程名称威望名苑三期住宅项目土方开挖、基坑支

护及降水工程

施工单位

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

有限公司

施工部位北侧监理单位

河南省万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

公司

设计井深(m)25.0-28.0

设计井径

(mm)

600

降水井编号

施工日期成孔

深度

(m)

孔底

沉渣

(cm)

井口

标高

(m)

滤料

填灌

(m3)

成井

垂直度

(%)

备注开始

日期

结束

日期

2 2015.1.28

9:00

2015.1.28

18:00

17.5 27 3.7 4.5 1%

3 2015.1.29

8:00

2015.1.29

18:30

4 2015.1.30

8:00

2015.1.30

15:00

5 2015.1.31

8:00

2015.1.31

16:00

7 2015.2.1

8:00

2015.2.1

15:00

10 2015.2.2

9:00

2015.2.2

16:00

15 2015.2.2

9:00

2015.2.2

15:00

12 2015.2.3

8:00

2015.2.3

17:00

06 2015.2.3

8:00

2015.2.3

17:30

20 2015.2.4

8:00

2015.2.4

17:00

22 2015.2.5

8:00

2015.2.5

17:00

24 2015.2.6

8:00

2015.2.6

18:00

29 2015.2.7

8:00

2015.2.7

18:30

备注:

质检员:施工员:记录人:

降水井施工记录

编号:002

工程名称威望名苑三期住宅项目土方开挖、基坑支

护及降水工程

施工单位

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

有限公司

施工部位北侧监理单位

河南省万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

公司

设计井深(m)25.0-28.0

设计井径

(mm)

600

降水井编号

施工日期成孔

深度

(m)

孔底

沉渣

(cm)

井口

标高

(m)

滤料

填灌

(m3)

成井

垂直度

(%)

备注开始

日期

结束

日期

1 2015.2.06

8:00

2015.2.06

17:00

28.5 18 1.3 7.6 1%

11 2015.2.07

8:00

2015.2.07

18:00

28.5 15 1.8 7.6 1%

16 2015.2.09

8:00

2015.2.09

18:30

35 16 1.3 8.4 1%

备注:

质检员:施工员:记录人:

降水井施工记录

编号:001

工程名称威望名苑三期住宅项目土方开挖、基坑支

护及降水工程

施工单位

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

有限公司

施工部位北侧监理单位

河南省万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

公司

设计井深(m)25.0-28.0

设计井径

(mm)

600

降水井编号

施工日期成孔

深度

(m)

孔底

沉渣

(cm)

井口

标高

(m)

滤料

填灌

(m3)

成井

垂直度

(%)

备注开始

日期

结束

日期

8 2015.2.10

8:00

2015.2.10

15:00

28 11 0.66 8.3 1%

9 2015.2.10

9:00

2015.2.10

16:00

28 12 -2.21 8.4 1%

13 2015.2.11

9:00

2015.2.11

15:00

28.2 11 1.13 8.3 1%

14 2015.2.12

8:00

2015.2.12

17:00

29 15 1.79 8.3 1%

18 2015.2.13

8:00

2015.2.13

17:30

25 15 0.23 7.5 1%

17 2015.2.13

8:00

2015.2.13

17:00

25.6 12 0.96 7.6 1%

19 2015.2.14

8:00

2015.2.14

17:00

25 12 1.04 7.6 1%

21 2015.2.14

8:00

2015.2.14

18:00

26 11 0.51 7.4 1%

23 2015.2.15

8:00

2015.2.15

18:30

25 13 0.75 7.5 1%

25 2015.2.15

8:00

2015.2.15

17:00

26 20 0.8 7.4 1%

26 2015.2.16

8:00

2015.2.16

17:00

25 20 0.98 7.3 1%

27 2015.2.17

8:00

2015.2.17

18:00

26 23 0.56 7.3 1%

28 2015.2.17

8:00

2015.2.17

18:30

26 30 0.89 7.4 1%

备注:

质检员:施工员:记录人:

降水井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原版)

目录 1编制依据 (3) 2工程概况水文地质条件 (3) 3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5) 4降水设计方案 (6) 4.1降水井井身大样 (7) 4.2降水井布置 (7) 4.3集水坑布置 (8) 4.4施工技术措施 (9) 4.5降水井施工 (10) 4.6抽水试验 (11) 4.7实验目的 (11) 4.8降水的运行 (12) 4.9降水井点的监测 (13) 4.10封井方案 (13) 4.11填坑方案 (16) 5施工部署 (17) 5.1施工管理体系 (17) 5.2质量保证体系 (17) 5.3劳动力组织计划 (17) 5.4机械设备计划 (17) 6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 (18)

5.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8) 7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21) 7.1工程质量控制目标 (21) 7.2质量控制措施 (21) 7.3实施质量管理计划 (23) 7.4质量控制程序 (26) 8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 (28) 8.1降水安全、环保措施 (28) 8.2土方施工安全、环境保证措施 (28)

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1)白银市人防疏散基地项目一标段/二标段白银市人防疏散基地项目设计施工图纸 (2)甘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6)《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7)《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8)《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2014) (9)《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2工程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白银市人防疏散基地项目主要由一标段、二标段组成,由甘肃再就业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统一编制实施现场降水措施。 一标段涵盖内容包括疏散指挥中心、物资库房A和物资库房B。建筑面积总面积为:7987.15㎡。其中疏散指挥中心建筑面积为5313.13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为15米,地上四层;物资库房A由四个单体组成,单位工程建筑面积为308.05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为7.2米,地上二层;物资库房B由四个单体组成,单位工程建筑面积为401.78平方米,建筑主体高度为7.5米,地上二层。基础结构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抗震烈度为7度,屋面防水等级二级,两道设防,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

施工现场降水井相关知识

施工现场降水井相关知识 一、降水井简介 为降水打的井,打完后放入水泵抽取地下水,降低地下水的水位。降水井起的是降水作用。有深有浅,深度按照降水要求。深的降水井,甚至可以达到五六十米。降水井有轻型,中型等的区分。根据原理的不同,还分成很多种。有密封好,连接起来,用泵抽,有用潜水泵放深井中抽的。 降水井示意图(略) 二、降水井施工工艺 降水井施工技术 1.0 基坑降水设计方案 ⑴ 井位布置 例如有一施工现场有管井52 眼,沿东区0即C、D 座,基坑四周环绕布置井孔中心距基坑边线1.50m,井距平均约9.0m。集水总管采用100mm 直径钢管与φ50mm 直径抽水管相连接,马道口处集水总管要进行掩埋,防止被车轮碾压造成破坏。 ⑵ 管井构造 例如有一施工现场管井埋深27.0m,井孔直径600mm,无砂水泥管直径400mm 井管与井孔间的孔隙按以下要求进行填充,上部2.0m 用粘土填充封严2.0m以下采用2-4mm 粒料填充10.0m以下至井底采用6-8mm粒料填充,滤管外部用铅丝缠绕并用尼龙布或80 目丝网包裹牢固。 2.0 降水井施工方案 2.1 工艺流程 放线定井位-钻机就位钻孔-吊放井管-填充滤料 安装排水总管洗井试抽水,正常抽水。 2.2 施工顺序 ⑴ 放线定井位。 ⑵ 放样、钻孔至设计深度。 ⑶ 安装φ400无砂滤管。 ⑷ 井管底端封口接头应牢固防止反砂。 ⑸ 在孔壁与砂管之间填充滤料接近井口1.0m 范围内采用粘土填实封严。 ⑹ 空压机洗井至水清。 ⑺ 沉放潜水泵至井底0.5m 处敷设集水总管用抽水管与泵连接。 ⑻ 试抽水检查井管是否漏水,水泵是否反转。 ⑼ 测定每个管井初始水位和流量进行正式抽水。 ⑽ 正常抽水监测。 2.3 质量控制 ⑴ 无砂滤水管必须通畅,滤料粒径均匀,含泥量少,均应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管井降水计算书

管井降水计算书 一、水文地质资料 该计算书计算主要依据为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99),同时参阅了《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和姚天强等编写的《基坑降水手册》。 三、计算过程 1、基坑底板承压水头计算: h k =(H s r s )/(F s r w ) H S 为基坑最终开挖面到下部承压含水层顶面间的距离(m); γ s 为承压含水层顶板以上土层的重度(kN/m3); F s 为安全系数,取1.1~1.3; r w 为水的重度(kN/m3); h为承压含水层从顶板算起的承压水头高度(m)。 h s 为实际承压水头高度(m); h s >h k 时:需要进行降压降水,降压水头高度为h s -h k = 6-0.56 = 5.44 m。 2、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基坑降水示意图 Q=2.73kMS/log(1+R/r ) Q为基坑涌水量; k为渗透系数(m/d); S为基坑水位降深(m); S=(D-d w )+S w D为基坑开挖深度(m); d w 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 sw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 r 为基坑等效半径(m); M为由含水层底板到过滤器有效工作部分中点的长度(m);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349.22m3。 3、降水井数量确定: 单井出水量计算: Q=120πr s l3k1/2 降水井数量计算: n=1.1Q/q q为单井允许最大进水量(m3/d); r s 为过滤器半径(m);

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 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6个。 4、过滤器长度计算 群井抽水时,各井点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按下式验算: y >l y 0=[H2-0.732Q/k×(logR -log(nr n-1r w )/n]1/2 l为过滤器进水长度; r 为基坑等效半径; r w 为管井半径;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 R 为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 R 0=R+r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 通过以上计算,取过滤器长度为5.85m。

什么是井点降水方法

什么是井点降水方法 (1)井点降水方法 井点分为轻型井点(包括电渗井点及喷射井点)和管井井点(包括深井点)。各类井点降水法应根据土的渗透系数、降水深度、设备条件及经济性等的要求来选用,可参见表卜卜15。井点降水法中轻型井点应用广泛。 (2)井点降水的作用 井点降水法是在基坑槽开挖前,预先在基坑四周埋设一定数量的滤水管和离心水泵,利用真空原理,通过抽水设备不断地抽出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使所挖的土始终保持较干燥状态。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杜绝地下水涌入坑内(图1-1-20,a)、阻止边坡塌方(图1-1-20,b)、防止坑底土的管涌(图1-1-20,c)、减小侧向水平荷载(图1-1-20d)、消除流砂现象(图1-1-20,e)。

1.为何需要进行降水 在地下水位较高地区开挖深基坑时,土的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会不断地渗流入基坑内。为了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防止出现流砂、边坡失稳和地基承载力下降,必须做好基坑的降水工作。 2.喷射井点 当基坑开挖所需降水深度超过6m时,一级的轻型井点就难以收到预期的降水效果,这时如果场地许可,可以采用二级甚至多级轻型井点以增加降水深度,达到设计要求。但是这样一来会增加基坑土方施工工程量、增加降水设备用量并延长工期,二来也扩大了井点降水的影响范围而对环境不利。为此,可考虑采用喷射井点。 根据工作流体的不同,以压力水作为工作流体的为喷水井点;以压缩空气作为工作流体的是喷气井点,两者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喷射井点系统主要 是由喷射井点、高压水泵(或空气 压缩机)和管路系统组成。如图所 示。喷射井管由内管和外管组成, 在内管的下端装有喷射扬水器与 滤管相连。当喷射井点工作时,由 地面高压离心水泵供应的高压工 作水经过内外管之间的环行空间 直达底端,在此处工作流体由特制内管的两侧进水孔至喷嘴喷出,在喷嘴处由于断面突然收缩变小,使工作流体具有极高的流速,(30~60m/s)在喷口附近造成负压(形成真空),将地下水经过滤管吸入,吸入的地下水在混合室与工作水混合,然后进入扩散室,水流在强大压力的作用下把地下水同工作水一同扬升出地面,经排水管道系统排至集水池或水箱,一部分用低压泵排走,另一部分供高压水泵压入井管外管内作为工作水流。如此循环作业,将地下水不断从井点管中抽走,使地下水渐渐下降,达到设计要求的降水深度。 喷射井点用作深层降水,应用在粉土、极细砂和粉砂中较为适用。在较粗的砂粒中,由于出水量较大,循环水流就显得不经济,这时宜采用深井泵。一般一级喷射井点可降低地下位8~20m,甚至20m以上。 3.电渗井点 在粘土和粉质粘土中进行基坑开挖施工,由于土体的渗透系数较小,为加速土中水分向井点管中流入,提高降水施工的效果,除了应用真空产生抽吸作用以外,还可加用电渗。 所谓电渗井点,一般与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结合使用,是利用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管本身作为阴极,一金属棒(钢筋、钢管、铝棒等)作为阳极。通入直流电(采用直流发电机或直流电焊机)后,带有负电荷的土粒即向阳极移动(即电泳作用),而带有正电荷的水则向阴极方向集中,产生电渗现象。在电渗与井点管内的真空双重用下,强制粘土中的水由井点管快速排出,井点管连续抽水,从而地下水位渐渐降低。 因此,对于渗透系数较小(小于0.1m/d)的饱和粘土,特别是淤泥荷淤泥质粘土,单纯利用井点系统的真空产生的抽吸作用可能较难降水从土体中抽出排走,利用粘土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现场情况 (4) 四、基坑涌水量计算 (5) 五、井数确定 (6) 六、降水井设计参数 (6) 七、降水井施工工艺 (6) 八、降水井施工 (7) 九、抽水阶段降水情况监测 (10)

一、编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表准JGJ59—99;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99; 5、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 6、恒大菏泽二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7、恒大菏泽二期A地块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 本工程1、2#楼建筑面积为: 67143.18m (其中住宅建筑面积:61419.08m ,商业建筑面积:5682.82m ,地下室出风井:41.28m;3#楼建筑面积为: 27878.19m(其中入口门廊面积:18.72m,商业建筑面积:2181.26m);4#楼建筑面积为: 40436.99平方米(其中入口门廊27.36平方米);5~6#楼建筑面积均为:26379.3平方米,(其中入口门廊18.72平方米),1号(1#~3#)地下室连体建筑面积:15080.61平方米;2号(4#~6#)地下室连体建筑面积:14498.3平方米。本工程地上32 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 96.80/97.80/99.55米。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现浇结构。 表2 拟建建筑物设计概况

(二)工程地质条件 《岩土工程勘查报告》揭露拟建场地属赣江I级阶地,拟建场地原始地形为水塘洼地,你见场地标高大致在18—20米。场地地形平坦开阔。场地土层上部为第四系松散层所覆盖,层厚18米左右,基地为巨厚的泻湖相沉积层。场地至上而下分为8层,如下: ①层:素填土,层厚0.6~5.4m; ②层:淤泥、灰、灰黑色,流塑状态,饿,高压缩性,层厚0~2.7m; ③层:粉质粘土,灰、灰黄色,可塑~软塑,稍湿~湿,中等压缩性,层厚0~3.4m; ④层:细砂,黄色,稍密状态,含粘性土。层厚1.6~4.9m; ⑤层:中砂,黄色,饱和,稍密~中密,层厚0.9~4.6m; ⑥层:砾砂,黄色中密状态,饱和,层厚1.9~9.3m; ⑦层: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泥质胶结。风化作用强烈。层厚1.1~ 7.2m; ⑧层: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泥质胶结。层厚0~2.5m。 三、现场情况 根据地勘提供的资料及我司对周边建筑、工地的调研,地下初见水位在0.6米~3米,地下稳定水位埋深4.5米左右为承压水。本工程场地自然地坪标高为绝对标高19.5米左右, 1#~2#楼电梯井基坑土方开挖深度为6.4米左右(绝对标高13.1米),3#楼电梯井基坑土方开挖深度为7.6米左右(绝对标高11.9米),4#~6#楼电梯井基坑土方开挖深度为9米左右(绝对标高10.5米)。结合地堪报告的数据及现场土方开挖情况,本着经济可

管井降水计算

管井降水计算书 合肥市小仓房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二标工程;属于结构;地上0层;地下0层;建筑高度:0m;标准层层高:0m ;总建筑面积:0平方米;总工期:180天;施工单位:安徽水安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本工程由合肥市重点局投资建设,北京市政设计研究/合肥市政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合肥市勘察院地质勘察,浙江江南工程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安徽水安建设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组织施工;由邹总担任项目经理,邹总担任技术负责人。 工程说明:合肥市小仓房污水处理厂拟建于包河区大圩乡境内,繁华大道(规划道路)以北。一期日处理污水规模10万m3/d,总征地面积13.8ha,占地面积9.9ha,附属建筑面积2950m2,生产建筑面积6045.1m2。 本次工程主要包括进水泵房及粗格栅间、出水井、细格栅间、曝气沉沙池、砂水分离车间、污泥泵房、沉淀池、配水井、提升泵房、滤池设备间、紫外消毒渠道以及场内土方挖填、道路、排水管道等全部工作内容。 建筑物结构形式主要以钢筋砼框架为主,个别为砖混结构,部分构筑物主要为现浇钢筋砼整体结构。 拟建场地现主要为水田,地形较平坦,西部局部为藕塘及沟渠。实测地面高程8.60~12.62m,最大高差4.02m。根据现场地址情况,大部分构筑物地下软基采用水泥搅拌桩形成复合地基处理。 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分布于①层素填土中的上层滞水及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③层粘土中的孔隙水,水量与地势高低及填土厚度有较大关系,场地地下水较丰富,主要由大气降水、地表水渗入为主补给,无统一地下水位,排泄途径主要是蒸发及渗入低洼处为主。水位标高8.60~10.53m。另一类为分布于⑥层粉土及⑦层粉土夹粉砂中的承压水,主要由地下径流渗透补给,与南淝河河水联系密切,其承压水头一般大于4m。 鉴于以上地质及水文情况,对于大部分深基坑部位均需要进行降、排水施工,以确保基坑边坡及构筑物自身的安全。

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最终确定)

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唐海县龙祥园(二期)小区由唐山三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唐山中建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唐山大地地质工程勘察院进行地质勘察,场地位于新立小学东侧,创业大街路南,唐海热力西侧。本工程总用地面积10633平方米,二期总建筑面积18064.71平方米。101#楼为17层商住楼宅楼,建筑面积13546.92㎡,102#楼为5层住宅楼,总建筑面积4517。79㎡,8#楼为15层住宅楼。其中共计土方工程量为1万m3左右。 设计±0.000由建设单位指定高程点。经过现场测量,施工场地自然地面即相对标高为-0.7m;施工场地周围地面相对平坦。101-102#楼基槽采用大开挖土方,土方开挖深度建筑物以底标高(包括 100mmC15素砼垫层300mm褥垫层)计算挖土最深为3.7m。 二、工程土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一)本基坑所涉及的土层: ①层耕土:全场分布,层面高程5.46-6.76m,层厚0.1-1.8m,灰褐色、浅灰黄色,松散状,以粉土为主,含植物根系。

②-1层粉土:全场分布,层面高程4.84-6.46m,层顶埋深 0.14-0.7m,层厚0.65-2.00m。灰黄色,中密,湿,干强度低,中等压缩性,低韧性,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 ②-2层粉土:全场分布,层面高程3.39-5.56m,层顶埋深 0.95-2.3m,层厚4.9-10.05m,灰色、灰褐色,中密,湿,干强度低,中等压缩性,低韧性,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 ②-3粉土:全场分布,层面高程-0.6~-5.75m,层顶埋深 6.15-13.95m,层厚2.05-8.7m。灰绿色、黄绿色,密实,湿,干强度低,中等压缩性,低韧性,摇振反应迅速,无光泽。 (二)水文情况 本工程基坑所涉及的各地基土层范围内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及沿海地区富水性较贫乏,勘察期间地下水位在自然地平下1.2—1.5m左右。本场地单井涌水量较大,大于1000吨。 三、井点降水施工 (一)轻型井点降水施工 1、施工准备 1)、施工机具

降水井计算

. 可编辑文档 基坑降水计算书 一、基坑涌水量计算 1、原始条件: 计算模型:此井点系统为潜水非完整井,采用基坑外降水。 2、井点管距边坑距离为1.5m ,滤管长度取1.0m ,直径40mm ,配有配套抽水设备;渗透系数(根据勘察报告提供室内渗透系数结合当地经验取值)0.2(m/d )。 3、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3.1基坑开挖深度6.00m ,基坑面积约为9738m 2 。 (1)基坑中心处要求降低水位深度 S ,取降水后地下水位位于坑底以下1.0m ,则有S=6.00+1.0=7.00m (2)含水层厚度H ’=16m (3)影响半径0R 225R m == 基坑等效半径080.69r m = = 0086.36R R r m ∴=+= (4)基坑涌水量()()3 002'1.366298.81 lg H S S m Q k d R r -==?? ??? 二、降水井数量计算 1、根据《工程地质手册》公式验算每根井点的允许最大进水量 3' 1208.81()m q d π== 2、井点管的数量 '1.1 34()Q n q ==眼 经验算,34眼水井管出水量基本能满足基坑总涌水量的要求! 三、降水井深度计算 降水井深度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123456W W W W W W W H H H H H H H =+++++ 式中: H 1=6.00m (基坑深度) H 2=1.0m (降低水位距离基底要求) H 3=2.0m (水力坡度) H 4=2.0m (水位变化幅度) H 5=1.0m (过滤器长度) H 6=1.0m (沉淀管长度) 根据计算,综合考虑现场条件,又由于降水持续时间长,井内必产生沉砂,因此降水井深度取13米,疏干井深度取14米。 20米。 四、补充方案 1、考虑场地南侧有明水影响,降水井加密布设。沿基坑周边布置32口降水井,井深 13米,另在坑内布置20口14米深疏干井。 2、基坑集水井、电梯坑等处由于开挖较深,可布设轻型井点辅助降水。 3、降水过程中,若该设计方案中降水井不能满足基坑总涌水量,可增设降水井。

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嘉和万世二期工程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广西兴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广西北海市坤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编制: 审核:

审批: 编制日期:2017年12月04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及地下水文概况 三、施工部署 四、施工准备 五、施工方法 六、主要管理措施 七、附图

1.编制依据 本工程设计施工图 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KC2013-NN017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2.工程概况及地下水文概况 本工程为:本工程位于北海市区内,有1#、4#、5#、6#四栋住宅楼,筏板基础/地下1层,框剪结构,1#楼地上32层,4#、5#楼地上18层,6#楼地上23层,底层层高4.45m,标准层高2.8m,建筑檐高为36.330m 。场地及附近没有地表水系,在钻孔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和孔隙潜水。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中砾砂层中,其透水性强、富水性好,补给来源为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其中砾砂4层的渗透系数为80.0m/d,。稳定水位埋深为1.70~4.80米(平均3.18m)。经现场核实,基坑地下水水位位于-5.1m,根据实际施工需要,需采取降水措施将基坑内地下水位降至施工作业面以下0.5m,才能进行基础施工。

3.施工部署 3.1降水方案选定 工程地下室筏板面标高为-7m左右,基坑最深处(1#电梯积水基底)标高为-9.8m。地下水位为-5.1m,需降水深度为5.2m,且地下水量较大,因此考虑使用深井降水。 3.3降水井布置 根据本次设计深度内工程地质条件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确定地下水降水量及预测降深计算布设降水井,布设降水井遵循以下原则: 3.3.1井点的布置按照节省投资为先导,以最少的工作量、最短的排水管线,以达到降水的目的。 3.3.2采用降水井的位置避开基础承台位置,地下室墙体位置,以免影响基础及主体结构的施工。 3.3.3采用深井对地下水进行降水,深井的布设沿基坑周围,基坑总长大约630M,间距离为15m布置一个,共42个,每口井里面放置一个20m3/h潜水泵进行降排水。 3.4降水计算 计算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 4、《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

深井井点降水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降水概况 (2) 三、方案选择 (2) 四、井点降水设计 (2) 五、人员组织和施工进度计划 (2) 六、降水施工工艺 (3) 七、安全文明措施 (7) 八、雨季施工措施 (8)

一、编制依据 1.1、L5-01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L5-01地块1﹟、2#、3﹟、11﹟、12﹟楼及地库施工图纸 1.3、基坑降水工程施工手册 二、降水概况 该项目部施工的第一标段:1﹟2#、3#、11#、12﹟楼及地库工程建筑面积约96561.81㎡(包括地下面积)。1#楼地上25层,2#、3#楼地上33层,11#楼、12#楼地上4层为商业用房,地下一层为整体车库,筏板基础、主体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基坑土方采用大开挖方式,挖至绝对标高1310m(自然地面平均下挖5.60m)时从侧壁渗水,和地质勘察资料对比为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空隙~裂隙潜水,赋存于单元层③—粉砂~细砂中,水位埋深为1.5~6.5m,水位标高为1308.60~1314.50m。 三、方案选择 根据2#、3﹟、11﹟楼基坑开挖土质情况,和实际探查透水流向透水围,涌水量平缓、属中等透水性。水流方向主要是西北流向东南、曲线形流淌,选择深井井点降水和埋设砼涵管集水井降水方法,能提前降水,靠水位下降影响土质密度,对基坑土方下挖创造良好条件。四、深井井点降水设计 根据基坑透水特点和水文情况,3#楼基坑上部靠北侧也就是透水的上游布置单排3个降水井点、 3#楼靠近地库南侧东北侧各布置一个砼涵管降水井,2﹟楼东侧靠近地库南北各布置一个砼涵管降水井,11﹟楼靠近地库布置4个砼涵管降水井,共布置计11个降水井。 后附降水井井点布置图: 五、人员组织和施工进度计划 降水工作由施工项目部统一调配管理,各专业负责人分工明确,分工情况如下表: 5.1人员组织

降水井计算

降水井计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基坑降水计算书 一、基坑涌水量计算 1、原始条件: 计算模型:此井点系统为潜水非完整井,采用基坑外降水。 2、井点管距边坑距离为1.5m ,滤管长度取1.0m ,直径40mm ,配有配套抽水设备;渗透系数(根据勘察报告提供室内渗透系数结合当地经验取值)(m/d )。 3、基坑涌水量计算书 基坑开挖深度6.00m ,基坑面积约为9738m 2。 (1)基坑中心处要求降低水位深度S ,取降水后地下水位位于坑底以下1.0m ,则有S=+=7.00m (2)含水层厚度H ’=16m (3)影响半径0R 基坑等效半径080.69r m = = (4)基坑涌水量()()3 002'1.366298.81lg H S S m Q k d R r -==?? ??? 二、降水井数量计算 1、根据《工程地质手册》公式验算每根井点的允许最大进水量 2、井点管的数量 经验算,34眼水井管出水量基本能满足基坑总涌水量的要求! 三、降水井深度计算 降水井深度可以按照以下公式确定: 式中: H 1=6.00m (基坑深度) H 2=1.0m (降低水位距离基底要求) H 3=2.0m (水力坡度) H 4=2.0m (水位变化幅度) H 5=1.0m (过滤器长度) H 6=1.0m (沉淀管长度) 根据计算,综合考虑现场条件,又由于降水持续时间长,井内必产生沉砂,因此降水井深度取13米,疏干井深度取14米。 20米。 四、补充方案 1、考虑场地南侧有明水影响,降水井加密布设。沿基坑周边布置32口降水井,井深13米,另在坑内布置20口14米深疏干井。 2、基坑集水井、电梯坑等处由于开挖较深,可布设轻型井点辅助降水。 3、降水过程中,若该设计方案中降水井不能满足基坑总涌水量,可增设降水井。

井点降水系统设计

工程降水系统设计 一.工程降水设计资料及参数 1. 基坑平面形状、尺寸开挖深度;周围地形、地物情况;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含水层厚度、地下水类型、土质条件、土的渗透系数、不透水层位置等)。 2. 基坑工程要求降水深度,降水范围和降水时间。 3. 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土方开挖方法,基坑工程及地下结构工程的施工工期要求。 二.轻型井点降水系统设计 (一)轻型井点降水系统设备选择 轻型井点设备主要包括:井点管(下端为滤管),、集水总管、水泵和动力装置等。 滤管一般采用长1.0~1.5m ,直径38mm 或51mm 的无缝钢管,管壁上钻有12~19mm 的滤孔;井点管一般采用直径为38mm 或51mm ,长5~7m 的钢管;集水总管为直径100~127mm 的无缝钢管,每段长4m ,其上有与井点管连接的短接头,间距0.8m 或1.2m ;抽水设备常用W 5/W 6型干式真空泵设备,其抽吸深度为5~7m ,最大负荷长度分别为100m 和120m 。 (二)轻型井点降水系统的布置 1. 平面布置 单排布置:基坑宽度<6m ,且降水深度<5m 时适用; 双排布置:基坑宽度≥6m ,或土质不良时适用; 环形布置:大面积基坑,且L/B ≤5时适用。 井点管距基坑边缘距离不得小于0.7m ,且应考虑支护结构的位置 2. 高程布置 高程布置系确定井点管埋置深度。为了保证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0.5~1.0m ,井点管的埋置深度应满足下式要求: iL h h h +?+≥1 式中h 1——总管埋设面至基坑底面的距离(m ); Δh ——降水水位距基坑底要求的深度(m ),取H w2=0.5~1.0m ; i —— 水力坡度,可取i=1/10; L ——井点管距水井中心的水平距离。 (三)涌水量计算 1.确定水井类型 根据滤管所在的含水层,确定水井为无压井或承压井。当滤管布置在具有潜水自由面的含水层中时,为无压井;当滤管布置在承压含水层中时,为承压井。 根据水井底部是否达到不透水层确定水井为完整井或非完整井。当水井底部达到不透水层时,为完整井;当水井底部未达到不透水层时,为非完整井。 2.无压完整井(群井)涌水量的计算 0lg lg 2366.1x x R S S H K Q -+-=)()( 式中K ——土的渗透系数; H ——含水层厚度,m ;

轻型井点降水设计计算例题(材料特制)

轻型井点系统设计计算示例 某多层厂房地下室呈凹字形,其平面尺寸如图1-76所示,基础底面标高为-4.5m,电梯井部分深达-5.30m,天然地面标高为-0.40m。根据地质勘测资料:标高在-1.40m以上为亚粘土,再往下为粉砂土,地下水静水位在-1.80m处,土的渗透系数为5m/d。基坑边坡采用1∶0.5,为施工方便,坑底开挖平面尺寸比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出0.5m。 图1—76 某地下室现场 根据本工程基坑的平面形状和深度,轻型井点选用环形布置并在凹字形中间插入一排井点,如图1-77所示。 井点管的直径选用50mm,布置时距坑壁取1.0m,其所需的埋置深度(从地面算至滤管顶部)用(公式1-54)计算,则至少为: (4.5-0.4)+0.5+17.5×0.1=6.34m 由于考虑轻型井点降水深度一般以6m为宜及现有井点管标准长度为6m,因此将总管 埋设在地面下0.6m处即先挖0.6m深的沟槽,然后在槽底铺设总管。此时井点管所需的长度: 6.34-0.6+0.20(露出槽底高度)=5.91(m),(小于6.0,可满足要求)。 电梯井处的基坑深度比其他部分要深0.8m ,所以该处井点管长度改用7m。

井点管的间距,考虑粉砂土的渗透系数不大,初步选用1.6m 。 总管的直径选用127mm ,长度根据图布置方式算得: 2(67.6+2×1.0)+(46.4+2×1.0)+(46.4-2×1.8-2×1.0) = 276.2 (m) 抽水设备根据总管长度选用三套,其布置位置与总管的划分范围如图所示。 图1—36 某工程基坑轻型井点系统布置 a )平面布置图(1、2、3—三套抽水设备编号、同时表示挖土时情况); b )高程布置图 现将以上初步布置核算如下。 1)涌水量计算 按无压不完整井考虑,由于凹字形中间插有一排井点,分为两半计算:含水层的有效深度H0按表1-9求出: ,所以 m H (99.10)00.194.4(85.10=+=) 基坑中心的降水深度)(2.35.08.15.4m s =+-= 83.00 .194.494 .41' / =+=+s s

井点降水施工工艺

井点降水施工工艺 轻型井点的施工程序为:排放总管→埋设井点管→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接通 →安装抽水设备→试运行→正式抽水 井点管的埋设一般用水冲法进行,并分为冲孔与埋管(图1-57)两个过程。 a) 冲孔;b)埋管 图1-57井点管的埋设 1—冲管;2—冲嘴;3—胶管;4—高压水泵;5—压力表; 6—起重机吊钩;7—井点管;8—滤管;9—填砂;10—粘土封口冲孔时,先用起重机设备将冲管吊起并插在井点的位置上,然后开动高压水泵,将土冲松,冲管则边 冲边沉。冲孔直径一般为300mm,以保证井管四周有一定厚度的砂滤层,冲孔深度宜比滤管底深0.5m左 右,以防冲管拔出时,部分土颗粒沉于底部而触及滤管底部。 井孔冲成后,立即拔出冲管,插入井点管,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迅速填灌砂滤层,以防孔壁塌土。砂滤层的填灌质量是保证轻型井点顺利抽水的关键。一般宜选用干净粗砂,填灌均匀,并填至滤管顶上 1~1.5m,以保证水流畅通。 井点填砂后,须用粘土封口,以防漏气。 井点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后,需进行试抽,以检查有无漏气现象。开始抽水后不希望停抽。时抽时停,滤网易堵塞,也容易抽出土粒,使水混浊,并引起附近建筑物由于土粒流失而沉降开裂。正常的排水是细水长流,出水澄清。试运转,如发现井管失效,应采取措施使其恢复正常,如无可能恢复则应报废,另行设置新的井管。 抽水时需要经常检查井点系统工作是否正常,以及检查观测井中水位下降情况,如果有较多井点管发生堵塞,影响降水效果时,应逐根用高压水反向冲洗或拔出重埋。 井点系统的拆除必须在地下室或地下结构物竣工后并将基坑进行回填土后进行,拔出井点管通常借助于倒链、起重机等。拔管后所留的孔洞应用砂或土填塞,对有防渗要求的地基,地面以下2m范围可用粘土填塞密实。另外,井点的拔除应在基础及已施工部分的自重大于浮力的情况下进行,且底板混凝土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防止因水浮力引起地下结构浮动或破坏底板。 流沙成因: 基坑挖土至地下水位以下,当土质为细砂土或粉砂土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一种称为“流砂”的现象,即土颗粒不断地从基坑边或基坑底部冒出的现象。一旦出现流砂,土体边挖边

管井降水计算书

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根据基坑边界条件选用以下公式计算: Q=πk(2H-S d)S d/ln(1+R/r o)=π5(2×ln(1+= Q为基坑涌水量; k为渗透系数(m/d); H为含水层厚度(m);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m); r0为基坑等效半径(m); S d为基坑水位降深(m); S d=(D-d w)+S D为基坑开挖深度(m); d w为地下静水位埋深(m); S为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 2、降水井数量确定: 单井出水量计算: q0=120πr s lk1/3 降水井数量计算: n=q0 q0为单井出水能力(m3/d); r s为过滤器半径(m); 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 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4个。 3、过滤器长度计算 群井抽水时,各井点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按下式验算: y0>l y0=[k×(lgR0-lg(nr0n-1r w)/n]1/2

l为过滤器进水长度; r0为基坑等效半径; r w为管井半径; H为潜水含水层厚度; R0为基坑等效半径与降水井影响半径之和; R0=R+r0 R为降水井影响半径; 通过以上计算,取过滤器长度为。 4、基坑中心水位降深计算: S1=H-(H2-q/(πk)×Σln(R/(2r0sin((2j-1)π/2n)))) S1为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 q=πk(2H-S w) S w /(ln(R/r w)+Σ(ln(R/(2r0 sin(jπ/n))))) q为按干扰井群计算的降水井单井流量(m3/d),按下式计算: S w= H1+s-d w +r o×i =+根据计算得S1= >= S d=,故该井点布置方案满足施工降水要求!

深井降水和轻型井点降水分析比较

深井降水和轻型井点降水分析比较 摘要 井点降水是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关键技术,不论高层建筑、市政工程、港口水利工程或特种工程,在建设中,都会遇到若干深、大基坑的土方开挖施工。在降水工程中往往根据地质条件以及造价、施工等因素将井点降水分为承压井、潜水井、完整井和非完整井等问题。由于井点降水作业其具有施工方便、工艺占有空间小、工程造价低、工期短等特点,保证了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以及介绍井点降水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本文的研究重点。在第二和第三章分别就深井和轻型井的降水原理和施工作业进行了详细介绍。在理解了两种降水工程的原理和应用实践后,第四章对上述两种方式进行了分类对比,并结合实际的工程实践加以说明,得出文章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深井降水,轻型井点降水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现代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地下水是一大难题。地下水对地下工程的整体稳定、地下工程的隆起稳定、地下工程管涌、流砂以及承压水对地下工程底部的突涌等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暗挖段施工较多的地下工程,如果降水效果不好,侧壁滞留水直接影响到暗挖施工的进度和安全;明挖段由于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之间没有肥槽以及新型防水材料的应用也对降水效果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地下工程施工不同于一般开挖工程,一是地地下工程绝大部分在地下水位以下,点多、线长、施工时间长;二是要考虑到部分地下工程位于建筑物林立、地下管线密集的繁华地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与交通、占地的关系,严格控制地面沉降,确保周围地面及建筑(构筑)物与各种管线的安全。另外还要系统分

析大面积长期的降水对地下水资源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及其控制措施。因此,地下工程施工的降水是一个系统工程,与工程密切相关,必须认真对待并加以解决。 井点降水是工程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关键技术,不论高层建筑、市政工程、港口水利工程或特种工程,在建设中,都会遇到若干深、大基坑的土方开挖施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旧城改造项目、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施工场地也越来越狭窄,基坑的降水止水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井点降水方法由于具有施工方便、工艺占有空间小、工程造价低、工期短等特点,保证了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1.2研究状况 由于地下水运动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生产发展水平的限制,尽管人类利用地下水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对地下水运动规律的认识却经历了很长的历史过程。在十九世纪以前,还谈不上对地下水进行科学的定量计算。十九世纪中叶,随着地下水开发利用规模的扩大,生产上有了计算水井涌水量的要求,才有达西(HerryDarcy)于1856年通过长期试验得出的水在多孔介质中的渗透定律,即著名的Darcy定律。这个定律是对地下水运动定量认识的开始,直到今天仍然是地下水运动理论的基础。接着J.Dupult(1863年)以Darcy定律为基础研究了一维稳定流动和向水井的二维稳定运动,以后P.Forchheimer等研究了更复杂的渗流问题,从而奠定了地下水稳定流理论的基础。此后数十年内,它对生产实践起过重要作用。但是这种理论不包括时间这个变量,它不能反映不断发展、变化的地下水实际动态,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1935年C.VTheis(泰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下水向承压水井的非稳定流公式。泰斯公式的出现开创了现代地下水运动理论的新纪元。后来许多学者进一步发展了非稳定流理论,解决了一些生产实际中提出的、相对来说也是更为复杂的问题。在群井抽水情况下,大多根据泰斯公式利用叠加原理求解。李佩成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隔离井法”的概念,在工作条件相同,均匀布置的井群抽水时,隔离井在某点引起的水位降深等效于群井抽水时该点产生的水位降深。这为群井抽水时水位降深的计算提供了极为简便的方法,推动了地下水动力学在降水工程中的应用。大体上说,从达

基坑降水设计计算书

沙颍河周口至漯河段航运开发工程大路李枢纽施工一标段 基坑降水设计 计算方案 河南省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六月

基坑降水设计计算方案 一、计算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其他相关资料 二、计算过程 (1)、基坑涌水量计算公式 Q=lgR lgX 2.73kMS 0 - 式中:Q ―基坑涌水量(m 3/d ); k ―含水层渗透系数(m/d ); M ―承压含水层厚度(m ); S —基坑中心的水位降低值(m); R —抽水影响半径(m),R=K s 10; X 0—基坑假想半径(m),X 0=π/F ; F —环状井点系统所包围的面积(m 2); 结合施工现场,降水范围L=185m,B=192m ;则F=185×192=35520㎡ X0=π/F =0.564F =106.3m R=K s 10= 99.94m k=2.16m/d ;M=6m ;S=6.8m ; 计算得Q= lg99.94 lg106.366.02.162.73-???8 . =8990.64m 3/d 根据我公司多年施工经验,根据规范所计算涌水量往往比实际小很多,因此有经验得出,按两倍理论量计算涌水量。

则实际涌水量为8990.64×2=17981.28m 3/d (2)承压完整井单井涌水量 Q 1=lgr lgR S -H 2.73kM -)( 式中:r ―过滤器半径(m ); H ―含水层厚度(m ); H=20m ;r=0.21m ; 计算得 Q 1= lgr lgR S)-H 2.73kM -( =21 .0lg 94.99lg 8.6-20616.2732-???)(. =174.43m 3/d (3)计算井数 n=1 Q 1.1Q = 174.43 17981.28 1.1? ≈114(眼) (4)间距 结合施工现场布置得: 需要打降水井线路总长L=2290m 则降水井间距D=L/(n-1) =2290/113 =20.27m 因此,降水井间距控制在20m 左右。 (5)降水井深度 T y Z iX c h L +++++=0 式中:L —降水井深度(m);

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项目部名称:宿迁公园一号29#、33#、32#楼 2、建设单位:宿迁佳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3、设计单位:江苏都市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监理单位:浙江省嘉宇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5、建设地点:本工程位于饮马堤路东侧,杨公路北侧 6、结构形式及层数:宿迁公园一号二期29#、33#、32#楼,商铺部分地上三层,住宅部分地上17+1层,地下一层。住宅部分为框剪结构,商铺为框架结构。 7、建筑面积:我项目部承建的宿迁公园一号二期29#楼建筑面积为:6688m2,33#楼建筑面积为7740m2,32#建筑面积为6462 m2,合计总建筑面积为20890m2。 8、根据地质勘测报告显示本工程的土质为粉质粘土,含水率较高,潜水主要赋存于上部土层,勘察数据潜水位深在-2.8-4.5米范围内。 9、土壤含水率达到或超过25%以上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由上至下依次为:层①粉土:灰黄色,层厚0.5米,层底标高-0.28--(-1.2)米。层①-1粘土:灰色,层底标高-1.2--(-2.4)米。层②粉土:灰色,层厚度0.7米,层底标高-2.4--(-3.1)米。层②-1粉土:灰色,层厚5米,层底标高-3.1--(-8.1)米。层④粉砂夹粉土,层厚5.4米,层底标高-8.0--(-13.4)米。 三、编制依据及原则: 3.1编制依据: 3.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3.1.2工程地勘报告。 3.1.3基础类相关图纸 3.1.4相关施工经验 3.2编制原则:

降水井设计计算书

本工程A 区: 1 降水范围:为了不影响土方开挖和基础施工,降水井布置在基坑开挖线上外1m 处。 2 降水深度:要求将地下水降至建筑物标高-8.0m ;。 3 地下水静止水位:ho=-2.0米。 4 渗透系数:K =30.0m /d ; 5 基坑为长方形箱体,取83.1米长度计算和33.3米宽度计算则 假象半径:ro= 0.29(a+b )=0.29?(83.1+33.3)=33.8米; 6 基坑降水降深:S=1m 。 7 单井涌水量q=120πrlk 1/3 =120?3.14?0.15?2?3.1=350立米/d.采用600直径的降水井,井管内径0.15m ,壁厚5cm ;滤管长度2m 。 8基坑涌水量: 9 井的数量为:1.1?5077.4/350=16个 建筑物总长度:83.1+83.1+33.3+33.3=232.8米。则井点布置采用基坑西侧每10米均匀设置,其余三侧每15米均匀设置,自基坑坡顶线外1米设置。 () d m arsh arsh l l /4.50777 .1786.286)018.022.041.1/(247.0/986.286]22.0lg 1lg 72[ 730366.1]22.0lg lg S KS[366.1Q 35020.4433.820.6633.8502b 0.44l r 0.66l r b 200=?=?--+?=-++???=-++=???

K——渗透系数=30m/d H——含水层厚度=13m S降——基坑降水降深=1.0m 10.井管的埋设深度:H=Hw1+Hw2+Hw3+Hw4+Hw5+Hw6=8+1+0.1 15+2+2+0.5=15.米取H=15米 式中H:井管的埋设深度 Hw1——基坑深度(m); Hw2——降水水位距离基坑底要求的深度(m); Hw3——ir0;i为水力坡度,在降水井分布范围内宜为1/10~1/15;r0为降水井分布范围的等效半径或降水井排间距的1/2(m); Hw4——降水期间的地下水位变幅(m); Hw5——降水井过滤器工作长度(m); Hw6——沉砂管长度(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