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前心理疏导

考前心理疏导

考前心理疏导
考前心理疏导

考前心理疏导

同学们,非常高兴今天还能在这里和大家一起聊聊,聊什么呢?聊大家最敏感的话题,那就是——中考

随着期中考日期的逼近,如今我们同学,可以说是宝剑在手,寒梅飘香,背水一战的时刻就要到了。很多同学都在书山揽胜、题海遨游,深夜里的孤灯奋战,想到父母亲的声声叮咛,老师们的殷殷期盼,朋友们关注的目光,一定感到很大的压力吧!

现在,我想做一个小调查。今天已经是6月4号了,还有7天就是大家在战场上大展拳脚的时候了。请问同学们现在想到12号,紧张吗?

会紧张的同学举手给老师看一下。好,老师在这里恭喜举手的这部分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同时也是非常正常的人群。其实只要是正常的人正常的心态,那么面对大型的对其有着相当影响的考试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活动时都必然会紧张的。为什么呢?

老师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会说话吗?

所有人都会给予肯定的回答,除非这个人是哑巴或者有特殊疾病。

下一个问题:你可以在1000人面前挥洒自如地演讲吗?

应者寥寥,肯定者不超过20%。在公众面前发表演讲,是很多人的一大恐惧,尽管平时滔滔不绝,但是一旦众目睽睽,立即汗如雨下,面红耳赤而不知所云。细细想来,其中并无本质差异。对着一个人是讲话,对着1000人同样是讲话,为什么原本口才极佳的人换一个场景就成了结巴?就是因为在演讲的时候不是在演讲,而是在考虑演讲以外的事情。非不能讲话,而是不敢讲话,技术性上具备条件,只是调适性上出现了短路。所以啊,紧张焦虑完全正常啊,如果不紧张不焦虑,反而是有问题的了。

那么焦虑的具体表现在哪里呢?同学们,请你们想想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中有没有出现过这些情况?

1、眼睛困乏发涩,但脑子异常亢奋、清醒,越想睡越睡不着?失眠状态。

2、越临近考试越不想学习,对考试没有信心?厌学状态。

3、一想到进考场就心跳加快,手心冒汗,脑子一片空白,越急越怕?怯场状态。

4、提笔忘字,对某个公式或概念非常熟悉,可就是想不起来?记忆阻滞状态。

5、莫名其妙地头晕、头痛?晕场状态。

这些就是考前紧张焦虑的心理。然而这些心理是怎么样产生的呢?

研究表明,考试焦虑与下列因素有关:

(1)考试焦虑与能力水平呈负相关,即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或学习效果较差者容易产生考试焦虑;

(2)考试焦虑与抱负水平呈正相关、即要求自己成绩过高者容易发生;(3)考试焦虑与竞争水平呈正相关,即考试意义越大越易产生;

(4)考试焦虑与考试失败经历呈正相关,即经历过重大考试失败者容易发生;(5)考试焦虑与心理生理状态呈负相关,即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容易发生,且与生理状态也有关系。

下面我将用问题的形式给同学们进行解答考前的一些紧张心理的应对。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帮助。

1、考试时非常紧张,又非常粗心怎么办?

老师答:

以前,我看过一个新闻报道,这个报道是一个新华社的记者写的,他说他有一次打入一个地下组织:小偷集团,了解小偷是怎么工作呢?发现正规的小偷,都有一个机构,组织严密,有一个培训师,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口才很好,给他们培训。你知道那培训师怎么培训的。

他每天早上说:先生们,女士们,你们知不知道: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哇,满好听的。)

人生来是一样的贫穷一样的富有。(这不对吧,有些人生来比我有钱哦。)

但为什么后来你们成为穷人,他们成为富人吗?(这我倒想听听)

因为我们这个社会制度出了问题,你口袋里的钱到了他们口袋里,(这不对吧)现在你们有责任把属于你们的钱拿回来。你们知道:这有多荒谬啊。

但一个礼拜后,只要经过一个礼拜的培训后,那些小偷都很兴奋了:哦哦哦。他们行动了,在马路上你把他抓住了,你在想:这小偷怎么不会脸红。他在想:我为何要脸红。这本来就是属于我的钱,我有责任把它拿回来,这是我的神圣使命啊。他们有着坚定的信念,为什么?因为他们在不断地重复暗示。当然你们不要有这种错误的信念,你们要建立正确的信念——我自信、我冷静、我细心、我成功。各位,只要你经常这样对自己说,特别是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或者早上醒来起来前,都这样默默地跟自己说几次,我相信你肯定没机会紧张了。因为人的大脑是接受心理暗示的,人的自我暗示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心态准备好了,那么在实际考试中我们该如何具体面对紧张呢?

1、考试时的心态要平静,尽力去做,准备了多少、复习了多少、知道多少已成事实,着急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2、拿到试卷后,按规定把名字和考号写好后,不要翻试卷题目,顺着次序一题一题去做,哪一题遇到难点了,就暂时不做,去做下一个题目。

3、试题全做完后,再回过头来,去思考不会做的题目。

4、如果时间允许,再一个一个题目检查一遍,以免粗心造成的错误。

5、在这里特别提醒考生,每一门学科考完后,不要急于去对答案,不去管它,重要的是,去认真考好下一门学科,以避免由于未考好,造成情绪上紧张而影响到下一门学科的考试。

2、考前睡不着,怎么办啊?

老师答:

你有没有看到过打麻将三天三夜不睡觉,精神很好的人啊?

为什么?因为他们想赢钱。中考那三天你是很兴奋的,因为你想挑战人生,两天两夜不睡觉,根本不会影响你发挥。抗震救灾的医疗人员,也是48小时不睡觉,

他们还不照样做手术。其实,人有两种睡眠状态:一种是浅睡眠,一种是深睡眠,交替运行。大脑细胞在交替休息。各位,你们马上要中考了,你们越来越兴奋,睡不着没关系,只要记住两个字:躺着,躺着就可以了。很多同学很有意思:我一定要睡着,否则明天就没有精神了。于是采用最老土的方法催眠:数小绵羊,一只,两只,三只,数到五千只还没睡着啊。为什么?因为他在努力地数小绵羊。

在座会骑自行车的举手?刚开始学骑自行车,盯着前面的一棵树,前面一个人,你赶紧告诉自己:我千万不能撞上这颗树或者这个人,我一定不能撞上这棵树或者这个人。等你数到10遍的时候,你就真的扎扎实实地装在了这颗树上或者这个人上。因为你告诉大脑的信息是“你在努力地撞这颗树,而不是要努力避开这可树!”解决的办法其实也简单,那就是明白“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不要把存在的事实当做问题”,你应该接受事实,并与之和谐相处,真的,一旦你接受他,就会发现它立刻消失了。就像你很烦学校“头发烫不得也染不得等校规校纪,只要你接受这个事实,你就发觉这项纪律也没妨碍你什么。

而且,没有睡着并不等于是没有休息,躺在床上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所以当睡不着的时候不必要焦虑,想着睡不着我就不睡拉倒,反而容易睡着。而且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对感觉整夜失眠的人,通过观测其脑电波,发现她在一段时间内是处于睡眠状态的,只不过由于焦虑、恐惧让他们觉得整夜失眠,所以,我们只要放下恐惧这个包袱,轻装上阵。

3、临近考试,成绩不理想,上课都能听懂,可考出来的结果总不如预想的好,做题时会急,找不到思路,怎么办?

老师答:

1)既然你是个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仅仅是成绩不理想,上课都能听懂,问题是如何考得更好,首先在心态上不要急,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成果。

2)如何考好呢?有备才无患,比如,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每次考试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要总结错在那里,是没有复习到,还是题目理解错了,或者粗心大意等。

3)要勤问,不要怕难为情,更不能自以为是,向老师、同学、家长多问,这样才能开拓自己的学习思路。

4、期末考即将来临,思想非常紧张,总怕考不好,怎么办?

老师答:

中考考即将来临,思想上要认真对待,光着急是没有用的,因为学习是不断积累知识的过程,并不取决于一朝一夕。俗语说:多一份耕耘,多一份收获。

1)订好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各学科的复习时间。

2)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很好利用它,晚上不能睡得太迟,否则白天就没有精力复习,形成"恶性循环",反而"适得其反"。

3)认真上好复习课,对学生来说,认真听老师讲是学好知识的关键。

4)在复习或考试时,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问题在于总结经验教训:为什么错?错在那里?原因找出来了,就可以为今后的每一次考试有了充分的准备,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来说,更要勤学多问。

5、离考试没有多少天了,心里非常着急,怕考不好,对不起老师,更对不起家长。

老师答:

可怜天下父母心,知道父母苦心,自己应尽力,能给父母满足,当然好,但实际情况与个人主观愿望是有差距的,因为事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思想上和行动上要作好充分准备,有备无患,才能百战百胜。

1)心理定势要好,只要自己是努力学习的,万一考不好,父母和老师会理解的,因为考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2)行动上要认真,不能马虎,要严格要求自己,比如,认真听讲,认真复习,不懂要问。要有一个详细和科学的复习计划。

3)万一失误,未考好,也属正常,前面说过,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总结经验,重新开始,下次再努力。

6、我在复习时效果总不理想,常常会前背后忘,这样到考试时全忘光了,这怎么办呢?我非常着急。老师,我应该怎样复习才能记得住呢?

老师回答:

在记忆中有个通病就是前背后忘。如有的同学在记一篇材料时,前面部分记得很牢,越到后面越记不住。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绝不是因为你脑子并不聪明,而是因为你没有运用科学

的记忆方法。

现在我向你介绍一种记忆方法。这是整体记忆,部分记忆及其综合记忆的完整运用。

即当你拿到一篇材料时, 先完整地阅读一遍。然后将材料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进行记忆,最后再完整记忆全部材料,当然你在进行记忆活动的全过程中,必须处在积极的清醒状态,保证注意力集中。如果你感到非常疲劳。处在瞌睡状态或者过于兴奋,那就暂时不要复习,而是去改变一下活动形式,这时你不会有什么损失的。

7、考场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面对技巧:

1)遇到不会做的题怎么办?

及时调整心态:不要因一步受挫影响全题;不要因一题不会影响全科;不要因一科受阻影响全局。

记住,不能带着考满分的心态去考场,人无完人,再聪明的人也有不懂的知识,考试是考你的整体水平,而不是某个题目的对错。

2)为什么会想不起来?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明明知道试题的答案,由于紧张,一时想不起来,可事后不加思素,正确答案也会“油然而生”。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舌尖现象”。(很多考生在考试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些平时很简单、很熟悉的字、单词或公式等话到嘴边就是无法记起,考试过后却突然忆起。心理学上称这种特殊现象为记忆的“舌尖现象”)意思是回忆的内容到了舌尖,只差一点,就是无法忆起。遇到“舌尖现象”,最好是把回忆搁置起来,去解其它问题,等抑制过去后,需要

的知识经验往往会自然出现。考试时,一时想不起某道试题的答案,可以暂停回忆,转移一下注意,先解决其它题目,过一定的时间后,所需要的答案也就可能回忆起来了。

对策:从试卷中寻找能使你回忆的题;你试从与同学的讨论回忆;你试从笔记中回忆;你试从老师的课堂讲课中回忆!

如果再不行,就先把它放到一边去。

最后给你们两个好方法:

1、快速入睡小窍门

摆动法:自由站立,全身放松,双手在体前有节律地上下摆动,双腿带动身体进行有节律地抖动,10分钟左右。

自我按摩:和做眼保健操一样用手指推眼眶周围,后揉太阳堂还有眉心各式各2分钟,然后揉按颈椎两侧的下陷处,那里就是风池穴3分钟。

深呼吸:睡觉前数自己呼吸的次数,同时做深长的呼吸,呼气时尽量呼尽,吸气时尽量吸足,吸气时想象气吸入腹部,吸气呼气都要缓。一般36次左右。

2、克服考试心理紧张法:

最常见的是做深呼吸———深深吸气,缓缓呼出,重复几遍,可以缓解紧张情绪。

试卷发下来时不要忙于作答,可先浏览题型和题目大意,了解清楚题量和题目深浅度,以便分清轻重缓急,掌握好答题时间,待心情平静后再动笔。

最后,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每次考试后,不要过分关心考过科目题目的对错与否,特别是后面还有考试时,不要马上去对答案,以免让自己心慌。应将已经考过的科目暂时抛开,全心全意考好后面的科目。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平静的心态,而不出现过多的考试焦虑,顺利的通过考试。

最后送大家六个字:宽容、理解、微笑

我想请大家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请和你旁边的同学握握手,请你对这个与你相处了三年的同学说:你好!我相信你肯定行,我们一起努力。

请你对身边的老师微笑一下,然后说:“老师,请您放心,我们会成功的!”

越到最后的关头,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就越显得重要。我们要学会每天微笑面对同学,微笑面对老师,历史上有很多一笑泯恩仇的例子,我们是同窗,一笑更能带来好心情。如果有的同学说,我笑不出来。那老师告诉你个秘诀,那就是装笑,要持续的不间断的“装”,装久了就成了真的了,就成了习惯了,即使一开始,你装得皮笑肉不笑,但我相信,持续不间断地装10天,你的笑容就肯定是最灿烂的了。

亲爱的,既然复习冲刺的战鼓已经擂起,号角已经吹响,信心、勇气、斗志,拼搏,会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回报。

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曾说过:今天是残酷的,明天会更残酷,但后天是美好的。可绝大数人死在了明天晚上,等不到后天的太阳。我不相信你们会死在明天晚上,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迎接后天的朝阳,你们说对吗?对!祝你们迎接后天的朝阳,中考成功,人生幸福。

(完整版)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 小学生作为国民未来的希望,也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而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点之一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步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内容。因为健康的心理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精华,要通过个体心理机制的选择和内化才能渗透到学生的头脑中,学生由幼稚走向成熟,也是心理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所以,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使其先成人再成才,这将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也是学校各科教育的一个共同基础。为此,在小学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深入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疏导手段,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小学生之常见心理问题 小学教学不只是简单的文化素质教学,当我们教学的对象是8-14岁的少年儿童时,就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群体的社会认知水平以及对外界环境刺激的适应能力。小学生一般已经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有他们的世界,擅长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理解周围的事件,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通常都很高,但是当他们受到外界的刺激时往往产生的影响也比较大。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认为差生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发现优秀的学生也会或多或少存在些心理问题。下面我就从心理健康学的角度分析,针对不同的小学 1、消极放纵

后进生往往在成绩生与其他同学有比较大的差距,由于知识断层使得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导致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了放弃心理。直接的表现就是无法完全参与到日常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常有出人意料的异常举动,以引起别人的重视,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伺机放纵自己,或者借机起哄捣乱。 2、内向自卑 后进生由于在成绩上落后于其他同学,又缺少老师对其的重视,从而觉得自己怎么“处处不如人,难有如人处”,因此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这就是常见的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产生使得学生做事缺乏自信,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容易封闭自己,一些胆小学生更是心有余悸,三缄其口。 3紧张焦虑 有些教师对后进生往往是“恨铁不成钢”,对于其表现经常是加以批评,因此在一次次学习失败的体验后或者在考试不及格后,就产生了忧虑、烦躁、精神紧张等情绪,从而导致他们压抑自己的学习热情。 4、抑郁孤独 这类学生往往性格孤僻、胆小怕事、谨小慎微,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他们不喜欢同别人交往,朋友很少,对人比较冷漠,平时寡言少语,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得不合群,基本属于孤独型。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课堂上以旁观者的态度来对待教师课堂问答,有时甚至还产生躲避心理。存在这种抑郁心理的学生,往往到一定程度后,学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

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巧 一、贯注 贯注是心理辅导关系的首要条件之一。它要求辅导教师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全神贯注地倾听学生讲话,认真观察其细微的情绪与体态的变化,并做出积极的回应。它还要求辅导教师运用其言语与体语来表现对学生讲述内容的关注与理解,以使学生感到他讲的每一句话,表露的每一情感都受到了辅导教师的充分重视,藉以加深学生对辅导教师的信任,并强化其继续讲话的欲念。 二、倾听 倾听是贯注的关键。心理辅导条件下的倾听不同于一般谈话中的倾听,它要求辅导教师认真地听对方讲话,认同其内心体验,接受其思维方式,以求设身处地的思考与反馈之功。因此,它不可以像在日常谈话中那样可以随意插嘴讲话、任加是非评论及至争辩。 台湾心理学专家邓继强说:“在辅导过程中,倾听包括五个条件:不批评、不判断、尊重、敏锐、对方中心。”不批评和不判断主要是鼓励当事人深入表露自己,这样辅导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当事人的看法和处境。 三、沉默 心理辅导既是听与说的艺术,也是沉默的艺术,沉默可以是尊重与接纳的表示,也可以是受导人自我反省的需要。 在心理辅导中,沉默一般具有两个功能:一个是暗示功能;一个是同感功能。前者通常表现为对学生的讲话及其停顿不做言语回应,以暗示对方继续讲话;后者则通常在学生讲述精神创伤事件或做深入的自我表露时,以沉默来确保其自我宣泄与反省的时间与空间,并表现辅导教师对学生此时此刻心情的由衷理解。沉默还可以因学生对辅导的态度而分为思考性的沉默与对抗性的沉默。其中前者是学生在辅导谈话中进行自我反省的表现,是对辅导的积极反应;后者则是学生对心理辅导缺乏信任的表现,是对辅导的消极反应。对此,辅导教师要善加区别,灵活处理,特别是对于后一种情况,辅导教师更需要耐心,不要强迫学生讲话。 四、宣泄 宣泄指学生将淤积已久的情绪烦恼与精神苦恼倾诉给辅导教师的过程。它是一种发泄痛苦的方式,可给学生带来极大的精神解脱,使学生感到由衷的舒畅。因此,它可使学生摆脱其恶劣心境,寻找其症结,并强化其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五、探讨 探讨指辅导教师帮助学生积极认识、思考其挫析与障碍的过程。它是心理辅导的重要环节,其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在解决困难当中认清个人的愿望及克服困难的方法”。它要求辅导教师在帮助学生认识与思考其当前的困难、挫忻时,多提问题、少加评论;多做启发、少做说教;多鼓励对方讲话,少讲个人意见;多提开放式问题,少提封闭式问题。 六、面质 面质指辅导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方式与思维方法提出挑战与异议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推动学生重新认识其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消除其认知方式中的某些片面性与主观性。美国心

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心有灵犀一点通 ——浅谈如何做好高中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高1113班班主任李平华 两周前,办公室的同事开玩笑对我说:“李老师,你们班得请个风水先生来制一制!”事出有因,我所带的这个班自高一起出现过几例典型的学生心理问题的案例,特别是近两个月接连出现了两起这样的事件:11月17日,一名体育生在师大培训期间突然胡言乱语,说看到了一些诡异的东西,回家后一直沉默不语,卧床不起,目光呆滞,判若两人;12月15日,一通宿女生在早读到校途中,疑遭受陌生男性惊吓,进教室后显露出神情极度恐慌的样子,见了男性便吓得大哭。幸运的是,这两位学生经沟通和治疗均已恢复正常,但当时确实让我一筹莫展!最近我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自己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了解到的一些实际情况,就怎样做好高中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谈一下我的看法。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应注意如下几点: 一、收集整理详细的学生家庭档案,做到有备无患。 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其家庭成长环境、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等有很大的关系。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很多家长对子女只有要求、训斥,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会给学生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以本班为例,不少学生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就是:不考上二本就不送读大学,三本没有什么读的价值,只上专科线就直接去打工。有几个学习态认真,但基础很差的学生对于家长这样的要求便直接产生了放弃学业的念头。因此,我们在整体学生档案时,不仅仅是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的收集,更要对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工作单位、脾气性格、以及学生与家人的相处关系做好详细的记录。这样才便于我们重点关注一些问题家庭很问题学生,对症下药。以本班出现的几例心理问题的案例来说,高二时让校长都头疼的陈姓男生,其成长环境就很特殊。其父亲跑长途客车,母亲售票,很少在家。自小该生就过着几乎独处的生活,且小学时受过别人的欺负,曾留下较深的心理阴影。缺少家人的关爱、父母的沟通为其心里问题的产生埋下了祸根。 二、平等关爱每一位学生,做到明察秋毫。 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十分繁重。此时,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的压力和学生自身的心理压力,学生会表现出以下几种心理状况: (一)刻苦型

思想品德 如何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如何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今天的教学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要求不放松对或品德上暂时存在问题的学生(以下简称问题学生)的转化。现在受社会的影响,问题学生较多,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差生转化,是个需要我们教师的思考研究的课题。 首先要弄清什么是问题学生?问题学生也叫后进生,也叫品行障碍少年。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上暂时存在一些问题,跟不上班级的整体要求,完不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起码目标,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上存在问题和障碍,反复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应的道德准则和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问题学生的品行障碍发生的频率高,性质比较严重,矫正和转化的难度较大。因为这类行为的表现行为比较单一,如能及时有效的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使问题学生向良性轨道转化,则有益于教学管理和学校的稳定。他们的教育思想,工作管理对于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这一点应该引起新时期教师的责任,尤其是生源暂不理想,问题学生相对较多的学校的班主任的格外重视。 如何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呢? 1、作为一名教师,要想当好学生的心理医生,“望闻问切”,望是第一步。 必须时刻“望之”,即时常观察学生,观察学生的行为,注意学生情绪动态,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而今的学生思想敏感、

自尊心强。他们容易过高地要求别人理解、体谅自己,而不懂得如何理解、体谅别人。这种心态影响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要经常深入学生,随时注意观察,发现学生有状况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指导。如经常和学生谈心,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定期设立“学生论坛”,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谈学习方法,让助人为乐的学生谈心理动机,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谈苦恼。经过畅谈,互相增进了解和理解,加强了友谊;又如组织学生给父母写信、打电话活动,让他们向父母倾诉,增进相互了解沟通;此外,还可以发动学生走向社会,通过社会新闻媒介和街头巷尾的议论发现和了解信息,进行“热门话题大讨论”,例如,针对“神舟九号发射成功”进行讨论,增强了同学们爱国主义情感等,从而真正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让同学们健康地成长。在我教的班里,有一位男生,他父母常年在国外打工,他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正处于青春期,很多心事无法向父母吐露,导致了他的性格越来越孤僻,人生观越来越偏激,一度与班里一任课教师发生冲突并拒交该科作业,后来我了解到这样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因此,我就经常找他谈心、聊家常,从学习到人生到家庭什么都聊,他渐渐能够敞开心扉地与我交流,我慢慢地看到他的转变,不像原来那么偏激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的进步 2、倾听学生心声。“望”固然重要,而“闻”是走进学生内心的关键。这是第二步。 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不能高高在上,要恭身是听,弯下腰来,

学校做好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疏导总结

学校做好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健康疏导总结xxx大学把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贯穿疫情联防联控工作的始终,突出“四个精准”,全力保障学生心理健康。 1.精准引导,戴上“心理口罩”。 学校及时发出一封公开信,倡导学生在突如其来的考验面前保持理性平和、积极乐观的心态。全校上下联动、同频共振,构建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的宣传矩阵,大力宣传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防控知识,着力讲好xx师生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精准推送心理调适系列科普及心理减压文章,为广大学生戴上“心理口罩”。 2.精准摸排,构筑“心理防线”。 学校充分发挥“四级”预警防控体系的信息联动,开放线上心理测试平台,对学生心理需求进行调研,对疫情严重地区学生逐一了解情况,按照“一人一策”建立学生台账,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安排辅导员、心理委员等专人加强与重点疫情防控地区有来往学生的沟通交流,做到动态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上报、措施第一时间到位、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3.精准帮扶,开好“心理处方”。

学校开通xx大学心理咨询预约热线,为产生焦虑、压抑等问题的学生提供线上帮扶。加强对特殊群体的重点支持,对有需要的学生及时给予跟踪心理帮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将不同时期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和困惑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微信推文予以解答和疏导。 4.精准疏导,做好心理主题教育。 学校组织开展线上“用‘心’战‘疫’”主题班会,同学们分享、讨论个人学习心得和心情小故事,传递积极力量;开展“逆境携行,你我同心”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逆境与挫折,及时调整负面情绪,相互给予关爱支持。鼓励学生发挥专业所长,为抗“疫”加油。

疫情期间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疫情期间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在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过程中,我总结出对他们进行有效辅导的几点做法。 一、使小学生的各种活动与积极的情绪体验相结合 小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常常会产生各种情绪体验。经常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如高兴、快乐、幸福、满足等可使儿童增强自信心,情绪高涨,精神饱满,既能提高其完成学习任务、参加集体活动的热情,又能增加其心理健康,避免长期体验消极情绪而引发的种种情绪障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成为学生新的活动动机,使他们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小学的教学中,教材和教学方法都要适合小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使其经常产生成功的喜悦。 二、发展小学生的高级情感 在教育中要培养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发展其道德感。通过绘画、唱歌、跳舞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小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以发展他们的美感。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小学生理智感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要鼓励他们克服困难,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欢乐,以发展他们的理智感。 三、培养小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1.保持愉快的情绪。愉快是最有益于健康的情绪,愉快能使人在紧张中得到松弛,产生满意感和满足感,对外界产生亲切感,使人

更容易与人相处。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思维活跃,记忆敏捷,学习效率高。要保持愉快的情绪: (1)建立适当的需要。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确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切忌期望过高;要引导优等生或争强好胜的小学生,不要为小事而过于自责,凡事要放宽心。(2)寻找乐趣。教师要让小学生保持儿童天真烂漫的个性,对各种活动都倾注热情,积极参与,享受生活的乐趣。(3)自信。自信是保持愉快情绪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教会小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学会悦纳自己、欣赏自己、肯定自己,做到不自卑、不自怜、不自责。(4)多与人交流。许多小学生还不善于与人交流,其实小学生多与家长、教师和好朋友交流,可以增长知识,受到启迪,增进友谊,能给自己带来意外的收获和快乐。 2.控制和调节消极的情绪。教师要教会小学生控制和调节自己消极的情绪,主要有以下方法。 (1)宣泄调控。宣泄调控就是当人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产生消极情绪时,把它释放出来。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宣泄即针对引发情绪的刺激来表达情感,间接宣泄是通过其他途径使情绪得到释放。教师要教会小学生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用适当的方式宣泄以减轻心理压力。(2)遗忘调控。遗忘调控就是当某种事情引起你的消极情绪时,把这件事尽快地遗忘掉,不去想这件事。不愉快的情绪郁积于心,只能使这种消极情绪不断蔓延且日益加重,久而久之会影响身心健康,影响学习。所以,教师要教会小学生善于遗忘消极情绪。

初三中考学生心理辅导讲座

初三中考学生心理辅导讲座 江苏省丰县欢口初级中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宋素玲 同学们,中考,对于人生来讲,是一件比较公平的事儿。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难我难,我不畏难。平平淡淡才是真,白云、海浪与我同在,明天的太阳更加灿烂。同学们: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大考之前既易放松,又易紧张焦虑,特别是中考前一周左右。在此,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 一、不要打破自己固有的学习规律,作息习惯,晚上忌熬夜 由于前段时间复习任务重,部分学生养成了开夜车的习惯,造成晚上思维敏捷白天精力反而不集中,使得最佳兴奋状态与中考时间不同步,这就可能影响考试成绩。因此考前一周应注意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一要使作息时间与中考时间同步,晚上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二要及时调整学习计划,重点放在老师明确指出并反复强调的内容和自己最薄弱的科目、经常出错的地方。因为这些科目潜力大,成绩提升的空间大。三要适当增加活动时间,适度放松。如听听音乐,以此开阔心胸,消除烦恼,改善大脑功能,还可以在晚饭后走出教室,散散步,融身于宜人的自然环境中,欣赏红花绿树,呼吸新鲜空气,眺望落日余晖,感受轻轻吹拂的晚风,使大脑增加吸收氧气,提高思维能力,保持一种愉快的心境。在此,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切忌参加运动量大、剧烈的体育活动,防止疲劳过度与意外伤害影响考试。四要在饮食上加强营养。如早上喝些稀饭,吃个鸡蛋,中午在家吃些炒菜、瘦肉等。晚上睡前喝袋奶等。以保证自己健康的身体、充沛的精力。五要注意行路安全。如上学、放学过路口一定要“一停二看三通过;宁等三分,不抢一秒”,路上行驶慢点。若真的受伤了,参加不了中考,就是成绩再好,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呀! 二、认识乐观、向上心态的重要性。 乐观-面对中考所带来的压力而采取的人生心态 向上-紧抓心中目标且付诸于行动并努力去实现 若说同学们此时的心情:坦然面对的有,满怀信心的有,焦虑害怕的有,心神不宁的有,毫不在意的也有。比如说焦虑吧,对于中考来说,适度焦虑能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变压力为动力,促进成绩的提高。但对一些同学来说,由于过多考虑家长的希望、老师的期待、亲朋的关心,个人的理想、同学的议论等往往造成焦虑过度,复习中心烦,学不下去。不过,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不管你是哪一种心境,中考作为一种制度,一种向高一级学府选拔人才的制度,她决不会因为咱们的喜、怒、哀、乐、愁而停止中考或取消中考。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中考难道不是咱们每一个同学期盼已久的吗?三年的初中生活,三年的勤学苦练,三年的知识积累,等的就是这一天,盼的也是这一天。三年磨一剑呀!而中考就是所有同学“亮剑”的一个公平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你可以尽情而挥洒自如的展现自己的知识、才华、能力,何乐而不为! 三、带着希望启航 亚历山大帝远征波斯时,把一切财富全抛下,他的大臣很奇怪的问:“我尊敬的陛下,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随着我们社会的飞速发展,时刻都有新事物的产生。但是在我们使用这些新事物的时候,往往也会引发很多的心理问题。特别是我们现在的小学生,他们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虽然现在的物质条件比较好,当小孩子的生活却没有我们以前过得那么幸福。在小孩子的身边,有很多无形的压力,对他们或多或少的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造成影响的同时,并没有一个恰当的途径可以去了解他们的想法,长久下去,造成的心理影响就会越来越严重。 就拿我们的“应试教育”来说,虽然现在到处都大张旗鼓地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只要还有高考这只“指挥棒”的指挥,学生就会在学校的提高升学率,家长的高期望下,被迫负担更重的学习担子。久而久之,学习繁忙,要与同学互相竞争,心理承受能力差一点的学生就特别容易出现问题。 何谓教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就算你再聪明,但你的心理素质不过关,动不动就钻牛角尖,那么培养出来的就是一个不定时的炸弹,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爆炸。这是一种很可怕的事情。所以,身、心两方面都必须得到健康的发展。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 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小学生的厌学障碍和人际关系问题相当突出。很多学生都说,他们天天过着“单调”、“紧张”、“烦躁”、“抑郁”、“无聊”的学校生活。甚至多达近30%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说: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应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正常健康、全面发展的保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在小学阶段的高年级,学生个体开始从儿童进入青少年,其身心变化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性成熟的开始,身体的发展,让学生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出现独立的需要。产生这

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 所谓心理疏导就是对学生心理障碍的疏通和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的阻塞现象,或心理平均,失调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障碍”。目前,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他们是家庭中的小皇帝,性格的个性化都很强,但其面临的社会却是一个处处填塞竞争的快节奏、多变化的社会,这对初识社会的中学生无疑是一种挑战,这要求他们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而中学阶段学生必须面对升学、就业、人际关系等强健的心理压力,这对于某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情绪波动大的学生就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较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身心康健发展。 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诱因极多,表现形式纷繁复杂,主要表现为:(1)认知障碍。 如学生对老师家长的思想教育不理解或对学科学习目的不明确而形成的应付心理或厌倦心理等。(2)情绪障碍。如学生因老师表扬或批评而形成的骄慢心理或自卑心理等。(3)性格障碍。如孤介心理、解?心理、疯狂心理等。(4)人际交往障碍。如早恋心理、嫉妒心理、怀疑心理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个体身上,上述心理障碍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几种障碍交织在一起。 面对学生的心理障碍,班主任必须确凿诊断,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以保障学生心理康健发展。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使我取得了一定的心理教育经验。我认为要想有用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掌握以下方法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一、创设班级优美的情感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同等、调和、喜悦的学习环境。 1.建立优良的师生情感。优良的师生情感是教育的基础。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支配地位。因此,教师要从了解学生的心理出发,实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要求,使学生因真实感受到教师的亲密与善意而乐于接受教育,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新时期又赋予了教师更高更新的要求。在学会学好基本的知识技能外更应有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此要求下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对待生活积极主动、乐观向上、自尊、自信、自律、自强,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具有关爱和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环境意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目标。 心理辅导是一门艺术,是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共鸣。那么在在心理辅导时教师应如何去做呢? 一、要有爱心 “育人为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工作中,我努力用“师爱”去抚慰学生,慢慢地将心灵受伤的学生搀扶到正路上来。经常有学生给我写信,向我诉说心里的焦虑、苦闷、迷惘、无助,这些情绪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学习态度,甚至是价值取向。我曾收到过一个高二男同学的来信,他说:“老师,我有时很迷茫,甚至都不知道我读书究竟有什么用――我不想长大,可又不可能,我现在很无助。”他平时

很用功,考试成绩通常还不错,我了解到他当时是刚刚考完试,成绩不太理想,所以感觉难以接受,又没有办法把苦闷发泄出来,所以竟有了不想长大的想法。了解到这些,我给他回了一封信,告诉他:“每个人在某一时段,由于外部的、自身的一些原因,总会有一些消极的想法或不稳定的心理状态,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但有问题总是要解决的。首先明确自己读书的意义。读书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水平和掌控能力,读书会让人远离愚昧,提升内涵。长大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且必须面对的结果,所以我们都会长大,同时也会享受到长大的乐趣。长大了,通过努力了,我们就有能力孝敬父母,享受爱情,过自己喜欢的日子。你看看,这难道不好吗?所以,你现在要做的是理清思绪,找到方向,再努力向前。”后来这个学生跟我说:“老师,我现在明白我该怎么做了。我相信,只要我心中的希望还在,我离成功永远是越来越近。尽管可能我速度很慢,但蜗牛也是牛,我相信自己!”而且他在后来的学习生活中做得很不错。有些学生跟我说,他们与同学甚至是朋友之间的关系,有时不能协调。有些学生,由于初中学习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加之是独生子女在家多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有的学生说:“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

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调整心态,轻松迎考 ——干驿初中6月中考心理辅导讲座 同学们: 中考就要来了,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大声告诉老师吧,中考来了,你们准备好了吗? (回答的好,看来同学们的确准备得很充分了。而且也乐观自信,非常好。)(回答的声音很小。如果我要是在你们读七年级或八年级的时候问你们一句,明天期中考试,同学们准备好了吗?一定会听到特别响亮的声音:准备好了。因为我现在就在教七年级的学生,只要问他们准备好了没有,他们总会大声地告诉我准备好了。) 为什么今天,有很多同学不能大声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因为面对中考这么大型的考试,大多数同学或多或少地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波动:可能有的同学这几天越想多学却已经学不进去了;或者经常为失眠、食欲不振而烦恼;心理总是担心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怕辜负老师和父母的期望;怕自己的功夫没用到;总之心情越来越烦躁、成绩无缘无故下降、人际关系也不像以前那么好了。 这些考前心理失衡的表现,表明你对中考的高度重视而且因为太重视而引起了过高的焦虑。当然也是所有的同学都这样,我们在座的各位毕业生可能存在这样的几种心态: 第一,很轻松,无所谓,没有把考试当回事情,因为没有学习上的压力,这样的学生要么过于自信,要么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这会使他们进入不了考试状态,考试时兴奋不起来,激发不起考试的劲头,往往考不出实际水平来,就像运动员参加百米竞赛一样,跑前不紧张,无所谓,跑起来也没有劲头。 第二种心态,对考试有点紧张,虽有点压力但能转化为动力,这会促使他们努力备战加强复习,他们对自己有信心,有合理的学习目标,能为考试全力以赴,复习效率也比较高。 第三种心态:这也是较多学生的学习、复习状态,尤其是在高手如云的班级。学生很担忧、紧张考试,弄得自己情绪很不好,整天郁郁寡欢的。 有学生曾对我说:“老师,我非常努力的学习,我很希望能考好,如果这次失败了,我觉得我完了。”“老师,我很想努力复习把考试考好些,可我发现我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掌握,现在离考试又不远了,拿起书本我都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老师,语文试卷上要是出现了XX题目我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回答呢?”还有些学生对自己要求严格,不容许自己有一点浪费的时间,有时候出去玩玩了,跟同学聊天了,过后就自责起来,觉得自己没有把握住学习时间。或者在玩在聊天的时候还想着学习的事情。大脑里大部分时间都装着课本上的东西。这些都是中考前内心焦虑的表现。 一、考前心态与考试成绩的关系 心理学有一个很出名的定律,叫耶克斯—多得森定律。它很科学的反映了这样一种现象:如果人完全缺乏紧张、毫无压力,会导致没有学习动力,这是不利于学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育的一个最重要时期,是一个人由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点。心理学家将这一时期形象地称为“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学生面临着许多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的特殊问题,部分学生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作为班主任如何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障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疏导、消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呢?这是一个所有班主任都应努力探索解决的问题。 所谓心理疏导就是对学生心理障碍的疏通和引导。学生的心理活动的阻塞现象,或心理失衡,失调就是人们常说的“心理障碍”。目前,中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他们是家庭中的小皇帝,性格的个性化都很强,但其面临的社会却是一个处处充满竞争的快节奏、多变化的社会,这对初识社会的中学生无疑是一种挑战,这要求他们有较高的心理素质。而中学阶段学生必须面对升学、就业、人际关系等强大的心理压力,这对于某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情绪波动大的学生就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较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形成心理障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中学生心理障碍的诱因极多,表现形式纷繁复杂,主要表现为:(1)认知障碍。如学生对老师家长的思想教育不理解或对学科学习目的不明确而形成的应付心理或厌倦心理等。(2)情绪障碍。如学生因老师表扬或批评而形成的骄傲心理或自卑心理等。(3)性格障碍。如孤僻心理、抑郁心理、狂妄心理等。(4)人际交往障碍。如早恋心理、嫉妒心理、怀疑心理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个体身上,上述心理障碍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几种障碍交织在一起。 面对学生的心理障碍,班主任必须准确诊断,对症下药,因势利导以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我认为要想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掌握以下方法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 一、创设班级美好的情感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 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良好的师生情感是教育的基础。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支配地位。因此,教师要从了解学生的心理出发,实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要求,使学生因真实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善意而乐于接受教育,消除心理上的障碍。 2.创造心理吐露的机会。班主任要想了解学生的心理,除自己细心观察外,还要想法为学生创造自我吐露心理的机会,让学生在平等、安全的心境下敞开心扉、吐露自己的心声。如:经常性地开设心理卫生知识讲座,进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学生调理好心理状态,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

班级管理中必知的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是指由于社会心理、心理规律的作用,使人在社会认识过程中,对人或事所持有的一些特殊的反应效果。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学班主任,应认真学习和研究一些心理效应,充分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影响,提高管理实效。 一、正确运用“门坎效应”,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门坎效应指的是一个人接受了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 门坎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班级管理中,为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给学生制定一个目标,但要将总目标分解成若干呈梯级的子目标。一旦学生实现了第一级子目标,就通过了门坎,再加上班主任的鼓励和引导,使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喜悦。然后逐步提高目标的层次,就有如上台阶一样,一级一级的,最终达到预期的总目标。为了更好地发挥门坎效应,班主任在制定具体的管理目标时,应注意如下原则: 1、目标的合理性。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提出的子目标要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处于同一层次,学生努力就可以达到,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在制定目标时,班主任要全面分析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情况,以确保目标的可行性、合理性。 2、目标的层次性和具体性。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学习态度总是存在差异。为了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必须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根据优、中、差生的知识基础与表现,制定不同层次的、具体的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3、教育者的参与性。学生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而且自己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在学生迈“门坎”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一旦达到某个阶段的子目标时更要及时加以鼓励,使学生产生兴趣与动力,产生一种满足感,从而激化学生产生实现更大目标的动机。 二、正确运用“瓦拉赫效应”,寻找学生智能发展的“最佳点”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这样评价:“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成绩全班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的素质,建议他学化学。这下瓦拉赫的智慧之花一下子被点燃了,终于获得了成功。瓦拉赫的成功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学生的智能发展是不均衡的,都有其强项和弱项。他们一旦找到自己智慧的最佳点,使智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便可取得惊人的成绩。班主任应主动运用“瓦拉赫效应”,积极地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智能发展的“最佳点”。 1、变堵为导,把学生由被动推向主动。传统的班级管理以堵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这种单向性的、不平等的关系天然地包涵着专制主义。而被剥夺了自主性、被伤害了自尊心的学生,对班主任抱有反感,甚至怨恨情绪,师生关系时常处于冲突和对抗之中,更谈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潜能。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和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约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自己智能的强点。

小学生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小学生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同学们,现在已经临近期末考试,在这段复习时间内,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考试是一件平常的事,可以轻松地对待;但有的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紧张和心理压力,怕自己考不好、后悔平时没有认真学习等等,这就属于考试焦虑。这就会直接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更不利于调动个人的积极性和智力潜能,考出好成绩。所以今天我们的讲座从如何辅导学生准备考试以及考试前和考试期间常见的问题,简单交流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小学生准备考试的方法: 一、消除考试的恐惧心理 孩子们,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们是否掌握了平常所学的知识,因此,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只要我们的知识掌握得牢固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认真复习,就一定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对自己要有信心。 二、劳逸结合,提高复习效率 在复习时,每隔30分钟左右,闭眼或远眺片刻。每学习50分钟—60分钟休息一段时间,晚饭后1小时左右再学习。如果要复习几门功课,需要交替安排,因为不同性质的功课轮换复习,可以使大脑较长时间的保持清醒状态,这是减少疲劳发生,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心理学研究证明:早晨起床后半小时及晚上睡觉前半小时记忆效果最好!建议大家每天合理安排课程,在这段高效时间里复习最关键、最重要的课程内容。

三、加强营养,保证睡眠充足。 复习考试期间脑力消耗大,营养需求量也明显增加。应该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和钙的食物。按照平时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吃饱吃好,不挑食。考前忌暴饮暴食。晚上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开夜车”是得不偿失的。 四、考试前,及时调节一下情绪。 如果有些紧张,也可做深呼吸,或默念,想一想最令人愉快的事,放松自己的紧张情绪。考前注意调节情绪,消除疲劳,养精蓄锐,以稳定、饱满的情绪迎接期末考试。 第二方面:考试前后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举例: 1.考前看不进书怎么办? 面对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同学们考前紧张、焦虑,考试时碰到难题“卡壳”,平时会做的题目在考场上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等等,这些情况在所难免。这类学生大多学习处于中等水平,他们由于对未来成败的结果把握不定,因而极易产生焦虑情绪。由于心事重重,使得这类考生无法把精力集中在复习中。对于这种情况,同学们一定要把自己真正担心的东西表述清楚,然后再设法否定自己的这种担心,以解除自己的心理负担。此外,当考生感到所要复习的东西太多时,则往往会因多而生乱,乱而生烦。所以这类考生的当务之急,是将所要复习的东西按重要性的次序,排列出一个合理有序的复习进程。

对问题学生心理疏导的方法

对问题学生心理疏导的方法 简言之,心理疏导就是疏通心理淤塞,使心理活动畅通无阻。心理疏导是医治学生心灵的良方,确保校园安全的保障。它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教育艺术。 在面对全体学生加强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尤其要重视对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如果不能及时加以疏导,问题学生就会演变为基础教育的次品。问题学生之所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学习目的性不明确或学习心理状态差,有的是自制心理状态差,还有的是受到其他人的误解或未得到老师的关心与肯定而引发出问题,等等。 因此,对问题学生的心理障碍疏导应当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的疏导方法,要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方法上不能企求简单化、千篇一律;在时间上,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否则就不能达到疏其心、导其行的目的。 只有充分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区别对象、区别情况,对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法,强化思想教育,才能使其排除心理障碍,发生转化,确保校园氛围的安全和谐。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学生实际,我们常用以下三种心理疏导方法来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促使他们实现转化。 一、坚持激励性原则,用知识的价值、知识的力量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增强其学习动力 教育方针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施教过程中要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教育测量学表明:任何一个受教育者的群体中,都有好、中、差三种类型。要使这三种对象在受教育过程中均获得成功,我们必须十分重视对问题学生的分析、引导,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众多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尺问题学生容易出问题,表现在行为上,易惹是生非;表现在学同上,学习效率低、学可成绩差。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也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主要是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这些学生往往学习心理状态差,学习环境不好,或学习方法不科学。久而久之,他们在学习上缺乏争取成功的自信心,在思想深处背上了包袱,存在沉重的自卑感。 对这些人的教育决不能采取简单的批评与训斥,而要采取思想教育和心理 疏导相结合的方法,去进行教育疏导。 首先,教师在思想上对他们要寄予较高的期望,相信他们也是明天的太阳,相信他们经过努力会有较大发展,乃至成为优秀学生。 其次,在行动上,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并选用一些曾一度受挫而处于后进地位、后经奋发努力而成才的名人,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本校的由后进变先进的典型的人和事去教育他们、鼓舞他们,用知识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兴盛、对社会的进步和自身修养的作用去激励他们,帮助这些问题学生确立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即学习的动机、信心、兴趣、好奇心、求知欲、意志力,促使他们一步步进取;同时给他们创造显山露水的机会,让他们自我表现,使他们获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发表时间:2014-06-20T10:11:31.047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4年4期作者:杨明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的心理健康诊所、心理咨询服务等一些为成人设置的心理咨询机构层出不穷。 杨明贺威湖北当阳市第一高级中学 444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地的心理健康诊所、心理咨询服务等一些为成人设置的心理咨询机构层出不穷。许多学校也开设了心理健康课和心理咨询室等,更令人欣慰的是,心理教育已成为班主任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心理疏导情感交流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新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而“改革教学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学科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理论发展”(《走进新课程》第四章“新课程与教学改革”)。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更应在教育教学中具体体现“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核心理念。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培养其健康心理的问题也就摆到了重要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学校、老师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的心理如果不能得到健康发展,那将对他以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此,作为班主任,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所谓心理疏导,就是指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的一般心理问题或者障碍给予直接或间接的心理辅导,并针对这些心理障碍或轻微心理疾症进行诊断或矫治的过程。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工作的先导,是直接与学生的心理问题交锋的对象,在学生的思想及心理形成过程中能更加及时地发现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所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直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也便于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指点迷津,从而指正学生前进的航向。作为班主任必须强化自己在心理疏导工作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心理疏导,激发学生自我教育,将促进学生自我醒悟和学会自我心理护理作为自己的职责。 班上有一名女同学C,中考成绩585分,进入高中后,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适应新的学习,作业无法按时完成,情绪异常激动,经调查,该同学晚上回家后还自己主动做一到两小时的作业后方才休息,而休息时又无法迅速进入睡眠状态,白天精神不振,效率低下,而且情绪焦躁、易怒,即使是星期天同父母一起上街,也总是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老是催促父母快点,说回家还要做作业等。她父母反映以前她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怎么进入高中后心理变化这么大,实在是接受不了。针对她的情况,我采取如下处理措施: 了解情况,有的放矢 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目标是: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社会适应能力。 得知C同学的情况后不久就要召开家长会,正好通过开家长会这条途径,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具体表现,做到工作有的放矢,同时向家长介绍C同学在校表现,向家长提供心理教育方面的指导,帮助他们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应对策略,积极创造适于学生成长的家庭和社会心理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家长会上,我重点谈了关于学生进入高中后家长要做哪些工作,到底应该怎样指导孩子学习,什么样的状态是高中生的最佳学习状态等问题,并在家长会后,将其家长单独留下来,进一步取得了家长的配合。这些工作,不仅了解了C同学在家里的表现,也使我在教育过程中找到了切入点,增强了做好C同学心理疏导工作的信心。了解情况后,就是对其心理问题提供必要的指导,帮助她树立信心,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我针对C同学的实际问题,在班上有针对性地组织主题辩论“怎样对待家长、老师对我们的批评、指责”,帮助C同学及其他同学培养承受挫折、能屈能伸的心理品格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并且把握好时机,趁热打铁,告诉她在今后应该怎样去学习和生活。但是,没有过多久,她的情况有出现了变化,又回到了以前的状态,她母亲在电话时焦急地谈到了她在家里表现后,我决定对其进行家访。 寻找亮点,言语激励 我们知道,不论是哪类人,总是会有闪光点,关键是找准闪光点,使其觉得的确值得骄傲。学生作为一个极具可塑性的个体,也必然也是如此。其中考试结束后,因为考试成绩欠佳,她的情绪更加急燥,接到她母亲的电话后,我决定对其进行家访。星期六的课间操结束后,我单独留下C同学,对她说:“C同学啊,我想到你家里去看看,欢迎我吗?”她马上说:“欢迎老师去我家里,我马上去跟我爸打电话!”下午,我在学校把准备说的几个问题再一次回话后,驱车来到她家,跟她的父母一道分析了她在学习上存在的误区及心理状态对她的学习状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后段时间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修正了作息时间,要求家长督促落实;她本人也迅速地作出了积极配合的反应,临行,我不经意地见墙上一幅题款为她本人的画,我问:“这幅画是你画的吗?”她说是的,并说以前曾经跟随老师练画画和写字。我说:“画得不错啊!还练过字?”她说:“是的,我是当阳市首届“沮漳之星”书法比赛的一等奖。”我说:“那你送老师一幅字吧!老师很喜欢你的字。”于是她便写了一个条幅送给我了。走的时候她父亲说:“今天是她上了高中以来最高兴的一天,她都好长时间没有笑过了。真是太谢谢您了。”其实这个时候,第二个计划已经在我心中形成。 搭建舞台,增强信心 考试后不久,学校就要举行堆蓝体育艺术科技节,要挑选文艺节目,文艺委员找我商量出什么节目,我说:“你知道我们班有几个会唱会跳的?”她说不知道,我说:“那就来个琴韵书法吧!”她问演员都有谁,我说:“你不是会弹琴吗?演员就是你、C同学,我们来个古典的。”就这样一台基本未经排练的文艺节目就定下了,然后我找来C,告诉她关于节目的事情,我告诉她:“自信点儿,要好好表现,你别担心,肯定成功!”那场表演十分精彩。表演结束后她告诉我说:“今天感觉真好!”我说:“自信点儿,其实你在很多方面都是挺好的,只是一时还没有找到感觉罢了。”从那以后,她比往常自信多了,笑容又经常浮现在她的脸上了。 及时交流,巩固效果 情感交流在这个实践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的确信,如果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人们的认识过程,总是伴随着情感过程,认识的程度也与情感有关。从而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要注意运用好“情感交流”这一杠杆,首先班主任要加强自己的情感修养,重视和增强自己活动的感染力,以丰富、高尚的情感去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其实班主任要善于把自己内心的感情充分地表现出来,从而有效地发挥情感感染力的作用。再次,利用好情感迁移功能,设法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