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

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

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
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运用

浅谈比较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历史教学比较法,是指将有一定关联的历史现象和概念,

进行比较对照,判断异同、分析缘由,从而把握历史发展进程的共同规律和特殊规律,认识历史现象的性质和特点。引导学生从历史联系中考察历史现象,通过比较发现异同,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对于学好历史实在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关键词:历史教学比较法历史眼光

我们应该怎样进行比较呢?常用的历史比较法有以下几种:

一、把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发生的,但是有一定关联的历史事件加以比较。例如,中国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但是其发生时间不同,发动战争的列强不同,带来的破坏和影响也不同。而经过比较,还可以对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列强对圆明园的

劫掠等内容加以强调。再如,对人类迄今为止所进行的三次工业革命加以比较。三次工业革命的时间、背景、影响,通过三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人类分别进入到了什么时代等,对工业革命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日本的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也可以进行比较。前者使日本走上了封建道路,而后者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二、我们可以从空间观念出发,就不同民族、地域、国家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对照。例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有哪些;美国、德国、日本摆脱经济危机地方法;俄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侵华上的不同特点;中国的戊戌变法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等等。

浅谈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揭阳真理中学林海燕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而历史,是指发生在过去的一切,它具有不可再现性。在这种情况下,史料就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历史的基础,也成为历史教学做到言之有据的前提。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已十分重视史料的引用,这为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日益得到更多历史教师的关注,本人现就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和运用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谈一点体会。 一、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⒈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但历史教材总是浓缩地反映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它不可能在每一个历史事件的描述上像具体的史料那样反映得形象生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借助一些史料,再辅之以多媒体手段来体现,可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造成生动形象的直观感觉,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于历史认知的积极性。 记得在讲述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混战,令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这段历史时,我引用了曹操“铠甲生饥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学生通过阅读和想象,仿佛亲身感受到了那长年征战、百姓流离失所、田园荒芜的悲惨场景。教材的描述和形象的历史画面结合在一起,学生更容易理解,然后,我再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改变这种惨状?历史是否是顺应这个改变发展的?学生很快就得出结论:统一才能改变。并对之后发生的“官渡之战”充满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借助多媒体手段将一些仅靠讲述很难让学生有全面认识的史料展现出来,如秦兵马俑、敦煌壁画等,也能起到很好的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 ⒉增强历史感,体验论从史出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突出本学科的自身特点,历史教学应该有的特点便是浓郁的历史感,这是历史教学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适当引用原始材料,可以增强历史感,也可通过对原始材料的分析,让学生确立一个信念,即历史的结论并不是武断的,也不是强加的,而是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的。 讲述史料,有时看似增加了难度,实质上却是简化了教材内容,能起到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讲述西汉削藩问题时,若引用晁错关于“削藩”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能把西汉王国分裂割据的情形凸现在人们面前,使人有身临其境的历史感,也有助于帮学生

运用比较法

运用比较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南充九中莫尚盛比较法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喜欢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时,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征。由于比较法应用简便,适用范围广,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较强的逻辑性,不但教师乐于运用,而且学生也容易接受。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若能恰当地运用比较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能够使他们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而更加系统地理解知识。 一、比地理教学中比较法的作用 1.比较法有利于巩固知识 学生在学习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过程中,把已有的地理知识和学习的内容进行比较,就可以获得清晰的地理概念,掌握新学的地理知识,同时对旧知识也起了温故和加深的效果。 2.比较法利于学生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 地理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地理事物的位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揭示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知道为什么会形成。比较法能完成这个任务,如将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比较,便可使学生明白两者都处在亚热带,但因海陆位置不同,前者由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夏交替控制,造成冬雨型特征;而后者由于海陆差异的因素,造成夏雨型的特征。如此一比较,学生就会知道地中海式气候分布在亚热带大陆西岸,而后者分布在同纬度大陆东岸,二者内在联系和特点清晰明了。 3.比较法有利于使教材形成系统,便于巩固记忆 地理教材中不少内容是相对应的,或者是矛盾的对立,但又存在相互对立的联系,通过比较后理解记住了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自然而然地记住了,通过运用比较法使矛盾对立的知识点形成系统化。如我国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就可以从活动时间、性质、活动方式、造成后果等方面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记住各自的特点,又形成了季风知识的系统。 4.比较法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 在比较法运用的过程中,学生要进行独立思考、分析异同、究其因果等,大脑思维活动和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拓展了学生的地理思维空间,同时还锻炼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地理教学中运用比较法的主要类型

浅谈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比较,是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的方法,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产生强烈的刺激,促进积极思维。 比较法即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已知到未知的比较分析,即进行类比分析和对比分析,用类比的方法提出教学内容之间的相同之点,用对比的方法提出教学内容之间的相异之处。语文课中运用比较方法,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比较,可以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与特征,使学生获得的新知识更加鲜明、准确,已学的旧知识更加深刻、牢固。下面介绍两种最常用的比较方法。 一、比较的方法 1、纵向比较法 按照学习的过程,从前面的比较对象到后面的比较对象,或从后面的比较对象到前面的比较对象,依次进行比较,叫做纵向比较。这种学习方法叫做纵向比较学习法。 例如:下面是《荷塘月色》之中的荷花、荷叶的描写和《荷花淀》中妇女们被敌船追赶、划进荷花淀时对荷花、荷叶的一段描写: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际的密密 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 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这两段文字在对荷叶、荷花的描写上都匠心独运,展示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柔美图和壮美图。同是写荷叶,《荷塘月色》用“弥望”、“田田”来体现荷叶长的茂密,遮满整个塘面;《荷花淀》则使用“一望无边”、“密密层层”来再现荷叶的丰茂。两相比较,一个华美淡雅,一个朴素豪放。写到荷叶的姿态,作者都赋予它们以形象地比喻,一个“出水很高”,看来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个“向铜墙铁壁一样”。前者给人以苗条、潇洒、轻盈、柔媚的美,后者极力渲染当时的战争气氛,给人以雄壮、恢宏、威严而不侵犯的阳刚之美。同时写荷花,荷塘里的荷花通过“袅娜”、“羞涩”、“星星”、“明珠”等的描写,细腻而传神的表现了荷花的柔美。含情脉脉的迷人情态,以及他的光艳、灿烂、素洁和纯净,给人一种恬静、朦胧的阴柔之美。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吴永桂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吴永桂 发表时间:2018-12-03T12:00:16.09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05期作者:吴永桂[导读] 吴永桂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德卧中学 5624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73-01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教师还要尊重学生,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基本的道理他们都明白,只是自制力较差,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情感、兴趣、爱好,有敏锐的观察力,具备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给予适时的引导鼓励。要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思维很活跃,教师应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精彩的发言和精辟的观点应加以鼓励、概括升华和扩展,注意保护学生积极性和自尊心,这样学生也敢于发问。使课堂气氛始终处于和谐、民主、自由、活跃的状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尊重教师、配合教师,才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并且秩序井然的课堂。 二、提高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 首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方面,应使其尽可能丰富多彩,借鉴一些历史中的著名事件和小故事,使学生喜欢上历史课,还应该注重与一些其他教学科目的结合,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历史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可以和语文、地理进行很好地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广泛收集相关契合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良好地调动。 其次,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发挥。一是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影响力和课堂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其主动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引导者,帮助其掌握相关知识点,并总结一些重要的历史规律。如对秦始皇、武则天等人物的评价,一般都会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在军事、农业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进行评论,同时结合影响社会进步的阻碍处进行综合评价。 三、用好图文史料 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史料,图文并茂,处理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果不用活史料,只对教材简单重复,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编者的用意是希望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地比较、概括和解释。因此,要求教师要有较高驾驭能力:一是史料的选择,大部分可来自课本,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自行选择一部分,有机整合;二是问题设置要有梯度,一方面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另一方面也是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史料运用得当。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地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良好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合作互动中解决问题, 形成多种思维方式,采取多种解决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实践证明,小组讨论学习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自己想想”“组内说说”等学习活动,在观察、思考、研讨交流中,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沟通、争辩等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感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设计非常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清晰的板书下来,才能记下来,可以有学生代表到黑板板书,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同时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主体意识得到有效张扬。 五、信息技术手段和课程的有效结合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意思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方法,融合到教学之中。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力求信息获取,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多重交互,促进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意思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方法,融合到教学之中。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力求信息获取,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多重交互,促进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是信息化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多媒体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史料教学的观点很早就提出了,新课改以来,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和在试题中的出现率就更多了。那么,中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诠释历史的能力、历史思维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历史教学;历史材料 新课改形势下,连云港历史中考试题的历史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大量使用了文字材料、历史表格材料和图表材料。题目设问角度灵活、能力层次分明、答案简单浓缩,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历史考试的进步中,因为历史学科的学习很容易陷入空洞的说教和纯粹知识记忆中,试题中大量材料的引入,使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的传统模式,即“贝多芬(背多分)”,也摆脱了过去死抠教材命题的困境。 因此,对历史材料题的解答既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内容。如何突出这一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如何利用好历史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材料组织教学,使教学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被使用的历史资料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来自于教科书,另一种来自教科书以外各种原始资料历史典籍、历史书籍。历史材料包括文献典籍、图表、实物图片、笔记碑文、考古资料、影视等。 历史教科书中提供的历史资料是历史教学的主要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历史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有文字、图表、地图等,这是历史教科书的一大进步。教科书提供的资料一般是与教科书内容紧密联系的原始资料。例如,八年级上册《近代工业的兴起》这一课有这样一段材料: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引自李鸿章。这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李鸿章对自己兴办洋务的一番感叹。正文只是提到洋务运动的目的口号措施及评价,而这段材料却是对正文的阐释和补充,教学中如果重视了这些,会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大有裨益。 原始材料又分为两种:一是最权威和最科学的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当事者的第一手资料;二是所能看到的相关历史事件最早、较早的记录。一般说来这些材料在教学过程中被直接利用,可加强教学的科学性。如:在讲《辛亥革命》这课时,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只是简单的一句话,教师可适当补充《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一些原始条款。 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实施。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但参议院对于覆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通过补充的材料使学生了解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第一手材料,学生对这个约法的性质也就有更深的理解。那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历史材料呢? 首先,读懂材料,逐步分析。在材料的运用中首先要通读材料,从整体上把握,对于不能理解的句子,教师要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如,八年级上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课中有这么一段材料: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那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压制我,众汉人,拱手降洋。——引自陈天华的《猛回头》。接下来这样设问:说一说这是学过的哪一幅图描绘的情况?它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一种社会状况?清政府成为洋人的“守土长官”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这段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社

历史教学中讲授法的运用和优化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教学案例 ——讲授法的运用 课程标准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在“内容标准”中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第一层次为识记层次,这是在初中历史课程学习中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定出或说出这类历史内容的基本史实。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70%左右。《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其中“讲述”“简述”“复述”的内容直接与讲授法有关联,这类要求在每一单元中均有出现。讲授法一直是历史课堂上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运用了讲授法,并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教学设计】 一开始我先简单补充了教材上没有提到的有关西汉末年和东汉的内容。 [师]西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公元8年,外戚王莽乘机夺权,实施改革,却使社会更加混乱,最终导致农民起义。公元25年,刘秀称帝,史称东汉。他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光武中兴”。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专权,政治黑暗。公元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政府名存实亡,军阀割据。 [屏显]“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师]从图上大家可以得知,东汉末年整个国家处于何种局面?

[生]略 [师]假如你生活在东汉末年,你的愿望是什么呢? [生]略 [师]东汉末年,割据势力扩张,彼此征战,使得黄河流域的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生产力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人民群众渴望早日结束战乱,实现统一,重新过上安定的生活。 历史是由无数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所组成,内容纷繁复杂,包罗万象,而他们之间又彼此关联,相互制约,从而形成历史发展的系统线索,体现着历史发展的规律。一件史实是前面某件或某几件之果,而又成为以后某件或某几件史实之因,所以历史课的讲授要把握好知识结构,提纲挈领,突出重点。侧重讲授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侧重讲授教材知识内在的紧密联系和线索系统。《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一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历史的一大进步,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为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体现了知识的延续性,所以说“三国鼎立”揭开了中国大分裂和民族融合的序幕,起着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封建社会民族大融合的时期。但是教材第三单元讲的是秦汉时期的历史,而且只讲到西汉的内容,所以要学生一下子从西汉跳到东汉末年,了解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内容,学生很难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我补充讲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东汉建立以及东汉外戚宦官专权的内容,以便于学生更好的了解东汉

董文娟系统比较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系统比较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以《阿房宫赋》《六国论》《过秦论》为例浅谈 新场中学董文娟摘要:对比既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不同事物的相同点,也能突出其各自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系统比较法,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读写能力。本文以《阿房宫赋》、《六国论》、《过秦论》为例,浅谈系统比较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关键词:系统比较法、读写能力、《阿房宫赋》、《六国论》、《过秦论》对比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不同事物的相同点和各自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比较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文章。但是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能拿来比较的,用来比较的文章一定要有相同之处。《阿房宫赋》《六国论》《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三篇文章都运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进行了借古讽今,因此可以运用对比教学法多层面多角度地训练学生的思维。以下就以这三篇文章为例,谈谈系统比较法在课堂中的运用。 对比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不同事物的相同点和各自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比较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地理解文章。但是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能拿来比较的,用来比较的文章一定要有相同之处。《阿房宫赋》《六国论》《过秦论》三篇文章都运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进行了借古讽今,因此可以运用对比教学法多层面多角度地训练学生的思维。 一、对比文章题目,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文题是文章的眼睛。《阿房宫赋》中的“赋”是一种文体。“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赋”的特点有三:一是讲究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二是描写事物往往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三是结尾往往要议论,以寄托讽刺之意。《六国论》《过秦论》中的“论”也是一种文体。“论”往往进行议论或评论,如阐明某个道理或批驳某一观点。杜牧、贾谊、苏洵三人虽然是不同时代的文坛泰斗,但他们都选择同一历史时期的史实作论据进行了议论——或以秦亡旧事“讽今”,或以六国破灭“谏今”。 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章题目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提高他们利用文章题目把握文章类型的能力,以及从题目中获取关键信息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此外,

五步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 “五步式教学法”在中学课堂中的运用 湘潭市市十八中毛兰 摘要:为了激发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不断学习,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高中历史课堂可以尝试“五步式教学法”。其具体实施步骤包括设疑激趣、感知素材、讨论解疑、归纳整理和巩固开拓。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五步式教学法;历史 在历史教学中,对于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仅仅靠教师将课本知识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这种传统方式,已经不足以激发学生的上课时的激情和兴趣。为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五步式教学法”,通过这样的科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五步式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设疑激趣 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用书,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可以全面掌握所授内容,并提出疑难问题。在历史教学中,要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具体学习目标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部分的重要的内容。课堂上要不断设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在概念教学中,故事导入法是最主要的一种。如在概率教学中,可以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秦始皇,面对郡县制和分封制两种治理国家的方式,你

将怎么抉择和处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在利用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好奇心,及时给予学生一些相关的感知材料和趣味故事,引导学生在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学到知识,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2.感知素材 我们感知的过程,就是信息输入的过程。研究表明,学生要获得知识,除了认真听课之外,有效的观察和实践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教师可以适当地提供全面的感知材料,比如图片、视频等等,而且要设法扩大和增强材料中间的对比度,扩大材料的差异性,让学生能从材料之中寻找到更多的不同点,优化感知效果,对于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更要采取直观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的感知和理解。如讲解九品中正制的时候,想让同学们阅读教科书高一上册(10页,以多媒体形式给出)之后让同学们想象九品中正制的发展轨迹,然后让他们证实自己的猜想,最后得出结论。 3.讨论解疑 讨论解疑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它广泛应用于历史教学之中。讨论解疑可以采取以下步骤:首先,由学生提出质疑或者议题,然后让学生自由交谈,并指定学生发言,而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启发、引导和鼓励,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如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这节课时,关于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的理解,可以先让学生讨论,教师巡视,针对学生课堂上出现的理解的偏差,予以纠正,然后在黑板上给出正确的解释。 4.归纳整理

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e12195725.html, 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安雪梅 来源:《新课程·教研版》2010年第05期 在语文单元教学中,比较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比较阅读能有效地提高学生 的阅读能力。如对孙犁《荷花淀》中几个妇女寻夫时两处划船声的比较:一处是“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节奏缓慢,表现她们边划边聊,轻松愉快的心情;另一处是当鬼子出现时,她们“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地哗哗,哗哗,哗哗哗”,节奏逐渐加快而不乱,表现她们紧张而不慌乱的神态。比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发挥单元教学的系统优势。那么,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呢? 一、选择比较对象,确定比较点 例如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就可以联系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比较点可定在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上。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描写上比较, 还可以与刘鹗的《明胡居听书》中音乐描写作比较,比较点可放在形象的比喻和侧面烘托等。 二、精读作品找出其异同点并探究其原因 例如同是名家词作《卜算子·咏梅》,可比较毛泽东与陆游两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并分析不同的原因,就可上升到对两人时代、环境、世界观的本质差异的高层次的理解上。 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概况可有三种情况。 1.同中求异。例如学习苏洵的《六国论》,可选择贾谊的《过秦论》与之比较,两文都是史论,立意都是借古讽今,劝谏统治者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两文均采用评述结合,但他们同中有异,异中见妙,具体表现有:(1)结构安排不同:《过秦论》采用两段式结构,第一段记述自秦孝公始至 秦二世末由弱及强,由强到弱而灭亡的过程;第二段通过对比分析秦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六国论》采用三段式结构,第一段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二段用具体事实证明论点;第三段在前二段的基础上引出教训,警戒后人。(2)组材顺序不同:《过秦论》以时间为序,《六国论》以事物的类别为序。(3)表现手法侧重点不同:《过秦论》采用先述后评,以述为主;《六国论》则先评后述,以评为主,边叙边评。(4)评论点位置不同:《过秦论》在文后,卒章显志;《六国论》在文首,开门见山。明确两文异同点,就有利于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同时对指导学生写评论练习也大有裨益。 2.异中求同。同类题材可以出现在不同体裁的作品里,而相同或相似的表现手法也可以为不同的体裁的作品采用。对不同文章的某些部分进行异中求同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其中的某些 规律。

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的教师读书笔记

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的教师读书笔记 导语:“教育的效用,从根本上说,是服务于我们的人生。”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具有高阶思维能力的尖端人才。接下来是给大家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的教师读书笔记,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这学期,我阅读了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感触很多。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要想在历史课堂上实施有效教学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知识的入门,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实施有效教学,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 二、讲好插图,引发兴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如七上第8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 为起到这个作用,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一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一: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尽量在课堂上少讲,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样,老师角的轻松学生学的省心。 第二: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教参和课标做深入细致的研读,而且需要自觉地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有用的信息,增加一些可以称为“背景”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进行内化,变成对教学有用的东西,这样,文本在学生眼前就不再是孤立出现的一株植物,而是有着深蓝色天空作映衬的一幅图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教学几年来,感觉自己的知识好像越来越少,能给学生的也不多,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所以教师要竖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我们在上课的某一个发问,不是你看了几本本学科的教科书里能给你的。我们的某些奇妙的教学设计的诞生,不是你看课本所得到的,我们也绝对不可能从某个所谓名师那里学到什么对你非常管用的“教学技巧”,所有这一切都是靠你自己去学习,去探索。 第三:要有一种洗课的意识。课前的洗课,如同洗菜、洗衣服,去掉不需要的东西,使课堂不臃肿,提高课堂的效率,思考的深度和力度等,都值得我们好好的研究和思考。 第四:要优化选择和组合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最优化选择和组合。确定合理的教学模式,新课的导入,情境的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自信,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第五,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历史新课标》明确规定:“历史课程改革应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新课程强调教学行为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如何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聂幼犁教授认为:“学生主体”的核心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如教学目标、认知逻辑、实施方式、处理方法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情况,而不是某种形式。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条件,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不能包办学生的一切。 教学就其效果判断,总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标准。所以,“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主导着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有效性在实践上有一个起码的要求,就是学生是主体主动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受学生欢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永远是第一位的,否则无论怎样美好的教学设想在学生冷漠或厌烦的情绪中都将难以实现。兴趣需要培养。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著名史学家周谷城曾说:”离开史料,不能讲历史,离开史料固不能有历史”。同样一个成功的历史课堂也离不开史料。史料教学,实际是指基于史料的历史教学。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教学界,20世纪50、60年代英国中学历史教育出现了”危机”。为了走出窘境,英国对历史教学进行了改革,掀起了”新历史”的思潮。和传统的历史教学相比,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和具体学情,选取合适的史料来引导学生对其识读、理解、分析、探究等,继而获得相应的历史知识和历史学习能力。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经过不断的理论探讨和大量实践,人们逐渐认可和接受。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直在进行,2003年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史料教学法的运用,实现了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和谐统一,实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体性,改变了传统的课程观,是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法。史料教学也符合当下高考命题改革的要求,以全国卷I为例,2007年开始所有的选择题题干全是材料创设情境,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史料教学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变传统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在史料研习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来自其它同学不同观点,不同文化材料的理解,都有助于他们学会包容、理解和尊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人文精神与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所以,伴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史料教学法也日益受到中学历史教师的重视。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史料教学还未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它在教学和教育活动中的作用,还有很多值得探究和反思的地方。 一、史料教学使用过于泛化,抛开教材盲目堆砌史料 例如,在一次听课活动中,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的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发展》时,有位教师引用了以下史料: 材料一:伽利略指出不需要外力也可维持运动,论证了惯性运动。通过著名的比萨斜塔自由下落实验,建立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物体落下的速度与重量成正比例”的观点,即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材料二:三条定律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其他物体对它作用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所获得加速度的大小与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第三定律:”两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三条定律内在联系紧密共同构建了牛顿力学理论体系的完整性。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六种提问技巧

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六种提问技巧 肖秀灵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六种提问技巧,即诱导式提问、疏导式提问、阶梯式提问、对比式提问、迂回式提问和材料式提问,同时例举大量实例说明如何运用此六种技巧。此文对广大需要加强提问技巧的历史教师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历史教学提问技巧 【正文】 一、问题的提出 在历史课堂中如何提问,提问是否有其技巧性?我们先看下面一个事例:某教师在讲完辛亥革命的内容以后问:同学们对辛亥革命的过程清楚不清楚?答:清楚。问:好,辛亥革命为什么能赶走皇帝?答:(一时语塞)。这个事例中,教师提问了两次,第一次只是一般性的询问,并没有起到实际效果,第二次提出的问题,使学生思维才真正调动起来。显然,在历史教学中关非随意提问就才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老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讲究提问的技巧,以提高我们的历史教学质量。 二、六种提问技巧 笔者认为广大历史教师常用的有以下六种提问技巧。 (1)诱导式提问 ①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诱导提问。 例如,有位教师提问学生:原始初民驯养小动物的最初动机是什么?多数学生回答是为了获取食物,为了吃动物的肉,剥取动物的毛皮。这是没有教师暗示下的原有思路延伸的结果。接着教师诱导一位平时爱养小狗小猫和各种昆虫的学生,让他联想从小爱养小动物的生活体验谈谈想法,结果他提出了一种新看法:小动物多可爱好玩!初民们最早饲养小动物也可能是为了好玩,是为了与孩子们作伴,是为了增添生活乐趣。各种动物驯养多了,驯养时间长了,才成为家畜,才发展起畜牧业来。等到畜牧业发展起来之后,才谈得上经济价值。饲养动物,追求经济价值是后来的事,不是原始初民最早的动机。原始初民最早时还头脑简单,还不可能有先养后吃的长远打算,只可能凭着喜爱动物这种感性冲动来饲养动物。这样,就开拓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新思路,开拓出了创造意境。 ②用形象语言创设新情境,诱导对问题的理解。 如“张三兴奋地提着一串刀币上街买肉,路遇李四提着一串铲币去买米,请问这是发生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的事?”显然比起“战国时货币形式有几种?齐、赵等国货币形态如何?”的问法有趣得多。实践证明,初中生对此类提问很感兴趣,记忆也很深刻。 ③以富有趣味的知识性提问,诱导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去积极思维。 例如:在《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节课中,提出一个问题,“为庆祝新中国诞生,在开国大典鸣礼炮时,你们知道当时设置了多少门礼炮,齐鸣了多少响吗?”然后告诉学生:“是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设置54门礼炮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齐鸣28响是为了纪念中国***领导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怎样爆发的?为什么会爆发?它有什么重要意义?”这样的提问会使学生兴趣盎然,从而在主动、轻松的心态中进行学习。 ④教师善于抓住学生疑问的某些闪光点,诱导出新的疑难问题,启发学生思维。 例如:在教学《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一课时,有个学生提出:“北美资产阶级和北美人民为什么要反对英国人呢?”这不是疑难问题,但其中有一个闪光点。于是教师借题发挥,一步步引导学生,提出:北美资产阶级和北美人民反对的是所有英国人吗?(不是)那么他们反对的是谁呢?(英国资产阶级)这时的英国资产阶级是以什么面目出现在北美的呢?(以殖民者的面目出现)准确地说北美资产阶级和北美人民反对的是谁呢?(英国殖民者)大家

比较法 教案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教案 【不等式的证明(比较法)】 学科:数学年级:高三班级:202、203 主备教师:沈良宏参与教师:郭晓芳、龙新荣、刘世杰审定教师:刘德清 一、教材分析:不等式是高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而本节内容又是该章的重中之重,是《考试说明》中八个C级考点之一。基本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为我们证明不等关系提供了主要的方法及应用。用基本不等式求函数最值也是高考的一个热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不等式的证明方法——比较法的基本思想; (2)会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熟练并灵活地选择作差或作商法来证明不等式; (3)明确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的内在动机;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比较法的意义和基本步骤,作差、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 四、教学难点:常见的变形技巧,根据题目特征选择合适的方法证明不等式 五、教学准备 1、课时安排: 2课时 2、学情分析:本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不等式以及不等式的相关基本性质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学生已有一定基础,只是部分学生由于上课的状态和课后没有及时巩固到位,对前几节的基础铺垫知识理解掌握得不是很透彻,可能还存在一定理解和对新知识的接受的问题。 3、教具选择:多媒体 六、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合作探究 七、教学过程 1、自主导学:阶段1、认知、预习、质疑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1作差比较法 阅读教材P21~P22例2,完成下列问题. 1.理论依据:①a>b?a-b>0 ;②a=b?a-b=0;③a<b?a-b<0 . 2.定义:要证明a>b,转化为证明a-b>0,这种方法称为作差比较法. 3.步骤:①作差;②变形;③判断符号;④下结论. 教材整理2作商比较法 阅读教材P22~P23“习题”以上部分,完成下列问题.

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四川省中江县职业中专学校陈德勇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运用比较方法,因为运用比较方法可找出万物之间的相同或差异,并在差异和联系中找出客观规律。要求我们注意到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比较法教学的具体运用和在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比较、运用、差异、培养、发挥、开拓、提高 世界上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没有相同的两个个体,但事物又是有一定联系,按照其固有的规律向前发展的。所以,运用比较能够找出事物之间的相同或差异,并在差异和联系中摸索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说明比较历来就是认识客观事物的有效方法。实践中也证明,比较法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既是教师的一种教法,也是学生的一种学法。 一、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比较法能使抽象细致的要领和规律具体形象化,能起到或加强直观作用。事实证明学生对平铺直叙的讲比较乏味,而比较法教学可把课文各种上知识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思考,然后根据需要得出不同的结论。有的学生还入了迷,钻进去自己找材料比较,能根据老师指导的方式方法进行运用,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把比较法从无法到有法,又从有法到学生能自由运用的无法境界。 2、恰当的运用比较方法能使学生在相互联系中发现新的含义,做到习旧知新、熟能生巧、融会贯通;可使学生牢固地建立起知识的内部联系,把一些零碎组织起来,使之系统化并加深记忆,使学生牢固地撑握所学的知识。 3、比较法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石,即比较是一切逻辑思维的方法。任何事物的特点必须在相互比较中才能充分地显示出来。比较法中的纵横比较是多角度、多类型、多层次的,学生通过审察、又通过求同、求异的分析,然后综合思考,得出的结论各异,这样引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对客观世界进行多角度、多类型、多层次的观察,并进行纵横比较思考,从而掌握客观世界的规律。这样,提高了观察客观世界的能力,提高了语文思想素质。 4、比较方法对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丰富多彩的比较,能引发学生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在写作上开发思路,拓宽写作面,学生能根据比较法对自己不同角度不同方式写的文章进行审察、分析、综合,然后自己分析得失,从而提高写作水平,达到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 二、比较法教学的运用 1、字、词、句、段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词句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理解含义比较深的词句在课文中的意义和对于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采取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就可以使学生理解词义句意,那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词句在课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词语、句子与课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理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摘要 摘要:中国和世界几千年、几万年的历史,不会自动显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所了解的历史,都是通过史料了解的。因此,历史的学习与史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 摘要:中国和世界几千年、几万年的历史,不会自动显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所了解的历史,都是通过史料了解的。因此,历史的学习与史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只是对历史最浅层的学习,其背后复杂交错和深层综合的事件和因素,都没有显现出来,这时候史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学习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统治者和一些有先见之明的人为了让自己的努力和功绩不被历史淹没,更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些优秀的成果不被遗忘,出现了各种记录历史的史料,这些史料有断代史,有编年史,还有纪传体等,这些历史的记载资料,会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当时的真实事件,文学史、书法史、商业史等形成了一张纵横交错、各自独立又互相联系的历史资料大网。史料从不同的角度将历史进行了充分地还原,丰满了历史背后的复杂背景。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史料运用的必要性 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学习内容与史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高中历史教材只是史料的高度集中和概括,是简化了的史料。同时高中历史教材又来源于史料,没有史料,高中历史教材也就成了无根之历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能增添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和丰富性。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知识与史料相比,更加简单,它既然是历史的高度集中,就必然会删减掉很多细节性的历史和戏剧性的历史情节,这样,学生接触到的就只剩下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及比较关键的节点了,比如时间、人物、事件、意义等。但是这样的学习显然是不丰富的,也是不够吸引人的,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已经成了高中历史学习的普遍现象。史料的运用,能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事件背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浓厚的人情味,能让学生在充满故事性的历史中增长对知识的学习和对人生的体悟。这样更加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学习,还能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科素养。充分的史料引用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吸收。一个历史事件往往是由一系列的因素积累促成的,正所谓量变引起质变,但是这种规律在历史课本中的表现并不是很明显,很多潜在的因素都会被简化掉,因此,史料的运用能重现这一部分的历史,能让学生感受到更加立体的历史背景,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