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期中试卷修订稿

鲁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期中试卷修订稿

鲁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期中试卷修订稿
鲁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期中试卷修订稿

鲁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

期中试卷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B.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C.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

D.质量和体积都很大的物体有时也可以看作质点

2.对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减小,其速度一定随之减少 B.加速度增大,其速度一定随之增大

C.位移必定与时间平方成正比 D.在某段时间内位移可能为零

3.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

x?=-4 m x?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

1

-5 m =-9 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为

2

x?=l m-(-4 m)=5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

B.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为符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

D.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

2

1

x

x

x?

?

?+

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地球上所有物体的重力作用线彼此平行B.挂在绳上处于静止的物体,受到绳的拉力是由于物体的形变引起的

C.静摩擦力不仅能存在于两静止物体之间,也可以存在于两个运动物体之间D.当两粗糙物体之间的相对滑动停止后,则两物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变为零5.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被放置在倾角为=30°的固定光滑斜面上,在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处于平衡状态的是(g=10m/s2)

A.仅甲图 B.仅乙图 C.仅丙图 D.甲、乙、丙

6.如图所示,是某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匀速运

B.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匀速运

C.若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D.若纵轴表示位移,横轴表示时间,则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7.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

F=6N F=15N F=30N

甲乙丙

t

A.汽车拉拖车的力的大小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的大小

B.汽车拉拖车的力的大小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的大小

C.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D.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8.水平桌面上有一个重200N 的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当依次用15N 、30N 、80N 的水平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 .15N 、30N 、40N 、30N 、80N 、0、40N 、40N 、40N

9.锻炼身体用的拉力器,并列装有四根相同的弹簧,每根弹簧的自然长度都是

40cm ,某人用600N 的力把它们拉长至1.6m ,则

A .人的每只手受到拉力器的拉力为300N

B .每根弹簧产生的弹力为150N

C .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m

D .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

10.如图所示,弹簧秤外壳质量为0m ,弹簧及挂钩的质量忽略不计,挂钩吊着一质量为m 的重物,现用一方向竖直向上的外力F 拉着弹簧秤,使其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A .mg

B .

0m

mg m m

+ C .0

0m F m m

+ D .

0m

F m m

+ 11.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则 A . t 3时刻火箭距地面最远

B . t 2—t 3的时间内,火箭在向下降落

C . t 1—t 2的时间内,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D . 0—t 3的时间内,火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12.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为4kg ,乙的质量为2kg ,甲从20m 高处自由落下,1s 后乙从10m 高处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两物体落地之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一时刻甲的速度大

t

v

t 1 t 2 t 3

B.同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C.两物体从起点各自下落1m时的速度是相同的

D.落地之前甲和乙的高度之差保持不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各个项目正确填写清楚,同时在指定位置上填写两位数的座号.

二、实验探究题(16分)

13.(6分)如图是用打点计时器

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

到的纸带,从O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测得OA=6.80cm,CD=3.20cm,DE=2.00cm,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2,D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

14.(10分)某班级几个同学组建了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要“研究汽车的停车距离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同学们先提出两种假设:第一种是“汽车的停车距离与速度成正比”;第二种是“汽车的停车距离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后来经过简单的理论论证他们排除了第一种假设;为了进一步论证他们的第二个假设,同学们来到了驾校,在驾校老师的指导下,他们首先认识到在概念上有“停车距离”与“刹车距离”之分,停车距离应包括“反应距离”和“刹车距离”,“反应距离”指司机得到停车指令到做出停车操作的过程中车运动的距离.然后,同学们作了对比研究,在驾驶员的配合下他们在驾校的训练场得到了如下的数据:

(1)同学们排除第一种假设的理论依据是: .

(2)在坐标纸中依据上面的数据分别描出三种距离随行驶速度的关系图

象,并对应用“1”、“2”、“3”标识.

(3)根据图线的走向或者表中数据可以判断反应距离随行驶速度的变化关系是: .

(4)从图象中同学们并不能明显得到刹车距离与行驶速度之间的关系,你认为对数据处理应作何改

进: . 三、计算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6分)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水平台秤上,台秤与力的传感器相连,电梯先从静止加速上升,然后又匀速运动一段时间,最后停止运动;传感器的屏幕上显示出其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N -t )图像,如图所示,则

(1)电梯在启动阶段经历了_______s 加速上升过程。 (2)电梯的最大加速度是多少(g 取10m/s 2)

时间力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

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0,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

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⑴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⑵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⑶若物体乙的质量m2=4kg,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欲使

物体乙在水平面上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17.(10分)科研人员乘气球进行科学考察.气球、座舱、压舱物和科研人员

的总质量为900kg,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发现气球因漏气而下

降,及时堵住.堵住时气球下降速度为l m/s,且做匀加速运动,4s内下降了

12 m.若空气阻力和泄漏气体的质量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至少

抛掉多重的压舱物才能阻止气球加速下降.

18(10分)如图所示,小木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F作用下,从A点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前进了0.45m抵达B点时,立即撤去外力。此后小木块又前进0.15m到达C点,速度为零。已知木块与斜面动摩擦因数μ=3/6,木块质量m=1kg。求:

(1)木块向上经过B点时速度为多大

第一课件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