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颜色变变变》

科学《颜色变变变》

科学《颜色变变变》
科学《颜色变变变》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色,并根据色彩标记匹配相应的瓶子。

2、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

3、体验自己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塑料筐上。

3、ppt、牛奶一瓶(装在透明的瓶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数一、二、三,把它请出来!

哇,是什么呀?我们来看看,瓶子里有什么?这个水有没有颜色?

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的,是透明的,如果幼儿说是白色,可以拿牛奶出来比较,说明水不是白色的。

2、看好了,水宝宝是透明的。水宝宝要和我们玩变变变的游戏,我们一起念“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

(教师摇动瓶身,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

师:哇,水宝宝怎样了?会变色呢!好玩吗?你们想玩吗?

二、探索激趣

师:老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听好,每个宝宝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学老师摇瓶子,要说:“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哦”。

1、请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用力摇,使其变色。(老师鼓励孩子用点力,再加加油)师:“你们变出来了吗?变出什么颜色了?”

2、颜色对应

师:水宝宝要休息了,请给它找个家(与框子对应放)

三、解读秘密

师:我们的瓶子怎么能变颜色呢?

请一幼儿上来尝试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再换上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

师:这个怎么都变不出来,那个却变得出?好奇怪哦!

师小结:哈哈,其实老师把一个秘密放在了瓶盖里。这个盖子里有什么?盖子里有颜料,水宝宝就可以变出颜色了。

四、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1.老师手里有一瓶无颜色的水,现在我要请另一个颜色和它做好朋友,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

2.幼儿交换瓶盖,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颜色,再取不同颜色的盖子,换上。

(2)幼儿换好瓶盖后,摇晃瓶子。

(3)教师: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变成什么颜色了?哇,颜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颜色混在

一起还会变成另一种新的颜色呢!

(4)观看ppt颜色搭配后所变成的颜色,巩固孩子对变化颜色的认识。

3、结束活动。

环境科学与工程复习试题库

.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真菌、 病毒等)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包括了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生态破坏:外界的压力和冲力超过生态系统的阀值(自我调节能力的极一次污染物 限值)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人口容量:是在不损害生物圈或者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的资源条件下,世 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基础上能供应的人口数量的多少。 (4)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 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 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5)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以 及由此衍生的各种环境效应(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等),从而对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与 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6)大气污染:是指大气污染物达到了一定的浓度,并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以致对公众 健康、动植物、大气特性以及环境美学因素等产生可以测量的影响。 (7) PM10:是指粒径小于十微米的大气悬浮物的总称。 (8)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 反应,生成臭氧、醛类、酮类、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这类光化学反应的反应 物(一次污染物)和生成物(二次污染物)形成的特殊混合物,即称为光化学烟雾。 (9)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或地下水等水体后,使其水质和沉积物的 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并达到了影 响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以及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现象。 (10)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 行生物氧化,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可以间接的反应出有机物的含量,以每升水 消耗氧的毫升数表示(mg/L) (11)化学需氧量(COD):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以每升水消 耗的氧的毫克数表示(mg/L),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KMnO4)和重铬酸钾(K2Cr2O7). (12)生物富集/生物浓缩/生物放大:生物有机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种元素或稳定不易 分解的化合物,在体内积累,使生物体内该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 . .

中班科学颜色变变变活动设计与反思

《颜色变变变》活动设计与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进行三原色分类并大胆尝试两种色彩的混合,感受色彩的变化; 2.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积极参与交流; 3.体验玩变色游戏的乐趣,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透明饮料瓶若干个、塑料筐数个、瓶盖数个、磁性黑板一块、颜色图标、颜色吊牌、棉布、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探索瓶子的秘密 1.魔法小游戏,引出魔法瓶。 2.观察瓶里的水并说出其特征:无色透明。 (二)发现秘密,激发探索欲望 “瓶子里有秘密哟,待会我们一人拿一个看看有什么?” 1.自由选择瓶子(提取瓶要求) 2.游戏:跳动的瓶子(1) 3.交流:神奇的魔法瓶 “看看我们的瓶子有没有什么变化啊?”“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幼儿观察) (三)玩变色游戏,进行颜色分类。

“这儿还有好多神奇的瓶子呢(揭开遮布),一个人拿一个,我们再来试一次吧。” 1.游戏:跳动的瓶子(2) (音乐开始)“动起来吧,让瓶子里的水也跳动起来!” .观察分类:按颜色分类2. (1)“你们发现了什么?变成了什么颜色? (2)“下面我们来玩一个举瓶子的游戏:我数一,二,三,和我一样颜色的举起来,我要开始数啦,一,二,三。” (四)再变颜色,探索秘密 1、魔法表演:颜色变变变 老师换瓶盖变色,提问:“知道我怎么变的吗?” 2、魔法揭秘:颜色怎么变的 细心的小朋友发现了,刚才魔法师换了一个瓶盖,瓶子里水的颜色就又变了,那么,秘密到底在哪儿呢? (1)观察瓶盖秘密 (2)谈论水的颜色和瓶盖里的颜色之间的关系 (3)讨论:水的颜色和瓶盖里的颜色不同,会怎么样? (4)幼儿操作:颜色变变变 (5)操作交流:色彩真神奇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我分为了四个环节:即观察、探索瓶子秘密;发现秘密,激发探索欲望;玩变色游戏,进行颜色分类;再变颜色揭示秘密。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颜色变变变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颜色变变变教案(附教学反思)中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巩固对红、黄、蓝等颜色的认识,通过变魔术游戏活动,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颜色变变变教案吧。 设计意图: 好奇心是中班幼儿典型的特征表现,而漂亮、鲜明的颜色总是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和兴趣,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颜色变变变》这节课,就是结合幼儿对颜色的喜爱,利用魔术、故事这些幼儿喜欢的方式,加深幼儿对颜色的认识,使幼儿感受到颜色的变化多端,知道红黄、黄蓝、红蓝三种颜色两两混合就能变出橘红色、绿色、紫色的颜色常识。 活动目标: 1、巩固对红、黄、蓝等颜色的认识。 2、通过变魔术游戏活动,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颜色变化带来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矿泉水瓶、瓶盖、颜料。

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术”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数一、二、三,把它请出来! 师:瓶子里有什么?这个水有没有颜色? 小结:水是没有颜色的,是透明的,而不是白色的。 师:水宝宝是透明的。现在,要把瓶子里的水变漂亮,我们一起念”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教师摇动瓶身,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师:水宝宝变色了,现在请小朋友来当一回小魔术师。 二、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水宝宝变色的秘密。 1.引导幼儿自由探索。 师:老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听好,每个宝宝从桌子上拿一个瓶子,(教.案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我们一起学老师摇瓶子,要说:”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 师:请幼儿从桌子上取一个瓶子,用力摇,使其变色。 (老师鼓励孩子用力摇一摇)师:”你们变出来了吗?变出什么颜色了?” 2.巩固对红黄蓝等颜色的认识。 3.集中讨论,探索水宝宝变色的秘密。 师:我们的瓶子怎么能变颜色呢? 请哪个幼儿上来尝试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再换上有颜料的瓶子

环境科学与工程复习题库

(1)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真菌、病毒等)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包括了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态破坏:外界的压力和冲力超过生态系统的阀值(自我调节能力的极一次污染物限值)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人口容量:是在不损害生物圈或者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的资源条件下,世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基础上能供应的人口数量的多少。 (4)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5)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环境效应(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等),从而对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6)大气污染:是指大气污染物达到了一定的浓度,并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以致对公众健康、动植物、大气特性以及环境美学因素等产生可以测量的影响。 (7)PM10:是指粒径小于十微米的大气悬浮物的总称。 (8)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醛类、酮类、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这类光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一次污染物)和生成物(二次污染物)形成的特殊混合物,即称为光化学烟雾。(9)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或地下水等水体后,使其水质和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并达到了影响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以及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现象。 (10)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氧化,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可以间接的反应出有机物的含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升数表示(mg/L) (11)化学需氧量(COD):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以每升水消耗的氧的毫克数表示(mg/L),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KMnO4)和重铬酸钾(K2Cr2O7).

颜色变变变大班教案

颜色变变变大班教案 【篇一:幼儿园会变的颜色教案】 会变的颜色----中班科学 授课教师:孝南区新铺镇新欣幼儿园杨佳庆 活动主题:《会变的颜色》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知道我们周围有各种漂亮的颜色。教幼儿正确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 2、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起来会变成另一种颜色,培养幼儿对颜色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4、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1、红、黄、蓝三色的水粉。 2、棉签、记录纸、抹布、水若干。 3、画好的大树3张。 4、各色颜色精灵若干。 5、轻音乐和小青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杨老师今天请来了两个颜色宝宝。(大家好!我是 黄宝宝。大家好!都是蓝宝宝。)现在老师给你们表演一个魔术,你 们想看吗?? 幼儿:想。? 二、魔术开始 教师:?你们可要看仔细啦!(教师将蓝色舀入杯中,再加入黄色,将杯子轻轻摇一摇。)蓝宝宝来到杯子里,黄宝宝也来到杯子里。他们在里面唱歌跳舞,玩的可开心了。咦,他们去哪了?喔!原来他们请来了新朋友,新朋友是谁呢?? 幼儿:?绿色宝宝。? 教师:我们和绿色宝宝打声招呼吧!? 三、老师梳理步骤,讲解幼儿自己动手变魔术时应该注意的事情。

1、你们想不想当小魔术师? 2、现在让我们动起手来,做小魔术师,自己来找答案吧!在变魔术 的中,用勺子盛颜色要小心翼翼的,别让颜色滴落到桌子上了,不 然桌子会不开心的。滴落了也不要着急用我们的小抹布轻轻的擦干 净。新颜色请出来的小朋友到这边给他们穿上新衣,最后贴到黑板 相对的颜色下面。所有小朋友轻轻的走到自己喜欢的颜色旁边去, 魔术开始吧!(但是在变的时候请记住你用了哪两种颜色,变出什 么颜色,然后像老师一样用把变出来的颜色记在记录卡上。) 3、幼儿操作。(运用随意的两种颜色自己动手操作,并记录颜色。) 四、把记录下的颜色纸贴在黑板上与大家分享,说说自己是怎么变 出来的。 1红色和黄色变好朋友后,你们请出什么新朋友?谁来说一说? (随意多问几个,给与幼儿表达成功的机会)。 2蓝色和黄色变好朋友后,你们请来了什么新朋友?谁来说一说? 3蓝色和红色变好朋友后,你们请来了什么新朋友?谁来说一说?,4总结:原来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后,会变出新的颜色。 五、再次操作 1、大树妈妈光秃秃的心里不开心,请小魔术师给大树妈妈添上七彩 树 叶吧!? 2、老师讲解怎么给大树妈妈添上七彩树叶。 3、幼儿自己动手给大树添七彩树叶。 4、欣赏大家的作品,给予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结束部分 1、和客人说再见 2、你们都变成了七色青蛙了,我们一起去游泳吧!(播放我们都是小 青蛙退场。) 【篇二: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活动设计】幼儿园活动设计 幼儿园中班科学:颜色变变变 主题的产生 《颜色变变变》是一个颜色变化的探究活动。蓝天、白云、红花、 绿叶,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的世界里,可是对于多彩的颜色是怎 么变出来的,孩子们很好奇。所以我设计了中班科学《颜色变变变》 这一活动,为幼儿解开了这个疑惑,帮助幼儿了解了红、黄、蓝三

5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第五章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内容提要: 本章主要阐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知识经济与教育的关系。 学习目标: 1、充分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从而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掌握现代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与发展的作用。 3、阐明知识经济与教育的关系。 关键词:科学技术现代教育知识经济 第一节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 一、生产发展决定科技发展 推动性作用。科技,特别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和发展依赖于生产。 二、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的推动力量 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发展起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科学是潜在的社会生产力,而技术则是直接社会生产力。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的重要因素。 第三,物质生产过程中劳动生产效率发展程度,取决于科学技术进步程度。 第二节教育对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 现代教育是科技生产再生产的重要条件,主要体现在: 一、教育具有再生产科技的功能 科技不是某个历史时代的产物,而是人类社会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晶,诗歌不断传递、积累、发展和再生产的历史过程。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 社会生产力不仅取决于劳动者的技巧,也取决于它的工具完善程度。“教育将使年轻人能够很快熟悉整个生产系统。” 三、教育是科技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教育是把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知识、生产技术,经过有目的地选择、提炼、加工、概括而进行传递的,同时在传递中又有科学的讲授、传递方法和手段,因此效率比较高。 第三节知识经济与教育 一、知识经济的基本含义

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指对知识和信息的的生产、分配与使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力率,或者说人类正步入一个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 二、知识经济命题的由来 第一,美国经济多年来一直持续快速发展,创造了惊人的奇迹。 第二,美国经济为什么会如此快速持续发展?许多经济学家寻找原因,开始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表示怀疑,提出新的经济增长理论。 第三,知识、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实际作用。 第四,美国的微软公司为知识经济的典型代表。由比尔.盖茨创立于一家饭店客房内的微软公司,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 三、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知识经济若从形式上讲,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 (1)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基础; (2)信息和通信技术在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 (3)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主要角色; (4)人力资本素质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知识经济若同工业经济相比,两者之间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动力不同 (2)产业内容不同 (3)效率标准不同 (4)管理重点不同 (5)生存方式不同 (6)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 (7)社会主体不同 (8)分配方式不同 (9)经济学理论不同 (10)投资持续周期不同 四、知识经济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未来知识经济的出现与发展,对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均发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宏观上必须真正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充分认识科教兴国伟大战略思想,改变教育仍是公益事业的观念,树立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是生产知识、扩散知识的产业,教育是生产性投资的观念。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

1环境工程与科学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2环境监测与评价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3温室气体 greenhouse gases 4地表水 the surface water 浅层水 the subsurface water 地下水 the ground water 5环境影响评(EIA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6臭氧层减少 ozone depletion 7沙漠化 desertification 8点源 point sources 非点源 nonpoint sources 9初级污染物 primary pollutant 次级污染物 secondary pollutant 10光化学烟雾 photochemical smog 11室内污染 indoor air pollution 12固体及有害废弃物污染 solid and hazardous waste pollution 13生物多样性减少biodiversity loss 14传统决策 traditional decision making 15原生环境 primary environment 次生环境 secondary environment 16不可再生资源 nonrenewable resources 17生态示范区 ecological demonstrate area 18保护林 protection forest 19环境危机 environmental crisis 20环境预测environmental forecasting 21环境效应environmental effect 22环境承载力environmental capacity 23环境演化evolution of environment 24草地退化 grassland degeneration 25水中悬浮物 suspended solids 26孔隙水 void water 27岩溶水 karst water 28流域保护 water basin protection 29淡水 fresh water 海水 salt water 30降雨量 amount of precipitation 降雨强度 intensity of precipitation 31 海洋倾倒 ocean dumping 32水力工程 hydro-engineering 33水环境功能区 function district of water environment 34土壤肥力 soil fertility 33土壤酸碱度 soil acidity and alkalinity 36土壤盐渍化 soil salination 37土壤酸化 soil acidification 38缓冲能力 buffer capacity 39盐基饱和度 base saturation percentage 40污水灌溉 wastewater irrigation 41事后评价 afterwards assessment 42大气扩散 atmospheric diffusion 43而授限度 limits of tolerance 44生命周期评价 life cycle assessment 45慢性毒性实验 chronic toxicity test 46生物富集 bioaccumulation 47生物浓缩 bioconcentration 48生物放大 biomagnification 49边缘效应 edge effect 5总悬浮颗粒物 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TSP) 51化学需氧量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52生物化学需氧量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 53总有机碳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 54活性碳 active carbon 55萃取剂 extracting agent 56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organic pdymer flocculant 57固定大气污染源 stationary sources of air pollution 移动大气污染源 mobile sources of air pollution 5环境优先污染物environmental priority pollutant 59回归分析 regression analysis 相关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 60相关系数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61系数误差 systematic error 62随机误差 random error 63土壤修复 soil-remediation 64绝对湿度 absolute humidity 相对湿度 relative humidity 65热辐射 thermal radiation 湍流扩散 turbulent diffusion 6煤的综合利用 comprehensive-utilization of coal 67清洁生产 cleaner production 68采矿排水 mining drainage 69分子筛吸附NOx 化物过程 control of NOx by adsorption process with molecular sieve 70公害 public nuisance 71涡流 eddy current 72富营养化废水 eutrophic wastewater 73富营养化 eutrophication 74中度营养湖泊 mesotrophic lake 75贫营养湖泊 oligotropic lake 76腐殖质化 humification 77土壤质地 soil texture 78海水淡化 desalination of seawater 79检出限 detection limit 80生态位 niche 81生态型 ecotype 82表面活性剂 surfactant 83光催化作用 photo catalysis 84催化作用 catalysis 85格栅 grill 86筛网 grid screen 87气浮池 floatation basin 88微电解法 micro-electroanalysis 89微生物合成代谢 micro-organism synthetic metabolism 90杀菌 sterilization 除味 taste removal 91紫外光消毒 disinfection with ultroviolet vays 93脱臭 odor removal 94脱色decoloration 95污泥浓缩sludge thickening 污泥硝化sludge digestion 污泥脱水sludge dewatering 污泥干燥sludge drying 96陆地填埋landfill 97焚烧incineration 98渗滤液处理leachate treatment 99最大允许浓度maximum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 100理境伦理学environmental ethics 101环境适宜度environmental suitability 102排放总量控制total discharge control of pollutant 103谁污染谁治理pollutant-treats 104谁开发谁保护explorer-protects 105国家级生态示范区national ecological demonstration area 106环境管理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07环境标记物environmental label 108外部经济性external economics 外部非经济性external diseconomics 109生态足迹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110代际公平equality between generation 111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ntion 112回收水系统water reuse system 113绿化用水greenbelt sprinkling 114自然沉降plain sedimentation 115过程水process water 116未预见用水量unforeseen water demand 117絮凝沉淀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118垃圾处理sewage disposal 119居民生活垃圾domestic sewage 居民生活污水 domestic water 120市政垃圾municipal sewage 121水体自净self-purification of waterbodies 122一级处理primary treatment 二级处理secondary treatment 生物处理biological treatment 123活性污泥处理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124污泥焚烧sludge incineration

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

小班科学活动《颜色变变变》 一、活动目标 (一)复习并巩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 (二)通过变魔术游戏活动,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一)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1个、瓶盖2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二)红、黄、蓝塑料筐。 三、活动重点 了解颜料被水溶解变色的小秘密。 四、活动难点 通过变魔术的游戏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五、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法”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数一、二、三,把它请出来! 师:瓶子里有什么? 生:(回答)

师:瓶中的水宝宝有没有颜色? 师小结: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会流动。 师:水宝宝可好玩了。现在它要和我们玩变魔术的游戏,我们一起念魔法咒语“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变变变!”他才会变的。我们来试试?(师摇动瓶身,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播放音乐) 师(语气的神秘感):哇,水宝宝怎样了? 生:(回答) 师:水宝宝变色了,好玩吧!现在请小朋友当会小魔术师。(二)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水宝宝变色的秘密。 1.引导幼儿自由探索。 师:老师在小朋友前面放了一个瓶子,听清楚了,每个宝宝只能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学老师来变魔术,还要说魔法咒语:“水宝宝,变变变哦”。 生:(幼儿操作)(播放音乐) 师:你们的魔法显灵了吗?水宝宝变成了什么颜色? 2.巩固红,黄,蓝颜色的认识。 师:出示(大水瓶),这是什么颜色? 生:(回答)

师:现在它要找跟它一样的水宝宝,*颜色的水宝宝在哪里?(与框子对应放相同颜色的水宝宝)妈妈带着水宝宝回家喽! 3.解读秘密 师:好奇怪呀,水宝宝怎么会变颜色呢? (幼儿猜测)肯定有秘密,我们快来找找 (教师同时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和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回答) 师:这瓶怎么没变不出来,而另外一瓶却变出来了? 生:(幼儿猜想)(观察瓶子) 师:(提示观察瓶子瓶盖) 生:(回答观察结果,肯定有幼儿发现秘密) 师小结:哈哈,(xx小朋友说对了,可见观察的非常仔细,科学就要认真的观察)(同时打开瓶盖让幼儿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教师小结:其实老师在瓶盖里放了颜料。盖子里的颜料进到水里就变成了有颜色的水,而盖子里没有颜料当然就变不出来了。(三)第二次探索,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最新中班科学活动教案《颜色变变变》

一、活动目标 (一)复习并巩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认识。 (二)通过变魔术游戏活动,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一)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1个、瓶盖2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二)红、黄、蓝塑料筐。 (三)记录表 三、活动重点 了解颜料被水溶解变色的小秘密。 四、活动难点 通过变魔术的游戏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五、活动过程: (一)以"变魔法"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数一、二、三,把它请出来! 师:瓶子里有什么? 生:(回答)师:瓶中的水宝宝有没有颜色 ? 师小结:水是透明的,无色,无味,会流动。 师:水宝宝可好玩了。现在它要和我们玩变魔术的游戏,我们一起念魔法咒语"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变变变!"他才会变的。我们来试试?(师摇动瓶身,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播放音乐)师(语气的神秘感):哇,水宝宝怎样了? 生:(回答)师:水宝宝变色了,好玩吧!现在请小朋友当会小魔术师。 (二)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水宝宝变色的秘密。

1.引导幼儿自由探索。 师:老师在小朋友前面放了一个瓶子,听清楚了,每个宝宝只能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学老师来变魔术,还要说魔法咒语:"水宝宝,变变变哦"。 生:(幼儿操作)(播放音乐)师:你们的魔法显灵了吗?水宝宝变成了什么颜色? 2.巩固红,黄,蓝颜色的认识。 师:出示(大水瓶),这是什么颜色? 生:(回答)师:现在它要找跟它一样的水宝宝,*颜色的水宝宝在哪里?(与框子对应放相同颜色的水宝宝)妈妈带着水宝宝回家喽! 3.解读秘密师:好奇怪呀,水宝宝怎么会变颜色呢? (幼儿猜测)肯定有秘密,我们快来找找(教师同时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和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回答)师:这瓶怎么没变不出来,而另外一瓶却变出来了? 生:(幼儿猜想)(观察瓶子)师:(提示观察瓶子瓶盖)生:(回答观察结果,肯定有幼儿发现秘密)师小结:哈哈,(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xx小朋友说对了,可见观察的非常仔细,科学就要认真的观察)(同时打开瓶盖让幼儿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教师小结:其实老师在瓶盖里放了颜料。盖子里的颜料进到水里就变成了有颜色的水,而盖子里没有颜料当然就变不出来了。 (三)第二次探索,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老师手里有一瓶*颜色的水,现在我要请另一个颜色和它做好朋友,两种颜色在一起会怎样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 师:(爱心提示)瓶盖记住一定要拧紧,要不然调皮的水宝宝会跑出来的。(老师检查瓶盖是否拧紧了)师:(分组)(第一组)(PPT展示)红+蓝生:交换瓶盖后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颜色的变化。(边摇边念咒语)(播放音乐)师: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变成什么颜色了? 生:(回答)师:(归纳结果)(PPT展示)师:(第二组)(PPT展示)红+黄生:交换瓶盖后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观察颜色的变化。(边摇边念咒语)(播放音乐)师: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变成什么颜色了?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2007-2014年广东题分类汇编之(二十)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1.(2009·广东历史·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有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经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材料二神舟六号尚在在这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经开始计算收益。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问题: (1) 根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3分) (2) 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9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2010·广东文综·17)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 2.(2008·广东文基·26)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A. 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 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 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 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

环境科学与工程复习题库

一、名词解释 (1)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真菌、病毒等)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包括了三个层次: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态破坏:外界的压力和冲力超过生态系统的阀值(自我调节能力的极一次污染物限值)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人口容量:是在不损害生物圈或者不耗尽可合理利用的不可更新的资源条件下,世界资源在长期稳定状态基础上能供应的人口数量的多少。 (4)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5)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环境效应(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等),从而对人类和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6)大气污染:是指大气污染物达到了一定的浓度,并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以致对公众健康、动植物、大气特性以及环境美学因素等产生可以测量的影响。 (7) PM10:是指粒径小于十微米的大气悬浮物的总称。 (8)光化学烟雾;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醛类、酮类、过氧乙酰硝酸酯(PAN)等二次污染物。这类光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一次污染物)和生成物(二次污染物)形成的特殊混合物,即称为光化学烟雾。(9)水体污染:污染物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或地下水等水体后,使其水质和沉积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或生物群落组成发生变化,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和使用功能,并达到了影响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以及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现象。 (10)生物化学需氧量(BOD):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水样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进行生物氧化,在一定时间内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可以间接的反应出有机物的含量,以每升水消耗氧的毫升数表示(mg/L) (11)化学需氧量(COD):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的氧量,以每升水消耗的氧的毫克数表示(mg/L),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KMnO4)和重铬酸钾(K2Cr2O7). (12)生物富集/生物浓缩/生物放大:生物有机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种元素或稳定不易分解的化合物,在体内积累,使生物体内该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 17、浊度的影响因素:不溶解物质的数量、浓度、颗粒尺寸、形状和折射指数 18、真色、表色(定义):水的颜色有真色和表色之分。真色是由于水中所含溶解物质或胶体物质所致.即除去水中悬浮物质后所呈现的颜色。表色则包括由溶解物质、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共同引起的颜色。 19、可沉固体(定义):所谓可沉团体,是指将1L水样在—锥形玻璃筒内静置1h后所沉下的悬浮物质数量.其结果用mI/L来表示。 20、总矿化度(定义):水中所含各种溶解性矿物盐类的总量称为水的总含盐量,也称总矿化度。 21、有机物质综合性指标:总有机碳(TOC)和总需氧量(TOD) 22、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制定原则:①流行病学上应安全可靠,即要求饮用水中不得含有各种病源微生物和寄生虫卵,以防止水性传染病的传播;⑦化学组成上应对人体无害,即要求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的浓度不得危害人体健康;②水的感官性状良好;④在使用上应方便无弊,如水的硬度过高,会在配水系统中形成水垢,洗衣时需耗费过量的肥皂。又如水中含铁量过高会使衣服、器皿有锈斑染色和形成沉淀等。

小班科学:颜色变变变教学设计

小班科学:颜色变变变教学设计 Small class science: color change teaching des ign

小班科学:颜色变变变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幼儿园是针对幼儿集中进行保育和教育的学前教育机构,幼儿不仅可以学到知识,从小接触集体生活,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度过童年时光。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包括性格完整健康、行为习惯良好、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本教案是根据幼儿园小班儿童的学习特点、发展特点来设计并编辑成教学活动的内容。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活动目标: 1、感知红、黄、蓝色,并根据色彩标记匹配相应的瓶子。 2、在探究活动中,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会变出新颜色,激发幼儿的兴趣。 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颜色变化带来的乐趣。活动准备: 1、幼儿能认识红黄蓝三色。 2、装有小半瓶水的瓶子人手一个,瓶盖上分别涂上红黄蓝的颜料 3、红黄蓝颜色的小标记分别固定在桌上。活动过程: 一、出示瓶子宝宝,引起幼儿的兴 趣师:今天小熊过生日了,瓶子宝宝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要去参加他的生日宴会呢!你看瓶子宝宝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呀?(分别出示红色和蓝色瓶子宝宝)我们和瓶子宝宝打个招呼吧!幼:红(蓝)色宝宝,你 好!师:这个瓶子呀没有穿上漂亮的衣服,老师来给它变出一件漂亮的衣服吧!(教师变摇瓶子边

念儿歌:小小瓶子摇啊摇,小小瓶子变变变!请幼儿帮助教师一起念一念)师:呀!瓶子宝宝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啊?小朋友还知道那些东西也是黄色的? 二、幼儿操作,说说自己瓶子宝宝的颜 色师:好了!老师的瓶子宝宝可以去参加小熊的宴会了。还有一些瓶子宝宝也想去呢,请小朋友帮助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好吗?(幼儿边念儿歌边摇瓶 子)师:哟!我们的瓶子宝宝都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请小朋友说一说你的瓶子宝宝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 呀?(红黄蓝三种颜色一样的瓶子亲一亲、抱一抱) 三、观察颜色标记,送瓶子“回家”,探索颜色变化的秘密师:瓶子宝宝都已经来到了小熊的生日宴会,小熊请他们找到自己的标记后,做到自己的位置上 去。师:看,桌上有哪些标记啊?你的红(黄、蓝)瓶子宝宝应该坐在哪里呢?(幼儿根据颜色标记,将自己手中的瓶子放到相应的标记上)师:今天小熊也要变魔术呢!他要帮瓶子宝宝重新换一件漂亮的衣 服。(教师提前换上另一种颜色的瓶盖,再示 范)师:咦!这次瓶子宝宝穿上了什么颜色的衣服呀?瓶子宝宝怎么会变颜色的呀?幼:摇一摇,就会变颜色的。师:老师请小朋友拿自己的瓶子摇一摇,

小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

小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 教学目标: 1、认识红、黄、蓝三原色,知道颜料被水溶解后会变出颜色。 2、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1个、瓶盖2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桌子上,颜色标记19份。 教学重点:认识红黄蓝三原色知道颜料被水溶解会变色。 教学难点:知道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出新颜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游戏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瞧,是什么呀?瓶子里有什么?水有颜色吗?轻轻摇一摇水会动。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知道了水是透明的没有颜色,还会流动。 师:水宝宝可好玩了。它不但会动,它还想和我们玩变魔术的游戏,你们想玩吗? 二、初步探索 师:老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就藏在你们的小椅子下面,请每个小朋友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来变魔术,在玩的时候我们要一起念一句好听的话:"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听到这句话才会变色。

1、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自由摇动,使其变色。(提醒幼儿观察自己的水宝宝是不是透明的)(教师可以用动作提醒幼儿先横着摇动 瓶身,瓶宝宝喜欢一上一下用力的跳舞)师:你发现你的水宝宝都变 了吗?变出了什么颜色?(幼儿自由回答)师:哇,水宝宝太厉害了, 有的变成了红色,有的变成了蓝色,有的变成了黄色。 师:小朋友们,水宝宝玩累了!我们把瓶子放在地上,让水宝宝 休息一会吧! 2、水宝宝变色的秘密 师:你们的水宝宝怎么都变颜色了?肯定有秘密,我们快来找找。 (教师同时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和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教师小结:哈哈,其实老师把这个秘密放在了瓶盖里。(同时打开瓶盖让幼 儿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原来盖子里的颜料掉进水里水宝宝就变 色了,而盖子里没有颜料当然就变不出来了。 3、颜色对应 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了水宝宝变色的秘密了,现在我们 的魔术要升级了。玩魔术之前我们要先把不同颜色的水宝宝送回它 们自己的家。蓝色的的水宝宝住蓝色的家,红色水宝宝住红色的家,黄色水宝宝住黄色的家里。(教师将红黄蓝颜色标记贴在桌上引导幼 儿颜色对应)师:小朋友们,现在把你的水宝宝送回家吧,送回家之 后你也找个小椅子挨着你的水宝宝坐好,我们马上又要和水宝宝玩 变魔术了。 三、再次探索--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1、师:老师手里原有一瓶黄颜色的水,现在我要请另一个颜色 和它做好朋友,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你们想知道吗?这个 奇迹就交给小朋友们去完成吧! 2、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颜色,再取不同颜色的盖子,换上。幼 儿换好瓶盖后,摇晃瓶子。(提醒幼儿一定要拧紧,要不然调皮的水 宝宝会跑出来的。)师:现在你们拿着自己的水宝宝,要先把瓶盖慢

《教育和科学技术》教案.

《教育和科学技术》教案 2019-05-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从新式学堂的出现到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事实;认识迫于形势的压力,晚清政府终于迈出了近代中国教育的第一步。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詹天佑带领中国铁路员工建成的京张铁路,是中国 人自行设计、施工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候德榜将制碱奥秘公之于众,打破欧美强国碱业的垄断,又发明了“候氏制碱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通过分析比较詹天佑、候德榜能够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原因,找出他们的共性,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慨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最能说明问题的具体材料,如詹天佑、候德榜等人的爱国精神表现在何处? 2、指导学生詹天佑、候德榜等中国名人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整理、归纳出来,列表说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詹天佑和候德榜的卓越成就,认识到中国人具有杰出的创造发明才能,使同学们体验到成功的欢悦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树立献身科学、为国争光的信念。 创办京师大学堂和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措施。学习这一知识使同学们感悟到伴随经济、近代化的过程,教育近代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通过讨论“你认为詹天佑、候德榜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精神?”的问题,认识到詹天佑、候德榜均出身贫苦,但能刻苦发奋,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詹天佑与京张铁路;候德榜和“侯氏制减法”;京师大学堂;科举制度的废除。

难点:理解詹天佑、候德榜等人发愤图强、爱国奉献的精神内涵。 【教学方法】典型事例分析法,提问引导法,归纳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过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伴随中国经济、政治的近代化的过程,教育近代化成为历史不可阻挡的趋势。创办京师大学堂和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措施。我们一起来学习晚清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教育的变革和科举制度的废除 ㈠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背景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6页中的内容,回忆一下洋务运动的内容,思考) 1、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在实践上迈出了教育改革的步伐 (教师提问)洋务派在培养洋务人才方面作了哪些努力? (学生回答)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了京师同文馆,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和科技人才。 2、维新派创办新式学堂(开办京师大学堂) 3、洋务派和维新派为什么要创办新式学堂?(教师拓展) (学生回答)为了培养洋务人才和维新人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㈡新式教育的开端 1、京师大学堂的办学方针:中西并用 2、京师大学堂的办学宗旨:广育人才、讲求时务 3、京师大学堂的课程设置:以经学为主,后来逐步增加了科学、商务、艺术等课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