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本草纲目》中的粥疗方

《本草纲目》中的粥疗方

《本草纲目》中的粥疗方
《本草纲目》中的粥疗方

《本草纲目》中的粥疗方

胡献国

前言

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明代杰出医药学家。

李时珍14岁中秀才,以后三次应试不第,遂随父学医。由于他刻苦学习,积极钻研医学,同时遍读经史百家书,病人“千里就药于门”,皆“立活不取值”,不到30岁,就名重一时,成了一方良医。明嘉靖已亥年(1539年),蕲州大水后,百姓患臌胀病,他在古代臌胀病医方的基础上,研究出一种新的药方,治好了不少灾民。嘉靖丙辰年(1556年),他治好了楚王儿子吃灯花的怪病,被聘为楚王府奉祠正,不久又被推荐到皇家太医院任职。他利用在太医院的机会,阅读了大量皇家珍藏的图书和医学典籍,察看了许多珍稀药物标本,获得了许多有益的知识。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他有感于古代药书记载本草“品类既烦,名称多杂”,“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的弊端,立志重修“本草”,决心更广泛、更周密地给中国药物学作一次全面的总结。他曾向楚王和太医院多次提出修“本草”之事,都遭到冷落和鄙视。为此,他托

病辞去了太医院的职务,回到故乡全力重修“本草”,并将书名确定为《本草纲目》。

为了编好《本草纲目》,他学习“神农尝百草”的精神,自1565年开始,历尽艰辛,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又参考历代有关医药方面的书籍800余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收录了上千万字的札记和材料,弄清了许多疑难问题,经27年三易其稿,终于在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完成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世称之为“十六世纪的百科全书”,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此书1596年首次在南京出版,很快传到日本,以后又在国外被译成德、法、英、俄等多种文字,在世界广为流传,被誉为“集中国医药学之大成”的“东方医药巨典”。《本草纲目》这部书在世界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李时珍也成为被联合国纪念的世界十大杰出科学家之一。现流传于世的著作还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另有《五脏图论》、《三焦客难》、《命门考》等,可惜均已散失。

李时珍很注重临床实践,对前人及民间的药粥也作了大量收集,并列专章介绍,还引证了许多名医、诗人、和尚等的食粥经验,以阐明药粥对养生治病的重要意义。在《本草纲目》里面,收载了最常用的药粥62方。

本书中药粥方来源有三,一是来源于原著专章,如《本草纲目谷部第25卷粥部》,如“薏苡仁粥:除湿热,利肠胃。莲子粉粥:健脾胃,止泄痢”;二是来源于各药物正文,如稻米,“作糜一斗食,主消渴”。粳米,“合芡实作粥食,益精强志,聪耳明目”。锁阳,“虚人大便燥结者,啖之可代苁蓉,煮粥弥佳”。三是来源于各药物附方,如“老人风痹,麻子煮粥”,“消渴心烦,用小麦作饭及粥食”。具体撰写时则从粥方组成、煮制方法、功效、适应症、粥义解说、注意事项等方面着手,结合现代营养及药物学研究情况,分为补气类药粥、补血类药粥、补阳

类药粥、补阴类药粥、健胃类药粥、润肠类药粥、清热类药粥、解表类药粥、温里类药粥、利湿类药粥、安胎通乳类药粥、安神类药粥、活血类药粥、止血类药粥、止咳平喘类药粥、防老抗衰类药粥、抗癌类药粥等,使广大读者能按方作粥,选方疗疾,择粥治病,提高健康水平。

本书适用于广大患者及其家属、中医粥疗爱好者使用,对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教学工作者、食疗专科、食疗门诊、药膳餐厅、病房营养护士等也有实用价值。

本书在编泻过程中,得到众多专家、学者、教授、领导的帮助,尤其是人民军医出版社余哲编辑等,对是书提出了富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谨表谢意。此外,还参考引用了许多文献,限于篇幅,末能一一标明出处,在此一并致谢,盼请谅解。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以求再版时修正。

胡献国

目录

一、补气类药粥

糯米粥

大米粥

粟米粥

薯蓣粥

红薯粥

人参粥

黄芪粥

猪肚粥

乳粥

白术粥

莲米粉粥

鸡汁粥

荔枝粥

鹅肉粥

二、补血类药粥

阿胶粥

黄明胶粥

龙眼肉粥

桑仁粥

熟地粥

羊肝粥

鸡肝粥

猪肝粥

猪脊肉粥

三、补阳类药粥韭菜粥

韭子粥

鹿角胶粥

羊骨粥

苁蓉羊肉粥

麻雀粥

猪肾粥

羊肾粥

鹿肾粥

狗肉粥

淫羊藿粥

阳起石粥

蛇床子粥

海马粥

益智仁粥

四、补阴类药粥百合粥

石斛粥

甘蔗粥

芡实粉粥

玉竹粥

天门冬粥

小麦粥

山茱萸粥

女贞子粥

酥蜜粥

石榴汁粥

五、健胃类药粥陈茗粥

神曲粥

燕麦粥

陈皮粥

白豆蔻粥

甘松粥

枳具子粥

槟榔粥

枳实粥

枳壳粥

青皮粥

玉米粥

鸡内金粥

芋粥

炒二芽粥

六、润肠类药粥黄芪蜜粥

紫苏子粥

葵菜粥

郁李仁粥

胡麻仁粥

麻子仁粥

香蕉粥

锁阳粥

蜂蜜粥

土豆粥

七、清热类药粥决明子粥

大黄粥

竹叶粥

石膏粥

蒲公英粥

马齿苋粥

荠菜粥

绿豆粥

丝瓜粥

椿叶粥

苦瓜粥

鱼腥草粥

生地粥

栀子仁粥

芦根粥

天花粉粥

竹笋粥

芹菜粥

芦笋粥

地骨皮粥

枸杞苗粥

八、解表类药粥薄荷粥

豆豉粥

大力子粥

荆芥粥

防风粥

桂枝粥

生姜粥

葛根粥

葱豉粥

柴胡粥

菊花粥

桑叶粥

香薷粥

紫苏叶粥

辛夷花粥

白芷粥

细辛粥

九、温里类药粥椒面粥

吴茱萸粥

茴香粥

胡椒粥

荜拨粥

肉桂粥

附子粥

乌头粥

干姜粥

二姜粥

羊肉粥

丁香粥

十、利湿类药粥白扁豆粥

茯苓粉粥

西瓜汁粥

赤小豆粥

茵陈蒿粥

滑石粥

冬瓜粥

牵牛子粥

商陆粥

车前叶粥

鸭汁粥

薏苡仁粥

苋菜粥

藿香粥

苍术粥

羌活粥

独活粥

猪苓粥

泽泻粥

通草粥

十一、安胎通乳类药粥鲤鱼汁粥

菟丝子粥

莴苣粥

猪蹄粥

花生粥

杜仲粥

续断粥

胎盘粥

苎麻根粥

炮甲粥

砂仁粥

十二、安神类药粥

苹果粥

合欢粥

黄花菜粥

灵芝粥

柏子仁粥

远志粥

朱砂粥

酸枣仁粥

琥珀粥

十三、活血类药粥

桃仁粥

薤白粥

益母草粥

当归粥

油菜粥

香附粥

乌药粥

木香粥

沉香粥

乳香粥

没药粥

元胡粥

三七粥

十四、止血类药粥

白茅根粥

地榆粥

槐花粥

白及粥

藕节粥

藕粥

蒲黄粥

旱莲草粥

艾叶粥

玄参粥

紫草粥

丹皮粥

十五、止咳平喘类药粥枇杷叶粥

麦门冬粥

沙参粥

芥菜粥

白芥子粥

白果粥

贝母粥

蛤蚧粥

梨汁粥

白前粥

前胡粥

瓜蒌粥

荸荠粥

十六、防老抗衰类药粥栗子粥

松子仁粥

菠菜粥

珍珠粉粥

羊骨粥

天麻粥

黄精粥

枸杞子粥

胡桃仁粥

大枣粥

兔肉粥

茄子粥

黄瓜粥

南瓜粥

侧柏叶粥

十七、抗癌类药粥

香菇粥

葡萄粥

无花果粥

杏仁粥

大蒜粥

猕猴桃汁粥

乌梅粥

萝卜粥

魔芋粥

补骨脂粥

胡萝卜粥

燕窝粥

刺五加皮粥

菱实粉粥

山楂粥

一、补气类药粥

补气类药粥,是治疗气虚证的粥疗方,它大多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疗损之功,可补助人体正气,增强机体机能活动,因而主要适用于脾气虚及肺气虚诸证。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且主肌肉、四肢,主运化,统血,升清,故脾气虚多见神疲倦怠,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脘腹虚胀,甚则浮肿,脱肛或内脏下垂等。肺主一身之气,司呼吸,主肃降,通调水道,故肺气虚则见少气懒言,气短乏力,易出虚汗,咳嗽,气促,动则尤甚等。故凡见上述诸症,皆可应用补气类药粥。

方1糯米粥

粥方组成:糯米100克,白砂糖适量。

煮制方法:将糯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喜好甜食者,可加白糖适量同煮服食。

功效:补中益气,固表止汗。

适应症:适用于脾胃亏虚,食欲不振,便溏久泄,以及气虚不固,久汗不止等。

粥义解说:糯米,又称江米、元米、稻米,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稻(糯

稻)的种仁,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中医认为,糯米性味甘、温,入脾、胃、肺经,有补中益气,固表止汗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久泻,便溏食少,表虚自汗等。《本草纲目》言其“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

《本草纲目拾遗》言其“止消渴”。《名医别录》言其“温中,令人多热,大便坚”。本品补益脾肺,固表止汗疗效甚佳,《饮食辨录》言“糯米粥,功专补肺,治肺虚热咳,惟其补肺,故又能固表,肺主皮毛也。肺虚表热,漏汗不止,最宜”。

注意事项:

1.本品性极柔粘,难以消化,故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2.《本草纲目》言“糯性粘滞难化,小儿、病人、最宜忌之”。

方2大米粥

粥方组成:大米100克,白砂糖适量。

煮制方法:将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喜好甜食者,可加白糖适量同煮服食。

功效:补中益气。

适应症:适用于脾胃虚弱,肢软乏力,食欲不振等。

粥义解说:大米,又称粳米,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稻(粳稻)的种仁,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中医认为,大米性味甘、平,入脾、胃经,有补中益气之功。《食鉴本草》言其“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日华子本草》言其“壮筋骨,补肠胃”。《本草纲目》言“粳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本品理脾胃,充五脏,生精髓,病人、产妇、老年人、身体虚弱者,以本品煮粥服食,或以本品煮饭,当米烂而末烘干前,取其上面的浓米汤饮之,对脾胃亏虚,消化功能薄弱者尤为适宜。

注意事项:

1.本品性味甘、平,煮粥服食,疗程不限。

2.选用粳米时以糙米为宜,不宜选用精制米,以免长久服食,引

起维生素B族缺乏症。

方3粟米粥

粥方组成:粟米、大米各50克,白砂糖适量。

煮制方法:将粟米、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喜好甜食者,可加白糖适量同煮服食。

功效:健脾和胃,补虚疗损。

适应症:适用于脾胃亏虚,反胃吐食,大便溏泄,产后及病后体虚,食欲不振,头目眩晕等。

粥义解说:粟米,又称小米、粟谷、白梁粟,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粟的种仁,我国北方地区广有栽培。

中医认为,粟米性味甘、咸、凉,入脾、胃、肾经,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之功,《名医别录》言其“补养肾气,去胃脾中热,益气”。《日用本草》言其“和中益气,止痢,治消渴,利小便”。本品健脾和胃,补虚疗损,对素体亏虚,病后体虚,产后气血虚弱者,尤为适宜,故《本草纲目》言其“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注意事项:

1.本品性味甘、凉,煮粥服食,疗程不限。

2.脾胃阴虚,或消渴口干者,以陈者为宜。

方4薯蓣粥

粥方组成:生薯蓣、麦面粉各100-150克,或用干山药磨粉,葱、姜适量,红糖少许。

煮制方法:将薯蓣去皮,洗净,切为薄片,而后捣为泥糊状,放锅中煮沸后,下小麦面调匀,而后再放入葱、姜及红糖等,煮成粥糊服食,每日1剂。

功效:养心气,健脾胃。

适应症:适用于心气不足,心悸怔忡,自汗盗汗,脾胃虚弱,虚劳消渴,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入痢,男子遗精,早泄,女子带下等。

粥义解说:薯蓣,即山药,为薯蓣科多年生蔓生植物薯蓣的块根,以产于河南新乡地区者为佳,称怀山药。山药因其具有调补而不聚,微香而不燥的特点,常服有白肤健身之益,所以自古便为食疗喜好者所钟爱,它既是一种补益性中药,也是人们常用的日常佳蔬。昔日山药可真为“命运多舛”。山药原名薯蓣,因避唐朝天子唐代宗李豫名“讳”而改为“薯药”。到了宋代,又因避宋英宗赵曙名“讳”而改为“山药”。从此相安无事,沿用至今。

中医认为,山药性味甘、平,入脾、肺、肾经,有补益脾胃,益肺补肾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腹泻带下,肺虚久咳,肾虚遗精等。早在《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中就将其列为“上品”药材,认为其“补中益气,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本草纲目》言其“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山药补而不滞,不热不燥,能补脾气而益胃阴,是培补脾胃而性质平和的药物。药理研究表明,山药含皂甙、粘液质、胆碱、淀粉酶及糖蛋白等,所含的消化酶能促进蛋白质和淀粉的分解,使食物易于消化吸收。山药对人体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可预防动脉硬化和肥胖症,能防止肺肾等脏器中结缔组织萎缩,预防胶原病的发生。所含的“脱氢表雄酮”被国内外营养学家称之为“激素之母”,对人体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可降压降脂,美容护肤,有预防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和肥胖病之效,并可使肌肤细腻,光滑娇嫩。

小麦面的主要成分为淀粉,此外,还含有蛋白质、糖类、粗纤维及少量的脂肪和维生素等。中医认为,小麦面有养心除烦,健脾益肾,除热止渴之功,适用于妇人脏燥,脾虚泄泻,烦热消渴等。《本草纲目》言其“生食利大肠”。《本草拾遗》言其“补虚,实人肤体,厚

肠胃,益气力”。《本草再新》言其“养心,益肾,和血,健脾”。两者煮粥服食,可谓食疗良方,对于脾胃虚弱,心气不足患者,经常食用,颇有裨益,正如《本草纲目25卷薯蓣》所言:“薯蓣粥,补肾精,固肠胃”。

注意事项:薯蓣粥须温热服食。本品性味平和,常年均可食用,不受疗程限制。

方5红薯粥

粥方组成:新鲜红薯25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许。

煮制方法:将红薯洗净净,连皮切为薄片,加水与大米同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补益脾胃,生津止渴,通利大便。

适应症:适用于脾胃虚弱,少气乏力,烦热口渴,大便秘结,产后缺乳,湿热黄疸,维生素A缺乏症等。

粥义解说:红薯,又名甘薯,番薯,山芋,红苕,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食之一。

红薯有红皮、白皮两种,红者肉黄味甜,白者稍淡。营养分析表明,红薯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钙、磷、铁等,其中维生素B1、B2的含量分别比大米高6倍和3倍;维生素C的含量可以和柑桔比美;红薯所含和赖氨酸,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而这恰恰是大米、面粉缺乏的;红薯与米、面混吃,可以发挥蛋白质的互补作用;红薯所含的纤维素可吸收肠内水分,预防便秘,防止肠癌发生,还可降低胆固醇,预防高血压、冠心病。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红薯含有类似雌激素的物质,可保持人体皮肤细腻,延缓衰老,并能预防癌症,他们从红薯中提取了一种叫做DHEA的物质,将这种物质注入为培养癌细胞而喂养的老鼠体内,结果发现这种老鼠的寿命比末注射者长1/3,这种物质对人也能相应地延长寿命;日本学者研究发现,红薯含有一种粘蛋白,能促进人体健康,防止疲劳,使人精力充沛,且红薯还是一种长寿食品,日本食用红薯者,年龄均在80-105岁之间;无独有偶,我国广西有两个长寿之乡,科学家们考察发现,老寿星们均以红薯为主食。因而,称红薯为“长寿食品”,实在是中肯之言。

红薯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入药亦堪称上品。中医认为,红薯性味甘、平,入脾、胃、大肠经,有补益脾胃,生津止渴,通利大便之功,《本草纲目》言其“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本草纲目拾遗》言其可“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白皮白肉者,益肺气”。《本草求真》言其“凉血活血,宽肠胃,通便秘,去宿淤脏毒,舒筋络,止血热渴,产妇最宜”。《随息居饮食谱》言其“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金薯传习录》言其可治“痢疾下血,酒积热泄,湿热黄疸,遗精淋浊,血虚经乱,小儿疳积”。煮粥服食,可以增强健脾胃,益中气的效果。

注意事项:

1.红薯粥香甜可口,老幼咸宜,但红薯含有大量的糖分,所以,糖尿病人不宜服用。

2.吃红薯粥时,一定要趁热食用,冷后吃或吃后受凉,容易引起泛酸、醋心。

3.平素不能吃甜食的胃病患者,不宜多食,以免吃后出现腹胀。

方6人参粥

粥方组成:人参5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许。

煮制方法:将人参择净,切为薄片,用冷水浸半小时,水煎取汁,共煎两次,二液合并,分为两份,每取1份同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2次,早晚各服1次。或将人参研为细末,待熟时调入粥中服食。

功效: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

适应症:适用于气虚欲脱,面色苍白,气短汗出,肢冷,脉微欲绝,及脾肺亏虚,津伤口渴,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

粥义解说:人参,又名红参、白参、糖参、别直参、山参、圆参、参条、移山参等,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根,以吉林抚顺县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因而称“吉林参”,产于朝鲜者称“朝鲜参”,又名“高丽参”。细根称“参须”。

人参入药,始载于《本经》,并被列为“上品”药材,《本草纲目》言其为“金

井玉阑”、“人浸”、“神草”。人参是比较珍贵的补气药,中医认为,人参性味甘、微苦、温,入脾、肺经,有大补元气,补益脾肺,生津止渴,安神定志之功。人参甘温,为大补元气之要药,因而有抢救虚脱之功,用于气虚欲脱之症。《本经》言其“主补五脏,明目益智,久服轻身延年”。《药性论》言其“主五脏不足,五劳七伤,虚损瘦弱”。《本草纲目》言其“治男妇一切虚证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痰疟,滑泄久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痿痹,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除《本草纳目》外,历代医家以人参同大米煮粥治疗虚损性疾病的粥疗方甚多。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参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调节人体胆固醇代谢,抑制高胆固醇血症产生。并能增强心脏收缩力,兴奋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刺激造血器官等。大米,有补中益气之功,《名医别录》言其“主益气,止烦,止泄”。两者煮粥服食,不仅起协同作用,而且还有助于人参在胃肠的消化吸收。

注意事项:

1.人参粥宜早晚空腹服食,在服食期间,最好不食用萝卜、茶叶。

2.脾胃湿热者不宜服用。

方7黄芪粥

粥方组成:黄芪1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许。

煮制方法:将黄芪择净,切为薄片,用冷水浸半小时,水煎取汁,共煎两次,二液合并,分为两份,每取1份同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健脾补肺,益气升阳,固表止汗。

适应症:适用于肺脾气虚,中气下陷,表虚不固,汗出异常及平素易感冒等。

粥义解说:黄芪,又名北芪、绵黄芪、炙黄芪、生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芪和内蒙黄芪的根。

中医认为,黄芪性味甘、微温,入脾、肺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之功。本品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人们熟知的补气药,《本草纲目》言“耆者,长也,黄芪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之”。黄芪为临床重要的补气药,早在《本经》中已被列为“上品”药材,言其“补虚,小儿百病”。《别录》言其“补丈夫虚损,益气,利阴气”。《日华子本草》言其“助气长筋骨,长肉补血”。《本草备要》言其“益元气,壮脾胃”,凡劳倦内伤,脾虚泄泻,脏器下垂,气虚血脱,妇女崩漏等,皆可用之。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富含糖类、胆碱、叶酸及氨基酸等,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提高抗病能力。黄芪有明显的强壮作用,对正常心脏有良好的加强收缩的效果,对中毒或陷于疲劳的的心脏,其强心作用更为显著。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黄芪有持续的利尿功能,在消除尿蛋白方面有一定疗效,当代著名中医岳美中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古方新用,另创一方“复方黄芪粥”,用于慢性肾炎后期的治疗,收效颇为显著。

人参、黄芪均为补益脾肺要药,两者常相互为用。但人参能大补元气,且有益阴生津,安神定志之功,为治里虚证的主药,黄芪补气作用较人参为弱,但有升阳举陷之能,且能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为治表虚要药。

注意事项:

1.疮疡初起,表实邪盛,阴虚阳亢者不宜选用。

2.补气升阳多炙用,其它多生用。

方8猪肚粥

粥方组成:熟猪肚、大米各100克,调味品适量。

煮制方法:将猪肚切丝;大米淘净,与猪肚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到粥熟后,葱花、姜末、食盐、味精等调味,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

功效:健脾益气,升阳举陷。

适应症:适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的脏器下垂,头晕目眩,纳差食少,肢软乏力等。

粥义解说:猪胃,俗称猪肚,为猪科动物猪的胃,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

中医认为,猪肚性味甘、微温,入脾、胃经,有补虚损,健脾胃,消食积之功,《本草纲目》言其“补中益气止渴”。《本草经疏》言“猪肚,为补脾胃要品,脾胃得补,则中气益”。中医脏器食疗学认为,应用动物脏器可“以脏补脏,以形治形”。同大米煮粥服食,可增强猪肚补益之力,对脾胃亏虚,中气下陷所致的胃下垂等疗效甚佳。

平素脾胃虚弱者,经常吃点猪肚粥,也很有益处。

注意事项:猪肚粥可早晚温服,但猪肚中胆固醇含量较高,故高

脂血症、动脉硬化患者不宜选用。

方9乳粥

粥方组成:牛乳或羊乳适量,大米100克,白糖少许。

煮制方法:将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煮至半熟时,去米汤,加乳汁、白糖,同煮为粥,每日1剂。

功效:补虚损,健脾胃。

适应症:适用于一切虚损瘦弱,气血不足,病后、产后气血亏虚,年老体弱及婴幼儿发育不良等。

粥义解说:乳粥一般选用牛乳或羊乳煮粥,各种动物乳汁的成分大致相同,均有补虚润燥作用,但以牛乳最常用。中医认为,乳汁为气血之液,乃阴血化生,生于脾胃,是一切虚弱病人的补益良药。

中医认为,牛乳性味甘、平,有补虚疗损,生津润肠之功,适用于虚弱劳损,反胃噎膈,消渴,便秘等,凡诸虚劳损均可以用此来进行调补。《本草纲目》言其“补虚羸,止渴”。《饮食别录》言其可“养心肺,解热毒,润皮肤”。《本草经疏》言“牛乳乃牛之血液所化,其味甘,其气微寒无毒,甘寒能养血脉,滋润五脏,故主补虚羸,止渴”。营养分析表明,牛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及矿物质钙、磷、铁、镁、钾和维生素等,蛋白质含人体必须氨基酸。牛乳所含的营养成分,易于被人体吸收,并可降低胆固醇,防止消化道溃疡,对小儿、老人、妇女产后均有益处。同大米煮粥,既可增强健脾养胃的效果,又能延缓牛乳在胃肠的消化吸收时间,增强补益之力。

注意事项:

1.乳粥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2.使用牛乳时一定要新鲜,变质的牛乳不能食用。

方10 白术粥

粥方组成:白术1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许。

煮制方法:将白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

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健脾益气,固表止汗。

适应症:适用于脾胃亏虚,运化失常所致的脘腹胀满,纳差食少,倦怠乏力,自汗盗汗,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胎动不安等。

粥义解说:白术,又名于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为中医临床常用的健脾药。

《本经》记载有术,但无苍、白之分,东汉张仲景伤寒方用白术,金匮方用赤术(后人认为赤术即苍术),自此以后才有苍术、白术之分。中医认为,白术性味甘、甘、温,入脾、胃经,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固表止汗,益气安胎之功,《本草纲目》言其“主治风寒湿

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本经逢原》言“白术,生用有除湿益燥,消痰利水,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散腰脐间血,及冲为病,逆气里急之功;制熟则有和中益气,止渴生津,止汗除热,进饮食,安胎之效”。《别录》言其“暖胃消谷”。《珍珠囊》言其“除湿益气,和中补阳,消痰逐水,生津止渴,止泻痢,消足胫湿肿”。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可促进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并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可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同大米煮粥服食,更增其补益健脾之力,凡脾胃亏虚,纳差食少,水肿胀满,表虚自汗,脾虚胎动不

安者,皆可选用。

注意事项:

1.术有苍术、白术之分,选用时应予注意;

2.一般补脾健胃多用炒白术,健脾止泻常用焦白术,燥湿利水,固表止汗常用生白术。

方11 莲米粉粥

粥方组成:莲米100克,白糖少许。

煮制方法:将莲米择净,研为细末,用冷水适量调匀。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下莲米粉煮为粥糊,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补脾涩肠,固肾涩精。

适应症:适用于脾虚久痢不止,或噤口痢,肾虚遗精,早泄,小便频数等。

粥义解说:莲米,又名莲子、莲实、莲肉,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崐草本植物莲的成熟种仁,中心部包裹着绿色胚芽,俗称莲心,8—9月间采收成熟莲房,取出果实,去皮心,晒干备用。

中医认为,莲米性味甘、涩、平,入脾、肾、心经,有补脾止泻,补肾涩精,养心安神之功,本品甘能益脾,涩能固摄,故能补脾涩肠,固肾涩精。《本草纲目》言其“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止脾虚久泄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症”。《医林纂要》言“莲子,去心皮生嚼,最益人,能除烦,止渴、涩精、和血、止梦遗、调寒热,煮食仅治脾虚,久痢,厚肠胃,而交心肾之功减矣,更取皮,则无涩味,其功止于补脾而已”。《玉楸药解》言崐“莲子甘平,甚益脾胃,而固涩之性,最宜滑泄之家,遗精便溏,极有良效”。营养分析表明,莲米碳水化合物占62%,蛋白质占16.6%,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为老少咸宜的滋补佳品。煮粥服食,正如《本草纲目》所言:“莲子粉粥:健脾胃,止泄痢”,对中老年人脾胃亏虚,大便溏薄,肾虚失摄,小便频数等,是一剂比较理想的补益良方。

注意事项:中满痞胀,大便燥结者不宜选用。

方12 鸡汁粥

粥方组成:鸡汁适量,大米100克,调味品少许。

煮制方法:将乌骨鸡去毛杂,洗净,切块,放入沸水锅中,煮至鸡肉熟后,取鸡汁与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葱花、姜末、细盐、味精、胡椒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3-5日为1疗程。

功效:补中益气,补精生髓。

适应症: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减少,食欲不振,虚损瘦弱,腰膝酸软,头目昏花等。

粥义解说:鸡肉,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肉,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中医认为,乌鸡肉性味甘、温,入脾、胃经,有健脾益气,生精填髓之功,《本草纲目》言其“补虚劳羸瘦,治消渴,中恶鬼击心腹痛,益产妇,治女人崩中带下,一切虚损诸病”。营养分析表明,鸡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蛋白质含量是牛肉的1.5倍、猪肉的2.5倍、羊肉的2倍,而脂肪含量较低,仅为牛肉的1/20、羊肉的1/24、猪肉的1/49,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钙、磷、铁及维生素等,为产妇、年老体弱、病后恢复期患者的佳肴。与大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正如《本草纲目》所言“鸡汁粥,治劳损”,对一切虚损性疾病均效。

注意事项:

1.中医用鸡治病,颇有讲究,一般认为,公鸡、母鸡药效略有不同。公鸡,性属阳,善补虚弱,用于青壮年男性患者为宜,且公鸡为发物,故长疮疡、皮肤瘙痒、体质过敏者、大便秘结、口腔溃疡者不宜选用。母鸡,性属阴,有益于老年人、妇女、产妇及体弱多病者,若滋补以母鸡为宜。入药则以乌骨鸡为宜。《本草纲目》言“乌骨鸡有白毛乌骨者,黑毛乌骨者,斑毛乌骨者,有骨肉皆乌者,肉白乌骨者,但观鸡舌黑者,入药更良”,选用时可供参考。

2.鸡尾部有一个凸起的实质体,称“法氏囊”,是一个淋巴器官,它是贮存各种病菌及癌细胞的大仓库,食用时应去除。

方13 荔枝粥

粥方组成:荔枝肉10克,大米100克,白糖少许。

煮制方法:将荔枝去壳取肉,与大米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健脾益气,养肝补血,理气止痛,养心安神。

适应症:适用于脾胃亏虚所致的饮食减少,久泻不止,头目昏花,血虚崩漏,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

粥义解说:荔枝,又名离支、丹荔,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权的成熟果实,主产于两广、福建、四川等地。荔枝香甜适口,营养丰富,唐朝杨贵妃最喜欢吃荔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使荔枝妇孺皆知,千百年来,盛传不衰。

中医认为,荔枝性味甘、酸、温,入脾、心、肝经,有健脾益气,养肝补血,理气止痛,养心安神之功,《本草纲目》言其“性平无毒,发小儿痘疮”。《玉楸药解》言其“暖补脾精,温滋肝血”。煮粥服食,健脾养肝,养心补血,对心脾两虚,失眠多梦,食欲不振,心悸怔忡者,疗效甚佳。

注意事项:

1.阴虚火旺者慎用;

2.荔枝不宜多食,以免发生“荔枝病”。荔枝病实际上是低血糖反应,轻则恶心,四肢无力,重则头晕,心悸,出冷汗。出现这种现象时,可用荔枝壳水煎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等,可缓解症状。若经上述治疗病情仍不见缓解时,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方14 鹅肉粥

粥方组成:鹅肉、大米各100克,调味品少许。

煮制方法:将鹅肉洗净,切细,放入碗中,用淀粉、酱酒、料酒、花椒粉待勾芡备用。先取大米淘净,加清水适量煮粥,待沸后调入鹅肉等,煮至粥熟,食盐、味精等调味,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3-5日为1疗程。

功效:益气补虚,生津止渴。

适应症: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瘦乏力,食少,气阴不足所致的口干思饮,咳嗽气短,消渴等。

粥义解说:鹅肉,又称家雁肉,为鸭科动物鹅的肉,以华东、华南地区饲养较多,羽毛白色或灰色,入食以白色为佳。

中医认为,鹅肉性味甘、平,入脾、肺经,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之功,鹅肉性质平和,作用和缓,擅长补脾胃之气,《本草纲目》言其“利五脏,解五脏热,煮汁止消渴”。《随息居饮食谱》言其可“补虚益气,暖胃生津”。煮粥服食,益其健脾益气,补虚疗损之力,对脾胃虚弱,纳食不香,肢软乏力,消渴等,其效甚佳。

注意事项:

1.不宜过量食用,食多不易消化;

2.湿热内蕴不宜选用。

二、补血类药粥

补血类药粥是治疗血虚病症的药粥。血虚的主要表现是:面色萎黄,口唇及爪甲苍白,常伴有耳鸣,头晕目眩,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等。中医认为气属阳,血属阴,因而补血类药粥有养阴作用,养阴类药粥也有补血作用,因此,临床上两者可相须为用。补血类药粥性质偏于粘腻,故平素多痰,胸闷腹胀,食少便溏者,应少吃,或者配以健脾行气类药物同用,以免碍胃滞脾,影响食欲。

方1阿胶粥

粥方组成:阿胶10克,大米100克,红砂糖适量。

煮制方法:将阿胶捣碎备用。先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捣碎的阿胶、红糖,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

功效:养血止血,固冲安胎,养阴润肺。

适应症:适用于虚劳咳嗽,久咳咯血,吐血,鼻衄,大便出血,妇女月经过多,漏下不止或崩中,孕妇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及各种失血性贫血,缺铁性盆血等。

粥义解说:阿胶,又名驴皮胶、阿胶珠,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古时以产于东阿(今山东东阿县)而得名。

中医认为,阿胶性味甘、平,入肺、肝、肾经,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之功。本品止血作用较佳,有加速血液中血红蛋白生成的作用,为治血虚要药,常用于

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并有显著的止血作用,选用于多种出血症。《本经》言其“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本草纲目》言其“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同大米煮粥服食,能增

强阿胶补肺之力,是一切血虚,出血及虚劳咳嗽的食疗良方,也正如《汤液本草》所言:“阿胶益肺气,肺虚极损,咳嗽唾脓血,非阿胶不补”。

注意事项:

1.阿胶性滋腻,不宜连续服食,以免出现胸满气闷的感觉。

2.凡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及出血症而内有淤滞者,不宜选用。

方2黄明胶粥

粥方组成:黄明胶10克,大米100克,红砂糖适量。

煮制方法:将黄明胶捣碎备用。先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捣碎的黄明胶、红糖,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

功效:养血止血,养阴润肺,安胎固冲。

适应症:适用于虚劳咳嗽,久咳咯血,吐血,鼻衄,大便出血,妇女月经过多,漏下不止或崩中,孕妇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及各种失血性贫血,缺铁性盆血等。

粥义解说:黄明胶,又名牛皮胶、水胶、明胶,为牛科动物黄牛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的胶块。

中医认为,明胶性味甘平,入肺、肝、肾经,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养血安胎之功,适用于咳嗽、咯血、崩漏、胎动不安、跌打损伤、痈肿、烫伤等,《本草纲目》言其“治吐血、衄血、下血、血淋、下痢、妇科胎动血下,风湿走注疼痛、打扑损伤,汤火灼疮,一切痈疽肿毒,活血止痛,润燥、利大小肠”。《本草拾遗》言其“疗风、止泄、补虚”。《本草汇言》言:“黄明胶,止诸般失血之药也。梁心如曰,其性粘腻,其味甘涩,入服食药中,固气敛脱,与阿胶仿佛通用,但其性平补,宜于虚热者也。如散痈肿,调脓止痛,护膜生肌,则黄明胶又优于阿胶一筹也”。阿胶为名贵补益中药,货源紧缺,价格昂贵,而明胶有阿胶之功,且方便易得,若采用明胶煮粥服食,既可治疗疾病,又经济实惠。

注意事项:

1.明胶性滋腻,不宜连续服食,以免出现胸满气闷的感觉。

2.凡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及出血症而内有淤滞者,不宜选用。

方3龙眼肉粥

粥方组成:龙眼肉10克,大枣5枚,大米100克,白砂糖适量。

煮制方法:将龙眼去皮取肉;大米淘净;大枣去核,与龙眼、大枣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每日1-2剂,喜好甜食者,可加白糖适量同煮服食。

功效:养心安神,健脾补血。

适应症:适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贫血,脾虚泄泻,浮肿,以及神经衰弱,自汗盗汗等。

粥义解说:龙眼肉,又称桂圆肉、元肉,为无患子科常绿乔木龙眼树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我国南方广东、福建、台湾、广西等地。于初秋果实成熟时采收,烘干或晒干,去核取肉备用。相传,由于八月处暑之后,其果实正成熟于阴历八

月“桂月”之时,又因其果实极圆,故有“桂圆”之称;而状似龙眼,又得之“龙眼”之名;还因其食用时弃壳去核而食其肉(又称假种皮)故名“龙眼肉”;因其味甜如蜜,归脾而能益智,因此其又有蜜脾、益智之称谓。明宋玉因得龙眼之神会,他描写龙眼“圆若骊珠,赤若金丸,肉似玻璃,核如黑漆”。

中医认为,元肉性味甘、温,入心、脾经,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之功,主要用于心脾虚损,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怔忡、眩晕等,本品滋补之中既不滋腻,又不壅气,为滋补良药。《本经》言其“主安志、厌食,久服强魂魄,聪明”。《本草纲目》言其

“开胃益脾,补虚长智”。《滇南本草》言其“益血安神,长智敛汗,开胃益脾”。《得配本草》言其“益脾胃,葆心血,润五脏,治怔忡”。《日用本草》言其“开胃益脾,补灵长智”。《泉州本草》言其“壮阳益气,补脾胃,治妇人产后浮肿,气虚水肿,脾虚泻泄”。营养分析表明:元肉富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腺嘌呤、胆碱等成份。元肉的某些成份可抑制癌细胞的生存,降低血脂,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因而可防治老年人常见的癌症、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并具抗衰老作用。龙眼水浸剂外用尚有消炎,止血作用。龙眼肉有良好的健脾补血效果,为中医养心益智要药,适用于贫血,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年老体衰,病后、产后气血不足,记忆力下降等。大枣也是一味健脾补血要药,同元肉煮粥服食,可起到协同作用,正如《老老恒言》所言:“龙眼肉粥开胃悦脾,养心益智,通神明,安五脏,其效甚大”。中医认为,心主身之血脉,藏神,汗为心之液,贫血或心血虚者,常有心悸失眠,自汗盗汗等症,常食龙眼肉粥,有良好的补益作用。

注意事项:

1.本品性味甘温,服食时用量不宜过大,以免中满气壅;

2.脾胃虚弱,恶寒发热,舌苔厚腻,痰阻中焦,水饮内停者,不宜服食。

方4桑仁粥

粥方组成:桑仁30克(鲜者加倍),大米100克,白砂糖适量。

煮制方法:将桑仁择净,用清水浸泡片刻,而后同大米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砂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

功效:补益肝肾,养血明目。

适应症:适用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目眩晕,视力下降,记忆减退,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肠燥便秘等。

粥义解说:桑仁,又称桑椹、黑武椹、桑实、桑果等,为桑科落叶乔木桑树的成熟果实,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每年4-6月,桑仁呈红紫色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备用。成熟的桑仁质油润,富有糖性,味微酸而甜,入食以个大、肉厚,紫红色,糖性足者为佳。

中医认为,桑仁性味甘而微寒,有滋阴补血,润肠通便之功,为中医常用的滋补强壮药,《本草纲目》言其“捣汁饮,解酒中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本草纲目拾遗》言其“利五脏,关节,通血气”。《滇南本草》言其“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随息居饮食谱》言其“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煮粥服食,香甜润口,增强食欲,可收到良好的滋补强壮作用。营养研究表明,桑仁含糖、鞣酸、苹果酸、维生素、胡萝卜素等,能补充胃液的不足,增强胃肠的消化吸收能力,并能刺激胃肠,使消化液分泌增多,蠕动增强,因而可帮助消化,促进大便排出。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及老人血虚

便秘者,服食尤佳。

注意事项:

1.桑仁粥属补益性药粥,可随意经常服用;

2.一般煮制时以砂锅为宜,忌用铁锅;

3.选用桑仁以紫黑者为佳,《本草新编》载:“桑仁采紫者为第一,红者次之,青则不可用”;

4.平素大便稀溏或泄泻者不宜服食。

方5熟地粥

粥方组成:熟地10克,大米100克,白砂糖适量。

煮制方法:将熟地择净,切细,用清水浸泡片刻,而后同大米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砂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剂。

功效:养阴补血,益精明目。

适应症:适用于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引起的头目眩晕,视力下降,记忆减退,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盗汗遗精,消渴口干,肠燥便秘及女子月经不调,崩漏,不孕等。

粥义解说:熟地,又名大熟地、熟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根,经加工泡制而成,通常以酒、砂仁、陈皮为辅料,经反复蒸晒,至内外色黑,油润,质地柔软粘腻、切片用。

中医认为,熟地性味甘、微温,入心、肝、肾经,有滋阴补血,明目益清之功,本品味甘质润,为临床补血要药,常用于血虚萎黄及阴虚诸症。《珍珠囊》言其“补血气,滋肾水,益真阴,去脐腹急痛,病后胫腰酸痛”。《本草纲目》言其“填骨髓,益精血,长肌肉,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药理研究表明:熟地含梓醇地黄素,维生素A类物质,糖类及氨基酸等,中等量的地黄流浸膏对蛙心有显著强心作用,对衰弱的心脏更为显著,并有利尿作用及轻微降血糖作用。煮粥服食,对血虚诸证,诚为要方。

注意事项:

1.地黄因炮制不同而有鲜地黄、干地黄、熟地黄之分。鲜、干地黄均甘苦而寒,以清热凉血养阴为主,鲜地黄偏于清热凉血,干地黄偏于滋阴凉血;熟地黄性味甘温,功专补血滋阴,益精生髓。使用时应予注意。

2.本品性质粘腻,有碍消化,凡食少便溏,脘腹痞满及痰湿素盛者不宜选用。

方6羊肝粥

粥方组成:羊肝、大米各100克,调味品适量。

煮制方法:将羊肝洗净,切细,与大米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葱花、姜末、花椒、食盐、味精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养血明目。

适应症:适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头目眩晕,视力下降,眼目干涩及各种贫血等。

粥义解说:羊肝,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肝脏。羊在我国分布甚广,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中医认为,羊肝性味甘、苦、凉,入肝经,有补肝明目,养血益精之功,适用于身体消瘦,血虚萎黄,肝虚目暗,眼目昏花等。《本草纲目》言其“补肝,

治肝风虚热,目赤暗痛,热病后失明”。营养分析表明,羊肝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钙、磷、铁及维生素B族、尼克酸等,尤其是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A缺乏时可致视力下降,眼目干涩,角膜软化,夜盲;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且食肝可“以脏补脏,以形治形”,煮粥服食,对肝虚目暗,视物昏花,视力下降,眼目干涩等,正如《本草纲目》所言,有“补肝虚明目”之效。

注意事项:本品不宜久服,以免引起维生素过多症,表现为食欲不振,烦燥不安,皮肤干燥发痒,毛发脱落等。

方7鸡肝粥

粥方组成:鸡肝、大米各100克,调味品适量。

煮制方法:将鸡肝洗净,切细,与大米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葱花、姜末、花椒、食盐、味精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养血明目。

适应症:适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头目眩晕,视力下降,眼目干涩及各种贫血等。

粥义解说:鸡肝,为雉科动物鸡的肝脏,全国各地均有饲养。

中医认为,鸡肝性味甘、微温,入肝、肾经,有补肝明目,养血补血之功,适用于肝血亏虚所致的目暗,夜盲,小儿疳积,胎漏,产后及病后贫血等。《本草纲目》言其“疗风虚目暗”。营养分析表明,羊肝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钙、磷、铁及维生素B族、维生素A等。煮粥服食,对血虚头晕,视物昏花等,卓效。

注意事项:

1.肝经风热者不宜选用。

2.《名医别录》言其有“起阴”之功,故性功能亢进者慎用。

方8猪肝粥

粥方组成:猪肝、大米各100克,调味品适量。

煮制方法:将猪肝洗净,切细,与大米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待熟时调入葱花、姜末、花椒、食盐、味精等,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

功效:养血明目。

适应症:适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头目眩晕,视力下降,眼目干涩及各种贫血等。

粥义解说:猪肝,为猪科动物猪的肝脏,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

中医认为,猪肝性味甘、苦、温,入肝经,有补肝明目,养血安神之功,适用于血虚萎黄,目赤,脚气,水肿等。《本草纲目》言其“补肝明目,疗肝虚浮肿”。《千金食治》言其“主明目”。临床观察发现,猪肝提取物治疗肝脏疾患及各种贫血,如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等,效果甚佳。大米,有健脾益气作用,两者同用煮粥服食,健脾益气,养血明目,对气血亏虚所致的各种疾病都有治疗作用。

注意事项:猪肝粥性味平和,四季可用,治疗贫血时,加点大枣同用,其效更佳。

方9猪脊肉粥

粥方组成:猪脊肉、大米各100克,调味品适量。

常见中药材简介

常见中药材简介 中药是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与病魔做斗争的实践经验慢慢 积累起来的,它利用我们常见的植物、动物为基础,对治疗和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好处,是纯天然的中草药,长期服用对人体不会产生毒副作用,而且能从根本上起到药到病除的作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中草药。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枸杞(学名:Lycium chinense) 是茄科枸杞属的多分枝灌木植物,高0.5-1米,栽培时可达2米多。国内外均有分布。枸杞全身是宝,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枸杞嫩叶亦称枸杞头,可食用或作枸杞茶。现代研究,枸杞子有降低血糖、抗脂肪肝作用,并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此外,枸杞还

可用园林作绿篱栽植、树桩盆栽以及用作水土保持的灌木等。 小茴香是常用的调料,是烧鱼炖肉、制作卤制食品时的必用之品。因它们能除肉中臭气,使之重新添香,故曰“茴香”。小茴香的种实是调味品,而它的茎叶部分也具有香气,常被用来作包子、饺子等食品的馅料。它们所含的主要成分都是茴香油,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排除积存的气体,所以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时胃肠蠕动在兴奋后又会降低,因而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 甘草是一种补益中草药。药用部位是根及根茎,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25~lOOcm,直径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脘腹等。喜阳光充沛,日照长气温低的干燥气候。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 其实我们平常的食物很多都是种草药,具有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功效,我们身体出现了一些病症可以根据以上介绍的几种中草药,自己注意平时多食用这些东西,慢慢调养身体就能恢复。但是一些比较严重的疾病还是要去正规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千万不能自己胡乱用药,影响治疗效果,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

《用易经开方》:读懂《本草纲目》前,你必读的一本书

《用易经开方》:读懂《本草纲目》前,你必读的一本书《用易经开方》:读懂《本草纲目》前,你必读的一本书 我读了栾加芹的《用易经开方》一书,心中的激动无法言表,但又想用一句话来表达,我想来想去,就地想到了这句非常俗话,《用易经开方》是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为什么有这样一样有强迫性的推荐呢, 从大处讲,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但这文化的根源在易经,但易经在一般人看来,或者学来,都是比较难的,许多人可能看了一眼就从易经的门口退出来了。太奥秘了,看来看去不得其法。 我也曾看过许多易经的入门书,这些入门书,多是打着算命的旗,受教育多年,心中总有排弃,况且让别人,比如朋友或者老师看到,总认为这孩子不学好,走入迷途了,所以真正用心去研究易经的不多。 栾加芹在《用易经开方》中,用易经推导了中医的看病开方的基本方法,建立了最初的框架。这一点非常了不得。虽然术语仍然是那些术语,但用对了地方,读来也心安理得。原来看本草纲目,怎么也看不懂,读了《用易经开方》忽然有了一种通透的感觉,忽然感觉本草纲目读起来并不是特别困难。就是因为在《用易经开方》中,栾加芹给了一个分析药效的基本框架。这个框架象极了一个标尺,可以比较容易的度量每一种药物。看历史上的本草书籍,书上说,某药治疗某某症状。然而,真正的到了实际应用,某某症状的发生,却有若干种原因,都能够用这药吗,显然不可能。 同时,由若干种药物都声称自己能治疗某某症状,那么究竟该根据什么去从中选择或干脆另外去找。这样的药效描述,给中医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栾加芹在书中讲到,为何学中医,将最后的根源找到易经时,栾加芹是这样讲的: 诸本草著作中,我最喜欢的是《本草纲目》,不因为别的,就因为它关于某种

种常见贵细中药的常识及销售话术

9种常见贵细中药的常识及销售话术! :阿胶立秋了,又到了阿胶大卖的季节。阿胶怎么卖?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肝、肺、肾经。功效补血滋阴,润燥,止血。销售话术 1、防癌 抗癌话术:阿胶具有补血作用,抑制肿瘤生长,辅助治疗肿瘤、癌症,使患者症状改善,寿命延长。适用人群:肿瘤患者、癌症患者。 2、改善睡眠话术:阿胶通过滋阴 养血补虚,维护神经功能,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适用症状:适用于阴虚心烦失眠,特 别是大病、发热伤阴后导致的失眠、心烦症状。 3、调节血压话术:阿胶可促进血 液循环,改善微循环,抗心律不齐,双向调节血压,辅助调节高血压和低血压,使其恢复 正常态。适用人群:高血压患者,低血压患者。 4、预防骨质疏松话术:阿胶含 有大量钙质,所含的甘氨酸又能促进钙吸收和贮存,调节体内钙平衡,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适用人群:中老年人。 5、提亮肤色、祛斑、养发话术:阿胶具有调节气血 的功效,可滋润皮肤,令面色红润有光泽,有效改善黑眼圈,祛癍,还可以防止枯发、白发、脱发。适用人群:爱美女性。 6、健脑益智话术:①阿胶中含有的多种有 效成分可以缓解紧张情绪,使大脑和全身得到充分休息,有利于提高体质,强身壮神,旺 盛精力。②阿胶含有小分子活性肽,能增强机体记忆力和提高识别能力。③脑力劳动 者因为思虑多,与体力劳动者相比,多半阴血亏虚。阿胶可以起到及时补阴的作用,使人 精力更充沛,工作、学习状态更好。适用人群:脑力劳动者。 7、提升免疫力话术:阿胶可明显促进白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免疫力,增强机 体免疫调节作用。适用人群:适合身体虚弱、产后、久病体虚及气血两虚所致的虚劳症 患者。 8、防治老年病,延缓衰老话术:阿胶具有养血、补血、益气的功效,用来 调治多种老年性疾病,如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低血压、糖尿病、老 年痴呆等。适用人群:中老年人。 9、治疗妇科疾病话术:阿胶被称为“妇科圣药”,可以治疗月经紊乱、月经过多、过少、功能性子宫出血、经期腹痛、月经不调等妇 科病症。适用人群:患有上述病症的女性。 三七三七是一种珍贵中药材,可以祛斑美肤抗衰老,保肝护肝防三高,然而,怎 么卖呢?性味性温、味甘、微苦。归经入肝、胃经。功效散瘀止血,消肿定痛。配伍宜忌宜:①配伍人参,一散一补,相互制约,补而不滞, 散而不耗。②配伍丹参,相辅相成,增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忌:孕妇慎

本草纲目读书笔记

本草纲目读书笔记 漫长而炎热的假期,难免使我们觉得厌烦,但是有一本有意义的书陪伴你度过,那就不一样了,为了培养兴趣、增长见识、充实假期生活,我去书店了一本书籍——《本草纲目》,这本书内容趣味丰富、深奥、实用深深地吸引了我,并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是无限的。 《本草纲目》是由明朝杰出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针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成就的基础上进行多方考证,花了将近30年时间而写成的。它是东方药学巨典,具有“医学之渊海,格物之通典”的美誉。 《本草纲目》一共有52卷,190多万字,记载药物1892种,分水、火、土、草等16部62类;附药方11096则;附图1160幅。编写的体例是首标正明叫纲,名字注释叫做目,其次集解、辨疑、正谈,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根据祖国药物学著作的传统名称,仍以本草命名。 读了这本书,我惊奇地发现医学界竟是如此神奇,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平凡的物体竟可成为治病的良药。比如水部中的露水,书中这样注名着,露是阴气积聚而成的水液,是润泽的夜气,再道旁万物上沾而成的,味甘,性平,无毒,秋露水凛成夜晚的肃杀之气,宜用来煎润肺的药,调和治疥、藓、虫癞的各种散剂。想不到吧,平凡的它们,却有不平凡的医疗作用,相信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平凡的物体等着人们去发现它们的价值,那将会带给我们另一个惊奇。 从这里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生活中注意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它会使我们学到很多东西,发现很多东西,同样也可以解决很多疑问。再刚刚露水的例子中,我们发现书中记载的任何药物,他都有有注明有毒或是无毒,这跟人差不多有善恶之分,提醒我们用药要注意,就像我们生活中要小心与人打交道一样。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作者 kevin 日期 2006-3-10 12:13:29 《本草纲目》是明朝医学家李时珍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卷一至卷四部分----“序例” 和“百病主治药”。 卷五至卷五十二部分----这是《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它把所收录的1892药物细分为16部,部下又分类,总计60类,在大多数药物后面,都附有历代的经验药方11096个,其中有8160个是来自李时珍亲自收集。 《本草纲目》栏目,本数据库所收录《本草纲目》的版本是金陵版,依据主要是刘衡如的点校本。由于本书内容繁多,且重点又放在1892种药物的主治功能上;因而,本数据库只能着重选择原著中,按药物的“正名”、“释名”、“气味”、“主治”、“附方”等五部分组成字段名的数据库。以便读者搜寻、浏览和查询。这样,既为那些从事《本草纲目》的研究学者方便查询,同时也为普通读者方便搜集治病的药物。并为满足医疗临床、预防医学、养生保健、科研和教学等,提供准确、详实的材料;也为开发新药研究提供线索和工、农业生产提供指导和参考。 《本草图谱》栏目,共收录了1200多种药物的彩色图谱,按现代科学分类法:类、科、种进行分类,以方便查询和浏览。同时克服了《本草纲目》中没有彩色图谱的缺点。 《中药验方》栏目,共收录了500多个常用药膳验方,并且在下一版本会不断地充实、增加内容。 《中药图谱》栏目,共收录了500多种常用中药材图谱及临床用途,基于中医院校《中药学》,可供基层中医药工作者参考。 卷一至卷四部分----“序例” 和“百病主治药”。 卷五至卷五十二部分----这是《本草纲目》的主要内容,它把所收录的1892药物细分为16部,部下又分类,总计60类,在大多数药物后面,都附有历代的经验药方11096个,其中有8160个是来自李时珍亲自收集。

九种常见中草药

九种常见中草药,活血化瘀补气抗衰 中医药在我国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随着现在人们养生意识的提高,对于中药人们也都有所了解认识,人们在煲汤时也都会放一些中草药来防病治病。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有保健作用的中药,能够活血化瘀,补气抗衰。 黄芪——补气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认为黄芪“益元气而补三焦”,清代的黄宫绣称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现代研究发现,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 当归粉——补血活血 当归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其根,主产于我国四川、甘肃、陕西、云南、湖北等省。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 人参——抗氧化,抗衰老 《神农本草经》认为,人参能“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现代研究发现,它还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劳、保肝、调节心血管功能、兴奋造血系统功能等作用。吉林中医研究所霍玉书等用人参果皂甙对50岁以上年龄的人进行抗衰老研究,证实人参果皂甙有“返老还童”的功效。 三七——防治心血管疾病 清代名医赵学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说:“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称三七为“中药之最珍贵者”。现代研究发现,三七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与人参有相似之处。其人参总皂甙含量超过人参。三七可扩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输出量,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参有明显的优势。 穿心莲——利湿消肿 心莲味苦,性寒。归心、肺、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的功效。宜于降火去燥。可治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流脑,气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结核,肺脓疡,胆囊炎,高血压,鼻衄,口咽肿痛,疮疖痈肿,水火烫伤,毒蛇咬伤。 金银花——清热解毒

本草纲目的养生理论

《本草纲目》的养生理论 1、坚持六“少” 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少睡多行,少忧多眠。这六“少”就是在提醒大家,生活中值得注意的小细节。 2、坚持几个“常” 发常梳,面常搓,鼻常揉,肢常伸,目常运,齿常叩,腹常旋 耳常弹,肛常提。 3、践行八字诀 “八字”诀即童心,蚁食,龟欲,猴行。童心,要保持一颗天真好奇的童心,不要对一切都不感兴趣,没有兴致;蚁食,要少吃,每顿饭吃七八分饱就可以了;龟欲,要心境淡泊,不要急功近利;猴行要多运动,锻炼身体。 4、保证“四通” 现代人很多疾病都是“补”出来的,像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把“补”改为“通”。通血脉、通气血、通心气、通肠胃,要做到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李时珍认为,真正的长寿就是健康活过天年。养生是简单易行的,将它融入日常生

活,就能轻松享受健康快乐。 《本草纲目》推崇“药食同源”,倡导吃药延年不如无药养生。简单介绍粥疗法和豆类食品。 1、食粥养生 宋代诗人陆游曾著《食粥》诗:“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李时珍对于粥疗法也相当推崇,认为粥得谷物之精华,能畅胃气,生津液,而且容易消化,特别适合于老年人和脾胃虚弱之人。并告诫世人:“大致养生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不过寝食之间尔。故作此劝人,每日食粥,勿大笑也。”春季养肝护脾也最宜喝粥。如荠菜粥具有清肝明目、凉血通淋作用,适于高血压、目赤尿浊者食用;猪肝绿豆粥,将绿豆和米熬至八分熟时,将切成片的猪肝放入同煮,熟后加适量盐即成,可补肝养血清热。 2、豆类养生 豆类食品是中医“药食同源”的一个典型代表。《本草纲目》记载:“大豆,味甘,性平,无毒”。大豆蛋白质含量高,还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健脑、美白皮肤、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本草纲目》记载红豆能避瘟疫、治难产、下胞衣、通乳汁,和鲫鱼同煮食可利水消肿。白扁豆具有健脾和胃之功,《本草纲目》云:白扁豆能“止泻痢,暖脾胃、除湿热、止消渴”,故消化不良、呕吐、慢性泄泻等病人可以常服。绿

中药复习题

第一次试题 1.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 B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植物名实图考》 2.《新修本草》成书于( C ) A.汉代 B.隋代 C.唐代D.宋代 E.明代 3.《神农本草经》将收载的药物分为( BC ) A.草本、木本两类 B.有毒、无毒两类 C.上、中、下三品 D.动物、植物两类 E.生熟两类4.《本草纲目》载药( A ) A. 1892种 B.921种 C.365种 D.850种 E.374种 5.《本草纲目》的作者( C ) A.苏敬 B.陶弘景 C.李时珍 D.张仲景 E.赵学敏 6、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或副作用,这种关系是中药“七情”中的( B ) A.相恶 B.相杀 C.相畏 D.相使 E.相须 7、除下列哪项外,均为十八反的内容:( B ) A、甘草反甘遂 B、乌头反白芷 C、海藻反甘草 D、细辛反藜芦 E、藜芦反丹参 8、中药性能的内容不包括:( A ) A、形色 B、性味 C、升降浮沉 D、归经 E、毒性 9、胶类药应当:( D ) A.先煎 B. 后下 C.包煎 D.烊化 E.另煎 10、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C ) A.苦味B.甘味C.辛味D.咸味E.酸味 三、多选题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有:( AD ) A、整体观念 B、五行学说 C、经络学说 D、辨证论治 E、阴阳学说 2、甘味的药物作用为:( ABC ) A、能补 B、能缓 C、能和 D、能散 E、能收 3、中医理论形成时期,其代表性著作有:( A ) A.黄帝内经B.难经C.脉经D.针炙甲乙经E.神农本草经 4、以下不属于配合禁忌的是( B ) A.相反B.相畏C.十八反D.十九畏E.相恶 填空题 辛 1、中药的五味是指______、___甘___、___酸___、__苦___、__咸___。 2.下列药物入汤剂的特殊煎法是:石膏应_____包煎____;薄荷应后下 3.我国已知最早的本草专著是《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 4.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温或热。 第二次试题 1.中药鉴定的依据是( E ) A.《中国药典》 B.《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C.《中国药典》、《部颁药品标准》、《地方药品标准》D.企业的标准 E.《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 2.中药鉴定的主要任务是( D ) A.研究中药的采收季节和品质 B.研究中药的栽培 C.研究中药的采集加工 D.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E.研究中药的运输贮藏 3.“四大怀药”中没有( C ) A.牛膝 B.菊花 C.元胡 D.地黄 E.山药 4.“浙八味”中没有的( B )

本草纲目2

娃娃鱼(大鲵)的营养价值(药用、保健) 大鲵全身都是宝,是一种集保健、药用、美容为一体的珍贵物种,被专家誉为“水中人参”、“软黄金”。 大鲵肉质细嫩、无骨刺、营养价值极高,口感介于鱼肉与蛇肉之间,营养价值远远高于牛肉和梅花鹿肉,被列为珍肴,是一道久负盛名的野味,历史上就把娃娃鱼当作珍馐追捧。大鲵也是一种传统的名贵药用动物。在《本草纲目》里,称大鲵具有提高智力、美容养颜、补血行气、滋阴补肾、防癌、抗癌等功效,对补肾生血、治疗贫血、血经等有显著疗效。中医认为,大鲵甘、平、淡,补气、养血、益智、滋补、强壮。主治神经衰弱、贫血、痢疾、疟疾。用于病后、产后身体虚弱、肾虚阴亏、肺痨咯血、久痢脱肛。春、秋捕捉,除内脏,取鲜肉用之,民间用大鲵肉250g切成块,加少量油盐,炖熟食之,可治贫血痢疾、肺痨。 大鲵肌体内含有70多种天然活性物,能够促进人体生理活性,改善人体生理代谢细胞水平,促进人体蛋白质合成,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大鲵肉含有大量高质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并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高达91.92%,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9.69%。大鲵含有的丰富的金属硫蛋白(MT),能清除人体内自由基和过量重金属离子,从而能起到调节人体微物质循环,预防重金属中毒,延缓衰老的作用,并可用于老年癌呆和癌症的辅助治疗。大鲵可促进细胞的DHA生物合成,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研究表明,大鲵机体中可提取超级抗原 PRCA,它被

国际卫生组织称为“诱导癌细胞凋亡反应因子”,可以杀伤癌细胞,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从而达到防癌抗癌的目的。大鲵鱼皮中含有41%—61.3%的人体最佳祛皱美容物质——胶原蛋白,能够使人体皮肤保持弹性、润滑细腻、健康白嫩,被称为养颜美白圣品,具有极强的美容功效。大鲵的皮肤、分泌的腺体、胃、尾部脂肪也具有多种功效。娃娃鱼的肝具有心明目、清热解毒、化解重金属毒素、补血益气的功效,娃娃鱼的胃能有效地增强人体胃的机能,对胃病的治疗有特效。大鲵的软骨中富含硒元素,尾部则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对心脑血管有很好的作用。大鲵的皮粉拌桐油可以治疗烧伤、烫伤,尤其是对面部的烧烫伤的治疗不留疤痕更显神奇无比,可谓伤科的灵丹妙药。其皮肤分泌的粘液可预防麻风病等。现在有中俄专家在大鲵体外采用无创提取粘液技术采集粘液,并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酶膜反应技术,用大鲵粘液中制备出的特效生物活性物质大鲵格力素Ⅱ(大鲵低聚糖肽),能在短时间内清除“皮肤杀手”氧自由基,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紫外线和具有超强免疫活力。 《本草纲目》中娃娃鱼的记载 据《西泽补遗》记载:相传远古时代,现今渝东南武陵山区,四周都是悬崖峭壁,没有人烟。一位老者为逃避战乱偕妻来到此,因身体虚弱又饥寒交迫,走投无路正准备投渊自尽时,却发现水中一群生有四条腿、叫声酷似婴儿的鱼在游。老者钓了几尾煮来充饥,其肉鲜味美。老者吃了后精神焕发,苍白的头发不久变黑了。其妻吃过后也

本草纲目常见中药材篇

本草纲目-常见中药材篇 本草纲目中本区常见中药材 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1.葱白 【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 【主治】感冒风寒轻症;阴寒盛、格阳于外;外用疮痈疔毒。 【用法用量】3-10g。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不宜与蜂蜜共同服。 2.生 【性味】辛、温。 【功用】(1)发汗解表:用于风寒感冒。配大枣能调和营卫。 (2)温胃止呕:用于胃寒腹痛呕吐,常配半夏。 (3)解毒:解生半夏、生南星以及鱼蟹毒。 【用法】3~10g,或三片。生用发散力强;煨用偏于温中。 附:生皮:性味凉。功能和脾行水,主要用于水肿。用量5-10g,煎服。

二、辛凉解表药 1.菊花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 【性味归经】辛、甘、苦,微寒。归肝、肺经。 【功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主治】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成分】花和茎含挥发油,花含菊甙、氨基酸、黄酮等 【药理】1、抗病原体作用。2、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而有抗炎作用。 【用法用量】10-15g。煎服或入丸散。外感风热多用黄菊花;清热明目和平肝多用白菊花。 【注意事项】无 野菊花 本品为菊科植物野菊干燥头状花序。 【性味归经】辛、苦,微寒。归肝、肺经。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成分】含野菊黄酮甙、野菊花甙、野菊花酯、苦味素、挥发油等。 【药理】1、降压作用。2、抗病毒抗菌作用。 【用法用量】10-18g。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注意事项】无

2 根 本品为豆科植物野或甘藤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甘、辛,凉。归脾、胃经。 【功能】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 【主治】外感发热头痛,项强,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项强痛。 【成分】主要含黄酮类物质,有大豆甙、大豆素、根素等。 【药理】1、解热作用2、降压作用3、扩心冠脉4、增加脑血流量5、对胃肠平滑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6、根煎剂小鼠口服有避孕作用;能使正常家兔血糖先升高继而降低。 【用法用量】10-20g。煎服或入丸散。止泻宜煨用。 【注意事项】无 3.薄荷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归经】辛,凉。归肝、肺经。 【功能】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主治】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成分】含挥发油,主要为薄荷醇、薄荷酮等。

本草纲目介绍

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所引。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

(完整版)各种中药功效大全,推荐文档

各种中药功效大全 各种中药功效大全 1、补气药 【黄芪】 补气升阳:用于脾肺气虚所致的倦怠乏力,气短多汗,便溏腹泻及中气下陷、脱肛等。 固气益表:用于虚汗证。《牡蛎》《神农普惠方》 托毒生肌:用于气血不足,疮痈脓成不溃或溃不收口。 利水消肿:用于气虚脾弱,水肿,小便不利等。《神农普惠方汤》【白术】 补脾益气: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的纳少、气短、脘腹虚胀、倦怠便溏等。 燥湿利水:用于水肿和痰饮。《五苓》《苓桂术甘汤》《汤》《实脾》 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神农普惠方》 【山药】 补脾益胃: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便溏久泻,小儿疳积及脾虚白带等。《参苓白术》 养肺固肾:用于肺虚喘咳、虚痨痰嗽等。《神农普惠方说,》 【甘草】

益气补中: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炙甘草汤》 清热解毒:用于痈组疮疡、咽喉肿痛等。《神农普惠方》《桔梗汤》 祛痰止咳:用于气喘咳嗽。《神农普惠方说》《苓甘五味姜辛汤》 缓急止痛: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芍药甘草汤》 缓和药性:用于缓和某些药物的烈性或作为药引使用。 【党参】 补气益脾: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肺虚咳嗽、气短倦怠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虚体弱证。 养血生津:用于血虚头晕或面黄浮肿,久病失血,气血两亏。《八珍汤》《竹叶石膏汤》 2、补血药 【当归】 补血活血:用于血虚所致各种症候。《四物汤》《当归补血汤》 调经止痛:用于心肝血虚,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四物汤》《桃红四物汤》 润肠通便:用于阴血虚少的肠燥便秘。 【熟地】 养血滋阴: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四物汤》 补精益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耳鸣眩晕、盗汗、遗精及消渴等。《六味地黄丸》

李时珍人物介绍

李时珍人物介绍 李时珍是怎么编写《本草纲目》的? 答: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而且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的名山。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几年之后,他回到了湖北蕲春老家,开始写书。他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时间,终于编写成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人物简介: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汉族,明朝人。中国古代伟 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 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 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 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本草纲目》 在李时珍任职太医院前后的一段时期,经长时间准备 之后,李时珍开始了《本草纲目》的写作。在编写过程中,他 脚穿草鞋,身背药篓,带着学生和儿子建元,翻山越岭,访医 采药,足迹遍及河南、河北、江苏、安徽、江西、湖北等广大 地区,以及牛首山、摄山(古称摄山,今栖霞山)、茅山、太和 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万里路,倾听了千万人的意见,参阅各 种书籍800多种,历时27年,终于在他61岁那年(1578年) 写成。《本草纲目》凡16部、52卷,约190万字。全书 收纳诸家本草所收药物1518种,在前人基础上增收药物374种,合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共辑录古代药学家和民间单方11096则;书前附药物形态图1100余幅。这部伟大的著作,吸收了历代本草著作的精华,尽可能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补充了不足,并有很多重要发现和突破。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面对浩瀚的本草宝库,如何驾驭、操纵它便成为最关键的问题。可以说这是李时珍最大的贡献之一。他不仅解决了药物的方式、检索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他对植物分类学方面的新见解,以及可贵的生物进化发展思想。李时珍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叙述甚详。尤其是“发明”这项,主要是李时珍对药物观察、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的新发现、新经验,这就更加丰富了本草学的知识。根据马元俊先生的研究,李时珍在植物学方面所创造的人为分类方法,是一种按照实用与形态等相似的植物,将其归之于各类,并按层次逐级分类的科方法。李时珍将一千多种植物,据其经济用途与体态、习性和内含物的不同,先把大同类物质向上归为五部(即草、目、菜、果、谷为纲),部下又分成30类(如草部9类、木部6类、菜、果部各7类、谷5类是为目),再向下分成若干种。他不仅提示了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而且还统一了许多植物的命名方法。

7、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罗白九年制学校五年级语文教案 设计:黄旭慧审核:班级:49 C 姓名:课题7、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李时珍勤奋好学、敢于实践的精神。 学习重点理解课文,感悟人物精神品质。 学习难点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3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课题: 读课题,说说你有哪些疑问?听课文录音: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用横线加问号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二、(李时珍(1518—1593),我国明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他历经27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编写出我国第一部医药全书----《本草纲目》,该书被誉为“中药宝库”“东方医学巨典”。) 三、生字词检查。 1、认读“差效博览库坠矿徒肤详”等生字; 2、多音字:差、扎; 3、词语理解:稀罕、哑然失笑、圣物、进贡、编撰、博览群书、印证、奔波、摇摇欲坠、猿啸狼嚎、不绝于耳、标本、人命关天、穴位、天旋地转、凝结、巨著、详细、。 四、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理清课文条理,补充段落提纲: (1)李时珍从小就对中药产生了() (2)李时珍(,)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 (3)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 (4)介绍了《本草纲目》的( )。

2.课文主要写了李时珍的哪些事情?着重写了哪一件事? (1)捉白花蛇,确认蛇身上的斜方块花纹。 (2)仔细研究皇家禁物榔梅。 (3)不辞劳苦地收集各种标本。 (4)冒着生命危险,亲身试药。 五、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1、《本草纲目》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你从“直至今天,《本草纲目》仍被人们誉为”中药宝库“”东方医学巨著“体会到了什么?找出有关句段读一读。 讨论交流:课件出示:经过27年的努力,凝结着他一生心血的巨著——《本草纲目》终于写成。全书共52卷,记载的药物近2000种,每种药物都详细记述了产地、形状、颜色、气味、功用和采集、制作方法。书中还收集了1万多个药方,并附有大量插图。 讨论交流:用重点记号标出文中的数字,想一想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从“一生心血”、“终于”这些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六、作业:1、抄写课文生字词; 2、辨字组词:钢()徒() 纲()陡() 详()祥() 博()搏() 效()郊() 3、自由朗读课文。

李时珍精神和《本草纲目》的成就

李时珍精神和《本草纲目》的成就 我一直觉得,我们办公室这样一种开放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平台;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锻炼自己的机会。今天,借这个机会,我把自己学习的一点体会与领导和同志们作个汇报。说的不一定全,也不一定对,仅供大家参考。 我为什么选择这个内容?原因主要有三句话: 一是身份使然;二是工作要求;三是个人所需。 对这三句话怎么理解? (1)所谓的“身份使然”是指:作为李时珍家乡的一员,我们对李时珍的了解,应当比常人更多、更全、更深一点; (2)所谓的“工作要求”是指:我们作为县委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知道发展县域经济要走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路子,李时珍就是我们县最大的特色,而且我们县这么多年来一直做李时珍的文章,那么李时珍到底有多特,特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我们应当有一个大略的认识。这就是工作的要求。 (3)所谓“个人需要”是讲:我们都知道“读史使人明智”,了解一下我们蕲春的历史和历史人物对我们来讲应当有益。另外李时珍我们县的一位圣贤级的人物,是我们学习的标杆,孔子曾经讲过君子当见贤思齐,所以我们应当对他的成功 1

有更为深入的了解,这些也是我们提升自己的需要。 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周恩来总理1959年4月29日,在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政协委员举行的茶话会上讲:“现在当然首先要研究现实问题,反映新的情况,但对过去的东西也需要研究,新的东西总是从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研究过去、是为了更好理解现在、更准确地把握未来。 今天我要讲的内容大家看标题可以知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李时珍精神,二是《本草纲目》的成就。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讲解。 一、李时珍精神是什么? 李时珍精神是什么?我查了很多资料,没有现成的定义,但我个人认为至少可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大爱的情怀;二是实践的品质;三是创新的精神;四是超人的毅力。 1、大爱的情怀怎么体现?嘉靖版的《蕲州志》卷十一《儒林》篇记载李时珍“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李时珍以“治身以治天下”、“寿国以寿万民”的思想为理念,充分体现其“博施于民”、“重仁轻利”、“济世救人”的医者风范。正如郭沫若所言:“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 这里有两个故事,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从故事中体会一下李时珍的大爱情怀。 2

本草纲目人部

本草纲目人部 本草纲目·人部 李时珍2052字繁體中文 阅笔人中黄 释名在竹筒中塞入甘草末,两端用竹、木封固,冬季投入人粪缸中,立春时取出,悬当风处阴干,破竹取甘草末,晒干。 气味 主治 1、热病发狂。用人中内放罐中,泥封固,煅半日,去火毒后研为末,水送服三钱,病未退,可再服。 2、呕血吐痰,心烦骨蒸。用人中黄为末。每取三钱,加茜根汁、竹沥、姜汁和匀服下。 阅笔 人尿 释名溲、小便、轮回酒、还元汤。 气味咸、寒、无毒。(入药以用童便为好) 主治 1、久嗽涕唾,肺痿,时发寒热,颊赤气急。用童便(去头尾少许)

五合,浸泡破开的大粉甘草一寸,露一夜,去掉甘草,清晨一次服下。或 加甘草末一钱同服亦可。一天服一剂。儿童须忌食五辛热物。 2、吐血、鼻血。用人悄少姜汁调交服一升。 3、绞肠沙痛。用童便饮即止。 4、休息痢。用杏仁去皮、面炒,研为末;另以猪肝一具,切片,洗净。在锅中放一层肝,一层杏仁,铺尽,加童便二升同煎干。放冷后任意取食。 5、跌打损伤。用童便加酒少许饮服。 6、痔疮肿痛。用热童便加矾三分服下。一天服二、三次,有效。 阅笔 乱发 释名血余、人退。 气味苦、微温、无毒。 主治 1、鼻血不止。用乱发烧灰吹入鼻中。又方:用乱发灰一钱、人中白五分、麝香少许,共研为末,入鼻中。此方名“三奇散”。 2、肺疽吐血。用发灰残、米醋二合、开水一碗,调服。 3、诸窍出血。用头发、败棕、陈莲蓬,各烧成灰,等分和匀。每服三钱,木香汤送下。 4、小便尿血。用发灰二钱,醋汤送服。

5、血淋苦痛。用乱发烧存性,取二钱,加麝香少许,米汤送服。 6、大便泻血。用乱发半两(烧成灰),鸡冠花、柏叶各一两(研为末)和匀。临卧时以酒送服二钱,次早再饮温酒一杯,即可见效。 7、月经不通。用男、女孩头各三两烧灰、斑蝥二十一枚(糯米炒黄)、麝香一钱,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饭前服,热姜酒送下。 8、黄疸尿赤。用乱发灰一钱,水送服。一天服三次。 9、大小便闭。用乱发灰三小撮,水半升送服。 10、下疳湿疮。用发灰一钱、刺核七个,共烧为末,敷涂患处。 阅笔 溺白沂 释名人中白。这是人尿桶内或尿缸内的灰白色沉淀物,以风晒久干者为好。入药须在瓦上煅过。 气味咸、平、无毒。 主治 1、诸窍出血。用人中白一团如鸡蛋大,加棉五两一起烧研。每服二钱,温水送下。 2、鼻血不止。用人中白在新瓦上煅干,加麝香少许,温酒调服。立效。 3、偏正头痛。用人中白、地龙(炒),等分为末,加羊胆汁调成丸子,如芥子大。每取

本草纲目记载驴的相关资料

本草纲目兽部第五十卷 驴(《唐本草》) 【释明】 [时珍曰]驴,胪也。胪,腹前也。马力在膊,驴力在胪也。 【集解】 [时珍曰]驴,长颊广额,磔耳修尾,夜鸣应更,性善驮负。有褐、黑、白三色,入药以黑者为良,女直、辽东出野驴,似驴而色驳。鬃尾长,骨骼大,食之功与驴同。西土出山驴,有角如羚羊,详羚羊下。东海岛中出海驴,能入水不濡。又有海马、海牛、海猪、海獾等物,其皮皆供用。 [藏器曰]海驴、海马、海皮毛在陆地,皆候风潮则毛起。物性如此。 肉已下通用乌驴者良。 【气味】 甘,凉,无毒。 [思邈曰]酸,平。 [吴瑞曰]食驴肉,饮荆芥茶,杀人。妊妇食之,难产。同凫茈食,令人筋急。病死者有毒。 【主治】 解心烦,止风狂。酿酒,治一切风。日华。 主风狂,忧愁不乐,能安心气。同五味煮食,或以汁作粥食。孟诜。 补血益气,治远年劳损,煮汁空心饮,疗痔引虫。时珍 野驴肉功同。正要。 【发明】 [宗奭曰]驴肉食之动风,脂肥尤其,屡试屡验。日华子以为止一切风狂,未可凭也。 头肉 【主治】 煮汁,服二三升,治多年消渴,无不瘥者。又以渍麴酿酒服,去大风摇动不伏者。孟诜。

亦洗头风风屑。日华。 同姜斎煮汁日服,治黄疸百药不治者。时珍。出张文仲方。 【附方】旧一。 中风头眩心肺浮热,肢软骨疼,语蹇身颤。用乌驴头一枚,如食法,豉汁煮食。心镜。 脂 【主治】 敷恶疮疥癣及风肿。日华。 和酒服三升,治狂癫,不能语,不识人,和乌梅为丸,治多年疟,未发时服二十丸。又生脂和生椒捣熟,绵裹塞耳,治积年耳疾。孟诜。 和酒等分服,治卒咳嗽。和盐、涂身体手足风肿。时珍。出千金。 【附方】旧一,新一。 滴耳治聋乌驴脂少许,鲫鱼胆一个,生油半两,和匀,纳缕葱管中,七日取滴耳中,日二。圣惠(重出)。 眼中瘜肉驴脂、白盐等分,和匀,注两目眦头,日三次,一月瘥。千金。 髓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耳聋。时珍。 【附方】新二。 多年耳聋重者用三两度。初起者一上便效。用驴前脚胫骨打破。向日中沥出髓,以瓷盒盛收。每用绵点少许入耳内,侧卧候药行。其髓不可多用,以白色者为上,黄色音不堪。又方:驴髓以针砂一合,水二合,浸十日。取清水少许,和髓搅匀,滴少许入耳中。外以方新砖半个烧赤,泼醋,铺磁石末一两在砖上,枕之至晚。如此三度。即通。并普济方。 血 [时珍曰热血,以麻油一盏,和搅去沫,煮熟即成白色。此亦可异,昔无言

各种中药功效大全

各种中药功效大全 1、补气药 【黄芪】 补气升阳:用于脾肺气虚所致的倦怠乏力,气短多汗,便溏腹泻及中气下陷、脱肛等。固气益表:用于虚汗证。《牡蛎》《神农普惠方》 托毒生肌:用于气血不足,疮痈脓成不溃或溃不收口。 利水消肿:用于气虚脾弱,水肿,小便不利等。《神农普惠方汤》 【白术】 补脾益气: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所致的纳少、气短、脘腹虚胀、倦怠便溏等。燥湿利水:用于水肿和痰饮。《五苓》《苓桂术甘汤》《汤》《实脾》固表止汗:用于表虚自汗。《神农普惠方》 【山药】 补脾益胃:用于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便溏久泻,小儿疳积及脾虚白带等。《参苓白术》 养肺固肾:用于肺虚喘咳、虚痨痰嗽等。《神农普惠方说,》 【甘草】 益气补中: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炙甘草汤》 清热解毒:用于痈组疮疡、咽喉肿痛等。《神农普惠方》《桔梗汤》 祛痰止咳:用于气喘咳嗽。《神农普惠方说》《苓甘五味姜辛汤》 缓急止痛: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芍药甘草汤》 缓和药性:用于缓和某些药物的烈性或作为药引使用。 【党参】 补气益脾: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或肺虚咳嗽、气短倦怠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虚体弱证。养血生津:用于血虚头晕或面黄浮肿,久病失血,气血两亏。《八珍汤》《竹叶石膏汤》 2、补血药 【当归】 补血活血:用于血虚所致各种症候。《四物汤》《当归补血汤》 调经止痛:用于心肝血虚,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四物汤》《桃红四物汤》 润肠通便:用于阴血虚少的肠燥便秘。 【熟地】 养血滋阴: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四物汤》 补精益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耳鸣眩晕、盗汗、遗精及消渴等。《六味地黄丸》 【何首乌】 补血生精:用于肝肾两虚、精亏血虚所致的头昏耳鸣、失眠健忘、心悸怔忡、腰膝酸软、遗精带下及须发早白等。 通便解毒:用于老人或血虚阴亏,大便秘结、疮痈、皮肤搔痒等。 【白芍】 养血敛阴: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耳鸣或烦躁易怒等。《镇肝熄风汤》平抑肝阳:用于肝郁脾虚,大便泻泄,痛必腹泻或血虚、阴虚血热、失血、盗汗等。 柔肝止痛:用于血虚或肝气不和所致腹部疼痛或四肢拘挛疼痛、痛经、妊娠腹痛等。 【阿胶】 补血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或虚痨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状。

初中读后感500字:《本草纲目》

【导语】读书不但可以滋润读者的心灵,充实读者的精神世界,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面对生活的状态,多读一些好的书籍吧,它会让你受益终身。相信不久的以后你也会爱上读书!为您提供相关精彩!欢迎您的关注及阅读! 【篇一】 中华有很多经典名著,这些名著都很受人们的喜爱。每一本名著都有着自己的优点,使读者对作者的敬佩油然而生。而我最喜欢的是《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一本医学的著作,作者李时珍用26年的时间写成了这本本草著作。《本草纲目》共有52卷,卷1介绍了明朝以前主要本草41种,这本书列举了:草药的别名、解释命名的意义、阐述药性理论、提示用药要点、附列了相关的方剂。 起初我看《本草纲目》源于好奇,可是我看了不久,我便喜欢上了这本书。这本书对草药的讲解很细致,气味、主治、附方都可以一一列举出来。我有时也会按照书上讲的内容,对某些草药进行验证,验证出来的结果也是符合的。我对这本书的作者有一种说不出的敬佩,他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求证,把这些草药写得那么淋漓尽致,这本书可谓是"上自坟典,下自传奇,凡有相关,莫不收采,虽命医书,实该物理。"《本草纲目》中提及的附方也很有效,有次弟弟头痛,我想起了《本草纲目》中所提到"薄荷"可除风热、清头目,就去花盆里摘了几片给弟弟闻,弟弟闻了之后感觉舒缓了许多。我真正体会到《本草纲目》很神奇,就决定没事的时候就多看几遍,要是以后再碰到这些事也不会惊慌失措了,不过有时候还是得去看医生。 《本草纲目》是经典著作、中医典籍,古代名医所编著的,国内现存有约72种。《本草纲目》让我明白了读书的好处,又让我知道了草药的好处,《本草纲目》的确是一本受人喜爱的著作。 【篇二】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妈妈给我买的《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让我百看不厌。我不光喜欢看,还喜欢把里面有价值的片段与同学们分享。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让我有所启发的这句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翻译成我们现代的话就是:时机不可错过,错过了它就不会再来了。意思是说,做事务必果断,一旦机会来了,就应立即动手。 抓住机会的人物故事数不胜数,最为典型的一个故事是:一个名叫乔治的人,50岁死后见到上帝,便埋怨上帝有生以来没有给他一次飞黄腾达的机会。上帝知道后,开启了时空隧道,让乔治与比尔盖茨成为大学的同班同学,毕业后,他们两各有自己的公司。可他总是一次次错过了机会,比尔盖茨总是一次次抓住机会,所以最后比尔盖茨成了世界首富,而乔治仍一文不值。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句话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每次班上或是学校里举行什么活动我都积极报名参加。我知道参加这些活动,不但可以丰富自己的学习生活,更能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所以这些学习的机会我重来不会放弃,因为我知道失去了机会就不会再有机会了。 这就是我读《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的感受。希望同学们也能抓住机会,不要错失良机! 【篇三】 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猎人海力布》这篇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被海力布宁肯舍掉自己的生命,也要救村民的自我牺牲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课文讲述了这样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从前有一个猎人,他的名字叫海力布,每次打猎回来,都会把猎物分给大家,大家都非常喜欢他、尊敬他。有一次他打猎时救了龙王的女儿,龙王为了感谢海力布,便送给他一颗含在嘴里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一天,他听动物们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