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考复习 文言实词 教师

2019届高考复习 文言实词 教师

2019届高考复习  文言实词 教师
2019届高考复习  文言实词 教师

2019届高考复习文言实词教师

高考对文言实词不论是采取单独设题直接考查,还是融合到翻译中间接考查,变化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基础地位。因此,我们在备考时要着重将文言基础打牢。

一、高考考什么——文言实词5大命题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仅指出了考查范围(考纲要求的120个实词和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实词),还明确了考查方向(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从历年对实词的考查情况看,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偏义复词等方面。

命题点一一词多义

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是一个普遍现象,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应根据具体的语境仔细辨别。比如“一”的本义为“数词,一个”,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了多个义项。

[考点感知]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利

(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变得锐利,变得锋利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使……快

(3)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有利

(4)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利益,好处

(5)商人重利.轻别离(《琵琶行》) 利润

2.谢

(1)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辞谢

(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道歉,认错

(3)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道谢

3.举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发动

(2)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举起,抬起

(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推举,举荐

(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提出,列举

(5)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全,合

(6)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尽

命题点二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书写相同(同形)的词语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

[考点感知]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1.词义扩大

(1)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

..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义:妃嫔今义:美貌女子

(2)臣所以去亲戚

..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义: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2.词义缩小

古之学者

..必有师(《师说》)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3.词义转移

(1)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来往和运输

(2)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古义:外交使节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4.词义弱化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

..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义:盟约今义:限制使不越出范围

5.词义强化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古义: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

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6.感情色彩变化

蚓无爪牙

..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古义:爪子和牙齿,中性今义:恶势力的帮凶,贬义

命题点三通假字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的分类如下: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 “悟”同“晤”,面对面 (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倍”同“背”,违背 (3)冯虚御风(《赤壁赋》) “冯”同“凭”,乘 (4)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共”同“供”,供给 (5)御六气之辩(《逍遥游》) “辩”同“变”,变化

(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受”同“授”,传授 (7)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案”同“按”,审察,察看 命题点四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也有少量数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词性和用法,有了新的意义。如:名词用作动词、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动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如“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中的“活”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后面跟了宾语“之”,成为使动用法。“活之”即“使之活”,可译为“救了他”。理解了词类活用,对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大有裨益的。

提示:本知识点将在后面“打牢文言基础(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中详细讲解。 命题点五 偏义复词

在文言文中,

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文中的偏义复词现象。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偏义复词并解释。 1.语素意义相同或相近

(1)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鸿门宴》)

偏义复词:车骑释义:马车

(2)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指南录后序》)

偏义复词:虚实释义:实情

2.语素意义相反或相对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偏义复词:异同释义:不一样、不相同

(2)去来江口守空船(《琵琶行》)

偏义复词:去来释义:离开

二、怎样准推断——意义推断5技法

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思。如:2016年山东高考中“下之疾.其上甚矣”一句,“疾”有多个义项:“疾病”“生病”“毛病、缺点”“痛苦”“痛恨”“迅速”等。根据上下文晏子所述情况来看:景公“好治宫室”“好游玩”“好兴师”,已经让百姓疲困,财物用尽,身临死境(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了,这种情况下百姓对统治者会十分痛恨,由此可知此处的“疾”为“痛恨”的意思。

[应用体验]

(2016·全国卷Ⅰ,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患:

(2)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利:

(3)尝有使客亡.橐中物亡:

(4)与盗物民家有间.矣间:

(5)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比:

解析:(1)结合语境看,“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所以会“担心”镜湖的水泛滥。(2)语境中上文曾公亮设立了闸门挡水,且将湖水排到曹娥江,这一做法肯定有好处,据此,“利”应理解为“好处、利益”。(3)结合本句后面的语境:使者递送文书要求查办盗贼,曾公亮回答说境内没有盗贼,并且怀疑为同行人所为,果然从同行人那里搜查到东西,由此可知上文“亡橐中物”中的“亡”应该为“丢失”的意思。(4)结合语境:曾公亮认为偷取银子的做法与到百姓家盗取财物是有区别的,以此来为偷取银子之人开脱罪责,并且下文中也证实了曾公亮的说法正确,故此处的“间”,应该是“差别”的意思。(5)结合语境来分析,针对偷取银子一事,皇帝让手下人讨论,如何裁决,最终强盗没有被处死。“比”若依“比照”之意,则可能有“强盗被处死”的过重处理,只有“按照”法律处理,强盗才得以不死。

参考答案:(1)担心(2)好处,利益(3)丢失(4)差别,不同(5)依照,按照

参考译文: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考中为进士甲科,做会稽县知县。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常常担心镜湖泛滥。曾公亮设置闸门,将湖水排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了好处。(曾公亮)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主政郑州,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使者丢失袋中财物,递送文书要求查办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管辖的境内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曾公亮熟悉法令条文,久经历练,熟悉懂得了朝廷官府的规章制度,位居首位的宰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仁宗末年,韩琦请求确立储君,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人偷取银子,大理寺把他们当作强盗。曾公亮说:“这是禁物,偷取银子虽然是强盗行为,但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为此事坚持展开争论,于是(皇帝)就下交有关部门讨论,按照抢劫禁物的法律,强盗得以不死。

[

(2015·广东高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文士,善射,娴.将略。(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昇击却.之。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象昇设伏大破之。象昇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昇额,象昇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善射,娴.将略娴:

(2)象昇击却.之却:

(3)逐贼危.崖危:

(4)象昇提刀战益.疾益:

(5)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犯:

解析:(1)“娴”可联想到现代汉语中词语“娴熟”与《屈原列传》中的“娴于辞令”来判断,此处的“娴”

应为“熟习”。(2)“却”可联想到课文《过秦论》中的语句“却匈奴七百余里”中的“却”,意为“击退”。(3)“危”可联想到李白的诗句“危楼高百尺”,推断为“高峻”之意。(4)“益”可联想到课文《师说》中的语句“圣益圣,愚益愚”中的“益”,意为“更加”;还可联想到成语“多多益善”“精益求精”中的“益”均为“更加”之意。

(5)“犯”可联想到词语“进犯”“来犯之敌”“秋毫无犯”中的“犯”,解释为“侵犯”。

参考答案:(1)熟习(2)击退(3)高峻(4)更加(5)侵犯

参考译文:

卢象昇,宜兴人。象昇虽然是一个文人,但善于射箭,熟习用兵的谋略。(崇祯)六年,贼兵涌入京师郊区,占领了西山,象昇击退了他们的进攻。贼兵逃回西山,包围了冷水村,象昇设下埋伏,大败贼兵。象昇每次上战场,都身先士卒,跟贼兵搏斗,(贼兵的)兵刃砍到他的马鞍他都不顾,失去战马就步行作战。有一次他在高峻的山崖边追赶贼寇,一名贼兵从山顶上放箭射中了象昇的额头,象昇提刀更加勇猛地作战。贼兵吓得逃走了,相互告诫说:“卢廉使这个人,谁撞上谁死,不可碰他。”

句式推断法

对相反,这样就可以由已知词的词性、词义推测未知词的词性、词义。如:2015年湖北高考中“则千金有所必割”“则锥刀有所必算”两句为相同句式,句中的“割”和“算(算计)”处于同一位置,在词性上相同,由意义相反的角度可推知“割”解释为“舍弃”。

[应用体验]

(2013·安徽高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踦区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

(节选自《说苑·奉使》)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讨暴.秦,诛强楚暴:

(2)为天下兴利.除害利:

(3)人众车舆.,万物殷富舆:

解析:(1)(2)(3)中“暴”“利”“舆”皆可根据文言中句式整齐的方法,依前面或后面相同或相反的意义来推断。

参考答案:(1)暴虐的(2)有利的事情(3)众多

参考译文:

陆贾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人们称他是很有口才的说客,他伴随在高祖的身边,常常出使各个诸侯国。等到高祖时期,高祖刚把中原平定,尉佗也平定了南越,便在那里自立为王。高祖让陆贾为使者赐给尉佗大印,任命尉佗为南越王。……(尉佗)接着问陆贾:“我和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更贤能呢?”陆贾说:“您似乎比他们贤能。”尉佗又问:“那我和皇帝相比呢?”陆贾说:“皇帝从丰、沛之地起兵,讨伐暴虐的秦朝,扫平强大的楚国,为天

下人兴利除害,继承了五帝、三王的宏伟业绩,统辖治理整个中原,中原的人口以亿来计算,土地方圆万里,处于天下最富饶的地域,人多车多,物产丰富,政令出于一家,(这种盛况是)从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而现在您的人口不过几十万,都是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又处在这地势不平的荒远偏僻之处,只不过如同汉朝的一个郡罢了,您怎么能同汉王相比!”尉佗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尉佗非常喜欢陆贾,留下他和自己饮酒作乐好几个月。

分析句子结构,运用划分句子成分和寻找搭配关系的方式,考查实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确定其词性,从而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如:2015年重庆高考中“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一句中的“容”,解释为“容纳”。分析语句“以为容”即“以(之)为容”,“把它作为……”,据此推断“容”为名词,作宾语。若解释为“容纳”,文句不通顺,结合上下文,“容”在此处应解释为“表象”。

[应用体验]

(2015·湖南高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治官如治家

治官如治家,古人常有是训.矣。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也。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也。相.时度力,敝者葺之,污者洁之,堙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前辈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罪于天。

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治官如治家,古人常有是训.矣训:

(2)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知:

(3)相.时度力,敝者葺之相:

(4)即为苟禄.,获罪于天禄:

解析:(1)分析句子结构可以看出,“训”的前面为代词“是(这样)”,“是训”共同构成“有”的宾语,“训”应当解释为名词“训诫”。(2)本句主语为前面的“事”,句中的“知”虽为动词,但不能作谓语,只能和“所”构成名词性短语共同作宾语,故解释为“知道”。(3)本句主语为承前省略的“牧民之长”,句中的“相”与“度”均为动词,后面分别带有宾语“时”与“力”,故作谓语,不能当作名词来看待,应解释为“观察、察看”。(4)分析句子结构可以看出,“为”是动词,译为“是”,“禄”为名词,若作宾语,可译为“就是苟且俸禄”,语意不通,那么“禄”只能解释为“享受俸禄”。

参考答案:(1)名词,教导、训诫(2)动词,知道(3)动词,观察(4)享受俸禄

参考译文:

治官如治家

治理百官如同治理一个家庭,古人曾经有过这样的教导。作为一个家庭主事的人,不论事情是缓还是急,是大还是小,都应当知道。有不知道的情况,就不能治理好(这个)家庭。何况治理百姓的行政长官,有很多责任集于一身,像学校,像驿站,像粮仓,像监狱,像农田水利,像桥梁堤坝等各种工程,总共主管的工作太多了。观察时机,估量能力,破损的要修理它,肮脏的清扫它,堵塞的疏通它,缺失的补上它,以前所没有的要谋划它。有人说它们不被修治,与我有什么关系,任期很快过去,自找苦吃干什么?这样的念头一旦萌生,那么各种政务都会懈怠。前人说过,公家的事务,有一丝一毫不尽心尽力,就是苟且享受俸禄,要遭到上天的惩罚。

同音近、字形也相近的特点推知本字。如:2016年山东高考中“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一句,“说”若按照“陈述、诉说”“说法、主张”“劝说”等意思解释,显然文意不通,由“众说”的搭配,可以从通假角度考虑,根据音同音近、字形相近的特点推断“说”通“悦”,意思是“高兴”。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御史大夫韩安国者,梁成安人也。事梁孝王为中大夫。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曰:“死灰独不复然.乎?”田甲曰:“然即溺之。”居无何,梁内史缺,汉使使者拜安国为梁内史,起徒中为二千石。田甲亡走。建元六年,安国为御史大夫。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大行王恢议曰:“汉与匈奴和亲,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安国曰:“今匈奴负戎马之足,怀禽兽之心,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得其地不足以为广,有其众不足以为强,自上古不属为人。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虏以全制其敝.。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击之不便,不如和亲。”于是上许和亲。

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死灰独不复然.乎然:

(2)率不过数岁即复倍.约倍:

(3)则人马罢.罢:

(4)虏以全制其敝.敝:

解析:(1)据上文“安国坐法抵罪,蒙狱吏田甲辱安国”,安国用“死灰会复燃”的道理来回应狱吏的羞辱,“然”不能解释为“这样”,但本身没有“燃烧”之意,只能看作通假字“燃”,解释为“燃烧”;(2)据上文“匈奴来请和亲,天子下议”语句,可知大行王恢议论匈奴和亲的做法,最终会背弃、违背盟约,此处若将“倍”理解为“更加”,放在句中解释,显然文意不通,联系下文“今匈奴负戎马之足……难得而制也”,可推知此处的“倍”应作通假解释,通“背”,意为“背弃、违背”;(3)根据前句“汉数千里争利”,那么人马就会疲惫,而“罢”本身没有“疲惫”之意,只能从通假来解释,通“疲”;(4)从上文两句“汉数千里争利,则人马罢”来分析,此句应为敌人会全力以赴地来对付我们的弱点,而“敝”没有此意,若把它看作通假,通“弊”,解释为“弊端、缺点”,则文意就能讲得通。

参考答案:(1)通“燃”,燃烧(2)通“背”,背弃、违背(3)通“疲”,疲劳(4)通“弊”,害处、缺点参考译文:

御史大夫韩安国,是梁国成安县人。事奉梁孝王,担任中大夫。韩安国因犯法被判罪,蒙县的狱吏田甲侮辱韩安国。韩安国说:“死灰难道就不会复燃吗?”田甲说:“要是再燃烧就撒一泡尿浇灭它。”过了不久,梁国内史的职位空缺,汉朝廷派使者任命韩安国为梁国内史,由囚徒(直接)担任二千石级的官员。田甲弃官逃跑了。建元六年,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匈奴派人前来请求和亲,皇上交由朝臣讨论。大行王恢议论说:“汉朝和匈奴和亲大抵都过不了几年匈奴就又背弃盟约。”韩安国说:“现在匈奴依仗军马的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迁移如同群鸟飞翔,很难控制他们。我们得到他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能算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属于我们的百姓。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况且强弩之末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发兵攻打匈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于是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