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大会发言材料

质量大会发言材料

2015年安徽质量大会

发言材料

2015年3月25日

1 / 21

目录

1.推进“五化”同步建设质量安徽

.................................................................................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1)2.强质量塑品牌推动安徽制造转型升级

.........................................................................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5)3.落实主体责任建立长效机制

.................................................................................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8)4.一马当先追求卓越

...............................................................................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11)5.夯实质量基础推动产业升级

................................................................................... 无为县人民政府(14)6.坚持质量引领树立行业标杆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17)7.坚持创新驱动打造自主品牌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

2 / 21

2015年安徽质量大会

发言材料之一

推进“五化”同步建设质量安徽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年3月25日)

近年来,全省质监部门积极转变职能,全力推动质量安徽建设,有力促进了安徽质量提升和转型发展。质量总体水平稳步攀升。连续10年发布《安徽省质量状况白皮书》。2014年,全省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2.9%,连续11年稳定提高。我省质量工作得到国务院质量工作考核组充分肯定。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主导和参与制定4项国际标准、774项国家标准、2387项安徽省地方标准。全省拥有国家级质检中心23个,居中部第一。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2个、名牌产品1353个,名牌生产企业对全省工业产值和税收的贡献率均超过40%。质量治理方式不断创新。全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省质监局权力项目减少78.1%,行政审批项目减少45%。落实企业质量责任,培训企业首席质量官6500余人。加强质量信用建设,新建汇集80万家企业数据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质量文化建设成果丰硕。在全国创新建设首个综合性质量文化长廊,被评为全国质检系统“亮点工

1 / 21

程”。省质监局机关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也是全国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省级质监局。2014年,以“一手抓质量治理、一手抓质量文化”创新理论为代表的一批质量工作成果夺得全国“质量之光”6个奖项,获奖数量居全国前列。

去年召开的中国质量大会,吹响了全面迈入“质量时代”的号角。作为质量工作的牵头部门,我们将和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深入贯彻落实中国质量大会和安徽质量大会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质量安徽建设实现新跨越。

——进一步推进质量工作法治化。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省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法治质监建设。围绕质量工作重点领域,进一步强化质量法治建设,积极推动《安徽省质量促进条例》立法工作。严格执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做到“一切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坚决整治质量安全隐患,深入开展消费品安全“筑篱”专项行动和“质检利剑”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质量安全违法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进一步推进质量工作专业化。继续推进企业首席质量官培训、聘任工作,力争5年内在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全覆盖。加强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工作,把质量专业化机构整合好,把质量专业化服务作用发挥好。积极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抢占行业制高点和话语权。夯实计量基础,努力使能源资源计量工作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2 / 21

加强认证机构监管,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整合工作。

——进一步推进质量工作社会化。以政府质量工作考核为契机,推进和落实好对市县级政府的质量工作考核。大力营造质量安徽建设的氛围,提升安徽质量文化长廊品位,力争使其成为国家级的质量文化教育基地。加大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力度,建好用好企业质量信用平台。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中介机构作用,加强对质量违法行为的舆论监督,形成质量工作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进一步推进质量工作信息化。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抓好质量大数据平台建设。在整合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开发好质监业务子平台,并运用云计算、语义分析及数据收集等互联网信息技术,实时采集质监系统内部、网络新闻媒体、论坛、微博以及政府网站等数据,进行质量安全风险预警、风险比较分析、质量对经济影响研判等,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为质量监管提供支撑,为行业和企业提供服务。

——进一步推进质量工作品牌化。集中全省名牌、商标、老字号等优质资源,培育更多优质产品,着力打造“品牌皖军”。2015年围绕品牌建设着重抓好“七个一”工作,即:一个规划,组织制订全省品牌建设发展中长期规划;一个机制,建立品牌推进信息互通和统一发布机制;一个平台,组建安徽省品牌建设促进会;一个专项调研,开展品牌调研和跟踪问效;一个网络,开

3 / 21

通安徽品牌网;一个窗口,设立安徽品牌之窗;一个展馆,建设安徽品牌馆和安徽地理标志产品走廊。深化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交流和合作,通过集中品牌资源,发挥品牌叠加效应,大力培育塑造品牌企业,积极参与中国品牌的国际化进程,推动更多的安徽品牌成为中国品牌、国际品牌。

风正好扬帆。全省质监系统将借中国质量大会和本次大会的东风,切实担当起“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的职责,在国家质检总局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辱使命,锐意改革,奋发有为,为质量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5年安徽质量大会

发言材料之二

强质量塑品牌推动安徽制造转型升级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5年3月25日)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省经信委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质量强省”战略部署,重规划、强基础,抓质量、塑品牌,大力推进“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转变有关工作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注重规划引领。印发《安徽省工业质量品牌提升行动纲要》(2012-2015年),实施“工业质量品牌提升六大专项行动”,

4 / 2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