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主义从科学到乌托邦论辨析

社会主义从科学到乌托邦论辨析

社会主义从科学到乌托邦论辨析
社会主义从科学到乌托邦论辨析

理论前沿2000年第15期9

理论研究

在1989—1991年苏东剧变解体以后,国内外有些人对《共产党宣言》“两个必然”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事实产生了疑难和迷惘,而呼应和反响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谓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从科学到乌托邦的论断,这就把辨析这一理论、为群众解疑释惑的任务,提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面前。

所谓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从科学到乌托邦,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主义问题上提出的最重要的论断之一。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有过这方面的论述,但最突出的则要推布洛赫和马尔库塞。纵观他们的一系

列著作和文章,可以看出他们提出这一理论的论据主要有二:一是在苏联模式等社

会主义实践中,革命想象营

养不良和精神上的贫困化;二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得过去被视为乌托邦的东西现在具有了实现的可能性。然而,在实际上,以这样两条论据为根据提出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从科学到乌托邦,就是说,要颠倒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命题,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它首先严重地误解和曲解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这个命题。

一、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准确含意

那么,马克思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的命题,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命题说的是,马克思以其关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这两个伟大的发现,使社会主义学说摆脱了空想的性质,成为指导无产阶级完成其历史使命的科学理论。那为什么说,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学说具有空想的性质呢?

那是因为,从16世纪以来的西欧社会主义者虽然全面抨击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后果,试图论证资本

主义制度的暂时性,并对未来社会提出了种种旨在消灭阶级对立的积极主张,但由于他们当时是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的时期、无产阶级取得解放的物质条件尚未成熟的时期提出其社会主义学说的,他们既不能从资本主义社会本身找到改造它的物质条件,又不能发现无产阶级肩负的历史使命,所以,就只有从头脑中产生出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来。在他们看来,“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只是弊病;消除这些弊病是思维着的理性任务。于是,就需要发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会制度,并且通过宣传,可能时通过典型示范,从外面强加于社会”,因为“对所有这些人来说,社会主义是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只要把它发现出来,它就能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然而,他们所发明的“这种新的社会制度是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越是制定得详

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95第2版,第224、732页)所以,这里所说空想的特点是不根据和不符合事实,而并不是因为条件尚不具备、因而还不能实现的东西。

为了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变为科学,就必须把它由空想的基础上移置到现实的基础上。这样一个历史任务,由马克思通过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这两个伟大发现而完成了。首先,唯物主义历史观确立了从人们的社会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的原则,于是,“社会主义现在已经不再被看作某个天才头脑的偶然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既无产阶级和资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体系,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其次,剩余价值理论则证明“无偿劳动的占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通过这种生产方式对工人进行的剥削的基本形式;即使资本家按照劳动力作为商品在商品市场上所具有的全部价值来购买他的工人的劳动力,他从这种劳动力榨取的价值仍然比他为这种劳动付出的多”,这就揭穿了“这种生产方式的一直还隐蔽着的内在性质”,并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联系和它在一定历史时期存在的必然性,从而说明它灭亡的必然性”。“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变成

了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95年第2版,第739—740页)

恩格斯就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问题所作上述经典表述,清楚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所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无非是说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主义学说从空想的基础上移置到科学的基础上,

并没有其它

社会主义从科学到乌托邦论

辨析徐崇温

理论研究

的附加涵义。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丝毫也不意味着要消灭革命的想象和精神,它所摒弃的只是不根据和不符合于客观事实的空想。事情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反对主观地看问题,说的是一个人的思想,不根据和不符合于客观事实,是空想,是假道理,如果照了做去,就要失败,故须反对它。但是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做就必须先有人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方能做得好。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挥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发挥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毛泽东选集》第467页)。所以,布洛赫把尔后苏联模式等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所谓革命想象营养不良、精神贫困化使革命运行陷于枯萎,归咎于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从乌托邦到科学的步子迈得过大,是一件毫无道理的事情。这只是说明布洛赫自己把革命的想象和精神同不根据和不符合于客观事实的空想混为一谈了。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说的只是社会主义学说的基础从空想移置到科学,而并不保证尔后的社会主义实践都是科学的、都能事事顺遂而不发生任何曲折和挫折。一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依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和客观实际为转移,要是不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本国实际、时代特征相结合,那么,就算所用的公式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也没有意义、没有生命力、仍难免犯错误的;二是因为有些社会主义者由于主客观原因往往只能领会科学社会主义的某些方面,并把它夸大成为片面的理论和片面的策略体系,或死背它的一些口号和某些策略问题的答案,而这样那样地背离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从而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发生曲折。但这一切显然同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无关,也并没有倒转发展进程,使社会主义又从科学倒退到空想。相反地,科学社会主义只是要求社会主义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抛弃那些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抛弃那些对社会主义的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和附加到科学社会主义名义下的错误观点。

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说的是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发展成为严密而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成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指南,但它丝毫也不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从此成了能够为解决尔后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万灵神药,或者成了万古不变的教条,成了处于终极状态的终极真理。相反地,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它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不能把科学社会主义僵化成万古不变的教条,另方面又不能借口当代世界发生的种种新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那里找不到现成答案,就扬言社会主义还没有完成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或者扬言社会主义要从科学发展为空想、乌托邦云云。正是针对着诸如此类的错误看法,邓小平强调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实际斗争中发展着。我们当然不会由科学的社会主义退回到空想的社会主义,也不会让马克思主义停留在几十年或一百多年前的个别论断的水平上。所以我们反复说,解放思想,就是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79页)。

所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从科学到乌托邦这一论断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苏联模式等社会主义实践中的失误,也不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高度发展等新变化提出了新问题,而是在于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不同于科学社会主义所说的社会主义。

二、实事求是地全面地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人本主义思潮各派,从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一书开始,就反对科学社会主义根据唯物主义历史观关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的原理,提出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使它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必然性的论断,指责它是客观主义、经济主义、机械主义等等,转而强调主观因素在革命理论和实践中的极端重要性。尔后的人本主义各派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基本上都是根据这个精神来定义社会主义的。例如:

布洛赫认为:“社会主义越科学,也就越具体地把人当作中心,也就越具体地把确实消灭人的异化当作目的”(布洛赫:《希望的原理》第312页)。而所谓异化、自我异化,在这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心目中,又多半是一种被心理学化了的东西。

弗洛姆认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是从他关于人

10理论前沿2000年第15期

理论研究

的概念中推导出来的”,在马克思那里,“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人,是去创造出一种生产的形式和社会的组织”,人在其中“克服异化”而“复归到自身”,所以,“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正象一切存在主义哲学一样,是对人的异化的一种抗议”、“对那种爱的丧失的一种抗议”(弗洛姆:《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纽约1961年版)。

马尔库塞则在30年代就发表《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新源泉》一文,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能够把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以及整个‘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源和本来意义的讨论放在一个新的立足点上”(马尔库塞:《批判哲学研究》,1972年波士顿版,第3页)。他所说的这个“新的立足点”就是把劳动异化解释成为人的本质的异化,又认为人的异化的根源就在人的本质中,认为社会革命产生于人的本质的总体上的颠倒,以后他更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一个人的本能结构非压抑的社会,这就把社会主义彻底人本主义化了。然而,事情却正如列宁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学说正是在它抛弃了关于合乎人的本性的社会条件的议论,而着手唯物主义地分析现代社会关系并说明现在剥削制度的必然性的时候取得成就的”(《列宁全集》第1卷, 1984年第2版,第55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人本主义化的社会主义观出发,提出所谓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从科学到乌托邦,自然是不足为奇的。然而问题在于,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到底是从空想发展为科学,还是从科学倒退到乌托邦?这却不是由哪个人主观上的喜爱来决定,而是要由客观实践来检验的。

如果说科学社会主义以《共产党宣言》为标志诞生以来的150多年中,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科学、从理想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再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现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凯旋进军的话,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流派鼓吹的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从科学到乌托邦论,所遭遇到的却是一连串的失败。两相对比,实践无可争辩地证明,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只能是从空想到科学,而决不是从科学到乌托邦。

毋庸讳言,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历程中也遭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甚至遭到象1989—1991年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那样的严重挫折。相反,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却仍然保持着资本主义制度,并且其经济还在继续发展。尽管这两个方面的事实引起人们思想上的疑难和迷惘,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表更据此而鼓噪说什么“资本主义已经全面战胜了社会发展的其它模式”,因而“现在不是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代,而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扩张的时代”,然而,在社会主义的低潮谷底崛起和腾飞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却以举世瞩目的成就告诉人们,在当代,振兴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不在于改弦更张,使社会主义从科学倒退到空想,而是要向前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就是说,要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时代特征、本国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伟大实践中,用新的思想观点去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并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去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只能由空想发展为科学,而决不能由科学倒退为乌托邦,因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所谓当代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从科学到乌托邦的理论观点,就总体来说是错误的。然而,这又丝毫也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他们在争取实现社会主义方面所作的一些探索。

仍以马尔库塞为例,在1972年发表的《反革命和造反》一书中,他在分析了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情况后指出:“二十世纪的资本主义具有空前的能力,正是这一能力将引起二十世纪的革命,当然是这样一种革命,其基础,其战略和目标都和迄今一切的革命,特别是俄国的革命,有根本的区别”;他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造成革命的,是一个扩大了剥削的基础、又创造出现代生产方式所不能满足的需要。据此,他提出了总体革命的设想,认为社会主义不仅要增加生产,废除贫困,而且也要改变人的需要及其满足,要改变人民各方面———不仅在物质方面,而且也在道德和美学方面———的生存条件和性质,要反对种种不公道、不合理现象,诸如“反对幸福生活掩盖下的匮乏,反对污染环境的生活方式。道德的和美学的需要成了基本必需的需要,并对家族,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男子和妇女以及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新的要求”等等(马尔库塞:《反革命和造反》中译文参见《工业社会和新左派》,1982年商务印书馆版,第86、92页)。这就清楚地说明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错误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又包含有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有价值的见解。对此,马克思主义者在推进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是应以肯定的评价和吸取与改造其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的。

(本文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刘能杰

理论前沿2000年第15期11

浅析卡尔·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解读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浅析卡尔·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 ——解读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黄娟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南京210093) 摘要: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m)于1929年完成了他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在书中,曼海姆“概括了一门能对社会生活作出新的和更深刻理解的新学科”,系统地阐述了知识社会学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新见解。本文旨在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出发,探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解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意识形态乌托邦曼海姆知识社会学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作为知识社会学思潮的主要代表与奠基 者,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 (Karl Mannheim)于1929年完成了他的《意 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从此,曼海姆的名 字从此紧紧地与知识社会学联系在一起。虽 然知识社会学的概念最先是由德国哲学家 舍勒最先提出的,但在曼海姆那里,知识社 会学才真正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人们才真 正对知识进行社会学的考察。 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曼海姆“概

括了一门能对社会生活作出新的和更深刻理解的新学科”,他认为,“意识形态这一术语总的说来有两个不同的和可区分的含义特殊含义和总体含义”。就是说,意识形态分为特殊的含义和总体的含义两种,即曼海姆所谓的意识形态的特殊概念和总体概念。 本文旨在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一书出发,探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解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既体现了社会研究在历史过程的逐步深化之规律,同时也体现着社会学学者本身对于该问题认识的认识与再反思。 二、核心问题评述:曼海姆的意识形态概念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意识形态是社会学界中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1早在马克思与恩格斯之前,意识形态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了。当我们现在再谈到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时,总是“情不自禁”地把其思想渊源与他通过卢卡奇对马克思的继承结合起来。 马克思认为,历史上一切阶级社会的思想体系,都只是当时占支配地位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且都只是为了他们自身的阶级利益服务的。而在曼海姆看来,人类相对于社会现实的思想的扭曲井不只是发生于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也同样存在思想被扭曲的现象,井由此引出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在概念上的分辨。 曼海姆指出,“意识形态”是统治集团的集体无意识,而“乌托邦”则相反,是被统治集团的集体无意识,前者无视社会现实中向未来发展的真实可能性,而后者则无视社会实际存在本身的现实性。换言之,“意识形态”维护统治集团既得利益者的现在,“乌托邦”则空想被统治者和利益受到侵害者的未来。他们都同都属于思想意识相对于社会现实存在的扭曲,而且也都是受到人们各自的集体无意识的支配。 从词源的角度看,“意识形态”一词的意思是“观念的科学”。后来,经过马克思的阐释,“意识形态”被“带入到另一个不同的领域”2,具有“虚假意识” 1Krishan Kumar.Ideology and sociology:Reflections on Karl Mannheim’s Ideology and Utopia.Journal of Political Ideologies,Vol.11,No.2(June,2006),pp.169-181 2[澳大利亚]安德鲁·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6

乌托邦与反面乌托邦小说研究综述

摘要:乌托邦与反面乌托邦小说是西方文学长河中的一条绵绵细流,它们以独特的视角对人类的生存境遇进行了思考。本文从国内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对其进行总体评述。 关键词:乌托邦;反面乌托邦;综述 自从潘多拉的盒子合上那一刻起,人类就在不停地为寻找希望而努力,为寻找到一个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就这样,乌托邦(utopia)——这一具有美好未来意蕴的术语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各种社会问题和环境危机不断出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明显。诸如:对科学技术的过分依赖,致使人们的生活逐渐机械化、教条化,从而丧失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对科学技术的过度应用,致使人们对自身的安全越来越担心,越来越恐慌。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整容技术等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对科学技术的过分开发,致使人们生活的环境越来越恶化;大气污染、白色污染、核污染等问题接踵而来,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面临着巨大的威胁……乌托邦的理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人们曾经渴望的美好境界在这一系列危机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乌托邦走向了它的反面。 反面乌托邦(dystopia)是“把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乌托邦描写作为讽刺幽默手段加以运用,预示未来世界的恐怖可怕,讽喻现实社会的丑恶腐败。”它不但对乌托邦所设想的理想境界进行了讽刺,而且对人类的现实处境进行了警示。尤其是在文学中,反面乌托邦小说通过各种视角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存处境给予了淋漓尽致的描绘,从而引起人们从外到内的思考和反省。 一、国内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乌托邦小说和反面乌托邦小说一直却处于边缘的位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表面上看,乌托邦小说似乎仅仅是对美好未来的畅想,而反面乌托邦小说则是对这种畅想的否定。但实际上,从其内在本质上看,它们无疑都是对人类生存境遇的关注与反思,是对人的发展的一种本真追求。它们之间是一种承继关系,反面乌托邦小说正是乌托邦小说的延续。而整个西方文学史不就是一部关于人的精神的发展史吗?从这个角度来看,乌托邦小说和反面乌托邦小说作为“亚小说文类”,它们所反映的内涵正是贯穿整个西方文学史的主题,它们的重要地位是不能否认的。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陆地区的乌托邦研究比较分散,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格局。其中,有一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哲学、政治和美学领域,而且大多是从哲学或美学的角度对乌托邦思想或乌托邦情结进行了解读,包括对马尔库塞、诺齐克、布洛赫、曼海姆等人的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关评述。还有一部分涉及了文学中的乌托邦和反面乌托邦。本文只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文学中的乌托邦和反面乌托邦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与评述。我国关于文学中的乌托邦与反面乌托邦现象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基本上是从对《理想国》《乌托邦》《基督城》《太阳城》等单部作品的评论开始的。从评论的形式上来看,多数评论是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出现的,主要对作品的内容进行评述,尤其是集中在对小说的理想社会及其各种社会制度的优缺点的阐述上。个别批评家侧重两部小说的比较研究。较有代表性的评论是:耿伟的《空想社会主义为什么以(乌托邦)为创立标志?》,王启民的《比较论略》等。 第二阶段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的研究大多还是以单篇论文为主,只有个别评论者进行了整体评述,而且大多数都是对乌托邦小说的总体评价。即使有对反面乌托邦小说的评论,它也只是作为乌托邦小说的一个延续部分出现的,因此对反面乌托邦小说的研究还只是一些仅限于内容介绍的一般性评述。至于对反面乌托邦小说的综合评述更是少之又少,

直面_诸神纷争_的世界_从_意识形态与乌托邦_看曼海姆与韦伯的思想关联

直面“诸神纷争”的世界3 ———从《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看曼海姆与韦伯的思想关联 熊 春 文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nheim ’s thought and Weber ’s one in three aspects :(1)diagnosis of their time ;(2)the Mannheim ’s epistem ological predicament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Weber ’s thought ;(3)the methodological problem.As W olff argues that ,m ost of Mannheim ’s w ork (not only that explicitly dev oted to the s ociology of knowledge )could be characterized as a ”diagnosis of our time ”.It was just on this topic where Mannheim followed Weber ’s proposition ———“g ods com plete in every fields of s ociety ”,and extended the tension of Weber ’s judgment in many theoretical aspects such as ideology and utopia ,the science of politics ,the problem of intelligentsia ,the types of knowledge and the styles of instruction ,etc.In this sense ,the attention to the connection of Mannheim and Weber gets its significance not only in the field of thoughts history or academic history ,but als o on the s ociological masters ’inspiration to grasp the problems of our time. 3 本文的思路与写作过程无不得益于我的导师苏国勋先生的指导和教诲,在此表示感谢。① 详细阅读过《意识形态与乌托邦》的人不难发现,曼海姆在书中的各章都有对韦伯的直接引用或评论。 ② “接续”不完全同于继承、批判或超越等,笔者只是想借此强调曼海姆站在韦伯的基础往下言说的客观状态。毋宁说,接续包含着继承、批判、超越甚或倒退的可能性,但曼海姆对韦伯究竟继承了什么,批判了什么,在什么方面和意义上有所超越甚或倒退,这些都是值得认真分析和谨慎对待的问题。有关学者对曼海姆的认识论困境的分析,使得这些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③ 艾彦在《意识形态和乌托邦》译序中特别指出,“曼海姆具有异乎寻常的敏锐头脑和令人惊叹的综合能力,这突出表现在,他虽然吸收了如此之多具有深刻而丰富内容的思想流派的研究成果,但是,他自己却并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个流派,而是努力融百 家于一炉,最终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 (曼海姆,2001:11) 谈到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在其思想渊源上,人们主要强调他通过卢卡奇对马克思的继承,而较少关注曼海姆在思想上与韦伯的复杂关联。一般认为,正是在与马克思的关系上,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与舍勒的知识社会学区别开来,形成了知识社会学不可相互化约、又相得益彰的两套经典传统(W olff ,1970:32)。但实际上,在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代表作《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当中,我们也可以随处看到他 与韦伯思想的关联,①尤其是在对知识分子问题、知识社会学认识论、方法论等问题的论述上,曼海姆几 乎就是接续②着韦伯的命题在往下言说。另外,考虑到他的精神导师卢卡奇本人就曾在一段时间内与 韦伯过往甚密,曼海姆对韦伯思想的接续可以说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说,透过曼海姆的 纷杂的思想论述,③缕清他与韦伯思想的关联,是一个值得学人注意和努力的方向。本文拟从几个方面 出发,对曼海姆与韦伯观点的关联,进行一定的梳理,望能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时代精神的诊断 曼海姆在其《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开篇就提出“关于思想的社会学概念”,把知识社会学的任务定义为对“思想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考察”,因此,对时代精神的诊断是曼海姆知识社会学的应有之义。而这一问题显然也是韦伯一直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韦伯关于时代精神的诊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他提出的“诸神纷争”命题。韦伯在其著名的“以学术为业”的演讲中声称,我们这个时代,随着理性化的推进,“许多昔日的神 已从坟墓中走出来;不过它们已被祛除巫魅,因而采取非人格力量的形式出现” (韦伯,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读后感)乌托邦读后感

乌托邦读后感 乌托邦读后感(一) 小时候就听说乌托邦这个词了,他被用来指称不切合实际的幻想,知道有这本书也有很长时间了,直到最近才看到这本书,《乌托邦》语言优美流畅,字里行间无不流露莫尔先生悲天悯人的情怀,读来如饮甘露,如沐春风,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平生第一次萌生写读后感的愿望,琐事分心再上生性懒散一直迟迟没有下笔,虽时隔多日却依然萦怀在胸,此书对我的影响可见一般。正如尼采通过学习查拉斯图拉代言,托马斯。莫尔在书中通过拉斐尔讲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王国,我很欣赏拉斐尔的人格,他学识渊博周游世界阅历丰富,完全能够像莫尔和其他人所劝说的通过向国王献策谋取高位享受荣华富贵,自从拉斐尔游历乌托邦后就觉得他是世界上最理想的国家制度,他深知这一制度很难获得其他各国国王的赞同实行,这让我想起春秋战国时代的商鞅,他起先建议秦孝公推行帝道,秦孝公的反映很冷淡,即使降到王道也没能打动秦孝公,最后不得已提出霸道春孝公顿时来了精神亦步亦趋,现实如此无可奈何,在理想与实行的两难中商鞅选择降低理想以求实行,拉斐尔选择即使实行不了也不降低理想以迎合国王,他为了自由甘于平淡。 托马斯。莫尔出身富裕家庭,喜好哲学(或是文学)却迫于父亲的压力改学法律从事律师行业,后来当了法官大臣,莫尔对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即使是罪犯也表现出宽容,他并没有像别的律师法官一味指责罪犯的道德品行,绝大多数人是迫于生计才挺尔走险,从社会制度来看待犯罪问题。莫尔认为贫穷是一切罪恶的起源,贫穷是社会不公引起的,而社会不公是私有制引起

的。他严厉批评国王贵族的贪婪残酷奢侈无度,深深同情劳苦大众 陷于水深火热的疾苦,莫尔为拯救这些社会疾病开出消除私有制实 行公有制的药方。工人农民提出消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比如通过打 土豪,分田地实现社会公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多么高尚,站在自 己的利益上且坚持这就是公正那是胜利者的专利;这一主张却是出 自出身富裕而且是国家重臣的莫尔足见难能可贵,把高尚的光环安 放在他的身上我想没多少人会反对。莫尔因反对国王亨利八世离婚 及其暴政而宁死不屈最终被下狱外死,为了理想不惜违背自己的利 益甚至牺牲生命仅凭此莫尔的品格足以令人敬重。 乌托邦是个四面环海的岛国,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盛产黄金珠宝,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实行精英政治哲学家治国;岛上人人都得参 加劳动官员可以免除这一义务,但很多官员都会放弃这一特权,因 为劳动对他们就是一种娱乐,每人每天只要工作七个小时就足以丰 衣足食,而别的国家之所以整天工作还吃不饱穿不暧是因为要养活 很多不干活的人如贵族富豪及其仆役,还有为他们提供娱乐的人。 乌托邦是共产主义国家,没有货币甚至连交易都没有,需要东西直 接到仓库去拿,人们鄙视金银只有奴隶罪犯才穿金戴银(他们的镣铐是金子做的),珠宝是小孩的玩具,大人要是戴珠宝就会遭到耻笑,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们却保护别国商人的私有财产,因为他们知道 金钱对他们没有意义而对别国商人却意味着一切,这和苏联的共产 主义的天壤之别。穿衣都是很简单的款式没有那么多的花里胡哨, 这和八十年代以前的中国一样。吃饭都在大食堂里吃,如果你愿意 自己做饭可以去仓库领取食物自己做,一般的人都不会这么做因为 你不会做得比食堂可口,这和中国公社时代的大食堂又有很大区别。乌托邦有很好的医保制度医生医术精湛服务热情,病人会得到很好

读《美丽新世界》——浅谈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读《美丽新世界》——浅谈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作为与乔治·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金的《我们》齐名的“反乌托邦三部曲”之一,享有相当高的世界声誉。虽然就连高中英语课文中都对其有过介绍,但它却是我在这三部书中最晚读到的一本。比起《1984》曾在我个人的思想历程里扮演过极其重要的启蒙角色(当然,相信有无数青年都会有类似的感受),《美丽新世界》则让我多看到了另一些可能。它描述的乌托邦场景,较之另外两本会少一些极权色彩,但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某种程度上说也更加值得警醒。 *三种乌托邦的比较 尼尔·波兹曼在其名作《娱乐至死》中,一开始就提到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并认为世界最终没有发展成乔治·奥威尔的预想,却越来越向赫胥黎所描绘的方向发展。《娱乐至死》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这里的矛头明确指向电视、电视节目等娱乐性设施。波兹曼认为一切公共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政治、新闻、教育等多个方面成为了娱乐的附庸,人们的思考能力受制于此,最终娱乐至死。 《美丽新世界》中描绘的社会与其确有共通之处。《美丽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得名于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牛津词典的解释是“本欲改善人们的生活,实则带来预料不到的问题”。这个新世界是一个设定好的机械化的盛世,尊奉汽车大王福特为救世主。科技与政策管理极度发达。精子卵子在试管中调制好,胎儿在孵化器中长大。人类虽被分为五个等级,但却从小就以“睡梦教育”的形式被灌输了幸福的概念,而热爱自己的使命。他们被设计得厌恶书籍、厌恶艺术、厌恶独处,性滥交、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横行。即使出现最糟的情况,也还有索麻这一“完美的药物”使人们获得快感。可以说,“幸福”在这美丽新世界中似乎唾手可得。 诚然,幸福是人类始终追寻的一大终极目标,然而我们看到,这样一种“被幸福”却不等于、甚至往往是有悖于我们真正的幸福概念的,就如同波兹曼描绘的“被娱乐”一样。新世界中的幸福成为了人为的研究成果,而每个人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意志、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则消失殆尽。在这里被扭曲的不只是幸福的概念,这些新人本身也不同于我们如今定位的自由、正常的人,而失去了灵魂。 相比较《美丽新世界》中人被技术改造,《1984》则侧重于制度对人的挟制。如果说前者中描绘的人们是热爱技术而被技术改造,后者中塑造的人则是被制度改造得热爱制度。老大哥在看着你;无法关掉的电幕覆盖着生活每个角落;新话和双重思想则成为人们自身上的枷锁。这里营造出的极权恐怖更为直接。然而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恐怖可能尚不如《美丽新世界》中来的可怕。举例来说,《1984》中还需要设立真理部来篡改历史进而控制人心,而《美丽新世界》中人已经从内心最深处拥抱现实而厌恶过去的一切。 《我们》的作者扎米亚金本身就是俄国人,但《我们》约写于1923年,看来并不是对斯大林时代的影射。尽管如此,但由于其在意识形态上不合时宜,仍被禁止出版。书中的故事发生在约六百年后的世界,人们只以数字命名,住在玻璃房子里以便于极权监督。他们唯一可以放下窗帘的一小时被称为性小时,每个人需要一种粉红色的票券来和性伴侣做爱。世界被“造福主”个人所统治,每年由全体人民重选却无一类外地连任。造福主的机器是断头台,处决的过程经常发生且公开进行。“这一国家的指导原则是幸福跟自由互不相容。在伊甸园里,人是幸福的,可他愚蠢地要求自由,就被驱逐到荒野中。现在大一统国通过剥夺他

从乌托邦到科学社会主义

从乌托邦到科学社会主义 ——以收入分配制度为视角论哥达纲领批判的贡献 【摘要】:古往今来,和谐大同世界一直都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愿望。从莫尔的《乌托邦》,到欧文的“和谐公社”,以及我国历史上肇始于春秋时期大儒孔子所构想的“大同世界”以及清末太平天国所努力营造的“大同社会”的构建却都无一例外以失败而告终。究其缘由,缺乏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无疑是它们失败的重要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对此做出的精妙阐述,世人孜孜以求的和谐大同理想才从乌托邦走向了科学与现实。 【关键词】:乌托邦哥达纲领批判收入分配 【正文】: 自原始社会以来,人类的社会生产发展史经历着一个从财产公有到私有的历程。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开始有了剩余财富,个别人(部族酋长贵族)开始有了私有财产,财产私有化便不可逆转地发展起来。然而,人类对于社会产品共同支配、消除贫富差距以构建和谐大同世界的美好愿望并没有消除。此种意义上的大同

而和谐的社会在收入分配体制上有一个共同特征,即都倡导社会产品资源的公平分配。 收入分配体制在经济学理论中的地位弥足重要。众所周知,社会生产力水平及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决定着可供分配的社会产品的数量,制约着分配的方式。然而收入分配制度(或者分配方式)作为社会关系也对社会生产力水平以及劳动生产率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能反过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并进而提升社会生产力水平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反之落后的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则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乌托邦的构想 16世纪初一个名叫莫尔的英国人创作了《乌托邦》一书,作为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莫尔以他丰富的想象力在书中勾画出一副美妙的乌托邦社会蓝图:在茫茫大海上,有一座孤岛。岛上风光秀丽,气候宜人。54个城市分布在岛上各处,各城市的规模也差不多,语言、风俗、法律也差不多。岛上一切土地、房屋、生产工具都为大家所有,共同使用。大家共同劳动,产品在各城市之间可由国家无偿调拨,互通有无。消费品按需分配,这里没有货币,也没有买卖,金银被造成便桶,人们没有私有财产观念…… 莫尔笔下的乌托邦乐园很天真也很美好,可是也就仅此而已——纯粹是一种虚无缥缈的空想或者幻想。莫尔在现实中无法完成这种美好的社会愿望,只能寄望于思想的神游太虚——到最后莫尔本人也因

感受乌托邦的人文精神---读《乌托邦》有感

科学社会主义作业 感受《乌托邦》里的人文精神 ——读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后感 学院: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 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 姓名:*** 学号:1120111***

感受《乌托邦》里的人文精神 ——读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后感 摘要 《乌托邦》一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不朽巨著,书的全名原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读完这本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著之后,对书中的思想进行的思考与感受。 Abstract Utopia,written by Thomas More who is a British utopian socialist, is an immortal masterpiece.The full name of this masterpiece.De optimo reip. statv, deque noua insula Vtopia, libellus uere aureus, nec minus salutaris quam festiuus.After reading up this extraordinary masterpiece,I have some idea and expericnce to wright down.. 关键词: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 Key Words:Utopia Utopia socialism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大都思想比较先进,反对中世纪的禁欲观念和神权主义,坚持以人为本位,相信人的力量,力求满足人的情感和兴趣。英国杰出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当然也不例外。但是由于多数人文主义者毕竟主要地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代表,他们不可能在利益上和人民大众取得更大程度的一致。然而莫尔所以超出同辈,直到今天还享有盛名,其作品还未丧失现实意义;恰在于其能高度关心人民大众的生活。 他在《乌托邦》这部不朽的著作中,结合当时英国社会的现实,真实地揭露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广大劳动群众的痛苦生活,深刻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和封建统治者的血腥罪恶,并且通过对一个虚构的“乌托邦”岛国的细致描写,表达了他的理想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卓越设想。莫尔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初期,就深刻地看到了它的许多矛盾和弊病,预见到了万恶的私有制社会必将为没有剥削和压迫的公有制社会所代替,从而为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先躯作用。 莫尔对未来社会的理想描述是建立在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的基础上的。莫尔用大量篇幅揭露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圈地运动”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刻苦难。他愤怒地指出∶“你们的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吃一点点就满足,现在据说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把你们的田地、家园、城市要蹂躏完啦。”

Utopia and Dystopia(乌托邦和反乌托邦)

Utopia and Dystopia The utopia and its offshoot, the dystopia, are genres of literature that explore social and political structures. Utopian fiction is the creation of an ideal world, or utopia, as the setting for a novel. Dystopian fiction is the opposite: creation of a nightmare world, or dystopia. Many novels combine both, often as a metaphor for the different directions humanity can take in its choices, ending up with one of two possible futures. Both utopias and dystopias are commonly found in science fiction and other speculative fiction genres, and arguably are by definition a type of speculative fiction. The word utopia was first used in this context by Sir Thomas More in his 1516 work Utopia. The word utopia resembles both the Greek words "no place", "outopos", and "good place", "eutopos". In his book, which was written in Latin, More sets out a vision of an ideal society. As the title suggests, the work presents an ambiguous and ironic projection of the ideal state. Dystopia is defined as a society characterized by poverty, squalor, or oppression. Most authors of dystopian fiction explore at least one reason why things are that way. Dystopias usually extrapolate elements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are read by many as political warnings. Many purported utopias reveal a dystopian character by suppressing justice, freedom and happiness. George Orwell's novel Nineteen Eighty-Four is a dystopian novel about a coercive and impoverished totalitarian society, conditioning its population through propaganda rather than drugs. Margaret Atwood's The Handmaid's Tale describes a future North America governed by strict religious rules which only the privileged dare defy. Combinations Jonathan Swift's Gulliver's Travels is sometimes linked with utopian (and dystopian) literature, because it shares the general preoccupation with ideas of the good (and bad) society. Of the countries Lemuel Gulliver visits, only the Country of the Houyhnhnms approaches a utopia; most of the others have significant dystopian aspects. Many works combine elements of both utopias and dystopias. Typically, an observer from our world will journey to another place or time and see one society the author considers ideal, and another representing the worst possible outcome. The point is usually that the choices we make now may lead to a better or worse potential future world.

最新工业设计十大经典案例

工业设计十大经典案 例

工业设计十大经典案例 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国第二届工业设计大奖——“红星奖”正在筹备中。和国外比,中国工业设计起步较晚,需要从国外的工业设计中借鉴经验。本报推出工业设计史上十大经典案例,从中可以体味出工业设计附加值的意义,何止于金钱! 案例一|ZIPPO74年火焰不灭 设计师:乔治·布雷斯代 设计时间:1933年 1932年,美国人乔治·布雷斯代在一个 酒馆外看到一个朋友笨拙地用一个廉价打 火机点烟后,便产生了设计一个简单不受气压或低温影响的打火机的想法。1933年,第一款ZIPPO打火机诞生并开始风靡全球。二战期间,由于ZIPPO 卓越的性能成为了美国军队的军需品。据说美国一名士兵因为ZIPPO挡住了子弹而保住了性命,而那个ZIPPO却依然好用。艾森豪威尔也对ZIPPO大加赞赏:“ZIPPO是我惟一在任何时候都能点得着的打火机。” 1996年4月15日,第三亿个ZIPPO打火机出厂,如果把这三亿个打火机平放,可以把一个包括射门区在内的足球场铺满128厘米厚。如今ZIPPO的日产量已经超过6.5万个,销往130个国家和地区,被喻为“打火机里的哈雷摩托”,成为雄性美感的代名词和具有高度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案例二|拉链男士“裤门看守者” 设计师:伊莱思·豪 设计时间:1851年 拉链又称拉锁,是一个可重复拉合、拉开的由两条柔性的可互相啮合的连接件。目前拉链的使用领域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服装和用品,已成为当今世界上重要的服装辅料。 从1851年美国人伊莱思·豪才申请了一项名叫“可持续、自动式扣衣工具”专利开始,拉链最终占领服装市场的时间是上世纪30年代,期间整整经历了近80年之久。当时,服装界掀起了一场童装竞赛,最终脱颖而出的是带有拉链的童装,因为人们相信,拉链服装能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借助时装设计师的推动,拉链在1937年又有了一个新身份——男士“裤门看守者”。如今拉链已经随处可见,据上世纪30年代的统计资料,全球每年生产的拉链数高达6亿条以上。 案例三|匡威帆布鞋踏入美国篮球史 设计师:匡威公司 设计时间:1917年

《乌托邦》读后感

《乌托邦》读后感 \曾记得中学时疯狂追捧的电视剧《奋斗》里有个“心碎乌托邦”,“心碎乌托邦”里有LOFT风格的房子,陆涛、夏琳、向南他们在“乌托邦”挥洒自己的青春,有感动,也有泪水。那时候,因为非常向往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于是也关注了“乌托邦”这个名词,但也仅仅是有个概念而已。直到最近偶然机会拜读了莫尔的《乌托邦》,才有其了真正较为深刻的理解。 《乌托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哲学家、政治家莫尔写的。在书中,莫尔借一位海外游人拉斐尔·希斯拉德之口,来谈自己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设想。莫尔在书中首次用“羊吃人”来揭露罪恶的“圈地运动”,并提出了公有制,讨论了以人为本、和谐共处、婚姻自由、尊重女权等与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揭露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端,第二部分则是关于乌托邦新岛形象的全面描述,他系统地为我们描述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对15、16世纪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作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对封建的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深刻地认识到君主制国家是压迫人民的工具,而法律只不过是“把他们的阴谋规定成大家必须遵守的东西”。莫尔借一位外国旅游者希斯拉德之口一针见血地指出正是私有制造成了种种社会罪恶,这

也是他对数千年私有制社会的历史总结。 第二部分 《乌托邦》第二部分,莫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空想社会主义的理想国画卷。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不同的是,莫尔的“乌托邦”不是一个消费性的共产主义,而是一个人人劳动、按需分配,财产公有,消灭私有制,消除了剥削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这部分里,莫尔用了八个不太引人注目的标题,系统地为我们规划了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宗教、对外关系等方面的主要特征。 莫尔在乌托邦中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超出了不同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例如莫尔主张普及教育,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用本族语教学,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男女教育平权等等。他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合理、进步的成份,为以后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教育思想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养料,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莫尔虽然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的罪恶,但却未能找到理想社会取代现实社会的任何途径。这也是以后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共同的无法克服的缺陷。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只可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而不可能付诸社会实践。因此,“这种新的社会制度一开始就注定要成为空想的,它愈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愈是要陷入纯粹的空想。” 以上可以看出,生活在四百多年前的莫尔,不仅深刻地洞察和揭露了那个时代的各种矛盾,对当时刚刚兴起的,将私有制历史地发展到了最高顶点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给予当头一棒;而且还富于天才性

浪漫主义视野中的理想乌托邦-2019年文档

浪漫主义视野中的理想乌托邦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欧洲产业革命的迅猛发展,英国社会进入历史转型期。然而,这一时期西方人的道德水准、审美情趣和生活智慧并未与工业文明同步提升;相反,由于基督教地位的日渐衰微,西方人心底最深沉的信仰备受重创。为了摆脱现代物质文明对精神空间的侵蚀,西方人开始从古老的东方寻求启示与救赎,希望通过对东方的想象或探索,消解对生命归宿的困惑与迷惘,从而完成对自身文化的修复和提升。{1}于是,东方异域不断出现在西方文学作品里。 在浪漫主义诗人群体中,拜伦和雪莱对东方的话语实践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文人和思想家们寻求精神启蒙、实现自我探索的迫切愿望。尽管两位诗人均表现出了对东方题材的情有独钟,但无论是从迷恋东方的个体心理诉求还是从诗歌中东方情调的书写策略,抑或是对东方文化的深层认知上来看,拜伦和雪莱笔下的东方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 一、拜伦与雪莱迷恋东方的个体心理动因 周宁曾这样评论拜伦和雪莱笔下的东方:“拜伦的东方是欧洲的东方,从希腊到土耳其,雪莱诗中的东方是世界的东方。他们的东方都是历史的过去或时间的起源,是由空旷的目的与废墟构成的永恒之地。”{2} 1.逃离社会现实,追寻革命理想如果说拜伦对东方的迷恋

一部分源于他童年时代滋长的东方情结,那么其青年时代追寻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则是触发诗人探寻东方的更深层缘由。 由于个人情感经历的波折和人文政治环境的压抑,拜伦被迫走上了浪漫的游历之路:1809年到1811年间,诗人游历了葡萄牙、马其顿、西班牙、希腊、阿尔巴尼亚和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并亲身体验了“东方”各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及民间习俗。{3}“东方”游历一方面使诗人暂时逃离了现实带来的精神负担,另一方面也成为他投射革命理想的主战场。统观拜伦这一时期的作品,反抗压迫、捍卫自由的拜伦式英雄占据了诗人文学创作的主要篇幅,如异教徒康纳德、恰尔德?哈洛尔德和唐璜。从这些外表貌似神勇强悍,而内心却无比孤独脆弱的斗士身上,读者不难发现拜伦本人的影子:他一方面热切地追逐着自由和理想,另一方面又因个性桀骜而孤标傲世。 在亲历了西方的社会动荡和精神荒原之后,拜伦更加坚信,唯有逃向东方,人们才能超越世俗樊篱,重获家园归属感。因此,为了消除对现实的心理戒惧,同时也为了给革命理想和人生信念寻找一个自由释放的空间,诗人最终选择了东方这一遥远而神秘的异域来表达自我期望。 2.质疑工具理性,崇尚普世正义雪莱对东方文化的迷恋,尤其是对东方宗教的认同源于诗人摆脱西方工业文明滋生的物 质欲望和精神羁绊,寻求灵魂归宿和普世正义的心理诉求。“雪莱所谓‘无边的东方’其实是西方重构东方他者虚设的一个空

《乌托邦》读书报告

《乌托邦》读书报告 每一本书,都有它自己的“灵魂”,当你阅读一本书时,自己也就在不知不觉当中,陷入了那个书中所构想的世界。因为书所有的“灵魂”不同,自然那个所构想的世界也不一样。而我所指的“灵魂”,就是每本书,其自身要表达的思想,或者愿望。 作者简介: 托马斯·莫尔约于1478年2月7日出在英国伦敦一个不太显赫的富有家庭。莫尔幼年丧母,由父亲带大。他的父亲约翰·莫尔曾担任过皇家高等法院的法官,是一位勤俭持家、正直明达的人,对儿子要求极为严格,这对莫尔一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当时的欧洲,拉丁文被视为进入上层社会的通行证。因此,幼小的莫尔被送入了伦敦的圣安冬尼学校,学习拉丁文。十三岁时,父亲将他寄住在坎特布雷大主教、红衣大主教莫顿的家中作少年侍卫。莫顿是当时一位很有影响的政治家,他学识渊博、机智过人、谈吐优雅,曾担任过英国的大法官,对此莫尔在《乌托邦》中专门做过描述。从他那儿莫尔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影响。这位主教对聪明好学的莫尔极为赏识,常对朋友夸奖说:“我的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名人” 1535年因反对亨利八世兼任教会首脑而被处死。伊拉斯莫为这样一位他赞扬备至的人的死去而深感悲痛。“他的灵魂之纯洁胜过白雪,在英国从来没有过象他这样的天才,而且将来也不可能再有”,伊拉斯莫把他誉为“适合于任何时代的人”。1886年,在莫尔去世三百多年后,被罗马天主教会的教皇庇护十一世册封为圣徒,在1980年与主教费舍尔一起被John Paul II尊为守护上帝的殉道者。尽管他不是一位正统的天主教信徒,他非常罕见地获得了左右翼的一致推崇:左翼发现了他的共产主义理想,右翼发现了他的对天主教的忠诚。他在英国历史上最伟大100个名人中评选中名列第37位。 内容简介: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d8876714.html,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 作者:何佳玲朱小翠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24期 摘要:从《理想国》到《1984》,从乌托邦到反乌托邦,从文内到文外,本文探索了随 时代变迁,文学作品中人类对理想社会观点的变化,以及反乌托邦的出现。并结合当时社会状况分析此种思想变迁的原因,以及运用文学作品中产生的这种反乌托邦思想所蕴含的批判性视角来反思自身社会现实,提出对理想社会不断的探求。 关键词:乌托邦;反乌托邦;文学作品;理想社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4-0-02 1516年,托马斯·莫尔给人们描绘了一个乌托邦社会。他描述了一个几乎完美的社会,但是同时他又用UTOPIA(乌有之乡)这一拉丁词表示,这说明他自己也知道他展现给大家的是一个客观世界中不存在的完美社会。尽管莫尔向人们表达了这个完美社会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但是在他之后,其实在他之前也有很多人在寻找或者试图建设这样的一个完美社会。从古到今我们一直在追求这样的一个完美社会,可是这样的社会到底在哪?何处才是我们的理想家园呢? 其实对完美社会的追求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时代,在《理想国》里,柏拉图不正是在他的脑海里构建了这样的一个理想的国土,完美的社会吗?可是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与现实对立的模型,是对于理念而非对于现实而言的。他描述的理想国是就理念世界而说的,是现实国家的原型,而现实的国家则是它的退化、堕落的形式,理念的国家是真实的,现实的国家是虚幻不振的,至少没有符合国家的真正本性,理想的共和国是对现实的国家的否定。柏拉图并不指望他的王国能在当时实现,他认为,除非哲学家做了王,这个理想国是不会实现的。但是柏拉图的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乌托邦思想。乌托邦思想家们都认为,只有乌托邦中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属于人类的生活。 不难看出,乌托邦在柏拉图与莫尔的作品中的表现只能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一种精神上的思考与建构。不过此种情况在后来培根的《新大西岛》里发生了改变。培根以科学为核心谋发展,力求以科学为工具带来人类对于自然更大的掌控以及人类健康快乐的生活。由此,科学成为人类生活改革的跳板,乌托邦不再是纸上空谈而拥有了无限可能。于是乎,人们不再只沉溺于幻想,而动起手来想要去实现它;乌托邦主义者坚信当人类把握住历史规律,以科学为戟,那么自然不再是不可战胜而是可以为人支配的,那么人类解放的那一天就不会遥不可及。在科学进步充满希望的滚滚浪潮推动之下,人们的关注点从基础的物质层面转移到了对社会的理性安排上。这一点可以回溯到《理想国》对真正社会的探讨上,不过鉴于此时民主有所

传统风格设计经典案例分析

中国工艺美术史 姓名:刘悦 学号:2013131214 班级:环艺1311 指导老师:马秀明

传统风格设计经典案例分析 —————苏州拙政园每一种环艺建筑风格的诞生都是人们对居住的思考和尝试发掘出的可能性。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在一些大的文明圈中,建筑艺术的发展呈现了异彩纷呈的态势;其中传统风格最具中国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价值取向。 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当欧陆风情演绎的洋味别墅渐渐雷同时,一股回归原味的古典中式别墅风又吹了起来。苏州人还是要住属于自己文化的屋子,由此一批古典中式别墅的出现,这种居住文化的传承正在唤起苏州人的文化情怀。 古城街巷弄格局,多进式院落住宅;照壁墙;青砖月洞门与框景;前院;天井;庭院等都是中式古典风格的重要元素。 中国古典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品中国古典园林,必先品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的一朵奇葩,其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而苏州最大的园林便属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城区东北隅,南临东北街,北接平家巷,东起道堂巷,西止萧王弄,占地约72亩,是苏州最大的园林。拙政园山清池广,竹木掩映,建筑得宜,风格独特。 拙政园的园林艺术,在中国造园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代表了

江南私家园林一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和成就。园林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拙政园更是中国造园的经典之作,与故宫、长城、秦兵马涌、布达拉宫等同属国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开阔而疏朗,是江南文人园林的代表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拙政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公元15世纪初的明代,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山地相间,开阔疏朗,天然野趣。中部山光水影,花繁树茂,厅楼榭,曲径通幽,是全园的精华所在。西部水浪起伏庭院错落,水波倒影,清幽恬静。。 对于拙政园,可以从空间的对比,仰视与俯视,渗透与层次,堆山理水等多个造园设计原则来分析,因为拙政园符合了私家园林的众多造园手法。拙政园中的每一个建筑如果经过仔细推敲,其实做得都非常有意思。私家园林多位于市井之中,所以相对的园林面积不会太大。而在这种小的空间中展示各种空间,就必须采用对比的手法,其实从整个造园手段上来分析,又无处不用到了对比的手法。 苏州拙政园的布局特点: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段,对于园林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今日的拙政园的独特的布局特点 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拙政园中部现有水面近六亩,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极大利用了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质。 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早期拙政园,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仅“堂一、楼一、为亭六”而已,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