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陇东文化研究

陇东文化研究

陇东文化研究
陇东文化研究

本课程标准于2007年4月3日上午修订,放在这里供学生选用。

陇东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标准

陇东文化研究

说明:

1.课程标准

《陇东文化研究》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任选课。

2.教学目的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陇东文化,认识陇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初步了解民俗学、人类学方面的常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推动地域文化的研究,培养学生地域文化研究的能力。为拟在这一方面考研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

3.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陇东文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兼涉周边地区如陕西山西宁夏相邻地区别的文化比较。主要内容由陇东文化概说、陇东先周文化、陇东文化名人、陇东历代诗文、陇东方言、陇东民俗、陇东民间文学、陇东民间美术及陇东文化产业化、等专题组成。并适量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方面的内容,重视田野调查能力的培养。

4.总学时

36学时,每周3学时。

5.教学方法

讲授和田野调查相结合,并请民间艺人现场示范。

6.教学内容

第一章文化与陇东文化概说(6学时)

要求与说明:

1.使学生明确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民间文化,什么是区域文化。

2.与区域文化研究相关的主要学科: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民俗学、民间文学、人文地理学等。

3.认识陇东文化的性质、定位,初步了解陇东文化的主要内容。

4.明确陇东文化研究对宣传和建设陇东文化,促进陇东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要点:

第一节

文化与教育关系初论

一、什么是文化,文化对于教育的意义

二、什么是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研究对于地方教育的价值

三、什么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对于青少年成长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陇东文化与地方发展

一、陇东及陇东文化界说

二、陇东文化的基本内涵

三、陇东文化研究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四、陇东文化研究的现状及其展望

活动与思考:

1.对小学或中学某一册语文教材进行文化角度的分析,着重点放在民族民间文化方面。先对教材内容进行统计,看其比例;再选几个分析点讨论。你认为如何才能把语文教学与民族民间文化结合起来?

2.以文化、民间文化、区域文化、陇东文化等词在网上搜索资料,选一篇你认为最好的下载介绍给同学们阅读。

参考书:

1.《中国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李宗桂著

2.《中国民族文化源新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徐良高著3.《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张晓虹著

4.《区域文化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靳明全主编5.《交流与协作——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文集》,西苑出版社,乔晓光主编2003年版

第二章陇东先周文化与华夏文明源的探讨(6学时)

要求与说明

1.使学生明确陇东确为周族发祥地之一,是中华古老的农耕文明的源头之一。2.从《诗经》、《史记》、《国语》等文献发掘先周文化的内涵。

3.明确陇东先周文化的主要特点是农耕文化,同时又是农耕文化与戎狄狩猎文化的交融。

教学要点

一、史志所载周祖在陇东的历史及其贡献

二、公刘旧邑与豳城遗址的历史性争论及考辨

三、《豳风·七月》——最早的周代史诗

四、周祖农耕文化、狩猎文化、祭祀文化及民俗文化

五、学术界关于华夏文明源探讨与陇东相关的争议

活动与思考

1.到公刘庙或宁县庙咀坪、周祖陵实地考察采访,写出调查报告。

2.参观庆阳市博物馆、庆阳民俗博物馆,写出参观记。

参考书:

1.傅学礼《嘉靖庆阳府志》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3年出版

2.《庆阳古代史论》张耀民编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7年出版

3.《庆阳地区志》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

4.《庆阳大事纪年》姚自昌编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4年出版

5.《平凉府志》甘肃人民出版社

6.《爱我平凉丛书》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7年出版

7.《陇右文化论丛第一辑》甘肃人民出版社,张俊宗著,2004年版8.《古代乐官与古代戏剧》,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黎国韬著

8.《史记》、《礼记》

9.《三代纪事本末》、《商周家族形态研究》、《中国上古文明考证》等

第三章陇东文化名人与乡村志(6学时)

要求与说明:

1.介绍陇东历代文化名人,使学生了解悠久厚重的陇东历史文化。

2.明确陇东历代文化名人对中华古老文明在哲学、文学、医学等领域的独特贡献。

3.介绍与陇东历代文化名人相关的学术论争,培养学生一定的研究能力。

教学要点

一、陇东文化名人概述

二、肇周圣祖——公刘

三、王符及其哲学思想述评

四、西晋名贤皇甫谧的学术成就评介

五、父子文学家傅玄、傅咸

六、明代文学家李梦阳的文学思想及贡献

七、个人史、村庄史的采写实践

活动与思考:

1.对陇东文化名人在本地的文化遗迹进行实地考察。如镇原潜夫山、傅介子故里宁县良平傅家庄。

2.召开座谈会,介绍你自己故乡的文化人物。

3.从人的迁徙交流的角度谈谈外来人物对本地文化的影响。

参考书:

1.李仲立《范仲淹在庆州》《西北史地》1986.1

2.张耀民《黄帝冢原址考》《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5

3.高新民《傅玄及其〈傅子〉》《庆阳师专学报》1992.2

4.《潜夫论译注》胡大浚李仲立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5.《王符哲学思想研究》高新民著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0年出版

6.《李梦阳诗选注》杨永康

第四章陇东历代诗文与地方人文史料采集(6学时)

要求与说明:

1.结合陇东地域文化,介绍陇东历代诗文成就。

2.结合中文专业特点,培养学生学习、研究陇东历代诗文的兴趣。

一、陇东历代诗文概貌

二、陇东历代诗文名篇赏析

1.《豳风·七月》《大雅·公刘》

2.王符《潜夫论·赞学》

3.傅玄《秦女休行》、《豫章行·苦相篇》、《马先生传》

傅咸《赠何邵王济》、《明意赋》

4.赵邦清《神柏记》

5.李梦阳《环庆怀古八首》

6.清代民国及文革地方图文资料采集

参考书

1.相关论文检索:

张剑《<豳风·七月>与北豳先周文化=《甘肃高师学报》2000.1

张剑《〈豳风·七月〉与先周农耕文化》《陇东学院学报》2003.2

张应斌《〈七月〉——周族的农业史诗》《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6

郭令原《〈诗经·七月〉和周先祖在豳地创业的生活情况》《社科纵横》1997.2 姚自昌《北豳周祖农耕文化浅说》《古今农业》2002.4

林健《文化视野中的〈诗经·七月〉及其论争》《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7.3 2.庆阳、平凉、定西的地方史志

3.甘肃古代诗词选

4.甘肃历史名人画传

第五章陇东民俗与方言(6学时)

要求与说明:

1.明确陇东方言在语音语汇上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方言研究的意义。

2.介绍陇东民俗事象,并挖掘其文化内涵。

环县方言镇原方言静宁方言定西方言

一、陇东民俗事象及其文化内涵

1.农耕 2、时令 3、婚嫁、生养

4.住宅、饮食 5、丧葬 6、禁忌

二、陇东庙宇文化

三、陇东方言与社会生活

四、民俗的田野调查方法与案例分析

活动与思考:

1.对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乞巧节、中秋节等传统民间节日进行调查。2.参观一次庆阳的农村婚礼或葬礼。

参考书:

1.《语言与社会生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陈原著

2.《陇东风俗》彭金山著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2年出版

3.《陇东方言与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雒鹏、阎玉宁、徐治堂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民间叙事的多样性》吕微、安德明编,学苑出版社,2006年版

5.《民间理念与当代情感》王光东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第六章陇东民间文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6学时)

要求与说明:

1.明确陇东民歌与陕北民歌双峰并峙,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及艺术魅力。2.引导学生认识陇东民间艺术独特的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

教学要点

一、陇东民歌的历史渊源及其艺术特色

二、陇东民歌赏析

三、陇东民间艺术

1.香包 2.刺绣 3.剪纸 4.皮影

5.窑洞

6.砖雕陶塑 7面塑 8.其他

四、陇东民间艺术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及其研究

五、陇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国内外研究情况综合介绍

六、陇东文化的文化产业化问题

附:民俗学、非遗保护方面研究生考试信息介绍

活动与思考

1.调查2-3位民间艺人,写出调查报告。

2.转院、华池小曲实地采录。

参考书

1.《庆阳民间剪纸》朱冰编甘肃人民出版社 1960年出版

2.《陇东民俗剪纸》王光普编辽宁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8年出版

3.《陇东红色歌谣》梁中元编

4.李建荣《庆阳民间艺术》新华出版社 2004年版

5.论文及相关网站索引:东西方文艺家协会中国民俗学会中国民俗网中国民间艺术圈中国民间艺术网李建荣的博客

本课程部分参考书目及论文资料:

1.傅学礼《嘉靖庆阳府志》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3年出版

2.《庆阳古代史论》张耀民编甘肃文化出版社 1997年出版

3.《庆阳地区志》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

4.《庆阳大事纪年》姚自昌编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4年出版

5.《平凉府志》甘肃人民出版社

6.《爱我平凉丛书》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7年出版

7.《陇东风俗》彭金山著敦煌文艺出版社 2002年出版

8.《庆阳民间剪纸》朱冰编甘肃人民出版社 1960年出版

9.《陇东民俗剪纸》王光普编辽宁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8年出版

10.《北豳神怪皮影》王光普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11.《庆阳文化春秋》敦煌文艺出版社 1990年出版

12.《生命、生殖崇拜与远古图腾——民间传世剪纸纹样》王辅民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13.《人类童年时代的吉祥物——刺绣与荷包》王晓玲著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14.《庆阳历史文化揽胜》(10册)新华出版社 2003年出版

15.《陇东红色歌谣》梁中元编

16.《潜夫论译注》胡大浚李仲立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17.《王符哲学思想研究》高新民著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0年出版

18.《李梦阳诗选注》杨永康

19.张剑《<豳风·七月>与北豳先周文化=《甘肃高师学报》2000.1

20.张剑《〈豳风·七月〉与先周农耕文化》《陇东学院学报》2003.2

21.齐社祥《公刘旧邑考》《甘肃社会科学》2003.3

22.杨海波《试论李梦阳的贡献》《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4

23.张应斌《〈七月〉——周族的农业史诗》《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6

24.郭令原《〈诗经·七月〉和周先祖在豳地创业的生活情况》《社科纵横》1997.2

25.姚自昌《北豳周祖农耕文化浅说》《古今农业》2002.4

26林健《文化视野中的〈诗经·七月〉及其论争》《西安教育学院学报》1997.3

27.马倩如《周秦先祖在甘肃东部的活动》《千古沧桑话陇右》

28.李子伟《论〈豳风〉地域与周人史诗》《天水师专学报》1999.4

29.李仲立《庆阳民俗历史源流析》《西周史论文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0.李仲立《甘肃境内秦直道管见》《人文杂志》1993.3

31.李仲立《范仲淹在庆州》《西北史地》1986.1

32.张耀民《黄帝冢原址考》《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5

33.高新民《傅玄及其〈傅子〉》《庆阳师专学报》1992.2

34.李建荣《庆阳民间艺术》新华出版社 2004年版

庄浪人的文化情结

二十里铺发表于: 2007-9-16 15:45 来源: 平凉泡泡网

庄浪,一个远离文化的地方,却与文化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依据常理,文化昌明向来是与经济发达、交通便利联系在一起的,在庄浪这种贫穷、闭塞、落后的地方,生活的人,不应该有这种不切实际和太过理想化的想法,而且,经历百代流传的历史,与交往频密、机遇颇多的现代社会,一再证明,依庄浪人的资质,习“武”比学文和经商更有出人头地的可能。宋朝的抗金名将吴氏兄弟,如今代表甘肃参加奥运会的李柱宏、张丽霞,无不是以武成功的范例。然而,对待他们,庄浪人却奇地冷静和漠然。吴氏兄弟的丰功伟绩早已被遗忘在了庄浪县城北山上的萋萋荒草之中。今年夏天,就在外面轰传李柱宏、张丽霞获得去雅典参加奥运会资格的时候,庄浪的街衢市井间,却在津津乐道于一名获得全市高考状元的学生。在庄浪人的心里,当运动员与靠体力吃饭的民工没有两样,不值得提倡和学习,经商和做生意更是穷途末路之举,学文才是经邦济世、光宗耀祖的金光大道。

在庄浪,无论是城里还是乡间,没有人会嘲笑,饭都吃不饱,还要供娃娃上学的人家。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将孩子的学业当作生活里最重要的事情。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全家人都觉得扬眉吐气,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家长好像也低人一等,在人中间抬不起头,说不起话。孩子考不上学,全家就像天塌下来了一样。在城里,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学习,有些家长宁可十几年不买电视,不看电视。在农村,地里的庄稼打不下、成不了是小事,但娃娃念不成书却是大事。人们之间谈论家底是否殷实,说的不是有多少存款,有多少存粮,而是出了几个学生。前几年,有一个机关干部,三个孩子紧挨着考上了大学,为供孩子上学,硬是放弃了到乡镇升迁的机会,每天下班后,捡拾市场上的菜叶度日,卖血给孩子攒学费,一时传为佳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人生箴言,成了庄浪人挥之不去的情结。

即使家里没有读书的孩子,但也决不能丢掉文化的氛围。在农村,好多人的家里都能找出几本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三言二拍”之类的书来,算是有几样耕读传家的宝贝,能在农休冬闲的时候拿出来,读书明志,陶冶性情。一些记性好的人,甚而能将《说岳全传》、《隋唐演义》之类的古典小说,统统记下,饭后闲暇之时,如同说评书一样,讲给其他人。在城里,一些生活充盈、衣食无忧的上班族,八小时之外,也不是沉湎于吃吃喝喝、交际应酬之中,他们抛过现代社会的喧嚣与浮躁,埋下头,扎下身子,搞文学创作,搞发明创造,大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晋人隐士之风。其中的佼佼者,也不乏建树。

勤学立志,见贤思齐,成了庄浪人战天斗地、自强不息的精神家园。

庄浪人热爱文化,日常生活也打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也许是爱屋及乌、好文及字的原故,在庄浪,喜好书法几乎是所有人的共同爱好。这个群体性的爱好,不但使习帖练字与收藏书画演变成了一种大众习惯,而且还造就了一大批的书法爱好者。于是乎,会写毛笔字,成了大家心目中文化人的基本标准;悬挂字画成了装饰家居的首选。在县城的大街小巷里,自称是书法家的人比比皆是,装裱和出售书画的门店从东街一直延续到西街。倒卖字画的市场更是空前的繁荣。这个独特的爱好和庞大的消费市场,给好多知名不知名的书画家带来了滚滚财源。每到有外地的书画家来庄浪,庄浪人便如同青年人追捧流行歌星般的热情,几百上千元的作品,连眉头也不皱一下,就慷而慨之地买了下来。几天之后,外地的书画家必能赚个盆满

钵溢,满载而归。

也许是地处西北,民风开朗的原故,庄浪人对文化的热爱并不仅限于桌头书案之间,还有更为热烈、外露的一面。庄浪正月十二的社火闹得惊天动地、不同凡响,就是一个明证。在其他地方,耍社火也许就图个热闹,但对于庄浪人来说,不但要图热闹,还要比高低。闹社火变成了文化水平的比赛,大家自然是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四邻八乡的社火不仅比设计的精妙、装扮的奇巧,更比文化内涵的深刻。这些平日里与黄土锄头打交道的民间艺人,对文化艺术的醉心与理解就剩下这么一条可供阐释的机会,自然是要绞尽脑汁在全县人民面前一展自己的才华。最公正的裁判当然是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农民。为给自己留下一个最直观的印象,除过老人小孩之外,好多人都是跟着社火、顺着人潮,从东街游到西街。正月十二这一天,庄浪的街道上不但涌动着社火和人流,也释放着庄浪人对文化的热情。

庄浪人尊崇文化、醉心文化的背后,是被文化深深侵淫和感染的人格。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学而优则仕”。儒家文化中的积极入世思想,成为许多庄浪人的人生哲学。读书、入仕。走出山乡,跳出农门,以文谋业,以文求发展。好男儿当以治国、平天下为志。逝者如斯,一代接一代的庄浪人宿命般地传承着这一人生理想。然而,真正学成书而售于帝王家的人毕竟廖廖,庄浪人学而优则仕的愿望,无以寄托,便外化在了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例如,全国很多地方喝酒划拳时,是以“哥俩好”起头的,寓意酒友之间的亲密无虞。可在庄浪却是以“高升”起头的,寓意官升得一路顺风。行酒时,每个人轮流“当官”,酒令颇像官令,推杯拔盏神似问政审案,俨然一个以酒为媒的官场社会。外人

嬉称是借喝酒过官瘾,话有些刻薄,却也不无道理。

除了积极入世的人生理想,还有以忠孝信义构筑的做人原则。和陇东其他地方的人相比,庄浪人为人低调而不善张扬,性格保守又透着偏激与固执,处事诚实守信而缺乏圆通世故。在整个社会都在为诚信的远离做斗争的时候,庄浪人这种自命清高、不善人事的个性,似乎与时代的步伐格格不入,庄浪人也因此被冠以了“老实”的恶名。然而,抛过个性好坏是非的争论,单就追寻这种个性形成的原因,在木讷本份的背后,似乎还是可以隐隐看到孔老夫子谆谆教导的身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是庄浪

人文化人格的宿命。

当然,老实与固执也并非一无是处。老实过头的庄浪人,也曾得到过老实的眷顾。在农业学大寨的年代,庄浪人认准了修梯田是农业发展,老百姓吃饱肚子的好办法,在别的地方,把修梯田只是当一句口号,学了一下就放弃的时候。庄浪人硬是用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前后奋斗了两代人,愚公移山般地把县境内所有的山坡地改造成了旱涝保收的梯田,泽及后世的子孙,也赢得了波及全国的声誉。在这个老实的背后,难

道没有“大巧若拙、大器晚成”的道家生存大智慧么?

勿需讳言,辉煌与成功不能掩饰庄浪人文化人格的缺点。时至今日,庄浪人仍无法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在计生政策一日紧似一日的今天,仍有一些人冒着罚款、受处分,甚至是丢工作的危

险生儿子,这不能不说是庄浪人的悲哀。

灵台的文化

二十里铺发表于: 2007-9-16 16:03 来源: 平凉泡泡网

如果现在有人问我:小时候最喜欢什么,对童年最深的记忆是什么?我肯定会说是过节。在我童年的记忆之中,家家粮食不够吃,一年到头,除过逢年过节,基本上吃得都是玉米、高粱面,只有过节或者家里来了亲戚的时候,才能吃上一两顿麦面。至于想吃肉嘛,只有等到过年的时候了。由于饥饿和对吃肉的向往,过节就意味着有好东西吃。好在灵台人有许多节日可以过,从农历的正月初一开始到大年三十,除过元旦、五一、三八、六一、七一、八一、十一之外,还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它们点缀着我们快乐的生活,伴随着

我们的童年,让我们在贫穷的时代长大成人。

春节。农历的正月初一,是灵台人一年真正的第一天。冬季的农村,土炕烧得比较热,钻在被窝里睡得正迷迷糊糊的时候,猛然听得几声炮响,从睡梦中惊醒,赶忙穿上衣服,下去拾放过的开门炮。那时候的钱少,家里至多买那么七八个大炮。除过一个大炮和一颗大蒜用针线被钉在我衣服的肩膀上,能够点着放的也就只有那么四五个了,不像现在过年,一放就是一大串。放过开门炮、出行、迎神、洗脸,然后是吃年饭,一碗猪肉萝卜炖粉条,外加平时很少吃的角角馍,每人一个油饼。吃了一个油饼,引起了胃中的馋虫,便嚷着还要一个,妈妈便不耐烦地骂着,怎么这么馋,再不能吃了,留着亲戚来了要吃呢。父亲在旁边听了,叹了一口气,我便知道没有指望了,只好一个人悄悄地出去玩。年就这样过了,也蛮不错的。

五穷节。过了初一,很快就到了初五。初五是祭奠穷神的日子,也许那时候人们由于穷怕了的缘故,对穷神也很尊敬,也很害怕,就设了这个节日。我对于穷神从来没有好感,本来过了年,隔三叉五地来个亲戚,还能吃上一顿好饭,这天倒好,吃搅团,说是缠穷气。再一个重要活动就是缝补旧衣服,说是补了可以常年不烂。也许穷神相貌生得凶恶,所以人们常威胁某个人说,你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初五。

人七节。过了初五,即使在亲戚家,也得往家里赶。据说那天人的魂灵从阴司里回来,如果你不在家里,就会丢了魂,得吃长面往回拉魂。我才不管这些呢,只是想吃面。做好的龙须面端上来了,细长细长的,里面放了些油熟辣子和哨子,一股香味喷鼻而来,每个人都忍不住地吃起来。妈妈在旁边唠叨着,用嘴慢慢地吸,不要拿牙往断裁,裁断了魂就拉不回来了。吃完这顿面,就等着过十五了。

元宵节。正月十五的元宵是个热闹的节日,可以让孩子们玩得开心。从人七过后,就到上山去拾“地软”(一种菌类),供家里包包子。再割一些蒿子杆儿回来,缠上少许棉花,烧热羊油,灌在上面做蜡烛。蜡烛做成后,偷偷地从扫帚上扒下一根竹子,用刀子划成竹篾,做八卦或者兔子灯笼。由于纸张特别少,糊的灯笼

一人只有一个。元宵夜,年龄小的孩子,打着灯笼跑不几步,被风一吹烧着了,只好干嚎几声,手里攥着几根蜡烛,跟在有灯笼的孩子后面看热闹。闹腾半夜回来,就可以吃包子、锥把、燕唧唧和谷面捏的十二生肖像了。刚结婚的年轻夫妇,还可以到邻居家去偷一个锥把回来,咬掉尾巴放到水缸里,看自己将来是

生男孩还是生女孩。

燎疳节。到了正月二十三,就是燎疳的日子。家家户户把门上贴的对联撕下来,再加上些柴火点着,让大人小孩从火堆上跳过去,叫着燎疳。据说疳是一个瘟神,不燎疳会叫疳吃掉鼻子的。燎完疳,大人们用扫帚打着火堆,看着火星的大小,嘴里念念有词,今年麦子成了,玉米不成,谷子可以,糜子也不错。小孩

子才不管这些,年就这样过完了,心里有些遗憾。

二月二。农历二月二记不清是什么节日,都过也就跟着大家过了。那天,家家户户炒麦子、玉米、黄豆、面豆等豆子吃。据说炒了豆子吃,等于吃了各种害虫的眼睛,不会危害庄稼了。记忆最深刻的要数我十三岁那年,由于母亲的早逝,姐姐们的出嫁,家里没有人给我炒豆子吃,那些好心的阿姨们,吩咐自己家的孩子,把他们的豆子分一些给我吃。结果我是学校里豆子最多的人,反而分着给其他同学吃,玩得很开心。回到家里,由于玩的时间太长,错过了剃头的机会,便受到了父亲的埋怨,二月二龙抬头,你没有赶上理

发,太可惜了。

三月三。三月三也没有听大人说过那是什么节日,但到了那一天,家家的孩子都要到苜蓿地里去,挖一撮刚从泥土中钻出来的苜蓿芽芽,回去擀一顿细长面吃。家庭状况好的,里面放上过年炒的肉哨子,那味道多年后的今天,还能惹出我的口水来。后来学唐诗时,学到这样的句子:“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

人。”估计大概是“踏青节”吧。

清明节。童年的时候,不知道什么“重耳游国”的故事,也就不知道历史上有个介子推的人了,只是到了清明的那一天,跟了大人,提一个篮子,里面盛了一些纸钱、香火、祭奠祖先的献碟,到祖先的坟茔上去,大人烧纸我也烧纸,大人磕头我也磕头,然后在回来的路上,吃献过的祭品。对祖先的怀念,就是那时候

大人们言传身教给我们的。

麦王节。农历四月八,在农民的眼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那时候快要开镰收割小麦了。家家户户的主妇们,都要拿出平生的本事来,擀龙须面,来祭奠麦王爷。据说那天是麦王爷的生日,让他老人家吃上细长面,今年的麦子肯定能取得大丰收。吃完长面,就跟着大人下地干活去了。但终究不知道这麦王爷是谁,直到后来学了中国文学,才知道农民敬重的麦王爷就是周朝的老祖先后谡。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灵台人盛大的节日。这天,家家户户包粽子,吃晋糕、油糕、油饼,门上插艾草,手上戴花花绳,身上挂香包,脸上抹雄黄,闹的大人小孩香喷喷的。最有意思的要数小孩了,可以从父母那儿领到一种肚兜,上面绣着蛇、蝎、青蛙、蜈蚣、蜻蜓,叫着五毒肚兜,据说可以避邪。一个个孩子,没有裤子穿,但可以光着屁股穿肚兜,里面装上摘来的野果很方便,就像杨柳青年画上的“五子夺莲”。

小时候不知道端午节是干什么的,大了才知道是纪念屈原的。

六月六。到了农历六月六,天气变得特别热,这天也过节。有钱的人,把家里的衣服拿出来,到处晾晒,特别是晒皮袄。没有钱的人,也把自己的旧衣服拿出来晒一晒,多半是用化肥袋做成的衣裤,上面明显的印着“尿素”两个大字。我猜想这天是祭奠财神的日子,所以富人便来夸富。由于家里比较穷,对晒衣服没有什么影像,只记得老人说,六月六摘的花椒是神椒,包治百病。

七月七。到农历七月七这一天,邻近的妇女们,非常神秘地聚在一起,拿出各自的针线活儿,在一块儿比

较谁做得最好。作为儿童,便好奇地走过去看热闹。她们便不耐烦地说,这是女人的事情,你们看什么,等到晚上,去葡萄架下,听牛郎和织女在天上说悄悄话呢。晚上,月亮出来了,我们便去看天,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听到。大人便告诉我们,那是因为我们家里没有葡萄架的缘故。我一直为家里没有葡萄架而遗憾,等到长大了才知道那天是乞巧节,妇女因为织女是天上的仙女,手艺很精巧,在祈求她能保佑自己做一手好针线活,年轻姑娘在祈求牛郎织女能保佑自己将来找个好对象呢。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家家户户做了枣儿干粮当月饼吃。晚上,月亮出来了,特别的圆。在院子里摆一张桌子,上面放了枣儿干粮、梨、枣儿、核桃、葡萄、西瓜之类的水果,再插上几根香,拜过月亮,就可以喝酒吃干粮了。中秋节最虔诚的是妇女们,在她们眼中月亮是最美丽的事物,莫过于乞求嫦娥

保佑自己的容貌能变得像月亮一样美丽。

重阳节。进入九月,秋天已经很深了,山上的黄菊花开了。大人们便分派孩子到山中去采摘野菊花。菊花摘回来,女人们用水洗净,就开始做黄酒了。重阳节是不大热闹的,顶多吃一顿长面,就过去了。到现在想来,也没有搞清楚,人们为什么对重阳节那么看重,不就是酿造过年的黄酒吗?或者是为了纪念杜康吧。

寒食节。冬天的雪花飘下来,农历十月的天气是够冷的了。到了十月初一这天,父母便把用纸糊的衣服、香火、祭品和冥币交给孩子们说,到十月了,天冷了,不知道你先人在阴间过得怎么样,送些钱和衣服去,不要让他们冻着。于是家家户户到祖坟上去,给老先人送衣服、烧纸。

腊八节。腊月初八,家家户户用小米、绿小豆、红小豆、白小豆、扁豆、黄豆、豇豆、红枣做米粥吃,一边吃,一边到处撒上一些米粥搞祭奠。因为当时粮食少吃不饱,就不明白人们为什么还要糟蹋粮食。父母说,撒过米粥以后,全年不会害疮,上了大学以后才知道,那天是释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大家撒粥是为了

纪念他。

灶神节。在灵台人的传说中,灶神是掌管人间善恶的神仙,到了腊月二十三,就会从人间动身,回到天宫,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情况,听取玉皇大帝的处理意见,对这家人进行奖励或者惩罚。所以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非常认真,案板上面贴了灶神的神像,前面点了香火,放了贡品,然后开始做豆腐、杀猪、宰羊、宰鸡,把它们收拾干净,整个摆放在灶神前面祭奠,祈求灶神上天多言好事,少说坏事。随后才自己做一点吃,或者拿到街市上去出售。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就拉开了序幕,天天可以跟着大人去跟集,遇到大人心情好的时候,还能够要五分钱买一块糖瓜。

除夕夜。灵台人说的过年,就是除夕,大年三十。那时候,到了这天,晚上没有电视看,家家户户炸油饼。小孩子家听到要炸油饼,忍不住流口水,就想去吃。大人们吩咐把门关上,不要出声,去睡觉,说是吵嚷会跑油的,等到油饼炸好了,再炒几个菜,在一块儿吃年夜饭。有几个忍不住馋的跑去看了一下,挨了大人的骂,就乖乖地去睡觉了。结果这一睡,油饼炸好了,再也叫不醒,只好等到正月初一吃油饼了。

哈哈,一觉醒来,就到正月初一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回想起童年的过节来,真不敢跟现在人过节相比。现在的人生活富裕了,有时候还摆阔,买汽车买三辆,家里放一辆,前面开一辆,后面挂一辆,隔三叉五地买酒喝、做肉吃,过节日也过起洋节日了,什么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的,传统节日的味道,也就淡

多喽。

灵台出版书目

二十里铺发表于: 2007-09-11, 回复: 2

1.朱建唐《灵台史话》

2.郭明德《灵台春秋》

3.邵小平

《灵台意向》 4.邵小平《金口哨》

?华亭文学出版书目

二十里铺发表于: 2007-09-11,

1. 幸邦隆《新编华亭县志》四卷

2. 幸邦隆《中和惜阴录》八卷

3. 幸邦隆

《三乡文集》八卷 4. 史

?崆峒文学出版目录

二十里铺发表于: 2007-09-11,

1.孔晓风《晓风诗词》

2.孔晓风《毛泽东颂诗110首》

3.孔晓风

《崆峒揽胜》 4.王生杰《崆峒山神话

?崇信文艺出版书目

二十里铺发表于: 2007-09-11,

1高延仁《芮鞠诗抄》2高延仁《芮鞠山花》3高延仁《静亭吟稿》4高延仁《崇信楹联选编》5马宇龙《叟弦流淌》6马宇龙《天倾残塬》7马宇龙《秋风

?泾川文学出版书目

二十里铺发表于: 2007-09-11,

1、张怀群《回中诗选》泾川县政协

2、张怀群《回中之旅》泾川县政协

3、张怀群《静静的汭

河》泾川县政协4、张怀群《动性》泾川县政协 5

?静宁文学出版书目

二十里铺发表于: 2007-09-11,

1.赵宗理《荷屋诗稿》

2.赵宗理《荷屋文存》

3.魏柏树

《静宁古今诗词选》 4.魏柏树《根在

?庄浪出版书目

二十里铺发表于: 2007-09-11,

1 徐光祖《庄浪诗词选萃》庄浪一中

2 徐光祖《玉振集》3徐光祖《语文漫谈》4刘廷璧《微雨尘梦》5

孙志勇《庄浪歌谣故事》6孙志勇《庄浪书画作品集

近日,在甘肃文坛酝酿已久的诗文集《九人行--甘肃70后诗人诗选》由中国戏剧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由甘肃青年诗人叶梓、李满强选编,著名诗人唐欣博士作序,收录了近年来活跃在甘肃诗坛的70后诗人扎西才让、包苞、王强、叶梓、刚杰索木东、李亚军、李满强、漠风、郭晓琦9位诗人的诗歌作品每人近30首。值得一提的这是该书作为甘肃70后诗人的诗歌作品首次在中国诗坛第一次集中亮相。

甘肃70后九人诗选序

二十里铺发表于: 2007-9-09 02:21 来源: 平凉泡泡网

梦中的旅途

——《甘肃70后九人诗选序》

唐欣

一个60后的诗人来议论九个70后的诗人,这个时间跨度是否足够?我们之间真的有了足以看得清楚的距离吗?考虑到晚近中国历史的跳跃性和痉挛特征,十年确实是一个不算短的时段了(可以冒出、消失、甚至毁掉好几茬人了),但如果我们再后退一些,把坐标系拉得再远一些,在永恒的诗歌面前,这些东西就不那么重要了,毕竟,我们都得以裸露的灵魂相对。

我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读到这些诗歌,我感到温暖。这些比我年轻的、也和我很不一样的诗人让我领略到久违了的自然、亲情、乡土中国之美(这本是我们的一个文学特色,但它被一窝蜂的现代化潮流和不过脑子的惯性伪颂歌共同葬送了),或许,往大里说,还使我恢复了一点对人性的

信心。

这是一群没有忘记自己来历的诗人,也就是一群还保有故乡和记忆的人。在这个大家都恨不得把过去彻底忘掉、丢掉,以便轻装、轻松地融入现代化的钢铁社会的年代里,这些诗歌和诗人多少有些令人不适。他们关注和谈论的一切离我们那么遥远,他们还注意什么雨水、庄稼、青草、牲畜和不断运行的四季。这不是有些“旧”和“土”了吗?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实际上,人的生命正跟这些东西血肉相连(我们总是忘记,人首先来自自然,也首先是自然的一部分),这才是我们的本质,是我们和世界的基本交流,这也是、并且仍旧是,古老诗歌的原始起源和现代要求。天人未必总是能够合一(过时了的中国传统),但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海德格尔式的西方命题),我们又不得不重建和保持这种联系,要回溯到生命的开始之处,要触摸事物的根部。这是某种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我们都梦想有机会呼吸到来自山区的含氧量极高的清新空气),在不完全是隐喻的意义上,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精神家园,这些阳光和月色,这些泥土和植物,还有贫困的父母双亲、乡邻、曾经爱过但又不知所终的姑娘,不仅构成诗人们的履历、灵感和激情,也是他们幸福和痛苦的来源和归宿。他们正是要把这一切发掘出来或者创造出来。在一个泛神论和通灵术已经荡然无存的时空条件下,这种努力显得多么困难,而且,多么徒劳。但这也恰好构成诗歌和诗人的价值。尽管它们看上去像是(实际上也是)悲剧性的。

从地缘社会学的角度看来,这些诗人呆的地方已经相当偏远(距离所谓主流、时尚、“新世界”),而他们还要把自己放逐到更遥远的地方,那就是小城或者小镇(离农村最近的地方,摄影大师罗伯特卡巴尝言,你拍得不够好,那时你离得不够近)。可他们于此只是“侨寓”(鲁迅语),身份的转变并没有让他们忘记过去,那曾是一生中最好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他们的“乡土”(不光是地理上的,也是文学地盘,诸如扎西才让和刚杰·索木东的甘南,叶梓、李亚军的古秦州,包苞的陇南,郭晓琦、李满强的陇东,漠风的腾格里沙漠边缘,只有和我最熟、原籍天水的王强好像是个例外,他对文体倒有异乎寻常的试验热情),那是同心灵一样熟悉的世界,这可不是陶渊明式的悠然忘机,更不是观光客的走马观花,也不能划入乱七八糟的“乡愁”谱系,他们只是在缅怀自己的岁月,纪念自己的青春而已。他们不可避免地写到农村,但这里的农村多半只是背景(农民并不写作,农民的儿子也未必总是能够理解并替代父亲来表达),真正的主人公乃是他们自己恍惚的心情。小城(进口推土机还没来得及大规模地破坏)照例总是安安静静,也干干净净(通常

我们也想象它们是寂寞的、冷清的),但小城故事多,尤其是有关心灵的故事。这里正是一个可以眺望、回顾并且整理自己的乡村经验的适宜地点。他们写到大地、亲人、自家的牲畜,那是一种近乎初恋的神圣情感,他们的笔端也带有一种很多人已经羞于提及的柔情(只能是天生的,而不是艺术的),这也许够不上后现代主义的档次,但却保证了品质。因为这一切,田园、青春、农业文明,都正在无法挽回地消逝,所以这些诗几乎都带有某种感伤的、忧郁的、忧伤的情调,而这也恰如其分地显示了文学、诗歌,乃至于人心的一种历史正义感。如果我们讨论诗歌的用途,也许可以说,这就是诗歌微弱的、却也持久的能力。

阅读这些诗歌,我也切身感到我们确实处在一个“诗歌重镇”(仿佛是为了弥补和平衡物质上的匮乏,这里有着奢侈得过分的诗歌氛围和诗人群体),从技术角度上看,这些青年诗人的水平和修养太高了!中规中矩、合乎法度(都可亮相在一级国刊而无愧色),但是不是太熟练一些和太优美了一些呢?这种修辞和情绪之间的关系难道不紧张么(情绪固然需要修辞的升华,但过度升华也可能削弱甚至损害原有的情绪元素,这就是今天有些诗必须以“反诗歌”的面目出现的原因)?为什么不能粗糙一点和生涩一点?而且,在结构、意象、关键词上,他们似乎也还没有彻底走出附近一些年长同行(应该跟这帮老兄决裂了!)的阴影(罗西尼有一次跟一位青年作曲家开玩笑,说听其作品老有一种见到熟人的脱帽冲动),也就是说,在克服“影响的焦虑”方面,他们还没有

完全获得美学上的独立性。

另外,我感到不甚满足的,还有这些诗人在处理自己的情感时,对这些情感的分析和掂量似乎还不够细腻,也不够“凶狠”,这是个要命的问题。我们期待的不是简单的、“公共的”情感,而是你独家发现并酿造的特别的、特殊的情感,丰富的、饱满的、充满力度的情感(我这么说,很大程度上也是来自对自己以及同时代人的不满和反省),他们好像还是太清晰、太正常、甚至太“绵”了一点(就我认识的其中几位来看,也真是老实巴交的好人儿。我衷心希望并祝愿他们在日常生活里得到普通人应有的欢乐,但据说诗人还是需要一点极端和疯狂的),我想,即使是我们熟悉的“乡土”诗歌,也需要一些复杂和混乱(这其实源于我们这个痛苦的时代,漠视这一点既有违良心,也限制了视野),而一个好的诗人,就要有本事在这些复杂和混乱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诗学。用张承志介绍的冈林信康的歌曲来说,诗人肯定是一个前卫(不管从哪个方面而言),但他

必须是一个“绝望的前卫”。

无论如何,这《九人行》,已经组成了一个特种兵小分队,已经形成了在当代汉语诗领域(而非局限于某个地带)难以忽略、并让我们感动、失落、空虚的一股诗歌力量。他们大概还没有想到,“梦中的旅途”,也是危险的旅途,反正他们已经出发了,以后的事情,上天决定。祝他们的冒险

顺利。

庄浪短行

踏上宝鸡前往安口窑的列车,心中不免有些欢喜,在安口窑的前边终点便是甘肃省庄浪县。一个对于我,陌生的县城,然而却充满了新奇!

经过关山,天凉的很快,大概只有20摄氏度多一些,穿着T恤的我,已经使得我的皮毛统统进入警备状态……嘴巴不停地打颤,此时的好似初冬时节的宁波。一路上到处是隧道,我们便在这到处的隧道中行驶。火车穿越的声音在不断地徘徊着,贯彻我的左耳加右耳,可能在别人的耳里是一种杂音,在我听来是一种特殊的经历,是庄浪的声声的呼唤。生长在南方的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隧道,而这一次似乎将我一生的视野都用尽,我开始害怕,怕以后看不到隧道,怕以后再也没有机会。

火车陆续经过千河、千阳、娘娘庙、陇县,一连串充满地域特色的地名。一路上过来,似乎每个地名都具有一种神气的感觉。我不停地向窗外观望着,眼里满是新奇,一路的颠簸,终于在安口窑南下了火车,

此时已经下起了小雨,在火车站下的公路上等待开往华亭县的客车,再转道去庄浪。天下着小雨,每一辆路过的客车都塞的满满的,黑压压的都是进城的乡下人,也有不少头戴白帽的回族人。眼看着这小雨即将化为大雨,心里万分着急。等了很久,总算济上了一辆车,这是当地的面的,出租车的一种。按人头算车费,每个人4元。就这样把我带到了华亭县,随后转乘了去庄浪的中巴车,上车已经是中午10点半了,没有吃任何食物,匆匆赶往下榻的地方,因为如果下大雨山路很难行。过了2个多小时到了庄浪汽车站,打了个面的到了下榻的地方——我一个朋友的家。这家人很热情,西北人的热情!

庄浪,一个不大的县城,地处甘肃省平凉市境内。水洛镇是这县城的中心,镇上的水洛河贯穿县城的中心,把县城分成了南北两岸,县城的发展自然是沿河而建,一条水洛河孕育了庄浪县的繁荣。这是个新旧并存的地方,城中村是这里的一大特色,那房子大多是用泥巴砌成,规整的院落诉说着主人的细心,院子里满是花花草草,很多我从没见过,大抵是这大西北所独有的吧!也有许多人家种着向日葵,黄土的院墙探出几个黄色的脸蛋,那情景几乎漂亮到了极至。

一路走过去,时常见到白杨树,白色的树干装饰了泥房的单调。

那路也是泥路,没有一点修饰,偶尔有几块石板铺就,我的鞋子很快被这新鲜的尘土吸引,带着这边的乡土气息,弥足珍贵。也许这过后的一辈子,我都不会再来,我珍惜着庄浪的一切。

简单的交通工具勾勒了这里的和谐,大都出门步行,最常见的也是老式的自行车,凤凰牌的。我是个喜欢摄影的人,其实也说不是摄影,只是玩玩罢了,用现在的词来讲就是“LOMO”,我就是这种类型的。从朋友家出去,就匆匆赶往我在南方未曾见到过的地方,带上相机,纪录这新鲜的一切。泥房很是特别,每家每户都有各自的院落和院门,院门上往往贴着一对门神,门框上又都有横幅和横批,更让我感到兴奋的是,每家都会给自家的院落取名,我经过的一家称之为:春光满院,好雅致的院名啊!但似乎都一个样子,都是土质的围墙围砌。有人会问我:你从小的快节奏的南方长大,习惯这里的生活吗?我自然豪不犹豫地说:“我喜欢这里,如果还有机会,我定回故地重游。”看什么沿途的农家小院,我没有思考什么。只是图个平安,我被这里的生活同化了做任何事情都是慢慢悠悠,这不是生活的偷懒,而是一个适合老年人悠闲、清闲的生活方式。庄浪是在两座大山之间的平原地带,其实也不算是平原,只是个冲击扇地带,而中间的河两头远处又是山,广义上来说,是个盆地。我站在六楼的住处眺望远方,庄浪是何等的壮丽,统一的色调,显示着黄土高原的魅力,山上的茅屋、窑洞清晰可见。这里没有高楼大厦,只是低矮的平房,而这平房的背后是连绵不断的山脉,土黄是永恒的色调,加上砖红陪衬,淡淡的绿色点缀。赶集的妇女是这画面的灵魂,我喜欢上了这样的画卷,但我不能够带走,只能存在我的脑海里。饭后还是继续独自走着,这里的路似乎都很熟悉,至少我没有胆怯。这里的天开始下起小雨。我没有带伞,感受了西北的雨天。先前被尘土占领了鞋,一下子变的湿漉,路越来越难走,变得如此的泥泞,一不小心溅起泥花,我珍惜着…… 前面的拐弯处是当地孩子在玩耍,这边人把他们称为:娃娃,不论大小,这便是总称,我一个外乡人自然也被他们叫之为:外地娃娃,一路上,他们观望着我,打量着我,我冲着他们笑了笑,他们也回之一笑,这里的村民很淳朴,我喜欢摄影,怎能错过这样灿烂的笑容,我不停的按着快门。就这样一直走一直走。一样的风景一样的心情。天慢慢的落幕,我在庄浪的第一天也降下了帷幕。希望明天是个艳阳天。

黄土的分布

黄土的分布 黄土包括黄土状土层,在世界上有相当广泛的分布。特别在欧亚大陆上,几乎从大西洋东岸到太平洋西岸成断续带状地分布着。从全球看,黄土分布区主要位于中纬度干 燥或半干燥的大陆性气候环境范围内,即现代的温带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及部分半 荒漠地区。我国境内的黄土,除长江流域某些地点有零星出餺外,大都分布在昆仑山、秦岭和大别山以北。根据黄土沉积的特点可有以下三大分区: (-)西北内陆盆地区 该区在靑海湖和乌鞘岭以西,包括甘肃西部(河西走廊)、青海西北部及新韁全区。 这些地区的黄土呈片状,覆盖在山前的低山和丘陵上,甚至零星散布在海拔相当髙的 山坡上。黄土状土层则分布在山麓洪积-冲积平原和古河谷阶地上,断续成条带,两种黄土的厚度一般在20m以内,最大不超过30m, (二)东部山前丘陵及平原区 该区在大兴安岭及太行山以东,包括东北松辽平原、辽西冀北山地、华北平原和山东 低山丘陵地。松辽平原的黄土,特别是黄土状土层,大致在哈尔滨以南、沈阳以北, 除一些大河谷地和沼泽外,地面多有出露,而且还覆盖在大兴安岭东麓,尤其长白山、千山西麓的一些地势较离的古地面上。其厚度中部为20~25m,西部和东部概在10m 以下,局部可达50~60m。辽西冀北山地的黄土和黄土状土层主要散布在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凌河、滦河、永定河等河流的中上游,或堆积于河谷阶地,或*盖于山丘坡面,多呈零散的片状,局部为连续的盖层,一般厚10~20m,最大30^40m。华北平 原与山东低山丘陵的黄土及黄土状土层主要出现在燕山南麓、太行山和伏牛山的东麓、泰山和鲁山的北麓,山东半岛的西北侧,分布零星,厚度一般在10m以内。 (三)中部資河中游黃土离坂区 这里北起长城、南界秦岭、西从青海湖、东到太行山。在这片辽阔的地域上,除一些 石质山巔(如六盘山、吕梁山、中条山、黄龙山等)外,基本上构成连续的黄土盖层,

煤炭行业产业链及行业分析报告

更多资料请访问.(.....)

第一节行业定义及整体发展趋势 一、行业定义 (一)定义 煤(煤炭)是指植物遗体在覆盖地层下,压实、转化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沉积岩。对各种煤炭的开采、洗选、分级等生产活动构成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在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属于采矿业,包括地下或地上采掘、矿井的运行,以及一般在矿址上或矿址附近从事的旨在加工原材料的所有辅助性工作,例如碾磨、选矿和处理,但不包括煤制品的生产、煤炭勘探和建筑工程活动。 (二)分类 我国煤炭产业主要指煤炭采选业,包括无烟煤、烟煤、褐煤等原煤煤种的开采与洗选。从细分行业来看,煤炭采选业分为煤炭开采业和煤炭洗选业。 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和工艺性能指标,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可分为三个子行业: (1)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洗选:指对地下或露天烟煤、无烟煤的开采,以及对采出的烟煤、无烟煤及其他硬煤进行洗选、分级等提高质量的活动。 (2)褐煤的开采洗选:指对褐煤(煤化程度较低的一种煤炭)的地下或露天开采,以及对采出的褐煤进行洗选、分级等提高质量的活动。 (3)其他煤炭采选:指对生长在古生代地层中的含碳量低、灰分高的煤炭资源(如石煤、泥炭)的开采。 表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代码 0620褐煤的开采洗选 0690其他煤炭采选 资料来源:《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按照煤炭资源开采方式的不同,可将煤炭开采分为矿井开采(埋藏较深)和露天开采(埋藏较浅)两种。可露天开采的资源量在总资源量中的比重大小是衡量开采条件优劣的重要指标;此外,矿井开采条件的好坏还与煤矿中含瓦斯的多少成反比。我国可露天开采的储量仅占7.5%,美国为32%,澳大利亚为35%;且煤矿中含瓦斯比例高,高瓦斯和有瓦斯突出的矿井占40%以上。目前,我国采煤以矿井开采为主,如山西、山东、徐州及东北地区

《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教学设计

《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以“谐音”“寓意”、“象征”等手法表达吉祥如意主题的图案纹样。 2.创设“比较”情境,体验民间表达“吉祥”主题的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尝试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纹样组合一幅画面。 3.对民间吉祥图案纹样或色彩产生兴趣。收集民间吉祥的图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语言描述民间美术作品中的吉祥图案纹样、色彩特点等。 难点:灵活运用民间吉祥的图案和色彩。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喜庆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民间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民间美术“夸张、变形、概括、对称”等造型特点。 2.让学生能用语言说“吉利话”想对方祝福引入,感知一些“吉利话与吉利画”的关系,了解和进行“谐音、寓意、或、象征”的联想。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设问提出要求:你知道和见到的还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4.板书课题: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组图,欣赏图片中的各种图片。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和知道的哪些民间艺术品? 3.小组活动:讨论你所知道的民间艺术品,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和材料进行创造一幅有特色的民间作品? 三、作业布置: 能用适当的材料,运用具象与抽象的吉祥纹样和色彩组合一幅吉祥图案。 四、巡视辅导: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讲评。

五、点评: 1.作业评述:举办墙报,展示全班作品,让学生自评优秀作品。 2.教师小结:对构图完整,画面有特点的学生进行表扬。 3.课后拓展:设问:你今天学会了什么?特别美的地方在哪里? 4.课后思考题:寻找身边的民间美术,写成文字或画出草图,下节课带来。

民间美术概论教案

第 1次课 2学时章节第一章课题民间美术概论 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内涵及其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掌握民间美术的研究方法。了解民间美术的内涵,掌握民间美术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重点 难点 民间美术的研究方法。 教学 方法 讲授法为主,需要多媒体设施与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1.概说; 1.1民间美术的定义; 1.2民间美术的文化属性; 2.民间美术的源流; 2.1民间美术与原始艺术; 2.2原始艺术的分化与民间美术的确立; 3.民间美术的分类; 4.民间美术的特征及其审美价值; 4.1民间美术是一种基础文化形态; 4.2实用性; 4.3地域性; 4.4自发性; 4.5集体性; 4.6民俗性; 4.7独特的造型语言; 5.研究中国民间美术的现实意义。 作业布置1.民间美术的基本涵义是什么? 2.民间美术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如何? 3.如何研究民间美术? 主要参考资料 《民间美术概论》,杨学芹、安琪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年8月。 《中国民间艺术论》,王毅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后记 对民间美术总的认识,引起学生兴趣十分关键的一课,效果不错。

第2次课2 学时章节第一章课题民俗文化1 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文化根基——民俗文化,熟悉民间美术与时代、文化的关系,掌握民间美术对民俗文化的表现方式。 重点 难点 各种民间比较常见的民俗文化。 教学 方法 讲授法为主,需要多媒体设施与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1.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 1.1岁时节令; 1.2人生礼仪; 2.原始宗教信仰; 2.1自然崇拜; 2.2图腾崇拜; 2.3生殖崇拜。 作业布置 1.什么是民俗文化? 2.原始宗教信仰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参考资料 《民间美术概论》,杨学芹、安琪著,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4年8月。 《中国民间艺术论》,王毅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 《民艺学概论》,潘鲁生、唐家路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 后记

庆阳文化基本特征介绍

庆阳文化基本特征介绍 庆阳习称“陇东”,地处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全市辖7县1区、116个乡镇,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5万。庆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华夏文明在这里孕育诞生、薪火相传、创新发展,形成了光辉灿烂、丰富厚重的文化积淀,红色南梁、周祖圣地、岐黄故里、民俗庆阳是我市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庆阳是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1927年王孝锡在宁县建立甘肃省第一个农村党组织——中共邠宁支部。1930年刘志丹领导太白起义,打响了陇东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为代表的西北共产党人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以此为基础形成的陕甘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庆阳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拱卫延安、保卫党中央的西大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庆阳战斗和生活过。在血与火的斗争中铸就的以“面向群众、坚定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为主要内容的南梁精神,是庆阳最可宝贵的政治资源和精神财富。唱响祖国大江南

北的红色经典歌曲《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绣金匾》《军民大生产》,就是最具代表的陇东民歌。 庆阳是历史灿烂悠久的岐黄故里。远在20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7000多年前有了早期农耕,闻名世界的“环江翼龙”、“黄河古象”化石和中国第一块旧石器都出土于庆阳境内。中医学鼻祖岐伯的诞生地就在庆阳,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巡游北地,与岐伯谈医论道,成就了中华医学元典《黄帝内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周代称北豳,春秋时为义渠戎国,秦汉设北地郡,中国最古老的“高速公路”秦直道纵贯全境。隋唐置庆州,唐代名相狄仁杰曾任宁州刺史,宋代名臣范仲淹父子两代3人先后四知庆州,留下了千古名篇《渔家傲·秋思》。东汉思想家王符的《潜夫论》、西晋大学者傅玄的《傅子》、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的《空同集》等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庆阳是农耕文明发祥的周祖圣地。庆阳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夏朝孔甲年间,周先祖不窋、鞠陶、公刘率族人徙居庆阳,教民稼穑,陶复陶穴,遵修训典,开创了黄河流域农耕文明的先河,奠定了周王朝发展兴盛的根基,《史记》称:“周道之兴自此始”。庆阳境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910平方公里)、黄土堆积最厚(平均200多米)、塬面保存最完整的天下黄土第一塬——董志塬;有760多万亩的子午岭原始次生林,被誉为“天然水库”、“绿色屏障”。庆阳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素有“陇东粮仓”之美誉,

黄土高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介绍

黄土高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介绍 一.简介 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土高原海拔800~3000米,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64万平方千米。高原横跨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高原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地貌起伏,山地、丘陵、平原与宽阔谷地并存,四周为山系所环绕,如北部的阴山,南部的秦岭,东部的吕梁山、西部的六盘山。黄土高原面积广阔,土层深厚,地貌复杂,水土流失严重,世所罕见 平均海拔1000~1500米,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黄土覆盖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最大厚度超过200米。年均气温6~14℃,年均降水量200~75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气候依次为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半干旱气候。植被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草原和风沙草原。土壤主要有黄绵土、褐土和黑垆土。 二.气候 黄土高原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200~750毫米之间。冬春季受极地干冷气团影响,寒冷干燥多风沙;夏秋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印度洋低压影响,炎热多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66毫米,总的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东南部600~800 毫米,中部400~600毫米,西北部200~300毫米。以200毫米和400毫米等年降雨量线为界,西北部为干旱、半干旱区,中部为半亚湿润区,东南部为半湿润区。 中部半亚湿润区 包括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陕北、晋北、陇东和陇西南部等地区,年均温4℃~12℃,年降雨量400~600毫米,干燥指数1.5~2.0,夏季风渐弱,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该区的范围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草原带大体一致 东南部半湿润区 主要位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平原、甘肃东南部、山西南部,年均气温8~14℃,年降雨量600~800毫米,干燥指数1.0~1.5,夏季温暖,盛行东南风,雨热同季。该区的范围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大体一致。 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区 主要位于长城沿线以北,陕西定边——宁夏同心、海原以西。年均温2℃~8℃,年降雨量100~300毫米,干燥指数2.0~6.0。气温年较差、月较差、日较差均增大,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风沙活动频繁,风蚀沙化作用剧烈。该区的范围与温带荒漠草原带大体一致。 黄土高原地区降雨年际变化大,丰水年的降水量为枯水年的3~4倍;年内分布不均,汛期(6~9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0%左右,且以暴雨形式为主。 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暖温带、少许的中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光照、热量充足;夏季降水多.社会经济:劳动力数量多,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劳动力经验丰富;

电力能源分布浅析

电力能源分布浅析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国电力能源分布浅析 一、大型煤电基地分布 (一)山西煤电基地 山西是我国传统煤炭产区,包括晋北、晋中、晋东三个国家规划建设的大型煤炭基地,已探明保有储量2663亿吨。结合煤炭资源储量、生态环境等方面因素考虑,山西煤炭产区生产规模可达9亿吨/年。 山西水资源总量为123.8亿米3/年,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及省境四周。未来山西煤电基地用水主要通过水利工程、城市中水和坑排水利用等方式满足,原则上不取用地下水。在采取节水、充分利用二次水源等措施后,预计2020年发电可用水量可达到7.10亿米3/年。 综合考虑煤炭和水资源,晋东南、晋中、晋北三个煤电基地可开发电源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在满足本地电力需求的前提下,山西煤电基地外送规模2015年约2620万千瓦,2020年约4100万千瓦。 (二)陕北煤电基地 陕北煤炭产区煤炭储量丰富,煤质量优良,已探明保有储量1291亿吨,包括神东、榆神、榆横、府谷四个矿区,煤炭规划生产规模合计可达到4.55亿吨/年。随着煤炭资源勘探的进一步深入,各矿区生产规模还可进一步加大。 陕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黄土高原,河川径流较小,供水设施缺乏。综合规划水利工程、城市中水利用、矿井排水利用、黄河干流引水工程等水源供给能

力分析,结合各项节能设施,陕北煤炭产区未来水资源供需可以得到平衡。煤炭基地用水近期以区内水源为主,远期通过黄河干流引水工程解决。预计2020年发电可用水量为1.48亿米3/年。 综合考虑煤炭和水资源,陕北煤炭基地可开发电源装机容量约4380万千瓦。在满足本地电力需求的前提下,陕北煤电基地外送规模2015年约1360万千瓦,2020年约2760万千瓦。 (三)宁东煤电基地 宁东煤炭产区煤炭已探明保有储量309亿吨,储量较为丰富,主要矿区煤质优良,开发技术条件较好。根据现有矿区资源条件,宁东煤炭产区规划生产规模达到1.35亿吨/年。 宁东煤炭产区位于银川市黄河以东,取水较为方便,宁东供水工程可以为用水企业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供应。宁东煤炭产区工业项目用水指标主要通过水权转换方式取得。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水权转换规划,引黄灌区向工业可转换水量指标主要用于宁东基地项目,其中配置到电力的转换水量指标可达1.67亿米3/年,煤电基地建设所需水资源可以得到保证。 综合考虑煤炭和水资源,宁东煤电基地可开发电源装机容量约4880万千瓦。在满足本地电力需求的前提下,宁东煤电基地外送规模2015年约1400万千瓦,2020年约1840万千瓦。 (四)准格尔煤电基地 准格尔煤炭产区煤层平均厚度达29米,已探明保有储量256亿吨,大部分为褐煤和长焰煤。根据各矿区的生产能力规划,准格尔煤炭产区生产规模可达到1.4亿吨/年。

中国民间美术的传统和发展

中国民间美术的传统和发展 摘要:民间美术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带有强烈本民族色彩的美术 形态,对它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是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民间美术的起源与发展入手,探讨了我国民间美术的传承方式,论述了其发展的现状,并指明了其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民间美术传统传承方式发展 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文人美术等美术形式而存在的,具有原发性的,直接来源于人民大众的美术形式。千百年来形成的将艺术强分尊卑,将民间美术视为粗俗简陋东西的观念使民间艺术的活力受到损害,许多优秀的民族美术成果不能保留下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之后,民间美术被视为落后的手工业而遭到 抛弃。民间美术作为中国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民间美术本身,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考古学、历史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凝集和结晶。 一,民间美术的起源 民间美术与原始社会的美术是一脉承传的,它们在发生、发展和艺术的范围、特点、规律等方面,都具有某种相似性。民间美术与原始美术一样具有艺术实用与审美共存的性质。不少民间美术还残留着原始艺术的痕迹,在今天所能看到的民间剪纸和刺绣中就保留着很多原始陶器上的,带有巫术色彩的图腾符号。民间美术起源于古代先民的劳动与生活实践,原始人在制造劳动工具的过程中, 发现锋利、匀称、光洁的工具用起来特别的方便顺手,这种对实用性的追求逐渐演变成对视觉愉悦感的追求,古代先民在实用的造物活动的基础之上逐渐发展了审美,使之既能满足实用的物质需要,又能满足审美的精神需求。比如说,新石器时代的远古人类发明了钻孔技术,他们用贝壳和兽骨制作的项链是装饰自己,吸 引异性的最好工具,再比如说仰韶文化所遗存的带有各种纹饰图案的彩陶不但具有巫祭的色彩,更追求视觉上的对称感与韵律感。石器、项链、陶器这些艺术作品都是民间美术的最初形态,它以其稚拙、俭朴的形式为后来各类美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民间美术的分类增多,做工也愈 加细致多样了。从殷商到近代,民间美术都出现了兴旺的发展状态,并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渗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竹编、草编、蜡染、泥塑、剪纸、年画、蓝印花布、绣帐帘、兜肚,挑花头巾、皮影等等民间美术作品都是基于实用目的而

走近庆阳民俗文化

走近庆阳民俗文化 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原题为“戏曲大舞台”,教者考虑到本地区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及科技人文等方面制约,学生对戏曲知之甚少,因此因地制宜更换题目为“我眼中的庆阳民俗文化”。教学中紧扣“民俗文化”这一主题,设计了以下四项活动: 1、说一说家乡(庆阳)的民俗文化有哪些?其中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又有哪些?(要求学生在走访调查后有针对性的列举); 2、选择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谈谈它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要求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向老师和同学介绍) 3、尝试参与其中一种民俗文化活动,体验其艺术特征和人文魅力; 4、探讨各个民俗文化活动的内涵和发展前景(要求学生各抒己见、谈体会、谈认识,并将三项活动的资料整合写成作文)。 二、活动目标的确定 活动总目标: 1.初步了解庆阳地区几种常见民俗文化活动的有关知识; 2.了解庆阳民俗文化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情感目标: 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对自己的新发现有喜悦感和成

就感,在活动中感受合作和交流的乐趣; 2.培养学生对当地民俗文化的感情和关注; 3.激发学生热爱民俗文化,为家乡民俗文化献计献策的激情。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与同学、与社会交往的技巧并逐步培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会制定活动计划,培养实践能力; 3、学会多渠道收集、记录整理资料,在活动中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团结精神,体验合作的愉快; 5、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力求培养“自我〃社会”的认识观。 三、确立活动小组 课题确定以后,活动正式开始。为了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及其喜爱的民俗文化活动的类型,将七(三)班50名学生分为两个小组。 四、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查询、积累资料 (一)活动目标: 通过查阅资料、询问父母、采访村民等方法了解有关民俗文化方面的知识,感受庆阳民俗文化的艺术魅力和发展前景。 活动地点:农村书屋、学校图书室、微机室、爱好民俗文化的村

甘肃省资源能源概况及低碳电力发展情况

甘肃省资源能源概况及低碳电力发展情况 表1 甘肃省能源供需 (数据来源甘肃省统计年鉴) 从表1可以看出,甘肃省2000年和2001年能源自给率偏低,刚超过一 半,2007年为78.02%接近于80%,其余年份甘肃省能源的自给率均能达到80% 以上。2005年自给率最高,达到了82.54%。近几年能源供需基本平衡。 甘肃省一次能源消费品种及消费量统计表(万吨标准煤)

从表2可以看出在甘肃省目前的能源结构中,最突出的矛盾是煤炭所占的 比例过高,而当今世界上主要能源消费国的能源结构中,石油一般占40%左右, 天然气一般占22%左右。在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日本、俄罗斯、韩国煤 炭消费所占的比例都低于20%,美国、德国也低于30%。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会面临着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首先,煤炭的过度开采会导致地面沉降和地表的 破坏,同时会污染和破坏地下蓄水层。煤炭在洗选过程中会外排大量洗煤废水,特别是浮选废水的危害较大;煤炭在运输过程中还会排放粉尘,造成大气污染:煤CO:等污染物,还包括SOz炭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其中包括 等温室气体mu。众所周知,温室气体是 导致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会引发地球温度升高、极低和冰川 积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严重后果。而目前减少COQ排放量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就是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 目前,在各类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的排放量分别占到35%和34%,是SOz排放的最大户;民用灶具和工业窑炉分别占到了12%和11%。在火电

厂的 排放中,由于大多数使用的是低效除尘器,地方电厂每吨煤燃烧所排放的烟尘是 国家电厂的5-10倍,其排放量占所有电厂总排放量的65%左右。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所导致的大气污染造成酸雨的覆盖面积已经达 到全国 国土面积的30%,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1998年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的城市 占所有统计城市的52.8%,南方城市有73.3%降水年均PH值低于5.6,华中地区 年均降水PH值低于5.6,酸雨频率达到了70%以上。 (参考《甘肃省能源消费与环境、经济关系研究》黄亚丽) 甘肃省矿产资源概况 甘肃省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多,类型齐全,远景可观。随着经济的发展,矿业已占全省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6.17%,矿产品已占全省出口贸易总额的45.1%。目前,甘肃已发现各类矿产173种,占全国已知矿种的95%,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产98种,有27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已开采利用的矿产65种,产地近4000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134处。 煤炭、石油、油页岩等燃料矿床产地79处(矿区164个),其中大、中型矿床20处;铁、锰、铬、钒等黑色金属矿矿床产地63处(矿区72个),铬和钒的保有储量占全国第四、六位;铜、铅、锌、镍、钴、钨、锡、镁、锑、铂族、金、银、硒、稀土、铌等有色贵金属及稀有、稀土、稀散元素矿产已探明30多种。从矿产保有储量看,我省镍、钴、铂族(铂、锇、铱、钌、铑、钯)、硒等矿种居全国第一,锌、铊、碲居全国第三,铜、镉居全国第四,铅、镁、锑居全国第五。. 甘肃的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建材及其他非金属产品产地众多,种类齐全,质量优良。冶金用石英岩、伴生硫、重晶石、钾盐、透辉石、方解石、水泥用矿、水泥用红土、黄土、岩棉玄武岩等矿产保有储量均居全国前五位;饰面蛇纹岩,铸型粘土则更居全国第一。 甘肃位于全球三大构造域(古亚洲、滨太平洋和特提斯)的交替、衔接部位,具良好的成矿地质构造背景。尽管全省相继发现一批矿产地或重要矿床。但总体

陇东地区气候

陇东地区气候 1、山西运城气候和甘肃庆阳比如何 山西运城气候和甘肃庆阳相比如下: 山西运城气候属于暖温带、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风 影响不大;庆阳市属大陆性气候,冬季常吹西北风,夏季多行东南风,冬冷常睛,夏热丰雨。 1、山西运城气候 运城市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是传统的农 业大区。夏季风影响不大,属于暖温带、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 降雨量525毫米,日照2350小时,气温13摄氏度,无霜期212天, 农业生产条件较为优越 2、甘肃庆阳气候 庆阳市属大陆性气候,冬季常吹西北风,夏季多行东南风,冬冷 常睛,夏热丰雨。降雨量南多北少,2007年全市降水量382.9-602.0 毫米,降雨多集中在7至9月间。气温南部高于北部,年平均气温 9.5-10.7℃,无霜期140-180天。年日照2213.4-2540.4小时,太阳 总辐射量125-145千卡/平方米,地面平均蒸发量为520毫米,总体呈 干旱、温和、光富的特点。 2、甘肃陇东学院地理气候环境 1、甘肃陇东学院简介 陇东学院位于甘肃庆阳市。是一所由甘肃省政府和庆阳市共同建 设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是兰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院校的 合作院校,与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洪堡州立大学、曼斯菲尔德大学 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13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 学校办学始于1949年8月创办的庆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1978年12月创建的庆阳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4月,教育部批准设置多科性本科院校——陇东学院。 据2014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占地面积1400余亩,校舍建

筑面积33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6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600多万元,馆藏纸质图书92.5万册,电子图书52万册。有全日制 在校生15715人。 2、甘肃陇东地理环境 1)位置境域 甘肃陇东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东接陕西省延安市;南与陕西咸阳 市及甘肃省平凉市相连,北邻陕西省榆林市及宁夏盐池县;西与宁夏 固原市接壤。庆阳市属黄河中游内陆地区。介于东经106°20′至 108°45′与北纬35°15′至37°10′之间。东倚子午岭,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盘山,东、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缓,故有“盆地” 之称。区内东西之间208公里,南北相距207公里。 2)地质地貌 远古以来,经过地质不断运动和变迁,古生代陆地从汪洋中隆起,陇东出现丘陵。中生代沉积成我国西北最大的庆阳湖盆,涉及陕、甘、宁、蒙,浩瀚辽阔。第四纪陆地不断抬升,更新世的大风,席卷黄土,覆积成厚达百余米的黄土高原,全新世,黄土高原被河流、洪水剥蚀 切割,形成现存的高原、沟壑、梁峁、河谷、平川、山峦、斜坡兼有 的地形地貌。分为中南部黄土高原沟壑区,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东 部黄土低山丘陵区。全市海拔相对高差1204米,北部马家大山最高为2089米,南部政平河滩最低为885米。 3)地势地形 庆阳市地势南低北高,海拔在885米与2089米之间。山、川、塬 兼有,沟、峁、梁相间,高原风貌雄浑独特。全境有10万亩以上大塬 12条,面积382万亩。董志塬平畴沃野,一望无垠,有700多平方公里,横跨庆阳市四县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土层最厚、保存最完整 的黄土原面,堪称“天下黄土第一原”。 4)气候水文 庆阳市有董志、早胜、宫河等12条较大塬面,总面积27万公顷,其中:面积9万公顷的董志塬是农作物主产区。市内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5条河流,较大的支流有27条。年平均总流量 为26.7立方米/秒,总径流量8.43亿立方米。全市地下水静储量越

庆阳简介

庆阳简介 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庆阳市政府所在地西峰区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庆阳是轩辕黄帝活动过的区域,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北石窟寺、巴家咀水库、东湖公园、庆阳地区博物馆、古城罗川赵氏石坊、合水县博物馆、南梁革命纪念馆、潜夫山公园、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旧址、宁县九龙桃花会、小崆峒风景区、环县兴隆山、周祖陵森林公园。 庆阳曾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部分。遗存于区内的历史文物古迹十分丰富。举世瞩目的“古象黄河”化石、“环江翼龙”化石和我国第一块打制石器就出土在这里。周祖陵殿、公刘殿、秦直道、秦长城、北石窟寺,古墓葬、古城堡、烽燧、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抗大七分校、南梁纪念馆等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被专家称之为“华夏文化的缩影,民族文化的结晶,起源最早的造型艺术”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黄土文化、遗产是祖先遗留下来的另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庆阳西峰至兰州有民航班机往返。。庆阳民间艺术绚丽多彩,皮影、剪纸、刺绣、道情和秧歌堪称“五绝”,还有踩高跷、高芯子、车社火、马社火、陇剧、木偶戏,其古朴性、民俗性、寓意感倍受国内外思想文化界青睐。秋季庆阳雨水较多,秋

季到庆阳旅游请注意携带雨具。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习称“陇东”。庆阳市政府所在地西峰区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庆阳是轩辕黄帝活动过的区域,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周先祖曾在此兴业,开辟了农耕文化的历史先河。庆阳又是我国西北最早创建的一块革命根据地。1934年刘志丹、习仲勋等在华池南梁创建了陕甘边苏维埃政府。庆阳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发现各类文物单位2700余处(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4处,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69处,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47处),馆藏文物2万多件。发掘于庆阳县三十里铺侏罗纪晚期岩层中的“环江翼龙”化石、合水板桥第四纪早期的“黄河古象”化石,使世界为之瞩目。我国出土最早的第一块旧石器,就发掘于华池县的赵家岔。迄今区内已发现仰韶、齐家等古文化遗址980处。秦长城、秦直道各跨越境内二百多公里。北魏永平二年的北石窟寺,规模宏大,造型精美,是全国石窟艺术中的珍品。范仲淹为抵御西夏入侵修筑的二将成、大顺城和平戍寨雄姿犹在。 近年来,庆阳市委、市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和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机遇,深入实施项目带动、强农富

庆阳市概况

庆阳市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2年6月22日批准设立。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人口260万(其中城镇人口62万)。境内有马莲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芦河5条主要河流,较大的支流27条。位于蒲河上的巴家嘴水库,是庆阳市最大水库,也是全国最大的黄土均质水坝。庆阳境内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富集,折合油当量约1230亿吨,仅次于“中国第一资源大市”榆林市(1402.8亿吨)。全市油气资源总量占鄂尔多斯盆地油气总资源量的37%;煤炭预测储量占甘肃省的97%,已探明储量123亿吨;煤层气预测储量13588亿立方米。是国家建设中的千万吨级大油田、亿吨级大煤田、千万千瓦装机容量煤电基地和重要的西电东送基地。庆阳有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和生态旅游资源。庆阳是全国最大的杏制品加工基地,规模最大的白瓜子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品质最优、面积最大的黄花菜生产基地。白瓜子出口量占全国出口份额的70%以上,黄花菜生产量和杏制品加工量分别占全国的40%以上。横跨陕、甘两省的子午岭森林是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植被最好的水源涵养林,境内面积达760多万亩,是陇东的“天然水库”和“绿色屏障”。庆阳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境内有世界上面积最大、黄土层最厚的黄土原面—董志原;“环江翼龙”、“黄河古象”化石和华夏第一块旧石器在这里出土;中医鼻祖岐伯曾在此与黄帝论医,成就了《黄帝内经》;周先祖不窋等十三代在此“教民稼穑”,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先河;以香包、刺绣、剪纸、道情皮影、陇东民歌为代表的“庆阳五绝”,民俗文化底蕴深厚,是文化部命名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央电视台和央视国际网络评选的全国“最具艺术气质的西部名城”。庆阳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庆阳是原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惟一的革命老区,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一存两点”的重要地位。1927年建立了甘肃第一个农村党组织,1931年建立了甘肃第一支革命武装,1934年11月,刘志丹、习仲勋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境内华池南梁创建了西北第一个苏维埃政府—南梁政府。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长征中的党中央和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是八路军三大主力部队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庆阳战斗和生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庆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357.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2.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8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亿元,财政大口径收入达到58.8亿元,小口径收入达到30亿元,粮食总产量127.71万吨,金融系统年末存款余额354.1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3.3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4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40元,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214.86亿元,工业增加值193.48亿元,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地理位置 庆阳位于甘肃省东部,介于东经106°45′~108°45′、北纬35°15′~37°10′之间。东部与陕西省宜君、黄陵、富县、甘泉、志丹等县接壤﹔北部和陕西省吴起、定边县以及宁夏的盐池县为邻﹔西部同宁夏的同心、固原、彭阳县交界﹔南部跟本省的平凉、泾川县和陕西的长武、彬县、旬邑县连接。东西横跨208公里、南北纵贯207公里,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 地质地貌 庆阳属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陇东黄土高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古生代,庆阳还是一片汪洋。到中生代,陆地逐渐隆起,这里便沉积成我国西北最大的一个湖盆,史称鄂尔多斯盆地,包括现在陕、甘、宁、蒙毗邻的广大地区。到

庆阳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窑洞文化

庆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窑洞文化

早在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部落就在以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建造简单的穴居,并逐渐形成聚集部落。庆阳地处典型的陇东黄土高原区,纵向的土层结构使建造的窑洞不易塌陷,这就为窑洞建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庆阳窑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国内外专家不断到庆阳参观考察,并写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和居住形式也吸引了不少海内外游人前来观看。 追根朔源 (一)窑洞与农耕文化的关系 1、窑洞的产生与农耕文化 庆阳,地处黄土高原甘肃省东部,历史悠久,气候温和,这里古称北豳,习称陇东,这里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周道之兴自此始”。庆阳的文化是经过长期积累而得以丰富的,要了解窑洞发展就要追溯到远古农耕时期。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洗礼,窑洞像一位母亲,亲历着朝代变迁,看着她的土地成长,看着农耕文化开创发展,这里留下了深厚的农耕文化的痕迹,农耕文化的发展也带动了庆阳窑洞的发展。 2、窑洞人民在生产生活上的习惯至今不变 去过庆阳的人都会有这种体会,默默耕耘在庆阳这块土地上的庆阳居民,至今仍然保持着他们那种勤劳、朴实、憨厚的品性。

在农事活动中,他们依然传承了以往的农事季节的时间和生产技术,并且在今天的农事活动中,发扬光大了古代的生产技术。《七月》篇中有八月打红枣、九月收稻谷、十月粮进仓,以及七月采瓜食瓜瓤、八月葫芦摘个光等描述,都和今天的农事季节相同。农忙时送饭到田间,九月筑场圃(即在一块地里春夏种庄稼,秋冬修成场),用柴禾编织门,用茅草搓绳捆庄稼的习俗,都一直延续至今。 庆阳地区经济林种植历史传自周祖时期,这里有相当多的经济林品种都来自于周先民的栽植和培育。如桑、李子、桃、梨、枣等。《七月》篇中“六月食郁及奠”的诗句,郁就是郁李,果实酸甜可食。将郁李枝条嫁接在杏、桃的树枝上,就可以结出比杏、桃更香甜的李子。 信仰禁忌在现代仍有体现,在原始社会,人们的认识尚不足以解释很多现象,于是对自然产生了崇敬,对祖先产生了崇拜。庆阳人在挖窑洞时一定要祭土地神(当地称为社神),以保佑全家人住在窑洞里能够平安无事;如果窑洞闹鬼,他们就请来阴阳先生,将五种谷物洒在院子里,如此则可以趋鬼并保家宅平安。 剪纸、皮影戏等与窑洞的关系

甘肃省资源能源概况及低碳电力发展情况

甘肃省资源能源概况及低碳电力发展情况 生产量(万吨)消费量(万吨)自给率(%) 1995年2306.75 2809.74 82.09 2000年1623.33 3014.5 53.89 2001年1774.74 3068.36 57.84 2002年2443.11 3018.22 80.95 2003年2854.55 3375.08 84.58 2004年3623.28 4214.11 85.98 2005年3605.12 4367.67 82.54 2006年3798.83 4742.69 80.09 2007年3977.16 5097.36 78.02 (数据来源甘肃省统计年鉴) 从表1可以看出,甘肃省2000年和2001年能源自给率偏低,刚超过一 半,2007年为78.02%接近于80%,其余年份甘肃省能源的自给率均能达到80% 以上。2005年自给率最高,达到了82.54%。近几年能源供需基本平衡。 甘肃省一次能源消费品种及消费量统计表(万吨标准煤) 从表2可以看出在甘肃省目前的能源结构中,最突出的矛盾是煤炭所占的 比例过高,而当今世界上主要能源消费国的能源结构中,石油一般占40%左右, 天然气一般占22%左右。在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日本、俄罗斯、韩国煤 炭消费所占的比例都低于20%,美国、德国也低于30%。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会面临着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首先,煤炭的过度开采会导致地面沉降和地表的 破坏,同时会污染和破坏地下蓄水层。煤炭在洗选过程中会外排大量洗煤废水,特别是浮选废水的危害较大;煤炭在运输过程中还会排放粉尘,造成大气污染: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大气污染物,其中包括SOz等污染物,还包括CO:等温室气体mu。众所周知,温室气体是 导致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会引发地球温度升高、极低和冰川 积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严重后果。而目前减少COQ排放量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就是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 目前,在各类排放源中,电厂和工业锅炉的排放量分别占到35%和34%,是SOz排放的最大户;民用灶具和工业窑炉分别占到了12%和11%。在火电厂的 排放中,由于大多数使用的是低效除尘器,地方电厂每吨煤燃烧所排放的烟尘是

义渠戎国在陇东的兴衰

义渠戎国在陇东大地的兴衰 内容摘要:义渠民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也是最早融人汉族的少数民族之一。义渠国在同其它诸国的竞争中,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史,它在中国的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义渠民族从商代武乙年间建部落方国算起,至秦昭王时共存史800余年,其中在庆阳建立奴隶制君国(公元前772年至公元前272年)达500年之久。 关键词:义渠戎陇东大地奴隶制君国秦国北地郡 义渠戎,是远古时期游牧民族的一支,周文王末年建立国家。义渠建国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周围彭卢、郁郅等其它西戎部落,扩大了疆域,并先后修建城池25座,派兵驻守。公元前272年,义渠国灭亡后,秦昭王在义渠国旧地置陇西、北地、上郡。领土成为秦国的一部分。义渠戎也融人汉族,逐渐汉化。 陇东广义指陇山以东的甘肃地区,陕北以西、六盘山以东的广袤区域。陇山又名“大陇山”、“六盘山”、“鹿盘山”、“鹿攀山”等。陇东一般指甘肃省庆阳市。其位于甘肃省最东部,习称“陇东”,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地带,素有“陇东粮仓”之称,曾为轩辕黄帝活动过的区域;夏商时期陇东称鬼方,为周先祖公刘邑地;西周时期陇东称北豳;春秋战国时期陇东为戎狄之地,曾属义渠戎国。秦汉时期,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秦灭义渠戎国,置北地郡,沿至汉、晋。 一,义渠戎的渊源 在今甘肃、陕西和宁夏一带,从远古起就活动着许多名称各异的游牧民族。据《后汉书?西羌列传》概述:“及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於是渭首有狄獠圭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这些众多的戎、狄族,在春秋时期,尚处于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文化落后于中原地区,常以游牧为生。义渠戎,是诸戎中较强的一支。原居宁夏固原草原(见《中国上古史演义》)和六盘山陇山两侧,归西王母管辖。 过去一些史学家常把祖国西北方的少数民族通称戎狄,所以也把义渠戎笼统地称为戎狄后裔。其实狄和戎是有区别的。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第四章第一节云:“狄族原是鬼方的分支,他们活动在今陕西和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内蒙古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所谓西戎,主要指活动在陕甘青藏的一些分散的羌人部落和方国”。这说明,戎狄原是两个不同的种族。狄族也是黄帝部落的一个分支,秦汉时期狄被称为匈奴。羌戎又是远古炎帝部落的一个分支。而义渠戎也是西方羌戎后裔的一支,因此,义渠戎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二,义渠戎的兴起 商代,他们与居住在陇东和北方的狄族后裔獯育相互为邻,又相互攻击,后来又与居住在北豳地(今宁县一带)的商属先周部落(姬姓)经常发生冲突,不断蚕食其领土。戎、狄人数虽少,但由于长期以打猎为生,剽悍好斗,战斗力极强,先周部落和他们进行过多次残酷的血战。周人南迁后,陇东地区全部被狄人占领。义渠戎又和狄人互相掠夺,互相征战,在狄强戎弱的情况下,义渠戎为了生存,暂归服于狄人猃狁。商武乙时代,季历在商朝的支持下,于武乙三十五年“伐西落鬼戎,浮十二翟王”(即猃狁),迫使狄人放弃北豳远移蒙古草原。武乙三十年,季 /历又伐义渠戎,“乃获其君以归”,迫使义渠等戎臣服于商周。 西周王朝建立后,从穆王到宣王,多次派兵攻伐义渠诸戎,时战时和,宣王三十九年至四十年,“王料民于大原”,采取安抚政策,将五戎安置于大原地(即今庆阳、固原地区),五戎之中唯义渠戎留居今董志原中心及东南部泾水之北。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沛草丰,宜耕宜牧,义渠戎和先周南迁后的遗民杂居,不断学习周遗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学习周族文化,在生活风俗上逐步与周族同化。定居陇东高原后,开始从事农耕,逐渐发展成为半农半牧民族,区别于其它羌戎的义渠族。《史记·货殖列传》云:“……北地、上郡与关中同

庆阳文化

传承庆阳民俗文化 一、指导思想: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继力量。振兴祖国离不开科技和教育,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在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同时,努力在学生中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二、活动背景: 民俗文化是千年传承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门艺术,都须在不断的传承和发扬中壮大。地域性的历史文化,是一定地域内人文底蕴的标志,作为民俗文化,不仅仅在于口授手传上,更重要的还在于对它的研究和整理上,没有研究就没有开发它潜在生命力的可能,没有整理就没有自己的特色和门类。 庆阳民俗文化是指以庆阳香包,剪纸,皮影,刺绣,泥塑,根雕等为代表的物质形态的和以庆阳皮影道情,陇剧,杂曲,民歌,荷花舞,唢呐艺术,徒手秧歌,社火等为代表的非物质形态的,并在此基础上,伴随着人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活动,所形成的一系列的民间文化风情。庆阳民俗文化底蕴丰厚,香包刺绣、剪纸、道情、皮影和民歌堪称“五绝”,庆阳由此获得了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周祖农耕文化之乡等荣誉。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产业开发确实唤起了人们的保护意识,走向市场是民俗文化的大势所趋,但单靠市场果真能拯救民俗文化吗?

所以,近年来,年过七旬国家级剪纸艺术大师、庆阳民协剪纸委员会主任金香莲,为推动庆阳民俗文化更好地健康传承与发展,从2007年至今带头组织虞金香、张锐利、雪秀梅、段彩霞、贺彩霞等十八位剪纸艺术大师,以“艺术从小学抓起、从娃娃抓起”为口号,与庆师附小、特殊教育学校、西峰区第四中学、董志小学、南街小学、庆城县白马初中、白马小学、镇原县职中、毛头小学、华池县柔远小学、合水县西华池小学等二十多所学校建立了固定的义务教学关系,实现授艺教学“四定”即定学校、定教师、定时间、定节次。几年来义务教学剪纸课1257节次、刺绣课88节次,受教育学生3607人。通过这项活动既传授了民俗文化知识,又培养了剪纸技能,使庆阳独特的剪纸艺术得到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并为今后创建庆阳剪纸品牌化保护和文化艺术产业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活动目标: 通过实施本活动,使学生能亲自开展调查与考察,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对课题进行探究,从而引起孩子们对庆阳民俗文化的关注,增强传承庆阳民俗文化的意识,养成负责任的社会态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合作的科学品质,让学生从小就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 四、活动计划: 1、活动时间:2013年3月-----4月 2、参加人员:七年级全体学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