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开展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论文]

如何开展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论文]

如何开展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论文]
如何开展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论文]

如何开展初中化学实验课教学

摘要:化学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其中的奥妙、知识可以用身边的事物现象和环境给以解释,将化学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可实际操作的实验课上,以开展化学实验为重心,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真理,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从中学习化学,学好化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课;开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108-01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当前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不大理想的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质量意识淡薄;二是有的教师实验能力差;三是课前准备与精心设计不够;四是忽视操作技巧或教师本身的操作技能差。因此,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的研究和探讨。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选择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1)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对科学过程的感受。不过分强调知识的逻辑顺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活性、实用性,以及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探究的力度,精心创设活动与探究的情境,以及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3)内容的选择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反映最新科技成果,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三点证明了现在的初中化学教学中,通过实验性、可操作性、情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8d7710452.html,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学化学教学论文选题参考 1、中学化学教学中认知结构构建的研究 2、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3、改进“中学化学教学法实验”课的尝试 4、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学问题设计的艺术 5、中学化学教学中活动表现评价的实施策略 6、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知识内涵的开发 7、探究性学习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8、关于我国中学化学教学增加定量型实验的研究 9、中学化学教学中探索性实验的设计原则与设计举例 10、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实践研究 11、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物质微粒观的培养 12、中学化学教学要重视化学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 13、中学化学教学分层次研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 14、中学化学教学法实验实施绿色化教学的实践 15、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参与 16、中学化学教学中学习情境创设的途径及启示 17、“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落实的建议 18、中学化学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19、论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作业的设计 20、绿色化学与中学化学教学

https://www.doczj.com/doc/8d7710452.html, 二、中学化学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1、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2、中学化学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研究 3、STSE理念及其与中学化学教学的整合 4、化学假说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5、构建中学化学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考 6、浅析化学课程标准与中学化学教学改革 7、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绿色意识 8、苏南地区中学化学教学的调查与思考 9、中学化学教学与科学素质培养 10、谈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 11、中学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理论与实践 12、浅析Big6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3、浅谈大学化学教学与中学化学教学的衔接 14、当前中学化学教学应当简约化 15、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中学化学教学模式 16、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导课语的设计 17、中学化学教学语言艺术初探 18、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研究 19、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科学素质教育 20、从优化设计到有效整合——基于现代教育媒体辅助中学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摘要】:化学实验既是教学手段,更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倡导以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来实现课改新理念的今天,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流失以及实验经费的不足等原因,造成很多教师在意识上和行动上对化学实验的不重视。在教学中“重讲授,轻实验”,针对这种情况,宜采用多种策略来改进实验,增强学生探究实验的乐趣,促使学生更热衷于实验探究。 【关键词】:农村初中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改进策略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以其丰富的内涵在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中以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可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更是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和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在加强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更加突出,尤为重要。那么,在广大的农村乡镇中,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如何?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农村化学教师如何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有效的改变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笔者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改变策略浅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分析 1.实验教学的地位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 少部分农村初中虽然器材和药品配备较齐全。但由于教师短缺,化学教师兼几门学科的教学,除担任化学教学外,还担任数学、生物等课的教学,即使不兼这些课,也代几个平行班的化学教学,同时兼任实验管理员,基本上农村的乡镇中学并没有专职的实验员,都是由化学教师担任。而一节分组化学实验课从准备实验仪器到使用完毕清洗收拾实验仪器至少需要两三节课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性,由于力不从心将分组实验改为演示实验,甚至放弃实验干脆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 2.不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按课程设置,初中三年级才开化学课,化学课开设既是起始年级,又是毕业年级,本来上课时数较少,教学上赶进度现象比较严重,因而无时间圆满完成实验教学任务,不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注重的主要是化学知识及解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对化学实验的研究不够,平时的听课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与思维能力的研究,至于实验的成功与否、实验经验的积累、实验的后记则往往不被重视。从工作量上讲,化学实验是一项费时费力、颇为麻烦的工作,而有的学校在计算教师的工作量时,对化学教师准备化学实验和预做化学实验都不计工作量,因而也影响了化学教师和实验员开展实验教学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怕麻烦、怕失败的倾向,使得本来有条件做的实验也省略不做,能够补充的实验也不补充。更有甚者,干脆就不开学生实验,造成人力和财力上的浪费。 3.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必需教具不足、实验教学严重缺乏。 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且这不足的经费配置又严重不公平,“重城轻乡”。由于经费的限制,办学条件受到制约,虽然我县部分农村初中都通过了教育强镇的评估,实验器材和药品配备只是看起来较齐全。可实际上化学教具很少,尤其农村中学化学教具很少, 象我们学校连一些基本教学挂图和模型都没有,教师也难以将某些有规律可循的知识迁移到挂图或模型上。缺仪少药较严重,致使学校无能力开足开全演示实验或探究实验。另外,因化学实验是一种消耗实验,一些仪器需时常添补,化学药品用完不能再生,更需及时添补,而有的学校只注重一次性投资而不能够时常补充,从而造成仪器药品不全而难以开足开全实验,尤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 陈阳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陈阳 发表时间:2017-09-27T10:34:01.440Z 来源:《教育学》2017年8月总第124期作者:陈阳[导读]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的重要途径。 山东省宁阳第十二中学271406 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规律、形成化学概念的重要途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必要手段。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真正地发挥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有效地服务于教学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平时教学中 的几点做法: 一、以人为本,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学生都是化学的初学者,他们刚接触化学,对化学知识了解甚少,甚至可以说没有,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开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基于这种认识,我对教材中安排的演示实验,总是先做足知识铺垫,按照学生的思维模式给出问题,力争知识的呈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演示过程中,力求做到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 比如,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时,首先让学生观察,提问是否发生反应?有的学生说反应了,有的学生说没反应,在激起认知矛盾之后,我取出事先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倒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震荡后让学生再观察,无一例外地都说反应了。追问原因,学生利用前面学的压强差分析得很到位,给予高度评价。这时,再拿出另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矿泉水瓶,倒入10ml水,让学生再观察。学生开始小声议论,也瘪了;也有的说,不如刚才那个瘪得厉害。我提醒学生分析氢氧化钠溶液的组成,学生讨论一会儿后,我又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做了喷泉实验,学生发现二氧化碳与水、与氢氧化钠都能反应,但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不一样,导致压强差不一样,所以现象类似,但程度不一样。接着出示几组对比实验的图片,对这个实验自然印象深刻,再趁机引导,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有关的知识便一气呵成。 二、精心设计,开展趣味实验教学 传统的实验都是教师按着教材向学生灌输,不能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比较压抑。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设计一些趣味实验来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让实验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眼球。这就便于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主动探究化学的奥秘。 在讲解微粒的性质时,鉴于微观知识点略微抽象,不好理解,我设计了利用空的杯子生烟的实验。在两只洁净干燥的玻璃杯,一只滴入几滴浓盐酸,一只滴入几滴浓氨水,转动杯子使液滴沾湿杯壁,随即用玻璃片盖上,把浓盐酸的杯子倒置在浓氨水的杯子上,抽去玻璃片,逐渐便能看到满杯白烟。该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就特别深刻。在教师的提示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下,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强化了学生的化学知识。 再如,在讲解“燃烧与灭火”这一知识点时,我用一块棉手帕放在盛有20ml95%的酒精和10ml水的混合液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拧干,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抖动手绢。可以发现手帕可以燃烧,当火焰熄灭后,手帕依然完好无损。看到这个实验结果,学生们自然会觉得十分惊奇,继而精神振奋,兴趣盎然。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在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地改进现行的教学方法,加强合作交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实验,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实验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自身体会,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态度,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设计习惯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化学实践能力。 1.重视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乐于动手的习惯。在我的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帮”我做实验,当分组实验仪器、药品不够时,这是我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比如,学习了“溶液的酸碱性”后,我发给每位学生一张PH试纸,要求学生自由组合,4~5位学生一组,每人带一样生活中常见的液体,每组同学带来的液体不得重复,然后测出这些液体的PH值,确定液体的酸碱性,写出实验报告。学生对此兴趣都很浓,所测的液体范围也很广。 2.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动手的机会。为了满足学生需求,有时我会根据课程安排结合学生个性化设计和要求来准备一些小实验,利用课外大活动期间让他们走进实验室做实验。同时对于一些比较重要又没有危险的实验,我就把药品和仪器交代课代表负责,放在教室,让学生课余时间自己动手做实验,人人参与,人人体验,充分体现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在实践中追寻真理的快乐。 3.重视家庭小实验,扩展学生动手的空间。家庭小实验材料、用品易得,一般在周末休假期间,我都会布置一个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知识来源于生活、去生活中体验真知的态度去创新研究。如做“简易净水器”,过滤器安排学生回家自选材料动手去做,下节课带来做实验,然后跟老师做的过滤器进行对比,看谁的效果比较好,学生兴趣很高,然后再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 总之,化学实验能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的奥秘,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同时能够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操作技能,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对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习品质起到重要作用。

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一、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 化学实验对全面提 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 学习化学的兴趣, 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 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 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然而目前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 高考仍然是左右高中教学的指挥棒. 而在化学实验方面, 部分老师认为做与不做实验在高考中难以区分. 更有甚者认为, 只要学生做大量的实验题, 考试照样得高分. 这种情况导致教学工作者对于实验教学重视度不高, 化学实验教学被弱化. 新课程改革下实验教学内容编写的前瞻性与教师对教材实验理 解的滞后性之间存在矛盾现在高中新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 精神, 特别是对于化学实验的改革更是大刀阔斧, 主要体现为: (1) 强化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 例如, 对于必修教材中实验安排顺序 的调整、化学实验在教学内容中比例的增加以及专门设置“化学实验”课程模块. (2) 新课标下的教材不再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这 一变化的根本目的在于: 一是根据实验内容和各学校的不同条件, 尽量为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创设有利条件; 二是减少演示实验, 尽可能多做学生分组实验或学生探究实验. (3)实验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得到了 强化. 相对于旧教材实验的验证性特点, 新课改中化学实验内容及内容的呈现形式都发生了突破性变化. 新教材实验突出针对性、开放

性、探究性等特点. 形式灵活多样, 内容丰富多彩. 在“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等栏目中都有所体现. (4) 实验更富于生活化和趣味化. 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 有助于大大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然而这些变化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足够重视, 绝大多数教师对必修模块中的实验 内容, 仍沿袭以往模式———先演示再动手, 使学生没有机会自发思考去体验自主实验探究的过程. 单一的实验验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弱化, 无法达成“三维课程目标”, 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成为一纸空谈, 有违教材编写的初衷.此外, 新教材将实验内容分散编排于 各单元内, 意在突出学科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科学探究”. 但是, 由于新教材中没有明确哪些实验是分组实验, 有些教师为了省事, 减少学生分组实验的次数或不进行学生分组实验, 这实际上削弱了实验 教学. 新教材提倡“边讲边实验”的方式, 寓教于学, 旨在让学生亲自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从而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 二、实际操作层面存在的问题 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 能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强化科学探究意识, 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上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充分体现 出化学学科的特点. 目前, 个别学校存在让学生先看书上的实验过程, 然后教师用讲实验来代替做实验的现象.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硬 件建设的不断完善, 多媒体教学逐渐进入课堂, 部分教师将实验录像制成多媒体课件, 于是上实验课变成了机器演示, 学生看实验省时、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的范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的范文 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下面是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的范文,请参考!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广大教师竭力探索和追求的目标。只有积极探索,不断总结,通过各种途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达到“减负高效”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2011年教育部对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并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新增加了“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条,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共同的目标。本文笔者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希望得到同行的指正。 一、认真研读课标,精心设计教学 备课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高质量的备课孕育高水平的教学。只有认真做好备课工作,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样可以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备课离不开教材,更离不开课程标准的指导。有的教师凭经验教学,常常把课标置之一边。对课程标准提供的“案例”与“情境素材”很少借鉴,对课标提出的“活动与探究建议”及“实施建议”也很少采纳。因而出现教学中随意拓宽加深教学内容、拔高教学要求、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等脱离课程标准要求的情况。因此,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仔细领会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发挥课程标准在备课中的指导作用。备课时要明确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教师要心中有数,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恰当的方式学习最有价值的内容。 二、优化教学策略,凸显主体作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要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构建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启发讲解、实验探究、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和策略,借助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设计具有

最新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doc

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李映莲 宝华学校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以实验为主,实验前做好充分地准备和精心地设计实验,能使在实验过程中,操作简便安全省时,现象明显,学生容易正确得出结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数是经过千锤百炼,教育教学专家反复论证后编入课本中的,具有权威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实验,从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安全性等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创新。为此,本文进行教材实验设计分析,说明优缺点所在,提出改进方案,从而能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改进 一、教材中实验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贯穿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初中化学实验中大部分为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因此,教师要对实验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在实验中操作简便易行,更容易观察到现象,更能体会到实验的趣味,能正确的得出结论。 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设计或是操作复杂,或是现象不明显,或是成功率不高,或是不环保。因此,对实验进行改进,重新设计,使之更好的进行实验,使之更简便化、趣味化、绿色化、科学化,是很有必要的。 二、实验设计与改进必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做到实验准确,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科学,实验装置设计合理,实验操作符合。 2、简约性原则:装置简单,操作简便,有创造性。

3、直观性原则:实验现象明显,感官性高。 4、安全性原则:实验过程安全,不出事故。 5、环保性原则:减少药品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三、实验方案的优化与改进 (一)、有关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 燃烧条件之一:着火点 教材方案:在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缺点:教材上的实验易引发意外,且在敞开环境中燃烧白磷,产生大量白烟,污染严重。 改进方案: 1、取两支干燥的大试管,分别放入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和一小匙干燥的红磷,分别塞上橡皮塞。 2、将上述两只大试管同时放入一杯热水中(温度稍高),观察现象。 改进优点: 安全性好,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且不污染环境。 (二)、关于活性炭的吸附性实验探究 教材方案: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轻轻振荡锥形瓶,观察现象。 缺点:加入木炭或活性炭后,液体悬浮许多炭的颗粒,呈现黑色,无法观察现象,若要观察红墨水的褪色情况,需进行过滤操作,这就使实验时间拉长,教学效率降低。 改进方案: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 摘要: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更是学科的基础,是提高学生化学素养的重要方面。因此,作为化学教师必须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实验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更能在实验中获得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一、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是学生首次进行正规的化学学习,而且这个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往往是来自于他们的兴趣,而化学实验的趣味性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方法:丰富实验类型,如课堂演示实验、课外趣味实验、家庭小实验等;创设实验情境,如问题情境、真实情境、探究情境等。 二、实施探究性实验 在以往的化学教学中一般都是采用验证性实验来传授知识,教师先进行知识的传授,然后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

知识进行验证,这样的实验过程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容易使学生的认知受到局限。 【验证性实验操作】学习“二氧化碳”时,教师如果直接跟学生说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学生必定会有所疑虑,然后教师又针对这一问题进行验证。 【探究性实验】同样分析“二氧化碳与空气重量比的实验”。教师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并针对实验现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分析: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是由学生主动得出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学生印象更加深刻,也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虽然探究性实验只是对验证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了调换,但是却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探究更能使学生获得满足。 三、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得以提高和发展的重要承载者。而且知识的学习需要不断地探索,需要学生具备各种能力才能实现。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验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验教学要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依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寻求解决思路―解决问题―实验验证的步骤,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这比单纯的识记更能促使

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要点

贵阳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 站点名称:贵州省安龙县 学生姓名:杨义勇 班级:2012级化学本科 学号:12190505006 指导教师: 时间:201405

贵阳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毕业生论文/设计评审表 注:1、评审教师应结合学院评审办法作出客观的评审意见;2、本表附在学生毕业论文或设计后面,关键词及以上部分由学生填写,要求字迹清楚整洁;3、该表将装入学生毕业档案中。

目录 摘要 (4) 关键词 (4) 引言 (4) 一、改进化学实验装置 (6) 二、严格控制药品的用量,尽量节约药品 (8) 三、合并实验装置 (8) 四、利用某些简单器具改进实验 (9) 五、增设必需的实验 (11) 参考文献 (13)

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 2012届贵州教育学院化学专业杨义勇 摘要:改进化学实验,提高课堂效率,使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达到更满意的效果。通过实验探究和验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关键词:化学;实验;改进;绿色化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的自然学科,初中化学实验尽管只是非常基础的,比较初级的实验,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实践活动,是学习化学不可少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初中化学大部分知识都与实验密切相关,或通过实验引入;或在实验探究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或通过实验验证。只有经过教师加强在实验上的精心引导,严格规范实验训练,学生才能真正进入化学学科的领域。然而,由于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使用对人体健康及环境有害的原料和溶剂,污染性废物排放,一些化学过程也给人们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使我们甚至对化学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恐惧心理。在这种形式下,综合考虑环境、健康、经济及化学实验对教学效果的要求,具有全新理念的化学实验绿色化应运而生。同时也符合当今世界所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能源,尽可能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尽量倡导“绿色化学”的理念。化学实验绿色化就是要将绿色化学的理念用于化学实验中,要减少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来完成实验。这样,让我们的化学实验不仅给学生学习化学带来兴趣和帮助,也使化学实验课堂更安全,消除了师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感,又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促进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使我们心目中恐惧的化学实验课变得生机盎然。

(完整版)初中化学实验改进(20201004180944)

一、教材中实验分析 教材中没有严格区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再单列学生实验,提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动手为主。根据大纲的要求,在初中化学课中必须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主要包括:学生实验的基本要求;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 器介绍和使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如固体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收集气体、加 热方法等。对于一些较复杂的操作,学生在没有学习有关化学知识前进行操作,既没有兴趣,也有一定困难。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设计或是操作复杂,或是现象不 明显,或是成功率不高,或是不环保,或是缺乏趣味性。因此,对实验进行改进,重新设计,使之更好的进行实验,使之更简便化、趣味化、绿色化、科学化,是 很有必要的。 二、实验设计与改进必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做到实验准确无误,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科学,实验装置设 计合理,实验操作符合。 2、简约性原则:取材容易,装置简单,操作简便,缩短实验时间,有创造性。 3、直观性原则:实验现象明显,感官性高。 4、安全性原则:实验过程安全,不出事故,不危害人身安全。 5、环保性原则:减少药品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6、可行性原则:实验的设计应符合实际情况(学校的条件和学生的情况), 教师要先做验证实验,确保实验的可行性。 三、实验方案的优化与改进 (一)、《比较吸入气体与呼出气体》的实验探究 1.呼出气体的收集 教材方案:收集呼出气体,采用普通的排水法。 缺点:收集呼出气体,所用仪器体积大,浪费大量水、操作复杂 改进方案1: 1.取一集气瓶,内装满水,连接带有两支 导气管的双孔塞,一支伸入瓶底,一支刚露出瓶塞既可。 2.从B 端呼气,水被排出,即可收集满呼出气体。 改进方案2: 1.取一集气瓶,连接带有两支导气管的 双孔塞,一支伸入瓶底,一支刚露出瓶塞既可。 2.从B 端呼气,瓶内空气被排出,即可收集满呼出气体。 取一集气瓶侧盖一玻片,伸入一支导气管 至瓶底,向其内慢慢呼气。可用一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检验呼出气体是否已满。 改进优点:

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d7710452.html, 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作者:赵丽为 来源:《博览群书·教育》2013 年第 07 期 摘要:本文讲述了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教师启发讲授、示范演示,指 导实验,学 生独立实验,讲述了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 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为具体,把无形变为有形,使 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b5E2RGbCAP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得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阵地 和手段,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积极性,能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及 思维能力,能为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提供感性认识的材料,有 助于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教育,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进行科 学方法的训练。p1EanqFDPw 要达到以上的目的,实施好化学实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实施化学实 验教学中应有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来精心 设计每一个实验,合理组织教材内容,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 时,智能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以加强。在实验教学中可采取以下策略:DXDiTa9E3d 一、教师的启发讲授 在化学实验教学策略中,教师的启发讲授是起主导及核心作用的。通过教师 的启发讲授,能够使课堂上诸多的知识内容及讨论话题,在学生的思维中巧妙和 地联结起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该实验的教学目的或目标,启迪和引导学生进行 能效观察和有序的操作。适时而随机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解答学生在实验中 遇到的疑难,引导学生结合实验事实和理解进行总结和概括。如在学生初次进入 实验室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前,启发讲授尤其重要,教师不仅要讲授实验 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还要指出在实验中可能产生的错误,如有的学生在制取氧气 时试管炸裂,可以帮助其进行分析,总结出可能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RTCrpUDGiT 在启发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验的本身特点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特别 是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为他们从思路、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上排除认识和操作 上的障碍,教师的讲解、阐述、指导、点拨、启发性设问、答疑等活动在课堂教 学中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启发讲授时,应把握以下原则:5PCzVD7HxA 1.要点明主题,语言清晰,不能含混不清,模凌两可。

中学化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doczj.com/doc/8d7710452.html, 中学化学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学化学论文选题参考 1、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 2、新理念新课程新挑战——国家化学课程标准与中学化学教学改革 3、中学化学史教育综述 4、关于构建中学化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5、试论"思维导图"在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6、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7、山东省中学化学实验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改革措施 8、中学化学教材评价体系研究 9、中学化学实验的绿色化研究 10、展望21世纪中学化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11、合作学习策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尝试 12、中学化学史教育教学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13、美国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微型实验 14、中学化学课程中工业化学知识教学的探讨 15、HPS教育对中学化学史教育的启示 16、中学化学新课程中的技术素养 17、国内外中学化学教育游戏设计研究进展 18、试谈目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9、中学化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 20、中学化学教材中化学史内容编排的思考

https://www.doczj.com/doc/8d7710452.html, 二、中学化学论文题目大全 1、论网络化学资源的获取及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基于Flash3D的中学化学虚拟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3、综合性、探究性与STS教育思想的贯彻——评英国纳菲尔德中学化学教材的特点 4、论农村中学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5、中学化学教学情景的创设技术 6、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的方法论研究 7、中学化学概念教学新探 8、"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兼论STS理论的应用 9、试论中学化学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 10、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意识渗透浅谈 11、有意义学习理论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 12、从2000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看中学化学创造性思维教学 13、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反思 14、中学化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15、探究性学习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16、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17、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盲点—探索性实验 18、从教学本质谈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19、中学化学实验设计与改进的研究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集》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集》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课题组 吉安县教研室陈人昌 2014年8月

改进型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点 一、实验方案设计遵循的原则 1、立意的科学性。 2、操作的可行性。 3、过程的安全性。 4、用品的简约性。 5、思路的创新性。 6、效果的启发性。 二、实验方案设计满足的要素 1、改进背景与设计目的。 2、用品选取与装置组配。 3、实验过程与操作方法。 4、实验记录、现象分析与结果讨论。 5、注意事项与改进反思。 三、实验方案设计侧重的内容 1、实验药品的选取。 2、实验仪器的改进。 3、实验装置的改进。 案例1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改进

实验名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改进实验目的添加辅助仪器,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实验原理 蜡烛燃烧产生的热水蒸气在经过长颈漏斗内壁的冷凝作用后很快就会有明显的水珠产生 实验仪器 及药品 长颈漏斗、蜡烛、玻璃片、烧杯、玻璃管、澄清石灰水、火柴 实验 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1、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倒扣一长颈漏斗,蜡烛燃烧产生的热水蒸气在经 过长颈漏斗内壁的冷凝作用后很快就会有明显的水珠产生,(如果外面再盖一冷的湿巾效果更好)。(如图1) 2、用玻璃片迅速盖好烧杯后倒转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石 灰水变浑浊。用玻璃片盖住烧杯是为了防止烧杯内收集的气体逸散。(如图2) 3、在蜡烛外套用一个比蜡烛稍大的玻璃管,这样就可以防止在熄灭蜡 烛时产生的白烟随空气逸散,从而较易点燃蜡烛。 创新设计后的优点1、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与二氧化碳,但因为这个实验是在天气较热的9月份演示,此时气温较高,所以在冷而干燥的烧杯内根本无法看见产生的水雾,另外由于烧杯离蜡烛火焰太近,蜡烛燃烧缺氧而产生的大量炭黑会将烧杯内壁熏黑,也看不到有水雾产生。而通过长颈漏斗有明显的水珠产生。 2、蘸在烧杯内壁的少量石灰水会由于蜡烛火焰的蒸发而留下少量白色物质,很容易使学生误解这是CO 2 与石灰水反应产生的生成物,但实际上是石灰水中的溶质氢氧化钙。用玻璃片盖住烧杯是为了防止烧杯内收集的气体逸散。 案例2 《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CO2含量比较》的创新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策略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策略 摘要: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学习化学、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经,通过实验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重要理解,而且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讲求策略,让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一种愉快的体验;让探究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让探究的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的平台。 关键词:探究教学策略,趣味性,可视性,最优化 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一种科学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不断地汲取知识,切身体验科学家的科学探究过程;化学实验探究对于学生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初中化学课程以实验为基础,虽然绝大多数是对物质组成、结构、性能及其变化规律的再认识,但从本质上看,这些实验一方面可以直观、生动、形象地产生化学问题,能对学生在科学探究中提出的猜想或假设进行验证;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实验研究,能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策略一:增强实验趣味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会扼杀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实验的趣味性是提高学生探究精神的良好途径。如在学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这一课题时,先表演一小魔术:在黑板上挂一张“空”的白纸,当向纸上喷洒无色溶液甲(水)乙(氢氧化钠溶液)后,一之调皮的红色小猫赫然出现。在学生的惊叹声中,我又继续喷洒无色溶液丙(稀盐酸),“小猫不见了,消失了,太神奇了”。在整个魔术过程中,学生的感观受到刺激,探究的兴趣被激起,这样将发现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活跃的思维在边实验边讨论的氛围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还可以选用日常生活、环境、能源、生产中实际问题,家庭小实验来探求、解决自身紧密联系的问题。如:怎样简单快速除去冰箱异味?麦收季节如何防止自燃现象的发生?如何防止菜刀生锈?等等;实验用品尽量来源于生活:如用鸡蛋壳代替石灰石,干电池锌皮代替锌粒,吸管代替导管,玻璃杯代替集气瓶、烧杯等。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感到化学无处不在,科

初中化学实验论文

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 刘翠芳湖北省京山县孙桥中学 431815 关键词:改进初中化学实验化学实验绿色化利于师生健康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的自然学科,初中化学 实验尽管只是非常基础的,比较初级的实验,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实践活动,是学习化学不可少的手段之一,特别初中化学大部分知识都与实验密切相关,或通过实验引入;或在实验探究中发现问题,得出结论;或通过实验验证。只有经过教师加强在实验上的精心引导,严格规范实验训练,学生才能真正进入化学学科的领域。然而,由于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使用对人体健康及环境有害的原料和溶剂,污染性废物排放,一些化学过程也给人们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我身边的中青年化学教师有许多因患癌症等疾病而相继离去。使我们甚至对化学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恐惧心理。在这种形式下,综合考虑环境、健康、经济及化学实验对教学具有全新理念的化学实验绿色化应运而生。,效果的要求. 同时也符合当今世界所倡导的“绿色化学”理念。 化学实验绿色化就是要将绿色化学的理念用于 化学实验中,要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能源,尽可能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尽量减少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来完成

实验。这样,让我们的化学实验不仅给学生学习化学带来兴趣和帮助,也使化学实验课堂更安全,消除了师生对化学实验的恐惧感,又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促进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使我们心目中恐惧的化学实验课变得生机盎然。 1.硫在氧气中燃烧 1.1实验存在的问题 (1)硫粉的用量多,燃烧产物直接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 (2)燃烧匙要遮挡部分火焰,影响实验观察。 (3)燃烧匙在高温下与硫反应,造成燃烧匙损坏。 实验分析 1.2. (1)硫粉在燃烧的过程中,易与“铁柄铜勺”的燃烧匙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铁和硫化铜,造成燃烧匙腐蚀损坏。 (2)未对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采取净化措施而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1.3实验改进 (1)用玻璃棒代替燃烧匙。 (2)先在氧气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把玻璃棒在酒精灯上加热至发烫,蘸上少许的硫粉,可以观察到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然后将该玻璃棒迅速伸入氧气瓶中,可以观察到产生蓝紫色的火焰。 (3)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避免污染室内空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 新课改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

新课改中化学实验教学初探 摘要化学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要树立全新的化学实验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探究功能,实验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实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本文就化学实验教学新理念,教材中实验内容的重新构建及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方面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以通过实验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理念改革 基础教育化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建立了新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而有意义的学习情景”。这些新的课程理念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落实,都离不开化学实验。课改中化学新教材的基本思想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促使全体学生学习持续发展及有个性的发展是教科书设计的出发点,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方法的学习,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科书设计的重点。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新的化学实验教学思想把实验教学的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本文就新课改中化学实验教学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1、树立新的化学实验教学理念 1·1、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探究功能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过分重视实验技能的训练,忽视实验的探究功能和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只是通过实验,论证某个规律,使实验论为知识灌输的附庸或点缀,因此实验教学也只是“把实验同教学捆绑在一起”,非常呆板地把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操作步骤和结果一一交代给学生,然后学生按部就班地动手“实验”,根本体会不到自己动手后发现问题并总结出一些实验结论的乐趣,感受不到科学的魅力,这是“应试教育” 模式下实验教学的“悲哀”。它挫伤了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出来的人只能适应社会继承,不能适应社会发展。 化学新课程中把“发展科学探究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而“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既是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又是科学探究其它要素在化学教学中得以实施的重要活动载体,因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初探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初探 10-01-07 点击:【大中小】摘要: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初探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必须优化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与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而且重视让...鍛弪谓鞯裥劉烃负陰粜对练諛丽鲢阏愾虾論賺猙鶼燜椏浍鴛踬韩觇蠱嗎謔際摄讧惩瘗徹钫鳕豬煉黌辮痹档飲济枣硖鐲帐禄絳侶镳聞畲蠆詿癤缘廳汆烂艙訥砾篓鈣 緇絲锹諞澠親齑谓餼興壓癲誅徹銮駢搂禮戏铅瓚義谋宪议題椏軺。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初探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实验教学显示出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必须优化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与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而且重视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使学生对实验保持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本文从化繁为简、多步组合、改进创新、补充强化、增设必需的实验、微型节约、绿色环保等对实验进行改进。 关键词:化学实验改进初探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经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化学实验特有的生动性,会使初学化学的初中学生很感兴趣,但只是层次较低的感知兴趣和操作兴趣,再加越来越多的验证实验,他们逐渐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们必须优化教学设计,改进实验方案,使实验教学与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而且重视让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使学生对实验保持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化学教学中更应充分应用实验这一手段。下面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实验进行了改进和补充,请大家指正。 一、化繁为简 化学实验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一定要直观、显明、省时、准确、安全。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之我见

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育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2-12-29T09:40:23.90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毛介雄 [导读]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前提,化学实验能生动、直观地展现化学现象,以特殊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毛介雄 (四川省德阳中学四川德阳 618000) 【内容摘要】在化学实验设计与实践过程中,教师挖掘实验教学的多重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得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信息、分析和使用信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词】化学教学提升素质注重创新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在化学实验设计与实践过程中,教师挖掘实验教学的多重教育功能,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得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活动。它涉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事实、讨论交流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从而使学生能够获得信息、分析和使用信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善用实验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前提,化学实验能生动、直观地展现化学现象,以特殊的魅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化学实验的这种激趣功能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这种激趣功能应由激发学生积极地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探索学习、由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和求异创新。 为了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还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善于利用丰富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实验内容的选题既要围绕教学内容,又要不拘一格,与教材内容联系密切的生活、生产、自然界的有关现象都可编成实验课题,让“实验本身能够讲话”。如:“水底火化”、“白糖变黑”、“滴水生烟”、“白纸生字”等趣味实验,能使学生感受体验化学实验的魅力。教师增设科学小实验,鼓励学生大胆推理,勇于探索,求异创新,可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激情。 二、注重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认识基础,探究性质实验是学生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思考及实验现象的分析,科学抽象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实验,通过“问题—实验事实—科学抽象—结论—应用”的过程来实现。教师应尽可能地关注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探索,碰到问题及时引导、指导,充分发挥实验的认识论功能。 三、强化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勤学多问 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好演示实验,让学生分组实验,并补充一些小实验。教师应让学生带着悬念,全面而认真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现象,由目的性观察变为思维性观察,并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讲“钠”这一节时,课本提出一个问题:钠是一种还原性很强的金属,能把铜从硫酸铜中置换出来吗?学生展开讨论,气氛热烈。一部分学生回答:能,因为初中讲过铁能置换硫酸铜溶液里的铜,钠更活泼,则更能。一些学生回答:不能,因为钠先与水发生了反应。 带着这个疑问,我做了一个实验:取一小块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里。学生看到的现象是:反应更剧烈,有轻微爆炸,烧杯底部有蓝色絮状沉淀。有的学生提出了问题:“为什么会有蓝色絮状沉淀呢?它是什么?怎么没有析出铜呢?”最后讨论总结得出:不能得到铜,因为钠先与水发生了反应。因此,教师应通过具体的实验事实和相关分析,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进而得出结论,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学会科学探究,发展科学思维。 四、创造实验条件,拓新创新教育空间 课堂教学要求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这种新的要求仅凭听、讲、看书、做作业是不可能达到的。教师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实验的育人功能。 教师可结合教学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给学生提供实验条件(开放实验室),探索实践,解决问题,共同挖掘实验教学资源,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如:学完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后,教师可根据卤素、硫等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实验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影响师生健康,让学生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通过相互讨论、设计、改进实验,使之不产生对环境有毒的的物质,或将产生有毒物质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与潜在的智力因素,启迪学生不断思维,培养创新教育意识。 五、通过现代科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观察实验是科学认识过程的重要环节,一切自然科学都离不开观察实验,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观察实验也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教师要使学生了解科学过程,通过计算机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科学过程,形成有关体验。 在教学中用计算机系统演示化学实验能做到鲜明、生动、安全。当然,能够用于实验教学的计算机实验还不能普遍推广使用,我们应注重这方面的推广应用,让学生了解现代科学,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计算机实验教学能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为学生形成重要的科学观念和科学思想,以及形成科学的概念、原理提供素材;能够为培养学生技能、促进其手脑提供练习和实践机会。实验教学能够使学生受到生动的科学方法熏陶和训练,使他们认识和理解科学过程,学会如何“从事科学”。 因此,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品质。总之,搞好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和想象力,培养他们观察的敏锐性、深刻性、全面性,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发展他们的探究发现和创新思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