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学前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学前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学前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县贯彻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情况汇报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发展好学前教育对于儿童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创建教育强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省市有关精神,结合我县实际,认真谋划,积极行动,大力推进全县学前教育和幼儿园建设,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按照省、市有关学前教育发展的文件精神,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工作,学前教育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 37 所,其中公办幼儿园 21 所、民办幼儿园 16 所,小学附设幼儿班49个,学前一年入园率82%,学前三年入园率57%,幼儿园教职工498 人,在园幼儿总数8268 人,其中公办园幼儿数 4150 人、民办园幼儿数1910 人、幼儿班2208人;共有市级示范园1所,县一级示范园24所,县二级示范园3 所,。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㈠领导重视,落实责任,大力推动学前教育健康发展。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通知》(中发…2010?12号)、《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以及全国、全省学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县相继出台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县扩大学前教育资源规划》、《农村闲臵校舍改建幼儿园项目建设规划》和《农村小学、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项目建设规

划》及配套文件,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学前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发展学前教育的相关优惠政策。县教育行政部门配备了学前教育专门工作人员,理顺了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加强了对幼儿园的审批管理、评估督导、教学指导和安全教育等工作。

㈡加大投入,有序推进,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1、2011年建设进展情况

按照《**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我县2011年计划新建及改建幼儿园10所:目前已完工1所,正在建设3所,新开工6所。

(1)新建8所:溢水镇中心幼儿园、双台乡育才幼儿园、宝丰镇曹家湾村幼儿园(公建民营)、麻家渡镇中心幼儿园、深河乡中心幼儿园、上庸镇中心幼儿园、官渡镇中心幼儿园、柳林乡中心幼儿园,8所幼儿园招生总规模1420人,建设总规模6900平方米,总投资936万元。

(2)改建1所:楼台乡沧浪幼儿园,招生规模250人,建设规模2000平方米,投资114万元。

(3)小学增设附属幼儿园1所:深河乡茅坝小学附属幼儿园,招生规模60人,建设规模328平方米,投资22万元。

2、2012年建设进展情况

除继续完成2011年没有完成的4所外,2012年已开工建设9所。建设总规模3300平方米,总投资368万元。

(1)新建2所:麻家渡茶园幼儿园,得胜花竹幼儿园,建设规模750平方米,总投资97.5万元。

(2)改扩建7所:潘口塘小学幼儿园,虎山小学附设幼儿园,刘家山附设幼儿园,东川小学附设幼儿园,双坝小学附设幼儿园,新茶小学附设幼儿园,红卫小学附设幼儿园,建设规模2550平方米,总投资270.5万元。

3、清理整顿违规办园进展情况:

自2011年以来,我县认真落实省市文件精神,通过百日集中规范整顿行动、幼儿园资质年检、校车专项检查、校园暨周边安全检查、幼儿园办园水平评估等活动,利用办园情况公示、幼儿园资质阳光评审、下达整改指令书等手段,加强幼儿园的管理,对全县幼儿园进行清理整顿。共清理整顿违规办园10所。其中有3所经整改后符合了条件,获得了办园许可;有2所幼儿园关停;还有5所幼儿园仍在整改中。

㈢健全制度,加强监管,切实保障各类幼儿园教育教学正常运转。

县教育行政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学前教育发展统筹和指导工作,基本完善和落实了幼儿园年检制度,规范了办园行为。一是出台相关文件。县教育局分别制定出台了幼儿园分类评估管理办法、安全工作应急预案、集中整治等相关文件,组织人员不定期对学校及幼儿园进行了督导检查,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二是严格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建立幼儿园信息管理系统,对幼儿

园实行动态监管。加强了对幼儿园班级规模、班额编制、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安排、教材使用等情况的检查,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保证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了幼儿教育整体质量。对未经审批的民办幼儿园,对照省、市制定的办园基本标准,要求限期整改达标,经整改仍不能达标的,坚决予以取缔。三是加强安全管理。加强了对幼儿园周边环境、接送车辆、校舍设施、室内外活动场地、消防设施、教玩具等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建立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安全防范体系,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处臵预案。健全了卫生防疫制度,对幼儿园的饮食卫生、食品采购、疾病防治以及教职工的身心健康状况等定期检查,防止了不合格食品流入幼儿园。

㈣强化培训,结对帮扶,有力促进幼儿教师整体水平逐步提升。一是切实加强教育培训。把幼儿教师的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并将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教育局成立了教师学习与资源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幼儿园教师基本功大赛,选拔出10名教师参加市级比赛。还利用暑期时间公开招聘了20名幼儿教师,补充到各乡镇中心幼儿园。二是大力实施结对帮扶。充分利用省市级示范幼儿园的优质资源,采取结对帮扶的方式,示范园下派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心园进行指导,农村幼儿园上派教师到示范园进行学习锻炼,提升学前教育整体水平,三是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建立了由教育行政部门、示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民办幼儿园组成的业务辅导网,以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幼教技能培训、幼儿教师基本功评比、优质课评比、教

案设计评比等教育教学活动,提高了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㈠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匮乏。当前,全县公办、民办幼儿园仅37所,公办幼儿园建设严重滞后。农村学前教育优质资源更加匮乏,尚无一所市级以上示范幼儿园,适龄幼儿入园难、入好园更难问题突出。

㈡学前教育财政投入不足。由于缺乏资金,大部分幼儿园仍然未达到省定幼儿园办学标准,办学条件比较简陋。

㈢学前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农村公办幼儿教师普遍是农村小学网点调整后未经培训的转岗富余教师。民办幼儿园教师部分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缺乏学前教育教学基本技能,学历层次和职称水平普遍偏低。幼儿教师的聘用、流动、管理以及工资待遇和退养问题都未得到妥善解决,导致幼教队伍流动性大。农村幼儿园办园规模较小,很多属于“家庭保姆型”和“家庭作坊式”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较为普遍,影响了幼儿健康成长。

㈣学前教育安全隐患突出。学前教育监管部门涉及民政、教育、卫生、公安、消防、安监、人保等部门和乡(镇)政府。目前,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大多数幼儿园不同程度地存在消防设施不完备、卫生设施简陋、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幼儿接送车不合格或超载接送等问题。

四、工作建议

㈠加大投入,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请求上级政府部门

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重点支持贫困山区县学前教育发展,通过新建幼儿园和利用农村中小学闲臵校园校舍改扩建幼儿园等方式,力争三年内实现县城中心城区2-3所、每个乡镇至少有1所幼儿园达到省定公办园标准的目标。

㈣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幼儿园办学层次。健全幼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将幼儿教师纳入免费师范教育,健全幼儿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和评先制度,把民办和公办自聘的幼儿教师列入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范围,促进幼儿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的提高。核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并逐步配齐。完善民办幼儿园教职工参加社会保障制度,按照“谁举办谁负责保障”的原则,依照公办学校教师标准落实“五险一金”政策;制定民办幼儿园教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切实维护幼儿教师权益。加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培训,制定和完善幼教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培训规划,把幼儿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范围,并将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零一二年三月十六日

年度学前教育工作总结

2016年度学前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