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2019年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文化考试(中职类)语文

四川省2019年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文化考试(中职类)语文

四川省2019年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文化考试(中职类)语文
四川省2019年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文化考试(中职类)语文

秘密★启用前

四川省2019年高等职业院校单独招生考试

文化考试(中职类)

注意事项:

1.文化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语文、数学、英语各100分)。

2.文化考试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个部分,每部分分为第I卷和第II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II卷为非选择题。

3.选择题部分,考生必须使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答在试卷、草稿纸上无效。

4.非选择题部分,考生必须使用蓝色或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答在草稿纸上无效。

语文

第Ⅰ卷(共20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欢谑.(xuè) 炫耀贮.藏期(chǜ) 残羹冷炙

B.几绺.(liǔ) 娇嗔黑黢黢.(qū) 其乐溶溶

C.岑.寂(chén) 刮痧渣滓.洞(zǐ) 撰文著书

D.半晌.(shǎng) 裨益三苏祠.(cí) 强弩之末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A.他一进这个家,没用多长时间就看出来,在对付姚梦白这点上,姚梦红和他是心.

照不宣

...的。

B.唐代文化出现了很多新东西,文人的眼界逐渐开阔,思想也有所发展,传奇小说

便应运而生

....。

C.雨过天晴,盛文走出房间,深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抬头看,天上的白云如行云

..

流水

..,煞是好看!

D.六年前的初秋,我和张王孟在县城的初中相识;今天,我俩又在金桂飘香的大学校

园里不期而遇

....。3.下列句子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A.2000 年以来,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相当于多出了一块亚马孙热带雨林,而中

国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

B.培养孩子的科技兴趣和特长,其目的在于为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点燃孩子心中探

寻科学之火,帮助他们寻找并解决问题。

C.每年上千万左右高级技工的缺口提醒我们:职业教育必须改革,要对准市场加速补

齐短板,把提高培养质量放在重中之重。

D.在高薪诱惑面前,“中国诗词大会”2018年度冠军雷海为选择了一份薪水并不算最

高的成都一所学校,担任诗词教研老师。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5分)

在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第4小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

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

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

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臣之妻私.臣私:偏爱。

B.皆以美.于徐公美:认为……美。

C.王之蔽.甚矣蔽:受蒙蔽。

D.皆朝.于齐朝:朝见。

第II卷(共80分)

题号三四五总分

题分10 30 40 总分人

得分核分人

得分评卷人复查人

三、(本题共2小题,第5题6分,第6题4分,共10

分)

广东中考语文考试考纲

重磅重磅重磅:2019最新考纲按课程标准按2011课程标准推荐篇目7?9年级(60篇)即2019年考纲范围(初定)1关雎 (关关雎鸠)《诗经》 2蒹葭(蒹葭苍苍)《诗经》 3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 府 4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 5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潜 6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 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8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 昂 9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 10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 1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 花落尽子规啼) 12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13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 14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 15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

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髙风怒号)杜甫 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 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婉地)刘禹锡 19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 20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 21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22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23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24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 2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26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27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28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29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

安石 30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3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32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33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 34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弃疾35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36过零丁洋(辛劳遭逢起一经)文天祥 37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38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 39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40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41《论语》12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温故李白 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曰;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 42曹刿论战《左传》43《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44〈(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巳矣。) 45《礼记》一则(虽有佳肴)46《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 47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48出师表诸葛亮 49桃花源记陶潜 50与谢中书书陶弘景51三峡郦道元 52杂说泗)韩愈 53陋室铭刘禹锡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及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d7098130.html,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及创新 作者:温化义李咏芳张力祝培刘凡莉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20年第02期 摘要:随着目前教育行业對于文化建设的逐渐重视,加强高校的文化建设就变得尤为重要,同时这也是体现出学校文化与内涵的重要工作。基于此,本文就依照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建设创新来进行讨论与研究,稀有能够得到一个成果用于该高校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4-0008-01 从一般角度而言,一个学校的文化建设代表着这个学校的底蕴,同时也代表着这个学校的水平与教学能力。这不光是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同样的关系到学生的培养问题,学校以及相关老师以及单位应当重视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同时文化建设构造需要合理、科学、同时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1.1;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我国目前,选择就读于职业学校的一般是在高考失利的学生,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职业学校内出来的学生各方面都会较为差一些。而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相当于是提升了一方面的水准,而且学校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行为规范以及素质都有着较为良好的促进性作用。并且对于学生的全面性数字具有着教育方面的作用。同时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校园文化可以对于他们的培养具有一定的良好影响。 另外在校园文化的实际建设中,它具有对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性作用。而且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是为了使学生在未来的就职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在实际教学中,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在学习中时能够获得一定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得学习能力与成绩得到提高。 1.2;职业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的大部分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看出其中具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学校没有重视校园的规划,在实践方面没有着重的落实到位。并且在社会与教育模式的改变之下,职业学校在教育方面存在着各种的困难,同时由于职业学校的文化

2017年高职(专科)单独招生考试语文样题(三)

2017年高职(专科)单独招生考试语文样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宁谧. (mì) 温馨.(xīn)隽.永(juàn)游目骋.怀(chěng) B. 伫.立(zhù)糟粕.(bó)租赁.(lìn)一幢.(dòng)房屋 C. 和煦.(xù)菲.薄(fēi)揣.摩(chuǎi)长篇累牍.(dú) D. 慰藉.(jiè)肄.业(sì)驾驭.(yù)残羹冷炙.(z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淅淅沥沥栩栩如生层峦迭嶂云蒸霞尉 B. 寻章摘句降格以求鞭长莫及风弛电掣 C. 中流砥柱冠冕堂皇民生凋敝完璧归赵 D. 立杆见影殒身不恤过犹不急实事求是 3.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意义最接近的一项( ) A.①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 ..的“等”字,先是憋闷。 ②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 ..的歌声似的。 B.①他这人聪明伶俐,真是八面玲珑 ..。 ②我的小屋玲珑 ..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 C.①我独在礼堂外徘徊 ..。 ②老汉柱着拐棍,背着草筐,整天孤独地踯躅 ..在田野上。 D.①这复杂辗转 ..的全部过程只用了七个多小时。 ②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 ..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 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雕塑家对年龄和面貌的差异有很深的认识,形象才会这样栩栩如生 ....。 B.万水奔腾,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你可想象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 ....。 C.街街巷巷熙来攘往 ....的人群,有说有笑,呈现出一种繁荣的景象,欢乐的气氛。 D.联欢会上,他俩的相声表演风趣幽默,逗得大家忍俊不禁 ....地笑了起来。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晴朗的天,你正在欣赏“齐鲁青未了”,忽然一阵风来,“荡胸生层云”,转瞬间,便像宋之问在《桂阳三日述怀》里说起的那样,“云海四茫茫。”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

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互相影响,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相互促进的作用。为此,总结了目前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推进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创新创业体系重构的角度探讨了校园文化建设与创新创业教育互补与推进的重要作用。 标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创新创业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8d7098130.html,ki.16723198.2017.01.071 1前言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标志着创新创业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扎实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中高级技能人才。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与人才培养趋向多样化和综合化发展。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都将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列为重要发展方向。这表明国家对高等教育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综合素质和创新发展的高要求。 校园文化是校园内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群体性文化以校园为中心,通过学生、教师间的相互参与而形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的统一。在校园文化的发展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教师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引导校园文化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积累,精心培育的过程。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及人才的培养体系的发展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2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及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性,这样一个群体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意识形态和共同的多元化视角。大学生的校园文化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兴趣爱好型、非盈利性公益服务型和创新创业型。本文主要探讨创新创业型群体所形成的校园文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推动作用。 近几年来,一方面,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极大的提升的影响,创新创业在各高校发展的如火如荼。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发展对创新创业教育引导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 高校布衣 1、校园文化的概念 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予以界定,首先要对校园文化进行界定和阐释。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人们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的界定。 “课外活动说”:校园文化是指学生为主体开展的课外活动,其作用是娱乐和调剂学生的文化生活。 “第二课堂说”:校园文化是学生接受道德及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补充和完善。 “文化氛围说”:校园文化既非课内活动,也非课外活动,而是通过特定的文化氛围使置身其中的大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文化形态。 “学校准文化说”:校园文化是区别于学校主文化范畴,以学生为主体的准文化(亚文化)。 “规范说”: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以师生所认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 “校园精神说”: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范围内生活的全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在物质上、意识上的具体化。 “文化集合体说”:校园文化是智能型知识文化、素质型心理文化、情感型审美文化、协同型文体文化、技术型物质文化建构而成的文化集合体。 上述对校园的内涵的界定分别从某个角度和侧面揭示了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正确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具有较大的启迪作用。但是,上述界定仍有不足之处: 一是片面强调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其他亚文化的差异,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同一性,而且也没有反映出社会主流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互动关系。 二是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师和员工的主体地位存在模糊认识和忽略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教师与员工在校园文化创建活动中的主体地

2018年语文考试大纲

语文 I.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具体要求如下。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II.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着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不仅能提升学校的声誉,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此,本文阐述了职业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基本内涵、重要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建设意见及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职业学校的任务是为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学生的思想修养、行为规范、做人原则、敬业精神、合作精神,以及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心理承受能力都是他们将来竞争上岗的基本要求。因此,职业学校应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通过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提高学生的修养、涵养、教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以及按章办事、对他人负责、对集体负责的工作作风,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做好本职工作作好充分准备。 一、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外延极为广泛的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校园文化热”,到90年代关于校园文化的学术休眠期,已经形成了对校园文化五彩纷呈的界说。从占主导地位的学术观点来看,一般认为校园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一种团体意识与精神氛围。广义的校园文化则是指学校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有三个层次,即外层——校园环境文化(亦即校园物质文化)、介层——校园制度文化以及内层——校园精神文化,它们是由外到里的三层结构的同心圆。我们探讨的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从广义的校园文化角度出发。 二、深刻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育人环境,努力建设高品位的学校文化,是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丰富校园生活,激励人的斗志,规范人的行为,促进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良好的校园文化通过所培养的人才渗透到社会各阶层,必将对社会主义文化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和影响。

2018年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语文试题模拟卷(含答案)

一、 (15分,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B 诩x ǔ亍ch ù赁l ìn ;C 惮d àn 屏b ǐng 恤x ù; D 溯s ù 渍z ì 咤zh à A .菲薄(f ěi ) 惩创(ch ?ng ) 激亢(k àng ) 长歌当哭(d àng ) B .自诩(y ù) 彳亍(x íng ) 攒射(cu án ) 赁屋授课(p ín ) C .颓圮(p ǐ) 不惮(d ān ) 屏息(p íng ) 殒身不恤(x ùn ) D .倒溯(sh ù) 浸渍(z a) 愀然(qi ǎo ) 叱咤风云(ch à) 2、下列加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靡室劳矣(无) 匪女之为美(同“汝”,你) B 贻我彤管(赠送) 且知方也(方法) C 说怿女美(通“悦”) 静女其娈(美好) D 如其礼乐(那) 载笑载言(动词词头) 3、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A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B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C 虽有槁暴 D 乘彼垝垣 4.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B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 D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4、D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B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C .《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D .《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9题。 在英国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上刊登的一篇美国科学家的论文说,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把抗虫害转基因玉米“BT 玉米”的花粉撒在苦苣菜叶上,然后让蝴蝶幼虫啃食这些菜叶。四天之后,有44%的幼虫死亡,活着的幼虫身体也较小,而且没有精神。而另一组幼虫啃食撒有普通玉米花粉的菜叶,就没有发生类似现象。另据英国科学家的研究,与一般大豆相比,耐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中,防癌的成分异黄酮减少了。这些结论引起了科学家的担心,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不安。 苏格兰科学家普斯陶伊的转基因土豆研究,情况却有所不同。去年秋季,普斯陶伊称,自己一项未经发表的实验结果证明,年幼老鼠食用转基因土豆10天后,其肾脏、脾和消化道都出现损伤,而且免疫系统也遭到破坏,他将这一切归咎于对土豆的基因操作本身。他的结论据说得到了14个国家20名科学家的支持。但英国最具权威的科研机构英国皇家学会宣布,该学会组织的6人专家组经过详细评估发现,他的研究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操作和数据上,都充满漏洞,他的 结论无法成立。然而,这场在英国引起并跨出国界的轩然大波却至今未平。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这一点已在世界范围内取得共识。美国是转基因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据统计,美国的大学、科研机关和企业等已经开发出上百个转基因作物品种,其中仅有43个品种的安全性得到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确认。面临转基因玉米和大豆正在进行大面积种植与大量出口以及由此引发争议的现状,美国国家科学院已经郑重承诺,将就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展开全面调查。看来,在发展转基因技术的同时,也是应当注意吸取任何一种现代工业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教训的。 1.引起“科学家的担心”和“世界范围的不安”的原因是 ( ) A .“BT 玉米”抗虫害能力并不能达到百分之百,某些转基因大豆可能会致癌。 B .某些转基因作物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还有一些会削弱作物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C .转基因作物会毒杀昆虫或影响昆虫的发育,并会降低人体自身的防癌功能。 D .由于毒素存在,某些转基因作物会污染环境,因此而影响人体的健康。 2.不符合第二自然段文意的一项是 A .普斯陶伊认定,转基因作物会损伤动物内脏并在破坏免疫系统,他声称是通过实验 证明这一点的。 B .英国皇家学会认为普斯陶伊的结论不能成立,根据主要是普斯陶伊实验的科学性 太差。 C .普斯陶伊所引发的风波,表明了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对这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的某 种担心与不信任。 D .“有所不同”是针对第一自然段而言,意思是说普斯陶伊的结论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担 心与不安。 3.文中所说的“教训”指的是 ( ) A .现代工业技术没有注意到它的安全性及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B .发展生物科学没有注意到它对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C .发展现代工业技术没有注意到它可能造成的危害而做到趋利避害。 D .在科学发展中,没有听取各方面的不同意见,没有做更大范围的细致研究。 4.同本文作者的观点倾向不一致的一项是 ( ) A .转基因作物作为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成果所引起的担心和不安,绝不会妨碍这项技 术的发展。 B .面对运用转基因技术所引起的世界范围的担心与不安,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是正确 的做法。 C .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但在推行的时候,要特别考虑到它的安全 性问题。 D .实验证明,某些转基因作物自身有长亦有短,但完全否定这项技术成果,尚缺乏科 学依据。 二、1.B 2.D 3.C 4.A 三、(共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10——13题,每题3分;14题8分,每小题4分)。 劝学(节选)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装 订 线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16秋计算机2班4月月考语文试卷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三) 北京2013.3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2) 第三章学校选址与校园规划 (3) 第四章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5) 第五章校舍主要建筑标准 (11) 附录一高等职业学校九项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13) 附录二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校舍建筑面积补助指标 (15) 附录三留学生及外籍教师生活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16) 附录四培训部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17) 附录五术语 (18) 附录六本标准用词和用语说明 (19) 附件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条文说明 (2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促进和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高等职业学校规划建设的科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水平,为高等职业学校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特制订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是编制、审批高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校园规划设计和建设用地的依据,也是有关部门审查和监督检查高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的尺度。 第三条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高等职业学校,改建和扩建的高等职业学校参照执行。 第四条高等职业学校的规划建设,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先规划后建设。校舍建设必须具有防御各种重大意外灾害的能力,确保师生安全。 第五条高等职业学校的规划建设,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校园。 第六条高等职业学校的建设用地和校舍建筑既要保证教学和生活的正常功能需要,又要符合节约用地和提高校舍使用效率的原则。学校部分设施在保证教学实训和师生生活的前提下,宜向社会开放。 第七条高等职业学校的规划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 沭阳中等专业学校孙其君 校园文化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中职学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办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并努力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是中职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战略课题。 一、什么是校园文化 文化即为文明,有广义的文化概念,亦有狭义的文化概念。 所谓广义的文化概念就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理论的东西等等。 狭义的文化概念即为语言、文学和艺术。由此,不难理解校园文化是什么。(一)校园文化的界定 校园文化亦有广狭之分。所谓广义的校园文化,包括校舍建设、教学设施、专业设置、技术特征、课程设置、制度、管理、教学传统、校风、校纪等等。 亦有狭义的校园文化指正规课程之外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诸如学术讲座、理论报告、社团活动、文艺表演、体育比赛、校风校纪、优良传统等等。 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校园文化,这就是有形的校园文化与无形的校园文化。有形的校园文化,要通过一定的载体表现出来。学校校园里的图书馆、实验楼、实训楼、各种各样的实习场地、实习工厂、实习车间、教学车间等,都是一定的载体。再有学生社团,他们是一种自治组织,有章程、有领导、有社员、有活动,比如摄影小组、体操队等。所谓无形的的校园文化,可以认为是无载体的,是抽象的。如校风、教学、学风、学校的好传统、思维习惯、学术氛围、专业氛围、企业氛围等。讲到北大,大家就知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提到清华,大家都知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园文化特色。 (二)校园文化的特征 校园文化是如同任何一种形式的文化一样,有它自己的特征。学校是文化组织、教育组织、传承组织,在这里生活的人们主要是教师、学生、实习工厂的师傅和技术人员与给教师、学生服务的人员(包括学校的领导)。 因此,校园文化有它独有的特征: 第一,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的。这里教师的作用、学校领导的作用,特别是教师的作用是关键。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是巨大的。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校长对学校的工作氛围、学术氛围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学生和老师,老师和校长之间是互动的,是相互促进的。 第二,渗透性。即所谓的“润物细无声”。校园文化,象和煦的春风一样,飘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我们很多校长来自于普通中学,对此可能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技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

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念及内涵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独特的“母校情结”文化,以它独特的导向、规范、凝聚、美育等功能,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未来就业、创业的人生路;同时,影响着学校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但由于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很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1、部分高职院校自身定位不准不稳,校园文化建设脱离实际,偏离方向不少高职院校是通过转制或升格或合并而成,虽然国家宏观指导思想、目标定位很清晰,但一些学校自身定位不准不稳,存在三种倾向:一是学科型教育,办成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二是过分追求“专升本”的升学率,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技能培养;三是一些学校一心一意忙着“升格”为本科院校。学校不姓“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随之定位不准,偏离方向,不能真正为“高职”教育服务。 2、学校刚刚组建,校园文化建设急需大力推进 高职院校不同于其他办学历史悠久的普通高等院校,由于底子薄,规模小,投入少,社会和经济效益差,教育资源(资金、物资、生源、师资)相对短缺,面临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处于建校初期的高职院校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招生工作上,容易忽视一些需要扎实“内功”、见效慢的事情,比如师资队伍、校园文化建设等。其中,校园文化建设就存在着文化和科技含量低,品位不高,很多学校仅仅是抓了一些毫无特色的文体活动而已。 3、历史积淀不充分,缺乏必要的物质支撑和健全的制度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基础不坚实职教在我国虽然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高职教育还是近十年的时间,历史沉淀不够,底蕴不深,很多方面无法与其他普通院校相比。一、目前在硬件建设方面虽然得到了很大改

2017中职最新语文考试说明(标准)

语文考试说明 本考试说明是以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以现行的山东省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语文》为考试范围,结合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制定的。 本课程复习考试的范围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文化常识和诗文背诵、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五方面。考试内容在基本篇目的基础上适当扩展。 考试既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又考查语文应用能力。对能力的要求由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 一、考试范围和要求 (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1.识记 (1)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正确识记并规范书写常用汉字。 2.理解 理解复杂长句的含义。 3.表达应用 (1)正确使用常用词语。 (2)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 (3)辨识和改正一般的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反复)。 (5)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区别和变换句式,仿写句子。 (6)把握句子的重音、停顿、语气和节奏。 (7)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口语表达。 (8)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鲜明、生动。 (二)文学、文化常识和诗文背诵 识记 (1)识记与基本篇目相关的中外著名作家作品知识。 (2)识记与基本篇目相关的文化常识。 (3)识记基本篇目的文体和相关的文体知识。 (4)默写基本篇目中要求背诵的部分和常见的名言名句。 (三)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新闻、科普等实用类文章和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

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王爱平 有人认为职业教育是单纯的技能教育与谋生教育,与心灵的净化和觉醒无关或关系不大,这当然是极其错误的看法。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早就指出:“‘仅仅教学生职业,而于精神的陶冶全不注意’,是把一种很好的教育变成‘器械的教育’,只能是改良艺徒培训,不能称之为职业教育。”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到“基础扎实、人格健全、主动发展、个性和谐”,从而使职业学校的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使职业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大多在15---18岁,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但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市场的竞争、就业的压力给他们年轻的心灵带来很大的冲击。由于家长过分的宠爱、生活上的包办,又使他们产生依赖心理,缺乏自立能力;进入职业学校后,由于对专业学习的不适应,对职业、社会缺乏认识,特别是面对未来的人才竞争和求职择业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和恐惧心理。因此,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迫切需要心灵的润泽。 中等职业学校是中职生们进行思想、知识、价值观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努力创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创建和谐校园,

对促进学生素质、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对建设自觉、高尚、奋发、创新的校园精神氛围,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中职校园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包含四个层面:一是观念,如师生的价值观念、学生就业观念、行为模式、道德规范、校风传统等;二是制度,包括学校规章、管理机构、师生常规要求等;三是物化形式,指学校建筑、环境布置、教育设施等;四是专业特点,如职业理想、车间文化等。概而言之,校园文化是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学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综合体,具有非强制性、潜在规范性、影响持久性等特征,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认识、鉴别、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功能。 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国家的教育方针、社会对受教育者要求的文化表现形态,在专职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培育和熏陶下,对师生施加教育影响,促使学校中每个师生的思想言行趋向并符合校园文化的群体要求,对其发展起着定向引导凝聚激励熏陶规范和筛选塑造的作用。 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职业教育有其独特性,而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一般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化的过程,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然面临很多问题。 (一)学生文化修养基础薄弱

中职学校校园文化规划

中等职业学校 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2011-2015)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发展战略规划(2011-2015)》,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校软实力,提高我校核心竞争力,特制定我校2013年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以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为根本,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教育教学环境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学校管理科学化水平和建设优良学校文化环境为目标,力争打造出体现时代特征、学校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二、总体目标 遵循“坚持继承、借鉴和创新,突出特色,追求精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按照“校园建设营造整体美、绿色植物营造环境美、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的思路,加强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目标,创建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营建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健全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形成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三、主要任务 (一)物质文化建设 1、主要内容:物质文化是显性文化,包括学校的建筑、环境、景点以及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情一景。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是:遵循建筑规律和美学规律,系统整合教育资源,不断完善设施设备,进一步加强校园净化、绿化、美化活动,精心设计和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2、具体措施 (1)进行校园规划和建设。根据上级“校安工程”的要求,对我校的校园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逐步推进校安工程建设,将我校建设成六大功能区域:教学与图书馆区域、专业实训区域、行政办公区域、学生宿舍区域、学生食堂区域及体育活动区域。 (2)加强校园人文景点建设。将北区校门关闭,将南区校门改建扩大,整治流经我校的龙津河支流污染问题,务求力见实效。加强河道两岸的绿化景观的建设,进行南北穿行大桥的建设,做好校舍建筑、道路、景点等保养修缮工作,进一步优化学校北区的休闲公园,为古树修建保护栏,增加休闲条凳,为师生休闲、读书提供更加优美的环境。 (3)加强绿化、美化校园环境。按照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观赏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做好绿化布局调整工作。突出校园环境的人文性和功能性。完成全校的绿化工程,清除卫生死角,在走廊、门厅等地方,摆放各种花卉、盆景、常绿植物等盆景进行增绿补绿,进一步提高校园环境卫生质量和水平,净化育人环境。

2013年单独招生考试试卷(普通高中)

2013年单独招生考试试题册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全部为笔答题,分为语文、数学、英语三部分,共 8 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禁止答题。 3、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题纸上。 第一部分语文 一、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题2分,共1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词语中,划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整饬(chì)着落(zháo)紧箍咒(gū)舐犊之情(shì) B.妊娠(chén)狡黠(jié)一沓纸(dá)瞠目结舌(chēng) C.熨贴(yùn)蹊跷(qiāo)解剖图(pōu)戛然而止(jiá) D.恪守(kè)龃龉(yǔ)刽子手(guì)方枘圆凿(ruì)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铁肩担道义,著文章”,这是学界精英应该具备的素质,说白了就是“道德文章”四个字。 ②目前,有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字词的教学,以为是小儿科,将其交给学生自学,对学生缺乏必要的指导。 ③一晃就是二十年,这中间只有一次见过《收获》,是我在东北劳动期间,在一个干部的床头见到的。 A.棘手忽略偶尔 B.棘手忽视偶然 C.辣手忽视偶然 D.辣手忽略偶尔 3.下列各选项中,划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忘却了曾经的理想,淡漠了肩负的责任,以致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B.小说家很像一个修行的人,虽然穿行在繁华世界里,但是内心会有那种在深山古刹的清寂感。修习好了心性,不管世态如何变幻,他们都会安之若素。 C.以梅艳芳为原形的电视剧《梅艳芳菲》择其情感经历为主线,再现了她的一生。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成果公报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成果公报 课题成果公报 课题名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课题批准号: 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学科分类:职业技术教育 课题主持人:罗军强教授湖南大众传媒职院传媒教育与职业研究所所长 主要成员:姚海涛石银燕王静君黄强马艳波马定国李盖虎刘小华胡长春 一、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地一个组成部分.高校是常为新地,高职院校地产生,就是高校创新地一种表现.常为新地高职院校,必能创造常为新地校园文化,常为新地高职院校,必将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本课题以创新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研究,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为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一个方面:精神文化建设,包括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地内涵、体系、研究地范围,目前地现状、存在地问题、应对地措施,与先进文化地关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地特色;第二个方面:物质文化建设,包括环境文化、图书馆文化、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等;第三个方面:制度文化建设,管理、行政、教学等;第四个方面:行为文化建设,包括教学科研、学生社团、体育科技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等. 二、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一是开题前进一步查阅了最新文献综述,检索与本课题密切相关国内外研究资料;二是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好地经验;三是设置课题资料研究专栏;四是开展课题组研讨活动;五是与兄弟院校进行课题研究交流;六是设立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机构;七是参加课题成果校园实践推广活动. (二)研究方法 按照“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案例实地调查—理论探索—对策研究”地思路进行.主要研究手段和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实地考察,案例调查.本项目在研究中,运用逻辑推理进行理论解释和理论推导,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地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积极研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地主要问题,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三、结论与对策 (一)界定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地内涵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地内涵是: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着手,以优美地校园环境、多彩地文化生活、高雅地艺术情趣、浓厚地学术氛围、科学地人文精神,形成催人奋进、学以致用地学校精神和科学、民主、实用地价值理念,导向正确地舆论环境,使学校文化形态、师生心态内外和谐,办学实力、学校活力、动手能力、文明魅力刚柔相济,促进学校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17年考试大纲的说明(语文)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 语文 Ⅰ.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题型 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 三、试卷结构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35分,古诗文阅读35分。表达题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应用20分,写作60分。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4题19分;古代诗歌鉴赏,2题11分;名句名篇默写,1题5分。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语言文字应用,5题20分;写作,1题60分。 全卷共22题。 Ⅱ.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高考语文科考核目标与要求。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例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2013年全国一卷、乙卷) (1)足蒸暑土气,,,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檐牙高啄;,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说明】试题考查考生默写古代诗文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试题内容分别出自白居易《观刈麦》、杜牧《阿房宫赋》和苏轼《赤壁赋》。其中杜牧《阿房宫赋》和苏轼《赤壁赋》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建议的诵读篇目;白居易《观刈麦》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 例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015年全国二卷、甲卷) (1)《庄子·逍遥游》指出,“,”,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

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7年浙江省单独招生文化考试 语文试题卷 姓名:准考证号: 本试题卷共六大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花谢之后,春意澜珊。有人唏嘘.(xū)惋惜,有人企图留春常驻。唏嘘惋惜于事无补,留春常驻也徒劳无益。我们不妨顺应自然,不因外物而悲喜,这样岂不更好? B.在各类糖中,蔗.(zhē)糖作为一种“中西合壁”的产品,其发展历程同陆上丝绸之路及海上丝绸之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C.你看人家木匠做出的板凳,榫.(sǔn)卯结构,一个钉子不用,扔出去捡回来,不会散架;瓦匠砌出墙来,不用挂线就垂直,一不塌,二不漏…… D.当下,在技术浪潮和消费主义中沉溺与迷惘(máng)的年轻人,需要给自己一个契机,让传统“灌”顶,唤回应有的青春活力。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中国书法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国粹 ..”之誉,是联系全球华人乃至“汉字文化圈”的重要纽带,具有很强的民族象征意义。 B.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在马拉卡纳体育馆举行,中国女排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 12年再登奥运冠军宝座,实现成功卫冕 ..。 C.萧红具有那种化平淡为神奇的能力,她的笔触有幽默和讽刺,不时使人忍俊不禁,但多 半是“含泪的微笑 .....”。 D.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的共鸣,您真的是散文大家 ..啊! 3.请找出与例句不相同 ...的一组熟语 例句:兔子不吃窝边草——近水楼台先得月 A.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B.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者黑 C.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D.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4.下面这段文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满城都飞着柳絮时,梨花也开了遍地,东栏的那株梨花却从深青的柳树间伸了出来,仿佛雪一样的清丽,有一种惆怅之美,但是,人生,看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几回呢?这正是千古风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画家盛大士在《溪山卧游录》中说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 A.夸张、设问、引用 B.比喻、反问、引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