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醉恢复室整改措施

麻醉恢复室整改措施

麻醉恢复室整改措施
麻醉恢复室整改措施

麻醉恢复室整改措施

篇一:20XX年第三季度麻醉复苏室自查、分析、整改措施

20XX年第三季度

麻醉复苏室自查、分析、整改措施

我院麻醉复苏室于20XX年第二季度正式开放运营。

20XX年第二季度我院麻醉科麻醉复苏室共收治复苏病人例,其中4月份例,五月份例,六月份例。所有的病人都是插管全麻或静脉全麻(小儿)的病人。

大多数病人在一个小时内醒来,出现2例苏醒延迟,都是老年病人,其中一个转入icU。一个在醒麻的过程中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经治疗后好转出室。第二季度没有出现坠床、反流、误吸、呼吸道梗阻、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及意外。

呼吸机及监护仪运行良好,未出现明显故障,每周一都对呼吸机及监护仪进行检测,保证功能状态稳定。出现问题及时维护。

发现的问题:复苏室医师过于依赖麻醉护士,有时出现擅自离岗,存在安全隐患。由于没有配备便携式血氧饱和度监护仪,在送病人到病房的过程中如出现呼吸抑制,将不能

及时发现。如将Steward评分标准、离室及出室标准及操作流程制成标示牌挂在PacU醒目的地方,对PacU医护人员将有提醒作用。

整改措施:禁止PacU当班擅自离岗,否则予以重罚。向医院设备科

申请购买便携式血氧饱和度监护仪。将Steward评分标准、离室及出室标准及操作流程制成标示牌挂在PacU醒目的地方。

篇二:麻醉恢复室质量持续改进

麻醉恢复室质量持续改进

20XX年11月

小结:

篇三:麻醉后恢复室常见并发症处理

麻醉后恢复室

dragosdiaconescu,LoretaGrecu

i.概述

大多数患者都会经历一个平稳的麻醉苏醒期,但术后突发的且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随时可能发生。麻醉后恢复室(PacU)可在患者从麻醉状态到完全清醒,以及最后被送回普通病房之前提供良好的密切监测和处理。PacU通常由一个包括麻醉医师、护士和急救人员在内的专业队伍组成。它应紧邻手术室(oR),并有X线检查和实验室设备。必须准备好用于常规处理(氧气、吸引装置、监测系统)和进一步生命支持(呼吸机、压力换能器、输液泵、心肺复苏抢救车)的药物和设备。Ⅱ.进入PacU

a.转送

患者应在麻醉医师的直接监视下从手术室送到PacU,最好将床头抬高或将患者置于侧卧

位以保证气道通畅。在面罩下给氧以对抗可能发生的通气不足、缺氧

性通气驱动降低和弥散性缺氧。对于那些需要接受血管活性药治疗的循环不稳定的患者,如果麻醉医师认为必要,在护送过程中需给予心电图、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

B.记录单

患者到达PacU,即刻记录生命体征。麻醉医师应向PacU工作人员提供完整的记录单,并等到PacU工作人员完全接管患者后方可离开。同时,麻醉医生还应将患者的一些必要情况向手术医生或者PacU主要负责人直接汇报。这份记录单应包括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所有情况及谁将进行最后的术后护理。

c.记录单包括的内容

1.患者的身份、年龄、手术方法、诊断、既往史摘要、服药史、过敏史、术前生命体征的变化。应记载的特殊情况包括失聪、心理问题、语言障碍,以及对于感染的预防。

2.血管内留置导管的位置和型号。

3.麻醉前用药、抗生素、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麻醉性镇痛药、肌松药、催醒药、血管活性药、支气管扩张药,以及所给予的其他相关药物。

4.手术过程中的真实情况对于手术中出现的问题(如止血是否完善、引流管的处理、体位受限),必须告知PacU的工作人员。

5.麻醉过程特别是可能影响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过程的问题,如:实验室的化验值、静脉穿刺困难、插管困难、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心电图变化。

6.液体平衡情况包括输液量和种类、尿量以及估计失血量。

Ⅲ.监测

对患者的意识、呼吸和外周灌注进行严密监测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普通患者,护士与患者的比例为l:2或1:3;对既往有重要疾病史、术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高危患者,护士与患者的比例为1:1。根据患者的病情定时监测和记录生命体征。标准监测包括用阻抗体积描记器测定呼吸频率、连续监测心电图、手动或自动血压测定、脉搏血氧仪和体温监测。必要时可进行有创监测,动脉内置管可在血压很低的情况下连续测定患者血压,而且有助于采集血液样本。对原因不明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需要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时,也可考虑中心静脉或肺动脉置管。如果患者的恢复时间延长或者需监测的项目增多,应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

Ⅳ.一般并发症

由于PacU中患者组成和并发症的定义不同,并发症发生率也不相同。对于本身不存在严重疾病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相差无几。最近研究表明,存在轻、中度并存疾病的患者,

在PacU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5%。在PacU内,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并发症是最常见的。

V.循环系统并发症

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大样本研究中,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2%。其中低血压、心率失常、心肌缺血和肺水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a.低血压

通过了解患者的既往史及术中管理情况,有助于我们对低血压做出鉴别诊断。下列程序有助于低血压的鉴别诊断。

1.低血容量低血容量是PacU内患者出现低血压最为常见的原因。在PacU中,引起低血容量的常见原因包括进行性出血、补液量不足、渗透性多尿、液体在体内转移(肠梗阻、腹水)。非特异性症状包括低血压、心动过速、呼吸增快、皮肤弹性降低、黏膜干燥、少尿和口渴。应给予补充足够的容量[晶体液与胶体液250-1000mL和(或)血液制品]。如果血容量补足后,低血压仍然存在,应留置导尿管,并施行有创监测做进一步评估。

2.静脉回流受阻正压通气时胸腔内压会增高,可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常见原因有肺动力性过度膨胀[内源性呼气末正压,autoPEEP]、气胸、心包填塞。静脉回流受阻的症状和真正的血容量减少一样,但还包括颈静脉怒张、中心静脉压增加、呼吸音和心音减弱。补充血容量是主要的对症治疗方法,消除原因才是基本的治疗措施。

3.血管扩张椎管内麻醉、残留的吸入性麻醉药、低体温之后的复温、输液反应、肾上腺功能不全、全身感染、败血症、过敏反应、肝衰竭,以及使用血管扩张药均可导致血管张力降低。低血容量可加重血管扩张引起的低血压,但单独靠输液不能完全恢复血压,需应用α受体激动药,如去氧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但要在严密监测血流动力学的情况下使用。应在PacU就开始对特定病因进行诊断和治疗。

4.心输出量下降围术期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原因有心肌缺血和梗死、

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负性变力药(麻醉药、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脓毒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和恶性高热。其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多汗、发绀、颈静脉怒张、少尿、心律失常、喘鸣、肺底部干性啰音、S3奔马律。胸片(cRX)、12导联心电图和化验检查有助于诊断。通常需有创监测指导治疗。

a.增加心肌收缩力,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米力农。b.用硝酸酯类、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降低后负荷。

c.对液体超负荷患者采用呋塞米利尿。

d.对于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抗心律失常药或电复律治疗。

B.高血压

高血压是术前有高血压的患者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术前未经过系统药物治疗者。一些特殊手术可引起术后血压升高,如颈内动脉手术、胸腔内手术。其他引起术后高血压的原因包括疼痛、膀胱膨胀、液体过量、低氧高碳酸血症、低体温、颅内压增加(icP)、血管收缩药。高血压的表现有头疼、视物模糊、呼吸困难、不安、胸痛,但通常没有症状。应该核对患者血压测定的正确性,查阅病史和手术过程,排除可以纠正的原因。治疗应致力于维持血压接近其正常范围。对颅内动脉瘤术后、易破裂的血管吻合术、微血管手术和严重缺血性疾病的情况应严格控制血压。如果可能,口服给药较为理想;当然有需要的话,也可静脉给予起效时间快、作用时间短的药物。

1.β受体阻滞剂拉贝洛尔(α和β受体阻滞剂)5~20mg静注或

2mg.min静脉泵入;艾司洛尔10-100mg静注或25—300μg.kg-1.min-1泵入;普萘洛尔0.5~1.0mg静注。

2.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 2.5~5mg静注;或尼卡地平起始5—15mg.h-1静注,之后以0.5~2.2mg.h-1维持。不建议使用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因为它可使血压显著下降,并有可能出-1

现心肌缺血。

3.肼届嗪5~20mg静注,是纯粹的血管扩张药,可增快心率。

4.硝酸盐硝酸甘油开始25μg.min-1静注,主要为了扩张静脉,尤其适用于伴有心肌缺血

-l-1的患者。硝普钠开始0.5μg.kg.min静注,它是强效的动脉扩张药,因而需要有创血压监测。

5.菲诺多泮菲诺多泮是选择性外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剂量从0.1~1.5μg.kg-1.min-1静注。副作用有心动过速、头疼、眼内压增高。6.依那普利如果患者不能口服药物,静注0.625~1.25mg依那普利可在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的患者中起到良好的降压作用。

c.心律失常

围术期发生心律失常的主要原因有交感神经兴奋、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心肌缺血、颅内压增高、药物中毒、甲状腺毒症和恶性高热。房性过早搏动(Pac)和偶发室性过早搏动(PVc)常不需要治疗。当有恶性心律失常时应吸氧,在寻找原因的同时开始适当治疗。

1.常见的室上性心律失常

a.窦性心动过速:可能是由于疼痛、躁动、低血容量、发热、低氧高碳酸血症、恶性高热、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肺栓塞所致。除非有发生心肌缺血的征象,否则在明确病因前不宜使用β受体阻滞剂进行治疗。

b.窦性心动过缓:可能是由于高位椎管内麻醉、阿片类药物(哌替啶除外)、迷走神经兴奋、β受体阻滞剂、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当有低血压或严重心动过缓时,可用阿托品0.2~0.4mg或者格隆溴铵0.2mg 静注。

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在年龄大于70岁,经历胸、腹、大血管手术,术前就存在房性期前收缩者的患者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较高。其包括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结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可导致明显的低血压。

(1)同步电复律:如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实施同步电复律治疗,与心肺脑复苏程序相同。

(2)腺苷:6—12mg快速静注,使得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转变为窦性心律的可能性增加。

(3)维拉帕米:2.5—5mg静注或者地尔硫5~20mg静注(0.25~0.35mg.kg-1静注后

-1以5—15mg.h静脉输注),可降低心室的反应性。

(4)胺碘酮:可在心功能不好(EF(5)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艾司洛尔):可降低心室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反应性。

麻醉恢复室工作规范与操作规范

麻醉恢复室工作规范与 操作规范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麻醉苏醒室工作规范与流程 一、苏醒室收治范围(患者转入标准) 1、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或虽已基本清醒但肌力恢复不满意的患者的恢复。 2、高龄、婴幼儿、危重和麻醉后生命体征不平稳的其他麻醉患者。 二、患者入室的流程 1、当天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手术结束后由巡回护士、麻醉医生和主管医生一同将患者送往苏醒室。 2、苏醒室护士提前检查好监护仪、呼吸机、吸引器、急救药品、抢救车等做好接受患者的准备工作: 1)接收未带气管导管患者:面罩吸氧,连接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血压等。2)接收保留气管导管患者:连接呼吸机(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模式和呼吸参数),连接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血压等。 3)巡回护士和麻醉医生一起与苏醒室护士做好交接班登记,包括特殊病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术中生命体征变化、失血量、尿量、输血量、液体量、皮肤情况并及时登记。 4)保证患者安全、约束好患者、严防坠床自伤。 5)根据医生医嘱用药、吸痰、密切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对症处理,并做好各种记录。 6)苏醒室的患者每10分钟记录一次,有特殊情况的随时记录,记录到麻醉记录单或麻醉苏醒记录单上。 三、患者转出苏醒室标准与流程: 苏醒室Steward苏醒评分达4分以上,特殊患者需血气指标正常,由护士向医生提出离室申请,麻醉医生签字确认,由麻醉医生和护士送回病区与病区护士交接。病情危重者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护士一起转到ICU,与ICU医生护士交接。 评分在4分以上方能离开手术室或苏醒室,最后一台麻醉原则上在手术室苏醒。

麻醉科工作制度大全

麻醉科工作制度 1、麻醉质控制度 2、麻醉质量控制管理 3、麻醉科工作制度 4、手术室麻醉安全制度 5、手术麻醉审批制度 6、麻醉前访视、讨论制度 5、麻醉后随访、总结制度 6、会诊制度 7、岗位责任制 8、麻醉同意书签字制度 9、麻醉记录单管理 10、交接班制度 11、仪器设备保管制度 12、差错事故防范制度 13、麻醉用具保管消毒制度 14、业务学习制度 15、药品管理制度 16、麻醉护士工作职责与流程 17、PACU护士工作职责与流程 18、疼痛治疗护士工作职责与流程 19、麻醉恢复室工作制度

20、麻醉科疼痛专科门诊管理制度 21、恶性高热处理对策 22、过敏反应处理对策 23、局麻药毒性反应处理对策 24、困难气道处理对策 25、术中心肌缺血防治对策 26、术中心跳骤停救治对策 27、术中大失血处理对策 28、术后自控镇痛管理制度

岗位责任制度 1、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体检,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具准备情况和仪器能否正常运行。 2、实施麻醉前,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3、根据病情与麻醉方法实施必要监测,随时注意监测仪是否正常运行。 4、实施麻醉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制度。 5、麻醉期间不得兼顾其他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诊断,妥善处理。 6、如病情发生突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知术者,共同研究,积极处理。 7、认真及时填写麻醉记录单、术中每5分钟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必要时予心电图、中心静脉压、尿量、体温、呼末二氧化碳、血气等监测,每30分钟记录一次,如病情不稳定时应反复监测并记录之。术中应详细记录麻醉期间用药、输血输液量、丢失量、主要手术步骤及有关并发症等。

麻醉记录单书写范例

麻醉记录单书写范例 完整的麻醉记录包括麻醉前访视、麻醉同意书、手术中麻醉记录及麻醉后(麻醉后恢复室、术后疼痛治疗)三部分内容。麻醉前访视采用“麻醉前访视记录单”形式,手术中麻醉记录及麻醉后恢复室记录采用“麻醉记录单”形式,术后镇痛采用“术后疼痛治疗记录单”形式,汇总成一份完整资料保存。 麻醉前访视记录单的要求、内容、格式 【要求】 麻醉前访视记录一般采用“麻醉前访视记录单”形式,单独一页,与病人病历资料一同保存。【内容】 麻醉前访视记录单的内容 1. 一般项目 ⑴病人姓名、性别、年龄。 ⑵科别、病房、床号、住院号。 2. 临床诊断:包括需要实施手术疾病的临床诊断及其它合并存在的其它疾病的临床诊断。 3. 病人重要器官功能、疾病情况:主要包括病人的基本生命体征、心血管系统、肺、肝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系统功能以及合并存在的疾病。 4. 病人体格情况分级:一般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的体格分级I、II、III、IV、V 五级,急诊加注E。 5. 手术麻醉风险评估:麻醉手术风险一般根据病人全身情况、手术种类分为一般情况下风险较小、有一定的风险、风险较大、风险很大、病情危重频临死亡、异常危险共五类。 6. 拟施麻醉方法及辅助措施:麻醉方法分为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全身麻醉,麻醉辅助措施包括监测手段、控制性低血压、人工低温等内容。 7. 其它需要说明情况对于可能导致病人麻醉并发症或可能影响病人安全的情况,需要特别说明。 8. 访视麻醉医师签名 9. 访视时间 【格式】 “麻醉前访视记录单”格式如后(见附页)。 医院 麻醉前访视记录单 住院号 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岁科病房床 临床诊断: 拟施行手术: 病人重要器官功能、疾病情况: 基本生命体征:Bp mmHg P 次/分R 次/分 心血管系统:心脏功能级高血压病冠心病其它 肺:肺功能肺部疾患 肝功能肾功能 病人体格情况(ASA分级):I II III IV V E 手术麻醉风险评估 一类:一般情况下风险较小

医院麻醉恢复室管理规范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麻醉恢复室管理规范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麻醉恢复室管理规范 1.目的 提高手术病人围麻醉期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麻醉科工作效率,缩短连台手术等候时间,增加手术床位周转率。 2.范围 医院科室/部门、员工、医学学员、患者、来访者。 3.定义 麻醉恢复室是密切观察麻醉病人苏醒的场所,对手术、麻醉后危重病人进行监测治疗,及时观察 病情变化,提高手术麻醉后病人的安全性。 4.内容 4.1 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制度: 4.1.1 麻醉恢复室的工作人员在麻醉科主任领导下,由麻醉科医师主持日常工作,其职责范围同麻醉科三级医师负责制。护士长应具体负责行政管理及仪器、物品、药品、消毒及护士的排班工作,日常监护及各种治疗工作由护士来完成。 4.1.2 麻醉恢复室病人一般常规检测项目包括: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血常规、尿量、补液量及速度和引流量等。 4.1.3 麻醉恢复室内应给予病人充分镇静、镇痛以

减轻各种并发症。 4.2 病人离开恢复室应符合下列标准: 4.2.1 全麻患者需完全清醒,能正确回答问题,呼吸道通畅,循环功能稳定,血氧饱和度下降不超过术前的3%--5%。 4.2.2 椎管内麻醉病人通气量满意,一般状况稳定。 4.3 麻醉恢复室护士长职责: 4.3.1 在麻醉科主任及护理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室的行政管理、护理工作。 4.3.2 根据护理部工作计划,制定出恢复室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检查,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4.3.3 根据当天手术病人情况,进行弹性排班,科学分工、密切配合医生完成全麻病人恢复工作,必要时亲自参加。做好转、帮、带。 4.3.4 以身作则、督促各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严格要求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了解本室工作人员思想、工作、学习、关心她们的生活,遵守劳动纪律。 4.3.5 组织安排护士的业务学习,指导进修、实习护士临床护理工作和教学工作,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完成。 4.3.6 督促所属人员做好消毒工作,按规定进行空

麻醉疑难病例讨论记录1

麻醉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内容关于术中补液的讨论时间2017.01.18 地点麻醉科办公室主持人孙柳生记录人杨善林 参 加 人 员 麻醉科住院医师徐琴琴:麻醉病人术中补液,应包括以下三大部分:①病人进手术室后短时,即补禁食禁水期间的丢液;②手术开始后,每小时应补人:a.不显性丢水;b.术野蒸发量;c.渗入第三间隙的液体;③视具体情况应补的液量:a.小量失血,以液代血。较多量的失血,须补液及适量补血。b.麻醉引起的血管扩张,应适量补液以保持正常至低循环量(大约是500ml)。 麻醉科住院医师颜查根:小儿术中补液: 一、手术期间输液 1、正常维持液量:正常维持量(ml)=每小时需要量×估计手术时间。 2、术前禁食所致的液体缺失量:术前禁食液体缺失量(ml)=禁食时间×每小时需要量,此部分液体可在第一小时输入1/2,第2、3h各输入1/4。 3、麻醉丢失量:麻醉后的血管扩张、不显行失液。 4、手术创伤所致液体丢失:一般按小手术补充2ml/(kg/h);中等手术4ml/(kg/h);大手术6ml/(kg/h);腹腔大手术可达15ml/(kg/h)。 5、电解质需要量:每100ml水需要量应补充电解质:Na+2.5mmol,K+ 2.5mmol,CL- 5.0mmol。 二、液体选择 输1%~2%葡萄糖平衡液(可自配),可提供适当的热量和液体,也可手术开始时用5%GS平衡液输注,输完250~500ml后改用平衡液输注,可以满足术前失液、术中维持及第三间隙失液的需要。 三、估计血容量、失血量及其补充 a、估计病儿血容量(EBV):新生儿80mg/kg,婴儿75ml/kg,小儿70ml/kg,肥胖小儿65ml/kg。 b、计算最大允许失血量(MABL):MABL=EBV×(病儿Hct-30)/Hct,如失血量<1/3MABL,补平衡液:失血量>1/3MABL,而<MABL用胶体补充,适当加用血液或平衡液;失血量>MABL,则必须输血。 c、补充:输注平衡液与失血量之比为3∶1,胶体液与失血量之比为1∶1。 对估计手术出血量较多的手术,麻醉中保证静脉通畅,手术开始即可输血,先按10ml/kg补充,并根据出血情况调整输血速度。 四、补液监测 对出血较多的手术,应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外周静脉充盈度及囟门下陷等,保持尿量在1~2ml/(kg/h),必要时监测CVP。 麻醉科主治医师何家启:成人补液: (1) 禁食禁水的补充:开始禁食禁饮至手术当天早晨为止,在此期间只有水分的丢失而无补充,应在病人入手术室后、麻醉开始前的短时间内予以补入。其丢失量的补充为: ①按0.7ml/kg计量。

麻醉恢复室工作流程图

麻醉恢复室工作流程、护士职责、医生职责及转出 标准 第3节麻醉恢复室日常工作 病人应在麻醉医师的直接监视下从手术室送到PACU,最好将床抬高或将病人置于卧位以保证气道通畅。在面罩下给氧以改善可能发生的通气不足、缺氧性通气驱动降低或弥散性缺氧。 一、收治指征 1.凡麻醉后患者未清醒,自主呼吸未完全恢复或肌肉张力差或因某些原因气管导管未拔除者,均应送恢复室。 2.凡各种神经阻滞发生意外情况,手术后需要继续监测治疗者。 3.麻醉患者由麻醉医师护送至麻醉恢复室,必要时与手术医师共同护送。搬运与护送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防止躁动,防止各种导管脱出,注意呼吸道梗阻,患者保暖等。 4.麻醉医师应向麻醉恢复室医师护士详细交班,包括: ⑴患者姓名、年龄、术前情况、麻醉方式及麻醉中情况、手术方法及手术中的意外情况等等。 ⑵所用麻醉药物、肌肉松弛药、镇痛药的种类、剂量和应用方法等等。 ⑶手术中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和体温等)情

况,有无险情或重大病情变化等等。 ⑷经过何种治疗性药物处理,效果如何。 ⑸手术中失血量、输血及输液情况、尿量等。 ⑹各种导管,如胸腔、腹腔引流管,胃肠道减压管,动静脉穿刺导管,导尿管等。 ⑺估计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5.值班护士立即接受患者,测量血压、脉搏、呼吸、脉氧饱和度等。并向麻醉医师问清有关病情。将患者妥善固定,以免摔伤或擅自拔除各种导管。 二、记录 病人到达PACU,有指征时应吸氧,记录生命体征。手术室的麻醉医师应提供完整记录单给PACU工作人员,并等到PACU工作人员开 始处理方可离开。记录包括如下内容: 1.病人的身份、年龄、手术方法、诊断、既往史摘要、服药史、过敏史、术前生命体征的变化。应记载的特殊情况如耳聋、性格改变或语言障碍。 2.血管内导管的位置和型号。 3.麻醉前用药、抗生素、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麻醉性镇痛药、肌肉松弛药和逆转药,血管活性药、支气管扩张药和其他药物。

麻醉恢复室ICU转入、转出标准

萍乡市中医院 麻醉恢复室入室标准 1.全麻患者凡麻醉后清醒不完善,自主呼吸未完全恢复者或肌肉张力差或因某些原因气管导管未拔出者,均应送恢复室。 2.各种神经阻滞麻醉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者术中发生意外情况,或者术中使用大量镇痛镇静药物,有迟发性呼吸抑制危险者。 3.特殊病情手术后需要在手术室环境短暂监测、治疗者。 4.乙肝等传染性患者在手术间内复苏,不入恢复室。 麻醉恢复室出室标准 1、中枢神经系统标准。术前神志正常者意识恢复,神志清楚,有指定性动作;定向能力恢复,能辨认时间和地点;肌张力恢复,平卧抬头能持续10s以上。 2、呼吸系统标准。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喇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30/min,能自行咳嗽,排除呼吸道分泌物,PaCO2在正常范围或达术前水平,吸入空气条件下5分钟后高于70mmHg,或SpO2高于95%。 3、循环系统标准。心率、血压不超过术前值的±20%并稳定30min以上;心律正常,ECG地ST-T改变或恢复到术前水平。 4、椎管内麻醉后,呼吸循环稳定,麻醉平面在T6以下;超过最后一次麻醉加药1小时;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已有恢复,交感神经阻滞已恢复;循环功能稳定,不须用升压药。 5、术后用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后,观察30min无异常反应。凡术中、术后使用了镇静镇痛药物者,出室前均由麻醉医师根据Steward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价,Steward评分≥4分方可离室。 6、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气胸、活动性出血等。

萍乡市中医院麻醉科 附:Steward苏醒评分标准(满分6分,评分≥4分患者方能离开手术室或恢复室)项目反应评分 清醒程度 完全清醒 2 对刺激有反应 1 对刺激无反应0 呼吸道通畅程度 可按医师吩咐咳嗽 2 不用支持可以维持呼吸道通畅 1 呼吸道需要予以支持0 肢体活动度 肢体能作有意识的活动 2 肢体无意识活动 1 肢体无活动0 恢复室与病房交接班流程 1.恢复良好,达到出室标准后,由恢复室护士护送患者安返病房 2.向病房护士交班,待患者的情况良好,生命体征稳定,皮肤完好并签名后才能离开。 3.交班内容包括:简要病史,诊断,麻醉及手术经过,术中用药,生命体征变化输血输液情况,麻醉药及拮抗剂的使用情况,恢复室苏醒经过,仍有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特殊情况的交接等,及下一步需要注意观察和处理事项。 恢复室与ICU交接班流程 1.对较为复杂的大手术,估计生理功能在1-2天内不会稳定。随时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者,手术后直接转到ICU。 2.对已经进入恢复室的患者如遇术后生理功能比较长时间(4小时以上)不稳定或出现比较严重并发症,同样需转入ICU继续监测和治疗。 3.患者转运到ICU时,必须是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和手术医师同时参加。

麻醉恢复室转入、转出标准

恢复室入室标准 1.全麻患者凡麻醉后清醒不完善,自主呼吸未完全恢复者或肌肉张力差或因某些原因气管导管未拔出者,均应送恢复室。 2.各种神经阻滞麻醉术后生命体征不稳定或者术中发生意外情况,或者术中使用大量镇痛镇静药物,有迟发性呼吸抑制危险者。 3.特殊病情手术后需要在手术室环境短暂监测、治疗者。 4.乙肝等传染性患者在手术间内复苏,不入恢复室。 恢复室出室标准 1、中枢神经系统标准。术前神志正常者意识恢复,神志清楚,有指定性动作;定向能力恢复,能辨认时间和地点;肌张力恢复,平卧抬头能持续10s以上。 2、呼吸系统标准。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喇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30/min,能自行咳嗽,排除呼吸道分泌物,PaCO2在正常范围或达术前水平,吸入空气条件下5分钟后高于70mmHg,或SpO2高于95%。 3、循环系统标准。心率、血压不超过术前值的±20%并稳定30min以上;心律正常,ECG地ST-T改变或恢复到术前水平。 4、椎管内麻醉后,呼吸循环稳定,麻醉平面在T6以下;超过最后一次麻醉加药1小时;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已有恢复,交感神经阻滞已恢复;循环功能稳定,不须用升压药。 5、术后用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后,观察30min无异常反应。凡术中、术后使用了镇静镇痛药物者,出室前均由麻醉医师根据Steward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价,Steward评分≥4分方可离室。 6、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气胸、活动性出血等。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麻醉科 附:Steward苏醒评分标准(满分6分,评分≥4分患者方能离开手术室或恢复室)

恢复室与病房交接班流程 1.恢复良好,达到出室标准后,由恢复室护士护送患者安返病房 2.向病房护士交班,待患者的情况良好,生命体征稳定,皮肤完好并签名后才能离开。 3.交班内容包括:简要病史,诊断,麻醉及手术经过,术中用药,生命体征变化输血输液情况,麻醉药及拮抗剂的使用情况,恢复室苏醒经过,仍有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特殊情况的交接等,及下一步需要注意观察和处理事项。 恢复室与ICU交接班流程 1.对较为复杂的大手术,估计生理功能在1-2天内不会稳定。随时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者,手术后直接转到ICU。 2.对已经进入恢复室的患者如遇术后生理功能比较长时间(4小时以上)不稳定或出现比较严重并发症,同样需转入ICU继续监测和治疗。 3.患者转运到ICU时,必须是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和手术医师同时参加。 4.运转途中由外科医师和护士在推车前方拉车、开门等。麻醉医师在推车后方(患者头部处)保证充分通气,必要时简易呼吸器应连接氧气袋行面罩或气管导管下人工呼吸。为减少运送时间,应提前传唤电梯等候。 5.运送患者途中经常观察动脉血压,患者颜色、脉搏,必要时连同心电图监测一起转运。记录离室前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等,以确保循环平稳。检查简易呼吸器是否完好。

麻醉记录

麻醉记录的要求、内容、格式 2004年3月25日作者:程智刚湘雅麻醉与重症医学网浏览选项: 本文已被浏览 19112 次 麻醉记录的要求、内容、格式 完整的麻醉记录包括麻醉前访视、麻醉同意书、手术中麻醉记录及麻醉后(麻醉后恢复室、术后疼痛治疗)三部分内容。麻醉前访视采用“麻醉前访视记录单”形式,手术中麻醉记录及麻醉后恢复室记录采用“麻醉记录单”形式,术后镇痛采用“术后疼痛治疗记录单”形式,汇总成一份完整资料保存。 麻醉前访视记录单的要求、内容、格式 【要求】 麻醉前访视记录一般采用“麻醉前访视记录单”形式,单独一页,与病人病历资料一同保存。【内容】 麻醉前访视记录单的内容 1. 一般项目 ⑴病人姓名、性别、年龄。 ⑵科别、病房、床号、住院号。 2. 临床诊断:包括需要实施手术疾病的临床诊断及其它合并存在的其它疾病的临床诊断。 3. 病人重要器官功能、疾病情况:主要包括病人的基本生命体征、心血管系统、肺、肝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系统功能以及合并存在的疾病。 4. 病人体格情况分级:一般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的体格分级I、II、III、IV、V 五级,急诊加注E。 5. 手术麻醉风险评估:麻醉手术风险一般根据病人全身情况、手术种类分为一般情况下风险较小、有一定的风险、风险较大、风险很大、病情危重频临死亡、异常危险共五类。 6. 拟施麻醉方法及辅助措施:麻醉方法分为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全身麻醉,麻醉辅助措施包括监测手段、控制性低血压、人工低温等内容。 7. 其它需要说明情况对于可能导致病人麻醉并发症或可能影响病人安全的情况,需要特别说明。 8. 访视麻醉医师签名 9. 访视时间 【格式】 “麻醉前访视记录单”格式如后(见附页)。 医院

第三章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的培训方案

第三章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的培训方 案

带教老师的职责 PACU的带教工作由护士长、总带教老师和带教老师共同协作完成,所有参与带教的老师应具备:热爱本职工作,具有主管护师以上的职称,熟悉本专业的护理程序,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一、总带教老师的职责: 1.在科主任、护士长的领导下,对不同护理人员的专科培训制定 计划、实施、评估。 2.向受训护士介绍PACU工作人员的职责和任务,使其很快融入 集体中,培养主人翁责任感。 3.按照培训计划,每周进行考核,对受训护士提出的问题组织进 行讨论并记录,做好各位带教老师与受训护士之间的协调沟通。 4.对每位受训护士初次评估,做出培训的侧重点,全面掌握本专 业基本知识和技能。 5.每月向护士长汇报对受训护士的培训情况,提出下阶段的培训 意见。 二、带教老师的职责: 1.在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按照培训计划为每一位受训护士 做出具体工作时间、场所、任务的安排。 2.带教老师按照标准在临床工作中以身作则,具体指导各种专科 护理技能,出现病情变化的观察、处理。定期对所带护士进行

技能考核,评估受训护士对专业的掌握程度。 3.带教老师经常向总带教老师反馈教学情况,掌握教学进度,教 学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对带教工作给予支持。在总结阶段对整个带教计划和结果进行评估,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使工作不断的完善。 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的分层培训 建议在麻醉护士确定编制的基础上由各省、市、自治区卫生厅选择麻醉科、ICU、疼痛科建制齐全,手术量﹥5000台次/年的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建立麻醉护士临床培训基地,培训计划按照受训护士所从事的工作实行周期不等的规范化培训,全部计划分为四个阶段。培训时间:助理护士为3月,低年资护士、进修护士为6月,实习护士为12月。 一、培训内容及考核: (一)、基本培训:所有受训护士随麻醉医生在手术间学习1月,在麻醉恢复室1月,在麻醉器械室学习3周,疼痛门诊1周。 1. 基本临床麻醉培训::由科主任、护士长协商安排高年资麻醉医生带教,要求熟悉麻醉前病史搜集和病情评估;熟悉麻醉方案制定的原则和麻醉合并症的预防原则;熟悉麻醉与监测相关技术的操作及流程;熟悉术中生命功能的调控;熟悉病情变化的迅速正确判断与处理;熟悉常见麻醉合并症和术中危急症的正确处理;熟悉术后疼痛治疗及其方案;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熟悉气

麻醉恢复室工作流程

麻醉恢复室工作流 程

麻醉恢复室工作流程、护士职责、医生职责及转出标准 第3节麻醉恢复室日常工作 病人应在麻醉医师的直接监视下从手术室送到PACU,最好将床抬高或将病人置于卧位以保证气道通畅。在面罩下给氧以改进可能发生的通气不足、缺氧性通气驱动降低或弥散性缺氧。 一、收治指征 1.凡麻醉后患者未清醒,自主呼吸未完全恢复或肌肉张力差或因某些原因气管导管未拔除者,均应送恢复室。 2.凡各种神经阻滞发生意外情况,手术后需要继续监测治疗者。 3.麻醉患者由麻醉医师护送至麻醉恢复室,必要时与手术医师共同护送。搬运与护送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防止躁动,防止各种导管脱出,注意呼吸道梗阻,患者保暖等。 4.麻醉医师应向麻醉恢复室医师护士详细交班,包括: ⑴患者姓名、年龄、术前情况、麻醉方式及麻醉中情况、手术方法及手术中的意外情况等等。 ⑵所用麻醉药物、肌肉松弛药、镇痛药的种类、剂量和应用方法等等。 ⑶手术中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和体温等)情况,有无险情或重大病情变化等等。

⑷经过何种治疗性药物处理,效果如何。 ⑸手术中失血量、输血及输液情况、尿量等。 ⑹各种导管,如胸腔、腹腔引流管,胃肠道减压管,动静脉穿刺导管,导尿管等。 ⑺估计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5.值班护士立即接受患者,测量血压、脉搏、呼吸、脉氧饱和度等。并向麻醉医师问清有关病情。将患者妥善固定,以免摔伤或擅自拔除各种导管。 二、记录 病人到达PACU,有指征时应吸氧,记录生命体征。手术室的麻醉医师应提供完整记录单给PACU工作人员,并等到PACU工作人员开 始处理方可离开。记录包括如下内容: 1.病人的身份、年龄、手术方法、诊断、既往史摘要、服药史、过敏史、术前生命体征的变化。应记载的特殊情况如耳聋、性格改变或语言障碍。 2.血管内导管的位置和型号。 3.麻醉前用药、抗生素、麻醉诱导和维持用药、麻醉性镇痛药、肌肉松弛药和逆转药,血管活性药、支气管扩张药和其它药物。 4.整个手术过程。对手术的有关问题(如止血是否完善、引

麻醉恢复室理论考试答案

文档从网络中收集,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恢复室理论考核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表格中) A 4小时禁食,2小时禁水 B 6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C 8小时禁食,6小时禁水 D 10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E 12小时禁食,4~6小时禁水 2.苯巴比妥钠作为局部麻醉前必须用药,主要是因为 A有镇静作用 B有催眠作用 C能减少呼吸道分泌物 D能减轻迷走神经反射 E能预防局麻药中毒反应 3.有减少呼吸道分泌物作用的麻醉前用药是 A阿托品 B苯巴比妥钠 C地西泮(安定) D哌替啶 E氯丙嗪 4.全身麻醉病人清醒前下列哪项护理最重要 A每15分钟测生命体征一次 B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C保持输液道通畅 D注意观察伤口渗血情况 E防止意外损伤 5.全身麻醉患者完全清醒的标志 A睫毛反射恢复 B能睁眼看人 C眼球转动 D呻吟翻身 E能准确回答问题

A呕吐误吸 B术中排便 C术后尿潴留 D术后腹胀 E术后便秘 7.腰麻术后让病人去枕平卧位的主要目的是 A预防血压下降 B预防头痛发生 C防止呕吐窒息 D减轻伤口疼痛 E预防伤口出血 8.硬脊膜外麻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血压下降 B血管扩张 C尿潴留 D全脊髓麻醉 E呼吸变慢 9.腰椎穿刺后6小时让病人采取去枕平卧位的目的是 A防止颅内出血 B预防颅内高压 C预防颅内压减低 D预防颅内感染 E防止脑缺血 10.全麻非消化道手术进食时间为 A术后6小时 B术后8小时 C术后12小时 D术后24小时 E术后4小时 11.丁女士,30岁,全麻下开颅手术,术后已清醒,应采取的体位是A半卧位 B平卧位 C头高斜坡位 D平卧头转向一侧 E侧卧位 12..王先生,55岁,全麻术后未清醒,突然出现鼾声,可能的原因是A呼吸道被痰堵塞 B舌后坠 C喉痉挛 D即将醒来 E以上都不是 13心肺复苏后,如患者有气管插管,该插管不得超过多少小时 A 24小时 B 48小时 C 72小时 D 84小时 E 12小时

麻醉后恢复室的工作规范

麻醉后恢复室的工作规范麻醉恢复室管理制度 复苏室管理制度 麻醉恢复室工作常规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的标准与流程 转入的标准 转出的标准 手术麻醉后转送普通病房标准 手术麻醉后病人回普通病房交接班内容 手术麻醉后转送重症监护室标准 门诊病人手术/麻醉后离院标准 麻醉后复苏室紧急事件处理预案及措施

麻醉后恢复室的工作规范 一、概述 麻醉后恢复室是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完全清醒,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病室。全麻病人,硬膜外平面在T5以上以及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均需送麻醉恢复室观察治疗。一般白天开放,急诊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可转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继续治疗。恢复室在麻醉科主任的领导下工作,日常监测治疗工作由麻醉科医师和护士负责,麻醉科医师负责制定该病人的监测和治疗计划,并决定是否转送普通病房或ICU的指征。 二、工作内容 1、定期进行药品和物资和监护仪设备的检查,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病人由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推入苏醒室,共同交接。 3、病人由手术室转往恢复室的过程中,麻醉科医师负责维持病人呼吸及循环功能的稳定。 4、病人安置稳定后,立即建立常规监测及治疗。包括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合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输液或输血;保留气管插管及呼吸功能未恢复者,应以呼吸器扶助或控制呼吸。 5、麻醉科医师向值班医师和护士交班,包括如下内容。 (1)病人姓名、年龄、现病史和既往史及治疗情况等术前相关情况、麻醉方式及手术方法等等。 (2)麻醉用药。包括术前用药、麻醉诱导及维持药、麻醉性镇痛药物和肌松药的用量及最后一次用药时间和剂量、拮抗药及其他药物。 (3)手术中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尿量和体温等)情况,有无险情或重大病情变化等等,术中失血量、输液、输血量、尿量。 (4)麻醉和手术的异常情况及其处理,如插管困难、支气管痉挛,ECG改变或血流动力不稳定、异常出血等。经过何种治疗性药物或措施处理,效果如何。 (5)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转出计划。 6、值班医师应全面检查病人并对麻醉后恢复情况作出评价,主要集中在神志、呼吸道及肌力的恢复。并将患者妥善固定,以免摔伤或擅自拔除各种导管。 7、恢复室病人管理内容

麻醉记录单书写范例

麻醉记录单书写范例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麻醉记录单书写范例 完整的麻醉记录包括麻醉前访视、麻醉同意书、手术中麻醉记录及麻醉后(麻醉后恢复室、术后疼痛治疗)三部分内容。麻醉前访视采用“麻醉前访视记录单”形式,手术中麻醉记录及麻醉后恢复室记录采用“麻醉记录单”形式,术后镇痛采用“术后疼痛治疗记录单”形式,汇总成一份完整资料保存。 麻醉前访视记录单的要求、内容、格式 【要求】 麻醉前访视记录一般采用“麻醉前访视记录单”形式,单独一页,与病人病历资料一同保存。 【内容】 麻醉前访视记录单的内容 1. 一般项目 ⑴病人姓名、性别、年龄。 ⑵科别、病房、床号、住院号。 2. 临床诊断:包括需要实施手术疾病的临床诊断及其它合并存在的其它疾病的临床诊断。 3. 病人重要器官功能、疾病情况:主要包括病人的基本生命体征、心血管系统、肺、肝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系统功能以及合并存在的疾病。 4. 病人体格情况分级:一般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的体格分级 I、II、III、IV、V五级,急诊加注E。

5. 手术麻醉风险评估:麻醉手术风险一般根据病人全身情况、手术种类分为一般情况下风险较小、有一定的风险、风险较大、风险很大、病情危重频临死亡、异常危险共五类。 6. 拟施麻醉方法及辅助措施:麻醉方法分为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全身麻醉,麻醉辅助措施包括监测手段、控制性低血压、人工低温等内容。 7. 其它需要说明情况对于可能导致病人麻醉并发症或可能影响病人安全的情况,需要特别说明。 8. 访视麻醉医师签名 9. 访视时间 【格式】 “麻醉前访视记录单”格式如后(见附页)。 医院 麻醉前访视记录单 住院号 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岁科病房床 临床诊断: 拟施行手术: 病人重要器官功能、疾病情况: 基本生命体征:Bp mmHg P 次/分 R 次/分 心血管系统:心脏功能级高血压病冠心病其它 肺:肺功能肺部疾患

麻醉复苏室转入标准及流程

盐城新东仁医院 麻醉复苏室(PACU)转入标准及流程一、患者转入麻醉复苏室标准 (一)收治范围: 1. 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或已基本清醒但肌力恢复不满意患者; 2. 高龄、婴幼儿、危重和麻醉后生命体征不平稳的其他麻醉患者。 (二)排外条件: 1、病情危重,循环不稳定,仍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者。应在不间断监测和治疗的条件下转入ICU; 2、呼吸衰竭、其他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者,休克尚未彻底纠正者,或估计较长时间呼吸仍不能恢复到满意程度,或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复杂的口腔、咽腔等特殊部位手术后患者,仍需行呼吸支持或严密监测治疗的患者应在呼吸机支持和监测的条件下转至ICU; 3、心肺复苏后患者直接转入ICU; 4、术前即有昏迷、呕吐误吸等情形者,直接送ICU; 5、感染伤口大面积暴露的患者; 6、特殊感染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炭疽杆菌感染、气性坏疽、破伤风、HIV感染者、狂犬病患者等); 7、其他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需要特殊隔离的患者; 8、其他器官、系统功能异常或病情需要送入ICU 进一步治疗的 情形

、患者转入麻醉复苏室流程

三、患者在麻醉复苏室交接流程

盐城新东仁医院 麻醉复苏室(PACU)转出标准及流程 一、转出标准: 1. 复苏室Steward 苏醒评分达4 分以上,特殊患者需血气指标正常

2. 麻醉医师确认达到转出标准可以离室后,一般患者由麻醉医师和护士送回病区,与病区护士交接;病情危重者由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护士一起转到ICU,与ICU 医生护士交接。 二、患者离室指标1、中枢神经系统标准:麻醉前神志正常者意识恢复,神志清楚,有指定性动作;定向能力恢复,能辨认时间和地点;肌张力恢复,平卧抬头能持续10s 以上。患者经过较长时间监测治疗仍处于深或浅睡眠状态,或术中有过较长时间低血压或低氧过程或低体温,估计需较长时间才能苏醒者,或原有神经系统疾病和(或)并发症者,送ICU 继续监测治疗; 2、呼吸系统标准: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30 次/分,能自行咳嗽排出呼吸道分泌物,PaCO2在正常范围或达术前水平,吸入空气条件下PaO2 高于 70mmH,g 或SpO2 高于95%。如病情危重,不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或估计较长时间呼吸仍不能恢复到满意程度,或出现呼吸道并发症仍需行呼吸支持或严密监测治疗者应在转运呼吸机支持和监测的条件下转至ICU; 3、循环系统标准:心率、血压不超过术前值± 20%并循环稳定30min 以上;正常心律,ECG无ST-T 改变或恢复到术前水平。若患者循环不稳定,仍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者,应在不间断监测和治疗的条件下转入ICU; 4、局部麻醉患者特别是椎管内麻醉后,呼吸循环稳定。麻醉平面在T6 以下;最后一次麻醉加药时间超过 1 小时;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已有恢复,交感神经阻滞已恢复;循环功能稳定,无需使用升压药。门诊患者则待运动功能和本体感觉恢复,循环、呼吸稳定才可回家,并且门诊患者均应有家属陪伴返家; 5、患者在复苏室内由于严重疼痛或躁动等使用过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物者,应警惕再度发生呼吸和意识抑制的可能,应观察30min 无异常反应才能送回病房; 6、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气胸、活动性出血等; 7、对苏醒程度评价可参考Steward 苏醒评分标准,达到4 分以上者方能离开麻醉复苏室。 Steward 苏醒评分

麻醉科工作制度

麻醉科工作制度 1.负责麻醉者,在术前一天到科室熟悉手术病员的病历、各项检查结果,详细检查病员,了解思想情况,确定麻醉方式。开好术前医嘱。重大手术,与术者一起参加术前讨论,共同制订麻醉方案。 2.麻醉前,应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械是否完备,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和查对制度,保证安全。 3.麻醉者在麻醉期间要坚守岗位,密切观察,认真记录。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术者联系,共同研究,妥善处理。对实习、进修人员,要严格要求,具体指导。 4.手术完毕,麻醉终止,麻醉者要把麻醉记录单各项填写清楚。危重和全麻的病员,麻醉者应亲自护送,并向值班人员交待手术麻醉的经过及注意事项。 5.麻醉后应进行术后随访。对全麻及其他重危病员,应于二十四小时内随访,将有关情况写入麻醉记录单。遇有并发症,应协同处理,严重并发症向上级汇报。 6.术后应及时清理麻醉器械,妥善保管,定期检修,麻醉药品应及时补充。 7.为随时参加抢救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等危重病人,应从人员值班、操作技术、急救器械等方面做好准备。

麻醉科岗位责任制度 ⒈麻醉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进行必要体检,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具准备情况和仪器能否正常运行。 ⒉实施麻醉前,认真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 ⒊根据病情与麻醉方法实施必要监测,随时注意监测仪是否正常运行。 ⒋实施麻醉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制度。 ⒌麻醉期间不得兼顾其他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岗位,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诊断,妥善处理。 ⒍如病情发生突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知术者,共同研究,积极处理。 ⒎认真及时填写麻醉记录单、术中每5分钟记录一次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必要时予心电图、尿量、体温、呼末二氧化碳、血气等监测,如病情不稳定时应反复监测并记录之。术中应详细记录麻醉期间用药、输血输液量、丢失量、主要手术步骤及有关并发症等。 ⒏严格掌握病人麻醉恢复标准,不达标准,不离病人。全麻及危重病人,须待病情许可后由麻醉者或恢复室医师护送病人回病房,认真做好交接班。 ⒐麻醉中使用过的药品空瓶,均应保留至病人送出手术室止。 ⒑术毕按规定写好麻醉分析小结。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标准及流程

麻醉复苏室转入、转出得标准与流程 转入得标准 麻醉复苏室所起得作用:对于所有麻醉病人手术后,不能达到ICU收治标准、术中出现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或术毕全麻苏醒不完全得手术病人,即麻醉药、肌松药与神经阻滞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易引起呼吸道阻塞,通气不足,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并发症者,全麻气管导管尚未拔除或已拔除而苏醒不完全患者以及全麻得小儿,进行检测与必要得处理。 术后神志、呼吸与保护性反射未恢复正常得全麻(气管内麻醉、静脉麻醉)病人、椎管内麻醉平面在T5以上与术中病情不稳定得病人皆符合入PACU条件。手术结束时麻醉药作用尚未完全消失,或因手术、麻醉因素引起循环功能不稳定,并经责任麻醉医生确认须送入PACU继续进行监测治疗得患者,术后由责任麻醉医生护送至PACU。 转出得标准 全身麻醉患者转出标准: 1、全麻患者Steward评分>4分方可转出恢复室。 2、凡术后在恢复室用过镇静剂、镇痛药得病人,用药后至少观察30分钟,方可转出恢复室。 3、如病情严重或出现呼吸并发症,仍需呼吸支持或严密监测治疗者应在呼吸支持或监测得条件下转至ICU。 4、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min,PaCO2在正常范围或达术前水平,

面罩吸氧时PaO2高于9、33kPa(70mmHg),SpO2不低于术前3—5%、 5、术后用麻醉性镇痛药或镇静药后,观察30min无异常反应。 6、无急性麻醉或手术并发症,如气胸、活动出血等。 7、拔管指征:没有单一得指征能保证可以成功地拔除气管导管,下列指征有助于评估术后病人不需要辅助通气: (1)、PaO2或SpO2正常、 (2).呼吸方式正常。病人能自主呼吸,呼吸不费力,呼吸频率<30/min,潮气量〉300ml。单纯测定肺活量或最大吸气气压得价值有限,因为并不可靠、 (3)、意识复苏,可以合作与保护气道。 (4)。肌力基本完全复苏。 (5).拔管前PACU得麻醉医师应警惕原已经存在得气道情况,并可能需要再次气管内插管、给予吸氧,吸引气管导管内、口腔内与咽部异物;拔管前正压通气、面罩给氧,监测SpO2,估计就是否有气道梗阻或通气不足得征象。 椎管内麻醉转出标准: 1.呼吸循环稳定。 2.麻醉平面在T6以下,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已有恢复,交感神经阻 滞已恢复,循环功能稳定,不需用升压药。。 3.超过最后一次麻醉用药1小时。 4.若用过镇痛药者应待药物作用高峰期过后再转回原病房。

全麻患者复苏管理措施及流程

全麻患者复苏管理措施及流程 随着危重疑难病人,老年病人,术前有合并症的病人以及复杂手术比例的增加,麻醉方法上全麻所占比例大幅度增加。手术结束后数小时内,并不意味着全麻作用的消失和主要生理功能的完全恢复,再加上手术麻醉期间已发生的循环、呼吸、代谢功能紊乱未彻底纠正,全麻后的麻醉药、肌肉松弛药及镇静镇痛药作用尚未消失,保护性反射尚未完全恢复,常易发生呼吸道梗阻、通气不足、恶心呕吐、误吸或循环功能不稳定等各种并发症的危险。若术后未精心护理和仔细观察,可能出现意外,甚至死亡。 全麻手术患者复苏管理工作根据患者术后不同情况分手术室复苏、送入麻醉恢复室(PACU)复苏、ICU复苏。 一、手术室复苏 在手术室没有连台手术及监护患者复苏医务人员保障下,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患者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复苏,可以让患者在手术复苏。患者苏醒后,监测患者呼吸循环情况许可,由相应人员送入病房或ICU。 二、送入麻醉恢复室(PACU)复苏 麻醉恢复室的基本任务是接受手术室中当日未苏醒的全麻病人,部位麻醉术后未清醒者和意外部位麻醉可能影响生命者,直至病人清醒且无生命危险。监护和治疗患者在苏醒过程中出现的生理紊乱。如患者苏醒后无异常,送入病房,如病情危重需要进一步加强监测和治疗则进入ICU。

恢复室在麻醉科主任的领导下工作,日常监测治疗工作由麻醉科医师和护士负责,麻醉科医师负责制定该病人的监测和治疗计划,并决定是否转送普通病房或ICU的指征。麻醉科医师与受过专业培训,知晓麻醉恢复室工作常规的护士进行复苏工作。病人安置稳定后,立即建立常规监测及治疗。包括心电图、血压、脉搏、血氧饱合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输液或输血。观察意识状态,观察呼吸、颜面与口唇颜色,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留置各种管道妥善固定,引流通畅。保持伤口敷料完好,观察病人的伤口情况和腹部体征。烦躁病人用约束带约束。原则上每个手术间的最后1台手术病人在手术间内恢复,拔管。 三、直接转入ICU (一)、下列手术患者术后直接进入ICU进行苏醒观察: 1、在手术室苏醒时间超过1小时未苏醒或苏醒后生命体征不稳定者; 2、重大手术、经医务科审批手术患者; 3、年龄超过65岁或小于3岁的全麻插管术后患者; 4、术中出现严重并发症者; 5、术后需呼吸支持者; 6、全麻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者; 7、术前有以下合并症者:⑴合并严重心肺疾患者;⑵有糖尿病合并症者;⑶有脑卒中病史者;⑷高血压Ⅱ期以上者;⑸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8、其他临床医师认为有必要进入ICU监护者。

麻醉复苏室(PACU)转入标准及流程

盐城新东仁医院 欧阳学文 麻醉复苏室(PACU)转入标准及流程 一、患者转入麻醉复苏室标准 (一)收治范围: 1.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或已基本清醒但肌力恢复不满意患者; 2.高龄、婴幼儿、危重和麻醉后生命体征不平稳的其他麻醉患者。 (二)排外条件: 1、病情危重,循环不稳定,仍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者。应在不间断监测和治疗的条件下转入ICU; 2、呼吸衰竭、其他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者,休克尚未彻底纠正者,或估计较长时间呼吸仍不能恢复到满意程度,或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复杂的口腔、咽腔等特殊部位手术后患者,仍需行呼吸支持或严密监测治疗的患者应在呼吸机支持和监测的条件下转至ICU; 3、心肺复苏后患者直接转入ICU; 之欧阳学文创作

4、术前即有昏迷、呕吐误吸等情形者,直接送ICU; 5、感染伤口大面积暴露的患者; 6、特殊感染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炭疽杆菌感染、气性坏疽、破伤风、HIV感染者、狂犬病患者等); 7、其他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需要特殊隔离的患者; 8、其他器官、系统功能异常或病情需要送入ICU进一步治疗的情形。 二、患者转入麻醉复苏室流程

2.麻醉医师确认达到转出标准可以离室后,一般患者由麻醉医师和护士送回病区,与病区护士交接;病情危重者由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护士一起转到ICU,与ICU医生护士交接。 二、患者离室指标 1、中枢神经系统标准:麻醉前神志正常者意识恢复,神志清楚,有指定性动作;定向能力恢复,能辨认时间和地点;肌张力恢复,平卧抬头能持续10s以上。患者经过较长时间监测治疗仍处于深或浅睡眠状态,或术中有过较长时间低血压或低氧过程或低体温,估计需较长时间才能苏醒者,或原有神经系统疾病和(或)并发症者,送ICU继续监测治疗; 2、呼吸系统标准: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吞咽及咳嗽反射恢复;通气功能正常,呼吸频率为12~30次/分,能自行咳嗽排出呼吸道分泌物,PaCO2在正常范围或达术前水平,吸入空气条件下PaO2高于70mmHg,或SpO2高于95%。如病情危重,不能自行保持呼吸道通畅或估计较长时间呼吸仍不能恢复到满意程度,或出现呼吸道并发症仍需行呼吸支持或严密监测治疗者应在转运呼吸机支持和监测的条件下转至ICU; 3、循环系统标准:心率、血压不超过术前值±20%并循环稳定30min以上;正常心律,ECG无STT改变或恢复到术前水平。若患者循环不稳定,仍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者,应在不间断监测和治疗的条件下转入ICU; 4、局部麻醉患者特别是椎管内麻醉后,呼吸循环稳定。麻醉平面在T6以下;最后一次麻醉加药时间超过1小时;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已有恢复,交感神经阻滞已恢复;循环功能稳定,无需使用升压药。门诊患者则待运动功能和本体感觉恢复,循环、呼吸稳定才可回家,并且门诊患者均应有家属陪伴返家; 之欧阳学文创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