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目标

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目标

强化行为养成训练,力求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有益无害的文明人”,让每一个学生始终葆有“自信、自理、自立”的精神风貌,拥有“会学习、勇实践、能生活”的生存技能,持有"重礼仪、讲诚信、敢担当"的行为准则。(四)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初见雏形(2011.9-2013.9)

1、师资发展:

①、进一步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制订教师专业发展水平评价与考核办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②、加强校本培训和继续教育集中培训,更新教育观念,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开展系列“岗位练兵比武”活动,造就首批本土名师。

2、特色打造:

①、“手抄报、剪纸”,丰富学生课外实践,打造书香特色校园品牌。

②、关注留守儿童,初步形成以“自信、自理、自立、自护”为重点的活动育人特色教育。

3、校园建设:

①、加大布局调整力度,争取项目资金,(2011年起动新建一幢教师、学生住宿综合楼)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住宿条件。

②、争取项目资金,(2012年起动新建一幢食堂)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③、启动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按“园林式学校”加强校园基础

设施建设。

4、教育科研:

结合学校实际,全面开展校级小课题研究工作。

第二阶段:初见起色(2013.9-2014.9)

1、师资发展:

①、积极为广大教师搭建展示的平台,力争推出一批乡级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

②、加强师德教育,强化校本教研,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

2、特色打造:

①、丰富“活动育人”内涵,全面深化素质教育。

②、着力打造“书香校园”,使“手抄报、剪纸”成为学校亮点。

3、校园建设:

①、争取项目资金,(2013年投资100万启动新建一幢教师周转房24套)改善教师住宿条件。

②、加快校园文化建设进程,打造有品质的文化校园。

4、教育科研:

①、加强教科研督导,完成市、县、校级培训工作。

②、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做好教师职称认定工作。

第三阶段:初见特色(2014.9-2016.2)

1、师资发展:

力争推出一批县级教坛新秀或学科带头人,培养出一批本土名师。

2、特色打造:

①、书香校园基本成型。

②、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文化教育初显特色,家庭、学校、社会三教合一。

3、校园建设:

①、争取项目资金,(2014年投资140万启动新建综合、办公楼各一幢及厕所,浴室)改善教学、办公及师生生活条件。

②、办公条件力争实现自动化。

4、教育科研:

一人一个小课题,一年一篇小论文,形成书香氛围。

三、具体目标与主要举措

(一)学校管理

A、具体目标

提高学校管理层的总体素质,提升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养成务实高效、开拓进取的工作作风。形成相对稳定,结构合理,人员精干的管理队伍。进一步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以全员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运营机制和竞争机制,加强党群组织建设。打造一个“精诚团结、求真务实、公平公信、精益求精、不断超越”的现代人文学校。

B、主要举措

1、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校代会在民主管理中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团组织、教研组、学生会等群体组织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强力推行“七项”硬性规定,【1】、

领导包干制;【2】、教师例会制;【3】、国旗下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法制等教育制;【4】、星期一第七节班会制;【5】、星期二教研活动制;【6】、期中家长全会制;【7】、学年末“四满意”民主测评制。

2、全面实行校长负责制。推行校长负责制、班子分工负责制、岗位双向竞聘制、工作质量承诺制、绩效工资浮动制“五制联动”的管理模式,坚持依法治校和依德治校相结合的方针,形成规范、和谐、安全、文明的人文校园。

(二)德育工作

A、具体目标

一种精神:培养学生孝老敬贤、勤学善问、不断争先、生命至上的人文精神;

三个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文化品质;

四个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锻炼身体习惯和勤于劳动习惯。

B、主要举措

1、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的保障机制。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本着“学校无小事,事事是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是良师”的宗旨,充分发挥“家长会”的作用,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整合资源,努力建设一支优秀的德育队伍。

(2)加强德育课程建设。要把德育改革与课程改革紧密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