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2020-2021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测试题

一、单选题

1.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国制定了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它们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②《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2.因在球场遗失的玉坠被路人拾得,小宋一纸诉状将拾得人吕某诉至法院,法院判决拾得人吕某限期归还玉坠。该案例中吕某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其承担的法律责任是A.行政违法行为行政责任B.严重违法行为民事责任

C.犯罪行为刑事责任D.民事违法行为民事责任

3.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A.3月12日B.4月5日C.6月26日D.6月3日4.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①只有违法的人才需要与法律打交道

②任何人都要与法律打交道

③守法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与法律打交道

④未成年人年龄尚小不需要与法律打交道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5.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公共图书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于2018年1月1日起相继施行。这些充分体现对普通人权利关注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

①有利于保障和维护公民的权利

②强化了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是全体公民的责任

③体现了法律的制定和修改与时俱进

④促进了法治中国的建设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为切实推动环境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有效改善全市环境质量,揭阳市持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整治环保违法行为,2015年至2016年8月份,全市环境监察部门检查企业总数超过1万家,其中被依法责令停产、关闭的企业有563家。这说明 ( ) ①法律约束人们的行为②法律能够维护人们正常的生活环境③法律依法打击侵犯

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行为④法律维护社会秩序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7.下边漫画告诉我们()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D.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8..我国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是()

①宪法②未成年人保护法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④义务教育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下列属于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是()

①对未成年学生的抚养、监护②不得体罚、变相体罚学生

③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的学生④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0.“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习近平总书记借用孟子的名言,解开了国家治理的“德”“法”新密码。这告诉我们

①国家治理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②法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③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④德治以其强制性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1.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自2018年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是一部图书馆专门法,是为了加强对公共图书馆管理,推进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较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公共读书阅览权利而制定的法律。公共图书馆法的通过、施行表明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在我国,人民可以直接行使监督权

③我国推进法治社会建设④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完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2.公安部公开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高层建筑内儿童活动场所应当设置在一至三层,且应当设置独立的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此举

①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理念②有利于依法执政、公正司法

③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要求④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建康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教育部首次提出将依法保证教师享有惩戒权,并对教师惩戒权出台细则进行规范和明确。依法保证教师享有惩戒权()

①是出于对学生的关爱和保护②能够保证学生都被公平对待

③有利于维护师道尊严④要防止教师滥用权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4.“守法朝朝乐.违法日日愁。”这句谚语告诉我们

A.守法是人们每天早上做的事情

B.遵守法律即可,无需尽其他义务

C.违法的事情常发生在白天

D.每个人都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

15.2019年7月24日,公安部A级通缉令发布后,全国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的命令,迅速对50名重大在逃人员采取最高等级的查缉布控措施,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踊

跃提供线索。截至8月8日,50名重大在逃人员已有23人落网。这表明()

①我国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②我国法律只制裁重大犯罪行为

③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不断增强④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我们在义务教育阶段上学不用交学费、杂费,这是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的父母有劳动法等法律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盗窃、抢劫等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这说明

A.日常生活需要法律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闯红灯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17.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产生之后,法律开始得以制定和实施,法律是( )意志的体现

A.人民B.统治阶级C.国家D.被统治阶级18.有人说“法律使人不敢犯罪,而道德使人不愿犯罪”,这说明()

①我们要树立法治意识,也要提高道德自律②道德有利于人们尊法守法

③道德比法律更重要④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9.下列关于法律知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②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保护的相关规定均出自《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③在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④根据当今的标准,豆蔻年华、志学之年、桃李年华等称谓都属于未成年人

⑤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这里的“全体社会成员”指的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A.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2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这启示我们

A.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B.法治具有强制力,比德治更重要

C.德治具有感召力,比法治更重要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可相互替代21.“醉驾入刑”施行6年间,青岛交警部门共查获酒驾司机54 675人,其中4 919人因醉酒驾驶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严格刚性执法使酒后驾驶得到有效遏制。这则材料告诉我们

A.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法律由国家制定

C.法律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D.减少酒驾主要靠自觉

22.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专门法律有()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A.①③B.①④C.③④D.①②23.2019年6月2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惩治和预防毒品犯罪”新闻发布会,检察机关将从重打击引诱、胁迫或者唆使未成年人参与毒品犯罪的行为。此举()

①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②表明未成年人的法律地位高于普通公民③体现国家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坚强决心④有利于杜绝青少年参与毒品犯罪行为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24.关于对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法律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②法律是统治阶级用来压榨被统治阶级的工具

③法律是依靠道德来保证实施的

④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纠纷的标尺

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

25.法治,就是法律的准准绳去衡量、规性、引导社会生活。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国家要走向向现代化,必须走向法治化。这告诉我们

①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准绳

②法律具有规范、保护作用,违法必将受到法律制裁

③法治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建设现代化强国需厉行法治

④社会生活只有得到法律的保护,人们才能无拘无束,随心所欲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二、简答题

26.学校食品安全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小学幼儿园应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原因何在?27.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主要体现了法律的哪一特征?

(2)谈谈你对这一特征的理解。

28.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了一起特大贩婴案,25名被告人结伙拐卖儿童,犯拐卖儿童罪,其中23人获刑,2名被告人免于刑事处罚。其中被告人章某辉参与实施拐卖儿童次数最多,情节特别严重,社会影响恶劣,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定作出如上判决。

(1)法院对这起贩婴案的宣判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什么特征?

(2)依法严惩拐卖儿童行为体现了我国法律的什么作用

29.(走近法律、知法论法)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法典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到2017年民法总则通过,再到2019年12月“完整版”民法典草案亮相,民法典编纂稳步推进,民有所呼,法有所应。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民有所呼,法有所应。说一说法律有哪些特征?

(2)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谈一谈法律有什么作用?

(3)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议一议我们又应该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30.(走进法律)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请简要谈谈法律的本质?

参考答案

1.B 2.D 3.C 4.D 5.C 6.C 7.D 8.B 9.C 10.B 11.B 12.C 13.D 14.D 15.C 16.A 17.B 18.C 19.B 20.A 21.A 22.B 23.B 24.D 25.A

26.①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关系着学生的生命健康和亿万家庭的幸福。②青少年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需要给予特殊保护。③当前社会生活中侵犯青少年生命健康的现象时有发生。④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⑤学校食品安全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27.(1)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8.(1)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9.(1)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②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①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

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②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③法律让我们懂

得在社会生活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④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

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3)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②学会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③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30.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