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历史主义研究述评

新历史主义研究述评

新历史主义研究述评
新历史主义研究述评

大禹精神在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现实意义和积极作用。

新历史主义研究述评

辛 刚 国

新历史主义滥觞于20世纪80年代欧美文学评论家对文艺复兴的兴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斯蒂芬?格林布莱特、海登?怀特、英国的路易斯?蒙特鲁斯等。1982年格林布莱特为《文类》杂志“文艺复兴研究专号”撰写“导言”时,他就论文中出现的某些共同的东西称之为“新历史主义”。

新历史主义是对20世纪欧美实证性研究以及文本中心论的反拨,是一种不同于旧历史主义和形式主义批评的“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新历史主义理论具有以下特征:1.“跨学科研究”性,即跨越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的学科界限,使其具有了多维视野的研究。2.“文化的政治学”属性,使文学和文学史研究成为论证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权力斗争、民族传统、文化差异的标本。新历史主义带有明显的政治化批评的特征,它在文化思想领域对社会制度所依存的政治思想原则加以质疑,揭示复杂社会状况中文化产品的社会品质和政治意向的曲折表达方式。3.“历史意识形态性”,即认为人的文学在文化中具有抗争性作用,而文化变革就是一种文化通过策略向主导意识挑战,进而去“重写文化史”。

新历史主义关注的问题,同样也是中国学者潜心思考的问题,因而新历史主义在欧美崛起不久,很快引起了中国学者的注意。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发表的新历史主义论文、专著共有60余篇(部)。这些研究大体分为翻译介绍、全面评价、影响应用等三个方面,现分述如下。

(一)翻译与介绍

率先向国内学界介绍新历史主义的,是王逢振。他在1988年所著《今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专章介绍了新历史主义。次年,韩加明的《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兴起》和杨正润《文学研究的重新历史化———从新历史主义看当代西方文艺学的重大变革》开始勾画了新历史主义发展轮廓,特别是后者,开拓性地介绍

了新历史主义的批评实践,并准确概括了它的特色、贡献及弊病。1991年,留学哈佛的赵一凡在《读书》杂志上又发表了《什么是新历史主义》,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新历史主义的来龙去脉。

以上诸文对新历史主义的介绍,很快引起了国内更多学者的关注,新历史主义的译介渐成气候。1993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京媛主编的译文集《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该书以维萨主编的《新历史主义》论文集为基础,同时兼收其他几篇权威的新历史主义文论,成为后来研究新历史主义的主要蓝本。同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所《世界文论》杂志社编辑了《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精选了有代表性的五篇代表作加以翻译。另外,程锡麟、韩加明还翻译了海登?怀特以及蒙特鲁斯的一些重要论文,这些译作为国内学人了解新历史主义提供了宝贵资料。

在翻译、介绍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第一,原文翻译太少,特别是作为新历史主义代表作的研究文艺复兴的系列论著,如格林布莱特的S hakas2 pearn Negotiation,可能由于涉及的西方文化面特别宽泛,没有译介过来。因为新历史主义首先是一种实践,一种方法,而非一种理论,所以忽视这种具体批评实践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完整理解新历史主义要义的。其次,作为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是基本概念和术语的确定,但从对新历史主义翻译来看,在对一些关键术语的理解上,仍有较大分歧。如“negotia2 tion”一词有人译为“谈判”或“洽谈”,也有人译为“协合”等等。

(二)全面评价

在翻译、介绍新历史主义的同时,我国学者非常注意探讨这一学派学术思想的得失,注意把握其精神实质,从而作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

1994年,杨正润继1989年那篇具有开拓意义的评价文章后,继续留意新历史主义研究。他发现,新历史主义批评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文学同物质实践的关系,这一问题包含两个层面:文学的发生和文学的功能。他的两篇论文《主体的定位与协合功能———评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文学的“颠覆”和“抑制”———新历史主义的文学功能论和意识形态论述评》,分别从这两个层面对新历史主义进行剖析,使两者形成对照,将新历史主义理论中的矛盾暴露无遗,角度新颖,见解独到。同一年度,韩加明的《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发展及启示》不仅回顾了新历史主

111

《学术月刊》2002年第8期

义批评在美国文坛的发展历程及其传播影响,更难得的是,他第一次具体论述了新历史主义批评对建设我国文学批评的意义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我国学者以更广阔的学术视野,更为深刻地审视新历史主义,特别关注这一学派对我国文学批评的影响与作用。

我国学者认为,新历史主义最突出的特点,以及带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以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社会的多个层面,以文化诗学的广阔视野,整体性把握文学。林继中《文化诗学刍议》一文分析指出,新历史主义开创的文化诗学,其主要贡献在于,它指明了文学问题不单是一个纯粹的语言实体、结构分析和一般性的文学赏析的问题,文学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一种对话语的特殊揭露。要从人类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学、民俗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的视角观照文学,全面地对产生文学文本的历史文化母体进行修复,探索其生命的奥秘。

张首映则探讨了新历史主义对于我国文学史研究的启迪作用。我国20世纪关于历史和文学史的理解,先有魏源、章太炎、梁启超等人的“新史学”思想,再有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指导我们的历史和文学史写作,苏联模式一度整化过我们的历史和文学史,造成诸多流弊。80年代“重写文学史”口号日隆,90年代“重评历史”“重构文学史”风气炽盛,明显受到新历史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但应指出的是,“重写文学史”多调整个别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的探讨上,还缺乏整体建构模式的反思。这不能不是十分遗憾的。新历史主义认为,解构经典不应是具体、零星的重写,而应通过追踪经典的形成过程,根据某个处理方式背后的意识形态基础,这样才会有新的文学史出现。

在关注新历史主义积极作用的同时,我国学者也清醒认识到它的偏颇。钱中文《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理论的前景》指出,文化诗学研究大而无当,容易脱离文学研究对象的实际。因为以宏阔的文化视野审视文学和专门的文学研究,在思维方式有相同的一面,两者都是综合理论思维,不同的是各有专职,如果以文化研究的那种综合性研究取代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专门研究,是很困难的。文学批评可以采用文化批评的方法,但应保持其独立品格。

王岳川《新历史主义的理论盲区》进一步分析了新历史主义存在的诸多问题。第一,时间空间化的

危险,也就是将历史任意解读,这就瓦解了历史的观念和作品的观念,使人们进入历史或作品时,不再注意历史或作品本身,而仅仅注意作品隐含的意义结构。第二,政治意识形态的严重后果。新历史主义凡事都要放到政治上去加以衡量,有将历史简单化、政治化和强烈意识形态化的倾向。第三,在语言与历史的关系上,新历史主义将历史深度让位于语言模式的平面分析,会使读者的感受性变成反历史的焦虑,一种反清晰的、多重复杂的破碎感。

从上述学者的评价可以看出,新历史主义的每一理论都好似一把双刃剑,都有正面的影响与负面的效应。如何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是我国文学批评界接受时应首先考虑的问题。

(三)影响与应用

新历史主义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影响到当代文学及电影的创作;而以新历史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解读文学和文学史文本,在90年代也渐露端倪。1993年,传兵的《新历史主义走向文学和电影》,以及1997年程蓉的文章,指出新历史主义首先影响了中国的作家艺术家的历史观。莫言、周梅森、苏童在其作品中否定“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嘲弄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显示了“历史文本化”的趋势。特别是新历史主义小说,刻意消解“正史”,复原丰富的历史真相,把此后的生命体验引入历史,借以表达自己多元价值关怀等方面,与历史主义明显保持着某种默契。

在文学史的研究方面,李勇的《新历史主义对近现代的通俗文学研究的启示》认为,以往通俗文学在文学史中没有地位,主要是历史观点问题———认为文学应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中的历史。多元的新历史主义史观鼓励文学史的广泛包容性。这种对文学史观、文学史建构模式的宏观反思很有意义。青年评论家韩毓海的两篇论文也很好地把握了新历史主义批评的精髓。李清的《权力话语中的阿Q———〈阿Q正传〉的新历史主义阅读实践》则以中国的文学作品印证了新历史主义关于文学文本是“力量的场所,正统力量与反对势力相冲突的场合”的观点。另外还有学者以文学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颠覆”和“抑制”作用来分析当代小说《一地鸡毛》的灰色官僚体制,剖析“老照片现象”,也令人耳目一新。

总的来看,十多年来国内学者发表的新历史主义论文主要偏重对其理论自身的剖析与评价,应用

(下转第87页)

211

信息综览 

济秩序的维护者和市场法律的执行者,国家机关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即是最大的诚信。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要加大诚信制度建设的力度和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为全社会树立诚信的榜样。

其次,要建立诚信信息披露制度。诚信信息披露制度是为社会提供服务的,避免信息不对称给人们造成的经济损失。诚信信息披露要体现及时性、公正性和有偿性。及时性在于提供当前有效、准确的诚信信息;公正性在于信息披露实事求是,面对公众一视同仁;有偿性在于适当收取服务费,补充诚信征集成本和制约随意性咨询行为。信息披露制度要求根据不同类型的信息在不同范围内披露,还要注意商业保密和个人隐私的保护。

再次,要建立诚信法律制度。诚信是一个道德问题,但作为一种制度,却要法律加以保障。目前,美国的相应法律法规有17项,如;诚实租界法、公平结账公平信用报告法、平等信用计划法、公平债务催收法、信用卡发行法、电子资金转账法、统一消费者信用准则、统一事业法则等。我国诚信管理制度也要求建立相应的法律保障,做到诚信管理有法可依,并维护诚信管理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公正性。如诚信管理的使用范围、诚信管理相关机构、诚信管理信息披露、诚信管理的有偿服务、诚信管理的处罚范围等都应有具体法规。在诚信问题上将道德制约与法律制约结合起来。

最后,营造诚信社会的文化环境。在一个缺乏诚信的社会,诚实守信的企业和个人往往吃亏,而失信者往往以极小成本获取极大利益。而这样的结果不仅是以极大的社会成本为代价,而且还形成了一种失信的亚文化氛围,即诚信不再为人们所追求,败德行为成为时尚,诚信危机腐蚀社会。因而,建立诚信管理制度还须形成一种诚信的社会文化氛围。总之,我们要营造的是市场公平的诚信社会,诚信机制是个人和社会最好的利益保护机制。

此外,还有必要开辟失信者退出市场的通道,以及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下,遵循国际经济活动的诚信原则的同时还要加强信用风险的防范。

(责任编辑:沈敏)

(上接第112页)

分析的文章还不算多。目前判断新历史主义能否在中国扎根,恐怕为时尚早。我们真正对其消化、吸收、应用,大概还须一段时日。

主要参考文章:

①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②王逢振:《今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③韩加明:《新历史主义的兴起》,《青年思想家》1989年第1期;④杨正润:《文学研究的重新历史化》,《文艺报》1989年3月4日,3月11日;⑤赵一凡:《什么是新历史主义》,《读书》1991年第1期;⑥《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⑦程锡麟的译文见《文学理论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韩加明的译文见《漓江》1997年第1期;⑧杨正润:《主体的定位与协和功能》,《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年第1期;⑨杨正润:《文学的“颠覆”和“抑制”》,《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⑩韩加明:《新历史主义批评的发展及启示》,《青年思想家》1994年第5、6期;

λ?林继中:《文化诗学刍议》,《文史哲》2001年第3期;

λω张首映:《20世纪西方文论史》第十八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λξ钱中文:《全球化语境与文学理论的前景》,《文学评论》2001年第3期;

λψ王岳川:《新历史主义的理论盲区》,《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λζ陈厚诚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第十一章《新历史主义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λ{李勇:《新历史主义对近现代的通俗文学研究的启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1期;

λ|韩毓海:《“民间社会叙事”的失败与张爱玲小说的意识形态性》,《人文杂志》1996年第3期;《几度风雨海上花———新感觉派小说的败北与我们的今天》,《上海文学》1995年第5期;

λ}李清:《权力话语中的阿Q》,《当代电大》1997年第2期。

78

《学术月刊》2002年第8期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浅谈国内乡村旅游 一、国外的研究现状 Richard Sharpley在2002年6月的《Tourism Management》中发表了《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一文。通过对诸多权威旅游研究的周刊,例如《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旅行研究》中刊登的相关文献的归纳总结,作者指出了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内容,根据其提供的资料,我认为可以集中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一、乡村旅游供给。作为乡村旅游的供给方,乡村旅游的开发者、经营者、目的地居民和地方社区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原始的驱动力;二、对乡村旅游者旅游动机及其特点进行剖析作为基础,再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市场细分,旅游市场将更为合理、精确;三、居民对乡村旅游的理解和态度。旅游地居民是乡村旅游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态度和感知会给乡村旅游企业带来直接的影响;四、乡村旅游的经济影响、社会影响以及环境影响,但总体看来,集中于前两者;五、乡村旅游营销。目前,国外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营销主体与营销策略、乡村旅游形象和品牌等方面;六、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在国外,人们认为乡村是独特的,因此对其格外关注与保护。实现可持续地开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保持乡村性的需要。 Suzanne Wilson在《Factors for Success in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一文中介绍了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认为发达国家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一个世纪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作者将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从概念内涵、经济、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展开分析总结,认为国外关于乡村旅游,从概念到乡村发展原因,发展方向、模式等都已有了一套相对完整全面的研究体系。除了传统的分析推理等研究方法,访谈法、图表法、综合法等也成为重要的运用手段。国外研究人士注重细节研究,将实际应用情况与理论相结合,将乡村旅游的实践创新推到一个新的层面。 二、国内的研究现状 何景文在2004年第19卷第一期《旅游学刊》中发表的《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一文中,提到了近年来中国乡村旅游发展取得的可喜成绩,也对其旅

环境审计研究

环境审计研究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核心是发展,要求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与世界上极大多数国家一样,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在坚持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既有宝贵的经验,也有沉痛的教训。由于这些沉痛的教训,各国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尤其是近10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中,重视审计独立监督、评价职能的参与,尤其是国家审计职能参与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工作。许多国家已成功地制订了相关的环境审计的法律、法规和审计规范,建立了相应的环境审计部门,培养了许多专职环境审计人员,环境审计已成为当前许多国家共同关注并全力予以实施的一项崭新的工作。 1995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召开以环境审计为主题的第十五届大会,大会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指出:“鉴于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问题和重要性,国际审计组织鼓励各最高审计机关在行使审计职责时,对环境问题进行考虑”。作为一个最高国际审计机关组织,它所倡导和鼓励的审计方向必然是世界各国审计机关关注的重要领域,必然对各国的审计工作起着有效的指导作用。 我国的环境审计才刚刚起步,涉及的领域还基本局限在对环保资金的审计评价上,而这与当今国际环境审计的发展状况相比是远远落后了;我国的环境法规还不够完善,环境审计的规范几乎是一片空白;开展环境审计赖以存在的人们的环境意识还比较薄弱。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和实践经验,对我国的环境审计在理论和实践上作一些前瞻性的初步探索,借以推动我国环境审计的立法、制定环境审计的规范、丰富我国环境审计实践的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环境审计的定义、意义和目标 l.环境审计的定义。对环境审计的认识,由于认知的背景和角度不同而不同,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三种观点。 (l)“环境管理责任论”对环境审计的定义。“环境管理责任论”的观点是把环境管理责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自主学习研究现状综述 自主学习的思想源远流长。继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之后,卢梭、第斯多惠、杜威等都是自主学习思想的倡导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自主学习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20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书中也系统总结了维果斯基学派、操作主义、现象学派、社会学派、意志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对自主学习做过的一些探讨。但是,由于研究者的理论立场和视角不同,对于什么是自主学习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目前,国外使用的与自主学习有关的术语也很多,如自我调节的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自我管理的学习(self—managed learning)、主动学习(active—learning)、自律学习(autonous learning)、自我计划学习 (self—planned learning)、自我监控学习 (self—monitored learning)、自我定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自我教育(self—education)、自我指导(self—instruction)等。在国外,自主学习思想一直受到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共同关注。但是,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信息加工理论心理学迅速发展,维果斯基的语言自我指导理论在西方得到了认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开始兴起,心理学领域的这些发展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对自主学习的理论阐述或者实践研究。

我意识是获取和应用意志控制策略的前提,在意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自主学习过程分为:内隐的自我控制过程,包括认知监控、情绪监控与动机监控三大类;外显的自我监控过程包括学习环境中的失误控制与任务控制。其中内隐的自我控制过程是自主学习的关键过程,而学习任务和情景的变化也会增强学生的一直控制。因此,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各种叛逆个意志控制策略来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以弗拉维尔为代表的认知建构主义学派认为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认知水平的提高,对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极为关键。通过直接教学、采用同伴辅导和学习问题讨论、开展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密峙安大学的宾特里奇(Pintrich,2000)教授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总体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 在众多西方学者对自主学习的界定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自主学习研究的著名专家、华盛顿城市大学的齐莫曼(B.J.Zimmenrman)教授。20世纪90年代齐莫曼在广泛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具有代表性的自主学习理论。齐莫曼认为,当前学生在元认知、动机、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具体来说,如果学生自己能够主动、灵活地应用元认知策略,能够自我激发学习动

小学语文学习评价的新理念

小学语文学习评价的新理念 内容提要: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语文课程标准》对此都有要求。新课标视野下,以生为本是小学语文学业评价应认真贯彻的新理念。以生为本,应构建小学语文综合评价体系;以生为本,应建立学生个性化语文学习档案;以生为本,要搭建语文学习的展示平台。以生为本,才能探索出一条既科学又具操作性的的评价体系,使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改工作能全面、有序、深入地发展。 关键词:以生为本学业评价小学语文新理念 评价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要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也在“评价建议”中着重指出:“语文课程评价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鉴别和选拔作用。” 过去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下,面对着一个个充满思想活力的学生,教师只是用单一的分数标准,来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估:教师为分数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家长为高分而喜,为低分而愁,学科成绩成了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就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方面同样存在着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评价主体局限等诸多不足。在实施语文学业评价的具体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简单化,惟量化等弊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理念是以人为本,促进个体和谐的发展性评价。在语文学业评价过程中,应当以生为本,关注人文素养的发展,应将语文教学的长远效果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置于重要的评价地位,应该让每个学生在人性化的评价中昂首前进。 一、以生为本,构建小学语文综合评价体系 小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若是考核中仅用书面形式以一张卷子来考查语文基础和作文能力是无法科学、合理、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的,应该把听、说、读、写以及学习的兴趣、态度、习惯,乃至语文实践的情况都纳入评估的内容才行。我们的小学语文学业评价体系主要有四大方面: 一是“学习品质”,它包括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评价时参考内容可以是思考发言、作业书写、完成情况;读、写姿势、阅读课外书报、收集各种信息等;二是“认知能力”,它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它包括:看书报及新闻并摘要做笔记、写周记、办手抄小报、写观察日记、随文练笔、参加语文学科竞赛活动等;四是“自我展示”,即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挑一个自己最拿手的内容(如朗读、讲故事、书法、写作等)进行展示。在具体的测评中允许学生在多项内容的测评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单项或多项选择,并参与测评,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又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我们县小学语文学业评价采用的是“分项测评”的方法,如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逐项考查;如写字考核,不但要把字写好,还要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口语交际的形式更为多样化,除了针对一个现象或一个热点问题发表见解外,还有朗读、讲故事、演讲等形式,同时要参照平常课堂发言的情况来评定成绩;阅读则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去理解词、句、段、篇的能力;而写作能力的考查,除了评定教材规定的习作成绩外,还将学生参加征文活动或完成自然、社会、劳动、科技等学科的小论文等进行量化加分,意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切实提高语文能力。 为了便于掌握学生的成长足迹,充分发挥语文学业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我们县力求体现“以生为本,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并遵循以下原则: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研究价值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纵观目前国内外本课题研究现状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一是研究信息化教学的多,研究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少;二是研究高校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多,研究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少;三是研究城镇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多,研究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少。这种现状不利于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加强,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这对于广大农村中小学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这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施,要想更进一步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农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开展本课题研究,加强农村中小学的班级管理。 2.选题意义: 本课题填补了国内外研究的空白,贯彻落实了马列主义全面发展的观点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关注了师资力量教育质量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关注了处于弱势的农村中小学生,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正像农民不富农村不活一样,如果农村广大的中小学不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那么它将永远薄弱,教育公平永难实现,素质教育仍将是一句空话。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和推广有利于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有利于农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因而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的研究和推广,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武装了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为农村中小学的班级管理提供了现代化的科技平台,这将大大提高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有利于农村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因而有着重大的研究价值。 二.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创新之处 1.研究目标 ①通过本课题研究把信息技术引入和推广到农村中小学的班级管理之中。 ②提高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③改善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薄弱的现状。 ④促进教育的公平。 ⑤促进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实施。 2.研究的内容 ①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中信息化的程度。 ②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中信息化现状的原因 ③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④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途径。 ⑤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方法。 ⑥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推广。 3.主要观点 ①目前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 ②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班级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③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④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4.创新之处 ①瞄准了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信息化这个薄弱环节。

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样两个基本方面。教育公平之所以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除了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外,教育还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增进社会公平,因而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实际国情,我国的教育公平虽然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距和一些突出的问题。在教育进入新的大发展阶段之时,教育公平问题已经凸显。这主要表现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地区差别;由于城市和农村巨大的发展差异造成的城乡差别;由于贫富差距和家庭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所形成的阶层差异;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造成的男女性之间在教育上的性别差别;在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存在的民族差别等等。 一、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和问题 1.地区差别:教育差距加大 中国是世界上地区差异特征最显著的国家之一。据胡鞍钢等的研究,90年代中国的地区差异比发达国家历史上出现过的最大值还要大。而且,“八五”期间出现了地区经济发展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同时呈扩大的趋势:各地人均GDP 相对差距呈扩大趋势、最富地区与最穷地区人均GDP 相对差距出现扩大趋势、各地区人均GDP 绝对差距进一步扩大、最富地区与最穷地区人均GDP 绝对差距进一步扩大。〔1〕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1988年为2.2∶1,1997年为2.5∶1.以地区差距论,199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以中部1,则东部、中部、西部的比例为1.45∶1∶1.04;以农村居民收入论,以东部为1,则东部、中部、西部的比例为1∶0.75∶0.63.〔2〕这是认识我国社会公平问题的一个基本背景。 在这一背景下,各地的教育差距仍然十分明显,且最发达地区和最贫困地区之间的差距仍在加大。以1998年我国“普九”的人口覆盖率为例,一片地区(东部)达到96.47%;二片地区(中部)达到81.87%,三片地区(西部)仅达到42.26%.〔3〕当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基本普及初中教育时,西部地区则仍有2/3的县未达到85%的普及初中标准,西部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则尚未普及初等教育。 据XX教科院智力所的研究,我XX务教育的差异度,全国可分为五类地区,最发达的A 类地区为、XX、XX;B 类地区为XX、XX、XX、XX;最差的E 类地区包括XX、XX、XX、XX、XX、XX。1994年,A 、B 、E 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 )之比5.6∶2.9∶1.0;当年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之比为3.0∶2.0∶1.0,与1988年(这一比率为2.8∶1.5∶1.0)相比,呈加大趋势。〔4〕我国地区差距的另一个特点是:不仅各省区之间差距明显,在同一省内,以及地区之内县际差异同样很大。据XX教科院智力所对县际差距变化的研究,Gini系数由1994年的0.238下降为1997年的0.235,县际差距在总体上得到控制;但最低10%县的不利状况更加突出。 据对1782个县的统计分析,小学生和初中生生均经常性支出,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地区内县际差距大于地区间差距。比较而言,小学入学机会平等较令人满意;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初中入学率差距比较突出,少数民族自治县与非少数民族县的初中入学率组间差距也较明显。由于初中教育的急剧发展,初中教育投资增长滞后的矛盾突出。〔5〕

中外近20年来乡村旅游研究的主题综述

中外近20年来乡村旅游研究的主题综述 : 1、引言 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人们越来越希望回归自然,返回原野,同时由于农村经济重组和农业危机严重减少了乡村地区的经济来源,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和农业的最佳结合体,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1994年,《国际可持续旅游研究》发行专刊第一次尝试构建一系列的理论框架将 乡村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活动中的特殊旅游活动进行系统研究,被认为是学术界有关乡村旅游学术研究的开端。经过近20年的发展,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也呈现出 多样化的特点。为了更系统地把握乡村旅游的研究脉络,本文通过对1994年以后 出版的有关乡村旅游研究文献的研读,在对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5个研究主题对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提出未来乡村旅游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后继针对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2、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世界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欧洲被认为是世界乡村旅游发展最早和最成功的区域。欧盟专门针对欧洲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了欧盟第五框架协议,该协议提出了欧洲综合乡村旅游管理方针,并在资金、政策、教育培训等多方面给予乡村旅游发展大力的支持。新西兰、爱尔兰等国家制定法规和政策把乡村旅游作为避免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的宣传和促销是葡萄牙旅游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西班牙通过170多个乡村旅游协会之间信息、技术、培训、管理的沟通与合作,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美洲的乡村旅游发展极不平衡,美国和加拿大重视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教育,在各个主要乡村社区向旅游者提供乡村自助游的宣传手册;墨西哥由于可进入性差,同时受一些在墨西哥旅行危险的宣传影响,乡村旅游发展比较缓慢;阿根廷政府推出的“南美土著部落”、“马背上的阿根廷”等乡土气息浓厚的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广大的国内外游客。南非国家白皮书中明确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南非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南非的很多自然资源独特或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社区均通过开展野生动植物的观赏和博彩业等乡村旅游活动来提高社区生活水平。亚洲乡村旅游发展各具特色,中国国家旅游局坚持推进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示范点遍布中国内地31个省区市,覆盖了农、林、牧、副、渔各种业态;日本各地观光农场结合生产独辟蹊径,用富有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特色的服务设

人性研究学术观点综述

[收稿日期]2003-12-02 [作者简介]王志义(1956-),男,内蒙古包头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列教研部副教授,南开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2004年3月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M ar.,2004 第33卷 第2期 Journal of Inner M 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 Vol.33 No.2 人性研究学术观点综述 王志义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列教研部,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摘 要] 中国古代人性论可归结为性善论、 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四种观点。外国人性论可归结为人性平等论与人性利益论、人性神性论与人性禁欲论、人性利益论与人性需要论、人性理性存在论与人性自然属性论、马克思主义人性论五种观点。笔者还介绍了王海明先生新人性善恶论。 [关键词] 古代人性论;西方人性论;马克思主义人性论;新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B82-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7623(2004)02-0038-03 人性是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也是伦理学即道德哲学中的基本概念。人性概念很复杂,几千年来一直众说纷纭,在中、外哲学史上形成很多理论观点。 一、中国古代人性论 人性善恶是中国哲学的重大问题,自古以来人们争论不休,可归结为四种观点: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亦善亦恶论。 1.性善论。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本善的理论。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他认为,人性即/人所以异于禽兽0的本质属性,具体指/恻隐0、/羞恶0、/辞让0、/是非0等四种道德心理,它们是仁、义、礼、智四德的根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0。肯定/四德0之善是/四端0之心的扩充和发展。后儒的人性论,虽各具形式,但大多肯定人性中具有为善的心理根据,并赋予/无不善0的价值规定,以为人性之根本。孟子都以为只有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人之所以为人者才是人性。这就将人性与人性的一部分(亦即人的特性、人性的高级部分)等同起来,因而是片面的、错误的。 2.性恶论。中国古代一种主张人性本恶的理论。战国荀子首先提出。荀子认为,论性必先明/性 伪之分0:/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0(5荀子#性恶6)。/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0等不待事而后生的感性欲望就是/人之所生而有0的自然本性。礼义道德则是后天的人为。强调:如/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导),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0(同上)。认为孟子视人性为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0(同上)。否定善的先验论,而赋予人的自然属性以恶的价值评价,或以自然属性为后天行为恶的根源。据此论证了礼义的起源和礼法兼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同时又为/化性起伪0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提供了理论依据。汉以后,由于正统儒家一般都尊德性而贬情欲,/性恶论0的影响不及/性善论0大。 孟子是性善论的代表,荀子是性恶论的代表。二者看似相反,实则错误相同。这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人性本来是多元的:既固有同情心而能利他,又固有自爱心而必利己。可是,孟荀对于人性的界定却都同样是片面的:孟子以为人性仅仅是同情利他;荀子则以为人性仅仅是自爱利己。另一方面,道德之真正目的、道德终极标准本来是增进社会和 # 38#

语文学科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案

语文学科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案依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中心、中教部的工作意见及工作计划,依据《教学大纲》《课标》中高考《说明》的要求以及教材内容,根据我县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围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任务,特制定《语文学科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检验和考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发挥评价对教学的正导向作用。 1.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诊断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更要关注他们语文学习的过程方法及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教师在反思和创新中成长。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全面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发展,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诊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反思在学习策略、学习习惯、思维方法上的长处与不足。知识与技能评价以量化为主,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定性为主。 3.体现语文新课标的学科评价理念。 (1)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价)。 (2)评价方法多样化(口试;笔试;考查;观察记录;活动记录;书面总结等)。 4.简约易行,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二、评价依据 初中阶段目标 (一)阅读 1 .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 2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默读的习惯,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 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初步掌握精读和略读的方法。 3 .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 4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 .学习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6 .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7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 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 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 部)。 8 .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学会利用其他工具书和多种媒体。 (二)写作 9 .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 10 .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和中心,做到感情真实,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注意简洁得体。 11 .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运用联想或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12 .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13 .养成观察分析周围事物、收集积累语言材料、勤动笔多修改的习惯。 14 .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 次,字数不少于0.7万,其他练笔不少于l 万字。45 分钟能完成500

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文献综述 摘要:本文通过综述近几年来相关学者对教育的研究实况,进一步了解教育发展现状,为更好地进行教育公平研究打下基础。 关键词:教育;公平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日益深入,社会大众对教育的发展尤为关注。如何实现教育公平,进而通过教育公平改善和促进社会公平是当前重要的政策目标。 一、相关实证研究综述 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是决定义务教育是否公平的主要因素,更是许多学者研究的核心问题。王善迈等学者认为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等,主要体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居民之间的不均等上。[1]区域间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研究在早期比较受关注,杜育红以省为分析单位,系统地分析了各级教育经费的地区性差异如何随时间而变化。这一研究指出,在1988年至1996年期间,小学和初中的生均经费省区间的差距都在不断加大。[2]曾满超和丁**利用1997年和1999年县级数据研究了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状况,结果发现小学和初中的生均总支出的地区不均衡有所扩大,其间城乡差距有所扩大,且省内差距大于省际差距。[3]近年来,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研究逐渐增多,沈百福的研究显示,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的城乡差异远远大于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政策分析中心研究人员的研究显示,城乡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些差距正在逐步缩小。[5]翟博的研究也指出, 1993年-2003年我国小学和初中生均经费城乡差异在拉大,而生均预算内经费城乡和教师合格率差异均正在逐步减小。[6]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资源配置公平研究比较薄弱,袁连生指出,即使在同一城市或同一财政负担区内,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在办学条件方面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7]王蓉用多水平的回归分析方法,以学校组群为分析单位,也发现一县之内的各种类型学校之间存在严重的资源分配差异。[8] 与义务教育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公平问题研究相比,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义务教育结果公平问题的实证研究比较薄弱,探讨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对结果公平影响的实证研究非常缺乏。蒋鸣和发现教师学历、校舍及设备条件均与教育质量显著相关,但生均经费和公用经费与教育质量之间相关关系较弱。[9]薛海平和闵维方采用三层线性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初中教育质量在个体、班级和学校三个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教师资源配置对教育质量差异有重要影响,班级规模对教育质量有显著负影响,但生均公用经费与教育质量相关关系较弱。 [10]胡咏梅和杜育红利用两层线性模型对西部五省农村初中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质量关系的分析表明,校际间的教育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配置对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财力资源配置对教育质量影响不显著。[11] 基于以上研究,薛海平、王蓉在对义务教育质量公平分析时得出结论:由于学生个体和家庭社会背景、教师背景以及学校背景差异的存在,我国中、东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学教学质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对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分析中结果表明:我国中、东部义务教育阶段校际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程度在新机制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有较明显的减轻。[12] 程红艳在2006年-2007年**市某城区(W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非均衡发展状况的调研中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存在差距,首要原因是教育投入的问题。[13] 胡映兰以湖南省**市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全面落实后的几个年份(2005-2008)作为考察点,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一方面,两免一补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教育费用负担明显

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研究.doc

《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研究》近日公布研究结果后,“高等教育公平”成为热点话题。记者就此采访了课题主持人杨东平教授——— 五大差距影响高等教育公平高中机会不均等延伸至高等教育 记者:什么是教育公平?目前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杨: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十五”计划中有关教育指导思想第一次提出教育公平这一概念。《我国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研究》这一课题采用的数据主要为历年国家公布的统计资料,200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10个省市高中抽样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部分高校问卷调查的结果。 研究发现,影响高等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中,按重要性程度依次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民族差距、性别差距。同时,阶层差距正在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 课题的主要结论有三:一是城乡差距正在改善,二是阶层差距正在凸现,三是大学教育机会是高中教育的扩展和延续。 虽然城市学生高考入学机会仍然大大高于农村学生,但这一恶化的趋势在减小,同时从总量的、宏观的不均衡,转为隐性的、更深的层面。它主要体现为城乡学生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分布。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相对薄弱的地方院校,主要分布于农林、军事、教育等收费较低的学科,他们中许多人处于贫困状态。 阶层差距正在凸现。随着在近年来的社会转型中城乡差距、贫富差距逐渐拉大,高等学校在校学生中的阶层差距逐渐扩大,成为显著的问题。具有更多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优势阶层子女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机会,较多地分布在重点学校和优势学科。他们的录取分数低于低阶层家庭的学生。 大学教育机会是高中教育的扩展和延续。现实存在的各种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整个教育体系结构性不均等的一部分,在相当程度上是高中教育阶段机会不均等的一种累积和延续。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不是建立在基础教育的相应发展之上,而是单向突进的。1998年至2002年,高等教育的升学率从46.1%上升到83.5%,共上升了37.4个百分点,而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却仅仅增长了7.6个百分点。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高中教育的发展滞后,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最为狭窄的瓶颈。 有了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才可能有结果的公平 记者:哪些措施有利于使高等教育机会更趋均衡? 杨:一是改变高中教育状况。目前高中主要设在城市,农村学生的入学机会较少,而且城市生均经费比农村高出很多。有些地方在尝试推行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教育,打破城乡二元的传统格局。如浙江义乌统一城市农村教师工资标准,农村教师还有额外补贴。北京市正在修订《普通教育事业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和《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纲要》,将首次取消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加上市场经济营造的激烈竞争的氛围,导致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西班牙开始发展现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随后,乡村旅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发展,并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中国的乡村旅游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自我发展和20世纪90年代的倡导发展,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了21世纪旅游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迄今为止,学者们对它进行了研究,并创造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相关研究还有待深入。现将近年来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研究的文章综述如下。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兴起研究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研究 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作了很多种界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社会各界普遍认可的说法。不同的专家学者所关心的领域和重点不同,因而对于什么是乡村旅游,其观点和看法各有侧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Bramwell&LaneB (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型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1]何景明,李立华(2002)给出了狭义的乡村旅游的概念: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2] 杜江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3] 王兵 (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4] 肖佑兴 (2001)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即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5] 通过对现有一些乡村旅游概念的比较和分析,乡村性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如果对这个乡村旅游概念中“乡村性”这个特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可能导致乡村旅游概念的模糊。 (二)乡村旅游发展动因研究 任何旅游活动产生的动力都来自于需求市场和旅游动机两个方面,乡村旅游的兴起也同样如此。

学生学业评价总结

学生学业评价总结 现今的学业评价是与教学过程一样重要的。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发展,尤其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在这一段时间里,我力求评价内容多样化:不只关注成绩,更关注学生的能力提高及其独特的情感体验;使评价动起来:不只关注期中、期末成绩,更关注学习过程;使评价主体互动化:不只是教师评价,而是教师、家长、学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 首先,确立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我制定了最基本的评价内容与标准:1、道德品质:你学会尊敬师长、体贴家人了吗?你学会与同伴较好地相处了吗?你学会做卫生了吗?你自觉去做保护环境的行为(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不攀花折草等)了吗?你学会最基本的社会公德了吗?你关心班,为班级做了什么吗?2、学习能力:你对各科都有兴趣,上课都好好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了吗?你能用预习、复习等方法主动学习吗?你爱读书,回读书吗?你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吗?3、交流与合作:你能和你的同桌、一个小组的同学合作学习吗?你能在别人发表意见时不打断别人并认真倾听 吗?你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努力提高自己吗?4、个性与情感:当你遇到困难能先自己想办法克服吗?你对人、对事有自己的看法、想法吗?你觉得你比别的同学差吗?当有的伙伴不小心伤害了你,你能原谅他吗? 其次,依照以上几个方面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一)、建立完善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教师从学生课前资

料的收集,课堂上的学习过程,课下的作业情况,各类测验与考试,家长会、家访等各种途径对以上评价目标进行评价,并及时写出激励性的评语。比如说,建立成长记录档案,把我的表扬与赞美让学生及时了解,让其在愉快中不断进步;建立“红花擂台”,让学生在与自身的纵向比较和与同学的横向比较中得以发展。(二)、建立家长信息及评价。通过开家长会、与家长单独交谈、家访等,收集家长方面的信息,并与家长一起管理好学生的成长记录档案,注重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我班的李贺龙同学,特别聪明,可是做事总是拖拖拉拉,还经常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上课时也总想偷懒,是家长的参与才促使了他进步。我与他的妈妈长谈过几次,了解了他的详细情况,并与他、他的妈妈达成协议:如果他在学校表现好,老师就不给他的妈妈打电话,他妈妈“五一”就带他去旅游,如果他在家表现出色,妈妈就不给老师打电话,老师就要对他提出表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真的进步了。(三)、建立学生评价体系,让学生自己、学生之间进行评价。比如,在“酷儿争章”活动中,我们先定章,定章之后学生互相监督、努力去做,最后召开主题班会,让学生互相评价。这样一来,学生参与了评价,也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做了。我还鼓励学生写成长日记,鼓励学生以绘画、写作等形式表现自己的成长足迹,表现自己的愿望(及发展方向)。 最后,明确提出以后的发展目标。评价为了发展,在评价后,根据学生的成就、潜能和不足,制定发展计划。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不足,

教育公平综述

教育公平文献综述 教育公平是教育基本普及之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不仅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而且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关于教育公平问题,欧美各国谈及很早也很多,尤其在二战以后,美国兴起了教育机会均等运动,教育公平问题迅速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理论和教育决策的一个核心问题。在我国,有关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民主化的一个主要方面才逐渐成为社会与学界关注的焦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核心环节。教育不公不仅危及社会公平和社会效率,而且危及社会稳定,进而危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笔者试通过对国内外学者有关教育公平研究文献的粗略梳理,以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新形势下的教育公平问题。 1、教育公平的历史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教育公平是一个古老的理念。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最早提出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亚里士多德则最早提出通过法律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并提出要“平等地对待平等的,不平等地对待不平等的”。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教育者追求教育公平的理想信念和良好愿望。教育公平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是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在宣言中,“受教育权”被确认为一项人权,它规定:“教育,至少初等教育以及基础教育应是免费的”,“初等教育是义务的”,“而高等教育的入学,应该根据才能对所有人完全平等地开放”。 二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教育规模大为扩展,人们的受教育机会也进一步增加。为了了解教育机会平等在教育领域达到了什么程度,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各国的社会科学学者进行了大规模的实证调查。随着英国的《普洛登报告》(1966)、美国的《科尔曼报告》(196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各国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系列研究报告》的发表等,他们发现,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规模虽然扩大了,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社会促进教育平等观由争取教育权利的平等向教学过程中受教育机会的平等甚至向教育结果即学业功机会平等演变。 2、国内外学者的教育公平观 关于教育公平,国外学者作过大量的论述,诸多观点之间存在着平行、包容、交叉以及相悖的现象,笔者就各种观点进行了粗浅的梳理,认为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种: 第一,个人国家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公平教育的含义。首先,公平的教育应该使每个人特有的能力得到发展,为了使每个人都能通过教育获得发展,必须提供相同的教育机会,这种机会不应该受种族、地域、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其次,个人的能力应该以有益于整个国家的方式而发展,也就是说个人的发展不能以妨碍他人或整个社会的发展为代价。 第二,动态论。瑞典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对教育公平作了动态的、较为全面的界说。他认为教育公平有三层涵义:“教育起点的公平;中间性阶段即教育过程的公平;最后目标即教育结果的公平。”① 第三,社会发展论。J·科尔曼把“教育机会均等”这一概念归纳出四种涵义:(1)在前工业社会中,家长制盛行,还没有教育机会均等目标出现;(2)在工业社会中,教育机会均等发展到创办面向人民群众子女的、基础的、义务的和公款资助的教育;(3)在欧洲的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那里,教育机会均等被界定为“为所有儿童提供同样的教育机会”,即不论其社会出身,人人都能不受限制地接受教育;(4)在自由主义的理论中,教育机会均等观念被解释为受教育结果或学业成绩的均等。科尔曼还指出,教育机会的均等,“只可能是一种接近,永远也不可能完全实现。” 第四,相对论。哈佛大学哲学大师罗尔斯把公平分为两类,一是“均等性”的公平,其

浅析教育公平问题

浅析教育公平问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发展程度对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兴衰存亡都至关重要。促进教育公平,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 教育的不公平发展破坏了社会公平,也有可能危及社会的安定和可持续发展,以致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社会的文明进步。因而,如何实现教育公平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教育公平的缺失有很多表现形式,从宏观地来看,我将这种缺失分为以下几种: 城乡公平缺失。在一些农村、山区,九年制义务教育根本得不到保障,很多适龄孩子没能力和机会入学,辍学率相当高;在偏远地区,基础设施、师资得不到保证,学生们坐在危房中读书很常见,学校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教师,只能上最基础的几门课。反观,在城市中的学生,却享受着不断升级换代的教育设施,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在家长的安排下上着各种课外辅导班,接受素质教育。这种公平缺失严重挫伤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地区公平缺失。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高校的数目、质量远远大于一般的省市、自治区,这些高校的经费很大程度地依靠的是当地政府的支持,作为回报,在招生政策上表现为向本地区倾斜,划分出很大部分的名额给当地,有些高校甚至大部分在当地招生。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很多高校较少的省市、自治区的学生的升学,为了考上大学,只有拼努力、毅力、体力、精力,严重地影响了这些学生的正常发展。此外,在长期倾斜性的经济政策支撑下,造成了我国较大的地区发展差异,地区间居民的收入差异很大,而我们看到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资源的分配是按照收入来进行的,你要享受高等教育,你必须支付高额的费用(而且这个费用依然在上升),这种状况造成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 阶层公平缺失。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以后,我国的一个现实是消灭了剥削阶级,阶级矛盾已经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了。但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后,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现实是劳动人民内部出现了分化,很多阶层分化出来。阶层除了所从事工作性质的差异外,另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收入差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收入差异逐渐演变为身份差异。收入越高的人,如私营企业主、民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