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产养殖用药禁忌和用药规范

水产养殖用药禁忌和用药规范

水产养殖用药禁忌和用药规范

一、水产养殖贴士:特种水产养殖品种用药禁忌

鳜鱼:鳜鱼对敌百虫、硫酸铜等药物比较敏感。敌百虫浓度0.2毫克/升以上、硫酸铜浓度0.7毫克/升以上,就可致鳜鱼中毒死亡,故池塘使用时应掌握适宜的用药量。

河蟹:河蟹对晶体敌百虫、硫酸铜溶液较为敏感,全池泼洒时,敌百虫浓度应控制在0.3毫克/升以下,硫酸铜浓度应控制在0.7毫克/升以下。

青虾:青虾对菊酯类、晶体敌百虫、硫酸铜溶液等较为敏感,故应禁用或慎用。生产上严禁使用敌杀死。全池泼洒时,将敌百虫溶液的使用浓度控制在0.013毫克/升以下,硫酸铜的使用浓度控制在0.3毫克/升以下。

罗氏沼虾:罗氏沼虾对敌百虫溶液特别敏感,严禁使用。全池泼洒消毒时,漂白粉的浓度应控制在1毫克/升以下,硫酸铜浓度0.3毫克/升以下,生石灰溶液25毫克/升以下。

鱼虾蟹混养:鱼、虾、蟹混养池禁用或慎用晶体敌百虫、硫酸铜溶液。各药物适宜使用浓度:生石灰10~15毫克/升,优氯净0.3~0.6毫克/升,土霉素0.1毫克/升,硫酸锌0.5~1毫克/升。

二、如何规避水产用药的药害事故

近年来,养殖户因用药时不注意养殖水体的水质情况、用药对象、天气变化、药物性质与注意事项等而乱(滥)用药物导致大大小小药害事故时有发生。为有效规避用药不当引起的药害事故,安全有效使用药物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笔者结合多年经验,现总结如下:

用药顺序

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核心就是要遵循联合用药的用药顺序。根据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病规律,总结数年药物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经验,在正确诊断疾病的基础上按照“先改水、再杀虫、后杀菌、然后口服、最后调水”的联合用药的规程可有效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其中“先改水”是在养殖池塘水质不良或长期用

药无效或久治不愈或水产养殖动物发生明显的应激反应并产生应激性大量死亡的条件下实施的,改水目的是为了消除或缓解水产养殖动物的应激反应、降解或消除池塘中的药物残毒以及增加外用泼洒杀虫杀菌制剂的效果。常用的药物有多硫化合物、高铁酸钾、硫酸铝钾、腐植酸钠、硫代硫酸钠等。

搭配原则与剂量

为防治药害事故发生,应规避随意将不同类别的药物混配使用及超剂量使用药物全池泼洒或口服。每一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物理化学性质,大多数渔药生产企业出品的药物均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成份复配而得,如果只关注商品药物的主要成份随意将不同性质的药物混合后全池泼洒,可能会通过化学和物理反应增加药物对水产养殖动物的毒性而发生药害事故,即使是相同性质的药物通过混合也会增加单位面积的用药浓度从而发生药害事故,因此将两种药物混合或配合使用时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复配方式是在水温较高或水质较肥时选择两种或三种单剂的氯氰菊酯、辛硫磷、阿维菌素进行混合后防治常规养殖鱼类疾病,为增加疗效并减少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刺激性,常将强氯精和溴氯海因、戊二醛和苯扎溴铵混合后使用。

无论是使用药物全池泼洒还是药物口服,选择药物用量时必须参照产品说明书的使用剂量,如需加量使用时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外用泼洒药物不得用于口服,否则不仅会使水产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更会发生药害事故。

部分鱼药极限浓度及配伍禁忌

部分渔药极限浓度及配伍禁忌 一、用药极限浓度 鳜鱼:鳜鱼对敌百虫、硝酸亚汞、福美砷、氯化铜等敏感,前三种药物施用浓度在0.2ppm以上就会造成鳜鱼不同程度死亡,1.5ppm以上的福美砷、0.7ppm以上(pH<7时)的氯化铜也能造成鳜鱼中毒死亡。因此,鳜鱼池不宜使用上述药物。 乌鳢乌鳢对硫酸亚铁严重过敏。在乌鳢的人工养殖过程中防治鱼病要慎用或不用硫酸亚铁。 淡水白鲳防治淡水白鲳鱼病不可滥用药物,特别是对有机磷农药最为敏感,敌百虫、敌敌畏等均属禁用药物。 加州鲈加州鲈对敌百虫较为敏感,一定要慎用。据试验,杀灭锚头蚤幼虫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要控制在0.3mg/L以下。 虹鳟鱼虹鳟鱼对敌百虫、高锰酸钾较为敏感。水温在11.5℃~13.5℃时,敌百虫对虹鳟成鱼的安全浓度为0.049g/m3;在16℃~16.2℃时安全浓度为0.018g/m3~0.054g/m3;特别对虹鳟幼鱼敏感性较强,应禁用。高锰酸钾对虹鳟鱼的安全浓度为0.035g/m3,亦属敏感性药物,它属强氧化剂,一般不留残毒,且对类纤毛虫等原生动物寄生虫有特效,应用剂量小,易分解,可使用。 鳖鳖对抗菌药物有一定的过敏,如果使用过量会产生较强的毒副作用,应慎用。如鳖的腐皮、穿孔、烂颈等病,是由细菌感染的,用喹诺酮类中的抗菌药物,在应用中较少产生抗药性,但对骨质关节和软骨组织有较大的不良作用,50g以下规格的鳖苗内服,会产生骨质变性和畸形。如鳖的败血型红底板、白底板病,使用氯霉素在机体内可引起溶血性的贫血,会加重病情,加速死亡。 河蟹河蟹对晶体敌百虫、硫酸铜较为敏感,要慎用,全池泼洒敌百虫一般控制在0.3 g/m3以下,硫酸铜在0.7 g/m3以下较安全。 青虾青虾对二二三乳剂、甲胺磷、呋喃丹、杀灭菊脂、敌百虫(晶体)、硫酸铜等较敏感,应禁用或慎用,特别对敌杀死非常敏感,应禁用。敌百虫、硫酸铜应慎用。全池泼洒,敌百虫一般控制在0.013 g/m3以下,硫酸铜在0.3 g/m3以下较安全。 罗氏沼虾罗氏沼虾对敌百虫特别敏感,应禁用。控制使用药物:漂白粉在1 g/m3以下,硫酸铜在0.7 g/m3以下,生石灰在25 g/m3以下。 蛙类据试验:无论成蛙、幼蛙在1%盐度水里就无法生存,蝌蚪的池水中盐度不能超过1‰。在人工养殖的过程中防病要注意盐度的积累成害。 水蛭水蛭对碱性药物十分敏感。在人工养殖的过程中,防病应禁用氨水,慎用生石灰,以免死亡。

水产养殖用药禁忌和用药规范

水产养殖用药禁忌和用药规范 一、水产养殖贴士:特种水产养殖品种用药禁忌 鳜鱼:鳜鱼对敌百虫、硫酸铜等药物比较敏感。敌百虫浓度0.2毫克/升以上、硫酸铜浓度0.7毫克/升以上,就可致鳜鱼中毒死亡,故池塘使用时应掌握适宜的用药量。 河蟹:河蟹对晶体敌百虫、硫酸铜溶液较为敏感,全池泼洒时,敌百虫浓度应控制在0.3毫克/升以下,硫酸铜浓度应控制在0.7毫克/升以下。 青虾:青虾对菊酯类、晶体敌百虫、硫酸铜溶液等较为敏感,故应禁用或慎用。生产上严禁使用敌杀死。全池泼洒时,将敌百虫溶液的使用浓度控制在0.013毫克/升以下,硫酸铜的使用浓度控制在0.3毫克/升以下。 罗氏沼虾:罗氏沼虾对敌百虫溶液特别敏感,严禁使用。全池泼洒消毒时,漂白粉的浓度应控制在1毫克/升以下,硫酸铜浓度0.3毫克/升以下,生石灰溶液25毫克/升以下。 鱼虾蟹混养:鱼、虾、蟹混养池禁用或慎用晶体敌百虫、硫酸铜溶液。各药物适宜使用浓度:生石灰10~15毫克/升,优氯净0.3~0.6毫克/升,土霉素0.1毫克/升,硫酸锌0.5~1毫克/升。 二、如何规避水产用药的药害事故 近年来,养殖户因用药时不注意养殖水体的水质情况、用药对象、天气变化、药物性质与注意事项等而乱(滥)用药物导致大大小小药害事故时有发生。为有效规避用药不当引起的药害事故,安全有效使用药物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笔者结合多年经验,现总结如下: 用药顺序 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核心就是要遵循联合用药的用药顺序。根据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发病规律,总结数年药物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经验,在正确诊断疾病的基础上按照“先改水、再杀虫、后杀菌、然后口服、最后调水”的联合用药的规程可有效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其中“先改水”是在养殖池塘水质不良或长期用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水产养殖的安全用药原则 病害的防治是水产养殖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提高产量和效益,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对所养殖的水产品提倡预防为主的方针,一旦发病需做出正确诊断,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尽量使所用的药物发挥最大作用,而药物的残留降低到最低水平。从健康养殖的角度出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1.规范用药,健全档案 渔用药物的使用必须按照《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1—2001的规定执行,少用或不用抗生素类药,严格执行《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切忌随意加大药物用量,以免造成养殖品种出现药物中毒甚至集中死亡。生产者应养成购买鱼药时索要处方的习惯,建立健全养殖池塘档案,尤其是对药物使用情况及其效果应作详细的记录。建立起水产养殖用药的可追溯制度。严格执行农业部制定的《禁用清单》,杜绝使用禁用药物。 2、正确诊断病因,合理选用药物,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性和理化特性正确的诊断是成功治疗的首要条件,根据症状和病原来准确确定病因,正确诊断后根据药物的适应来选择药物,并采用合理的投药方法。同时应注意药物发挥疗效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指望用药的当天就能迅速见效。 3、使用药物宜早不宜迟 发病动物一般最早出现的症状是食欲丧失,也就不能摄食药饵,口服药物对发病的动物不起作用,已发病的不易治好。而投用的药物对当时尚未发病的动物起了预防性的保护作用,所以对养殖水产品来说真正的治疗是很少的,故水产养殖上更显出预防重于治疗的重要性。动物发病后如果治疗太迟,发病率就会迅速增加,给治疗带来困难。 4、内服外用药物结合使用 两种给药方式具有不同的作用。对于细菌性疾病无论是体表感染还是全

身感染都应内服和外用相结合;对于体表寄生虫感染,一般只需使用外用药物即可,但有时采用内服给药也可奏效。 5、必须强调综合治疗措施 在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动物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过分依赖抗菌药物的功效,而忽视饲养管理及水质环境的改善常是失败的主要因素。 6、提倡生态综合防治和使用免疫增强剂、微生态制剂、生物渔药、中草药 免疫增强剂通过作用于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来提高水产动物的抗病能力,并减少使用抗生素等化学药物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比化学药物安全性高,比疫苗应用范围广,能显著提高水生动物的免疫功能。微生态制剂安全、低毒、有效,已经引起水产养殖者的重视。生物渔药是通过某些生物的生理特点或生态习性,吞噬病原或抑制病原生长。中草药具有来源广泛、使用方便、价廉效优、毒副作用小、无抗性,不易形成渔药残留等特点。 7、要注意遵守休药期 渔用药物进入水产动物体内之后,均会出现一个逐渐衰减的过程。因为水产用兽药的种类、使用药物时的环境水温和水产饲养动物的种类不同,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代谢过程所需的时间长短也有所不同。因此,为了保证水产品消费者的安全,避免水产动物体内残留的药物对消费者健康的影响,每种水产用兽药都有其相应的休药期。养殖者对所饲养的水生动物使用药物后,绝对不能将休药期尚未结束的水产养殖动物起捕上市。

【收藏】渔药使用配伍禁忌、禁用药、替代药详细清单,收好不谢!

【收藏】渔药使用配伍禁忌、禁用药、替代药详细清单,收好不谢! 国标渔药使用配伍禁忌 (一)水产化学消毒剂配伍禁忌 药品名称注意事项及配伍禁忌 生石灰现配现用,晴天用药效果更佳。不宜与漂白粉、重金属盐、有机络合物等混用。 含氯石灰不能与酸类、福尔马林、生石灰等混用。 高锰酸钾长时间使用本品易使鳃组织损伤,药效受有机物含量、水温等影响。不宜与氨制剂、碘、酒精、鞣酸等混用。 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现配现用,宜在晴天傍晚施药,避免使用金属容器具。保存于干燥通风处。不与酸、铵盐、硫磺、生石灰等配伍混用。 二氧化氯现配现用,药效受风、光照等影响。不得用金属容器盛装,不宜与其他消毒剂混用。 季铵盐不可与其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碘制剂、高锰酸钾、生物碱及盐类消毒药合用。 碘制剂密闭避光保存于阴凉干燥处,杀菌效果受水体有机物含量的影响。不宜与碱类、重金属盐类、硫代硫酸钠、季铵盐等混用。 (二)水产化学杀虫剂配伍禁忌药品名称注意事项及配伍禁忌 硫酸铜药效与温度成正比,与有机物含量、溶氧、盐度、pH成反比;不宜经常使用,与氨、碱性溶液生成沉淀 敌百虫配置、泼洒不用金属容器;除可与面碱合用外,不与其他碱性药物合用,中毒需用阿托品、碘解磷定、654-2等解毒。 甲苯咪唑使用时,用冰醋酸溶解及乳化效果更佳;药浴需维持36小时—48小时;高温时,为防止中毒不可高剂量使用。对甲苯咪唑敏感的鱼类不宜使用。 阿苯达唑避光、密闭保存。如投药量达不到有效给药剂量,只能驱除部分鱼体中的虫体。

溴氰菊酯、氯氰菊 酯、阿维菌素、辛硫 磷等 不可与碱性药物混用。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 硫酸锌药效与温度成正比,与有机物含量、溶氧、盐度、pH成反比;不宜经常使用,与氨、碱性溶液生成沉淀。 (三)水产抗微生物药配伍禁忌 药品名称注意事项及配伍禁忌 恩诺沙星 硫氰酸红霉素不宜与麦角胺或二麦角胺配伍。 氧氟沙星不宜与四环素、氨基糖甙类药物配伍合用,合用时应酌情减少用药。抗酸药物可影响本品吸收代谢。 沙拉沙星毒副作用低,与其他药物无交叉耐药性,对已对抗生素、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的菌株仍非常敏感。 化药和抗生素类的药品禁忌情况比较多,养殖不易,大家一定要谨慎用药,否则救鱼的药可能就变成了毒药。每年用药事故数不胜数,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呢? 1.无论是新老养殖户,建议大家了解用药禁忌,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用法用量使用。 2.可以使用中药,无配伍禁忌。现在中药技术越来越发达,超微粉工艺也大大提升了鱼类吸收率,近年来成为越来越多养殖户的首选,中药以无抗无药残,不坏水质不伤鱼为养户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水产药品。夏季,寄生虫、细菌、病毒病盛行,可以使用中药草本驱虫净+止雪肠鳃康+独立清解决塘口常见问题,效果很好。且彻底治愈后,不易反复,养户反馈效果极佳。

无公害渔药使用准则

无公害渔药使用准则 渔用药物虽然能够治疗所养殖的鱼虾蟹的疾病,但因为水产品最终将摆上百姓的餐桌,所以对其防病治病所使用药物的安全性必须加以重视。为防止水产品中所含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食品卫生法规定,在鱼虾蟹等水产品中不得含有抗生素或合成抗菌剂或其它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为了防止药物残留,必须了解药物正确的使用方法和休药期。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规定了渔用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渔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及禁用渔药。 一、渔用药物使用的基本原则 渔用药物的使用以不危害人体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养殖过程中对水产动物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坚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原则。渔药的使用应严格遵循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规定,严禁生产、销售和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与没有生产标准的渔药。积极鼓励研制、生产和使用高效、速效、长效以及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的渔药,提倡使用水产专用药、生物性渔药与渔用生物制品。鱼虾蟹发生病害时应对症下药,防止滥用渔药与盲目加大用药量、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用药时间。水产品上市前,应有相应的休药期。休药期长短,应确保上市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量符合《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要求,水产养殖饲料中的药物添加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

全限量》要求,不得使用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或添加剂,也不得在饲料中长期添加抗菌素类药物。 二、养殖水产品的病害预防 鱼虾蟹等生活在水中,一旦发生了病害,通过水的传播会很快发生流行,并经常呈现大范围扩散趋势,易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另外患病的鱼虾蟹等随着病情的加重不摄食,加上水产品生活在水里,给治疗和隔离带来很大困难。治病用药液全池泼洒、药浴或打针都很不方便,有的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水产动物病害防治首要的是注重预防。做好病害预防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减少损失,提高养殖效益。预防工作必须通过多种途径,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达到目的。 1.彻底清理池塘 池塘是水产动物的生活场所。池塘的清洁与否直接影响到所养殖的鱼虾蟹等的健康和养殖效果。因而一定要做好清除敌害及消灭致病病原体的工作。 (1)干池清塘:冬天捕捞结束后,将池水抽下,挖去一层淤泥,曝晒和冰冻一段时间,以达到清除致病病原体的目的。同时,还要清除池塘堤坡上的杂草,抑制昆虫类产卵。 (2)药物清塘:就是利用药物杀灭池中危害养殖水产动物的各种野杂鱼和其它敌害生物,包括寄生虫和致病微生物,为饲养水产动物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条件。清塘药物的种类较多,生产中常用效果较好、对水体环境、水产品安全不构成危害的生石灰和漂白粉。无论用哪种药物、哪种方法清塘,

水产健康养殖安全用药原则

水产健康养殖安全用药原则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以及食品安全意识的逐渐增强,倡导生态、健康养殖逐渐成为现代渔业的主导方向。如何规范、科学、安全用药,防止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确保水产品的绿色、优质、健康成为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业的关键。因此,养殖生产者必须规范使用国家标准渔药。 水产健康养殖的含义 水产健康养殖就是根据养殖品种的生态和生活习性需求,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和系统的规范化管理技术,通过科学管水、科学投喂优质饲料、科学用药防治疾病和科学管理,使其在人为控制的生态环境下健康快速生长,最终能够生产出健康、优质、安全绿色食品的养殖方式。 渔用药物的定义和种类 渔药是用以防治和治疗水产动植物的病虫害,促进养殖品种健康生长,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改善养殖水体质量,以及提高增养殖渔业产量所使用的物质。目前,渔药以其使用目的可分8大类: 1.环境改良剂:以改良养殖生产水域环境为目的所使用的药物,包括底质改良剂,水改良剂和生态条件改良剂。 2.消毒剂:以杀灭水体中的微生物(包括原生动物)为目的所使用的药物。包括氧化剂,有机碘等。 3.抗微生物药:指通过内服,浸浴注射,杀灭或抑制体内微生物繁殖,生长的药物。包括抗病毒药,抗细菌药,抗真菌药等。 4.抗寄生虫药:指通过药浴或内服,杀死或驱除体外或体内寄生虫的药物以及杀灭水体中有害无脊椎动物的药物。包括抗原生虫药,抗蠕虫药和抗甲壳动物药等。

5.生物制品:通过物理,化学手段或生物技术制成微生物及其相应产品的药剂,通常有特异性作用。包括疫苗,免疫血清等。广义的生物制品还包括微生态制剂。 6.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又称有益微生物,益生素,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活菌制剂等。它是从天然环境中提取分离出来的微生物,经培养扩增后形成的含有大量有益菌的制剂。从广意上讲,它包括了益生素,益生元和合生元。也可以说是在微生态的指导下,改善和调理微生态,保持生态平衡,调试水产养殖生物环境,提高其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益生菌(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生长促进物质的制品。 7.中草药:主要是指为防治水产动植物疾病所用的植物药。 8.其它:包括抗氧化剂,麻醉剂,防霉剂,增效剂,催产剂(激素)等药物。 渔用药物的选用原则 1.渔用药物的使用应以不危害人类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 2.选用无公害环保药物,鼓励使用“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用量小)的渔药。 3.提倡生态综合防治和使用免疫增强剂、微生态制剂、生物渔药、中草药替代抗生素。 渔用药物的使用原则 1.水产养殖过程中对病虫害的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2.病害发生时应对症用药,防止滥用渔药与盲目增大用药量或增加用药次数、延长用药时间等。 3.实行“六禁”原则。即禁止用国家规定禁止使用的药物或

详解水产养殖用药十忌

详解水产养殖用药十忌 一忌凭经验用药在疾病发生后,必须在对疾病进行了必要的诊断和病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病情使用对症药物,才能起到有效防治的作用。 二忌随意加大药量任何药物只有在合适的剂量范围内,才能有效地防治疾病。用药时必须严格掌握剂量,不能将治疗剂量作为预防剂量长期使用,不能将浸泡浓度作为泼洒浓度,否则会引起水产动物中毒。 三忌用药不看对象不同的水产动物对药物的敏感性是不同的,不能不分对象、用途,一律用同一药品、同一剂量。 四忌不明药性乱配伍有许多药物存在配伍禁忌,不能混用,特别是配伍后毒性加强的药品更应注意。如敌百虫不能与碱性药物混用。 五忌混合不均在饲料中添加口服药物时,尤其在添加小剂量、安全范围小的药物时,必须进行分级充分搅拌,绝不能一次将少量药物直接倒入大量的饲料中。 六忌用药后不观察在投药24小时内,要随时观察水产动物的活动情况,如发现不正常,必须及时采取适当的解救措施,如无不正常,要做好记录,这样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病害防治技术。 七忌不了解药物成分重复用药由于目前渔药市场比较混乱,同药异名或同名异药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在用药时一定要注意避免重复使用同药不同名的药物,从而避免水产动物药物中毒和产生耐药性。 八忌用药方法不对有些药物必须用适当的方法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用药方法不当,或影响治疗效果,或造成水产动物中毒。

泼洒药物时,应先喂食后泼洒,禁止边洒药边喂食。 九忌用药时间过长许多药物都有蓄积作用,不能长期使用,否则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可能影响肌体的康复,导致慢性中毒。 十忌用药疗程不够一般泼洒用药连续3天为一个疗程,内服用药3―6天为一个疗程。

水产养殖规范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

水产养殖规范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 水产养殖规范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 水产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也是人民群众重要的饮食来源。然而,由于养殖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导致水产养殖中存在一定的病害风险,这就需要运用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和预防,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本文将重点讨论水产养殖规范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深入探讨。 水产养殖中的病害问题是养殖业面临的重要挑战,因此,合理用药成为解决病害问题的重要手段。养殖业者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进行用药,并且要严格控制用药剂量,避免过量使用。此外,养殖业者还应选择质量可靠的药物,并确保其来源合法可靠。同时,要加强对药物的监管,确保药物的合格率达到预期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水产病害,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除了合理用药外,还需要加强防病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养殖环境的净化与卫生是预防病害的重要一环。水质的清洁与有害物质的排除对于水产养殖来说至关重要,以防止病菌的滋生和传播。通过定期清洁养殖设施、加强水质监测等措施,减少有害物质的积累,不仅可以预防病害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另外,适当的饲料配制也是水产养殖中的重要环节。优质饲料的选择和合理搭配,可以提高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降低发生病害的风险。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还包括控制养殖密度、加强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助于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除了上述措施外,水产养殖业者还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引导

和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病害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是防控水产病害的重要手段之一。养殖业者应积极利用相关科研成果,选择适合自己养殖水产品的病害防治方案,并定期进行科学检测。同时,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专家的合作交流,及时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以提高水产养殖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规范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密切相关。养殖业者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进行用药,并加强对药物的监管;加强防病环境的建设与管理,确保水质的清洁与安全;适当的饲料配制和科学技术的引导与应用也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只有养殖业者在养殖过程中加强规范管理,确保用药安全,合理养殖,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水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综合以上讨论,规范用药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养殖业者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进行用药,并加强对药物的监管。此外,加强防病环境的建设与管理,确保水质的清洁与安全,适当的饲料配制和科学技术的引导与应用也是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只有加强规范管理,确保用药安全,合理养殖,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水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需求。因此,水产养殖业者应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水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水产养殖规范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

水产养殖规范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 水产养殖规范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对于水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水产养殖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由于一些不规范的用药行为和管理不到位,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为了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规范用药和加强管理办法是必要的。 首先,规范用药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水产养殖中使用的药物种类繁多,包括抗生素、消毒剂、驱虫剂等。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必须详细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禁忌症,不能盲目乱用。同时,要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书中的用药指导进行用药,并确保养殖环境的合理卫生条件,以减少疫病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规范养殖环境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受到养殖环境的直接影响。为了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养殖环境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首先,要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养殖需求。其次,要加强池塘或水产养殖场的环境调控,保持适宜的水温、水质和光照等条件。此外,还要加强疾病防治,采取必要的检疫和消毒措施,防止疫情的发生和扩散。 再次,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质量检测、记录和追溯等方面。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体系,对养殖水产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和要求。其次,要加强产品的记录和追溯工作,对每一批次的产品进行详细的记录,以便出现问题时能

够及时追溯和排查。最后,要加强质量监管,对养殖场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总之,水产养殖规范用药与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对于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规范用药,加强养殖环境的管理和控制,建立健全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满足人们对于食品质量的需求。同时,相关部门和养殖户也应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养殖技术水平,共同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为了保证水产养殖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水质的管理和控制。首先,要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水质符合养殖需求。水质是水产养殖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养殖生物的生长和健康。因此,定期对养殖水体进行水质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水温、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 盐等。通过定期检测,可以及时了解水质状况,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水质符合养殖的要求。 其次,要加强池塘或水产养殖场的环境调控,保持适宜的水温、水质和光照等条件。不同的水产养殖物种对环境的要求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控。例如,对于温度敏感的养殖物种,需要通过加热或降温等方式调整水温;对于对光照敏感的物种,需要控制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等。此外,还要进行适当的通风和水流控制,以保持水体的新鲜和充氧,提高养殖效益和水产品质量。 此外,还要加强疾病防治,采取必要的检疫和消毒措施,防止疫情的发生和扩散。水产养殖往往存在着疾病传播的风险,一旦发生疫情,不仅会造成养殖损失,还会对水产品的质量安

阿维菌素水产用注意事项

阿维菌素水产用注意事项 阿维菌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被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中预防和治疗细菌性疾病。在使用阿维菌素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合理用药:在使用阿维菌素之前,需要根据水产养殖对象的种类、数量和病害类型等因素来确定用药剂量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使用,并遵守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规定,不可随意更改剂量和使用方法。 2. 注意禁忌:阿维菌素对某些种类的鱼类、无脊椎动物以及对该药物敏感的品种可能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阿维菌素时,需要了解目标养殖对象的品种特点、是否对该药物过敏等情况,避免使用对其有害或具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3. 定期检测:在使用阿维菌素期间,需要进行定期监测。通过检测水质和养殖对象的生长状态,了解药物治疗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情况。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停药、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等。 4. 防止滥用:阿维菌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滥用可能导致细菌对该药物产生耐药性。因此,在使用阿维菌素时,要避免过度使用、频繁使用以及使用不正确的剂量等情况。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用药周期,不可长期连续使用,以免导致细菌耐药性的形成。 5. 注意存储:阿维菌素属于高温高湿易降解的药物,需要储存于阴凉、干燥、

避光和密闭的地方,避免暴晒、潮湿和降解。在使用前要仔细检查药品的保存期限和外观,如过期失效或药物明显变质、颜色变化等情况,应及时淘汰,不可使用。 6. 防止药物残留:使用阿维菌素的水产产品在用药期间和用药后可能存在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在用药期间应停止销售和食用相关养殖产品,并遵守药物残留时间的规定,确保水产产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 7. 合理配合其他药物:在养殖过程中,可能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来治疗或预防不同的病害。在使用阿维菌素时,应遵守合理配伍的原则,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或副作用。 总之,正确使用阿维菌素是保障水产养殖健康和预防疾病扩散的重要措施。我们应该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员的指导,合理用药,定期检测,注意禁忌和副作用,防止滥用和药物残留,确保水产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同时,我们还要持续关注养殖环境、水质和养殖对象的健康状态,加强管理和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NY5071—2002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1—2002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背景 渔业是中国重要的产业之一,渔业生产中常常需要使用药物来预防和 治疗疾病,保障水产养殖的健康和产量。然而,不规范的药物使用可能导 致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对渔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因此,为了 规范渔用药物的使用,减少不良影响,农业部颁布了NY5071—2002渔用 药物使用准则。 目的 NY5071—2002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目的是保障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 发展,提高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维护水域生态环境。通过规范药 物的使用和管理,可减少渔用药物的滥用和过量使用,降低生态风险和环 境污染。 主要内容 1.药物使用管理:要求全面掌握渔用药物的性能、用途、剂量、应用 方法等信息,确保正确使用药物,并制定药物应用记录和管理制度。 2.药物选择和登记:要求选择已经符合国家标准的渔用药物,并对渔 用药物进行登记管理,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3.药物使用周期和间隔:要求合理控制药物使用周期和应用间隔时间,以避免药物残留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4.药物使用方法:要求准确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遵循药物的适应症 和禁忌症,按照合理的剂量和方法使用,并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

5.药物残留和监测:要求对养殖水产品进行周期性的药物残留监测, 并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重要性和应用 NY5071—2002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水产养殖 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该准则通 过规范药物的选择、使用和管理,减少了渔用药物的滥用和过量使用,降 低了环境污染和生态风险。同时,准则还要求进行药物残留监测,确保渔 产品的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因此,各级渔业管理部门和养 殖户都应积极应用该准则,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总结 NY5071—2002渔用药物使用准则是中国农业部为规范渔用药物使用 而颁布的重要准则。该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养殖水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以及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渔业管理部门和养殖户应积极应用该准则,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

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3年

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3年 摘要: 一、背景和目的 二、主要修改内容 三、具体用药规定 四、实施和宣传 五、总结 正文: 一、背景和目的 为了加强对水产养殖用兽药及其他投入品的监督管理,提高水产养殖规范用药水平,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于2023 年发布了《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该文件旨在加强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的科普宣传,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修改内容 《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3 年》主要修改内容包括: 1.删除了《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2 年1 号》中水产养殖食用动物禁止使用的兽药“非泼罗尼及相关制剂”。 2.增加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对水产养殖用药的详细规定和要求。 三、具体用药规定 《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3 年》对水产养殖用药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

1.禁止使用禁用药物:如抗生素、激素、农药等。 2.限制使用药物:如抗球虫药、抗菌药等,必须按照规定剂量和使用时间使用。 3.推荐使用药物:如维生素、矿物质等,可根据养殖动物需要适量添加。 4.禁止使用人用药物:禁止将人用药物用于水产养殖。 四、实施和宣传 《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3 年》已经发布,将代替《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2 年1、2 号》成为行业内的规范指南。为了确保实施效果,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将会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加强对水产养殖用药的监督管理,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养殖户的规范用药意识。 五、总结 《水产养殖用药明白纸2023 年》的发布,对于加强水产养殖用药监管,提高养殖户规范用药水平,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

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和使用注意 事项 抗生素是人类医学历史上的重要发现,为人类对抗疾病提供了有利武器,在水产养殖中抗生素也有很大的优势,不过为了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抗生素也是不能滥用的,那么在水产养殖中使用抗生素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就为大家带来介绍。 一、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优越性 (1)能够有效的防治疾病。抗生素的使用能够杀灭水产养殖中容易导致疾病的微生物,防止水产中的动物感染疾病后会大大影响水产养殖的整体水平,同时抗生素在暴发性疾病的控制上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2)抗生素能够加快水生动物的生长。水生动物在吸收了抗生素之后能够有效的降低肠道中微生物产氨量,同时改善水产动物的消化系统,让动物能够快速的吸收营养、促进其成长。 (3)抗生素能够减少养分的使用。通过合理的应用抗生素能够降低部分动物对营养的需要,节约了养分、减少成本投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抗生素存在的问题 抗生素如果使用的不合理或者过量抗药性发生变化、微生物系统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水产品残留药物等。 (1)抗生素虽然具有较大的优越性但是不宜长时间和过量使用,否则水产生物中的菌群会发生异变形成抗性菌,并将抗性因子传递给其他的细菌最后细菌都具有抗性成分,而抗生素的作用则无法正常发挥失去了原本的效用。 (2)水产生物中存在许多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中有一部分是有益的

能够帮助水生动物成长,但是抗生素的过量使用会将这部分有益微生物一起杀灭影响整体的生态平衡。 (3)水产养殖中抗生素在被水生动物吸收后药物也一起被吸收,虽然在排泄时大多数药物被排出体外,但是仍然在动物体内残留了部分的药物,经过多次的积累即使经过高温也未必能够消除其影响,人在食用后一些残留的抗生素药物会引发人体的耐药性降低人体的抵抗力。 三、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具体应用措施 1、规范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抗生素的应用原则是在发挥药效的前提下尽量少用,用量和次数都要严格控制好,从实际出发根据水产养殖的实际状况进行相应的抗生素添加把握好尺度。抗生素用量太大药物在动物体内残留,且增加了养殖的成本;用量太少则无法发挥抗生素的作用浪费抗生素。因此要规范抗生素的使用,按照要求和规定加入抗生素发挥其最大作用。 2、注重水生动物的自我免疫力 抗生素并非唯一控制水生动物疾病的方法,水生动物自身具备一定的自我免疫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病菌的侵害。在养殖过程中要加以重视确保动物自身的免疫功能没有受到影响,各项机能正常才能够将抗生素的作用效果发挥到最佳。此外在水产养殖中加入免疫刺激剂到饲料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水生动物的免疫能力。 3、休药期严格禁止使用药物 由于药物在动物体内有一个逐渐衰减的过程,再加上各种水生动物的种类差异、药效的差异等,药物在动物体内停留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所以对每一种药物都会设定一个休药期,如果动物的休药期没有结束则不能够进行捕获和售卖。这也是为了防止动物体内的药物浓度

水产养殖用药管理制度范文

水产养殖用药管理制度范文 水产品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而水产养殖用药管理制度是保证水产产品安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下面是一份水产养殖用药管理制度范文,旨在确保水产养殖用药的合理、科学和安全使用,保护水生态环境和消费者的健康。该管理制度具有示范作用,适用于各类水产养殖场。 一、用药管理总则 1. 遵循用药合理性原则,禁止滥用、乱用和过量使用药物。 2. 中药使用必须经过必要的煎煮处理,杜绝直接投喂生药。 3. 使用药物应该选用生态环境友好的药物,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对于已禁用的药物严禁使用。 5. 药物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二、用药前准备工作 1. 建立水产养殖用药档案,记录每次药物使用的日期、用量和使用目的。 2. 确保水产养殖场具备相应的用药设施和仪器,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3. 开展药物使用知识培训和考核,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用药知识。 三、药物的选用 1. 选择合适的药物品种,考虑病原菌的特点、药物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以及对水产动物的安全性。 2. 尽量选择广谱药物,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切换和联合使用。

3. 尽量选择低毒性、低残留、易降解的药物。 4. 严禁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药物。 四、用药操作 1. 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2. 严禁私自调整药物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3. 合理选择用药方式,包括饵料投喂、浸泡和药浴等。 4. 使用中药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比例和煎煮方法进行,确保药效的充分释放。 5. 做好药物的保存和管理,保持药物的干燥、阴凉、避光和通风。 五、用药后处理 1. 清理用药残留物,避免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2. 注意药物包装材料的回收和处置,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 做好水体的监测工作,确保用药后水质没有明显变化。 4. 对于药物残留的水产品,必须经过规定的期限和方法处理后才能投放市场。 六、监督和检查 1. 建立用药监测体系,定期对水产养殖场进行抽查,检测用药合规和水产品质量。 2. 成立专门机构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用药管理进行评估。 3. 对违反用药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惩罚,包括警告、罚款、责令停产等措施。 七、用药记录与反馈

水产用五黄散注意事项

水产用五黄散注意事项 水产用五黄散是一种常用的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中的疾病。但是,在使用五黄散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其安全有效。以 下是水产用五黄散注意事项的主要内容: 一、使用前需了解药物性质 五黄散是一种中药,主要成分包括黄柏、黄连、黄芩、黄连、黄柏、 黄芩等。它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杀菌、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在使用前,需要了解药物的性质和作用,以便正确使用。 二、按照规定剂量使用 五黄散的剂量应按照规定使用,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一般情况下, 每亩水体使用五黄散的剂量为0.5-1克。如果使用过量,会对水产动 物造成伤害,甚至导致死亡。 三、注意药物的保存 五黄散应保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在 保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虫、防火等措施,以确保药物的质量。

四、使用前应检查药物是否过期 五黄散的有效期为两年,使用前应检查药物是否过期。如果药物已过期,应及时淘汰,以免影响使用效果。 五、使用时应注意药物的稀释 五黄散在使用时需要稀释,一般情况下,每克药物需稀释成1000倍。在稀释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均匀搅拌,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六、使用时应注意药物的作用时间 五黄散的作用时间较短,一般为24小时左右。在使用时,应注意药物的作用时间,避免过早清洗水体,影响药物的疗效。 七、使用时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五黄散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水体变浑、鱼体变黑等。在使用时,应注意观察水体和鱼体的变化,及时采取措施,以避免影响水产养殖的正常运营。 总之,水产用五黄散是一种常用的药物,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事

项,以确保其安全有效。只有正确使用五黄散,才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水产养殖中的疾病,保障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

水产养殖用药禁忌大全

水产养殖用药禁忌大全 水产养殖过程中,有些药品的使用是需要必然规范与注意事项的, 其实不是一种药品能够适用于所有品种,用药也要考虑到天气、水 温、水深等各种因素。终究有哪些禁忌呢? 1、甲苯咪唑溶液:按正常用量,胭脂鱼发生死亡;淡水白鲳、斑点叉尾鮰敏感;各种贝类敏感。无鳞鱼慎用。 2、菊酯类杀虫药:水质消瘦,水温低时(特别是20℃以下),对鲢、鳙、鲫鱼毒性大;如沿池塘边泼洒或稀释倍数较低时,会造成鲫鱼或鲢鳙鱼死亡。虾蟹禁用。 3、含氯、溴消毒剂:当水温高于25℃时,按正常用量将含氯、溴消毒剂用于河蟹,会造成河蟹死亡(在室内做试验,则河蟹不会死亡),死亡概率在20-30%。在水质肥沃使用,会以致缺氧泛塘。

4、杀虫药(敌百虫除外)或硫酸铜:当水深高于2米,如按面积及水深计算水 体药品用量,并且一次性使用,会造成鱼类死亡,概率高出10%。 5、外用消毒、杀虫药:早春,特别是北方,鱼体质较差,按正常用量用药,会 造成鱼类死亡,特别是鲤鱼死亡,概率5-10%,且一旦造成死亡,损失极大。对患有肝胆综合症以及其他内脏疾病的鱼类,降低用药量,否则会造成鱼类的死亡。 6、阿维菌素溶液:按正常用量或稍微加量或稀释倍数较低或泼洒不均匀,会 造成鲢和鲫鱼的死亡。海水贝类在泼洒不均匀的情况下,易以致贝类死亡。 7、内服杀虫药:早春,如按体重计算药品用量,会造成吃食鱼的死亡,概率10 -20%。 8、水质因素:当水质恶化,或缺氧时,应严禁使用外用消毒、杀虫药。用量后 48小时内,应加强对用药水体的观察,防范造成继发性水体缺氧。 9、辛硫磷:对淡水白鲳、鲷毒性大。不得用于大口鲶、黄颡鱼等无鳞鱼。

水产养殖药物使用

水产养殖用药精编版 目前农业部已批准的水产养殖用药 目前农业部已批准的水产养殖用药包括抗微生物药、中草药、抗寄生虫药、消毒剂、环境改良剂、疫苗、生殖及代谢调节药共7类,通过评审并在农业部第1435号公告、第1506号公告、第1759号公告和第1960号公告及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予以公布的水产用药物共104种,并明确了在水产养殖。 抗微生物药 抗微生物药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由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所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它是水产养殖用药中应用最广泛、种类最多的一类药物。根据来源不同,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 抗生素是由细菌、真菌、放线菌、动物和植物等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或其人工衍生物。抗生素的种类很多,但到目前为止,农业部批准生产和使用的水产养殖用抗生素共有3类4个品种,分别为氨基糖苷类的硫酸新霉素粉(水产用),四环素类的盐酸多西环素粉(水产用),酰胺类的氟苯尼考粉(水产用)、甲砜霉素粉(水产用)。 人工合成抗菌药包括磺胺类药物和喹诺酮类药物两大类。其中磺胺类药物抗菌谱广,价格较经济,是水产养殖业是最常用的抗菌药之一。其被列为水产用的品种包括复方磺胺二甲嘧啶粉(水产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粉(水产用)、复方磺胺嘧啶粉(水产用)、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水产用)4个品种。喹诺酮类抗菌药通过抑制细菌DNA螺旋酶而达到抑菌作用,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给药方便、与常用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等特点,也是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包括恩诺沙星粉(水产用)、诺氟沙星粉(水产用)、烟酸诺氟沙星预混剂(水产用)、氟甲喹粉、乳酸诺氟沙星可溶性粉(水产用)、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水产用)和盐酸环丙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共7个品种。 表1 已批准的抗微生物类的水产养殖用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