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雨课堂的结构力学智慧教学实践

基于雨课堂的结构力学智慧教学实践

基于雨课堂的结构力学智慧教学实践
基于雨课堂的结构力学智慧教学实践

Creative Education Studies 创新教育研究, 2020, 8(3), 350-355

Published Online June 2020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8d18790924.html,/journal/ces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8d18790924.html,/10.12677/ces.2020.83056

Intelligent Teaching Practice of Structural

Mechanics Based on Rain Classroom

Xiaomin Li*, Fengtao Bai

College of Engineering,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Received: Jun. 1st, 2020; accepted: Jun. 16th, 2020; published: Jun. 23rd, 2020

Abstract

The rain classroom jointly developed by the Online Education Offic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the Online Education Office of the school can release the energ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the maximum extent, and truly focuses on student learning, pointing out the direction for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Internet+” era. Through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rain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of structural mechanic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in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can build an intelligent teaching environment, which is welcomed by the vast majority of students, an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nthusiasm and autonomy of students’ learning.

Keywords

Rain Classroom, Structural Mechanics, Wisdom Classroom

基于雨课堂的结构力学智慧教学实践

李效民*,白峰涛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收稿日期:2020年6月1日;录用日期:2020年6月16日;发布日期:2020年6月23日

摘要

由学堂在线和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雨课堂,能够最大限度释放教与学的能量,真正做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通过对《结构力学》课程雨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结果表明雨课堂授课模式能够构建智慧教学环境,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通讯作者。

李效民,白峰涛

关键词

雨课堂,结构力学,智慧课堂

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

https://www.doczj.com/doc/8d18790924.html,/licenses/by/4.0/

1. 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学教育教学领域正在经历着巨大变革,无论是教学观念还是教学思想都朝着一种全新的方式发展。以慕课、网络课堂、微课、翻转课堂等为代表的“互联网+ 教育”模式在大学教学中得到极大推广应用,使得教育与信息技术两者之间得到有机融合。特别是随着4G和当前5G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为互联网技术走进课堂,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为传统课堂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其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无需赘言。当前,以培育学生应用力学素养为目的的工科基础力学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工程教育在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的理念、人才结构、知识体系、培养模式的不适应[1],2016年“新工科”的概念应运而生,2017年2月和4月,教育部分别在复旦大学和天津大学召开了综合性高校和工科优势高校的新工科研讨会,相继形成了“复旦共识”和“天大行动”,实现了新工科建设从概念到内涵、行动及方向等多个方面的体系化,新工科建设也成为了我国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新工科建设必将强化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和研发能力,力学作为工科专业的基础,这就要求工科从业人员除了应具备扎实的力学计算和分析能力,更要具备工程创新设计能力。显然传统的力学授课模式很难满足这一新时代的要求,亟需变革。

雨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为学生构建了一种智慧教育模式,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的方案。作者将其应用于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探索雨课堂授课模式的应用方法、研究分析其实践效果,总结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的实现途径和方法。

2. 雨课堂及其特征

“雨课堂”是由学堂在线和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一款教学软件,2020年5月已升级到4.2版[2]。“互联网+”背景下的“雨课堂”将复杂的信息技术手段融入进PowerPoint和微信中,在课外预习与课堂教学之间建立了沟通桥梁,让课堂互动永不下线。使用雨课堂,教师可以将带有MOOC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推送至学生手机,师生能够及时沟通反馈;课堂上实时答题、弹幕互动,为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提供了完美解决方案。雨课堂科学地覆盖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教学环节[3],为师生提供完整立体的数据支持。正如清华大学于歆杰教授所说,雨课堂让学生、教师和管理者知道学习是如何在课堂内外发生的,有助于实现数据驱动的教与学,帮助教师在提升教学艺术的同时,实现科学教学和教学科学[4]。

3. 基于雨课堂的结构力学教学实践

3.1. 传统结构力学教学和考核模式

未采用雨课堂授课模式前,结构力学课程一直采用PPT + 板书的当前流行授课模式,总课时为64~80

李效民,白峰涛

课时。每节课一般先进行理论讲解,然后进行3~4道例题的讲解和分析,并在课后布置2~3道课后习题作业以期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知识点和内容。根据教学大纲,该课程为考试课,采用过程考核(30%) + 期末测试考核(70%)的考核方式,过程考核包括平时考勤(10%) + 平时作业考核(20%)。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的主动讲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要特点,通过教师语言的论述和PPT等教学工具的应用和演示来实现知识的传授。在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主动者、支配者,学生则是被动者和服从者。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至多能对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有感性认识,很难做出定量预测,更是难以掌握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动态。平时考核也很难体现学生平时具体表现情况,最后只能通过一次期末考试决定最终成绩,对于那些课程表现差的学生就往往于事无补了,只能下次重修。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就能提前对这些预警学生进行关注,相信对这部分学生后期课程的学习能够起到很大督促作用。

3.2. 基于雨课堂的结构力学教学和考核模式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除了上述缺陷之外,还忽视了学生自身对知识的看法和心理发展的正常需求,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雨课堂”则能够很好的打破学习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和教师实现实时互动,更重要的是“雨课堂”能够实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实时监督检查,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进行课后总结,并且形成教学日志,同时能够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数据分析依据和理论基础。

Figure 1. Design of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based on rain classroom

intelligent teaching environment

图1. 基于雨课堂智慧教学环境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作者于2018年春季学期开始在中国海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管理专业结构力学等课程中进行了应用实践,通过逐渐摸索,逐步熟悉了雨课堂的使用方法和应用环境。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环境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如图1所示。传统教学中所采用的PPT并不需要重新制作,教师只需在此基础上适当删减教学内容和形式。如图2所示,可以将部分基础知识点放入课前推送PPT中,而将复杂的知识内容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课前推送PPT中还可插入MOOC等各种网络教学视频,也可插入教师语音讲解,帮助学生学习。课上只要有网络,教师开启雨课堂授课模式,学生通过扫码或者课堂暗号签到并进入课堂。课堂中学生对教师讲解中PPT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通过“不懂”按钮进行反馈,课间或者习题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及时查看反馈,若是点“不懂”的PPT比较多,教师可以及时有侧重的再次补充讲解。

PPT中可以插入选择、判断、主观题等对学生对刚刚讲解过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考察,如图3所示。

通过学生答题情况的结果反馈,可以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掌握不佳的知识点可以再次

李效民,白峰涛

进行有重点阐述。课堂中还可安排分组讨论等活动,任务完成后挑选部分小组进行结果演示和讲解,同时也可开启弹幕等让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汇总点评。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客户端随时进行复习、查缺补漏,对不懂得地方亦可通过“报告老师”和教师随时保持交流。教师也可给学生推送与课上知识点相关的视频等,以帮助学生扩展见闻。如在第二章几何组成分析和第三章内力图绘制中,课后分别推送了如图4所示的PPT ,以加深学生对链杆概念、内力与变形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Figure 2. Courseware sent before class

图2. 课前推送课件

Figure 3. Test questions and results summary

图3. 测试题及结果汇总

李效民,白峰涛

Figure 4. Courseware sent after class

图4. 课后推送课件

4. 基于雨课堂的结构力学教学效果及总结

五个学期的结构力学“雨课堂”授课模式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学生在学习体验反馈问卷中给出了很好的评价,如图5所示。学生们普遍认为“雨课堂”授课模式加强了他们在课前、课后学习的自主性,基于雨课堂的结构力学授课真正实现了智慧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整体平均成绩和及格率较以往都有了一定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授课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无论是课前、课中及课后都要比传统课堂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反馈学生的问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雨课堂”只是一种教学工具,要想真正持久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重要的还是要在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上下功夫,这也是需要长期不断努力不断改进的地方。

李效民,白峰涛

Figure 5. Rain classroom teaching class and student evaluation

图5. 雨课堂授课班级及学生评价

雨课堂后台的教学日志还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和数据挖掘提供了真实有效的数据和依据。如何更好的利用“雨课堂”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体验是我们下一步教学改革的目标。

基金项目

感谢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研究一般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钟登华. 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3): 7-12.

[2] 雨课堂——免费的智慧教学解决方案[Z].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8d18790924.html,/

[3] 王帅国. 雨课堂: 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教学工具[J]. 现代教育技, 2017, 27(5): 26-32.

[4] 以学生为中心, 建设混合式“金课”——记清华三位名师的智慧教学实践[EB/OL].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8d18790924.html,/info/1003/17944.htm

, 2019-10-11.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文章通过阐述笔者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思考,最后对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结构力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前言 结构力学是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之一,在整个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不但具有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而且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的过程。结构力学的先修课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基础知识、工程力学等,作为土木工程学科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是联系基础力学课程与工程设计课程的纽带,是从力学基本理论过渡到工程实际应用的重要桥梁。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后续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地基基础和抗震结构设计、以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是学生今后在设计或施工工作中解决工程问题的基础。因此,想要学生将大学的专业课程学习扎实,结构力学这门课程必须学好,这就对我们结构力学的教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在结构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教学上所存在的问题,文章将从这些问题着手,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该课程的教学的改革提出几点自己的见解。 一、结构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时少 在教育部大力推行“大土木”专业背景下,学生的课程数量大幅

增加,导致各专业课分配到的课时不可避免的减少,结构力学也不例外。而结构力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杆系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具有内容较多,理论性强,概念较为抽象,解决问题的思路多样化等特点。有很多重要的内容必须细细讲授,要耗费大量课时,课时少与内容多的矛盾相当突出。因此,必须增加结构力学课程的学时。 (二)内容繁琐、零乱 在目前的结构力学的培养方案中,有一些内容较为繁琐、零乱。例如在理论力学中,桁架杆的内力计算已经被讲授过,而结构力学又要重新再讲一次,内容得不到很好的衔接,导致学生上课一头雾水。而像矩阵位移法这类本科学生今后在工作中很少被运用到的内容,大纲却要求重点讲授,不仅浪费课时,也浪费学生学习的精力。因此,教学内容改革势在必行。 (三)内容抽象 结构力学研究计算的是结构在各种效应作用下的响应,包括内力的计算及位移的计算。由于内力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感性的认识,学生很容易将内力等概念混淆,造成对知识点的模糊。且由于课程的内容抽象,这就造成学生在接触到这门课程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再者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怎样去学习”、“知识点该如何运用”、“如何分析力学模型”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自然而然缺乏对结构力学这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后不知道学习结构力学对今后工作有何帮助。

如何安排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如何安排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什么是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在单位时间(40分钟)内,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学的付出与“达标”的效果的比。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方向问题,这个方向就是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就是在规定的时间之内,通过教材提供的范例和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及学生的语文实践,去实现《课标》要求的过程。因此树立并强化目标意识至关重要。漠视或偏离目标就会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我准备的中心发言就是,强化目标意识,优化导读结构。 一、增强目标意识 目标意识包括目标的认定和教学行为的指向。教学目标的认定可以为教学行为指示方向,也可为教学行为的控制提供依据。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任何积极的教学行为、任何有序的教学结构、任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任何高超的教学艺术都将失去意义。所以,教学行为是要受教学目标制约的。增强目标意识就是要使我们的教学行为受到应有的制约,不至于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就算到哪里。我认为,增强目标意识要把握住三点:确定目标力求正确、把握目标力求全面、达成目标力求整合。 首先,我来谈第一点确定目标力求正确。

如教学《田忌赛马》,许多教师都把教学着力点用在两次赛马的不同上——第一次怎样赛,第二次怎样赛,两次赛马的结果等。因为担心学生不理解所以采用了各种方法引导:有的用图示法、有的用课件,有的灵机一动用扑克牌模仿比赛的出场顺序。还设想如果齐威王也和田忌一样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将会怎样,于是又来了一番演练。整节课就这样操练和表演,学生觉得有趣,玩得轻松,课堂气氛也十分热烈。这样的教学效益到底如何呢?课文写的两次赛马的文句浅显易懂,并非重点难点,只要学生去读就能理解。教师花时间花精力显然没有效益,这就是教学目标导向发生了问题。我们来看一看咱们的教学参考书——《田忌赛马》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这样界定的: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田忌、孙膑、疑惑、讥讽、轻蔑、目瞪口呆、顺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 4、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了解两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的出场顺序的不同,结果不同,体会孙膑的足智多谋,领悟科学的思想方法对于成功的意义。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信息技术平台,智慧课堂增进师生互动和协作交流,使“教”与“学”相互渗透、融合一体,采取“三段六步”的教学流程模式,即由三个教学阶段和六个教学步骤组成。其中,“三段”即由“课前、课中、课后”组成的三段式课堂教学闭环,“六步”即任务定向、自主探究、分享对话、思辨提升、随堂训练、个性辅导六个教学步骤,构成了教与学统一、可持续发展的完整智慧教学过程 “三段六步”的智慧课堂实用教学流程结构,在各个阶段应用上既要分担促进学生智慧发展的总体目标任务,又有各个阶段任务的重点和特色,从而构成智慧课堂的完整教学过程和持续发展体系,我们具体分析如下。 一、课前阶段----以学情分析为核心 1.任务定向,点燃智慧 课前通过自制微课或网站教学视频,设计学习任务单,通过定向具体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学生就能点燃学习智慧,对学习产生一种期待感。 2.自主探究,生成智慧 学生在任务单的引领下,自主与学习视频对话,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新知,获取知识;学生在自悟自得中进行创造,生成智慧。 教师基于教学目标预设、学生预习测试统计分析和讨论的情况等,进行综合学情分析,据此拟制合适的教学设计方案。 二、课中阶段----以生生、师生互动为关键 3.分享对话,共享智慧 课堂中,学生把自主学习的个性化感受分享给教师、同学,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对话交流、实现智慧共享的互动舞台。 4.思辨提升,发展智慧 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互相提问,互相讨论,互相思辨,交流彼此的思考及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分析彼此的得失,达到心灵的感应,思维的共振,理解的共鸣。师生对学习内容共同梳理,达成共识,从而有效地发展和提升智慧。 5.随堂训练,收获智慧 教师分层设计练习,培优辅差,让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都能收获智慧。教师根据课堂探究和随堂测试反馈信息,精讲、辨析难点,补充、巩固弱点,拓展、提升重点,进一步深化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三、课后阶段----以个性化辅导为重点 6.个性辅导,重拾智慧 基于信息技术平台重点开展个性化辅导,进行针对性教学。教师依据每个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情况发布针对性的作业任务,基于信息技术平台智能推送个性化复习资料;学生可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学习感受与疑问,与老师、同学讨论交流,进行总结反思,并可以通过平台及时反馈到教师的下次课备课中,以利于及时改进和实施针对性教学。

浅论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浅论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响水县八墩小学解卫萍 【论文摘要】本文从目前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现状着手,阐述了提高小学课堂效率的方法: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重视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充分了解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呼吁广大教育工作者级社会各界关注农村的厌学儿童,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课堂教学;双边活动;构建和谐 【正文】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向课堂要效率是我们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这个问题提出几点自己的思考:解读教材是基础,要注意吃透新课程理念,领会教材意图;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包括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手段、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一、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 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教材发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深入地解读教材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学观念随着新课标的诞生,已经逐渐淡出了教学阵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观念不改变,相当于换汤不换药。 比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有价值说的是这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内容有价值,二是学习方式有价值。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注意活用教材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 二、重视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优化教学过程是关键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是一张白纸。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领受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1、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传统教学目标搞“一刀切”,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笔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

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2010年秋我校以《国家2010---2020年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要针,结合市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我校教育发展的实际,以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工作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创建高效课堂为重点,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强化质量意识,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出新举措,开创新局面,力争新突破,努力推进了课程改革。 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常规管理:着眼细节,追求有效。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教学法规意识。学校采用了“平时检查与随堂听课想结合”的办法,加强了课程计划的执行跟踪管理。教务处一天一查,行政值周每天抽查,保证了课程的实施,做到了“开齐、上足、教好”,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2、建立三级查评制度。一级教导处查评,教导处采用定期检查与平时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教研组、课堂,了解教育教学情况,研讨与改进教法,本学期教务处、培训处检查备课本2次,作业2次、单元试卷批改2次,每次检查后都做到了认真总结,及时反馈。,二级教研组查评,由教研组长每月不定期检查组内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情况,并

将检查结果反馈给任课教师,对存在问题的教师限期整改。三级教师自我查评,教师以自查、反思的方式,对自己的备课、课堂成效、课堂练习、作业批改等进行自我监控和随堂监控;同时每个教师每学期做到了听课不少于15节,并有随堂听课记录,有对课堂教学的细节或环节点评,及时反馈、交流。 3、继续落实课堂督导制。行政领导继续“三深入”,听各学科、各年级的课,及时和上课老师交换意见,加强监督管理,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本学期行政听推门课 200余节 4、突出中心,当好东道主。学校以全国体育研讨会活动契机,抓好教学工作,深化各科课堂。一是建立“三项常规”:(1)学生课前的常规(2)学生课中的常规;(3)课后常规。二是培养“三种能力”:(1)练好专项,提高课堂操作能力。(2)规范备课,促进课堂设计能力。(3)博采众长,发展教学研究能力。教研组记录手册的工作,亦要掌握更多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并能够积极参与各级的教育教学论文的撰写,努力将实践过程加以理论整理。 (二)教师培养:立足平台,超越发展 1、“以课代培”,加大培训力度。本学期,学校组织了优秀教师给青年教师上“观摩课”、“示范课”,如彭昱、彭静、陈晓华、屈万兵等老师都上了示范课,通过听课、评课,

“结构力学I”课程标准

“结构力学I”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结构力学I 英文名称:Structural Mechanics I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教育必修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学时:56 课程学分:3.5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 授课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教研室:土木工程教研室 制定人:赵腾飞、袁立群、孟昭博 审定人:张绪涛、孟昭博、崔诗才 一、课程性质 《结构力学I》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将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掌握分析计算杆件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培养学生结构分析与计算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并能够应用结构力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二、目标要求 (一)总体目标 掌握结构在荷载、支座移动等因素作用下结构强度、刚度等的分析、计算方法;掌握结构的合理组成形式及分析方法;熟悉结构力学相关的基本概念,了解近似计算方法、了解计算结构力学的相关分析方法。在头脑中初步建立结构的力学思维方式,能正确应用力学知识对结构的强度、刚度以及结构合理组成进行分析。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理解结构力学的一般概念及结构受力、变形等特点; (2)能正确建立力学相关计算模型并对其进行结构几何组成分析; (3)能正确利用多种方法对结构进行受力分析、绘制相应的内力图; (4)能正确通过虚功法求解结构的位移,并能大致绘制结构的变形图。 2.能力目标 (1)能熟练计算、绘制静定结构、超静定结构的内力; (2)能熟练求出指定截面的广义位移; (3)能判别平面杆系结构的几何组成合理性。 3.素质目标 (1)能将力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着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2)引入前延、后续课程,做好课程衔接,形成课程体系,为后学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 (3)培养学生的受力概念、直观受力感觉和力学意识,勇于担当结构安全和经济两大重任。 三、课程内容 第1章绪论 (一)课程教学内容 1. 基础内容 基本要求: (1)掌握结构概念,了解结构分类; (2)掌握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研究内容等相关概念; (3)掌握结构简化计算模型的取用方法、原则,掌握各类杆系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点,了解常见的荷载类型及特点; (4)了解本课程的特点、要求和学习方法。 重点: (1)计算模型的简化取用方法; (2)不同类别的杆系结构受力和变形特点。 2. 提高、拓展内容 (1)了解、发现结构力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2)探索身边的结构力学,趣味结构力学; (3)力学的学习方法讨论、交流会;

结合音乐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进行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

结合音乐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进行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的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鉴赏、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启迪学生智慧,陶冶高尚情操,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地发展。音乐课是学生喜欢的课程之一,如何让学生真正喜欢音乐、喜欢音乐课,首先要弄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因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密切相关。面对新课标的特点,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首先我们先要知道课堂教学有效性指什么?怎样的课堂是有效的?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组织音乐课堂教学,把对音乐悟性不同的学生引进艺术殿堂,是搞好音乐教学的关键。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 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不断探索并尝试寻找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愉快的音乐课堂。反思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现象,如教师辛苦备课,学生却对内容不感兴趣,不知道听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听;教学内容随意性比较大,课堂教学目标难以顺利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等等,面对这些常见问题,该如何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一、整合教材内容,用好、用活教材 教材是构成教学的重要要素之一,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和主要对象。要想上好课,就必须立足于教材,研读教材,做好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并适度整合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的增删、置换、重构、组合,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做教材的“奴隶”。上课并非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复述和直接意义上的“教教材”,相反要揣摩编者的意图,并结合新教材的要求和新课程的理念,本着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灵活掌握教学目标,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即“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如《音乐鉴赏》,它的单元教学内容比较丰满,曲目涉及面广,数量多,在中外结合、古今结合的同时,还选择了一些现代气息较强的曲目。另外,还有意识地加强了广东地方音乐的曲目以突出地方性教学。那么在备课内容的选择上就应该有所取舍,不能贪多,进行走马观花式的浏览性欣赏,而应该分析编

智慧课堂教学解决方案

恒点智慧课堂,构建教学新形态 ——用服务的恒心,点亮教育的未来 课堂,是教室与课程的结合体。恒点智慧课堂,是依托恒点产品,采用智慧方法和现代教育理念构建智慧教学模式的综合体。借助恒点智慧课堂,可以实现教与学、线上与线下、讲授与研讨、虚与实的有效融合,为教师、学生营造全方位的教、学环境。使课程回归内容,教室真正为课程服务。 教育技术如何有效服务于教学?学生学习主动性如何激发?教师教学改革如何创新?教师教研成果如何呈现?过程性评价如何实现?学校教学水平如何提升……这些困扰教育多年的问题,都会在恒点智慧课堂构建的新型教学形态中找到解决方案。 恒点智慧课堂,包含以构建虚拟场景为依托的硬件、软件和服务体系三部分内容,体现在各教学环节中。根据教学环境、课程、教师、学生和学校的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一、营造智慧化教学环境,为全新教学模式创造条件 以场景搭建形成虚实结合的复合式教学环境,使环境更为友好、有效,切实为教学服务。浓缩课堂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环节更紧密,含量更高。智慧课堂可以支持PC端、VR端和移动端的应用,可在不同终端进行课堂重现。打破时空限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全学习环境。

恒点智慧课堂打造的是原生兼容教室系统,可以全方位进行数据细节统计,并能够进行多终端无缝兼容,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确认课程重难点,更好地帮助老师开展教研工作。并且,恒点的智慧课堂能够从课前的课件生产,到课中教学,到课后的延伸巩固,提供全流程闭环支持,学校无需为智慧课堂的全流程应用而担心。 解决方案: 学校建设的智慧课堂可根据不同需求来选择相应的功能配置,并且搭载相应的部署方案。 (一)智慧课堂环境搭建 1.恒点智慧教室。以课程为导向建设教室,通用型的教室功能,可结合不同课程内容进行模块设计,使教室真正成为教学的一部分。 2.已有智慧教室。按照以课程为导向的思路对教室功能进行改造,使已有教室兼容恒点系统,最大化教室的教学功能

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本文属于中联论文网优秀论文 本文来源于:中联论文网https://www.doczj.com/doc/8d18790924.html,/jiaoyu/34768.html 转载请注明本文仅供学术参考,严谨转载,否则后果自负 摘要:针对结构力学课程内容多、难理解、学习效果不佳等特点,根据多年的工程实践,提出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加强课后辅导答疑、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等几点教学建议,旨在与同行切磋,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结构力学,教学,体会 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中,《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是学生必修的三门专业基础课,常被称为“三大力学”。是学生普遍反应较难学的课程,而《结构力学》是难中之最。《结构力学》以先学的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为基础,同时又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结构抗震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作好铺垫,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核心地位。学习好该课程,不但为后续课程提供必需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方法,而且为后面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顺利完成提供重要的力学知识储备,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有关土木工程下属二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方向都以结构力学为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目。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结构力学知识,除学生自身努力以外,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对课程教学方法做不断探索、尝试和改革,以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尤其对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和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素质有着重大的影响。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经验,经过不断思考和总结,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侧重的进行教学 结构力学课程内容庞杂,要在有限学时内让学生掌握全部教学内容,不切实际,而且会造成学生巨大的学习压力,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一般可将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基本教学内容,是“大土木”专业(岩土工程方向、道路桥梁工程方向、建筑工程方向的建筑经济管理方向等)课程中必学内容,包括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计算、静定结构的影响线、力法、位移法、力矩分配法、矩阵位移法和结构动力计算(单自由度和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等内容。另一部分叫选学教学内容,可根据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的不同,有所侧重。包括无剪力分配法、剪力分配法、分层法、反弯点法、连续梁的内力包络图、超静定结构影响线和结构的极限荷载等内容。选学内容是基本教学内容的深化和延伸,基本教学内容是选学内容学习的基础。 教师对基本内容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应讲透、讲精,同时要突出重点,有所取舍,不断总结归纳解题技巧。比如静定结构内力图的绘制,一定让学生熟练掌握绘制内力图的两种方法,截面法和叠加法,截面法在材料力学学习中有所介绍,应简略讲解说明,把更多时间放在叠加法的介绍上,这部分是最让学生迷惑的地方,他们容易在纵坐标的叠加和几何图形叠加上混淆,应下大力气给学生讲细、讲清,归纳绘制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达到融会贯通。这样学生在学习静定结构位移的计算、力学这部分内容时才不感觉到吃力,否则,前面的基础未打好,后面就听不懂,势必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又如,静定桁架内力计算的三种方法是:结点法、截面法和结点法与截面法的联合应用,这部分内容已在理论力学学习中涉及到,不必再浪费大量学时对重复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只要简要回顾复习就行,着重是从几何分析角度讲解桁架的组成、分类和不同类型桁架内力的计算方法和技

如何进行更有效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

专题研究: 如何进行更有效的课堂教学? 什么是课堂?,作为学生我们实在是太熟悉了,有人说:一个教师一生中要上12000多节课。有人会说: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或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这些说法并不错,但我认为课堂的本质应该是,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那么如何进行更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我做了以下简单的研究。 一.运用普通话,营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 普通话讲的好是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的关键。以前我并没有这么觉得,直到我听了几堂课后,我才真正的意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几位老师的课堂设计都是精彩的,但是明显普通话讲的好的老师课堂让人觉得更加动听。优美、富有激情的普通话, 在教学中能开启学生的智力, 激发学生的情感。美妙的发音,和谐的音调,像是一首动听的歌,让人如痴如醉。 所以,一堂成功的优质课,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整个教学的双边活动中至始至终都是普通话。著名小语专家萃乃珍同志说:“课堂教学一定要把普通话移植到校的每一花朵上,使他们的普通话生根、开花。可见,普通话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奠基石,我们必须重视普通话教学。 二.确立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地位的失落,是制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主体地位是指学生在学习(教师教学) 过程中是主体而不是客体,他们的学习应该是在自己积极的情感、态度、兴趣、意念支配下主体的积极主动地参与过程,而非被动、强迫、甚至盲目应付,处于附属的和被支配的地位。 在我看来,衡量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是否得以真正落实,本质上并不表现为学生形式上参与的程度,不在于课堂教学的气氛是否活跃,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情感积极的程度、学习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而很多时候我们都走向了误区。 1以活跃的课堂气氛张扬学生的主体性,表现主体地位的落实,事实上掩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形式而轻实质。 2 以少数尖子生主体地位的实现掩盖和牺牲大多数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重少数轻多数,主体参与的广度不够。 3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丧失主导性。即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放弃对教学的组织和控制,极度淡化教师作为主导所承

(完整版)解读智慧课堂

解读智慧课堂 一、智慧课堂形成的理论基础 国家督学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由此可见,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 智慧就是知识、能力与美德的综合体。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极力推崇智慧教育,并指出:“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目前,我们所倡导的新课程理念特别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这其实与智慧教育是一脉相承的,换句话说,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就是智慧教育,我们要让校园、让课堂、让教师和学生像沐浴阳光一样沐浴智慧。 智慧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过程,一种境界。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育的智慧性表现为对儿童的关心,并把这看作是教育者的崇高使命。教育者对孩子的影响是通过教育体验实现的。教育体验是指对教育的情境、关系及行动的体验。智慧教育始终指向具体教育情境的具体孩子,将触角伸向儿童的生活世界,探及儿童对世界的内心体验,时刻关注儿童对具体的情况、关系或事件的体验,然后以‘心向着孩子’、‘向着孩子的生存与成长’的角度,探寻在具体情境中如何机智和充满智慧地采取行动,并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行动。” 二、智慧课堂的基本理念 1、每个孩子都有智慧。孩子们的智慧不在于有没有,而在于你相信不相信、信任不信任、发现没发现。只有坚信,你才会努力地发现和开发。 2、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智慧,有不同的优势和强项,智慧在不同的学生身上有不同的色彩。智慧教育在于发现不同孩子的不同优势,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引导他们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做细心的耐心的观察者和全面的深入的勘探者。 3、智慧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的教育。我们反对精英主义教育,而智慧教育却可使学生成为不同领域的精英。 4、人只有在自由状态才会迸发创造的灵感,智慧教育要给学生自主发展的自由,并指导学生合理地利用自主支配的时空。 5、智者总是快乐的、幸福的,智慧教育要让孩子们快乐起来、幸福起来,但是智慧教育决不能排斥刻苦精神的培养。 6、教师们要成为“长大的儿童”(李吉林:《我,长大的儿童》,《人民教育》),保持一颗童心,保持生命的活力,永远爱孩子,永远懂孩子,但又要引领孩子。 三、智慧课堂的特征 智慧课堂就是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这对教师来说是最有效,最智慧的做法,对学生来说是最有收获最能增长智慧的课堂。因此,智慧课堂是属于学生的,学生是主人。教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学知识学能力更要学智慧,而智慧不是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教的多的就悟的少,教的少的悟的多。因此智慧课堂要求隐去教师的光辉,呈现学生的精彩。 教师在课堂上表现出的智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的智慧、课堂语言的智慧、角色把握的智慧、临场应变的智慧等。

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谈课堂有效教学 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以及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从“教学”定义演变来看: ●在古代,无论中外,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在完善自身,教与学密不可分,很自然地相长统一。 ●到了近代,随着社会文化、学校教育性质以及学生学习要求的变化,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教育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思想,主张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任务和行为,教与学被分别对待,更加强调教科书,强调教师如何教(“三中心”)。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世界经济、政治与文化发生了迅速变化,人们对教学的认识也在变化。教学研究更多与心理学结合起来,教学重心开始偏向学,如学习规律、学习心理,因而教与学的内在关系逐渐被全面认识。 ●今天的教学理论中,教学的视野更为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自我调控以及具有社会责任感等等,人们对教学内涵的认识也更为丰富和完整。 教师之间经常谈论的教学话题 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问题解决。 课堂教学的性质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孟子:“教亦多术矣”。 《学记》:“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一、低效教学的表现 1、三维目标的割裂 2、教学内容的泛化 一个学生的日记 学了多年的化学,但还是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化学?事实上,真正从事与化学有关的工作的人并不多。我们一天到晚学化学,对生活中一些很常见的现象却不能利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有人说化学能训练思维,而我以为这是数学学科的职责;有人说学化学是为了体验科学探索精神,可是现实中,我们有多少机会能获得这样的体验?我只知道一天到晚做题目,而且题目越来越古怪,有的类似脑筋急转弯:不是你不聪明,只是你没往出题人的角度去想。所谓的高分,只是将所有的题目都做一遍,并且都记住了而已。谈到化学我更多地会想到污染、酸雨、毒气泄漏、毒奶粉……唉!化学究竟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学化学究竟为了什么? 学科教学价值取向; 奠定科学素养基础 提供独特的认识物质世界的视角 完善理性思维的结构 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1)微粒观2)元素观(3)结构决定性质(4)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中心问题(5)任何物质对于人类来说都有两面性(6)正视化学品和传统化学过程对于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积极治理污染的同时,努力发展绿色化学 一、低效教学的表现 1、三维目标的割裂 2、教学内容的泛化 3、教学活动的外化 4、教学层次的低下 5、预设与生成的冲突 教学策略在教学系统中的位置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模式教学

当涂县教育局智慧课堂项目建设方案 .doc

当涂县教育局智慧课堂项目建设方案 项目名称:当涂县教育局智慧课堂项目 申报单位:当涂县教育局 编制单位:当涂县教育局 编制日期: 2019年8月 第一章背景与现状 1.1政策背景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设“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

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2019年3月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智慧学校建设总体规划(2018-2022年)》,规划明确提出:到2022年实现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乡村普通中小学全部达到智慧学校建设要求,城镇中小学基本建成智慧学校。安徽省教育厅《2019年智慧学校建设工作要点》、市教育局《关于开展马鞍山市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年度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市政府《马鞍山市智慧学校建设实施规划》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等通知文件均明确要求,全市所有中小学(含村小)必须于2019到2022年四年内实现智慧学校建设全覆盖。并且此项工作已经纳入省政府对市政府,市政府对县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 1.2 发展趋势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我国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融合,教育信息化开始进入 2.0时代。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是在历史成就基础上实现新跨越的内在需求;也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充分激发信息技术革命性影响的关键举措。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必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构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教育信息化2.0的到来,也掀起了智慧学校建设的浪潮。 在智慧学校建设方面,智慧学校是综合运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学校的主要业务和教育教学关键环节深度融合,以面向师生个性化服务为理念,促进教学、学习、管理、生活和文化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逐步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普通中小学智慧学校建设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智慧学校的建设要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师生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智能化教育环境,探索信息技术应用的新模式、新途径和新方法,促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创新与变革,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1.3 现状分析 智慧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现代系统教育最重要的一环,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现行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课上互动提问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学生所有的学习信息都分散了,不便

让导入充满智慧,让课堂富有灵性

让导入充满智慧,让课堂富有灵性 发表时间:2017-07-20T11:48:57.547Z 来源:《教育学》2017年6月总第120期作者:田世斐[导读] 一堂课如同一首优美的散文,开头便要漂亮,引人入胜。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之导入 田世斐甘肃省靖远县北滩镇中心小学730600 一堂课如同一首优美的散文,开头便要漂亮,引人入胜;一堂课又恰似一支动人的乐曲,开头就要定好基调,扣人心弦……常言道: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语文课的第一个环节,十分关键,应当引起重视。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就必须把握课文的 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那么如何导入新课呢,下面本人就针对导入的方法谈一些浅见。 一、旧知导入法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不管采用哪一种导语设计,都要为全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服务,与讲课的内容紧密相联,自然衔接。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因此复习知识也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 二、设置悬念法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根据学生爱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造矛盾,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注意。因此在课堂教学导入时,利用巧妙设问造成悬念,让学生处于一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状态,促使学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设置了这样的悬念:《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改写的。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和孙权各据一方,称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攻打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抗曹,刘备派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助战,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想陷害他。诸葛亮是怎样对待的呢?最后的结果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三、创设情境法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或叙述了生动的故事,或描写了美妙的景色,此类课文,可选其中精彩的画面或精彩的情节,通过具体形象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表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桂林山水》可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而桂林则是这个大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的山是那么奇,那么险,那么秀;那里的水是那么清,那么绿,那么静。谁到了那儿,都会被那奇特的风景所陶醉,被那美妙的景色所感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样导入,学生就会被桂林山水的美妙所吸引,同时也对桂林山水的主要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就会全身心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中去,投入到课文的阅读和景色的欣赏中去。 四、故事诱导法 “故事是儿童的一大需要”,学习的最好刺激又乃是对所要学的教材的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在新课教学中就是要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事例,激发他们求知的情趣,引导他们在欢乐中进入学习。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在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大年夜生活后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长长的金黄头发,大大的眼睛,有一副善良的心,从小没有了妈妈。天天靠卖火柴维持生活,今天是大年夜,天冷极了,还下着雪,这天没有人买她的火柴,天已经黑了,她还在街上走着,走着……讲述了与主人公命运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的心情,从而促使学生急不可待地去读书,去了解。 五、音乐导入法 借助于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的歌曲作为导入的途径。这种方法灵活多变,利于调动学生情绪,并能克服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播放与本课有关的音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第五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时,课前用录音机播放“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让学生欣赏,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喜欢这首曲子吗?作曲家为什么要写这首动听的曲子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板课题《让我们荡起双桨》。利用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便自然而轻松愉快地进入了学习新课的角色。 六、名言引入法 名言警句是人类思想、语言艺术的集中体现。教师通过引用与课题相关的名言作为引言,引导学生进入新课题。引用与本课题有关的名言名句导入新课,既渲染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例如在教学《晨读》时,出示名言名句:“为中华人民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老师说:“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应该珍惜大好时光,好好学习,记住周总理说过的话。现在我们就学习《晨读》。”这样学生明确了读书的目的,就自然而然地去学习课文。 总之,导入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但无论用何种形式和方法导入新课都为了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我们要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使导入——这个教学的“第一锤”,就敲在学生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火花。

信息化教学让课堂充满智慧

信息化教学让课堂充满智慧 ——观计算机系杨雪老师《制作数据图表》一课有感教师旁边的大屏幕上显示着每个学生的青春头像,每个学生的电脑旁边都放着一个手机,他们不时地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智能手机登陆教学平台进行课前签到、讨论问题、课堂练习、反馈学习成果……这是在5G网络时代即将到来的信息化课堂,执教老师是计算机系杨雪老师。这种新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让在场的每个老师都感到新奇和惊叹,原来手机还可以这样使用! 11月20日下午第六节,学校优质课评选小组和计算机系专业课老师来到微机室三杨雪老师的课堂,杨雪老师执教的是《制作数据图表》一课。课堂上选用贴近生活的热门话题猪肉价格的表格和图表的对比引入新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精美的PPT、紧凑的课堂环节、严谨的执教态度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课前计算机系整个团队经过多次磨课,对课堂的细节进行讨论修改。整个课堂中展示了杨雪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智能手机、超星平台等新技术在课堂上的灵活运用,体现了计算机系师生团结协作及对新鲜事物的探索精神。 一、信息化教学让前置学习更主动 计算机课程晦涩难懂,前置性学习可以在目标指导下自主学习,学生在预习中方向明确,学习重点一目了然。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的课堂交流更深入,需要教师在前置学习中做好充分准备。杨雪老师在课前针对本节课知识点精心准备了微课和课前检测题目,并上传到学习平台。要求学生在课前利用自习的时间使用手机登录学习平台,完成课前的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完成检测。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前置学习中的应用,比普通的纸质导学案更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进行前置性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长此以往,厚积薄发会起到授人以渔的功效。计算机系始终要求师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还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提倡教师积极学习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理念,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二、信息化教学让学情把握更精准 著名的特级教师靳家彦曾经讲过:“顺应学情,是教育的生命线。”智慧课堂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精)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L263009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数: 5 学时数:80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应修基础课程:《材料力学》、《理论力学》 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将工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抽象为相应的力学模型并运用相应的力学计算公式进行求解的基本能力,具备解决工程实践中相应的结构力学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具备运用常用工程力学计算机软件进行工程力学分析、计算的基本能力。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学习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平面杆系结构分析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培养结构分析与计算等方面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结构力学的任务,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及常见杆件结构的分类; (2)熟练掌握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和确定结构计算简图的原则; (3)熟练掌握杆件结构的支座分类和结点分类; (4)理解荷载的分类。 2、教学内容 (1)结构力学研究对象和任务 (2)Δ结构计算简图 (3)Δ结构分类 (4)荷载分类 第二章体系几何组成分析 1、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瞬变体系和刚片、约束、自由度等概念; (2)熟练掌握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的几何组成规则; (3)应用规则分析常见体系的几何组成; (4)理解结构的几何特性与静力特性的关系。

2、教学内容 (1)几何组成分析目的 (2)*运动自由度概念 (3)Δ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 (4)Δ几何组成分析示例 (5)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 第三章静定结构内力分析 1、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截面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的形状特征; (2)熟练掌握绘制弯矩图的叠加法; (3)应用截面法求解静定结构,绘制其内力图; (4)理解桁架的受力特点及按几何组成分类。应用结点法和截面法及其联合应用,会计算简单桁架、联合桁架即复杂桁架。 (5)熟练掌握三铰拱的反力和内力计算。了解三铰拱的内力图绘制的步骤。理解三铰拱合理拱轴的形状及其特征; (6)理解静定结构受力分析方法,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各种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 2、教学内容 (1)Δ静定梁 (2)Δ*静定钢架 (3)*三铰拱 (4)Δ静定桁架和静定组合结构 (5)静定结构基本性质和受力特点 第四章虚功原理和结构位移计算 1、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温度改变、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 (2)理解变形体虚功原理和互等定理; (3)理解实功、虚功、广义力、广义位移的概念; (4)熟练掌握荷载产生的位移计算; (4)应用图乘法求位移。 2、教学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