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液体药剂

第三章液体药剂

第三章液体药剂
第三章液体药剂

教案首页

2014年《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部分)》模拟试卷(三)答案与解析

2014年中药学【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部分)】(模拟试卷三) 一、最佳选择题 1、下列有关药品标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等所作出的技术规定 B、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C、组织现代化生产保证药品质量的法定标准要求 D、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技术依据 E、国家药品标准由国家或地区制定并颁布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药品标准系根据药物本身的理化与生物学性质、来源、制药工艺等生产及贮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所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也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等所作出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监督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药品标准是强制性法定标准,是组织现代化生产保证药品质量的法定标准要求,是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技术依据,也是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技术法规。《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由国家制定并颁布的药品标准即为国家药品标准,系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而规定的药品所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技术要求。 【该题针对“药品标准,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2、气体灭菌法是常用的 A、化学灭菌法 B、物理灭菌法 C、干热灭菌法 D、微波灭菌法 E、湿热灭菌法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化学灭菌法系指用化学药品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其杀菌机制可能是:作用于微生物核酸蛋白,使其变性、与微生物酶系统结合影响代谢或改变膜壁通透性致微生物死亡等。气体灭菌法是常用的化学灭菌法。 【该题针对“灭菌方法与无菌操作,中药药剂学(含中药炮制)模考系统”知识点进行考核】 3、流浸膏剂制备时常用的主要制法是 A、蒸馏法 B、渗漉法 C、浸渍法 D、回流法 E、煎煮法 【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加入我的收藏夹】 【加入打印收藏夹】

2014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考试辅导(过关必背)

《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 第一章中药药剂学与中药剂型选择 1~2分 9 小单元细目要点 (一)中药药剂学及其发展1.常用术语 中药药剂学、剂型、制剂、成方制剂、饮片、植物油 脂和提取物、处方药、非处方药、新药、GMP等术语 ☆ 2.历史回顾与现状 (1)历代主要中药剂型理论及中药制剂相关文献 (2)中药制剂剂型、技术、辅料研究与应用现状☆ (二)中药剂型的分类与选择1.中药剂型的分类不同分类方法及所涉及的剂型 2.中药剂型的选择 (1)剂型与疗效☆ (2)剂型选择基本原则 (三)药品标准药典、部(局)颁药品标 准及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1)药典的性质、作用 (2)《中国药典》的沿革、组成及相关内容 (3)部(局)颁药品标准的性质和作用 第一节概述 学习要点: 1.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性质 2.10大术语:中药药剂学、剂型、制剂、成方制剂、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处方药、非处方药、新药、GMP 一、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性质 1.概念 中药药剂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指导思想:中医药理论 研究的对象:中药制剂 研究的内容:配制理论(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 综合性技术科学 2.中药制剂的基本特点与要求 (1)组方符合中医药理论,并能联系组方药物的成分与药理进行相关解析; (2)制剂工艺应关注组方药物尤其君药、臣药中有效部位或活性成分的转移率; (3)质量标准制定,除符合《中国药典》制剂通则要求外,应首选君、臣药中的有效或活性成分作为定性鉴别和含量控制指标,同时尽量考虑以多成分作为指标;

中药药剂学A卷(带答案)

《中药药剂学》模拟卷(A) 一、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 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剂。 3.浸出制剂: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动植物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经适当精制与浓缩 得到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4.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尸体,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性物质。 5.胶剂:是指用动物皮、骨、甲、角等为原料,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干胶状的内服制剂。 二、单项选择题: 1. 制备含有毒性药材的散剂,剂量为0.05g,一般应配成多少比例的散剂?A A、1:10 B、1:100 C、1:5 D、1:1000 2. 二相气雾剂为:A A、溶液型气雾剂 B、O/W乳剂型气雾剂 C、W/O乳剂型气雾剂 D、混悬型气雾剂 E、吸入粉雾剂 3. 不宜制成软胶囊的药物是B A、维生素E油液 B、维生素AD乳状液 C、牡荆油 D、复合维生素油混悬液 E、维生素A油液 4. 制备胶剂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B A、沉淀胶液中的胶原蛋白 B、沉淀胶液中的泥沙等杂质 C、便于凝结 D、 增加黏度E、调节口味 5.红丹的主要成分为( A )。 A.Pb3O4 B. PbO C.KNO3 D.HgSO4 E. HgO 6. 单冲压片机增加片重的方法为:A A、调节下冲下降的位置 B、调节下冲上升的高度 C、调节上冲下降的位置 D、调节上冲上升的高度 E、调节饲粉器的位置 7. 下列关于栓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栓剂是由药物与基质混合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半固体制剂 B、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纳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条件下能迅速软化、熔融 或溶解于分泌液中 C、栓剂既可用于局部治疗,也可以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D、栓剂基质有油脂性和水溶性基质两种 E、肛门栓一般为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型,阴道栓一般为球形、卵形、鸭嘴 形。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第七章 液体药剂

第七章液体药剂 1-3分,25大考点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7100000101 ★考点回顾★ 中药剂型的分类: 1.按物态分类 2.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型(糖浆剂)、胶体溶液型、乳状液型、混悬液型 3.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 4.按制法分类——浸出药剂(糖浆剂)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7100000102 第一节概述 学习要点: 1.液体药剂的特点 2.液体药剂的分类 一、液体药剂的含义与特点 1.定义 液体药剂:在一定条件下将药物以不同的分散方式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不同分散程度的液体分散体系。可供内服或外用。 分散方式:溶解、胶溶、乳化、混悬 分散形式:离子、分子、胶粒、液滴、微粒或其混合形式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7100000103 2.特点 ①分散度大、吸收快、作用迅速 ②易控制药物浓度,可减少固体药物口服后由于局部浓度过高而引起的胃肠道刺激性 ③便于分剂量和服用,尤其适用于儿童和老年患者 ④稳定性较差,贮藏、运输不方便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7100000104 二、液体药剂的分类

热力学不稳定体系——对电解质、pH等因素非常敏感,很容易产生凝结沉淀,如溶胶加入少量电解质可破坏或降低溶胶微粒的ζ电位,产生聚沉。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07100000105 第二节表面活性剂 学习要点: 1.胶束与临界胶束浓度 2.亲水亲油平衡值及其应用 3.起昙和昙点 4.表面活性剂的毒性 5.表面活性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6.表面活性剂的类型与特点 7.表面活性剂常用品种与应用 一、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具有“两亲性”。

药剂学第二章药物溶液形成理论

第二章药物溶液形成理论 习题部分 一、概念与名词解释 1.介电常数: 2.助溶剂: 3.增溶剂: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 1.药物的介电常数和溶剂的介电常数越接近,药物在该溶剂中溶解性越好。( ) 2.正辛醇的溶解度参数与生物膜脂质接近,因此常用作模拟生物膜测定分配 系数。( ) 3.通常所测定的溶解度是药物的特性溶解度。( ) 6.将维生素K3制备成维生素K3,亚硫酸氢钠的目的是改变维生素K3的药理作用。( ) 7.在多数情况下,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的顺序为无水物<水合物<有机化物。( ) 8.粒子大小对药物溶解度的影响的规律是:药物粒子越小,药物的溶解度越大。( ) 9.温度升高,药物的溶解度增大。( ) 10.许多盐酸盐类药物在生理盐水中溶解度减小的原因是由于同离子效应。( ) 11.苯巴比妥在20%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00ml,在40%乙醇中的溶解度为 /100ml,在90%乙醇中溶解度达最大值,这种现象称为潜溶。( ) 12.碘溶解时加入碘化钾的目的是增溶。( ) 13.灰黄霉素溶解时加人胆酸钠的目的是增溶。( ) 14.药物溶液的pH值的调节主要考虑机体的耐受性、药物的稳定性及药物的溶解 度。( ) 15.药物的pK a越大,碱性越强。( ) 16.同一药物的多晶型中,亚稳定型比稳定型的溶出速率与溶解度均大。( ) 17.药物溶解度参数与生物膜的溶解度参数越接近,越易吸收,吸收也越快。( ) 18.药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于药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作用力则药物溶解度小。( ) 19.介电常数大的药物其极性小,介电常数小的药物极性大。( ) 20.对于可溶性药物,粒子大小对溶解度影响不大。( ) 三、填空题 1.药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于药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作用力时药物在该溶剂中的 溶解度,反之,则。 2.药物分子形成分子内氢键,则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而在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 3.当药物的△H S>0,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当药物的△H S<0,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4.增溶剂对难溶性药物的主要作用有;;。 5.用聚山梨酯80对维生素A棕榈酸酯进行增溶时,正确的加入方法是。 6.药物的溶出过程包括两个连续的阶段,可分为

中药药剂之完整版

中药药剂之普济方 第一章绪论 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2.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 3.制剂:根据标准规定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 4.中药药剂学的发展 夏商时代:药酒,曲(酵母) 商汤时期:伊尹首创汤剂,总结出《汤液经》,是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 春秋战国:我国现存第一部医药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秦汉时期:《五十二病房》-丸剂东汉-《神农本草经》-丸剂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10多种剂型,赋形剂,炮制 晋唐时代: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首次提出“成药剂” 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两宋时代:《太平惠民和局方》-我国历史上由官方颁发的第一部制剂规范 明清时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剂型近40种 吴尚先-《理瀹骈文》-外治法专著 5.中药药剂工作依据:《中国药典》——最高法定技术标准,有法律约束力 国外药典仅供参考,无法律约束力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药品经营管理规范》(GSP)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6.剂型的分类: 按发展历程:传统剂型、现代剂型 按物态:固体、半固体、液体、气体 按制法:浸出制剂、无菌制剂 按给药途径和方法:经胃肠道给药、不经胃肠道给药(注射、皮肤、黏膜、呼吸道) 按分散系统:真溶液类、胶体溶液类、乳浊液类、混悬液类、气体、固体 7.剂型的选择原则?:根据防治疾病需要 根据药物及其成分性质 根据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特性 根据生产条件和制剂的基本要求 第二章制药卫生 1.空气洁净度:数值越大,洁净度越低 2.层流洁净技术可使空气达到高洁净度 3.F0值的物理意义:Z值为10℃时,一定灭菌温度(T)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 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 4.按药典规定,注射剂灭菌F0≥8min

试验四液体药剂

实验四液体药剂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各类液体药剂的分类及特点、常用液体药剂的制备方法及稳定措施。 2.熟悉影响液体药剂质量的因素以及评定质量的方法。 二、实验提要 1.液体药剂按分散系统分为溶液型、胶体型、混悬型和乳浊型4种类型。各类液体药剂其制备方法不相同,检查项目和要求也不相同。 2.制备溶液剂一般有溶解法、稀释法和化学反应法。溶解法多先取处方量3/4的溶剂加入药物,搅拌使溶解、滤过,再自滤器上添加溶剂至全量,最后搅匀即得。处方中如有助溶剂、增溶剂、pH调节剂、稳定剂、防腐剂及抗氧剂等,应先以适量溶剂溶解,再加入药物;其中对热稳定而溶解缓慢的药物,可加热促进溶解;挥发性或不耐热的药物则应在40℃以下时加入,以免挥发或破坏损失。制备芳香水剂时,用分散剂(一种惰性不溶性物质的细粉)分散或剧烈振摇,使油水充分接触加速溶解。稀释法适用于制备高浓度溶液或易溶性药物的浓贮备液。化学反应法系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通过化学反应而制成新的药物溶液的制备方法,待化学反应完成后,滤过,自滤器上添加蒸馏水至全量即得。适用于原料药物缺乏或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3.胶体溶液按胶粒与分散媒之间的亲和力不同可分为亲液胶体与疏液胶体,若以水为分散媒则称为亲水胶体和疏水胶体。亲水胶体的制备,药物溶解要经过溶胀过程,宜将其分次撒布于水面上,使之自然吸水膨胀,然后搅拌或加热使溶解。疏水胶体的制备采用分散法或凝聚法。处方中如含具有脱水作用的电解质、高浓度醇、糖浆、甘油等物质时,宜先行溶解或稀释后再加入,而且用量不宜过大。如需滤过时,所用滤材应与胶体溶液的荷电性相适应,最好采用不带电荷的滤器,以免凝聚。 4.制备乳浊液有干胶法和湿胶法。干胶法先将胶粉与油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水,乳化成初乳,再逐渐加水稀释至全量。湿胶法则将胶先溶于水中制成胶浆作为水相,将油相分次加入水相中,研磨制成初乳,再加水至全量。乳浊液中药物的添加方法,需根据药物的溶解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加入。制备时需加入能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乳化剂,使乳浊液得以稳定。 5.制备混悬剂时,固体药物应研细过筛。其制备方法有分散法和凝聚法。采用凝聚法制备时,应选用稀溶液在较低温度下反应,以获得细腻、均匀沉淀。分散法制备混悬液时,亲水性药物,一般先研至一定细度,再加液研磨和稀释;疏水性药物,应先将药物与润湿剂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A

中药药剂学试卷及答案(中国中医药本科教材) (A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容的综合性技术学科,称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核心、记忆) A.制剂学 B.调剂学 C.药剂学 D.方剂学 E.临床药学 2.口服药品的卫生标准之一是大肠杆菌在每克(每毫升)制剂中(第三章制药卫生第一节概述核心、记忆) A.不得检出 B.不得超过50个 C.不得超过100个 D.不得超过500个 E.不得超过200个 3.制药厂的生产车间根据洁净度的不同,可分为控制区和洁净区。控制区一般要求达到的洁净标准是(第三章制药卫生第二节制药环境的卫生管理核心、记忆) A.100级 B.10000级 C.100000级 D.1000000级 E.1000级 4.中药浓缩液直接制粒的方法是(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第四节制粒一般、记忆) A.挤出制粒 B.高速搅拌制粒 C.喷雾干燥制粒 D.滚转法制粒 E.滚压法制粒 5.通常所说的百倍散是指1份毒性药物中,添加稀释剂的量为(第五章散剂第二节散剂的制备核心、记忆) A.100份 B.99份 C.10份 D.9份 E.101份 6.影响浸出效果的最关键因素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理解) A.药材粒度 B.浸提温度 C.浸提时间 D.浓度梯度 E. pH值 7.乙醇含量在50%—70%时,适于浸提(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记忆) A.挥发油 B.叶绿素 C.生物碱 D.树脂 E.有机酸 8.用碱作为浸提辅助剂时,应用最多的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记忆)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铵 C.碳酸钠 D.碳酸钙 E.生物碱 9.用下列方法提取时,能保持最大浓度梯度的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

药剂学习题与答案

药剂学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剂型、制剂、药剂学的概念是什么? 2. 什么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3. 什么是、与? 第二章液体制剂 1.液体制剂的按分散系统如何分类? 2.液体制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3.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4.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有哪些?何为潜溶剂? 5.何为絮凝,加入絮凝剂的意义何在? 6.乳剂和混悬剂的特点是什么? 7.用公式描述影响沉降的因素,并说明加入高分子助悬剂具有哪些作用? 8.乳化剂的作用如何?如何选择乳化剂? 9.乳剂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 10.简述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有哪些? 11.简述助溶和增溶的区别? 12.什么是胶束?形成胶束有何意义? 13.表面活性剂分哪几类,在药剂中主要有哪几个作用? 第三章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1.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有哪些? 2.常用的除菌过滤器有哪些? 3.灭菌参数F和F0值的意义和适用范围? 4.洁净室的净化标准怎样? 5.注射剂的定义和特点是什么? 6.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7.纯化水、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的区别? 8.热原的定义及组成是什么? 9.热原的性质有哪些?各国药典检查热原的法定方法是什么? 10.简述污染热原的途径及去除热原的方法。 11.注射剂等渗的调节方法及调节等张的意义。 12.制备安瓶的玻璃有几种?各适合于什么性质的药液? 13.输液按规定的灭菌条件灭菌后,为什么还会出现染菌现象? 14.输液常出现澄明度问题,简述微粒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第四~五章固体制剂 1.散剂的概念、制备方法与质量要求。 2.用什么方程来描述药物的溶出速度?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方法有哪些? 3.什么是功指数? 4.影响物料均匀混合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达到均匀混合? 5.片剂的概念和特点是什么? 6.片剂的可分哪几类?各自的特点? 7.片剂常用的辅料有哪些?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有哪些? 8.湿法制粒的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 9.片剂产生裂片的主要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10.片剂的包衣的目的何在? 11.片剂的成形及其影响因素。 12.简述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原因。 13.物料水分的性质。 14.片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15.胶囊剂的概念、分类与特点是什么? 16.空胶囊的组成与规格。 17.滴丸剂的概念,它与软胶囊有何区别? 第六章半固体制剂、栓剂与膜剂

中药药剂及中药炮制

☆☆考点1: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性质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的内容涉及中药类专业的诸多课程以及现代制药理论和技术,与现代药剂学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研究制剂工业生产的基本理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质量管理的科学)、生物药剂学(研究药物的剂型因素、用药对象的生物因素与临床药效间关系的科学)、物理药学(应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药剂学中剂型性质的科学)、临床药学(以患者为对象研究合理、有效与安全用药的科学)等也多有交叉。中药药剂学包括中药调剂学和中药制剂学。 ☆☆☆☆考点2: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 1.药物与药品:药物系指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而药品系指原料药物经过加工制成的具有一定剂型、可直接应用的成品。 2.剂型:是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制剂:是根据药典、局颁标准或其他规定的处方,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 4.中成药:系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药政部门批准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可经医生诊治后处方配给,也可由患者直接自行购用的药品。 5.处方:是医师对患者治病用药或制备任何药剂的书面文件。 6.非处方药:是用以减轻某些轻微症状或治疗某些轻微疾病的药物,简称OTC。特点是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具有中国特色的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已于2000年开始实施。 7.新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改变工艺的制剂按照新药管理。 8.GMP: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的简称,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考点3: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历史回顾 夏禹时期已经能酿酒,同时发现了曲(酵母),开始有多种药物浸制而成的药酒。 商代前,伊尹首创汤剂,并总结了《汤液经》,为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汤剂延用至今仍是中医用药的首选剂型。 战国时期,我国现存第一部医药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针经》(唐以后的传本改称《灵枢》)各9卷]问世,可谓中药药剂学的先导。 秦、汉时代是我国药剂学理论、经验与技术显著发展的时期。东汉末年,著名医药学家张仲景撰写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8卷,书中第一次提出“成药剂”的概念。 唐代医药事业发展成绩显著,药王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分别收载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炙剂等多种剂型。。 宋、元时期是我国成药得到很大发展、中药制剂初具规模的时期。宋熙宁九年,太医局设立“熟药所”,负责制药和售药。制药者名为“和剂局”,并由官方编写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明、清时期医著颇多,中药成方及其剂型也有相应的充实和提高。如明朱柿著《普济方》,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著《本草纲目》,王肯堂著《证治准绳》,陈实功著《外科正宗》,清代吴谦等著《医宗金鉴》,吴尚先著《理瀹骈文》为外用膏剂之大成。 ☆☆☆☆☆考点4:药典与药品标准 1.药典 (1)药典的性质与作用: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药典中收载医疗必需、疗效确切、毒性和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及其制剂,规定其质量标准、制备要求、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功能主治及用法用量等。药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家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也体现出医药卫生工作的特点和服务方向。 (2)中国药典:已颁布施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有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和2005年共8版。其中1953年版为单部,1957年又出版了1953年版《中国药典》第一增补本,其余均分为一、二两部。第一部收载中药材和中药成方及单方制剂,第二部收载化学药、生化药、抗生素、放射性药品、生物制品等各类制剂。 (3)外国药典:主要有美国药典(简称U.S.P.现行版为2000年版)、英国药典(简称B.P.现行版为1998年

最新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选择):第八章液体制剂药剂

第八章液体制剂 习题 选择题 【A型题】 1.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不包括 A.制成可溶性盐 B.加入助溶剂 C.加入增溶剂 D.升高温度 E.使用潜溶剂 2.乳剂的附加剂不包括 A.乳化剂 B.抗氧剂 C.增溶剂 D.防腐剂 E.辅助乳化剂 3.混悬剂的附加剂不包括 A.增溶剂 B.助悬剂 C.润湿剂 D.絮凝剂 E.反絮凝剂 4.下列表面活性剂中有起昙现象的是 A.肥皂类 B.硫酸酯盐型 C.磺酸化物 D.聚山梨酯类E.阳离子型 5.高分子溶液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高分子化合物含有大量的亲水基与水形成牢固的水化膜 B.有较高的黏调性 C.有较高的渗透压 D.有网状结构 E.分子结构中含有非极性基团 6.对高分子溶液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陈化现象 B.有电泳现象 C.有双分子层结构 D.有絮凝现象 E.稳定性较高 7.混悬剂中结晶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药物密度较大 B.粒度不均匀 C.ζ电位降低 D.分散介质密度过大 E.分散介质黏度过大 8.W/O型的乳化剂是 A.聚山梨酯(吐温)类 B.聚氧乙烯脂肪酸酯(卖泽)类 C.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苄泽)类 D.脂肪酸山梨坦类(司盘类)

E.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 9.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离子型的毒性大于离子型 B.HLB值越小,亲水性越强 C.作乳化剂使用时,浓度应大于CMC D.作O/W型乳化剂使用,HLB值应大于8 E.表面活性剂中吐温类杀菌作用最强 10.对表面活性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吐温类溶血作用最小 B.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碱性溶液中呈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性质,杀菌 力强 C.用于作消毒杀菌使用的是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D.表面活性剂不能混合使用 E.非离子型对皮肤和黏膜的刺激性为最大 11.等量的司盘-80(HLB 4.3)与吐温-80(HLB 15.0)混合后的HLB值是 A.7.5 B.6.42 C.8.56 D.9.65 E.10.65 12.表面活性剂性质不包括 A.亲水亲油平衡值 B.昙点 C.临界胶团浓度 D.适宜的黏稠度 E.毒性 13.根据Stokes定律,与微粒沉降速度呈正比的是 A.微粒的半径 B.微粒的直径 C.分散介质的黏度 D.微粒半径的平方 E.分散介质的密度 14.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这种现象是乳剂的A.分层 B.絮凝 C.转相 D.破裂 E.酸败15.乳剂的类型主要取决于 A.乳化剂的HLB值 B.乳化剂的量 C.乳化剂的HLB值和两相的数量比 D.制备工艺 E.分散介质的黏度

药剂学第二章散剂和颗粒剂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散剂和颗粒剂 一、最佳选择题 1、下列哪一条不符合散剂制备的一般规律 A、毒、剧药需要预先添加乳糖、淀粉等稀释剂制成倍散,以增加容量,便于称量 B、吸湿性强的药物,宜在干燥的环境中混合 C、分剂量的方法有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 D、组分密度差异大者,将密度大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密度小者 E、组分数量差异大者,宜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2、比重不同的药物在制备散剂时,采用何种混合方法最佳 A、等量递加混合 B、多次过筛混合 C、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混合 D、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混合 E、搅拌混合 3、不影响散剂混合质量的因素是 A、组分的比例 B、各组分的色泽 C、组分的堆密度 D、含易吸湿性成分 E、组分的吸湿性与带电性 4、下列哪一条不符合散剂制备的一般规律 A、剂量小的毒、剧药,应根据剂量的大小制成1:10,1:100或1:1000的倍散 B、含液体组分时,可用处方中其他组分或吸收剂吸收 C、几种组分混合时,应先将易被容器吸附的量小的组分放入混合容器,以防损失 D、组分密度差异大者,将密度小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密度大者 E、组分数量差异大者,宜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5、调配散剂时,下列物理性质中哪一条不是特别重要的 A、休止角 B、附着性和凝聚性 C、充填性 D、飞散性 E、磨损度 6、关于散剂的描述哪种是错误的 A、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B、散剂与片剂比较,散剂易分散、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C、混合时摩擦产生静电而阻碍粉末混匀,通常可加少量表面活性剂克服 D、散剂与液体制剂比较,散剂比较稳定 E、散剂比表面积大,挥发性成分宜制成散剂而不是片剂 7、散剂按组成药味多少可分为 A、单散剂与复散剂 B、倍散与普通散剂 C、内服散剂与外用散剂 D、分剂量散剂与不分剂量散剂 E、一般散剂与泡腾散剂 8、散剂按用途可分为 A、单散剂与复散剂

冲刺复习方法——中药药剂学

冲刺复习方法——中药药剂学 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中药药剂学虽然不是最重点的,但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中药药剂学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中药药剂学的重要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 药剂生产中粉碎、浸提、分离、精制、浓缩、干燥、混合、制粒、灭菌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 中药制剂常用剂型的特点、制备、质量要求与检查; 常用辅料主要品种的性质、特点与应用。 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型给药系统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影响中药药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中药制剂物理和化学配伍变化的基本知识。 很多考生普遍反映中药药剂“听懂容易,灵活应用较难,考试更难。”对本门课程的复习,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理清复习思路 首先应建立一个清晰的复习思路,把教科书上独立介绍的板块之间联系起来,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提高学习效率。 如可用图表的形式将药剂学每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总结: 内容简介(介绍一章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剂型的定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制备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通过比较可较容易地区分各种剂型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增强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想,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善于归纳总结 例如对于中药各剂型的制备,均需要寻找适宜辅料。辅料的选择原则,只需记住八字方针,安全、高效、稳定、易得。学习中,结合各剂型的特点,就很容易地将各附加剂的要求列举出来。 所以,只要掌握了各剂型的特点,结合以上八字方针,即可轻而易举地回答出所需附加剂的性质要求。 而对于中药炮制学,执业药师考试对炮制学要求的内容较少,主要是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的基本概念,主要炮制作用、方法及操作要点,有毒中药的炮制等。

最新中药药剂习题册:液体药剂

第六章液体药剂 [A型题] 1 关于液体药剂叙述正确的是() A液体药剂中药物一般以溶解、胶溶或乳化形式存在,固体药物分散其中不属于液体药剂B液体药剂总较相应固体药剂作用迅速 C液体药剂包括芳香水剂、合剂、灌肠剂、醑剂等很多剂型 D液体药剂不易分剂量 E液体药剂一般稳定性较好 2 对液体制剂质量要求错误者为( ) A均相液体药剂应是澄明溶液 B分散媒最好用有机分散媒 C外用液体药剂应无刺激性 D口服液体药剂应外观良好,口感适宜 E制剂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 3.下列液体药剂的叙述()是错误的 A溶液剂分散相粒径一般小于1nm B高分子溶液分散相粒径一般在1-100nm C混悬剂分散相微粒的粒径一般在500nm以上 D乳浊液药剂属均相分散体系 E混悬型药剂属粗分散体系 4.下列物质中,对液体药剂中霉菌和酵母菌具有较好抑制力的是 A苯甲酸钠 E尼泊金类 C苯扎溴铵 D山梨酸 E桂皮油

5.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的论述()是错误的 A能够显著降低两相间界面张力的物质,如:乙醇、吐温等B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 C低浓度时,发生表面吸附 D高浓度时进入溶液内部 E高浓度时可以形成胶团 6.下列()不属于表面活性剂 A脱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类 B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脂肪酸脂类 C聚氧乙烯脂肪酸脂类 D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 E聚氧乙烯脂肪酸类 7.下列关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溶性大 B 主要用于杀菌与防腐 C 起表面活性的部分是阳离子 D 分子结构主要部分是一个五价氮原子 E在酸性与碱性溶液中不稳定 8.用于制备注射用乳剂及脂质体的表面活性物质是()A脂肪酸山梨坦 B 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 C 普流罗尼克 D卵磷脂 E胆汁 9.关于HLB值()项是错误的

最新中药药剂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非选择):第八章液体制剂药剂

第八章液体制剂 习题 二、名词解释 1.表面活性剂 2.起昙 3.增溶 4.助溶 5.絮凝 6.保护胶体 7.胶束 8.临界胶束浓度(CMC) 三、填空题 1.液体药剂按分散系统分为:均相液体药剂和非均匀相液体药剂。均相液体药剂包括______、______;非均匀相液体药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2.酊剂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浸出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______稀释制成,供口服或外用。 3.醑剂系指挥发性药物的______溶液,可供内服、外用。 4.甘油剂系指药物溶于______中制成的专供______的溶液剂,用于口腔、耳鼻喉科疾病。 5.增加药物溶解度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6.乳剂由______相,______相和______组成。 7.表面活性剂按解离情况及解离后所带电荷而分为______型、______型,______和______型表面活性剂。 8.在水中的表面活性剂达到一定浓度时,表面活性剂分子进入溶液内部,形成疏水基向内、亲水基向外的______,称为______。表面活性剂开始形成胶束时的溶液浓度称为______(CMC)。 9.乳剂在放置过程中,由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______不同而分层。 10.乳化剂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

1.简述液体制剂的特点。 2.液体制剂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3.混悬剂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4.乳剂有那些特点? 5.影响乳化的因素。 二、名词解释 1.表面活性剂是指能使溶液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2.起昙是指某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开始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大,达到某一温度后,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变混浊,甚至产生分层,但温度降低后,溶液重新恢复澄明的现象。 3.增溶是指某些难溶性药物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使其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增大的过程。 4.助溶是指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加入的第二种物质而增加药物在水中溶解度的现象。 5.絮凝是指非均相的溶液的分散相形成松散的絮状聚集体,但仍保持完整的分散个体而不合并的现象。 6.保护胶体是指在溶胶中加入高分子溶液,使溶胶变成性质稳定、不易发生聚集的胶体溶液。 7.胶束是指表面活性剂分子上的疏水部分相互吸引,自发地聚集和定向排列,形成疏水基向内、亲水基向外、直径在胶体范围的球形缔合体。这种缔合体又称为胶团。 8.临界胶束浓度(CMC)是指表面活性剂在其水中开始形成胶束时的溶液浓度。 三、填空题 1.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溶胶剂混悬液剂乳浊液剂 2.乙醇流浸膏 3.浓乙醇 4.甘油外用

中药药剂-毕业实验报告

中药药剂实验报告 实习时间:2017.8.1-2017.8.31 实习地点:药剂室 指导老师:高亚丽 实习科目:中药药剂 实习主要内容:掌握针剂、片剂、浸出制剂、丸剂、散剂的生产工艺;了解生产过程所使用的设备的主要构造。 实验目的 (1)了解中药制剂药材的前处理方法。 (2)了解中药药材的提取、分离、纯化、烘干等设备的构造、性能。 (3)掌握针剂、片剂、浸出制剂、丸剂、散剂的生产工艺;了解生产过程所使用的设备的主要构造。 (4)了解产品质量控制项目及检验方法。 (5)掌握医院药房临时用药的配制方法以。 实验一针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针剂生产工艺; 2.了解生产过程所使用的设备的主要构造。 页脚内容1

3.了解产品质量控制项目及检验方法。 二、实验仪器、试剂和药材 1.仪器:钢精锅、烧杯、电炉、安瓿、安瓿割颈器、减压抽滤装置、垂熔玻璃滤器、注射器熔封装置、澄明度检查装置、热压灭菌器。 2.药材:板蓝根、注射用水、乙醇、氨溶液、聚山梨酯-80 、苯甲醇、PH试纸滤纸等 三、实验内容 板蓝根注射液 制备工艺: 取板蓝根50g,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1h,第二次0.5h,煎液滤过,滤液于电磁炉煮沸浓缩至1:1.放冷,在搅拌下,缓缓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冷藏沉淀0.5h,滤过,加热煮沸蒸发掉乙醇,浓缩至1:1,冷藏15min,滤过,滤液在搅拌下加浓氨水调至pH7.0-8.0,冷藏15min,滤过,滤液加热去氨水至pH5.0-6.0,冷藏15min,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90ml,加聚山梨酯-80、苯甲醇调pH5.0-6.0,再加注射用水至100ml,充分搅匀,用4号垂熔漏斗滤过,取滤液灌注于2ml/支的安瓶中,熔封,煮沸灭菌,检漏。 四、针剂的常规质量检查 1.漏气检查:将灭菌后的20支安瓿注射液趁热置于1%亚甲蓝溶液中,稍冷取出,用水冲洗干净,剔除被染色的安瓿,并记录漏气支数。 2.澄明度检查:照《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附录检查,应符合规定。 页脚内容2

《中药药剂学》章节解析:第二章片剂

《中药药剂学》章节解析:第二章片剂 一、片剂的概念和特点【掌】 1.概念:片剂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2.片剂的特点:①固体制剂稳定、量准、类型多、应用广;②生产、贮输、携带、方便,成本低;③吞服有困难(小儿、昏迷病人),生物利用度差。 二、片剂的分类【掌】 注意各类片剂的特点,并注意区分近似片剂剂型的概念: 1. 普通压制片(素片) 2.包衣片 (包括糖衣片、薄膜衣片) 3.泡腾片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加水后迅速崩解,适于儿童和吞服有困难的人应用。 4.咀嚼片在口中嚼碎后再吞下的片剂 5.多层片有两层或多层构造的片剂 6.分散片多为难溶药,遇水能迅速(3分钟)崩解并均匀分散的片剂,也可含服、咀嚼。 7.舌下片置于舌下或颊腔使用的片剂 8.口含片含在口腔内使用的片剂 9.植入片埋植于皮下的能产生持久药效的无菌片剂 10.溶液片可溶药,临用前加水溶解成药物溶液后而使用的片剂,多为不可内服药物。 11.缓控释片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或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片剂 三、片剂的质量要求【掌】 ①硬度适中;②色泽均匀,外观光洁;③符合重量差异的要求,含量准确;④符合崩解

度或溶出度的要求;⑤小剂量的药物或作用比较剧烈的药物,应符合含量均匀度的要求; ⑥符合有关卫生学的要求(固体制剂均有此项要求)。 四、片剂的常用辅料【掌】 1.稀释剂(或称为填充剂):增加片重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片重≤100mg 应加。 1)淀粉类 淀粉:最常用,便宜,可压性差。还有粘合(其浆)、崩解(干燥粉)作用。 可压性淀粉:优良填充剂,可压、流动、润滑、干粘合和崩解作用,可粉末直接压片。 糊精:粘性大,不单独使用。 2)糖类糖粉:粘合力强,硬度大,吸湿。 乳糖:优良填充剂,价格较贵、不吸湿,稳定性可压性都好,可供粉末直接压片。甘露醇:用于咀嚼片,有凉爽感,价格较贵,常与糖粉配用。 3)其他微晶纤维素:兼多种作用(湿润除外)作为粉末直接压片的干粘合剂,商品名"Avieel"。无机盐类:硫酸、碳酸氢、碳酸等的钙盐等,防潮、油类吸收剂,但钙盐可主药的络合。 小结: A 粉末直接压片:可用微晶纤维素、乳糖、可压性淀粉 B 淀粉(填充)、干燥粉(崩解)、浆(粘合); C可压性淀粉:多功能辅料。

液体药剂

液体药剂随堂练习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制备液体制剂首选的溶剂应该是 ( ) A. 乙醇 B.PEG C. 纯化水 D.丙二醇 2.下述方法不能增加药物的溶解度的有( ) A.加入助溶剂 B.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C.制成盐类 D.加入助悬剂 3.以下属于均相的液体制剂是() A.鱼肝油乳剂 B.石灰搽剂 C.复方硼酸溶液 D.复方硫黄洗剂4.以下关于聚乙二醇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作为溶剂使用的聚乙二醇分子量应在400以上 B.聚乙二醇在片剂中可作为包塑剂、致孔剂 C.聚乙二醇可用作混悬剂的助悬剂 D.聚乙二醇可用作软膏基质 5.下列溶剂中,属于非极性溶剂的是() A.丙二醇 B. 二甲基亚砜 C.液体石蜡 D.甘油 6.下列关于甘油的性质和应用中,错误的表述为() A.只可外用,不可供内服 B.有保湿作用 C.能与水、乙醇混合 D.30%以上的甘油溶液有防腐作用7.有关羟苯酯类防腐剂的错误表述为() A.羟苯酯类防腐剂在酸性下抑菌作用最强 B.羟苯酯类防腐剂的商品名为尼泊金 C.表面活性剂不仅能增加羟苯酯类防腐剂的溶,同时可增加其抑菌活性 D.羟苯酯类防腐剂混合使用具有协同作用 8.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用途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O/W型乳化剂最适合范围是8~16 B.去污剂最适合范围是13~16 C.润湿剂和铺展剂最适合范围是7~9 D.大部分消泡剂最适合范围是5~8 9.下列哪种表面活性剂具有昙点( ) A.泊洛沙姆 B.三乙醇胺皂 C.吐温 D.司盘 10.用45%司盘60(HLB=4.7)和55%吐温60(HLB=14.9)组成的混合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是( ) A. 19.6 B. 16.5 C. 10.3 D. 0.52 11.亲水亲油平衡值 ( ) A.Krafft点 B.昙点 C.HLB D. CMC 12.CMC-Na在炉甘石洗剂中的作用是() A.助悬剂 B.助溶剂 C.增溶剂 D.润湿剂 13.制成5%碘的水溶液,通常可采用() A.制成盐类 B.加助溶剂 C.加增溶剂 D.制成酯类 14.用碘、碘化钾、纯化水适量,制成的复方碘溶液,其中碘化钾起()

药剂学第二章散剂和颗粒剂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散剂与颗粒剂 一、最佳选择题 1、下列哪一条不符合散剂制备得一般规律 A、毒、剧药需要预先添加乳糖、淀粉等稀释剂制成倍散,以增加容量,便于称量 B、吸湿性强得药物,宜在干燥得环境中混合 C、分剂量得方法有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 D、组分密度差异大者,将密度大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密度小者 E、组分数量差异大者,宜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2、比重不同得药物在制备散剂时,采用何种混合方法最佳 A、等量递加混合 B、多次过筛混合 C、将轻者加在重者之上混合 D、将重者加在轻者之上混合 E、搅拌混合 3、不影响散剂混合质量得因素就是 A、组分得比例 B、各组分得色泽 C、组分得堆密度 D、含易吸湿性成分 E、组分得吸湿性与带电性 4、下列哪一条不符合散剂制备得一般规律 A、剂量小得毒、剧药,应根据剂量得大小制成1:10,1:100或1:1000得倍散 B、含液体组分时,可用处方中其她组分或吸收剂吸收 C、几种组分混合时,应先将易被容器吸附得量小得组分放入混合容器,以防损失 D、组分密度差异大者,将密度小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再放入密度大者 E、组分数量差异大者,宜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5、调配散剂时,下列物理性质中哪一条不就是特别重要得 A、休止角 B、附着性与凝聚性 C、充填性 D、飞散性 E、磨损度 6、关于散剂得描述哪种就是错误得 A、散剂系指药物或与适宜得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得干燥粉末状制剂 B、散剂与片剂比较,散剂易分散、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C、混合时摩擦产生静电而阻碍粉末混匀,通常可加少量表面活性剂克服 D、散剂与液体制剂比较,散剂比较稳定 E、散剂比表面积大,挥发性成分宜制成散剂而不就是片剂 7、散剂按组成药味多少可分为 A、单散剂与复散剂 B、倍散与普通散剂 C、内服散剂与外用散剂 D、分剂量散剂与不分剂量散剂 E、一般散剂与泡腾散剂 8、散剂按用途可分为 A、单散剂与复散剂

中药炮制规范

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药加工炮制细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甘肃省中药炮制规范》及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炮制学》,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一、清炒法 葶苈子 取净葶苈子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鼓起,断面浅黄色,并有香气逸出,取出放凉,包装,备用。 芡实 取净芡实,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面微黄色,取出凉晾,包装,备用。 蒺藜 取净蒺藜,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碾去刺,筛去刺屑,包装,备用。 紫苏子 取净紫苏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爆裂声,表面颜色加深,断面浅黄色,并逸出香气时,取出凉晾,包装,备用。 火麻仁 取净火麻仁,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有香气,呈微黄色,取出,放凉,包装,备用。

苍耳子 取净苍耳子,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加热,炒至焦黄色,刺焦时即可,碾去刺,筛净,包装,备用。 炒芥子 取净芥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有爆鸣声,断面浅黄色,有香气逸出时即可,包装,备用。 莱菔子 取净莱菔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爆鸣声减弱,手拈易碎,断面浅黄色,有香气逸出时即可,包装,备用。 蔓荆子 取净蔓荆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颜色加深,取出,搓去蒂下白膜(宿存萼)及枝梗,筛净,包装,备用。 牛蒡子 取净牛蒡子,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有爆裂声,断面浅黄色,略有香气逸出时,取出,包装,备用。 酸枣仁 取净酸枣仁,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鼓起,颜色加深,有爆鸣声,断面浅黄色时取出,包装,备用。 王不留行 取净王不留行,投入已用中火烧热的锅内,迅速拌炒至大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