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大类饲料

八大类饲料

八大类饲料
八大类饲料

绪论

1.饲料:能够被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可促进动物生长和修补组织,调节动物生理过程的物质。

2.饲料学:一门研究饲料的学问,目的在于揭示饲料的化学组成及其规律,饲料的化学组成与动物营养需要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饲料营养价值评定

1.饲料的营养价值:饲料本身所含的养分以及这些养分被动物利用后所产生的营养效果。

2.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分析饲料中的养分和其他物质含量,测定并评估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利用效率和饲喂效果,为衡量饲料的质量状态和合理的利用饲料提供依据。

3.饲料的营养价值评定评定方法:化学分析,消化实验,代谢试验,平衡试验和饲养试验 3.1化学分析

(1)概略养分分析6大营养: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无氮浸出物(2)概略养分分析的优缺点:仅能测出饲料中的粗养分含量,而未给出粗养分中各种具体营养成分的含量,加大计算误差。

3.2消化实验:分为体内法,尼龙袋法,离体法

消化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的该养分总量的百分率。

3.2.1体内消化实验:(1)全收粪法:①条件:选择正常健康雄性动物;②分为预试期(任务:观察动物采食习性,排粪情况及其他行为活动)和正式期(全部收集各试验动物粪便,按比例取样保存)

(2)指示剂法:内源指示剂和外源指示剂

3.2.2离体消化实验:模拟动物消化道德环境,在体外进行饲料的消化试验,一般有消化道消化液发和人工消化液法。

3.3代谢试验:利用供试动物采食与排出体外营养物质之差来测定动物体内组成成分变化情况的一种试验方法。

3.3.1可研究的营养物质:水分,蛋白质,脂肪,矿质元素,维生素

3.3.2常用的代谢试验:氮平衡试验,碳平衡试验

4.蛋白质的评定方法

第三章饲料分类

1.饲料的分类:粗饲料(1-00-000),青绿饲料(2-00-000),青贮饲料(3-00-000),能量饲料蛋白质补充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饲料添加剂

1.2青绿饲料:天然水分含量在45%以上的新鲜饲料以及以放牧形式利用的饲料。

2.中国饲料分类法中17类:P96-97

第四章青绿饲料

1.青绿饲料的营养特性:(1)水分含量高:陆生60-90%,水生90-95%;(2)蛋白质含量高,品质优:含有各种必需氨基酸,尤其以赖氨酸,色氨酸含量很高;(3)粗纤维含量低:粗纤维含量少,木质素低,无氮浸出物较高;(4)钙磷比例适宜;(5)维生素含量;(6)幼嫩,柔软和多汁,适口性好,还含有各种酶,激素和有机酸,易于消化。

2.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1)土壤与肥料因素:土壤肥沃、贫瘠及结构,合理施肥提高牧草价值;过量会污染(2)生长阶段和部位:生长期延长营养价值降低,植株上部高于下部;叶片高于茎杆,叶片比例愈大,营养价值就愈高(3)气候条件:气温、光照、雨量(4)管理因素:放牧不足,植物粗老;过度放牧,不能恢复

3.主要青绿饲料的种类:天然牧草;栽培牧草(豆科:紫花苜蓿,三叶草,毛苕子;禾本科:黑麦草,无芒雀稗);青饲作物(青刈玉米,大麦,燕麦,豆苗);叶菜类;非淀粉质根茎瓜类饲料;水生饲料;树叶类

第五章青贮饲料

1青贮饲料:将新鲜的青饲料切断装入密封容器里,经微生物发酵作用,制成一种具有特殊

芳香气味,营养丰富的多汁饲料。

2.青贮饲料制作原理:青贮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其实质是选择适宜的原料,调节原

料的水分,将其切碎、压实、密封在容器中,创造厌氧环境,通过乳酸菌的发酵,使饲料中

的糖类(一般应占饲料干物质的8%~10%)转变为乳酸。当乳酸在青贮原料中积累到一定

浓度时,即pH值下.降到3.8~4.2时,抑制了包括乳酸菌在内的各种微生物的繁衍,从而达

到长期保存饲料的目的。

3. 青贮饲料品质鉴定:1感官评定;气味,色泽,质地2化学分析:pH值(酸碱度);铵态氮;

有机酸含量

4.常规青贮和半干青贮的区别

5.青贮过程中养分损失的类型:(1)田间损失;(2)氧化损失;(3)发酵损失;(4)流出液

损失

6.青贮饲料的制作方法步骤:原料的适时刈割;切断;装填压紧;密封

7.取用青贮饲料的注意事项:(1)每次取料的厚度不应少于9厘米,不要挖窝掏取;(2)取

完后覆盖,防雨雪落入及氧化并引起变质霉烂(3)青贮饲料一般占日粮干物质的50%以下(4)

喂量应由少到多,逐渐适应后即可(5)每天根据喂量,用多少取多少,否则容易腐臭或霉烂

(6)劣质的青贮料不能饲喂(7)冰冻的青贮料应待冰融化后再喂

第六章粗饲料

1.粗饲料:自然状态下水分在45%以下,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能量价

值低的一类饲料。

2.青干草调制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规律:

(1)牧草干燥水分散失的规律

(2)晒制过程中其他养分的变化

(3)青干草干燥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失及其影响因素

①植物体生物化学变化引起的损失:活细胞呼吸及蒸腾作用使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消耗、分解为单糖或双糖;少量蛋白质分解成氨化物(AA、氨气)酶类和微生物产生分解酶将氨化物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②机械作用引起的损失:晒制和保藏过程搂草、翻草、搬草、堆垛等操作造成部分细枝嫩叶破碎脱落;堆内干燥,减少翻草、搬运时叶子的破碎脱落;③阳光照射与漂白作用引起的损失:阳光直射胡萝卜素、叶绿素破坏,维生素C损失;应减少曝晒时间;④雨水的淋洗作用引起的损失:造成可溶性营养物质的大量损失。

3.青干草调制方法

4.秸秆饲料加工方法:(1)青贮;(2)氨化;(3)碱化;(4)热力压力加工

5.粗饲料加工调制:(1)物理处理:①机械加工:铡碎,粉碎,揉碎;②热加工:蒸煮,膨

化,高压蒸汽裂解;③盐化;④射线照射

(2)化学处理:①碱化处理:氢氧化钠处理,石灰水处理;②氨化处理;③酸处理;④氨

碱复合处理

(3)生物学处理:①粗饲料发酵法;②粗饲料瘤胃工作

第七章能量饲料

1.能量饲料分类:谷实类饲料(玉米,小麦,稻谷);糠麸类饲料(小麦麸,米糠);块根块

茎及其加工副产品(甘薯,马铃薯,木薯);其他能量饲料(油脂,乳清粉)

2.添加脂肪的目的:(1)营养目的:①提高日粮能量浓度,改善生产性能;②脂肪额外能量

效应能提高代谢能利用率;③作为脂溶剂促进色素、脂溶物的吸收;④添加脂肪可缓减环境

温度变化造成的应激;⑤添加含EFA油脂生产保健猪肉、禽肉和蛋;⑥延长饲料在排空时

间提高消化率

(2)非营养目的:①减少粉尘;②改善饲料外观,利于销售(光泽好,手感好);③增强饲料风味(适口性提高);④减少饲料机械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润滑作用);

⑤防止饲料分级现象(粘性作用)。

第八章蛋白质饲料

1.尿素的利用方式:瘤胃细菌能产生活性很强的脲酶,当尿素进入瘤胃后,很快被脲酶水解为氨和二氧化碳。尿素水解后的氨与饲料蛋白质降解产生的氨,均可用于合成微生物菌体蛋白。微生物蛋白质在真胃和小肠内,经酶的作用,转化为游离氨基酸,在小肠被吸收利用。

2.尿素的利用注意事项:(1)尿素本身并不具有毒性,但用量过多可引起的氨中毒;

(2)尿素不宜单一饲喂,应与其他精料合理搭配

处理霉变饲料的方法

在我国饲料原料来源复杂广泛,越来越多的作物、泔水等可以发酵成牲畜饲料。在潮湿的环境中,饲料容易发霉变质,饲料霉变的因素有很多,像原料的种植和采集时已经霉变;其次是在初级加工时未处理好饲料水分;3、储存条件差、运输环节出了问题。既然已经发生,那么我们如何处理霉变问题呢?肯定会有人说使用脱霉剂或者防霉剂不就行了,而一味地依靠它们是否正确呢?这里有些资料供大家参考,不妥请指正。 (一) 科学使用脱霉剂,适度使用防霉剂 主要针对轻微霉变的原料,采用原料与脱霉剂逐级混匀的办法,使脱霉剂与原料充分混匀,然后作为原料使用。脱霉剂在脱霉的同时也有吸附部分营养物质的作用,不要与维生素等微量成分直接混用,因此,科学使用和掌握一定的技巧十分重要,一味地加大剂量只会适得其反。对于有一定储存期的饲料则需要适度使用防霉剂,推荐使用双乙酸钠、乳酸、丙酸等防霉剂。 (二) 通风晾晒,去表霉 霉菌有很多种,在表皮的霉变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通风晾晒法,以去掉表皮附着的霉菌体。最典型的是玉米黄曲霉,在晒场进行晾晒后初筛,使表皮霉菌脱落,然后再依据霉变的情况决定使用方法,轻微者可采用第一种方法,中度或严重霉变者则推荐使用下一种方法。

(三)稀释法 中高度霉变原料不应再用作动物饲料,但我国不合格的霉变饲料比重较大,且价值不菲,丢弃不太现实,此时建议稀释法,即用好的原料与其混合使用,比例依情况而定,喜事前必须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进行处理。 (四)水洗法 对于玉米而言可采用此法,玉米粉碎后,采用水洗的方法,洗去霉菌及其毒素,同时去掉浮在表面的胚芽,可以较好地去除霉菌毒素。但此法操作难度较大,量少可以用,处理后的玉米要及时使用,不便存储。 (五)改变用途 在批量大时可用,一是完全改变,用于工业发酵等,收回大部分成本;二是改变饲喂对象,这是退而求其次的做法,比如由猪改成普通水产,但要先进行第1-3种方法处理,否则效果很差。 (六)微生态缓解法 霉变饲料对于有一定储存期的用户来说有继续霉变恶化的风险,会引起拉稀、中毒等等问题,因此推荐大家可使用微生态制剂来缓解损害,它对霉菌具有竞争抑制性作用,其产生的复合酶还有一定的解毒功能。

常见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

饲料的营养特性 一、青绿饲料 1、豆科青饲料:主要有苜蓿、苕子、紫云英、三叶草等。 ①含水量高,75-90%,因此,单位重量含热能低。 ②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较平衡。 ③开花期前粗纤维含量低,开花后高。④含钙高,钙、磷比例适宜。 ⑤维生素含量丰富,胡萝卜素含量高,苜蓿V B2丰富。 2、禾本科:①含水量高。 ②蛋白质含量较豆科低。 ③含糖量高,粗纤维含量高为。 ④钙、磷比例适宜。 ⑤维生素含量丰富。3、蔬菜类:①含水量高。 ②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 ③粗纤维含量低。 ④钙、磷比例适宜。 ⑤维生素含量丰富,适口性好。 二、青贮饲料:①含水量高,PH4.0左右,适口性好。 ②消化率高于原料。 ③有一定的轻泻性。 三、粗饲料:包括干草、干树叶、秸秆、秕壳等。 ①粗纤维含量高。 ②豆科干草、干藤蔓类粗蛋白含量高,禾本科次之。秸秆和秕壳类低,且难消化。 ③磷含量低,豆科含钙较丰富。 ④V D丰富,优质干草含较多胡萝卜素,其它维生素缺乏。 ⑤体积大,有填充、促进胃肠道蠕动作用。 \ ▲青干草:①粗纤维含量较高; ②在粗饲料中, 蛋白含量高较高, 消化率较高. ③磷含量低, 钙磷比例较适宜. ④维生素损失少,不含V D2 ⑤体积大,有填充、促进胃肠道蠕动作用。 四、能量饲料 1、▲玉米:①有效能值高,主要含淀粉、脂肪。粗纤维含量低。 ②蛋白质含量低,且品质差。赖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含量都低。 ③矿物质含量低,且钙少磷多。 ④黄玉米含胡萝卜素、叶黄素,含有丰富的VE、VB1,其它B族维生素缺乏。 ⑤易霉变而产生黄曲霉毒素。 2、高粱:①富含无氮浸出物,能值高。②蛋白质含量低,缺赖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等。 ③钙低磷多。④含有单宁,适口性差。 3、▲大麦:①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②缺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含量较玉米高。 ③钙低磷多。 4、▲小麦:①富含无氮浸出物,能值高,但低于玉米。②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构成好于玉米。 ③矿物质、维生素类似于玉米。 5、▲稻谷:①富含无氮浸出物,带壳稻谷粗纤维含量高,②蛋白质含量稍高于玉米。 ③钙低磷多。 6、▲小麦麸:①与原料比,粗纤维含量高,淀粉含量低,有效能值不高。 ②蛋白质含量稍高。③粗灰分含量较高,钙少磷多 ④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尤其是VB1。缺VB12 ⑤结构疏松,含有轻泻性盐类,可刺激胃肠道蠕动。 7、▲米糠:①粗纤维含量比麦麸高,含脂肪,故能值高,但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易酸败。 ②蛋白质含量较高。

猪的饲料配方

猪的饲料配方 10-30斤仔猪饲料配方:玉米面55斤;小米(高粱米)10斤;麦麸5斤;豆饼20斤;白糖4斤;鱼粉6斤;食盐4两;预混料5两。 30-60斤中猪饲料配方:玉米面58斤;高梁米10斤;麦麸8斤;豆饼20斤;鱼粉3斤;骨粉1斤;食盐5两;预混料5两; 60-120斤育肥猪饲料配方:1、玉米面60斤,豆饼20斤,细糠18斤,食盐5两,骨粉1斤,贝粉1斤,预混料5两。 2、玉米面55斤,豆饼18斤,麦麸15斤,米糠10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盐5斤,预混料5两。 3、玉米面50斤,秸秆粉30斤,豆饼10斤,炒黄豆粉8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5盐两,预混料5两。 4、玉米面50斤,炒黄豆粉15斤,秸秆粉33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盐5两,速发剂5两。 5、玉米面40斤,麸皮15斤,炒黄豆粉15斤,秸秆粉15斤,骨粉1斤,贝粉1斤,食盐5两,预混料5两。 6、玉米面60斤,米糠20斤,豆饼17斤,鱼粉3斤,预混料5两。 60斤—出栏的大猪饲料配方: 在60-120斤的饲料配方中,减去5斤豆饼,加5斤米糠或秸秆粉。 出栏前一个月饲料配方: 玉米面55斤,米糠30斤,豆饼15斤,预混料5两。 一、常见饲料营养 (一)能量饲料1.玉米:具有“饲料之王”美称。营养特点: (1)能量高,ME(猪)14.27MJ/㎏。NFN含量高(74%~80%),且主要是淀粉,CF少,2.0%, 消化率高 (2)CP含量低,7.2%~8.9%且品质差,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含量低。 (3)含有较高脂肪(3.5%-4.5%),亚油酸含量在2%左右,是谷物类饲料最高者,若玉米占日粮50%的比例,可满足畜禽亚油酸的需要量; (4)黄玉米含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也是维生素E的良好来源,B组维生素中除硫胺素含量丰富外,其他维生素含量很低。不含维生素D; (5)钙含量低,磷含量虽然高,大部分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对猪利用率低。 使用注意事项:(1)饲喂前要粉碎,但不易久贮,1周内喂完为好。 (2)禁止饲喂霉变玉米,注意去毒(黄曲霉毒素(<0.02㎎/㎏)和赤霉烯酮,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作用,赤霉烯酮可使卵巢病变,抑制发情,减少产仔数,初产母猪流产,公猪性欲降低)。现常在配合料中加脱霉剂。 (3)不宜过量使用,否则会导致过肥,出现软脂。一般用量60%左右。 2. 小麦麸:又称麸皮,是小麦加工的副产品,主要由种皮、糊粉层、少量胚和胚乳组成。小麦麸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面数质量,生产上等面粉时,有相当一部分胚乳与胚、种皮等组成麦麸,这种麦麸的营养价值高。如果对面粉质量要求不高,不仅胚乳在面粉中保留较多,甚至糊粉层也进入面粉,这样的麦麸营养价值低。因此,麦麸的营养价值差别较大,粗纤维为8.5%-12%,粗蛋白质12.5%-17%,氨基酸组成好于小麦。由于麦粒中B组维生素多集中在糊粉层和胚中,故麦麸中B组维生素含量高,麸皮中钙少磷多,钙与磷比例极不平衡。由于粗纤维含量较高,因此能量较低(ME约为10.5~12.6MJ/㎏),常用来调节日粮能量浓度。通常生长肥育猪日粮麸皮15%-25%,断奶仔猪日粮用量大会引起拉稀,一般不超过10%。妊

Nature Methods:一种全新的邻近蛋白质生物素化标记方法—可直接用于原代组织

Nature Methods:一种全新的邻近蛋白质生物素化标记方法—可直接用于原代组织 订阅号APExBIO 研究意义 在生物学研究中,获取某一细胞系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图谱或许并不难,但是直接从原代组织中检测蛋白质组图谱甚至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近日,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种新的生物素标记方法,用抗体代替传统的酶融合,标记靶蛋白邻近的蛋白。即使用针对靶蛋白的抗体来引导生物素沉积到与其相邻的蛋白质上,通过链霉亲和素磁珠捕获这些蛋白质并用质谱鉴定,样本可以是细胞或原代组织。该团队使用这种方法检测了多种细胞和组织类型中靶蛋白即核纤层蛋白A的邻近蛋白组成。 有一些蛋白质可以以单体的形式发挥作用,但是大部分都是与分子伴侣或者其它蛋白质组装在一起发挥作用。蛋白质组装(Protein assemblies)对于所有活细胞的功能都至关重要。细胞或组织中完整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称为蛋白质相互作用组(protein interactome),是动态的,会随着时间、发展阶段、细胞周期进程或组织类型而改变。因此,表征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获得靶蛋白质的位置和功能等重要信息。然而,特定突变对组织特异性蛋白质相互作用组的影响很少被详细研究。 我们都知道单个基因的不同突变可能会导致不同的疾病。如核纤层蛋白 A / C (LMNA)基因有400多个不同的突变,会产生超过14种不同的表型,这些表型引起不同病症包括脂肪营养不良、肌营养不良和早衰综合症。然而这些单基因突变与其高度可变表型之间的机制联系尚不清楚。尤其是组织特异性核纤层蛋白(lamin)的相互作用组也有待阐明。 通过标准的免疫共沉淀(CoIP)分析核纤层蛋白的相互作用组是不切实际的,因为由核纤层蛋白长丝产生的不溶性高阶结构导致无关蛋白的过量沉淀。已经用各种遗传和生物化学方法来鉴定核纤层蛋白A的相互作用蛋白,如利用生物素化的邻近标记方法、表达高亲和力的OneSTrEP-标签和免疫共沉淀、蛋白芯片等。虽

饲料防霉剂的研究进展

饲料防霉剂的研究进展 简介:饲料霉变引起的饲料浪费是世界性难题,作为预防饲料霉变的措施之一即防霉剂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饲料工业中化学防霉剂已被广泛采用,本文综述了饲料霉变的原因、危害、常用的饲料防霉剂及其作用机理。 饲料是发展畜禽业的物质基础,它不仅能为畜禽的正常生长发育供给营养,还能提高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在炎热多雨季节,饲料在储存和运输途中往往因水分含量过高而容易受到黄曲霉菌、灰曲霉菌、寄生曲霉菌、镰刀霉菌和赫曲霉菌等有毒真菌的感染而导致霉变,使饲料的适口性变差,动物采食量减少,从而导致动物的生产性能下降,严重者会导致动物中毒。在这种情况下,搞好饲料的保藏,防止饲料霉变和腐败已成为饲料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饲料发生霉变的原因 1、霉菌的种类 能引起饲料霉变的霉菌主要有曲霉菌属、青霉属和镰刀菌属。其中曲霉菌属包括黄曲霉、白曲霉、寄生曲霉等;青霉菌属包括圆弧青霉、桔青霉、扩展青霉等;镰刀菌属包括禾谷镰刀菌、串珠镰刀菌、三线镰刀菌等。这些霉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可引起饲料霉变。 2、温度和湿度

霉菌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霉菌大多数属于中温型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霉菌繁殖产毒的最适温度为25-30℃,其中曲霉菌属最适宜生长温度为30℃,青霉属于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8℃左右,镰刀菌属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0℃左右。一般危害饲料的霉菌孢子在7℃时即可发芽生长,温度高于49℃时霉菌则被杀死或进入孢子阶段;当空气中相对湿度达到75%时霉菌就能生长,在80%-100%时快速生长,在湿度低于75%时生长受到抑制。 3、饲料的含水量 饲料的含水量是决定饲料中霉菌能否生长的一个重要 原因之一,当饲料中水分超过13%-14%时,易于霉菌生长,当饲料水分>15%时霉菌可大量生长繁殖,其毒素产生也相应增加,饲料水分为10%-18%时是真菌繁殖产毒的最适条件。饲料及原料的安全水分为:谷实类为14%,粉状饲料为≤13%,全价颗粒料为≤12.5%。 4、饲料的加工工艺 在生产颗粒饲料时,如果冷却器及配套风机选择不当,或使用过程中调整校核不当,致使颗粒饲料冷却不够或风量不足时,会导致颗粒饲料水分含量及料温过高,这样的颗粒饲料装袋后易发生霉变。另外,饲料在加工过程中如果饲料流程设备中没有及时清理,会在设备的一些死角积存发霉变质的料块,特别是在生产全价颗粒饲料过程中,当这些物块回流

饲料中粗纤维的测定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过滤法 Feeding stuffs-Determination of fiber content-Method with intermediate filtration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粗纤维含量测定的过滤法,描述了手工操作和半自动操作的测定步骤。。 本方法适用于粗纤维含量大于10g/kg的饲料。 注:对粗纤维含量等于或小于10g/kg的饲料,可用ISO6541[7]描述的方法测定。 本标准还适用于谷物和豆类植物。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3696:1987) GB/T 20195 动物饲料试样的制备(ISO6498:1998,IDT) GB/T 14699.1 饲料采样(ISO 6497:2002,IDT)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粗纤维含量 crude fiber content 在样品按本标准规定的分析步骤用酸和碱消煮后所获得的干燥残渣灰化所丢失的质量除以试样的质量。 注:粗纤维含量以克每千克表示,也可用质量分数(%)表示。 4 原理 用固定量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醚、丙酮除去醚溶物,经高温灼烧和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称为粗纤维。(试样用沸腾的稀释硫酸处理,过滤分离残渣,洗涤,然后用沸腾的氢氧化钾溶液处理,过滤分离残渣,洗涤,干燥,称量,然后灰化。因灰化而失去的质量相当于试料中粗纤维质量。)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养分。其中以纤维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和木质素。 5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规定,只用分析纯试剂。 5.1水至少应为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Q_LYLS 0003-2018猪配合饲料企业标准

ICS Q/LYLS 桂林市漓源粮油饲料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Q/LYLS 0003—2018 代替 Q/ LYLS 0003-2015 猪配合饲料 (报批稿) 2018-09-17发布2018-09-26实施

目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要求 (2) 3.1 原料 (2) 3.2 感官 (2) 3.3 水分 (2) 3.4 成品粒度 (2) 3.5 混合均匀度 (2) 3.6 营养成分 (2) 3.7 卫生指标 (8) 3.8 饲料中药物和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8) 3.9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的使用 (8) 4 生产加工过程卫生要求 (8) 5 试验方法 (8) 5.1 感官 (8) 5.2 水分 (8) 5.3 成品粒度 (8) 5.4 混合均匀度 (8) 5.5 粗蛋白质 (8) 5.6 粗纤维 (8) 5.7 粗灰分 (8) 5.8 钙 (9) 5.9 总磷 (9) 5.10 氯化钠 (9) 5.11 植酸酶活性 (9) 5.12 赖氨酸 (9) 5.13 卫生指标 (9) 5.14 净含量 (9) 5.15 饲料药物添加剂 (9) 6 检验规则 (9) 6.1 组批 (9) 6.2 检验分类 (9) 6.3 抽样 (9) 6.4 出厂检验 (9)

6.5 型式检验 (9) 6.6 判定规则 (10) 7 标签、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 (10) 7.1 标签、标志 (10) 7.2 包装 (10) 7.3 保质期 (10)

34抗体的标记——生物素(Biotin)

抗体/蛋白的生物素(Biotin)标记 一般每个抗体可以标记3~5个生物素,标记时,生物素与抗体的比率受抗体浓度影响,对于10 mg/ml 的抗体溶液来说,生物素应超过蛋白12倍(摩尔数),对于2 mg/ml 的抗体溶液应超过20倍,生物素也可以直接以粉末的形式加入蛋白溶液中。 蛋白样品不得含有叠氮钠、BSA、甘氨酸、Tris或其他任何有自由氨基的添加物。 SOP35 抗体/蛋白的生物素(Biotin)标记 1. 抗体/蛋白的前处理: 1.1 选择适当截留的超滤柱中加入400μl 标记反应溶液(0.1M PBS pH 7.2),加入1mg抗体,混匀。 1.2 4℃,6,000rpm,离心2min,弃滤液;于超滤柱中再加入200μl标记反应溶液,混匀。4℃,6,000rpm,离心2min, 1.3 重复步骤1.2 6~7次。 1.4 混匀超滤柱中的残留的液体,室温静置1min;将超滤柱反转倒置于一新的超滤管中,4℃,6,000rpm,2min,收集液体。 1.5 取50μl PBS于超滤柱中混匀,静置1min。倒置超滤柱,4℃,6,000rpm,2min,收集液体。 1.6 步骤1.4 与步骤1.5 的收集的滤液合并,用标记反应溶液调节抗体浓度到2mg/ml,4℃放置备用。 2. 生物素的标记: 2.1 将生物素溶解在合适的溶剂中(请参照所选购生物素的说明书,不同的生物素其溶剂不同),浓度为20mg/ml,按照生物素与抗体分子摩尔比1:20的比例加入抗体溶液,室温反应1h。 2.2 葡聚糖凝胶分离纯化/透析袋或者超滤管去除游离生物素及其他试剂。 2.3 将抗体保存于合适的抗体保存液。 进行抗体标记的时候,需要对抗体性质、交联剂和标记物的性质非常了解,否则很难标记出高品质的抗体;标记量低,导致信号值低;标记量太高,不但容易造成背景,并且还容易由于标记物的聚集造成信号拮抗,反而降低或者淬灭信号值。标记物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的标记物其性质完全不一样,标记物很难选择和把握,建议初学者使用专业化的试剂盒进行标记,或者直接委托专业化公司标记。福因德生物提供以下抗体标记相关产品,同时可以提供抗体/蛋白标记服务。

纤维素酶在纺织行业的应用

纤维素酶在纺织行业的应用 1 引言 纤维素是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绝大多数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微生物对纤维素的降解、转化是自然界中碳素转化的主要环节。 纤维素酶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多组分酶的总称。目前,纤维素酶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饲料、酿造、制药、造纸等行业,尤其是在纺织行业的应用范围目前正在不断扩大。 2 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的研究最早是1906年Seilliere在蜗牛的消化液中发现了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能水解纤维素β-1,4-葡萄糖苷键,使纤维素变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它不是单一酶,而是起协同作用的多组分酶系。 纤维素酶的来源非常广泛,昆虫、软体动物、原生动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都能产生纤维素酶。主要的有:康氏木霉、里氏木霉、黑曲霉、斜卧青霉、芽孢杆菌等。丝状真菌产生的纤维素酶一般在酸性或中性偏酸性条件下水解纤维素底物,而嗜碱细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在碱性范围起作用。 纤维素酶分子是由球状的催化结构域(CD)通过一个富含脯氨酸或羟基氨基酸的连接桥(Linker)和纤维素结合结构域(CBD)三部分组成。连接桥的作用可能是保持CD和CBD之间的距离。纤维素结合结构域执行着调节酶对可溶和非可溶性底物专一性活力的作用,对酶的催化活力是非常必需的。催化作用域的三维结构极其复杂,对酶的催化活力起决定作用。[1,4] 3 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作用机理 目前,一种理论认为: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是β-1,4-内切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EG,Endo-β-Glucanase),β-1,4-外切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CBH,Cellobiohydrolase)和β-葡萄糖苷酶(BG, β-Glucosidase)协同作用下进行的。首先,EG酶随机水解切断无定型区的纤维素分子链,使结晶纤维素出现更多的纤维素分子基端,为CBH酶水解纤维素创造条件,CBH酶的水解产物纤维二糖则由BG酶水解成葡萄糖,因而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的过程可以简单表示为:EG→CBH→BG。 目前的研究表明,EG酶实际上至少包括EGⅠ、 EGⅡ、 EGⅢ和 EGⅤ四种,CBH 至少包括CBHⅠ和CBHⅡ两种。 另外一种理论认为:纤维素酶是由葡聚糖内切酶(Cx酶)、葡聚糖外切酶(C1酶)、β-葡萄糖苷酶三个主要成分所组成的诱导型复合酶系。其中C1酶起水化作用,它作用于不溶性的固体表面,使形成结晶结构的纤维素链开裂,长链分子的末端部分游离,从而使纤维素链易于水化。Cx酶随机水解非结晶纤维素、可溶性纤维素衍生物和葡萄糖的β-1,4-寡聚物,葡萄糖苷酶将纤维二糖和纤维三糖水解成葡萄糖。该假说的基本降解模式如下: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 定方法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 6434—9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混合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及单一饲料。 2 引用标准 GB/T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3 原理 用浓度准确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醇除去可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为粗纤维,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成分,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4 试剂 本方法试剂使用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标准溶液按GB601制备。硫酸(GB 625)溶液±/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GB 601。

氢氧化钠(GB 629)溶液,±/L 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GB 601。 酸洗石棉HG 3─1062。 95%乙醇(GB 679)。 乙醚(HG 3─1002)。 正辛醇(防泡剂)。 5 仪器设备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 分样筛:孔径1mm,(18目)。 分析天平:感量。 电加热器(电炉),可调节温度。 电热恒温箱(烘箱):可控制温度在130℃。 高温炉:有高温计可控制温度在500~600℃。 消煮器:有冷凝球的600mL高型烧杯或有冷凝管的锥形瓶。 抽滤装置:抽真空装置,吸滤瓶和漏斗。(滤器使用200 目不锈钢网或尼龙滤布)。

古氏坩埚:30mL,预先加入酸洗石棉悬浮液30mL(内含酸洗石棉~再抽干,以石棉厚度均匀,不透光为宜。上下铺两层玻璃纤维有助于过滤。 干燥器,以氯化钙或变色硅胶为干燥剂。 粗纤维测定仪器 国内外生产的符合本标准测定原理,且测定结果一致的仪器。 6 试样制备 将样品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粉碎,全部通过1mm筛,放入密封容器。 7 分析步骤 仲裁法 称取1~2g试样,准确至,用乙醚脱脂,(含脂肪大于10%必须脱脂,含脂肪不大于10%,可 不脱脂),放入消煮器,加浓度准确且已沸腾的硫酸溶液200mL和1滴正辛醇,立即加热,应使 其在2min内沸腾,调整加热器,使溶液保持微沸,且连续微沸 30min,注意保持硫酸浓度不变。试样不应

Q_HYD002-2018猪配合饲料企业标准

Q/HYD ~~ 哈尔滨远大牧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HYD002-2018 猪配合饲料 2018-06-01发布2018-06-04实施哈尔滨远大牧业有限公司发布

Q/HYD002-2018 前言 本标准严格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强制性标准,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和产品检验依据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的有关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哈尔滨远大牧业有限公司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由哈尔滨远大牧业有限公司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晓杰、刘化伟。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有效期为三年。

猪配合饲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猪配合饲料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和销售的根据养殖动物营养需求,将多种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猪配合饲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时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917.1饲料粉碎粒度测定两层筛筛分法 GB/T5918饲料产品混合均匀度的测定 GB/T6432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GB/T6434饲料中粗纤维测定法 GB/T6435饲料中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含量的测定 GB/T6436饲料中钙的测定 GB/T6437饲料中总磷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GB/T6438饲料粗灰分的测定方法 GB/T6439饲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测定 GB10648饲料标签 GB/T8946塑料编织袋 GB/T8947复合塑料编织袋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T14699.1饲料采样 GB/T16764配合饲料企业卫生规范 GB/T18868-2002饲料中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赖氨酸、蛋氨酸快速测定近红外光谱法 GB/T13885动物饲料中钙、铜、铁、镁、锰、钾、钠和锌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14698饲料显微镜检查方法 GB/T18246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

Biotin 生物素简介

Biotin 生物素簡介 Biotin 生物素簡介生物素是一環狀有如尿素的化學物質,具有一硫酚(Thiophene)的結構環,此種學物質有八種同形異構物,但也只有右旋生物素(d-biotin)是存在於自然界中,也才有維生素的功能。生物素是一無色、針狀的物質,稍微溶解在冷水中,較易溶解於酒精裡,但不溶有機溶劑中。生物素對熱還算穩定,並不被酸或鹼所破壞的。生物素是某些微生物發育所必須的營養素之一,只要很少量即可助微生物之生長。其廣存於自然界中所以正常人不虞匱乏,唯飲食大量缺乏時,可能會伴隨生物素的缺乏。功能:細胞的生長脂肪酸的生成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代謝維生素B群的利用缺乏症狀沮喪,2.乾燥皮膚,3.疲勞,4.稍帶灰色皮膚,5.失眠症,6.肌肉蒼,7.食欲不振。用人做試驗時,4週時會出現中度性的皮膚炎,到7~8週後形成脫屑性膚病,尤其在四肢手腳部份,帶有麟片似地灰斑。舌狀乳突萎縮,反胃、食欲不振等毛病。肌肉蒼白、神經過敏症(hyperaesthesia),厭倦、疲乏、貧血亦會發生。皮脂溢出性的皮膚炎、脫屑性的紅皮症等與生物素缺乏有關。用來治療的症候皮膚炎、粉刺溼疹腳痙攣禿頭。治療時,每日5mg生物素注射或 2~5mg口服,療程數天。增進效率的物質1.維生素B群,2.維生素B12,3.葉酸(folic acid),4.泛酸(patothenic acid),

5.維生素C,5.硫(sulphur)。相抗抗衡的物質1.酒精,2.咖啡,3.生蛋白。中華民國衛生署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RDNA: -- (衛生署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以16歲男性為基準。)美國國立食品營養委員會每日營養素建議攝取量 RDA(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s): 300mcg 來源:內臟,蛋黃,豆類,穀類....等為最佳食物來源。雞肉 -------------------------------2~5 巧克力---------------------------32 花椰菜----------------------------17 蛋---------------------------------6 豬肉-------------------------------2~5 全麥------------------------------5 花生-------------------------------30 青豆------------------------------2 牛肝-------------------------------100 鮭魚------------------------------5 牛奶------------------------------5 牡蠣------------------------------9 牛肉-------------------------------4 玉蜀黍---------------------------6 胡蘿蔔----------------------------2 菠菜------------------------------2

饲料中防霉剂的添加方法及用量

饲料中防霉剂的添加方法及用量 在饲料中添加的化学防霉剂种类很多,可分为单方和复方两大类:1、单方防霉剂 单方防霉剂包括丙酸盐类、甲酸及甲酸钙、山梨酸、柠檬酸、马酸二甲酯以及大蒜素等。这些防霉添加剂具有破坏或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但又不会阻碍消化道中正常有益菌群和酶的活动,有的还能改变饲料的口味和提高饲料的适口性。 2、复方防霉剂 为了提高防霉剂的防霉能力和综合品质,除了使用单方防霉剂以外,还经常使用复方防霉剂。复方防霉剂的广谱抗菌防霉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宽,经常使用的复方防霉剂有: 用92%海藻物、4%碘酸钙、4%丙酸钙组成,使用时按8%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这种防霉剂除了防霉效果好以外,最大特点是增加了海藻物中各种微量元素,如钙、铁、锌、碘、铜等,使饲料中的微量元素更丰富。 用1份醋酸钠和2份醛酸混合均匀,然后在混合物中加入1%的山梨酸,充分搅拌并干燥即可,使用时按1%的比例加入到饲料中。 添加量 1、苯甲酸和苯甲酸钠:苯甲酸和苯甲酸钠都能非选择性地抑制微生物细胞呼吸酶的活性,使微生物的代谢受障碍,从而有效地抑制多种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且对动物的生长和繁殖均无不良影响。在饲料中主要使用苯甲酸钠,一般的使用量不超过0.1%。 2、富马酸及其酯类:富马酸酯类包括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二乙酯和富马酸二丁酯等,其中防霉效果较好的为富马酸二甲酯。富马酸及其酯类也是酸性防霉剂,抗菌谱较广,并可改善饲料的味道以及提高饲料利用率,一般使用量在0.2%左右。 3、脱氢乙酸:脱氢乙酸是一种高效广谱抗菌剂,具有较强的抑制细菌、霉菌及酵母菌发育作用,尤其对霉菌的作用最强,在酸、碱等条件下均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脱氢乙酸是一种低毒防霉剂,一般无不良影响,使用量为0.05%左右。 注意事项 1、根据水分含量等实际情况灵活使用防霉剂:影响防霉剂作用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防霉剂的溶解度、饲料环境的酸碱度、水分含量、温度、饲料中糖和盐类的含量、饲料污染程度等。但饲料中使用防霉剂主要是根据季节和水分含量来决定是否使用和用量。因

纤维素酶

西安工程大学 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作用机理及其 在纺织上的应用 院系:纺织与材料学院 专业班级:轻化工程11(1) 姓名:赵华 学号:41101030111

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 张海生,张同亮,陈德兆 摘要:介绍了纤维素酶的性质、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作用机理及纤维素酶在纺织上的应用,对其在纺织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纤维素酶;纤维素;纺织;应用 0引言 纤维素是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绝大多数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微生物对纤维素的降解、转化是自然界中碳素转化的主要环节。纤维素酶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多组分酶的总称。目前,纤维素酶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饲料、酿造、制药、造纸等行业,尤其是在纺织行业的应用范围目前正在不断扩大。 早在1906年,Seilliere就在蜗牛的消化液中发现了能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能水解纤维素β-1,4-葡萄糖苷键,使纤维素变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它不是单一酶,而是起协同作用的多组分酶系。 纤维素酶的来源非常广泛,昆虫、软体动物、原生动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都能产生纤维素酶。主要的有:康氏木霉、里氏木霉、黑曲霉、斜卧青霉、芽孢杆菌等。丝状真菌产生的纤维素酶一般在酸性或中性偏酸性条件下水解纤维素底物,耐嗜碱细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在碱性范围起作用。 纤维素酶分子是由球状的催化结构域(CD)通过一个富含脯氨酸或羟基氨基酸的连接桥(Linker)和纤维素结合结构域(CBD)三部分组成。连接桥的作用可能是保持CD和CBD之间的距离。纤维素结合结构域执行着调节酶对可溶和非可溶性底物专一性活力的作用,对酶的催化活力是非常必需的。催化作用域的三维结构极其复杂,对酶的催化活力起决定作用。 1 纤维素酶的制造方法 1. 1固体发酵法 固体发酵法是以玉米、稻草等植物秸杆为主要原料,投资少,工艺简单,产品价格低廉。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厂家采用该技术,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湖北、黑龙江。然而固体发酵法存在着根本上的缺陷,不可能像液体发酵那样随着规模的扩大,成本大幅度下降。以秸杆为原料的固体发酵法生产的纤维素酶很难提取、精制。目前生产厂家只能采用直接干燥粉碎得到固体酶制剂或用水浸泡后压滤得到液体酶制剂,产品外观粗糙,成品质量不稳定,杂质含量高。因此,随着液体发酵酶工艺的发展及菌种性能的提高,采用液体发酵法生产纤维素酶是必然趋势。 1. 2液体发酵酶 液体发酵生产工艺过程是将玉米秸杆粉碎至20目以下后进行灭菌处理,送发酵釜内发酵,同时加入纤维素酶菌种,发酵时间约为70 h ,温度控制低于60 0C,采用净化后的无菌空气从釜底通入进行物料的气流搅拌,发酵完的物料经压滤机压滤,超滤浓缩,喷雾干燥,制得纤维素酶产品。其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液体发酵法动力消耗大,设备要求高,但原料利用率高,生产条件易控制,产量高,劳动强度小,产品质量稳定,建议国内新建装置采用该技术。 2纤维素酶维素的对纤作用机理 目前,一种理论认为: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是β-1,4-内切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

【免费下载】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

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 GB/T 6434—94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饲料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混合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及单一饲料。 2 引用标准 GB/T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3 原理 用浓度准确的酸和碱,在特定条件下消煮样品,再用乙醇除去可溶物,经高温灼烧扣除矿物质的量,所余量为粗纤维,它不是一个确切的化学实体,只是在公认强制规定的条件下测出的概略成分,其中以纤维素为主,还有少量半纤维素和木质素。 4 试剂 本方法试剂使用分析纯,水为蒸馏水。标准溶液按GB601制备。 4.1 硫酸(GB 625)溶液0.128±0.00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标定,GB 601。

4.2 氢氧化钠(GB 629)溶液,0.313±0.005mol/L 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GB 601。 4.3 酸洗石棉HG 3─1062。 4.4 95%乙醇(GB 679)。 4.5 乙醚(HG 3─1002)。 4.6 正辛醇(防泡剂)。 5 仪器设备 5.1 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 5.2 分样筛:孔径1mm,(18目)。 5.3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5.4 电加热器(电炉),可调节温度。 5.5 电热恒温箱(烘箱):可控制温度在130℃。 5.6 高温炉:有高温计可控制温度在500~600℃。 5.7 消煮器:有冷凝球的600mL高型烧杯或有冷凝管的锥形瓶。 5.8 抽滤装置:抽真空装置,吸滤瓶和漏斗。(滤器使用200 目不锈钢网或尼龙滤布)。

5.9 古氏坩埚:30mL,预先加入酸洗石棉悬浮液30mL(内含酸洗石棉0.2~0.3g)再抽干,以石棉厚度均匀,不透光为宜。上下铺两层玻璃纤维有助于过滤。 5.10 干燥器,以氯化钙或变色硅胶为干燥剂。 5.11 粗纤维测定仪器 国内外生产的符合本标准测定原理,且测定结果一致的仪器。 6 试样制备 将样品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粉碎,全部通过1mm筛,放入密封容器。 7 分析步骤 7.1 仲裁法 称取1~2g试样,准确至0.0002g,用乙醚脱脂,(含脂肪大于10%必须脱脂,含脂肪不大于10%,可 不脱脂),放入消煮器(5.7),加浓度准确且已沸腾的硫酸溶液(4.1) 200mL和1滴正辛醇,立即加热,应使 其在2min内沸腾,调整加热器,使溶液保持微沸,且连续微沸 30min,注意保持硫酸浓度不变。试样不应 离开溶液沾到瓶壁上。随后抽滤,残渣用沸蒸馏水洗至中性后抽干。

猪配合饲料要求

猪配合饲料要求 1.日粮组成要符合猪对饲料利用的生理特性 猪杂食性动物,消化粗纤维的能力很弱,故饲料的组成中含纤维质的粗饲料不能过多,否则不仅影响饲料的吸收利用,而且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发挥。 各类猪日粮粗纤维含量限额:幼猪不超过4%。生长肉猪不超过6-8%,种猪不超过10-12%。 2.日粮配合应由多种饲料组成,以发挥营养的互补作用 如能量饲料不一定只用玉米,有条件的地方可用些大麦,能提高肉脂品质。也可用些高梁,能减轻猪拉稀。也可用些糠麸,麦麸之类,能扩大日粮体积,满足猪的饱腹感。还可用些糟渣类,能降低饲料成本。 蛋白质饲料更应多种搭配,使其所含必需氨基酸互相弥补,提高配合饲料的全价性。 3.配合饲料的体积和干物质应适合猪消化道容量 如果饲粮全部由谷物、油饼加动物性饲料构成,缺乏大体积饲料(青粗料、糠麸、糟渣类等),则猪吃后虽有足够营养,却无饱腹感,往往出现不安静状态。 一般每100kg体重每日须供给2.5-4.5kg风干物。 猪对风干饲料的需要量(占体重的百分率) 妊娠母猪为2-2.5;哺乳期母猪3.2-4;种公猪1.5-2;生长肥育猪体重50kg以下4.4-6.5,体重50kg以上3.8-4.4。 4.适口且易消化 粗、精饲料比例不当,将直接影响饲粮的适口性和消化率。 饲料粗纤维含量偏低,猪会拉稀(自由采食)或便秘(限量采食);粗纤维含量过高,则严重影响饲料消化率,适口性差,猪采食量减少。 猪饲粮粗纤维含量限额:幼猪不超过4%,生长育肥猪不超过6-8%,公母猪不超过10-12%。 5.应对配合日粮进行经济核算 充分利用当地生产且数量多、价钱便宜的饲料,以降低日粮成本。 同一品种的饲料使用时,饲用价值、营养特点、销售价格、都要加以核算。

基因克隆载体上的各种常用蛋白标签

基因克隆载体上的各种常用蛋白标签 蛋白标签(proteintag)是指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与目的蛋白一起融合表达的一种多肽或者蛋白,以便于目的蛋白的表达、检测、示踪和纯化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相继开发出了具有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标签。目前,这些蛋白标签已在基础研究和商业化产品生产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美国GeneCopoeia(复能基因)为客户提供50多种蛋白标签,可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包括各种最新型的标签,如:SNAP-Tag?、Halo Tag?、AviTag?、Sumo等;也提供齐全的各种常用标签,如eGFP、His、Flag等等标签。 以下是部分蛋白标签的特性介绍,更加详细的介绍可在查询克隆产品的结果列表里面看到各种推荐的蛋白标签和载体。 TrxHIS His6是指六个组氨酸残基组成的融合标签,可插入在目的蛋白的C末端或N末端。当某一个标签的使用,一是能构成表位利于纯化和检测;二是构成独特的结构特征(结合配体)利于纯化。组氨酸残基侧链与固态的镍有强烈的吸引力,可用于固定化金属螯合层析(IMAC),对重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使用His-tag有下面优点: 标签的分子量小,只有~0.84KD,而GST和蛋白A分别为~26KD和~30KD,一般不影响目标蛋白的功能; His标签融合蛋白可以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或变性条件下纯化,前者在纯化疏水性强的蛋白得到应用,后者在纯化包涵体蛋白时特别有用,用高浓度的变性剂溶解后通过金属螯和亲和层析去除杂蛋白,使复性不受其它蛋白的干扰,或进行金属螯和亲和层析复性; His标签融合蛋白也被用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研究;

纤维素酶的检测方法新

纤维素酶的检测方法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纤维素酶的降解原理,通过实验比较了四种常用纤维素酶的检测方法的稳定性,以及纤维素酶的发展前景,为纤维素酶的应用提供了进一步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纤维素酶酶活测定葡萄糖回归方程 一、纤维素酶及其降解原理 纤维素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占植物总干重的30%-50%,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的可再生性碳源化合物,占地球总生物量的40%。据报道,我国每年光作物秸秆,稻梗等含纤维素较丰富的物质就有5亿吨之多,全球每年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植物物质高达1.55X109吨,其中尚有89%未被人们利用,而大量的秸秆,稻梗等含纤维素丰富的物质的利用率也很低。大多采用燃烧的方式来处理,这样就造成了环境污染,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丧失了有机质成分。所以,纤维素的充分利用与有效的转化对于解决当前的能源危机,粮食短缺,环境污染等有重大意义。 纤维素酶是分解纤维素的一类酶,它能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充分的利用了纤维素。自1906年Sellieres 在蜗牛消化液中发现纤维素酶以来,纤维素酶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国内外学者通过筛选产酶菌株来发酵产酶,再应用纤维素酶到食品,医药,饲料,洗涤等工业中,不仅解决了纤维素的再利用问题还取得了很可观的经济效益。 纤维素酶是由许多具有高协同作用的水解酶组成的。习惯上将纤维素酶分成三种主要成分:内切酶(内切β-1,4-葡萄糖酶,也称Cx酶)、外切酶(外切β-1,4葡萄糖酶,也称C1酶)、β -1,4葡萄糖酶(即为纤维二糖酶)[1]。C1酶主要作用于天然纤维素,使之转变为非结晶的纤维素。Cx酶又分为Cx1酶和Cx2酶。Cx1酶是一种内断型纤维素酶,它从水合非结晶纤维素分子内部作用于β-(1,4)糖苷键,生成纤维糊精和纤维二塘。Cx2酶是一种外断型纤维素酶,它从水合性纤维素分子的非还原端作用于β-(1,4)糖背键,逐步切断β-(1,4)糖节键生成葡萄糖。纤维二糖酶则作用于纤维二糖,生成葡萄糖。 纤维素酶在降解纤维素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至今还不是很清楚。目前关于Cx酶、C1酶和β -1,4葡萄糖酶这3种酶的作用机理的假说比较公认的是以下3种,其中协同理论最为广泛接受。(1)C1-Cx假说。该理论认为首先由C1酶作用于纤维素酶的结晶区,再由外切酶和β-葡萄糖苷酶联合作用产生二糖和葡萄糖。其水解模式如图1所示。

饲料粗纤维

母猪饲料粗纤维营养特性 近几十年来,猪的营养研究已相当深入,特别是对妊娠和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量的研究,已使规模化猪场中母猪的营养性疾病大为减少。过去困扰养猪业的一些营养问题,如哺乳母猪能量摄入不足、下床母猪乏情和钙磷平衡等,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但由于目前猪饲料依然是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其中的粗纤维成分含量高、变异大,在不同的猪场会引发不同的问题,对母猪饲料中粗纤维的适宜含量,也并未有一个很一致的看法。因此,本文拟对粗纤维在母猪营养上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粗纤维的定义粗纤维作为一种结构性碳水化合物,是一个比较粗略的概念,传统的测定粗纤维的方法是对样品经稀酸、稀碱消煮后,剩余的成分即为粗纤维。这不是一种精确的分析方法,因为实际上粗纤维中还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这些成分营养特性是有很大差异的。鉴于此,目前发展了以Vansoest的可溶性为基础定量测定纤维素的方法,即通过中性洗涤剂(主要成分通常是十二烷基硫酸钠)、酸性洗涤剂(主要成分是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对样品进行稍煮,直接测定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洗木质素含量,中性洗涤纤维素是对总的植物细胞壁含量的估计,主要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酸性洗涤纤维是对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估计,根据中性洗涤纤维素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差值可估测饲料中半纤维素含量。 粗纤维的营养特性反刍动物瘤胃有很强的发酵能力,因此可较好地利用纤维类成分。单胃动物由于其生理特点,对粗纤维中不同成分的利用程度有较大差异。单胃动物的胃和小肠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利用能力都较差,但在大肠部位,可通过寄居于大肠的微生物对纤维素、半纤维素等成分进行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与反刍动物类似,大肠微生物很难分解木质素,已有研究表明,木质素含量及其与纤维素、半纤维素的结合程度,会影响大肠微生物对纤维素、半纤维素的利用。单胃动物对纤维素的利用程度因纤维素的来源、木质化程度、饲粮水平和加工程度不同而变化很大。对纤维素的利用也受日粮的物理和化学组成、饲喂水平、动物年龄和体重、对纤维源的适应性及猪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因此,在各种研究报道中,纤维素消化率变化很大。据估测,挥发性脂肪酸提供给猪的能量占维持需要量的5%~28%。猪利用大肠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的能量,其利用效率低于小肠能量利用效率(52%对76%或57%对74%),原因可能是母猪为了消化和代谢饲料里的粗纤维,使得肠胃蠕动增加,产生过多的热量,这些热量猪只本身无法吸收利用,却造成母猪额外的负担与应激。所以当母猪摄取高纤维含量的原料时,会产生过多无法利用的热量。有研究表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