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化铆接

自动化铆接

自动化铆接
自动化铆接

自动化铆接

1.自动化铆接技术的发展与运用

自动化铆接技术的发展

自动钻铆技术从70年代起就在国外普遍采用,其发展一直未曾间断。国外目前生产中的军、民用飞机的自动钻铆率分别达到了17%和75%以上,大量采用无头铆钉干涉配合技术,新型紧固件包括无头和冠头铆钉、钛环槽钉、高锁螺栓、锥形螺栓以及各种单面抽钉等,80%的铆接和100%的不可卸传剪螺栓连接均采用干涉配合,而且孔壁还要进行强化。波音民机的壁板机铆系统已达60%~75%,麦道军机也已达%,但是真正的全自动钻铆还需要解决工件定位和校平问题。近年来,铆接正向着机器人和包含机器人视觉系统、大型龙门式机器人、专用柔性工艺装备、全自动钻铆机和坐标测量机组成的柔性自动化装配系统发展。如B767、B777采用了翼梁自动装配系统,提高效率14倍,费用降低90%,废品率降低50%。进一步的改进可使钻铆工具能够到达以前难以达到的部位。随着高性能飞机对铆接质量和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一般的手工钻孔,铆接已越来越不能满足要求。采用自动化铆接技术不仅能提高装配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劳动条件,而且能保证装配质量。

自动化铆接技术的应用

自动化铆接铆接适合于钢板。不锈钢板。铝板及非金属夹层的连

接。用无铆钉连接的典型零件有:车顶窗、保险杠、排气管、油箱、制动器罩壳、车门、仪表框架、发动机支架、发动机罩壳、车尾盖板、冷却器、座椅、摇窗机、消声器、冰箱门、洗衣机壳体、风机壳体、复印机机座、计算机壳体、牙医机外壳等等。

目前,自动钻铆技术已经在世界上所有的大飞机制造公司得到广泛运。以美国格鲁门NGCAD公司为例,在波音757尾段机身48段双曲度壁板壁板均采用了自动钻铆技术,占了整个装配铆接工作量的85%。

自动化铆接技术的特点

1.连接点牢固可靠。

2.没有原料消耗和不需要辅助材料。

3.超越了金属材质局限和厚度局限。

4.可以形成圆点和巨型点连接。

5.连接区域没有热应力。

6.不会损伤工件表面的保护层。

7.不需要预先或事后处理,允许有夹层和多层连接。

8.工作环境好,没有灰尘毒烟排放,没有噪音。

9.操作简单、消耗低、维修费少。

但是真正的全自动铆接还需要解决工件定位和校平的问题。近年来,铆接正向大型自动化装配系统发展。

2.自动化铆接技术的机理

自动钻铆技术是指在装配过程中自动完成装配件的定位,夹紧,钻孔,涂胶,送钉,铆接等工作。

自动钻铆机是利用冲压机设备和专用连接模具通过一个瞬间强高压加工过程,依据板件本身材料的冷挤压变形,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抗拉和抗剪强度的无应力集中内部镶嵌圆点,即可将不同材质不同厚度的两层或多层板件连接起来。自动化铆接对板件表面无任何要求,连接点处板件表面原有的镀层、漆层不受损伤。连接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可单点或多点同时连接,能进行无损伤连接强度检测及全过程自动监控,生产效率高。无铆钉连接技术是一种逐步取代传统落后连接工艺的新型连接方法。

图自动化铆接过程

3.自动化铆接工艺流程

系统工作流程

1.根据任务的要求,做好工作准备,首先开机后对系统进行自检,包括检查机器人的工作模式和通讯连接设备,各传感器的连接检查,末端执行器和电主轴复位检查,各输油输气管道检查以及机器人工作空间安全检查,判断系统是否一切正常,不正常则排除故障,然后再返回自检模式下重新检测待一切正常后,进行下一步工作。

2.结合工装重构信息,机器人自身状态,机器人转站定位信息以及外环境状态,对整个系统工作参数进行配置。

3.机器人定位到原站进行复位,在控制系统中导入测试程序,然后将机器人系统定位到测试区域进行试加工,并在加工完成后,检查加工质量,如不满足质量要求,则根据质量检测结果,修正加工参数,如满足质量要求,进行下一步。

4.导入离线加工程序,对程序进行预处理,如:词法,语法,超程,译码等工作,并在工件上打点测试代码运行。

5.正式运行程序,对加工定位点进行精度补偿,根据精度补偿后的定位点坐标进行机器人定位。

6.机器人调整到位后,末端执行器开始执行加工任务,包括加工,进给,制孔,钻孔,工位切换,铆接,涂胶,润滑,排屑等操作。

7.在线检查加工质量。

图自动钻铆过程

自动钻铆工艺装备

自动铆接机的GEMCOR公司研制的8坐标,9坐标和压铆力的全自动钻铆机,钻铆速度达到每分钟12-14个铆钉,压力达到23t。

自动钻铆机需与相应的托架系统配套,才能发挥自动钻铆技术的优势。托架系统主要用来进行装配件的定位和夹持,加大尺寸及复杂的架构,尤其是大型飞机机身和机翼壁板,双曲度壁板的自动钻铆,需要配备全自动托架系统以实现工件的自动定位和调平。外形较平直的中小尺寸的壁板,翼肋等结构大多配置手动,半自动托架系统。

目前用于钻铆的机器人有三种类型,即柔性轨道机器人,自主爬行机器人和工业机械臂,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工业机械臂。常见的工业机械臂上安装一个末端执行器和视觉定位系统,就可以在空间进行打孔;自主爬行机器人是指在一些大型工件上自主爬行或者可以在飞机表面爬行到一定位置吸附,经定位系统定位后,操作末端执行器进行打孔;柔性机器人由机器人,视觉定位系统,执行末端组成。

4.铆接质量检测

精密检测与测量技术是自动化铆接的核心之一。检测的方法主要有手工检测,离线检测和在线检测。手工检测利用塞规,极限量规,比较样板等标准测量具;离线检测利用三坐标测量机,视觉系统等;在线检测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检测技术,与系统高度集成化,可有效提高加工精度。

钻铆质量的检测主要包括:制孔法向,钻孔深度,各层材料厚度,制孔厚度,孔径,孔间接,孔排距等信息。ONCE(One sided cell end effect)系统的鼻头装置中,利用三个激光传感器组成集成法向传感器,可对壁板法向进行测量反馈和实时法向找正;可选配标准孔探测器,利用标准两点式球头直接贴合产品,可进行孔径,孔度轮廓,钻孔深度反馈,夹层厚度轮廓反馈等检测,孔径精度可以达到+,钻孔深度精度可以达到+,可以检测0-90度的孔度轮廓。

德国宝捷的自动钻铆系统中,先通过网络,温度和负载的精度补偿提高机器人空间定位精度,再通过安装在末端执行器上的激光传感器加上机器人第三轴的摆动,用来测量临时铆钉,孔和边缘等几何特征,测量结果也用于坐标转换,以补偿实际产品的位置和方向。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用大型龙门式钻铆系统对F-35飞机复合材料

机翼壁板的钻铆。该系统它使用激光跟踪仪进行定位,配合电磁马达和压力脚进行精密钻孔,满足F-35的气动和耐久性的要求。

瑞典隆德大学研究的机器人钻铆系统,应用激光跟踪仪与执行器上手持式探针结合,进行孔的精确定位。

铆接技术原理与工艺特点

关于铆接技术 一、 铆接技术原理与工艺特点 常见的铆接技术分为冷铆接和热铆接,冷铆接是用铆杆对铆钉局部加压,并绕中心连续摆动或者铆钉受力膨胀,直到铆钉成形的铆接方法。冷铆常见的有摆碾铆接法及径向铆接法。摆碾铆接法较易理解,该铆头仅沿着圆周方向摆动碾压。 而径向铆接原理较为复杂,它的铆头运动轨迹是梅花状或者说是以圆为中心向外扩展的,铆头每次都通过铆钉中心点。冷铆接最常见的铆接工具有铆接机,压铆机,铆钉枪和铆螺母枪,铆钉枪和铆螺母枪是最常见单面冷铆接所用的工具。这是冷铆接工艺中最具代表性的冷铆接方法,因为使用方便,也只需在工件的一侧进行铆接,相对双面铆接的铆钉锤来说更方便。 就两种铆接法比较而言,径向铆接面所铆零件的质量较好,效率略高,并且铆接更为稳定,铆件无须夹持,即使铆钉中心相对主轴中心略有偏移也能顺利完成铆接工作。而摆碾铆接机必须将工件准确定位,最好夹持铆件。然而径向铆接机因结构复杂,造价高,维修不方便,非特殊场合一般不采用。相反地,摆碾铆接机结构简单,成本低,维修方便,可靠性好,能够满足90%以上零件的铆接要求,因而受到从多人士的亲睐。此外,利用摆碾铆接的原理,还可以制造适宜于多点铆接的多头铆接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有其独特的优势。 热铆接是将铆钉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进行的铆接。由于加热后铆钉的塑性提高、硬度降低,钉头成型容易,所以热铆时所需的外力比冷铆要小的多;另外,在铆钉冷却过程中,钉杆长度方向的收缩会增加板料间的正压力,当板料受力后可产生更大的摩擦阻力,提高了铆接强度。热铆常用在铆钉材质塑性较差、铆钉直径较大或铆力不足的情况下。

冷铆接法是以连续的局部变形便铆钉成形,其所施压力离铆钉中心越远越大,这恰恰符合材料变形的自然规律。因此,采用冷铆接技术所需设备小,节省费用。能提高铆钉的承载能力,强度高于传统铆接的80%。铆钉材料具有特别好的形变性能,铆杆不会出现质量问题,寿命较高,同时,只要改变铆头(不同的接杆和不同的铆接配件铆螺母铆钉等)的形状,就可以铆接多种形状。 二、 按工作方式分,铆接可分为手工铆接和自动钻铆。手工铆接由于受工人熟练程度和体力等因素的限制,难以保证稳定的高质量连接。而自动钻铆是航空航天制造领域应自动化装配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自动钻铆技术即利用其代替手工,自动完成钻孔、送钉及铆接等工序,是集电气、液压、气动、自动控制为一体的,在装配过程中不仅可以实现组件溅部件)的自动定位,同时还可以一次完成夹紧、钻孔、送钉、铆接/安装等一系列工作。它可以代替传统的手工铆接技术,提高生产速率、保证质量稳定、大大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缺陷。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产业在性能、水平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在铆接装配中发展、应用自动钻铆技术,己经势在必行。具体原因如下: (1)自动钻铆技术减少操作时间。 ①减少成孔次数,一次钻孔完成; ②自动夹紧,消除了结构件之间的毛刺,节约了分解、去毛刺和重新安装工序; ③制孔后在孔边缘的毛刺可以得到控制: ④送钉、定位、铆接。 (2)自动钻铆机提高制孔质量。 ①制孔孔径公差控制在士0.015mm之内; ②内孔表面粗糙度最低为Ra3.2urn; ③制孔垂直度在士0.50以内; ④制孔时结构件之间无毛刺,背部毛刺控制在0.12ram之内; ⑤孔壁无裂纹。 (3)与手工铆接相比,在成本上有大幅度降低,通过比较人工与自动钻铆机安装相同数量的紧固件,所耗费的工时上,可以看出,对于大量同种类的紧固件的安装,自动钻铆机可以节约的工时成倍数增长。

风动铆接工具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风动铆接工具操作规程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风动铆接工具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风动铆接工具使用时风压应为0.7MPa,最低不得 小于0.5MPa。 2.各种规格的风管的耐风压应为0.8MPa及以上,各 种管接头应无泄露。 3.使用各类风动工具前,应先用汽油浸泡、拆检清洗 每个部件呈金属光泽,再用干布、棉纱擦试干净后,方可 组装。组装时,运动部分均应滴入适量润滑油保持工作机 构干净和润滑良好。 4.风动铆钉枪使用前应先上好窝头,用铁丝将窝头沟

槽在风枪口留出运动量后,并与风枪上的原铁丝连接绑扎牢固,方可使用。 5.风动铆钉枪作业时,操作的二人应密切配合,明确手势及喊话。开始作业前,应至少作两次假动作试铆,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作业。 6.在作业中严禁随意开风门(放空枪)或铆冷钉。 7.使用风钻时,应先用铣孔工具,根据原钉孔大小选配铣刀,其规格不得大于孔径。 8.风钻钻孔时,钻头中心应与钻孔中心对正后方可开钻。

铆接工艺

B 铆接技术操作规程(B 标准)铆接技术操作规程(B 标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铆钉连接、操作规矩。本标准适用于本厂铆焊结构件的铆接操作。2、引用标准GBJ205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YB/JQ101.10 钢铁企业机修设备制造通用技术条件焊接结构件3、准备工作3.1熟悉图纸和工艺要求,核对所用的铆钉,并检查要铆工件。3.2准备好铆接用的工具和设备。3.2.1检查风钻或理发钻是否良好,铰刀按孔径选用。3.2.2热铆用加热炉按具体条件选用,对焦碳炉还要检查鼓风机。3.2.3清洗铆钉枪,并在木板上试打,以检查风压、窝蛋冲击力量。按铆钉头选用合适的铆钉窝头或冲头。3.3清理场地,便于工件放平和铆接操作,多人合作的则要先明确分工。4、铆接4.1铆接和焊接交错时,须先焊后铆,且焊后经矫正才可铆接。4.2 铆前工件放平,钉孔对齐,并用螺栓拧紧使结合面靠紧。螺栓分布要均匀,不得少于占钉孔数,重要产品要上一半或全部螺栓,然后边铆边卸。4.3对孔中心偏移的,要修正,所有的钉孔要同心。铰孔应先铰无螺栓的,铰好后上螺栓,再铰原上好螺栓的孔。4.4 铆钉长度要根据连接件的总厚度、钉孔与钉杆直径间隙和铆接方式等选择,并经试验确定。按标准孔径的钉长度确定,可参考公式:半圆头铆钉:L=1.12S+1.4d 沉头铆钉: L=1.12S+0.8d 半沉头铆钉:L=1.12S+1.1d 平头铆钉:

L=S+S1 式中,d—铆钉直径(mm,标准);S—连接板的总厚度(mm);S1—斜长(mm,见表1)表1 斜长数值表钉直径13 16 19 22 25 28 31 34 37 斜长7 6.5 11 13 14.5 16 17 19 21 4.5冷铆4.5.1手工冷铆的钉直径小于8 mm,铆钉枪铆的铆钉不得超过13 mm。对于钢铆钉用前要进行退火,以提高塑性。4.5.2铆接时,要压紧板料接头后才用手锤镦粗钉杆,锤击次数不可过多以防裂纹。4.5.3钉杆伸出部位应镦成钉头状,并与板面贴密。4.5.4铆钉人和顶钉人要左右偏开,协调一致,不准对铆。4.6热铆4.6.1根据铆钉的材质、施铆方式确定铆钉的加热温度一般铆钉加热温度为1000—1100oC,铆钉的终铆温度为450—600 oC。4.6.2铆钉加热要均匀,过热和加热不足的铆钉不能用。4.6.3烧钉人与接钉人要密切配合,动作准确。接钉后应立即敲掉铆钉上的氧化皮并迅速穿钉。4.6.4顶把顶钉要快,顶把应与钉头中心成一条直线。4.6.5钉杆的伸出部分要镦成钉头状,钉头与工件表面应密粘,且钉杆要充满钉孔。铆钉一变黑即停止铆接。4.6.6窝钉、窝头一旦过热须更换。5、对于要求高的气密件要敛缝。同一构件先敛钉缝后敛板缝。6、铆接完后必须检查,发现缺陷应铲掉重新铆接,拆除时注意不损伤构件。附录一铆钉的允许偏差

常用铆接工具及使用

常用的铆接工具都有风钻,铆枪,顶铁,铆窝,定位销,定位钳 一.风钻 1.风钻的工作原理 风钻主要有手柄部分,动力部分,减速器部分及钻夹头等组成,其工作原理:当勾压按钮后,阀杆末端与密封垫之间出现环形通道,压缩空气经进气接头,环形通道进入发动机后部腔内,再经后盖上的孔分主,次两路进入发动机。次路气体由转子端面进入槽内,将叶片从转子槽内吹出。使之贴住气缸壁。主路气体进入气缸,作用在叶片上。由于作用在叶片上的压力不平衡,产生旋转力矩使转子沿一定方向旋转。叶片在转动时所产生离心力的作用更紧贴气缸内壁,废弃则沿手柄的另一条气路经消音器排入大气,转子旋转时,转子前端的套齿带动两个行星齿轮沿固定在壳上的内齿轮旋转。两个行星齿轮固定在一个齿轮加上。当他们沿内齿轮转动时,就会带动齿轮架、钻夹头一起旋转。 2、普通风钻的是用于维护 为了保证风钻的正常使用,延长寿命和发挥最大功能,平时必须注意保护。 (1)保证供给足够的工作气压气压过低,风钻的效率

将明显降低。 (2)输气管路要有油水分离器,调压阀以保证压缩空气的干燥度、清洁度和含有一定数量的滑油。 (3)不能随意摔打钻体,不准在超出技术规定的条件下使用 (4)使用后,应用布擦拭干净,放在比较干燥的地方保存,以免生锈。久放时,涂油密封。 (5)用钻夹头加紧钻头时,不要用锤子敲打或用手掌拍击钻夹头,一定要用钻钥匙拧紧,因为长久敲打或拍击加大主轴的跳动量,影响风钻精度。 (6)减速器部分每次清洗后,要加油脂进行润滑,同时滴入少许机械油与之混合,保证齿轮机构旋转更加灵活,不能只加机械油进行润滑,以免机械油很快自行流失或被余气吹掉而失去作用。 (7)不能随意碰撞和摔打消声器,更不能拆掉消声器。当消声器被杂物堵塞后可取下用汽油等清洗剂洗涤干净,使其畅通无阻。 二、铆枪的是用于维护 (1)不能随意打空枪,以免损坏机件。 (2)应保持规定的进气压力,进气压力过小,会降低铆枪的功量,铆接效率不仅低,墩头也可能因锤击次数过多而裂纹。

风动铆接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标准版)

风动铆接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标准版) Establish a safety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Implement specific work safety divisions, clearly distinguish rewards and punishments, and assign responsibilities to individual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78

风动铆接工具安全操作规程技术交底(标 准版) 1.风动铆接工具使用时风压应为0.7MPa,最低不得小于0.5MPa。 2.各种规格的风管的耐风压应为0.8MPa及以上,各种管接头应无泄漏。 3.使用各类风动工具前,应先用汽油浸泡、拆检清洗每个部件呈金属光泽,再用干布、棉纱擦试干净后,方可组装。组装时,运动部分均应滴人适量润滑油保持工作机构干净和润滑良好。 4.风动铆钉枪使用前应先上好窝头,用铁丝将窝头沟槽在风枪口留出运动量后,并与风枪上的原铁丝连接绑扎牢固,方可使用。 5.风动铆钉枪作业时,操作的两人应密切配合,明确手势及喊话。开始作业前,应至少作两次假动作试铆,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作业。

6.在作业中严禁随意开风门(放空枪)或铆冷钉。 7.使用风钻时,应先用铣孔工具,根据原钉孔大小选配铣刀,其规格不得大于孔径。 8.风钻钻孔时,钻头中心应与钻孔中心对正后方可开钻。 9.加压杠钻孔时,作业的二人应密切配合,压杠人员应听从握钻人员的指挥,不得随意加压。 10.风动工具使用完毕,应将工具清洗后干燥保管,各种风管及刃具均应盘好后入库保管,不得随意堆放。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铆接实习报告

篇一:铆接实训报告 【实训时间】 2012年10月22日—2012年11月02日 【实训地点】 航空维修实训基地 【实训目的】 通过为期两周的实训,对铆接技能具有一定能力,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训练,熟悉对铆接技能操作工具的使用,正确的掌握铆接方法(反铆,正铆,拆铆等技能),同时训练自己对工作单的认识态度(必须严格按照工单对零件进行加工铆接)。 【铆接原理】 铆接就是运用压力或者拉力膨胀原理,紧密连接物体。使用铆钉连接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工件叫铆接。 【实训安排】 1,按照工单要求下料(练习板、a板、b板、c板); 2,根据工单,对a板钻孔,并用正铆方式铆接在练习板; 3,根据工单,对b板钻孔,并用正铆方式铆接在练习板; 4,根据工单,对c板钻孔,并用反铆方式铆接在练习板; 5,根据工单,对a板拆铆,并用反铆方式铆接在练习板; 6,运用练习的技巧,对上次钣金实训下料的机舱门部件做铆接装配; 7,实训场地卫生整理。 【实训工具】 1,气钻:气钻是一种手持式气动工具,主要用于对金属构件的钻孔工作,尤其适用于薄壁壳体件和铝镁等轻合金构件上的钻孔工作。具有工作效率高,钻孔精度高等特点,广泛用应用于家电制造,房屋装修,汽车船舶制造,航空航天工业制造及维修行业,功率大,无火花,在高瓦斯矿井中,尤其能体现其安全性。根据加工精度要求可以选用不同型号的工具。 2,铆枪:用于铆接实心铆钉的普通气动工具,通过铆卡对铆钉的连续冲击,使其变形膨胀,形成墩头,达到铆接。 3,顶铁:方形顶铁,圆柱形顶铁 4,钻头:ф十只,ф2十只 5,锪窝钻:在飞机蒙皮等表面,需要获得平滑的效果,常常使用锪窝钻,采用平头铆钉铆接。 6,穿心夹:十只。用于圆孔定位和夹紧。 7,弓形夹:两只。用于在钻孔之前的夹紧定位。 8,其他工具 【铆接实训】 一,正铆练习: 正铆的定义:用铆枪连续打击铆钉杆,用顶铁顶铆钉头,使铆钉杆膨胀变形,形成墩头的方式属于正铆。 在正铆过程中,与自己合作的同学,顶铁面需要和铆钉头保持垂直,同时保证顶铁在铆接过程中无滑落,无移动。施铆者应注意保证铆枪平直,无跳枪现象,用力均匀。在初次铆接过程中,应该做到多测量,用样板检查铆钉墩头的直径和高度,保证铆接质量。最后铆钉头和墩头应该没有倾斜状态,看起来墩头大小均匀,高矮一致。二,反铆练习: 反铆的定义:用铆枪连续打击铆钉头,用顶铁顶铆钉杆,使铆钉杆膨胀变形,形成墩头的方式属于反铆。 反铆更加需要合作者把顶铁端正,反铆过程中应该和正铆一样,在铆接过程中顶铁无移动,无跳枪现象。最终铆钉应该没有倾斜状态,看起来墩头大小均匀,高矮一致。这样的铆接质量才算合格的。在锪窝的时候,应该调好锪孔钻的深度,在废铝板上反复调试深度,在废铝板上,

铆接教学教学文档

教学时数: 2 学时 课题:铆接 教学目标:1、了解铆接的概念、铆钉的种类 2、掌握铆接的种类、铆接工具的作用 教学重点:铆接的概念、铆接的种类、铆接工具的作用 教学难点:铆接的种类、铆接工具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常见的铆接工件、铆钉及工具 教学内容及步骤: 〈复习提问〉 1、管子弯曲时的方法 2、盘弹簧的方法 3、说说常见弹簧的种类? 〈引入新课〉由工件引入…… 〈讲授新课〉 §9.1铆接概念 一、铆接过程 1、定义:用铆钉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件的操作称为铆接。 2、铆接过程:将铆钉插入被铆接的工件的孔内,并把铆钉紧贴在工件 表面,然后将铆钉杆的一端镦粗而成为铆合头。 3、铆接的应用:目前,在很多结构连接中,铆接已逐渐为焊接工艺所 代替,在机械制造和工具制造中,因铆接有其使用特点,故仍占有一 定的地位。

二、铆接种类 按照使用要求不同,铆接分为两种: 1、活动铆接(铰链铆接) 活动铆接的结合部位可以相互转动。例如:手用钳、剪刀、划规等工具的铆接。 2、固定铆接 固定铆接的结合部位是固定不动的。根据其用途和要求不同还可以分为: a、固定铆接用于结构需要有足够的强度,承受强大 作用力的地方。如:桥梁、车辆、建造屋架等。 b、紧密铆接用于低压容器装置以及各种气体、液体 管路装置。这种铆接只能承受很小的均匀压力,但 对接缝处要求非常严密,以防止渗漏。铆接的铆钉 大而密,铆缝中常夹有橡皮或其他填料。如:气筒、 水箱、油罐等。 c、坚固紧密铆接用于高压容器装置,这种装置不但 能承受很大的压力,而且接缝处要求非常紧密,即 使在较大的压力下,液体或气体也不渗漏。如:蒸 汽锅炉,压缩空气罐等。 按照铆接方法不同,铆接还可以分为三种: 1、冷铆 冷铆是指铆接时,铆钉不需加热,直全部镦出铆合头。 因此铆钉材料必须具有较高的延展性。直径在8mm以下的钢制铆钉

POP_Tools铆接工具

Setting Tools For POP? Rivets and POPNut? Threaded Inserts

The POP? rivet installation sequence is simple. 4 6 8 10

PS15 Hand Plier Rivet Tool TT55D Classic Hand Plier Rivet Tool Article: 17492 Article: 15370 Article: 17496 Article: 17493 Article: 15701 Article: 17494 PS45 Telescopic Lever Rivet Tool PS25 Lazy Tong Rivet Tool MCS5800 Li-Ion Battery Tool Versatile, cordless tool for indoor or outdoor applications High setting speed Well balanced with optimum center of gravity Supplied with full capacity range of nosepieces Supplied with nosepiece wrench PS40 Lever Rivet Tool Rivet Hand and Battery Tools POP? hand tools. Durable and reliable. Ideal for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Weight: 0.6kg Weight: 0.4kg Capacity: 2.4 - 4.8Capacity: 2.4 - 4.0Weight: 2.4kg Capacity: 3.0/3.2 - 6.4 Weight: 1.9kg Capacity: 3.0/3.2 - 6.4 Weight: 2.6kg Capacity: 3.0/3.2 - 6.4 Weight: 2.2kg Capacity: 3.0/3.2 - 4.8 Length: 245mm Length: 229mm Length closed: 305mm Length extended: 805mm Length: 515mm Length: 490mm Length extended: 665mm Length: 265mm Height: 300mm Tool Stroke: 20mm Professional standard Lightweight, robust and ergonomic Supplied with full capacity range of nosepieces Supplied with nosepiece wrench Professional standard Lightweight, robust and ergonomic Supplied with full capacity range of nosepieces Supplied with nosepiece wrench

钉 铆接、剪切试验方法

铝及铝合金铆钉线与铆钉铆接、剪切试验方法(审定稿)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1 编制依据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色标委[2004]第08号文件,下达了编制《铝及铝合金铆钉线与铆钉铆接、剪切试验方法》标准的任务,确定由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编单位,并于2005年8月1日在五大连池的标准预审会上对此标准进行了预审,提出了此审定稿。 2 编制原则 2.1 本标准是对GB3250-82及GB3252-82的整合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引进了国家标准中新的力学术语符,并对文字及章节重新进行了规范化整编。 2.2 根据国内具体生产设备检验状况和用户对产品检测的使用要求,做到标准方法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2.3 按照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 1.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的制定方法》的要求进行编写,在编写规则和章节设置上均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4 根据预审会与会代表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 3 编制过程 根据中色协产字[2003]06号文,召开了标准工作任务落实会议,确定了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编单位,成立了标准编制小组,落实了起草人。会上各科研院所、生产厂家对本标准的起草提出了很多建议,并以此确定了起草原则。经过资料整理、认真研究了国家标准的内容后,提出了草案稿。2005年8月1日在五大连池的标准预审会上对此标准进行了预审,参加会议的有10个单位的19名代表,与会代表对原国家标准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广泛讨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订方案,形成了此审定稿。

4编制内容 3.1 铝及铝合金铆钉线铆接试验方法 3.1.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直径小于或等于10mm的制造铆钉用铝及铝合金线材的铆接性能试验。 铆钉亦可参照本标准试验。 3.1.2 试样 3.1.2.1 试样的切取部位及数量按有关标准规定。 3.1.2.2 从外观检查合格的线材上切取一段适当长度的试样毛料,且应附带标明合金牌号、规格、批号、试样号的标记。必要时尚需注明热处理制度、时间及试验日期。 3.1.2.3 从毛料上切取的试样两个端面应平整,并与中心线垂直,周边无毛刺。切取试样时不允许损伤试样原表面。 3.1.2.4 试样的长度L为1.4倍试样直径d加10mm。 3.1.3 试验工具 3.1.3.1 试验采用铆接工具。 3.1.3.2 工具孔的深度为10mm。 3.1.4 试验及结果评定 3.1. 4.1 淬火后试样的铆接时间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3.1. 4.2 根据线材直径选择相应孔径的工具,使试样直插到孔底,并在孔内夹紧。除有关标准另有规定外,试样露出工具外的部分之高度为1.4d. 3.1. 4.3 用手锤、汽锤或铆枪对准试样锤击,镦粗到试样露出工具外的平头高度为0.5d 为止。 3.1. 4.4 镦粗后的铆钉平头应呈椭圆形或稍呈椭圆形。如果试样突出部分被锤弯或平头靠向一边呈显著的椭圆形,则试样结果无效,应补取试样重做试验。 3.1. 4.5 用肉眼检查试样平头侧面,若无裂纹、开裂、折叠,则视为合格。必要时,可用五倍放大镜检查。 3.2 铝及铝合金铆钉线与铆钉剪切试验方法 3.2.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直径小于或等于10mm的铝及铝合金铆钉线与铆钉的室温(10℃~35℃)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