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班教育资源利用情况一览表

大班教育资源利用情况一览表

大班教育资源利用情况一览表
大班教育资源利用情况一览表

大班教育资源利用情况一览表

大班主题(一):《相反国》实施时间:2 月27日—3 月14 日

大班主题(二):《小工具大妙用》实施时间:3月17日——4月11日

大班主题(三):《盖房子》实施时间:4月21日——5月16 日

大班主题(四):《再见了幼儿园》实施时间:5 月19日——6 月13 日

更多文档欢迎访问首页查看

新版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的实验 ——以XXX社区为例 结题报告 一、背景与意义: 社区教育是一个满足社区发展和居民教育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反映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要求,具有全员性、全面性和全程性的特点。其立足点是调动社区的教育资源和社区文化因素,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去激励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和社区参与意识,并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精神生活,提升社区的文化品位。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社区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社区教育不断得到重视和发展。 社区资源指的是社区周边环境中蕴含的具有教育教学价值的各种资源的总和,是社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包括物质资源、人才资源和精神资源等。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区内各类资源尤其是能够发挥教育影响的各类教育资源的支持和帮助,但仅仅有了这些资源并不意味其教育功能可以得到有效发挥,社区教育部门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和整合,使社区内的各种教育机构、教育资源之间形成一体化教育体系时,才能充分发挥社区资源的教育价值。只有有效地协调社区内的各类资源,并进行优化整合,才能使社区教育有效运作形成一种整体的“教育合力”,为社区发展服务。 整合社区资源是搞好社区教育的基础。充分利用和发展好社区教育资源,有利于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实现阶层和谐;有利于促进社区稳

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实践与探索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运作与管理机制,在目前深化社区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标: 通过开发、共享、挖掘社区教育资源,培养2至3个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有不同受众群体的品质课堂,形成社区浓郁的教育培训氛围。 三、实验内容: (一)整合社区人力资源,创建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主体、专兼相结合的高素质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和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 充分挖掘社区内具有某一方面专场和权威的精英资源,建立健全社区教育兼职教师信息库,同时整合热衷社区建设、具有社区意识和公益精神的志愿者资源,使更多的人成为社区教育的后备力量,扩大社区教育的广泛参与度。 (二)整合社区组织资源,打造一个集社区居委会、民办非企业、民间公益组织等社会团体为一体的社区教育资源交流互动平台。 通过各类组织机构通力合作,资源共享,大力开展系列培训、活动等项目,将有特色、有特点的市民教育渗透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使社区教育普及化、常态化、规范化,逐步提升居民的综合素养。 四、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一)实验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法,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不同需求,并以此为据设计实验活动。

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24237)江苏省东台市弶港镇小学杨卫东 引子 东台市弶港镇小学是一所濒临黄海的农村小学,这里的学生绝大多数为渔民的后代,他们生在海边,长在海边,家乡就是大海,大海就是家乡,得天独厚的湿地,桅杆林立的渔港,飘渺远去的船帆,远足与野炊过的沙滩,都给他们的童年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和遐想…… 一、背景与规划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推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纲要》同时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我校领导班子敏锐地感受到,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的课程,其目的是更好地满足学生实际发展的需要。我校地处黄海之滨,不仅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还有辽阔秀美的滩涂湿地。走向“校本”,开发和利用富有特色的社区资源,让教学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不仅适应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也必将成为学校走向新课程,实践新理念的一大亮点。 二、探索与实践 在全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利用渔港社区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作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抓手,成立课题研究小组,通盘安排实施步骤,精心设计,规范运作,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一)把社区资源引入教师视野,让教师率先走进研究性学习。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本次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此,我们把转变教师的观念放在研究活动的首要位置。 1、针对课程特点,开展师资培训。 我们参照专著《研究性学习﹒实验与探索》,结合东台市教育局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推进意见,连续举办理论讲座,同时印发了《“研究性学习”与新的教学理念》等多种资料。通过学习,教师们深入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把握了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的关系,对如何编制实施方案,怎样启动研究性学习,如何进行课程管理等有了全面地了解,对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定位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2、定期座谈交流,汇集选题素材。 我校教职员工,大多是本地出生,不少教师曾有过海洋生产的经历,对社区资源有

提高资源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专题复习 提高资源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考考查预测】 1、考查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考查政府、企业和公民个人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应当怎样做等; 3、结合有关事例考查政府在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作用和职能; 4、要把资源环境问题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来看,正确认识它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背景材料】 1、含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必要性: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大国。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3、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重点抓好五个环节:第一、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第二、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三、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第四、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废旧资源;第五、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利用社区及家长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

利用社区及家长资源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 [摘要]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的组合,是一定地域的社会关系结构。社区的基本要素有人口或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人群,一定的地域,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地方乡土观念。显而易见,在社区里蕴藏丰富的学前教育资源。幼儿园社区活动是指在社区内为幼儿设置的各种教育活动,是多层次的、多内容的、多种类的社会教育,具有地域性和灵活性,可以因地制宜,促进当地幼儿教育的发展。如何通过社区活动来培养幼儿社会情感?首先,要注意社会情感的差异性。其次,还要注重社区活动的层次性。最后要注意情感需要的时机性。 [关键词]社区幼儿园社区活动社会情感 “叮铃、叮铃------”有人大叫:“幼儿园着火了,--------”教室里顿时孩子们有的哭,有的叫,害怕的看着老师。教室外浓烟滚滚,消防车“呜、呜------”得响着。然而在老师沉着冷静地指挥疏散下幼儿有序、安全地离开了每间教室。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原来是我园通过家长联系的消防队进行的一次消防演习。此外,我们还带幼儿去参观了消防队,看到了消防员是怎样穿消防服的,如何翻越障碍,用哪些工具去灭火的以及了解了各种防火的知识。那么,像这样利用家长及社区资源开展的活动还有很多,下面我就来谈谈我园是怎样充分利用家长及社区资源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的。 首先,社区是指一定地域内共同生活的人群的组合,是一定地域的社会关系结构。社区的基本要素有人口或一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人群,一定的地域,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地方乡

土观念。显而易见,在社区里蕴藏丰富的学前教育资源。 幼儿园社区活动是指在社区内为幼儿设置的各种教育活动,是多层次的、多内容的、多种类的社会教育,具有地域性和灵活性,可以因地制宜,促进当地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挖掘周围环境潜力,开展幼儿园社区活动 美国幼儿教育家罗宾森说过:“对我们成人来说,社会生活方式,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居住在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等等,都是习以为常的现象,但幼儿需要学习。”这句话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社会学习的意义所在,而其中也包括了幼儿通过参与社区活动,达到社会认知这一目的。那么,我园地处开发区许多大型的企事业集团以及许多环境幽雅的住宅小区的周围,周围环境对我们的社区教育非常有利。旺旺集团、百事可乐、妙脆角集团;21世纪花园、江南文书苑-------都是我们开展社区教育的优良场所。 当我们带着孩子们来到旺旺食品厂,看见宽阔的厂房,自动化的流水线,制作孩子们所熟悉的食品以及牛奶的过程,使幼儿感受到了科技的飞速发展。并逐渐学会把看世界的着眼点从自己的家、自己的幼儿园转移到了自己的家乡、自己的祖国,从而培养了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现代化小区—江南文书苑,环境幽雅,各种花草树木以及喷泉;设施先进,网球场、游泳池、休闲广场、垃圾分类箱一一具全。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观赏,互相交谈,共同讨论,在不知不觉中习得知识,开阔眼界。 我们利用的这些社区资源,孩子们不仅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更主要的是孩子们获得了认识社会、体验生活的机会,孩子们的情感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课题研究报告 执笔:缪亚芬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解放路小学是位于常州市中心的一所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学校已经拥有计算机网络系统、校内闭路电视系统、卫星电视接受系统、校内音响系统等现代化教育设备,有音像阅览室、图书室、自然实验室等专用教室、室内游泳池、塑胶田径场等现代化教育设施,更有悠久学校历史、教师团结协作、师生关系和谐、学生好学奋进的人文环境。 我校与周边的常州市图书馆、解放军一0二医院、常州市供电局、常州市文化宫、交警文化宫岗亭、常州市消防支队成为精神文明共建单位,他们为我校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实践基地,成为我校充足的社会教育资源。 我校大部分家长都有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从家长学校我们了解到,广大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因此,家长的素质和家长的需求也就成为广阔的家庭教育资源。 以上这些为我校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如何整合和利用这些教育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服务,促使了我校努力开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课题研究。 “九五”期间,我校已在数学学科中开展了《利用电教媒体,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省级课题研究。同时还进行了两个区级课题《利用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和《小学生研究性阅读的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在实践中深刻地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这些学习资源中体验、掌握和探究而获得自主发展的过程。学校教育应该把各种学习资源充分利用起来,组织学生在这些资源中自主地学习;学生通过学习,综合素质自主地得到全面发展。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原有课题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课题研究,旨在以课题研究进一步带动全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二、课题的总体设计 1.概念界定: (1)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广义地说,一切知识、人、行为资源都可看作是教

依托社区资源,打造社区教育亮点

依托社区资源,打造社区教育亮点 花木街道牡丹四居委 牡丹四居委的社区教育工作历年来在上级政府和街道党委、办事处的领导下,在牡丹分社区管理中心的关心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紧紧围绕“绿色、环保、健康”主题,提倡“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社区中人文荟萃和资源优势,加强组织领导,不断丰富社区教育特色,拓展社区教育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社区教育活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曾先后荣获上海市一级居委会、05版市级文明小区、浦东新区民主与法治示范居委会、浦东新区科普示范居委会等称号。 作为居委会的一个形象窗口,居民区党支部、居委会始终把社区教育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组织上落实、措施上得力,推动了我居委社区教育工作的全面展开。我们的社区教育工作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彰显特色: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整合资源、优化配置 牡丹四居委紧邻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大,居民户数多,社区教育工作量广、面大,这对我们的宣教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从加强领导、健全网络、夯实基础入手,狠抓组织体系建设、队伍建设、基础条件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秉承“教育形成合力,条线工作齐抓共管”的原则,加强社区教育管理机制和干部队伍建设,实行专人负责、分头管理。 近年来,我们通过宣传、咨询等方式确认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对社区内的各类资源进行协调,并建立与社区外资源的广泛合作;对辖区内的各类教育资源、师资队伍等进行摸底整合,组成一支以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志愿者为基础的社区教育市民学校的师资队伍;安排专人负责黑板报、宣传画廊的管理,制定居委会教学点课程和培训计划;建立、规范社区教育档案,整合社区教育的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围绕辖区精神文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开展每一阶段工作,营造学科学、讲文明、重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居委活动经常、居民参与广泛 居委会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载体,向居民们宣传各类政策法规、文明礼仪知识、健康生活理念知识等。近年来,我们利用辖区的教育资源和场所,根据居民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提高居民的素质。我们在寒暑假

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科学教学中,问题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把问题呈现给学生,就是教师通过语言、教材或其他教学手段向学生提出有关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都有已知的解决方案和方法;另一种是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设置需要通过学生的努力才能创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对有关现象、事例、实验或其他学习材料的感知,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然而在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很弱,怎样让学生敢于、善于提出问题呢?怎样让学生的问题资源得以开发并加以合理的利用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学生提问的几个阶段 学生的质疑能力一般经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 自发提问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只会提出一些简单的、表面化的、思考层次较低的问题,即使对某些现象产生疑问,也不能将自己的疑问准确清晰地表达出来,而且提出的问题也是就事论事。 模仿提问阶段:根据心理学可知,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初步学会提问的方法。 主动提问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学生的逻辑思维开始得到发展,能够提出一些有新意、有一定成就感的问题。 善于提问阶段:中学生富于想象,善于创新,这个阶段学生往往能抓住关键,提出新颖别致,富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 二、如何让学生提出问题 根据学生质疑能力的四个发展阶段,在教学中循序渐进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1. 自发提问阶段 当学生还处于自发提问阶段时,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彼此之间展开竞争。有效的外部激励手段是学生能否大胆提问的必要保证。因为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提问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从自发状态转化为自觉状态,外部激励手段是最好的催化剂。 2. 模仿提问阶段 当学生还处于模仿提问阶段时,最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课堂

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提升社区居民素质-教育文档

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提升社区居民素质 摘要:整合社区教育资源,让社区成员共享,以社区教育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社区文化活动教育中。市民学校的场地、设备、师资等教育资源,使社区教育走入居民生活,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形成社区教育中心。通过拓宽社区居民受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引导居民改变陋习,学习接受新的科学知识,从整体上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 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起因 “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是指将社区内所有教育资源加以重 新组合,实现全社区的共享。整合后的资源,应尽可能的和社区全体居民需求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效的社区教育中心,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全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提高社区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的有效方法。实现社区教育全民化,是提高社区全体居民素质的途径之一。通过它可以确立、整合、生成、实践社区的教育观,是提升居民素质创新走向实践的一种探索。 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是为了建立开放而富有创造性的新课程、新课堂,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社区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教育回归社会的一个必经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也有助于提高居民文明素养,有助于提高居民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改变人们旧的传统观念,扩大社区全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途径和场所。

当前,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改革的浪潮正向纵深推进,社区教育成为提升社区居民素质的突破口。提高全民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首先需要构建更加开放的社区全民教育体系,而要建立更加开放的社区全民教育体系就必须将社区内的所有教育资源整 合起来,扩展延伸社区教育的内容和途径,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多年来,社区教育、居民素质等问题,一直不断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也促使人们不断的思索,特别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这个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社会发展中涉及社区教育、居民素质的领域不断拓宽,人们逐渐加深了对社区教育内涵的理解,在以往的社会教育基础上,更加关注以全体居民为对象的社区教育,注重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支持社区教育,关注发展社区教育的实效。并提出了以“提升文明社区建设水平,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生活质量、挖掘个人发展潜能”的社会发展目标,不断摸索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和方法,逐步构建起从婴儿到老年、从家庭到社会的终身化络,为最终实现社区教育社会化、不断提高全民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狮山街道馨泰社区所在地――苏州高新区是开发较早的地区,是教育文化先进社区,有小学、幼儿园、苏州图书馆馨泰分馆、索山公园、社区市民学校、数字影视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体育场馆、敬老院、武警部队等;就人而言,社区内不仅有众多的热心于教育的志士仁人和热切关注学校教育的家长。而且还有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

关于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研究 柏华明 摘要: 效率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也逐渐成为了教育领域研究的焦点和核心,其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的拓宽和更新。无论是实证研究还是规范研究,最终要回归到如何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本文在对我国高教育资源利用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教育布局合理所谓教育布局,提高教育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效率,利用市场机制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等几点建议。 关键词;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一、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涵义。 投入教育过程的一般也是人力、物力和财力,它们的总和即教育资源。既然称为资源,就有一个利用效率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来概括教育投入与教育直接产出的比.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在单纯的教学领域指的是: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同样质量的教育成果,消耗尽可能少的教育资源,或是消耗同样的教育资源,取得尽可能大的的教育成果,即追求“有效教学[1]”后来的研究也逐渐过渡到教育行政领域的讨论,而其存在的意义则在于促进“有效教学”,主要是因为在教育资源有效的前提下,教育行政的消耗开始越来越多地挤占教学用途的教育资源,因此,教育行政效率越来越进入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的中心. 对于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在利用

路径上的延展在于教育的非配置效率(生产效率)的提出,是指教育组织由于非配置原因而没有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一种状态。它主要来源于组织内部的教职员工之间的合作上的摩擦和个体 的固有的趋利的本性。加上教育组织内部产权安排的不合理,激励机制的弱化,都使得教育组织在运作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投入的教育资源,导致大量的教育资源浪费。 二、教育资源利用的效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知识是一种具有积累性、非消耗性、可增值的取之不尽的资源,而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度离不开教育资源的利用。再经济增长的同时,在社会发展受到资源有限性和环境承载能力的约束时教育资源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正是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才能使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更大作用。 研究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对提高教育的经济效益以及教育和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表现形式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教育成果(产出)/教育资源消耗(投入) 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构成包括财力利用效率构成、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构成和物力资源利用构成。 其中财力利用效率构成一般由两大部分构成,即用于个人消费部分和公用消费部分,个人消费部分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学生助学金和资金等,公用消费部分包括:公务费、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发表时间:2016-09-18T15:22:01.93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8期(上)作者:梁定武 [导读] 在科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开发与利用好科学课程资源是一个关键环节。 (四川省南部县特殊教育学校南部 637300) 在科学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开发与利用好科学课程资源是一个关键环节。我国教育部制订的《科学(3 一6年级)课程标准》中在阐述此次科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以及提出课程实施的建议时便多次强调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学课程资源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一般说来,凡是在科学课程的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都可以称为科学课程资源。根据它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以大致将其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本文主要就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具体途径与方式作出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强化教师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对教师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过去的科学教育,一度过于强调对书本上知识的学习。科学教育的内容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的,科学教育中关于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方面的许多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而孩子也对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在科学教学中,我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关注孩子的生活环境、家庭实际,科学教育能结合孩子的成长经历,充分利用身边具体、生动的课程资源对孩子开展科学教育。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便愈显突出,而学生对自己的学校、家乡的资源利用得当,还易于培养孩子爱科学、爱学校、爱家乡和爱祖国的情感,进而形成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价值观。故此,在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上,强化科学教师的科学课程资源意识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开发与利用科学课程资源从孩子身边常见的事物做起 课程资源还应包括诸如教师、教育管理者、学校图书馆、网络中心、实验室、仪器设备、生物角、生态园、科技园地甚至花草树木等。它们往往就是孩子身边的一些常见事物,而这些常见的事物往往会给孩子以具体形象的感觉,也是令孩子对它们产生亲切感,引起孩子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欲望。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便可以作为帮助小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很好的课程资源,它们的身上蕴藏着丰富的值得孩子们探究的、有价值的内容。以一棵小树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许多问题,如: 这棵树叫什么名字? 它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 这种树到了秋天会落叶吗?有些树为什么到了秋天会落叶? 水分在树内是怎样运输的? 树是怎样吸收养分的? 如何证明它进行了光合作用? 有哪些昆虫对它的生长造成危害? 如何防止这种昆虫对它的侵害? 如果没有阳光,小树能活下去吗? 能活多久? 它与我们人类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等等。孩子可以通过调查、访问、查找资料、设计探究性实验等方式寻求回题的答案,这样孩子对于生命世界多样性的理解、对于生物生命周期以及生物的基本需求的理解都会有新的认识,孩子的科学意识、科学能力通过这些活动也会得到有效提高。 三、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从小处做起扩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体验 新课程理念提倡科学课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利用好多种科学资源,帮助学生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例如,我们学校有小池塘一口,它是一个很好的课程资源。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观察这个小小的生态系统究竟生存着哪些小生命? 经过一番调查,学生不难发现: 池塘的岸边生长着各种树木花草,还生活着许多诸如蚂蚁、蚂炸.蛆刘、蜜蜂、蝴蝶等小动物; 池塘的水面上漂着浮萍,还不时地有蜻蜓、水蜘蛛在活动,池塘的水面下生长着水草、鱼类、青蛙还有各种浮游生物。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些生命都是怎样生活的? 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这里面是否存在着食物链? 如果将整个小池塘封闭起来,少了某种生物,是否会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影响? 有哪些情况会对小池塘造成污染? 如果池塘里的水受到了污染,哪种生物首先受到伤害?有哪些措施可以保护小池塘,使它免受或少受污染? 在对这些问题思考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将问题拓展开,如:由对小池塘保护的思考,你对我们的城市环保有哪些建议?这样,一片小池塘便可被我们用来作为锻炼学生观察能力,认识动植物,理解生态系统成员间的关系以及环保重要意义等面具体、鲜活的课程资源了。 四、充分利用已有的图书资源 我们学校图书馆中的各类藏书、报刊也是我们宝贵的课程资源。此外,许多家长也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种类不同的科普读物。为了对分布于各个学生家庭中的图书资源加以充分利用,我们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建立起自己小小的图书馆。我们可以对每位学生家中的科普读物进行普查登记,随后对它们进行整理分类,按顺序将这部分读物登记在册。有了这样的小册子,每位同学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爱好向拥有的同学借阅了。这样不仅可以使存在于每位学生家中的图书资料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友好、相互帮助、爱护图书等可贵品质。同时,学生相互间的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五、立足学校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开辟科教天地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土地或学校的自然环境开辟科技园地、饲养园地等科学教育基地,如能将老师与学生发动起来,自己动手建设生态园、生态馆对于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大有帮助。我们特教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师生一起动手,开动脑筋,充分利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采集标本,自主设计与建设,在经费不足,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建起了蝴蝶馆、植物馆、鸟类馆、生态馆等五个室内主题场馆。我们还改造了校内原先狭长的垃圾场,建成了一个生长着大量植物,生活着鱼虫花鸟并点缀着亭台、他塘的室外生态园。这些场馆的建设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形成了他们的团队精神而且还为学生的科学教育提供了大量鲜活、生动的素材。 六、开放仪器设备、实验室,让学生有充分动手探究的机会 在科学素质的养成方面,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十分重要。它需要小学生通过动手动脑、亲身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这方面学校里的仪器设备、实验室等的开发与利用便显得十分重要,而仪器设备、实验室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尽可能多购置一些必需的仪器设备,尽可能建设完善各类实验室,并尽可能对学生开放,让孩子有充分的自己动手、自主探究的机会。 总之,在特殊教育学校科学课教学中,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爱科学的思想感情。在以后的教学中,在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我将继续探索更加科学的方法,以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热爱科学的有用人才。

多手段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升网络质量

多手段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升网络质量 主题词:PDCH信道配置原则CS寻呼策略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资源均衡EGPRS增强功能MCCCH功能 项目简介 目前随着数据业务的大力发展,数据用户和数据流量正在快速增长,数据业务对语音业务冲击也越来越大,对无线信道资源和相关网元资源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了保持业务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提升数据业务质量,不仅需要做好数据网络本身的优化工作,同时还要解决数据网络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对GSM无线资源竞争的问题。在小区物理信道有限的情况下,PDCH信道配置对GSM网络产生严重的影响。怎样最大限度发挥现有网络资源优势,提升数据业务质量,促使对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进行资源均衡?我们质效并重,研究通过多种手段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升网络运营能力,包括网络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及创新能力。 本项目突破了传统一贯的网络资源调整方式,在网络容量达到预警值时,一味的进行扩容,而是通过PDCH信道分配机制研究、CS寻呼策略研究、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资源均衡研究、EGPRS 增强功能应用及MCCCH功能应用等五大手段,在现有网络资源基础上,深入的挖掘了现有网络资源的运营能力,更大的发挥出现有网络资源的效能,更好的提升现有网络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大幅改善了话音与数据业务网络质量,有效提升了用户感知。 通过3个月的研究与应用,上述各种手段在现网中对于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以及网络质量的改善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大幅提高了网络优化的效率,在实现网络指标、网络质量、用户感知三大提升的同时,为公司节约人工成本、设备成本以及业务成本合计250万元。 为了巩固和推广项目研究成果,总结编制了《PDCH信道分配原则》、《CS优先寻呼策略应用指导手册》、《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资源均衡策略指导手册》、《EGPRS增强功能应用指导手册》以及《MCCCH功能应用指导手册》,将多手段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优化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一、立项背景 目前随着数据业务的大力发展,数据用户和数据流量正在快速增长,数据业务对语音业务冲击也越来越大,对无线信道资源和相关网元资源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了保持业务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提升数据业务质量,不仅需要做好数据网络本身的优化工作,同时还要解决数据网络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对GSM无线资源竞争的问题。在小区物理信道有限的情况下,PDCH信道配置对GSM网络产生严重的影响。怎样最大限度发挥现有网络资源优势,提升数据业务质量,促使对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进行资源均衡?我们质效并重,研究通过多种手段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升网络运营能力,包括网络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及创新能力。 多角度创新性的研究通过各种优化手段挖掘现有网络资源深层次的运营能力,将现有网络资源的效能发挥极致,在提升现有网络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又能大幅改善话音与数据业务网络质量,有效提升用户感知。 相对于传统的网络资源调整方式,即在网络容量达到预警值时,一味的进行扩容,既花费成本,又存在实施周期长,效率低下等缺点。研究在现有网络资源基础上,通过PDCH信道分配机制研究、CS寻呼策略研究、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资源均衡研究、EGPRS增强功能应用及MCCCH功能等五大手段的应用,具有节约运营成本,显著提高优化时效性等优点。 二、内容和主要结论 1.PDCH分配机制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

如何有效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 一、作为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能力的培养。 说句实话,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能力有很多,但我认为,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最基本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1、终身学习能力。一位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要有自己广博的知识背景,这样,才能与学生保持信息上的对称,才能让学生觉得你这位老师不错,才愿意上你的课,这样,你的教学效果自然而然就会好。而要做到这些,我们教师不仅仅是要了解和掌握学科以内的专业知识,发展状况,更需要了解学科以外学生可能接触到的知识。再说了,现在讲究学科整合,教师不能只掌握单一学科的知识,要求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又要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识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教师的教育功能。 2、善于获取和积累外部现有教学资源,并对它进行加工处理、推陈创新的能力; 3、时刻关注新闻报道或媒体信息、及时捕捉教学信息,根据教学要求,自制原创试题应用于课堂教学的能力; 4、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自制教学课件、教学积件用于解决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能力。

5、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应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分类并及时更新;同时还要收藏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学科网站。(介绍自己的教学资源库)二、课堂教学资源的分类、来源及存储。 (一)教学资源的分类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化学学科特点,我觉得,我们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以下分类: 1、根据资源的完整性与否,可分为整体资源和素材资源。比如,我们常说的教学设计、上课课件、中考试题即为整体资源;而如图片、某些为解决某个专项问题的视频、动画即为素材资源。 2、根据我们通常应用的资源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七大类:试题资源;课件、积件资源;教学预设也就是教案资源;论文资源;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资源;新闻报道资源、专业书籍等。 (二)教学资源的来源 教学资源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资源:教案、课件、积件、论文、教学反思、教学案例、课题报告;各省市中考试题,优秀教师试题设计等。 2、身边资源:本市、本县或区里的期末试题或中考模拟试题、学校老师命制的试题。本市、本县、本区举行教案比赛、课件制作比赛、自制教具

如何开发与利用农村科学教学资源

如何开发与利用农村科学教学资源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农村可开发的教学资源极其丰富,如自然资源、动植物资源等,而且我们的学生生活于农村,学习的场所——学校也处于农村,开发和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进行教育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另外,作为科学教师,大多从小生长于农村,开发和利用教师自己熟悉的资源进行教学,更贴近于教师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充分挖掘农村科学资源,重视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科学资源,让学生了解科学,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开发和利用农村的植物资源。 在我们农村,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在农村的田野里、桑地上、小河边等一些地方,生长着无数有名的、或不知名的植物,为我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科学教学中,能形象直观地进行教学,提供直接感知的植物,让学生对所要研究的植物形成正确的概念,为学生提供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有很好的帮助。在这过程中,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好科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让学生了解到科学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如教关于花的知识,第一次上课时,我叫学生课前采集一些花,课堂上进行仔细观察,虽然也能掌握有关花的知识,但跟我第二次带学生去米丘林实验基地(学校实验基地)上课相比,无论是兴趣也好,还是创新发散思维也好,都比第一次关在教室里上好得多。课前学生一听说要各自带好自己所需的观察工具去校外观察,上课铃声前,他们早就带好工具,排着队等候发“兵”了。一到园地,他们各自拿出自己的观察工具,根据小组分工进行认真仔细观察,有的用放大镜观察,有的用照相机拍摄,有的干脆用手摸一摸花柱柱头有没有黏液,闻一闻花香,还有的一位学生拿着数码摄像机拍摄小蜜蜂采花的过程……,总之一句话,学生非常投入,组员之间配合默契。我从他们的课堂反馈中发现,他们不但知道了花的结构,而且了解了花的几种传粉方式(风媒传粉、虫媒传粉、人工传粉),并懂得了什么样的植物开什么花,花是怎样的?像这样的学习,既学到了知识,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在教学《植物的一生》这一章时,为了让学生能清楚地了解植物一生的变化,观察它一生成长的过程,我利用学具袋中的几颗凤仙花的种子,让每位学生将种子种到可以携带的罐子中,给凤仙花浇水、除草的同时观察凤仙花一生成长的变化,并每天带到课堂中予以科学观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观察到了

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

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摘要:课程改革要求建立更加开放的学校课程体系,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延伸了学校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满足了课程改革的这种要求。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学校课程要实现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应以课标为依据,精心整合课程内容;把课堂学习与实践学习结合,整合学习方式;打破学科体系相对封闭的状况,课程结构从学科本位转变为整合课程。这样做带来了学校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学习途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 关键词:课程社区教育资源整合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正向纵深推进,课程改革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构建更加开放的学校课程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成为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而要建立更加开放的学校课程体系就必须将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延伸学校教育的内容和途径。 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是指学校课程与社区资源和社区需求相结合,发挥学校的特色,利用社区资源,提高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实现学校社区化,社区学校化的理想。确立整合、生成、实践的课程观,是教育创新走向实践的一种形式。 学科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建立开放而富有创造性的新课程、新课堂,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回归社会的一个必经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有助于课程最终形成学生的个体经验,提高学科课程的达成度,提高育人质量,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学习观念,使社区成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

重庆市中山路小学所在地──重庆市北碚区是教育文化名区,是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库。就物而言,有公园、电影院、文化馆、体育场、自然博物馆、图书馆、历史文化遗址、英烈纪念园、西南师范大学、敬老院、武警部队等;就人而言,社区内不仅有众多的热心于教育的志士仁人和热切关注学校教育的家长,而且还有许多有技术的能工巧匠、先进模范、知名人士。这是极其宝贵的教育资源。中山路小学从2002年上期开始进行“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中,这项研究使学校的课程改革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促进了学校师生的共同成长。 一、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 (一)以课标为依据,精心整合课程内容 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应以课标为依据,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发展为原则,以提高学科课程的达成度为落脚点,精心选择内容进行整合。 目前我们使用的学科教材是修订过的新教材,呈现的信息都是为达到教学目标,精心选择、组织的现成信息。但是,教材上的信息还是十分有限的。在科学技术、知识迅猛发展的今天,给予学生的信息量应该远远超过教材的内容,应该为学生建立更为广泛的信息系统。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树立大课程观,结合社会生活,对学科课程进行补充、变革。 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作为一种课程设计形式,没有固定的模式,是一个多样化的实践天地,需要将课程相关要素进行整理、选择、组合、协调,促进各要素优势互补,发挥重组效应。因此,学校课程与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必须精心选择能整合的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社区资

如何提高政府信息资源利用率

如何提高政府信息资源利用率 摘要 政府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对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更加要求政府部门注重与人民群众的互动与交流。在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的过程中,问题也在不断凸显,为了更好地加强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采取措施改善方式来不断优化政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政府 ,信息资源 , 管理 Abstract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increase has important role and significance. Especially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more dem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in the use process and the problem in the obvious an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ou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way to constantly optimiz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Key Words:government,information resources,manage

如何合理利用教育资源

如何合理利用教育资源——环境创设《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这是《规程》的基本观点之一,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也就是说,重视幼儿成长和学习的环境,积极开发和利用环境因素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巨大潜力是当今幼儿教育巨大改革的一个教育趋向。可见,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过去,我们在环境创设上过分强调整齐、美观,这种环境是一种观赏性的“死”环境,因为它缺少动态性、参与性和教育性。随着幼儿园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环境创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鉴于此,本文拟就目前环境创设中应注意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看法,与同行们商榷。 一、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将幼儿园环境创设理解为物质环境的创设,让精神与物质环境创设紧密相结合。 (二)物质环境的创设是重要的,由于它具备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容易被接受和掌握。幼儿需要的物质环境是丰富多彩的,它能激发孩子愉悦的情感,使其觉得温馨、有安全感。环境、材料丰富,能营造对幼儿具有激励作用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和精神氛围,使孩子们有归属感。 1、首先,环境创设上应当做到具有趣味性。 幼儿园所面对的是3-6岁的幼儿,这一时期的幼儿好动、好奇、好问,他们容易对外界具体形象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富有幻想和想象。因此,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应具有趣味性。如:可在户外摆放适合幼儿活动的蹦蹦床、滑滑梯、独木桥等组合成的多功能大型玩具;可设置各种内容的活动角,从材料的收集、分类到游戏,都让幼儿主动参与;可组织幼儿利用废物布置环境等,让幼儿在动口、动手、动脑中体验活动的快乐。 2、环境创设上应当做到具有安全性。 3-6岁的幼儿生活经验较少,而如今的独生子女又受到家长的过分保护,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不能判断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因此,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应具有安全性。如幼儿园内所提供的大型玩具应定期检修;活动材料不能有尖角;电源开关、插头应安装在幼儿够不着或不容易接触的地方并且要加上防护罩等。最重要的是,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要时时、处处地把安全放在首位,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寻找寓教于乐又能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