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测量方案(详细)

测量方案(详细)

测量方案(详细)
测量方案(详细)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名称:鄂尔多斯市民族团结纪念馆。

本工程形状为“圆形”,外轮廓共有有56个柱子组成。

建筑面积20000川,建筑高度:18.9m,设计标高土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349.275m,地下一层局部二层、地上二层的框架结构。

2、编制依据及执行技术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 01-51-2003 );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BJ 01-41-2002 );

鄂尔多斯市民族团结纪念馆工程施工图

3、主要测量工作

4、平面及高程施工控制点

4.1基坑开挖平面及高程控制点

施工控制点是利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建设局给定的首级导线点D03、D04作为工程平面和高程起算点,经检查点位保存完好。现将已给定的D03、D04坐标点在基坑周边布置了五个施工控制点A1?A5,作为地下室及以后施工

的平面和高程二级控制点。D03、D04点原有起算数据和基坑二级控制点,定位点

见下表:

原有起算数据

二级控制点坐标及高程

5、测量选用的仪器设备

现阶段我方已有一台拓普康全站仪、GPS和1台国产普通水准仪,已能满足

基坑开挖测量需求,上表所列其他仪器在以后主楼施工时需用前逐步配备

6、测量人员配备

施工现场配备4名测量人员

7、施工测量控制网

7.1.二级控制网

7.1.1基坑及主体施工阶段二级测量控制网

利用引测到基坑周边的5个控制点A1?A5组建基坑及主体施工阶段的二级控制网,用作现阶段的平面和高程测量控制点。

7.2基础施工阶段的测量

721.基础施工阶段平面测量

二级控制网的点位精度经检测无误后,直接采用“外控法”控制基坑内各轴线位置,亦即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根据基坑周边布置的二级控制点,测放出一段和二段的二级控制点的坐标。所需坐标根据设计院提供的建筑物定位图及电子版文件进行深化。

角点控制坐标用全站仪测放到基础承台上,用予进一步放出墙、柱、梁等构件的详细轴线。控制角点测放好后,用红油漆作好标识,并进行特殊的保护,然后进行矩形闭合复测,调整点位误差。

7.2.2.高程引测到基坑内

地下室施工阶段的高程基点与基坑外围二级平面控制网点合二为一,点位要求尽量布置在基础沉降区及大型施工机械行走影响的区域之外,确保点位之间通视良好,便于联测。

为施工方便需要,把高程引测到基坑内的铁桩上,由于本工程基础为深基础,坑底标高一15.05m,可以间接用水准尺进行引测。

8.控制点向上引测8.1.平面轴线控制点引测

8.1.1.当楼板施工至土0.000m以上时,在基础承台上架设线锤,垂直向上投递平面轴线控制点至上部楼层。

穿过楼层时,需在组合楼板上预留200x200的孔洞。预留洞的做法示意如下图:

激光点穿过楼层的预留洞做法

说明:

(1)浇筑砼后木盒不拆除,以防楼面垃圾物堵塞孔洞。

(2)麻线绷在铁钉上便于仪器找准中心点,用完后将麻线拆除,以免下次阻挡激光投点。

激光控制点投测到上部楼层后,组成矩形图形。在矩形的各个点上架设全站仪,复测多边形的角度、边长误差,进行点位误差调整并作好点位标记。如点位误差较大,应重新投测激光控制点。

8.12在本工程施工中,对内部控制点的竖直引测,采用激光垂准仪进行控

制为主,10KG线堕作为校核手段为辅。具体的方法如下:

首先,在底层内部控制点上安置激光垂准仪,在上层安置激光接收板。

其次,打开激光器,将激光投影到激光接收板;

调整光斑,使光斑最小,在激光接收板上做出标志;

将激光垂准仪依次旋转90° 180°、270°,重复将激光投影到激光接收板上,在激光接收板上做出标志,取4个标志中心作为上层内部控制点;

重复第1到第4步,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8.2.标高控制点引测

8.2.1首层+0.500m标高基准点引测

用水准仪引测首层+0.500m标高线至柱外侧面,各点之间复测闭合后弹墨线

标示。

822地上各层+0.500m标高基准点引测

各楼层的标高用钢卷尺顺采光井往上量测,并对量测后的数据进行闭合,调

整误差后在开始引测。

9.沉降观测

9.1沉降观测点布置

为了能反映出建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出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

之间间距以15?30m为宜,均匀分布在建筑物周围。

沉降观测工作从结构封顶后开始,每月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为止。沉降稳定标准:平均每天沉降量小于或等于0.01mm。

9.2测量基准点的设置

标高基准点位布置在基础沉降范围外,基准点形成闭合水准导线,并定期地与城市导线点进行联测,当基准点发生变化时及时恢复,长期观测建筑沉降。标高基准点的锚固长度锚入土内1m,地面用护栏模板围护,形式如下:

議基准点

沉降监测基准点设置示意图

9.3沉降观测要遵循“五定”原则

所谓“五定”即:

⑴、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

定;

(2)、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

(3)、观测人员要稳定;

(4)、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

(5)、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和不定性,使观测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结果可比性更一致,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9.4沉降观测精度要求

根据建筑物特性、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无特殊要求的,按如下指标控制:

(1)、往反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為a-',b乞仁n,n表示测站数。

(或a b乞1.0--L,L表示观测路线距离)。

(2)、前后视距;w 30m。

(3)、前后视距差;w 1.0m。

(4)、前后视距累积差;w 3.0m。

(5)、沉降观测点相对于后视点的高差容差;w 1.0mm

(6)、水准仪的精度不低于N2级别。

9.5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1)、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

(2)、沉降观测的前后视距应尽可能相等,仪器到水准尺的距离不得大于

30m。

(3)、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观测时,水准尺应和地面垂直,不

得歪斜。

(4)、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

(5)、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

(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呵成。

(7)、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

(8)、将各次所观测沉降结果应及时整理成成果资料,及时通报业主及现场监理工程师,工程竣工后,将成果资料整理归档。

施工测量方案(全面)

施工测量方案 1 施工测量控制网建立 本工程由××市勘查研究院在施工场地以导线形式施测四个施工控制点,形成场地平面控制网,作为建筑物定位地依据。四个施工点用木桩打入地下,用水泥沙子加固,木桩上钉地小铁钉中心标志,小铁钉顶面施测高程,并出具施工点测量报告。 1、核算市勘查研究院测量报告中各施工点坐标(Y,X)于其边长(D),右夹角(β)是否对应。 使用坐标反算法。 公式: i j ij y y y -=? i j ij x x x -=? 22)()(ij ij ij x y D ?+?= 边长D ij ij ij x y arctg ??=? 方位角φ 右夹角βi =(上一边的方位角φi-1.i )-(下一边的方位角φij )+180° 从反算结果得:各施工点坐标(X,Y )与其边长(D),右夹角(β)对应。 2、 现场校测施工点坐标 四个施工点相互通视,用测距仪实测各边边长,用经纬仪测各点的右夹角,取实测值与通过报告计算的数值做比较。 3、校测水准点 根据××市勘查研究院提供的n 个施工水准点,由其中一点出发,沿着另外n-1各点依次测量,最后又回到起点,实测中尽坐标增量(ΔY ,ΔX )

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以保证精度。所测高差平均值与已知高差之差小于±3mm n,可确定所给水准点标高正确。 在施工现场内选两处远离路边,受影响小又利于观测地方埋下永久水准点,测出其高程,为以后施工做准备。 2 建(构)筑物轴线定位及标定 一、定位放线 1、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是确定建筑物平面位置和开挖基础的关键环 节。施测中必须保证精度,杜绝错误,认真熟悉建筑图和结构 图。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考虑桩位的长期稳定的保留,对 每栋建筑物测设十字形主轴线,作为定位放线的依据。 2、由建筑总平面图、桩位总平面图提供的设计坐标计算十字形控 制线的交叉点坐标。 3、用角度交汇法确定每栋建筑物十字形主轴线交叉点的位置,经 纬仪设在该位置。用后方交汇法测出交叉点的现场实际坐标, 与设计坐标比较。在现场对初步测定的点位进行归化改正,即 经纬仪设在初步测定的交叉点上。用极坐标法测出设计坐标位 置。为检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把仪器设于这个经过归化的坐 标点,对其两个施工坐标点进行观测。测出的夹角与理论的夹 角的误差在规范的要求范围内,即满足要求。 角度交汇法: 1、已知条件:A、B、C坐标及要求P坐标,计算出现场测设数据 β1、γ1、β2、γ2角值。然后将经纬仪分别安置在A、B、C 三个坐标点,测设β1、γ1、β2、γ2各角,方向线AP、BP、CP交点即为所求P点。

测绘工作实施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9号线工程车辆段 拆迁测绘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轨道交通9号线在福田辖区涉及到23个站点(含区间段9个),分别为下沙站、香梅站、景田站、梅山站、下梅林站、梅村站、上梅林站、梅林东站、红岭北站、园岭站、红岭站、大剧院站、车辆段、出入段线、出入场线、停车场施工、滨海医院~下沙区间、车公庙~香梅~景田2区间、下梅林~梅村区间、1~2梅林东站~银湖站区间、红岭~大剧院~鹿丹村-人民南~春风区间,具体位置详见下图: 二、工作内容 现状详测,包括测绘范围(包括永久占地与临时占地)地界放桩及建(构)筑物、附着物现状测绘。三、工作计划 a、外业时间:5月29日~6月8日,完成资料收集、外业控制布设及建(构)筑物、 附着物数据采集; b、内业时间:6月8日~6月15日,完成数据编制及报告整理; c、检查时间:6月14日~6月18日,进行初检及复检; d、初稿确认时间:报告初稿出来后,提交拆迁方及业主进行核对确认,无异议后,业主需签字盖章。三、人员安排篇二:工程测量实施方案 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四标五分部 测量实施方案 编制: 审核:审批: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云桂铁路(云南段)四标四分部 2012年9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施工测量方案 (1) 四、组织人员及设备 (2) 五、质量保证措施 (4) 云桂铁路云南段ⅳ标四分部测量实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我分部承建的云桂铁路(云南段)站前ⅳ标管段全长17.06km,管段起讫里程为 dk514+140~dk531+200,全线处于两道缓和曲线及之间所夹直线上。含隧道3座,为老八

冲隧道530m,老寨隧道332m,幸福隧道进口段4898m;桥梁6座,其中特大桥2座,大桥3座,中桥1座,路基8km,车站一座。 二、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2、设计院交接的控制桩及我分部沿线路布设的加密桩; 3、其他现行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 三、施工测量方案 配备徕卡tcp1201全站仪一套、lc402全站仪两套、中纬zts602lr全站仪两套。lc402全站主要用于隧道施工放样,徕卡tcp1201全站仪主要用于桥梁、路基施工放样及导线复测,中纬zts602lr全站仪、备用,每台使用中全站仪配备人员3人(1个测量主管,2个技术员),分别负责桥梁、路基和隧道施工放样及洞内导线测量,洞外控制导线由公司精测组组织实施。测量仪器建立台账进行动态管理。施工测量时对全站仪进行温度和气压改正,并选择良好的天气,保障成像清晰。为满足施工需要,根据交接的导线点、水准点的基础上,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加密埋设导线控制点,尤其在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处,共同使用设计院移交的点及加密导线控制点,以达到路基与桥梁的连接顺畅。施工控制网采用附合导线控制,在进行施工测量时达到相互校核的目的,以保证工程质量控制网的精度。 平面控制网精度为四等导线,高程控制网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四等平面和二等水准控制测量的的技术要求如表3.2-1和3.2-2 表3.2-1 四等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n为测站数 表3.2-2 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四、组织人员及设备 4.1、测量管理机构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工程部长主抓的测量管理机构,设测量主管1名,测量员3名,测量小组负责管段内导线复测、加密点布设、总体复测及桥涵、隧道等日常测量及资料的整理上报工作。 4.2、岗位职责 4.2.1. 项目部总工程师职责 (1)负责贯彻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规范、标准等要求和指示,负责内外协调; (2)负责审核测量方案,督促和检查方案的实施; (3)审核上报资料,随时掌握量测情况,重大异常情况向监理、业主汇报,负责技术方面的分析、签定工作。 4.2.2. 工程部长职责 (1)组织编制、优化测量实施方案,审查通过后负责督促落实测量小组按已批复的测量方案实施;

工程项目测量方案

编制依据 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7); 1.2《路桥工程施工手册》; 1.3《公路测绘手册》; 1.4《公路测量》; 1.5《广青公路什邡红白至青牛沱段恢复重建工程二合同段施工图设计》; 1.6《路桥工程验收规范及规程》; 1.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第一章测量总流程图 由于工程规模较大,兼地形、工程结构的复杂,测量工作任务也较大,为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顺利完工。根据工程需要我们做如下测量操作流程图,(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用DS3型水准仪进行高程控制测量):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什邡市红白镇红东大桥北岸,沿石亭江上游支流金河右岸由南向北经燕子岩、岳家山至干河口,转为北东至南西向,经水磨沟、头坪、二坪、三坪至路线终点青牛沱。本合同段K10+000~K16+240共长6.240km。 该项目起于红东大桥青牛沱岸,止于青牛沱。公路全长16.24公里,为三级公路,设计时速3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7.5米,设计荷载公路—Ⅱ级,路面类型为沥青砼。 (第二合同段K10+000~K16+240共长6.240km) 第2合同段共设大桥3座,桥梁全长377.08m/2座;中桥1座,桥梁全长69.04m/2座;小桥2座,桥梁全长47.08m/2座,其中通道桥1座,桥梁全长23.04m/1座。在所经过的沟渠上共设置钢筋砼盖板涵7道,涵洞总长度64.00m,钢筋砼圆管涵16道,涵洞总长度165.50m。 二、校核图纸数据: 施工图纸是测量放样的主要依据,图纸数据校核是第一步,作为测量人员首先应读懂并理解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才能准确的进行图纸数据校核。其步骤如下: 首先,应该了解图纸的工程概况及技术要求,其次应该读懂图纸总平面设计图,了解工程各部位的平面位置,红线桩位图,周围现状建筑物、公路、桥梁位置,合理有效利用,为今后控制点布设及施工放样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校核内容: 1、阅读图纸所有桩基,桥台,盖帽梁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了解它们的形状、尺寸、构造,特别是轴线尺寸、结构尺寸。 2、校核桥梁桩位坐标与高程,可根据图纸提供的曲线要素(曲线要素也需要检查)逐个检查,对应桩号与高程是否一致,如若发现有误,应该及时上报项目指挥部,由指挥部妥

施工测量方案41207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 二、工程概况 (1) 三、测量仪器及人员配备 (2) 四、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4) 五、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5) 六、主要技术指标 (6) 七、分项工程及细部放线的测量 (7) 八、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的要求及测法 (13) 九、验线工作 (15) 十、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15) 十一、提交的测量资料 (16) 十二、附图 (16)

(17)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依据 (1)本工程按照建设部颁发的标准《城市建设测量规范》(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水准测量规范》,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水准测量按二等水准要求进行施测; (2)龙湾城市中心区城中村改造工程永中单元D-06 地块项目施工图纸; (3)现场实际情况。 2、编制原则 (1)整体控制局部、高级控制低级; (2)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先控制后碎歩; (3)长方向、长边控制短边。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本项目由13栋小高层住宅及2栋附属配套用房,地下一层车库组成,其中1#~4#楼为12层,5#、8#、9#、11、12#楼为13层,6#、7#、10、13#楼为14层,总建筑面积129192.33㎡,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98117.33㎡,地下建筑面积31075.00㎡。 工程概况详见下表:

三、测量仪器及人员配备 1、主要工具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 2、仪器的计量、使用、保养和维修制度 施工前,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必须经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并保证在有效使用期内,方可使用。

(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仪器管理台帐,由专人保管填写。 (2)所有仪器必须每年鉴定一次,并经常进行自检。 (3)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 (4)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拭,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 (5)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动的车上。 (6)仪器现场使用时,操作人员不得离开仪器。 (7)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得做工具使用。 (8)测量人员负责检查仪器的使用及保管情况,必须熟悉掌握并严格遵守测量操作规程。 (9)测量员应坚守岗位,避免仪器受震、碰撞及倾倒,雨天或强阳光下测量应打伞。 (10)测量人员应随时清点仪器的附件、工具,以防丢失,经常擦拭保持器具清洁。 3、人员配备 本工程测量工作相对比较复杂且工程量大,对测量的精度要求比较严格,需要进行测量的总体把握。我公司属总包单位,配备有一定经验的测量人员,并对新进场的测量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相关岗位的培训。现场设测量人员共计5名,要求各分包班组至少1名测量人员,并在施工过程中无条件配合总包测量工作。 四、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1、技术准备 (1)与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一起对现有的测量控制点坐标进行校核,进行建筑红线的交接及书面资料的交接,以作为施工测量放线的依据。 (2)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图纸,基础工程整体布局,工程特点、施工布置、进入情况、周围环境、现场地形、定位条件,组织测量人员对图纸进行详细的会审,对存在的问题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及时解决,并做好内业计算工作。 (3)进行测量仪器的检定和配备,所有计量仪器均应按《计量法》规定进行检验。 (4)收集施工坐标和测量坐标系统的换算数据。并准备测量资料和表格。 (5)组织测量人员学习最新的建筑测量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熟悉施工图纸,对分包专业单位进行全面的交底。

水准测量实施方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水准测量实施方案 篇一:工程测量项目实施方案 20XX年建筑工程测量项目实施方案 一、竞赛项目名称工程测量 二、竞赛时间、地点竞赛日期: 竞赛地点: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南通办学点三、竞赛内容和方式本项竞赛为操作竞赛项目。1.四等水准测量1)执行规范 参照《gb/T12898-20XX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2)水准路线形式 三个未知点和一个已知点组成的闭合水准路线(如图1),水准路线总长约为400米。 图1:闭合水准路线示意图 3)具体内容 ①参赛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规定路线的四等 水准测量;②根据观测高差和已知数据在规定时间内独立计算出水准路线上3个指定水准点的高程。

4)比赛要求 a.参赛小组必须为2人,编号为1、2号,按规范要求独立完成指定闭合水准路线的全部观测; b.各组独立观测一条路线,路线的起始点及待定点由竞赛委员会事先确定,比赛现场抽签确定各组观测的点,同时提交本组人员编号安排; c.每个组员完成一个测段(即两个点之间的路线)的观测和记录,具体方案如下: 1、2号测段(已知点A到1号未知点;1号未知点到2号未知点)由本组1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2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 3、4号测段(2号未知点到3号未知点;3号未知点到已知点A)由本组2号选手独立进行仪器安置、观测,1号选手进行记录、计算 d.记录必须用统一发放的有盖章的记录手薄(如表1),在抽签时领取此记录表; e.各组由1号和2号参赛选手进行内业计算; f.各组计算高程的计算表格见表2,表中附有已知数据,计算表的辅助计算栏中必须填入水准线路闭合差; g.外业观测时间为50分钟,内业成果计算时间为10分钟,超出规定时间将终止比赛; h.仪器操作应符合要求,迁站时仪器搬动必须正确,本

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实施细则

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目的和意义 施工测量工作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是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加 强施工测量管理工作,明确测量工作的任务和职责,确保测量工作及时地、精确地满足施 工生产的需要,特制定本细则。 施工测量是工程开工前、工序作业前、项目竣工前技术准备工作的重要环节,又是对 已完工的工程实体位置、高程、几何尺寸检测及位移变形观测的重要手段。它既是工程建 设施工阶段的重要技术基础工作,又为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必要的资料和技术依据。总体 要求 为保证工程测量成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必须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合理组织测量人员,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严格按照设计及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进行测量,在满足测量精 度的基础上积极为施工生产服务,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 原则 在测量布局上,应遵循“由整体到布局”的原则;在测量精度上,应遵循“由高级到低级” 的原则;在测量次序上应遵循“先控制后碎步”的原则;在测量过程中应遵循“随时检查, 杜绝错误”,“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的原则。 施工测量的依据 施工测量以工程合同、设计文件(含变更设计)、设计单位提供的控制桩资料、工 程所属行业测量技术规范(规则)为依据。 施工测量的三个阶段 施工测量工作分三个阶段,即开工准备阶段测量、施工阶段测量和竣工阶段测量。开工准 备阶段测量包括:交接桩、设计控制桩贯通复测、施工控制网建立、地形地貌复核测量。 施工阶段测量包括:施工放样测量、工序检查测量、施工控制网复测、沉降位移变形观测 及安全监控测量。竣工阶段测量包括:竣工贯通测量和工点竣工测量。 设计控制桩交接 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参加的现场交接桩工作,根据设计院提供的 资料,对设计平面控制桩和高程控制桩等逐一进行现场确认接收,做好交接记录,办理交 接桩签认手续。交接记录应详细注明缺桩和桩损情况及存在问题和处理意见。接桩后及时 清理桩址周围杂物,建立醒目的桩位标志,并进行必要的保护。 设计控制桩贯通复测 根据设计控制桩的精度等级要求,编制平面、高程控制点施工复测方案, 控制点加密测量方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对设计平面控制桩及高程控制桩进行贯通复测,对丢失或损坏的控 制桩点进行补设(或由设计补设),并与相临标段的设计控制桩进行联测(不少于两个桩点),当复测成果与设计不相符时,应及时与设计沟通解决。完成后编制复测成果报告书,经监理、设计签字确认后使用。 施工控制网建立 在熟悉本标段设计路线和结构工程平面图的基础上,根据施工测量的需要,确定在设计控 制网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或重新布设测量控制网点,相邻加密桩点保证通视且间距不宜超 过300m。测量完成后编制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报告书,经监理复核确认批准后方可用于 施工放线测量。 地形地貌复核测量

房建测量方案正文

1. 工程概况 1.1建筑及结构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重庆东海大石坝片区旧城改造拆迁安置项目A区1#~ 5#楼工程,是一个集停车库、住宅、商铺为一体的小区综合性建筑。其中1#、2#、3#楼为错、跃层式33/1层高层住宅,4#楼为16/1层办公大楼及公寓,5#楼为地下单层车库及商业用房。三幢住宅楼均设负一层商业用房,以上均为标准住宅;4#楼1?2F商业用房,3?6F办公室,7?16F公寓。建筑面积94998.17m2;层高住宅楼负1层层高6.3m?4.7m,标准层层高住宅楼 3.0m (H+3.0m ,办公楼3.3m、5.5m,车库层高 4.7m;建筑总高度:-6.3m 至 109.8m。外墙住宅楼贴面砖,办公大楼幕墙,局部涂料。 本工程建筑类别为一类,按六度抗震设防,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框架三级(车库四级)抗震。耐久年限50年,耐火等级一级,屋面防水等级H级。基础米用人工挖孔桩、筏板基础、条形基础、独立基础。主体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框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板。 工程建筑占地面积9885 〃,施工用地面积约17300 m2, ± 0.00=275.30m。 1.2施工重难点 本工程由于工期紧、在场地未平整完毕前提供控制坐标点、内部造型轴网复杂,轴线施测工作要求高度严谨。住宅楼多为错层、跃层,需加强控制点引测并做好保护,办公室及公寓大楼外型全弧形设计,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测量方法。本工程面积大,建筑幢号多,且施工步调不一致,交叉作业,控制点保护工作宜做好。 1.3工程轴线及高程控制依据 1.3.1轴线控制依据

本工程由于各栋楼开工时间不一,业主先期提供出A2#楼的控制坐标点(A2#楼的8个角点),为防止控制点在平整场地时遭到破坏,在对A2#娄控 制坐标点进行闭合无误后,在就近的公路上,选择通视的三点K01、K02、K03 建立外控点,每个点用水泥钉钉入,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作为以后各幢楼轴线控制点测设依据。 基准点坐标表1 1.3.2高程控制依据:依据业主提供的高程控制点(DM01点高程:H= n),将其引测入施工场地外的公路上,位置(DM02H=27 2.30m)作为本工程 高程控制点,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作为建筑物基础的高程控制点。塔吊安装完成后将高程控制点引测至塔吊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作为以后主体结构上升时的依据。在负一层筒体施工后,把标高引测到电梯井内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识。作为复核塔吊上标高控制点的依据。高程抄测所使用的仪器为S3水平仪,其精度为3mm各定位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作好保护工作。 2. 测量组织及仪器配置2.1测量组织机构与管理: 由于本工程平面形式较为复杂,体量较大,属高层建筑。工程轴线、标 高的平面控制竖向投递测设质量非常重要。为了保证本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轴线和标高的控制质量,项目决定成立工程测量小组,负责整个工程的平面及高程施测控制工作,确保工程质量。测量小组组织机构图如下:

某项目施工测量方案

某工程项目施工测量方案 1、施工测量依据 ①设计图纸 ②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及现场实际情况。 ③工程测量规范等 2、施工测量原则 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测量原则。先测设平面控制网和临时水准点,经监理单位验线认定之后,以之作为以后各部位投测的依据。 3、平面控制网布设 ⑴布网原则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设计要求,确定以下的布控原则: ①控制点的位置不与现场的临时设施发生矛盾,合理选择布设点位。 ②控制点远离基坑挖土区域。 ③为了便于通视,控制点设在离开轴线一米且位于建筑物以内的一侧。 ④需埋设的控制点可用现浇水泥墩,其内设置一根长1500毫米螺纹20毫 米的钢筋。 ⑤控制点均设在不易被破坏的地方,易于被破坏的地方要砌800mm*800mm见方,500mm高120mm宽的保护墩。

⑵控制基准点布设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要严格控制工程的平面投测。本工程±0.00米以下的平面控制采用外控法,即由坑外的平面控制点向坑内投点进行控制;±0.00米以上的部位采用内控法,对地上结构采用内控法,用激光铅垂仪竖向投测,基准点选在距轴线内偏1 米的交叉位置布设时要注意尽量避开混凝土墙柱,以便于通视。 依据施工前布设控制网基准点将内控点埋设在首层偏离轴线1米的位置。基准点的埋设采用10cm×10cm钢板,钢针刻划十字线,钢板通过锚爪与顶板钢板焊牢基准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以首层基准点四周设护栏并挂警示牌保护,向上每层在相应位置留φ200洞,以便于基准点的竖向投测。 ⑶施工控制网的测设 工程平面控制:±0.00米以下的平面控制由坑外的平面控制点向坑内投点进行控制;±0.00米以上的部位由下一层底板上的控制线经过上一层顶板预留孔向上传递,但每三层均要用经纬仪进行校核。 在施工中以建筑物的两个方向的长主轴线为基准线。根据各轴线间关系,经过测角、量距、平差,调整后成建筑放线网。经校核精度符合要求后,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对主轴线网进行加密,以满足施工需要。加密方法是在主控线方向上,用直线内分点法,精密量出各点,形成控制网的加密。 每段施工放线时要保证控制线投测纵、横方向不少于两条,形成井字线,便于相互闭合校测。所以由建筑物四边轴线分别向外测引线交汇形成平面控制网点,根据平面施工段划分,南北方向3条控制线,东西方向5条控制线。如果某段控制线不能满足此条件可借用相邻段的控制线进行校合。

海淀办公楼测量方案

一、工程概况北京海淀区政府办公楼工程是由北京海淀区政府兴建的一座现代化大型办公设施,该工程地处海淀区长椿桥路北侧,万柳小区中路西侧,西临万泉河,其交通便利,是一座以办公会议为一体的综合楼。本工程东西长104.8m, 南北宽60.90m,占地面积30555m2,总建筑面积53400m2, 士0.00标高相当于53.4m,主楼地上13层,其中东西侧局部为14层,四层(局部三层)配楼以及一座圆形的会议中心(三层) ,地下室共二层,分别为四级人防层和地下一层车库。 本工程由北京市科技园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北京市高屋咨询监理公司负责监理工作,由北京城建四公司海淀区政府办公楼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施工任务。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工期,按期交付使用,特制定测量控制方案。 二、测量依据、测量设备及误差估计 (一)测量依据本方案根据北京市强制性地方标准《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 — 2 1 —95 )有关章节的技术要求进行编制,测量的依据主要有: 1.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等有关章节; 2. 北京市规划局拨地文件; 3. 北京市测绘院钉桩成果及水准点通知单; 4. 北京市城市导线点及成果; 5. 设计图纸、变更、洽商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二)测量仪器及误差估计为了保证测量精度,确保建筑物的定位及轴线间距,楼层标高的准确 可靠,选用以下仪器: 1. 电子全站仪:电子全站仪是一种先进的多功能测量仪器,它集测角、测距、放

样等功 能于一身,并能直接计算出坐标和高程。PTS—皿5电子全站仪是日本宾得公司生产的功能先进的全站仪,测角误差为± 2”,测距误差为± (3+2P PM)mm 。根据场地范围,测距长度不得超过160m,全站仪钉点的误差为: 横向误差:M t二士160mXl03x tg2 ”=.55mm 纵向误差:M g二士(3+2x 0.16)=3.32mm 钉点误差:M p二士(M t2+M g2)1/2二士(1.552+3.322)1/2= 士3.66mm 建筑物的定位误差要求小于5cm,全站仪满足技术要求,此办公楼定位桩及引桩均采用此仪器(除引桩),验桩也均采用此仪器。 2. 水准仪 水准仪是用来测量高差的测量仪器,高程控制采用DS3 水准测量施测,每公里往返高差为士2mm,符合三、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采用DS3 工程水准仪进行抄平,测设标高,共需2 台水准仪。(在地下室抄平,如因光线暗淡,可采用JP3激光抄平,抄平精度为士3mm/50m)。 3. 经纬仪经纬仪是用来测设角度,投测轴线的仪器。地上、地下施工需配备一台DJ6 经纬仪,测角误差为士24”。 4. 光学铅垂仪(选用) PD3 光学铅垂仪是日本索佳公司生产的一种专用铅垂仪,该仪器既能向上投点,也能向下投测,投点精度达到H/40000,当高度为50m时,投点意味着为50x 103x 1/4000= 士1.25mm,两相临投点的间距误差士21/2x 1.25= 士 1.77mm。允许偏差w 10mm, PD3仪器可用作轴线投测。 三、测量人员配备

施工现场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 北京××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总承包部两限房项目部经理部 2007年9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2. 工程概况 (2) 3. 施工准备 (3) 3.1测量及验线人员管理 (3) 3.2测量器具准备 (3) 3.3建筑物控制点布设精度 (4) 3.4技术准备 (5) 4. 测量主控方式 (5) 4.1平面控制 (5) 4.2高程控制 (6) 4.3主要放线内容 (6) 5. 施工测量 (6) 5.1±0.000以下施工测量 (6) 5.2±0.000米校核 (9) 5.3±0.000米以上控制 (9) 5.4装修测量控制 (11) 6. 沉降观测 (11) 7. 测量资料的整理 (11) 8. 质量保证措施 (12) 9. 测量仪器的管理制度 (12) 10. 测量人员的工作准则 (12) 11. 附件 (13)

1.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北京市吉安建测绘有限公司《建设工程测量成果报告书》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工程概况 2.1总体概况 2.1基本概况

3.施工准备 3.1测量及验线人员管理 测量及验线人员均持证上岗。掌握并运用国家、地方有关现行标准规范,熟悉施工现场各种测量工作和熟练使用测量仪器。随工程进度完成施工测量方案、水准点成果复查引测。施工过程中各种测量工作按要求填写施工测量记录C3-1~C3-5。 3.2测量器具准备 3.2.1工程配备测量器具表:

3.2.2人员配备: D20~1#、3#、5#楼配置12名施工专业放线人员,其中有2名高级测量工、10名初级测量工。由马印田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2.3测量器具管理:严格执行公司《计量管理办法》及本方案,根据本工程测量性质、特点及工程任务,选择配备适宜的测量仪器,测量精度、允许偏差均在规定范围内。仪器均在检定周期内,校准状态表示明确,有完整的计量检定档案资料。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保管指定专人负责,过程控制按《管理程序》执行。填写运行自检记录,发现偏离校准状态及时检修,检定合格后予以使用。仪器必须在专用房间内存放,保证完好状态。仪器降级使用或报废同《管理程序》有关规定。 3.3建筑物控制点布设精度 本工程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标准中的表4.3.2中建筑平面控制网二级标准数值执行,测角中误差≤±12”,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

工程现场测量方案

清华科技园创新中心工程现场测量方案 一、工程简介 序内容项目号工程名 1 称 工程业2 主 地理位3 置 设计单4 位土建工程(土方、结构、粗装修),照明系统,动力系统(埋施工范管、穿线),弱电系统(埋管),变配电预埋,给排水系统,5 围空调系统 1.1 特点 序项内容 号目 建本工程为办公楼。地下室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地上为办公及各种附属1

测量依据:2.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 测绘院给定的场区平面、高程测量成果; 工程施工图纸。 2.2 测量准备: 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重新进行检定,检验施工测量人员的上岗证书,井对施工测量人员进行有关的技术交底。

根据图纸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平面控制网形式及组成。 三、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3.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3.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1.首级控制网的布设 根据北京市有关部门的规定,建筑物定位桩必须由北京市测绘院测定。因此,首级控 制网由测绘院所定桩位组成。 2.轴线控制网的测设 首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依据结构平面图上有关柱、墙体、洞口详细位置关系确定建 筑物须定位的主轴线,然后以首级控制网为基准,采用极坐标或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定出建筑物主轴线的控制桩,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该建筑的轴线控制网。轴线控制桩的布设如图所示: 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 规定。轴线控制网精度技术指标表 等级测角中误差( ″) 边长相对中误差 1/15000 一级±12 四、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4.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 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水准基点(至少应提供三个),采用0.3mm级精度的Zeiss Dini-10电子精密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

体质监测实施方案

学生休质健康标准测试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使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 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教育部和体育总局颁发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神,坚持学校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与管理 1、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许成峰 副组长:王文华 组员:杨立强治国胡艳玲赵先锋朱莹孙俊峰 2、学校按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要求,制定实施计划和方案且开展工作,并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纳入学 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学校有专人负责,实行岗位责任制,校长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第一责任人。 3、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统一安排、班主任等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学校负责实施的计划和监督工作,班主任负责测试的组织成绩记录、等级评定,负责本班的组织工作。 4、学校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要定期自查,并将此工作列入学校班主任评估工作内容之中。

二、测试分组与测试项目 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健康状况,将测试对象划分为以下 组别:小学一、二年级为一组、小学三、四年级为一组、小学五、六年级为一组。 测试数据项目为: 小学一、二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一分钟跳绳。 小学三、四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 小学五、六年级测试项目: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测试、一分钟跳绳、50米跑、一分钟仰卧起坐、50米X 8往返跑。 三、测试各个项目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1?身高体重 (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身高、体重、形态指数。评定学生的身体匀 称度,评价学生的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的水平。 (2)测试方法:受测者赤足,身着轻装立正姿势站在身高体重 仪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测试人员坐在受测者右侧。 (3)注意事项: (1)身高体重仪应选择平坦靠墙的地方放置,使之平稳

测量实施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测量实施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一、编制依据 施工组织设计,相关规范、规程 二、工程概况 按表列出工程名称、施工地点、施工范围、开竣工时间、主要参建单位、设计结构形式、主要设计参数三、施工前的测量工作准备 1技术准备 技术员、测量员要熟悉施工图纸,掌握图纸设计意图,结合图纸会审记录,掌握图纸设计分项工程的各部位的详细几何尺寸、标高、高程及细部结构情况。道路渠化段长度、渐变段长度。道路平曲线(缓和曲线)、竖曲线的设计参数。 2、人员配置及工作安排 3、仪器设备 根据工程特点质量要求按表列出用于本工程仪器设备的名称、规格、数量、检验标定情况 4、控制点的复核及临时导线点、水准点的增设 以下为从类似工程测量方案中部分摘抄,此部分编制应结合本工程特点 1 进场后经过监理测量工程师交桩,接桩后立即组织测量人员对控制桩点进行复 测,如符合要求即向监理工程师申请批准使用,否则重新交桩。 2、在控制桩点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后,根据工程现场情况,在道路沿线进行 控制点的加密。加密的控制点要进行保护,防止碰撞或破坏。 3、施工测量执行《工程测量规范》,在施工现场沿线布设三级导线闭合控制网, 四等水准高程控制网,导线点间距控制在200m左右,方法采用符合法。绘制草图上报监理 工程师,桩点用水泥混凝土加固保护。 为保证测量精度,仪器测出的数据必须加改正值,重要部位的点位、高程测量必须做平差处 理,角度取到0.T,高程取到mm位。钢尺量距必须有三差改正,控制精度由高至低传递。 减少误差消灭错误,测量工作从外业到内业必须做到步步有效核。 四、各分项工程测量工作的实施方法、步骤及控制措施 应按本工程项目划分分别论述 以下为从类似工程测量方案中部分摘抄,此部分编制应结合本工程特点 4.1道路施工测量 依据测绘局测量工程师交桩和各标桩控制网点测出崔家窑西路、崔家窑中路、崔家窑 南街、次渠水南庄北街、水南庄北一街公路的永中线、公路外边线、红线。并钉好控制桩, 用混凝土做好固定保护,增加维护设施。 4.2电力沟工程测量 沟槽开挖的测量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按先深后浅的原则,以各路段的槽底最深分项工程进行开挖。 有路段先施工电力沟,有路段先施工污水管线。

高层办公楼的测量方案

1、编制依据 1.1、《工程测量规范》 1.2、上海XX房地产公司转发上海市测绘院第三分院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资料 1.3、XX公寓式办公楼1、2工程基础底板图、总平面图 1.4、XX公寓式办公楼1、2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2、工程概况 2.1、本工程为框支结构体系,桩带筏板基础,楼盖及屋盖均为钢筋混凝土梁板体系。地下一层,地上三十层,檐高97米,总建筑面积约64000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3800平方米。 2.2、本工程高程及坐标控制点由上海市测绘院第三分院提供,我方经复核后使用。 3、施工准备 3.1、测量人员及管理职责 测量及验线人员是经过上海市建委组织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掌握并运用国家、地方有关现行标准规范,熟悉施工现场各种测量工作和熟练使用测量仪器。随工程进度在完成施工测量方案、水准点引测成果及施工过程中各种测量、记录后,填写《施工测量放

线报验表》报监理单位审核并验线。 3.2、测量器具 注:以上各种设备均有相关的计量合格证明 3.3、技术准备 认真组织技术、放线人员进行图纸审核,审核图纸与定位桩点坐标、高程、建筑物本身各轴线关系、几何尺寸关系,出现问题均以洽商变更的形式形成记录,作为放线依据。

3.4、测量方法 3.4、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为确保总体工程施工测量精度,同时保证各段施工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本工程建立统一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根据建筑物各轴线关系和几何关系,选定总平面图中的各楼给定已知坐标点定位,作为平面控制网控制点。各点坐标的测设根据上海市测绘院第三分院提供的G1、G2、G3三个桩点使用经纬仪根据计算机计算位置关系依次精确测出。 根据观测数据对控制网进行严密平差;根据平差结果对控制桩点进行修正。首级高程控制采用精密数字水准仪附合水准测量进行引测;引测校核精度合格后,根据观测数据对高程控制网进行严密平差;根据平差结果对桩点高程进行修正。测绘院各桩位坐标见测绘院提供普通测量成果见下表。 测绘院提供闭合导线点布置图如下页图示:

施工测量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南川区泽京·第三大道(A地块)26#楼 施 工 测 量 方 案 编制:马翼 审核:何涛 重庆建工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二〇一八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3) 1.2项目概况 (3) 第二章编制依据 (4) 第三章施工准备 (4) 第四章人员及仪器配置 (5) 4.1人员组织 (5) 4.2仪器配置 (5) 第五章场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5) 5.1 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 (5) 5.2 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6) 5.3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7) 第六章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8) 6.1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8) 6.2基础测量放线 (9) 6.3主体结构测量放线 (10) 第七章施工测量质量控制 (13) 7.1质量过程控制 (13) 7.2质量保证体系 (13) 7.3质量标准 (14) 第八章安全文明施工 (14)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1.2项目概况 本工程由两栋高层(-2F/31F)、部分地下车库(-2F)和商业(-2F/2F)组成,结构类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本建筑设计耐火等级为一级。

第二章编制依据 1.施工主合同; 2.设计图纸; 3.相关规范、规程: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 《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第三章施工准备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是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工作。 1.施测前踏勘现场,熟悉图纸,特别是基础平面图、总平面图及定位测量的相关资料,核对各建筑物的各部位尺寸,建筑物的定位坐标及设计高程,建筑物周边环境等,根据现场条件及工程内部结构特征确定轴线控制网形式。 2.检查各建筑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业主、监理反馈,及时解决。 3.对所有进场的仪器设备及人员进行初步调配,并对所有进场的测量仪器重新进行送检检定,检定合格并有相关的检验合格证书后方可投入使用。

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DOC)

目录 第一章编制根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2) 第三章项目测量工作的重要性 (3) 第四章测量程序 (3) 第一节本工程施工测设的特点 (4) 第二节施工测量的准备 (4) 第三节工程定位 (5) 第四节平面控制网测设 (5) 第五节高程控制网的布设 (7) 第五章基础测量 (7) 第六章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8) 第一节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8) 第二节垂直度控制 (9) 第三节标高控制: (9) 第四节标高传递注意事项 (9) 第七章工程重要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9) 第一节建筑物大角垂直度的控制 (9) 第二节墙、柱施工精度测量控制方法 (10) 第三节电梯井施工测量控制方法 (10) 第八章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 (10) 第一节建筑物自身的沉降观测 (10) 第九章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12) 第十章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2) 第一节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 (12) 第二节施工测量管理人员组成 (13) 第三节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3) 第四节测量管理制度 (14)

第一章编制根据 1、规划局和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 2、本工程设计施工图;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 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7、《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28-96)》 第二章工程概况 1、 XXXX工程,位于XXXX地。 本工程由4栋小高层、2栋多层和一层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共约35138.1m2,其中14#楼9层(-1+9+1F)建筑面积为8585.8 m2,15#、22#和24#楼11层(-1+11+1F)建筑面积均为3763.6㎡,23#楼5层(-1+5+1F)建筑面积为2278.7 m2,24#楼5层(-1+5+1F)建筑面积为3436.0㎡。最大建筑物高度15#、22#、24#楼均为36.35m。基础形式均为独立基础加墙下条基,结构形式为框—剪结构和框架结构。一层地下车库及一层商业用房建均为一体独栋建筑面积9546.8 m2。地下车库为框剪结构、外围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2、本工程各栋楼标高

框架结构办公楼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成都XXXXXX保安用房及武警用房和110变电站迁建辅助综合楼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单位:四川XXXX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 审核: 日期:二0一零年四月十二日

目录 一、施工组织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综合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编制说明以及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施工组织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机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奋斗目标及机构组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质量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工期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安全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团结合作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项目施工管理人员职责..................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公共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施工组织管理机构高效运转保障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机构管理重点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施工工期及进度计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