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护理理论

第四章 护理理论

第四章 护理理论
第四章 护理理论

专业实践能力-第四章护理理论

一、A1

1、强调护患关系在护理中作用的理论是

A、Orem自理模式

B、Roy适应模式

C、Neuman保健系统模式

D、Peplau人际关系模式

E、Maslow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2、下列不属于Peplau的人际关系模式中的护患关系分期的选项是

A、开拓期

B、熟悉期

C、确定期

D、结束期

E、解决期

3、在Roy适应模式中,对4个护理学基本概念的阐述,正确的是

A、健康是一种完整的适应状态,而不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

B、环境是人这一系统的输入部分,是外在因素的总和

C、护理的目标是促进人在生理功能上的适应

D、人是通过生理调节维持身体平衡而达到适应

E、人通过适应性反应在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四个方面保持平衡

4、下列有关Roy适应模式与护理程序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级评估是影响因素的评估

B、二级评估是行为的评估

C、一级评估是判断人的行为是否为适应性反应

D、二级评估是收集患者的生理功能方面的资料

E、通过一级评估可识别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和固有刺激

5、纽曼在其保健系统模式中对“一级预防”的解释是

A、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

B、帮助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C、采取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措施

D、采取预防措施使其在受到侵犯后恢复平衡

E、预防应激原侵犯或减少侵犯的可能,加强机体正常防御

二、A2

1、李先生,35岁,新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他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去接受患病的事实,此种适应属于

A、生理适应

B、心理适应

C、文化适应

D、社会适应

E、技术适应

三、B

1、A.摄入空气、水、食物

B.维持独处和社会交往的平衡

C.应对失去亲人的情况

D.患病后做出相应的生活方式改变

E.预防对健康有危害的因素

<1> 、根据Orem自理模式的内容,属于健康不佳时的自理需求是A、

B、

C、

D、

E、

<2> 、根据Orem自理模式的内容,属于发展的自理需求是

A、

B、

C、

D、

E、

2、A.剖宫产术后康复准备出院的产妇

B.间歇期后继续进行化疗的白血病患者

C.脑中风一侧肢体瘫痪的患者

D.精神分裂症发作期患者

E.腹部手术后第二天的患者

<1> 、适合使用全补偿系统进行护理的患者是

A、

B、

C、

D、

E、

<2> 、适合使用辅助-教育系统进行护理的患者是

A、

B、

C、

D、

E、

3、A.避免与应激原接触

B.利用支持力量

C.求助于专业医护人员

D.正确对待情感

E.成功地适应

<1> 、根据应激与适应学说,属于第一线防卫的是

A、

B、

C、

D、

E、

<2> 、根据应激与适应学说,属于第三线防卫的是

A、

B、

C、

D、

E、

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赫得嘉?E?佩普劳(Hildegard E.Peplau)美国护理学家。佩普劳借用行为科学知识和精神模式发展了人际关系模式。人际关系模式的重点是病人或护理对象和护士之间的人际关系的形成与终止过程。【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四章护理理论”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3331】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Peplau的人际关系模式中的护患关系分期,将人际关系分为四个连续的阶段:认识期,确认期,开拓期,解决期。答案D.结束期是没有的。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四章护理理论”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3330】

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Roy认为人是一个不断与环境互相协调的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为了正面适应变化的环境,人必须适应。人的适应方式有四种即生理方式、自我概念方式、角色功能方式、相互依赖方式。根据Roy适应模式发展的护理过程,一级评估要找出病人在每一个适应模式中的行为,二级评估是找出影响行为的因素即来自环境的各种刺激(包括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固有刺激)。Roy适应模式的护理目标是改善护理对象的适应方式,以促进病人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赖这四个方面的适应性反应。生理功能:指生理需要的适应方式,包括水和电解质,活动和休息,排泄、营养、血液循环和氧气,以及感觉、体温和内分泌的调节

自我概念:指在一定时间内,个人所持的信仰和情感,包括躯体自我和个人自我两部分。①躯体自我。②个人自我。

角色功能:指在社会中个人所承担的责任,分为三级,一级角色与机体的生长发育有关,二级角色来源于

一级角色,三级角色由二级角色衍生出来。

互相依赖:指本人与有主要影响的人和众多支持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四章护理理论”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3329】

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1.一级评估一级评估是指收集与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四个方面有关的输出性行为。故又称行为估计。通过一级评估,护士可确定病人的行为反应是适应性反应还是无效反应。

2.二级评估二级评估是对影响病人行为的三种刺激因素的评估,通过二级评估,可帮助护士明确引发病人无效反应的原因。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四章护理理论”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3328】

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一级预防当怀疑或发现压力源确实存在而压力反应尚未发生时,一级预防便可开始。一级预防的目的是防止压力源侵入正常防线,主要措施可采取减少或避免与压力源接触、巩固弹性防线和正常防线来进行干预。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四章护理理论”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3327】

二、A2

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该题针对“专业实践能力-第四章护理理论”知识点进行考核】

【答疑编号100343326】

护理管理学试题与答案第十章护理质

1 / 15 一、单选题1.质量观的演变的历程依次为( )A.“适用性质量”阶段一“符合性质量”阶段一“满意性质量”阶段一“卓越性质量”阶段 B.“符合性质量”阶段一“适用性质量”阶段一“满意性质量”性质量阶段一“卓越性质量”阶段 C.“符合性质量”阶段一“适用性质量”阶段一“卓越性质量”一“满意性质量”阶段 D.“适用性质量”阶段一“符合性质量”阶段一“卓越性质量”阶段一“满意性质量”阶段 2.“xx质量”的衡量依据有( ) A.体现xx价值,追求xx满意和忠诚 B.降低资源成本,减少差错和缺陷 C.是降低和抵御风险D.以上都是 3.以下哪项属于质量策划( ) A.服务策划B.管理和作业策划C.编制质量计划和做出质量改进规定D.以上都是 4.质量的含义一般包含( ) A.规定质量B.要求质量 C.魅力质量D.以上都是 5.第一方质量保证不包括( ) A.产品合格证书B.质量等级证书C.质量保证书D.质量保证协议 6.下列哪一个不属于质量保证的第三方( )

A.专业或行业组织B.独立检验试验机构 C.产品生产商D.质量认证机构 7.当前我国医院护理管理体系是( ) A.四级负责制B.四级或三级负责制 C.三级或二级负责制D.二级或一级负责制 8.以下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的标准( )A.国家标准B.国际标准 C.行业标准D.企业标准 9.PDCA循环法包括( ) A.三个阶段、八个步骤B.三个阶段、七个步骤 C.四个阶段、八个步骤D.四个阶段、七个步骤 10.在护理质量管理PDCA循环方法中,其中P代表( ) A.计划B.实施C.检查D.处理 11.在护理质量管理PDCA循环方法中,其中D代表( ) A.计划B.实施C.检查D.处理 12.在护理质量管理PDCA循环方法中,其中C代表( ) A。计划B.实施C.检查D.处理 13.在护理质量管理PDCA循环方法中,其中A代表( ) A.计划B.实施C.检查D.处理、 14.执行长期及临时医嘱是否及时、准确是临床护理工作的( ) A.要素质量评价B.终末质量评价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 第8章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 习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8章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一) 1.适宜采用口腔测量体温的是 A.昏迷者 B.患儿 C.口鼻手术者 D.呼吸困难者 E.肛门手术 者2.可导致脉率减慢的是 A.颅内压增高 B.贫血 C.冠心病心绞痛 D.急性左心衰 E.心 源性休克3.脉搏短绌常见于 A.发热者 B.房室传导阻滞者 C.洋地黄中毒者 D.心房纤颤 者E.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出现A.呼吸过速B.呼吸过缓C.潮式呼吸D.间断呼吸E深度呼吸 5.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髙的因素是A.手臂位置过高B.袖带

过紧C.袖带过宽D.袖带过松 E.眼睛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6.吸气性呼吸困难机制是A.上呼吸道狭窄B.细小支气管狭窄C.肺组织弹性减弱D.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E.呼吸面积减少7.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 A.正压作用B.负压作用C.虹吸作用D.空吸作用E.静压作用 8.减压器可使氧气筒内的压力降至 A.0.1-0.2MPa B.0.2-0.3MPa C.0.3-0.4MPa D.0.4-0.5M Pa E.0.5-0.6MPa(二)A2型题 9.患者吴某,女,27岁。肺炎球菌肺炎持续髙热数天,给予冰袋降温,其原理是A.传导B辐射C.对流D.抑制下丘脑E.蒸发 10.患者李某,男,35岁,持续高热。在对患者的护理措

施中不妥的是A.密切况察病情变化B.测体温每天二次C.冰袋冷敷头部D.口腔护理E.鼓励多饮水 11.患齐姚某,男,28岁,持续高热数天,每日体温最高40.3℃,最低39.0℃,此热型符合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异常热 12.患者汪某,男,34岁。8am体温骤升至39.2℃,持续6h后降至36.9℃,2天后体温又升至39℃,此热型可能为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回归热13.患儿兵兵,需测量直肠温度时,护士应将肛表插人肛门 A.1-2cm B.2-3cm C.3-4cm D.4-5cm E.5-6cm14.患者林某,女,50岁。诊断为“菌痢”。护士测量体温时得知其5min前饮过开水,为此应A.嘱其用冷开水漱口后再测量B.参照上次测量值记录C.改测直肠温度D.暂停测

护理学的四个基本概念完整版

基础护理从我做起 人、健康、环境和护理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影响和决定护理实践的四个基本概念。对这四个概念的研究和描述构成了护理学的基本要素和总体理论框架,决定着护理工作的任务和方向。在这四个概念中,人是护理实践的核心,由人的护理是实践者对这四个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直接影响着护理实践的质量。 一做为基础护理我们首先了解护理的程序及其有哪些步骤,了解护理程序的特点和历史。 熟悉每个患者的病史、治疗方法、内容及其他信息,能够正确实施护理诊断及评价。 最后能独立完成一份完整的护理病历。 以上这些我觉得使我们护理人员应该掌握的一个最基础的护理理念 二我们护士的本职工作就是护理,我们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就是了解病人。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我们应该掌握 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正常值及其评估。 2.体温过高和过低的护理。 3.体温计、血压计的种类与构造。 4.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时的注意事项。 5.测量和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方法。 6.缺氧程度的评估、氧气表的结构、吸氧种类、氧疗副作用的预

7.给氧的注意事项并能正确实施鼻导管及鼻塞吸氧法。 8.吸痰法及注意事项。 这些是做为护理人员我们应该了解的基础护理知识 三另外护理病人的同时还应注意病人的清洁卫生 熟悉皮肤的评估内容,熟悉盆浴和淋浴的注意事项,掌握床上擦浴。这些都能够很好的促进病人的康复 掌握好对起褥疮的高危人群、好发部位及临床表现使我们能够及时预防褥疮的发生 对卧床不起的病人我们还应该掌握床上洗头方法。 四护理治疗的最基本操作是静脉输液 我们应该熟悉静脉输液的目的和适应症。熟悉常用液体的种类。掌握临床补液的原则。及静脉输液的用物准备、常用部位及操作步骤、输液速度的调节及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以及掌握输液反应及其防治。 五最后我们应该完成一份合格的护理病历按照医嘱单、特别护理记录单和病室报告的记录方法。以标准护理病历的书写要求及顺序完成一份合格的护理病历。 基础护理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一 .单选题 1.人体主要的散热器官是:D A.肝脏 B.心脏 C.肺脏 D.皮肤 E.肌肤 2.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换算公式为:B A. ℉ = ℃ⅹ 5/9+32 B. ℉ = ℃ⅹ 9/5+32 C.℃= ℉ⅹ 5/9+32 D. ℉ =(℃-32)ⅹ 5/9 E. ℉ =℃+32 ⅹ 5/9 3.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为发热:B A.37℃ B.37.2℃ C.37.5℃ D.37.8℃ E.38℃ 4.败血症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B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以上都不是 5.感染肺炎双球菌的病人发热的常见热型为:A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以上都不是 6.测量口温时,一般需将口表的水银端放入的部位是:B A.口腔中部 B.舌下热窝 C.舌上1/3处 D.舌上2/3处 E.舌下2/3处 7.口温超过以下哪个范围属于超高热:C A.39℃ B.40℃ C.41℃ D.42℃ E.43℃ 8.提示高热病人退热期可能发生虚脱的表现是:A A.皮肤苍白、寒战、出汗 B.头晕、恶心、无汗 C.脉搏呼吸渐慢、无汗 D.脉细速、四肢是冷、出汗 E.脉速、面色潮红、无汗 9.个人体温正常生理波动范围是:C A.0.1-0.2℃ B.0.3-0.6℃ C.0.5-1℃ D.1-1.5℃ E.1.5-2℃ 10. 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脉搏次数一般在下列哪个范围: D A.40-60次/分 B.40-80次/分

C.60-80次/分 D.60-100次/分 E.80-120次/分 11.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速的脉搏次数: C A.>60次/分 B.>80次/分 C.>100次/分 D.>120次/分 E.>140次/分 12.下列哪项为诊断心动过缓的脉搏次数: C A.〈40次/分 B.〈50次/分 C.〈60次/分 D.〈70次/分 E.〈80次/分 13.间歇脉多见于:D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窦性心律不齐 D.器质性心脏病 E.甲状腺功能亢进 14.脉搏短绌多见于:E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窦性心律不齐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心房纤颤 15.以下哪种脉搏属于节律异常:E A.洪脉 B.丝脉 C.水冲脉 D.奇脉 E.脉搏短绌 16.有期前收缩所产生的脉搏称为:E A.洪脉 B.丝脉 C.水冲脉 D.奇脉 E.脉搏短绌 17.测量脉搏常用部位是:D A.颞动脉 B.颈动脉 C.肱动脉 D.桡动脉 E.足背动脉 18.测量正常脉搏常用的时间为:C A.15s B.20s C.30 s D.45s E.60s 19.需2个护士同时测量心率和脉率的是:E A.心动过缓 B.心动过速 C.窦性心律不齐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心房纤颤 20.平均动脉压的值约等于:D A.1/3舒张压+1/3收缩压 B.1/3舒张压+1/2收缩压 C.1/2舒张压+1/3收缩压 D.2/3舒张压+1/3收缩压 E.1/3舒张压+2/3收缩压 21.测血压时袖带下缘距离肘窝:B A.1-2cm B.2-3cm C.3-4cm

护理管理学-试题与答案-第八章-沟通与冲突讲解学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情况下,适合使用单向沟通的是( ) A.时间比较充裕,但问题比较棘手 B.下属对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至关重要 C.上级缺乏处理负反馈的能力,容易感情用事 D.下属能对解决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建议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需要更多的时间 B.接受者比较满意单向沟通,发送者比较满意双向沟通 C.双向沟通的噪音比单向沟通要大得多 D.在双向沟通中,接受者和发送者都比较相信自己对信息的理解 3.最分权化的网络是( ) A.链式B.轮式C.环式D.全通道式. 4.当冲突无关紧要的时候,或当冲突双方情绪极为激动,需要时间慢慢恢复平静时,可采用的策略是( ) A.回避B.合作C.强制D.妥协 5.当必须对重大事件或紧急事件进行迅速处理时,可采用的策略是( ) A.回避B.迁就C.强制D.妥协 6.当维持稳定和谐关系十分重要时,可以采用( ) A.回避B.迁就C.强制D.妥协 7.当冲突双方势均力敌,争执不下,同时事件重大,双方不可能妥协时,可以采用的策略是( )

A.回避B.迁就C.合作D.强制 8.如果发现一个组织中小道消息很多,而正式渠道的消息很少,意味着该组织( ) A.非正式沟通渠道中信息传递很通畅,运作良好 B.正式沟通渠道中消息传递存在问题,需要调整 C.其中有部分人特别喜欢在背后乱发议论,传递小道消息 D.充分运用了非正式沟通渠道的作用,促进了信息的传递, 9.民主气氛浓,有利于鼓舞士气,能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的沟通网络是( ) A.链式B.轮式C.环式D.全通道式 10.冲突的基本过程是( ) A.潜在对立、僵持阶段、行为阶段、结果阶段 B.僵持阶段、认知与个人介入、行为阶段、结果阶段 C.潜在对立、认知与个人介入、僵持阶段、结果阶段 D.潜在对立、认知与个人介入、行为阶段、结果阶段 二、多选题 答题说明: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选择2-5个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集权网络中,有一个或两个主要的信息发送者,最集权化的网络是( ) A.轮式 B.链式C.环式 D.全通道式E.Y型 2.在完成比较简单的工作中,要求更快、更准确、也更有效,可采用以下网络( ) A.轮式B.链式C.环式

(完整word版)第三篇护理学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 一、名词解释 1、系统 2、压力 3、压力源 4、需要 5、适应 二、填空题 1、系统的基本属性包括、、、、。 2、系统按照其组成系统的要素性质可分为系统与系统,按照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系统与系统。 3、系统是通过输入、输出、完成功能的。 4、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5、机体对付压力源的三道防线为、和。 6、压力反应的分期为、、。 7、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说包含、、三个理论要点。 8、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部分构成、、。 9、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0、奥瑞姆自理模式包括的三个部分是、、,核心是。 11、奥瑞姆设计的三种护理系统是系统、系统、系统。 12、根据纽曼的系统模式,机体具有三种防线,分别为、、。 13、罗伊将刺激分为、、。 14、罗伊的适应理论将护理程序分为、、、、干预、评价六个步骤。 三、选择题 ㈠ A1型题 1、有关系统理论正确的是( ) A、开放系统没有边界 B、人是自然系统的次系统 C、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组成部分功能的总和 D、系统的开放和闭合是绝对的 E、开放系统与环境的作用是通过输入和输出完成的 2、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系统是( ) A、自然环境 B、人造环境 C、开放环境 D、动态环境 E、静态环境 3、人是由神经、骨骼、肌肉等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又是构成社会大系统的一个要素,说明系统具有( ) A、整体性

C、层次性 D、动态性 E、目的性 4、关于系统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 A、是指若干关联又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 B、各部分有着相同的目的和功能 C、各部分共同发挥着整体功能 D、几个系统可以联合为更大的系统 E、系统按层次组合 5、马斯洛需要层次的主要内容中,最基本的需要是( ) A、安全需要 B、生理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自尊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6、按照马斯洛“人的基本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满足后,则应满足( ) A、爱与归属的需要 B、自尊的需要 C、社交的需要 D、安全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7、需要层次论的基本观点,以下不对的是( ) A、人的需要从低到高有一定的层次性 B、需要的满足过程是逐级上升的 C、人的行为是由生理需要决定的 D、高级需要的满足比低级需要满足的愿望更强烈 E、人的需要满足程度与健康成正比 8、下列有关人类基本需要各层次之间关系的陈述,正确的是( ) A、人们满足各层次需要的活动是基本相同的 B、生理需要是最低层次的需要,可延缓给予满足 C、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对每个人来说意义有所不同 D、人的各基本需要层次之间相对独立,没有相互作用 E、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不含重叠或颠倒 9、基本需要层次论对护理的意义下列不妥的是( ) A、帮助护士识别病人未满足的需要 B、使护士更好的理解病人的言行 C、使护士能预测病人尚未表达的需要 D、使护士能识别问题的轻、重、缓、急,以便护理工作省时省力 E、使护士能采取满足病人需要的措施 10、下列不属于心理社会因素方面的压力源的是( ) A、地震 B、搬迁 C、丧偶

护理程序(有答案)

第三章护理程序 一.单选题 1.护理程序的结构最基本的理论框架是:A A.系统论 B.方法论 C.信息交流论 D.解决问题论 E.基本需要论: 2.危险的护理诊断常用的陈述方式是:B 公式公式公式 公式公式 记录法中的I指的是:D A.分类 B.诊断名称 C.临床表现 D.护理措施 E.护理结果 4.执行治疗方案有效属于下列哪种护理诊断:C A.现存的 B.可能的 C.健康的 D.可能的 E.综合征 5.下列属于客观资料的是:E A.头晕2天 B.感到恶心 C.睡眠不好多梦 D.对患病感到焦虑 E.腹部压痛 6.在护理评估中,除患者外资料最主要的来源是:B A.其他的护士 B.和患者有重要关系的人 C.患者个人的医疗文件 D.医生 E.参考资料 7.护士对住院病人的评估应在:A A.入院时进行 B.医嘱要求时进行 C.病人要求时进行 D.病人入院和出院时进行 E.自病人入院时开始至出院为止进行 8.护士发现某病人缺乏预防哮喘复发的知识,正确的护理诊断是:DE A.知识缺乏 B.知识缺乏:与哮喘发作有关 C.知识缺乏(特定的) D.知识缺乏:缺乏有关预防哮喘复发的知识 E.知识缺乏:缺乏有关预防哮喘复发的知识 9.下列护理目标陈述正确的是:D A.病人的免疫能力增强 B.病人了解糖尿病饮食的知识 C.护士教会病人注射胰岛素的正确方法 D. 病人学会测尿糖 E.病人的糖尿病彻底痊愈 10.护理程序的基础是:A A.护理评估 B.护理诊断 C.护理计划 D.护理措施 E.护理评价 公式中的E指的是:D A.分类 B.诊断名称 C.临床表现 D.相关因素 E.实验室检查 12.有关护理诊断陈述正确的是:B A.一个病人首优的护理诊断只能有一个 B.护士可参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排序 C.首优护理诊断解决后再解决中优问题 D.现存护理诊断必须排在危险护理诊断之前 E.对某个病人而言护理诊断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护理管理学第十章 护理质量管理 试题

第十章护理质量管理考试题 一、单选题 1. “卓越性质量”的衡量依据有( ) A. 体现顾客价值,追求顾客满意和忠诚 B. 降低资源成本,减少差错和缺陷 C. 降低和抵御风险 D. 以上都是 2. 在护理质量管理PDCA 循环方法中,其中D 代表() A. 计划 B. 执行 C检查 D.处理 3. 拟订护理技术质量标准,下列提法不妥的是() A. 考虑到科学性、先进性 B. 考虑到严肃性、稳定性 C. 应与现实相适应,基于现实又低于现实 D. 可衡量性、实用性 4. 护理质量管理基本原则不包括哪项() A. 以病人为中心原则、全员参与原则、 B. 工作标准零缺欠原则、预防为主原则 C.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原则、持续改进原则 D 应与现实相适应原则 5. 每一次PDCA 循环都要经历() A. 4 个阶段,8 个步骤 B. 3 个阶段,6 个步骤 C. 4个阶段,4 个步骤 D. 2 个阶段,8 个步骤

6. 护理质量评价方法是下列哪种?() A. 以要素质量为导向的评价, B. 以流程优化为导向的评价, C. 以病人满意为导向的评价 D. 以上都是 7. 卓越性质量标准这一理念产生于() A. 20世纪4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8.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呈报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 A .对不良事件的认知 B. 报告系统本身不完善 C. 处理方法缺乏合理性 D 以上都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 1. 质量改进涉及以下哪几个主要方面() A. 产品质量改进 B. 环节质量改进 C. 过程质量改进 D. 体系质量改进 E. 持续质量改进 2. 下列属于护理质量标准的有() A. 卫生部颁发的《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 B. 医务人员岗位职责 C. 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 D .医院规章制度 E. 《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 3. 护理质量管理基本原则包括哪项()

护理学基础学习知识课程规范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二〇一二年九月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属性 1.课程的性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非师范类)专业必修课,它包含护理学导论部分与基础护理学部分,该课程是一门按照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 2. 课程定位 本课程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专业核心课程。在护理学课程体系中,是一门链接基础知识与临床护理技能的桥梁课程,是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后续临床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培养综合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其前导课程为: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医学微生物与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药理学等,其后续课程为: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等。 3. 课程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护理专业的学生具备从事护理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技能,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在课程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护理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学会运用整体护理观和护理基本理论,评判性分析临床基础护理有关问题和患者的身心需要,学会运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护理理念、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和基础护理技术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有效干预患者的健康问题,实现护理学“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最终目标。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能充分认识护理专业的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意义,具有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2.能系统全面地描述护理专业的独特理论体系及模式; 3.具有较扎实的护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职业防护意识与知识; 4.全面掌握护理学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 5.了解国内外护理学最新发展状况及有关知识获取途径。 能力目标

《护理学理论》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护理学理论》课程考核要求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 2003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能够下载,并且内容无误即为提交成功)。 一.作业要求 1.参考教材《现代护理新概念与相关理论》与授课视频、课件。 2.名词解释、简答题给出要点即可;论述题要详细进行分析。二.作业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护理程序: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的身心需要,恢复或增进护理 对象的健康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实施计划性、连续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 2.护患关系:在医疗护理实践活动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确立的一种人际 关系 3.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 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4.发展:发展是事物从出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 是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变化;有正向的变化,也有负向变化。 5.文化照护:指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在对帮劣、支持或促进性行为等有关 的照护表达方面,对照的意义、模式、准则、生活方式或象征意义 (二)简答题(共40分)

1.简述护理学概念的演变过程。(7分) 答: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过程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需求的增加,护理学已经由简单的医学辅助学科逐渐发展成为健康科学中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护理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现代护理发展以来,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理论的成熟,护理概念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这种变化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1)以疾病为中心的阶段 (2)以病人为中心的阶段 (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 2.简述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的内容。(6分) 答: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从低向高依次为: 1)生理的需要内容包括食物、空气、水、温度、排泄、休息、避免疼痛。2)安全的需要包括安全、保障、保护。 3)爱和归属的需要包括爱、归属、亲密。 4)尊敬与自尊的需要包括自尊、被尊等。 5)自我实现的需要。凯利希提出的刺激需要内容包括性、活动、探索、操作、新奇,应列于生理和安全需要的两层之间。 3.简述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不同阶段及特点。(7分) 答:弗洛伊德以身体不同部位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为标准,将人格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其人格发展理论又称性心理期发展论。

《护理程序》教 案

教案 任课教师:陈捷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授课班级:2014级护理5班 章节课题:第四章护理程序 教学目的:掌握护理程序的概念与理论基础及基本步骤教学重点:护理程序的概念与理论基础及基本步骤 教学难点:护理程序的概念与理论基础及基本步骤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2.课件教学3.讨论式教学 教学效果:按本节课的教学进度,顺利完成,无拖课现象,教学内容严格按照教科书进行,并有机地联系临床教学效果明显。总体授课效果:同学比较满意。 第四章护理程序 整体护理是在现代科学交叉综合发展趋势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大科学观的深刻影响下产生的,是人类对自身认识及对健康与疾病的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整体护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以护理程序为思考和工作的框架,而护理程序是一种运用系统方法科学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这标志着护理学科方法论意识和形成。本章将介绍整体护理与护理程序的相关知识。 第1节护理程序的概念 一、概念 护理程序则是以增进和恢复护理对象的健康为目标所惊醒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护理活动,是现代护理的核心,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 二、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 系统理论是护理程序的结构框架,与其他的理论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共同为护理程序提供理论支持和解释。 三、护理程序的发展史 护理的程序一词是1995年由LYDIA首先提出,1960 年前后,Johnson,Orlando等。现在的护理程序只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四、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 (一)评估:评估是只有组织地、系统地收集资料和分析整理资料。 1.资料的内容(1)一般资料(2)现在的健康状况(3)既往健康状况(4)家族史 (5)护理体检的检查结果(6)新近进行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结果 (7)心理状况(8)社会情况(9)近期生活中的应激事件 2.资料的类型资料分为两种—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 3.资料的来源 (1)患者是资料的主要来源。(2)与患者相关的人员。(3)其他健康的保健人员(4)患者的医疗文件 4.资料收集的方法 (1)观察是指运用感官获得资料的方法。包括有视、听、嗅、触等。(2)交谈是通过与患者的语言交流获得资料的方法。(3)护理体检是指护士应用望、触、叩、听等体格检查对病人的生命体征.及各个系统进行的检查。(4)查阅 5.资料的分类 6.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二)护理诊断 1.概念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映的一种临床判断,

护理程序的概述

第五章护理程序 第一节护理程序的概述 一、护理程序的概念 护理程序是指导护理人员以满足护理对象身心需要、促进和恢复健康为目标,科学地确认护理对象的健康问题,有计划地为护理对象提供系统、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工作方法。护理程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和反馈功能的过程。 二、护理程序的发展背景 1955年,美国护理学者莉迪亚·海尔(Hall LH)第一次描述了护理是一个程序过程。 1961年奥兰多(Orland IJ)撰写了《护士与患者的关系》一书,首次使用了“护理程序”一词 1967年尤拉(Yura H)和渥斯(Walsh)完成了第一部权威性的《护理程序》教科书,将护理程序发展成四个步骤,即评估、计划、实施、评价。 1973年美国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护理诊断会议上,将护理诊断纳入评估步骤之中。同年若埃(Bloch)等学者提出应将护理诊断从护理评估中分离出来,作为护理程序中一个独立的步骤,从而使护理程序由以往的四个步骤发展成为目前的五个步骤,即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三、护理程序的理论基础 包括:一般系统论、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应激与适应理论、成长与适应理论、沟通交流理论、解决问题论等。 四、护理程序的意义 (一)对护理专业的意义 1.护理程序是护理学专业化的重要标志。 2.护理程序的应用促进中国护理与国际护理接轨。 3.护理程序明确了护理工作的范畴和护士角色的特征,规范了护士

的专业行为。 4.护理程序对护理管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尤其在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5.护理程序对护理教育的改革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6.护理程序推进了护理科研的进步,引导科研的方向。 (二)对护理人员的意义 1.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 2.明确自身的职责范围和专业标准。 3.增强护理人员的能力。 4.提高工作成就感。 (三)对护理对象的意义 1.护理对象是护理程序的直接受益者 2.护理对象获得个体化护理 3.护理对象接受持续性护理 第二节护理程序的步骤 一、护理评估 (一)收集资料 1.收集资料的目的 (1)为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提供依据。 (2)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3)为评价护理效果提供依据。 (4)为护理科研积累资料。 2.资料的来源 (1)护理对象是资料的主要来源。 (2)与护理对象相关的人员。 (3)其他健康保健人员。 (4)护理对象的病历及各种检查报告。 (5)医疗护理文献。

基础护理学第十章-饮食与营养

第十章饮食与营养 1、热能(energy):是一切生物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及从事各种活动所必须的能量,由食物内的化学潜能转化而来。 2、营养素(nutrient):是能够在生物体内被利用,具有供给能量、构成机体及调节和维持生理功能作用的物质。 七大类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膳食纤维 3、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由多种氨基酸组成,含有碳、氢、氧、氮及少量的硫和磷,正常人体内约占蛋白质16%-19%。 4、碳水化物:又称糖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5、矿物质:又称无机盐,包括除碳、氢、氧、氮以外的体内各种元素。 6、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包括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脂溶性:Vit A/D/E/K 水溶性:Vit B1/B2/B6/B12及叶酸/C 7、医院饮食的类别和每类饮食的主要种类。 (1)基本饮食: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流质饮食 三高:高热量、高蛋白、高膳食纤维饮食 (2)治疗饮食四低:低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饮食 一少:少渣 一无:无盐、低钠饮食 (3)试验饮食:潜血试验饮食、胆囊造影饮食、肌酐试验饮食、尿浓缩试验饮食、甲状腺碘13I试验饮食 (4)基本饮食:适合于一般病人,对营养素的种类、摄入量不做限定性调整的一种饮食。 (5)治疗饮食:是指在基本饮食的基础上,适当调节热能和营养素,以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的目的,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6)试验饮食:亦称诊断饮食,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对饮食内容的调整来协助诊断疾病和确保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性的一种饮食。 8、各类饮食的适用范围 (1)普通饮食:消化功能正常;无饮食限制;体温正常;病情较轻或恢复期的患者(2)软质饮食:消化功能差,咀嚼不便者;低热;消化道术后恢复期的患者 (3)半流质饮食:口腔及消化道疾病;中等发热;体弱;手术后患者 (4)流质饮食:口腔疾患、各种大手术后;急性消化道疾患;高热;病情危重、全身衰竭患者 (5)高热能饮食:热能消耗较高者,如甲亢、大面积烧伤、结核、肝炎、胆道疾患、体重不足患者及产妇等 (6)高蛋白饮食:高代谢性疾病,如烧伤、结核、恶性肿瘤、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大手术后等患者;肾病综合征患者;低蛋白血症患者;孕妇、乳母等 (7)高纤维素饮食:便秘、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患者 (8)低蛋白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者,如急性肾炎、尿毒症、肝性昏迷等。蛋白质供给不超过40g/d (9)低脂肪饮食:肝、胆、胰疾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肥胖症及腹泻等病人。每日脂肪量<50g ,肝胆胰病人<40g/d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重要的护理专业基础课程,是国家开放大学护理专业的统设必修课。本课程为致力于从事护理专业的学员提供现代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员能运用科学的临床决策方法进行患者管理。课程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以介绍护理专业概况、护理学基本概念、常用护理学理论、护患沟通等内容为主,强调以护理程序作为进行临床决策和护理实践的思维方法。第二部分以介绍满足患者需要的护理学基础知识及技术内容为主。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 《护理学基础》是衔接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专科护理课程的重要课程。其前期课为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等)及人文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后期课为护理专业课。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 1.描述护理学基本概念、常用护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2.正确理解护患关系,运用沟通技巧进行有效护患沟通。 3.阐述满足患者需要的基本护理知识。 4.按规程独立完成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是在严格的制度保障和较好的组织与指导下进行的。特别是对教学环节的实施和学习过程的指导,需要主持教师、责任教师、辅导教师共同努力来完成。同时也要求学习者与各级教师积极互动,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各地教学点,应根据自己教学点辅导教师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具体安排本教学点的课程实施。要使学习者了解护理学课程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组织要求,对学习者上网学习、

参加集中辅导、参加小组讨论、参加见习、完成形成性作业应有具体的要求、组织和检查措施;帮助学习者制定学习计划;对外聘辅导教师的资格应把关,特别是对每年新聘任的辅导教师应使其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学模式和辅导要求。 五、媒体的选择与配合 为适应远距离开放教育学习的需要,本课程采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在多种媒体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基础上,提供文字、录像和网络课程。为学习者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说明 一、文字教材 主教材《护理学基础》按照本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主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也是编制音像教材的基础。文字教材融学习目标、教学内容、重点提示为一体,即合一型教材。 二、音像教材 音像教材为重点讲授型,配合主教材,主要讲授每章的重点和难点,并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演示、图片等。

护理程序

护理程序 一、概述 1、护理程序的步骤 护理程序是护士在对护理对象进行护理时所应用的工作程序,是一种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个持续的、循环的、动态的过程。包括5个步骤: (1)评估这一步骤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即护士通过观察、询问、查体等各种方法和途径,系统地收集与护理对象健康有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评估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贯穿于护理程序的整个过程。 (2)护理诊断即护士对评估获得的资料对照标准进行分析,以确认护理对象存在的问题,明确护理诊断。 (3)计划阶段护士以确定的护理诊断为依据制订护理计划,列出护理诊断的次序,确定预期护理目标,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形成文字。 (4)实施阶段是护士执行和完成护理计划的具体护理活动,护士每天按照护理计划,选择性地为护理对象提供护理措施,解决其护理问题。 (5)评价阶段根据护理活动后,护理对象身体变化的结果,对照预期目标进行判断,确定目标达到的程度。 护理程序的5个步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2、护理程序的特征 (1)贯穿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观念,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2)有特定的目标,即解决护理对象的建康问题及相关反应,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护理。(3)是一个循环的、动态的过程。 (4)具有组织性和计划性,对护理工作有指导作用。 (5)具有互动性和协作性,能鼓励病人主动参与护理,并促进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6)具有普遍适应性,对不同场合的各种护理对象均可运用护理程序来提供护理。 (7)具有创造性,护2可运用护理程序创造性地位护理程序来提供护理。 (8)以系统论、基本需要层次等科学理论为依据。 (9)涉及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人文学等多个学科知识和技能。 3、护理程序理论基础 执行护理程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很多理论,主要有一般系统论、基本需要层次论、沟通理论、应激与适应理论、Roy的适应模式和Orem的自理模式等。其中一般系统论是护理程序的理论框架。 二、护理评估 1、资料的分类 (1)主观资料 主观资料即护理对象的主诉,是其对经历、感觉、思考及担心的内容进行的诉说。 (2)客观资料 客观资料是护士通过观察、体验或借助诊断仪器和实验室检查获得的资料。 2、资料的来源 ⑴护理对象,是资料的主要来源。 ⑵护理对象的家属或关系亲密的人员。 ⑶其他健康保管人员。 ⑷病案记录及各种检查报告。 ⑸医疗和护理的文献资料。 3、收集资料的方法

护理管理学试题与答案第十章护理质

一、单选题1.质量观的演变的历程依次为( ) A.“适用性质量”阶段一“符合性质量”阶段一“满意性质量”阶段一“卓越性质量”阶段 B.“符合性质量”阶段一“适用性质量”阶段一“满意性质量”性质量阶段一“卓越性质量”阶段 C.“符合性质量”阶段一“适用性质量”阶段一“卓越性质量”一“满意性质量”阶段 D.“适用性质量”阶段一“符合性质量”阶段一“卓越性质量”阶段一“满意性质量”阶段 2.“xx质量”的衡量依据有( ) A.体现xx价值,追求xx满意和忠诚 B.降低资源成本,减少差错和缺陷 C.是降低和抵御风险D.以上都是 3.以下哪项属于质量策划( ) A.服务策划B.管理和作业策划 C.编制质量计划和做出质量改进规定D.以上都是 4.质量的含义一般包含( ) A.规定质量B.要求质量 C.魅力质量D.以上都是 5.第一方质量保证不包括( ) A.产品合格证书B.质量等级证书 C.质量保证书D.质量保证协议

6.下列哪一个不属于质量保证的第三方( ) A.专业或行业组织B.独立检验试验机构 C.产品生产商D.质量认证机构 7.当前我国医院护理管理体系是( ) A.四级负责制B.四级或三级负责制 C.三级或二级负责制D.二级或一级负责制 8.以下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的标准( ) A.国家标准B.国际标准 C.行业标准D.企业标准 9.PDCA循环法包括( ) A.三个阶段、八个步骤B.三个阶段、七个步骤 C.四个阶段、八个步骤D.四个阶段、七个步骤 10.在护理质量管理PDCA循环方法中,其中P代表( ) A.计划B.实施C.检查D.处理 11.在护理质量管理PDCA循环方法中,其中D代表( ) A.计划B.实施C.检查D.处理 12.在护理质量管理PDCA循环方法中,其中C代表( ) A。计划B.实施C.检查D.处理 13.在护理质量管理PDCA循环方法中,其中A代表( ) A.计划B.实施C.检查D.处理、 14.执行长期及临时医嘱是否及时、准确是临床护理工作的( )

护理学基础习题集:第四章 护理相关理论.doc

第四章:护理相关理论(少4.5.7.8 E题) 一 .单选题 1.下列有关人类基本需要各层次之间关系 的陈述,正确的是: A.生理需要是最低层次的需要,可延缓给予满足 B.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对每个人来说意义有所不同 C.人的各基本需要层次之间相对独立.没有相互作用 D.低层次的需要被满足后,高一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不会重叠或颠倒 2.按照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排列护理计划的优先顺序,越排在前面的需要越需及 早给予满足,其中正确的陈述是: A.水电解质平衡、感官刺激、发挥自我潜能、受到赞扬、友情 B.氧和循环、活动和锻炼、良好的护患关系、有尊严 C.尊重、活动和锻炼、营养、友谊、与家人关系和睦 D.活动和锻炼、增加生活乐趣、营养、有尊严、友情、被他人认可 3.下列有关适应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面对应激原机体只能做适应 B.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C.应激原来的越突然,个体越难以适应 D.适应机转本身也具有应激性 4. 有关系统理论正确的是 : A.开放系统没有边界 B.人是自然系统的次系统 C.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组成部分功能的总和 D.系统的开放和闭合是绝对的 E.开放系统与环境的作用是通过输入和输出完成的 5.关于需要层次论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人需要的从低到高有一定层次性,这是绝对固定的 B.层次越低的需要,满足的方式越有差异 C.同一时期个体可存在多种需要,人的行为由这些需要综合决定 D.当较高层次需要发展后,低层次需要对人的行为影响就消失了 E.通常是在一个层次的需要被满足之后,更高一层次的需要才出现,并逐渐明显。 6.得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属于以下何种需要: A.认知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爱和归属的需要 D.尊重需要 7.对于昏迷的病人使用奥瑞姆的哪个护理系统: A.主动-被动系统 B.支持-教育系统 C.部分补偿系统 D.共同参与系统 E.完全补偿系统 8. 奥伦在自理缺陷结构中主要阐明了 : A.什么是自理 B.人存在哪些自理需求 C.如何护理存在自理缺陷的个体 D.如何评价个体自理能力 E.个体何时需要护理

护理的支持性理论

模块四护理的支持性理论 【新课导入】 吴某男性,52岁,技术工人,因晋级事情受到挫折,心里压力过重,一时想不开,2小时前突然胸骨后疼痛、胸闷、憋气,出冷汗入院,体检:神志清醒并合作,心率108次/分,律齐,心电图显示有急性前壁心肌缺血。 护士首先要满足病人的什么需要?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能够能够与病人有效沟通 2.专业理论能力:掌握需要层次论及在护理中的应用;沟通的概念、形式与层次,护患沟通与沟通技巧,治疗性沟通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有整体护理观念,善于沟通能够关爱体贴病人 【教-学-做过程】 任务1 需要层次理论 一、需要的概述 (一)什么是需要 是人脑对生理与社会要求的反应。需要不断产生,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才能不断得以发展和进步;需要中止了,个体的生命也就停止 (二)需要的特征:对象性发展性无限性社会历史制约性共同性与独特性 (三)影响需要满足的因素: 1.内在因素:生理因素情绪因素认知因素个人因素 2.外在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二、需要层次理论 (一)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要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对护理领域起到指导意义。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感的需要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生理需要:包括氧气、食物、水、排泄、温度、活动与休息、避免疼痛等。如得不到满足,人类就无法生存。 2.安全的需要:指希望受保护与避免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等。 3.爱与归属的需要:指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和支持的需要。包括

护理程序

护理程序 一单选题(每道题1分,13分合格) 1.给氧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A.用氧时先调节流量后插入B.用氧时先插入后调节流量C.停氧时先拔出导管后关闭氧气开关D.中途改变流量时先分离鼻导管调好流量后在接上 2. 下列哪项不是护理程序的理论依据: DA.系统理论 B.层次需要理论 C.压力是应理论 D.医学基础理论 3.护理程序的目标是: AA.是以促进和恢复病人的健康 B.使病人处于最佳身心状态 C.满足病人的需要 D.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4.从系统的角度来看,人属于: AA.开放系统 B.闭合系统 C.人造系统 D.能量系统 5.下列哪项不属于护理程序的步骤: DA.护理评估 B.护理计划 C.护理评价 D.护理目标 6.收集资料的范围包括: DA.生理方面 B.心理方面C.安全方面 D.以上都是 7. 下列哪项属于资料的直接来源: DA.家属的叙述 B.病人的主诉 C.实验室检查报告 D.医生书写的病历 8.下列哪项不属于护士收集资料的方法 DA.观察 B.护理体检 C.交谈 D.询问病情 9.护理诊断的陈述包括三个要素,其中P代表: BA.症状 B.体征 C.健康问题 D.相关因素 10.会威胁病人生命安全、需要立即采取行动解决的问题属于: AA.首优问题 B.中优问题 C.次优问题 D.特别问题 11.在实施护理措施过程中,应: BA.鼓励病人参与 B.鼓励病人和家属参与 C.护士参与 D.医生参与 12.评价病人经过护理活动后健康状态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属于: DA.组织管理评价 B.结构评价 C.护理实施评价D.护理效果评价 13.护理诊断的对象包括: DA.个人 B.个人与家庭 C.家庭与社区 D.个人、家庭与社区 14.贯穿于护理程序始终的步骤是: AA.护理评估 B.护理诊断 C.护理计划 D.护理实施 15.在护理资料分析中,营养、排泄、呼吸属于: A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尊重与被尊重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