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龙电器

科龙电器

科龙电器
科龙电器

科龙电器

科龙电器:关于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调查结果的公告股票代码:000921 股票简称:科龙电器编号:2006-004

除本公司执行董事顾雏军先生、严友松先生、张宏先生外,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于2005年12月1日就本公司正式聘请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对本公司及本公司主要的附属公司「本集团」自2001年10月1日至2005年7月31日止期间「调查期间」内发生的重大现金流向进行调查「调查」发布了公告(详见本公司2005年12月2日在《中国证券报》和《证券时报》、《香港商报》及《China Daily》披露的公告)。本公司于2006年1月13日收到毕马威提交的调查报告「报告」,现就报告的内容公告如下:调查背景及发现本公司因前任董事长顾雏军先生涉嫌经济犯罪,致使本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因此本公司聘请了毕马威对本集团于调查期间内发生的重大现金流向开展调查工作,查找并分析查证于调查期间内本集团发生的与

2.广东科龙空调器有限公司「科龙空调」;

3.广东科龙冷柜有限公司;

4.珠海科龙电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5.广东科龙威力电器有限公司;

6.成都科龙冰箱有限公司;

7.营口科龙冰箱有限公司;

8.杭州科龙电器有限公司;

9.扬州科龙电器有限公司;

10.商丘科龙电器有限公司;

11.吉林科龙电器有限公司;

12.西安科龙制冷有限公司;

13.江西科龙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14.江西科龙康拜恩电器有限公司;

15.开封科龙空调有限公司;

16.广东科龙配件有限公司;

17.广东科龙模具有限公司;

18.佛山市顺德区容声塑胶制品厂有限公司;

19.佛山市顺德区科龙家电有限公司;

20.佛山市顺德区科龙嘉科电子有限公司;

21.佛山市顺德区万高进出口有限公司;

22.佛山市顺德区华傲电子有限公司;

23.佛山市顺德区崎辉服务有限公司;

24.深圳市科龙采购有限公司;

25.芜湖盈嘉电机有限公司;

26.科龙发展有限公司;

27.Kelon International Incorporation;

28.科龙电器有限公司;及

29.广东珠江冰箱有限公司。

(ii) 重大现金流向

由于本集团所属公司在经营规模、银行账户数量及现金交易数量上都存在着

较大区别,为配合此工作的时间安排,经与本公司协商,毕马威的调查工作

只对本集团账面中记录的等于或超过下列重要性金额标准的现金流向,该重

要性金额标准按集团各成员的情形而定,具体金额如下表所示:

公司名称重要性金额

本公司人民币5,000万元科龙空调、科龙冰箱人民币1,000万元

包括在工作范围内的其它子公司人民币10万元至1,000万元(根据各相关

公司经营规模而制定)另外,毕马威于调查工作中要求本集团,就本集团各所属公司于调查期间内

设立的银行账户,要求各有关银行重新打印于调查期间内的全部银行对账单。

毕马威对收到的重新打印银行对账单与本集团提供的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的

工作。在核对过程中,毕马威发现在银行重新打印的银行对账单中记录的部

分现金流向,没有反映在本集团部分所属公司所提供的银行日记账及银行对

账单中。毕马威对这些发现的帐外现金流向进行了调查。

(iii)调查期间

自2001年10月1日至2005年7月31日止期间。

(iv) 资料来源

毕马威调查工作中所查阅的主要资料及依据均来源于截至2005年9月30

日止,毕马威所收到的本集团所属公司提供的资料、本集团所属公司相关管

理人员对其作出的陈述以及毕马威自相关

银行获得的银行重新打印的对账

单,而调查工作范围只限于本集团系内公司,并不包括第三方公司。2. 毕马威的调查结果:

涉及金额 (未经审计(注1))

现金流出现金流入注

现金流向类别

人民币亿元人民币亿元释与格林柯尔系公司发生的不正常现金流向 21.69 24.62 2.1同怀疑与格林柯尔系公司有关的公司发生的不正常现金流向 19.02 10.17 2.2

合计 40.71 34.79 (注2) 注1:毕马威本次工作是按照与本公司签订的应聘函中所规定的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序进行的,如1(ii)中所述,毕马威本次工作仅是针对本集团所属公司于调查期间内发生的

科龙电器的审计案例分析

科龙电器的审计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科龙电器全称为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921,于1992年12月16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1996年7月23日,公司的459589800 股境外公众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交易;1998 年度,公司获准发行110000000股人民币普通股,1999年7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科龙主要开发、制造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产品内、外销售和提供售后服务,运输自营产品。公司有关高管情况为:刘从梦为现任代理董事长兼总裁,原董事长为顾雏军。顾雏军同时有一家全资所有的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且是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2001 年10月底,科龙电器同时在深港两地公告,广东科龙(容声)集团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20447.5755 万股法人股份转让给顾雏军全资所有的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转让价为5.6亿元人民币,2002年4 月,格林柯尔公司占科龙股份数为20.64%,到2004年10月增至26.4%。2001年11月2日,公告显示,科龙电器现有董事会将有变动。同时,顾雏军提早入主科龙董事会。2002 年4 月18 日,股权转让完成。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负责科龙2002、2003、2004 年度报表的审计,2002 年和2004 年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其出具的保留意见均与科龙现金流无关,2003 年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005 年11 月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后辞去了审计师职务。科龙现任审计机构为深圳大华天诚会计师事务所、德豪嘉信会计师事务所。 顾雏军从注册成立顺德格林柯尔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瞄准了科龙。他先是 利用从科龙电器划拨的1.87 亿元资金,采取反复对倒、反复划账的方式注册顺德格林柯尔,并使其从表面上符合《公司法》的相关出资规定。打造好了顺德格林科尔这一购并平台后,科龙电器的梦魇也开始了。 2002 年在江西南昌,没有任何实力进行投产的格林柯尔通过信口开河的承诺诈骗国有土地,并骗取了本应由科龙电器全资子公司江西科龙获取的优惠土地使用权相关利益。2003 年开始,顾雏军私自以广东科龙电器名义在广发银行开设秘密账户,并先后违法划转资金高达3.55亿元。2005 年没有实际履约能力的深圳格林柯尔通过关联交易从科龙电器中吸取17560.912 万元的销售款,同时强买强卖,以其他公司的名义强行出售制冷剂给科龙电器,诈骗货款4080 万元。为了掩盖罪行,顾雏军开始利用编制虚假银行收付款凭证、银行存款账簿记录、银行对账单等低劣的手段,隐瞒每笔资金的转入转出,同时伪造公司印章,虚构科龙的销售收入,并且通过少提坏账准备、少计诉讼赔偿等编制虚假报表。这些行为使得近几年科龙电器的财务报告严重失实:2002年、2003年、2004 年分别虚增利润1.2 亿元、1.19亿元、1.49 亿元;2003年的现金流量表少计“借款收到现金” 30.255亿元,少计“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21.36亿元,多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8.897亿元。2006年8月份,格林科尔集团老总顾雏军被拘。证监会公布的顾雏军几宗罪是“财务造假、虚假信息披露、通过关联交易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有专业人士指出,财务造假和虚假信息披露是手段,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占用

科龙造假案分析

科龙造假案 目录 一、前言 (2) 二、科龙公司简介 (2) 三、科龙造假案始末 (3) 四、各执一词 (4) 五、三方印证与独立性 (5) (一)德勤审计失败缘由 (5) (二)CFO独立性 (6) 六、总结 (7)

科龙造假案分析 一、前言 审计这门技术从诞生之初就是备受瞩目的,当资本主义进入高度发达的阶段,财富积累使得很大一部分人钱多的无处可使,但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也没有办法让人们很清醒地认识财富的实际意义,敛财依旧是人们一大清早醒来做的第一件事。后来的结果就成了这样,资本的回报率高于预期,似乎金钱也有物以类聚一样,钱越来越多,但是钱的主人却已经不能驾驭如此众多的钱了,于是,所有权和经营权就这样活生生地被剥离开了,这肯定是资本家不能忍受的,最后,为了有效防止职业经理人可能的私利行为,审计就应运而生了。审计刚产生的时候,审计师被赋予“警犬”的功能,他们的职能是监督检查,这是没有什么复杂的经济活动,似乎一切从简,信息量也没有今日这样泛滥,也就只有几百KB的样子吧,查错防弊成为审计的目标,审计师的作用和价值在于履行查错防弊的职能。 后来,事物的发展总是这样千篇一律,简单的经营发誓已经不能为资本家谋取更多的利益,于是,所有的交易活动变得异常复杂,而且动不动就诉诸于公堂之上,有关经济活动的法律条文也日益显得连篇累牍,到了20世纪30年代,审计师开始被定位为“看门人”。面对如此庞大的业务量与信息量,审计师们不可能“事无巨细,悉究本末”,于是,审计是在实务中对财务报表实施在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上的抽样审计,通过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之处,来确定审计资源仅仅对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发表意见,不对查找帐簿中的错误与舞弊负责。 到了二十世纪中期,由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仅仅是因企业经营失败或者管理当局舞弊破产倒闭的事件大量出现,就让投资者遭受了重大损失,于是乎,不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渴望有一个神一般的东西能够拯救这在物质积累过程中慢慢异化的人,于是乎,这样的如诺曼底登陆般重大意义的事情就又落到了我们审计师头上,这回,他们不仅要查错防弊还要对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发表意见。 这样一来,审计师的审计风险就越来越大了,可是审计师不是神呀,不可能做什么都那样客观独立工作,况且就算是神,也有人情世故之处,古希腊里徇私情的神还少吗? 总之一句话,审计的历史是这样的,一个利益群体对另一个有着专业技能并不得不与之共舞的利益群体不放心,甚至怀有恨意,处于平衡的考虑,审计师,就出现了。审计一职的出现就是人类在藏污纳垢不够彻底的产物。 下面将以科龙造假案为例,探讨审计师及其事务所的意义问题。首先,回顾一下科龙德勤造假案始末 二、科龙公司简介 “科龙”是中国驰名商标,涵盖空调、冰箱、冷柜、小家电等多个产品系列。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于1992年12月16日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4月,顺德市容奇镇经济发展总公司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全部转让给科龙(容声)集团,从而公司成为科龙(容声)集团控股的子公司。1996年7月23日,公司公开发行了459,589,808股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交易;于1998年度,公司获准发行110,000,000 股

科龙电器的审计案例分析

科龙电器的审计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科龙电器全称为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921,于1992年12月16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1996年7月23日,公司的459589800股境外公众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交易;1998年度,公司获准发行110000000股人民币普通股,1999年7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科龙主要开发、制造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产品内、外销售和提供售后服务,运输自营产品。公司有关高管情况为:刘从梦为现任代理董事长兼总裁,原董事长为顾雏军。顾雏军同时有一家全资所有的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且是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2001年10月底,科龙电器同时在深港两地公告,广东科龙(容声)集团有限公司将所持有的20447.5755万股法人股份转让给顾雏军全资所有的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转让价为5.6亿元人民币,2002年4月,格林柯尔公司占科龙股份数为20.64%,到2004年10月增至26.4%。2001年11月2日,公告显示,科龙电器现有董事会将有变动。同时,顾雏军提早入主科龙董事会。2002年4月18日,股权转让完成。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负责科龙2002、2003、2004年度报表的审计,2002年和2004年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其出具的保留意见均与科龙现金流无关,2003年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005年11月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后辞去了审计师职务。科龙现任审计机构为深圳大华天诚会计师事务所、德豪嘉信会计师事务所。 顾雏军从注册成立顺德格林柯尔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瞄准了科龙。他先是利用从科龙电器划拨的1.87亿元资金,采取反复对倒、反复划账的方式注册顺德格林柯尔,并使其从表面上符合《公司法》的相关出资规定。打造好了顺德格林科尔这一购并平台后,科龙电器的梦魇也开始了。 2002年在江西南昌,没有任何实力进行投产的格林柯尔通过信口开河的承诺诈骗国有土地,并骗取了本应由科龙电器全资子公司江西科龙获取的优惠土地使用权相关利益。2003年开始,顾雏军私自以广东科龙电器名义在广发银行开设秘密账户,并先后违法划转资金高达3.55亿元。2005年没有实际履约能力的深圳格林柯尔通过关联交易从科龙电器中吸取17560.912万元的销售款,同时强买强卖,以其他公司的名义强行出售制冷剂给科龙电器,诈骗货款4080万元。为了掩盖罪行,顾雏军开始利用编制虚假银行收付款凭证、银行存款账簿记录、银行对账单等低劣的手段,隐瞒每笔资金的转入转出,同时伪造公司印章,虚构科龙的销售收入,并且通过少提坏账准备、少计诉讼赔偿等编制虚假报表。这些行为使得近几年科龙电器的财务报告严重失实:2002年、2003年、2004年分别虚增利润1.2亿元、1.19亿元、1.49亿元;2003年的现金流量表少计“借款收到现金”30.255亿元,少计“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21.36亿元,多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8.897亿元。2006年8月份,格林科尔集团老总顾雏军被拘。证监会公布的顾雏军几宗罪是“财务造假、虚假信息披露、通过关联交易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有专业人士指出,财务造假和虚假信息披露是手段,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因此,顾雏军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大股东

科龙事件

一、引言 随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等相关职能部门对“科龙案件”和格林柯尔系的立案调查,科龙在2002年至2004年间的重大财务造假问题渐渐公诸于众,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此期间为科龙提供审计服务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却出具了两份保留意见和一份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来看,并未揭示出科龙的假造行为。究竟是由于审计业务内在固有的局限,使得审计不可能揭示出所有财务造假;还是因为德勤违反审计准则存在执业过失,造成审计失败,这在社会民众、会计业界与德勤之间产生了众多争议。 目前证监会的最终处罚决定尚未出台,德勤一方以此为由三缄其口,而众多主张追究德勤责任的更多的是主观判定德勤存在失误,难以令人信服。因此,有必要对德勤审计科龙一案进行全面的评析,公正地判断德勤在科龙案中的责任,为了防止将来再次出现此类审计失败寻找防治措施。 二、审计社会角色的转变 在审计发展初期,审计师被赋予“警犬”的功能。审计被视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方式,就在当时承担起了监督检查的职能。由于初期反映经济活动的财务信息相对简单,信息量不大,因此,查错防弊成为审计的目标,审计师的作用和价值在于履行查错防弊的职能。 随着经济现实和审计实务的发展,到了20世纪30年代,审计师开始被定位为“看门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量骤然增加,信息也越来越复杂。于是,审计是在实务中对财务报表实施在审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基础上的抽样审计,通过发现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之处,来确定审计资源。有重点有目标的进行审计,确保审计结论符合一定可靠性水平的前提下提高审计效率。但这种抽样审计的方式仍会给审计师带来很高的风险。可以看到,此时审计师承担的责任范围由委托方向已知第三者延伸,包括众多的股东以及企业的债权人和许多的利益相关者。因而,审计师否定了自己“警犬”的角色,强调只是“看门人”,仅仅对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发表意见,不对查找帐簿中的错误与舞弊负责。 但是20世纪后,审计师所处的经济、法律环境与以往有显著不同。在高风险的现代社会里,因企业经营失败或者管理当局舞弊破产倒闭的事件大量出现,投资者遭受了重大损失,由此对审计师形成了日渐增长的期望。社会公众不仅要求他们对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发表意见,还要求他们查找重大的错误与舞弊,而且一旦出现信息使用人因信息不当而遭受损失的情况,审计师必须承担足够的风险,对信息使用人做出相应的赔偿。这种期望给法庭判决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促使审计师承担的法律责任进一步扩大到其他第三者。毫无疑问,仅仅履行“看门人”的职能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审计的要求,审计师需要承担起“信息风险的降低与分摊”的责任。 现代审计和资本市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审计是使资本市场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然而,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营业风险,由于经济上或营业上的原因而导致经营失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为了做出正确的决策就需要大量相关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但是判断营业风险的信息又不正确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是信息风险。 在风险广泛存在的现代社会里,审计以何种方式存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在审计可能受自身审计技术,审计成本,审计实践,以及外在的审计环境,甚至包括社会公众和客户等构成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制约——这就是所说的审计的固有局限,并非审计师之力可以改变。审计师实际上无论多么勤勉尽职,也无法保证其审计后的会计数据绝对真实公允。虽然审计师的定位不能迎合人民的主观愿望,但是,如果审计师不能像使用者提供有助于降低风险的信息,不能查找出重大错误与舞弊,不能因审计信息使用者因信息不当而遭受的损失进行赔偿,那么审计师这一职业最终将丧失存在的空间。

海信科龙长期股权投资案例分析

海信科龙长期股权投资分析 摘要: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为获取另一企业的股权所进行的长期投资,通常为长期持有,不准备随时变现,投资企业作为被投资企业的股东。与短期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不同,长期股权投资的首要目的并非为了获取的投资收益,而是为了强化与其他企业(如本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商或商品经销商等)的商业纽带,或者是为了影响,甚至控制其关联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和财务政策。因此,及时准确地分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具有重大意义。本案例系统地介绍了海信科龙的长期股权投资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影响,使信息相关者对其会计信息有一个客观、准确的评价。 关键词:海信科龙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 一海信科龙简介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1984年成立的广东顺德珠江冰箱厂。1992年12月改制为股份公司,公司名称为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7月23日,公司的459,589,808股境外公众股(“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交易;1998年度,公司获准发行110,000,000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并于1999年7月1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2001年10月-2002年03月,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先后从原单一控股股东广东科龙(容声)集团有限公司取得此公司当时已发行总股份20.64%的股份,成为公司时任控股股东。2004年10月,广东格林柯尔受让顺德市信宏实业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此公司5.79%的股权,受让后广东格林柯尔持有此公司的股权比例增加至26.43%。2005年9月—2006年4月,海信空调受让广东格林柯尔所持有的此公司26.43%的股份,并于2006年12月完成过户登记手续,海信空调成为此公司控股股东。根据此公司2009年8月31日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经2010年3月23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0]329号《关于核准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及向青岛海信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批复》、证监许可[2010]330号《关于核准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公告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报告书并豁免其要约收购义务的批复》的批准,同意此公司向特定对象青岛海信空调发行362,048,187股人民币普通股(A 股),用于购买青岛海信空调持有的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100%股权、海信(浙江)空调有限公司51%股权、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日立”)49%股权、海信(北京)电器有限公司55%股权、青岛海信模具有限公司78.70%股权以及青岛海信营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信营销”)之冰箱、空调等白电营销业务及资产;2010年度,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A股)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业务完成,公司向青岛海信空调定向增发362,048,187股股份,新增股份于2010年6月10日上市发行。2010年6月30日公司注册资本由992,006,563.00元变更为1,354,054,750.00元。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公司股本总数1,354,054,750.00股,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354,054,750.00元;其中,青岛海信空调持有此公司股权比例为45.22%。公司经营范围:冰箱、空调器及家用电器的制造和销售业务。 二海信科龙基本财务指标

科龙电器的审计案例分析报告

科龙电器地审计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科龙电器全称为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于年月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成立.年月日,公司地股境外公众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交易;年度,公司获准发行股人民币普通股,年月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科龙主要开发、制造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产品内、外销售和提供售后服务,运输自营产品.公司有关高管情况为:刘从梦为现任代理董事长兼总裁,原董事长为顾雏军.顾雏军同时有一家全资所有地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并且是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及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地董事长.b5E2R。 年月底,科龙电器同时在深港两地公告,广东科龙(容声)集团有限公司将所持有地万股法人股份转让给顾雏军全资所有地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转让价为亿元人民币,年月,格林柯尔公司占科龙股份数为%,到年月增至%.年月日,公告显示,科龙电器现有董事会将有变动.同时,顾雏军提早入主科龙董事会.年月日,股权转让完成.p1Ean。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负责科龙、、年度报表地审计,年和年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其出具地保留意见均与科龙现金流无关,年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年月出具了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后辞去了审计师职务.科龙现任审计机构为深圳大华天诚会计师事务所、德豪嘉信会计师事务所.DXDiT。 顾雏军从注册成立顺德格林柯尔地那一刻开始,就已经瞄准了科龙.他先是利用从科龙电器划拨地亿元资金,采取反复对倒、反复划账地方式注册顺德格林柯尔,并使其从表面上符合《公司法》地相关出资规定.打造好了顺德格林科尔这一购并平台后,科龙电器地梦魇也开始了.RTCrp。 年在江西南昌,没有任何实力进行投产地格林柯尔通过信口开河地承诺诈骗国有土地,并骗取了本应由科龙电器全资子公司江西科龙获取地优惠土地使用权相关利益.年开始,顾雏军私自以广东科龙电器名义在广发银行开设秘密账户,并先后违法划转资金高达亿元.年没有实际履约能力地深圳格林柯尔通过关联交易从科龙电器中吸取万元地销售款,同时强买强卖,以其他公司地名义强行出售制冷剂给科龙电器,诈骗货款万元.为了掩盖罪行,顾雏军开始利用编制虚假银行收付款凭证、银行存款账簿记录、银行对账单等低劣地手段,隐瞒每笔资金地转入转出,同时伪造公司印章,虚构科龙地销售收入,并且通过少提坏账准备、少计诉讼赔偿等编制虚假报表.这些行为使得近几年科龙电器地财务报告严重失实:年、年、年分别虚增利润亿元、亿元、亿元;年地现金流量表少计“借款收到现金”亿元,少计“偿还债务所支付地现金”亿元,多计经营活动产生地现金流量亿元.年月份,格林科尔集团老总顾雏军被拘.证监会公布地顾雏军几宗罪是“财务造假、虚假信息披露、通过关联交易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有专业人士指出,财务造假和虚假信息披露是手段,其最终地目地是为了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因此,顾雏军地问题集中起来,就是“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问题.5PCzV。 年月日,中国证监会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责任人地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做出行政处罚与市场永久性禁入决定.这是新地《证券市场禁入规定》自年月日施行以来,证监会做出地第一个市场禁入处罚.jLBHr。 二、科龙财务舞弊手法分析

科龙审计失败谁之过

科龙审计失败谁之过

科龙审计失败谁之过 近期,业内有专家对于科龙电器的审计方------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操守进行公开质疑,对科龙进行审计的两位德勤的签字会计师也被指存在疑点,更有科龙小股东表示要起诉德勤,为其投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随着科龙风波的深入,会计师的职业操守再次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李伟:科龙审计失败谁之过如果指控为真的话,那么德勤失陷科 龙就是一起典型的独立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案例。从证券市场近年来发展的实践来看,由审计失败导致的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层出不穷,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如安达信、中天勤等甚至遭受到了灭顶之灾。如果说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是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道防线,那么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则是防范会计失真和可能的舞弊行为的最后一道关卡。审计失败不仅可能会导致证券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投资者的重大损失。而且由于注会行业具有极强的外部性,一起审计失败往往会对整个行业的声誉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防范审计失

败。导致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因素很多,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曾总结过其中最重要的十大因素。但根据审计学权威阿伦斯的定义,审计失败主要包含两大条件:一是审计结果是错误或者不恰当的。二是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没有遵循独立审计的原则,或者审计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过错甚至欺诈行为。科龙目前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似乎只是冰山的一角,但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德勤的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失误。例如,倒顾三人团中的朱德峰所提出的科龙销售收入确认问题,就体现出德勤未能恰当地解释和应用会计准则,同时这也说明德勤未能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些都是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常见原因,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德勤的职业能力和操守提出怀疑。如果我们考虑到去年郎顾之争时郎咸平教授针对科龙财务处理方式提出的疑问和其后德勤的缄默,我们有理由相信科龙财务方面还存在着更严重的问题。审计失败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要想从根本上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必须依赖于管理机构、上市公司、社会舆论、投资者和会计师行业等的共同努力。更为重要的是,要从制度上保证会计师们能充分行使其权利,严格地

(整理)审计失败案例.

【1】 科龙审计失败谁之过 近期,业内有专家对于科龙电器的审计方------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操守进行公开质疑,对科龙进行审计的两位德勤的签字会计师也被指存在疑点,更有科龙小股东表示要起诉德勤,为其投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随着科龙风波的深入,会计师的职业操守再次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 李伟:科龙审计失败谁之过 如果指控为真的话,那么德勤失陷科龙就是一起典型的独立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案例。从证券市场近年来发展的实践来看,由审计失败导致的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层出不穷,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如安达信、中天勤等甚至遭受到了灭顶之灾。如果说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是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道防线,那么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则是防范会计失真和可能的舞弊行为的最后一道关卡。审计失败不仅可能会导致证券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投资者的重大损失。而且由于注会行业具有极强的外部性,一起审计失败往往会对整个行业的声誉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防范审计失败。 导致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因素很多,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曾总结过其中最重要的十大因素。但根据审计学权威阿伦斯的定义,审计失败主要包含两大条件:一是审计结果是错误或者不恰当的。二是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没有遵循独立审计的原则,或者审计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过错甚至欺诈行为。科龙目前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似乎只是冰山的一角,但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德勤的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失误。例如,倒顾三人团中的朱德峰所提出的科龙销售收入确认问题,就体现出德勤未能恰当地解释和应用会计准则,同时这也说明德勤未能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些都是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常见原因,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德勤的职业能力和操守提出怀疑。如果我们考虑到去年郎顾之争时郎咸平教授针对科龙财务处理方式提出的疑问和其后德勤的缄默,我们有理由相信科龙财务方面还存在着更严重的问题。 审计失败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要想从根本上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必须依赖于管理机构、上市公司、社会舆论、投资者和会计师行业等的共同努力。更为重要的是,要从制度上保证会计师们能充分行使其权利,严格地遵循独立审计的根本原则展开各项审计工作,这才是化解审计风险之根本。 余运彪:会计师应当恪尽职守

科龙审计失败谁之过

(2010-05-07 13:04:12) 转载 分类:会计经济园地 标签: 杂谈 近期,业内有专家对于科龙电器的审计方------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操守进行公开质疑,对科龙进行审计的两位德勤的签字会计师也被指存在疑点,更有科龙小股东表示要起诉德勤,为其投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随着科龙风波的深入,会计师的职业操守再次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 李伟:科龙审计失败谁之过 如果指控为真的话,那么德勤失陷科龙就是一起典型的独立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案例。从证券市场近年来发展的实践来看,由审计失败导致的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诉讼层出不穷,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如安达信、中天勤等甚至遭受到了灭顶之灾。如果说良好的公司治理和内部审计是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一道防线,那么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则是防范会计失真和可能的舞弊行为的最后一道关卡。审计失败不仅可能会导致证券市场秩序的混乱和投资者的重大损失。而且由于注会行业具有极强的外部性,一起审计失败往往会对整个行业的声誉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提高上市公司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防范审计失败。 导致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因素很多,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曾总结过其中最重要的十大因素。但根据审计学权威阿伦斯的定义,审计失败主要包含两大条件:一是审计结果是错误或者不恰当的。二是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没有遵循独立审计的原则,或者审计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过错甚至欺诈行为。科龙目前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似乎只是冰山的一角,但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德勤的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失误。例如,倒顾三人团中的朱德峰所提出的科龙销售收入确认问题,就体现出德勤未能恰当地解释和应用会计准则,同时这也说明德勤未能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些都是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常见原因,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德勤的职业能力和操守提出怀疑。如果我们考虑到去年郎顾之争时郎咸平教授针对科龙财务处理方式提出的疑问和其后德勤的缄默,我们有理由相信科龙财务方面还存在着更严重的问题。 审计失败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要想从根本上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必须依赖于管理机构、上市公司、社会舆论、投资者和会计师行业等的共同努力。更为重要的是,要从制度上保证会计师们能充分行使其权利,严格地遵循独立审计的根本原则展开各项审计工作,这才是化解审计风险之根本。

科龙公司舞弊案分析

科龙公司舞弊案分析 [键入作者姓名]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引言 (3) 案例介绍 (4) 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 科龙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分析 (7) 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9) 从科龙案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预防 (10)

摘要 西方会计界对财务舞弊的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内容涵盖了所有领域。对我国的财务舞弊防范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特别是财务舞弊影响因素、预警或征兆等方面的研究对我国的审计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其研究成果是以比较完善的外部经理人市场、外部董事市场为前提的,未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对解决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财务舞弊的研究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具体国情进行展开。而我国会计界对违规性会计失真(即财务舞弊)的相关理论研究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会计信息失真、报表粉饰的治理方面,仅对治理工具进行了简单罗列,并没有考虑其在我国具体政治经济环境下的实用性问题。财务舞弊的研究应该触及财务舞弊解决的实质,即如何解决问题。而立足中国国情、解决问题正是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关键词:科龙公司;财务舞弊;防范对策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和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关注。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不仅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收益,还严重扰乱了各国正常的经济秩序,给世界经济稳定有序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从国外看,安然公司、世界通讯公司、施乐公司等许多知名公司相继传出会计丑闻,让世界震惊。在一系列丑闻中,全世界最大的能源交易商安然公司破产了,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会计公司破产了,美国第二大长途电信营运商世界通讯公司也破产了。在国内,从 1993 2009年,共有几十家上市公司因财务报告舞弊而受到监管部门的调查和处罚。令人震惊的舞弊案件如银广夏、琼民源、蓝田股份、东方锅炉、广东科龙等舞弊金额巨大,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对中国股市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本文结合对广东科龙公司财务舞弊案调查中得到的信息,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方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识别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技术,以希望能对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有所帮助。

德勤在科龙事件中的角色分析

财务案例分析

德勤在科龙事件中的角色分析 摘要:在科龙重大财务造假行为曝光后,为其提供审计服务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难辞其咎。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德勤在科龙审计中的失败,德勤究竟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成为近年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我们必须理性地分析德勤未能发现科龙的财务造假行为的原因,是因为审计的固有局限还是由于德勤审计未尽职,违反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存在审计失误,造成审计失败。以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审计准则为依据,以注册会计师应有的合理的职业谨慎和职业怀疑为标准,通过对德勤“科龙门”一案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德勤的确存在一系列的执业过失,应为此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和法律责任。 关键词:德勤,科龙,审计失败,审计责任 一、科龙被发现亏空的经过 2001年,顾雏军入主科龙电器后,当年发生巨额亏损。由于已是两年连续亏损,科龙电器处于退市边缘,属于高风险上市公司,成为交易所和证监会的重点监管对象。随后的2002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变化不大,却实现了较大盈利,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对此,深圳证券交易所进行了专题研究,认为公司存在一定风险,提请证监会进行核查。 二、德勤的作用 德勤为科龙审计了02年-04年年报。其中,德勤对科龙02年度和04年度年报出具了保留意见。为科龙03年度会计报表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律师认为,这意味着德勤认为科龙03年报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科龙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德勤为科龙两次披露的02年报都出具了保留意见,但意见与中国证监会调查发现的虚增收入、少计费用等并不明确相关。 三、德勤审计科龙过程中存在五处“硬伤”: 一是德勤对科龙电器存货及主营业务成本执行的审计程序不充分、不适当; 二是德勤在存货抽样盘点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职业谨慎,确定的抽样盘点范围不适当,执行的审计程序不充分; 三是德勤在对应收账款及主营业务收入审计过程中执行的程序不充分,函证方法不当; 四是科龙电器与农行广东某分支机构的票据未清算彻底,德勤对此事的审计不充分;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目录 1 绪论 (2) 1.1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 1.2论文研究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2) 1.3创新之处 (2) 2 审计失败概述 (3) 2.1 相关理论基础 (3) 2.2 国内外审计失败典型案例 (6) 3 万福生科审计失败案例 (9) 3.1 背景资料万福生科公司简介 (9) 3.2 证监会对中磊会计事务所及万福生科处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万福生科事件始末 (9) 4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原因分析 (14) 4.1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的现状、特点及后果 (14) 4.2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社会环境方面分析审计失败原因 (15) 5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防范策略 (20) 5.1 审计主体方面 (20) 5.2 审计客体方面 (21) 5.3 社会环境方面 (22) 6 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24) 6.1 研究结论 (24) 6.2 局限性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案例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的发展和深入,为了更好适应新经济形势下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需要,企业的审计项目也越来越频繁,所以在现如今资本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申请注册会计师也显得尤其重要,并且会计审计报告在资本市场中也占据重要地位。但时有发生的审计失败事件也引起了人们对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失去信任。如万福生科、科龙电器、新大地、绿大地、蓝田股份公司等都发生过审计失败的情况,政府相关部门对此做出了严厉的惩罚,同时这一现象也遭到广大群众的严厉指责。同时也把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危机推向了风口浪尖,本文通过对审计失败案例的分析,从审计失败原因出发,随后从不同角度分析,研究出降低审计失败的对策,对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审计主体;审计客体;社会环境 Case analysis on the failure of the CPA audit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enterpris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under the new economic situation, CPA industry is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significant role in capital market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market makes people increase demand for the audit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audit report. However, a recent spate of Audit failure events caused an enormous breakdown of trust in CPA. For example, Wanfu Biotechnology, Xindadi Biotechnology, Green Land Biotechnology and other audit failures exposure to the public,which confronted to severe punishment and censure from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the public. We have to put emphasis on this kind of issue and avoid the similar situation happen agai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evere situation of audit failure and the potential reasons though the cases from home and abroad in the recent years. At the same time, making a detail analysis of Wanfu Biotechnology, buil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audit failure. To improve the market regula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industry of CPA has, prevent audit failure in the future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value. Keywords: CPA, Audit failure, Audit subject, Audit object,social environment

科龙电器及格林柯尔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科龙电器及格林柯尔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一、舞弊事件发生的导火索 2005年4月29日,科龙电器公布2004年年报:亏损6,000多万元,这与 上一年盈利2亿多元的业绩形成巨大反差。5月,中国证监会就此问题立案调查。 二、证监会立案调查情况 2005年5月11日,科龙电器公告说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有消息表明,中国证监会调查组在2005年4月份即已进入科龙电器进行调查。从证监会对扬州格林柯尔收购襄阳轴承协议一直不予认可上可以看出,证监会对顾雏军 早已保持了警惕。 为了查明科龙电器的违法违规情况,证监会从多个省市证监局抽调了大量 的人员奔赴科龙电器。此外,江苏、湖北、安徽等地的证监局还对同属格林柯 尔系的ST亚星、襄阳轴承、美菱电器等上市公司进行了同步调查。 科龙电器案件的重要当事人之一顾雏军1959年生于江苏泰县,1981于年 江苏工学院动力工程系本科毕业,1984于年天津大学热能工程系研究生毕业。1985~1988年在天津大学热能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1988年9月发明格林柯尔制冷剂。1989年,在英国,顾雏军创办了顾氏热能技术有限公司,1995年12月,回国发展,投资5,000万美元在天津建成亚洲最大非氟制冷剂生产基地。2000年7月,以北京、深圳、海南和湖北4家工程公司为主体,格林柯尔科技 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发行2.5亿股,筹集资金5.45亿港元。以发行价计算顾雏军持有上市公司股权的市值折合人民币17.3亿元,加上他的非上市资产,其总身价应当在20亿元以上。从1989年只身赴海外到1995年回国创业,再到2000年成功上市,顾雏军11年挣了20多个亿。 2001年10月31日,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股权转让提示性公告,科龙电器公司第一大股东──原顺德市容桂镇政府所属的“广东科龙(容声) 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容声集团)”将总计20447.5755万股的法人股转让给原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公司,据科龙电器2001年中报显示,公司每股净资产 4.17元,而此次转让价格每股2.74元,转让价比净资产折价34%,共计转让 价款5.6亿元人民币。顺德市格林柯尔企业发展公司于2001年10月刚刚注册 成立,是专门为此项股权转让而成立。完成交易的过户手续后,格林柯尔企业 发展公司持有科龙电器20.6%的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容声集团持股比例 降为13.46%,成为第二大股东。科龙电器作为顾雏军从香港资本市场转攻内 地的第一站,从入主开始,顾雏军就没有停止对科龙电器的掏空行为,科龙电器的梦魇历程也自此开始。 顾雏军从注册成立顺德格林柯尔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瞄准了科龙。他先 是利用从科龙电器划拨的1.87亿元资金,采取反复对倒、反复划账的方式注册顺德格林柯尔,并使其从表面上符合《公司法》的相关出资规定。打造好了顺 德格林柯尔这一购并平台后,科龙电器的梦魇从此开始。2001年10月31日, 科龙电器在香港发布公告:公司大股东容声集团与顺德格林柯尔(顾雏军的私人

审计失败的思考_基于科龙电器的案例分析_陆菁琦

Jun.2016 57 Accountant 内控与审计 Internal Control & Auditing ◎文/陆菁琦 程姣姣 摘 要:近年来,随着蓝田股份、科龙电器、绿大地、紫鑫药业、万福生科等诸多审计失败案例的出现,事务所的形象受到严重的损害,审计失败的话题也备受关注。本文基于科龙电器的案例分析,利用舞弊三角分析审计失败背后企业舞弊的表现形式,并且从公司内部以及注册会计师两方面探寻审计失败的成因。 关键词:审计失败;失败成因;舞弊三角 一、审计失败的理论认识 (一)审计失败的定义 理论界对审计失败的概念是众说纷纭,没有统一的认识,主流的观点认为:审计失败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者漏报的情况下,审计师在执业中未遵守审计准则并出具了不恰当审计意见,且给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带来了有形及无形损失。 (二)经营失败的概述 经营失败指企业由于经济或经营条件的变化(如经济衰退、不当的管理决策或出现意料之外的行业竞争等)而无法满足投资的预期。在审计业务中,具体的表现为被审计单位,也就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在经营方面的失败,而不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在经营审计业务方面的失败。经营失败的极端情况是申请破产。 (三)二者的区别及联系 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在主体、形成原因以及结果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企业的经营失败并不一定导致审计失败,但有关研究表明,审计失败在很多情况下是源于经营失败。 二、案例背景介绍 科龙电器始创于1984年,顺德市容桂镇的潘宁在简陋的环境中带领百余工人开始了科龙电器的发展历程;1996年,科龙电器H 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乡镇企业;2000年公司在深圳交易所A 股上市。然而,自上市以来,公司便开始大额亏损,科龙的巅峰时代从此结束;2002年公司易主,当年就扭亏为盈,之后几年财务状况良好,直到2005年证监会介入调查。2006年7月16日,证监会对科龙电器及其负责人的违法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并同时给予永久性市场禁入的处罚。 存在严重舞弊行为的科龙在被调查前的那几年里,事务所为何未查出严重问题,到底是企业掩饰的毫无瑕疵还是 审计失败的思考 ——基于科龙电器的案例分析 事务所故意而为之?身为旁观者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本文通过透析科龙电器,挖掘舞弊的手段,总结审计失败的成因。 三、科龙电器财务舞弊手段透视 (一)舞弊的理论概述 舞弊存在是通常伴随着三种情况,俗称“舞弊三角”。1.舞弊的动机或压力。据了解,上市公司科龙电器在2000年、2001年已经连续两年亏损,根据《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出现连续三年亏损等情况,其股票将暂停上市,退市预警。因此,如果2002年年报显示继续亏损的话,公司将面临退市的风险。管理层为避免公司退市,虚增2002年利润,使其扭亏为赢。 2.舞弊的机会。舞弊的机会一般源于内部控制制度在设计和运行上的缺陷。科龙电器的董事长全权掌管公司的一切活动,其他内部监督机构形同虚设,所以,实施舞弊的机会很大。 3.为舞弊行为寻找借口的能力。只有舞弊者能够对舞弊行为予以合理化,舞弊者才能够做出舞弊行为,做出舞弊行为之后才能心安理得。科龙电器的管理层会认为实施这一行为是为了挽救上市公司,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综上,科龙电器存在舞弊的可能性。接下来本文将详细陈述科龙的舞弊手段。 (二)舞弊的手段 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进行舞弊的手段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公司会根据自身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舞弊,以到达目的。上市公司舞弊的主要方式是粉饰财务报表,操纵会计利润,误导报表使用者对公司业绩或盈利能力的判断;而其他公司主要是基于税收方面的考虑。总之,舞弊者根据目的不同,会采取不同的舞弊手段。下面具体揭露科龙电器的舞弊手段。 1.利用资产负债表项目进行舞弊 减值准备中坏账准备的可操作性最强,企业会计准则对坏账准备的计提没有具体要求,企业可自行确定计提的方法及计提的比例,这就给企业留下巨大的操作空间。对于应收账款数额巨大的企业,利用坏账准备金操纵利润效果很是显著。科龙公司采用了以后年度转回以前年度的减值准备来达到调高利润的目的。 2.利用利润表项目进行舞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