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工程验收标准71763

模板工程验收标准71763

模板工程验收标准71763
模板工程验收标准71763

1、模板安装的尺寸偏差

(1)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拼缝间隙±10mm。

(2)梁、墙、柱尺寸偏差+5mm,-5mm。

(3)底模上表面标高偏差±5mm。

(4)单根柱的垂直度偏差±8mm。

(5)相邻两板面高低差±5mm,预留洞中心线位置允许偏差为10mm,尺寸偏差为(+10,0)mm。

(6)表面平整度±5mm。

(7)通梁必须拉通线校正在一直线上,偏差在±5mm。

2、模板接缝处胶带条的粘贴,在板面模板铺设完毕后,应检查接缝间的缝隙,若缝隙较大的应采用胶带条来粘贴,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浆。粘贴时必须用扫帚或抹布把模板表面清理干净,然后才能粘贴胶带。

3、整个楼层板面模板铺设完毕后,必须把模板表面及梁内的垃圾清理干净,便于钢筋组绑扎钢筋。

所有模板加固完毕后,必须把留在下层楼面的木方、钢管、扣件、层板、钎丝、园钉、杂物等收清干净,便于主体组收浆。

4、模板的支撑、加固、校正

模板的拼缝不应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合模前要检查构件竖向接合处面层混凝土是否已经凿毛。

对通排柱模板,应先校两端柱模板,校正固定,拉通长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

柱子的加固箍间距为500mm~1000mm一道柱箍。

挑檐模板必须撑牢拉紧,防止向外倾覆,确保安全。

墙模板安装时,要使两侧穿孔的模板对称放置,确保孔洞对准,以使穿墙螺栓与墙模保持垂直。墙模板上口必须在同一水平面上,控制墙顶标高一致。

剪力墙的加固箍5道为宜,一般500mm设置一道墙箍,且侧面必须用剪刀撑(即侧面加两道斜撑),且斜撑间距为1mm左右,斜撑的固定点宜在浇筑板面混凝土时预埋结点。

1、模板拆除过程中,若发现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如蜂窝、麻面、狗洞、露筋及爆模等等)应停止拆模,立即通知项目管理人员或向主体班组、钢筋班组组长说明情况,以便及时提出解决方案或处理办法,一方面是为了对出现的质量缺陷做出修复,另一方面是不了减少相关的经济损失。

2、拆除模板必须满足拆除时所需混凝土强度,经工程技术人员同意,不得因拆模而影响工程质量。

3、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的75%,悬挑构件必须过到强度的100%才能拆除。依据同条件试件的强度来确定。

4、柱模及侧模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受损伤。在不掺入任何物质(如减水剂,缓凝剂等等)的情况下,一般24小时后可拆除。

5、模板拆除时,不得对楼层形成冲击,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应分散堆放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材料的清运。

6、卸料平台的搭设应是,先在已经挑出的钢管架上满铺方木,再在其上满铺层板,且两侧必须设置防扩围栏。

7、转到卸料平台上的模板,钢管不得堆的过高、过多,应边拆、边清、边运、边按规格堆码或清运到相应的地点。

8、模板拆除时,严禁下方有人进入,拆模人员必须站在平稳可靠的地方,保持自身平衡,不得猛撬,以防失稳附落。

9、必须按程序作业,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循序,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及支撑。

10、拆模时拆下的模板,有钉子的,要使钉尖朝下,经免扎脚。

三、爆模处理

木工班组模板拆除后,爆模处必须在项目管理人员规定的时间内按时按质完成,凿除后的梁、板、墙、柱必须经项目管理人员重新检查验收是否满足图纸设计尺寸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管理人员有权要求其重新处理或处于罚款。

凿除后钢筋露筋的,木工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用与原混凝土标号相同的水泥砂浆粉补。

四、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1、支撑楼层板面内架时,第一排横杆为扫脚杆,第二排横杆距楼层板面的高度大于等于,保证行人通过不碰头为宜。

2、搭设内架或铺设板面层板时,必须搭设两块以上的挑板,既能保证挑板能够承载足够的重量,又能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连接圆盘锯的电线必须是黑皮电缆线,不允许使用花线。与配电箱连接的一端必须接两箱或三箱插头,方便木工操作又能保证用电安全。

圆盘锯工作过程中,不得对准人,而是在操作人员的正前方或左右两侧。

4、铺设边缘模板时,若外架还不能保证操作人员工作面是安全的情况下,请不要急忙作业,待具备施工条件时再作业。

5、支模时,不得将零碎材料丢到水平兜网内和抛到楼下。

6、模板拆除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侧模,后拆底模的顺序。内架拆除必须从上到下逐渐拆卸,拆除的材料必须分散堆放即时转运。

7、洞口、临边防护

梁、柱、墙模板拆除并清运后,电梯井口、预留洞口、管道井口等必须设置防护栏杆并挂设水平、立面安全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