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哲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新部编版(黄万强)

哲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新部编版(黄万强)

哲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新部编版(黄万强)
哲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新部编版(黄万强)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济南外国语学校黄万强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落实课程标准3.7规定的“观察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领会世界是联系的。演示: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例,如生物链的存在,病毒的出现与人口密度、生活习惯、环境之间的联系”的要求。

【教材分析】

本框题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围绕这个主题分别讲述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和联系的多样性。第一层意思(第一段):通过太阳风暴对通讯的影响,说明生活中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并列举“名言”和引用“相关链接”,概括说明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到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任何事物都是在联系之中。进而指出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是对万事万物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关系的概括,所以把联系的概念定义为: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第二层意思(第2-3段):从两方面讲述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一是说明什么是联系的客观性,指出联系的客观性是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从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两种情况加以分析。二是指出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第三层意思(第4-5段):从两方面讲述事物联系的多样性,一是列举种种联系,并指出把握联系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二是指出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教学重点:联系的普遍性;教学难点: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

●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联系的含义。理解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能通过阅读教材内容,提高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通过阅读和讲述,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科学的联系观;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性;认识到与同学间互帮互助的重要性,注意处理与同学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一些有关事物相互联系的材料(如同学的互帮互助,环境对生活的影响,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采取的措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等)。

教师调查了解学生有哪些生活经验,初步提出了哪些问题。

【整体思路】

课前: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梳理教材的结构,搜集能够说明联系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的典型材料(包括事例、音像资料等),提出深层次问题。

课上:汇报自主学习成果,交流学习心得,反思学习,梳理学生提出的深层次问题,通过教学互动,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再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教学活动过程

【自主学习展示成果】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课题,我们已分组进行

了课前自主学习,下面我们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学习心得。哪个小组先发言呢?

学生代表杨岩岩:通过自主学习,我们了解到本框题的基本内容,本课题教材主要讲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这是联系的三个特点。另外,教材还讲了联系的定义,那就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我们在认识世界、看待周围事物的时候应当注意把握其中的联系,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影响,也要为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条件。2006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我们搜集到《世界气象日》宣传片,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

学生于晓治多媒体展示《世界气象日》宣传片(约2分钟)

学生代表于晓治:通过刚才的录像片我们看到自然灾害不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破坏,而且还严重危害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什么会发生然灾害呢?根据我们学过的地理知识,我们知道,发生自然灾害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这说明,自然界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也存在着联系,联系具有普遍性。由于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造成了破坏,大自然反过来也报复了人类。这还说明,联系是客观的。我们有两个困惑:(1)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如电脑和空气有什么联系?我和美国西海岸的一条鱼之间,(2)人类可以创造联系吗?发言完毕。(学生鼓掌)教师:刚才小组的汇报很精彩,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个问题:刚才同学的分析中提到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破坏,导致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那么,自然界又给予我们什么?

学生议论,踊跃举手,然后回答。

学生回答:(略)

学生回答:(略)

……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同学们之间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自然界内部、自然界与人类社

会之间存在着异彩纷呈的联系,整个世界就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人类离不开自然界,必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这不正是大千世界存在普遍联系的缩影吗?

教师:那个小组再进行汇报?

学生代表黄韶青发言:我们通过课前学习,了解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和多样的、有条件的,我们还梳理了本框题教材的基本线索,列表如下:

我们还搜集了一系列事例来证明联系的普遍性。如生物圈这一系统中,有许多元素存在,如森林、草原、海洋、动物、人类、农田、城市,这些元素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共同维持了生态平衡。再如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还有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使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仿佛成了一个小小的

村庄,普遍联系的观念已成为现代社会和现代人不可或缺的观念。

我们有一个疑难问题: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这好理解,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为什么还是客观的呢?发言完毕。(学生鼓掌)

教师:刚才小组的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事例来证明联系的普遍性,同学们还能举出哪些事例呢?

学生自由发言。(略)

教师:好,同学们举出的这些大量事例足以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哪个小组还发言?

学生代表牟笑天:通过自主学习,我们认识到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了解了联系的三个特点,知道事物存在和发展是有条件的,我们要重视这些条件,请大家来看材料:

多媒体显示:(配图片)

材料一:神六飞船花费了9亿元人民币,全是国家出资。100多个科研院所、基地、高校、工厂和3000多家单位、几十万科研人员直接参与了这项浩大的工程。

材料二:神六飞船的两名航天员进行多天飞行,并在轨道舱里开展空间技术试验。这无疑是非常复杂的空间技术,对航天员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重耐力训练、首次进行的大强度微重力生理适应性环境训练,是对航天员自我极限的最大挑战;进行连续5天5夜以负6度头低位平卧方式进行太空模拟训练,是对航天员顽强意志和惊人毅力的最大考验。

学生代表牟笑天发言:神六飞船发射成功,这里面包含了许多联系,说明了事物的联系多种多样。比如,神六飞船花费了国家9亿元人民币,在这里,国家财政投入和神六飞船之间就是直接联系,神六飞船的发射成功也离不开我国每一个纳税人的贡献,纳税人与神六飞船之间就是间接联系。另外,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神六飞船的发射成功,离不开强大的祖国,离不开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离不开航

天员的刻苦训练。这些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等等,是神六飞船发射成功的重要保证。发言完毕。(学生鼓掌)

教师:同学们在思考一下,在神舟六号研制制、发射、飞行和返回过程中,还存在着哪些联系?

学生:踊跃发言,如神六飞船本身存在的内部联系,如火箭和飞船之间,再如神六飞船的发射和天气有没有关系?任何一个失误都不能出现,做到万无一失,与伟大的民族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

教师:同学们揭示了神舟飞船存在的种种联系,说明了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还有哪个小组发言?

学生代表刘九龙:我们还有两个问题:(1)学习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呢?(2)我们可不可以把两个无关联的事物,变成有联系的事物?如果行,这与联系的客观性矛盾吗?

教师:还有哪个小组进行补充发言?没有了。

【反思学习探究问题】

教师:刚才有4个小组进行了展示汇报,同学们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初步了解了世界为什么是普遍联系的,初步树立了联系的观点,还梳理了本框题的主要知识,并能联系一些,说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分析和说明问题的能力。在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刚才各个小组提出的疑难问题,第一小组提出的问题是(1)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如电脑和空气有什么联系?我和美国西海岸的一条鱼,(2)人类可以创造联系吗?第二小组提出的问题是: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这好理解,但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为什么还是客观的呢?第三小组没有提出问题;第4小组提出的问题:(1)学习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到底对我们的

生活有什么帮助呢?(2)我们可不可以把两个无关联的事物,变成有联系的事物?如果行,这与联系的客观性矛盾吗?同学们考虑一下,以上这些问题是不是可以归纳为三个问题:(1)联系的普遍性,就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

(2)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为什么还是客观的?

(3)学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处?

教师:我们先来研讨第一个问题:联系的普遍性,是否就是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联系?电脑和空气有联系吗?我和美国西海岸的一条鱼有联系吗?

教师:那位同学能够解答这个问题?

学生刘晓旭:(略)

学生刘梦梦:(略)

学生自由发言若干。

教师:通过刚才同学的发言,我们是否可以梳理出以下思路:

(1)我们要正确地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不是个别事物具有的特点,而是一切事物所具有的普遍特性。普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普遍联系的三个方面的含义,我们也可以归纳出联系的含义,就是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空气和电脑存在真实的联系,这说明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就是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这也证实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3)联系的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着直接联系。因为联系具有多样性,如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等。许多事物

没有直接联系,但可能通过许多中间环节而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有时揭示这些间接联系的中间环节,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达尔文揭示的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就说明了这一点。但也不要走向极端,去无限制地尤其不要主观臆造联系。

(4)我们还要看到联系都是有条件的,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只有具备条件,事物之间才会发生联系。

总之,承认联系的普遍性,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联系的普遍性,要与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和条件性结合起来进行理解。否则,就会导致唯心主义和诡辩论。

下面我们来研讨第二个问题: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为什么还是客观的?

同学们知道,事物的联系就其与人类的实践关系而言,可以分为两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自在事物的联系,就是在人类诞生之前或在人类认识与实践活动尚未涉及的领域中存在着的联系,如木星与太阳之间的联系,它们当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人为事物的联系,比如火箭和飞船的联系、航天员和飞船的联系、航天工作者和飞船的联系,呈现着“人化”的特点,它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呢?请大家前后左右一个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展开讨论:(约2分钟左右)

教师:哪个小组先发言?

学生勇潇潇:我们认为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为火箭和飞船、航天员和飞船、航天工作者和飞船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他们的联系当然是客观的了。

学生王川:我喜欢航天知识,我看到一个资料,600年前,一位叫万户的明朝官员将自己绑在椅子上,两手各持一只大风筝,椅背上,47枚捆在一起的火箭被点燃,这位粉身碎

骨者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尝试用火箭飞天的人。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这说明只要我们想的到,就能够做的到,我们能够创造任何联系。我认为人为事物的联系并不具有客观性。

学生王琨:我不赞成刚才王川同学的发言,不能认为只要我们想的到,就能够做的到,600年前的万户不是粉身碎骨了吗?我们为什么不能上月球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不能任意创造的。

学生杨岩岩:今天我们为什么不能上月球,但将来我们一定能够登上月球,美国人能够上去,我们中国人就一定能够上去。只要我们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必要的条件,我国的“嫦娥工程”就一定能够成功。

其他同学自由发言:(略)

教师总结:(1)联系是客观的,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人类实践活动范围内由人们按照一定目的、计划或方案而形成或建立的联系,渗透着人的目的性、能动性,体现了人类的智慧,正如恩格斯所说:“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但这并没有改变或者取消联系的客观性。第一,从联系的产生看,它需要一定客观条件,没有一定的客观条件,联系就建立不起来。同时,任何联系的建立,必须符合客观规律,违背了客观规律,也建立不起联系。人不能随心所欲地制造联系。第二,从联系的过程看,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形成。第三,从联系的结果看,当某种联系建立起来之后,它就是一种客观存在,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神舟飞船的发射成功,不是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了吗?不是极大的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了吗?我们为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充满感情的)有的同学还提到了人能不能创造联系的问题,通过我们刚才的研讨,是否应当明确两点:一是人不能主观臆造

联系;二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像刚才同学提高的神舟六号飞船的发射所建立的中国人和太空的联系。

现在,我们在来看第三个问题:学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处?请大家思考一下,同位之间也可以交流一下。

学生:思考、交流约2分钟。

教师:哪位同学先发言?

学生周曼琼:(略)

学生李晓谕:(略)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今天,我们首先进行了自主学习的成果展示,同学们交流了学习心得,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初步感知,然后我们围绕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究,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了教材的基本观点,即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帮助我们树立起联系的观点,我们还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了掌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对于我们的生活所具有的指导意义。从小处着眼,我们每个人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那么,我们就要正确处理和周围的其他事物的关系,如同学之间,要建立团结互助的关系;要从自身做起,以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反过来,良好的校风、班风也促进每一个同学的成长。从大处着眼,有利于我们深刻理解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全面发展,就是全面推进做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建设;协调发展,就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

调。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指导方针,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我们今天所学习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就是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哲学依据之一。

让我们在走进生活,学以致用:

【走进生活体验践行】

多媒体显示:

人们在选择车号和电话号码上有时还颇费些脑筋,为了搞到末尾带有“518”、“888”、“666”“158”的车号和电话号码,人们不惜花重金交纳所谓“选号费”。

据有关媒体报道,有些中学生对网络算命深信不疑,在电脑上,找到一些网站,只要输入姓名、出生日期和出生时间,几秒钟,便可知道自己的人生、前途和婚姻。

你怎样看待这些现象?

点评:这节课在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科书、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对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尝试,较成功的走出了一条“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展示”——“问题反思”——“师生合作探究、共同提升”——“走进生活、体验践行”的教学路子、教学模式。这种教学路子,长期坚持下去,有利于充分发挥教科书引领教学的功能;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起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具有主动获取知识、搜集信息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一步步发展;能使师生间的合作探究,共同提高,真正落到实处,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但是,这是一条比较难走的教学路子,它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且思维活跃;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要求具备现代教学条件和手段;等等。整体上看这堂课,无论是教学活动实施,还是教学效果,都是较为理想的,达到教学预期,表现出明显的教学个性。

四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1.注重观点的形成,教学目标正确定位。

“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领会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课程标准》对这一框题“内容目标”

的规定。这节课,通过学生的自学和一系列教学活动实施,使学生了解联系的涵义,理解联系的三个特性(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搜集信息、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理解为什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核心问题,增强分析事物之间存在的联

系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以学科知识为支撑,最终目标树立联系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成为这节课的统领,教学注重学生联系观点的形成。“三维目标”和谐统一,目标定位无疑是切实的、正确的。从实际效果看,教学目标的达成都是高的。

2.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学生深层次的困惑问题,提升了教学效果

这节课的核心问题是,认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问题,树立联系的观点。

可以看出来,这节课实际上包括三个阶段: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交流阶

段;师生共同探究问题阶段。但主要的是第三阶段。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学生深层次的困惑问题。

学生课前自学阶段:学生在教科书的引领下,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前提下,基本上了解

了联系的涵

义,了解了联系的三个特性,并具有了初步的通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和发现问题、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但,对学生来说,这时的学习效果是初步的。

学生学习成果展示、交流阶段:学生展示、交流、讨论与教师设问引导、点拨、归纳

相结合,自

然现象、生活现象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更加系统、细致的贯穿出联系的三个特性,起到了强化学科知识的作用,为学生勾画出了整个世界相互联系的画面,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问题。

如果说通过前两个阶段的教学,学生获取了相应的学科知识,也具有了一定的能力,但三个深层

次的困惑问题还没解决,三个深层次的困惑问题不解决,学生就很难真正树立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老师学生共同探究问题阶段:上两个阶段学生获取的学科知识和一定的技能,为三个

深层次的问

题的解决提供了条件。要注意到:今天的课,围绕学生真正形成“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了这样一个教学系统………。

经过三个环环相扣的阶段性教学,尤其是经过第三阶段,对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对于教学效果,就有了一个大的提升。尤其是引导学生集中探讨:掌握一个哲学观点对生活的意义,更是增强了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学习哲学是管用的。这是一般教师做不到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是强的,自信心是强的,观点的树立是牢固的,学习的态度也是积极的。

3.较好的处理了观点与知识点的关系,教学内容具有观点的鲜明性、思想的深刻性、案例资料的鲜活性、文化底蕴的厚重性。

这也是创造性实施课程标准、创造性使用教科书的需要。

教学中,观点要统帅知识点,知识点要服务于学生观点的形成,教学要有观点的鲜明性:学生展示、交流,引导树立联系的观点;问题探究后,强调树立联系的观点;走进生活,体验用联系的观点看待社会生活现象;等。

教学要有思想的深刻性:如,在探讨“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的状态中,是否就是任何两个事物都是存在联系的”问题时,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联系的普遍性,教师在归纳时,引导学生从联系的真正内含,与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相结合上,来理解,联系的特性也是相互联系的。在探讨第二个问题“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为什么还是客观的”时,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联系的普遍性,教师在归纳时,引导学生从联系的产生、联系的过程、联系的结果三方面去分析。等。都对教科书的基本内容做了适当的加深,拓展,保证了思想的深刻性。

教学要有案例资料的鲜活性: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反映出大量的鲜活性案例资料。

教学要有文化底蕴的厚重性:哲学是学科的学科,学问的学问,启迪人的思维,给人以智慧,《生活与哲学》课更要有厚重的文化底蕴。

4.多途径、多方式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主要表现:

(1)在教科书的引领下,主动获取学科知识

(2)观察自然和社会,主动搜集信息、提取信息,尝试分析说明问题;发现问题,深层次的思考问题

(3)小组内部的合作学习,以及小组之间的交流、启发,共同探讨问题

教师的启发、引导、评价、归纳、提升和主流价值引导的一些关键点:

(1)课前学习,明确要求:

(2)适时设问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交流:

(3)问题探究,有好的切入点:

(4)及时的评价与归纳:鼓励学生参与,系统贯穿知识。

(5)指出核心问题,及时强调观点:

进一步提高的地方和需要再探索的问题:

1.教学互动、合作探究的有机性问题:新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力求实现学生现有生活

经验与教学内容的互动,书本知识与实践体验的互动,教学活动设计与提供基本价值标准的互动,学生发展需要与基本观点教育和价值取向引导的互动,信息资源给予与学生积极寻找的互动,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学习与教师点拨、指导的互动,等等。

2.教师的主动性问题。

3.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

4.教学时间的安排和有效利用问题。

(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周家亮)

新部编版八年级教材历史上册《 新文化运动》教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识记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主要阵地、代表人物、旗帜、活动基地;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究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在思想文化上开展的启蒙运动,是反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它动摇了封建制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弘扬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在国内外产生巨大的影响。 【重点难点】 重点: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讲坛上的教授》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蔡元培、辜鸿铭。你认识图片中人物吗?这场由众多学者参加的运动究竟是一场怎样的运动,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呢? 胡适陈独秀鲁迅李大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去了解吧! 二、新课讲授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本目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兴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省略 教师归纳总结: ①政治: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势不两立。

2017-2018学年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教案(部编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锋芒指向孔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有从海 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 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 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 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为什么 会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出现呢?今天我们一起 学习第12课:新文化运动,去了解吧!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教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本目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新文化运动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兴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省略 教师归纳总结: ①政治: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 提问:请同学们从教材中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阵地等基本要素? 学生回答:①新文化运动的时间是1915 ②新文化运动的标志是《新青年》的创办; ③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标导学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

?板书设计? 标志: 兴起代表人物 主要阵地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新文化运动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 提倡文学革命 积极: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影响 消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片面性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分析、对比,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了一个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能根据材料得出结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讨论法分组合作,课堂气氛活跃,且能对新文化运动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民报》的创刊 B.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C.《中外纪闻》的创办 D.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2、读图:与右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清末新政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近代中国,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在右图所示刊物上提出的著名口号是()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和科学”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4.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历程表述正确的是()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 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 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 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 5.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自强求富②维新变法③民主共和④民主、科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①③②④

6、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想,由空想而实际行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材料中所说的“世界的革命思想”指的是() A.马克思主义 B.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7、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查找有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资料,应选的刊物是() A.《新青年》 B.《申报》 C.《中外纪闻》 D.《民报》 8、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是指()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新文化运动》同步习题(含答案)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 1. 陈独秀被称为“文化伟人”“政治名人”,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文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A. 领导“百日维新” B. 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C. 发起新文化运动 D. 建立中国同盟会 2. 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 A. 《时务报》

B. 《新青年》 C. 《民报》 D. 《申报》 3.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以下是小张同学为“救治行动”寻找相关史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4. 陈独秀说:“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为此,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爱国运动 5. 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 “民主”与“科学” B. “自强”与“求富” C. “民主”与“共和” D. “扶清灭洋” 6. 新文化运动中,进步知识分子创办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有() ①《每周评论》②《万国公报》③《新青年》④《民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7. 以下正确反映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的是() A. 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北伐战争

B. 新文化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C. 五四运动--北伐战争--解放战争--抗日战争 D. 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8. 历史学家唐德刚谈到新文化运动时说:“白话文运动,在他画龙点睛之后,才走上正轨。”“他”指的是() A. 李大钊 B. 胡适 C. 陈独秀 D. 鲁迅 9. 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八曰,不避俗语。”该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A.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10. 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 B.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C. 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 D. 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材料题 1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5年,进步知识分子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向封建的旧思想、旧道德、旧意识、旧政治猛烈的开火,在国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孙风《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材料二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12课《新文化运动》知识点

部编版:八上第12课《新文化运动》 【学习目标】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 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课文解读】 知识点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 (2)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仅有政治制度的革新还不足以救中国,必须启发国民新的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国民的独立人格,彻底荡涤封建旧文化的毒害,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 背景延伸: ①政治: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反动势力妄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地社会性质,没有使中国独立富强)。 ②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 ③思想: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与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行径势不两立。 2.新文化运动的概况:

开始时间及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 口号:民主和科学 知识点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1)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针对尊孔复古的逆流,《新青年》强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代表作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2)提倡民主与科学 它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来的。 (3)抨击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代表作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延伸理解: 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就是要提倡新的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来反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是属于思想革命。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即文学革命。就是要通过简单、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去宣传资产阶级的民主、科学,从而扩大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力。 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初中部编统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12课【教学设计】《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 本课主要讲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的一场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中清王朝被推翻民国的建立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然而袁世凯称帝北洋军阀的分裂和混战使人们对中国的前途感到迷茫。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以引进新思想为主要目标,从民主、科学、文学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几大领域,展开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这场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中国人民更加执着地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也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 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及概况的学习,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2)通过对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学习与探究,使学生认识民主与科学的传播对于改造中国的积极影响,并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作为中国未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民主和科学的追求,也是个人健全人格,形成正确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要体现,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教学难点】 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 师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现,中国社会仍是一片黑暗,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来一度复辟帝制;国内军阀混战愈演愈烈;思想界还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国家形式越来越乱!面对混乱的国家形势和复辟分子掀起的尊孔复古的逆流,中国思想界爆发了一场空前的浪潮。 二、新课讲授 (一)新文化的背景 (1)袁世凯独裁,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破坏共和; (2)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和国; (3)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尊孔暗流涌动,新旧思潮冲突。 (二)新文化的兴起(课件展示) 目标:检讨中国传统文化,引进新思想 时间:1915年9月 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