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心理学串讲笔记

环境心理学串讲笔记



环境心理学串讲笔记
北大"环境心理学"听课笔记----gun排版整理

第一章 绪论
§1.1环境意味着什么
1.环境是:作用于一个生物体或生态群落上,并最终决定其形态和生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体。

§1.2环境心理学的界定
1. 环境心理学是:
(1) 研究行为与人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
(2) 研究物理环境和人类行为及经验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3) 它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还特别强调主体与环境作用的相互性。一方面强调人们怎样受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关注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反应。

2.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⑴ 将环境—行为及其关系作为一个单元整体来研究;
⑵ 研究是问题的指向。不仅要寻求问题的解决,也要力求寻找问题背后的规律性,建立起理解相似问题的理论框架;
⑶ 是一门交叉学科,背景多种多样,它的研究成员主体还是社会心理学家;
⑷ 从方法学的角度来说,环境心理学家采用综合的和折衷的方法,而且由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自变量,往往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需要控制和消除的“环境”,研究方法除常规的程序之外,还有些特别之处。

§1.3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提出:“人口增长的趋势永远快于生产的增长。如果不加控制,人口总是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料只能按照算数级增长,人口扩张到生活资料仅能够维持生存的极限时,就会出现饥饿、战争和疾病。”

2. 19世纪后半叶,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定义为一个新的学科领域:
生态学,它探讨个体、种群、群落、社会、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3.派克提出的人类生态学。

4.简述布伦斯维克的透镜模型。
(1) 他认为建构环境知觉时,主体起着非常主动的作用。
(2) 尽管我们从世界上接受的原始信息常常有缺陷或被误导,但当我们把得到的感觉信息与过去的经验结合起来时,就会导致对环境真实状态的评估。

5.生态心理学它是环境心理学的前身之一。强调物理情景在整合人类行为中的作用,兴趣集中在物理环境对生活在这一环境中的人的影响。

一、简述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1. 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美国医院联合会议(1964)上正式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
3. ①1970年,第一本环境心理学教材出版。 ②1981年创办了环境心理学杂志。
③美国心理学会议(APA)1978年正式成立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
4. 二十世纪60年代后期环境心理学出现,7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

如有关拥挤、认知发展),到了80年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

5. (1)环境心理学从理论上讲有六种理论框架:
① 即唤醒理论, ②环境负荷理论、 ③应激与适应理论、
④ 私密性调节理论、 ⑤生态心理学和行为情境理论、⑥交换理论等理论。
(2)新的研究成果关注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医院、学校、监狱、大型社区环境的特点。说明环境应激刺激、态度和行为对保护、犯罪、人口和灾难的问题的影响。

6. 最近这些年,环境心理学有如下特点:
(1) 更多的研究是在现场而不是在实验室进行的;
(2) 研究者都开始注意研究工作的连续性;
(3) 研究反映出日前工作所用的多重方法;
(4) 多学科间的合作越来越多。
7. 斯托考尔斯提出,在21世纪也许会在其他主题上有更突出的发展:
(1) 外层空间的生活和工作会有什么特点;
(2) 如何形成有效的政策,以减少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度消耗。
8. 将来的研究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 球环境变化;
(2) 群体间暴力和犯罪;
(3) 新的信息技术对工作和家庭的影响;
(4) 人们健康花费的提高,对促进健康的环境策略感兴趣
(5) 以及社会老年化进程。

9. 这门学科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1) 究人员不注意先前的文献,缺乏对以往研究的必要重复,缺乏知识的积累;
(2) 每个人的研究彼此孤立;
(3) 本学科的研究者没能充分关注其他领域的研究和理论;
(4) 经常、及时的回顾,综合研究成果的努力不够;
(5) 不注意理论的建构;
(6) 所用术语和概念的界定和使用缺乏一致性,并对此缺乏足够的注意;
(7) 对关键问题开展定期地开展开放的、有组织的争论不够。
10. 全球的环境心理学:
(1) 不同国家的环境心理学家使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但他们的兴趣和研究问题的特点是不同的;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往往面临共同的问题。
第二章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以物理环境作为关注的中心,这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通常要消除和控制的因素。
§2.1科学的研究
一、 概念
1. 科学的目标是控制、预测和理解。

2. 主试:就是实验者,即主持实验的人。他可以给被试发出刺激,通过试验收集心理学的资料。
被试,就是被实验者,实验对象。它接受主试发出的刺激并作出反应。被试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动物。

3.变量:指的是可以在数量上或性质上改变的事物的属性。一项心理学实验通常包括这三个方面的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额外变量。自变

量和因变量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因变量,也就无所谓自变量,反之亦然。

4.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和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因变量即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5.对因变量的选择和测量需要考虑以下主要的几个问题:
⑴ 因变量的可靠性(信度),即一致性;
⑵ 因变量的有效性即效度;
⑶ 因变量的敏感性。

6.如何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高限和低限效应?
(1) 不敏感的因变量有两类典型的例子,一类称为高限效应(天花板效应),即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过于容易,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没有什么差别,解决方法可采取加大任务难度。
(2) 另一类称为低限效应(地板效应),即要求被试完成的任务太难,所有不同水平的自变量都获得了很差的结果,没有什么差别,解决方法可采取减小任务难度。

7.额外变量:即在实验中应该保持恒定的变量。在确定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后,就应该使实验的其他因素保持恒定。

8.环境心理学有哪些研究类型?
根据研究的类型和所揭示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将研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
①实验研究、②相关研究和③描述性研究等。
(1) 描述性研究:通常是在研究的初期,利用各种数据取样的技术,通过观察(主要是现场
观察),客观的记录下一些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发生,它常常只能得到一些定性的结果。
(2) 实验研究:通常是改变一个或几个自变量,考察它们对因变量的因果效应。
(3) 相关研究:是通过测定一系列变量来考察这些变量相互关联的程度,以及从一个或几个
已知的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预测。
§2.2研究方法概要
1. 实验范式:即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
(1) 些实验范式只限于某一领域,而有些实验范式经改动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
(2) 环境心理学研究攻击的实验范式叫“假装电击”,即让一个被试相信它可以控制给予另一个人的轻微点击(作为惩罚的刺激),以被式给出的刺激的强度和频率作为度量攻击性的指标。

2.什么是准实验设计?
(1) 准实验设计是介于非实验设计和真实验设计之间的一种实验设计。
(2) 它对无关变量的控制比非实验设计要严格,但不如真实验设计对无关变量控制的充分和广泛。
(3) 通常准实验设计不易对被试进行随机取样。总的说来,准实验设计有三点不同于真实验设计:
① 有时对自变量(如被试特点的自变量)无法有意识地操纵;
② 不能严格地控制无关变量;
③ 无法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被试,也没有随机

地把被试分配到各种试验处理中。

3.时间序列设计: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同一现象连续地进行一系列观测,由此所得到的随时间变化的序列性数据称为时间系列,也称为时间序列设计。

4.举例说明收集数据的方法和技术。☆
(1) 观察:即将所见所闻客观地记录下来。在公开场合进行观察,这种观察并不冒犯人的秘
密性。进行不打扰被试的观察,过后要给予一定的解释和说明。在观察中,可以利用录像、照相、录音等作为辅助手段,以期得到更为客观而准确的数据。使用观察法的一个特殊方面是观察人们行为留下的痕迹,通过这些痕迹来构想他们的行为。
(2) 自我报告:是利用一些调查技术,让被试报告他们的行为、情绪等各种反应。如使用访
谈、问卷、量表等来揭示人们外显行为及对环境的评价和感受。
(3) 档案检索:各个国家、机构和个人都有很多档案资料,这些会为分析事物间的关系提供
重要的数据来源。如把城市的气象资料,警察局的犯罪事件记录等作为资料,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第三章 环境心理学的理论
§3.1环境——行为理论
一、为何唤醒理论、刺激负荷理论、适应水平理论和行为局限理论都可以归入应激理论的体系中?☆
1. 环境应激理论认为,
① 环境的许多因素都能引起个体的反应,如噪音、拥挤等都是引起反应的应激源。
② 应激源还包括工作压力、婚姻不合、自然灾害、迁移到另一个居住环境等,
③ 应激是指个体对这些环境因素做出的反应。反应包括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应。

2. (1)唤醒理论认为,
① 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都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唤起,增加人们身体的自主反应。
② 唤醒是由于大脑中心的网状结构被唤起,脑活动增加。
③ 唤醒其实就是激活处于“休眠”状态的各种身体活动,使它们达到活跃状态。
④ 唤醒是影响行为的中介变量和干预因素。
(2)唤醒与操作间的关系,可以用叶克斯—道德逊定律来解释。
① 按照该定律所描述的,操作的最佳状态是中等的唤醒水平。
② 当唤醒高于或者低于最佳水平点,操作行为都会越来越差。
③ 唤醒和操作任务是复杂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倒U形曲线来表示:对于复杂任务,偏低的唤醒水平是操作的最佳状态;而简单任务,需要较高的唤醒水平才有利于任务的操作。

3. 刺激负荷理论:又称为环境负荷或刺激过载理论。该理论主要关心环境刺激出现时注意的分配和信息加工过程。
(1)刺激负荷理论认为:
① 个体对获得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
② 当环境提供的信息量超过个体的加工能

力时,就出现超负荷现象。
③ 当环境刺激出现时,个体要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环境刺激的强度大、在预测之外,又难以控制,那么,个体需要投入的注意和分析判断能力更多。
④ 如果个体不能确定做出那种反映最恰当,那么就要分配更多的注意力在这个刺激上。
⑤ 刺激负荷理论认为,人对某个刺激的注意力不能持续不变,一段时间后注意力会暂时减弱,在这一段时间,就出现超负荷现象。
(2)避免定向注意疲劳症状(长时间高度注意某个目标,导致注意减弱)出现。

3. 行为局限理论:
① “局限”是指环境中的一些信息限制或者说干扰了我们希望去做的事。
② 环境提供的信息超出了个体控制能力的范围,从而对认知活动产生了干扰。当人们觉察到对环境的控制能力丢失,首先会引起负性情绪体验,这时,个体就希望重新获取对环境的控制力,这称为心理阻抗。当个体感到行为受限制时,心理阻抗可以消除环境对行为的限制。
③ 行为局限理论还认为,当控制环境能力的恢复失败时,可能会导致习得无助感。也就是说,当多次努力重新获得控制环境的尝试失败后,人们会认为对于环境是无能为力的,于是放弃了努力,并且“学习”认识到对环境的限制是无力改变的。
④ 因此,行为局限理论认为,环境对行为的限制包含三个基本的步骤:觉察到对环境控制的丢失、阻抗,以及习得的无助感。

4. (1)适应水平理论:
① 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某些机能来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
② 环境提供的刺激有一个最佳水平,然而,由于每个人过去的经验不同,所以要求的最佳水平也不一样。把这种最佳刺激水平的改变称为适应,当环境改变时,个体对环境反应的改变。
(2) 适应水平理论至少适合于解释三种环境刺激条件下的环境行为关系:
① 环境中的感觉刺激输入、② 社会刺激输入和 ③ 环境的改变运动。
(3)适应水平理论提出上述三种刺激可以在三个维度水平上发生变化:
① 强度; ② 刺激的多样性;③刺激的模式。
(4)调整:指个体改变与之互相作用的环境,让环境适合于个体的生存。
上述几种理论都可以纳入应激理论的结构体系中,如
① 刺激过载可以看作是应激的结果;
② 唤醒水平的提高是构成应激的一部分;
③ 最佳适应水平是应激反应的最终结果;
④ 行为局限是应激的标志。
应激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噪音、污染等环境刺激对人行为的影响。

二、生态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环境是处于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个体的行为都有一个时间和空间背景,也就是说存在一个整

合了的行为情境。

§3.2理论的比较与当前的理论框架
一、试对几种环境心理学理论进行比较。☆
(一)一般性和特殊性。
1.唤醒理论、刺激负荷理论和适应水平理论都具有一般性的特点。其中
① 唤醒理论的一般性最强,也就是说,唤醒理论认为,刺激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引起个体生理和心理唤醒水平的改变,因此可以推断行为将受到什么影响。
② 刺激负荷理论的特殊性要强一些,适应水平理论则是最具特殊性的一种理论。

2.在解释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时,一般性和特殊性是可以交替使用的。具有一般性的理论能够解释相同环境条件下,大多数人的反应,但是却掩盖了个体差异。

3.环境应激理论具有较强的一般性,也就是说,它可以推断环境中各种因素引起的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但对于某个刺激源引起的反应如何,以及个体应激反应的差异却难以解释。

4.局限理论是最具特殊性的一种理论。当行为局限理论认为的环境条件确实存在时,可以有效地预测这种环境下个体的行为。

5. 各种理论在解释环境—行为关系时,它们的分析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① 生态说是从群体水平上分析;
② 刺激负荷说是从个体水平上分析;
③ 适应水平理论则是从个体差异的水平上来分析解释环境对不同个体所产生的影响。

二、缓和变量指增加或减少情境影响的因素。

三、中介变量指对环境条件反应的内部知觉,认知和情感过程。

第四章 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
1.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根据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
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类。
2.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过去的经验与各种感觉结合而形成的。
3. 感觉:主要以生理机能为基础,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因而有较小的个体差异。
知觉:是纯心理性的,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4.1环境知觉
一、概念:
1.环境知觉:是从对环境中个别刺激的加工开始的。通常会经过刺激的觉察、刺激的辨别、刺激的再认和刺激的评定过程。
2.环境知觉包括:认知的(思维的),情感的(情绪的),解释和评价的成分。
3.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个体对环境的知觉敏感性会发生变化。如果刺激恒定,反应越来越弱称为习惯化。这种习惯化对嗅觉刺激、味觉刺激、噪音、光、压力、温度等都可发生,与对环境的适应有关。

二、简述环境知觉理论。
1. 环境知觉可以通过两个过程完成,(1)自上而下的过程,即概念驱动;
(2)自下而上的过程,即数据驱动。
2. 格式塔理论认为:我们的脑以一种主动的方式对刺激进行建构,提

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原则。
3.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即生物个体要寻找能使它们有最大程度生存的
机会。这种理论也称为生态学观点,
① 认为人类天生具有知觉环境中对他们有功能价值的方面。
② 知觉中学习和经验的重要结果是关于我们周围环境的假设的发展,这种假设有时会导致误会知觉或错觉。
4. 概率功能主义:即布伦斯维克的透镜模型,它是布伦斯维克用数学来描述个体知觉过程的
一个模型。
① 当对包含多维度刺激的大环境作判断时,我们会给不同的刺激线索赋予不同的概率值,并对一系列散在的环境信息过滤,重新结合成有序统一的知觉。
② 个体利用可能歪曲的信息对环境的真实特征作一可能性的判断。它强调知觉是一个概率计算的过程,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

§4.2环境认知
1.环境认知应该是:“知道环境或具有环境方面的知识”。它是指人对环境的储存、加工、理解以及重新组合,从而识别和理解环境的过程。主题在于环境知识如何获得并进行加工的过程。
§4.3认知地图
1. ☆什么是认知地图:
(1) 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2) 是一种对局部环境的综合表象,既包括事件的简单顺序,也包括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的信息。
2.试述研究认知地图的方法。☆
⑴ 画草图:运用一系列问题请某一环境中的个体勾画出来他头脑中对这一环境的表象。
⑵ 对某一环境进行图示反应。再认一个人心理贮存的环境图像。
⑶ 再认任务:除了画草图,还请被试报告他们是否能找出,在一些不熟悉地方的图片中,插入一些标志的图片。
⑷ 距离估计并建造统计意义上的地图:不用画草图,而是通过让被试简单地估计一个环境中两个地点间的距离。

3.认知地图的五种关键维度:路径、边界、区域、结点及标志。
(1) 路径:人们在环境中所使用的行进通道,如街道、河流、地铁线、步行街等;
(2) 边界:不一定是线性成分,但倾向于是线性的,有限定和封闭的特征,象墙、法定的边
界,海岸线等;
(3) 区域:是认知地图中较大的空间,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宿舍区”、很多国家
中的“中国城”等;
(4) 结点:行为较为集中的点,它连接主要的路径,或者是几条路径的终点,或者是路径在
此处中断,如交叉路口、车站广场、交通枢纽等;
(5) 标志:人们用作参照点的突出特征、明显的界标和标志,通常从较远处就可以看到。

4.试分析认知地图可能的错误。☆
(1) 认知地图中有时会丢失一些环境表征或表征的

不完整的现象,这种错误被称为简单化。
(2) 常见的错误是失真,即地理特征、方位以及距离上的不正确表征。除了减少、丢失某些成分,还会出现添加的错误。

5.简述认知地图的影响因素。
(1) 对环境的熟悉程度,个体的社会阶层及一些个体差异特征都会影响认知地图的特点。
(2) 环境熟悉程度对认知地图的影响表现在对环境越熟悉,认知地图就越完善,越清晰,细节越多,也越接近自然。
(3) 社会阶层对认知地图的影响,表现在中产阶级或高阶层的个体对自己所处环境的认知地图较正确。
(4) 在个体差异的各因素中,认知地图的性别差异比较明显。总体上男性的视空技能优于女性。

6.认知地图是如何获得的?☆
⑴ 个体认知地图的发生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周围环境探索经验的增加,儿童逐渐具有了参照系统。7岁左右开始具有了与成人差不多的认知地图。空间环境的表征需要4个连续发展的阶段,
① 即注意并记住路标; ② 构建路标之间的路径;③对一些路标和路径形成组块、群集;④ 这些组块、群集再与其它特征一起整合进总体认知地图的框架中。

⑵ 成年新的认知地图的获得。
① 对于成年个体,与儿童对环境发展出认知地图的阶段基本一致。
② 不同在于成人到一个新的环境,利用出版的地图,有助于很快建立起这一环境的认知地图。
七、我们如何记忆认知地图?
1. 每个人的认知地图代表了它对其环境的理解。物理环境的某些特征可能使其知觉得更为重要或更加突出,于是也就更可能在记忆中储存。“易辨认性”。
2. 认知地图是如何表征的:我们可以从心理表征的确切形式和记忆、提取过程的组织和结构上来讨论。
3. 关于表征的形式,对空间知觉的表征形式,在我们的记忆中是环境的“心理意象”或“心理图片”,即模拟的表征,就象环境的一些幻灯片储存在我们的脑中一样。
4. 另一种观点认为,在我们的脑中储存的是整个基于意义的命题和陈述。环境中的成分用一些概念来代表,每个概念与其它的概念由可检测的联系联结在一起。在记忆中,但我们可以使用这种命题网络很快构成模拟表象。
5. 关于记忆的结构,常常会采用将它们组织成有意义的一个个小的“组块”,每个群集也许由“参考点”代表,参照点是群集内用符号代表所有位置的“最好的例子”。这些组块或群集以某种序列的方式储存在脑中。
6. 总之,认知地图在脑中记忆的表征形式有两种,一是类似于外界环境的心理图像或意象;另一是命题式的,是基于数据意义基础上的贮存,表征为几个概念的表述。


§4.4寻路
一、简述哪些情境特征会促进寻路。
1. 寻路是非常复杂的活动,包括计划、决策、信息加工,所有的这些都依赖于理解空间和心理控制的能力,这种能力即为空间认知能力。
2. 研究表明,三方面的情境特征可以促进寻找路径,它们是:
(1)不同地点和位置的可区分性,(2)视觉接近的程度 (3)空间规划的复杂性。
① 可区分性:是指邻近位置、地点如果相似性少,就不容易混淆;
② 视觉接近的程度:是指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一眼看到,也有助于定位;
③ 空间规划的复杂性:是指交叉路口结点越少越简单,就越不易迷失方向。

二、简述促进空间行为的方法。
1. 学习即对环境的探索经验,可以促进认知地图的形成和完善。
2. 如何改进老年人寻找路径的能力。老年被试到一陌生的老人护理院里,被分成三组:
(1) 第一组对这一环境的熟悉过程是被人引导的个别参观;第二组以亲身参观同样的顺序看幻灯或电影,并同时可以参观这个环境的三组模型;第三组是控制组,直接要求找到某一地点。
(2) 结果发现,前两组的被试的找路成绩好与控制组。这表明,探索、看照片、看模型这些空间学习,都可以促进空间行为及认知地图的获得。

三、什么是指路地图?
1. 一些空间规划比较复杂的大型广场、博物馆、地铁总站、购物中心,为了便于人们的寻路行为,在一些交叉路口、结点上都设置有“你在这里”的指路地图。
2. 应遵循几个简单原则:
⑴ 与周围环境具有结构匹配性;
⑵ 方位指向不一定是地理坐标系统,是自我指向的参照系统。
四、试述认知地图和指路地图的异同。
1. 指路地图与标准地图的相同之处在于:各种特征与周围实际环境的相应和一致。
不同之处在于:指路地图的方位不一定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只要是在自我指向时,图示位置与周围环境结构匹配就可以了。
2. 指路地图也不同于认知地图。
① 标准指路地图的各方面是客观的,不能任意添加、减少、歪曲。
② 认知地图是主观的,很多主客观因素会影响它的准确性和对客观环境的吻合程度。

第五章 气候与行为
一、 概念:
1. 周围环境:是指我们周围摸不到、看不见的一些稳定的环境特征,如声音、温度、气
味和照明。周围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情绪作为中介变量产生的。
2. 莫若比安:提出了环境负荷的概念——它指环境给个体传递的信息量。
3. 环境负荷有三个特征:环境信息的强度、新奇性、复杂性。
4. 按照感觉信息量的不同,环境负荷可以分为①高负荷环境②低负荷环境。
(1) 高负荷环境指

环境输入的感觉信息量多;
(2) 低负荷环境指周围环境输入的信息量少。
(3) 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高负荷环境导致更高的激活水平。

§5.1地理和气候决定论
一、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
1. 天气是指相对快速的冷热改变或是暂时的冷热条件。
2. 气候则是指一般情况下具有的天气状况或长期存在的主要天气状况。
3. 区分清楚二者的不同是十分重要的,
① 因为它们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② 其次,在研究天气对人的影响时,控制一些文化和社会因素要比研究气候对人的影响时更难以控制。

二、关于气候与行为间的关系,主要有哪些观点?
1. 气候决定论认为:气候决定了行为的范围。谈到气候决定论时,必然会联系到地理决定论。
很难把它们分割开,地理位置决定了气候。
2. 气候可能论认为;气候对行为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它限制了行为可能的变化范围。
3. 气候概率论认为:气候不是导致某种行为产生的决定性因素,但是它决定了某些行为出现
的概率比另一些大。


§5.2温度与行为
一、周围温度与有效温度的区别。
1. 温度可分为周围温度和有效温度。
2. 周围温度是指周围环境或大气的温度,是实际的客观温度;
3. 有效温度是指个体对周围温度的知觉,是个体的主观感受。
二、核心温度:是指个体身体内部的温度知觉。
三、环境适应性:指适应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适应环境指适应环境中的某种特别刺激。
四、最适温度:又称为有效温度,它是通过对湿度和温度共同作用带给人的舒适水平来测量的。

五、一般来说,如果在温度高于32℃的环境中超过2小时,对于没有达到环境适应性的个体,会影响智力任务的操作。然而,有一些研究却得出结论,认为热不会妨碍操作行为,相反有助于任务的完成。

六、试阐述热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1. 随着温度的升高:
(1) 操作先受到妨碍,后受到促进。
(2) 对于警觉性任务的操作,
① 当温度升高打破了身体原来的热平衡系统后,操作行为受到影响;
② 之后,由于身体调节机制的作用,重新适应了新的温度,这时操作行为又得到提高。
2. 总之,长时间在热环境中会妨碍智力型任务的操作;
(1) 在热环境中的时间稍短一些,完成机械操作会受到干扰,
(2) 但是对警觉性的任务则可能先产生干扰,随后得到促进。

3. 根据各种研究结果,一般来说,
(1) 当温度低于4℃或高于32℃;或者风速大于7米/秒时,工作效率下降。
(2) 温度在11℃—25℃之间时,进行体力劳动效率最高;
(3) 脑力劳动的最佳温度是15℃、20

℃、25℃;
(4) 当温度高于40℃时,无论哪种工作,质量都大幅度降低。

4. 当周围环境温度过高,人们体验到热带来的不愉快时,人际吸引降低
(1) 较热的地方暴力犯罪率要高。
(2) 在某些情境中,热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具有“分享效应”,也就是说,是否与他人在同样温度条件下,是影响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因素。
5. 高温降低了攻击性:
(1) 巴伦和贝尔用“消极情感逃离模型”来解释这种现象。
(2) 消极情感可能是热和攻击性的一个中介变量,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倒U形曲线来表示。在U形的某一段区间内,消极情感增加了攻击性行为;但是超过这一个区间,攻击性随消极情感的增加而下降。

6. 热使利他行为减少。热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较复杂,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需要帮助者的长相、热引起人的好或坏的情绪体验等。

七、如果长时间在冷环境中,可能会造成两种损伤:冻伤和体温降低。
八、冷和健康似乎没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当有足够的保暖措施和庇护地方时,低温对健康不会有危害。
九、冷对人们社会行为的影响如何?
1. 1977年的实验室研究发现,当温度在16℃左右时,被试的消极情绪更多。
2. 与热的影响相似,当负性情感为中等水平时,随温度的下降攻击性增加;但当负性情感很强时,随温度的下降攻击性减弱。
3. 低气温使人们更愿意选择留在屋子里。在寒冷的冬天,利他行为增多、犯罪率减少。

§5.3海拔与行为
一、海拔带来的生理反应都是短期的变化,人会逐渐适应这种高海拔的环境。
二、大气压对人的影响有哪些?
大气压力不仅与海拔有关,还和天气有关。很多研究发现大气压对人的影响可概括为三类:
1. 增加了疾病的发生;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发病率与季节有关联;
2. 季节的变化也会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如对情绪的影响。季节发生变化时,精神病的发作率、自杀率和社会冲突都会受到影响;
3. 第三类影响是对人行为的影响。很多研究表明,学校中的分裂行为和治安混乱,随天气和大气压的改变而发生变化。总的来说,大气压低伴随着高海拔和暴风天气,气压高则通常是晴朗的天气。

三、人体的知觉系统是如何觉察到风的?
1. 对风的知觉是涉及多个感觉道的。
(1) 肤的知觉系统首先感受到风带来的压力,
(2) 风是特别冷或热、湿或干,那么皮肤的温度感受器也会觉察到。
(3) 肌肉对风的抵抗可以觉察到风力的大小。
(4) 在室内,观察被风吹动的树叶等可以了解到风力的大小。
(5) 风声也是觉察风力大小的一个线索。


第六章 光

照、颜色、气味与行为
§6.1光照与行为
一、试述光的心理意义。
1. 光照通常比无光使人愉悦,从而使人更愿意做出利他行为。
2. 如在阳光明媚的条件下,向路人征集实验的志愿者,报名的人更多;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餐馆侍应生得到的小费也要多。

二、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如何治疗季节性情感障碍?
1. 人类是昼行动物,光照增加唤醒水平。
(1) 阳光有助于减少瞌睡和抑郁感。如秋冬日照时间缩短,一些人会抱怨、瞌睡、疲劳、嗜食碳水化合物,体重增加,情绪不高等,这种人为光饥饿者。
(2) 光饥饿的问题女性多于男性。由于这些问题与季节有关,也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
2. 对人进行有效的光照补偿,可减轻甚至消除上述症状。清晨和傍晚给予光照、戴在头上的日光帕,可有效地缓解季节性情感障碍。

三、什么是最佳光环境?
1. 白天人们最喜欢间接的自然光线。到了晚上,利用人工光源延续自己活动的时间,扩大自己活动的空间。
2. 现代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制造不同色光(冷、暖、中性 )的电光源,以适应各种环境的需要。
(1) 全光谱日光灯对自然光的模拟,可以使在这种条件下工作的人更不易疲劳。
(2) 光环境的设计不应只局限于满足照度标准这一个方面。光环境设计应具有
①明亮、 ②舒适 ③具有艺术感染力三个层次。

§6.2颜色与行为
一、颜色
1. 颜色是视觉系统接受光刺激后的产生,是个体对可见光谱上不同波长光线刺激的主观印象。
2. 颜色可以分为彩色和非彩色。
3. 颜色有三个心理特征分别与光的物理特征相对应。
① 色调与其物理刺激的光波波长相对应,不同波长的光所引起的不同感觉就是色调。
② 饱和度与光纯度的物理特性相对应,纯的颜色即高饱和度的,是指没有混入白色的窄带单色光波。
③ 明度与光的物理刺激强度相对应。强度是彩色和非彩色刺激的共同特性,而色调和纯度只有彩色刺激才有
4. 按人们的主观感觉,彩色可以分为
① 暖色:指刺激性强引起皮层兴奋的红、橙、黄色;
② 冷色,指刺激性弱,引起皮层抑制的绿、蓝、紫色。非彩色的白、黑也给人不同的感觉。

二、举例说明颜色如何影响行为。☆
1. 色彩影响我们的情感,这与人的个性密切相关。
2. 蓝色和绿色是大自然中最常见的颜色,也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最佳心理镇静剂。可使
①皮肤温度下降,②脉搏减少,③降低血压,④减轻心脏负担 ⑤自杀人数下降。
3. 粉红色给人温柔舒适的感觉,①具有息怒、②放松 ③镇定的功效。当犯人闹事以后就将其关进粉红色的禁闭室,10多分钟后,犯人

就会打瞌睡。
4. 画廊的墙及地毯的颜色会影响参观者运动和停留的时间。宜采用亮米色。
5. 给家庭主妇试用不同颜色的颗粒状洗涤剂,当颗粒颜色从白色换成红色时,主妇的反应是这种洗涤剂使手变得粗糙了,烧手。当颗粒颜色从白色换成黄色时,主妇们大多抱怨洗不干净衣服。当白色换成蓝色时,洗涤剂效果很好。
6. 病人的房间:① 淡蓝色可使高烧病人情绪稳定,
② 紫色使孕妇镇定,
③ 赭色则能帮助低血压的病人升高血压。
7. 总之,最理想的色彩莫过于大自然环境中的植物的绿色和水与天的蓝色。它们是大脑皮层最适宜的刺激物,能使疲劳的大脑得到调整,并使紧张的神经得到缓解。

三、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颜色中会有一些“基本色”,如红黄蓝三原色,它们是和谐稳定的。

§6.3气味与行为
一、引起嗅觉的气味刺激主要是具有挥发性、可溶性的有机物质。
1. 有六类基本气味,依次为花香、果香、香料香、松脂香、焦臭、恶臭。
2. 香与臭是一种主观评价,香味使人感觉舒适,因人而异。
3. 不同的人对一种气味有不同的感受,因而就有不同的评价,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情绪时对一种气味也有不同的感受和评价。

二、举例说明气味与健康的关系。
1. 不同的气味可能引起生理上的不同变化。
2. 使血压降低,心律减慢等的气味被用来治疗高血压。
3. ① 如茉莉花可刺激大脑;
②草气味具有一定的滋补功效;
③ 天竺花香味有镇定安神,消除疲劳,加速睡眠的作用。
④ 白菊花,艾叶和银花香气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⑤ 桂花的香气可缓解抑郁,还对某些躁狂型的精神病患者有一定疗效。

第七章 噪音与行为
§7.1噪音
一、声音具有哪些物理和心理属性?
1. 声波有频率、振幅和频谱三种物理属性。它们分别决定了声音的不同心理量或听觉属性。
2. 声波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里周期性振动的次数,它决定了音高这一听觉属性。
3. 振幅:是指声波的强度,它决定了声音的响度,又称音强。
4. 频谱:是指不同频率、不同振幅的声波合成的复合音,它决定了声音的音质,即音色。由
频率非常小的声波组合而成的声音叫做窄带音;由频率范围很大的声波组合而成的声音称为宽带音。

二、什么是噪音?哪些变量决定了噪音对人行为的影响?☆
1. 就人对声音的感受效果而言,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
(1)一般比较和谐悦耳的声音,称为乐音。
(2)不同频率和不同强度的声音,无规律的组合在一起,则变成噪音,等强度的所有频率声音组合而成的声音叫做白噪音。如果从

心理学的角度来给噪音下定义,可以说,人们评价为不想要听的声音都是噪音。

2. 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有三个重要的变量:音量、可预测性、知觉的可控制性。
⑴ 噪音音量越大,越有可能干扰人们的言语交流,会引起个体生理的唤醒和应激,注意力分散等。
⑵ 不可预测、无规律的噪音比可预测的、持续的噪音更让人厌烦。对于可预测到的噪音,适应起来会更容易些,个体会逐渐习惯和适应。
⑶ 如果噪音超出了人们的控制能力,那么,它产生的干扰要强于能够控制的噪音。
3. 以上三个变量能以任何形式组合,但当噪音的音量很大、不可预测、不能控制时,造成的干扰是最大的。还有一些因素会增加人们对噪音的厌烦,这些因素是:
① 当我们认为噪音是不必要的时候;
② 当处在噪音环境中的人发现没有能力控制噪音时;
③ 听到噪音,并且知道它对健康有害时;
④ 发出的噪音引起恐惧感时;
⑤ 由于噪音而对周围环境的其它方面不满意时。

三、噪音的种类及其特点是什么?
1. 交通噪音:交通运输工具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属于交通噪音。具有两个特点:
① 存在十分广泛:汽车噪音是城市噪音的主要来源;空中交通的迅速发展,提高了机场
临近区域的噪音水平;
② 通常音量都很大;机场附近的噪音响度大约在75dB—95dB之间。
2. 职业噪音:在工作场所中的噪音是第二个主要的噪音来源。
① 特点一是都为宽带噪音,特别是办公室里的噪音,是由各种不同频率的声音组合而成的。
② 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广泛性和音量都很大。

§7.2噪音带来的影响
一、噪音对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哪些影响?☆
1. 听力损伤。包括两种情况:
(1) 暂时阈限改变:听力损伤为暂时阈限改变的患者能够在噪音消除后的16小时内恢
复到正常阈限;
(2) 永久性阈限改变:当听力损伤为永久性阈限改变时,则在噪音消除后的一个月或更
长时间听力都还不能恢复到正常的水平。
2. 噪音对健康的影响:
(1) 高水平的噪音可能会导致生理唤醒和一系列应激反应。使血压升高、影响神经系统和肠胃功能。对人类和动物的免疫系统都有影响,以及导致失眠等症状。
(2) 噪音不仅能够直接影响个体的健康,而且还会通过改变某些行为,对健康产生间接的影响。由于噪音人们会喝更多的咖啡或酒、抽更多的香烟,间接造成的。
3. 对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不利影响:如会引起头痛、恶心、易怒、焦虑、阳痿和情绪变化无常
等。高噪音区域患精神病的机率更高。
4. 噪音是通过一些中介变量引发心理疾病的。在噪音环境中,会使个体知

觉到的控制感减弱,以及产生无助感;这些心理反应会更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二、论述噪音与操作的关系。☆
1. 噪音呈现期的影响:
(1) 在噪音环境中,人的操作行为会受到影响,出错率增加。
(2) 影响程度如何,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如噪音的变量(强度、可预测性、可控制性),任务的类型,个体的忍受性(敏感程度)和人格特点等。
2. 噪音过后产生的影响。
(1) 噪音过后产生的影响要大于噪音呈现时的影响。
(2) 很多研究都证明,噪音过后的影响如何,主要取决于对噪音的知觉控制。当个体有能力控制时,噪音对操作行为的影响就会比较小。
3. 噪音可能对儿童的认知有损伤。
4. 噪音影响的发生。
(1) 噪音之所以会影响任务操作,是因为噪音对言语产生了内在的“掩盖”作用,使个体很难“听到自己在想什么”。
(2) 噪音可能会削弱个体对信息的提取和做出反应。
(3) 噪音使注意范围缩小的观点:注意范围缩小的表现,包括回忆与任务无关或相关信息的能力,以及存取信息的能力都减弱了。

三、论述噪音对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
噪音不仅造成听觉的损伤、影响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健康、干扰操作行为,而且还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关系,例如人际吸引、利他行为和攻击性。
1. 噪音与人际吸引
(1) 利用测量人际距离的方法发现,当噪音的强度为80dB时,使人们彼此感到舒服的距离增加。
(2) 噪音使人们要求有更大的个人空间,降低了人际吸引。居住区周围的交通噪音使邻里间的交往减少。
2. 噪音与攻击性
(1) 噪音增加了唤醒水平,也应该会增强攻击性,特别是对于具有攻击性倾向的人。
(2) 噪音不直接增强攻击性,只有当个体被激怒或情绪不佳时,噪音才对攻击性产生影响
3. 噪音与利他行为
(1) 个体的助人行为在积极情绪状态下比在消极情绪状态下要多。在正常噪音、65dB和85dB白噪音三种条件下,帮助捡起掉落书刊的百分比分别为72%、67%和37%。
(2) 其它一些研究也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噪音使人的注意广度变窄,不能注意到旁人的需求,因此使助人行为减少。

§7.3噪音的控制及利用
一、交谈声带来的影响:
1. 取决于噪音的振幅和频率决定的,
2. 也取决于交谈者和听者的距离。
3. 用交谈干扰水平作为评定可接受的交谈声的指标。

二、举例说明怎样控制噪音?☆
1. 对噪音的控制首先是对噪音源要严加控制,不要让其超过影响的标准;
2. 其次可以从环境设计和建筑设计上采用隔离、屏障等保护措施。
(1) 如在公路两侧设置绿化带消除噪音;
(2)

在高速公里两侧设隔声屏障。
(3) 在居民区,邻里之间应该主动降低声响设备的音量,尽可能减少对他人的干扰。
3. 通过变化家具摆设也可以削弱噪音。
4. “以噪音消除噪音”利用计算机和传感器将模仿声转化成数字信号加以分析,产生一个“镜像声”,也可以用来消除噪音。
第八章 灾害、污染与行为
§8.1自然灾害
一、自然灾害:
1. 由自然力引起,不受人类控制。
2. 强调的是灾难的后果。
3. 对自然灾害的定义包括极端的天气,即冷、热、龙卷风、暴风雪、冰雹、暴风、季风等。地震和火山喷发、泥石流以及雪崩也都是自然灾害。

二、简述自然灾害的特征。
1. 自然灾害的特征:
(1) 突然、是不可预测的。
(2) 自然灾害通常是剧烈的,其破坏力极大。
(3) 持续时间有长有短。
(4) 灾难包括了很多因素,它们会引起受伤和死亡,巨大的财产损失以及相当程度的混乱。一次灾难事件持续时间越长,受害者受到的威胁就越大,事件的影响也就越大。另一个影响灾难程度的主要特征,是人们是否获得了足够的预警。
2. 自然灾害有许多重要的特征,它们突然、有力,无法控制,引起破坏和混乱,通常很短暂,有最低点,有时可以预报。

三、哪些因素会影响人们对灾难的知觉?
1. 影响对灾难知觉的重要因素包括:危机效应、堤岸效应以及适应。
(1) 当灾难与社区的福利和资源利用有密切的关系时,人们更容易意识到危险。
(2) 人格差异也会对我们知觉灾害产生影响。
2. 危机效应指:在事件刚刚发生时,人们对它的意识和注意最为深刻,但是,很快在下次灾难到来之前就消失了。
3. 堤岸效应是指:一旦采取某种措施来避免灾害,人们总是倾向于采用以前的方案。
4. 适应,就像我们适应噪音和气味一样,我们也对威胁和灾难产生适应。

四、试述自然灾害的影响。☆
(一)灾难影响行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种:
1. 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
2. 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
3. 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
4. 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5. 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二)自然灾害会引起压力、焦虑、压抑以及其它情绪和知觉问题。影响的时间以及为什么有些人不能尽快适应仍然是未知数。在洪水、龙卷风、飓风以及其它自然灾害过后,受害者表现出恶念、焦虑、压抑和其它情绪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持续一年。
创伤后应激障碍:一种极度的灾难的持续效果,称为创伤

后应激障碍,即经历了创伤以后,持续的、不必要的、无法控制的无关事件的念头,强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愿望,睡眠障碍,社会退缩以及强烈警觉的焦虑障碍。
五、霍布富尔提出资源保存理论:人们损失的资源以及降低资源损失的能力,将决定人们是否能经受压力。资源指的是一切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目标的实质性的东西。

§8.2技术灾难
一、简述技术灾难的特点。☆
1. 技术灾难的特点是技术灾难是人为的,而不是自然作用的产物,它通常是由人类的错误引起的。技术灾难的持续时间是不一定的,它们可能非常激烈而突然。
2. 技术灾难使我们控制世界的感觉受到威胁。技术灾难动摇了我们将来继续保持对事物控制的信心。技术灾难会减弱我们对控制的感觉,从而导致应激。

二、举例说明技术灾难的影响。
(一)
1. 如布法罗溪洪水。1972年2月26日,西弗吉尼亚的布法罗溪冲毁了大堤,洪水冲走了汽车、房屋以及所有的东西,造成125人死亡,5000人无家可归,整个山谷面目全非。
2. 此次事故显然是人为设施的原因。它造成了更加持续的效果。研究指出了两年内出现在受害者身上的问题:
⑴ 焦虑,对灾难和随之而来的生活方式改变的恐惧;
⑵ 退缩、冷漠;
⑶ 压抑,因为许多人失去了辛劳一生的财产;
⑷ 身体不适;
⑸ 无名火,幸存者易于激动;
⑹ 退步,孩子们往往回到早年的行为方式;
⑺ 噩梦。
(二)
⑴ 当技术灾难影响的持续时间增加时,技术灾难和自然灾难之间没什么不同。
⑵ 技术灾难的效果更加持久,复杂。
⑶ 灾难的明显的后果是强制性念头和记忆。灾难幸存者出现了更多的强制性念头和神经质现象。灾难的许多情绪影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有关。也就是说,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强制性念头可能是灾难后果中最致命的方面,它还可能影响到人们寻求治疗和帮助。
⑷ 除了引起应激,技术灾难还会引起刺激负荷过载,唤醒过度以及人们的行为受到局限等。

§8.3有毒物质泄漏的影响
地、根据泄漏的场所区分了两种有毒泄漏:
(1)一种是工作泄漏,发生于工作场所;(2)另一种发生在家里或附近。

二、什么是大楼综合症?
1. 有两种不同的与大楼有关的症状:一种是大楼疾病,是可诊断的,由大楼内环境中的有毒
物质引起的;
2. 另一种称为大楼综合症症状:只是感到不适,却没有什么真正的疾病,症状的某些特征显
示它有心理起源。(通风系统引起的)。
§8.4空气污染与行为
一、简述对空气污染知觉的特点。
1. 对空气污染的知觉取决于一系列物理和心理因素。
2.

但是我们往往根据气味和颜色来知觉空气污染,而有许多有毒的气体是无色无味的。
3. 除了通过嗅觉和视觉来知觉空气污染以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汽车尾气,雨水的频率,高楼的多少等。
4. 污染发生的时间和季节也会起作用。
5. 我们还总是认为别人比我们受到更大的污染。
6. 生活事件也与对空气污染的知觉相关。
7. 焦虑就会对其产生影响。
8. 人们对空气污染越熟悉也就越不把它当回事。

二、简述空气污染与健康的关系。
1.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逐渐变得众所周知。
2. 空气污染会增加都市居民的死亡率。
3. 一氧化碳是最普遍的污染,它使有机体的组织缺氧,它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视力和听力的受损、癫痫、头痛、心脏病、疲劳、记忆障碍和迟钝。
4. 微粒包括铅、石棉等,会造成呼吸系统疾病、癌症、贫血和神经疾病。
5. 光化学烟雾会导致眼睛痛、呼吸疾病、心血管异常以及癌症。
6. 氮和硫的氧化物,损害呼吸功能,降低免疫力。空气污染对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7. 空气质量不佳时,人们不愿意进行户外活动。带来更多的敌意和攻击性行为,减少人们的互助行为。
8. 还会引起心理问题,抑郁、易怒、焦虑都会出现。

三、试述空气污染与行为的关系。☆
1. 空气污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会影响人的反应时,双手的灵巧程度以及注意。人们可以适应空气污染。
2. 严重的空气污染至少影响三种社会行为:①娱乐行为、②人际关系③攻击。

第九章 领地与个人空间☆
§9.1领地与领地行为
1. 领地是:可见的、相对固定的、并有明显的界限,且多以居住地为中心。
2. 奥尔特曼认为:领地表明了个体或群体彼此排他的、独占的使用区域。

一、试举例说明领地性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1. 病人能够拥有一个可自由支配的空间,有利于其身体的康复。
2. 当空间有明确的界线,标明所属者时,犯罪率和故意破坏行为要比没有标记的地方低。
3. 在公共领地,没有明显标记的地方会更容易遭到破坏,如工厂、学校和空地都是被破坏最多的地方。
4. 总之,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到以上提到的各个因素,使建筑能更适合人居住和活动,并满足人们的各种心理需要。
二、人类领地性与动物领地性有何异同?☆
(一)
1. 动物领地性:指动物个体或群体占领一定地区,以保卫它不被侵入的一种倾向或特性。
2. 动物领地性的功能:
⑴ 繁殖功能:领地性与动物交配繁殖之间的关系,确保动物种群繁殖的高质量和延续性;
⑵ 保护功能:领地性不仅有利于动物寻找食物,也有利于保护

食物;
⑶ 减少冲突的功能:领地性有利于动物避免因这种斗争而导致的伤害。
有种现象叫“优先居住效应”,指:动物在自己占据的领地上有优先于其他个体的支配性。
(二)
1. 人类领地性:指建立在对物理空间的拥有权知觉上,由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表现出的一套行
为系统,它是个体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要求占有和控制特定空间范围的一套行为习性。
2. 人类领地性的种类分为三种:主要领地、次级领地和公共领地。
⑴ 主要领地:指被个体或群体完全拥有和控制,并受使用者和他人共同确认的领域,它是建立在长期使用的基础之上,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
⑵ 次级领地:不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使用者对它的控制力较弱,没有明确的归属。如酒吧、教室里的座位等。
⑶ 公共领地:是指任何人都可以进入、极为临时的领域,人一旦离开就对它失去了控制。不是使用者生活的中心,使用者也不会因为他人的占用而采取强硬措施。如电话亭、公共汽车上的座位等。
3. 人类通过使用的物品或自己的行为,使领地个人化或保护自己的领地,这称为给领地注上标记。主要领地的标记形式多为①物理标记,②次级领地和③公共领地的标记形式,比较多的表现为一些精细的行为或简单直接的方式,如放置一些物品等。
人类领地性的功能:
(1)保护、调整私密性:
① 个体能够拥有一个可以调节私密性和自由控制支配的地方,对维持身心健康和正常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个体发现自己没有能力维护自己的领地,可能产生压力和其他严重的心理问题。
② 领地性强的人对未经允许入侵的人极为敏感,以致于他们对门铃的反应要更快。
(2)组织功能。
① 与动物不同,人类领地性的主要功能不在于维持生存,更多地表现出来的是组织的作用。这里的组织是多方面的,包括:
A.组织日常生活:使生活可预测、有条理和更稳定;
B.提供稳定的社会组织,维持和发展社会组织;
② 此外,领地还是地位的象征。对群体而言,人类的领地性行为也有与动物领地性行为相同的一个作用,就是社会组织功能。
(3)优先居住效应:类似于动物减少冲突的防卫功能。在体育比赛上也体现出优先居住效应,它可以称为“主场优势”,在自己的运动场或国家进行比赛,要比在其他地方比赛发挥更好,在主场赢的机会更多。
(三)领地性对人类和动物的作用不尽相同:在动物主要是关系到生存和繁殖;在人类,主要是组织的功能,当然,它还能增加个体的安全感。除了领地性,个体还有个人空间和私密性的需求。
§9.2个人空间及其影响因


一、个人空间与领地的区别:
1. 个人空间是无形的、不见边界的、可移动的、以个人为中心的、调整与自己进行交互对象的远近距离;
2. 领地是可见的、划分好的、相对静止、以家为中心或居住地为中心、调整与自己进行交互作用对象是谁。
3. 个人空间是指围绕在我们周围的,不见边界的、不容他人侵犯,随我们移动而移动,并依据情境扩大和缩小的领域。

二、Hall是怎样划分人际距离的?
霍尔(Hall)对美国中产阶级白人进行了观察,得出人在社会交往中有四种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
1. 在0—45厘米的范围内称为亲密距离:在这个距离,双方都能清楚地看到对方的面部。这种空间距离只出现在特殊关系的人之间,如父母与子女、夫妻、恋人。对关系亲密的人来说,这个距离可以感受到对方的气味和体温等信息。
2. 个人距离的范围大约在45—120厘米之间:这个距离通常是与朋友交谈或日常同事间接触的空间距离。嗅觉和细微的视觉线索减少,但双方的接触还是有的。
3. 社交距离分为近距离社交距离和远距离社交距离。较近的社交距离是1.20—2.10米,多出现在非正式的个人交往中,如谈判和商业接待中多是这种距离。较远的社交距离为1.20—3.60米,一般正式的公务性接触中是这种距离。
4. 公众距离的范围是在3.60—7.60米间:它属于人际接触中的正式距离。处于该距离的人,可以容易地采取躲避或防卫行为。它多出现在陌生人之间,或正规场合,通常公众距离为单向沟通时采用。

三、个人空间具有哪些功能?
1.有关理论的解释
(1) 应激理论:认为个人空间的维持是为了避免各种过于亲密的接触导致的应激状态。
(2) 唤醒理论:认为当个人空间不能满足需要时,人们的某些体验被唤醒,对个人空间
大小的忍受程度,决定了个体做出何种反应。
(3) 行为局限理论:认为个人空间是维持和保护个体周围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以获得行
为的自由。
2.非语言交流功能。
(1) 个人空间的大小是由周围环境刺激的质和量决定的,
(2) 而交往双方的距离也反映了他们的关系和亲密程度,以及个体间行为的态度,并且决定了双方从事活动的类型。

3. 边界调整功能。
(1) 边界调整可以维持个体或群体处于独处状态,满足个体和他人交往中需要保持的空间范围。
(2) 个体可根据所获得的感觉信息量调整边界范围,当这一愿望达不到时,消极影响就会产生。
(3) 要消除消极影响就需要调整个人空间。
4. 平衡亲密程度模型。
(1) 平衡亲密程度模型后来把它称之为舒适模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