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_1%2B有效且公平地课税

6_1%2B有效且公平地课税

第14章–有效率且公平地课税

主讲教师赵伟

武汉大学经济系

一、税收制度改革的主要理论?(一)公平课税论

?(二)最适课税论

?(三)财政交换论

whu zhaowei2

whu zhaowei 3(一)公平课税论(theory of equitable taxation )

?

来源于亨利·西蒙斯的研究成果,他强调个人自由是基本的价值观,然后才是公平。必须使税收制度既能按照公平的原则筹措资金,又能限制政治程序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在西蒙斯看来,实现这种双重目标的课税方法,关键在于选择适当的税基。于是,他根据黑格(R.M. Haig ,1921)和香兹(G.Von Schanz ,1896)的研究成果,构想出综合所得概念和综合税基概念。P281-282

?公平课税论下的理想税制,主要是根据综合所得概念对宽所得税基课征累进的个人直接税。宽所得税基能在不同的所得类型之间、不同的部门之间和不同的活动之间实现税收中性。同时也有助于降低名义税率,使税收超额负担或福利成本最小化。总之,公平课税论认为,以宽税基、低名义税率实现公平和效率目标,这种见解被20世纪80年代的很多工业化国家的税制改革所证实。?反对的意见认为综合所得无法适当计算。对个人所得的单一课税无法应对福利支出的刚性增加,税种的搭配是必要的。

(二)最适课税论

(theory of optimal taxation)

?最适课税论是研究如何以最经济合理的方法征收某些大宗税款的理论。在税制结构的角度而言,就是以怎样的方式、方法对

应税行为和结果合理征税。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对纳税人和课税对象等的了解并不完全,征管能力亦很有限,最适课税理论主要研究三个问

题:(1)直接税与间接税的合理搭配问题;(2)寻找一组特

定效率和公平基础上的最适商品税;(3)假定收入体系是以

所得税而非商品税为基础的,怎样确定最适累进(退)程度,

以便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兼顾。具体的研究结论见P283-285。

?最适课税论就是以资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为准则,对构建经济合理的税制结构进行分析的学说。

whu zhaowei4

whu zhaowei 5(三)财政交换论(theory of fiscal exchange )

?

最初起源于魏克塞尔(Wicksell ,1896)关于财政学的自愿交换理论以及布坎南(Buchanan ,1976,1980)等对这一传统理论的现代研究成果。

?魏克塞尔认为,税收通过政治程序对个人或利益集团进行分配,应当求得国家付给个人的边际效用等于个人因纳税而损失的财富的边际效用。也即,纳税人根据自己对共用品数量的效用判断和承担相应的税收份额的意愿,在交换中选择最佳的共用品数量和税收份额匹配,达成一种每个参与者都能接受的协议。

?布雷纳恩和布坎南(Brennan and Buchanan ,1980)充实、发展了财政交换论的内容,他们提出的问题是:政府的征税权力是否应受到限制?这种限制应采取什么形式?详见P285-286

?财政交换论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为了实现有效配置资源的目标,要求尽可能广泛地采用受益税;二是为了使当权者在决策中的自私自利最小化,强调政治程序在约束预算决策中的重要性。

二、世界税制改革的实践

?所得税:降低税率、拓宽税基、减少档次

?一般消费税:普遍开征增值税、提高标准税

率、制定标准化的增值税

?开征“绿色税收”,重视税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

作用

?详见P286-293

whu zhaowei6

whu zhaowei 7

最适商品课税

?假定税制设计的目标是在超额负担最小且不使用一次总付税的情况下,筹措政府支出所需要的资金。

?假设某个代表性公民只消费两种商品和闲暇:–Good X, Y, and leisure

–Prices P X , P Y , and w.

whu zhaowei 8

最适商品课税

?时间禀赋固定为:T

?The full budget constraint can be written as:

()X X Y Y w T l P X P Y

wT P X P Y wl

=+-+=+

whu zhaowei 9

最适商品课税:

情形1 –所有商品都征税

?如果所有商品都被课以相同的从价税,则税后预算约束为:

()()()111X Y wT t P X t P Y t wl

=+++++()

wT t P X P Y wl X Y 1+=++

最适商品课税:

情形1 –所有商品都征税

?对包括闲暇在内的所有商品按相同的比例税率t 征税,相当于把时间禀赋的价值减少了。

?但对于任一工资率而言,个人都无法改变时间禀赋的价值,因为TW都是固定的。因此对时间禀赋课征的一种比例税,实际上就是一种一次总付税。

?对包括闲暇在内的所有商品按相同的比例税率t征税,相当于一种一次总付税,没有超额负担。

whu zhaowei10

最适商品课税:

情形2 –不是所有商品都征税

?但是对闲暇(或non-market work)征税

是不可能的。

?假设只能对商品X 和Y 征税。

?超额负担将是无法避免的。关键问题在于

如何选择X 和Y 的税率,以在既定的目标

收入约束下使超额负担最小。

whu zhaowei11

whu zhaowei 12

最适商品课税:拉姆齐法则

?要使总体超额负担最小化,从每种商品筹措到的最后一美元收入的边际超额负担必须相同。否则就可以通过提高边际超额负担较小商品的税率,来降低总体负担,反之亦然。

?考察边际超额负担的理念:

–税收微小的增量所导致的额外无效率。

–图14.1 中,三角形abc 表示初始的超额负担,边际超额负担则用梯形fbae 表示。

X Y

MEB MEB =

Figure 14.11111111111

111(1)2221)11,21:/211222/abc

x x x x x x u X u X X u X u X S u X u X Y Y Y X Y X X Y X X X Y X Y =D +D -D =D +-=D D D D D =T=D V 超额负担税收收入对于边际超额负担边际税收收入(增加一元税额的边际商品总超额负担最小化:超额负担

whu zhaowei 14

最适商品课税:拉姆齐法则

?最适商品课税要求:D D X X Y Y 11

=?拉姆齐法则表明,为了使总体超额负担最小化,税率的确定应当使各种商品需求量按相同的比例下降。即使在x 、y 和l 是相关商品(替代品或互补品)的情况下,该结论也成立。超额负担是数量扭曲的结果。

11()()

x x y y X Y t t X Y h h D D =×=×=T

whu zhaowei 15

最适商品课税:拉姆齐法则的重新解释?回顾特定商品x (及y )的税收超额负担公式(从价税):假定供给曲线是水平线

EB P Xt X X X =12

2h ?最优化问题可归结为:选择X 和Y 的适当税率,以在既定的目标税收收入约束下使超额负担最小。

whu zhaowei 16

最适商品课税:拉姆齐法则的重新解释?假定X 、Y 不相关,R 是必需筹措的税收收入,建立拉格朗日函数(容纳了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的一种变形):

()22,,11min 22X Y

X X X Y Y Y X X Y Y t t L P Xt P Yt R P Xt P Yt l h h l =++--12200X X X X X X X L t P X t P X P X h l h ??=××××+-××=T××X X t P X l ×=××12200Y Y Y Y Y Y Y L t P Y t P Y P Y h l h ??=××××+-××=T××Y Y t P Y

l ×=××()

X X Y Y t t h h l ==

whu zhaowei 17

最适商品课税:拉姆齐法则的重新解释t t X X Y Y h h =?调整之后我们得到了反弹性法则:只要商品在消费上不相关(neither complements nor substitutes),税率就应当与弹性成反比。效率课税要求,对相对无弹性的商品课征相对较高的税。

t t X Y Y X =h

h

科利特-黑格法则

?当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效率课税要求,对

与闲暇是互补品的商品,课以较高的税率。

因为前面提到,如果有办法对闲暇课税,就

可能得到一个最优结果(无超额负担)。但

是这很难。不过如果对那些与闲暇联合消费

的商品课税,可以间接地降低对闲暇的需

求,起到间接课税的效果。

whu zhaowei18

最适商品课税:公平角度的考虑

?对缺乏弹性的食品或药品征税公平吗?

–Clearly it is not.

?纵向公平是评价税制的另外一个标准。即

它应当在支付能力不同的人之间公平地分

配税负。社会可能宁愿以较大的超额负

担,换取更为公平的收入分配。

whu zhaowei19

最适商品课税:公平角度的考虑

?为了考虑到税收的分配效应,拉姆齐法则已做了修正。如果穷人大量消费面包,富人大量消费鱼子酱,

同时我们假定在社会福利函数中穷人的效用比富人的

权数大。则即使面包的需求比鱼子酱小,最适课税也

要求鱼子酱的税率比面包的高。因为社会宁愿以较大

的超额负担,换取更为公平的收入分配。

?偏离拉姆齐法则的最适程度一般取决于两个条件:–社会对平均主义的偏好程度;

–穷人和富人的消费格局的差异程度。

whu zhaowei20

谈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的几点认识

谈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的几点认识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这一制度的最终确立又有赖于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推进和落实。司法制度的公正高效权威,涉及立法、执法与司法,并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和文化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但司法实践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的评判 公正、高效、权威三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公正是司法制度的首要价值,高效是公正的基本要求,权威是公正的有力保障。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必须对公正高效权威有一个明确的评判标准,进而为制度的确立与完善提供目标性的指引和,可操作的依据。评价司法制度的公正高效权威,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标准,但以下 4 点至关重要: 人民群众普遍认可。我们的司法制度是否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一要看这一制度是否能够真正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切身利益,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制度确实能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信任这一制度;二要看这一制度是否能够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司法为民、亲民、便民、利民的要求,真正做到公正、便捷、高效、节省,让人民群众在发生矛盾纠纷、权益受到侵害时愿意选择利用司法渠道来解决问题;三要看这一制度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制度是实现、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好制度, 进而从感情、心理上认同、拥护、尊重、支持司法机关的工作。

符合中国实际情况。司法制度是否科学、先进,关键在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需求。我们的司法制度是否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一是看司法制度是否符合法律文化传统,体现少讼、谦让、崇礼、宽严相济、尊重道德习惯、追求和谐等特点;二是看是否适应人民群众的现实法律水平,适应人民群众法制意识、诉讼知识、举证能力普遍不强的实际情况,并能正确体现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三是看是否符合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方向,坚持了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 体现法治发展方向。司法的内在特点和规律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我们的司法制度是否体现法治发展方向, 从共性方面,就是必须体现世界先进法律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发展趋势。如当今世界各国在审判方式改革上强调简化诉讼程序,降低诉讼成木,强化法官的诉讼指挥权, 推行和解制度,追求妥协与接近的正义;强调司法透明化,延伸和强化司法服务,提倡人性化诉讼,体现亲民的司法形象;强调司法的政治性,司法不等同于政治但要体现和服务于政治;倡导纠纷解决方式多元化,倡导司法的专业化与民主化等。对于共性的并且大家普遍认同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我们要很好地学习,更好地体现。 有效履行职责使命。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就是为了更好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司法制度能否有效地履行职责使命,一看是否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发挥遏制违法犯罪、维护治安秩序的职能,确保国家安全和政治安全;二看是否能通过司法的引导、规范、调节、保障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平台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三看是否能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在经济、社会、政治方面的正当权益,保障和改善民生;四看是否能够真正化解社会转型期反映在司法领域的各种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实现案结事了的目标,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公平正义。

教学中的平等对话

教学中的平等对话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践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多彩,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发表于1883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篇体现他艺术风格、特色和功力的佳作。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本课的阅读教学拟以从分析情节人手,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丰富内蕴。力求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创新、多元评价作品的主题,领会其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在评价认识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2、学生分析 小说是学生乐学的一类文章,经过先前的学习,学生已有初步的小说赏读知识作铺垫,故教学时以趣激疑,用学生本有的兴趣牵引,创设情境,是引领学生披文入情感悟作品主题的捷径。《我的叔叔于勒》是这个单元中唯一的一篇外国文学作品。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学生对外国小说尚存陌生,为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既要注意作品创作文化背景上的差异,又要把握作品创作的共通之处,从共通处切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体会。 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拮据、阔绰、煞白、诧异、与日俱增、十拿九稳”等词语。 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化描写的方法。 3、品评小说的语言,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l、朗读揣摩法。莫泊桑的小说语言简洁明快,幽默机智。课文在技巧的运用上很出色,如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面。指导学生表情朗读或分角色朗读,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表情是如何揭示心理活动和刻画人物性格的。 2、合作探究法。这篇小说的内蕴很丰富,在组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主动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以释疑,培养解读小说的能力。如从情节分析入手,探讨作品主题。 3、个性续写法。在把握原作主题,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流畅自然的人物心理猜写和故事结局续写,以深层揣摩课文立意和波澜起伏的情节铺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理解作者对文中主人公深切的同情,提高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丰富内蕴。 4、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查找相关资料。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3.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查字典解决生词。 2.熟悉课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5、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诵读整体感知文意,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了解情节发展的因素。(过程略)

个人所得税征税内容个人所

个人所得税征税内容 个人所得税分为境内所得和境外所得。主要包括以下11项内容: 1、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这就是说,个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与任职、受雇有关,不管其单位的资金开支渠道或以现金、实物、有价证卷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课税对象。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包括四个方面: (一)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城乡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二)个人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取得营业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有偿服务活动取得的所得。 (三)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也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既个人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 (四)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去的的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税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是指个人承包经营、承组租经营以及转包、转租取得的所得,包括个人按月或者按次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劳物报酬所得,是指个人从事设计、装潢、安装、制图、化验、测试、医疗、法律、会计、咨询、讲学、新闻、广播、翻译、审稿、书画、雕刻、影视、录音、录象、演出、表演、广告、展览、技术服务、介绍服务、经济服务、代办服务以及其他劳务取得的所得。 5、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是指个人因其作品以图书、报纸形式出版、发表而取得的所得。这里所说的“作品”,是指包括中外文字、图片、乐谱等能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的作品;“个人作品”,包括本人的著作、翻译的作品等。个人取得遗作稿酬,应按稿酬所得项目计税。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是指个人提供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作者将自己文字作品手稿原件或复印件公开拍卖(竞价)取得的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计税。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是指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利息是指个人的存款利息、货款利息和购买各中种债券的利息。股息,是指也称股利,是指股票持有人根据股份制公司章程规定,凭股票定期从股份公司取得的投资利益。红利,也称公司(企业)分红,是指股份公司或企

第一章 税法总论(课后作业)

第一章税法总论(课后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税法的本质是()。 A.正确处理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因税收而产生的税收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 B.保证征税机关的权利 C.一种分配关系 D.为纳税人和征税单位履行义务给出规范 2.下列关于税法的地位及与其他法律的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税法在性质上属于公法,但具有一些私法的属性 B.税法属于国家法律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门法 C.涉及税收征纳关系的问题,如果符合民法中的规定,可以按照民法的规定进行处理 D.税法是国家法律的组成部分,是依据宪法的原则制定的 3.下列关于征税对象、税目、税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征税对象又叫课税对象,决定着某一种税的基本征税范围,也决定了各个不同税种的名称 B.税基又叫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的直接数量依据,它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题,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 C.税目是在税法中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是对课税对象质的界定 D.我国对所有的税种都设置了税目 4.税法在实施过程中,禁止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对特定纳税人给予特别优惠,这体现了税法基本原则中的()原则。 A.税收法定 B.税收公平 C.税收效率 D.实质课税 5.下列选项中,属于税法适用原则的是()。 A.税收公平原则 B.实质课税原则 C.税收效率原则 D.法律优位原则 6.按照法律优位原则的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但是,下列()打破了税法效力等级的限制。 A.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B.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 C.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7.从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来看,()是税收法律关系中最实质的东西,也是税法的灵魂。 A.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B.税收法律关系的客体 C.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D.税收法律关系中的纳税人 8.在税法的构成要素中,衡量税负轻重与否的重要标志是()。 A.税目 B.征税对象

信用评级机构名单,哪家最公正

信用评级机构名单,哪家最公正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都设有信用管理部门,目前,我国只有大型中央直属企业、部分上市公司、多数三资企业建立了信用管理部门。信用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能是协调财务与销售,开展信用交易,防范经营和财务风险。那么都有哪些信评机构名单?哪家比较公正呢? 评定流程 (一)3A企业申报企业自愿报名,填好并加盖企业公章的《中国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申报意向书》和签署好的《承诺书》,我方人员会上门进行收集及检查。我方人员根据填报要求,在系统内填报企业信用评价信息。网上申报书提交后,企业在线打印申报书,加盖本企业的公章和骑缝章,将申报书及相关材料一律用A4纸装订成册,一式两份

提交至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信用管理中心。 (二)3A初评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信用管理中心将企业提供的资料、信用机构获得的全部信息和有关部门的复审意见进行综合整理,并依据《办法》,由对申请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初评,并出具初评报告。 (三)3A评价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组织专家成立信用评审委员会,对初评结果进行评价。 (四)3A公示、终审 很多人为了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都会选择三方评定公司,那么河南有哪些靠谱的三方评定公司呢? 河南信用评估报告网隶属于河南中泰信用评价有限公司是河南省信用建设促进会认 可并备案的会员单位,河南省企业信用评审委员会认可并备案的理事单位,同时也是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认可并备案的专业、独立、权威的信用评估机构。 作为省内最具有实力和最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之一,无论在团队规模、业务范围、业务创新能力、评级分析技术等方面我们公司均居省内评级行业领先地位。这里汇聚了大量的高级信用评估师、高级信用管理体系研究专员、信用管理师、高级会计师、高级经济师、高级资产评估师以及国内知名高校经济学类高级教授、讲师兼企业顾问等。作为中原评级事业的开拓者,公司以发展中原、发展“信用河南”为己任,以“促进河南信用评级机构评级技术的提高”为宗旨,不断创新开发信用评级业务。已经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用评级技术、方法和评级模型,极大的推动了省内评级市场的发展,提高了省内信用评

数字经济所得课税国际规则制定的最新进展及中国应对

一、数字经济所得课税国际规则制定的背景 2015年以来,在国际税务领域,一场针对数字经济跨境所得课税的规则制定行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矛头直指大型的跨国企业集团。这块瞄准了数字经济的小石子,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随后波及更大范围的与数字化相关的经济活动,并且搅动了整个国际税收规则的大池子。 现有的国际税收规则以经济效忠(economic allegiance)原则作为确定税收管辖权的基础,区分属人管辖和属地管辖两种情形,默认物理存在是所得来源地对跨境经营利润行使课税权的前提条件。然而,在数字经济背景下,这些陈规和预设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当今的数字经济企业更多倚重于无形资产,由此催生了大量的新业态和新型商业模式,跨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出现了数字化、制造业服务化、去中介化以及生产定制化等特点,跨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路径也相应出现了轻海外资产、轻就业、高技能化以及非股权投资增多等多重特征。企业不再需要大型的海外分支机构,只需要借助很少的资产和海外员工,通过设立代表处即可进军国外市场;企业的资产重心从土地、人力和资产等这些传统的有形资产逐渐转向无形和流动资产,专利等知识产权和其他无形资产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成为企业创造价值和增值的主要来源,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这些新兴的企业形态和经济特点都在冲击着现有国际税收规则的墙垣。数字经济背景下,如何重新确定管辖区对跨境活动课税的连接点以及税权在不同管辖区之间的分配,成为新时期必须重新思考的“老问题”。 在这场针对数字经济所得课税的规则制定行动中,OECD和G20主导下的多边性规则制定努力与部分管辖区开展的单边规则制定行动并行不悖。2015年,OECD在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行动计划一项下发布的《应对数字经济的税收挑战》报告,论及应对数字经济可供考虑的三种课税方式,虽未将任何一种方式作为推荐模板,却也不反对各国在不违反税收协定的前提下采取单边措施。这一默许态度认同了一些数字经济消费地管辖区对现有国际税收规则的不满情绪,也释放了它们进行规则制定尝试的诸般创意。截至2020年6月,全球范围内已有几十个管辖区引入或准备引入专门针对数字经济所得课税的新举措,这些国家和地区中不乏“一带一路”沿线管辖区。这些单边措施不仅规则制定模式不同,如数字服务税、均衡税、预提所得税、数字型常设机构等,而且规定的适用行业和主体范围、税基计算、税率确定等也存在较大差异。虽说单边措施带来了一些立竿见影的效果,譬如在短时间内为市场地增加税源,刺激跨国企业集团作出商业重整、将更多的收益留在市场地等,但缺乏协调、政出多门的做法不可避免地

税务规划香港地域来源征税原则简介

地域来源征税原则简介 序言 香港采用地域来源原则征税,即只有源自香港的利润才须于香港课税,而源自其他地方的利润则不须于香港缴纳利得税。这项原则本身非常清晰明确,但于实际应用上,有时可能会引起争议。为清楚说明如何运用这项原则征税,我们拟备了这本《地域来源征税原则简介》。这简介扼要解释如何运用这项原则,且 附以简单例子,说明对不同的业务实施该项原则时所采用的验证准则。如欲更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建议你征询专业顾问的意见。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税务局 壹九九八年二月 目录 香港对营商利润征税的准则决定须缴纳利得税的先决条件确定利润来源地的基本原则从买卖交易所赚取的佣金对其他利润的处理方法利润和开支的分摊计算

贸易公司的利润 预先裁定 制造业的利润 香港对营商利润征税的准则 香港采用地域来源原则,向于香港经营任何行业、专业或业务所得的利润征税。只有于香港产生或得自香港的利润,才须予以征收利得税。简而言之,任何人于香港营商,但其利润是从香港以外的地方所获得,则不须于港就有关利润缴税。 世界上有很多地方采用不同的征税准则,和香港采用的地域来源原则不同。这些地区对于当地营商而从全球所赚取的利润,包括得自海外的利润,均予以征税。 决定须缴纳利得税的先决条件 根据《税务条例》,符合下述条件的人士,均须缴纳香港利得税: 于香港经营任何行业、专业或业务; 从该行业、专业或业务获得利润;以及 有关利润于香港产生或得自香港。 首俩项条件简单明确,第三项条件则需加以阐释。现于让我们探讨确定利润来源地的基本原则。

确定利润来源地的基本原则 多年来,法院均有对确定利润来源地这个问题作出判决。以下各项原则是根据法院具权威性的判决而确立的: 事实问题 确定利润的来源地须根据有关个案的事实而决定,所以且 无壹个可以概括适用于各种不同情况的通则。利润是否于香港产生或得自香港,是由利润的性质及产生有关利润的交易的性质所决定。 作业验证法 确定利润来源地的壹般原则,是查明纳税人从事赚取有关利润的活动,以及该纳税人从事该活动的地方。换言之,正确的验证方法是查明产生有关利润的作业,且 确定这些作业于何处进行。 从交易所得的毛利 划分壹项交易的利润是否从香港抑或香港以外地区所赚取,可根据该交易所产生的毛利而决定。于确定利润来源地时,只须考虑那些直接产生毛利的商业活动,而壹般行政管理等活动通常不于考虑之列。

浅析在平等对话中教学语文

浅析在平等对话中教学语文 发表时间:2013-04-23T09:58:01.077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2月总第111期供稿作者:张瑞英[导读] 教师既要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从而实现教师与教材的平等对话,并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超越。 张瑞英河北省肥乡县东漳堡中心校057550 一、师生与教材“平等对话”:自我超越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是对教材、教参上的知识进行系统地讲授,而忽略了对师生“自我效能感”以及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成败归因的分析。为此,教师既要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从而实现教师与教材的平等对话,并引导学生实现自我超越。 1.让学生融入教材情境。为了不断地让学生对教材有新鲜感,教师应树立由“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向“教师导着学生走进教材”的观念转变,运用多种方法,巧妙地激发学生对教材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形成浓郁的学习气氛。发挥学生自己学习语文的巨大潜能,提高阅读的效果和效率。 2.让学生发现教材的疑点。“惟书、惟上、惟权威”是传统教学对人思想和精神的禁锢。创新教学、现代课程理念提倡的是“不惟书、不惟上、不惟权、只惟实”。因此,在探究教材中,教师要让学生敢于怀疑、敢于质问、敢于批判。 3.让学生探究教材的特点。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课堂应该是孩子们自我学习和能动探究的教育场所,所以,应该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探究他们认为有趣的知识。自主探究,重在信任每个学生的主体阅读能力,尊重学生阅读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如《鸟的天堂》一课中,学生在自我探究大榕树的美丽时,有一个学生观察文中插图后说:“远看大榕树,它就像一只大熊在河边喝水,太美了。”大家仔细一看,插图上的大榕树果真像一只大熊,学生那独特的想象和理解真令人折服。对话教学使课堂充满生机,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关系更为真诚。 二、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谐相处 对话教育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有一位专家作了这样的形象比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就像抛球与接球的过程一样。第一,抛球者和接球者都是主体;第二,抛球者与接球者之间是平等的、合作的;第三,抛球、接球双方都认真对待对方;第四,抛球和接球是可以连续的。可见,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达到真正和谐。教师没有对话意识,与学生就难以和谐相处。为此,教师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1.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我们认为要实现对话教学,教师要学会倾听。老师要做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地倾听他们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营造一个自由、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如痴如醉地探究、体验、交流,或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同学的发言,或互相启发,或自由组合朗读……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听,适当地作些点拨。 2.做一个友好的伙伴。教师要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对话,要与学生友好相处,这样孩子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交往中。师生之间在感情、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多方面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和孩子们成了合作的伙伴。这样,教师关注的不再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是每个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即时状态。 3.做一个出色的主持。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做“节目主持人”,说具体一点,要做“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以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更多地让学生走向前台,展现他们的思想。在多向交流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互动 “平等对话”离不开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这是因为学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交往中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最能激发创新。为此,在学生“平等对话”中提倡以下交流互动方式: 1.互相讨论。要让孩子有独立的人格,就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对话意识和对话能力。肖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学生之间的合作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如上《落花生》一课时,以“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辩论:“现代社会,你想做苹果那样的人,还是做花生那样的人?”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分成花生组、苹果组,实话实说,旁征博引,智慧的火花不断闪现,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如花生组:“花生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而苹果外表美,可内心不美。”“华罗庚、童第周出生在一贫如洗的家庭,但他们出国留学后还是回到祖国工作,无私奉献,他们是落花生的代表人物。”苹果组:“我们苹果有水分,不但外表美,内心也美,而花生一点水分也没有。”“华罗庚、童第周不表现自己,哪里有人发现他们?总统不表现自己,能当上总统吗?”“我们各有各的长处,花生内在美,苹果外在美,合在一起不是两全齐美吗?”这是多么精彩的一段对话。 2.共同体验。语文教学,应当是一次次生命的对话,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第一场雪》采用虚拟“雪后小记者采访”生活情境的教学,以小记者采访为经,以广大学生扮演各类人物角色为纬,双线互动,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主要步骤:①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三名小记者从教室外走进。一位记者:“老师您好,我是来自南方的一名小记者,听说你们这昨天刚下过一场雪,专程赶来采访,行吗?”②记者采访,品味意境。采访主题一:这场雪来得快吗?采访主题二:这场雪下得大吗?采访主题三:这场雪下得实吗?采访主题四:这场雪下得好吗?采访主题五:亲眼看到这么大、这么美、这么好的雪,你心中还联想到什么? 学生通过模仿各种角色回答这5个问题,完成了对课文情境的体验。

信托所得课税规则论——以税收客体的归属为视角

CONTEMPORARY ECONOMICS No.9,2019 信托所得课税规则论 —— 汤岭甲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信托起源于十三世纪的英国,于用益权(USE)制度的基础之上发展演变而来,被认为是英国人在法学领域所做出的最伟大、最杰出的成就。2001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标志着信托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 英美法系信托制度是基于普通法与衡平法的二元管辖,受托人享有信托财产的普通法上的所有权,受益人享有信托财产衡平法上的所有权。所有权的二元划分与传统民法“一物一权”的理念格格不入,信托财产移转之后的所有权的归属成为了一个扑朔迷离的议题,由此引发了“信托法与税法”之间的冲突,给信托税制的建立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对信托所得的课税。由于信托关系不同于传统的物权及债权关系,如果没有一套遵循信托基本原理的税制与之适应,势必阻碍信托业的蓬勃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信托制度发展的所得税规则,弥合信托法与税法之间的裂隙,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一、课税困境:信托财产及其所得的归属不明 信托是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财产权转移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为信托协议所指定的受益人的利益或者某个特定的目的,而管理、处分信托财产的行为。一般情况下,委托人在转移信托的财产权之后,便退出了信托关系,由受托人获得财产的管理、处分权能,受益人获得最终的信托受益权,即信托制度的本质就在于财产的管理权与受益权的分割,这是信托区别于委托及其他财产管理制度的根本所在。然而,我国在制定《信托法》时,立法机关对这个棘手的问题采取了迂回战术,即并未直接采用一元所有权,也没有肯定二元所有权,使得这个重大问题成为了一个悬而未决的疑题。[1]《信托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者处分的行为。”可以看出《信托法》采用的是“委托给”的表述,而不是“转让给”,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归属并不明晰。民法学界中“无主的目的财产”、“委托人所有权”、“受益人所有权”、“受托人所有权”等观点众口纷纭。但从信托的性质与功能来看,如果信托财产权没有从委托人处发生移转,那么信托所要达到的管理权与受益权相分离的功能将无法实现,信托将沦为与委托、居间等无异的法律制度,信托也将失去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因此,本文认为信托在设立时,必须发生所有权的移转,至于是移转给了受托人还是受益人则是需要法律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扑朔迷离,似乎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是阻碍信托所得税发展的根本障碍,即要想对信托所得进行课税就必须先明确信托财产的归属。然而,信托财产的归属问题并非信托所得课税的本源问题,根据可税性理论与量能课税原则,税法决定对谁进行课税并不是完全依据私法上财产所有权的归属主体,而是财产所得增加了谁的经济利益或税收负担能力,这才是税法的精神之所在。换言之,税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信托所得的税收客体应当如何归属于纳税主体。 摘要:作为舶来品的信托制度,因其双重所有权分割机制与传统民法的物权理念不符,导 致我国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不明晰,给信托所得的课税带来了法律障碍。本文以量能课税 原则与实质课税原则作为信托税制的基本因循,在税收客体的“法律所有权归属原则”之外,引 入“实质归属原则”,是跳脱信托课税困境的可行性方案。在类型化的信托制度中,应以信托导 管理论为基础,以信托实体理论为补充,构建信托所得税收客体的归属规则。对于既得信托, 应采用信托导管理论确立受益人纳税原则,而在累计信托中宜适用信托实体理论,由受托人履 行纳税义务。 关键词:信托所得;税收客体归属;量能课税;实质归属原则 145

财产课税

第六章财产课税 ?财产税,是指以纳税人所拥有或支配的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现行财产税税种有:房产税、契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遗产税和赠与税尚未开征。 第一节房产税 ?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税对象,按房屋的计税余值或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向房屋 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一、征税范围、纳税人和税率 ?征税范围:房产税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征收,不包括农村。上述房产 限于城镇的经营性房屋。即经营自用和出租、出典。 ?纳税人: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人经营的房产不适用房产税。 ?税率:从价计税:1.2%;从租计税:12%(对个人居住用房出租仍用于居住的, 房产税暂减按4%的税率征收)。 第一节房产税 ?二、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 ?1.对经营自用的房屋,以房产的计税余值作为计税依据。 所谓计税余值,是指依照税法规定按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至30%的损耗价值以后的余额。 ?2.对于出租的房屋,以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 房产的租金收入,是房屋产权所有人出租房产使用权取得的报酬,包括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 第一节房产税 第一节房产税 ?五、税收优惠(教材143页) 第二节契税 ?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一、征税范围 ?契税的征税范围为发生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权属转移的土地和 房屋。其具体征税范围包括: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

?2、土地使用权转让,包括出售、赠与和交换; ?3、房屋买卖;4、房屋赠与;5、房屋交换 第二节契税 第二节契税 ?二、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计算 ?(一)计税依据 ? 1.国有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其计税依据为成交价格。 ? 2.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其计税依据由征收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 屋买卖的市场价格核定。 ? 3.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交换,其计税依据是所交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 差额。 ? 4.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其计税依据为承受人为取得该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全部 经济利益。 第二节契税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税率 ?六、税收优惠(教材第147页) 第三节城镇土地使用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以开征范围的土地为征税对象,以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标准,按规定税额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一、征税范围 城镇土地使用税的征税范围是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 第三节城镇土地使用税 ?二、纳税人 凡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为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2007年1月1日起)

地 域 来 源 征 税 原 则 简 介

香港来源地征税原则 -----w https://www.doczj.com/doc/8015450382.html,.hk/ird(香港税务局) 香港采用地域来源原则征税,即只有源自香港的利润才须在香港课税,而源自其他地方的利润则不须在香港缴纳利得税。这项原则本身非常清晰明确,但在实际应用上,有时可能会引起争议。为清楚说明如何运用这项原则征税,我们拟备了这本《地域来源征税原则简介》。这简介扼要解释如何运用这项原则,并附以简单例子,说明对不同的业务实施该项原则时所采用的验证准则。如欲更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建议你征询专业顾问的意见。 香港对营商利润征税的准则 香港采用地域来源原则,向在香港经营任何行业、专业或业务所得的利润征税。只有于香港产生或得自香港的利润,才须予以征收利得税。简而言之,任何人在香港营商,但其利润是从香港以外的地方所获得,则不须在港就有关利润缴税。 世界上有很多地方采用不同的征税准则,与香港采用的地域来源原则不同。这些地区对在当地营商而从全球所赚取的利润,包括得自海外的利润,都予以征税。 决定须缴纳利得税的先决条件 根据《税务条例》,符合下述条件的人士,均须缴纳香港利得税:在香港经营任何行业、专业或业务;从该行业、专业或业务获得利润;以及有关利润于香港产生或得自香港。 首两项条件简单明确,第三项条件则需加以阐释。现在让我们探讨确定利润来源地的基本原则。 确定利润来源地的基本原则多年来,法院都有对确定利润来源地这个问题作出判决。以下各项原则是根据法院具权威性的判决而确立的。 事实问题确定利润的来源地须根据有关个案的事实而决定,所以并无一个可以概括适用于各种不同情况的通则。利润是否于香港产生或得自香港,是由利润的性质及产生有关利润的交易的性质所决定。 作业验证法确定利润来源地的一般原则,是查明纳税人从事赚取有关利润的活动,以及该纳税人从事该活动的地方。换言之,正确的验证方法是查明产生有关利润的作业,并确定这些作业在何处进行。 从交易所得的毛利划分一项交易的利润是否从香港抑或香港以外地区所赚取,可根据该交易所产生的毛利而决定。在确定利润来源地时,只须考虑那些直接产生毛利的商业活动,而一般行政管理等活动通常不在考虑之列。 作出决定的地点作出日常投资/业务决定的地点,只是确定利润来源地时须考虑的因素之一,而在一般情况下并非是决定性的因素。 海外业务办事处一个业务单位可能在海外设置办事处,在香港以外赚取利润;但如果该单位没有设立海外业务办事处,并不代表其所有利润一定是于香港产生或得自香港。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假如该单位的主要营业地点设于香港,而该单位又无设立海外业务办事处,则其赚取的利润很可能须在港缴纳利得税。 贸易公司的利润 买卖合约确定从货品和商品交易所得利润的来源地时,一般是以买卖合约订立的地点为根据。 "订立"一词不仅表示合法执行合约,其涵义亦包括商议、订定和执行合约的条款。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 法制度 篇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20XX-11-25《人民日报》孟建柱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这是我们党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深刻领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决定》精神,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司法保障。司法机关担负着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神圣使命。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各种矛盾和问题集中出现,机遇和挑战并存,司法工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

地位、作用、影响更加凸显。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举措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我国法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完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缺乏必要的权威,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有效的执行。因此,保证宪法和法律得到统一、正确、严格实施,已经成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关键。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法治建设的重点。《决定》进一步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司法机关作为执行法律的专门力量,不仅自身应该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行使权力,保证公正司法;而且应该监督行政机关依法用权、公民依法办事,推进依法行政、全民守法。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保障。只有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才能在全社会建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的法治秩序,才能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 (二)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

用心沟通 平等对话

用心沟通平等对话 ——英语课堂突发案例剖析 【事件回放】 期中考试后的第一个星期三,上午第二节课铃声响起时,作为英语老师的我,站在教室的讲台前,准备上课。上课铃音乐结束后,我和同学们打完招呼,便准备开始今天40分钟的英语学习。因为考虑到现在的孩子们英语学习中有投机主义思想存在,在上次英语课下课时布置作业,我只是强调了上次课堂上学习的两篇小短文要会背诵,但是没有告诉学生,今天的课一定会抽查。为了检查学生课下英语的复习情况,我抽查了近10位同学。在我看来,这10位同学在班级里算是对英语学科学习很感兴趣的。但是抽查的结果令我很意外,只有3位同学顺利的背诵了出来,有一位同学还是在老师每句话第一个单词都给出提示的情况下,才基本背诵出来。我的心里顿时也觉得很失望、很难过,但我还是强压着心里的不满,在第10个同学坐下后,说道:“我们有的学生很虚伪,在老师面前摆出很上进很要学习的样子,但是,只要老师一离开他们的视线,便把学习的事情远远地抛在了脑后。”说完,我便开始继续上课。突然,一位男生高举着手,站了起来。我一开始看见他站起来的时候,还以为是他要上洗手间,心里想:毕竟这是第一节课,和早自习、早操连在一起,没时间上厕所也情有可原,所以心里这样想着,便打算说:“好的,你去吧!”可我的话还没说出口,同学Z便开口道:“老师,你真的觉得我虚伪吗?我觉得我不虚伪的啊……”看着他那张委屈的脸、听着他颤抖的声音,我知道,我的话对他产生了很大的伤害。他继续说着:“其实,我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就说过我说瞎话(撒谎)……”哽咽的太厉害了,再加上其他同学都在劝他:“别哭了,别哭了!”此时的他,边嘟哝着边拿着纸擦眼泪,整个人已经不是站在那里,而是扒在课桌上。那时的我,其实心里的感受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内疚?感动?欣慰?……真的找不词来形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的眼睛是热热的,但全班人的课堂还是要继续,所谓我安慰到:“快坐下吧,真的很对不起,老师说的话让你这么难过,真的对不起!老师的意思是,不但要有学习的决心,更要有学习的行动。对不起了,可能是老师措辞不当,好好听课吧!”说着,我满脸微笑向他道了歉,希望他能静下来继续认真听课。 【策略措施】 1、放下师道尊严,真诚道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承担着当代教育使命的教师,我 们更要有承认错误的勇气,这也是用教师自身的实际行动来教育着现在的孩子们。成长的过程,总是伴随着一次又一次失败的体验,也正是从失败的体验中,我们才从呱呱坠地的那刻起,收获着成长。所以,错了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敢于不敢于承认错误、认真对待并改正错误。所以,作为教师的我,在学生Z反应出情绪的时候,便意识到自己的言语已经触动甚至是伤害了孩子。于是,我很虔诚地跟学生Z连续说了不少于三个对不起,真心地对不起。因为我知道,此时老师的对不起,一定会让孩子的内心得以舒缓,敢于面对他的内心世界。 2、尊重学生人格,细心呵护。不论年龄,不论智商,不论家庭背景,不论健康与否……, 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一个大写的“人”字,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这个大写的“人”必须被高度的重视,也只有这样,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才能培养将来合格甚至是优秀的社会人。在学生Z身上,我看到了美好的一面。他坦率而真诚,从他的泪水里,我感觉到他的是非观,知道“虚伪”不是一件值得倡导的事情。那时候,我的脑海里又想起拉那个身背13条人命的杀人狂成瑞龙,他青少年时期被“暴力”开除、不得不走入社会大染缸的事实,让我明白这个时期的孩子太需要人格的尊重、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当然,我知道,学生Z不至于那样,但我也不希望这课堂里的一个小小事件折射出的一系列问题,被我轻易忽视,不希望他这样的心理在将来走向的社会生活中,被

所得概念的界定与所得课税.doc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政府离不开所得课税这一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而研究所得课税必须明确最基本理论前提———所得概念的涵义。我国所得课税研究中关于所得涵义的界定较少且不成体系。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将所得定义为:一定时期内所有能代表其拥有者支付能力的从各种渠道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收益和财产。这一定义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所得;所得课税;流量所得;存量所得;潜在所得 收入分配是否公平合理是一个关乎社会稳定和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所得课税直接关系到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和纳税人相互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建怎样的所得课税体系?所得课税的深度如何确定及在纳税人个体和诸税种间如何分配?等等,这些都是亟需我国税收理论界及实践工作者研究的课题。研究所得课税离不开所得概念的界定,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前提。我国所得课税研究中关于所得涵义的界定较少且不成规模和体系,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界定符合我国国情所得定义,既是理论上的必践的必要。 一、国外所得定义及评析 国外学者所得课税研究较国内早且成果颇丰,这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较发达,个人收入分配不公及采用对个人所得课税手段加以调控的问题早已引起学者的关注有关。 对于西方所得定义的研究,学术界将其概括为以下三种学说: 一是源泉说。它是古时代最主要的界定“所得”的学说。所谓所得源泉说,就是认为连续取得的所得才是所得,至于因财产的转让等临时取得的所得并非所得。按照这种观点,对生产要素的提供者,以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等形态予以分配,所产生的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等就是所得。但就财产的转让而言,例如a把财产转让给b,虽然a对于超过其取得价值部分也得到收入,但就国民经济观点而言,只不过是a的财产和b的货币相交换而已,并无新的社会生产物,并未创造出价值。对财产转让不能视为发生所得,只能视为对其利益进行分配。所以说对财产课税,也就是等于对资本课税。而对资本课税会伤及再生产,是不被允许的。这种所得源泉的看法,最早起源于英国,在英国税制中有很长一段期间对资产转让所产生的所得、偶然性或临时性的资本利得、意外所得等不课征所得税。源泉说的代表人物有弗里茨。纽马克、塞尔泽等。弗里茨。纽马克就将“所得”表达为:只有从一个可以获得固定收入的永久性“来源”中取得的收入,才应被视为应税所得。[1] 二是净资产增加说。与上述所得源泉说相对立,净资产增加说认为,不论所得发生的原因为何,在一定期间内净资产的增加,即一定期间的期末净资产额大于该期间的期初净资产额,则认定有所得发生。依此观点,每年连续不断取得的所得、继承或受赠所带来的财产增加,或资本性财产的销售利益、所领取的人寿保险金等都是所得。净资产增加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经济学家范尚茨。他认为:所得包括所有的净收益和由第三者提供劳务以货币价值表现的福利、所有的赠与、遗产、中彩收入、投保收入和年金、各种周期性收益,但要从中扣除所有应支付的利息和资本损失。即应税总所得包括三部分:(1)在一定时期内从其他人那里收到的总额,不仅包括现金收入,还包括由纳税人本人提供劳务或资本资产而得到的实物所得,以及不需纳税人做出相应付出而得到的转移所得,如社会保障福利。(2)在该时期内本人享受的消费活动的价值。这些价值不包括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的收入或者货币或者商品。当纳税人既是某些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又是其消费者,在不涉及任何市场交易时,纳税人这样消费的价值等于他在市场上购买这些商品或服务所需支出的货币价值,故称“推定所得”。(3)在该时期内所拥有的财产的增值。[2]在现行税制中,英国的所得税制长期以来以所得源泉说为基础,而美国的所得税制早就以净资产增加说为基础。此后,其他学者对尚茨定义进行改进,美国的黑格与西蒙斯,提出黑—西定义或称黑—西标准。该标准是指:收入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个人消费能力净增加部分的货币价值。这等于该期中的实际消费额加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