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诗歌部分习题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第一单元 生命的律动诗歌部分习题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选修2《中国现代诗歌散文鉴赏》

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诗歌部分教案

诗歌部分共5单元,

使用说明:

每单元5首诗歌。

每单元的第一首为“精读”,

其余为“略读”。

第一单元生命的律动

本单元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围绕着生命的形式与意义,进行了多层次的思考与表现。在《天狗》一诗中,“我”具有种种不可思议的神奇本领,而且那样狂放,那样不安,显然是要表达作者对生命,对“我就是我”的一种全新的感觉;而《井》一诗则以相对“静默”的画面和语言,向我们揭示了作者对生命的另一种体验和感悟。《春》一诗向我们显示了年轻人在春天(也是人生的青春期)所感到的压抑与焦灼;《无题》又把死亡这一主题摆在读者的面前,并显示了作者的思考与认识;而《川江号子》却又是另一种风格,作者不直接表述自己的想法,而是通过对山水和自然风物的咏叹来表现他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教学要求:

一、理解课文的生命内涵和思想情感,了解诗歌创作与诗人人格之间的关系。

二、结合课文,领会现代诗歌的奇特的思维方式。

三、认真体会每首诗的韵律、节奏,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精读《天狗》

一、把它放到特定的年代和写作背景中去理解。

二、这首诗歌的主体意象——天狗。

三、朗读。

关于“导读”:导读是对于文本分析的精华部分,提示学生阅读的方向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尤其是点到了课文应该掌握的语言特点,所以对学生而言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导读只是一个引导,并不是唯一正确的,也不应迷信。

略读:《井》《春》《无题》《川江号子》

《井》:有象征意义的意象。

《春》:微观入诗法。

《无题》:通过画面表达悲壮的情感。

《川江号子》:所闻——所见——所感。

第二单元“挚情的呼唤”

本单元诗歌围绕着“爱”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表现了诗人内心同样深刻的感受。《贺新郎》一词表现革命情侣为了人民大众,为了革命事业,而舍弃小家、放弃个人安逸与舒适的豪迈情怀。《也许——葬歌》和《妈妈》两诗都是表达对亲人的热爱,前者以优美宁静的画面悼念亡女,后者则以城市化的角度写身处偏僻乡村的妈妈,都显得很有个性。《一个小农家的暮》表现了异乡游子对家乡,对国人的思念与热爱。而《秋歌——给暖暖》则更进一步,把关注点投向大自然,投向我们生活的环境。在万木凋零,一向以“肃杀”而形成固定意象的秋季,诗人的心中和眼前却唯有“暖暖”。

教学要求:

一、体会诗歌的情感价值和审美情趣。

二、体会抒情诗歌的抒情风格和语言方式。

精读《贺新郎》:1、顺利解读字、词、句。

2、体会词人的情感和胸怀。

第三单元“爱的心语”

集中写爱情,对于正在逐渐形成自己的“爱情观”的高中学生来说,了解和品评诗人们对心中爱情的表露,相信是很有益的。《蛇》一诗用一种令多数人都感到恐惧的动物来表现爱情,确实让人感到不好理解,而今天的年轻人或许就更是如此。同样,《预言》借助有关“爱神”的传说,写诗人对爱情的憧憬;《窗》写失去恋人后“我”的心中弥漫着挥之不去的爱;而《你的名字》表现的则是一种身不由己的痴情。《神女峰》丰富的内容之中又的确融入了作者对爱情的很多思索,而且这种思索还是多角度的:有肯定,也有超越;有对历史的尊重,也有新的价值评判角度。总之,每一首都很值得同学们去诵读。

教学要求:

一、体味诗歌的认识价值、情感价值和审美情趣

二、学习诗歌的抒情方法和风格特点

精读《蛇》:

1、意象诗。

2、“蛇”的特点。

略读《预言》《窗》《你的名字》《神女峰》:

找到切入点,抓住重点,消解难点。

第四单元“大地的歌吟”

本单元的诗歌不单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诗人通过塑造“河床”“金黄的稻束”“半棵树”等中心形象而引发无限的联想,由点及面、由空间而时间地形成一个探寻人与大地的结构,即对自然、土地、生命的沉思。诗人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将“诗”与“思”融合在一起。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知作品蕴涵的哲思,体会诗的意象与诗人的沉思和联想之间的关系,并感受诗人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教学要求:

一、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

二、体会诗的意象与诗人的沉思和联想之间的关系

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精读《河床》:

1、把握朗读现代诗歌的内在韵律。

2、学会从主要意象着手分析诗歌,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挖掘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诗歌的抽象哲理如何与感性形象有机结合。

第五单元“苦难的琴音”

这个单元的抒情诗歌都包孕着丰富微妙的人生体验和社会内涵,诗人通过自我感受与个性的张扬概括民族、时代的苦难。

教学要求:

一、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基本情绪。

二、体会诗人抒发情感的手段、技巧。

三、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

教学建议:

1、吟诵

2、意象。

3、抓住诗歌的感情。

4、重视诗歌的形式。

5、鼓励学生表达创新的见解。

6、学生多读,多讲,教师少讲。

课时安排:10课时。

说明:每单元2课时(精读部分1课时,略读部分1课时)。

基础积累(26分)

选择题(每题3分,共6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现代诗歌门类众多,但真正讲究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____________作品却寥寥无几。

②如果一个诗人的一生中能有三五首作品下来,这个诗人就是幸福的。

③文学是情学,是人学。因此,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定__________着作者的主观情感。

④鉴赏诗歌时,要认真体会诗歌的章法、韵律,认真_________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A.品位流传灌注揣摩 B.品位留传贯注揣摩

C.品味流传贯注揣测 D.品味留传灌注揣测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沫若(1892~1978年),原名郭开贞,后以家乡大渡河及雅河的别称“沫水”和“若水”取笔名“沫若”。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了“文学研究会”。他的诗集《女神》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B.冯至(1905~1993年),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曾任西南联大、北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协副主席等职,1987年获联邦德国大十字勋章和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艺术奖。

C.闻一多(1899~1946年),诗人,文史学者,湖北浠水人。是新月诗派的奠基者,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主张,诗集有《红烛》和《死水》。

D.艾青(1910~1996年),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1932年加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轰动诗坛。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他的诗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到了一个重要阶段,对后来的新诗创作影响很大。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3、诗人头脑中所显之象,诗论家称为意象。诗人在诗中把一个个点象组织起来,构成面象,或称 _____________,以描写某个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表现某种比较复杂的情绪,如杜甫著名的《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比喻意象在诗歌中最突出的作用还在于化_____________为具象,把不具情态,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情绪品格声音转化为具象的东西,从而给人以深切的感受。如“记忆”本是无形的,舒婷却有这样的句子,“记忆如不堪负重的小木桥/架在时间的河岸上”(《还乡》)对故乡的眷恋,伴随着文革十年浩劫中痛苦的回忆通过“_____________”这样一个比喻便具象化了。

5、诗歌语言的基本特征——性,就是说诗的语言除表层意思外,还有着深层内涵,可以反复琢磨,越琢磨越有味。诗歌语言的这种特点往往可以通过比兴、暗示、__________、双关等表现手段予以加强。

6、诗歌语言外在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音的_____________上,包括压相同或相近的韵、平仄相间、节奏配置等。外在音乐性是不能忽视的,尤其不能忽视的是诗人通过外在的音乐性表达的内心情绪的律动。这种情绪的律动一般称_____________。诗的音乐性应是内在的情绪律动与外在韵律的完美结合。

7、诗的鉴赏,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语言的初步感知;_____________的显现;深层意韵的探求。第一步是基础,第二步是桥梁,第三步是关键。

8、穆旦是中国现代诗歌的里程碑,派代表作家;舒婷是朦胧诗代表诗人;邹荻帆是七月诗派重要成员;刘半农是平民诗派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诗人”之称。

9、默写(必修五名句)。

(1)《归去来兮辞》中照应开头,重申归隐意愿,表达顺随自然、乐天安命的志向的句子是“,乐夫天命复奚疑”;文中和《归园田居》“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表达同样情感的句子是“实迷途其未远,”。

(2)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滕王阁序》)(3),宁移白首之心?,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4)若夫乘天地之正,,以游无穷者,。(《逍遥游》)

(5)《陈情表》中连用四个成语形容祖母现状的句子是“但以刘日薄西山,,人命危浅,”。

课内诗歌鉴赏(30分)

10、请鉴赏《井》中“井”这一形象。(4分)

11、请鉴赏《边界望乡》中作者形象,探究诗歌主旨。(4分)

12、阅读《秋歌——给暖暖》,回答问题。

暖暖是什么?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那些富有古典意味的意象?(5分)

13、阅读昌耀的诗《河床》的节选部分,回答诗后的问题。

我是父亲。

我爱听秃鹰长唳,他有少年的声带,他的目光有少女的媚眼。他的翼轮双展之舞可让血流沸腾。

我称誉在我隘口的深雪潜伏达旦的猎人。

也同等地欣赏那头三条腿的母狼。

她在长夏的每一次黄昏都要从我的阴影跛向天边的彤云。

也永远怀念你们——消逝了的黄河象

作者在诗歌中选择的意象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全诗的特点对这些意象加以赏析。(5分)

14、请从语言角度鉴赏穆旦的《春》。(6分)

15、请从表达技巧角度鉴赏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6分)

三、课外诗歌鉴赏(18分)

16.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人行道

在车来车往的街头,

横越马路是不那么自由——

只在一定部位划两条白线,

通过吗?必须从这儿行走!

严厉也是一种爱呀,

条条框框并非全是保守;

只因我们曾忽视规律和法则,

至今。心上还有条流血的创口……

(1)概括全诗的主旨。(限20字以内)(4分)

(2)简析这首小诗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4分)

17.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乡愁四韵

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有人说余光中的《乡愁四韵》“无理而妙,富于别趣”,如按照生活逻辑和表达习惯,“红”不能用量词“张”来修饰,“白”不能用量词“片”来限定.“香”不能用量词“朵”来衡量。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此外,“瓢、张、片、朵”是四个单位很小的量词,如果说换成“湾、园、地、片”行不行?为什么?(6分)

请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这首诗。(4分)

四、语言表达。(16分)

18、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写一组句子。(5分)

溪流仿写: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19、班上举行诗歌朗诵比赛,请根据下面的朗诵篇目,写两段串词。(5分)

(1)《老马》

串词A:

(2)《半棵树》

串词B:

(3)《天狗》

20、请将《一个小农家的暮》部分诗句“她在灶下煮饭/ 新砍的山柴/ 必必剥剥的响/ 灶门里嫣红的火光/ 闪着她嫣红的脸/ 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改写成一段话,100字左右。(6分)

五、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一首小诗,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陈敬容

你的窗

开向太阳

开向四月的蓝天

为何以重帘遮住

让春风溜过如烟?

我将怎样寻找

那些寂寞的足迹

在你静静的窗前

我将怎样寻找

我失落的叹息?

让静夜星空

带给你我的怀想吧

也带给你无忧的睡眠

而我如一个陌生客

默默地走过你窗前

请以“窗”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综合测试题答案

1、A(品位:名词,档次、格调;品味:动词.体会、鉴赏。流传:一般来说,是地域上的横向传播,多指范围广;留传:一般来说,是时间上的纵向传播,多指历史长。灌注:浇进;贯注:集中投入,用于精神或注意力。揣摩:反复思考推求;揣测:推测、猜测。)

2、A(“文学研究会”应改为“创造社”。)

3、集合意象

4、抽象,小木桥

5、多义,象征

6、回环,内在音乐性

7、意象

8、七叶泥土 9、略

12、第一问的答案可以是下面多种的一项,学生言之有理即可。)暖暖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如恋人、妹妹、孩子;也可以是虚拟的人物,甚至不是人物,可以是一种象征。2分

这首诗中产意象如落叶、荻花、辽像是不经意从古诗中“借”来的,在古诗中一般显示秋天的荒芜伤感情绪,而秋暮江边的“砧声”则寄寓游子的漂泊之哀。3分

13、本章节作者所选取的是与神话、传说有关的意象,如“秃鹰”、“母狼”、“黄河象”等。2分它们本身都是带有原始色彩的血性动物,容易唤起人们对旺盛生命力的渴望与想象,这些具有伤感的意象,既是作者心灵痛觉的复写,又是他对那种狞厉粗犷的原生力量的认同。3分

14、

16.(1)要自觉遵守各种符合客观规律的法则。(2)这是一首即事明理的寓意诗,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摄取街头一景,写其严厉.再写其理,由此发生议论,揭示遵规守法的哲理,形象生动,寓意深刻。

17.(1)不行。诗人的匠心在于:用“一张海棠红”来强调“红”,以突出“红”的鲜艳灿烂.而这“红”又与后文的“血”自然相连:用“一朵雪花白”来强调“白”,白得晶莹剔透,纤尘不染,而这“白”字又与后面的“信”紧密相连;用“一朵腊梅香”来强调“香”,以突出腊梅的清香四溢.沁人心脾,而这“香”字又与下文的“母亲”相连接。相反,如果说“给我一张红海棠”.“给我一片白雪花”,“给我一朵香腊梅”,后面随文就势的自然联想就无法展开。因此,从这反常离奇的搭配中我们是可以体会到诗人的诗心智慧的。量词小不代表所指事物就小,诗人所选取的四个意象内涵丰富,意义广阔.那么前面意象的宏大与后面修饰语的小巧相互对比.就更能体现出诗人对祖国的要求很少,而自己愿意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崇高思想,读后,人们自然会被诗人真挚的热情所深深打动。(2)示例:音乐美:《乡愁四韵》借鉴了中国民歌的回旋曲式的特点,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构思,音韵和谐,一唱三叹。《乡愁四韵》可以看作是一首用文字写成的乐曲.首行诗犹如乐曲的主题旋律,而且它在每一诗节的首尾呼应,使得每一个诗节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乐段”,四个乐段之间结构非常相似,这些相似的“乐段”反复演奏,形成了回环复踏、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使主题思想得以不断深化.从而产生了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

18.例:星星 | 蜡烛

没有霓虹摇摆的绚丽, | 没有霓虹灯七彩的变化,

也没有太阳直射的光热, | 也没有聚光灯夺目的亮光,

但黑暗中的那点微光, | 但燃烧时的那些余热,

是你价值的体现. | 是你辛勤的写照.

高考演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报告文学是社会现实生活土壤里生长出的文学根苗。报告文学创作的发展和推进,总是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存在密切联系。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报告文学表现的多样性。在社会生活点面上接触和描述题材对象,是报告文学创作的常态。像《南京大屠杀全纪实》这样具有明显“史志”品格的报告文学,是文学视野下的历史政治文化观察和表达,具有独特厚重内容和生命力量。

记忆往往会给人带来多样的感受。报告文学创作着眼于现实生活,时常同人们的关注热点焦点同一。但是,这并不是简单地与新闻式的直接表达等同。温故而知新,也时常是报告文学表达现实关注的方式。

对现实社会生活积极关注,是报告文学创作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让报告文学始终与人民、与大地、与时代精神建立起一种紧密的联系,拥有鲜活的社会生活气息和现实力量。像描述霍岱珊为了减轻和消除淮河水污染,对各种污染行为坚决斗争的《淮河赤子情》;像以一个村支书的人生奋斗和经历来表现山村不断富裕起来的《太行山上》等,都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递出感动和欣喜的内容。这些用自己的精神和行动为社会造福的故事,正是社会积极力量的宣示。

但是,社会生活是一个矛盾多样性的呈现。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给人鼓舞和喜悦的现象,自然也会存在不少令人忧虑和感伤以至愤怒的现象。像陈廷一满怀忧虑地追踪中国大面积遭遇雾霾天气的《2013,雾霾挑战中国》;像张敏宴大胆揭露相关医疗单位过度用药,不顾患者健康利益,追求经济利润的《吸血的血透》;杨晓升在《失独,中国家庭之痛》中对独生子女生育政策的反思等,都是在不同的社会矛盾表现中产生的文学叙述,给人以程度不同的触痛感受。

此前报告文学创作中那种凛然的诘问如今似乎少了。这主要是因为社会存在和改变的复杂性增加,也同作家在更高更全局的层面上认识把握社会生活的能力欠缺有关。因此,多年来,报告文学作家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疑惑、丑陋、痛心现象时,经常只能表现出惋惜和无奈,将改变寄托于等待和期望。报告文学原本是一个新闻政治性很强的文学表达方式。但是,因为来自多方面的限制和人为约束,报告文学在这个方面表现薄弱,存在遗憾。文化观察和期冀成分的增强,是报告文学丰富的一种表现,也是寻求革新和走向更加开阔境域的努力。

当然,报告文学的载体形式是文学艺术,为好的思想内容寻找巧妙的艺术表现形式,把高度的思想性和尽可能动人的艺术性结合起来,是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的重要特色。其文学性方面具体来说表现在结构的安排和语言的运用上。许多报告文学的内容时代跨度大、人物众多、原因复杂、趋势多样,如何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为一体,是要精心设计的,同时也要有富有抒情的、哲理的精彩的语言,这样的作品将会影响得更广更深。夏衍的《包身工》就是这样的里程碑式作品。

报告文学也像生活一样在波澜不惊中存在和发展着。但报告文学创作也和其他文学形式的状况相似,存在着“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中国正在经历着伟大的发展变革,这样的社会环境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发展契机,对报告文学而言更是难得的机缘,希望报告文学作家能够抓住这样的机会,创作出无愧于人民和时代的伟大作品来。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报告文学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报告文学是文学视野下的社会现实生活以及历史政治文化等的观察和表达,始终能与人民、大地及时代精神建立起一种紧密的联系,是新闻政治性很强的文学体裁。

B.报告文学创作着眼于现实生活,时常同社会的关注热点、焦点一致。不同于新闻式表达,报告文学经常用温故知新的方式表达现实关注,所以报告文学具有“史志”品格。

C.将时代跨度大、人物众多、原因复杂、趋势多样等内容巧妙地安排,并以富有抒情的、哲理的精彩的语言来表达,是报告文学的重要特色的表现,这样的作品会影响更深广。

D.不仅社会的发展变革会为报告文学创作提供难得的机缘,而且文化观察和期冀成分的增强,是报告文学寻求革新和走向更加开阔境域的努力,从客观和主观共同促进着报告文学的发展。

2.依据原文论述的报告文学的特点,下列作品从提供的内容看与其特点不能对应的一项是(3分)

A.李春雷的《赶考》和《朋友》,前者用心感受中国共产党人1948年“进京赶考”时清醒、谨慎的心态,后者回顾习近平当年在正定县委工作时与作家贾大山真诚交往的情形。这体现了报告文学温故知新的表达现实关注的方式。

B.王兆军的《问故乡》在叙写家乡发展富裕的同时,也写了道德失落、环境恶化、贫富不均等不良现象。这体现了报告文学呈现出社会生活中既存在令人鼓舞和喜悦的现象,也存在令人忧虑和感伤以至愤怒的现象。

C.徐锦庚的《“懒汉”治村》用传神的白描文字,在简短的篇幅中生动地叙述了一个“狡黠”智慧的农民放弃自身利益,用心推动村庄改造的故事,体现的是报告文学对现实生活的积极关注,是社会积极力量的宣示。

D.钱刚的《唐山大地震》,各条线索交错展开,通过描写各种生物在地震前的反应,营造了大灾难的恐怖气氛,又描写了不同时空下人们无私的、自私的表现。体现出报告文学原本该有的新闻政治性和对人性的期冀。

3.依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报告文学扎根于社会现实生活,其创作总是和社会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由此,现实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报告文学表现的多样性。报告文学创作经常是在社会生活点面上接触和描述对象。

B.社会存在和改变的复杂性增加了,作家在更高更全局的层面上认识把握社会生活的能力也有欠缺,导致凛然的诘问如今似乎少了,出现了对灰暗现实的惋惜与无奈、寄改变于等待和期望的现象。

C.面对相同的时代,有的满怀忧虑,有的揭露丑陋,有的重视反思,不论是怎样的叙述,报告文学都给人以程度不同的触痛感受。同时因为来自多方面的限制和人为约束,报告文学还存有遗憾。

D.当前的报告文学发展中存在着“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不过中国正在经历着伟大的发展变革,这样的社会环境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发展契机,报告文学作家有望创作出无愧于人民和时代的伟大作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寒色

龙应台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①。

当场被读者问倒的情况不多,但是不久以前,一个问题使我在一千多人面前,突然支吾,不知所云。

他问的是,“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这不是小学二年级的作文题目吗?和“我的志愿”、“我的母亲”、“我的暑假”同一等级。怎么会拿到这里来问一个自认为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

问者的态度诚诚恳恳的,我也只能语焉不详蒙混过去。这么难的题啊。

做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拎在肩上,贴身还热。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晚了,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时间。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被褥的松软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缎般的栀子花香,就幽幽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踏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然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往窗外看,仿佛看见,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经是异国大学小城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

两家共一个厨房。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后来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一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个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墙上,不敢挂什么真正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因为墙,是暂时的。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很多,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很多,一会儿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塞进他书包里。周末,你骑机车去市场,把两个女儿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女儿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一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注】①引自李煜被俘入宋后所作《望江南》一词: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引用读者的问题,既是引入话题,也是启发读者思考,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形成一种心的互动。

B.文章第6段和第13段呈现的情境相同,但人物的角色、身份却悄然改变,从而流露出人生易老的惆怅和悲凉。

C.本文注重细节描写,如文中三次出现的“栀子花”,弥漫着亲人之间情意的香味,也见证了似水流年的变化。

D.文章通过对不同阶段的家的刻画,表现了家的温馨,不过标题《寒色》还是给全文笼罩上一层淡淡的伤感。

5. 作者从哪几个人生阶段写出自己对“家”怎样的感悟与理解?(5分)

6.作者反复追问的“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梁思礼,爱国的梁家驯火者

董海旺

2016年4月14日,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梁思礼与第一代航天战士一起,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之列。有人曾问梁思礼:“您从父亲那儿继承下来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他回答:“爱国!”“父亲生前曾说过,‘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这句话支撑了梁思礼一生的追求。

幼年的梁思礼确实讨人喜欢。每次觉察到父亲要抽烟,他就主动把烟连同烟嘴、火柴、烟灰缸一同递到父亲跟前,引得梁启超非常高兴。然而,父亲在他5岁时就离开了人世。“父亲对我的直接影响较少,几个哥哥姐姐都受过父亲言传身教,国学功底数我最弱,但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他遗传给我一个很好的毛坯,他的爱国思想通过我的母亲及他的遗著使我一生受益。”梁思礼曾回忆道。

赴美留学前,梁思礼几乎都在天津。1941年中学毕业后,他便随三姐梁思懿前往美国留学。在嘉尔顿学院学习两年后,梁思礼放弃了嘉尔顿的奖学金,转入以“工程师摇篮”著称的普渡大学,改学电机工程。因为那时的他一直想走工业救国之路。1945年,梁思礼从电机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随后,梁思礼来到辛辛那提大学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并在那儿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1949年9月,得知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后,梁思礼动员留美学生回国,同时自己也以身作则带头回国。1956年10月,梁思礼被任命为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但很快,1962年的东风二号导弹发射试验,令踌躇满志的梁思礼尝到了失败的痛切。这枚导弹发射后不久,便摇摇晃晃,像喝醉了酒,伴随着“轰”的一声巨响,落在距发射点300米的地方。

望着炸出来的大坑,在场的航天人泣不成声:“我们真的不成吗?”梁思礼却一言不发。后来回忆起这一幕时,他说:“我从来不觉得会不行,得收摊了。在我的想象里,就应该做下去,必须做下去,做不下去也要做下去。”

梁思礼的驯火史更是一本失败者之书。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但对于一位驯火者来说,失败比成功“贵”得多。正因为历经无数次失败,梁思礼才开创了航天可靠性工程学。后来,他参与了长征二号系列火箭的研制工作,并创造了1 6次发射全部成功的纪录。也正因为尝过无数次失败,他主持发射的洲际导弹能够穿越6个时区,向着预定海域飞去。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每个航天史上的“首次”,经过失败的孕育,都像是梁思礼的孩子。

航天这一行,梁思礼一做就是67年。好在,他天生就会找乐子。1974年,50岁的梁思礼被下放到河南正阳“五七”干校劳动,干校分配他当“猪倌”。人们都说,搞导弹的知识分子被派去养猪,真是浪费人才。可梁思礼却分外感谢组织的照顾:逃离“文革”这块是非之地,精神上无比轻松自在。每天,梁思礼戴好套袖,穿上围裙,打猪草、拌猪食、清猪圈,干得高高兴兴,还与自己喂养的八戒军团合影留念。

他的生活永远都是可爱的,极有价值的。即便是住院期间,梁思礼一见到家人,就迫不及待地问:“快给我讲讲,最近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他做起什么,都别有一番意趣。自去年住院以来,他的房间里重复播放着旋律欢快的《施特劳斯圆舞曲》、《天鹅湖》等曲子。旋律响起,躺在床上的梁思礼双手打起拍子。只是,音乐还是没能留住这位老人。梁老走了,带着他熟悉的旋律,带着亲朋对他的敬意与眷恋。

与那个年代中国所有驯火者一样,梁思礼所在之处是历史耀眼处的暗面。近处,找不见他的名字,设计图纸上没有,光荣榜上也没有,他是戈壁滩上被尘土风沙遮掩的背影,他的名字被封印在打着绝密标签的文件袋里。远处,他的名字却越发清晰,一笔一笔镌刻在历史坐标轴上,留在时代的注脚里。“爱国,不需要理由。”梁思礼总是这样说。大师风骨,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

(摘编自《人物周刊》)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梁思礼认为自己从父亲那儿继承的最宝贵的东西是爱国主义思想,父亲“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的话支撑着梁思礼一生的追求。

B.梁思礼5岁时父亲离开了人世,赴美留学前梁思礼几乎都生活在天津,在留学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期间,他边工作边读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C.梁思礼把一生中的67年献给航天事业,从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到第一艘神舟飞船的发射他经历了无数次失败,这些失败奠定了事业成功的基础。

D.梁思礼处在历史耀眼处的暗面,因为他没有青史留名,姓名被封印在打着绝密标签的文件袋里,背影只常常出现在尘土风沙遮掩的戈壁滩上。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梁思礼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独自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使中国居世界航天强国行列,他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功不可没。

B.梁思礼幼时就表现出聪明乖巧,深得其父梁启超疼爱,在其母言传身教与其父遗著的影响下,梁思礼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心中萌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梁思礼之所以在嘉尔顿学院学习两年后转学普渡大学,是因为那时的他一直想走工业救国之路,这学业的成功转型对他后来从事航天事业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D.梁思礼在东风二号导弹发射中尝到了失败滋味,但他并不像其他在场同行那样痛哭,而是鼓励自己坚持做下去,经历无数失败后他终于开创航天可靠性工程学。

E.梁思礼一生虽经历许多曲折坎坷,但乐观坚强始终伴其一生,“文革”下放干校时,他高高兴兴做猪倌,精神上无比轻松自在,病危时仍欣赏旋律欢快的乐曲。

9.“爱国”对梁思礼的事业和人生有哪些深刻影响?请根据材料内容概括回答。(4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宋向戌善于赵文子①,又善于令尹

..子木,欲弭.诸侯之兵以为名。如晋,告赵孟,赵孟谋于诸大夫,韩宣子曰:“兵,民之残也,财用之蠹,小国之大灾也。将或弭之,虽曰不可,必将许之。弗许,楚将许之,以召诸侯,则我失为盟主矣。”晋人许之。如楚,楚亦许之。如齐,齐人难之,陈文子曰:“晋、楚许之,我焉得已。且人曰弭兵,而我弗许,则固携.吾民矣!将焉用之?”齐人许之。告于秦,秦亦许之。皆告于小国,为会于宋。宋人享赵文子,

叔向为介。司马置折俎

..,左师向戌至。是夜也,赵孟及子皙②盟,以齐言。庚..。秋七月戊寅

辰,子木至自陈。以藩为军,晋、楚各处其偏。

伯夙谓赵孟曰:“楚氛甚恶,惧难。”赵孟曰:“吾左还,入于宋,若我何?”辛巳,将盟于宋西门之外。楚人衷甲,伯州犁曰:“合诸侯之师,以为不信,无乃不可乎?夫诸侯望信于楚,是以来服。若不信,是弃其所以服诸侯也。”固请释甲。子木曰:“晋、楚无信久矣,事利而已。苟得志焉,焉用有信?”伯州犁退,告人曰:“令尹将死矣,不及三年。求逞志而弃信,志将逞乎?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参以定之。信亡,何以及三?”

赵孟患楚衷甲,以告叔向。叔向曰:“何害也?匹夫一为不信,犹不可,单③毙其死。若合诸侯之卿,以为不信,必不捷矣。食言者不病,非子之患也。夫以信召人,而以僣④济之。必莫之与也,安能害我?且吾因宋以守病,则夫能致死,与宋致死,虽倍.楚可也。子何惧焉?又不及是。曰弭兵以召诸侯,而称兵以害我,吾用多矣,非所患也。”

晋、楚争先。晋人曰:“晋固为诸侯盟主,未有先晋者也。”楚人曰:“子言晋、楚匹也,若晋常先,是楚弱也。且晋、楚狎.主诸侯之盟也久矣!岂专在晋?”叔向谓赵孟曰:“诸侯归晋之德只,非归其尸盟也。子务德,无争先!且诸侯盟,小国固必有尸盟者。楚为晋细,不亦可乎?”乃先楚人。书先晋,晋有信也。

乙酉,宋公及诸侯之大夫盟于蒙门之外。(选自《左传

..》,有删减)

【注】①赵文子:即赵孟,晋国的正卿。②子皙:春秋时期楚国的王子。③单:通“殚”,尽。④僣:奸诈狡猾。

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欲弭.诸侯之兵以为名弭:消除

B.则固携.吾民矣携:带领

C.虽倍.楚可也倍:加倍

D.且晋、楚狎.主诸侯之盟也久矣狎:交替

1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指盛放牺牲的礼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俎”也是这个意思。

C.戊寅: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此处是指中国干支历法中的戊寅日。

D.《左传》: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左丘明为孔子编纂的《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文中“书先晋”的“书”就是指《春秋》。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晋、楚、齐、秦响应“弭兵”的原因主要是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这也就决定了这次会盟不仅能达到“为名”的目的,而且能真正起到“弭兵”的作用。

B.会盟时,“楚人衷甲”就表现出楚国的戒备心理和勃勃野心,对于这种做法,楚国内部意见并不统一,伯州犁和子木的争执就反映了这一分歧。

C.晋、楚争先盟誓,各有说辞。叔向劝赵孟应以大局为重,致力于德行,让楚人先盟誓。史书在记录这件事时,把晋国写在了前面,以表明晋国有信用。

D.文章记载的是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为“弭兵”而举行的一次会盟,描写了晋、楚之间互争盟主的勾心斗角。全文以写对话见长,表现出人物的不同性格。

13.翻译。(10分)

(1)若合诸侯之卿,以为不信,必不捷矣。食言者不病,非子之患也。(5分)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普明寺见梅

杨万里

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

犹喜相看那恨晚,故应更好半开时。

今冬不雪何关事,作伴孤芳却欠伊。

月落山空正幽独,慰存无酒且新诗。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城中”在古代诗人笔下多含“憎厌”之意,用来指争名夺利、红尘喧嚣之地,本诗中同样含有贬抑之意。

B.“僧窗”二字,照应诗题中的“普明寺”,在空间位置上又与“城中”相对,说明这是世外一角、幽静所在。

C.颈联是说今冬没有下雪又有什么关系,仅仅是让梅花缺少“雪”这一同伴,诗人以梅衬雪。

D.“月落山空”时梅花孤独寂寞,诗人用“新诗”表示慰问,不仅流露出关切之情,更有一种知己之感。E.诗人从寻梅、赏梅、怜梅写到慰梅,全诗的重点是刻画梅花本身的形象,诗人独特的感受只一笔带过。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2

(3

(4

(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随想录》中有巴金对自己逆来顺受

....没有为受迫害朋友伸张正义的忏悔,也有对自己跟着别人向自己同志丢石块的忏悔。

②多数市民对“蓝牙自拍杆有辐射”的说法不假思索

....,此前遭多国“封杀”的“自拍神器”自拍杆在国内依旧风靡。

③在全场观众的加油声中,中国男足一鼓作气

....,战胜韩国队,夺得了2018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首场胜利。

④短小精悍

....的马云拍摄了电影《功守道》,这既是为了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又将致力于向世界推广中国武术文化。

⑤承载着无数人期望的iphoneX新加入了全面屏、面部识别、无线充电等特性,一上市,追捧者就前仆后

...继.,争相购买。

⑥湖南青少年交响乐团在京成功上演音乐会,会上小演奏家们赢得了满堂喝彩,民族风西洋风统统信手拈

...来.。

A. 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1926年梁启超在知道自己被西医误诊误医之后,怕因此影响西医在中国的声誉,带病撰文禁止国人不要因为个别事故而全面否定西医的科学性。

B.在石黑一雄获得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其母校举办了文学节十分火爆,可谓一票难求,不但教室座无虚席,走廊、楼梯也都挤满了听众。

C.消费文化强调文化同经济的联合,过分抬高文化的经济价值,看重文化的日常使用和感官愉悦功能,而不注重甚至无视文化消费的深层次内容。

D.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进了经济增长,大幅度减少了贫困人口,降低了贫困发生率,对世界减贫发生了积极的影响。

19.下列各项中,语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淮南子》说:“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②中国古代语言文字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精神。

③因此,文字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神圣性。

④汉语言文字的这种人本精神从仓颉造字的传说中就可见一斑。

⑤在古人看来,文字的发明这一伟大创造足以使鬼神哭泣。

A. ②③⑤④①

B. ⑤③④①②

C. ②④①⑤③

D. ⑤①③④②

20. 将下面的词语填入横线处,组成一副长联,要求符合对联特点,语意连贯,意境和谐。(5分)

云影波光天心月到白苹秋老莫辜负凭栏看

上联,,最好是,红蓼花疏,。

下联把酒对,琼楼玉宇,,,水面风来。

21.请从下列人物形象中任选一组,对两个形象进行比较,阐述你更喜欢其中的哪一位。不超过80字。(6分)

第一组:鲁迅与巴金第二组:项羽与刘邦

第三组:孔子与庄子第四组:佩葛蒂与姨婆

四、写作(60分)

22.请把题目《想起来就》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立意自定,写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高2017级高一上期12月阶段性测试语文参考答案:

1.B(“不同于新闻式表达,报告文学经常用温故知新的方式表达现实关注,所以报告文学具有“史志”

品格。”强加因果)

2.D(没有体现“报告文学原本该有的新闻政治性”)

3.C(“报告文学都给人以触痛感受”以偏概全)

4.B(“从而流露出人生易老的惆怅和悲凉。”这一结论错误。此处通过反复和照应,揭示出亲情是生生

不息恒远流长的。)

5.三个阶段:为人儿女、为人夫妻、为人父母。(或者:为人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与人做伴

侣时,两个人在哪,哪就是家;为人父母时,儿女在的地方就是家。)家即意味着亲人、爱人之间温暖、安心、真挚的情感交融和相互需要;但没有一个家是永恒不变的。(答出三阶段得3 分;答出家的内涵一条1 分,共2 分。)

6.一是结构全文(答线索亦可),三次追问,三次打破人生不同阶段对家的温暖想象;二是步步递进,引

发深思,让读者沿作者思路探讨文意,追问家之于人生的最终意义;三是暗示文意:答案即在问句中,这个家会怎样呢,这个家终难免失去,每个个体只能独自面对人生;四是用反复手法,强调家的不永久性。(答对一条得2 分,答出三条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7.D(错在“他没有青史留名”,原文信息是“他的姓名镌刻在历史坐标轴上,留在时代注脚里。”)

8.DE(A项错在“独自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创建起完整坚实的中国航天事业”,原文信息是“与第一代

航天战士一起。”B项错在“梁思礼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功底”,原文说“国学功底数我最弱”,“其母教导与其父遗著”让梁思礼产生爱国情怀,没说因此打下深厚国学功底;C项错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此评价原文没有信息依据。)(答对1项得2分,答对2项得满分)

9.①父亲的爱国思想支撑着梁思礼的人生信仰。②留学时出于工业救国动机梁思礼中途转学普渡大学。

③新中国成立梁思礼动员留学生回国并以身作则。④梁思礼经历许多失败仍不改初衷地投身祖国航天

事业。(每点1分)

10.B(携:分离)

11.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俎”是“砧板”的意思。)

12.A(各国“弭兵”的原因主要是从本国在中原的地位考虑,不能起到“弭兵”的作用。)

13.(1)如果会和诸侯的卿相,做出不守信的事,一定不能成功。说话不算数的人不能伤害别人,这不是

您的祸患。(“不信”“捷”“病”各1分,大意2分。)(2)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微”“因”“敝”各1分,大意2分。)

14.CE(C项“以梅衬雪”错误,应是“以雪衬梅”。E项“诗人独特的感受只一笔带过”错误,诗中只有

“孤芳”“幽独”等极少数词是描写梅花形神的,全诗重点抒写的是诗人赏梅时的独特感受,而不是刻画梅花本身的形象。)(答对1项得2分,答对2项得满分)

15.(1)懊悔、叹惋之情。诗中“忙失”二字,流露出诗人错过探梅佳期的懊悔感伤情绪,“却欠伊”三

字,是为梅花缺少同伴而发出轻轻的惋惜喟叹。(2)庆幸、欣喜之情。诗人将“半开时”的情状与“那恨晚”的心绪相对应,略感庆幸;“犹喜”二字,直抒胸臆,凸显欣喜。(3)欣赏、赞美之情。诗人目睹仅有“一两枝”的山寺梅花“半开”,却认为“应更好”,又言“今冬不雪何关事”,其对腊梅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4)豁达、释然之情。诗人觉得梅花“半开时”来观赏反而更好,哪里是什么失期呢?

表现出豁达乐观、超脱淡泊的情怀。(答对1点得2分,答对其中3点即得满分)

16.不在沉默中爆发;粪土当年万户侯;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风萧萧兮易水寒。(每

句1分)

17.D(逆来顺受: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

做事迅速。一鼓作气:比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前仆后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得英勇壮烈。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18.C(A项“禁止国人不要因为个别事故而全面否定西医的科学”逻辑不当;B项“其母校举办了文学节

十分火爆”结构混乱;D项“发生了积极的影响”搭配不当。)

19.C

20.上联依次:凭栏看云影波光白苹秋老

下联依次:莫辜负天心月到(1空1分)

21.示例:孔子与庄子,一个的想法是治世,一个的境界是离世。孔子力图通过礼乐使人得到快乐;庄子

则追求顺应自然以至超乎天地。但我更喜欢孔子,他为进取之人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人物形象把握准确2分,观点明确、理由合理2分,语言2分)

【附】古文参考译文:

宋国的向戌和赵文子友好,又和令尹子木友好,想要消除诸侯之间的战争以取得名声。他去到晋国,告诉了赵文子,赵文子和大夫们商量,韩宣子说:“战争,是残害百姓的祸事,是财货的蛀虫,是小国的大灾难,有人要消除它,虽然说办不到,一定要答应。不答应,楚国将会答应,用来号召诸侯,那么我国就失去盟主的地位了。”晋国人答应了向戌。向戌又去楚国,楚国也答应了。去到齐国,齐国人感到为难,陈文子说:“晋国、楚国答应了,我们怎么能够不答应?而且别人说‘消除战争’,而我们不答应,那么就使我们的百姓离心了,将要怎么使用他们?”齐国人答应了。告诉秦国,秦国也答应了。这四个国家都通告小国,在宋国举行会见。宋国人设享礼招待赵文子,叔向作为赵文子的副手。司马把煮熟的牲畜切成碎块,放在盘子里。秋季,七月戊寅日,向戌到达。当夜,赵文子和公子黑肱(子皙)统一了盟书的措辞。庚辰日,子木从陈国到达。各国军队用篱笆做墙作为分界。晋国和楚国各自驻扎在两头。

伯夙对赵文子说:“楚国的气氛很不好,恐怕会发生患难。”赵文子说:“我们转折向左,进入宋国,能把我们怎么办?”辛巳日,各诸侯国代表准备在宋国西门外边结盟。楚国人在外衣里边穿上皮甲,伯州犁说:“会合诸侯的军队,而做别人不信任的事,恐怕不可以吧,诸侯盼望得到楚国的信任,因此前来顺服。如果不信任别人,这就是丢掉了用来使诸侯顺服的办法了。”他坚决请求脱去皮甲。子木说:“晋国和楚国缺乏信用已经很久了,唯有去做对我有利的事就是了。如果能如愿,哪里用得着有信用?”伯州犁退下去。对人说:“令尹将要死了,不会到三年。但求实现志向而丢弃信用,志向会实现吗?有志向就形成为语言,有语言就要有信用,有信用就加强志向。这三件事互相关联彼此确定。信用丢掉了,怎么能活到三年呢?”

赵文子担心楚国人外衣里边穿皮甲,把这情形告诉了叔向。叔向说:“有什么危害?老百姓一旦做出不守信用的事,尚且不可以,都不得好死。如果一个会合诸侯的卿做出不守信用的事情,就必然不能成功了。说话不算数的人不能给人造成困难,这不是您的祸患。用信用召集别人,却用虚假求利,必然没有人

同意他,哪里能危害我们?况且我们依靠着宋国来防守他们制造的困难,那就能人人舍命。和宋军一起誓死对抗,即使楚军增加一倍也是可以抵抗的,您有什么可害怕的呢?但是事情又不至于到这一步。口称消除战争以召集诸侯,反而发动战争来危害我们,我们的好处就多了,不必担心。”

晋国和楚国争执歃血盟誓的先后。晋国人说:“晋国本来是诸侯的盟主,从来没有在晋国之前歃血的。”楚国人说:“您说晋国和楚国的地位相等,如果晋国总是在前面,这就是楚国比晋国弱。而且晋国和楚国交换着主持诸侯的结盟已经很久了。难道专门由晋国主持?”叔向对赵文子说:“诸侯归服晋国的德行,不是归服它主持结盟。您致力于德行,不要去争执先后。而且诸侯结盟会,小国本来一定有主持结盟的事务,让楚国做小国盟主,不也是可以的吗?”于是就让楚国先歃血。《春秋》记载把晋国放在前面,这是由于晋国有信用。

乙酉日,宋国君和诸侯的大夫在蒙门外结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