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硬化增生结节与小肝癌的超声鉴别诊断

肝硬化增生结节与小肝癌的超声鉴别诊断

肝硬化增生结节与小肝癌的超声鉴别诊断

肝硬化肝癌针灸疗法

肝硬化、肝癌针灸疗法 (一)取穴 主穴:三阴交、曲池、肝俞、脾俞、中脘、章门、足三里。 配穴:心悸失眠加内关、神门,尿少加阴陵泉、关元,纳差加胃俞,腹水加肾俞、水分、三阴交。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3~4个,据症酌加配穴。背部穴,针刺得气后,轻刺激施补法1分钟,即去针,腹部穴宜留针15~20分钟,用平补平泻法,四肢穴以中等强度的刺激,施平补平泻法2分钟之后,留20~25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分钟,行针1次。针后在气海、关元、肝俞,用艾条熏灸或太乙神针灸半小时,以局部出现红晕为度。隔日1次,15次为一疗程,间隔5~7天,继续下一疗程。 (三)耳针取肝穴。手针取肝穴及偏头点(3号穴)。(四)肝硬化腹水病人以针刺透穴(中脘透水分,水分透气海、气海透中极)疗法治疗。有健脾补肾、行气利水、通利三焦,标本兼治的功效,效果显著! 二、肝癌早期针灸方法:

主穴:章门、期门、肝俞、内关、公孙或太白穴位。 1、若疼痛加外关、足三里、支沟、阳陵泉穴位,以理气活血止痛辅助治疗两胁疼痛; 2、若呃逆加膈俞穴以降胃气止呕,治疗有呕吐者; 3、若腹水加气海、三阴交、水道、阳陵泉、阴陵泉穴位; 4、若上消化道出血加尺泽、列缺、曲泽、合谷穴位; 5、若肝昏迷加少商、涌泉、人中、十宣、太溪穴位; 6、针刺足三里、脾俞、阳陵泉、胃俞等穴以调补脾胃,治疗食欲不振; 7、针灸内关、曲池、足三里穴,可消除或缓解放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等。。。。。。。。。。。。。。治法:肝癌早期以针刺为主,晚期以艾灸为主。针刺以平补平泻法,得气后提插捻转,留针15-20分钟;疼痛者可留针20--30分钟,每隔5-10分钟行针一次。

16第十六章 肝硬化、肝癌与肝性脑病

16 第 1题: 隐源性肝硬化是指 A.药物性肝硬化 B.营养不良性肝硬化 C.病因不明的肝硬化 D.无明显临床症状的肝硬化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隐源性肝硬化是指病因不明的肝硬化,约占肝硬化的5%?10%。 第 2题: 我国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是 A.慢性酒精中毒 B.病毒性肝炎 C.营养不良 D.血吸虫病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硬化最常见,约占60% ~80%。在欧美,以慢性酒精中毒最常见。 第 3题: 肝硬化时形成纤维化的主要细胞是 A.肝细胞 B.毛细胆管细胞 C.肝星状细胞 D. Ito细胞 【正确答案】:C 【试题解析】: 正常肝的纤维组织形成和降解保持平衡,如形成增多而降解减少可导致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 是形成肝纤维化的主要细胞,在肝受到剌激而激活时,细胞因子生成增加,细胞外基质和胶原合成增多。 此外,Kupffer细胞和肝细胞也有合成胶原的功能。肝纤维化时胶原含量可增加4 ~7倍。 第 4题: 关于肝硬化的病理改变,不正确的是 A.假小叶形成是特征性病理改变 B.晚期肝体积肿大 C.肝包膜增厚 D.小结节性肝硬化最常见 【正确答案】:B 【试题解析】: 肝硬化早期肝肿大,晚期由于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导致肝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硬、重量减轻(B错)。其他各项均正确。

第 5题: “蛇皮状”改变常用于描述门静脉高压症时 A.脐周静脉异常曲张 B.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C.腹壁静脉曲张 D.门脉高压性胃病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门静脉高压症时门体侧支循环开放,其中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最显著和最重要。胃镜下,可见胃黏膜淤血、水肿和糜烂呈“马赛克”或“蛇皮状”改变,称门脉高压性胃病,最佳答案为D,而不是B。 第 6题: 对肝硬化门静脉髙压症具有特征性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是 A.脾大 B.肝肿大 C.腹水 D.脐周静脉水母状改变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脐静脉重新开放,通过腹壁静脉进入腔静脉,而形成腹壁静脉曲张,严重者脐周静脉突起呈“水母状”(病理学称“海蛇头”现象),具有诊断价值。ABC均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 第 7题: 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A.腹痛腹胀 B.上消化道出血 C.肝脏肿大 D.腹水 【正确答案】:D 【试题解析】: 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突出的临床表现,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75%以上有腹水。 第 8题: 不发展为肝硬化的病毒性肝炎类型是 A.甲型病毒性肝炎 B.乙型病毒性肝炎 C.丙型病毒性肝炎 D. 丁型病毒性肝炎 【正确答案】:A 【试题解析】: 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可直接演变为肝硬化,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不发展为肝硬化。 第 9题: 失代偿期肝硬化最常见的临床体征是

肝癌肝硬化病历

201 姓名:[姓名]病区:[病区] 性别:[性别]出生地: 年龄:[年龄]地址: 民族:入院日期:[住院日期] 婚姻:记录日期: 职业:病史陈述者: 主 右上腹不适4个月,腹胀、双下肢浮肿9天。 诉: 88 ---- 5 内科 现病史:患者于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不适,纳差、消瘦,无畏寒、发热,无头晕痛,无反酸、嗳气,无腹胀、腹泻,无恶心、呕吐,无胸闷、气促,曾到湛江附属医院诊断为肝癌服用中草药治疗,近9天来出现腹胀、双下肢浮肿,无畏寒、发热,无头晕、头痛,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无黄疸、便血,无呼吸困难、意识障碍,未作任何治疗,今日来本院门诊就诊,门诊“肝癌”收治入院。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体力欠佳,体重减轻约5kg,二便正常。 既往史:有“肝炎”病史8年,否认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否认有核”病史,否认有中毒及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有重大外伤、手术、及输血史。 个人史:出生长大于原籍,50年代初到本农场参加农垦工作,现已退休在家,否认外地久居否认有疫区旅居史,南方饮食习惯,无特殊不良嗜好。 婚育史:25岁结婚,育2男2女,均体健,夫妻关系好。 月经史:经量中,质正常,无痛经史。绝经后否认阴道内有异常流分泌物。 家族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遗传病、免疫病及传染病病人。 体格检查 体温:36.8℃;脉搏:80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30/90 mmHg,神志清楚,发育正常行入院,营养良好,体型呈正力型,慢性病容,精神可,面色红润,对答切题,语言通畅,主动体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湿、弹性正常、无水肿、无黄疸、无皮疹、无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压痛。毛发分布正常。头颅五官端正无畸形、无肿块。双侧眼睑无水肿及下垂,双侧眼球无震颤,

肝硬化、肝癌是否可以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

肝硬化肝癌是否可以服用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 慢性乙肝是最容易导致肝硬化及肝癌的病因之一,一旦转为肝硬化或肝癌,肝病的治疗就极为困难,但在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作为口服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力作”,在阻断肝硬化及肝癌发生方面,又有哪些功效呢? 恩替卡韦分散片减少肝脏风险事件 肝硬化及肝癌等严重影响肝脏健康的疾病被认为是常见的肝脏风险事件,而HBV DNA 载量高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因乙肝病毒所致的肝脏风险事件,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即是抗病毒治疗,通过长期有效的病毒抑制,从而防止肝硬化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作为目前病毒抑制能力最强,耐药率最低的治疗药物,被证实可大幅降低肝脏风险事件的发生机率。 研究表明,规范应用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可以及早实现HBV DNA的有效抑制,在此基础上坚持治疗,即可降低所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与其他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相比,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能够更早、更持久的实现病毒控制在检测水平以下,将肝脏风险事件控制在最低限度。 同时,另一项针对肝病代偿期HBeAg 阳性初治患者的研究表明,对于HBV DNA 复制水平较低的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前肝功能ALT 水平超过 5 倍正常值上限,则更有可能实现HBeAg的血清学转换,从而使病情进一步稳定。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如何抗病毒 对于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同样也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证明,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乙肝相关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同样安全有效。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在失代偿性肝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中的耐受性良好,可完全改善病毒学、生化学及临床指标。 在应用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进行治疗48 周时,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比阿德福韦酯等药物具有更强的抗病毒疗效,和近似的HBeAg转换率,且恩替卡韦分散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并未引起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虽然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也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但要绝对避免使用干扰素,否则容易诱发急性肝衰竭发生。 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HBV 相关肝衰竭 乙肝病毒的长期高水平复制,更容易导致病情进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慢性肝功能衰竭或终末期肝病的慢性失代偿。研究发现,核苷(酸)类似物的治疗与HBV-DNA 水平的显著降低,以及急加慢性肝衰竭复发率的下降相关。证实在肝衰竭的治疗中,抗病毒治疗仍不可或缺,其中润众恩替卡韦分散片病毒抑制能力强,耐药率低,安全性好,是肝衰竭治疗的最佳伴侣。

肝癌超声影像表现

肝癌超声影像表现 (一)包膜 直径<3cm的肝癌结节常常包膜完整。包膜由纤维组织组成,其声阻抗较周围肝组织及癌肿均高,因此形成界面反射,在二维声像图上可显示一圈细薄的低回声膜包围整个癌肿节。包膜的厚度估测<0.5mm。声像图上包膜比较光滑均匀,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体现小肝癌膨胀性生长的特点。但声像图上的包膜在结节两侧始终显示中断,此为大界面的回声失落效应。肝癌体积很大时,其包膜一般模糊不清。但也有癌结节直径大于5cm以上时包膜仍然非常完整,此时,其内侧回声多伴声晕表现。 (二)内部回声 癌结节内部回声高低不一,且具多变倾向。除均匀低回声结节以外,其他各种癌结节回声均属不均匀分布。<1cm的肝癌结节,超声检测的检出率为33%一37%.癌结节按回声的高低分类如下: 1、低回声结节 2、高回声结节 3、混合性结节 4、等回声结节 5、结节回声高低与血供的关系 (三)癌结节的彩色血流 肝癌结节及其周围因血供丰富,而可获得各种有关的血流信息。二次谐波声学造影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组织血流的敏感性高,能准确反映肝癌的血供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识别肝癌结节的流人血管、流出血管及瘤内血管,流人血管可为肝动脉,也可为门静脉。流出血管可为肝静脉,也可为门静脉。瘤内血管表现为树干状、彩点状或彩色镶嵌的“簇状”斑块,在频谱多普勒分析中可为肝动脉、门静脉或肝静脉血流。癌结节周围的血流可表现为整圈状或弧形围绕,可用频谱多普勒测出是连续性门脉血流或搏动性动脉血流。 (四)癌栓 肝癌患者容易发生癌栓,癌栓可出现在门静脉系统、肝静脉系统或胆道系统。 1.肝静脉内癌栓肝内静脉的癌肿浸润是肝癌的特征性病变之一,使早期病变也不例外。癌栓可从小肝静脉波及到较大静脉,亦可因静脉癌栓堵塞流出道,并且使癌栓逆向蔓延至小门静脉、较大门静脉或门静脉主干中。

肝脓肿的超声诊断价值

肝脓肿的超声诊断价值 肝脓肿为临床较常见的严重疾患,诊断困难,病死率高。目前超声在此症液化阶段的定性诊断已得到肯定,但在肝脓肿早期炎症阶段、慢性经过及脓肿超声定位和病因提示则见于文献者较少。我院自2008年3月~2011年3月共收治拟诊肝脓肿患者9例。其中8例经手术治疗,证实7例,与术前超声诊断对比基本吻合,经回顾分析,认为超声检查对诊断肝脓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9例肝脓肿患者,男7例,女2例,年龄21~83岁,病程7.5~22天。临床表现为肝区胀痛9例,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者6例,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肿大、肝区叩击痛,血液实验室检查出现类白血病反应7例,血生化提示肝功能有不同程度损害者6例,其中伴有血糖升高者2例。检查方法采用韩国生产麦迪逊3200超声诊断仪常规肝区多个切面检查。 2结果 超声诊断肝脓肿9例,经手术8例证实7例,脓肿在左叶2例,右叶6例,左右叶均有的1例,含1个脓肿者6例,含2个脓肿以上者2例。均行脓肿脓腔切开冲洗引流术,1例手术证实为陈旧性肝血肿,追问既往病史原有肝区外伤史。术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5%。1例因高龄、一般情况差,伴心肺功能不全及糖尿病而保守治疗,结合临床及多次超声检查证实为肝脓肿。超声诊断总符合率为88.9%。

3讨论 超声诊断充分液化的肝脓肿并不困难,此期的肝脓肿超声图像表现为回声较低的蜂窝状结构,其内可见无回声小区,稍后可见厚约3~5mm脓肿壁的回声增强光带,内壁常不光滑,外壁与肝组织间分界不明显,腔内为无回声区或间杂稀疏点状弱回声。脓液稠厚时,因脓腔呈不规则分布的低回声,酷似肝内实质性点位病变,须加鉴别。令患者急迅侧动体位可见脓腔内光点飘浮移动,或用探头适当施加压力可见脓腔压扁变形。实质占位则无前述现象。实质点位内有时可有彩色血流而脓腔内一般无血流显示。 肝脓肿早期病变尚外于炎症阶段,超声图像无典型液化脓腔发现,仅表现为肝表面不平,局部肝包膜凸起和肝实质回声减低区,边界模糊不规则。此期超声图像极似肝脏恶性肿瘤和肝结核等,即使应用彩色血液亦可能混淆,应结合临床认真分析鉴别。 慢性肝脓肿超声图像几乎均呈肝内实质性占位改变,与肝组织间界限较清楚,其内回声低强间杂,以较强回声为主。此期肝脓肿亦常与肝肿瘤超声图像混淆。慢性肝脓肿形成炎性假瘤者更不易与肝癌鉴别。其内无彩色血流是超声鉴别要点。 肝脓肿是由于阿米巴原虫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肝内化脓性感染灶,一般病理过程为炎症、部分坏死液化、脓肿形成。细菌性肝脓肿常以恶寒、高热、右上腹痛、肝肿大为主要症状和特征,可分为单发性或多发性。阿米巴肝脓肿一般多在阿米巴痢疾后1~3个月发生,脓肿以单个为多见,主要位于肝右叶[1]。两类脓肿在声像图上不易鉴别。依

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用于鉴别肝硬化结节与结节型肝癌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c9750130.html, 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用于鉴别肝硬化结节与结节型肝癌意义 作者:何莎莎 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年第02期 【摘要】目的:探析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用于鉴别肝硬化结节与结节型肝癌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结节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磁共振平扫以及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并于患者扫描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手术或者穿刺活检,对比观察30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以及影像检查结果。结果:30例患者行磁共振平扫以及常规三期增强扫描后, 共检出肝内结节84个,初诊为癌灶者22例;采用普美显增强特异期扫描后,共检出癌灶27个,最终病理诊断结果提示癌灶共27个,与病理诊断相比,磁共振平扫相符者19例 (70.370k),普美显增强成像相符者25例(92.59%),两组间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 【关键词】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肝硬化结节;结节型肝癌;鉴别 [中图分类号]R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2-173-01 近年来,我国肝细胞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由于肝细胞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患者就医确诊时多以发展为癌症晚期,使得体内瘤体过大,进而增大手术治疗难度,不仅降低手术治疗效果,也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1]。因此,早期确诊对于肝癌患者的预后康复具有重 要意义。目前,临床多采用影像学方式进行检查诊断,具有无创无痛、简单方便等优势,在肝病筛查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2]。普美显是一种新型磁共振肝脏检测显影剂,成像质量较佳, 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次研究对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扫描成像在肝硬化结节与结节型肝癌的临床鉴别中的应用意义进行对比观察,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硬化且存在肝内结节患者30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其中女性12例,男性18例,年龄区间50~74岁,平均年龄(61.29±3.08)岁;纳入标准:纳入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就诊后均通过CT扫描或者彩色多普勒发现肝硬化并存在肝内结节;排除标准:排除存在肝脏手术史者,排除肝脏转移瘤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平扫以及普美显磁共振增强成像,并于患者扫描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手术或者穿刺活检,具体影像学检查方法:利用飞利浦1.5T双梯度MBI扫描仪以及16通道体

肝脓肿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夏野

肝脓肿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夏野 发表时间:2017-09-30T17:05:11.01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作者:夏野[导读] 因两者的治疗原则不同,故鉴别诊断重要。尽管在声像图上各有某些特点,但是特异性并不强,明确诊断需穿刺抽液进行病原学及组织学检测。 (黑龙江省漠河县人民医院 165399) 摘要:肝脓肿为临床较常见的严重疾患,可分为细菌性和阿米巴性两种。该病诊断困难,病死率高。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肝脓肿的诊断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超声技术的普及应用,目前超声对肝脓肿的诊断已得到肯定,使肝脓肿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关键词:肝脓肿;超声诊断 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较为常见,其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三叉链球菌等。细菌进入肝脏的主要途径包括①经肝门静脉系统:如由化脓性阑尾炎及二囊等引起;②经胆道系统:如由胆石症引起:③经肝动脉:如亚急性心内膜炎、骨髓炎等引起脓血症所致;④经淋巴系统:如胆囊炎或膈下脓肿所致。细菌侵入肝脏后引起炎症反应,多形成较小的脓肿,亦可融合成较大的脓腔。脓腔的中央为脓液和坏死组织,周围可有纤维组织包裹。孤立性肝脓肿多位于肝右叶,大小不等;多发者肝左、右叶均可发生。部分患者继发于肺炎、肠道炎症等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抗生素应用广泛,许多肝脓肿临床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疲劳、乏力、低热和肝区不适。阿米巴肝脓肿是由于阿米巴的溶组织酶直接破坏肝细胞,以及阿米巴原虫大量繁殖阻塞肝静脉等,造成肝组织梗死形成较大脓腔。该脓肿以单发多见,常累及肝右叶。由于脓液是溶解和坏死的肝细胞碎片和血细胞.故呈棕褐色。病情较细菌性肝脓肿轻,但病程较长,以发热、肝区钝痛、食欲缺乏为主要表现。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率有所下降。临床以细菌性肝脓肿多见。 1.细菌性肝脓肿 1.1典型肝脓肿:相当于脓肿形成期,此时脓肿大部分或全部液化。①二维超声:肝内单发或多发的类圆形占位病变,以多发常见,单发者多位于肝右叶,直径0.5~20 CM;脓肿壁超声表现多样,边界可清晰或模糊,多数壁较厚,内壁不光整呈毛刺样高回声;脓肿内部为无回声区,伴密集点状碎屑回声及分层状液平面(图1A)。脓腔内的回声取决于脓肿液化坏死的程度,组织碎片的大小、多少及脓液的黏稠程度。当脓肿内含气体时,多表现为强回声,后方可伴声影及彗星尾征。间接征象:近膈顶的病灶可引起患侧膈肌运动受限,部分可并发胸腔积液(图2)或膈下脓肿等。脓肿较大或数目较多时,肝脏可弥漫性增大,下缘角变钝。②彩色多普勒超声:脓肿内无血流信号(图1B)。囊壁可检出血流信号,多呈动、静脉频谱,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一般无特殊。③超声造影:常见的细菌性肝脓肿动脉期表现为周边环状高增强、内部可见无增强坏死区以及分隔样增强。动脉早期病灶邻近的肝叶或肝段可有楔形高增强,但迅速消退至等增强。门脉期脓肿消退为环状低增强,少数仍呈等或高增强。延迟期脓肿壁及内部分隔的增强进一步消退,病灶边界更加清楚。 1.2非典型肝脓肿 图1 A肝脓肿 ①早期肝脓肿:此时脓肿尚未液化,表现为实性低回声肿块。具有以下特点:a.无明确的脓肿壁回声;b.脓肿边缘可出现较宽的弱回声带,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中心由于坏死可呈高回声;c.脓肿后方回声增强;d.在短期内(1周左右)病灶的大小、内部回声发生明显改变。表现为病灶区增大,内部回声减弱或变为液性暗区。②肝脓肿愈合期(图1C、D):a.脓肿暗区逐渐缩小,边界清楚或模糊;b.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增生时,可形成边界不清的高回声团,或形成强回声瘢痕或钙化伴声影。③粟粒样肝脓肿:若脓腔太小,可仅表现为肝脏弥漫性增大,肝内回声不均匀增强,与其他肝脏弥漫性病变很难鉴别。脓腔稍大者则可在炎性的强回声肝实质中显示散在多发的小液性暗区。 二维超声显示肝实质内类圆形混合回声团(A,↑),边界欠清,囊壁厚薄不均,内壁欠光整,内部可见细弱密集点状回声,后方回声增强;CDFI显示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B,↑f)。治疗后复查,二维超声显示脓肿范围较前明显缩小(C,↑),边界欠清,内部暗区基本消失;CDFI显示脓肿内部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D,↑)

口苦是肝癌还是肝硬化

口苦是肝癌还是肝硬化 文章目录*一、口苦是肝癌还是肝硬化*二、肝硬化应该做什么检查*三、如何确诊肝癌 口苦是肝癌还是肝硬化1、口苦是肝癌还是肝硬化都有可能,最好到医院检查一下。 口苦的人大多因为湿热引起,多见于肝胆湿热和胃热,一般 是由于胆汁反流造成,因此首先应检查胃和胆囊有没有问题;部 分喜欢夜宵的人或过食辛辣食物也会出现胆汁反流造成口苦;而老年人因为胃动力差,也容易出现口苦;癌症病人也常常出现口 苦症状;再就是一些脑力劳动者,由于精神压力大,再加上生活饮食节律失调,导致肠胃功能呆滞,进食的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也容易引起口苦。 2、口苦的原因 2.1、生活节奏不规律,精神压力过大 这样的情况通常是都市人的疾病,这个其实是不需要治疗的,但是必须注意的就是要尽量清淡饮食,或者是保持足够的睡眠。 2.2、口腔炎症导致的口苦 口腔如果有炎症的话,口苦是很容易发生的,这种情况下通 常跟牙齿炎症有关系,建议大家去口腔科治疗好口腔的问题自然就不会有口苦的烦恼了。 2.3、肠胃不好导致的湿热口苦

现在很多在办公室工作的人会因为经常坐着而导致胃道消 化不好,这样下去会让肠胃功能消化差,食物长期积聚在胃肠里,导致产生了湿热,建议多喝山楂水等食物助消化,并尽量多走动。 3、口干口苦的食疗方法 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 适用于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的患者。 莲子30克(不去莲心),桅子15克(用纱布包扎),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适用于: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症状的患者。 肝硬化应该做什么检查1、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如甲胎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Y一谷氨酰转肽酶等。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了解肝硬化患者的病情轻重。 2、肝脏B超检查 肝脏B超检查是评估肝硬化程度的参考,与甲胎蛋白的升高程度结合考虑,亦是早期发现肝脏恶性肿瘤的工具。 3、肝纤四项检查

肝硬化结节的CT和MRI诊断

肝硬化结节的CT和MRI诊断 陈星荣,医学博士,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原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院长、华山临床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关键词:肝硬化结节影像学诊断CT MRI 肝硬化结节的常用影像学诊断方法为CT和MRI,其中部分为小HCC和癌前病变,因它们可以根治,故对其误、漏诊或处理不当将对患者带来巨大不良影响。 一肝硬化结节的命名和分类 在1994年世界胃肠病变学术会议提出“结节性肝细胞病灶命名法”(以下简称“命名法”)之前,各家对肝硬化结节的命名颇不一致,并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目前大多数有关专家都采用此“命名法”,详见表1。 日本肝癌研究组1992年制订的“肝细胞结节组织学诊断标准和分类法”(简称“日本分类”)将肝细胞结节分为六类,可与“命名法”对应如下(表2)。 铁质沉着结节:在没有血色素沉着症(Hemochromatosis)和含铁血色素沉着症(Hemosiderosis)的肝硬化患者,RN和DN中可有铁质沉着,即铁质沉着RN和铁质沉着DN,总称之为铁质沉着结节(Siderotic Nodule)。铁质沉着结节曾被称之为“铁质沉着再生结节(Sid erotic Regenerative Nodule)”,但约25 %的异形增生结节也为铁质沉着结节,故铁质沉着结节一词不应与铁质沉着RN为同义词。 二再生结节和异形增生结节的转归 RN可逐步发展为HCC,即RN发展为LGDN和HGDN,再发展为带亚灶性HCC的DN(DN with Subfocus of HCC),进一步发展为小肝癌(“命名法”规定为小于2 cm,我国传统规定为小于3 cm),最终为肝癌(巨块、弥漫或大于2~3 cm结节)。此过程也即所谓”多步(Multistep)癌形成过程”。除多步癌形成过程外,HCC发生的另一途径为新生性(De Novo),即新生性HCC。肝硬化和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每年有 3 %~10 %发生HCC,其中大多数为多步癌形成过程而来。新生性肝细胞癌较少见,Seki等38例肝硬化患者随访4~66个月,21 %(8/38)在肝内结节以外的肝组织内发生HCC,就是所谓新生性HCC。Borzio 等的90例肝硬化患者,随访6~97个月9 %(8/90)发生新生性HCC。 超声和细针穿刺活检加长期随访的方法,发现大RN、LGDN和HGDN,总癌变率为12.1 %~31 %。HGDN的癌变率最高(12 %~69.2 %)。LGDN和大RD的癌变率较低(9.1 %~26.2 %),且二者相仿。在随访过程中RN、DN增大超过5mm者癌变的机会,远多于小于5 mm者(10/17∶12/137)。RN、LGDN和

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超声诊断

? 文献综述 ? 53 一系列并发症。虽然三苯氧胺已被广泛应用于乳腺增生病,但该药至今仍是治疗肿瘤的药物,尚无治疗乳腺增生病的适应证使用说明[4],但在病例中应用三苯氧胺以对抗雌激素治疗,并结合中医中药,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易被人们所接受。笔者认为规范应用三苯氧胺治疗,中西结合前景广阔,适宜推广。4 心理疗法 对待患者态度和蔼,仔细检查,认真解释乳腺增生病的病因、与乳癌的关系,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消除顾虑,使其保持平静的心态,与患者家属取得联系,说明患者的病情,嘱其家人多与患者进行思想交流,多鼓励多安慰。瞩患者生活要有规律,减少情绪波动,保持心情愉快,注意饮食结构,荤素合理,忌辛辣生冷及暴饮暴食,少吃燥热、油腻的食品。当今社会生活工作压力较大,我们都要有一个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心态[5] 。5 手术治疗 乳腺增生病是乳腺的良性增生病变,一般主张保守治疗。但有1.0%~1.8%的患者会发生恶变,与乳腺癌关系密切,所以当乳腺增生病有以下情况时,建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①乳腺增生病变局限在单侧乳房的某一象限,特别是在乳房的外上象限;肿块体积较大、质地较硬,经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者。②年龄35岁以上,具有母系乳癌家族史,且乳房肿块呈结节状,经各种治疗未见明显缩小者。③原有的增生性乳房肿块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者。④原有的乳腺增生病在观察、治疗过程中,近期症状及体征有所加重,钼靶X 线摄片等影像学检查及针吸细胞学检查结果与前次相比,病变有进展,提示有恶变可能者。⑤绝经后的老年妇女新近出现乳腺增生表现,如乳房疼痛、腺体增厚等。⑥乳腺增生病患者经针吸细胞学检查或活检证实乳腺上皮细胞增生活跃,甚至开始有异型性改变者。应做增生肿块切除术或乳 腺单纯切除术。必要时,进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6 综 述 乳腺增生病因从中医的发病观点来认识是由肝郁气滞、痰瘀凝结和脾肾阳虚、冲任失调而形成不同类型的乳房肿块和疼痛,且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西医认为是体内内分泌激素水平失调,雌激素分泌过高。由此可见,治疗本病不能单纯用外用药贴敷局部肿块,只治标不治本,而是要从内部整体调节,使体内内分泌水平达到相对平衡,这才能针对病因,有效可靠地进行治疗。目前,西医对本病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治疗办法,多采用激素类药物对抗治疗,但副作用大,疗效不持久,治标不治本。而手术切除易留瘢痕,对患者来说既花费多,又影响美观。中医药治疗是目前最佳治疗手段,中医药治疗具有改善症状,消除肿块,解除疼痛,从整体上调节功能,无不良反应,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肯定,但不能完全避免复发,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并结合心理疗法,符合个体—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克服了各种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和不良作用,具有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小、疗效快、易为患者接受等优点。内外合治则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103. [3] 张琼,陈家旭.乳腺增生病辨证分型研究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 志,2006,21(5):25. [4]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7:747. [5] 樊华,周钊.心理疗法配合乳癖消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15(2):38-39. 浅析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的超声诊断 徐丽萍 (扶余县人民医院,吉林 扶余 131200)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超声检查设备的更新换代,诊断水平全面提升,超声医学对诊断肝癌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主要介绍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超声诊断思路和价值,以期指导实践。【关键词】原发性;转移性;肝癌;超声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R7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1)36-0053-02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器官,是人体消化系统中最大的消化腺,执行多种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承担人体的各类重要代谢功能。肝脏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在肺及膈的下方、胆囊之前端且于右边肾脏的前方、胃的上方。肝脏可分两个主要部分:较大的右叶和较小的左叶。每叶又可分成称为肝小叶的几个部分,人体内的所有血液每两分钟就流经这些肝小叶一次,其成分亦会发生许多重要的变化。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压力变大,我国因工作劳累、精神紧张、经常熬夜等习惯和不良嗜好者罹患肝癌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肝癌(liver cancer )是病死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临床上一般采取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与中药结合疗法,但晚期患 者因癌细胞扩散而治愈率较低,因此要做到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超声检测仪器和检测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使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更为普及,尤其对于恶性肿瘤之一——肝癌,具有较好的定位价值。实时超声显像是目前肝癌筛查的首选检查方法。它具有方便易行、价格低廉、准确及无创伤等优点,能确定肝内有无占位性病变(分辨率高的仪器可检出直径大于1cm 的病灶)以及提示病变的可能性质。超声检查对肝癌早期定位诊断有较大的价值,并有助于引导肝穿刺活检。彩色多普勒超声更有助了解占位性病变的血供情况,以判断其性质。 肝脏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肝硬化结节疑似肝癌 介入后消融 记录手术过程 总结肝病知识

肝硬化结节疑似肝癌介入后消融记录手术过程总结肝病知识 我们肝病最容易犯错的就是: 1,过于担心,过于担心就会慌不择路,乱吃药,我本人不建议吃中药,中药可能有用,但是我们的肝是不正常,不能做实验。有害的也很多,吃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我小时也吃过很多中药,后来还网上找方子自己抓药。再加上后面熬夜生气不注意身体。估计就是这样变严重的。 2,过于放心。肝病很多是不会表现出来,不痛跟正常人一样,小时候有很多一样有乙肝的,伴有黄疸腹水,一般人是觉得脸黄,瘦,这些表现出来的症状来判断病情的严重性。很多小时候有黄疸,后来随便吃中药,就觉得没事了。以为好了。长大都不管了。正是这样才延误病情,我整个人完全没感觉问题,就是检查AFP升高,B超有结节,才知道病情加重。 我知道的一个事是必须要做的,就是定期检查!!! 乙肝知识大家可以去找个“亿友”APP,里面是公益性介绍乙肝知识。大部分人照着里面介绍的知识做就可以。但是里面也有很多知识没有的,每个人的病情都是不一样的,有很多检查或者病情出现时,很多人不知道哪个是该注意的,还有很多检查项目,专业术语,大家都是第一次听说。我会慢慢介绍我知道的知识,希望给同样病情的朋友一些帮助,少走弯路。我发这帖只是希望早期,良性,没有经验的朋友能看到(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小肝癌阶段),能早点知道怎么办,不要发展到晚期,到那时就很难治疗了。 详细住院记录: 最近检查AFP持续升高,(16年6月19前正常,16年8月30涨到133,17年1月降到35,然后一直到18年1月19一直30-40之间浮动,

18年6月涨到80,18年8月117,19年1月19号170,2月21号涨到200)。 1月19号做核磁提示多个结节,左肝外叶一个1.2cm疑似小肝癌。 普外科开单B超造影(1月21号),看能不能做消融。消融是靠B超造影引导做的(结果显示3个结节,左肝外叶找不到,勉强找到,右肝0.8cm 性质待定,右肝1.2cm良性,结论:三个结节都不适合做消融)。 普外科只做手术,做不了消融就只能做切除手术,但是不能做确定其他地方是否有病灶。所以挂联合门诊(2月26),是介入科和普外科联合治疗方案。最终得出方案:先做介入栓塞,碘油聚集找出所有病灶,再做消融。 2月27等床位,抽血(需空腹早上7点抽血就可以吃东西),住院不用带东西,医院发有生活用品,需自带洗漱用品,衣架,家属换洗衣物。 3月1号有床位,安排做手术,下午3点手术,上午可以吃早餐,中午只能喝汤。手术一个小时左右,先局部麻醉,从大腿动脉打碘油,栓塞。手术台有几个显示器,整过手术过程可以通过显示器看到。因为是局麻,虽然手术过程不痛,但是刚开始扎针,按压都能明显感觉到,大腿痒肉扎针,长时间按压会觉得比较难受,中间打碘油,栓塞,胸腹像被一块大石头压着一样,一直持续二十多分钟,这个是整个手术最难受的过程。手术后医生一直要用力按压手术伤口,直到病床过来接。也很不舒服。术后胸腹一直涨,我只是打碘油,没有打其他化学药物,只有涨,8小时就不涨

原发性肝癌超声诊断现状及前沿技术应用分析

原发性肝癌超声诊断现状及前沿技术应用分析 摘要】超声已逐渐成为诊断肝癌的主要影像学方法,近年来,超声新技术的发 展使得原发性肝癌在早期就能被诊断,切实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本文就灰阶二 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现状以及三维超声成像、超声造影 等前沿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超声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前沿技术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编号】1672-5085(2013)31-0162-02 引言 原发性肝癌(PHC)是来源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是消 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据报道 [1],其病死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占第三位。其发现病变后多为晚期,手术切除率低,因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1 超声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现状 1.1 PHC的灰阶二维超声诊断 PHC的灰阶声像图表现与肿块的大小、生长速度及其病理改变有密切的关系。其内部可表现为:高、等、低回声,有包膜,形态规则或呈分叶状,癌肿周围的 血管可受压中断或移位,血管内可出现癌栓,胆系可受压扩张。孙艳梅等[2]分析 证实癌块的声晕征、镶嵌征、伪足征以及卫星结节征对诊断肝癌有特异性。灰阶 二维超声对PHC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但肝脏实质性小占位性病变,临床症状 多不明显,良恶性鉴别困难,灰阶二维超声检查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1.2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PHC诊断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EI)与普通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不同,其成分参数不是速 度成分,而是血流中红细胞的能量成分,它的成像不受声束与血流夹角的影像,敏感 度较传统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高,因此显示小血管的连续性好。能显示瘤内完整 的血管树或血管网。国内学者史秋生等[3]研究发现CDEI的血流信号使图像显示 的血流连续性好、形态学相对完整,尤其是将PHC内部粗细不一、弯曲绕行的血流信号显示出来,构成丰富的血管树,达到肝血管造影的效果。Lecioni等将CDFI与CDEI显示瘤内信号与血管造影对比, CDEI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和100%。 显著高于传统CDFI的65%,与血管造影结果相近。CDEI对血流显示的灵敏度要高 出CDFI3倍以上,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其在PHC的检查中,对其内血流的显示并不理想,不能显示血流的方向和速度,也无量化标准,易受脏器活动的影响而产生 伪像,目前有待继续研究探索。 2 超声前沿技术在PHC诊断中的应用 2.1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 三维超声除了具有二维超声所有功能以外,还拥有其特殊功能:立体成像、 图像旋转、图像切割及高平面图像分析,可进行三维组织成像、三维血管成像、 三维肿瘤体积精测。 三维超声可显示PHC的立体形态、挤压或侵犯周围组织血管的情况。宋旭升 等[4]认为多种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结合使肿瘤显示更加逼真,立体感强,相比二维超声成像,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诊断信息。钱晓芹等[5]研究证实彩色多普勒结合三维超声成像技术更易于显示PHC血管的“抱球征”、“提篮征”及“周围血管绕行征” 的立体构型,且三维超声测量肿瘤体积较二维超声精确。徐放军[6]研究分析三维

原发性肝癌的超声检查和诊断

【原发性肝癌的超声检查和诊断】 ⒈超声检查方法:普通灰阶超声检查是最常规和最基本的检查方法,高档的全数字化超声仪器及其新技术如自然组织谐波等能提高小肿瘤的检出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所显示的肿瘤内外血流特点不仅用于对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还被作为各种介入治疗后观察疗效的最方便而可靠的方法。在彩色超声开发的基础上,能量图、三维血管结构显像,超声造影等相继应用于肝脏肿瘤的检查,证明对肿瘤的发现和诊断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⒉超声诊断标准:较小的HCC在声像图上表现为: (1)肝脏内局灶性低回声,内部回声较均匀,边界清楚。 (2)肿瘤后方声补偿以及侧方声影。 (3)直径1.0 cm以上的肿瘤周围可有无回声晕带。 随肿瘤瘤体生长,肿瘤常见的变化有: (1) 内部回声不均匀、回声增强或出现多结节的“马赛克”征(mosaic sign),又称为“块中块”(tumor in tumor)。 (2) 周围无回声晕带可以不完整或变得不明显。 (3) 肿瘤后方声补偿以及侧方声影现象消失,并且在较大瘤体后方出现部分声波衰减。 (4) 肿瘤形态由类圆球状向分叶状或不规则状发展。 (5) 在较大瘤体内可出现不规则的坏死液化区。 肿瘤数量增多,主瘤体周围或附近出现小的子 结节。 (7) 门静脉或肝静脉内出现癌组织浸润、癌栓。

中晚期患者,尤其弥漫型肝癌的肝门区,腹腔 动脉干及其分支周围淋巴结转移性肿大。 (9) 85~90%以上的患者伴有肝脏弥漫性病变乃至肝硬化。 ⒊肿瘤的回声及其分型: 根据瘤体实质的回声将HCC分为低回声型,等回声型,较强回声型和强回声型四种,肿瘤的内部回声反映肿瘤内组织病理的主要变化。低回声型瘤体是HCC的基本和原始类型,代表瘤体内的集中癌巢组织。回声增强的组织学变化与肿瘤细胞内的脂肪变性及肿瘤间质成分比例增高有关,最主要的是纤维增生、细胞坏死等。 ⒋彩色超声多普勒在HCC诊断中的作用:HCC属于血流供应比较丰富类型的肿瘤,80~90 %的肿瘤内能发现血流信号;肿瘤中心部位也能见到血流信号的有41 %左右。能量图(CDE)则在显示效果上比一般彩色超声多普勒更为敏感。肿瘤周围血管增多扩张,尤其在直径5.0cm以下的肿瘤周围形成包裹,出现“花篮”征象(‘basket’sign)。频谱多普勒上肿瘤内的动脉血流比较容易被测出,表现为高速度低阻力波型;血管抵抗阻力指数在0.7以上的例数并不少见。 ⒌肝脏肿瘤鉴别诊断: 1)肝母细胞瘤:发病年龄以婴、幼儿最多见,偶见于轻壮年;瘤体较大,边界清楚,单发为主,内部回声强弱不等,易有钙化。彩色多普勒能显示瘤体内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2)转移性肝癌:多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肿瘤多发,大小不一,形态相似,边界清楚。内血流信号少。 3)肝脏血管瘤:强回声型瘤体较小,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内部回声致密;低回声为主的瘤体较大,多为分叶状,边缘多呈分界清楚的强回声,内部以大的网格或集中的多发小的筛孔状结构为其特点。此种类型的血管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也可以在瘤体边缘处显示血流信号。体积较小的低回声型血管瘤诊断不易,多种影像的综合确诊对于血管瘤显得格外重要。 4)非均匀性脂肪肝:局灶性肝组织脂肪浸润为强回声的结构,形态多为椭球状、条带状,超声诊断疏漏机会不多,以叶段或胆囊、门静脉左右枝附近为特异的低回声分布在脂肪肝时也容易和肿瘤区别。而其它非特异区域出现的类圆球状低回声有时确实和肿瘤很难区分。 5)胆管细胞癌:肿瘤体的肝脏近端多有扩张的肝内胆管,瘤体形态多样,边界清楚,实质多为较强回声型。 6)原发性肝脏肉瘤:瘤体较大,边界欠清楚,实质多为混合回声,不均匀。脂肪肉瘤以不均匀的强回声多见。

肝脓肿的超声诊断与临床意义

肝脓肿的超声诊断与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例肝脓肿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和诊治经过,并经手术及穿刺证实。结果超声诊断肝脓肿11例,诊断符合率91.7%,误诊1例,误诊率8.3%。结论超声可作为肝脓肿诊断和定位治疗的首选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肝脓肿;超声;诊断 肝脓肿可发生在任何年龄。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临床上肝脓肿的发病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现将我院1998~2008年间应用实时超声诊断、经手术及穿刺证实的12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超声对肝脓肿的诊断价值。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30~52岁,病程11~65 d。12例患者临床均表现为寒战、高热症状,体温38.1℃~40.3℃;多数患者有右上腹疼痛、肝区压痛或叩击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1.2 仪器与方法应用西门子G-6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患者取平卧位、左侧卧位,从剑突下、肋缘下、右肋间对肝脏进行多切面、多角度、多方向的全面扫查,记录脓肿的部位、数目、大小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可动态观察图像的演变过程,必要时对胸腔及腹腔进行扫查。 2 结果 本组12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穿刺明确诊断为细菌性肝脓肿。其中肝右叶脓肿10例,肝左叶2例;单发病灶7例,多发病灶5例;脓肿直径21~67 mm不等,伴同侧胸腔积液3例。超声诊断11例,诊断符合率91.7%;1例患者误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后经穿刺证实为肝脓肿,误诊率8.3%。 3 讨论 肝脓肿是由阿米巴原虫或细菌感染引起的肝脏局限性化脓性病变,主要分布在肝右叶,可能与病原菌主要来自门脉系统的特殊解剖结构有关[1]。其病理过程一般为炎症、部分坏死液化、脓肿形成。细菌性肝脓肿常以恶寒、高热、右上腹痛、肝肿大为主要症状和特征,可分为单发性或多发性。 肝脓肿的声像图表现:①脓肿呈圆形、椭圆形或近似圆形,因脓肿的数目、大小和所在部位不同,肝脏形态可增大、增厚或局限性向外隆起[2];②脓肿声像图有多种不同表现,其演变过程与病程及脓肿的液化程度有关:a.病变初期:脓肿区呈分布不均匀的低至中等回声,无清晰的壁,与周围肝组织的边界模糊而

肝脏肿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肝脏肿瘤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肝脏良恶性实质性占位性病变的超声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提高其诊断价值,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106例肝脏占位病变的患者中,肝血管瘤45例,原发性肝癌40例,转移性肝癌21例。患者均经CT或MRI或病理证实。结果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脏血管瘤共106例,超声有共同和不同之处,临床意义不同。结论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在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地位,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资料。 【关键词】 超声检查;肝脏肿瘤;CDFI 肝癌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脏的超声诊断中二维超声是基础,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是在二维超声基础上,对肝脏实质和病灶的血流进行检测及分析,从而提高了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水平,尤其是对于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二者结合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09年3月来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并确诊的患者,其中男65例,女41例,年龄29~80岁。平均(57.32±7.54)岁。肝血管瘤45例,原发性肝癌40例,转移性肝癌21例。患者均经CT或MRI或病理证实。 1.2 方法仪器采用Aloka SSD-35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3. 5 MHz。先用二维声像图行肝脏大小、形态多切面扫查,确定肿瘤部位、大小、形态、数目与血管关系,回声,有无声晕,测量肿瘤大小,再用超声多普勒观察肿瘤血流信号,测量血流的峰值流速和阻力指数。 2 结果 45例肝血管瘤中患者多数无临床症状,超声检查中发现,少数有肝部不适。超声表现:①高回声型:最常见,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内部可见散在点状低回声或少许纤维条光带;②低回声型:肿瘤回声明显低于肝实质,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周围有高回声包膜,内部有不规则小等号,后方回声增强;③混合型:多见于大血管型,为典型的蜂窝状网络结构,边界清晰,周围有高回声包膜。彩色多普勒表现:尽管肝血管瘤内血流丰富,但由于瘤体内血流速度较低,彩色多普勒不易测到血流信号,故血流信号检出率极低。40例原发性肝癌,29例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4例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3例为酒精性肝硬化,4例无诱因。原发性肝癌超声影像表现中,直径<3 mm的小肝癌,多单发,边界较清晰,结节周围见低回声声晕,内部回声不均匀;肝癌体积较大时,不规则形,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不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