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地理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案

《东南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确定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分析东南亚位置的特殊性,特别是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利用东南亚地形图分析东南亚的地形特征,认识主要的国家、河流,分析主要城市的分布与地形、河流的关系;明确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并分析这种气候对东南亚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

2.引导学生探究并认识河流与城市分布的联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位置与气候形成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日常消费习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从而树立地理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念。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3.通过阅读“方便面对东南亚红猩猩的影响”材料,增强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的观念,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认识东南亚的华人文化,提高对东南亚的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东南亚的位置、地形及气候特点、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

理解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这部分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既有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探究,又有人文地理中农业及旅游业等知识的拓展。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基础,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技能出发,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时政要闻、教材、地图册上的景观图片等教学资源,将地理学习设计成为一次拯救行动(地理考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考察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技能,以及地理归纳的基本方法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地理信息间的相互联系,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地理,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地理教材、地图册、其他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与马航失联相关的文字内容及图片,带学生回顾马航事件的影响。

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在老师的引领下,感受到东南亚的国家有一天可能会与自己产生联系,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与整个世界息息相关,激起学生学习、认知东南亚地区相关地理知识的兴趣。

教师:机上载有239人,其中227人为乘客(包括两名婴儿),12人为机组成员。乘客中有中国大陆152人和1名婴儿,中国台湾1人,马来西亚38人,印尼12人,澳大利亚7人,美国4人,法国3人。此外机上还有新西兰、乌克兰、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奥地利和荷兰人。同学们,当你看到“乘客中有中国大陆152人和1名婴儿,中国台湾1人”时,你想到什么?想要做什么?假如他们的生命还在,你愿意做拯救他们的上帝吗?怎么做?想要更多地了解马来西亚这个国家,找到那架载有154名同胞的飞机,让我们再来看看海上搜救地图,搜救范围更接近哪一个地理分区呢?

学生读图回答预设:东南亚。

教师:要想尽快搜救到那架飞机,我们有必要熟悉东南亚的一切信息,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任务开始东南亚的学习吧。

板书:东南亚

设计意图:以国际新闻为引子激情导趣,引发学生对马来西亚及东南亚的好奇心,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热爱祖国、认知世界的情感和使命感。

讲授新课

教师:那架飞机是在哪里起飞的呢?我们可以确定失联的飞机最后的活动区域就在东南亚。那里有怎样的自然环境?有多少国家?气候如何?等等。要想成功解救失联飞机上的同胞,我们要做许多准备工作。我们分成几个东南亚考察小组,大家分组做好营救准备,考察内容的全面与否、知识运用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搜救工作。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小组加入。

出示小组: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小组加入。(在相应的学生姓名栏里写上自己的名字)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兴趣和特长分组,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活动一:考察准备(二步)

步骤1──推选小组长、制定考察方案,明确分工。

教师布置任务

(1)教师建议根据平时表现选择思考敏捷、敢于担当的同学做组长。

(2)引导学生根据考察的具体方向,制定考察方案,并准备相应资源。

(3)引导学生根据考察方案,设定不同的角色,分派具体任务。

(4)教师要求小组长口述考察方案及设计意图,其他小组给出评价。

学生完成任务

(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要求推选组长、制定考察方案并明确分工。

(2)小组长口述考察方案及设计意图。

(3)听取其他小组的考察方案,并给出评价及建议。

设计意图:磨刀不误砍柴工,此环节帮助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树立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

步骤2──读取组内考察提示,完善自己的考察方案的具体内容

教师布置任务

(1)提供“考察提示”

(2)引导各小组根据考察方向,初步完善考察方案的具体内容。

(3)引导学生口述考查内容的调整情况及原因。

(4)要求其他小组认真听并积极评价。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认真参考考察内容提示,完善考察方案的具体内容。

(2)小组长口述考查内容调整情况及原因。

(3)认真听取其他小组的口述,并积极评价。

设计意图:制定考查内容的过程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重要环节。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讨论是终身学习、发展的必要能力。此环节的设置也是为了弥补学生只考察组内知识的单一性缺陷问题。

活动二:学生分组考察东南亚

教师布置任务

(1)教师出示“金点子”口袋

(2)学生根据“活动一”中完善的考察方案和内容,按照分工开始小组合作考察。

(3)考察过程中要注意做好记录。

(4)准备考察结束后的小组汇报。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组内按照完善的考察方案开始考察。

(2)做好记录,准备小组交流汇报。

活动三:全面考虑问题,寻找组间联系

教师布置任务

(1)整理好自己组内考察结果。

(2)根据事物间的联系,特别是地理信息间的相互影响,找出与自己考察内容相联系的地理信息组,并说明有什么联系,地理信息间相互影响的结果是什么?

(3)找出联系,准备交流汇报时一起汇报。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整理组内考察结果。

(2)找出与自己组考查内容相联系的知识点,探究相互联系。

(3)准备汇报。

设计意图:教学中采用学生分组探究的方法,能够激发同学们的探究兴趣,探究的指向性较强,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会导致地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得不到深入探究,而且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够全面。教学中“活动三”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引导学生重视地理信息间的相互联系,使学习的知识更加全面。

活动四:课堂展示组内考察结果,组间相互评价、学习

步骤1:汇报、巩固、评价

教师布置任务

(1)出示汇报要求:①将本组考察结果准确描述,并带领大家理解、巩固你们的考察结果(引用金点子口袋内的信息);②本组考察内容与哪一组内容有联系?有什么联系?

(2)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准确地汇报考察结果,并引导大家做好知识巩固。

(3)及时评价小组的合作考察情况。

(4)引导学生组间互相评价、学习。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认真汇报考察结果和知识间的联系。

(2)采取一定的方法带领大家巩固考察结果。

(3)认真听取汇报,积极评价、学习。

步骤2:教师点拨、总结

课堂小结

在东南亚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阅读了教材、地形图、景观图片、时政图片等资料,通过小组合作,我们不仅学习了东南亚的位置、地形、气候、城市分布、农业特点以及旅游资源等的基础知识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更重要的是我们掌握了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式、方法,也就是世界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思路。

六、教学反思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对世界地理中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以及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悟,对于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在前面的学习中也有所接触。与七年级上学期世界地理总论中基础知识的学习相比,在这学期对区域地理的学习中,更应重视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的培养,培养自己敢于设计学习思路、然后积极主动探索的学习品质。因此,课上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学习方

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展开小组合作探究。教师课堂上的重要任务就是利用地形图、景观图等多种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同时通过这些相应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学会合理使用多元化的资源进行探索、学习。如果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能够做到游刃有余,那么在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就会逐渐养成自主或合作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素养,为后续的地理学习积累宝贵的学习经验。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教案 东南亚 一、教案背景:本课教案是在预习课本并且在网上搜集了众多资源, 然后依据教学目标撰写的。同时在上节课已经为学生播放了关于东南亚的视频短片。 二、教学课题:东南亚第一节 三、教材分析:本节只是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第七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掌 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掌握东南亚气候的一般特 点。2.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 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东南亚的范围及其世界 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 2、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教学难点:东南亚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观看了东南亚的视频短片,大家还记得短片中的内容分吗?(请学生举手回答) 生:东南亚包括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 东南亚生产热带水果……

(教授新课):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棒,那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东南亚。1、十字路口的位置: 师:用多媒体出示东南亚位置图和东南亚政区图。 生:讨论,找出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并在图上找到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并结合书上P28页活动题找出东南亚主要的国家。 师:出示马六甲航线示意图,引领学生理解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师: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和《东南亚位置图》 生:结合教师给出的地图说出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中南半岛大部分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师:引领学生分析这样的气候会形成怎样的农业,并通过让学生回忆视频内容,直接了解东南亚主要的农产品并强调这一地区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的农产品种类。 生:说出视频中看到的农作物,并根据自己的常识判断气候与农业的关系,从而分析东南亚经济的特征。 (让学生在自我分析的前提下,认识气候和农业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并能用联系的眼光看待地理事物) 师:请大家根据图7.22填表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多媒体出示知识体系,提醒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知识反馈】 (1)东南亚包括哪两个部分() A.菲律宾群岛 B.中南半岛 C.马来半岛 D.马来群岛

七年级地理下册 7_2 东南亚教案1 新人教版

第二节东南亚教学目标: 1、东南亚的范围,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气候和农业 3、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4、东南亚的风景 重点和难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3、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教学准备: 1、东南亚地图; 2、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议[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著名国际影星杨紫琼的家乡是哪里吗?她的家乡就 是美丽的热带岛国------马来西亚。请一位同学上来指出马来西亚的位置。 (放映东南亚的地图)。 [提问]:它大概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 跨过中国的南部边界,就到了与我国山水相连的东南亚。它包括了许多国家,从总 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半岛,因为位于中国的南部所以叫做中南半岛, 请同学们用红笔沿边界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上;另一个是群 岛,由几万个分布于太平洋中的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请同学们用蓝笔沿边界大致 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组成。 [板书]: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总结]:指图: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印度洋的东面。纬度 位置大约在10oS—25oN之间。地处热带,所以这里四季常青,分布有成片的热带 雨林,成为当今的旅游胜地。我们常听到的新马泰地区就是指这里。 [板书]: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蓝笔和红笔画出来的地区可以发现,东南亚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 看到的马路上的十字路口。他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亚正是拥 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郑 和下西洋、下南洋的壮举,就是通过东南亚而到达了北非、西非等国家和地方进行 了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图片],而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 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则可以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控制了他就可以控制连接太平 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通道。 [展示马六甲海峡的图片说明] [板书]:东南亚的国家 刚才我们数了数东南亚的主要国家,发现东南亚由十一个国家组成。这十一个国家 是:老挝、缅甸、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

七年级地理《东南亚》精品教案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东南亚 1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区域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通过读图发现其农作物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强化位置的重要性;强化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地图、强化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对相关课标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增加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十字路口”的位置特点;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有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盟所在地──东南亚。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近邻──东南亚。 二、讲授新知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观察“中国─东盟自贸区图”“东南亚的地形”“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感悟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请学生再次观察“中国─东盟自贸区图”“东南亚的地形”“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出示以下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生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充、纠正。 (1)东南亚包括哪11个国家,哪个国家还不属于东盟成员国? (2)哪些国家是内陆国、临海国、岛国?哪些国家和我国在陆地上接壤? (3)东南亚主要包括哪两大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 2.范围

3.位置 (1)纬度位置(10°S──23°26′N) :决定了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3)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与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这种地理位置使得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4)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性: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最便捷的海上通道。 【设计意图】区域位置和范围的学习,主要采用了读图用图的学习方法,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观察和根据地图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读图点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学习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会位置特点的分析方法,对学生学会区域地理问题的分析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过渡:用多媒体展示泰国等国受暴雨侵袭、洪灾肆虐的情景,过渡到对东南亚气候类型与特点的认识。师出示探究问题: (1)泰国主要是哪种气候类型?为什么多发洪涝灾害? (2)东南亚的稻米与气候条件有何关联? (3)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除稻米外,东南亚还成为了世界上哪些重要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生产或出口地,这些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地区如何分布?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观察“亚洲气候分布图”,发现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分布,思考其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师要求学生观察下面的“亚洲气候分布图”和教材上“东南亚的地形图”,并出示以下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 (1)东南亚主要有哪两种气候? (2)它们在东南亚是如何分布的?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启发引导,得出相关结论: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3.师继续出示小组成员合作探究的问题:请大家观察下图思考,图示A、B两地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知识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知识点 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1)范围 中南半岛:有6个国家,老挝是惟一内陆国 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我国习惯称南洋群岛)6个国家和地区,印尼在东南亚面积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首都雅加达是东南亚最大城市,东帝汶5月独立 (2)十字路口的位置 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在马亚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本区的咽喉,载重通过能力25万吨 (3)地形 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高山大河自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上海河段切割作用显著,下游河段泥沙沉积,形成平原,湄公河平原本区最大平原 马来群岛:多山、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火山最多的国家 (4)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马亚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南部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分旱雨两季

2.居民和经济 (1)人口稠密华人众多 世界人口稠密区之一,黄色人种,印尼人口最多,主要分布在爪哇岛,岛上有著名城市万隆。 宗教:佛教很多,仰光大金塔、吴哥窟著名佛教建筑、泰国作为国教。印尼、马来西亚把伊斯兰教作为国教,菲律宾居民信仰天主教 华人、华侨最集中分布区,原籍主要为广东、福建 (2)主要农产和矿产 农产:世界最大天然橡胶、油棕(马来西亚最多),椰子、蕉麻产地(菲律宾最多)。稻米主要食粮(泰国出口最多) 矿产;世界最大锡矿带,马来西亚最多,印尼、文莱主要石油出口国 (3)迅速发展的工业和旅游业 初级产品为主,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利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发展工业,旅游业迅速发展 课后练习 有关东南亚的位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被称为交通的“十字路口” B.从南北半球来看,完全处在北半球 C.从东西半球来看,完全位于东半球 D.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

世界地理之东南亚 教案-高中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之东南亚—教案 一、内容标准 课标要求:区域地理是高中教学的必要载体。 课标解读:基础知识是教学载体,不是主体,只是提供一个信息平台,在这里种地,种高中地理知识,收获高考成功。 二、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①通过填图,明确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②通过图表资料,了解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③通过图表资料,分析东南亚人口、城市、经济活动等人文地理特征。 ④运用相关资料,探索东南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目标解读: 本节通过探究“东南亚”,进一步总结研究区域一般方法与步骤,体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学生在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时,对如何构建问题的框架存在困难,对如何根据具体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存在困惑。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与认知规律,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通过图表资料,分析东南亚人口、城市、经济活动等人文地理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分析区域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学习目标:⑴通过填图,明确东南亚的位置、范围。 ⑵通过图表资料,了解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图表资料,分析东南亚人口、城市、经济活动等人文地理特征。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时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世界地理”是“区域地理”的核心内容,“东南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为复习区域地理提供了依据。在内容编排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内容 初中教材选取典型的“东南亚”为例,以“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突出了理论联系实际、人地协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念。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找出问题,探究原因,提出对策,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3.版本兼容 各版本的侧重点不同,主要体现在内容编排上的的差异,鲁教版更侧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图版更侧重对社会经济环境的阐述。 四、教学设计

地理教案-第二节东南亚

地理教案-第二节东南亚 地理教案-第二节东南亚 第二节东南亚 蚶江中学薛道通 一、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识记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联系两大洋和两大洲的重要地理位置。 2、理解马六甲海峡位置的重要性。 3、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4、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会读东南亚政区图、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 6、会利用东南亚地图分析地形特征和地理位置,培养学生观察、分判断的能力。 7、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热带气候的比较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四、教具:东南亚政地形图、亚洲气候图、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和投影仪、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https://www.doczj.com/doc/8c9426827.html,): (一)复习日本知识 1、在日本地图上指出四大岛 2、说出日本的特点 (1)多火山、地震。――为什么?(提问学生) (2)发达的经济――为什么?(提问学生) (3)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哪里――原因是什么?(提问学生) (4)日本的文化特点―――东西方兼容。 3、引入新课:日本工业现在很多都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大家平时有没有注意到,家里用的日本电器,特别是松下电视,它主要来自哪里?――马来西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东南亚 (二)十字路口的位置 1、读图7.17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和图7.18东南亚的地形

(1)完成P28活动1 (2)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3)分析它的位置是位于哪两洲和哪两洋。 (4)引入马六甲海峡的位置,完成活动2 2、同学们交流各自对东南亚的情况了解 通过网上收集的资料,每组叫一位同学读出自己收集的资料。 (三)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从与我国南方有很多相似,引入农业生产。 (1)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说明原因。 (2)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读图7.22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分布。 说出有哪些农作物与其分布。 (3)总结出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4)分析产生的原因―――湿热的气候,引入热带气候 (5)完成P30活动1,2(教师逐步指导)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学设计

七年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3).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华人众多的特点,了解华人、华侨在开发东南亚和支援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的贡献。 (4).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 2、过程与方法 (1).会读东南亚地形图、马六甲海峡图,会利用地图来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应该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地形特征。 2.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人口稠密,华人分布集中。 三、教学难点 1.马六甲海峡和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 2.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气候特征和主要区别。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观察、比较、演示、讨论、归纳等方法。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诗歌方式引入:读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南亚。 [讲授新课] 1.课件展示:图7.17“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东南亚政区图”,图7.18“东南亚的地形”,明确东南亚的范围,主要国家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1)范围: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之南而得名,北部与中国相连;我国有时称南海为南洋,故习惯上常把马来群岛称为南洋群岛。 (2)国家:共11国,其中东帝汶为新建的国家。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与中国相邻的国家(越南、老挝、缅甸);内陆国(老挝);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印尼),也被称为“千岛之国”。 (3)重要的地理位置 教师指图让学生说出:纬度位置(10°S~25°N),这就决定了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 海陆位置: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交通位置: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和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这种地理位置使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著名的马六甲海峡。 3.课件展示:图7.19“马六甲海峡的航线”,看图后请大家思考: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4.学生讨论,教师作适当点拨: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才会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5.承接过渡:东南亚主要位于热带地区,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密切。 6.课件展示:图6.10“亚洲的气候”,看图并思考: 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7.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得出结论。 ①从地区看,马来半岛的南部及马来群岛的大部位于赤道附近。从国家看,

第一节 东南亚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东南亚的位置,以及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位置。 2、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及河流特点 3、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气候特点 能力目标: 1. 培养读图、绘图、填图及分析图表资料的能力; 2.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3. 通过指导学生使用地图,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通过学生使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形 3、东南亚的气候特点 5、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地图和读图总结出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2、能够分析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过渡】【课件展示】东南亚的国家图 提问:同学们,喜欢不喜欢旅游? 回答:喜欢。 讲述:喜欢旅游的同学有没有听说过新马泰旅游路线?新指新加坡,马指马来 西亚,泰指泰国。这条旅游路线就是从我们中国出发去泰国,马来西亚,新加 坡后回到我国境内的一条线路。那这几个国家都位于那个地区呢? 回答:东南亚。 这节课我们就来走进这个地区。 【课件展示】第二章第一节东南亚 认识一个地区,首先要了解这个地区的什么? 地理位置。 提问:地理位置包括哪2个方面? 回答: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课件展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图 提问:说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 引导回答:10?S~23.5?N 过渡,那么,它的海陆位置又是怎么样? 【课件展示】东南亚在世界上的位置。 提问:说出东南亚的海陆位置? 引导回答:北部是亚洲,南部是大洋洲,东部是太平洋,西部接印度洋。 讲述:从亚洲到大洋洲,最近的路线是不是要经过东南亚地区?从印度洋到太 平洋的船只最近的路线也要经过东南亚地区?所以东南亚是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课件板书】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2

《东南亚》教案 设计说明:本课从学生熟悉的饮食作为切入点,由去东南亚引出四个问题,由这四个问题贯穿全课。学生围绕四个问题自主阅读教材并联系实际回答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启发者和服务者。学习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十字路口”的位置时运用Flash演示,这种方法直观、形象、生动。为了加强学生对“十字路口”位置重要性的认识,引用了中国海军去索马里打击海盗这一事件,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了学习地理的兴趣。通过编故事记地名,有意识地引发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探究。教学中力争用多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展师生双边活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东南亚地理位置并了解其重要性; 2.描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列举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读图,得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培养收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思想,学习从国家利益角度认识世界地缘关系。 二、教学重点 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三、教学难点 东南亚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 五、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从图中读出所需信息,对问题进行认识。采取谈话法,借助日常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 六、教学过程 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东南亚(屏幕展示课题东南亚),东南亚是个好地方,我告诉同学们东南亚有一种美食──东南亚香米(展示东南亚香米),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屏幕中的内容。同学们想,当你特别饿的时候,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带着茉莉花香的米饭,那多幸福

七年级地理教案东南亚教案

东南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教案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东南亚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也是学生在世界地理下册的区域地理中接触到的第一个地理区域,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在本区域的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因此本区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更关系到学习方法的养成,因此在教材中的位置比较重要! (二)课标要求 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使学生能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并认识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能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了解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特征;能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经济特征及其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和其区域的独特特征一一华人华侨聚居区及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的位置;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一一山河相间的地形、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东

南亚的地域特色及其旅游业!过程和方法:本节课通过大量图片和视频材料的引入,引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自己收集到的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认识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分析地形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 教学重点:1、东南亚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2、东南亚的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3、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4、东南亚的地域特色。 教学难点: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本节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而后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地形图和政区图,让学生直接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并在学生获取的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归纳总结,并应用自己得出的知识进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识,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实例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且注意提升和点拨学生的思路和学习方法。 (二)说学法:学生已经学过半年多的地理知识,在知识含量上应该已经有了一

七年级地理下册2东南亚练习题人教版

东南亚 一.单选 1.组成东南亚的两大部分是() A、印度半岛、马来群岛 B、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C、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D、阿拉伯半岛、马来群岛 2.按照地理方位,亚洲共分为几个地区()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 A、怒江 B、雅鲁藏布江 C、澜沧江 D、金沙江

4.关于图中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处亚洲和欧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B、A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B是马六甲海峡 C、热量充足,降水丰沛,适宜种植小麦 D、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河流上游 5.发源于我国,流经中南半岛的河流名称组合正确的是() A、红水河—红河 B、金沙江—萨尔温江 C、澜沧江—湄公河 D、怒江—伊洛瓦底江 6.下列各组河流中,全部注入印度洋的是() A、红河、伊洛瓦底江 B、湄公河、湄南河 C、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 D、萨尔温江、湄公河 7.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湄公河 B、湄南河 C、伊洛瓦底江 D、红河 8.东南亚有“亚洲多瑙河”之称的河流是() A、湄公河 B、湄南河

C、伊洛瓦底江 D、红河 9.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是() A、伊洛瓦底江 B、红河 C、湄公河 D、萨尔温江 10.下列岛屿中,不属于马来群岛的是() A、苏门达腊岛 B、库页岛 C、加里曼丹岛 D、菲律宾群岛 二.填空 1.读《东南亚地区略图》,回答: (1)根据图中代号的位置,填出相应的地理名称:G (国家);H地(气候);D 半岛;F岛是.A 海;B 洋. (2)F 岛的北面是半岛,两者之间的海峡C是海峡. 2.读东南亚图,回答: (1)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是. (2)印度尼西亚爪哇省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该区多地震的原因是.(3)图中A、B两图能反映④所在地区气候类型的是. (4)上湄公河河道治理的时间为什么选择在11月至次年4月之间进行?. 上湄公河经常出现翻船事故的自然原因是.

东南亚地理教案

7.2xx 教材解析】 我所讲的内容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的《东南亚》,本章节注重国家地理的学习,对学生了解世界国家地理分布和自然特征有重要意义,为学习后面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明东南亚“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东南亚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了解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运用地理和相关资料说明一个地区特殊地理位置的方法。 2、学会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归纳某一气候类型特点的方法。 3、学会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树立各国发展经济必须因地制宜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优良品质。 【重点难点】 一、重点 “十字路口”位置、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二、难点 通过分析东南亚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分析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教学方法】 活动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情学法】 初一的学生,读图、识图能力的基础弱,学生不一定能适应探究式的教学。设计畅所欲言、答疑解惑很必要,灵活教学,带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和意义。 【教学资源】 教材、多媒体、地图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 老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日本的工业发展和文化,那么请同学回答一下日本的工业分布? 学生:XX沿岸和XX沿岸。 老师:日本的工业发展对外依赖性强,商品对外出口率高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日本的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日本的生产率高,国内市场需求小,开拓国外市场是重要的举措。对外出售商品是经济发展必要的,所以商品率高。 老师:XX 的文化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日本文化具有浓郁的大和民族文化,又有强烈的西方文化。 导入新课: 老师:说到芭提雅、巴厘岛和马六甲这些地方,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地方呢?也许有同学不熟悉,那么马来西亚呢?曼谷哪?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一节《东南亚》教学设计 杨河初中舒问标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通过读东南亚政区图、马六甲海峡图,并做指图答题和填图练 习,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和国家。 2.通过读东南亚地形图,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并通过分析对 比河流流向等特点,说出其对地形特点、对农业、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 3.能运用地图,说出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4.能根据亚洲气候类型图,说出东南亚气候类型和分布范围,能 根据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东南亚气候类型的特点。了解东南 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5.掌握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经济作物以及锡、石油两种重要 矿产的分布。 6.能根据位置等因素分析新加坡经济发展原因,了解华人华侨对 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和我国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由东南亚旅游导入本堂课的内容。 2.用各种地图和相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找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范围和国家,领会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 3.让学生初步了解东南亚气候及特点。

4.学会根据地理要素分析地理问题。 5.用读图讲解和学法指导结合起来授课,由于出现地名较多都需 要落实,因此必须围绕着读图、问图、讲图进行师生互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读图获取信息,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培养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区域 分析能力,认识一个地区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人地关 系互相作用的地理道理。 3.了解东南亚经济特点及其发展民族经济的途径。进一步树立因 地制宜的观点,进而认识到一个国家要发展经济,必须独立自 主,坚持对外开放。 【重点】东南亚国家及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重要性 【难点】读图分析,总结归纳地理规律。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口说地理法、图绘地理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Flash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练习题

东南亚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 1、在世界上,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因为它位于() A、五海三洲之地 B、亚洲各国到达美洲的必经之地 C、两大洲、两大洋的十字路口 D、欧洲各国石油输入的咽喉要地 2、东南亚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自然原因是() A、热量、水分充足 B、对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多山地,土壤肥沃 3、中南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5、下列与我国山水相连的半岛是() A、中南半岛 B、马来半岛 C、印度半岛 D、阿拉伯半岛 读下图,完成6——7题。 6、图中所示海峡是() A、直布罗陀海峡 B、曼德海峡 C、马六甲海峡 D、白令海峡 7、关于该海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B、位于中南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 C、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 D、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8、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的特点是() A.以高原为主的地形 B.以平原为主的地形 C.以山地高原为主的地形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9、东南亚的华侨、华人的祖先多来自下列那组省区() A.广东、广西 B.浙江、福建 C.广东、福建 D.福建、海南 10、马来群岛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东南亚练习题(二) 1、下列关于东南亚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包括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B、位于亚洲的东南部 C、处在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 D、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陈毅元帅诗句描写的是下列哪一地区的地理特征() A、南亚 B、大洋洲 C、中国 D、中南半岛 3、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伊洛瓦底江 B、湄南河 C、湄公河 D、红河 4、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A、缅甸 B、老挝 C、柬埔寨 D、泰国 5、下列不属于东南亚与中国陆上邻国的是() A、越南 B、缅甸 C、朝鲜 D、老挝 6、东南亚享誉世界的农产品是() A、水稻、茶叶、蚕丝 B、小麦、棉花、黄麻 C、水稻、天然橡胶、棕油 D、小麦、棉花、椰枣 7、东南亚地区居民的主食是() A、面食 B、玉米 C、米饭 D、乳制品、牛羊肉 8、关于华人和华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方 B、东南亚华人和华侨的祖先大多来自广东和广西 C、取得了所在国的国籍的人成为华侨 D、侨居国外但保留中国国籍的人成为华人9、2012年元旦前后,上海一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并观光考察。下列物品中,代表团成员没有必要携带的是() A、雨伞 B、御寒衣物 C、摄像机 D、地图 10、被誉为“千岛之国”和“火山之国”的国家是() A菲律宾B、马来西亚C、印度尼西亚D、日本 11、到东南亚新、马、泰等国家旅游,既想欣赏热带雨林,又想领略热带季风气候景观,所到的国家应当是()A、菲律宾B、马来西亚C、新加坡D、缅甸 12、中南半岛上的河流大多向南流入太平洋或印度洋,说明中南半岛() A面积狭小B、南高北低C、北高南低D、山河相间 13、下面关于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北高南低,高山大河纵列分布 B、中南半岛的大江、大河都流入太平洋 C、高山、大河相间分布,呈东西走向 D、地势南高北低,高山大河纵列分布 14、中南半岛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主要原因是() ①水流湍急,水能丰富②地势平坦③水源充足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在超市里我们一般口可以买到味道好、口感佳的“泰国米”其实在东南亚还有两个国家也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它们是() A、老挝、缅甸 B、越南、马来西亚 C、越南、缅甸 D、越南、印度尼西亚

人教版地理东南亚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东南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掌握其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使学生了解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 以及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3)使学生掌握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自然环境特点。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通过读图,掌握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中南半岛的地势地形,河流的分布;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通过读图,了解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 (4)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能力。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自然环境的学习使学生形成地理要素的联系观念。 【教学重点】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山河分布特点及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读图分析东南亚的山河分布及气候特点和分布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知道东南亚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教学目标:了解东南亚地区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征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图练习】在东南亚图上填注:中南半岛、马来群岛、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加里曼丹岛、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六甲海峡。在图中画出湄公河。 1、位置: 经纬度位置:90oE —140oE, 10oS-25oN 海陆位置: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2、范围: 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上的11个国家:缅甸(内比都)、泰国(曼谷)、老挝(万象)、越南(河内)、柬埔寨(金边)、马来西亚(吉隆坡)、新加坡(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菲律宾(马尼拉)、文莱(斯里巴加湾市)、东帝汶(帝力)唯一的内陆国:老挝(其他都是临海国或者岛国) 面积最大的:印度尼西亚(“火山国”) 国家大家族中新成员:东帝汶(2002.5 )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印度尼西亚(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 3、居民 人种:黄 宗教:多信佛教;印尼、马来西亚:伊斯兰教;菲律宾:天主教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教案新人教版

第七章 第二节东南亚 第 1 教时 教学目标: 1、东南亚的范围,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气候和农业 3、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4、东南亚的风景 教学重点: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教学难点: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著名国际影星杨紫琼的家乡是哪里吗?她的家乡就是美丽的热带岛国------马来西亚。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请一位同学上来指出马来西亚的位置。 (放映东南亚的地图)。 [提问]:它大概位于中国的哪个方向? 跨过中国的南部边界,就到了与我国山水相连的东南亚。它包括了许多国家,从总体上来看,可以分为两大块,一个是半岛,因为位于中国的南部所以叫做中南半岛,请同学们用红笔沿边界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上;另一个是群岛,由几万个分布于太平洋中的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请同学们用蓝笔沿边界大致画下来。数一数有多少个国家组成。 [总结]:指图: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印度洋的东面。纬度位置大约在10ºS—25ºN之间。地处热带,所以这里四季常青,分布有成片的热带雨林,成为当今的旅游胜地。我们常听到的新马泰地区就是指这里。 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蓝笔和红笔画出来的地区可以发现,东南亚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马路上的十字路口。他沟通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东南亚正是拥有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各国往来的十字路口。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郑和下西洋、下南洋的壮举,就是通过东南亚而到达了北非、西非等国家和地方进行了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图片],而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则可以称为十字路口的咽喉部位,控制了他就可以控制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通道。[展示马六甲海峡的图

地理《东南亚》教案范文(最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东南亚》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东南亚地区气候的分布与特点。 运用地图与资料,掌握该地区气候给当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探究和自主学习,学习东南亚地区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加深自然界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精神以及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东南亚地区气候特点,分析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难点:初步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与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东南亚的概况、地形特点等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东南亚。首先有请大家看一张图片,课件展示图片,提问:这是谁?——孟非,《非诚勿扰》节目主持人,节目中的奖励规定是有机会去爱琴海旅游,但是现在去爱琴海旅游不合适,似乎去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合适一些,因为这里长夏无冬,适合度假,那是为什么呢? 这就与东南亚的气候有关系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影响。 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 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全体同学大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目标朗读完成后,再请大家完成学案中【知识铺垫】与【自主梳理】部分 活动3【讲授】东南亚的气候 影响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纬度因素。课件展示:东南亚政区图,在图中突出赤道和北回归线的位置,设问:从纬度位置看,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哪个带?

课件展示:①亚洲气候图、东南亚气候图,在图中展示气候类型。 ②两种气候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③讲解分析两种气候特点,突出两种气候的降水区别。 活动4【导入】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 那么这种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活动5【讲授】农作物 课件展示:当地主要的农作物图片。 活动6【活动】探究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上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https://www.doczj.com/doc/8c9426827.html, 提出探究问题:结合学案以及之前所学的内容,小组讨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上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小组讨论完毕后,对于学生的意见进行点评、归纳总结。 热烈积极讨论,(5分钟),选取代表回答:中南半岛上: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马来群岛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均有收获。 活动7【导入】气候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上面我们了解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那么当地气候又对居民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在小组讨论探究之前,展示图片给予提示。 活动8【活动】探究中南半岛、马来群岛的气候特点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提出探究问题:结合学案以及之前学习的内容,小组讨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的气候特点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热烈积极讨论,(7分钟),选取代表回答:衣:此时气温高 食:大米产量高 住:下层架空、墙薄、尖顶。

七年级地理下册 7.2 东南亚导学案

第二节东南亚(1) 一、自学内容:“十字路口的位置”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26—30页) 二、学习目标: 1、记住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 2、记住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记住东南亚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三、重点 1、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 2、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四、自学过程 课前预知-----我自信我能行 我们上节课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的? 合作探究-----我参与我快乐 (一)自学12页“十字路口的位置”部分内容 1.读图7.17“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和7.18“东南亚的地形”,东南亚位 于,范围包括和两部分。 2、读图7.18“东南亚的地形”,重要的地理位置。 ①东南亚的纬度大部分位于~之间,地处带。 ②东南亚地处洲与洲、洋与洋之间的“”。 3、完成28页活动1。 4、读图7.19“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及左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马六甲海峡位于半岛和岛之间,是从、 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洋和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日本从波斯湾进口石油,向西欧等国出口工业产品,都要途经该海峡,因此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它的“海上生命线”。 (二)自学12页“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部分内容 1、读7页图6.9“亚洲的气候”,看图并思考: ①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②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哪些地区? 4、读①图7.25“曼谷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归纳出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②图7.26“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归纳出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分析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③说出以上两种气候的主要区别: ④读图7.27“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说出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降水的过程。 5、读图7.22、7.23、7.24和29页的阅读材料《橡胶和油棕》,填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